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乡结合部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及转化对策研究》开题报告课题规划:广州市“十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
一、研究背景:
转化学困生这一课题在国内外研究都开展得比较充分、系统,尤其是对学困生的界定、类型、特点;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学困生的转化理论和对策都有较为详尽的论述。在国外,对学困生的研究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19世纪初,外科医生对脑损伤病人的学习能力与表现的研究,为学困生研究的理论奠定了基础。1963年柯克(Samual Kirk)正式发表主张采用"学习障碍"名词的演说,是学习障碍研究专门化的开端。1980年以来,学习障碍研究总体上呈现出多元化、个别化的趋势。比较有代表性的研究有前苏联的霍姆林斯基“矫治”“难教儿童”的理论和实践,赞科夫关于转化“后进生”的理论和实践,美国心理学家在有关社会知觉和人际关系认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归因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及美国心理学家赞德和福华特的角色理论中关于学困生的论述。
我国关于学习障碍研究的历史并不很长。真正将学习困难(学习障碍)的儿童作为专门的教育研究是从80年代初期开始的。最初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成功的教学经验和学习苏霍姆林斯基做法的体会及成功做法。我国宣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以后,有关科研机构和人员开始专门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研究的切入口从为提高升学率逐渐转变为从不同角度系统探索中国学习障碍儿童的现状与特点。自发表《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后,学习障碍研究进入到一个新
的阶段,研究的重点已从探讨学习困难儿童的特点及原因,转变到如何通过教育干预切实改善他们落后的学习状况,以便大面积提高我国义务教育质量,同时探讨如何指导帮助学习困难儿童成功地迈入社会。由此看出研究的指导思想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但我们觉得,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研究,对特定地域(如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问题研究都比较簿弱。
近几年,广州市教育领域对学困生的转化工作进行了大规模的研究和探讨,
在全市和我区总结了大量转化学困生的管理经验,这为我校提供了指引和依据,有助于我校创立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学困生转化管理模式。对学困生的研究,虽然过去没有作为一个专门的课题来运筹操作,但我校已
做了多方面的工作,有一定的研究工作基础。学校行政管理层与社区管理单位有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学校各班级和家长有密切的联系,使社区、家庭、学校形成转化学困生的教育合力。聘请法院负责人担任学校法制副校长,从思想认识、道德行为规范、意志、法制意识等多方面对学困生进行思想教育。学校多次聘请有经验的专家学者对学困生进行“学习潜能开发”指导;各级和各班都设有学困生情况跟踪调查表;各学科都有对学困生的专门辅导小组;已产生了一批关于研究学困生问题的论文。因此,我校把“城乡结合部学校学习困难生的成因分析和转化对策研究”作为开展素质教育的紧迫课题,明确提出“析心理、找成因,抓转化”的工作思路。
二、理论依据:
(一)环境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并不是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学生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其发展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即环境、学校和学生个性,其中环境在学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城乡结合部的社区环境,处于城市现代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的交汇口,人们原有的价值观、文化心态和理念正受到强烈的冲击,适应社会转型的新观念、新价值、新文化结构亟待建立。在这种接轨转化造新的过渡时期,青少年教育凸现出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容易导致学困生的产生。我们的研究就是针对城乡结合部这一特定区域的学困生行为的现状和特点,认真分析这一特殊群体的心理共性和成因,把握其行为动机的共同趋向,控制协调和利用各种因素的影响,充分正确利用群体互动效应和趋同效应的功能,探索符合时代和学困生实际的转化对策和途径,进行系统的转化教育。(二)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关系论。
学困生的成因主要包括外因和内因两个方面。辩证唯物主义内外因关系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要通过内因起作用。据此分析,不难得出结论,学困生的形成,关键在于内因。内因由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组成。过去人们对学生的智力发展十分重视,而对非智力因素不大注意。但根据美国心理学家特曼的调查研究表明:成绩最大和成绩最小的人之间,最明显的差异不在于智力水平,而在于是否有强烈的学习动机、旺盛的学习兴趣、较强的进取精
神和顽强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作用。由此可见,智力因素有人才的成功中只是一个基本因素,非智力因素在发挥和发展智力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常常成为学习好坏、事业成败的决定因素。非智力因素这个概念是美国心理测量学家魏克斯勒通过长期的实验和大量的测试后,于1950年正式提出的。在教学工作中,我们所遇到的学困生多数是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而形成的。因此,我们着重对非智力型学困生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对非智力型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要注重对学困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心理机能论。
事实告诉我们,在转化非智力型学困生的过程中,必须培养其良好的心理素质。什么是心理素质呢?根据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关于心理机能的理论论述,心理素质是以人的自我意识发展为核心,由积极的与社会发展相统一的价值观所导向的,包括知识、能力、需要、兴趣、动机、情感、意志、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有机结合的复杂整体。学困生在学习中常见的心理障碍有自卑心理障碍、厌学、行为懒惰性障碍等。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学困生学习的心理特点,疏导其心理障碍,提高其心理承受能力,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并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以促进他们良好的心理发展和良好的智能形成。
三、研究目标:
(一)对学困生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能使减少和预防学习困难学生的产生成为可能,对全面提高基础教育质量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
(二)有助于教师反思自己教育行为,转变教育观念和更新教学方式和手段;
(三)为学困生相对较多的城乡结合部学校探索出一条教育好学困生的有效途径,有力地促进了学生、学校和社区居民共同进步和发展;(四)从长远意义而言,将为促使更多的中小学生进入到终生学习与发展的行列打下基础,为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作出贡献。
四、研究内容: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是结合城乡结合部学校这一特定的教育环境,通过调查、观察和分类方法,从学困生的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学习现状等方面进行全面、中肯的分析,针对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寻找造成其学习障碍的原因,帮助他们克服障碍,强化学困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教会他们懂得调整学习目标和学习策略,从而提高各科的教学效率,最终达到转化的目的。
具体研究内容如下:
1、城乡结合部学困生的特殊性。
城乡结合部的学困生,既具有一般学困生的普遍性,但因其处于特定的社区环境,又具有其独特性。他们在城市工业文明和乡村农业文明的双重熏陶下成长,比较明显地呈现出道德观念的多元性、道德情感的复杂性、道德行为的多样性和道德意志薄弱等特点,加之又面临经济、社会转型的复合冲击,学生个体在一种不自觉的渐染过程中受到不良的影响,滋生出许多问题,从而形成一个独具特色的社会群体。
2、城乡结合部非智力型学困生的成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