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农业的潜力, 优势与发展方向
辽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药的使用 ; 全省保护性耕作示范 区达到 3 个 , 0 保护性
耕作 的实施 面 积达 到 2 . 40 7万 h m ;配方 施 肥 推广 面 积 246 1. 7万 h 肥 料 利 用率 提 高 3 5 , m, %~ % 减少 不 合
1 辽 宁 省 农 业 和 农 村 节 能 减 排 现 状 抓好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工作 , 是推进社会主义
济水 平还 不是 很 高 ,农 民生 活用 能设 施 也 比较 落后 ,
能源利用率较低 , 生活节能潜力太 ; 农业机械 的性能
差、 能耗 高 , 产 节能 潜力 大 ; 生 全省 每 年生 产 农作 物 秸
秆 20 0万 t只 有 3 %被 利 用 , 0 , 0 还有 很 多 农 户适 宜 发
可 持 续 发 展 ・ U T N L DE E OP S S AIAB E V L
辽宁省农 业和农村节能减排现状 、 发展趋 势及对策
董淑萍
( 宁省农业环境保护监测站 , 辽 辽宁 沈阳 10 3 ) 10 4
摘
要: 通过对辽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 现状 、 农业 和农村节能减排发展趋势的分析 , 明确节能减排思路 , 实施具有
针对性 的措施 , 出辽 宁省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对 策。 提
关键词 : 辽宁 ; 农业和农 村 ; 节能减排 ; 对策
文 章 编 号 :0 5 4 4 (0 8 0 — 0 4 0 10 — 9 4 2 0 )6 0 3 —4
近 年来 ,辽 宁 省农业 和 农村 经济 的快速 发展 , 能 源消耗 急 骤增 加 , 生态 环 境 日益 恶化 。这种 对 自然无 序 的 、 夺 性 索取 的发 展 模 式 已难 以 为继 , 成 不 可 掠 造 逆转 的后 果 。抓 好农 村节 能 减排 , 仅 有 利 于优 化农 不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产区之一,农业在辽宁的发展对于该省的经济社会稳定和农民生活改善起着重要的作用。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障碍情况如下:一、现状:1. 粮食和经济作物产量稳定增长:辽宁是我国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区,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保持稳定增长。
经济作物如大豆、水果等产量也有一定增长。
2. 农业科技水平提高:辽宁农业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新品种、新技术和新模式逐渐推广并应用于农业生产。
农民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也得到提高。
3. 农业产业化程度提高:辽宁农业产业化程度较高,一些特色农产品品牌逐渐建立,农业产业链的延伸和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为农民增加了收入。
二、障碍:1. 土地资源受限:辽宁土地资源有限,特别是耕地面积减少,垦殖潜力不大。
土地资源的有限对于农业发展产生了限制。
2.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辽宁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田灌溉设施不完善,限制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3. 人口老龄化和农民素质不高:辽宁农村地区人口老龄化严重,青壮年劳动力流失加剧。
农民的素质普遍不高,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制约了农业现代化发展。
4.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辽宁农业产业结构偏单一,以粮食和经济作物种植为主,农业发展缺乏多元化。
5.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一些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问题仍然存在,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三、对策:1. 资源合理利用:针对土地资源有限的问题,要加大土地的保护力度,推行耕地保护政策,加强土地整治和合理利用。
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改善农田灌溉设施,加强农村交通和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
3. 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农民的农业技术和管理水平,培养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农业专业人才。
4. 促进农产品多元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副产品和农产品深加工,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5. 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利用资源优势发展辽宁休闲农业的途径
虽然辽宁省休闲农业已初具规模 。 也取得了一些
成 效 .但 与发 达 国家 和先 进省 份相 比仍 有一 定差 距 。
国外发达国家休 闲农业发展得 比较早 , : 如 西班牙 、 法 国、 德国、 意大利 、 美国 、 日本等国发展休闲农业已有 5 0多 a 的历史 ,休闲农业成为这些国家农业发展的
评 定 的全 国农 业 旅游 示 范 点 共 3 9个 ,辽 宁省 只有 5 3 4个 , 占全 国 的 95 , 山东 、 苏 分 别 为 5 . 而 % 江 5个 和
宁资源 丰富 .独 特的地 理位 置 和特有 的 乡土 文化 , 加
上设 施 农 业 、 色农 业 的迅 猛 发 展 , 别 是 辽 宁省 沿 特 特
利用 资源优势发展辽 宁休 闲农 业的途径
孙 轶
( 宁 省农 村 经 济委 员会 , 阳 10 0 ) 辽 沈 10 1
摘要 : 闲农业是农业 和旅 游业相结合 的一种新兴交叉产业。阐述 辽宁省休 闲农业发展 的状况及潜力 , 休 分析辽宁休 闲农业与发达 国家及先进 省份之 间存在 的差距 , 出加快辽宁省休闲农 业发展的途径 , 找 即采 取高度重视 、 完善体 系, 强化管理 、 好试 点 , 抓 上下联 动、 共同推进 , 区域合作 、 同发展等措施 , 共 促进辽宁休 闲农业又好又快发展 。 关键词: 休闲农业 ; 旅游 ; 观光 ; 辽宁
业 、 色农 业 的 发展 , 辽 宁 省 休 闲农 业 发 展具 有 一 特 对 定 的推 进作用 。 目前 , 宁省 的休 闲农业 已初 具规模 , 辽
据不完全统计 , 全省休闲农业从 业人数 1.万人 ; 5 6 休
闲农 业 园 区数 9 8个 , 中规模 以上 15个 ; 2 其 1 现代 科
农业科技在辽宁省粮食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密 业 科 技 在 I 省 ; 宁I I } 良食 生 产 中 的 应 用 " 力 - a
◎马兴全
摘
孙英玲
付仲鑫
那桂秋
郭春恒
要 :辽 宁省是我 国粮食生产的主要省份之 一 ,也是我 国畜牧 业大省 。辽 宁省城 市人 口比例较 大,粮食加工业 比较发
达 。饲料 、 口粮和 工业 用粮较 多。近 3年 (0 6 2 0) 全省粮食 总产平均 1o 20 — 0 8 86万吨 ,不仅 实现 了粮食总量 自给有余 ,每年
省 是我国粮食生 产的主要 省份之一 ,辽宁城镇 人 口比重大 , 源十分有 限 ,粮食 增产 必须走 内涵式发展之路 ,主要是通过
历 史上曾经是个 缺粮省份 ,直到进入 2 0世纪 9 。年 代以后 , 加强农 田水利建设 、培肥地力等措施大面积 改造中低产 田和 引进I 优良品种 、推广良种 才 完全实现 了自给 ,并且 丰年略有节余 。辽宁粮食 生产能力 建设高标准农田 ,特别是通过选育【 逐渐提高 ,粮食产 量从短缺走 向自给有余 ,与农 业科 技的作 良法 、农业新技 术应用 ,提高单位面积产 量 ,这是一条投入
还有少量内销或出 口。
