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小说国民性和群众麻木
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形象
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形象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形象导语:鲁迅作品中的配角儿童,虽然刻画不多,但却是不可缺少的。
鲁迅以一个忧国忧民的思想家的眼光探视中国的国民性,并以先觉者敏锐的眼光揭示:昏庸的群众因愚昧麻木而成为可悲的看客,历史的积淀使幼小无辜的孩子不仅承受了这苦难的命运并继承了造成这苦难的愚昧麻木。
以下是文学网小编整理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形象,欢迎大家阅读!作为一个伟大的民族战士,鲁迅一生都在为民族解放而奋斗,他用他手中的“投枪”创作出了孔乙己、狂人、祥林嫂、魏连殳、单四嫂子等一系列震撼人心的人物形象,这些形象都在为他的理想而跳跃着最耀眼的光芒。
但不可否认他作品中处于次要地位的配角——儿童,同样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
鲁迅在他的作品中刻画了许多的儿童,虽然大多仅仅出现了几笔,但这简单几笔就将这些孩子在这个“吃与被吃”的历史上所面临的处境描写了出来。
鲁迅以此表达了他对这个腐朽的社会对无辜孩子在物质和精神上双重戕害的愤懑。
鲁迅出生于一个有着百年历史,曾经显赫一时的封建士大夫家庭,他的幼年生活可以说是很幸福的。
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发而被下狱,鲁迅兄弟避难乡下,父亲久病不愈,随之是长辈的怨恨,亲友的辱骂,同族的倾轧,世人的冷眼。
坎坷不幸的童年使他很早的在饱尝世态炎凉中认识了社会和人性的丑陋和卑劣,鲁迅少年时代的特殊经历成为了他关注儿童命运的起点。
在鲁迅的作品中,虽然也不乏对淳朴善良的儿童形象的歌颂,但更多的是批判和揭露。
在鲁迅笔下,儿童成为了苦难的承受者,他们不仅物质生活极其匮乏,而且精神生活同样受到压抑,在他们还没有成熟的时候,就已经在封建历史根深蒂固的集体无意识中沦为了愚昧麻木与封建迷信的牺牲品和帮凶。
鲁迅小说中的儿童,大多在无意识间沦为了封建势力下的祭品,成为了那个时期最无辜的'苦难承受者。
如《药》中的华小栓,“坐在里排的桌前吃饭,大粒的汗从额上流下,夹袄也贴住了脊心,两块肩胛骨高高凸起,印成一个阳文的‘八’ 字。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
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目录引言 (2)一、“国民性”探源 (2)(一)什么是“国民性” (2)(二)“国民性”的表现特征 (3)(三)“国民性”批判价值 (4)1. 改变国民精神 (4)2. 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中国面貌 (4)二、“国民性”在鲁迅小说中的体现—以《呐喊》、《彷徨》为例 (4)(一)“吃人” (5)(二)麻木 (6)(三)奴性 (7)(四)看 (7)(五)精神胜利法 (8)三、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影响 (9)(一)“国民性”批判在当时社会产生的影响 (9)1.唤起人民大众的觉醒 (9)2.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打下思想和群众基础 (10)(二)“国民性”批判在当今社会产生的影响 (10)结论 (11)主要参考文献 (1)摘要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
他开启了白话文小说的时代,带领着中国现代小说走向成熟,奠定了中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
他尖锐的笔锋、深刻的思想和炽热的爱国情怀,深深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作为一个伟大的思想家,鲁迅将本人对国民性的深入思考融入到自己的小说创作中,凸显了其探索国民性的核心思想。
小说中对人物形象的塑造涉及各个阶级、各个阶层,意在批判整个旧社会,它如同一面镜子,照射出“百病缠身”的旧中国面貌。
本论文主要通过对鲁迅最具代表性的几篇小说人物艺术形象的分析,阐述中国国民性在小说中的体现,揭示鲁迅批判和改造国民性思想产生的深远影响,从而再现这位文学巨人“民族魂”的刚毅性格和不朽功绩。
关键词:现代文学鲁迅国民性思想鲁迅小说的“国民性”批判研究引言作为中国伟大的思想家与文学家,鲁迅始终把批判和改造国民性作为第一要著。
在写到国民性时提到了中国人是百病缠身,种种的“劣根”埋藏在中国人的国民性中。
他曾发出过这样的感叹:“中国太难改变了。
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
鲁迅小说国民性和群众麻木
(一)鲁迅小说艺术性研究1.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客”的深刻体验“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16]正是这些麻木的、不觉醒的国民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深感空虚的悲凉,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对这些以他人痛苦为自己欢乐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把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定义为“看客”,让这群看客成为这个民族的深刻的精神烙印。
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小说,对“看客”形象的理解和批判,无疑,对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会潜移默化地起到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真实的现实生活、鲁迅个人的经历是“看客”这一群体形象的重要来源,看客促使鲁迅的人生及他看待我们这个民族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折。
早在仙台求学时,“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深感这个民族的耻辱、麻木而冷漠的病态存在。
《药》这篇小说应该说是最直接的对“幻灯片”事件的注解,同样是刑场,同样是围观,杀人的、被杀的、看杀人的与被杀的,都是愚弱的同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夏瑜被杀是为拯救看客,看客围观仅为取乐与满足看杀头的快感,这使得鲁迅《药》的主旨陷入了极浓郁、极深厚的悲哀之中。
