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教学设计最新版本

合集下载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22篇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22篇

综合实践教案模板22篇综合实践教案 1一、活动背景在类型多样、内容丰富的媒体传播领域,“广告”是被赋予商业意义最强烈的一种传播形式。

它创意新颖、语言生动、特点鲜明、简单易懂、幽默风趣,吸引了不少孩子,也时时刻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孩子们喜欢看广告、说广告,对广告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鉴于此,我们选择“探秘生活中的广告”这一课题,引导学生通过收集资料、调查访问、动手实践等多种形式对“广告”进行多方面的探究。

二、活动准备1、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开展调查、访问,收集古今中外各类广告及相关资料(含书籍、图片、实物、影像资料等)并进行整理、分类。

2、广泛收集优秀的商品广告词,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则,作简单的赏析。

3、收集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的典型例子。

4、学生自主创作广告。

三、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谈话导题同学们,前不久我们通过集体讨论,确定了“探秘生活中的广告”这一主题,课后你们通过不同的途径,展开了调查,相信大家一定收获不少。

这节课我们就来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分解出一些更具体的主题。

我们先来个热身游戏——“猜一猜”。

(多媒体课件:师出示优秀广告语,学生猜商品、相机广告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广告语的表达艺术。

)(二)共享成果,分解小主题1、有谁也收集到了一些有趣的广告语?2、生多种形式展示收集到的优秀广告语。

提炼主题一:广告的表达艺术3、还有谁有收获呢?4、生汇报自己就“广告”开展的调查采访问卷,展示各类广告的图片和影像资料,并谈论发现的问题。

提炼主题二:广告的种类与特征5、有谁收集到了不一样的广告?生展示中外可口可乐的广告,并分析中国广告与国外广告的`区别。

提炼主题三:中外广告探趣6、听说我们班最近流行一个关于广告的笑话对吗?哪来的?(手机短信广告)学生生表演小品这么精彩的表演,谁导演的?学生围绕“广告”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发表不同的意见。

提炼主题四:广告的利与弊7、还有谁想上来一展身手?展示古代广告:“三碗不过冈”以及广告的演变史。

综合实践整体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整体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的课程,越来越受到教育部门的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探究,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 掌握基本的实践技能,如调查研究、实验操作、信息收集等。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

- 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 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实践热情。

三、教学内容以“城市环境保护”为主题,设计以下三个阶段的教学内容:第一阶段:准备阶段1. 主题确定:城市环境保护。

2. 资料收集:通过查阅书籍、网络、实地考察等方式,收集有关城市环境保护的资料。

3. 小组组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组建若干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个具体的课题。

4. 方案制定:各小组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目标、步骤、方法、时间安排等。

第二阶段:实践阶段1. 实地考察:各小组根据实践方案,进行实地考察,收集相关数据和资料。

2. 调查研究: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市民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态度。

3. 实验操作:针对某个具体问题,进行实验操作,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4. 成果展示:各小组将实践成果以PPT、报告、视频等形式进行展示。

第三阶段:总结阶段1. 反思总结:各小组对实践活动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2. 交流分享:各小组之间进行交流分享,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3. 成果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4. 成果展示:将学生的实践成果在校园内进行展示,提高学生的成就感。

四、教学策略1. 自主学习:鼓励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收集资料,自主制定实践方案。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模板(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计划模板(3篇)

第1篇一、课程名称综合实践课二、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3.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4. 帮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实践技能培训:包括实验操作、手工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2. 社会实践活动:包括参观学习、社区服务、志愿服务等。

