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
辽宁盖州海城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辽宁盖州海城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李金;高原;张博;王亮;高荣【期刊名称】《地震地质》【年(卷),期】2016(038)004【摘要】2012年2月2日,在辽宁盖州(40.56°N,122.36°E)发生ML4.7地震,此后该地区小震不断,地震活动持续至今仍未停止,发生多次4级以上地震.与此同时,海城地震老震区小震持续活动,自盖州震群活动以来,亦发生1 100多次ML≥1.0地震.基于这2丛地震活动,研究了盖州-海城地区的剪切波分裂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海城老震区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较为稳定,与该地区区域应力场方向基本一致.由于盖县台下方存在活动断裂,其快剪切波的优势偏振方向较为复杂,存在2个优势偏振方向,分别与台站下方的金州断裂走向和该区最大主应力方向一致.此外,2013年12月22日之后,盖州震群活动突然增强,与此同时,自该时间之后,盖县台(GAX)所反映出的快剪切波优势偏振方向为SEE向,与营口台(YKO)的快剪切波优势方向基本接近,同时与该区最大主应力方位较为一致.由此可以推断,盖州震群自2013年12月22日的这组增强活动或与区域应力的局部增强有关.但这2个震群的慢波时间延迟变化相对较小,与以往相关研究中强震前慢波时间延迟的变化差异较大.【总页数】12页(P1058-1069)【作者】李金;高原;张博;王亮;高荣【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83001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 100036;辽宁省地震局,沈阳 110034;辽宁省地震局,沈阳 110034;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6【相关文献】1.山西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J], 张玲;李自红;闫民正;董春丽;张蕙;吕睿2.四川锦屏水库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及蓄水影响初探 [J], 邵玉平;高原;戴仕贵;杜瑶;宋澄3.辽宁区域地震台网的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 [J], 太龄雪;高原;石玉涛;吴晶4.辽宁南部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 [J], 夏彩韵;张正帅;刘庚;杨士超5.辽宁盖州震群剪切波分裂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 [J], 夏彩韵;焦明若;刘庚;杨士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剪切波分裂测量
剪切波分裂测量
剪切波分裂测量是一种地质勘探技术,主要用于勘探地下油气等资源。
该技术的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在地层中传播时受到了不同材料的影响,
造成波速和振幅的变化,从而推测地下岩石性质和含油气情况等信息。
在剪切波分裂测量中,可以通过人工激发地震波并测量返回的信号来
获取有关地下岩石的信息。
该技术利用地震波在矿井中传播时受到了
不同材料的影响,从而对地下岩石性质进行推测。
剪切波分裂测量是
一种高精度的勘探技术,它可以帮助勘探人员更准确、更有效地勘探
地下能源资源,从而为能源产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和帮助。
剪切波分裂测量的核心技术是分析地震波的剪切波。
剪切波是地震波
中的一种波形,具有能够穿透岩石和土壤的特性。
利用剪切波进行分
裂测量,可以更加精确地分析沉积岩石的性质,识别石油、天然气等
重要的资源。
此外,剪切波分裂测量还可以用于地质灾害预测、勘探
矿藏等领域。
总之,剪切波分裂测量是一项重要的地质勘探技术,能够提高勘探效
率和准确度,为能源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未来,我们相信该技
术将继续得到改进和创新,并成为推动能源领域进一步发展的有力工具。
广西龙滩库区地震剪切波分裂研究
多 、大 箍 观 测 研 究 表 咧 , 分 水 库 蓄 水 的 地 震 活 动 水 平 和 活 动 特 征 与 蓄 水 前 比较 有 明 显 的 差 部
异
界 }许多大 水库蓄 水后 都伴有地 震 活动异常 , 别是高坝 大库蓄水 后地震活 动 明 显增 特
4以上 诱 发地震 的水库 已超 过 l O
文 章 编 号 :2 3 4 6 ( 0 0) 4 0 9 1 0 5 — 9 7 2 】 0 — 5 5— 2
龙滩 水库 剪 切陂 分 裂 分 析
中 图分 类 号 :P . 3l 61 5
文 献 标 识 码 : ^
0 引
f Ca pn 17 ) 出 S 分 裂 理 论 以来 , 分 裂 就 成 为 地 震 学 家 研 究 地 壳 介 质 特 性 和 j rm i( 9 8 提 波 S波 地 球 内部 符 的 仃 效 丁 段 , 别 是 用 于 研 究 地 壳 的 主 压 应 力 方 向 和 应 力 场 的 时 问 变 化 等 特
强( 畅清 源 等 ,9 6 1 9 ;陈 翰林 等 ,0 9 目前 中 国发 过 20 )
,
仃棚 对密集 著地 震活动 的已接近 4 0座 ( 据水 库诱 发地 震 目录 ) 。水库 地震震 级虽 然 普遍
( 稿 日期 ] 2 1 — O 2 收 ( 0 1 - 8收稿 .0 0 1 一 9改 回 一 ) 21—2 O ( 金项 目] “ 基 ” 家科 技 支 撑 计划 项 目 ( 0 8 A 3 B 2 资助 。 幽 20 B C 8 0 )
张家口—渤海地震活动带中东段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
观测 表 明 ,地壳 与上地 幔广 泛存 在剪 切波 分裂 现象 ] 。剪切 波分 裂是 描述介 质各 向 异
* 收 稿 日期 : 2 O l 2 一 O 8 0 2 ;修 改 回 日期 : 2 0 l 2 — 1 1 O 2 基 金 项 目: 中 国地 震 局 地 震 预 测 研 究 所 基本 科 研 业 务专 项 ( 2 0 0 9 i l ) 和 科 技 部 国 际科 技 合 作 与 交 流 专项 重 点 项 目 ( 2 0 1 0 D F B 2 0 1 9 0 ) 资 助
第 3 3卷
第 3期
地
震
Vo1 .3 3,N o .3
2 0 1 3年 7月
EARTH QU AKE
J u 1 . ,2 0 1 3
张 家 口一 渤 海地 震 活 动 带 中东段 地 壳 剪 切 波 分 裂 研 究
孙 进 , 石 玉涛 , 赵 博 , 高 原
…
…
- V V _ v
1 0
5 — ^ \/ —、, —、 ,、, 八 N o 5 l O
一
l O 5
、 一 F O
V
.