民族的忧患,个人的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之源,以“立人”为启蒙文学立场,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因而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便成了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这一形象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中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正是鲁迅才使“看客”这一群体形象上升为针砭我们民族延续数千年时弊的艺术经典。
纵观这些描写看客的作品,“看客”似乎无处不在,触痛了鲁迅的灵魂。
围观者的姿态,是这个民族的生存巨大现实困境,看客的存在是人性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看客就是这种艺术化的悲剧对象(二)鲁迅小说思想性研究1.沉重的“隔膜”现实中的鲁迅,与我们所听到、从作品中看到的鲁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鲁迅的思想从始至终都和许多人是发生冲突的,有时甚至很严重,在论战中,有从敌方战壕投来的明枪,但更多的是让鲁迅感受到的由革命阵营内部射来的暗箭,其中不乏他信任者,最为突出的就是鲁迅和徐懋庸的矛盾。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作品深刻地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问题,也揭示了中国人的种种国民性。
在鲁迅笔下,中国人的国民性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和局限性。
首先是中国人的“压抑性”。
鲁迅曾指出,“中国人的心,是个很可怕的角落,总是在慌张着,悻悻地盼望一天下来”。
这反映出中国人往往被传统礼教所束缚,缺乏自我表达和释放的渠道和勇气。
这种“压抑性”也常常表现在鲁迅笔下的中国女性身上,她们往往被家庭和社会严格限制,不能自由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思想。
另一个与之相对应的特点是中国人的“韧性”。
鲁迅认为,“中国人的‘韧性’往往不是调和和解的,而是单方面的固执和顽强”。
这种“韧性”让中国人在逆境和困难中能够坚守自己的信仰和立场,但也让他们难以妥协和调和各种矛盾和分歧。
此外,鲁迅笔下的中国人还常常表现出“习惯性”的特点。
他们过于习惯于现有的制度、礼教、甚至是苦难和不幸,往往难以改变和超越这些固有的框架和模式。
鲁迅的小说中,如《药》、《阿Q正传》等,就描绘了许多中国人在困难和挫折中一遍一遍地重复着自己的失败和无力感,缺乏自我认知和改变的勇气。
但同时,鲁迅笔下的中国人也表现出了很多优秀的国民性。
例如中国人的“细腻性”,他们能够敏锐地观察和理解周围的人和事,在细节上捕捉真相、表达情感。
另外,中国人的“忍耐性”和“勤劳性”也是鲁迅所赞扬的品质,他们往往能够在贫困和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劳动和奋斗,也能够在暴力和压迫的环境中保持冷静和忍耐。
综上所述,鲁迅笔下的中国人的国民性既有有益的优点,也有不足和劣势,在中国当代社会中仍然具有一定的现实价值和启示意义。
我们应该既肯定中国人的优秀品质,也应该正视他们的弊端和局限性,寻找道路和方法来改变和提升。
作为中国人,我们需要牢记历史教训,认清当下,勇于创新和改变,展现更加优秀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
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精品文档,仅供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位伟大的作家,世界公认的中国新文学最杰出的代表。
作为一位作家,他那被郭沫若同志誉为现代文化上的金字塔似的作品,值得后人研究和探寻的东西很多.这里仅就鲁迅作品中的看客形象谈谈它的典型意义及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艺观。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关于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以供大家参考!浅谈鲁迅笔下的国民性摘要: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这里有愚昧卑怯的群氓,他们包括愚昧的受压迫者、卑怯的精神胜利者和迂腐的知识分子;有麻木冷漠的看客,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把革命者的牺牲作为津津有味的谈资和故事。
鲁迅在暴露国民的弱点的同时,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些具有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的中国国民的形象,他们才是民族的希望和脊梁。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愚昧麻木【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2-2139(2009)-14-0009-02国民性一词出现于清末。
当时的中国人民,在封建王朝的剥削压迫和帝国主义的侵略凌辱下,或者愚昧无知,或者麻木不仁,敢于挺身而出者几乎没有。
面对这一情况,当时向西方寻找真理的先进分子和部分思想家在焦虑下深深思索,提出了国民性问题。
国民性,一般包含两个层面的意义:一是指民族文化的精神特质的概念和体现;二是指国民群体的人格特性。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统治,使国民在精神上受到极大的压制和毒害,造成民众的愚昧、麻木和冷漠。
鲁迅的一生都在致力于改造国民性,可以说,改造国民性思想是鲁迅整个思想的重心所在。
鲁迅笔下的国民性,主要是指国民的劣根性。
他弃医从文,目的是要改变愚弱国民的精神状态,唤醒铁屋子里面熟睡的人们,使他们不再一样是强壮的体格,而显出麻木的神情;他写小说,意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1)他的杂文创作,也还是为了攻打这些病根。
鲁迅的整个文学创作是以改造国民性为己任的。
鲁迅对国民性的研究和探索非常深广,他笔下的国民性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愚昧卑怯的群氓鲁迅在《〈呐喊〉自序》中说: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
从鲁迅作品看国民性终稿
从鲁迅作品看国民性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鲁迅被誉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鲁迅出生于清末时期,亲身经历了近代中国的军阀混战、列强侵略,并留学日本,对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歧视有深入、具体的经历。
鲁迅观察中国的国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以手中钢笔为手术刀,立志治疗国民的意识。
鲁迅的代表作包括《呐喊》、《彷徨》、《狂人日记》、《阿Q正传》、《故事新编》等小说和小说集,还有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等……鲁迅身处一个混乱不堪、黑白颠倒的年代,在那段历史中,人民不断承受着来自统治者的压迫。
