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7/24
16
1.3 发展历史
(4)发展了反映我国特色的成矿理论
随着矿床学研究大量资料的积累,研究技术方法的改进和领域 的扩大,联系我国实际, 成矿理论得到飞跃和发展。
1989~1994年出版了三卷专著《中国矿床》,大体反映了我 国矿床学的研究水平。
20世纪60年代初在岩浆热液占主导地位时,孟宪民教授论述 了同生成矿学说(1963),叶连俊院士提出“外生矿床陆源汲取成 矿论(1963)”。岩浆热液、层控、火山成矿理论都得到很大发展。 如郭文魁、徐克勤院士对我国南方钨锡和有色金属内生矿床研究, 花岗岩的成矿专属性及与多种内生金属矿床关系研究。用同生、 层控、火山和多成因观点对我国Fe、Cu、Pb、zn、Hg、sb等 矿床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涂光炽院士提出矿床多成因、多来 源、多阶段成矿观点的提出,将我国的矿床研究提高到一个新的 理论高度。深入开展了矿质来源、成矿时代及成矿演化、成矿系 列等方面研究,受到了世界同行的赞赏。
2020/7/24
13
1.3 发展历史
3. 中国
(1)在区域地质调查和大规模矿产勘查的基础上,科学地划分我 国的重要成矿区带
20世纪80年代中期郭文魁院士主编了《1:400万中国内生金 属成矿图说明书》。他在该书中分析了内生金属成矿条件,划分 了成矿域、成矿省和成矿区带,总结了内生金属矿床的成矿规律。
1.3 发展历史
1.3.1 成矿规律学发展历史 成矿规律学的产生与发展,是随矿业开发而应运而生,
以18世纪中后期英国的工业革命为代表,人类对矿产资 源开发利用的迅猛发展,不得不探讨矿床的形成规律。 因此成矿规律学首先与矿床学的形成发展紧密相联。 1847年法国的Eline.De.Beaumont、1901年美 国Van Hise相继提出热液成矿的理论。 20世纪初,美国人艾孟斯(S.F.Emmons,1904, 1909)发表了金属成矿分带的学说,随后鲍文 (N.L.Bowen,1915,1928)和瑞典人林格仑 (W.Lindgren,1933)继续发展了这一学术思想。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
2020/7/24
1
第一讲 概念 ●历史● 现状
2020/7/24
2
1.成矿规律
1.1 概念
成矿规律学一词(metallogeny),是由法国学者L.de.Launay 1892年首次 提出,早期狭义指金属矿床成因的研究,到20世纪中期开始强调包涵所有矿 床形成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目前将metallogeny一词,一般译成成矿规律 或成矿学。
2020/7/24
11
1.3 发展历史
深入典型矿床研究,在此基础上建立矿床模型是 近年来西方学者取得大量成果的另一个主要成果,
并在指导矿床勘查中发挥重要指导作用。1980年加
拿大地学杂志开设矿床模式讲座。加拿大地质调查
所R.L.Erickson(1982)发表了48个矿床成因模式
的系统资料,在1984年列入国际地科联(IUGS)国际
2020/7/24
7
1.2 分类
1.成矿规律分类
全球成矿规律:洲际成矿域:古亚洲成矿域
特提斯成矿域
环太平洋成矿域
区域成矿规律:成矿省、成矿带
局部成矿规律:矿田\矿床\矿体
2020/7/24
8
1.2 分类
2.成矿预测分类 定性预测:概念模型预测 定量预测:统计预测
2020/7/24
9
2020/7/24
18
1.3 发展历史
西方的成矿预测工作不及前苏联工作系统。美国、加拿大、印度等在20
板块不同类型边界的控矿规律:
离散型边界(大洋中脊)
会聚型边界(俯冲带):
岛弧:斑岩铜矿
弧后盆地:火山
块状硫化物矿床
2020/7/24
5
4. 研究意义
以成矿规律为基础的成矿预测工作,是矿床勘查工作创新 的基本途径。
(1)使矿床勘查工作建立在对地质规律的研究基础上, 就要深入进行成矿分析,总结成矿规律,用成矿规律去指 导找矿工作。成矿作用是地质作用的组成部分,工业矿床 是有经济意义的特殊的地质体。一切事物都存在于与周围 事物有机联系的整体之中,所以要实现找矿工作的新突破, 深人研究矿床产出的地质规律是矿产勘查的理论基础。
