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合集下载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

探讨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改善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影响。

方法:抽选2019年11月~2021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6例行临床护理研究,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比组44例、实验组42例,围手术期对比组配合常规护理,实验组配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

比较护理前后患者子宫肌瘤治疗健康知识评分、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评价差异。

结果:实验组护理后疾病诱因、手术治疗、临床预后、并发症、自我护理评分及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比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下围手术期护理的实施,可积极完善患者手术治疗相关健康知识掌握情况,引导患者在积极配合治疗同时,为其提供高质量临床护理服务。

【关键词】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健康知识掌握;护理满意度内镜下治疗是子宫肌瘤患者临床主要外科治疗术式之一,可在微创、可视化基础下实现对患者子宫内肌瘤病灶的安全清除,根治患者疾病,但在临床研究中发现尽管内镜术式安全性较传统开腹术式提升显著,但受患者疾病、治疗知识掌握情况影响,存在一定手术不良预后风险,或可经合理护理配合选择,提升患者疾病治疗知识掌握情况及手术康复质量[1]。

因此,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评分改善及护理满意度评价影响,开展临床研究,现将研究结果详述如下: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抽选2019年11月~2021年8月期间行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6例行临床护理研究,术前将患者随机分组为对比组44例、实验组42例。

对比组,年龄35~59岁,平均(47.15±3.95)岁,子宫肌瘤直径(5.12±1.15)cm,行腹腔镜下治疗26例,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18例;实验组,年龄37~58岁,平均(47.55±4.08)岁,子宫肌瘤直径(5.162±1.19)cm,行腹腔镜下治疗25例,腹腔镜联合宫腔镜治疗17例。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使用在子宫肌瘤治疗中的临床价值。

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选取的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之间本院接收的80例患有子宫肌瘤的病人平均分作实验组40例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和对照组40例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满意度、生活质量等。

结果:应用常规护理后的效果显著差于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的效果,实验组的病人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对照组护理后的生活状况远远差于实验组的生活质量,两组的病例数据具备一定性的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在子宫肌瘤中的应用具有较好的护理效果和护理质量,从而大大提升临床满意程度,值得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临床价值子宫肌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年属于女性的多发期,临床表现下腹存在包块、经量增多、经期延迟等。

临床一般采取手术干预。

目前临床尚未明确该病的发病原因,若无法给予及时治疗容易促使女性流产、不孕、尿频、排尿障碍等,进而影响女性的身心健康[1]。

手术前往往病患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相对缺乏,并且导致其心理负担多大而无法好好配合治疗,因此健康驾驭在其治疗中显得尤为重要。

为提升不同护理措施在此疾病的护理价值特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基础资料择取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选取时间在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所有病例均自愿加入实验,并且签署相关协议书。

实验组中的女性年龄在30-50岁,平均年龄在(40.00±2.63)岁,病程在3-10个月,平均病程在(6.50±0.29)个月,体重在50-70kg,平均体重在(60.00±2.05)kg;对照组中的病例年龄为31-50岁,平均年龄为(40.50±2.79)岁,病程为4-10个月,平均病程为(7.00±0.56)个月,体重为55-70kg,平均体重在(62.50±2.38)kg;两组病例的年龄与性别等数据在基础资料中不具备显著差异(P>0.05),无临床统计学意义。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

探究子宫肌瘤患者运用临床护理路径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随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与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护理的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临床护理中径在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中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患者;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是由医疗健康服务转变而来,这种模式主要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对患者进行全过程中护理,以此来提高子宫肌瘤患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除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1]。

本文主要就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患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作如下报告:1.研究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7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8例,随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年龄为25—46岁,平均年龄为(26.3±5.8)岁;子宫肌瘤直径为2.5—9 cm,平均直径为(4.8±2.1)cm;对照组患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年龄为27—49岁,平均年龄为(28.6±6.3)岁;子宫肌瘤直径为3—8cm,平均直径为(4.3±1.7)cm;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以及手术方式等临床资料方面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具体护理方式如下1.2.1制定具体的护理方案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完整的临床护理路径表,由相关护理人员依据该表的内容,将入院检查、治疗、指导、康复训练、护理、健康教育以及出院指导等护理方式作为纵轴,时间作为横轴,为患者制定对应的护理模式与流程。