鲁迅注意到尽管革命推翻了高高在上的封建君主,几千年封建统治留在国民身上的烙印仍然是四万万国民精神上的枷锁——奴性、麻木、虚伪、自私、残忍……这些封建社会遗留的灰烬仍然没有冷却,时刻都有可能重新燃烧。
这也是鲁迅致力于揭示中国人劣根性的原因之一。
鲁迅作品中出现次数比较多的是对国民麻木的批判。
《铸剑》里的闲人围观眉间尺被干瘪脸少年欺负“呆看着”和“附和干瘪脸少年”;《故乡》里闰土“脸上刻着许多皱纹,却全然不动”;《孔乙己》里众人嘲笑孔乙己偷书被打等。
鲁迅的作品里充斥着对这些麻木的人的同情、失望和对麻木本身的痛恨。
这种麻木在鲁迅所处的年代乃是普遍现象,甚至下至升斗小民、上至朝廷大员都有这种麻木的特点。
麻木因为自身难保,在农业社会的中国,“靠天吃饭”才是生存之道,“如履薄冰”亦是国人心理的写照;麻木因为意识淡薄,由于封建社会对思想的禁锢愈来愈强,到晚清时期,“勿以善小而不为”已经没有了存在的意义,“各人自扫门前雪”才是居家之道;麻木也因为自身懦弱,无权无势之人恐惧引火烧身、有权有势之人唯恐自身受害,几人互相推诿不曾改变,日子又要过下去,就只能强行克制自身的痛苦,久而久之国民的思想也就麻木了。
然而,强行压制痛苦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怎奈晚清国情腐败。
虽然痛苦可以克制,但当痛苦达到了一定程度的时候就会爆发出来。
论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及意义
三、鲁迅改造国民性的历史意义 和价值
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价值。首先,该思想深刻揭示了 国民劣根性的危害和影响,为当时的社会改革和民族振兴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 其次,鲁迅的作品广泛传播于海内外,成为世界人民了解中国的重要窗口,对提 升中国的国际形象起到了积极作用。最后,鲁迅的改造国民性思想为中国近现代 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内容二
引言: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代表人物,他的文学作品深深地扎根于中 国社会的土壤,反映了这个时代人们所面临的种种问题。鲁迅的作品不仅具有深 刻的社会批判意味,而且他对国民性的探讨也给人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本次演 示将探讨鲁迅的国民性思想,以期读者能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作品及其思想内涵。
背景:鲁迅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他所见证的不仅是社会的黑暗面,还有 人们在这种黑暗面下的国民性。鲁迅的许多作品都深刻地揭示了当时中国人民的 麻木不仁、愚昧无知和崇尚权力等不良国民性。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作品唤醒国民 的觉醒和反思。
参考内容三
鲁迅,中国现代文学的巨匠,以其尖锐的社会批判和深入的国民性分析而闻 名于世。他的作品不仅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也对国民性格进行了深入的 剖析和批判。在当代,鲁迅的国民性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鲁迅的国民性批判揭示了中国社会的深层问题。他的作品,如《阿Q 正传》、《药》、《狂人日记》等,描绘了中国国民性格的多样性,揭示了当时 社会的种种弊病。他深刻地批判了国民性的弱点,如自轻自贱、守旧排外、逆来 顺受、看客心态等。这些批判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在一定程度上揭 了人性的弱点。
二、鲁迅早期论文中的改造国民 性思想
鲁迅早期论文的核心思想是改造国民性。他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根源 在于国民性的缺陷,这种国民性需要加以改造。具体来说,鲁迅认为国民性表现 为缺乏独立思考、盲目跟从权威、保守封闭、虚荣浮夸等。这些特点导致了中国 社会的种种问题,如政治腐败、经济落后、文化保守等。
关于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
关于论鲁迅小说对“看客心理”的批判关键:鲁迅;看客心理;批判.鲁迅毕生从事国民性的批判工作,我们读鲁迅的小说会发现,他的说时时不忘揭露和批我们中国人劣根性。
中国民众的性、保守、愚昧、麻木、卑怯、精神胜、看客心态、自私、狭等,在他的笔下暴露无遗,鲁迅也由此受到了议。
有人说,鲁迅是反动的,他丑化中国人,在人格上丧失了民族的尊和自信。
作为个深刻而清醒的文学家,鲁迅深深懂得“家丑不可扬”的古训,但作一个苦苦寻觅中国出路的知识分,他看到了中国民身上的种种劣根性。
他认为有唤起作为民族基础大多数—普通民众的觉醒,中国才有出,才能走出困境,才能在变革中向前发.鲁迅是一位善于深思考的爱国知识分子,早在日本留期间,他就开始了对民性的探究和批判.1902年,了国家的富强,鲁迅到日本留学,选择了学作为救国救民的道路。
希望自己学成之后,平时为民众医病战争的时候就去做医。
但是,一个偶然“幻灯片事件”打破了他远的理想。
在课堂上,本老师放时事幻灯片,容是正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日俄战争。
两个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土地上打仗,日军抓一个替俄国人做事的中国人捆绑起来要砍示众,围观的都是中国人。
他们到自己的同胞在自的土地上被外国人砍头表情都是麻木不仁的,这让迅深深地感到了我们民的悲哀,而在场的日本学生都在欢,这又大大伤害了他的民族自尊心。
幻片事件使鲁迅意识到“:医学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少个是不必以为不幸。
所以,我的第一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呐喊》自序)。
他为改变国民精神最有效的手段是“学”,于是毅然弃医从文,开始致力于文学救的道路.“幻灯片事件”鲁迅看到了国人麻木昧的灵魂,认识了改造他们的重要性。
因此,他对国民的种看客心理的揭示和批判,为对国民启蒙教育的开端,并把它作为国民性批的一个最主要的内容,贯穿在了他一生的文学命中.在鲁迅的小说集《喊》和《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人,这组群像有着共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
《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
《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小说的思想内容在《呐喊》、《彷徨》中,农民题材的小说占有重要的位置。
鲁迅深切同情中国农民的命运,他看到农民们所遭遇的苦难,也洞察他们的弱点与病态,当然也更理解造成他们精神上病弱的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
在创作中,鲁迅真实地反映了农民在辛亥革命前后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展现了封建半封建农村的落后和闭塞的典型环境;同时,鲁迅着力塑造在这典型环境中生存、挣扎的中国农民的典型性格,把解剖中国农民灵魂和改造“国民性”问题联系起来,从而通过对农民性格中的愚弱、麻木和落后的批判,导向对造成这种性格的社会根源的揭露和批判。