5 1 O
一
1 o 5 E 0 5
:
/ 、 ~ , 、 厂 一 、 、 、 / V 』
2 0 0 S 0
图2 c AD 台记 录 的数 据 ( 2 0 0 6 1 0 0 3 0 9 1 3 0 6 ) 进行的剪切波分裂分析( S A M) 过 程
上 图分 别 为 垂 直 ,东 西 和南 北 向 的地 震 波 形 ;左 下 图 显示 为 南北 ( NS ) 和东西( E W) 方 向分 量 的 剪 切 波 的
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对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华 南 地 震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第40卷第4期2020年12月Vol . 40,NO.4Dec.,2020(云南省地震局,昆明 650224)摘要: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已被广泛运用于地球内部介质各向异性研究。
不同的分裂分析方法适用于不同的介质(地壳或地幔),揭示不同构造、不同深度介质各向异性特征,为探讨地球深部动力学演化过程提供信息。
本文介绍了剪切波分裂理论、分析方法以及总结用于不同区域研究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中已经取得的相关成果。
分析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还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处理,以期在高密度数据资料的基础上获得更为可靠的剪切波分裂参数。
关键词:剪切波分裂;地壳;地幔;各向异性特征;地球动力学中图分类号: 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8662(2020)04-0071-08DOI :10.13512/j.hndz.2020.04.010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对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田 鹏,杨周胜田鹏,杨周胜. 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对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J]. 华南地震,2020,40(4):71-78. [TIAN Peng ,YANG Zhousheng. Research Advances of Shear Splitting Analysis in Seismic Anisotropy [J]. South China journal of seismology ,2020,40(4):71-78]Research Advances of Shear Splitting Analysis in SeismicAnisotropyTIAN Peng ,YANG Zhousheng(Yunnan Earthquake Agency ,Kunming 650224,China)Abstract :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is method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the study of the anisotropy of the earth's interior media. Different splitting analysis methods can be applied to different media (crust or mantle),revealing the seismic anisotropy characteristics of medias with different structures and depths ,and providing information for exploring the dynamic evolution process of the deep earth.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is method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results that have been obtained in the study of the anisotropy of the crust and upper mantle in different regions. The paper analyzes the remaining problems of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analysis methods and how to deal with them ,in order to obtain more reliable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based on high-density data.Key words :Shear splitting analysis ;Crust ;Mantle ;Anisotropy ;Geodynamics收稿日期: 2020-02-10作者简介:田鹏(1988- ),女,工程师,主要从事地震监测预报与研究工作。
天祝-古浪地震剪切波分裂及电性各向异性变化特征
天祝-古浪地震剪切波分裂及电性各向异性变化特征阮爱国;李清河【期刊名称】《地震工程学报》【年(卷),期】2003(025)004【摘要】采用与永登地震相同的方法,研究了1996年6月1日天祝-古浪5.4级地震前后地壳介质剪切波分裂、电性各向异性随时间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临震前电性主轴、快S偏振方向都是从北偏西方向转为北偏东,而该次地震的P轴为北偏东50°,三者总体上是一致的.由于该次地震与松山电磁台同处一个断层构造上,因此视电阻率变化在各频段均较强,但ρyx 比ρxy 变化大,这一点与永登地震不同.另外,由于收集的小震资料较少,快慢S波时间延迟的分析结果没能反映出应力强度的积累,另一个原因可能是该次地震孕育与永登地震后应力调整纠缠在一起的结果(两者距离120多公里).%Adopting the same method used in the study on Yongdeng earthquake[1],the temporal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hear-wave splitting and the geo-electrical anisotropy of crust media during the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of Tianzhu-Gulang MS5.4 earthquake on June first, 1996 a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 that before the earthquake both the geo-electrical axis of ρxy and the polarization of fast S-wave rotated from northwest to northeast until occurrence of the earthquake,its source mechanism solution indicats that the P axis direction is in N 50°E. So the three directions are generally the same.On the other hand,the geo-electrical station is coincidently on the seismogenic fault, the variations of apparent resistivity of various frequencies are all evident while thevariation of ρxy component is greater than ρxy component contrary to that of Yongdeng earthquake. But due to scarce of collected seismic data the accumulation process of stress is not demonstrated by the time delay between the two split S waves. The other reason for the analyzed result of time delay maybe is the influence of stress adjustment after Yongdeng earthquake on the stress preparation of Tianzhu-Gulang earthquake (the distance between two events is about 120 km ).【总页数】6页(P374-379)【作者】阮爱国;李清河【作者单位】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浙江,杭州,310012;江苏省地震局,江苏,南京,2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72+2【相关文献】1.永登地震剪切波分裂及电性各向异性的变化特征 [J], 阮爱国;李清河;荣代潞;赵和云2.剪切波分裂的某些理论问题及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剪切波分裂特征研究 [J], 李清河;刘希强3.永登5.8级地震和天祝—古浪5.4级地震前S波分裂特征 [J], 张范民;阮爱国4.天祝—古浪5.4级地震源区应力场的短临变化特征 [J], 荣代潞;张元生5.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对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J], 田鹏;杨周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山东乳山震群剪切波分裂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山东乳山震群剪切波分裂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分析
苗庆杰;刘希强
【期刊名称】《地震学报》
【年(卷),期】2016(038)002
【摘要】2013年10月1日山东乳山发生ML3.8地震后,该地区的地震活动呈现出小震群特征,且持续至今,其中2014-2015年先后发生了4次ML4.1-5.0显著性地震,造成了较大的社会影响.本文利用山东数字地震台网中乳山台记录的地震波形资料,测定了来自乳山震群中224次小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快剪切波的偏振优势方向与山东半岛地区的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在这4次显著性地震发生前后均产生明显的变化,分裂时间延迟平均在震前1个月左右开始出现升高异常,在震前约12天出现下降异常变化.这些特征均可作为利用应力进行地震预测的前兆指标.
