(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道路与交通知识点整理
1.交通:人和物在两地间的位移过程(广义还包括信息的传递).即人和物随时间的变化而产生的空间位置变化.
2.城市交通:承担城市所需的运输任务的各交通方式的统称,各方式之间的衔接转换与协调配合,构成城市综合交通体系.
3.城市交通的分类
市际交通:城市与该城市以外的地区之间的交通,如铁路站场、港口码头等。
城市内部交通:人和物的运动的发生于终止均产生于城市内部的那部分交通,右各种城市交通设施共同组织承担完成其运输要求。
4.根据运输对象的不同,城市交通包括:
客运交通(路面公共客运交通、私人个体交通运输、轨道交通)
货运交通(专业运输、单位运输、私人个体运输)
5.城市道路:右城市专业部门建设和管理,为全社会提供交通服务的各类各级道路的统称,它是担负城市交通的主要设施。
6.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7.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或人流的统称。
8.交通流特性:两重性、局限性、时空性。
9.交通参数:描述和反映交通流特性的一些物理量。
10.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横断面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Q=N/T
11.交通量的表示形式
机动车交通量:包括各类指定类型的机动车、小汽车、摩托车、拖拉机等。
非机动车交通量:包括各种指定类型的非机动车,如自行车、人力车、兽力车等。折算交通量:将机动车交通量和非机动车交通量按一定的折算系数换算成某种标准车型的交通量。
小时交通量、日交通量、秒交通量、5分钟/15分钟交通量、信号周期交通量等。平均交通量:取某一时间间隔内交通量的平均值作为某一期间交通量的代表。平均日交通量:任意期间的交通量之和除以该期间的总天数。
月平均日交通量、周平均日交通量
高峰小时交通量:一天24小时内交通量最大的某一个小时的交通量。
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从第1到第30位左右的小时交通量变化(减少)比较明显,即曲线斜率大:而从第30位以后,小时交通量减少的很缓慢。即曲线率小。若以第30位小时交通量作为设计依据,则既满足了一年中99.67%时间内的交通需求,将交通拥挤时间控制在可容忍的限度内,又可大大节约道路建设投资,合理又经济。
设计小时交通量:作为道路设计标准而确定的交通量,即预期到设计年限将使用的设计道路交通量。
12.交通量的变化规律:
(1)交通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A一天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又称时变,常用时变图表示。
B高峰小时交通量比:高峰小时交通量与该天日交通量之比,是反映高峰小时交
通量集中的程度。
C高峰小时系数:高峰小时交通量与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之比。
D扩大高峰小时交通量:把连续5分钟或15分钟累计交通量最大的时段,称为高峰小时内的高峰时段,以该时段的交通量扩大而算得小时交通量。
交通量日变系数=年均日交通量/日交通量
=周平均日交通量/日交通量
交通量月变系数=年均日交通量/月均日交通量
(2)交通量的空间变化规律
交通量的空间变化:同一时间交通量在不同路段、不同车道、不同方向上的变化。A路段分布:由于车辆行驶的随机性,反映在一个城市各条道路上的交通量是不同的,同一条道路不同的路段上,交通量也是不同的。
B车道分布:当同向车道的车道数在两条以上时,由于受到纵向及横向交通的干扰,车道的通行能力不同
C方向分布:道路同一断面往返两个方向的交通量在一定的时段内总会有差异,在进行道路设计时必须考虑方向交通量不均匀的影响。
13.车速的分类与定义。
地点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点或某一断面时的瞬时速度。
行驶车速: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有效运行时间(不包括停车损失时间)之比所得的速度。
区间车速:又称行程速度,是车辆通过某路段的行程与所用总时间,(包括有效行程时间、停车时间、延误时间)之比。
临界车速:道路通过交通量最大时的速度,一般供交通流理论分析之用。
设计车速:作为道路几何线型设计所依据的车速,在道路几何设计要素具有控制性的路段上,设计车速是具有平均驾驶水平的驾驶员在天气良好、低交通密度时所能维持的最高安全速度。
14.交通密度:在某一瞬时单位长度内一条车道或一个方向或全部车道上的车辆数。
K=N/L
15.车头间距:同向连续行驶的两车车头之间间隔的距离。
16.平均车头间距:观察时间内所有车头间距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车头间距。
K=1000/hd
17.车头时距:当车头间距的间隔用时间秒表示时则为车头时距。
18.道路通行能力: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一种“能力”。
通行能力是指在现行通常的道路条件、交通条件和管制条件下,在已知周期中,车辆或行人能合理的期望通过一条车道或道路的一点或均匀路段所能达到的最大小时流率。
19.服务水平: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
20.流量导向图
流量导向图用来表示交叉口各向车辆的运行情况。可一目了然地看到交叉口的流量流向分布。通常根据高峰小时的当量交通量绘制。
21车速调查:地点车速调查、行程车速调查。
22.中位地点车速:表示在该车速下行驶的车辆与在该车速以上行驶的车辆数相等。
23.85%位车速:表示全部车辆的85%是在此车速下行驶。可用此车速作为道路的限制最高车速。
24.城市交通规划:经过对城市交通的历史与现状调查,预测城市在未来的人口、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利用条件下对交通的需求,规划设计与之相适应的交通网络体系,以及对拟建立的交通网络体系编制实施建议、进度安排、财务预算和进行经济分析的工作过程。
25.城市交通网络系统包括:道路网系统、客运交通系统、货运交通系统、自行车交通系统、行人交通系统、快速交通系统
26.起迄点调查:又称OD调查,是一项为了解交通的发生和终止在有关区域所做的调查。
27.OD调查的目的及内容;
目的:掌握与规划区域有关的交通现状;人、车和货物出行的起、终点和路径;出行目的。运输内容等情况
基本概念:
出行:人、车、货从出发点到目的地移动的全过程,分别有个人出行、车辆出行和货物出行。
出行的特点;
1.出行必须是有目的的;
2.一个单程为一次出行,即一次出行必须有且仅有一个起点和一个讫点;
3.不受换乘影响,即一次出行可能包括几种交通形式(如步行、自行车及乘车)内容:
客流调查:1.起讫地点,2.出行目的,3出行时间,4.出行方式,5.出行次数,6.出行距离
货流调查:1货源点与吸引点的分布,2货流分类数量与比重,3货运方式分配OD调查的步骤和方法
1.调查前的准备工作
(1)划分交通小区并编号
1)小区的划分要充分利用河流、铁道等天然或人工屏障做边界,同时注意最好结合行政区划来划分;
2)考虑到干道是汇集交通的渠道,因此一般不以干道作为分区界线,道路两侧同在一个交通区也便于资料整理;
3)对于已经做过OD调查的城市,不宜改变原来已经划分的小区,
4)一个小区内的出行次数(区内出行)不超过全区域出行总数的10%-15%(2)确定调查抽样率
(3)制备调查表格
(4)调查人员的组织与培训
(5)典型区域试点
2实地外业调查
(1)家庭访问法
(2)发收表法
(3)单位访问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