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874bb47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db.png)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是用来预测或估算太阳能光伏系统的发电量的数学公式。
根据太阳能光伏系统的特性和环境参数,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式来计算发电量。
最常用的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是基于太阳辐射强度和光伏组件的效率。
这个公式可以表示为:
发电量 = 日照总时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效率
其中,日照总时数是指太阳直射照射在地表上的时间,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单位面积上太阳能的辐射能量,光伏组件效率是指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力。
为了更准确地计算发电量,需要考虑一些额外的因素,如光伏组件的温度、阴影效应、污染、系统损失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适当的修正系数来考虑在公式中,如:
发电量 = 日照总时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组件效率×温度修正系数×阴影修正系数×污染修正系数×系统效率修正系数
温度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组件温度对电能转化效率的影响,阴影修正系数考虑了遮挡物对光伏组件的阴影影响,污染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组件表面污染对发电量的影响,系统效率修正系数考虑了光伏系统整体效率的损失。
此外,还可以使用更复杂的光伏发电量计算模型,考虑更多的因素,如季节变化、地理位置、倾斜角度等。
这些模型可以更精确地预测光伏发电量,但也需要更多的输入参数和计算复杂度。
光伏发电量的准确预测对于光伏系统的规划、设计和运行非常重要。
通过合理选择和应用适当的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或模型,可以帮助优化光伏系统的性能和发电效益。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案例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案例](https://img.taocdn.com/s3/m/8485e88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ec.png)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案例一、光伏电站发电量概述光伏电站是通过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其发电量的计算是评估光伏电站经济效益和运营能力的重要指标。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需要考虑太阳辐射能量、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以及光伏电站系统的损耗等因素。
二、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1. 太阳辐射能量测量:通过太阳辐射传感器测量太阳辐射能量,可以获取到每平方米面积上的太阳辐射照度。
2. 光伏组件转化效率: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比率,通常通过光伏组件的额定转化效率来计算。
3. 光伏组件发电量计算:光伏组件的发电量可以通过太阳辐射能量和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相乘得到。
4. 逆变器效率考虑:逆变器是将直流电能转化为交流电能的关键设备,逆变器的效率会影响光伏电站的总体发电量。
一般来说,逆变器的效率在90%左右。
5. 光伏电站系统损耗:光伏电站系统损耗包括光伏组件温度损失、线路电阻损失、逆变器损耗等。
这些损耗会降低光伏电站的总体发电量。
6. 发电量的时间段统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通常以日、月、年为统计单位,可以根据实际的发电数据进行统计。
7. 发电量的实际统计:光伏电站的发电量需要通过数据监测系统进行实时监测和统计,可以通过光伏电站的数据管理平台获取到发电量的实际数据。
三、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案例1. 假设某光伏电站的太阳辐射照度为1000W/m²,光伏组件的额定转化效率为15%,逆变器的效率为95%。
该电站的发电量计算公式为:发电量 = 太阳辐射照度× 光伏组件转化效率× 逆变器效率。
2. 根据上述假设,该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为1000W/m² × 15% × 95% = 142.5W/m²。
3. 如果该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面积为1000平方米,则该电站的总发电量为1000平方米× 142.5W/m² = 142500W = 142.5kW。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3090d3f49649b6649d7477e.png)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①理论发电量1)1MW屋顶光伏电站所需电池板面积一块235MW的多晶电池板面积1。
65*0。
992=1.6368㎡,1MW需要1000000/235=4255。
32块电池,电池板总面积1。
6368*4255。
32=6965㎡2)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计算上海倾角等于当地纬度斜面上的太阳总辐射月平均日辐照量H由于太阳能电池组件铺设斜度正好与当地纬度相同,所以在计算辐照量时可以直接采用表中所列数据(2月份以2 8天记)。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Σ(月平均日辐照量×当月天数)结算结果为5 5 5 5.3 3 9 MJ/(m 2·a)。
3)理论年发电量=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电池总面积*光电转换效率=5555。
339*6965*17。
