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学做蜡染设计说明书+反思

学学做蜡染设计说明书+反思
学学做蜡染设计说明书+反思

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学学做“蜡染”

教学类别:工艺美术

教学年级:二年级

执教老师:龚占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和基本工艺,学会用油画棒在生宣纸上描绘形象并染色,仿蜡染制作蜡水分离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学习用蜡水分离技术仿制蜡染工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体会蜡染作品的独特美,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

教学准备:

学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等

教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图片资料

、音乐、课件等

教学重点: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

教学难点:上蜡的技巧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用蜡水分离技法完成图形的单色纸蜡染。

拓展层面:能够绘制较复杂的图形,创意表现色彩丰富的独特的蜡染艺术

效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创设情境

1)老师变个魔术,猜一猜在白纸上刷上颜料之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奇迹?

(在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的纸上,刷上深色颜料)

2)问:你知道原因吗?

概括:蜡水分离原理,民间布艺中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染色——蜡染。3)揭示课题《学学做“蜡染”》

2、欣赏民间蜡染作品,并简介

蜡染是我国传统的染色手工艺。它是先蜡画后染色,被称为“蜡水分离”法。传统蜡染的题材多是吉祥图案,用于衣裙、门帘、被单等方面。现代蜡染有了创新和突破,他把单色蜡染发展为彩色蜡染,且又作为壁挂进入现代家庭,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二、感受与交流

1、展示色彩丰富、图案简洁的蜡染作品

(传统与现代蜡染的比较)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蜡染作品图案有何特点?

1)传统蜡染图案以对称型、线型纹样为主。

2)现代蜡染图案造型简洁、夸,线条较为粗,用点、线、面来表现

对象。

3、欣赏富有童趣的纸蜡染作品

出示一幅蜡染作品,如何制作呢?

4、与学生共同尝试制作,交流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问:你认为应该怎样上蜡?染色?

5、演示操作步骤

1)上蜡。在上蜡过程中,力度适中,上蜡均匀,注意线条和图案边缘要保持光滑。

2)染色。可以以传统蜡染的蓝白色体现民族风味,也可制作色彩丰富的现代蜡染。

“染”有两种方法:滴染和刷染

三、尝试与创作

1、欣赏其他班级学生作品

2、作业要求:

1)图案饱满,能用简单的造型完成单色或多色蜡染

轮廓是否清晰,上蜡是否均匀

2)能设计复杂形象,独特蜡染艺术效果

四、展示与评价

1、展示学生作品

2、欣赏作品,自评与互评

以作业要求作为评价的依据

3、交流蜡染制作的体会和感受

五、拓展

1、运用蜡染工艺,我们可以如何运用于我们生活之中?

2、你知道我国还有哪些民间手工艺?

《学学做“蜡染”》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背景】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印染手工艺,在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蜡染的出现,可上追溯到春秋时期。在唐宋以前,蜡染技艺流行于我国的广区。而唐宋以后,随着各种加工编织的染色工艺逐渐推广,依靠手工绘染的蜡染在很多地方便弃而不用,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交通不便、封闭自给的山区,蜡染却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代代相传,延续下来。

在腹地的丛山峻林间,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众多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在这篇土地上,蜡染不仅是一种染织技艺,更是一种同各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艺术。

本课通过挖掘民间美术的蜡染印染技术,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为传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保护非物质文化,具有积极的意义。

【设计理念】

根据《美术课程标准》及其理念,以培养“人”为目标,以个性的全面发展为根本,进行艺术教学的新型育人途径的探究。目前,美术课程教学仍然缺少应有的开发,在中小学校逐步推进校本课程开发的当前,如何在课外开发出与时俱进的、有特色、有价值的新型艺术教学载体就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了。针对这一教育形势和“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我依据学校的实际情况,积极挖掘校本资源而提出了“蜡染艺术教学”这一课外美术教学的研究,并把这极具特色的古老而又年轻的民间蜡染艺术引进现代艺术课堂教学,作为美术第二课堂的主阵地,为孩子们提供一个更广阔、更新颖的探索和创造的空间,积极、有效地提高学生艺术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情分析】

这一年龄段的学生熟悉油画棒、了解水彩等绘画材料,有一定的绘画基础。由于我校的学生所处城郊,美术基础比较薄弱,接受的信息量比较少。所以,学生如何欣赏美、体会美就容易造成教学中的难点。

(1)这是一课有关民间传统工艺欣赏与尝试实验课,由于学生知识、经验的限制,必须采用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方式进行教学,目标不能过高。(2)努力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教学服务。

(3)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充分挖掘想象教学的特色,发展思维。

【设计特色】

现代课程与民间艺术、赏析评述与实践探索相整合,开放式、探究式学习方式,以人为本,关注学生差异,由学生自主选择所学容,自主探究,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教学理念及方法:

这节课我设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是:为学生构建一个“轻松、自由、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以学生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尤为重要。所以,我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动态生成”的教学模式,唤醒学生的自我意识,实施培养学生的绘画个性以及自由独特的表现方法的动态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获取知识并应用到生活中去。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引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教学伊始,我就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很喜欢看魔术,今天,王老师就给大家变个小魔术。”于是,我把事先用白油画棒画好图案的白纸展现给大家,似乎与其它的白纸没什么区别。接着,我用板刷蘸上蓝颜料水,在上面随意涂抹了几下,这白纸在蓝颜料水的映衬下,立即显示出白色的图案。这一神奇的过程很快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

于是,我会就势追问学生分析:“为什么会出现白色的图案呢?有谁知道白色图案是用什么绘画材料画上去的?老师在白纸上涂颜料水为什么没有盖住白色图案?”这些问题的提出从而引起学生们的思考,使学生们的探究欲望油然而生。

经过师生间的交流,使孩子们明白了蜡笔和油画棒不能相溶于水的道理,这一神奇的原理就是“油水分离”,老师的小魔术是根据我国一项传统的民间印染工艺——蜡染学来的,从而引入新课。

“变小魔术”的教学过程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学习状态,为下面的教学做好了铺垫。另外,这种导入还巧妙地将本课的知识点与有趣的活动融入了一起,发挥了这个环节最大的效用。