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分析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

t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 Pearson 相关分析,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
2 结果
表 1 儿科护士工作满意护的评分
序号 1 2 3 4 5
注 :P< 0.01
调查项目 工作或者职业本身 个人和专业发展机会
工作福利待遇 工作的班次和工作条件 医院的管理和人际关系
平均得分 2.41 2.42 2.55 2.73 3.14
质的要求多、工资和奖金及工作量不匹配等因素,尤其患者家属对护士专
业技术要求过高,这是儿科护士对工作最不满意的因素,也是认为最有压 力的项目 [3]。
由于现代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护士稍不注意,就会引起家长的不满,
而患儿静脉穿刺技术的难度很大,与患儿沟通又十分困难,一旦出错,就
会引起患者家长不满,甚至被辱骂殴打。这些因素都使儿科护士处于极大
求知识的满足 同事之间的帮助和理解支持
与管理间的关系
平均得分
2.41
2.42 2.55 2.73 3.14 —— 3.12 3.28
3.29
3.47 3.51
注 :P< 0.01
3 讨论
调查结果显示,儿科护士的整体工作满意度不高,而影响护士工作满
意度不高的因素主要就是患者及家属对护士专业技术要求过高、非护理性
作。收回问卷后,清除不合格的问卷实际发放 100 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
95 份。以 5 分量表计分,十分满意为 5 分、基本满意为 4 分、一般为 3 分、
不满意为 2 分、十分不满意为 1 分,一般以 2.66 分的平均分数为满意最低
的指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17.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果用 ±s 表示,数据间比较采用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观察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1年3月~2012年3月于我院妇产科进行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患者50例,随机将她们分为观察组25例、对照组25例。

对照组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

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无论是护理、治疗还是观察工作,都依据时间表的安排来进行。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健康教育达标率要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1.2.1临床护理路径设计。

临床护理路径现有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案例是进行设计的前提,再根据我院妇产科病房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1.2.2实施方法。

对照组25例患者按照常规护理方式进行,常规护理方式即按传统医疗护理方法遵医嘱进行护理。

观察组25例患者在按照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一种护理模式,它以时间为横轴,以入院指导、接诊时诊断、检查、治疗、用药、护理、健康教育、出院等为纵轴,制定一个日程计划表。

患者的检查、治疗和护理、病情达到什么程度及何时出院都有详细的描述与记录。

并且详细地向患者解释和说明,调动患者积极性,使患者了解自己的护理目标,主动参与到护理过程中。

责任护士仔细观察患者的各项指标,不断地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并且详细记录。

有效地分析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护理问题并实施最有效的护理措施,促进患者康复。

无论是护理、治疗还是观察工作,都依据每日时间表的安排来进行。

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家属的建议可以作为医院实施方案修改的有效意见,护患双方共同努力达到最佳护理效果。

1.2.3评价指标。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住院天数以及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健康教育达标率都是对护理方案进行评价的指标。

1.2.4统计学方法。

我们使用spaa公司推出的spaa13.0软件来处理相关数据,用t检验的方式处理计量资料,针对计数资料采取x2检验的方式,若p<0.05,则表示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观察2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福建厦门 361000【摘要】目的:探讨以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健康宣教的价值。

方法:病例选择在2019.06-2020.12时间内,在本院就医的80例子宫肌瘤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

在常规组中40例患者提供常规宣教,在实验组中40例患者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宣教,统计2组干预效果。

结果:实验组疾病知晓度为(82.38±7.20)分、满意度评分为(79.10±6.58)分,高于常规组(71.15±3.05)分、(68.72±4.30)分,统计学结果显示P<0.05(t=9.083、8.352);实验组HAMA评分为(34.28±2.55)分、HAMD评分为(46.65±3.04)分,低于常规组(37.26±3.13)分、(50.72±3.92)分,检验结果显示t=4.668、5.189(P<0.05)。