在这一方面,《阿Q正传》堪称代表,其他如《药》、《风波》、《故乡》等也是如此。
《药》通过清末革命者夏瑜惨遭杀害,而他的鲜血却被愚昧的劳动群众“买”去治病的故事,真实地显示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不彻底性和悲剧性:由于这场革命没有真正唤起民众,因而缺少群众基础,不为广大群众所理解和接受。
华老栓们的无知、迷信,既是落后、愚昧的民族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失败的必然原因之一。
鲁迅在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背景上,展示了农村现状和农民的生活图景,在与中国民主革命的联系中探索农民问题,这里所表明的是这样一个思想认识:中国必须有一场深刻而广泛的思想革命,这个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清除以农民为中心的广大社会群众中根深蒂固的封建势力的影响。
在鲁迅的农民题材的小说中,同样值得重视的是他的一组以反映农村妇女命运为内容的作品,如《明天》、《祝福》、《离婚》等。
在这些作品中,鲁迅在感受着农民及其他下层人民的精神苦痛,把批判锋芒指向毒害人民灵魂的封建宗法制度与思想的同时,更集中地对农民及其他小生产者自身的弱点进行了清醒的批判。
《明天》中,单四嫂子的不幸不仅在寡妇丧子,更重要的是她周围一般人对于受苦人的冷漠以及她处在这样的氛围中不得不承受的精神上的孤独和空虚。
鲁迅正是通过对农民,包括广大农村妇女灵魂深处的病态与弱点的开掘,尖锐地提出了“改造国民性”的主题,在现代小说发展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呐喊背后的沉思彷徨之中的忧愤——论鲁迅小说关于中国国民性的思考
地感到了街头上民众的空虚和无聊, 可悲和可笑, 他 的曲折, 他重视普通大众的表现, 而不刻意追求主要 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精神的大沙漠, 在这个沙漠里, 充 人物的刻画, 因此, 他的小说有散文化的倾向: 注重场 斥着一个 个 惘 然 感 到 焦 渴 的 心 灵, 堆 积 着 一 堆 堆 干 面描写, 很多小说看不出有什么中心事件, 谁是主要
[ .] 中的思想感情是十分深厚的, 其间交织着鲁迅 “ 寄意 候补矣” , 鲁迅先生深切地明白, “ 改造国民精神” 是 [ ’] 寒星荃不察” 的对祖国人民炽烈的爱, 在孤独寂寞 一个艰巨万分的理想, 民众骨髓里的传统思想上, 不
中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焦灼, 还有漫漫长夜中 “ 心事 容于世俗的 “ 异端” 很容易被传统拉回所谓的 “ 正轨” 。
也可以说改造国民性的 了一个微不足道的位置。本文欲从国民性的表现与 选择产生 重 大 影 响 的 问 题,
了直接的尖锐的批判, 如 《 狂人日记》 , 也有一些小说 注: 据许寿裳先生回忆, 鲁迅对国民性问题的关注与 在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描写中表现了封建制度的罪恶, 思考约始于 ’)$& 年到 ’)$# 年之间, 也就是他到日本 但是就如我们不能见了波浪就说它是大海的全部一 不久的时候, 他的思考分为三个层面: ’( 怎样才是理 样, 对鲁迅小说整体思想的把握不能以偏概全, 更不 想的人生?&( 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 它的 能把一篇小说的部分内涵放大成作品的全部。如果 病根何在?而后, 在他的一生中, 这个问题就成为他 仅凭部分小说的战斗色彩或者从小说中引发出来的 研究和表现的中心, 他的作品里, 写着他对中国国民 社会批判意义就把鲁迅的小说夸大成投枪匕首式的 性的敏锐、 准确、 深刻的把握。 反封建武器和战斗的号角, 那无疑会背离鲁迅先生的 弘文学院学习时期的鲁迅所思考的三个有关国 初衷, 那必将使鲁迅小说的文学魅力黯然失色, 小说 民性的问题之一— — — “ 中国国民性最缺乏的是什么? ” 深刻的思想价值大大降低, 从而使鲁迅小说的思想内 在 《 “ 圣武” 》 中, 作者给出一个明确的回答, 那就是 “缺 涵政治化、 概念化乃至庸俗化。其实, 蕴涵在其作品 乏 ‘ 精神燃料’ ” 。 “ 劳君远道来视, 然已早愈, 赵某地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
《阿Q正传》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一、本文概述《阿Q正传》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这部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洞察,揭示了旧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和国民性的弱点。
本文旨在探讨《阿Q正传》中鲁迅国民性批判的小说形态,通过解析作品的主题、人物、叙事手法等方面,深入剖析鲁迅如何通过对阿Q这一典型人物的塑造,展示了旧中国国民性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进而对国民性进行了深刻的批判。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阿Q正传》的创作背景,包括鲁迅的创作意图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
接着,将概述作品的主要内容和情节,以及阿Q这一主要人物的形象特点。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进一步阐述鲁迅在作品中如何运用讽刺、幽默等手法,通过对阿Q的生动描绘,展现了旧中国社会的各种病态现象和国民性的弱点。
本文将总结《阿Q正传》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以及鲁迅国民性批判的重要性和意义。
通过对《阿Q正传》的深入解读和分析,本文将揭示鲁迅如何运用小说形态对国民性进行批判,并探讨这种批判对当今社会的启示意义。
本文也将为理解鲁迅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鲁迅与国民性批判鲁迅,原名周树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深受中国社会和历史的影响,充满了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深刻洞察。
在《阿Q 正传》中,鲁迅通过独特的叙事手法和深刻的社会批判,展示了他对国民性的深入剖析和批判。
国民性,指的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共同性格、价值观和行为方式。
鲁迅认为,中国社会的许多问题都源于国民性的缺陷。
他通过对阿Q这个角色的刻画,揭示了国民性中的自私、麻木、盲从和保守等负面特质。
阿Q是鲁迅笔下的一个典型形象,他既是中国社会底层小人物的代表,也是国民性缺陷的集中体现。
阿Q的自私和狭隘,使他无法理解和接受新思想和新事物;他的麻木和盲从,使他成为旧制度和旧文化的维护者;他的保守和顽固,使他无法适应社会的变革和发展。