二、欣赏探究,层层深入

美术是一种视觉艺术。美术课堂上,欣赏美、感受美是非常重要的。

我首先播放了“蜡染之乡”以及“蜡染制作技术”的视频,了解蜡染工艺。

通过直观的教学手段,将蜡染之乡的民族风情展现在课堂上。使学生感受到蜡染艺术的魅力,详实地了解“蜡染”这种民间艺术的制作过程,深刻体会到中国人民的智慧,激发学生对民族艺术的热爱之情。多媒体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应用,缩短了时空的距离,使美术课堂变得生动起

来。此刻,身临其境,情景交融,学生仿佛置身于蜡染的海洋,走进蜡染工艺的世界,身心会感受到强烈的震撼与感动。

然后,欣赏特色的蜡染作品,体会蜡染艺术的魅力。这个环节我设计了看一看,摸一摸,披一披,想一想四个步骤。

我首先出示了大量的蜡染作品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分析蜡染作品的容,这是本节课的重点也是难点。我提出了这样的问题:“这些作品都表现了什么样的容?它们的色彩、线条有什么特点?”通过小组讨论,发言,师生间的交流、探究,使学生对蜡染作品的形式语言有所了解,使学生明白了艺术家使用的每一笔色彩、每一根线条都不是随意的,而是和作品的主题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而对蜡染作品有了更深刻地了解与认识。

然后,我把自己准备的一块蜡染花布带到课堂上,并让学生摸一摸,感受蜡染花布的材料、质感,从而加深了学生对蜡染花布的感受。后来,我又让几名学生披一披,围一围这块花布,让学生考虑用它可以做什么,适合做什么?渗透设计意识。

在这些环节的基础上,欣赏用蜡染花布制作的各式各样的艺术品、服装、台布等生活用品,启发学生想一想,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这样层层剥笋,螺旋上升,掀起学生情感体验的高潮,使学生的感悟步步推进。

在整个环节设计上,我注重引导学生在欣赏中思考,在思考中沉醉,在沉醉中感知,在感知中升华!通过这样的设计,使学生对蜡染花布有了全面地了解,突出了重点,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三、动手创作,学生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美术创作是一个复杂的综合过程,它要求学生在敏锐的视觉、知觉的基础上产生独特的想象,而且还要把这些独特的意念通过具体的方法表现出来。所以,在这个环节,我安排了两项活动,

一是“变个小魔术”。回顾和强调“油水分离”的方法和步骤。

二是“小巧手”。布置宽泛的作业要求,鼓励学生尝试用蜡染花布制作成一件独特的工艺品,如简单的巾、手绢、盖布、小窗帘、壁布、床单、服装等。具体、详实的活动要求的提出对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是一个很好的帮助,学生的创作不至于喧宾夺主,偏离主题。这样宽泛的作业要求有利于使每个学生针对自己的不同情况、不同能力完成作业,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

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不能做一个旁观者,而要参与到学生的创作中来。教师必要的提示、辅导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提示学生用油画棒画图案时要用力,涂色要均匀;蜡笔或油画棒最好使用浅色,而使用的水性颜料最好是与之不同的深色等。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能力强的学生适当提出建议,提高层次;对能力差的学生有必要亲自示,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美术教材第四册《学学做“蜡染”》教学反思

青浦区逸夫小学龚占梅

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用蜡笔(油画棒)和水粉颜料结合,根据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非常有意义。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油画棒)涂画后用水粉颜料进行渲染的方法来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学生对出现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把握则是本课的教学难点。而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了蜡染的艺术,还增强乐民族文化认同感与自豪感。

在进行本课教学时,先以一个有趣的魔术引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兴趣,随后设置一些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同时还通过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蜡染的制作方法及过程,轻松了解了油水分离的科学原理。不仅在视觉上带给学生新鲜感,采用直观教学法,而且还让学生了解这节课的教学容,充分调动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同时感受民族艺术之美。提高对所学容的关注程度,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课上,孩子们看得多了,问得多了,就会了解与蜡染相关的许多知识。孩子们去做,去感悟,去认真分析探究,使学习成为一件轻松又愉快的事情。

在制作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发觉个性的作品,随机进行展示,使学生在互相启迪中有所创新。

学生作业完成后,展示作品,进行互评,选出优秀作品,说出理由,鼓励学生在个性的基础上大胆地表现,鼓励学生对他人的作品发表自己与众不同的见解。教师也要肯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出希望,鼓励他们用学到的蜡染知识美化我们的生活。

一.注重学生个性的扬

美术课具有实践性、趣味性、自主性、创造性等特点,对培养学生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健全和发展学生个性起着不可替代的、潜移默化的作用,是培养人的基本素质,发展健全学生个性的重要阵地,也是健全个性发展行之有效的途径。而面对基础不一,性格各异,兴趣、爱好不同的学生施教,显然,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因材施教往往只能成为一种良好的愿望。

在本节课上,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实践空间,学生在没有条条框框的创作过程中,敢去设想、尝试,他们所创作出来的作品风格、形式、题材也各不相同。在评价过程中,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并对这些学生的作品都给予充分的肯定,让每个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二、在自主化的学习中学会矫治

日前,改变学生被动、单一的学习方式已成共识,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有效的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可见,自主化的学习方式是当前乃至今后我们课堂教学的主流方式。纵观本课始终,教师一直处于引导者、合作者的地位,每一环节中学生都是主角,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无形中梳理了

知识,并通过不断共享同学、老师的智慧,在诊断中矫正了自己的错误、不足及薄弱之处。

三.引导探究,自主诊断与矫治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学生的情感,诱发学生的兴趣,将教师的设疑、质疑、引导解疑与学生的创造性解疑过程很好的结合起来,在教学方法上,教者采用了“引、放、评”的模式,“引”就是引导学生自学、给学生搭桥辅路,指导学生自己“走路”,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放”就是在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后,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新知识,以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评”就是收集反馈信息,教师通过耳闻目睹等多种途径,学生利用小组交流、互相观摩、互相评价的方法把在尝试过程中所了解的信息,进行整理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矫正。本节课的亮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营造了一个和谐、互动、探究、创新的良好学习环境和氛围,并做到静中有动、动而有序、活而不乱。在情境中,学生动手能力增强,在这样一个轻松、活泼的情境中,学生乐于尝试,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美术的知识和技能,并获得了丰富多彩的体验,品尝到了美术活动的乐趣,身心得到舒展,情感得到释放,同时,他们的个性化创意得到了体现和展示,尽管他们的作品还不够成熟,但是每件作品都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感、理想和创造性。