结论:【关键词】子宫肌瘤;健康宣教;临床护理路径;疾病知晓度;负性情绪子宫肌瘤也被称作子宫纤维瘤、纤维肌瘤,属于一种常见的良性肿瘤。

目前尚未明确子宫肌瘤的发病因素,该疾病的发展与发生可能是由于多种因素之间的共同作用而导致的。

在临床上表现为月经紊乱、继发性贫血、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等,若未得到规范的治疗,在病情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孕症状,对女性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1]。

目前,临床常以手术方式对该病症患者展开治疗但受到疾病知识了解较少、担忧手术效果等因素影响,易降低患者依从性,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

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时间作为横轴,将护理手段作为纵轴,制定出标准护理流程内容,有利于患者掌握康复进度[2]。

因此,本研究主要目的是为了探讨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健康宣教的价值,现展开具体分析: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对象为80例患子宫肌瘤病症的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对纳入对象进行分组处理。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分析1.前言子宫肌瘤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对育龄妇女的影响最大。

大多数妇女会受到这种疾病的影响,虽然子宫肌瘤本质上是一种良性的肿瘤,但其严重程度会产生严重后果,如流产、不孕继发性贫血等。

还会由于子宫肌瘤病变受损,患者未及时护理,导致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等,所以对这类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措施是十分必要的[1]。

为此,我院在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和研究,确定最佳的护理方法。

可供医护人员以及患者参考,具体报告如下:2资料与方法2.1一般资料将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来我院进行护理的40例子宫肌瘤患者进行研究分析。

通过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为20例,参照组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路径,观察组进行常规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

参照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7.2±2.4)岁。

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为(37.6±1.4)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P<0.05)没有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已经与医院签订相关同意书。

排除标准:我院收治的患者存在基本资料不完整的。

2.2方法参照组进行常规护理。

观察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①成立临床护理组,由护士长领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系统综合临床护理计划,开展医疗严格按照计划对患者进行教育,在此期间,有必要根据需要,根据患者的康复状况和病情变化补充和完善时间表。

②病人入院后,护士要以简化的语言告知患者子宫肌瘤的基本病理知识,为患者讲解有效治疗的措施,如果患者对这些知识有疑问,护士应该给他们详细的答案。

准确地评估病人的心理状况,了解他的心理特点,及时采取措施消除病人的消极情绪,使患者能够缓解消极的情绪,稳定心态。

在手术前,患者会得到饮食指南以及手术治疗过程的信息,注意事项等,告知患者近期在手术中成功治疗子宫肌瘤的案例,使患者有足够的勇气进行手术[2]。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健康宣教中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是依据每日标准护理计划,为同一类患者所设定的住院护理图示,可以减少护士进行文书记录的时间,提高自身工作效率、护理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使护士由被动变成主动护理,有预见性的进行护理。

我科引用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临床实践, 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我科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术的100例病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于2010年5月~2011年4月在我科因子宫肌瘤拟行子宫切除的200例病人为对象,所有病人均排除心脏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肺部疾患等合并症,将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病人在年龄、肌瘤大小、麻醉及手术方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按常规医疗护理方法进行护理。

实验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患者入院时发放健康教育路径表,结合医疗诊断、治疗计划,针对病人入院后、术前、术后等不同阶段存在及潜在的健康问题,制定出子宫肌瘤病人的护理路径及健康教育内容。

护士长随时检查患者健康指导进展情况,进行督促、指导,了解掌握情况。

其主要内容如下:(1)入院日:介绍医院及科室环境,主管医生、主管护士、护士长、作息及探视时间、陪伴制度等。

(2)入院第二日:介绍各项检查的目的和意义;讲术前准备的方法及配合;提供心理支持,与病人和家属进行沟通交流,减少病人的焦虑和紧张情绪;讲解手术相关知识及注意事项;根据手术要求做好肠道准备、阴道准备、皮肤准备、药物过敏试验等。

(3)手术日:指导病人保持正确舒适的体位,去枕平卧6h后协助患者翻身,监测生命体征、吸氧;保持各管道的固定、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状及量;观察切口及阴道有无渗血、出血情况;讲解麻醉后的注意事项及自控镇痛泵的应用方法,遵医嘱用止痛药;术后6h后可饮温开水、萝卜水及流质饮食;术后用药情况的观察等,(4)术后第一日:指导病人取低坡卧位,注意监测体温的变化,体温升高时及时通知医生,可进半流质饮食,介绍早期活动的意义,协助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向患者及家属讲解下肢静脉血栓的形成及感染征象、预防方法,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防止阴道残端渗血。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分析目的:对比分析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的应用效果与护理满意度。

