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区间施工方法
地铁施工方法

地铁施工方法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地铁修建方法已由最初单一的明挖法发展到现在的明挖、暗挖、浅埋暗挖、盾构法等多种方法并存~施工技术不断发展提高~已初步形成了专门的学科体系。
1.明挖法:通常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宜采用明挖法~但对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仅适合在无人、无交通、管线较少之地应用。
2.新奥法:在我国利用新奥法原理修建地铁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
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制、地层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3。
浅埋暗挖法:又称矿山法:是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又开发的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
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在于~浅埋暗挖法是适合于城市地区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隧道埋深小于或等于隧道直径~以很小的地表沉降修筑隧道的技术方法。
它的突出优势: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而且适合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
浅埋暗挖法的核心技术被概括为18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4。
盾构法盾构法:是在盾构保护下修筑隧道的一类施工方法.特点是:地层掘进、出土运输、衬砌拼装、接缝防水和注浆充填盾尾间隙~并随时排除地下水和控制地面沉降~因而是工艺技术要求较高~综合性很强的一类施工方法。
可用于:在各类软土地层和软岩地层中掘进隧道~穿越面建筑群和地下管线地集的区域时~对周围密集环境影响较小~尤其适用于市区地铁和水底隧道的掘进.5。
全断面隧道掘进机(TBM)方法:TBM为TUNNEL BORING MACHINE的缩写~由机械控制进行掘进~全称为:全断面隧道掘进机。
通常定义中的TBM为: 在以岩石层为掘进对象时~在全断面隧道掘进机中~不具备土压、水压等维护掌子面的功能~装备接触壁面固定器~靠推进时的反作用力推进的盾构机.由于全断面隧道掘进机具有施工速度快、隧道成型好、机械化程度高以及对周边环境影响小等优点~已成为国外隧道开挖普遍采用的方法城市地铁隧道常用施工方法概述摘要]目前国内外修建地铁车站的施工方法有明挖法、盖挖法、暗挖法、盾构法等.主要阐述了修建地铁车站施工方法的原理、施工流程、优缺点~为我国各大城市修建地铁车站时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法提供有益的参考.[关键词]地铁车站;施工方法;施工流程;优缺点;适用条件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与综合国力的增强~城市的规模也不断的增大~城市人口流量还在增加、再加上机动车辆呈现逐年上涨的趋势~交通状况不断恶化。
哈尔滨地铁2号线博工区间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

哈尔滨地铁2号线博工区间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轨道交通工程公司湖北武汉430000)内容提要文章介绍了哈尔滨地铁2号线博工区间联络通道冷冻法施工技术,包括该方法的冻结施工参数计算、工序划分及施工方法,分析总结了地铁联络通道冷冻法的关键技术,可为类似高寒地带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1工程概况I.1区间概况哈尔滨地铁2号线博物馆站~工人文化宫站区间设置一处联络通道兼泵房,联络通道处线间距II.100m,拱顶覆土厚度约9.8m,底板埋深约17.6m,采用矿山法施工。
联络通道及泵站范围内有一根100给水管,埋深2.0m;—根燃气©219,埋深1.7m;排水<|>400,埋深2.4m;电力管,埋深1.3m。
1.2工程及水文地质状况博物馆站~工人文化宫站区间所处地貌为岗阜状平原,根据钻孔揭露和室内土工试验结果,该场地勘察深度内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纪地层。
表层由杂填土组成,上部地基主要由粉质黏土组成,下部主要由中粗砂厚薄不均黏性土组成。
根据勘探揭示的地层结构,勘探深度内场地地下水可分为上层滞水、孔隙承压水,该位置地下水位位于地下3.2m。
孔隙潜水初见水位埋深3.50~7.80m,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3.20~7.30m,标高115.33~117.58m(大连高程系)。
松花江阶地段孔隙承压转无压水初见水位埋深&80~11.50m,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为8.5〜11.1m,标高11&54~119.84m (大连高程系),抗浮设防水位123.5m。
1.3工程难点及控制原则(1)对周围环境控制要求较高隧道的抗变形能力较差,且联络通道地表存在道路及管线,变形控制要求高。
施工过程必须严格控制钻孔、开挖及冻胀、融沉对地层的扰动。
(2)结构施工环境较差通道结构承受的水压大,抗渗要求高。
结构施工环境差,空间狭小,通道拱顶混凝土不易振捣密实,要保证结构不渗漏水难度较大。
2冻结加固方案2.1施工工法根据类似工程施工经验,联络通道施工拟采用“隧道内水平冻结加固土体,隧道内暗挖构筑”的全隧道内施工方案,即:在隧道内采用冻结法加固地层,然后在冻土帷幕中采用矿山法进行通道的开挖构筑施工。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轨道交通区间隧道施工方法城市轨道交通隧道是指修建在地下或水下,连接地下铁道车站并敷设轨道供车辆通行的建筑设施,其结构类型和施工方法应根据区间隧道及车站的规模、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条件进行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主要包括明挖法、暗挖法、盖挖法和特殊施工方法四类。
本节主要介绍明挖法盾构法、矿山法和沉管法等常见的区间隧道施工方法。
一、明挖法明挖法是指在进行地下车站、隧道施工时,由地面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然后自基底向上进行隧道主体结构施工,最后回填基坑并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具有作业技术简单、施工覆盖面大、速度快、工程造价较低、容易保证工程质量等优点,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初期将其作为首选开挖技术;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施工在时间和空间上对施工区域周边的交通环境影响较大;此外,噪声、振动与扬尘等对周边环境也有较大的影响。
二、盖挖法在城市交通繁忙地段修建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时,如果采用明挖法施工,往往会占用道路,影响交通。
当需要保证施工地段的道路畅通时,地下车站的施工可选用盖挖法。
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恢复地面,而整个下部工程施工在封闭的空间内进行的施工方法。
在城市繁忙地带修建城市轨道交通车站时,往往占用道路,影响交通运行。
当城市轨道交通车站设在主干道上,且交通不能中断时,可选用盖挖法。
盖挖法将城市轨道交通土建设施对周边交通、环境的影响限制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相对明挖法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三、暗挖法当埋深超过一定限度后,明挖法不再适用,而要改用暗挖法,即在特定条件下,不开挖地面,在地下进行所有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方法。
目前隧道施工普遍采用暗挖法。
暗挖法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交通、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限度,但其造价昂贵。
城市轨道交通暗挖法施工包括盾构法、矿山法、钻爆法等。
以下介绍盾构法和矿山法。
(一)盾构法盾构法是采用盾构隧道掘进机在地面以下进行隧道开挖的一种施工方法。
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施工流程