食总产平均 10 86万吨 ,不仅实现了粮食总量 自给有余 ,每 年 破 。 目前 我省 应用 的玉米缺 少耐密 型品 种, 品种多 为晚 现有 亩) 我省粮食作物主要 以玉 米和 水稻 为主。玉米为第一大 作 / ,这实际上 已经成为限制产量进 一步提 高的重 要因素之 物 ,20 0 8年 种植面 积 占全 省粮食 总面积 6 . ,为 2 2 2% 1 8 7万
挑 战 :一是受耕 地 、水资源 、气候等 因素变 化影 响 ,粮食继 播种面积减少 的速 度很快 ,要保证粮食产 量持 续增长的任务 续增产 的难度越 来越大 ;二是粮食需 求刚性 增长 ,粮食供求 是艰 巨的 。 将 长期处 于紧平 衡状态 ;三是粮食 品种结构和 生产布局矛盾 为 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必须稳 定并且进 一步提高我省 突出 ,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大幅波动 ,宏 观调控难度加大 ;四 粮食综合生产 能力 ,增加粮食总产量 。增加 粮食总产量主要 是粮食生产 比较效 益低下将长期存在 ,政策 支持 需要不断加 通过开发外延潜力和提 高单产两个方 面来实现 ,即扩大 种植 强 ,建立促进粮食 生产稳定发展长效机制 的任务 艰巨 。辽宁 面积和挖掘 内涵潜 力。由于我省人多地少 ,开发耕 地后 备资
辽宁省水稻生产增产潜力分析
1 辽 宁 省 水 稻 生 产 现 状
水 稻 是 辽 宁 省 仅 次 于 玉 米 的 第 二 大 粮 食 作 物 , 几 近
年 水 稻 播 种 面 积 约 占全 省 粮 食 总 播 种 面 积 的 1 % 左 右 , 7
因 素 ,03年 稻 瘟 病 和 2 0 20 06年 水 稻 条 纹 叶 枯 病 的 大 发 生 , 部 分 地 区水 稻 大 幅度 减 产 , 重 地 影 响 辽 宁 省 水 稻 使 严 生 产 发 展 。所 以 , 稻 生 产 必 须 高 度 重 视 和 预 防 主 要 病 水
虫害的大发生 。
李 跃 东 侯 守贵 林 洪 祥 , ,
( . 宁 省 稻 作 研 究 所 , 宁 沈 阳 10 0 ; 2 辽 中县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中心 , 宁 辽 中 10 0 ) 1辽 辽 1 11 . 辽 12 0
摘 要 : 述 了 目前 辽 宁 省 水 稻 生 产 现 状 和 水 稻 增 产 制 约 因素 , 水 稻 生 产 现 状 、 综 从 生产 制 约 因 素 等 方 面 对 辽 宁 省 水 稻 的增 产 潜 力 进 行 分 析 , 出 了推 广 超 级 稻 品种 、 造 中低 产 田 、 高 农 民素 质 、 广 水 稻 全 程 机 械 化 等 增 提 改 提 推 产途径 。 关键 词 : 稻 ; 产 潜 力 ; 析 ; 宁省 水 增 分 辽
从 总 体 情 况 看 , 稻 谷 价 格 上 涨 和 国 家 推 出 的 各 种 受
过 程 中只注重 化肥 的投入 , 成 土 壤肥力 下降 , 造 目前 , 全
省 有 中低 产 稻 田 1 . 7 3万 h 因 此 要 增 加 水 稻 产 量 , m 。 必
沈阳兴隆农场现状分析报告
沈阳兴隆农场现状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沈阳兴隆农场作为农业生产基地,承担着支撑城乡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使命。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生产模式的转变,兴隆农场面临着诸多挑战和机遇。
本报告旨在对兴隆农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发展潜力,并提出有效的发展对策,以期为兴隆农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支持。
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对整篇文章的结构和内容安排进行简要介绍。
这部分可以包括对每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讨论的方向进行概述,以引导读者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把握。
3.2 对策建议":,"3.3 展望未来":请编写文章1.2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1.3 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沈阳兴隆农场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和挑战,评估其发展潜力,并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旨在为农场的管理者和相关政府部门提供参考,帮助其更好地制定农场发展战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同时,本报告还旨在展望农场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农场发展提供发展方向和决策支持。
2.正文2.1 兴隆农场背景介绍兴隆农场位于沈阳市辽中区,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农业生产基地。
建立于上世纪50年代,兴隆农场曾是辽宁省重要的农业基地之一,主要种植粮食作物、蔬菜和水果,并兼顾养殖业。
曾经取得过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现代化的要求,兴隆农场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已经满足不了当下社会和市场的需求,农场的经营效益逐渐下滑,发展处于瓶颈期。
兴隆农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但在现代化农业生产和经营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
因此,对兴隆农场的现状进行全面的分析和评估,对于农场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2 兴隆农场现状分析兴隆农场是一家位于沈阳市的大型农场,占地面积广阔,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生产设施。
在过去的几年中,兴隆农场的产量和销售额都有所增长,但近年来却面临着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辽宁省自然可行性分析
辽宁省自然可行性分析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资源富集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在进行自然可行性分析时,需要综合考虑辽宁省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口分布以及相关产业结构等因素。
首先,辽宁省地理环境优越,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辽宁省地处中国东北地区,东西长约700多公里,南北宽约400多公里,陆地面积15.85万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使得辽宁省在交通和经济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此外,辽宁省还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炭、铁矿石、石油、天然气等,这些资源的存在为辽宁省的工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其次,辽宁省气候条件适宜农业和旅游业发展。
辽宁省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四季分明,夏季短暂,冬季寒冷,降水分布较为均匀。
这种气候条件适宜谷物、水果、蔬菜等农作物的种植,农业生产环境较好。
在旅游业方面,辽宁省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资源,如沈阳故宫、大连金石滩、丹东朝鲜族风情园等,吸引了大量的游客。
此外,辽宁省人口分布以及相关产业结构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经济中心,人口较为密集,市场需求旺盛。
辽宁省的产业结构以工业为主,特别是重工业和装备制造业等产业发达。
辽宁省拥有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型企业,如中国石化、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等,这些企业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都具有较大影响力。