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月-2018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共计72例,平均分为参照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参照组主要应用常规健康教育方式,实验组应用临床护理健康教育方式,比较实验组与参照组治疗后对子宫肌瘤疾病认知程度与护理满意度。

结论:通过实践对比可知,实验组治疗后在子宫肌瘤疾病认知程度方面与护理满意度方面均好于参照组,且两次组间对比均P<0.05,证实差异性存在。

结果:在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采用临床护理方式有利于提高健康教育有效性,让患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子宫肌瘤疾病知识,改善护理服务水平。

标签:临床护理;子宫肌瘤;健康教育子宫肌瘤疾病属于良性肿瘤,育龄期妇女是此病症的高发群体,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造成不良影响。

据相关资料显示,对子宫肌瘤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一方面有利于提高患者子宫肌瘤健康知识掌握能力,另一方面还能帮助患者舒缓不良情绪,对子宫肌瘤病症的临床治疗起到积极地促进性作用。

故此,本次研究将随机选取72例在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对比分析临床护理在健康教育中的效果,现将实施过程与结果进行以下汇报。

1 基础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2018年1月-2018年12月前往我院接受子宫肌瘤治疗的患者共计72例,平均分为参照组36例与实验组36例。

其中参照组患者年龄29岁-50岁,平均年龄(39.57±2.36)岁,病程3个月-11个月,平均病程(7.23±1.26)个月,疾病类型:多发型子宫肌瘤患者18例,单发型子宫肌瘤患者18例;实验组患者年龄28岁-48岁,平均年龄(38.31±2.13)岁,病程1个月-10个月,平均病程(5.54±1.13)个月,疾病类型:多发型子宫肌瘤患者19例,单发型子宫肌瘤患者17例。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评价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评价

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临床护理路径应用的效果评价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的效果。

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常规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并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组要求止痛者明显多于临床护理路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P=0.034);同时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t=4.584,P=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护理满意度高。

标签: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效果临床护理路径是以患者为中心,为以确诊的某种疾病而制定的全套护理计划,对改善患者病情及缩短住院天数都有重要的意义。

为进一步探讨其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特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80例,年龄21~35岁,平均年龄(27.8±3.2)岁,肌瘤大小3~10cm2,平均(6.2±1.1)cm2,所有患者均实施子宫切除术。

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和临床护理路径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比较各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常规组给予患者常规医疗护理,指导患者饮食,适时进行健康宣教;临床护理路径组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手术天数为横轴,以检查、用药、护理饮食指导、治疗、健康教育、功能锻炼、出院计划等护理手段为纵轴,以患者为中心制定临床护理路径表。

①护理人员要先进行入院护理评估,详细了解患者病情及其对子宫肌瘤相关知识的知晓程度,之后向患者介绍主管医护人员、医疗环境、科室技术骨干及住院期间注意事项,帮助患者尽快熟悉医院环境,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康教育模式可提高子宫肌瘤 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和住 院满 意度 , 值得推广。
【 关键 词】 临床路径 ; 健康教育模式 ; 子 宫肌瘤 【 中图分类号】 R4 7 3 . 7 1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4 - 6 8 7 9 ( 2 0 1 3 ) 0 6 - - 0 4 7 6 - 0 2
[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e f e c t s o f c l i n i c a l p a h t w a y h e a l h t e d u c a i t o n np i a i t e n t s w i h t h y s t e mm y o m a . Me t h o d s : 5 9 p a  ̄ e n t s wi h t h y s t e r o m y o m a w e r e r a n d o ml y d i v i d e di n t o 2 g r o u p s : he t p a t i e n t s n i c o n l r o l g r o u p( n - 2 9 ) wc l ' e g i v e n r o u t i n e h e a l h t e d u c a t i o n , he t p a i t e n t s n i e x p e r i me n t a l g r o u p( n - - 3 o 、 we r e g i v e n c l i n i c a l p a t h w a y o f h e a l h t e d u c a t i o n .
AP= P U C Ⅱ oN 0l F CLⅡ CAL P r 】 } I . r AY HEAI r H EDUC 1 oN I N P I 1 咂NTS W删 HYS TERo I 僵A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目的:研究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分析。