【总页数】12页(P220-231)
【作者】苗庆杰;刘希强
【作者单位】中国济南 250102 山东省地震局;中国济南 250102 山东省地震局【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63
【相关文献】
1.山东乳山震群的震源参数及发震机理研究 [J], 王鹏;郑建常;谭毅培
2.山东长岛震群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时空演化特征 [J], 刘方斌;曲均浩;李国一;
田兆阳;;;;
3.山东长岛震群震源机制解一致性参数时空演化特征 [J], 刘方斌;曲均浩;李国一;田兆阳
4.辽宁盖州震群剪切波分裂参数的时间演化特征 [J], 夏彩韵;焦明若;刘庚;杨士超
5.山东乳山震群遗漏地震检测及震源区活动特征分析 [J], 王鹏;郑建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预测方法和准确性分析
地震预测方法和准确性分析地震是一种自然灾害,经常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巨大威胁。
因此,准确地预测地震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介绍地震预测的方法以及其准确性进行分析。
地震预测是指通过观测地壳运动、地下水位变化、地磁异常以及动物行为等多种指标,来判断地震的位置、规模和时间。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地震预测方法:1.地震学方法地震学是基于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研究,通过观测地震波传播速度、频率和振幅的变化来预测地震。
其中,地震波传播速度变化的监测被认为是一种可靠的预测方法,如地震剪切波速度的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的指标。
2.地壳变形监测方法地壳变形监测是通过全球定位系统(GPS)等技术,测量地壳的变形情况。
地震发生前,地壳常常会发生微小变形,这种变形可能预示地震的发生。
因此,通过监测地壳变形,可以提前判断地震的可能发生地点和规模。
3.地磁异常监测方法地震前,地磁场常常出现一系列异常变化,如地磁强度的突然增加或减少、地磁方向的变化等。
监测地磁异常变化可以作为预测地震的一种方法,但这种方法的准确性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
地震预测的准确性一直是地震学家和科学家们关注的问题。
虽然目前还没有一种完美的地震预测方法,但通过多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提高地震预测的准确性。
然而,地震预测的准确性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1.地震活动的复杂性地震是复杂的动态过程,地震活动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如地质构造、地下断层等。
这些复杂的因素使得地震预测更加困难,难以准确预测地震的时间、位置和规模。
2.预测数据的不完备性地震预测需要大量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但现有的数据仍然不完备。
一方面,地震监测设备的覆盖面积有限,难以实现对全球范围内地震活动的实时监测;另一方面,地震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3.地震预测理论的不足目前的地震预测理论仍然不完善,尚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例如,对地震波传播规律的认识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地震引起的地下水位变化和动物行为是否能够准确预测地震仍然有待验证。
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剪切波分裂特征研究
乌鲁木齐及附近地区剪切波分裂特征研究曲延军;赵翠萍;赵建政;马宝柱;聂晓红;孙甲宁;上官文明【期刊名称】《内陆地震》【年(卷),期】2004(018)003【摘要】利用S波分裂的方法,分析了2003年2月14日新疆石河子5.4级地震前后多台所记录的小地震的S波分裂特征,发现震源附近地区的S波分裂特征对中强震仍有一定的前兆意义.震中附近的3个地震台记录的S波偏振方向在5.4级地震前出现由原来与区域应力场一致的NE向转为NW向震后又转回NE向.5.4级地震前各台记录的慢波延迟时间总体表现出由小变大的特征.【总页数】9页(P212-220)【作者】曲延军;赵翠萍;赵建政;马宝柱;聂晓红;孙甲宁;上官文明【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新疆,乌鲁木齐,83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相关文献】1.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及地震定位误差对剪切波分裂分析的影响 [J], 赵博;高原2.剪切波分裂的某些理论问题及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剪切波分裂特征研究 [J], 李清河;刘希强3.用接收函数得到的2012年 MW7.8海达瓜伊地震附近地区的剪切波速度结构[J], Jeremy M.Gosselin;John F.Cassidy;Stan E.Dosso;张丽晓(译);赵爱华(校)4.加州南部安扎地震台网剪切波偏振的定量测量: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 [J], Aster,RC;周民都5.地壳内剪切波分裂研究的十年:剪切波分裂是什么意思?它有何用?下一步怎么办? [J], StuartCrampin;林邦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江苏近海地层原位剪切波速相关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
江苏近海地层原位剪切波速相关特性及预测方法研究狄圣杰;汪明元;张昆;杜文博;徐学勇【摘要】剪切波速测试是原位勘测常用且有效的技术之一,其测试成果可用于分析场地土层动力学特性。
海洋地层测试条件恶劣,在某些情况下对剪切波速的预测分析尤为重要。
为了研究海洋地层精确的剪切波速预测方法,结合江苏近海及潮间带的剪切波速原位测试成果,总结和对比分析了剪切波速预测方法,评判了剪切波速的变化特性和与土体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关系。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方法,通过剪切波速与土体各参数的统计关系,建立了剪切波速与土体各物理力学指标的非线性映射关系,进行了剪切波速的预测分析,得到了较好的预测结果。