然而,辽宁省也面临着一些自然可行性的挑战。
首先,辽宁省的工业发展相对集中,并且以传统产业为主,环境污染问题较为突出。
大气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对当地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困扰。
其次,辽宁省的农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农产品附加值不高。
此外,辽宁省的旅游业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旅游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旅游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等。
为了提高辽宁省的自然可行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大环境治理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生态环境。
2.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高农业的组织化、规模化经营水平,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附加值。
辽宁地区适合养殖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辽宁地区适合养殖项目-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辽宁地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省份之一,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适宜开展各类养殖项目。
养殖业是农业产业的重要支柱,对于地方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本文将主要就辽宁地区适合养殖的项目进行探讨和分析。
在辽宁地区,由于气候条件的适宜和土壤的肥沃,农牧业发达,多年来一直以来都是农产品的主产区之一。
养殖项目在辽宁地区得到了广泛的开展和发展,包括畜牧业、水产养殖以及蚕桑养殖等。
这些养殖项目既可以提供丰富的农产品,也可以促进当地农民的就业和增收。
此外,辽宁地区还具有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拥有着广阔的海域和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
渔业养殖项目在辽宁地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包括海水养殖和淡水养殖等。
海水养殖主要以海产品如虾、蟹、鱼等为主,而淡水养殖主要以鱼类为主。
这些项目不仅可以满足辽宁地区消费者对于海鲜产品的需求,还能提供就业机会和增加地方经济收入。
总的来说,辽宁地区适合开展各类养殖项目,这些养殖项目在提供丰富农产品的同时,也能够推动当地农业和经济的发展。
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养殖技术将进一步完善和创新,养殖业在辽宁地区的发展前景将更加广阔。
在文章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对辽宁地区适宜养殖项目的具体介绍、适宜条件和发展前景进行详细的探讨和分析。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的设计是为了使逻辑清晰,内容有机衔接,读者能够迅速获取到所需信息。
本文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2.正文2.1 养殖项目12.1.1 项目介绍2.1.2 适宜条件2.1.3 发展前景2.2 养殖项目22.2.1 项目介绍2.2.2 适宜条件2.2.3 发展前景2.3 养殖项目32.3.1 项目介绍2.3.2 适宜条件2.3.3 发展前景每个养殖项目都将包含项目介绍、适宜条件和发展前景三个部分。
项目介绍将阐述该养殖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养殖种类、养殖方式、产业现状等内容。
浅谈朝阳市种植业的产业发展重点
浅谈朝阳市种植业的产业发展重点1. 引言1.1 背景介绍朝阳市位于中国辽宁省东北部,是该省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区。
该市地理位置优越,气候适宜,土壤肥沃,是农业发展的理想之地。
种植业作为朝阳市的重要支柱产业,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过去的几年里,朝阳市政府提出了一系列支持种植业发展的政策,旨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特别是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旺盛,为朝阳市的种植业提供了发展机遇。
在这样的背景下,朝阳市的种植业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
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如产业结构不合理、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等。
如何进一步优化种植业发展,提高农产品质量和产量,成为朝阳市种植业发展的重要课题。
1.2 种植业在朝阳市的地位种植业在朝阳市具有重要的地位,是当地农业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朝阳市地处东北地区,气候适宜,土地资源丰富,为农作物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种植业不仅为当地农民提供了稳定的就业机会,也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农产品供应。
朝阳市的种植业以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蔬菜水果为主,其中大豆、玉米、小麦、苹果、樱桃等作物产量较高,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
种植业在朝阳市的地位还体现在其对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种植业的发展不仅直接关系到农业经济的增长,还能带动相关产业链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融合发展。
种植业也是朝阳市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模式,提高种植业的科技含量和生产效率,不仅能增加农民收入,还能提高农产品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
种植业在朝阳市的地位不容忽视,其发展对于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正文2.1 政府支持政策政府支持政策是浅谈朝阳市种植业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
朝阳市政府通过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积极推动种植业的发展。
政府对种植业进行了资金支持,通过补贴种子、肥料等农资,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政府加大对科研机构和种植企业的资金支持,鼓励他们开展科技创新,推动种植业的现代化发展;政府还建立了一系列的市场保障机制,保障农产品的销售价格和市场稳定,有效提升了农民的收入。
实施“4115”工程 确保辽宁农业持续较快发展
论坛辽宁种植业实施“4115”工程,即1000万亩种植业设施农业建设工程、1000万亩辽西地区中低产田改造工程、1000万亩油料作物推进工程、1000万亩优质水果开发与改造工程和500万亩特色产业建设工程,是2009年和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农业发展战略定位、建设农业强省的希望所在、潜力所在。