方法:将64例我院选取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按其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2)和研究组(n=32),分别实施传统手术期护理和临床护理路径,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情况和预后效果。

结果: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平均评分为(95.36±3.1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4.55±4.3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健康知识评分、医疗费用和住院天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能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降低患者治疗时间、费用等,从而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标签: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子宫肌瘤是妇科常见良性肿瘤,育龄期女性为主要的发病对象[1],易对患者的心理和身体造成较大的伤害。

现阶段切除手术为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有效方式,但其手术过程中强烈的应激刺激会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一定的影响,从而影响术后康复效果[2]。

因此对围手术期患者采取全面有效的护理模式对手术后康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将我院的64例围手术期子宫肌瘤患者分组后给予不同的护理方法,以探究对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收集64例我院选取的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2例。

所有患者均行子宫肌瘤手术,且无糖尿病、肌瘤恶变等严重性疾病或精神类患者和神经功能障碍患者。

其中对照组患者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40.5±10.6)岁,肌瘤平均(1.95±0.65)个,肌瘤平均直径为(9.96±1.78)cm;研究组患者年龄25~54岁,平均年龄(42.3±9.8)岁,肌瘤平均(2.01±0.59)个,肌瘤平均直径为(10.02±1.88)cm。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

科学护理161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卓红梅 (湖南旺旺医院,湖南长沙 410001)摘要:目的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满意度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的影响。

方法 自2021年2月~2022年2月选择72例因子宫肌瘤就诊于我科室的患者进行调研,按照护理手段将其归纳为常规组与调研组,每组均36例。

常规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传统常规护理,调研组在本次调研中所采用的护理方案为临床路径护理。

总结与探究两种护理方案实施效果。

结果 (1)常规组健康常识知晓率明显低于调研组,经对照两组差异明显,P <0.05。

(2)常规组护理配合得分低于调研组护理配合得分,经对照两组差异明显,P <0.05。

(3)护理前常规组与调研组SDS 评分结果、SAS 评分结果对照,并无明显差异,P >0.05;经过护理,常规组SDS 评分结果、SAS 评分结果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得分较低,经对照差异明显,P <0.05。

调研组SDS 评分结果、SAS 评分结果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得分较低,经对照差异明显,P <0.05;虽然经过护理,两组患者SDS 评分结果、SAS 评分结果改善,但常规组SDS 评分结果高于调研组、SAS 评分结果高于调研组,经对照差异明显,P <0.05。

(4)常规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低、调研组护理满意评分结果较高,两组对照差异明显,P <0.05。

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实施效果优异,此方案可提高护理满意评分结果、健康知识知晓率,值得临床应用与普及。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子宫肌瘤;护理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水平子宫肌瘤在临床治疗中属于常见、多发疾病。

据临床不完全收集、统计资料证实,最近几年因子宫肌瘤而就诊于我科室的患者呈逐年增高趋势[1]。

子宫肌瘤在临床治疗中以对症治疗为主,虽然有效的治疗可改善临床症状,但由于疾病特殊,部分患者因担忧疾病与治疗,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情况严重者还会不配合治疗等。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

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并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子宫肌瘤妇女的满意度情况。

方法:将子宫肌瘤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护理用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疾病相关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对疾病的认知态度、对护士的满意度四个方面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患者掌握相关技能、疾病认知以及满意度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应用到子宫肌瘤患者的健康教育中,使患者在短时间内获得疾病的基本知识,规范护理行为,使健康教育达到最佳效果,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患和谐。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临床护理【中图分类号】R711.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5-249-01子宫肌瘤属于女性生殖系统中发生率最高的良性肿瘤,尤其是多见于育龄期女性。

手术治疗后的有效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一种新的整体护理模式,该模式可以指导护理人员主动地、有预见性地开展护理服务,对患者展开高效的健康教育工作,增强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减少住院天数并降低住院费用。