二、采用“互助互动”的学习方式“互助互动”的学习,是一种同伴之间为达到一定的教育目标而展开的学习方式,可以增进同学之间的信息交流,培养学生之间的团结合作,互相帮助的精神,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实施了这一方式。

三、作业的不同层次,根据学生的已有基础和特点,给学生创设一个创作的

空间,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的发展过程,还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对能力强的学生适当提出建议,提高层次;对能力差的学生有必要亲自示,使他们更好地完成作业。

冀教版美术教案

第1课我的美术“百宝箱” 教学目标 1. 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 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 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课前准备课前搜集的一些生活用品或物品图片 教学流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地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评价。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 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汇总,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方案。 第2课奇妙的倒影 教学目标 1、了解对印的方法。 2、能够利用对印的方法,制作出有个性的作品。 3、喜欢对印这种具有独特美感的美术表现形式。 课前准备收集各种有关倒影的图片,水粉色,水粉纸等。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 出示几幅对称形的图片,欣赏; 2. 请学生说说有什么特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用对印的方法把这些美丽的图画印出来!”

学学做蜡染设计说明+反思

第四册第七单元(感受民间艺术) 课题名称:学学做“蜡染” 教学类别:工艺美术 教学年级:二年级 执教老师:龚占梅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初步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和基本工艺,学会用油画棒在生宣纸上描绘形象并染色,仿蜡染制作蜡水分离的作品。 过程与方法:在欣赏与尝试过程中,发现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学习用蜡水分离技术仿制蜡染工艺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民间蜡染艺术的魅力,体会蜡染作品的独特美,体验制作蜡染的乐趣。 教学准备: 学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等 教具:生宣纸、油画棒、水彩颜料、调色盘、毛笔、图片资料 、音乐、课件等 教学重点:图形的设计与蜡绘效果的协调 教学难点:上蜡的技巧 作业要求: 基础层面:了解民间蜡染的造型特点,用蜡水分离技法完成图形的单色纸蜡染。 拓展层面:能够绘制较复杂的图形,创意表现色彩丰富的独特的蜡染艺术效果。 教学过程:

一、欣赏与发现 1、创设情境 1)老师变个魔术,猜一猜在白纸上刷上颜料之后,观察发生了什么奇迹? (在已用白色油画棒画好图案的纸上,刷上深色颜料) 2)问:你知道原因吗? 概括:蜡水分离原理,民间布艺中利用这种原理进行染色——蜡染。3)揭示课题《学学做“蜡染”》 2、欣赏民间蜡染作品,并简介 蜡染是我国传统的染色手工艺。它是先蜡画后染色,被称为“蜡水分离”法。传统蜡染的题材多是吉祥图案,用于衣裙、门帘、被单等方面。现代蜡染有了创新和突破,他把单色蜡染发展为彩色蜡染,且又作为壁挂进入现代家庭,有很强的装饰效果。 二、感受与交流 1、展示色彩丰富、图案简洁的蜡染作品 (传统与现代蜡染的比较) 2、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蜡染作品图案有何特点? 1)传统蜡染图案以对称型、线型纹样为主。 2)现代蜡染图案造型简洁、夸张,线条较为粗,用点、线、面来表现对象。 3、欣赏富有童趣的纸蜡染作品 出示一幅蜡染作品,如何制作呢?

染纸教学设计

染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了解染纸艺术并初步掌握染纸的特点。 2、技能目标:掌握不同的折叠方法以及染纸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 养学生对染纸艺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教学重点:学习不同的折叠方法及染纸方法。 教学难点:染纸时颜色搭配和多种染纸方法的使用。 教学准备:生宣纸、颜料、毛笔、水、调色盘、抹布、各种染纸作品。 一、激趣导入 (出示染纸服饰)同学们,这件衣服漂亮吗?看了这件衣服,你会想些什么吗?(让 学生通过观察,产生疑问,激发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主动学习探究的欲望)这么好看的衣 服,我们也可以做出来的。不过,我们首先要学 习制作图案的方法。那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染纸。 二、指导染纸 1. 欣赏作品,师生交流 (出示多张印染作品)你们知道染纸上的图案是怎样形成的吗?这些作品所用的纸是我 们平时用的白纸吗? (让学生欣赏作品,积极思考作品所用纸质及制作方法,便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打开他 们的思路) 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小结。 教师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拿出一张方形生宣纸,将纸对折几次,然后将纸的一角放入 调好的颜料中,最后将纸小心地打开。 同学们看老师制作后,能说说我的染纸方法吗?(先进行折叠,再染色)老师根据学 生回答相机板书:折染 (让学生自己小结制作方法,初步知道染纸的方法,利于下面的学习) 3.师生同做,进一步学习染纸的方法及步骤 ○1折纸。同学们,折纸很重要,是染纸中比较关键的一步,不同的折法,就会产生不 同的效果,根据要染的图案,把纸叠成较小的形状,比如“三角形、田字形、扇形”等,你 们用纸将你想到的折纸方法折出来,四人一组,看哪组方法多?为了使染出来的图案更漂亮, 你们要注意折纸时边与边要对齐。 学生交流时,老师适时小结并板书:米字折、田字折、折扇折、辐射折。(折纸是学 生非常喜欢的形式,学生主动参与,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积极性很高) ○2调色。选色、用色是染纸中的基础,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调出颜料,可以调的稀 一些,增加纸的吸水性。 ○3染色。染纸的方法有很多,运用不同的方法染出的效果也不一样。老师染,你们根 据老师小黑板上出示的染法,猜猜各是什么方法?(浸染法、滴染法、点染法、浓破淡法) 浸染法:通过浸的方法给纸染上颜色。 滴染法:将墨水直接滴到纸上,并将纸进行挤和捏,这样可以将颜色尽快的染进去。 点染法:用毛笔将颜色涂点到需要颜色的地方。 浓破淡法:这是国画中的一种技法。为了使色彩层次丰富,在同一个地方,用深浅不同 的颜色进行染色,增加变化的效果。 (让学生参与实践,充分认识了染纸的特点以及方法步骤) 三、学生染纸,教师巡回辅导。