一、“4115”工程意义重大辽宁正处在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新阶段,按照省委、省政府一系列推进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加强农业基础建设、发展现代农业的精神,适应农业和农村经济形势变化新要求,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省农委紧密结合省情,制定了大力发展种植业的“4115”工程规划,具有重要现实作用和长远意义。
实施种植业设施农业建设工辽宁省农村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孙轶程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选择辽宁在全国是种植业设施产业大省,以653万亩设施耕地面积,即12%耕地实现了种植业增加值约50%份额。
蔬菜保护地每亩和亩茬次产出5806公斤、2806公斤,产值6295元、3043元,1亩日光温室相当2~7亩其他栽培方式的产出。
辽宁农业已是四季生产,以蔬菜生产为例冬春季设施蔬菜产值超过150亿元,占全年生产总量55%以上。
实施设施生产,特别是辽西北灾害发生频率高地区可进行农业避灾生产。
辽西又是雨养农业受害区,设施生产可节水灌溉栽培,其单斜面日光型温室单位面积产出能力和收入已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成为发展保护地生产最佳区域,带动农民人均收入800元以上。
实施辽西中低产田改造工程是确保粮食稳产增产的重大举措辽西既是辽宁粮食主产区又是中低产田较多地区,粮食增产潜力大。
辽西4市15个粮食主产县耕地面积和粮食产量分别占全省40%、35%。
现有中低产田面积1510万亩,分别占全省中低产田面积和耕地面积36%、27%。
改造辽西地区中低产田1000万亩,可提高耕地地力1个等级,亩增产粮食100公斤,年增粮产10亿公斤以上。
同时,辽西是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通过中低产田改造完善粮田基础设施,可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减轻水土流失和耕地沙化,增强防灾抗灾能力,促进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为农业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省由于耕地面积广阔,农业从业人口基数大,所以自建国以来一直在人均农业粮食产量方面位居全面前列,绿植面积60万公顷,占土地面积的4%;林地面积570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39%,全省的林业基地在辽宁东部,牧区草地面积为35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其他农用方面地面积约50万公顷,占总土地面积的3.38%;农业用水用地14.8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1%;还未开耕的土地面积139万公顷,占中国土地总面积的9%。
辽宁省地理因素特殊,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所以畜牧业和种植业发展速度尤其快,又因海岸线绵长,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所以林业和渔业近几年来也取得了可观的成绩。
此外,牧业发展迅猛,截至2013年,牧业的年总产值已经超过种植业年总产值,成为辽宁省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4年辽宁省玉米产量为1171吨,自古以来,玉米都是辽宁以至于东北三省的主要粮食作物,现在玉米增产速度也在逐年递增。
另外,辽宁省蔬菜在产量上和在种植面积还有显著的增长,不仅辽宁省将重点放在蔬菜生产方面外,辽宁省还将重心放在了设施农业,农业合作社,农产品深加工,农业互联网加,区域特色等几个方面,为辽宁特色农业指明方向,保驾护航。
但是目前辽宁在农业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由于辽宁省气候和经济因素,导致辽宁农业发展缓慢,产业结构发展不完善、农业现代化程度低,政府工作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目前,政府对农业的重视与扶持程度虽然已经大幅度逐步增强,相关情况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但是随着辽宁经济的发展加快,问题也在逐渐浮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收益快的农产品品种较少。
究其原因主要反映在农业从业人员基础薄弱、资金投入不足。
结合辽宁省农业现状,农业固定资产投入数额较少,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仍然占较大比例,投入与产出匹配度不高,农业科研产品转化率较低,农业产值不高,农产品高附加值的产品基本为空白,农产品的深加工能力和现代化农业的要求尚有距离。
二是产品比较单一。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发展战略研究
辽 宁 沿 海 经 济 带 农 业 发 展 ,不 仅 潜 力 大 ,而 且 发 展 的 条 ( ) 政 策 条 件 一
产品产量年平均增长 4%,而辽 宁省其他 地区水产 品产 量则 件 好 ,时 机 成 熟 。 l 7 %以上 ,这与该 地区得天独 厚的适宜 水果生 长的气候 是密 0 2o 0 9年 , 《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戈 上 升为国家发展
性 。 沿 海 经 济 带 现 有 陆 域 面 积 5 5万 平 方 公 里 , 占 全 省 6 3% ,海 岸 线 长 2 2 公 里 ,海 域 面积 约 6 8 90 8万平 方公 里 ,土 育 产生 了 不 利 影 响 ,加 之 捕 捞 强 度 过 大 ,致 使 近 海 海 域 渔 业
土地是农业生产所必须 的独特生产耍素 ,具有不 可替 代 资源明显减少有 些鱼种 已不能形成鱼汛甚至绝迹 。
二、沿海 经济 带农业 发展 现状
辽宁沿海经济带农业生产基础 好 ,这里 集中了占全省一
地 、耕地资源总量相对较多 ,而且海洋和滩涂资源十分丰富 , 半的农 业人 口,农业产值 占全省 的一半 左右 ,主 要粮 食作物
亿 陆路相连 ,处于东北亚经济 圈的核心地带 ,是东北地 区通 往 殖和船舶等备类污水约 3 吨 ,造成近海 海域 生态 环境 质量 0 世界备 地的海上通道 ,已经与世界上 1 多个国家和地 区通 下 降。其 中陆源污 染 占整 个海 洋污 染的 8 %,船舶 污染 占 6 0 5 污染占 3 %。由于海域 航 ,四通八达的交通 网络 , 物流通畅快捷 , 发展现代农业 生 l%,海水养殖 、海洋矿藏开发造成I 污染严重改变了鱼虾的涸游路线 ,同时对鱼虾幼体 的成长发 产 和 加 工 的 区位 优 势 明 显 。 (- - )土地资源独特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建议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建议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是指在森林资源保护的前提下,利用森林生态系统提供的各种产品和服务进行经济活动,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年来,随着林下经济的重要性逐渐凸显,辽宁省各地纷纷探索林下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森林资源丰富。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保护森林资源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开发林下经济,既可以实现森林资源的有效利用,又可以提升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
目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进展,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并存的情况,需要在政府引导和社会参与的共同推动下,创新发展模式,解决问题,推动林下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1.2 研究意义林下经济是指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通过在林地下种植各种农作物、养殖家禽家畜等方式获得经济收益的一种发展模式。
辽宁省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下经济潜力巨大。
