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二年级数学

合集下载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第一章:比的概念1.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

1.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概念,解释比的意义,讲解比的读写方法。

1.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意义。

(2)讲解比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字面表达。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概念和读写方法。

第二章:比的性质2.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基本性质,解释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

(2)讲解比的大小比较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比较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和大小比较方法。

第三章:比的化简3.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比化简的方法。

3.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基本性质,解释比化简的方法。

3.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基本性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化简的必要性。

(2)讲解比化简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化简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基本性质和化简方法。

第四章:比的应用4.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应用,掌握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4.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应用,解释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

4.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2)讲解比在实际问题中的运用方法,让学生进行比的运用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应用方法。

第五章:比的拓展5.1 学习目标:了解比的拓展知识,掌握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5.2 教学内容:介绍比的拓展知识,解释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5.3 教学活动:(1)引入比的拓展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例子理解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2)讲解比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让学生进行比的拓展练习。

(3)进行课堂练习,让学生巩固比的拓展知识。

第六章:比例的概念6.1 学习目标: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读写方法。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应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过程与方法目标:在探索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难点:判断两个比是否成比例。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1、复习导入:(1)什么叫做比?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2)什么叫做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商,叫做比值。

(3)求下面各比的比值:12:16= 4、5:2、7= 10:6=谈话:今天我们要学的知识也和比有着密切的关系。

2、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青岛都有哪些产品非常有名?(学生根据自己的了解回答)青岛啤酒享誉世界各地,这节课,我们将一起去探索啤酒生产中的数学出示课件:这是一辆货车正在运输啤酒的主要生产原料大麦芽。

这是它两天的运输情况:一辆货车运输大麦芽情况第一天第二天运输次数2 4运输量(吨)16 32根据这个表格,让学生提出有关比的数学问题。

同桌俩人,一个提问题,一个将问题的答案写在本上,看哪对同桌合作得较好,提出的问题较多。

谈话:谁来交流?跟大家说一下你的问题是什么?学生可能出现以下的问题:货车第一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16 : 2)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运输次数的比是多少?(32 :4)货车第二天的运输量与第一天运输量的比是多少?(32 :16)(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将答案一一贴或写于黑板)2 :16;4 :32;16 :2;32 :4;16 :32;2 :4;32 :16;4 :2。

1、认识比例及各部分名称。

谈话:学习数学,我们不仅要善于提问,还要善于观察。

现在就请你观察这两个比(16 :2;32 :4)看能发现什么?(学生会发现比值相等)思考:这个比值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每次的运输量)既然它们的比值相等,那我们可以用什么符号将两个比连接起来?学生用等号连接,并请学生把这个式子读一下。

精选数学小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课后反思

精选数学小学《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课后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课后反思在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时,首先让学生根据教材所提供的两组数据,独立写成比例,再联系比的前项和后项的知识激趣:我们学的比例中的四个数也有自己的名字,请自学第38页中间的内容。

学生自学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认识内项和外项,完成后进行反馈,并充分应用学生书写的4组比例来强化内外项的知识。

然后再进行激趣:请仔细观察、比较上面的几个比例,看看内项和外项各是哪两个数,你有什么发现吗?结合交流,引导学生发现:6和2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内项;3和4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内项,也可以同时是比例的外项;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与两个内项的积相等。

说明:在这些比例里,把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同时交换,还能组成比例。

从这里我们发现了一个规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并追问:其他的比例也有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样的规律吗?请大家再写出一些比例看一看。

学生举例验证,教师板书。

引导学生计算出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从而发现其中的规律,总结出比例的基本性质。

下面通过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让学生形象地看到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就是将比例中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积相等,最后得出比例的性质。

让学生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验证自己写的比例成立不成立,使学生明白,验证比例式是否成立,除了求比值的方法,也可以用求两个外项积和两个内项积是否相等的方法。

课上安排应用比例性质进行填空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比例性质的认识与掌握。

整个教学过程主要由设疑、探究、应用这样三个教学环节组成。

在设疑这个环节中,我能从学生已有知识入手,精心寻找新旧知识的联接点,过渡自然流畅。

采用问题解决式展开探究,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新问题,探索新知识。

探究是本课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在这个环节中主要引导学生怎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发现比例中隐藏的秘密,归纳出规律性的结论。

整个环节力求体现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从中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的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一导入同学们好!大家知道这节课我们将学习什么内容吗?没错,那什么叫做比例呢谁来说一说?那么,也就是说要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就看它们的什么呢?那好,大家请看黑板,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是的因为……回答问题要完整)那这中间可以用一个什么符合来连接呢?继续看黑板,老师又写了两个什么呢?也可以看作什么?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注意回答问题要完整。