一年级美术下册 全一册教案 浙教版

五彩的烟花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色彩的初步知识,进一步认识各种颜色。 2.初步学习油画棒(或蜡笔)和水彩颜料相结合的涂色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现力等。 3.观察烟花的色彩变化,表现节日烟花的美,促使学生养成平时观察和表现美好事物的习惯。课前准备 (学生)油画棒、水彩颜料、纸张等常规作画工具 (教师)范画、烟花图片等 教学过程 1.激趣。 (1)学生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放烟花的情景(注意讲清时间、地点、人物)。 (2)出示烟花图片,提问:你觉得烟花很美吗?为什么? (3)揭示课题:《五彩的烟花》。 2.欣赏。 (1)出示范作,让学生说说最喜欢哪幅,并说明原因(从色彩、形状和构图等方面进行描述)。 (2)学生思考:怎样表现放烟花时的美妙情景? 3.指导。 (1)教师示范创作步骤:用油画棒画出烟花,用水彩涂底色,涂满底色(特别强调注意运笔的力度、色彩搭配、主题的刻画和整体的意境等)。 (2)欣赏范作,学生体会创作过程。 4.创作。 (1)主题:画出放烟花的情景(没有放过烟花的同学可以画想象中的烟花)。 (2)建议:可以画节日中五彩的烟花,也可以设计自己喜欢的烟花式样,还可以适当地夸张想象,表现自己对烟花的感受。 (3)学生创作(可以个人创作,也可以小组合作),教师指导。 5.小结。 (1)学生上讲台介绍自己的作品,学生互评,教师小结。 (2)评价建议:是否能够较好地处理画面;是否表现出自己对烟花的独特感受;是否与众不同。 6.拓展。 (1)举办烟花主题日活动:开展烟花组画、壁画等展示活动,讲有关烟花的故事或进行看图写话和读文画图比赛。 (2)课外留心一些有关烟花的美丽图片,进一步欣赏烟花的美。 水彩游戏 教学目标 1.了解染、吹、淌、滴这些不同水彩技法产生的效果。 2.初步学习运用染、吹、淌、滴这些水彩技法创作一幅有主题的水彩画。

幼儿园教案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教案 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作者: 周芬单位:闵行区七宝幼儿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幼儿操作 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师制作的图片) 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中国蜡染画”,激发幼儿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幼儿园

大班科学教案 蜡染花布

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作者: 周芬单位:闵行区七宝幼儿园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幼儿操作 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 老师制作的图片) 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中国蜡染画”,激发幼儿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蜡染花布说课稿

(贵州少数民族民间蜡染)说课稿 《蜡染》少数民族蜡染内容,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的初步了解蜡染工艺.能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一个猜谜式导入,首先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并提出问题:同学们请翻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第七页看看右上角的那幅画,告诉我,你们看到的内容是什么?再翻开第十八页中间那两幅画,同样告诉我你们看到什么?好,那么这两幅画有什么样的联系呢?“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初步让学生对蜡笔画的特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紧接着进入欣赏阶段,了解我国古老的纺织印染手工艺及精美的蜡染作品.这个时候,学生已经很喜欢这项技艺了,也很想自己亲手做一件精美的图画.进而进入绘画阶段,首先教师示范绘画过程,学生上讲台动手制作,让学生真正掌握画画的方法. 最后是作品的展示环节,学生互评作品,提高了学生的鉴赏能力和语言的表达能力. 教学目的:1、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能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 教学难点:学生对出现的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把握是本课的教学难点。 学习资源:我省民族民间传统印染工艺---蜡染。 作业练习:用油画棒和水彩相结合的方法,设计绘制一块美丽的花布。 过程设计 一、引入新课: 导入:猜谜式导入法 同学们请翻开《贵州民族民间美术》的第七页看看右上角的那幅画,告诉我,你们看到的内容是什么?再翻开第十八页中间那两幅画,同样告诉我你们看到什么?好,那么这两幅画有什么样的联系呢? 课题:蜡染 二、了解蜡染艺术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我国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关于蜡染还有一段美丽的传说呢,讲述《蜡染歌》。

蜡染花布教学设计.doc

《蜡染花布》教学设计 课题:蜡染花布 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蜡染的出现,可上溯到春秋时期。在唐宋以 前,蜡染技艺流行于我国的广大地区。而唐宋以后,随着各种加工便捷的染色工艺逐渐推广,依靠手工绘染的蜡染在很多地方便弃而不用,逐渐走向了消亡。但交通不便、封闭自给的贵州山区,蜡染却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代代相传,延续下来。 在贵州腹地的崇山峻岭间,苗族、布依族、仡佬族等众多民族世代生活在这里。在这片土地上,蜡染不仅是一种染织技艺,更是一种同各族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民族文化艺术。 在贵州安顺的山乡村寨,女孩子从小就耳濡目染画蜡、染色技艺。农闲时,她们就聚在一起制作蜡染布,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染后去蜡, 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各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 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一般的蜡染以黑白、蓝白为主。随着染织水平的不断进步,蜡染的色彩也越来越丰富。 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油画棒)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 法来制作出精美的蜡染画。学生对出现蜡染斑驳花纹效果的把握则是本课的教学 难点。而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了解、掌握、喜爱蜡染艺术,增强民族文化认同 感与自豪感也是本课的一个重要目标。 教具学具: 素描纸蜡笔(或油画棒)水彩颜料蜡染花布报纸笔等

《蜡染花布》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名间手工艺制作—蜡染敢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教学重、难点: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白布。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看看老师今天为大家准备的材料,知道今天要做什么吗?今天我们来制作蜡染画,首先要了解什么是蜡染画,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蜡染画。” 二、观看课件蜡染画 ——“蜡染画是在布上涂蜡、绘图、染色、脱蜡、漂洗而成的。因为在染制的过程中,蜡白布的表面会产生自然的裂纹(龟裂),从而往白色坯布渗入染料而着色,出现许多或粗或细五规则的色纹,也叫龟纹。” 三、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讨论交流蜡染的制作。 ——“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到底蜡染画怎么来制作呢?需要哪些工具呢?” 1、教师边讲解边制作蜡染画 ——“传统的蜡染一般是蓝白两色的,我们就介绍简单的蜡染制作过程: 首先,将蜡烛油滴在事先打好的图案底稿上,把它蜡封,用毛笔将蓝色颜料均匀地抄一个方向刷在不上,也可以直接将布浸在染盆里,浸染后就会出现不规则的图案。然后再脱蜡、漂洗,最后晾晒。这样,一幅蜡染作品就完成了。” 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四、动手操作 1、用语言激发学生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小朋友们想不想也来尝试了一下,制作蜡染画呢?” 2、分组操作,指导。