研究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的意义在于,可以有效推动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林业与农业的良性互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通过深入探讨林下经济的发展现状、问题和建议,可以为辽宁省林下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为推动全省农业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同时,研究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还对其他地区具有借鉴和参考意义,有助于推动我国林下经济事业全面发展。
2. 正文2.1 林下经济发展现状分析林下经济是指在森林资源利用中,通过植物群落的充分生长利用,提高森林土地的综合效益,实现生态、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济模式。
辽宁省作为一个重要的森林资源省份,林下经济也有着较好的发展基础。
目前,辽宁省的林下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首先是在经济效益方面,通过开展林下经济活动,辽宁省森林资源得到了更好的利用,为当地农民增加了收入。
其次是在生态效益方面,林下经济模式能够促进森林健康生长,保护生态环境,有利于生态平衡的维持。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
辽宁省黑土地保护利用现状及对策1. 引言1.1 背景介绍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黑土地分布较为集中的省份之一。
黑土地是我国土壤资源中的珍贵品种,具有良好的肥力和保肥性,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由于长期的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环境恶化等因素,黑土地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减少,保护和合理利用黑土地已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
辽宁省黑土地的保护利用现状值得关注。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乡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黑土地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一些地区存在土地沙化、盐碱化等问题,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农业发展受到影响。
一些区域存在农业种植结构单一、化肥农药使用过多等问题,加剧了对黑土地的破坏。
如何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辽宁省的黑土地,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通过深入分析黑土地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和措施,加强政府的引导和监管,推动科研和技术创新,可以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黑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字数:246】1.2 问题意义辽宁省作为中国北方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黑土地资源丰富,拥有着重要的农业生产潜力。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和工业化的发展,黑土地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和破坏,保护利用问题亟待解决。
黑土地的保护对于维护区域生态平衡至关重要。
黑土地是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生态保护区,对于维护地区的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黑土地的破坏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等问题,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黑土地的保护对于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作为中国的粮食生产基地,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直接关系到当地粮食生产的稳定和增产。
保护黑土地资源,可以有效提高粮食生产的质量和产量,确保当地粮食安全。
研究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现状及对策,有利于引起社会各界对黑土地保护问题的重视,促进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为黑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深入分析,能够为辽宁省黑土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黑土地现状分析黑土地是指土壤中有较高含量的有机质和养分,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辽宁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良好的农业基础。
近年来,辽宁省积极推动农业产业化、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加强农产品的品牌建设,促进农业集群品牌建设。
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加以研究和解决。
一、存在问题1. 品牌意识不强。
一些农业企业和农户缺乏品牌意识,对农产品品牌建设重视不够,主要以产量和价格竞争为主,忽视了品牌对产品和企业的影响和价值。
2. 品牌建设缺乏规划。
一些农产品企业的品牌建设缺乏系统规划和长远思考,盲目跟风,缺乏专业的品牌团队和资源保障,导致品牌建设效果不佳。
3. 产品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一些农产品质量无法保障,品牌建设在根本上缺乏支撑。
4. 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不足。
农业集群品牌建设需要产业链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和合作,但现实中协同发展不足,导致农产品品牌建设难以形成统一整体优势。
5. 品牌传播不畅。
一些农产品企业的品牌传播渠道欠缺,缺乏有效的品牌推广手段和渠道,品牌影响力不足。
二、研究对策1. 树立品牌意识。
政府和相关机构可以组织品牌意识宣传教育活动,帮助农产品企业和农户树立品牌意识,提高对品牌建设的重视和认识。
2. 制定品牌建设规划。
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农产品企业开展品牌建设规划,鼓励企业进行专业的市场调研和品牌策划,做好品牌定位和推广规划。
3. 提升产品质量。
政府可以加大对农产品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的培训和扶持力度,引导农产品企业提升产品质量,确保品牌建设的基础。
5. 拓展品牌传播渠道。
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农产品企业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发展电子商务、线上线下结合的营销模式,提升品牌影响力。
三、结语辽宁省农业集群品牌建设存在问题,但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潜力。
政府和相关机构需要加强对农产品品牌建设的指导和支持,引导企业树立品牌意识,制定科学的品牌建设规划,提升产品质量,促进产业集群协同发展,拓展品牌传播渠道,共同助力农业集群品牌建设迈上新台阶。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建议