所以,这中间也可以用等号来连接。

这样黑板上就得到了两个比例,为了便于接下来研究,我们给比例的各部分都取了名字,请大家看到大屏幕,自学这部分的内容,大家可以大声的朗读出来。

自己读自己的二、新授1.自学比例各部分名称(1)自学比例各部分名称反馈自学情况,以黑板上的比例为例,说说比例各部分的名称自学完了吗,谁能以这个比例为例,说一说它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那这四个数叫做比例的?很好,谁能像这样再完整的说一遍(板书)很好,大家都能正确的找到这个比例的外项和内项了,观察一下这个比例的外向和内向,它们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呢?(是的,挨着等号的两个项是比例的内项,比例外面的两个项就是比例的外项)那么这种分数形式的比例呢,它的内项和外项你能分清吗?他说的对不对,那么,你们是怎样找出它的内项和外项的是的,将分数形式的比例改写成一般形式再来看,这样就能准确的找到他的内向和外向了。

观察这个分数形式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它们的位置又要怎样的特点呢?,看一看,这是两个数是比例的外项,这是比例的内项,两个外向和内向正好交叉相对。

2.发现规律(1)写内项继续来看,这个比例的外项,你能找到吗?1:()=():12(板书外项)没错,那它的两个内项呢(板书内项),想想括号里面可以填多少?还有其他的答案吗?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那请大家拿出纸和笔,试着写一写、填一填,看看这个比例的内项可能是哪两个数呢。

你能写几种就写几种。

如果有困难的同学可以举手,老师来帮助你。

好大家停笔,刚刚很多同学都写出了多种答案,谁来说一说你补充的内项是多少?每个同学只说一种,1大家一起来检验一下,这两个内项能使比例成立吗?2还有不同的答案吗?不行?3还有谁来说,行吗?还有不同的吗?这么多同学都在举手,看来还有很多不同的答案,这里写不下了,老师就用省略号来代替。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2024年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第4单元第2课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3∶12=4∶16
5.1∶1.7=21∶7
外项积:3×16=48 内项积:12×4=48
外项积:5.1×7=35.7 内项积: 1.7×21=35.7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 叫作比例的基本性质。
你能用字母表示这个性质吗?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基本性质:
a∶b=c∶d
a b

c d
ad=bc
不能组成比例
发展性作业
4.选一选。
(1)若a:b=3:4,则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C )。
A. 3a=4b
B. a:4=3:b
C. b:4=a:3
D. b=a 34
(2)已知a:b=c:d。如果把a扩大到原来的3倍,
要使比例成立,那么( D )。
A.b缩小为原来的
1 3
C.d扩大为原来的3倍
B.c缩小为原来的 1

环节二
阅读教材第39页第一段文字, 说一说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 和内项。
环节二
组成比例的四 个数,叫作比 例的项。
2.4∶1.6 = 60∶40 两端的两项叫
内项
作比例的外项, 中间的两项叫
外项
作比例的内项。
如果把上面的比例写成分数形式: 2.4 60 1.6 40
2.4和40仍然是外项,1.6和60仍然是内项。
答:可以组成比例,3.75∶0.5=6∶0.8,0.5和6是 内项,3.75和0.8是外项。
3.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教材P41 练习八T5)
(1)6∶9和9∶12 不能组成比例
(3)1 :1 和 5 :1 25 84 能组成比例
(2)1.4∶2和28∶40 能组成比例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习数学的积极态度。

2. 学生能够理解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反映了两个比相等的数学关系。

比例的基本性质包括比例的乘法和比例的除法。

1. 比例的乘法:如果a:b=c:d,ad=bc。

2. 比例的除法:如果a:b=c:d,a/c=b/d。

学生将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等方法,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并能够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学生能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

难点:1. 学生能够理解和运用比例的乘法和比例的除法。

2. 学生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合作学习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欲望。

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引入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例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比例的兴趣。

2. 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实验和推理,探索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通过实际例题,理解比例的乘法和比例的除法。

3. 应用:教师提供一些实际问题,学生运用比例的基本性质进行计算和解决。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应用。

5.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和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提问和合作学习等,评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能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等方法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2、能根据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3、培养学生猜想与验证、观察与概括的能力。