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最新)
目录摘要 (1)ABSTRACT (2)一、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类型 (3)(一)迷信、愚昧、麻木、毫无反抗意识的闰土和华老栓 (3)(二)想改变命运但又无法改变的阿Q和爱姑 (4)(三)求安于现状而不可得的祥林嫂 (5)(四)善良淳朴正直无私的六一公公、双喜 (5)二、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 (5)(一)杂取众人,合成典型 (5)(二)寥寥数笔,入木三分 (6)(三)细节描写,生动传神 (6)(四)心理描写,触及灵魂 (6)三、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的塑造与改造国民性 (6)(一)鲁迅对农民的态度 (7)(二)鲁迅具有农民情感 (8)四、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 (9)五、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现实意义 (10)注释: (12)【参考文献】 (13)致谢 (14)摘要本文分析鲁迅笔下的农民形象,以《故乡》、《药》、《祝福》、《阿Q正传》、《离婚》、《社戏》等小说中的闰土、华老栓、祥林嫂、阿Q、爱姑、六一公公、双喜等农民形象为例,具体点明了农民形象的四种类型,深刻地分析了鲁迅为什么把改造国民性与塑造农民形象联系起来,形象地概括了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艺术表现手法,以及鲁迅塑造农民形象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他的农民形象塑造中,表达了对农民生活现状的深切关注,以及对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刻社会根源的思考。
关键词:鲁迅小说;农民形象;类型;国民性;意义。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Lu Xun writing the farmer image, take "Hometown", "Medicine", "Blessing", "the Ah Q Main story", "Divorce", "Village stage performances" and so on in the novel Run Tu, Hua Laoshuan, Xiang Lin Sao, Ah Q, Ai Gu, Liu Yi fathers-in-law, Shuang Xi farmer images and so on as the example, had pointed out specifically the farmer image four kind of types, why did analyze Lu Xun with to mold profoundly the transformation nationality the farmer image to relate, summarized Lu Xun to portray the farmer image vividly art expression means, as well as Lu Xun portrayed the farmer image the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In his farmer image mold, expressed has lived the present situation sincere attention to the farmer, as well as to made this kind of aspect the profound social root ponder.Key words:Lu Xun novel; Farmer image; Type; Nationality; Significance.论鲁迅小说中的农民形象鲁迅是中国文学史上把农民当作主人公写进小说的第一人,开创了文学的新时代。
(完整版)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群众,戏剧的看客。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一场好戏,无情的充当了戏剧的看客。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有其特别的文本背景。
可怕的刑场,恐怖的杀人事件,凶残的刽子手,无助的被杀者,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看到,“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阿Q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写这类麻木的看客。
阿Q为生计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的出神,他的讲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
鲁迅在描写阿Q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
《药》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中,鲁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的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次的悲剧。
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述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鲁迅小说国民性浅探
鲁迅小说国民性浅探作者:朱志成张云鹏来源:《大经贸》2017年第05期【摘要】鲁迅先生是伟大的文学家,在我国文学发展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位置。
同时,他还是一位思想家,鲁迅小说中有关我国国民性的思考非常深刻,在《呐喊》所收录的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在当今国民身上,仍然或多或少存在着某些国民劣根性的痕迹,对鲁迅小说国民性的探索与研究,对当今这个时代,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鲁迅小说国民性探究一、近代启蒙思潮对鲁迅的影响鲁迅正值青年时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由于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最终中国惨败给日本,洋务运动宣告终结。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轰轰烈烈的民主革命运动便异常猛烈地开展起来。
首当其冲的是,严复在天津《直报》上发表了《论事变之函》、《原强》等作品,率先表达了国民意识,并指出,只有提高国民的精神素养,才能够救国图强。
他在《原强》里列举了导致国家灾难的缘由:民德已衰,民智已低,民力己散,并提出了一些具体策略,以拯救国家,那就是:汇聚全国的民力、民智、民德,只有上下同心,才能众志成城,才是强国之本,而这其中尤其以民智最为重要。