个重要矿带组成,初步查明了我国各类矿床不均匀分布的规律。
这将为我国中长期的资源勘查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也决定了
我202国0/7/矿24 业发展总体格局。
14
1.3 发展历史
(2)在典型矿床研究基础上,建立了反映我国特色的成矿模式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世界各国重视各类成矿模式的研究,是 成矿规律研究的重要进展之一。我国学者郭文魁、涂光炽、宋叔 和、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等在建立我国各类重要矿床的成矿模式 工作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如郭文魁等编著的《某些金属矿床的原 生分带及其成因问题》(1963),赣南粤北石英脉型黑钨矿“五层 楼”垂直分带模式(1966);程浴淇等成矿系列理论的提(1979), 直到1990年陈毓川等汇编了二卷《矿床成矿模式选编》。他们 对成矿模式的研究大致与国际上该方面研究同时进行。我国成矿 模式的研究及矿床类型划分又提高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新的测试技术方法广泛应用,积累了大量的地质数据(包括文
图202资0/7/料24 )为我国的成矿规律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7
1.3 发展历史
1.3.2 成矿预测学发展历史
成矿预测研究的历史与人类进行矿产勘查的历史紧密联系。 而且随找矿难度的增大,愈来愈显示其对勘查工作的重要 指导作用。
前苏联在预测理论和方法中强调建造分析理论的应 (Рундквист等,1978,1983,1986)。另一方面提出“预测 普查组合”(简称ппк),在预测中渗入经济管理方面的内容, 成为成矿带和成矿区的预测到远景地段的评价一种先进的 工艺流程,是按勘查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的原则,是将勘查 阶段、方法、标志、对象结合为一体的原则,可以缩短勘 查周期,提高工作效率。将矿产预测、普查和地 质经济评 价视为统一的系统(A.И.Kливцов,1982),前苏联曾作 为经验予以推广。
2020/7/24
15
1.3 发展历史
(3)建立并完善了成矿分析理论
纵观世界有关区域成矿分析的理论,在我国都 有著名学者从事有关方面的研究。如黄汲清院士 有关大地构造多旋回成矿的理论。陈国达院士对 地洼区的成矿规律研究,其成果得到世界的公认。 同时还有一批创新性的成果,即李四光院士的地 质力学分析理论和方法、构造体系的控矿规律研 究,程浴淇、陈毓川院士的成矿系列理论,赵鹏 大院士的地质异常理论和王世称教授的综合信息 成矿预测理论等,都对我国成矿规律研究起着重 要指导作用。
2. 成矿预测
成矿预测是根据成矿规律或矿化信息,按一定
的方法和程序对不同规模的矿化单元(矿带\矿田\
矿体)的产出位置、矿化类型、资源量等的预测。
成矿预测通常包括
定性预测:概念预测:利用矿床分布的概念模式 预测矿床。
定量预测:矿床统计预测:根据矿床分布的统计 规律预测矿床。
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对前者的定量化表达。
6
4. 研究意义
(3)通过成矿预测工作,实现理论研究和勘查实践 紧密结合,成矿预测是地质理论转化为勘查成果 的桥梁,通过成矿预测的分析研究,建立潜在矿 床与各类地质信息之间的关系,将地质各相关学 科的信息综合集成,运用于找矿勘查实践,转化 为发现潜在矿床的科学依据。
(4)成矿预测使整个勘查工作有理论指导及有目的 的实践。成矿预测以现代最新的成矿理论为指导, 以模型(成因模型与找矿模型)为工具,通过勘 查实践,进行验证,不断提高勘查工作的预见性, 从而减少勘查风险,提高勘查效率。
1979年~1985年原地矿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系统的成矿区 划工作,优选出我国24个重点找矿区带.