本文对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康复教育中的作用进行探讨,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我院自 2014年 10 月~ 2015年 10 月期间共收治子宫肌瘤的患者 104 例,经术前检查将宫颈及子宫内膜恶性病变者予以排除。

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且无严重并发症。

全部患者术前均无传染病史与凝血功能障碍,双侧卵巢正常,无绝经,并将合并妊娠、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患者予以排除。

患者年龄在 20 ~ 46 岁之间,平均(34.5±4.6)岁。

均存在生育史,子宫肌瘤位于肌壁间者 75 例,浆膜下者 24 例,黏膜下者 5 例;患者表现为下腹痛,阴道松弛,月经紊乱、量大,月经疼等。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 求医问药 》 下半月刊 S e Me i l dA kT e e i n 2 1 年 第 l 卷 第 7 ek dc An s h M dc e 0 2 a i O 期
6 9 3
急性 胰腺 炎外科手 术治疗 的第 二 阶段 , 就是 术后治疗 并发症 的 阶段 。 这 一 阶段的治 疗原则 以最大 限度降 低患者 的痛苦 , 并发症 的治 愈率 为 提高 主要 目的 。 急性胰 腺炎外科 手术 的术后 并发症 主要包 括 : 急性液 体积聚 、 无 菌性胰 腺坏 死 、 感染性 胰 腺坏 死 、 假性 囊肿 、 胰腺脓 肿 、 假性 动 脉瘤等 。
2 胰腺 脓肿 的治疗 . 4
急性液体主要是指术后胰腺器官产生的人体组织液, 分为无菌性液体 和 感染 陛液体 两种 。 术后 治疗的 过程 中 , 当首先确 定液 体的性 质 , 确 在 应 再 定治疗方 案 。 体来说 , 具 无菌性 液 体积聚 现象 是 人体器官 恢复 功 能的过 程 中必然 会产 生的 , 无菌 液体 最终 会被 人体 组织 自行吸 收 , 这些 不需 要做 额 外手术引流。 感染性液体需用皮穿刺引流术或抗生素类药物进行治疗 。
清创、 填充或持续灌冼 等方式进行治疗 , 但这种方式患者的痛苦大, 且有可
能诱 发其他 并发症 。 医生 采用抗生 素或在 抗生 素治疗 的同时辅 助皮 穿 更多 刺 引流 、 引流 等微 创方 式进行 治疗 。 内镜
2 假性 囊肿 的治疗 . 3
【】 孙备姜洪池许军等. 2 重症急性胰腺炎手术治疗经验【 . J 中华肝胆外科 】
22 胰腺 坏 引 流的 方式 。 在微 创原则 下 , 首先 为患者 选 择穿刺引流的方式进行治疗 , 当出现引流不畅或大量胰腺组织坏死的情况 时, 应果 断采 取手 术 引流的 方式 进行 治疗 。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应用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应用

浅谈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手术患者的应用摘要: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妇科子宫肌瘤手术患者在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162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2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则按照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患者健康知识掌握达标率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97.6%和98.8%,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后,能明显减少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还可提高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的达标率和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子宫肌瘤;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临床护理路径是指医疗卫生机构的一组成员共同制定的一照顾模式,是一种对某种疾病的大多数患者最有效照顾流程的护理规范【1】,它由患者的每一诊断的常规护理计划综合而成,并且能有效降低医疗费用,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病人满意度和服务的质量【2-3】。

我院对子宫肌瘤患者按临床路径进行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4年10月在我院妇科住院拟行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62例,入组标准: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诊断;除外子宫肌瘤恶变和合并其他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

观察组年龄31~61岁(平均47.50±9.54),对照组年龄32~62岁(平均48.50±9.40)。

两组患者均为初次手术,所选用的麻醉方式和术式相同。

两组患者在年龄、病情及知识认知程度均具可比性,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1.2.1 护理方法及健康教育内容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模式进行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由病区护士完成,宣教内容包括手术治疗的必要性、手术的时间、术式和麻醉方式、术前准备的内容、术中及术后的注意事项、可能的并发症及应对措施。