5%=6771263.8MJ=6771263.8*0。
28KWH=1895953。
86KWH =189。
6万度②系统预估实际年发电量太阳电池板输出的直流功率是太阳电池板的标称功率。
在现场运行的太阳电池板往往达不到标准测试条件,输出的允许偏差是5%,因此,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5的影响系数.随着光伏组件温度的升高,组f:l二输出的功率就会下降。
对于晶体硅组件,当光伏组件内部的温度达到5 0-7 5℃时,它的输出功率降为额定时的8 9%,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8 9的影响系数。
光伏组件表面灰尘的累积,会影响辐射到电池板表面的太阳辐射强度,同样会影响太阳电池板的输出功率。
据相关文献报道,此因素会对光伏组件的输出产生7%的影响,在分析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时要考虑到0.9 3的影响系数。
由于太阳辐射的不均匀性,光伏组件的输出几乎不可能同时达到最大功率输出,因此光伏阵列的输出功率要低于各个组件的标称功率之和.另外,还有光伏组件的不匹配性和板问连线损失等,这些因素影响太阳电池板输出功率的系数按0.9 5计算.并网光伏电站考虑安装角度因素折算后的效率为0.8 8。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653c217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7.png)
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技术,它因其清洁、可再生的特点而备受关注。
在设计和规划光伏发电项目时,精确计算年发电量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计算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并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
光伏年发电量的公式如下:年发电量(kWh)=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 光伏板面积(m²) × 光照时间(h/年) × 光伏板转换效率(%)1. 单位面积发电量(kWh/m²/年):单位面积发电量是指每平方米光伏板在一年内所能发电的电量。
它受到太阳辐射强度、光伏板材料和光伏板倾角等因素的影响。
2. 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面积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中所有光伏板的总面积。
它取决于项目的规模和设计要求。
3. 光照时间(h/年):光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年照射到光伏板上的总时间。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4. 光伏板转换效率(%):光伏板转换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它取决于光伏板的材料和制造工艺,一般在15%到25%之间。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光伏年发电量。
下面,我们将详细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和计算方法。
1. 单位面积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单位面积发电量 = 年太阳总辐射量(kWh/m²/年) × 光伏板利用系数年太阳总辐射量是指太阳在一年内照射到单位面积的总能量。
它与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有关。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光伏板利用系数是指光伏板在实际运行中的利用效率。
它受到阴影、污染、温度和光伏板布局等因素的影响。
一般来说,光伏板利用系数在0.8到0.9之间。
2. 光照时间的计算方法:光照时间 = 太阳日照时间 × 日照天数太阳日照时间是指太阳每天照射到地面上的总时间。
它受到项目所在地的纬度、气候条件和季节等因素的影响。
可以通过气象数据或太阳辐射模型进行估算。
屋顶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屋顶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f5f0b66f6bec0975f565e2a8.png)
屋顶光伏电站的装机容量与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1. 屋顶光伏电站的总装机容量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式中,
PAZ——光伏电站的总装机容量,kWP;
NS——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串联数(取整);
NP——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的并联数(取整);
Pm——光伏组件的峰值功率,kWP。
2. 屋顶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可按下列公式估算:
式中,
EP——光伏电站的发电量,kWh;
HA——水平面太阳总辐照量,kWh/m2;计算月发电量时应为各月的日均水平面太阳总辐照量和每月天数的乘积;
PAZ——光伏组件安装容量,kWp;
Es ——标准条件下的辐照度,(常数=1kW/m2);
K——光伏系统的综合效率系数,(一般可取0.75~0.85)。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39026c4c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51.png)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
光伏电站出力计算公式有多种,以下为您推荐:
1.等效日射量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射量(kWh/m 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效率。
2.温度系数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天平均太阳辐射(kWh/m²)×温度系数×光伏板面积(m²)。