地铁区间隧道工程施工流程一、前期准备工作1. 方案设计:首先根据设计需求确定隧道的线路、断面、长度和深度等参数,制定隧道施工方案。
2. 资金筹措:确定隧道施工的预算和资金来源。
3. 施工人员组织:确定工程需要的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建立施工团队。
4. 设备采购:购买隧道施工所需的设备、机械和工具。
5. 材料采购:采购隧道施工所需的各种建筑材料和人工。
6. 安全措施:制订隧道施工的安全管理计划,确保施工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二、隧道施工阶段1. 周边环境整理:在开始隧道开挖之前,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整理,清除障碍物,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2. 掘进坡道施工:首先要进行坡道的掘进施工,为隧道掘进提供施工的通道。
3. 掘进施工:通过隧道掘进机,根据设计方案逐步进行掘进施工,控制掘进的速度和方向。
4. 衬砌施工:隧道掘进后,需要进行衬砌施工,以确保隧道的安全和稳定。
5. 隧道通风安装:隧道施工结束后,需要进行隧道通风系统的安装。
6. 隧道防水处理:隧道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隧道的防水处理,确保隧道无渗漏。
7. 隧道照明设置:安装隧道的照明系统,保证地铁隧道的亮度。
8. 隧道消防设施安装:安装隧道的消防设施,确保隧道的火灾安全。
三、隧道验收和交付阶段1. 隧道验收:对隧道施工完成后进行验收,检查隧道的质量和设计要求是否符合。
2. 隧道试运行:进行隧道的试运行,检验隧道通风系统、照明系统、消防设施等是否正常运行。
3. 隧道交付:最后完成隧道的验收和试运行后,将隧道交付给地铁公司或相关单位使用。
以上就是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流程的详细介绍,施工中需要注意安全措施,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希望对大家了解地铁隧道施工有所帮助。
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方案

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方案地铁的建设与发展已经成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地铁线路的建设过程中,竖井施工是不可或缺的环节。
本文将对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方案进行详细的介绍和分析。
一、施工地点确定在进行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前,首先需要确定施工地点。
施工地点的选择应该考虑到地铁线路的走向、站点设置以及城市规划等因素。
同时还要充分考虑到施工过程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确保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二、施工方法选择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常见的包括盖顶法、横向法、纵向法等。
选择适用的施工方法需要综合考虑施工的难度、效率和经济性等因素。
在各种方法中,盖顶法是比较常用的一种,它具有施工周期短、适用于各种条件的优点。
三、竖井结构设计竖井的结构设计是施工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竖井的结构应该满足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施工难度小等要求。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地质条件、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等因素的影响,确保竖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四、施工过程控制施工过程中的控制是保证施工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手段。
需要制定详细的施工计划,包括施工的步骤、时间节点、质量要求等。
同时还要进行施工现场的监控和管理,及时处理施工中的问题,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五、安全措施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过程中需要重视安全问题。
施工人员应该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规定,佩戴好安全装备。
同时还需要进行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为了防止事故的发生,还应该配备好消防设备和紧急救援设备。
六、环境保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
施工现场应该设置好隔离带,避免施工引起的噪音、粉尘等对周边居民的影响。
同时还要规范施工废弃物的处理,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七、施工成果验收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成果验收。
验收的内容包括施工质量、竣工图纸、安全文案等。
只有通过验收,施工才能算是正式完成,并投入使用。
总结地铁车站区间竖井施工是地铁建设的重要环节,需要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并进行全程控制和管理。
地铁 区间车站 施工方案

地铁区间车站施工方案
引言
地铁作为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繁忙的客流和运输任务。
在地
铁线路的建设过程中,区间车站的施工方案是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地铁区间车站施工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流程,旨在提高施工效率,确保施工质量,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背景
地铁区间车站是地铁线路中的重要节点,连接不同区间的车站。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考虑到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保障乘客乘坐安全和舒适。
施工方案制定
环境调研
在确定施工方案前,需要对施工区域周边环境进行充分调研,包括地质、地形、地下设施等情况,以确保施工过程中不会对周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施工方案设计
根据环境调研的结果,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
包括施工工序、施工时间、施工
队伍组织等内容,以确保施工过程有条不紊,高效顺利进行。
施工过程控制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进度、质量进行严格监控。
及时调整方案,处
理突发问题,确保施工按计划进行。
施工实施
安全措施
施工期间,需要采取严格的安全措施,包括设置警示标识、安全带、安全网等,确保施工人员和乘客安全。
环境保护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周边环境进行有效保护,避免污染物排放、噪音扰民等
问题。
施工质量控制
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标准,保障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
结语
地铁区间车站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是地铁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运营和乘客出行体验。
只有做好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才能确保地铁线路的正常运营,为城市交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城市地铁隧道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施工技术