4、让学生经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收获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难点:自主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准备:投影片、练习纸三案设计:学案一、自学质疑[探究任务一] 比例的意义1、投影出示几组比,让学生写出各组的比值,二、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一、回顾旧知、孕伏新知:1、谈话: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了比的许多知识,说说你已经知道了比的哪些知识?(生答:比的意义、各部分名称、基本性质等。

)还记得怎样求比值吗?能很快算出下面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吗?2、师板书题目:(1)4:5 20:25 (2)0.6:0.3 1.8:0.9(3)1/4: 5/8 3:7.5 (4)3:8 9:27[评析:开门见山,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手,方便快捷,循序渐进,为新课做好准备。

因为这些题目还要用到,所以不惜费时板书——有效的呈现方式]二、丝丝入扣,深挖比例的意义(一)认识意义1、指名口答每组中两个比的比值,在比例下方写上比值。

师问:你们有什么发现吗?(三组比值相等,一组不等)2、是啊,这种现象早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和研究。

人们把比值相等的两个比用等号连起来,写成一种新的式子,如:4:5=20:25 师:最后一组能用等号连接吗?为什么?数学中规定,像这样的一些式子就叫做比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比例(板书:比例)[评析:通过口算求比值,不经意间学生就有了发现,有三组式子比值相等,一组不等,如行云流水般引出比例。

有效的课堂教学,就需要像这样做好新旧知识的完美衔接。

]3、同学们想研究比例的哪些内容呢?(生答:想研究比例的意义,学比例有什么用?比例有什么特点……)4、那好,我们就先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到底什么是比例呢?观察黑板上这些式子,你能说出什么叫比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抓住关键点板书:两个比比值相等)同学们说的比例的意义都正确,不过数学中还可以说得更简洁些。

福建专版2019春下册2年级数学人教版比例的基本性质

福建专版2019春下册2年级数学人教版比例的基本性质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导航:【教学内容】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材第41页内容)。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提高学生观察、计算、发现、验证和总结的能力。

3.在总结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到探索数学问题的乐趣。

【重点难点】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并正确地组成比例。

【教学准备】投影仪。

教学过程:【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什么叫做比例?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3和8∶5 0.2∶2.5和4∶50教师:同学们能正确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新课讲授】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引导学生自学教材第41页第1行、第2行的内容。

教师板书:2.4∶1.6=60∶40指名让学生指出板书的比例的外项、内项。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接着板书: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师:我们知道了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那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探究一下。

教师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组织学生观察组成比例的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并探究它们的关系。

学生小组内交流。

指名汇报,学生可能会说: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两个内项的积等于两个外项的积。

验证其他的比例有没有这个规律,举例说明,检验发现。

如:54∶0.5=1.2∶43,两个外项的积是54×43=0.6,两个内项的积是0.5×1.2=0.6。

外项的积等于内项的积。

如果把比例改成分数形式呢?如:53=159,3×15=5×9。

等号两边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所得的积相等。

教师:这个规律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引导学生说一说,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补充:在比例里,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齐读两遍。

3.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哪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

小学数学《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比例的概念,掌握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

2. 比例的意义:比例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当一个量变化时,另一个量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3. 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中,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比例的概念、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教学难点:比例的基本性质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2. 采用引导发现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比例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比例,理解比例的意义。

2. 讲解新课:讲解比例的概念,引导学生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4. 总结提升:归纳总结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强调比例在生活中的应用。

5. 布置作业:设计适量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案剩余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继续编写。

六、教学策略:1. 利用实物、图片等教学资源,增强学生对比例概念的直观理解。

2. 通过数学游戏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参与度。

3. 设计具有梯度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4. 注重个体差异,给予学生个性化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学习难点。

七、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用于展示比例实例和关键概念。

2. 实物或图片,用于直观展示比例关系。

3. 练习题纸张或电子文档,用于学生练习。

4. 分组学习材料,如小卡片或计算器,用于小组活动。

八、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积极程度。

2. 理解度评估:通过练习题和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对比例概念和性质的掌握情况。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

《比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7篇)《比的基本性质》篇一课题:比的基本性质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并使学生认识事物之间都是存在内在联系的。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正确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对策: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出比的基本性质。

教学预案:一、复习1、36÷4=()÷8=()÷224÷12=48÷()=12÷()=6÷()师: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忆商不变规律:被除数与除数同时乘或除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2、师:填写时,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回忆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二、新授(一)认识比的基本性质1、出示例题3师:先说出质量与体积的比是几,再求出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2、观察表格中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我们可以发现有三个比的比值相同,说明了它们质量与体积的比也相等,用连等号来表示。