——“因为程序比较多,所以希望你们小组合作,自由分配,谁负责蜡封、谁负责染色、脱蜡、漂洗晾晒。” 3、分享作品。(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4、收拾物品。 五、课件欣赏“中国蜡染画”,激发学生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蜡染》教学案例

高中美术《民间美术—蜡染》教学案例 一、背景 教育部国家美术课程标准将美术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规定为必修的艺术课程,体现了美术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人类思想意识提高的进程中具有积极地、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具体实施,民间美术教育已经成为中学美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民族特点,发扬民族、民间优秀的艺术传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是民间美术教育的宗旨和目的。传统的美术教授课模式难以适应现代教学的需要。因此,利用本地、本民族的特有民间文化结合主流文化的教育,使中学美术教育的教学过程得以优化,从而诱发学生对本民族民间美术的热爱,激活他们的生命意识和审美能力。 二、过程 1、探究项目 本教案的探究项目是《中国民间美术——蜡染》 选择这一内容的原因是:蜡染,是我们生活在湘西大地上的苗族、土家族等少数民族文化生活中最具代表性的民间美术形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尤其是苗族蜡染、土家族蜡染,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是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之一,在国际上享有极高的赞誉。学生通过学习和亲身体验能更加体会我们民间美术的内在含义及其丰富的人文魅力。

2、实施过程 (1)设疑 在课前老师根据教学的主要目的和关键内容,以及学生现有的知识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我们是从哪里来的?我们的祖先为何要住在这里?祖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文化遗产?我们这里有哪些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工艺品?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是如何的?你是如何认识蜡染的,蜡染的知识知道哪些?蜡染的原料和工序有哪些?图案是如何染上去的? (2)搜索 学生为了分析、思考这些问题,要收集有关书面材料并进行社会调查,教师提供相关的信息或网站(民间美术、凤凰旅游等),让学生通过走访一些本地的民间艺人和德高望重的长辈了解我们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蜡染的基本知识,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诱发他们学习民间美术的内心动力。 (3)讨论 在课堂上,从教师收集来的和学生带来的一些印染织品(蜡染、扎然、苗绣、工艺织景等),选出其中几件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根据已收集掌握的知识进行交流,发表意见,提出见解。学生们主动性很高,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们可以直接与美术作品进行交流,充分展示自己对民间美术的理解和观念。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出现在身边的民间美术的学习兴趣被充分的调动起来,能主动地去思考、研究民间美术的知识,不断提出新的问题,

蜡染教案

7、蜡染与扎染 1、知识技能: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了解蜡笔水彩有不相融合的特性,懂得在制作蜡染作品时,深浅色要合理搭配,上蜡时要用力均匀,色彩的渲染可丰富多彩。 2、过程方法: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认知欣赏蜡染作品,用蜡笔水彩的方法制作蜡染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生活的乐趣,感受中国传统的民间美术,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用蜡笔水彩的方法,制作蜡染作品。 教学难点:上蜡力度的把握,深浅色的搭配使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具:范画若干幅、示范用工具材料(蜡笔、水彩颜料、毛笔、水罐、调色盘、剪刀) 2、学具:蜡笔(油画棒)、水彩颜料、水罐、毛笔、剪刀、调色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课题 1、演示在事先用白蜡笔画好图案的白纸上渲染色彩。通过引导观察,懂得蜡笔水彩有不相融合的特性。 2、出示课题: 出示课题《7、蜡染与扎染》 二、正课内容 (一)、举例讲述蜡染花布的设计过程(边讲边示范)。 1、先设计好蜡染花布的骨格,可用蜡笔或油画棒画。 2、选出自己喜欢的颜色,考虑如何搭配出好看的色彩。可以是同类色,也可以多画几种颜色,用同类色可取得淡雅柔和的效果,运用对比色彩可取得灿烂鲜明的效果。 (二)、探究与发现

1、学生上前尝试练习制作“蜡染”,故意给学生创设不成功的体验,引导学生探究,并发现问题的根源。 2、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深浅色的搭配,也是影响作品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欣赏与发现 1、出示收集的蜡染作品,引导学生观察。 学生欣赏观察,发现蜡画的内容与方法。通过观察发现蜡画表现的内容:简单的动物、花卉、人物等。表现的方法:粗犷的线条和色彩涂块面的办法。 2、拓展 指导用完成的蜡染作品制作简单的服饰样式。(对折剪一半)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 三、出示作业要求: 1、设计或选择一个简单的图案形象,制作一幅蜡染作品。 2、用线条和涂块面的办法画形象 3、画蜡画时,用力均匀。 4、蜡笔色与水彩色的对比要强烈 5、渲染颜色可丰富多彩,也可是单色。 四、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创作练习 能用蜡笔水彩的方法,制作简单的蜡染作品。并可用对折剪的办法,制作简单的服饰样式。使作品更富有生活情趣。 五、欣赏与评议 1、教师总结,肯定学生的制作,并作适当的点评。 2、学生展示作品 3、学会欣赏他人作品:

印染“花布”》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美术《印染“花布”》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①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②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来各种色彩对比的图案。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欣赏,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②在尝试与探究中,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的技能,感受其图案形态的千变万化。③探究“辐射、平行、十字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升设计的水平。④在想象创作中,灵活使用折叠、印染的方法,培养创造力。 3.情感:感受历史悠久的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产生传承与尝试设计的兴趣。 教学重点: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放,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境:从多媒体课件中欣赏印染艺术品和学生作品。让学生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①提供印染的生活用品,激发学生记忆与联想,如衣服、围巾、窗帘。②思考:这些图案纹样有什么共同特点(对称与不对称、图案色彩自然扩散)? 2.通过欣赏,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印染工艺。①感受对称与均衡的艺术手法,启发设计构思。 ②体会扎染图案与蜡染图案不同的美感效果,启发创作思路。 3.尝试与探究:①自由尝试探讨“折法——对边折叠、对角折叠”、“染法——点染、浸染”的技能、体验不同的折叠、印染方法,感受其图案形态的千变万化。②探究尝试“辐射折染、十字折染”的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升设计的水平,培养学生艺术探究的兴趣。 5. 探究设计与应用的关系。①讨论:怎样的图案才合适做床单、头巾、灯罩、花伞、桌布、窗帘、衣服用的花布图案。②尝试、体验:怎样的折叠、印染才能印染出对称、均齐不对称的图案纹样。③欣赏折法——染法——色彩使用。 5.想象创作。引导灵活使用这点、印染的方法,培养创造力。①思考:我设计的花布能够做什么用?②想象创作:纸材选择;折法选择:饿按法选择。 6.板书课题: 一边板书一边让学生打开课本,并认真阅读课文内容。 (二)教授新课: 1.观看课件,欣赏课件中的各种印染的作品。 2.问:在欣赏中,你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想法? 3.小组活动:讨论说一说对印染作品是怎样理解?你能用教师教你方法?染出画出一幅美丽的染纸作品吗?