%Shear wave in-situ testing is one of the techniques that are commonly useful and effective .The test re-sults can be used for the analysis of soil dynamics .The testing conditions of marine stratum are bad ,and in some cases for shear wave velocity predictio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In order to study on precise prediction method of shear wave velocity of marine stratum ,according to the Jiangsu offshore and intertidal shear wave velocity testing results ,the shear wave velocity prediction methods are summarized and evaluated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shear wave velocity characteristics and physical-mechanical index of soil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general-ized regression neural network (GRNN) method ,according to the statistical relationship ,the nonlinear mapping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mechanical indexes of the soil and shear wave velocity tested is established .The pre-diction of shear wavevelocity is analyzed and studied .It shows that the good prediction results can be obtained through the method .【期刊名称】《海洋学报(中文版)》【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7页(P127-133)【关键词】海洋地层;剪切波速;相关特性;GRNN;预测分析【作者】狄圣杰;汪明元;张昆;杜文博;徐学勇【作者单位】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 浙江大学滨海和城市岩土工程研究中心,浙江杭州310058;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浙江华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28;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中国水电顾问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31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41剪切波速可较好地反映场地土的动力特性,是土层动力反应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参数,亦为判别饱和土液化的重要依据,被广泛地应用于工程实践中。
地壳介质剪切波分裂研究的部分进展
*
收 稿 日期 :2 0 ~ 9 1 ; 改 回 日期 :2 0 —1 1 0 70 — 7 修 0 71—2 基金 项 目 :中 国 地震 局 地震 预测 研 究 所 基 本 科 研 专 项 (0 71 ) 2 0 3 ;地 震 行 业 科 研 专 项 ( 0 7 8 0 ) 2 0 0 0 8
继 出 现了许 多剪 切 波分 裂 的分 析 方 法 ,同时 在理 论 分 析 和 实 际 观 测 上 都 取 得 了 很 大 的 进
展 。
地 震体 波分 为两 种 , 种是压 缩 波 ,即纵 波或 P波 ;另一种 是 剪切波 ,即横 波或 S波 。 一 地 震波 在各 向异 性介 质 中传 播 时 ,地 震 波 的相 速 度 和群 速 度 会 随着 传 播 方 向的 不 同而 变 化 ,沿着 不 同方 向传播 的地震 波 ,除 了传 播 速 度不 同 ,还具 有 不 同的偏 振 特 性 , 是 地 震 这
引言
2 O世 纪 6 O年 代 ,Hes sE 用各 向异 性解 释 了太平 洋 中脊纵 波速 度 的方 位 变 化 ,为大 洋
中脊 扩张学 说提供 重 要 的地 球 物 理 证 据 ,成 为地 震 各 向异 性 研 究 的开 端 。7 一 8 ] O O年 代 C a i_ _ 发 现 剪切 波分 裂现象 以来 , rmpn3 4 _ 世界 上许 多 国家 都发 现 了剪 切 波分 裂 现象 ,也 相
裂 隙结构 是一 种横 向各 向同性介质 ,独立 的弹性常 数为 5个 _ 。 3 ] 对体 波来 说 , 向异性 的证 据首 先 源于远震 剪 切波 分裂 现 象 ,并 为 P波 各 向异 性 的观 各
测所 确证 , 中剪切 波分 裂是地 球介 质各 向异性 最 明确 的观 测 证 据之 一 。目前 ,国内外 有 其 很 多学 者在 开展 剪切 波分 裂 研究 ,并取 得 了许 多研究 成 果 。本 文 主要介 绍 地壳 中地 震各 向 异性 ,剪切 波分 裂 的分 析 方法 ,以及地 震各 向异 性 的研 究 现状 和应 用前景 。
地震预报 毛文斌
资源与地球科学院《工程地质学》课程论文论文名称:浅谈地震预报姓名:毛文斌学号:05101984班级:地质10-1班指导老师:王档良浅谈地震预报[摘要] 在简单分析地震活动基本规律的基础上,介绍了地震预报的多种常用方法: S波分裂、电磁波异常、次声波异常、地应力异常和地壳形变等,指出地震预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涉及到多种学科,解决地震预报这个世界难题还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关键词] 地震规律;地震;预报;地壳运动地震预报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有赖于对全球,至少是相当大区域内地壳现代构造运动的了解。
凡6级以上地震震中区震前从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尤其地下水水位从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
凡7级尤其近8级地震震中区震前无不出现地裂者,地下水无不出现宏观异常者。
有异常不一定有地震,有地震(较大)必定有异常。
宏观异常区域上的收缩、时间上的丛集、加速是临震征兆。
地震预报的方法1横波( S波)分裂地震破坏力来自于震源所发出的地震波。