城市地铁隧道区间浅埋暗挖施工地表沉降控制施工技术◎李广洲随着城市建设及轨道交通的发展,地铁隧道采用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工程越来越多,并且展现出明显的优越性,目前已经成为城市地铁施工采用的主要方法之一。
浅埋暗挖法主要通过采取超前加固、优化开挖顺序、改变开挖台阶长度等手段来提高地铁隧道的开挖质量和整体施工安全指标。
通过采用浅埋暗挖法,地铁隧道的多种技术难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因此,浅埋暗挖法对于地铁隧道施工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浅埋暗挖法隧道施工技术(一)试验段施工在浅埋暗挖法施工中,由于隧道周围地层的复杂性、不稳定性特点,需要在隧道施工中进行试验段施工。
首先,在进行隧道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试验段等计划后,需制定隧道开挖试验段,主要探测施工中围岩的变形规律、地面沉降、隧道支护等问题。
其次,从隧道试验段施工中获取的施工参数,可准确地分析出隧道围岩的地质类型、岩石性能,从而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开挖方案、支护方式、地层加固等形式。
(二)隧道开挖在隧道工程采用浅埋暗挖工艺进行施工时,应结合工况特点、隧道围岩结构特征、周围建筑物下环境要求,以及施工承包单位等基础条件,确认具体的掘进开挖方法,如果施工组织要求较高,应考虑在试验段予以实践施工,从而论证作业成效。
一般情况下,山岭隧道多采取正台阶法进行施工,城市隧道则多采取短台阶法或上台阶分部开挖法进行施工。
施工中所有工序在进行作业时,应尽量不对围岩结构造成扰动影响,如果是应用爆发开挖,应坚持“弱爆破”与“短进尺”施工控制原则,且爆发尺寸一般控制在1米范围之内。
(三)隧道支护第一,利用初期支护来承担所有的荷载,而二期支护则是作为安全的储备工作;第二,将隧道工程初期支护作为临时支护,同时,将二次支护作为隧道工程支护主要结构;第三,初期和二期支护共同作为支护的承载结构,但支护方式的选取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判断,并在施工中根据数据和信息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通常情况下,隧道工程开挖施工是在浅层地表进行的,因此对于地质结构稳定性的要求比较高,一般情况下,隧道工程在浅埋暗挖地段施工中,双层超前小导管。
沈阳地铁一号线暗挖区间竖井和横通道施工技术

地铁暗挖区间竖井和横通道施工技术摘要:为保证暗挖区道施工的顺利进行,介绍了竖井开挖与横通道开挖相结合的施工的一些关键技术,横通道二衬砼施工技术,这些施工技术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暗挖区间;竖井;横通道;施工一、工程概况沈阳地铁一号线保工街站~铁西广场站区间2号竖井位于区间渡线处,且位于左线大断面一侧,其与施工横通道中心里程为DK9+060。
竖井断面设计净尺寸为4.6m ×6.4m,壁厚为350mm,开挖深度为21.093m。
竖井采用倒挂井壁法施工,从上而下随开挖随架设钢格栅、挂钢筋网、打设锁脚锚杆、架设临时横向支撑、喷射混凝土,及时对锚杆进行注浆。
施工横通道采用拱型结构,直墙断面,长度为38m,开挖断面为5.7m×12.5m,初支厚度为350mm。
横通道采用中隔壁法进行开挖,分上中下三个导洞进行。
竖井立面图二、方案比选(1)原设计方案首先进行竖井开挖及支护,同时架设临时支撑,等竖井开挖至底部并进行封底后,再进行横通道的施工。
(2)实施方案由于横通道高,如等竖井开挖至底部后才进行横通道的施工,势必要搭设较高的施工操作平台,且操作平台需分阶度进行拆除,费工也费时,同时安全性也不好。
经过认真分析,此方案不可取,在结构受力上也不合理,如在已成形竖井壁上开设横通道上导洞马头门时,拱脚处将会产生应力集中,使竖井壁产生较大的不利影响;经济上也是不利的,既要搭设操作平台,同时也使马头门处产生较多的建筑废渣,弄费较大的资源。
经过专家指导,最后采用竖井施工与横通道施工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即竖井向下开挖至横通道上导洞下部时,视情况封闭竖井底,进行横通道上导洞的开挖及初支,等上导洞初支封闭成环8m以上时,再进行竖井的开挖,依此情况开挖至横通道中导洞时,进行中导洞的开挖及初支,最后开挖至竖井底,施工下导洞。
实践证明,根据现场施工及监测情况分析,方法非常可行,达到了施工简便、安全及经济的特点。
三、方案实施1、竖井锁口圈梁施工锁口圈梁为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是整个竖井的一个保护帽,由于场地比较窄,要求其设置在地基承载力较高的地层上,以承受井口提升架系统传递过来的荷载。
地铁盾构区间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施工工法