3. 研究性学习:包括课题研究、项目实践、学术交流等。

4. 课外拓展活动:包括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文艺表演等。

四、教学进度安排(以一学期为例)第一周:1. 开学第一课,介绍综合实践课的目的、内容、要求和考核方式。

2. 组织学生进行自我介绍,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

第二周至第四周:1. 实践技能培训:开展实验操作、手工制作、信息技术应用等课程。

2. 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企业、博物馆、社区等,了解社会。

3. 研究性学习:引导学生选择课题,进行文献查阅、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

第五周至第八周:1. 继续实践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活动。

2. 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进行课题研究,完成项目实践。

3.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文艺表演等。

第九周至第十周:1. 研究性学习:指导学生完成论文撰写、项目总结等。

2. 课外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成果展示、交流分享。

第十一周至第十二周:1. 期末总结:回顾一学期的学习成果,进行课程评价。

2. 准备综合实践课的考核工作。

五、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实践能力。

3. 小组合作法:让学生分组进行活动,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4. 交流分享法: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心得体会,促进相互学习。

六、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度、合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2. 结果评价:关注学生在课题研究、项目实践等方面的成果和表现。

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第四章《探索自然界的奥秘》中的《走进植物世界》。

详细内容包括植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过程、常见的植物及其特点。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植物的分类、生长过程以及常见植物的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界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分享的学习习惯,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及生长过程的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常见植物的特点,培养观察、思考、探究自然界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植物标本。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引导学生关注植物,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些植物的名字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呢?”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植物的分类、生长过程,结合实物投影仪展示常见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分析。

3.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根据观察记录表,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填写相关信息。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各小组汇报观察结果,分享自己的发现,其他小组进行补充。

六、板书设计1. 植物的分类2. 植物的生长过程3. 常见植物及其特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并尝试进行分类。

答案:根据观察,完成作业。

2. 拓展作业:查找资料,了解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并制作成手抄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能积极观察、思考、交流。

但在分类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加强指导。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植物的多样性,培养他们的生态保护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植物的分类及生长过程的理解。

2. 实践情景引入:如何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

3. 小组讨论与分享: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交流。

综合实践课教学教案设计(3篇)

综合实践课教学教案设计(3篇)

第1篇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自然界中常见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掌握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分析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 观察和记录自然界中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

2. 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校园内或附近的自然环境。

2. 教学工具:记录本、笔、放大镜、望远镜、录音笔等。

3. 教学材料:植物、动物、昆虫、岩石、土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简单的户外活动,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中有哪些奥秘?二、新课导入1. 教师讲解观察和记录的方法,强调观察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如校园内的小花园、池塘等。

三、小组合作1. 学生按照分组进行实地观察,记录观察到的生物和非生物现象。

2. 每组选取一名代表,用录音笔记录观察到的声音。

3. 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植物等,了解其特征。

四、交流分享1. 各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如植物的生长过程、昆虫的生存方式等。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观察和记录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教师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回顾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外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二、拓展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我们的大自然?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保护环境的建议和措施。

3. 各组代表向全班分享讨论成果。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植树造林等。

2. 教师观察学生的实践活动,给予指导和鼓励。

综合实践主题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主题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度日益提高,但同时也面临着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

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本教学设计以“探索自然,关爱生命”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然,感受生命的价值,增强环保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环境的现状,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掌握一些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关爱生命的理念。

- 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1. 自然环境的现状- 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自然环境的现状,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沙化等。

2. 环保知识- 介绍环保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

- 学习如何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能源消耗等。

3.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考察,观察植物、动物等生物,了解它们的生存环境。

- 开展环保宣传活动,如制作环保海报、举办环保讲座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 情境导入:播放一段关于自然环境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2. 问题提出:引导学生思考:我们能为保护自然环境做些什么?(二)探索阶段1.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自然环境的现状和环保知识。

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如何关爱生命。

(三)实践阶段1. 户外考察:组织学生到公园、自然保护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观察植物、动物等生物。

2. 环保宣传活动:让学生制作环保海报、举办环保讲座等,向他人宣传环保知识。

(四)总结阶段1. 成果展示:各小组展示实践活动成果,分享心得体会。

2. 教师点评: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果。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团队合作能力等。

2. 成果评价:评估学生的环保海报、环保讲座等成果。

3. 自我评价: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不足。

教科版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教科版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青少年作为国家未来的主人翁,环保意识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综合实践教学作为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为核心的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设计旨在通过“绿色校园”主题的环境教育项目,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二、项目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掌握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激发他们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情感。