地震波包括体波和面波。
体波是通过地球本体传播的波,包括纵波(P波)和S波。
S波分裂又称为S波双折射,是指横向偏振的S波在通过某种形式的有效弹性各向异性固体传播时,分裂成2个近似垂直偏振的震相,这2个分裂的震相具有不同的传播速度和不同的振动方向,这就意味着它们在粒子运动偏振图上会有特征性的差别。
地壳中的岩石微裂隙在各种地球物理现象的变化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们基于分析地震发生时发出的剪切波分裂现象,对上地壳岩石介质的各向异性开展了广泛深入的研究。
Crampin等指出,地壳上部广泛存在含流体的微裂隙或孔隙,在应力作用下这些裂隙或孔隙沿一定方向呈优势排列,裂隙面与最小主压应力方向垂直。
由于近地表的最小主压应力通常是水平向的,所以裂隙在地壳中是竖直排列的,而走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因此从本构关系上讲,定向裂隙的存在使地壳介质呈方位各向异性,导致S波在传播过程中分裂成快S波与慢S波,其中快S波的偏振方向与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大体一致。
剪切波分裂分析系统SAM_2007_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应用实例_石玉涛
石玉涛、高原、吴晶等,2008,剪切波分裂分析系统SAM (2007),中国地震,24(4),354~361。
剪切波分裂分析系统SAM (2007)———区域地震台网资料应用实例石玉涛 高原 吴晶 太龄雪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市复兴路63号 100036摘要 通过对云南、辽宁、福建遥测地震台网的波形资料分析实例,介绍了“剪切波分裂系统分析方法”软件SAM (2007)的用法。
通过对区域台网资料的处理分析,表明SAM (2007)是研究剪切波分裂的一个比较实用的软件,能够有效的处理快、慢剪切波识别的问题,研究地壳介质的地震各向异性问题,能普遍用于分析国内区域地震台网资料。
关键词: 剪切波分裂 系统分析方法 SAM (2007)软件系统 区域地震台网 应用实例[文章编号]1001-4683(2008)04-0354-08 [中图分类号]P315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7-09-18;[修定日期]2008-11-26[项目类别]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专项(2007-24)资助0 引言地壳中广泛存在各向异性介质,剪切波穿过各向异性结构时分裂成传播速度不同的两列波,即快剪切波和慢剪切波,两列剪切波的质点运动方向是近似相互正交的。
在剪切波窗口内,不同射线的快剪切波偏振方向与裂隙的走向一致,反映了该地区最大主压应力方向;慢剪切波的时间延迟反映了介质的各向异性程度。
因此,通过对剪切波分裂现象的研究可以了解地壳应力场特征。
剪切波分裂研究的一个技术节点是分析方法及有效的分析软件。
从方法上来看,在已有多种剪切波分裂方法中,偏振法是比较常用的(Crampin ,1977),此外,还有相关函数分析法(高原等,1994)、纵横比法(Shih ,et al .,1990)、最大特征值法(刘希强,1992)以及研究上地幔的各向异性的SC 法(Silver ,1991)等。
这些研究方法中,多数是对一段剪切波的波形进行扫描,计算结果对资料窗口长度和信噪比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利用单一的算法来识别快慢剪切波,很难得到符合实际状况的结果。
地震能够应力预测
自组 织临 界性 ( O ) S C 的系统 可 以通过 监 测远 离 即发 源 区母 体 岩 石 的 整 体 行 为 来 进 行 预
报 。实验显 示雪 崩 和地震 之 前 在整 体 特性 上
射) 来监 测 由微裂 隙 的变化 引起 的应 力积 累 , 从 而达 到“ 应力 预测” 震 的 目的——显 然 是 地
成功 的 - ] 但仍 充满 争议且 难 以被接 受 。该 3 , 技术 利用 剪 切波 分裂监 测应 力诱 发 的微 裂 隙
的 变化 ,并 估 计 破 裂 临 界 性 ( 地 震 ) 和 的逼 近¨ ] 该 技术 的结 果 距 即 发震 源 区 可 能 有 5 ,
摘 要 1 9 9 7年 G l r等人 曾发表 “ 震 不 能 预报” el e 地 ,因为在 自组 织临 界 系统 中尺 度
不变性 是普遍 存在 的,而地 球 正处 于 自组织 临界 状 态 中,在这 种 状 态 下小地 震 具 有某 种
概 率 ,如瀑 布般 触发 大 的地 震 事件 。但 是在 物 理 上 ,只 有 对 应其 地 震震 级 的应 力 能 量得 到有 效释 放 ,才 能有 大地震 的发 生 。利 用对这 种 应力 的依 赖 性 可 以进 行 地 震 预测 ,方 法 就 是利 用剪切 波分 裂来 监 控 即将 发 生地震 的周 围岩 体 的应力 积 累。这 项 技 术可 以说是 成
其 中 , 是 素珠周 长 , 是 围绕 每 一 个 素珠 A B 的 Voo o C l 面积_ 。 值 f rn i e s l 9 低 对应 素珠堆 有 序 紧凑地 排 列 ,最 小值 为 一1 O , 表 .8 代
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四川九寨沟M_S7.0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应力场
刘莎,梁锋,郑钰,杨建思. 2019. 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四川九寨沟M S 7.0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应力场. 地震学报,41(1):46−56. doi :10.11939/jass.20180043.Liu S ,Liang F ,Zheng Y ,Yang J S . 2019. Crustal stress field in the focal area of M S 7.0 Jiuzhaigou ,Sichuan ,earthquake by shear wave splitting . 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41(1):46−56. doi :10.11939/jass.20180043.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四川九寨沟M S 7.0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应力场*刘 莎1) 梁 锋2), 郑 钰1) 杨建思1)1) 中国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2) 中国北京 100037 中国地质科学院摘要 本文讨论了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 S 7.0 (M W 6.5)地震之后震源区的地震活动性,并针对震后九寨沟地区架设的4个流动地震台站记录到的地震波形数据进行了剪切波分裂参数的计算,分析了震源区地壳应力场的特征性变化。