3.日均效率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均太阳辐射(kWh/m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日均效率。
4.温度-电流特性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Σ(I-V 温度-电流特性曲线)×时间间隔(小时)。
5.天文台观测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Σ(实际太阳辐射量)×时间间隔(小时)。
6.统计分析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年日照小时数×年太阳辐射(kWh/m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效率。
7.模拟软件法。
使用专业的光伏模拟软件,如PVsyst、HOMER等,输入太阳能电池板和地理位置数据,软件会使用详细的模拟和算法来计算系统的年发电量,通常提供日、月、年的发电量估算。
8.组件型号法。
公式:日发电量(kWh)= 日射量(kWh/m ²)×光伏板面积(m²)×光伏板型号的日发电量参数(kWh/kW)。
光伏发电公式
![光伏发电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2376e15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e.png)
光伏发电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是L=Q×S×η1×η。
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
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
光伏发电量的原理
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伏发电的主要原理是半导体的光电效应。
光子照射到金属上时,它的能量可以被金属中某个电子全部吸收,电子吸收的能量足够大,能克服金属内部引力做功。
离开金属表面逃逸出来,成为光电子。
硅原子有4个外层电子,如果在纯硅中掺入有5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磷原子,就成为N型半导体。
若在纯硅中掺入有3个外层电子的原子如硼原子,形成P型半导体。
当P型和N型结合在一起时,接触面就会形成电势差,成为太阳能电池。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6eac2f43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bf.png)
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计算方法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是指电站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平均电能输出量。
计算光伏电站的平均发电量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光伏组件的效率以及电站的设计和运行。
以下是计算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的一般方法:1.确定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间:光照强度和日照时间是影响光伏电站发电量的重要因素。
可以使用气象数据或光照数据测量仪器来获取这些数据。
一般来说,日照时间越长,光照强度越高,电站的发电量就越高。
2.确定光伏组件的效率:光伏组件的效率是指光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光伏组件的效率因材料、工艺和设计差异而异。
可以通过制造商提供的规格或测试数据来确定光伏组件的效率。
3.计算电站的装机容量:电站的装机容量是指电站设计的最大输出容量。
它通常以瓦特(W)或千瓦(kW)为单位。
可以根据电站中光伏组件的数量、组件的额定功率以及电站设计的总装机容量来计算。
4.计算平均发电量:平均发电量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计算:平均发电量(kWh)=装机容量(kW)×日照时间(小时)×光伏组件效率(百分比)×年发电小时数光伏组件的效率需要用小数表示,即将百分比除以100。
年发电小时数是指一年内太阳能资源可利用的小时数,可根据当地的气象数据来估算。
5.考虑其他因素:在计算平均发电量时,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
比如,光伏组件的老化和损耗、不稳定因素(如云遮蔽、阴天或夜晚)等。
这些因素可以通过多年的运营数据或经验来估算。
因此,在进行光伏电站平均发电量的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因素,并在计算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实际运营预测和经济评估,以更精确地确定光伏电站的发电量和经济效益。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精编版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精编版](https://img.taocdn.com/s3/m/d1e5da6ee2bd960590c67748.png)
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及影响因素一、光伏电站理论发电量计算1、太阳电池效率η 的计算在太阳电池受到光照时,输出电功率和入射光功率之比就称为太阳电池的效率,也称为光电转换效率。
其中,At 为太阳电池总面积(包括栅线图形面积)。
考虑到栅线并不产生光电,所以可以把At 换成有效面积Aa (也称为活性面积),即扣除了栅线图形面积后的面积,同时计算得到的转换效率要高一些。
Pin 为单位面积的入射光功率。
实际测量时是在标准条件下得到的:Pin 取标准光强:AM 1.5 条件,即在25℃下,Pin= 1000W / m 2。
2、光伏系统综合效率(PR)η总=η1×η2×η3光伏阵列效率η1:是光伏阵列在1000 W/m2 太阳辐射强度下实际的直流输出功率与标称功率之比。
光伏阵列在能量转换过程中的损失包括:灰尘/污渍,组件功率衰减,组件串联失配损失、温升损失、方阵相互遮挡损失、反射损失、光谱偏离损失、最大功率点跟踪精度及直流线路损失等,目前取效率86%计算。
逆变器转换效率η2:是逆变器输出的交流电功率与直流输入功率之比,取逆变器效率97%计算。
交流并网效率η3:是从逆变器输出,至交流配电柜,再至用户配电室变压器10 KV 高压端,主要是升压变压器和交流线缆损失,按96%计算。