地铁盾构区间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施工工法1 前言传统的地铁区间机电配管施工主要采用离墙码或“Ω”型卡子进行固定,由于区间管线多、固定间距短,导致打孔安装效率较低。
近年来,随着盾构管片技术创新,越来越多地铁线路采用预埋滑槽管片,减少后期安装打孔对管片的影响。
本工法针对区间动照配管进行研究开发,通过分析预埋滑槽及T型锚栓的安装特性,结合区间配管要求进行编制本工法,为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施工提供规范化、标准化的技术指导。
通过采用C型钢支架结合预埋滑槽固定区间配管,施工现场无需打孔,可直接安装。
提高施工效率的同时大大降低了返工率,促进地铁机电安装技术进步,具有极好的综合的社会经济效益。
2 工法特点2.0.1 适用性广,盾构管片施工中普通机械螺栓同样适用。
2.0.2 C型钢支架施工工艺简便,易于操作,对工人技术熟练度要求低,且施工速度快,安装牢固,解决了传统配管在地铁区间中对工人技术熟练度高、施工周期长、工程安全质量通病多的弊病。
2.0.3 C型钢支架结合预埋滑槽安装,现场无需打孔直接固定,提高施工效率。
2.0.4 C型钢采用T型螺栓固定于预埋滑槽上,无需在盾构管片上打孔,减少了对盾构管片的损坏。
3 适用范围本工法适用于地铁预埋滑槽区间机电配管安装。
4 工艺原理地铁盾构区间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是利用C型钢为载体,充分发挥T 型锚栓、P型卡的快速施工特性快速固定配管。
安装时将T型螺栓端头沿着槽道垂直槽道放进槽道内旋转90°,使得T型螺栓齿牙跟槽道齿牙紧密贴合,即可固定C型钢。
C型钢固定后,将单片P型卡置于C型钢内,与C型钢内侧齿牙贴合紧密,将钢管置于P型卡上,再将另一片P型卡用同样方法固定于钢管上方,最后将两片P相关用螺栓拧紧,拧紧前调整P型卡位置使两片P型卡与内侧齿牙贴合紧密,如图4所示。
图4 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安装原理图5 施工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5.1施工工艺流程地铁盾构区间预埋滑槽管片C型钢支架配管施工工法流程如图5.1所示。
简述地铁区间矿山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方法。

简述地铁区间矿山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方法。
地铁区间矿山法是一种新型的地铁建设方法,它采用横坑开采技术,将建设地上线路分解为多个横掘坑段,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现场施工,可以完成大规模的地底穿越施工。
施工过程中,先按照设计要求,以矿山机械或爆破方法,在开挖层进行横向矿山开采,由此挖出横掘坑,再将横掘坑中的地质物料用挖土机进行运输,当坑体挖深到设计要求的位置时,便可以进行管片组装安装、钢支撑施工等施工工作,完成整个穿越工程。
盾构法是一种比较常用的微型地铁施工方法,它建立在两端支撑点的基础上,使用大盾构机从两端支撑点向中间按一定角度推进挖掘,形成导向器,然后在导向器内装设钢筋混凝土管,并经历一系列衬砌及维修等施工工作,从而完成整个地铁工程。
沉管法是一种地铁建设方法,它首先施工一条预制混凝土管沟,然后将模块化管片一只只安装在其中,并且设置支撑架,最后将管片密封,形成完整的管道,从而实现地铁的建设。
1.1.2 地铁工程的常用施工方法

2. 盾构法施工概貌 ➢ 施工步骤:
建始发井→在井内安装盾构机→推进、同时出土及安装管 片→同步注浆(防止地层沉降及固定管片)→进入接收井及 拆除盾构机
➢ 施工框图
排土 掘削土搬出 掘削土処理
場外搬出
掘削 壁后注浆
拼装管片
管片搬入 管片保管 贴防水材 坑内搬入 管片搬送
3. 开挖方法:
根据不同断面和地质条件选择相应的施工方法 〈1〉正台阶法
第一步:拱部超前注浆小导管施工
第二步:上断面环形开挖留核 心土
第四步:铺设防水板,由下至上 模筑二衬
第三步:下断面开挖
〈2〉中隔壁法(CD法)
上台阶 核心土
上台阶 核心土
下台阶
上台阶 核心土
〈3〉交叉中隔壁法(CRD法)
第一步:左上断面开挖
剖面图
4.管片及防水
管片宽1.2m、1.5m, 每环6块
管片的储存及搬运
管片搬运台车
K管片
用螺栓将管片连接
为避免应力集 中应错缝拼装
管片的拼装图
管片的自动拼装
管片的密封材料
充填材料防水
5. 盾构掘进 ➢ 管片拼装; ➢ 控制盾构姿态; ➢推进力 ➢保持土压; ➢控制出土量; ➢同步注浆。
水平井结构示意图
2.注浆加固地层 ➢ 小导管注浆; ➢ 长管棚; ➢ 深孔注浆。
一般情况下多采用小导管注浆,当小导管注浆不能满足开挖 安全和建(构)筑物保护时,往往增加长管棚,或有堵水要求 时采用深孔注浆。
(1)小导管注浆
φ8mm
φ42钢管
0.2m
φ6mm
(2)长管棚
(3)深孔注浆
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造价分析

地铁区间施工方法及造价分析摘要: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介绍了地铁区间隧道的施工方法、工序及造价分析。
关键词:地铁区间;施工方法;造价分析在城市中修建地下铁道,其施工方法受到地面优点。
因此,在地面交通和环境条件允许的地方,应建筑物、道路、城市交通、环境保护、施工机具,以及资金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较大,因此其比一般隧道、桥梁工程的施工技术要求更高、难度更大、造价也更昂贵。
以深圳地铁一期工程为例,该工程由规划的1 号线东段和4 号线南段组成,1 号线由罗湖站至侨城东站,4 号线由皇岗站至少年宫站(原文化中心站),正线路总长19. 468 km , 工程总投资为105. 85 亿元,平均每公里造价5. 44 亿元。
由于工程所处地理位置及地区的特殊性,加之沿线工程及水文地质条件复杂,增加了施工难度,形成了区间段的施工方案集明挖、暗挖、盾构各种工法于一体的多样化组合。
下面笔者就该工程地下区间隧道部分的不同施工方法及其造价进行分析比较。
1 施工方法的采用施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工程的性质、规模、地质和水文条件,以及地面和地下障碍物、施工设备、环保和工期要求等因素,经全面的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深圳地铁区间隧道施工方法经以上多方面比选后采用了以下3 种不同的施工方法。
1. 1 明挖顺做法施工明挖法是修建地下铁道常用的施工方法,具有施工作业面多、速度快、工期短、易保证工程质量等尽可能采用。
明挖顺做法是明挖法施工按其主体结构的施工作业顺序进行分类的一种,以金田至益田区间施工方法为例,其步骤为:(1) 拓宽、设置临时道路,进行交通疏解;(2) 开挖上部敞口放坡基坑;(3) 施做基坑止水围护结构;(4) 坑内设井点降水;(5) 基坑内分层开挖土方,及时架设腰梁和横撑;(6) 挖至坑底,施作垫层及底板防水层和保护层;(7) 逐层向上顺做主体结构,边墙防水层,拆除支撑;(8) 铺设顶板防水层并施作保护层,回填土方;(9) 拆除临时便桥,清整场地,恢复路面。
某地铁区间联络通道开挖施工方案