九寨沟M S 7.0地震的地震活动性表现为:8月8日主震后震源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直至8月22日之后才有所下降,余震震级整体也呈降低趋势,震级多集中在M S 2.0以下。
震源区4个流动台站的剪切波分裂结果表明:快波偏振方向近似为东西向,揭示了九寨沟地区的区域应力场方向为近似东西向;区域内慢波延迟时间的平均值为5.04 ms/km ,慢波延迟时间在九寨沟M S 7.0地震之后降低,反映了随着余震的发生,地壳应力不断调整,应力持续释放,直至8月底地壳应力场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关键词 地震活动性 剪切波分裂 地壳应力 九寨沟M S 7.0地震doi :10.11939/jass .20180043 中图分类号:P315.3 文献标识码:ACrustal stress field in the focal area of M S 7.0 Jiuzhaigou ,Sichuan ,earthquake by shear wave splittingLiu Sha 1) Liang Feng 2), Zheng Yu 1) Yang Jiansi 1)1) Institute of Geophysics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81,China2)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seismic activity in the focal area after Jiuzhaigou M S 7.0(M W 6.5) earthquake on August 8,2017,and calculated the shear wave splitting parameters byusing the seismic waveform data from four temporary seismic stations in Jiuzhaigou area ,thenanalyzed the characteristic change of crustal stress in the focal area . After the M S 7.0 Jiuzhaigouearthquake ,the seismic activity was significantly enhanced in the focal area on August 8,2017.Until after 22 August 2017,the seismic activity dropped slightly ;correspondingly ,the mag-nitude of the aftershocks also became smaller ,concentrating below M S 2.0. The results of thepolarization directions of fast shear wave at four seismic stations in the focal area show that thepolarization directions are approximately east-west ,which reveals the direction of the regional* 基金项目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重大研究计划 (DQJB15C02)资助.收稿日期 2018−03−23收到初稿,2018−06−21决定采用修改稿.通信作者 e-mail :liusha@第 41 卷 第 1 期地 震 学 报Vol . 41,No . 12019 年 1 月 (46−56)ACTA SEISMOLOGICA SINICA Jan .,20191 期刘 莎等: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四川九寨沟M S7.0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应力场47stress field in Jiuzhaigou area is approximately east-west. Meanwhile,the average value of thetime delay of slow shear wave in the studied area is 5.04 ms/km,and after Jiuzhaigou earth-quake the time delay of slow shear wave decreased,which reflects the release and adjustment ofthe crustal stress with the aftershocks occurrence. And thus the stress field in the crust tends tobe stable at the end of August.Key words:seismic activity;shear wave splitting;crustal stress;Jiuzhaigou M S7.0 earthquake引言北京时间2017年8月8日21时19分,我国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发生M S7.0地震。
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及地震定位误差对剪切波分裂分析的影响
地
震
3 O卷
域 断 裂 的分 布 特 点 ,而 剪 切 波 分 裂 特 征 同样 受 到 区 域 构 造 的 直 接 影 响 。小 震 精 定 位 的 观 测
资料 来 源是 地壳 中 的中小 地震 记 录 ,剪 切 波分 裂分 析 的观 测 资料 也是 地壳 中的 中小地 震 。
因 此 ,由 中 小 地 震 震 源 机 制 反 演 得 到 的 区 域 应 力 场 和 地 壳 介 质 剪 切 波 分 裂 研 究 得 到 的 区 域 主 压 应 力 方 向分 布 特 征 可 以进 行 对 比分 析 ,从 而 对 区 域 应 力 特 征 有 更 全 面 的认 识 。
场 有 关 。 地 壳 剪 切 波分 裂 研 究 中 . 震 的 定 位 误差 对剪 切 波 分 裂 参数 有 影 响 。 文 简 单 介 绍 在 地 本
r _几种 影 响 定 位精 度 的 因 素 ;并 对 定 位 误 差 特 别 是 深 度 方 向 的误 差 所 引 起 的 时 间 延 迟 变 化 进 行 讨 论 ,比较 了不 同 大小 的深 度 误 差 对 归一 化 后 的时 间 延 迟 的影 响 ,定 量 分 析 结 果 显 示 ,深
列的 E DA微 裂隙 引起 了剪切 波分裂 现象 。利用剪 切波 分裂现 象 ,可 以研究 地壳 介质 特性 ,