蜡染工艺

蜡染工艺 一、蜡染简述 蜡染,是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古称蜡,与绞缬(扎染)、夹缬(镂空印花)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 蜡染是用蜡刀蘸熔蜡绘花于布后以蓝靛浸染,既染去蜡,布面就呈现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多种图案,同时,在浸染中,作为防染剂的蜡自然龟裂,使布面呈现特殊的“冰纹”,尤具魅力。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二、蜡染的历史源流 蜡染艺术出现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据二仪实录记载,秦汉间已有染缬,六朝时开始流行,隋代宫廷特别喜爱这种手工艺品,并且出现特殊花样。至于实物的出土,比文献记载还要早的,有长沙战国楚墓出现一面染缬模样的被面,花纹不详。晋代也有一片成品出土,图案是重叠斑花,也就是唐宋时代所谓玛瑙缬。中国蜡染在唐代尤为盛行,技术也成熟多了。当时的蜡染可分为两种:单色染与复色染;复色染可以套色四、五种之多。后人可从宋徽宗摹张萱捣练图中的两位妇女的衣裳及虢国夫人游春图中的几个骑马人物的衣服,窥见唐代蜡染图案之豪华美丽的情况。由于唐代中国文化对于日本影响颇大,奈良的正仓院,从唐代一直保存着各种唐代以来之中国工艺珍品,其中藏有一套蜡缬屏风,也是唐代由日本赴唐的留学和尚带回去的。 三、蜡染的艺术风格 由于蜡染图案丰富,色调素雅,风格独特,用于制作服装服饰和各种生活实用品,显得朴实大方、清新悦目,富有民族特色。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那种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象冰花,象龟纹,妙不可喻。同样图案的蜡画布料,浸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亦梦亦幻。 四、蜡染的价值 1.美术价值 蜡染的冰纹就是它让人们为之赞美不绝的性格特征。冰纹的形成,是蜡画胚布在不断的翻卷侵染中,蜡迹破裂,染液便随着裂缝浸透在白布上,留下了人工难以摹绘的天然花纹,像冰花,像龟纹,真是妙不可喻,同样的图案的蜡画布料,侵染之后,冰纹就似人的指纹一样决不相同,展现出清新自然的美感。 蜡染的"冰裂"纹,类似瓷釉之"开片"极具艺术效果。裂之大小走向,可由人掌握,可以恰到好处地表现描绘对象,特点鲜明。要染多色彩层次的花口,可采用分色封蜡的手段,表现力更丰富。蜡染多用于制作工艺服装、壁挂、台布等。 蜡染冰纹效果图 2.审美价值 苗族蜡染是苗家人的生活、生产、战争、迁徙等场景按照自然的规律和心理活动逻辑进行简体、变形、夸张和抽象而成的“人化自然”的心灵符号,组成一种理想化的完形关系。这种“人化”作用沟通了人们心灵的联系,架起一座人类共同审美经验的桥梁。它像一条纽带,把不同时代、不同文化传统、不同文化氛围中的人从深层意识中联结起来。这种沟通作用使不同的人出于不同的目标与角

《蜡染制作》教学设计

蜡染制作教学设计 课题:蜡染制作 教学目的:通过对蜡染作品欣赏,蜡染制作过程实际操作,学生参与设计创作并亲身操作制作蜡染的整个过程,使学生充分认识了解蜡染的制作工艺,从而,根深入地认识了解民间工艺美术的特征,体会工艺美术的魅力 .

教学重点:对蜡染工艺的介绍,和制作过程的示范. 教具准备:关于蜡染鉴赏的大多媒体课件,蜡染作品,蜡染制作室,蜡染工具.材料. 教学课时:蜡染鉴赏(1课时) 蜡染制作过程示范(1课时) 蜡染制作作过程体验(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阶段:蜡染鉴赏 在本阶段,教师应充分利用好优秀的视频图片资料,力图使学生对于蜡染工艺,有一个深刻的认识,从而,激发起对蜡染工艺制作的热情.如何激发起学生对民间工艺美术的参与热情.应是本阶段最主要的内容.具体可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通过多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展示蜡染工艺的魅力.第二种,通过实地参观考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体会民间工艺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和喜悦.如果条件允许,我更倾向于第二种方式. 点击打开视频

第二阶段蜡染制作过程示范 在本阶段,教师一定要做到专业,细心,认真,完整.专业是指工具材料要专业,不能凑合了事.完整是指示范过程要完整,不能支离破碎,虎头蛇尾.具体操作视频:点击打开视频 第三阶段:学生蜡染制作过程体验. 学生亲身体验工艺创作和制作实践,是本课题的重头戏,它的成败关系到整个课题的成败.因此,在本阶段,时间安排上一定要充足.给学生充分的创作操作时间.场地工具材料的准备一点定要做到充分,它是实践效果的决定因素.要注意鼓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蜡染作品完成后,应及时加以展示,除了常规的展示方式之外。形式应多样化。如制作抱枕,缝制衣服等等。

蜡染花布 美术教案

《蜡染花布》教案(三年级美术杨玉珍) 发表时间:2011-10-21 16:52:47 [查看原文] 一、教材分析: 蜡染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传统纺织印染手工艺,在贵州的少数民族聚居地。这种古老的技艺一直流传至今,本课是让学生运用蜡染技法在纸上作画,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产生类似于蜡染的效果,对学生了解蜡染及提高绘画技巧、丰富表现手段都很有意义。 二、学习目标 1. 让学生感受和初步了解蜡染工艺。 2. 学生能够利用蜡笔(油画棒)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制作出具有蜡染效果的作品。 3. 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对民族文化艺术的热爱之情。 三、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习用蜡笔涂画后用水性颜料渲染的方法制作出 精美的蜡染画。 四、教学准备: 师:范画一张 生:油画棒、水粉颜料、水粉笔、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 (一)引导自学 魔术激趣