某地铁区间联络通道开挖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施工设计图纸。
2)施工现场调查资料。
3)依据的主要有关工程施工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如下:《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地下铁道、轻轨交通工程测量规范》 GB50308-1999《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GB50086-200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964)类似工程施工经验二、工程概况2.1设计概况我项目部管段的某地铁区间在里程K1+920设一联络通道。
联络通道为单拱直墙断面,开挖高度4.3m,宽3.16m。
复合式衬砌,钢格栅+C20网喷混凝土初期支护,厚度250mm;C30、S8钢筋混凝土衬砌,厚度30cm。
超前小导管注浆加固,短台阶法暗挖施工。
设计断面形式及其和区间的关系见下图。
联络通道断面图2.2工程地质概况某地铁区间位于XXX河冲积扇南部地带,地形基本平坦,地面标高为46m左右。
地层由上至下依次为:人工堆积层、第四纪全新世冲洪积层、第四纪晚更新世冲洪积层。
隧道主要穿越地层为粉质粘土、粘土层,个别地段穿过粉土层、粉细砂层。
2.3水文地质概况隧道受上层滞水和潜水层影响,施工中采用井点降水,满足浅埋暗挖的无水作业条件。
进洞前采用超前探管探测,确定支护背后没有积水,状况满足施工。
三、工期计划联络通道在正线初期支护超过30m以外、背后回填注浆完成后即可施工。
计划工期15天,为年11月21日~年12月5日。
四、施工方法联络通道断面小,距离小,围岩土体密实,开挖中能保证施工安全和结构稳定,工字钢临时支撑洞口正线支护,进洞采用头双排小导管注浆,头3榀格栅密排,短台阶法开挖。
隧道长度较短,采用单侧施工,在左线进洞后封闭掌子面,由右线进洞开挖至贯通。
施工工序如下:左线施工准备→放设开挖轮廓→安装洞口临时钢支撑→洞口双排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1榀明洞→破除上台阶环行混凝土→安装1榀上台阶格栅→破除上台阶核心部分混凝土→上台阶开挖支护4m→破除下台阶混凝土→下台阶开挖支护施工2m→网喷混凝土封闭掌子面→右线施工准备→放设开挖轮廓→安装洞口临时钢支撑→洞口双排小导管注浆加固→施工1榀明洞→破除上台阶环行混凝土→安装1榀上台阶格栅→破除上台阶核心部分混凝土→上台阶开挖支护至贯通→破除下台阶混凝土→下台阶开挖支护→完成开挖支护施工→背后回填注浆。
地铁施工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项目概述本项目为XX市地铁一号线XX站至XX站区间施工,全长约XX公里。
地铁一号线是XX市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城市运输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方案旨在为地铁一号线XX站至XX站区间的施工提供详细的指导。
二、施工准备1. 组织机构成立地铁一号线XX站至XX站区间施工项目部,负责整个施工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项目部下设以下部门:- 技术部:负责施工方案编制、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 工程部:负责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组织、现场协调等;- 质量安全部: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 采购部: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等;- 财务部: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管理。
2. 人员配置根据施工规模和工程特点,项目部配置以下人员:- 项目经理:负责整个项目的组织、协调和管理工作;- 技术负责人:负责施工方案编制、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等;- 工程师:负责施工进度管理、施工组织、现场协调等;- 质量安全员: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督;- 材料员:负责施工材料的采购、验收等;- 财务人员:负责施工项目的资金管理。
3. 施工材料及设备根据施工方案,配置以下施工材料及设备:- 施工材料:钢筋、混凝土、防水材料、电缆、管道等;- 施工设备:挖掘机、搅拌机、泵车、运输车、模板、支撑架等。
4. 施工图纸及技术规范收集整理施工图纸、技术规范、施工标准等资料,确保施工过程中有据可依。
三、施工方案1. 施工顺序本项目施工顺序为:前期准备、土方开挖、基础施工、主体结构施工、装饰装修、设备安装、调试、验收。
2. 土方开挖- 采用机械开挖的方式进行土方开挖,遵循“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 开挖过程中,注意边坡稳定,防止坍塌;- 开挖完成后,进行地基处理,确保地基承载力满足要求。
3. 基础施工- 基础施工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 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质量,确保基础结构安全、稳定。
简述地铁区间矿山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方法。