严复的这些进步言论,对于其后兴起的国民性改造思潮,有着一定的借鉴意义。
梁启超在此基础上,创造了“新民”学说。
梁启超的“新民”学说,极大地影响了处于成长中的“五四”一代,对于后来五四时期国民性批判主题产生了重要影响。
严复、梁启超、章太炎等人的近代启蒙主义思想,对鲁迅的创作思想影响很大,这与他经历过风雨飘摇的晚清社会,受到当时社会思潮的影响密切相关。
鲁迅从晚清知识分子那里获得了许多这方面的思想积累,这些积累也成为他国民性批判思想系统里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鲁迅小说在本质主义视域下的国民性看看鲁迅几篇小说。
《祝福》中祥林嫂的孩子阿毛遭遇不幸,她见人就说自己的可怜遭遇,想从中得到人们的同情,从心理上得到慰藉。
恰恰相反,对于祥林嫂人们都是唯恐躲避不及,甚至是厌烦,可见人们的冷漠。
《风波》中的七斤,在复辟运动时被人剪掉了辫子,为此受到赵七爷的辱骂与恐吓。
鲁迅《药》的主题思想
五、主题思想鲁迅的《药》写于1919年4月,是鲁迅的一篇重要作品,深刻的主题思想与特异的艺术构思,使这篇作品成为现代小说创作的一个典范。
鲁迅曾说:“《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或者说因群众的愚昧而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这是鲁迅当初构思这篇小说的主旨,也可以说是作品的基本主题。
它通过用人血馒头治病的故事,在揭露统治阶级残酷镇压革命的罪行、热情赞扬夏瑜大义凛然的革命精神的同时,着重对辛亥革命不发动群众和依靠群众,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和贫苦群众在长期的封建统治下所形成的严重的精神痼疾,表示了深切的悲愤,提出了必须唤起群众的觉悟,才能进行彻底的社会革命这一重大问题。
《药》的思想内容,可进一步分析如下:1.反映迷信思想对人们的毒害当时人们普遍受到迷信思想的毒害,华老栓就是迷信落后群众的代表。
他不惜掏出辛辛苦苦钻来的钱买人血馒头,一想到能买到人血馒头来治儿子的痨病时,就“觉爽快”,仿佛“得了神通......跨步格外高远”,这可看出他的迷信落后。
当他去取“药”时,也正是夏瑜被处决时;他根本不想知道被杀害的是什么人,拿着人血馒头后,“仿佛抱着一个十世单传的婴儿,别的事情,都以置之度外。
”他根本不会想到,这馒头上蘸的正是为像他这样的群众而牺牲的烈士的血,而愚蠢地相信这种人血馒头中有“新的生命”,他要将这“新生命,移植到他家里,收获许多幸福。
”正因为他的迷信,把希望和幸福全寄托在一个人血馒头上,才导致华小栓延误医治而死的悲惨结局,难怪鲁迅常说:“迷信是一把无形的杀人刀。
”2.揭示当时群众愚昧无知、麻木、不觉性的国民性弱点小说描写夏瑜无法实现他的救治中国的愿望,反而落得被杀身死、连血也被人当药吃了的悲剧,归根究底是由于他周围的国人身上存在着愚昧、麻木、因循守旧、疾视革新、凶残地排挤压迫先觉者等国民性痼疾。
华老栓是极端愚昧、麻木、不觉悟的,他根本不明白革命的目的。
当他买“药”后回到茶馆,还提着大茶壶,“笑嘻嘻的听”康大叔对被杀害的革命者的恶毒咒骂。
简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几位女性形象
简论鲁迅小说创作中的几位女性形象的二十五篇现实中,有三分之一多是以反映妇女悲苦生活和妇女解放斗争为主题或内容的。
塑造了诸如单四嫂子、祥林嫂、爱姑、子君等一系列活生生的妇女形象。
本文通过对小说中几位女性形象共性和个性的分,从中领略那个时代女性不断挣脱身外的枷锁和内心桎的悲壮历程,去感受鲁迅对封建宗法制度种种罪恶的强烈控诉,和对女性的同情。
探索悲剧在今天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生,对中国现代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这一时期,处于时代前沿阵地上的知识分子对封建营垒发动了猛烈的攻击。
鲁迅是这一时期文化战线上的主将,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小说家,其笔触最为深刻。
从《狂人日记》开始,陆续发表大量作品,塑造出众多的典型人物。
但他笔下的女性形象可能不如男性形象更丰富。
因为一提起鲁迅,人们首先想到的是阿Q、狂人、藤野先生、孔乙己、闰土等。
但仔细梳理,我们依然能够深刻的感觉到,鲁迅小说中众多女性的“国民性”特征。
他深刻的揭露了封建制度和封建伦理道德的罪恶,显示了一个思想家和文学家的高远瞩。
一. 小说中女性的共性和个性分鲁迅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村生活是熟悉的。
农村作为中国封建社会残存时间最长,封建意识影响最强烈的地带。
农村妇女更是封建社会的最底层。
她们的悲惨命运引起了鲁迅的深切关注。
比如《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离婚》中的爱姑。
但是,更集中更深刻地揭露封建势力对农村妇女欺压和迫害的是《祝福》中的祥林嫂。
作者把祥林嫂放在更复杂的社会关系里,为典型的农村妇女悲剧命运提出了强烈的控诉。
她的遭遇充满了辛酸和血泪。
她生活在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包围之中。
即使同样受到封建思想麻痹毒害的笃信鬼神的柳妈,也来吓唬她。
从他的丧夫、失子到惨死,反映的是封建社会的四条绳索;政权、神权、族权和夫权对劳动妇女的束缚和迫害。
五四新文化运动带动了中国知识女性“走出传统的家庭,走进新兴的社会。
”①去迎接新思潮。
初步确立起“自我观念”,开始勇敢追求人格及婚恋自由.子君正是其中的代表。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主题
论鲁迅小说"改造国民性"的主题李忠平奉节师范进修学校摘要:在鲁迅的小说中,“改造国民性”是一个极其深刻的主题。
本文从鲁迅为什么改造国民性和怎样改造国民性作了全面的论述。
关键词:鲁迅国民性改造国民性国民性,作为一种概念,是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的,然而把"国民性"和鲁迅联系起来,恐怕就会让有些人禁不住热血沸腾(包括我)。
在讨论鲁迅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的原因之前,我们先来弄清什么是国民性?但也只有结合19世纪初的中国现实才能弄清鲁迅小说主题提出的所要改造的国民性。
从鲁迅众多的文章里,我们可以总结出,鲁迅先生所谓的国民性应该指人民大众的精神状态和思想觉悟,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以及在其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精神状态。
或者说是社会各阶级的人共有的心理素质、精神状态和思想意识。
而这种国民性是复杂的,更为侧重的是国民的"劣根性"。
为什么要改造国民性?鲁迅改造国民性思想的产生。
不是偶然的,而是其个人深刻的人生体验、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思想的影响以及国外特别是日本研讨国民性热潮的启示的必然结果。
在19世纪的中国,龚自珍、魏源等地主阶级中就已产生了国民性改造思想的萌芽。
持续紧张的民族危机是国民性改造思潮兴起的最深层原因。
随着物质层面现代化的接连失败,迫使中国的有识之士转换视角,从国民本身的弱点来思考中国萎弱的原因所在。
他们终于认识到单靠西方的科技,制度的引进是无济于事的,首要解决的应是国民文明健康的心态和近代资本主义素质的国民群体。