三、项目内容(一)前期准备1. 教师培训:组织教师进行环保知识和实践教学方法的培训,确保教师具备开展项目的专业能力。

2. 学生动员:通过班会、校会等形式,向学生宣传“绿色校园”主题的意义,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3. 资源整合:联系环保部门、社区等资源,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

(二)项目实施1. 环保知识学习:- 组织学生观看环保纪录片,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 开展环保知识竞赛,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2. 校园环境调查:- 学生分组,对校园内的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利用等方面进行调查。

- 收集数据,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

3. 环保实践活动:- 垃圾分类宣传:制作宣传海报、录制宣传视频,向全校师生宣传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 节能减排行动:开展“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纸张”等活动,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节能习惯。

- 水资源保护:开展“爱护水源、从我做起”活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保护意识。

4. 环保创意设计:-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创意设计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设计出具有环保意义的作品。

(三)项目总结1. 成果展示:举办“绿色校园”主题成果展,展示学生在项目中的收获和成果。

2. 经验总结:组织学生进行项目总结,分享经验,反思不足。

3. 持续改进:根据项目实施情况,对后续项目进行优化和改进。

综合实践实验法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实验法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综合实践实验法作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

该方法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分析、总结等环节,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综合实践实验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综合素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实验操作的基本技能,如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等。

- 理解实验原理,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 培养学生的严谨态度和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教学内容以“探究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为主题,通过一系列实验活动,让学生了解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四、教学过程第一阶段:实验准备1. 导入:- 通过多媒体展示物质变化的图片或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提出问题:物质在不同条件下会发生哪些变化?2. 分组:-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明确分工。

3. 分配任务:- 每组选择一个实验项目,如:水的沸腾、盐水的凝固、气体的溶解等。

- 每个学生负责一个实验环节,如:观察、记录、分析、总结等。

第二阶段:实验操作1. 实验指导:- 教师简要介绍实验原理和操作步骤。

- 强调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2. 小组合作:- 各小组按照分工进行实验操作。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第三阶段:实验总结1. 数据整理:- 各小组整理实验数据,填写实验报告。

2. 讨论交流:- 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分享实验心得。

-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实验现象,总结物质变化的规律。

3. 评价反馈:- 教师对实验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指出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 学生自评和互评,总结经验教训。

五、教学评价1. 过程评价:- 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表现,如: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合作是否默契等。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项目 制作细胞模型》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教学设计课题:《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科目:初中生物学年级:七年级上册版本:人教版(2024)一、教材分析(一)教学内容与学情《综合实践项目制作细胞模型》是人教版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中的重要实践活动。

通过这一项目,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细胞结构知识应用于实际操作中,进一步巩固和加深理解。

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学习了细胞的基本组成和结构,他们充满好奇心和创造力,喜欢动手实践活动。

然而,他们在材料选择、模型设计和团队合作方面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提升。

二、教学设计理念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制作细胞模型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对细胞结构的深入理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注重引导学生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体会科学研究的严谨性和创造性。

具体来说,我们将采用演示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和问题引导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首先,通过展示优秀的细胞模型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然后,学生分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制定模型制作方案;在模型制作过程中,教师将适时引导和帮助学生解决问题;最后,通过展示和评价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和感悟,同时从同学和教师的反馈中不断改进和完善自己的作品。

三、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阐明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

-描述细胞各结构的主要功能。

2. 能力目标-尝试制作细胞模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通过小组合作完成模型制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同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意识,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重难点1. 重点-细胞各结构的形态和位置关系。

-制作细胞模型的方法和步骤。

2. 难点-如何选择合适的材料制作细胞模型,以准确呈现细胞结构的特点和功能。

-引导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入理解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自然界的基本构成要素,如生物、非生物、环境等。

(2)掌握基本的观察、记录、分析自然现象的方法。

(3)学会使用简单的自然工具,如放大镜、记录本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地观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3)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增强环保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自然、关爱生命的态度。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自然界的构成要素2. 观察自然的方法3. 自然工具的使用4. 自然现象的分析5. 小组合作与实践活动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展示自然风光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回忆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自然界由哪些要素构成吗?这些要素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新课讲解1. 自然界的构成要素(1)生物:植物、动物、微生物等。