简述地铁区间矿山法、盾构法、沉管法施工方法。
地铁作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设方法也逐渐多样化。
根据地质条件不同,施工部位不同,地铁建设可以采用多种施工方法,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区间矿山法、盾构法和沉管法。
本文将对这三种常见地铁建设方法进行简述。
一、区间矿山法区间矿山法又称“明挖法”,是地铁建设中最传统的施工方法之一。
区间矿山法适用于地表和地下深度较浅的区域,主要用于开挖地下隧道或挖掘站台、通风井等。
其主要的施工步骤包括:1. 搭建进口和出口施工井:该施工方法需要在地面上挖出一条沟槽,搭建进口和出口施工井。
施工井是将所挖地下空间和地面进行连接的渠道。
根据需要,施工井可以同时承担材料提供、通风、沙石回收等多种功能。
2. 开始挖掘:施工井是区间矿山法开挖工作的起点,施工人员将从施工井向下进行挖掘工作,然后借助升降设备或斜井,将挖掘出的材料或破碎岩石运出施工井外。
3. 安装支护体系:地下土层或岩石如果无法承受自己的重量,需要安装支撑来稳定隧道结构。
支撑体系通常由钢筋网、锚杆、型钢框架和混凝土组成,能有效防止隧道结构变形。
4. 浇筑底板和墙板:在支撑体系安全可靠的情况下,施工人员可以进行底板和墙板的浇筑工作。
浇筑后的混凝土需要充分硬化,确保结构稳定。
5. 进行隧道封顶:当整个隧道挖掘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封顶处理,以确保地上和地下的连通通道不会露出过多。
同时也是确保地铁建设安全的一种方法。
二、盾构法盾构法是在地下进行开挖工作的另一种常见的地铁施工方法。
这一方法适用于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区域,可以有效地控制地下水位,防止坍塌和地下空气不流通等问题。
其主要的施工步骤包括:1. 布置现场:施工前需要布置相关设备和材料。
首先需要布置“盾构机”和配套设备,同时在地面上开辟出设备进出口并铺设输送带和运送材料的设备等。
2. 停车坑打孔安设盾构机:在地下挖掘机制空间的前提下,将盾构机放入“停车坑”中,并进行相应的调试工作。
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方案

区间联络通道施工方案一、工程概述区间联络通道,又称区间联络道或区间通道,是城市地铁线路中连接相邻区间的通道,用于车辆在故障、维修等情况下进行转场。
本次施工的区间联络通道位于城市地铁3号线的两个区间段之间,全长约500米。
本施工方案旨在提供详细的施工步骤和工艺,确保施工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二、施工流程1.前期准备工作a.确认施工资源,包括劳动力、机械设备、材料等。
b.编制施工计划和时间表,确定施工工期和里程碑节点。
c.申请相关工程施工许可证。
2.地质勘察与设计a.进行区间联络通道的地质勘察,了解地下结构和土壤条件。
b.根据勘察结果进行结构设计,包括通道的形式和尺寸。
3.施工准备a.搭建施工现场,包括施工棚、办公室、安全设施等。
b.准备施工所需材料,如钢筋、混凝土、管件等。
c.聘请专业队伍,如管道安装队、混凝土浇筑队等。
4.地面施工a.开挖工作,根据设计要求使用挖掘机进行地面开挖,确保通道的深度和宽度满足要求。
b.地基处理,对挖掘好的地面进行排水和加固处理,以确保地基的稳定性。
c.埋设管道,根据设计要求将联络通道的各类管道(如水、电、气)进行埋设。
d.完成地下结构施工,包括混凝土浇筑、钢筋加固等。
5.顶板施工a.用钢模板进行顶板施工,根据设计要求浇筑钢筋混凝土。
b.确保顶板的平整度和强度满足要求。
6.通风与照明工程a.安装通风设备,确保通道内空气流通和通风。
b.设置照明设施,确保通道内光线明亮,以便于维护和检修工作的进行。
7.道路修复与美化a.进行道路修复,将施工过程中损坏的道路恢复如初。
b.进行绿化美化,为通道周围进行绿化和美化工作,增加市容亮点。
8.完工验收a.进行工程竣工验收,确保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b.整理施工记录和资料,交付相关部门。
三、安全措施1.施工现场设置专职安全员,负责全面监控施工现场的安全状况。
2.施工人员必须持有相关资质证书,并参加安全培训。
3.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特别是防护措施和用电安全。
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密贴位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工法