3、理论发电量计算太阳电池的名牌功率是在标准测试条件下测得的,也就是说在入射功率为1000W/m2的光照条件下,1000Wp 太阳电池1 小时才能发一度电。
而实际上,同一天不同的时间光照条件不同,因此不能用系统的容量乘以日照时间来预测发电量。
计算日发电量时,近似计算:理论日发电量=系统峰值功率(kw)x等效日照小时数(h)x系统效率等效峰值日照小时数h/d=(日太阳辐照量kW.h/m2/d)/1kW/m2(日照时数:辐射强度≥120W/m2的时间长度)二、影响发电量的因素光伏电站的发电量由三个因素决定:装机容量、峰值小时数、系统效率。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cb2bf5c649649b6648d747c1.png)
×组件数量
×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 (W)
×系统综合效率
=总装机容量,W
年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kWh/m2) ×总装机容量(kW)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折算为kW ×系统综合效率Fra bibliotek附加说明
组件转换效率
公式Ep=HA×S×K1×K2,中的K1为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其意义为在标准条件下
( 辐照度1000W/m2 ),单位面积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目前的组件转换效率通常在14%~19%左右,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在我们近期所做的几份光伏项目可研中,光伏发电量(kWh)计算方法如下:
HA——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该公式的由来如下:
公式由来
前述公式的由来是基于如下考虑: 年发电量=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系统综合 效率,即 Ep=HA×S×K1×K2 式中: HA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S ——组件总面积(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系统综合效率。 由于:组件总面积(m2)=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 所以: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组件转换效率, 而其中的“单块组件的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即为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单位W, 因此: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组件数量×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W),即该式所得的 乘积正是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W,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折算为kW。 上面的K2---系统综合效率是考虑了指阴影遮挡、组件不均衡、逆变器损失、交直流线路损失等之后的 系统总效率,最近接触的几个可研中K2一般取0.8±0.01。
公式演化过程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aa695976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f4.png)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太阳辐照度是指单位时间内太阳能辐射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常用单位是kWh/m²。
光伏组件面积是指光伏电池板的有效面积,单位是平方米。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常用百分比表示。
发电时间是指设备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发电的时间,常用小时表示。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是一个简化的计算公式,不考虑一些复杂因素的影响,如温度、污染等。
以下是对该公式的更详细解释:1.太阳辐照度:太阳辐照度是指太阳能辐射在一个单位面积上的能量,通常使用太阳辐照度测量仪来测量。
太阳辐照度的大小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地理位置、季节和天气条件。
一般来说,夏季和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辐照度较高,冬季和阴天的地区太阳辐照度较低。
2.光伏组件面积:光伏组件面积是指光伏电池板的有效面积,即能够接收和转换太阳能的面积。
通常来说,光伏组件面积越大,能够接收到的太阳能量就越多,发电量也就越大。
3.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光伏组件转换效率是指光伏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比例。
光伏组件转换效率可以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光照强度、温度和光伏电池板的质量。
一般来说,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越高,就能够将更多的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发电量也就越高。
4.发电时间:发电时间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定的时间内有效发电的时间。
这个时间取决于光伏电池板的安装方向、角度、阴影覆盖和日照时长等因素。
一般来说,发电时间越长,发电量也就越大。
需要指出的是,光伏发电量的计算还可以包括其他因素的考虑,如温度、脏污、损耗等。
但以上所列的基本参数是计算光伏发电量的核心因素。
通过对这些参数的综合考虑,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 excel](https://img.taocdn.com/s3/m/72ad7f44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3.png)