(2)非生物:水、土壤、空气、岩石等。

(3)环境: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2. 观察自然的方法(1)观察地点的选择: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自然景观。

(2)观察时间的选择:选择有利于观察的时间段。

(3)观察工具的使用:放大镜、记录本等。

3. 自然工具的使用(1)放大镜:观察细微的生物特征。

(2)记录本:记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4. 自然现象的分析(1)分析观察到的生物特征,了解其生存环境。

(2)分析观察到的非生物特征,了解其与生物的关系。

5. 小组合作与实践活动(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观察点,进行实地观察。

(3)记录观察结果:使用放大镜、记录本等工具,记录观察到的自然现象。

(4)分析讨论:各小组分享观察结果,共同分析讨论。

(三)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指导学生使用观察工具。

社会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社会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

(2)使学生掌握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

2.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社会的关注和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团队精神和创新精神。

(3)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3.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4.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5. 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三、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中小学等不同层次的学生,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实践能力。

四、教学时间本课程为16学时,具体安排如下:1. 第1-2学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和目的2. 第3-4学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组织方法3. 第5-6学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步骤4. 第7-8学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标准5. 第9-10学时: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典型案例分析6. 第11-12学时:小组讨论和交流7. 第13-14学时:实践操作与指导8. 第15-16学时:总结与反思五、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相关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使学生了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

3.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5. 总结反思法:引导学生总结经验教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引入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目的、组织方法、实施步骤和评价标准。

3. 案例分析:选取典型案例,分析社会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让学生了解实践活动的具体操作。

综合实践的教学教案(3篇)

综合实践的教学教案(3篇)

第1篇课程名称:综合实践活动课时:2课时年级:五年级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 掌握基本的项目策划、实施和评价方法。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 通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教学内容: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2. 项目策划与实施3. 项目评价与总结4. 实践活动案例分享教学重点:- 项目策划与实施的方法- 项目评价与总结的技巧教学难点:- 如何在活动中有效组织学生,发挥团队协作作用-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项目评价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 相关案例资料- 小组活动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综合实践活动的概念,引导学生思考其意义。

2. 学生分享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和期待。

二、新课学习1. 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和意义:- 教师讲解综合实践活动的定义,结合具体案例说明其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中的作用。

-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综合实践活动的意义。

2. 项目策划与实施:- 教师讲解项目策划的基本步骤,如选题、目标设定、方案设计等。

-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每组选出一个项目进行初步设计。

三、实践活动1. 学生分组进行项目策划,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准备实施计划。

第二课时一、回顾与总结1. 学生分享项目策划过程,教师点评。

2. 学生总结项目策划中的收获和体会。

二、项目实施1. 学生根据项目设计,进行实践活动。

2. 教师指导学生解决活动中遇到的问题。

三、项目评价与总结1. 学生根据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自评和互评。

2. 教师点评学生评价,总结项目实施中的优点和不足。

四、案例分享1. 教师分享成功的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引导学生学习经验。

2. 学生讨论案例中的亮点,提出改进建议。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最新版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最新版

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教案最新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初中八年级综合实践课程,涉及教材第十章“生活中的科学”。

具体内容包括:认识与实践、科学探究方法、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概念,理解实践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探究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3. 通过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与实践项目的设计。

2. 教学重点:实践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团队合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器材、实践项目相关材料。

2. 学具:记录本、笔、实践项目所需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实践案例,引导学生认识实践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理论学习:讲解综合实践课程的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等内容。

详细过程:教师讲解,学生记录重点内容,互动提问。

3. 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1)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实践项目主题,确定项目目标、方法等。

详细过程:学生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2)实践操作:各小组根据设计方案进行实践操作。

详细过程: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及时解决问题。

4. 成果展示与评价:六、板书设计1. 课程主题:生活中的科学2. 重点内容:综合实践课程基本概念科学探究方法实践项目设计与实施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设计一个生活中的实践项目。