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实施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评价子宫肌瘤患者病情护理中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应用效果。

方法:研究样本限定为子宫肌瘤患者,将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收录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分为对照、干预两组,分析临床会路径的应用效果。

结果:护理满意度评价结果说明临床护理路径措施的开展,对于优化子宫肌瘤患者病情干预效率,提升患者对本院护理服务满意程度的效果良好(P<0.05);依从性评价数据,进一步表明落实临床护理路径措施,能有效帮助子宫肌瘤患者强化医疗干预阶段地遵医嘱行为,优化病情干预效率(P<0.05);通过分析情绪评价数据,落实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措施后,患者的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改善效果良好,相关评价分值明显降低,优化了患者的身心状态,促进预后改善(P<0.05)。

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病情护理阶段开展临床护理路径措施,通过体贴入微的护理服务,有效强化子宫肌瘤患者的病情干预效率与心理情绪状态,促进生活质量大幅改善。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子宫肌瘤患者;护理效果子宫肌瘤是女性群体常见的生殖器肿瘤疾病,该疾病发病率高且近些年来有年轻化区。

医疗干预中通常采用手术切除肿瘤的方式来进行治疗;为保证手术干预效果的有效提升,术后开展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基于程序化规范化的医疗照护来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效率。

本次调研评价子宫肌瘤患者接受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详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研究样本限定为子宫肌瘤患者,将2022年1月到2022年11月期间收录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样本,均分为对照、干预两组,评价一般资料,平均年龄分别为41.07±2.58岁与41.11±2.13岁;其中对照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7例,子宫切除术23例;干预组行子宫肌瘤切除术19例,子宫切除术21例;基本资料平衡;调研数据可比。

1.2方法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服务,基于患者的病情状态,开展病理评估、生理干预、健康宣讲、术后护理等基础措施,以强化患者预后康复效率。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路径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准备影响。

方法:随机抽选于本院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2例,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于术前划分对照组(n=42,常规护理)、观察组(n=40,临床路径护理),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内实施手术,开展护理研究。

统计不同护理模式下手术准备质量及护理效果。

结果:(1)手术准备质量:观察组手术室准备时间、手术时间均缩短,手术室器械、环境准备评分升高,且术中护理差错发生率降低,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护理效果:观察组手术配合度、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手术并发症率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显著,P<0.05。

结论:临床路径护理在子宫肌瘤患者手术护理中的实施,可在积极提升手术准备质量及手术护理操作安全性基础上,提升患者手术治疗安全性及配合度,效果显著。

关键词:临床路径护理;子宫肌瘤;临床效果手术治疗是子宫肌瘤患者临床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可在经手术切除、剔除子宫肌病变或子宫后,根治患者病情,治疗效果显著,且随着内镜术式在此类疾病中的广泛开展,使得此类术式安全性及微创性均显著提升,但在实际手术治疗实施中,仍需积极配合患者手术方案措施,开展有效临床护理[1]。

结合上述背景,本文特以临床路径护理为研究变量,分析对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手术准备影响,详情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抽选于本院接受内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82例,经分层随机化分组法于术前划分对照组(n=42,常规护理)、观察组(n=40,临床路径护理),于2019年3月~2021年3月内实施手术,开展护理研究。

对照组,年龄区间30~57岁,中位年龄(43.52±1.59)岁,病程(5.65±1.39)个月,瘤体最大直径(6.52±1.39)cm;观察组,年龄区间30~58岁,中位年龄(44.03±1.62)岁,病程(5.71±1.43)个月,瘤体最大直径(6.63±1.45)cm。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行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
发表时间:2017-05-24T16:27:49.423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9期作者:谭菲菲锁贵芳
[导读] 手术室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围手术期由于患者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的不足。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妇科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效果。

方法:选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9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观察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健康教育的效果(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

结果:对照组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依次为
(68.50±5.50)分、(69.56±4.35)分、(72.35±4.62)分,观察组依次为(87.56±3.22)分、(88.45±3.55)分、(90.35±4.10)分,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具统计学意义。

结论: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展开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理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推荐使用。