出示一张“白纸”,调色后涂在纸上,然后很快就变成一幅装饰画。 通过和学生的共同探讨,得出答案:教先用白蜡(白油画棒)在纸上涂上想要的花纹,再把颜色涂在有白蜡的地方,事先画好的图形就呈现出来了。 (二)交流释疑、 1.引导学生思考:这件作品和我们平时见到的作品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效果等。(板书课题) 2..分析书上内容:在和学生探讨的过程中,简单介绍蜡染的工艺和最后的效果。 3.欣赏图片资料: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传统民族蜡染作品,感受民族艺术之美。 4..学生分组讨论蜡染的步骤,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制作步骤。 在设计制作前,演示作画步骤。 (1)构思; (2)用蜡或油画棒在纸上画各种图案; (3)调色; (4)涂上较深的颜色;学生实践 (三)巩固拓展 指导学生用水性颜料给蜡笔画涂底色的方法,帮助学生了解蜡不溶于水的道理。进一步引导,用蜡笔画过的地方就不再吸水,说明蜡和水不能融在一起。

《印染“花布”》教学设计

岭南版美术教材四年级上册 《印染“花布”》教学设计 课题《印染“花布”》课型或模块 设计制作课 学校年级四年级执教人性别女年龄职称 教学目标1.人文素养目标:感受历史悠久的民间传统手工印染工艺,产生传承与尝试设计的兴趣。 2.艺术能力目标: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通过欣赏,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关系;探究“平行、十字、辐射折染”的技巧,感受有目的地折叠、印染,提高设计的能力;在想象创作中,灵活运用折叠、印染的方法,培养创造力。 教学重点 重点: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 难点:能尝试不同的折法、染法,印染出各种不同色彩对比的图案。

教学内容分析 “染纸”是一种流行广泛的民间美术,本课教材以“学生与生活”为切入点,通过让学生欣赏民间传统 的印染图案和尝试“染纸”设计制作过程,感知我国民间传统的手工印染工艺,了解印染艺术与生活应用的 关系。教材内容分三部分:1、欣赏民间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的印染图案,启发学生的创作思维,感受对称与平衡的艺术手法;2、“染纸”的各种设计方法和步骤,关注学生“尝试与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艺术探究的兴趣;3、欣赏“花布”的设计与应用的关系,鼓励多种材料、工具的尝试探究。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来源于好奇,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个人只有对某 件事产生了好奇心,才会启动思维;感兴趣,精神才会高度集中,才能有所创造。本教学活动设计力图通过 营造一个轻松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体验中发现问题 并解决问题,给学生思想放飞的空间,培养学生探究学习和创新的精神。 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美术审美能力、鉴赏能力及创作能力。在对直观图形欣赏与抽象识别中, 也有了一定的知识水平。特别在动手制作方面,具备了一定的基础。这节课主要是通过学生动手制作,学习 巩固设计与应用等技巧,把学习的知识内容应用到生活中,学生对于动手制作比较感兴趣,为本课的学习奠 定了基础。在思维能力方面,四年级学生的模仿能力比较强,想象能力也比较活跃,对于感兴趣的内容学习 起来更加得心应手。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 幼儿园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 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 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 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 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1、幼儿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 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幼儿讨论)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 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 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幼儿操作1、用语言激发幼儿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老师制作的图片)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幼儿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四、欣赏影片“中国蜡染画”,激发幼儿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民间手工艺扎蜡染:蜡染的材料

民间手工艺扎蜡染:蜡染的材料摘要: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服饰及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扎染手法花色自然,晕纹独特;蜡染图案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两者各有千秋,都是宝贵的民族财富。 扎染和蜡染都是我国少数民族,尤其是生活在云南的许多少数民族传统的手工印染方式,与夹染一起被称为我国古代染缬工艺的三种基本类型,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防染”是它们共同的工艺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印染工艺的一大特色。用蜡染和扎染工艺制成的壁挂、服饰及其他工艺品,极富民族特色,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扎染手法花色自然,晕纹独特;蜡染图案更加丰富多彩,个性鲜明,两者各有千秋,都是宝贵的民族财富。作为古老的传统民间手工艺,扎染主要应用在壁挂、丝巾以及服饰上面,像全棉汗衫、连衣裙、短裙、上衣、休闲裤子等;蜡染主要用于头巾、上衣、裙子、桌布等方面。扎蜡染艺术在少数民族地区世代相传,经过多年的沉淀,形成了自己的独特艺术风格。近年来在各类服装大赛中扎蜡染的设计元素和表现手法倍受青睐,越来越多的设计师将它们搬上T型台,同时它也成为服装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受到老师和学生的喜爱。带着对它的崇敬让我们走进扎蜡染制作的世界。 扎染的起源与发展

扎染,又名“绞缬”,在民间又称为“撮缬”、“撮晕缬”、“撮花”,有的地方也叫“疙瘩染”,是一种古老的采用扎结染色的民间手工艺。它大约始于秦汉,东晋时此种工艺已在民间广为流传,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历史上有名的“鹿胎缬”和“鱼子缬”图案;隋唐时期,绞缬更是风靡一时;到了北宋仁宗皇帝时期,因扎染服装奢侈费工,政府开始下令禁止民间使用缬类制品。此后随着战乱等因素,扎染工艺便日趋衰落。扎染工艺虽然一度在中原地区失传,但却在我国西南部的少数民族中发展起来,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演变,扎染工艺的防染手段已非常丰富,染色也从单色演变成多色套染。它的工艺主要是用针和线缝扎或直接用线捆扎织物,形成不同的形状,然后抽紧扎牢,使织物重叠,染色时织物的折叠处不易上色,而未扎结或折叠的地方却被染色,从而形成自己特有的晕染效果。上色处与未上色处的交界自然形成过度,形成中间色调,偶然性强。 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进行防染的传统手工印染技艺。蜡染故称“蜡缬”,据考证,”蜡染”一词在文献中最早、最确切的记载是唐代慧琳些的《一切经音义》卷五十之”众缬”:”今谓西国有淡歰汁”,点之成缬,如此方蜡点缬也。”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丝绸印染技艺的重大进步。 了解考察蜡染的起源是理解蜡染本质的必要环节。任何