答案: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设计实践项目,要求具有可行性和创新性。

2. 作业要求:提交项目设计方案,包括项目名称、目标、方法、预期成果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提高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实践项目,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关注国内外实践教育的发展动态,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借鉴。

2024版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

2024版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

最新最全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进行设计,主要涉及第五章“生活中的科学”和第六章“环境保护”。

详细内容包括:5.1《简单机械原理》、5.2《力的作用》、5.3《能量的转化与守恒》;6.1《地球上的水资源》、6.2《垃圾的分类与处理》、6.3《我们的环保行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简单机械原理、力的作用、能量转化与守恒等科学知识;学会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处理,了解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使学生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能量转化与守恒的理解、垃圾的正确分类和处理。

教学重点:简单机械原理的应用、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实物投影仪、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滑轮、杠杆等)。

学具:学习手册、画笔、剪刀、胶水、垃圾袋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机械,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新课内容:(1)简单机械原理:介绍滑轮、杠杆等简单机械的原理,并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

(2)力的作用:讲解力的定义、作用及单位,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力的作用实验。

(3)能量转化与守恒: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理解能量转化与守恒的概念。

(4)地球上的水资源:介绍地球上的水资源状况,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保护。

(5)垃圾分类与处理: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教给学生垃圾分类和处理的方法。

(6)我们的环保行动:组织学生讨论如何进行环保行动,制定班级环保计划。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板书分为两部分:左侧展示知识点,右侧展示实践操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生活中的简单机械,并说明其原理。

综合实践课个人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课个人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课程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本教学设计以“城市绿化与环境保护”为主题,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城市绿化的重要性,增强环保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城市绿化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 掌握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增强学生对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责任感。

- 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关爱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对象本课程面向初中一年级学生,学生年龄在12-14岁之间,处于青春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弱。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城市绿化前后对比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城市绿化问题的思考。

- 提问:城市绿化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我们应该如何保护环境?2. 讲授新课- 讲解城市绿化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 介绍常见的城市绿化植物及其特点。

- 讲解基本的环保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校园绿化区域进行实地考察。

- 观察植物生长情况,记录植物种类、生长状况等。

- 分析该区域的绿化情况,提出改进建议。

4. 小组讨论- 各小组分享考察结果,讨论校园绿化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城市绿化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 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城市绿化和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2. 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开展“绿色校园”实践活动。

- 分组进行校园绿化宣传,如制作宣传海报、撰写环保倡议书等。

- 在校园内开展环保志愿服务活动,如捡拾垃圾、植树造林等。

3. 总结与反思- 各小组分享实践活动成果,总结经验教训。

- 教师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提出改进建议。

2024年最新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

2024年最新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

2024年最新综合实践教案六年级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综合实践活动》六年级上册,具体内容为第三章《探索自然奥秘》的第一节《大自然的规律》。

教材通过介绍大自然的规律,旨在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大自然的规律,掌握简单的自然科学知识。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自然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大自然的规律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笔、尺子、放大镜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大自然的规律。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观察,让学生发现大自然的规律。

4.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大大自然的规律2. 副探索自然奥秘3. 内容:自然规律的定义自然规律的特点自然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观察大自然的实践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列举出你所了解的大自然规律,并简要说明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2)观察身边的大自然现象,记录下来并分析其背后的规律。

答案:(1)例如:四季更替、潮汐现象、光合作用等。

它们在生活中分别应用于农业、渔业、环保等领域。

(2)示例:观察蚂蚁搬家,发现它们遵循一定的规律,如分工合作、路线规划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是否成功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之处?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关注大自然,开展相关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探索星空奥秘等。

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教学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作为一门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提高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 掌握基本的实践操作技能,如调查、观察、实验等。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 通过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解决,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和热情,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内容以“探索绿色家园”为主题,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5分钟)1. 情境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片,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话题讨论:引导学生讨论“什么是绿色家园?我们能为绿色家园做些什么?”3. 明确目标:宣布本次综合实践活动主题,并提出活动目标。