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及建议【摘要】辽宁省作为东北地区的重要省份,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备受关注。
本文首先从背景介绍入手,指出林下经济发展面临的问题。
然后通过对辽宁省林下经济现状的分析,探讨了当前存在的挑战和机遇。
在提出了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和加强政策引导三方面的建议。
优化资源配置可以提高农民收入,创新经济发展模式有助于推动林下经济转型升级,加强政策引导则能够为林下经济提供更好的政策支持。
在结论部分对文章内容进行总结分析,并展望未来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为辽宁省林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
【关键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资源配置,创新,政策引导,现状分析,优化,展望未来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林下经济在辽宁省逐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经济形式。
目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资源利用不足、经营模式单一、政策扶持不够等,制约了林下经济的发展。
有必要对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模式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推动林下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提出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受到一定的制约和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林下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不高,很多地区的林下资源仍处于未开发状态,未能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
林下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很多地区仍停留在传统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上,缺乏创新和突破。
政策引导力度不够,政府在林下经济发展中的引导和支持不够到位,导致林下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何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政策引导,成为当前辽宁省林下经济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
2. 正文2.1 辽宁省林下经济现状分析目前,辽宁省的林下经济主要以果木、药材和蔬菜种植为主。
各地区在林下经济发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一些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仍有一些地区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一些地区存在资源利用不合理、产业链不完善、技术水平不高等问题,导致林下经济发展不够成熟。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
辽宁农业发展现状与障碍1. 引言1.1 辽宁农业现状辽宁是我国北方重要的农业大省,拥有着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发展潜力。
辽宁的农业现状在近年来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辽宁的农业生产结构较为单一,主要以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主。
农业产业链较短,缺乏多样化经营模式,导致农产品陷入同质化竞争,影响了农业产业的盈利能力。
辽宁的农业基础设施相对落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生产效率和质量难以有所提升。
辽宁的农业生产受到自然灾害和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农业风险较高。
农业发展和现代化程度较低,缺乏科技支持和创新意识,农业生产方式相对传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
辽宁农业发展亟需全面改革和提升,需要政府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农业科研与技术创新,拓展农产品市场,推动农业产业升级,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2000字】1.2 辽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辽宁农业发展的重要性在于,农业是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之一,对于维持农民生计、促进乡村振兴、保障粮食安全和推动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辽宁省地处东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拥有较好的气候条件和土地资源,农业产业种类丰富,主要以粮食、豆类、石油作物为主要农产品。
农业发展不仅能够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还能够有效地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辽宁省的粮食生产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保障全国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辽宁农业面临着一些难题和挑战,需要加大政策支持、加强农业科研、拓展农产品市场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动辽宁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 正文2.1 农业现状分析辽宁省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业区域,农业在辽宁省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业现状分析显示,辽宁省农业总产值持续增长,农业结构不断优化调整,农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逐步提升。
辽宁省在粮食、棉花、大豆、猪肉等主要农产品生产方面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农产品市场占有率逐步扩大。
辽宁省农业仍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
辽宁省杨树林下种养业发展现状与潜力预测
辽 宁
林 业 科 技
2 2 01
N 4 o
第 4期
J u n l f Li o i g For sr Sce c o r a o a n n e ty i n e& T c o o y e hn l g
辽宁省杨树林下种养业发展现状与潜力预测
王 敏 李 锋 梁 德 军 赵 大 根 于 雷 , , , , , 白洪 昌
良好 的发展 空 间。
有 销售 特 色 的林 下 经济 产 品市 场 营销 中心 , 还没 有 根 本转 变林 农 自产 自销为 主 的传 统销 售 方式 , 争 竞 力弱 , 种植 面 积不 多 , 存栏 量 不大 , 以形 成 规模 优 难 势 , 法 形成有 效 的辐射 带动 能力 。 无
1 基础 条件 差 , 展规模 小 . 4 发 经调 查 , 省杨 树林 木 种植 较 多 的地 方大 多 是 我
业相互促进 、 协调发展 , 将有效 带动加工 、 运输 、 信 息服务 等相关产业发展 , 吸纳农村剩余劳 动力就
