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及实践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申报材料

《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校企共建”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项目科学总结

成果完成人:黄伟雄古广灵X玉华潘厚辉关俭科

成果申报单位:XX科学技术学院

二○○九年四月十日

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一、成果研究的背景、意义和思路

1.成果研究背景

1995年在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民族缺乏独创能力,就很难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教育部从1999年开始实施了《面向21世纪教育行动振兴计划》,建设创新型社会,全开展实施创新教育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2005年科技创新大会发表了题为《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的重要讲话并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

本成果完成者均为从事高等教育15年以上的人员,深感我国普通高校缺乏创新和动手能力培养,于2002年结合实际提出了以科技创新教育为突破口的教育改革研究,得到了省级教改立项支持,05年党中央提出建立创新型国家更是对研究的巨大鼓励。

2.成果研究的意义

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人才,而高校承担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大历史责任。构建创新型社会,全面开展实施创新教育已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因为这是一个造福子孙万代的意义重大的工程。然而,目前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是普遍重视知识和理论的传输,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创新教育;正因为这种教育方式的现实缺陷,导致不少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感到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缺乏。

因此,如何培育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既是当前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当代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迫切要求。

创新教育有利于实现提高国民素质与创新能力的教育目标;有利于实现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有效建设创新型国家;有利于学生自身创造潜能的生成,促进学生素质的和谐发展。

3.改革的思路

本课题改革的立足点是构建高等院校科技创新教育新体系,结合我校实际,首先,从纵向方面着手,逐步修订、完善我校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其次,从横向方面探索科技与创新教育新途径,重视实践技能培养,强化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第三,就是在学生科技创新实践方面争取重点突破,力求显著成效。具体说:在办学理念方面,强调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灵魂和核心竞争力,应把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放在重要位置,重视科技与创新教育,要努力建设科研创新平台和技术创新实践基地,注重管理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要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进课程体系改革,倡导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学习;在学习环境方面,要努力营造鼓励创新、鼓励探索、宽容失败的环境,形成学校创新文化、培育现代大学精神;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要开创有利于创新的实践教学,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与科研的结合,强化以科技创新为主的科研实践活动;要将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积极主动地放到科研和社会实践中去运用和检验,要让学生有一个参与社会实践的途径和场所,使学生主动了解社会和行业对创新的需求。

二、成果的基本内容

2002年以来,项目组人员把科技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模式结合起来,转变教育思

想,树立人才全面素质观、个性观和创新观,形成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构建了专业教育、素质教育和就业教育的“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即以“宽口径、厚基础、重实践”为内涵的专业教育、成人成才为核心的素质教育和创业创新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三个维度,“一体”是三个维度共同发展、相互影响构成一个整体。它是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着眼点,立足于全过程、多视角优化整合人才培养。为此,项目组人员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和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为目标,在人才培养计划、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材建设和教学方法与手段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创造性改革,形成了鲜明的特色,为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改革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新世纪之初,据普遍反映不少走向社会的大学毕业生感到动手能力不足、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缺乏的缺陷。项目组人员经过认真的分析与讨论认识到,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大学教育的特点是普遍重视知识和理论的传输,忽视动手能力的培养,尤其缺乏创新教育。针对普通高校这种教育方式的现实不足,为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局面,项目组人员努力解放教育思想,转变重理论轻运用、重课堂轻课外的传统和观念,改革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我们以建设创新型社会为契机,根据高校的特点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以科技创新教育为主线,探索“三维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采取了下列重要改革措施。

1.纵向改革入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以改革我校人才培养模式为核心,在总结我校50年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分析我国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现状,分析生源质量以及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形势与要求,我们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树立创新人才培养质量观,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创新潜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和能力。项目组人员于2004年、2007年分别组织了两次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全面修订工作,以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为出发点,以培养具有引领意识、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一专多能”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把科

技创新教育贯穿各个教学环节。从整体教学体系看,充分体现文理互相渗透,拓展学生知识面;从教学组织形式看,注重第一课堂的“质”、第二课堂的“量”和第三课堂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从学生评价和激励机制看,可以促使学生的学习更自信、更自觉、更主动。新的培养计划突出了紧贴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体现了先进的教育思想观念和高等教育改革主流和全面素质质量观。经过多年实践,基本构建了创新型人才培养框架(如图)。

(图: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基本框架)

2.横向整合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

课程结构改革采取“平台+模块”形式,在低年级设置公共基础平台与学科基础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