中外人口素质的巨大差异,也便成了有志之士改造国民性的原因和决心所在,同时也给鲁迅以深刻的启迪。
鲁迅早年留学日本,处在明治日本的思想文化空间,感受着日本民族强烈的自省、自强开拓进取的时代氛围,面对祖国日益衰颓的危机,因而自然地要探讨如何使祖国富强的课题。
在仙台学医时,鲁迅和好友许寿裳经常讨论"怎样才是理想的人性?中国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它的病根何在?"等三个相互联系的问题,继而决心以文艺为武器,终生不遗余力地改造国民性。
鲁迅笔下的看客
鲁迅笔下的看客在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中,塑造了一系列形形色色的看客群像,覆盖了社会底层的各种人,这组群像有着共同的特点:愚昧落后,狭隘自私,百无聊赖,麻木冷漠,他们无论男女老幼都没有姓名,没有具体的相貌,只有一个动作——“看”。
在这“看”的共性中,鲁迅主要刻画了两类看客的形象。
一,麻木的群众,戏剧的看客。
二,冷酷的民众,无情的鉴赏家。
幻灯片事件,是鲁迅终身难忘的心灵创伤,这种创伤一直在鲁迅的心中隐隐作痛,永远挥之不去,他把自己这一生活的真实体验,作为国民性批判的一个切入点,写入了他的许多作品中去。
小说《药》,写革命者夏瑜为了中国革命,为了救民于水火,宁可牺牲生命也在所不惜。
当他被捕大义凛然地走向刑场时,民众对他的牺牲没有悲伤,没有愤怒,甚至连起码的同情都没有,更可悲的是,他们把杀头看作一场好戏,无情的充当了戏剧的看客。
《药》中“看客”形象的突出,有其特别的文本背景。
可怕的刑场,恐怖的杀人事件,凶残的刽子手,无助的被杀者,以及肃杀的天气都构成一种客观存在的压力和吸力,《药》所描写的社会历史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看到,“看客”作为一种人物还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阿Q正传》也从一个侧面描写这类麻木的看客。
阿Q为生计所迫,从未庄来到城里,他认为城里看到的最精彩,最好看,最热闹的事情便是杀头,于是,在回到未庄之后,他把革命党人被杀的故事津津乐道地讲给未庄的人们:“你们见过杀头吗?”“咳,好看,杀革命党,唉,好看好看……”众人都伸长脖子听的出神,他的讲述直使“听的人又都悚然而且欣然”。
鲁迅在描写阿Q讲述时的得意形态时,尤其突出了未庄的看客,王胡等众人好奇的眼光和麻木的神情。
《药》和《阿Q正传》两篇小说中,鲁迅不仅写出了夏瑜等革命党人被杀的表面的悲剧,而且还揭示了看客们冷血的观看革命者被杀的更深层次的悲剧。
这悲剧使鲁迅产生了愤慨:“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祝福》中祥林嫂因阿毛不幸被狼吃了,在向人们倾述痛苦的时候,鲁迅写到人们的反应:“女人们却不独宽恕了她似的,脸上立刻改换了鄙薄的神气,还要陪出许多眼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鲁迅小说艺术性研究1.鲁迅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看客”的深刻体验“群众,尤其是中国的,永远是戏剧的看客。
”[16]正是这些麻木的、不觉醒的国民所构成的铁屋让鲁迅深感空虚的悲凉,鲁迅先生在创作中对这些以他人痛苦为自己欢乐的民众给予了精辟的批判,并把这一类冷眼的旁观者定义为“看客”,让这群看客成为这个民族的深刻的精神烙印。
对中学生而言,学习鲁迅小说,对“看客”形象的理解和批判,无疑,对他们的人生经历中,会潜移默化地起到不可或缺的教育意义。
真实的现实生活、鲁迅个人的经历是“看客”这一群体形象的重要来源,看客促使鲁迅的人生及他看待我们这个民族的态度发生了重大转折。
早在仙台求学时,“幻灯片”事件,让鲁迅深感这个民族的耻辱、麻木而冷漠的病态存在。
《药》这篇小说应该说是最直接的对“幻灯片”事件的注解,同样是刑场,同样是围观,杀人的、被杀的、看杀人的与被杀的,都是愚弱的同胞,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夏瑜被杀是为拯救看客,看客围观仅为取乐与满足看杀头的快感,这使得鲁迅《药》的主旨陷入了极浓郁、极深厚的悲哀之中。
民族的忧患,个人的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毅然弃医从文,去探索国民病根之源,以“立人”为启蒙文学立场,医治国民劣根性的灵魂,因而这些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便成了鲁迅先生批判的对象,这一形象在鲁迅的许多作品中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
正是鲁迅才使“看客”这一群体形象上升为针砭我们民族延续数千年时弊的艺术经典。
纵观这些描写看客的作品,“看客”似乎无处不在,触痛了鲁迅的灵魂。
围观者的姿态,是这个民族的生存巨大现实困境,看客的存在是人性的悲剧、社会的悲剧,看客就是这种艺术化的悲剧对象(二)鲁迅小说思想性研究1.沉重的“隔膜”现实中的鲁迅,与我们所听到、从作品中看到的鲁迅并不是完全一致的,鲁迅的思想从始至终都和许多人是发生冲突的,有时甚至很严重,在论战中,有从敌方战壕投来的明枪,但更多的是让鲁迅感受到的由革命阵营内部射来的暗箭,其中不乏他信任者,最为突出的就是鲁迅和徐懋庸的矛盾。
鲁迅死后,徐懋庸写了挽联:“敌乎,友乎?余惟自问。
知我,罪我——公已无言。
”以此来表达深重的无奈和遗憾。
事实上,鲁迅的论敌,几乎没有私敌,都是为了思想和主张的不和而挑起论争。
但很多人因此而在公开场合刁难鲁迅,甚至以告密的方式来要挟鲁迅,让鲁迅深感人性的阴暗。
无论后来给鲁迅冠以何种称号,但鲁迅首先是一位作家、学者,所以,有许多时候,这种争论仅是因为政治主张或是文艺思想的偏差,鲁迅是抓住黑暗不肯放松的,因此便让很多人不理解,转而将其视为敌人群起攻之。
在对付一而再,再而三的恶意中伤中,耗费了鲁迅相当多的精力,无论标榜正义的一方,还是反动势力的帮凶文人,都将他视为异端,这样的状况,让鲁迅深感人与人之间的深重的隔膜。
作为思想者,鲁迅并没有因为外界对他的不理解抛弃现世,也未因外界对他的恶意中伤而消沉,这反而促使他挖掘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根源,进而触发了他对社会对人生的深入思考。
从数量上看,小说这一文体只占鲁迅作品较小的一部分;然而从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来衡量,鲁迅小说的内涵是无比丰富的。
因而,隔膜,这一具有永恒性的话题,也许只是鲁迅小说的冰山一角,但即使就是这一个角,也会在鲁迅小说精神中放射出不朽的光芒。
本来,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时时处处存在着,“各扫自家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不理会别人,进而演变成为不理解,然而我们似乎已经见怪不怪,熟视无睹了。
经鲁迅的刻画,我们才惊异地发现:一个人与周围的人,竟如同隔着一道厚壁障,期待他人宽容、理解根本就是一种奢望,由此而产生绝望的心理或者干脆走进麻木的心理阴影中。
22等级制度,成为旧中国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原则和行为规范。
①。
鲁迅的价值,毋庸置疑,堪当拯救国民灵魂的先驱者和指引着,他对中国历史做过深刻反省。
正如冯雪峰在《鲁迅的文学道路》中所评论的:“在中国,鲁迅作为一个艺术家是伟大的存在,在现在,中国还没有一个作家能在艺术的地位上及得他的,但作为一个思想家及社会批评家的地位,在中国,在鲁迅自己,都比艺术家的地位伟大得多。