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excel摘要:1.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2.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3.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4.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5.结论正文:一、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的背景和意义太阳能光伏发电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被广泛应用于我国的能源产业中。
计算太阳能光伏发电量是光伏电站建设、运营和评估的重要环节。
为此,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种基于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的计算公式。
二、计算公式的具体内容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如下: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组件总面积(m2)× 组件转换效率× 系统综合效率其中,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表示太阳能在一年内的总辐射能量,组件总面积(m2)表示光伏组件的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表示光伏组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系统综合效率表示整个光伏发电系统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
三、如何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使用Excel 进行光伏发电量的计算,首先需要准备相关数据,包括太阳能年辐照总量、组件总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和系统综合效率。
然后,在Excel 中输入公式并发送,即可得到光伏发电量。
四、计算公式的应用实例假设一个光伏电站的组件总面积为1000 平方米,组件转换效率为15%,系统综合效率为80%,所在地区的太阳能年辐照总量为1500kwh/m2。
则,该光伏电站的发电量为:发电量= 1500 kwh/m2 × 1000 m2 × 15% × 80% = 120000 kwh五、结论太阳能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为光伏电站的建设、运营和评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561a1dbc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ab.png)
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光伏电站发电量计算方法(估算、国标算法、精确计算)前言:光伏发电站发电量预测应根据站址所在地的太阳能资源情况并考虑光伏发电站的系统设计、光伏方阵布置和环境条件等各种因素后计算确定。
根据已知条件/设计阶段/需求不同,可以精确计算或估算。
一、精确计算1.国家规范规定的方法依据《光伏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797-2012式6.6.2:Ep=HA×PAZ/Es×K本计算方法是国家规范的算法,是发电量计算最全面、精准的算法,但是对于综合效率系数的把握,需要计算电缆线损、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组件损耗(温度、遮挡、MPPT跟踪损耗率等)等,对非资深光伏从业人员来讲,很难计算出来,根据仿真结果计算,K的取值在75%-85%之间,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一般项目,初步设计阶段,可按照80%取值;施工图阶段需要详细计算(现在一般使用PVsyst仿真)。
2.辐射量计算方法Ep=HA*S*K1*K2式中:HA---倾斜面太阳能总辐照量(KWh/㎡); S---组件面积综合(㎡); K1---组件转换效率; K2---为系统综合效率。
这种计算方法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适用于倾角安装的项目,只要得到倾斜面辐照度(或根据水平辐照度进行换算:倾斜面辐照度=水平面辐照度/cosα),就可以计算出较准确的数据。
系统综合效率K 也需要总额考虑电缆线损、逆变器损耗、变压器损耗、组件损耗(温度、遮挡、MPPT跟踪损耗率等)等损耗一般取值在75%-85%之间。
根据具体项目而定。
初步设计阶段,可按照80%取值;施工图阶段需要详细计算(现在一般使用PVsyst仿真)。
二、估算根据峰值日照小时数计算Ep=H*P*K式中:P---为系统安装容量(KWp)H---为当地峰值日照小时数(h)(注①)(目前我未找到规范要求数值,可软件/网上查询);K---为系统综合效率(取值为75%-85%,可取80%)这种计算方法也是第一种方法的变化公式,简单方便,可以计算每日平均发电量,常用于前期项目发电量估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计算全套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计算全套](https://img.taocdn.com/s3/m/05743cc60342a8956bec0975f46527d3240ca6c8.png)
并网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计算全套1 .利用光伏方阵面积计算年发电量年发电量(kWh)=当地水平面年总辐射能(kWhm2)X光伏方阵面积(m?)X光伏组件转换效率X修正系数即Ep=HAηK o式中,光伏方阵面积不仅仅是指占地面积,也包括光伏建筑一体化并网发电系统占用的屋顶、外墙立面等。
组件转换效率n,根据生产厂家提供的电池组件参数选取,一般单晶硅组件取15.5%~16.5%,多晶硅组件取14.5%~15.5%o2 .利用光伏方阵安装容量计算年发电量年发电量(kWh)=当地水平面年总辐射能(kWh∕m2)X光伏方阵安装容*(kW)X修正系数即Ep=HPK o3 .利用峰值日照时数计算年发电量年发电量(kWh)二当地年峰值日照小时数(h)X光伏方阵安装容量(kW)X修正系数即Ep=tPK o4 .修正系数确定上述3个公式,可以采用同样的修正系数,并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修正系数K=KlK2K3K4K5K6K7K8oKl为电池组件类型修正系数。