1992年~1994年又开展了第二轮成矿区划工作,其成果集中
反映在陈毓川院士主编的《中国主要成矿区带矿产资源远景评价》
(1999)专著中。将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划分为古亚洲、滨西太平
洋、秦祁昆、特提斯一喜马拉雅五个成矿域,每个成矿域由若干
对比项目,随后出版了一系列专著,如美国的
D.P.Cox、D.A.Singer的《矿床模式》
(1986)、F.M.Vokes的《矿床模式》(1986)。并
在苏丹、菲律宾、巴西和中国等地举行了专题讨论
会。国际矿床成因协会(IAGOD)也开展了相关的研
究。
2020/7/24
12
1.3 发展历史
2. 前苏联
对成矿规律学或成矿学的理解,以前苏联学者为代表的Ю. А.毕力 (Ю. А. Ыилин)和B.H.斯米尔诺夫为代表认为: “结合地球及其大陆、大洋与其 间的过渡带、地槽褶皱带与地台和它们所分出的大型地质单元的地质构造与 发展历史的分析,来研究金属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形成条件的学 (B.И.Cмирнов,1981) 。
2020/7/24
4
源自文库.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的关系
成矿规律(包括统计性规律)是成矿预测的理论基础.
矿床分布的等距性规律:南美安地斯斑岩成矿带: 两两矿床相距80-120km。
成矿的专属性规律:
基性-超基性岩:Cr-Ni-Co-V-Fe-Pt-Pd
中性岩:Fe-Cu-Pb-Zn
酸性岩:W-Sn-Bi-Mo
总之,前苏联学者强调地质构造与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而美法学者 耍强调矿床成因的研究。成矿规律已不仅仅限于金属矿床而扩大到所有矿床。 不难看出,成矿规律学是应用地学理论来研究矿床的形成、时空分布及其演 化20规20/7律/24的学科,是指导矿床勘查,进行成矿预测的基础,是经济地质学的3一 个分支。
(2)成矿预测工作的核心是充分利用已经取得的地质信 息,对工作矿区已经做过的勘查工作,在预测过程中要进 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做到实事求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从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认识,正确做出进一步工作的决策。 成矿预测工作就是要将在工作过程中对各种地质信息的研 究转化为找矿勘查成果。
2020/7/24
前苏联和俄罗斯学者,对成矿规律学形成一个独立的分支学科, 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十月革命以后的苏联对地质和矿产勘查给予 特殊重视,开展空前大规模的系统研究。20世纪40年代 C.C.斯米尔诺夫(C.C. Cмирнов)对硫化矿体氧化带和热液 矿床脉动分带学说的研究,出版了“论太平洋成矿带”专著 (1946)。 Ю. А. Ыилин毕力宾(Ю. А. Ыилин)20世纪40~50年 代,编著了前苏联广大地区的成矿规律图,并建立了地槽一地台 大地构造、岩浆一热液成矿分析系统理论,继而B.M.斯米尔 诺夫,A.B.谢格洛夫(Шеглов)等在区域成矿和分矿种的成矿 规律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发表一系列专著。如谢格洛夫的《成 矿分析原理》(1980)、B.H.Котляр的《成矿规律学和成矿预 测》(1983)。实现了成矿规律学、摆脱了依附于矿床学,而成为 一个独立的分枝学科。逐步完善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
2020/7/24
10
1.3 发展历史
1. 欧美
以美、法、加为代表的西方学者在成矿规律研究方面集中在大 区域矿床分布规律研究,强调全球对比。如R·鲁蒂埃(1980)《全 球成矿规律研究》,综述了区域成矿规律学的主要学派,划分太 平洋铜矿带和欧美矿带等,诺布尔(Nobel,1970)对美国西部成 矿省的研究,划分了若干金属省,探讨了矿床区域分布规律与地 幔的不均匀性有关,彼德森(1972)对南美大陆成矿省的研究, P.拉兹尼卡(Laznicka)“经验成矿规律”的出版(1985)。调研了 世界众多矿床,某种程度上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研究成 果,在探讨区域矿床分布规律时均引用了板块构造理论。如哈钦 森(R.Hutchinson)、西利托(P.Silitoe)、(Jan.Kutina)都在成 矿规律上做出卓有成效的研究。
西方地质学者则更多强调矿床成因的研究,如法国学者P.鲁蒂埃 (P.Routhier,1979)认为成矿规律是研究矿产富集类 型、矿床生态、形成 历史和成矿物理化学条件的科学,它是相关学科一个汇合点,基本上指的是 矿床学研究的内容。美国1976年版地质辞典中将该词条定义为“研究矿床成 因的学科,首先于研究矿床与区域岩石、构造在时间与空间上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