(二)活动准备(10分钟)1. 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 分配任务: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研究方向,如“绿色出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3. 资料收集:指导学生通过查阅书籍、网络等方式收集相关资料。

(三)实践活动(40分钟)1. 绿色出行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周边公共交通情况,设计绿色出行方案。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2. 垃圾分类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垃圾分类现状,提出改进措施。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3. 节约用水小组:- 活动内容:调查学校用水情况,提出节约用水措施。

- 实践操作:实地考察、问卷调查、方案设计。

(四)成果展示(15分钟)1. 小组汇报:每个小组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包括活动过程、实践操作、收获体会等。

2. 评委点评: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点评,提出改进建议。

新型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新型综合实践教学设计(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已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为了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我们需要探索一种新型综合实践教学设计,将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融入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本文以“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为例,设计一种新型综合实践教学方案。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相关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职业道德,为将来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三、教学内容1. 人工智能基础知识:介绍人工智能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主要应用领域,以及人工智能在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2. 大数据技术:讲解大数据的基本概念、特点、处理方法,以及大数据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3.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应用案例:分析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成功案例,使学生了解技术应用的实际效果。

4. 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实践项目:设计一系列实践项目,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 理论教学阶段(1)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人工智能与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邀请业界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人工智能与大数据在实际应用中的经验和挑战。

(3)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2. 实践教学阶段(1)设计实践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项目实施。

项目内容可包括:智能推荐系统、智能问答系统、数据挖掘与分析等。

(2)提供实验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上进行实践操作,掌握人工智能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

(3)组织学生进行项目答辩,展示项目成果,并进行互评。

3. 总结与反思阶段(1)教师对学生的实践项目进行点评,总结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关爱在行动一、课题说明综合实践活动小学阶段课程目标中提出:让学生学会确立研究课题和学习制定活动的设计方案,并能按此设计方案组织实施活动。

那么如何让学生真正成为一个活动的策划者呢?指导学生掌握活动设计的方法尤为重要。

中国早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人们在匆忙的工作和生活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老人内心的需要。

通过课前带着学生大量地走访调查了敬老院、社区的老年公寓等处,“如何关爱老人”成了学生们比较关注的热点问题。

我以“关爱老人在行动”为主题活动背景,指导学生在活动情景中通过模拟、讨论、辨析等实践活动来达成教学目标并掌握活动设计的方法。

二、活动目标:1、通过情景创设,设问引导,帮助学生了解活动设计的基本名称。

2、通过模拟、讨论、辨析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活动设计的方法。

3、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的精神。

三、课时安排:本节课活动安排1课时。

四、活动准备:1、小组活动设计方案表。

2、课前布置学生了解生活中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内心需要。

五、活动过程: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平日的生活中,你留意过哪些头发斑白的老人吗?你知道他们在做些什么又想些什么吗?为了弄清这一问题,课前,我带了部分学生来到了敬老院、社区的老年公寓等地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把它录制成了短片。

让我们就通过这则短片来深入地了解一下他们吧!(二)、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1、放短片2、师引导问:此情此景,你会有些什么样的感想呢?板书:关爱老人在行动。

3、可是,关爱老人的行动要想取得圆满成功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活动之前那可是要考虑到很多问题的,比如说:“活动的时间是在什么时候呢?在什么地方活动呢?除此之外,你觉的还有那些问题也是我们应该考虑到的呢? ”指名回答。

把老师的想法和你们想到的归纳在一起。

就产生了今天活动所要想到的问题。

请看屏幕,请每个小组讨论一个问题,讨论完毕派出代表汇报你们的结果。

4、设问引导:1 你们此次活动的主题是什么?(活动主题)2为什么你想成为关爱老人的小天使呢?(活动目的)3参与活动的人员如何分工呢?(小组人员分工)4你们的活动方式有哪些?(活动方式)5你们的活动是怎样开展的?(活动内容及步骤)6在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哪些事情呢?(活动注意事项)六、汇报总结:根据汇报结果,总结出活动设计包括的基本名称:A、活动主题B、活动目的C、活动方式D、小组人员分工E、活动内容及步骤F、活动中的注意事项过渡语:前不久有一所学校的一名学生得了骨癌,当他们班的同学得知这一个消息时,纷纷为他捐款。