不同类型电池组件的转换效率在不同辐照度、不同波长时会不同,该修正系数应根据电池组件类型和技术参数确定,一般晶体硅电池组件在不同的光照强度下,转换效率是个定值,所以系数一般取IoK2为灰尘遮挡玻璃及温度升高造成组件功率下降修正系数,一般取0.9〜0.95,该系数的取值与环境的清洁度、环境温度及组件的清洗方案等有关。
K3为电池组件长期运行性能衰降修正系数,一般取0.9。
K4为光伏方阵朝向及倾斜角修正系数,具体参数可参看表8-5选择。
同一系统有不同方向和倾斜角的光伏方阵时,要根据各自条件分别计算发电量。
表8-5光伏方阵朝向与倾斜角的修正系数组件朝向电池组件(方阵)与地面的倾斜角00 30°60°90°东93%90%78%55%东南93%96%88%66%南93%100%91%68%西南93%96%88%66%西93%90%78%55%K5为光照利用率系数。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07b37866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4.png)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光伏发电是指利用光电效应将太阳辐射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光伏发电量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定时间内产生的电能总量。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是光伏系统设计与评估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光伏系统经济性与性能的重要依据之一E=A×R×H×PR其中,E表示光伏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A表示光伏组件的总容量,单位为千瓦(kW);R表示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为一个比例;H表示光照总辐射量,单位为小时(h);PR表示光伏系统的性能比例,为一个比例。
下面对公式中各项的量纲进行详细说明:-光伏发电量E的量纲是能量,单位为千瓦时(kWh)。
1千瓦时等于1千瓦×1小时,表示1千瓦的功率在1小时内所消耗的能量。
-光伏组件的总容量A的量纲是功率,单位为千瓦(kW)。
表示光伏系统中所有光伏组件的总发电能力。
-光伏组件的发电效率R是一个比例,不具备量纲。
发电效率是光伏组件转化太阳辐射能为电能的能力指标。
-光照总辐射量H的量纲是时间,单位为小时(h)。
表示一定时间内太阳辐射照射到光伏组件上的总能量。
-光伏系统的性能比例PR是一个比例,不具备量纲。
光伏系统性能比例是综合考虑光伏组件、支架、逆变器等元件的工作效率及非标准工况下的能量损耗计算得出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理论模型,实际情况下光伏发电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例如,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效率可能低于理论值,光照总辐射量在不同地区、季节以及天气条件下存在差异,光伏系统的性能比例受到光伏组件老化、阴影遮挡等因素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修正和调整。
总结: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E=A×R×H×PR的量纲说明如上所述。
光伏发电量计算是影响光伏系统设计与评估的重要指标,准确的计算光伏发电量有助于评估光伏系统的经济性和性能,并为光伏电站的规模和发电能力提供参考依据。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https://img.taocdn.com/s3/m/419add2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23.png)
光伏系统发电量的计算1、发电量计算的过程2、发电量计算的公式公式1:L = Q×S×η1×η(不常用)L ——光伏电站年发电量;Q——倾斜面年总辐射量;S ——光伏组件的面积;η1——光伏组件的转化效率;η——光伏电站系统总效率;公式2:L = W×H×η(常用)W——光伏电站装机容量;H——峰值小时数。
3、倾斜面上年总辐射量的计算1)安装方式影响与最佳倾角的固定式安装相比,水平单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17%~30%,双轴跟踪的辐射量提升了35%~43%。
2)项目场址纬度影响项目场址经纬度地影响——以固定式为例则:纬度越低, K值越小;纬度越高, K值越大。
因此,相对于从气象局获得的水平面总辐射量,倾斜面上的总辐射量在纬度高的地区,提高幅度会更大一些。
即,相同的水平面总辐射量,纬度较高地区的发电量更大。
3)系统效率的影响因素地面电站:一般在75%~85%之间,一般取80%;屋顶电站:根据电压等级、业主维护水平等差异较大,低压并网系统效率较大,一般能达到80%~85%;高压并网线损较大,一般在75%~80%之间。
晶硅电池的温度相应系数一般是 -0.35~-0.45%/℃非晶硅电池的温度响应系数优于晶硅电池,一般是 - 0.2%/℃左右4、发电量计算过程梳理以北京市为例进行说明:多年平均的年日照小时数为2778.7h;(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多年平均的年总辐射量为1400.6kWh/m2;(可从北京气象局获得) 一个1MWp的、采用37°固定倾角的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峰值小时数为1629h;(通过专业软件计算获得)首年满发小时数= 1629h × 80%(系统效率)= 1303.2 h首年发电量= 1000kW ×1303.3h =130.3万kWh考虑到10年衰减10%,25年衰减20%,25年平均的年发电量约为115.7万kWh。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bc9d194b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3.png)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光资源通过光伏电池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如下:其中,光伏电池的面积表示光伏电池组的总面积,太阳辐射强度指的是太阳光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流量,转化效率是指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效率,时间表示光伏电池的工作时间。