板书:4:5=16:20=40:503、师:观察这个等式,什么在发生变化?是怎样变化的?什么没变?(让学生结合等式中的数据进行说明)4、谁来说说你们发现的规律?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教师板书)5、比的前项与后项可不可以同时乘以0,为什么?可不可以同时除以0?板书中补充:(0除外)说明:这就是比的基本性质。

(板书:比的基本性质)5、你觉得商不变规律、分数的基本性质与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联系?6、运用:出示第71页上练一练第1题让学生独立填写,组织交流。

说明填写理由。

7、我们看一下这三组比,前后两个比的比值虽然相同,但是哪个比看上去更简单一点?师:我们把像这样的比(8:5、3:5)叫做最简单整数比。

想一下,最简单整数比有什么特征?生:比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且只有公因数1(二)化简比利用比的基本性质,我们可以把一些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比例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三亚市第九小学刘露教材分析《比的基本性质》属于数学概念教学。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及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求比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它既是对前面所学知识的巩固应用,也为学生今后学习比例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节课的知识目标是: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并会应用这个性质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能力目标是: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教学中,鼓励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主动地建构概念,应用概念,从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在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是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基本性质,六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推理概括能力,他们完全可以根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推导出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通过让学生猜想--验证--应用,让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应用性质化简比。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比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2、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比的基本性质,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活动一1、出示例1,出示例1,让学生解答。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1)、猜想:我们学过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和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比同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你有什么联想和猜测呢?生: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2)、验证:大家敢于猜想值得表扬,许多发明创造都来自于猜想。

不过,猜想毕竟是猜想,它还有待于证明。

你们能想办法对自己的猜想进行验证吗?(让几个小组的代表说一说验证过程并板书在黑板上。

)①根据分数、比、除法的关系验证。

②根据比值验证。

......③教师小结:大家的验证都说明了以上的猜想是正确的,这个规律(指板书)就叫做比的基本性质(板书课题)。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第十二册第三单元第一二课时的内容。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得基础上教学的。

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4、教法、学法: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二、说程序设计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获得,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设计。

(一)复习导入让学生根据所给信息写出两个比。

目的就是为新授进行铺垫,搭建脚手架,同时也为学生后面区分比例和比打下基础。

(二)教学新课分成两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先出示几个比,让学生计算它们的比值,然后通过观察、比较,给这些比分类。

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发现,根据比值是否相等来分类。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比例与代数
在代数中,比例关系可以通过方程式来表示和解 决。因此,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对于学习代数具 有重要意义。
05 比例计算技巧与注意事项
比例计算中常用技巧
交叉相乘
在比例计算中,交叉相乘 是一种常用技巧。通过交 叉相乘,可以快速求出比 例中的未知项。
等比设数
当遇到复杂的比例关系时, 可以尝试设定一个公共的 比例系数,将问题简化为 等比数列的求解。
比例与其他数学概念的联系
比例与分数、百分数等数学概念有着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转化和应用。
复杂比例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于复杂的比例问题,可以通过列方程、设未知数等方法进行解决。
自我评价与反思
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进 行评价,包括比例的定义、基 本性质和解比例的方法等。
反思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如理解不深入、应用不熟练等, 并提出改进策略。
比例与分数、小数、百分数之间转换
比例可以转换为分数形式,如a:b可以表示为a/b。
比例也可以转换为小数形式,通过计算a除以b得到的小数就是该比例的小数形式。
比例还可以转换为百分数形式,将a除以b得到的小数乘以100,再加上百分号即可 得到该比例的百分数形式。
02 比例基本性质介绍
比例第一基本性质(反比关系)
03
设计中的比例
在艺术设计、建筑设计和工业设计中,比例的运用对于作品的美感和实
用性至关重要。
数学问题解决中比例方法应用
等比关系
在数学问题中,当两个量的比值保持恒定时,我们称之为 等比关系。利用等比关系可以解决很多实际问题,如速度、 时间和距离之间的关系。
比例运算
比例运算包括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判断比例是否相等以及 利用比例进行单位换算等。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第一章:比例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1 比例的定义:介绍比例的概念,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1.2 比例的基本概念:了解比例的四个部分,即比例的前项、后项、内项和外项。

第二章:比例的表示方法2.1 比例符号:学习比例的表示方法,使用“::”或“∶”来表示比例。

2.2 比例式:掌握比例式的写法,比例式中的数字称为比例的项。

第三章:比例的性质3.1 比例的基本性质:学习比例的基本性质,即两内项之积等于两外项之积。

3.2 比例的性质应用:通过例题讲解比例性质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章:比例的计算4.1 比例的计算方法:学习比例的计算方法,即将比例式中的数值相乘,再进行约分。