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密贴位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工法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密贴位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工法一、前言地铁的建设和扩建工程中,通常需要穿越既有的地铁车站和区间,同时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高效和质量。
平顶直墙暗挖隧道密贴位穿越既有地铁车站及区间施工工法是一种有效的施工方法,本文将介绍该工法的特点、适应范围、工艺原理、施工工艺、劳动组织、机具设备、质量控制、安全措施、经济技术分析以及工程实例。
二、工法特点该工法的主要特点是采用平顶直墙暗挖隧道施工方法,能够在不破坏既有地铁车站和区间的情况下进行施工,保持车站和区间的正常运营。
同时,该工法组织紧凑,施工周期短,能够快速完成施工任务。
三、适应范围该工法适用于既有地铁车站和区间的密贴位施工,可以应用于各种地质条件和不同类型的地铁线路。
同时,该工法还适用于既有地下管线和设施的穿越施工。
四、工艺原理该工法通过对施工工法与实际工程之间的联系、采取的技术措施进行具体的分析和解释,让读者了解该工法的理论依据和实际应用。
该工法采用平顶直墙暗挖隧道施工方法,利用隧道推进机进行挖掘,同时使用密闭顶管和防水墙等技术措施来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和质量。
五、施工工艺施工工艺主要包括前期准备、掘进施工、后期处理等阶段。
在前期准备阶段,需要进行勘察、设计、材料准备等工作。
掘进施工阶段主要通过隧道推进机进行挖掘,同时进行衬砌、排水、防水等工作。
后期处理阶段主要包括浆体压入、结构加固、道路恢复等工作。
六、劳动组织施工过程中需要合理组织劳动力,包括施工人员、机械操作人员和监理人员等。
同时需要统一协调施工工艺,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七、机具设备施工过程中需要使用隧道推进机、浆体压入机、挖掘机、起重机等机具设备。
这些机具设备具有高效、稳定、安全的特点,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施工环境和要求。
八、质量控制为了确保施工过程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控制。
包括质量计划制定、检验检测、记录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以保证施工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地铁区间施工方法(一)明挖施工法通常在地面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地铁区间隧道宜采用明挖法,但对社会环境影响很大,仅适合在无人、无交通、管线较少之地应用,该方法现较少采用。
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明挖法是各国地下铁道施工的首选方法,在地面交通和环境允许的地方通常采用明挖法施工。
浅埋地铁车站和区间隧道经常采用明挖法,明挖法施工属于深基坑工程技术。
由于地铁工程一般位于建筑物密集的城区,因此深基坑工程的主要技术难点在于对基坑周围原状土的保护,防止地表沉降,减少对既有建筑物的影响。
明挖法的优点是施工技术简单、快速、经济,常被用为首选方案。
但其缺点也是明显的,如阻断交通时间较长,噪声与震动等对环境的影响。
(二)盖挖施工法埋深较浅、场地狭窄及地面交通不允许长期占道施工情况下采用盖挖法施工。
依据主体结构施工顺序分为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
该法是在既有道路上先完成周边围护挡土结构及设置在挡土结构上代替原地表路面的纵横梁和路面板,在此遮盖下由上而下分层开挖基坑至设计标高,再依序由下而上施工结构物,最后覆土恢复为盖挖顺作法;反之先行构筑顶板并恢复交通、再由上而下施工结构物为盖挖逆作法。
(三)暗挖施工法暗挖法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道施工办法。
暗挖法主要包括:钻爆法、盾构法、掘进机法、浅埋暗挖法、顶管法、新奥法等。
其中尤以浅埋暗挖法和盾构法应用较为广泛,目前北京地区的隧道施工当中亦以该两种方法居多。
1.钻爆法我国地域广大、地质类型多样,重庆、青岛等城市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广州地铁也有部分区段处于坚硬岩石地层中,这种地质条件下修建地铁通常采用钻爆法开挖、喷锚支护(与通常的山岭隧道相当)。
钻爆法施工的全过程可以概括为:钻爆、装运出碴,喷锚支护,灌注衬砌,再辅以通风、排水、供电等措施。
在通过不良地质地段时,常采用注浆、钢架、管棚等一系列初期支护手段。
根据隧道工程地质水文条件和断面尺寸,钻爆法隧道开挖可采用各种不同的开挖方法,例如:上导坑先拱后墙法、下导坑先墙后拱法、正台阶法、反台阶法、全断面开挖法、半断面开挖法、侧壁导坑法、CD法、CRD 法等。
对于爆破,有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技术。
对于隧道初期支护,有锚杆、喷混凝土、挂网、钢拱架、管棚等支护方法。
及时的测量和信息反馈常用来监测施工安全并验证岩石支护措施是否合理。
防水基本采用截、堵、排等几种方法,其中在喷射混凝土内表面张挂聚乙烯或聚氯乙烯板,然后再灌注二次混凝土衬砌被认为是一种效果良好的防渗漏措施。
2.盾构法我国应用盾构法修建隧道始于20世纪50~60年代的上海。
最初是用于修建城市地下排水隧道,采用的是比较老式的盾构机(如网格式、压气式、插板式等),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采用土压式、泥水式等现代盾构修筑地铁区间隧道。
盾构法具有安全、可靠、快速、环保等优点,目前,该方法已经在我国的地铁建设中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各城市地铁采用的盾构机已有60多台,其中上海30台,广州20台,北京、南京、天津、深圳各4台,大多是土压平衡盾构机型。
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盾构(shield )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
钢筒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钢筒的中段安装有顶进所需的千斤顶;钢筒的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
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就在盾尾支护下拼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
盾构推进的反力由衬砌环承担。