【关键词】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9-0208-02
前言
手术室临床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方式,但是在围手术期由于患者自身对疾病相关知识认知的不足,极易产生恐惧、焦虑、抑郁等负面的情绪而影响手术疗效以及预后,因此需要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相应的健康教育措施[1-2]。

本次研究对39例子宫肌瘤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实施健康教育,现将研究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2015年8月—2016年8月于本院接收治疗的78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9例,均为女性。

对照组年龄24~68岁,平均年龄43.26±3.2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8例,中学19例,专科及以上12例。

观察组年龄24~69岁,平均年龄43.30±3.17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9例,中学20例,专科及以上10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由医护人员在治疗护理过程中随机开展健康宣教,包括检查、用药、饮食等各方面的指导。

以临床护理路径模式为依据对观察组实施健康教育,建立临床护理路径小组,由主管医师、护士长以及数名责任护士共同组成,通过查看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查阅病历以及计算机检索等途径,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制定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的临床护理路径表。

具体实施步骤:(1)入院当天:有责任护士接待患者,并为患者详细介绍主治医师、医院环境、治疗方式、医疗设备等,减轻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同时综合评估患者健康状况,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住院治疗流程、探视制度、术中配合相关事项等,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

(2)手术前1天:为患者解释灌肠、会阴部消毒、生命体征监测等相关项目的作用目的、配合方法以及其他注意事项,术前10h指导患者禁饮禁食,提醒手术时间,高质麻醉方式并简单介绍手术当天相关流程。

(3)手术当天: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护理及注意事项,包括休息体位、用药方法、饮食禁忌、不良反应以及合理运动等,提升家属的配合度。

(4)术后:为患者讲解术后静脉输液、留置尿管的作用、必要性,指导其适当进行腿部、背部及手臂的伸展运动,促进血液循环。

叮嘱患者保持手术部位的清洁以及充足的睡眠,指导患者放松肌肉、转移注意力等缓解疼痛的方法。

(5)出院前指导:在患者出院前1天向患者以及家属介绍出院相关事项,包括生活指导、用药指导等内容,叮嘱患者注意保持良好的心态、均衡饮食并按时作息,定期到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护理人员在患者出院前1天通过问卷调查方式收集统计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的效果,包括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三项,每项总分值为100分,低于60分为差,60~85为良,85分以上为优。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 20.0软件处理本次研究数据,用%记录计数资料,用χ2检验,用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则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均较对照组优,均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

3.讨论
临床护理路径时以询证医学为依据,在传统护理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的新型标准化护理方式,以时间为纵轴,以临床护理工作为横轴针对住院治疗患者在入院指导、检查诊断、治疗护理、用药、饮食、作息、教育、运动以及出院指导等各个方面进行系统化的护理[3-4]。

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可以使健康教育更加系统化、规范化,避免由于护理人员经验不足、人员短缺等原因导致健康教育不到位、健康宣教内容遗漏等问题的发生,提升护理工作的质量,增强健康教育的效果。

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中,护理人员需要查阅相关的资料制定护理方案、健康教育计划,这个过程可以使护理人员主动学习,不断地积累知识,提升自身的护理水平。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根据时间的推进以及治疗进度展开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对健康教育内容的重视程度与接受理解程度,保障护理工作有序地展开[5]。

本次研究结果,对照组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依次为(68.50±5.50)分、(69.56±4.35)分、(72.35±4.62)分,观察组依次为(87.56±3.22)分、(88.45±3.55)分、(90.35±4.10)分,观察组疾病认知评分、健康知识评分、护理依从性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均P<0.05,具统计学意义。

说明与传统健康教育方式相比,以临床护理路径为依据对
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患者接受程度更高,健康教育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展开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效果理想,有利于疾病的治疗,推荐使用。

【参考文献】
[1]刘艳青.子宫肌瘤临床护理路径在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04):322-323.
[2]黄少英.应用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健康教育[J].航天航空医学杂志,2013,24(01):101-102.
[3]凌珏华.临床路径健康教育模式在子宫肌瘤患者管理中的应用[J].承德医学院学报,2013,30(06):476-477.
[4]金转兰.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6,35(12):945-947.
[5]张雪梅.临床护理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23):82-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