4.2 比例计算实例:举例讲解比例计算的方法,巩固比例计算技巧。

第五章: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5.1 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举例说明比例在购物中的应用,如计算折扣后的价格。

5.2 比例在长度、面积计算中的应用:学习比例在长度、面积计算中的应用,如比例尺的计算。

本章总结:通过本章学习,使学生掌握比例的定义、表示方法、基本性质及计算方法,并能将比例应用到实际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

第六章:比例的变换与比例尺6.1 比例的变换:学习比例的等比例变换,了解如何通过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数来得到新的比例。

6.2 比例尺的概念:介绍比例尺的定义,学习如何根据实际长度和地图长度的比例关系来计算比例尺。

第七章:比例问题解决策略7.1 比例问题的一般解法:学习解决比例问题的基本步骤,包括建立比例式、解比例、检验解等。

7.2 比例问题的灵活解决:探讨在特殊情况下,如何灵活运用比例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第八章:比例与分数的关系8.1 比例与分数的联系:探讨比例与分数之间的关系,理解比例可以看作是分数的一种特殊形式。

8.2 利用比例解决分数问题:学习如何利用比例性质解决涉及分数的问题。

第九章:比例在几何中的应用9.1 比例在相似三角形中的应用:学习如何利用比例解决相似三角形的问题。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比例的基本性质》课件

在物理学中,比例关系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力学中,物体运动的距离与时间成正比,速度与距离成正比;在热学中,热量与温度成正比;在电学中,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等。
这些比例关系是物理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对于解释自然现象和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在工程领域,比例关系的应用也十分广泛。例如,在建筑设计、制造、施工等方面,比例尺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设计和制造各种物体。
详细描述
交叉乘积形式的表示方法是将比例中的两个数交叉相乘,例如,3:5可以表示为3×5的形式。这种表示方法能够展示两个数之间的乘积关系,并且有助于理解比例的性质和特点。
总结词
坐标轴上的表示方法是将比例的两个数分别作为横轴和纵轴上的坐标点,以图形的方式展示比例关系。
详细描述
在坐标轴上表示比例的两个数时,通常将一个数作为横轴,另一个数作为纵轴。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清晰地展示两个数之间的比例关系,并且可以通过图形的方式进行比较和计算。这种表示方法在数学、物理等学科中广泛应用。
无理数比例的特性
无理数比例具有无限不循环的小数表示形式,无法精确计算。但在某些情况下,它们表现出特殊的规律性和美感。
无理数比例的实例
圆周率π在几何学中具有重要地位,它表示圆的周长与其直径的比值。此外,音乐中的音阶也与无理数比例有关,如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徵、羽”对应着不同的频率比值。
要点三
分数的定义与性质
要点三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详细描述
04
CHAPTER
比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在统计学中,比例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描述数据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例如,通过比较不同年龄段、性别等人群的比例,可以了解人口分布的特点和趋势。
比例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计算面积、体积、长度等。通过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快速地找到两个量之间的相对大小和关系。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

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作为一名老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我们应该怎么写说课稿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说课稿1一、说教材(1)地位与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的知识。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比例的基本性质,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掌握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来学习的,为学生接下来学习正比例、反比例以及比例的应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比例各部分的名称,并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参与、体验意识,发展学生的运算能力及数感;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并且喜欢学习数学。

(3)重点、难点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根据乘法算式写出正确的比例。

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比和比例的意义,具备一定的数感和运算能力。

六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正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

三、说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我将采用实践探究法为主,提问法和讲授法为辅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同桌交流和小组合作。

四、说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引入新课(5分钟)首先投影出示不同长宽比的故事书、科学书,请学生根据书本下方的长宽比数据写出比例,顺势揭题。

(二)交流讨论,探求新知(20分钟)1、教师讲授,认识比例各部分名称多媒体课件出示比例:2、4:1、6=60:40,然后向学生讲解: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向。

2、小组合作,探究比例的基本性质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能发现内项和外项之间的关系吗?”,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进一步帮助学生明确:这就是比例的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教案。

课件。

1.教学内容:《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

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

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

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根据磨课研究目标,结合本课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比例的概念形成过程,理解比例的意义,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并能正确的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知道比和比例的区别。

(2)通过自主探索发现比例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比例的性质进行判断。

(3)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

3.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

2.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4.教学难点应用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本课设计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探究学习过程中体会比例的意义和价值,掌握比例的有关知识。