我国手工印染

一、手工印染的含义 手工印染是相对于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机械化印染产品而言,一般是指以传统手工技艺所制作的染色印花以及绘制等工艺和产品。 早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就有了可观的农业生产,而纺织与染色技术,都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从西安半坡原始社会的遗址中所发现的石纺锤和斜纹编织印纹就足以证实,我国的纺织技术就达到了相当成熟的水平。随之而产生的染色、印花等工艺技术也广为流传,深受人们的喜爱。中国古代,将染色和印表等工艺技术和产品统称为“染缬”。从古代文献记载和考古研究中,可以了解到中华民族有着多种精湛的染色及印花技术,其中影响较大的是扎染、蜡染、丝网印以及手工绘染等。 二、手工印染织物 较常用的手工印染织物,一般都是由各种纺织纤维通过不同的加工方式生产而成的。手工印染织物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由天然纤维制成的织物,另一类是由化学纤维制成的织物。 棉织物是手工印染最好的织物,品种多样,经济实惠,又具有良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耐热耐摩擦力强,并具有良好的染色性能。常见品种有:平布、府绸灯芯绒、帆布、斜纹布、针织布等,适合制作多种复试用品和室内装饰用品。 麻织物吸湿性强,强度高,结实耐用、服用效果凉爽,伸缩性和耐酸性较差,

染色效果良好。 毛织物轻软柔和,保温性好,弹性强,吸湿性好,染色效果良好,属于高档织物。 人造棉和人造丝,耐热、吸湿性强,手感平滑、柔和,悬垂性较好,染色效果良好,经济实惠,是较常见的手工印染织物之一。 合成纤维织物和混纺织物中,除个别之外,其它都因染色需特殊设备要求等原因,一般在学习时不常使用。 三、手工印染的染色剂 手工印染的染色剂可分为染料和涂料。一般地说,染料指含色素能溶于水,配制成染液,并能直接染或或通过助染剂染着在纤维上,与纤维有较强的亲和力,能被纤维充分的吸收,使织物内外都能获得牢固染色效果的染色材料。涂料指不溶于水,只能附着在织物表面的着色材料。 一般来说,其色牢固度和染色后织物的手感均差于染料的染色效果。 手工印染染色剂可以分为 四、织物处理工艺 在染色之前,必须将备用的织物进行处理,除去织物上所残存的浆料、油污以及化学药品等杂质,以便达到理想的着色效果。 一般常用的有两种工艺: 1.织物:100克

大班科学教案蜡染花布

大班科学蜡染花布 大班科学:蜡染花布 作者:周芬单位:闵行区七宝 活动目标: 1、通过观赏、讨论,能对我国古老的民间传统手工艺——蜡染感兴趣。 2、尝试利用蜡笔和水性颜料油水分离的特性,感受并探索蜡染工艺的制作过程。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颜料、毛笔、纸。 活动过程: 一、导入 观看七宝老街的蜡染花布(视频),感受蜡染工艺品的独特美。 师:老师去了哪里呀?看到些什么呢?做了什么? 小结:对呀,我就是去了七宝老街的手工艺坊,我还买了一块花布呢,你们知道这种花布叫什么名字吗? 二、了解蜡染花布的制作工艺 1、自由说说蜡染花布的制作方法。 师:这么漂亮的蜡染花布是怎么制作出来的呢?(讨论) 小结:有的说……有的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手工坊的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制作的,使用了哪些工具,和你们说的是不是一样的? 2、观看蜡染的制作。 师:你们看到阿姨们是如何进行蜡染工艺制作的?用了哪些工具? 小结:原来一块蜡染花布需要经过画蜡、染色、晾干这些步骤才能完成,真是不容易啊! 三、操作 1、用语言激发尝试蜡染工艺的兴趣。 师:我们中国的蜡染工艺真是神奇,周老师也尝试了一下,我们来看看,我是怎么做的?(播放PPT 老师制作的图片) 2、分组操作,指导。 3、分享作品。(完成后让其挂到绳子上,再坐到前面一起欣赏。) 四、欣赏影片“中国蜡染画”,激发对中国蜡染的喜爱之情。 师:我们的蜡染作品都完成了,用这样神奇的蜡染工艺制作出来的花布漂亮吗?蜡染工艺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手工艺,只有我们中国才有哦!而且我们中国人很聪明,不仅会做蓝白相间的蜡染花布,还会做彩色的蜡染花布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美术教案

课题我的美术“百宝箱” 课型设计·应用 教法观察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能够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制作出实用、美观的美术“百宝箱”。 2、在活动中体会设计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等基本特点,渗透设计意识。 3、培养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在创作中体会设计活动的乐趣。 教学过程: 一、引导主题 从学生感兴趣的童话中的百宝箱故事入手,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从而导入新课。利用谈话法,让学生谈谈平时是怎样保存自己的美术作品的,是否有收集美术资料的习惯,收集的资料是怎样整理和保存的,哪些做法有效,还存在哪些不足。 二、引导设计 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设计制作与其他美术学习活动的区别。进行简单的组合和装饰递进为初步的设计和装饰、组合。 三、提示创作 指导学生进行百宝箱的设计制作。展示教材提供的作品图片或出示事先准备好的作品实物引导大家从结构、功能以及选择的材料和装饰特色等角度去分析。还有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分析。 如:书包,看看有哪些构造和功能,有哪些独到的设计,这些设计是怎样和其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 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理解水平,自由选择方法。 四、辅导作品 教师提出百宝箱的使用要求,请同学们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室将同学们的意见总汇,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法案。 进一步明确本课的作业内容,可以像教材提示的那样让学生设计一个“百宝箱”,也可以和平时的教学评价结合起来,单纯的定位在设计制作一个学习档案袋,并提出统一、具体的使用要求。(提示学生设计的实用性和可行性) 五、展示评价 美术“百宝箱”制作完成后,引导学生进行交流评价。 这样的谈话直接切入教学内容,可以引发学生的思考。能够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性,同时也为下面的教学内容做好准备。根据要求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教师将同学们的意见总汇,并引导他们进行比较,最后得出切实可行的最佳法案。 课后总结 实际上,孩子们从一年级开始就拥有属于自己的“百宝箱”,用来盛放自己收集的综合材料和自己创作的美术作品。所以这节课的起点不是很高,重点放在对作品的创意、构思上。 课题奇妙的倒影 课型造型·表现 教法讨论法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