下面对公式中的每一项进行量纲说明:1.光伏电池的面积:面积的单位可以是平方米(m²),因为它是指电池组的总面积。
2.太阳辐射强度:太阳辐射强度的单位是功率面密度,即每平方米的太阳光能量(瓦特/m²)。
常用单位是兆瓦特每平方米(MW/m²)或千瓦特每平方米(kW/m²)。
3.转化效率:转化效率是一个比例值,它表示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化效率。
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4.时间:时间的单位可以是小时(h)或天(d),表示光伏电池的工作时间。
根据上述公式,可以通过测量太阳辐射强度、确定转化效率以及记录光伏电池的工作时间来计算光伏发电量。
太阳辐射强度可以通过太阳能辐射计进行测量,转化效率可以通过标定或实验测量获得。
需要注意的是,光伏电池面积和太阳辐射强度是两个外部变量,而转化效率和时间是内部变量。
转化效率是光伏电池本身的性能参数,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光伏电池材料、制作工艺以及运行温度等。
时间是光伏电池的工作时间,它取决于光照持续时间和太阳能的可利用情况。
总结起来,光伏发电量的计算公式是一个简单的乘积关系,它涉及到光伏电池的面积、太阳辐射强度、转化效率和时间这四个因素。
通过测量和记录这些变量,可以准确计算光伏发电量,用来评估光伏电池组的发电性能和经济效益。
光伏平均年发电量计算公式
![光伏平均年发电量计算公式](https://img.taocdn.com/s3/m/5aa7376e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a8.png)
光伏平均年发电量计算公式光伏发电是利用光伏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清洁能源发电方式。
光伏发电系统的发电量是评价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常常需要计算光伏发电系统的平均年发电量,以便评估其经济性和可行性。
本文将介绍光伏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参数,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1. 光伏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公式。
光伏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公式一般可以表示为:E = A × r × H × PR。
其中,E为光伏平均年发电量,单位为千瓦时(kWh);A为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单位为千瓦(kW);r为光伏组件的年发电小时数,单位为小时/年;H 为光伏组件的有效日照小时数,单位为小时/天;PR为光伏组件的性能比,为无量纲。
2. 相关参数的确定。
在使用上述公式计算光伏平均年发电量时,需要确定一些相关参数。
下面将逐一介绍这些参数的确定方法。
2.1 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
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是指光伏发电系统中所有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之和。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规格和数量来确定总装机容量。
2.2 光伏组件的年发电小时数。
光伏组件的年发电小时数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年内实际发电的小时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性能参数和所在地区的日照情况来确定年发电小时数。
2.3 光伏组件的有效日照小时数。
光伏组件的有效日照小时数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在一天内实际接收到的日照小时数。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所在地区的日照情况来确定有效日照小时数。
2.4 光伏组件的性能比。
光伏组件的性能比是指光伏发电系统实际发电量与理论发电量之比。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光伏组件的实际发电量和理论发电量来确定性能比。
3. 实例分析。
为了更好地理解光伏平均年发电量的计算方法,我们以一个实例进行分析。
假设某光伏发电系统的总装机容量为100kW,年发电小时数为1200h,有效日照小时数为5h/天,性能比为0.75。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03b3beb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7.png)
光伏电站生产指标定义及计算方法
1.发电量
发电量是衡量光伏电站电力产出的指标,通常以千瓦时(kWh)为单位。
发电量的计算方法为:发电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发电小时数(小时)。
2.发电小时数
发电小时数是光伏电站一年内实际发电时间的累加,以小时为单位。
发电小时数的计算方法为:发电小时数=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3.装机容量利用率
装机容量利用率是衡量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利用程度的指标,可以反映光伏电站运营状况的好坏。
装机容量利用率的计算方法为:装机容量利用率=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年小时数)。
4.每千瓦装机投资
每千瓦装机投资是指光伏电站的建设投资与装机容量的比值,以衡量光伏电站的经济效益。
每千瓦装机投资的计算方法为:每千瓦装机投资=光伏电站投资总额(人民币)/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5.发电量指标
发电量指标是用来衡量光伏电站电力产出效果的指标,常见的有:
-每千瓦装机发电量:指光伏电站装机容量每千瓦的年度发电量,计
算方法为:每千瓦装机发电量=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千瓦)。
-每平方米发电量:指光伏电站每平方米的年度发电量,计算方法为:每平方米发电量=发电量(kWh)/光伏电站面积(平方米)。