”[23]正是因为鲁迅发现了中国人生存境遇的命题,才让人看到了真正原因,即奴性阿Q身上的奴性表现得尤为突出。
面对强权的压迫,处于社会最底层的阿Q,他没有向比自己强的人复仇的能力和愿望,却向更弱小的小尼姑发泄以寻求心理补偿,他的革命,只不过是寄希望于将奴才和主子的位置颠倒一下罢了。
而在《故乡》中,闰土见到“我”时,迟疑了半天,终于开口,却不是“我”期盼的“闰哥”,而是令“我”打了一个寒噤深感悲凉的“老爷”二字。
“我”的悲凉不仅在于童年玩伴友情的丧失,更多的还是基于国民内心深处的主奴情结的深深的劣根性。
闰土做过内心挣扎吗?我们不得而知,但“终于”一词似乎又可以看出类似于闰土的挣扎在死亡线上的中国农民所承担的历史重压,这个重压,也会承载在“我”的心里。
不可改变的事实,并非是经历的挫折和处境,而是顽固的传统思想体现于这个民族自身无勇气改变的既定地位和心理。
我们很难用鲁迅的“怒其不争”来评价闰土自身的国民性,但在船上谈话一节,作者引出杨二嫂指认闰土藏碟子于草灰中的事情,怕也不是闲来之笔。
对中国国民性作出思考的中国学者也不少,但没有人能够超越鲁迅的深度,鲁迅没有专著系统的论述国民性,但从他的文章中,却是一以贯之国民性的深刻思考,在国民性消极负面的揭露背后,是鲁迅在找寻这个民族真善美一面的努力和渴求,例如在《中国的脊梁》中鲁迅已作过论述,只是思考问题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鲁迅通过发现民族缺陷,更多的是想补救,对于我们看起来已无好起来迹象的鲁迅笔下的角色,经过鲁迅的人格塑造,依然会让我们透过绝望的气息而嗅到一丝微茫的希望。
阿Q 的愤愤不平,祥林嫂的灵魂有无的追问,孔乙己那颗天性未泯的童心,对宏儿、水生不能走自己旧路的梦想,都融化进了鲁迅对《社戏》里美好纯真、刚健质朴的人性的期待中,这也是这个民族终极希望所在。
〔2〕“立人”思想鲁迅深知中国国民性的堕落是数千年的时间养成的,已经深深融入这个民族的血液之中,一时不可能容易去掉。
积重难返的国民性让鲁迅感到的是深深的失望,但鲁迅对国民性的揭露并非只是砸烂这个世界就此放手,而是想要重新塑造这个民族的伟大和顽强。
他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为的就是使下一代“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②参见坟之灯下漫笔[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16.②参见坟之我们应该怎样做父亲[A].鲁迅全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40.21 的人也没有一星半点的不平,没有寄寓哪怕是最微薄的同情心。
在他们看来,孔乙己与自己根本就不是一类人,仅作为笑料和嘲讽对象的孔乙己,这些人又怎么可能把自己已经消逝殆尽的同情心奉献出来呢?在揭示冷漠和麻木的人生为主题的小说中,《药》的讽刺非常有代表性。
鲁迅在谈到自己小说的时候,曾说,自己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良社会。
又说,他仍抱着十多年前的“启蒙主义”,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
①竹内好(日本学者)在《鲁迅》一文中提到:“一读他的文章,总会碰到某种影子似的东西;而且那影子总是在同样的场所。
……如果不经意地读过去就会毫不觉察地读完。
不过,一经觉察,就会悬在心中,无法忘却。
”[21]愚昧的群众并不知道夏瑜牺牲到底为的是谁,只是开心地一边赏鉴杀头,一边却还愚蠢地认为人的鲜血竟是可以治病疗伤的灵丹妙药。
这是当时社会常见的一幕,杀头与被赏鉴,买人血馒头治病,革命的先驱却被同胞们抬上祭台。
当这些人类的先行者抵抗绝望奋然前行时,是没有办法看到后方的庸众的,否则,任何猛士,都会为自己的行为而尴尬彷徨。
这就是前文所说的“悬在心中,无法忘却”。
鲁迅研究家王富仁曾说,鲁迅“是一个富于忍耐力的人,他不会仅仅为了自己的舒服而去主动损害别人的生命和幸福,不会把自我的意志强加在别人头上,这使他的生命收缩又收缩,逐渐收缩成一个潜藏着巨大势能的凝固的整体”。
[22]在鲁迅的小说中,多次写到愚昧国民“鉴赏”流血的场面,先驱者的血让鲁迅痛感革命者的赴死,又震惊于革命者的鲜血丝毫不会拯救这群麻木的庸众,只能类似于这群庸众做了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被庸众赏鉴。
这超出了一个人的正常心理所能承受的限度。
尤其令作家感到苦闷的是,死于敌手的锋刃,不足悲苦;死于不知何来的暗器,却是悲苦。
②只有鲁迅,发现几千年封建传统文化对这个民族严酷的精神奴役,积淀在每一个国民的灵魂里,表现出他独特的洞察力和感悟力。
郁达夫曾评价,因为鲁迅的讽刺,在鲁迅刻薄的外表,人只见到他的一张冷冰冰的青脸,可是在他的内心深处,却正是一腔沸血,一股热情。
鲁迅对这个社会的批判如同针刺一般,指向阴暗的痼疾,却正反映出他对民族的爱之深,责之切。
3.鲁迅小说的国民性和“立人”思想〔1〕国民性鲁迅最为关注我们这个民族的国民性问题,国民性在鲁迅的笔下或是心目中,最为突出的表现即为主奴根性,鲁迅最为深恶痛绝的就是民族的深重的奴性意识。
鲁迅尖锐地抨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格,至多不过是奴隶,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可以归结为“想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和“暂时做稳了奴隶的时代”的循环。
鲁迅认为,绵延数千年的封建等级制度是培植奴性的历史土壤,君臣父子,尊卑有序,这种森严的参见鲁迅.我怎么做起小说来[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②参见鲁迅.华盖集·杂感[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20鲁迅小说中,作为个体的人与作为群体的社会之间,隔膜更是厚重如山。
鲁镇的孔乙己、祥林嫂们终日饱受人们的白眼、奚落和凌辱,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无疑都可以说是善良的,却又是冷漠的,所以孔乙己、祥林嫂们最终被吞噬得无影无踪。
隔膜成为这里的主宰,不仅一般看客与孔乙己之间,就是受到新文化熏陶的“我”与祥林嫂之间也有着深深的隔膜,显出对这苦难现实的无可奈何。
《祝福》中的“我”与鲁四老爷思想不沟通,谈不来,对求助的祥林嫂也支支吾吾,无言以对,于是只有“静听着窗外似乎瑟瑟作响的雪花声”,无聊地打发时间——在鲁镇这一力量强大的封闭的氛围里,有着新思想和人道主义关怀的“我”欲进而不能,欲罢而不忍,所做的和所不做的竟然都会致人于无助的死地,最终只好败下阵来,决计离开。
“我”受过新式教育,希望改造像鲁镇这样让人窒息的中国式的社会,但在社会上连续碰壁之后,并不一定不会再至于“躬行我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一切,挥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切”。
[19]虽然隔膜远远不是研究鲁迅小说的主要论题,但隔膜这个话题确实是鲁迅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篇鲁迅小说中都有涉及,而且,联系中国的社会现实,出现在鲁迅小说中的无奈、忧愤、悲剧、感伤等几乎都可以用隔膜来做解释,所以在讲解鲁迅作品时,也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