正确处理好“预设问题”与“生成问题”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由情境导入,引导学生从情境中筛选问题,找到可行的研究方向,在小组合作中完成新知的探究。

课堂上,教师作为主导者为学生“保驾护航”,穿插针对性强、形式多样的巩固练习,使“四基”落到实处。

在第一部分里,以国旗法为出发点,用于学生生活密切相连的情境图和开放性的问题引起学生广泛的思考。

学生通过交流自己的看法和疑问,最终聚焦于一点,为探究比例的意义找准方向。

第二部分:比例的意义是本课重点内容,相对于追求记忆概念的文字表述,理解与应用更为重要。

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共13张PPT优秀课件

数学比例的基本性质人教版共13张PPT优秀课件
(1)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是否可以组成比例?
0.5:0.8=3.75:6
0.5×6=3
0.8×3.75=3
答:两块水稻田的产量与面积之比,可以组成比例。
练习八
(2)如果可以组成比例,指出比例的内项和外项。
0.5:0.8=3.75: 6
答:比例的内项是0.8和3.75,比例的外项是0.5和6。
ad=bc
探索新知
a ∶b=c ∶d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6:3和8:5
6×5=30
3×8=24
不能组成比例
(2)0.2:2.5和4:50
0.2×50=10
2.5×4=10
可以组成比例
0.2:2.5=4:50
做一做
(3) : 和 :
巩固新知
4. 李叔叔承包了两块水稻田,面积分别为0.5公顷和0.8公顷。秋收时,两块水稻田的产量分别为3.75 t和6 t。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课堂小结
谢 谢 观 看!
《《我是算命先生》读后感》
同学们再见!
创设自主探索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交流、归纳领悟等过程中,理解比例的基本性质,能够熟练运用。
学习目标
复习旧知
(一)比例各项的认识
2.4:1.6=60:40
例如: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探索新知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
计算下面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和两个内项的积。比较一下,你能发现什么?
(4) 1.2: 和 :5
可以组成比例
1.2×5=6
不能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比例
第2课时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能力目标: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情感目标:会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正确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教学重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比例的“项”以及“内项”和“外项”。

难点:理解并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谁能说一下什么叫比例?
2、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的比能否组成比例。

0.5:0.25和0.2:0.4 1∶5和0.8∶4;
7∶4和5∶3 80∶2和200∶5
(一是看两个比的比值是否相同,二是看他们化成最简比是否相同)
3、今天老师将和大家再学习一种更快捷的方法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二、探究新知
1、教学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同学们能正确地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了,那么,比例各部分的名称是什么?请同学们翻开教材第41页看看什么叫比例的项、外项和内项。

(学生看书时,教师板书:2.4:1.6=60:40)让学生指出板书中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学生回答的同时,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2. 4 : 1.6 = 60 : 40
外项内项学生认一认,说一说比例中的外项和内项。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出示例1。

(1)教师:比例有什么性质呢?现在我们就来研究。

(板书:比例的基本性质)
学生分别计算出这个比例中两个内项的积和两个外项的积。

教师板书: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2)教师:你发现了什么,
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是不是所有的比例都存在这样的特点呢?
学生分组计算前面判断过的比例。

(3)通过计算,我们发现所有的比例都有这个样的特点,谁能用一句话把这个特点说出来?(可多让一些学生说,说得不完整也没关系,让后说的同学在先说的同学的基础上说得更完整.)
(4)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并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教师说明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5)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又是怎样的呢?
指名学生改写2.4:1.6=60:40
这个比例的外项是哪两个数呢?内项呢?
当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等号两端的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怎么样?(边问边画出交叉线)
(6)强调:如果把比例写成分数的形式,比例的基本性质就是等号两端分子和分母分别交叉相乘的积相等。

以前我们是通过计算它们的比值来判断两个比是不是成比例的。

学过比例的基本性质后,也可以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

三、拓展应用
下面的四个数可以组成比例吗?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

(能写成几组就写几组) 5、8、15和24
总结:通过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什么知识?什么是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通过以上学习,大家一定进一步了解比例了吧?
四、作业布置
1、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3:4和6:8能不能组成比例。

2、先应用比例的意义,再用比例的基本性质来判断下面哪
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9和9:12 0.5:0.2和
10:4 1.4:2和7:10
【板书设计】
比例的基本性质
2. 4 : 1.6 = 60 : 40
两个外项的积是2.4×40=96
两个内项的积是1.6×60=9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