他们班的捐款活动完成的很圆满、很成功,这与他们周详的活动设计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6、示范案例(能力训练)看,这就是他们班捐款的活动设计方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给你们发放的这张表格,老师在调取这张表格时,不小心丢失了一部分信息,同学们能否参考大屏幕上的这些基本名称,再对应着这张表格的内容,相应地写出那些丢失的基本名称呢?(给出一个完整的活动设计案例,隐去活动设计的基本名称,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内容填出活动设计的基本名称)。

附:一张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方案表(略)7、小组讨论设计:参考综合实践活动小组活动设计方案表,设计一个“关爱老人在行动”的活动,注意活动设计的提示。

(屏幕显示活动设计的提示,教师巡回教导)。

(播放轻音乐)活动设计提示:(1)分工要细致、明确;(2步骤清晰、计划周详;(3内容要具体、详实。

8、小组汇报交流:展示各小组的活动设计,不同小组进行评价,可以提出意见和建议,对活动设计加以完善。

七、评价总结:同学们今天的活动设计完成的很好,希望能把它落实到行动中,也希望同学们把今天学到的活动方法运用到更多的社会实践中去。

《统计活动》——方法指导课一、教学目标:1、通过对身边事例的调查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统计与生活息息相关,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2、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小组合作、交流等方式进行统计活动,培养初步的统计意识。

3、体验调查、收集、整理及展示数据的过程,培养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兴趣。

二、重难点:重点:1、通过动手操作,初步体验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促进学生统计观念的形成。

2、组织学生参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合作习惯。

难点: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学会统计整理的方法,经历统计活动过程,能根据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三、课前准备:1、课件2、统计图样纸3、水彩笔4、直尺、圆规、量角器四、活动展示1、视频引入师:我们先一起来分享一段视频。

从刚才的这段视频,我们看出最后冠军是以什么形式产生的?师:对,是通过投票统计最后选出支持率最高的选手为冠军。

那么在你们身边都接触过哪些和统计活动有关的事情呢?小组说一说?师:其实统计活动真是无处不在的,小到我们成绩的汇总大到一个国家的管理,都有统计活动的环节,通过统计结果我们找到大众的喜好,利用统计结果我们来管理我们的国家,掌握统计结果改善我们的生活等等等……。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开展统计活动。

(出示课题“统计活动”)2、主题呈现师:在数学课中我们学过哪些和统计有关的知识,谁来说一说?师:我们这节课就要用到这些知识。

师:刘老师确定了一个调查的题目,我们来看看(课件)《关于对青少年吸烟看法的调查》,我还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调查问卷(课件),这是其中的一个问题。

你对青少年吸烟有什么样的看法?A、支持B、反对C、与我无关师:刘老师想找一组同学协助我一起完成这次调查和统计的任务。

师:好,就你们组吧,调查问卷一人一张,其他同学和在座的老师们是我们调查的对象。

调查前我们组先简单的分分工吧!刘老师是组长兼做记录员,你调查这一组,你来调查第三组……你来调查最右边的老师,别着急,在调查之前,我们需要注意什么?师补充:我们还要明确调查对象,防止出现重复调查和遗漏现象,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统计的结果是不准确的。

听明白了吗?开始调查师:好,这组的同学都已经回来了,请汇报一下你们的调查结果,师记录(我调查了几个人,其中选A的几人、选B的几人、选C的几人),请下面汇报的同学按这个要求进行汇报。

(事先准备小黑板一块)《关于对青少年吸烟看法的调查》师:经过数据的汇总记录,我们从这张统计表中可以看出共调查了多少人?其中哪项选择的人数最多?除了统计表以外,我们还有什么方式能更直观地表现我们数据汇总的结果?生回答:画统计图师:那就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图统计表吧!学生画,师巡视。