地 壳 应 力 状 态 以 及 应 力 场 的 变 化 。 壳 与 上 地 幔 的 各 向 异 性 研 究 ,关 系 到 板 块 运 动 、 震 地 地 活 动 、地 球 动 力 学 和 深 部 结 构 等 地 球 物 理 基 本 问 题 。 地 震 定 位 误 差 对 剪 切 波 分 裂 研 究 有 着 重 要 影 响 。首 先 , 源 的定 位 误 差 影 响 着 在 剪 切 震
剪波分裂特性於地震预测应用之研究(II)
剪波分裂特性於地震預測應用之研究(II)陳朝輝國立中正大學地震研究所陳承俊呂文熙中央氣象局地震測報中心一、簡介本研究仍是基於擴張-膨脹非均向性(Extension-dilatancy Anisotropy,EDA)的理論,長期監測嘉南地區剪波分裂之極化方向,延遲時間等特性,期能由這些特性在時空的變化,反應大地應力在研究區地殼淺部所產生微小擴張性裂隙的數量和排列方向,而提供我們對地震發生可能性推論的重要參考資料。
二、分析方法一般分析剪波極化方向和剪波分離時間約方法,大約可分為四類;但無論是用那一類方法,首先須確認地震波之入射角必須小於sin–'(Vp/Vs),也就是必須在剪波視窗(shear wave window)內(Shih et al.,1989),此一條件是為了避免P-SV波波相轉換(P-SV conversion)的干擾,以使直達剪波不致被污染。
第一類方法(Ando et al.,1983)是將震波的水平記錄直接以垂直地表軸旋轉不同的角度,直到以目視判斷快剪波典慢剪波被完全分離開來,而其分離的時間直接從旋轉後之記錄上讀取。
第二類方法(crampin et al.,1985)先畫出剪波初到達的一段時間內的質點運動軌跡圖形,以此來判斷快剪波和慢剪波之極化方向。
第三類方法(Bowman and Ando,1987)是先作質點之運動軌跡圖形,以此來決定快剪波之極化方向,然後將震波記錄旋轉至快波之極化方向,再將慢剪波之記錄向前一點一點的移動,直到快剪波波形和慢剪波波形有最大之相關(corre-lation)為止,則此往前移動之時間,即為剪波分離之時間。
第四類方法為軸比法(Aspect ratiomethod:Shih,et al.,1989),此法是利用質點運動位移在二任意垂直軸上的投影量總合之比值,來找到快剪波極化方向及剪波分離時間。
軸比法因此若能取一窗制落於快剪波剛到達而慢剪波未到達的時段間,將座標軸以一小角度間距逐漸旋轉,求取各不同旋轉角度的軸比值,則於軸比值最大之x 軸即為快剪波之極化方向。
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及地震定位误差对剪切波分裂分析的影响
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及地震定位误差对剪切波分裂分析的影响赵博;高原
【期刊名称】《地震》
【年(卷),期】2010(030)001
【摘要】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主要是由大量充满液体的微裂隙的定向排列引起的, 剪切波穿过这种含有微裂隙的介质时会产生分裂. 剪切波分裂参数与地壳介质的物理性质有关, 与区域应力场有关. 在地壳剪切波分裂研究中, 地震的定位误差对剪切波分裂参数有影响. 本文简单介绍了几种影响定位精度的因素; 并对定位误差特别是深度方向的误差所引起的时间延迟变化进行了讨论, 比较了不同大小的深度误差对归一化后的时间延迟的影响, 定量分析结果显示, 深度定位误差对慢剪切波时间延迟影响很大. 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有多种, 本文还对不同的剪切波分裂分析方法做了简介.
【总页数】10页(P115-124)
【作者】赵博;高原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北京,10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剪切波分裂的某些理论问题及天祝—景泰6.2级地震剪切波分裂特征研究 [J], 李清河;刘希强
2.四川锦屏水库地区地壳剪切波分裂特征及蓄水影响初探 [J], 邵玉平;高原;戴仕贵;杜瑶;宋澄
3.日本西南部后续震相剪切波分裂分析:地壳内部线性构造的探测器 [J], T.Iidaka;张弘;高武平;丁志峰
4.利用剪切波分裂研究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震源区的地壳应力场 [J], 刘莎;梁锋;郑钰;杨建思
5.地壳内剪切波分裂研究的十年:剪切波分裂是什么意思?它有何用?下一步怎么办? [J], StuartCrampin;林邦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00年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的剪切波分裂研究
2000年姚安地震余震序列的剪切波分裂研究王新岭;刘杰;张国民;马宏生;王辉【期刊名称】《地震学报》【年(卷),期】2006(28)2【摘要】2000年1月15日姚安Ms6.5地震后,云南省地震局在余震区布设的流动数字台网接收到了大量余震序列的数字波形,这为研究姚安地震的性质提供了丰富的资料.由于剪切波经过上地壳传播时的分裂现象反映了上地壳介质的各向异性,因此在对余震事件进行精确定位的基础上,文中应用互相关系数法计算了余震序列剪切波的分裂参数,并对不同台站和不同区域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得到以下结论:余震区的平均快波偏振方向受区域应力场控制,与主震最大水平主压应力方向一致;不同台站与不同区域事件的平均快波偏振方向是有差异的,与区域内的构造变化和应力场调整有关;延时大小受多种因素影响,与剪切波传播时经过介质的性质关系密切.【总页数】13页(P119-131)【作者】王新岭;刘杰;张国民;马宏生;王辉【作者单位】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中国北京,100036,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315.3+1【相关文献】1.2000年1月15日姚安6.5级地震余震序列震源机制解与震源区应力场分析 [J], 王曰风;张秀萍;王志敏;郑毅;张广莉;李峰;马佳2.2000年云南姚安Ms6.5地震余震序列S波分裂研究 [J], 钱晓东;李白基;秦嘉政3.1999年台湾集集地震余震区——嘉义地区地震的剪切波分裂参数随时间变化的研究 [J], 郑秀芬;陈朝辉;张春贺4.2009年云南姚安Ms6.0地震余震序列尾波Qc值研究 [J], 李琼;秦嘉政;钱晓东;赵小艳;毛慧玲5.2000年姚安MS6.5地震3.0≤ML <5.0余震的地震矩张量反演 [J], 毛燕;王彬;周光全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横波分裂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在冰岛取得成功
横波分裂技术进行地震预测在冰岛取得成功
郭金珍
【期刊名称】《国际地震动态》
【年(卷),期】1999(0)3
【摘要】自罗伯特·盖勒在1997年发表文章否定在现阶段能够实现地震预报以来,国际地震学界对能否对地震进行准确预报进行了热烈的争论。
总体上说,在英、美等西方国家的地震学家中,对地震预报持悲观态度的占主流。
即使是在这种情况下,仍有一些地震学家在地震预测、预报领域...