业 , 进农 业 生 产 发 展 。其 次 , 促 在林 间养 殖 畜 、 , 禽 可 以改变 传统 家庭 养 殖业 污 染居 住 环境 、 响村 容 影 整 洁 的 问 题 , 进 农 民生 活 质 量 的不 断 提 高 。再 促 次 , 下 经济 的迅 速 发 展 , 会 引 导 带 动更 多 的农 林 将 民注 重 学 习 , 重 提 高 经 营管 理 理 念 , 注 注重 应 用 先 进 种养 技术 。这些 都将 有 利 于促 进 我省 经济 发 展 , 推 进社会 主 义新农 村建 设 。
3 辽宁 省杨树 林 下经济 发展 潜力 全 省在 “ 五 ” “ 一 五 ” 间 , 九 至 十 期 以杨树 为 主 的
盘锦市农业调研报告
盘锦市农业调研报告盘锦市是辽宁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辽东半岛的北端。
盘锦市农业调研报告主要研究该地区的农业现状、问题和发展方向。
以下是关于盘锦市农业调研的报告:盘锦市是辽东半岛的重要农业地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包括肥沃的土壤、充足的降水、适度的气温和丰富的水资源。
盘锦市农业以粮食作物和水果种植为主,牲畜养殖也有一定规模。
然而,在农业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盘锦市农业的规模相对较小,种植和养殖方式相对传统,科技含量不高。
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农业知识和技术,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和农业收入较低。
此外,农业机械化程度偏低,劳动力成本较高,给农民带来了不小的经济压力。
其次,盘锦市农业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由于农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水源和空气受到污染。
这对农田的长期可持续利用和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造成了威胁。
此外,盘锦市农业还存在市场销售渠道不畅的问题。
由于交通、物流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的不足,农产品销售面临困难,农民的收益也受到影响。
为解决上述问题,盘锦市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应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和农业机械化改造,提高生产效率和农产品的质量。
其次,要加强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利用,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鼓励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此外,还应加强农产品的加工和物流体系建设,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
综上所述,盘锦市农业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也存在着很大的发展潜力。
通过加强科技支持、环境保护和市场开拓,盘锦市农业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农民增加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和社会的稳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 g ricultural Potential,Su p eriorit y and Develo p ment of Liaonin g Province刘作新王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沈阳110015)辽宁农业的潜力、优势与发展方向农业下,我国省地县乡四级农业推广网,对农业包括园艺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但是,随着农村经济改革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这些推广网或已 线断、网破、人散 ,或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然而,县乡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仍然是农技推广的基本力量,国家和地方政府要加以扶植,增加推广经费,改善工作条件,帮助他们尽快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如何建立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的农业科学技术社会化服务体系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
传播农业先进技术、实现技术创新的另一支重要力量是农业科技企业。
发达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很大部分是企业完成的,他们成了技术创新的主体,例如化肥和农药的生产、新品种的更新换代等大多是通过企业来完成的。
遗憾的是,我国目前这样的企业还太少。
许多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农业技术专家、管理专家观念还未改变,不太愿意从事园艺实业开发和技术创新工作。
当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业知本家积极投身农业实业开发,促进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无疑是实现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选择。
现代园艺科技的发展,已使科技成果逐步实量化、标准化和产品化,如种子工程、安全的生物农药和生产调节剂、各种新型肥料及施用技术、灌溉技术等都实现了产业化,园艺科技成果特别是高新技术成果的物化已成为必然,因此,园艺技术专家和管理专家应该把握机遇,积极投身到园艺科技产业化事业之中。
(责任编辑王宏章)随着我国农业生产的迅猛发展,粮食生产的区域格局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东北地区(包括内蒙古自治区东四盟)已成为我国粮食生产新的增长中心。
辽宁省位于东北地区南部,气候温暖,地形多样,土壤肥沃,自然条件十分优越,在土地后备资源、光温水资源节约利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集约经营及开展多种经营等方面存在巨大潜力。
一、农业发展现状辽宁省位于欧亚大陆东岸,东经118 53!~12546!,北纬38 42!~43 26!。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全年降水量450~1150毫米;年平均气温5~11∀;无霜期125~21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300~3000小时。
土地总面积14.75万平方公里,其中农业用地4.32万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38万公顷;林业用地5.62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31.3%;牧业用地0.39万平方公里。
海岸线总长度2920公里。
全省总人口4056.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236.6万人,非农业人口1820.2万人,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55.1%。
辽宁是个工业大省,但改革开放以来,农业生产发展迅速,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不断增长,主要农产品产量迅速增加,农业实现了由短缺向自给有余的历史性跨越。
目前全省农业已由自给有余型向现代型农业发展,其主要特征表现在:(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继续稳步提高,粮食产量目前已稳定在150亿公斤左右。
(2)乡镇企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农村产业结构发生显著变化。
(3)农业产业化迈出较大步伐,初步形成了3个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和粮食、畜牧、水产、水果、蔬菜、林木和土特产等主导产业体系,建成各类农业商品生产基地145个,并带动全省34.2%的农户,联结占总耕地50%的种植面积,形成全省70%的畜禽饲养量。