(老师也跟着画)师:你们认为哪种统计图更适合展示我们的统计结果?生回答师:如果选用扇形,记得要算出百分比。

师:统计的结果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生:大多数人反对青少年吸烟。

师:刚才刘老师带着同学们开展了一次有意义的统计活动,那么我们现在来回忆一下,刚才的统计活动经历了哪些环节?生回答:(出示课件)统计活动的环节1、确定主题,明确目的注意事项:①喜欢或有意义的②不易过大2、设计注意事项:①紧扣主题②问题不能太多③确定调查对象及人数④小组成员分工明确3、调查活动注意事项:①注意使用礼貌用语②调查时注意安全③避免出现重复调查和遗漏现象4、数据汇总5、呈现统计结果注意事项:用标准的数学方法绘制统计图6、分析并得出结论学生汇报:我们的主题是……..我们调查了多少人,其中……..通过调查统计我们知道了……3、实践活动师:上一次课,刘老师请每一个人都选择了一个自己喜欢的话题,并设计了相关的调查内容,都完成了吗?看来你们对学习很有积极性啊!下面以小组的形式从众多话题中选出6个,做为我们统计活动的主题,开始筛选吧。

(主题贴在黑板上)师:很好,统计活动中的前两项任务我们已经完成了,请你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继续完成统计活动。

我的手上一张统计纸,你们可以利用这张纸进行统计表和统计图的工作,可以使用其中的一种,有能力的小组可以选取多种,调查人数不少于20人。

抓紧时间,快!师:每一组用他们不同的方式给我们展示了他们统计活动的结果,让我们一目了然,清清楚楚。

3、总结师:经过这次统计活动,我们得出了我们想要的结果,我们可以将这些统计的结果告诉和汇报给我们的家长、老师、及一切关心爱护我们的人,让他们通过这些数据了解我们的想法,让我们更加快乐、健康的成长!结论来自调查之中———访谈法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通过对访谈法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分析、归纳等实践活动,了解掌握访谈法的操作程序和基本要求,从而能够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规范、有序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进行课题研究。

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访谈法2、使学生初步掌握访谈法的具体实施步骤和方法3、知道访谈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4、能够运用访谈法进行简单的访谈,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

教学重点:1、知道访谈法的具体实施步骤2、知道访谈时应该注意什么事项教学难点:能够运用访谈法进行简单的访谈,并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好!欢迎大家走进本期的小记者培训班,在这次培训中,老师将带领大家一起走进访谈法,并且学会访谈,亲自去体验做一名小记者的乐趣,好吗?那大家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次培训吗?二、了解访谈的步骤和注意事项1、了解访谈法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出示视频) 他们在干什么?(进行访问)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你所理解的访谈是什么?像这样调查者通过与调查对象面对面的谈话来了解情况、获取信息的研究方法,叫做访谈法。

(PPT出示访谈法定义。

板书:访谈法)2、了解访谈步骤那同学们,你们认为,要进行一次成功的访谈,需要做哪些充分准备工作呢?先来看看这个小提示,它能帮助你进行更全面的思考。

(PPT)思考完之后,可以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汇报)谁来说一说完成一次访谈都需要做哪些工作?预设:(1)访谈对象的选择非常关键,怎样才能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呢?一起来做一个小练习。

(PPT)所以,我们要根据问题来选择合适的访谈对象。

(2)还需要准备什么?如果我们现在要去采访一位科学家,他的工作非常忙,我们冒然的去采访,合适吗?那该怎么办呢?(预约)会预约吗?(进行练习)(3)准备好采访工具,能让我们更全面地记录采访信息。

师:同学们的表现真不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就把采访的步骤说完整了,一起来看看吧!(PPT)3、了解访谈的注意事项通过同学们的讨论和概括,我们知道了做访谈的基本过程,那到底怎样进行访谈呢?请同学们看一段视频,这是我校的几位同学就他们感兴趣的问题,对大队辅导员高老师的一次采访,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看看你能发现哪些问题,在他们采访的过程中,有没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视频)来,把你的看法说给其他同学听听。

同学们说的很全面,其实大家说的这些就是访谈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事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