-容量因子:指光伏电站实际发电量与理论最大发电量之间的比值,
计算方法为:容量因子=发电量(kWh)/(光伏电站装机容量×8760小时)。
通过对上述指标的计算与比较,可以全面评估光伏电站的发电能力和
经济效益,为电站的设计、运营和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b8fb944c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d.png)
光伏电站发电量的计算方法光伏电站是一种通过太阳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的设施。
与传统的化石燃料发电不同,光伏电站利用可再生的太阳能源,在清洁环保的前提下发电。
为了准确计算光伏电站的发电量,我们需要考虑多个因素。
第一,太阳辐射强度。
太阳辐射强度是指太阳光在单位面积上的能量密度,一般以光照强度来表示。
太阳辐射强度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光伏电站的发电量。
这个变化与时间、地点、季节和天气等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夏季太阳辐射强度较大,冬季较小。
第二,光伏电池效率。
光伏电站的核心组件是光伏电池,光伏电池通过光生电效应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
光伏电池的效率会影响电站的发电量,效率越高,单位面积上的发电量就越大。
目前市面上常见的多晶硅光伏电池的效率在15%到22%之间。
第三,光伏电站的安装容量。
光伏电站的安装容量是指光伏组件的总装机容量,通常以千瓦(KW)或兆瓦(MW)为单位。
安装容量越大,电站的发电量就越高。
第四,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局。
光伏电站的光伏组件数量和布局也会影响发电量。
组件的数量越多,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能吸收就越充分,从而提高发电量。
此外,光伏组件的布局也有讲究,可以采用固定式安装或者追踪式安装。
追踪式安装能够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组件的角度,以获取更多的太阳光。
第五,温度和灰尘等影响因素。
光伏组件的温度也会影响发电量。
一般来说,光伏组件的温度越高,发电效率就越低。
此外,灰尘和污染物也会降低光伏组件的光吸收能力,从而降低发电量。
综上所述,光伏电站的发电量计算方法如下:1.计算太阳辐射强度。
使用太阳辐射计等设备测量太阳辐射强度,或者根据气象站的数据进行估算。
2.计算光伏电池的实际发电量。
根据光伏电池的效率、安装容量以及太阳辐射强度,计算光伏电池的实际发电量。
公式为:实际发电量=光伏电池的额定发电量×光伏电池的效率×光伏电池的安装容量×太阳辐射强度。
3.考虑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局。
根据光伏组件的数量和布局,调整实际发电量的计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式演化过程
年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kWh/m2) ×组件总面积(m2) ×组件转换效率 ×系统综合效率
=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
年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kWh/m2)
×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 ×组件转换效率 ×系统综合效率
=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W
年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kWh/m2)
倾斜面发电量计算
前述发电量计算说明是以水平面为例,对于倾斜面安装的项目,计算发电量时将水
平面辐照量改为倾斜面辐照量即可。倾斜面辐照量可以由水平面辐照量经相应公式计算得
到,也可以由专业的光伏计算软件直接算出来。
×组件数量
×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 (W)
×系统综合效率
=总装机容量,W
年发电量=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 (kWh/m2) ×总装机容量(kW)
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折算为kW ×系统综合效率
附加说明
组件转换效率
公式Ep=HA×S×K1×K2,中的K1为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其意义为在标准条件下
( 辐照度1000W/m2 ),单位面积光伏组件的转换效率。目前的组件转换效率通常在14%~19%左右,
也有些厂家能做得更高,超过20%,但是市场主流产品通常在16%~18%之间。光伏组件产品手册中给出的组件容量是指在 标准测试条件下,每块组件能转换出的电功率,即辐照度1000W/m2,每块组件能发出的电功率。睢县项目选择的组件为 250W,其转换效率为(250W/1.6m2)/标准辐照度1000W/m2)=15.6%。
光伏发电量计算公式与量纲说明
在我们近期所做的几份光伏项目可研中,光伏发电量(kWh)计算方法如下:
HA——单位面积的由来如下:
公式由来
前述公式的由来是基于如下考虑: 年发电量=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系统综合 效率,即 Ep=HA×S×K1×K2 式中: HA ——单位面积太阳能年辐照总量(kWh/m2); S ——组件总面积(m2) K1 ——组件转换效率; K2 ——系统综合效率。 由于:组件总面积(m2)=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 所以: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组件数量×单块组件的面积×组件转换效率, 而其中的“单块组件的面积×组件转换效率”即为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单位W, 因此:组件总面积(m2)×组件转换效率=组件数量×单块光伏板的发电容量(W),即该式所得的 乘积正是光伏系统的总装机容量W,为了计算方便,通常折算为kW。 上面的K2---系统综合效率是考虑了指阴影遮挡、组件不均衡、逆变器损失、交直流线路损失等之后的 系统总效率,最近接触的几个可研中K2一般取0.8±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