全省已建成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36项,新增产值70亿元。
(4)农村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农村教育、科技、文化、医疗等事业蓬勃发展,整个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
二、潜力与优势1.土地后备资源丰富截止到1996年,辽宁省农业后备资源7337万亩,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33.5%,人均1.87亩。
另据中科院1996年对东北地区的环境资源调查结果,全省耕地面积8309.1万亩,而统计面积为5075.6万亩,二者相差3234.5万亩,可见全省耕地大有潜力可挖。
现有后备土地资源中,低产田、低产果园、低产用材林、低产水面占5387万亩;荒山、荒地、荒滩、荒水占1950万亩。
如低产田每亩增产50公斤,产出率提高20%,全省可增加10亿公斤粮食;低产果园开发可增产水果50~60万吨;低产用材林开发可增加蓄积量1715万立方米;低产水面的开发可增加3134吨水产品。
四荒 中现有宜农地178.5万亩,宜果地148.5万亩,宜林地885万亩,宜牧地583.5万亩,适度合理开发后可为全省提供大量优质农产品。
此外,由于辽东山区和辽西为低山丘陵区,远离重工业城镇,基本没有受到工业污染,这些地区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的自然资源优势。
2.光、热、水资源可利用潜力较大辽宁全省太阳能辐射能总量为110~145千卡/厘米2#年,多于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植物生理辐射能总量50~70千卡/厘米2#年,高于秦岭、淮南、南岭以北的长江流域、浙闽两省、四川盆地及贵州高原,全年日照百分率50%以上。
目前全省主要粮豆作物的平均光能利用率为0.734%,随着气候逐渐变暖,南温带向北推移,加之设施农业的发展,使增加复种变为可能,如果全省种植指数(复种指数)由现在的106.9%提高到120%,则相当于增加513万亩优质耕地,可增加25亿公斤粮食。
通过培育高效作物品种可以提高田间透光率10~30%,提高作物群体光能利用率0.05~0.20%,每亩可增产粮食30~130公斤,大豆增产15~60公斤,水果增产500~600公斤。
目前主要作物对热量的利用率仅为62~77%,如适当扩大中晚熟作物面积,可使热量利用率提高2.5%,每亩粮食可增产25~40公斤;苹果可增产250~300公斤。
西部和西北部地区光能资源优势尤其明显,但作物水分保障率只有49%,如果采取措施使其提高2.5~10.0%,相当于增加田间有效降水16.4~65.5毫米,可使每亩玉米增产30~40公斤,水稻增产50公斤以上。
从水资源的情况看,全省多年平均地表径流量325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资源75.87亿立方米,年人均水量931立方米,每亩平均水量577立方米,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属水资源缺乏省份,但仍具有很大开发潜力。
目前辽宁地下水利用率为78.9%,辽浑太河流域水资源利用率居全国第二位,而地表水利用率只有30%,尤其西北部地区利用率更低,如果地表水利用率能提高到40%以上,可增加10亿立方米供应量;地下水资源利用率达到100%,可增加12.7亿立方米,农田灌溉面积可增加1000多万亩。
滨海地下微咸水资源6~7亿立方米,经处理后也可以利用。
云水资源量为4950亿立方米,多年平均降水仅占云水资源的20%,如能扩大开发3~5%的云水资源,还可供水100~200亿立方米。
节约用水潜力也很大,如使灌区渠系利用率提高到60~70%,即可节约5亿立方米;城市用水的综合重复利用率若由现在的50%提高到75%,可节水4亿立方米。
3.农业整体装备水平较高近年来省内先后建成了观音阁水库,富而江引水工程,完成了辽河、太子河河流治理等大型水利工程建设,防洪和灌溉体系建设初具规模。
全省现有农机总动力1050万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29600台,机耕面积3900万亩,机播面积2700万亩,农村用电量80亿千瓦时,化肥施用量380万吨。
全省现有蔬菜大棚面积150万亩,果树大棚面积7万亩,塑膜暖棚养殖畜禽7000万头(只)。
全省现有 吨粮田 45万亩、 双江田 450万亩,为农业由粗放经营向现代集约经营转变创造了条件,以玉米种子生产为主的国家种子基地已初具规模,年产量2~3亿公斤,总销量占全国的1/3以上。
4.科技兴农前景广阔据统计,全省现有作物播种面积中优良品种所占比重在90%左右,优质品种和特用品种面积较小,种子质量标准化率不到70%,精量、半精量播种面积很小,化肥利用率30~40%,仅为发达国家的1/2;化肥深施和配方施肥面积不大。
据沈阳生态站定位试验,辽宁省最佳经济施肥量为纯化肥21~25公斤/亩,每公斤纯化肥平均增产粮食4.0公斤/亩,而1996年全省耕地纯化肥用量为13.6公斤/亩,与经济施肥量相差7.4~11.4公斤/亩。
因此,增施化肥后可增加粮食产量29.6~45.6公斤/亩。
农业机械化程度只有60%;灌溉水利用率仅40%左右,约相当于发达国家的一半。
农作物单产水平潜力很大,对作物生产潜力的预测表明,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的生产潜力分别为70~78%、67~72%、40~ 50%和59~75%。
此外,由于储藏加工技术不当,每年造成10~25%的粮食损失。
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发展,辽宁省已经积累了较雄厚的科技力量,农业科技推广体系日臻完善,初步形成了一整套适合本地自然条件的农业新技术,如半干旱地区高产栽培技术,玉米间作吨粮田高产技术,米麦间作吨粮田高产技术,地膜覆盖增产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栽培技术,蔬菜保护地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等。
通过广泛推广利用这些新技术可大大提高农业持续高效生产能力。
5.发展畜牧业大有可为畜牧业一直是辽宁省农业优势产业之一,全省牧业用地0.36万平方公里,只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2.6%,但牧业产值却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34.4%。
1997年,全省有290万头生猪、20万吨禽肉、38万头肉牛外销,畜牧业总产值333.1亿元。
通过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全省每年可转化粮食100亿公斤,这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卖粮难 问题。
全省现有草地主要集中在辽西、辽北的低山丘陵区及辽东山区,其中建平、喀左、彰武是国家级半农半牧县,朝阳县、北票市、凌源市为省级半农半牧县。
草场质量主要以三等草地为主,约占草地总面积的43.7%,其中低产天然草地占97.2%,经改造成人工草场后,载畜量可提高3~5倍。
与此同时,农业生产和农副产品加工又可提供大量作物秸杆和充足的蛋白饲料和能源饲料。
在饲料生产方面,优化饲料技术落后,配合饲料仅占20%左右。
通过改进饲料配比,可大大提高饲料利用率,节约大量饲料。
目前,辽宁省已将搞好人工草场建设作为发展畜牧业的一项战略措施,如能适当增加投入,扩大发展规模,则优势极为明显。
总之,通过实行农林牧结合,统筹安排、合理布局,在充分利用现有人工草场的基础上,搞好植树造林,不断进行天然草场改造,提高草地生产力,逐步形成农林牧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辽宁省定能发展成为东北地区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6.建立绿色农业基地的潜力与优势辽宁省山地面积8.78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59.5%,地域辽阔。
这些地区,特别是辽西低山丘陵区和辽东山区,多远离重工业城镇,基本没有土壤、水体污染问题,具有发展绿色农业生产的环境优势。
此外,在植物区系上辽宁地处华北、长白、内蒙古3个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植物种类和植物资源十分丰富,全省共计有野生维管束植物约2200多种,其中已知有经济价值的约1350多种,包括药用类约830多种;野果、淀粉、酿造类约70余种;芳香油类约89种;油脂类约149种;纤维类约100余种,均具有很高的商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