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内安装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
盾构法施工工艺见下图所示。
按盾构断面形状不同可将其分为:圆形、拱形、矩形、马蹄形4种。
圆形因其抵抗地层中的土压力和水压力较好,衬砌拼装简便,可采用通用构件,易于更换,因而应用较为广泛;按开挖方式不同可将盾构分为:手工挖掘式、半机械挖掘式和机械挖掘式3种;按盾构前部构造不同可将盾构分为:敞胸式和闭胸式2种;按排除地下水与稳定开挖面的方式不同可将盾构分为:人工井点降水、泥水加压、土压平衡式,局部气压盾构,全气压盾构等。
随着盾构法研究的深入、工程应用的增多,盾构法施工技术以及盾构机修造配套技术也得到了发展提高:上海地铁隧道基本全部采用盾构法修建,除区间单圆盾构外,目前正在使用双圆盾构一次施工两条平行的区间隧道,此外还试验采用了方形断面盾构修建地下通道;采用直径11.2m的泥水盾构建成了大连路越江道路隧道,这也是目前我国最大直径的盾构机。
广州地铁采用具有土压平衡、气压平衡和半土压平衡模式的新型复合式盾构机成功应用于既有软土、又有坚硬岩石以及断裂破碎带的复杂地层的地铁区间隧道修筑,大大拓展了盾构法的应用范围。
深圳、南京、北京、天津等城市虽然地质、水文条件各不相同,但采用盾构法修建区间隧道均取得了成功。
除了上述几点外,我国盾构技术的进步还表现在以下4个方面:①掌握了盾构机的选型和配套技术,与外国合作设计生产盾构机,配套施工设备包括管片模具完全能够自行设计制造;②掌握了盾构隧道的设计和结构计算技术以及防水技术;③掌握了盾构掘进控制技术,如盾构掘进参数选择控制、碴土和压力管理、地表沉降控制、盾构机姿态和隧道轴线控制、管片防裂、同步注浆等,实现了信息化施工,可以确保盾构施工的安全、优质、高效和环保;④掌握了不同地质条件和复杂环境条件下的施工及相关的施工技术。
我国盾构掘进速度最高已达到月进400m以上,平均进度一般为月进160~200m,最高平均进度可达月进240m。
地表沉降可控制在+10~-30mm以内,可以在距既有建、构筑物不足1m的距离安全掘进隧道,既有建、构筑物的变形量可控制在2~5mm以下;隧道轴线误差可控制在30~50mm以内。
盾构法的主要优点:除竖井施工外,施工作业均在地下进行,既不影响地面交通,又可减少对附近居民的噪声和振动影响;盾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主要工序循环进行,施T易于管理,施工人员也比较少;土方量少;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施工不受风雨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在地质条件差、地下水位高的地方建设埋深较大的隧道,盾构法有较高的技术经济优越性。
工程实例:北京地铁五号线即采用了盾构法施工地铁五号线是一条贯穿北京市中心的南北向地下交通大动脉。
南起丰台区宋家庄,向北经蒲黄榆、祟文门、东单、东四、雍和宫止于昌平区太平庄北站,全长27.7 km。
由于该路段地上大型建筑物密集,交通流量大,地下管网复杂,为减少对城市经济和市民生活的影响,经专家论证,决定在雍和宫至北新桥约700 m长的试验段率先采用盾构施工方法。
该盾构为大直径土压平衡盾构机。
3.掘进机法在埋深较浅、但场地狭窄和地面交通环境不允许爆破震动扰动,又不适合盾构法的松软破碎岩层情况下采用。
该法主要采用臂式掘进机开挖,受地质条件影响大。
4.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又称矿山法,起源于1986年北京地铁复兴门折返线工程,是中国人自己创造的适合中国国情的一种隧道修建方法。
该法是在借鉴新奥法的某些理论基础上,针对中国的具体工程条件开发出来的一整套完善的地铁隧道修建理论和操作方法。
与新奥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适合于城市地区松散土介质围岩条件下,隧道埋深小于或等于隧道直径,以很小的地表沉降修筑隧道的技术方法。
它的突出优势在于不影响城市交通,无污染、无噪声,而且适合于各种尺寸与断面形式的隧道洞室。
顾名思义,浅埋暗挖法是一项边开挖边浇注的施工技术。
其原理是:利用土层在开挖过程中短时间的自稳能力,采取适当的支护措施,使围岩或土层表面形成密贴型薄壁支护结构的不开槽施工方法,主要适用于粘性土层、砂层、砂卵层等地质。
由于浅埋暗挖法省去了许多报批、拆迁、掘路等程序,现被施工单位普遍采纳。
浅埋暗挖法的核心技术被概括为18字方针:管超前、严注浆、短开挖、强支护、快封闭、勤量测。
其主要的技术特点为:动态设计、动态施工的信息化施工方法,建立了一整套变位、应力监测系统;强调小导管超前支护在稳定工作面中的作用;研究、创新了劈裂注浆方法加固地层;发展了复合式衬砌技术,并开创性地设计应用了钢筋网构拱架支护。
由于该工法在有水条件的地层中可广泛运用,加之国内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在北京、广州、深圳、南京等地的地铁区间隧道修建中得到推广,已成功建成许多各具特点的地铁区间隧道,而且在大跨度车站的修筑中有相当的应用。
此外,该方法也广泛应用于地下车库、过街人行道和城市道路隧道等工程的修筑。
5.顶管法是直接在松软土层或富水松软地层中敷设中小型管道的一种施工方法。
适用于富水松软地层等特殊地层和地表环境中中小型管道工程的施工。
主要由顶进设备、工具管、中继环、工程管、吸泥设备等组成。
6、新奥法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
新奥法(NATM)是新奥地利隧道施工方法的简称, 在我国常把新奥法称为“锚喷构筑法”。
用该方法修建地下隧道时,对地面干扰小,工程投资也相对较小,已经积累了比较成熟的施工经验,工程质量也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
使用此方法进行施工时,对于岩石地层,可采用分步或全断面一次开挖,锚喷支护和锚喷支护复合衬砌,必要时可做二次衬砌;对于土质地层,一般需对地层进行加固后再开挖支护、衬砌,在有地下水的条件下必须降水后方可施工。
新奥法广泛应用于山岭隧道、城市地铁、地下贮库、地下厂房、矿山巷道等地下工程。
当前,世界范围内应用新奥法设计与施工城市地铁工程取得了相当大的发展。
如智利的圣地亚哥新地铁线采用新奥法施工地铁车站,车站位于城市道路下7~9m, 开挖面积230m2,相当于17m(宽)×14m(高);我国自1987 年在北京地铁首次采用新奥法施工复兴门车站及折返线工程,车站跨度达26m。
针对我国城市地下工程的特点和地质条件, 新奥法经过多年的完善与发展,又开发了“浅埋暗挖法”这一新方法,与明挖法、盾构法相比较,由于它可以避免明挖法对地表的干扰性,而又较盾构法具有对地层较强的适应性和高度灵活性,因此目前广泛应用于城市地铁区间隧道、车站、地下过街道、地下停车场等工程,如根据新奥法的基本原理,采用“群洞”方案修建的广州地铁二号线越秀公园站及南京地铁一期工程南京火车站站,断面复杂多变的折返线工程、联络线工程也多采用新奥法。
在我国利用新奥法原理修建地铁已成为一种主要施工方法,尤其在施工场地受限制、地层条件复杂多变、地下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等情况下用新奥法施工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