【总页数】2页(P22-23)
【关键词】横波分裂;地震预测;冰岛;地震波
【作者】郭金珍
【作者单位】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315.7
【相关文献】
1.利用地震岩性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效果分析 [J], 易院平;张建芝;蔡伟祥;汪勇;王婷;夏先立
2.利用地震多属性技术进行储层预测与评价——以东濮凹陷濮城地区沙一段为例[J], 刘光蕊;陈发亮;韩福民;陈君;游小淼;崔丽君
3.利用地震岩性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及效果分析 [J], 易院平;张建芝;蔡伟祥;汪
勇;王婷;夏先立;
4.利用地震技术对储层进行的预测 [J], 邹先华
5.利用三维地震反演技术r进行煤层顶板砂岩及砂岩体厚度预测 [J], 王刚;贠小伟;刘丕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世界地震译丛
2009 年
图 3 ( a) 近似直立分布裂纹剪切波窗口内地震波射线分 区 1 角区和 2 角区几何示意图( 修改自 V o lti and Cr ampin, 2003a) 。圆 圈是地震水平自由表面上 有效剪 切波窗 口内的 地震事 件射线路 径分区 垂直 圆锥体的一部分, 这个自由表面具有 典型的 低速表层。 1 角区射 线方向与 平均 裂纹面 夹角 在 15b ~ 45b之间 的 区 间, 而 射 线 与 裂 纹 面 相 交 的 角 度 小 于 15b 的 两 侧 方 向 上 的 区 间 为 2 角 区 ( 见 Cr ampin, 1999) 。( b) 应力监测站几何 示意图, Xm 是 在最小水 平压应 力下使 裂纹成 垂直排 列的 深度。D OV 是高度重复的井下轨道 振动器( L ear y and Walter, 2005a, b) 。D OV 源 在 X m 深的浅 井处激发在 X + 1 000m( 至少两个) 深的直立井中接收有 300m 的 偏移。偏移方 向与最小 水平应力 的夹角在 ? 45b内, 此处最小 水平 应力方 向取 南北向。 注: 这是 早前 DO V 在 更深 井处 几何 图形 ( Crampin, 2001) 的修改。接收器由于温度升高而不灵敏且( b) 中浅处的 DO V 更耐用
的。临界高孔隙流体压力不仅使微裂纹结构 再排列, 也引 起剪切波偏 振方向 90b翻转:
快、慢波 互换了 偏振 方向 ( Crampin et al , 2002) 。每次地震都改变了区域应力和孔隙 流体压力。并且在每次地震中, 高围压下正 常路径长度比例的微小变化改变了三轴应力 场与孔间流体压力, 这些变化都易引起结果 ? 80% 的散射( Crampin et al , 2004) 。
2009 年第 6 期
世 界地震译丛
1
论文 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
高 原 S1 C rampin
摘要 地震剪切波分裂( SWS) 可用来监测饱和流体微裂纹岩石的细微形变。本文 报告了由小地震记录到的剪切波分裂系统性变化的证据, 通过监测震前的应力积累可预 测即将发生的大震的时间和震级。通过对冰岛西南部的 M11 7 级震群事件到台湾 M S71 7 级集集地震等 15 个震例( 其中包括成功预测的冰岛西南部的 M 51 0 地震) 的剪切波分裂 研究, 可以看到预测效果。大地震发生前观测到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会明显增加, 而临 震前短时间内时间延迟会突然下降。研究表明, 震级与临震前这种时间延迟增加的持续 时间和减小的持续时间的对数都具有线性相关。然而, 作为日常应力预测常缺乏适当的 持续小震群。可靠的地震预测需要应力监测站( 简称 SM S) 中采用毗邻钻孔中的可控源 井间地震技术。利用应力监测站的全球网络实时应力预测世界范围破坏性地震是非常可 能的。
裂纹主要有结晶岩中沿应力定向排列的 流体饱和的晶界裂纹和多孔沉积岩中低纵横 比的孔隙和孔间通道两种。在邻近的裂纹之
间产生孔隙压力梯度, 使得流体沿压力梯度 在邻近裂纹之间产生迁移, 这种差异运动造 成裂纹定向排列。这种形变模型就是我们所 熟悉 的 各向 异 性孔 隙 弹 性模 式 ( APE ) ( Cram pin and Zat sepin, 1997; Zatsepin and Crampin, 1997) 。在大多数地震和勘探信号 的频率范围内, 地震波传播具有各向异性, 这些微裂纹是岩石具有各向异性的根本原因 ( Cram pin and Zat sepin, 1997) 。剪 切波 速 度各向异性的多种程度表明, 即使在表面完 整无破裂的岩石中, 流体饱和的裂纹在空间 上也是如此密集排列, 形成接近破裂的临界 系统, 它对小的扰动也非常敏感( Crampin, 1994, 1999; Cram pin and Peacock, 2005) 。 尽管许多岩石物理实验的研究表明, 地震各 向异性、岩石类型、应力、微裂纹、渗透率 和结构是有关联的( Rai and H anson, 1988;
裂前形变) 可以由 1 角区射线路径的平均时 间延迟变化来监测。然而, 合适的震群非常 缺乏, 导致很难找到适当的震群活动作为常 规的应力 预测( Crampin, 1993, 1999) 。在 孔间应力监测 站( SM S) 的人 工震源的示 意 图如图 3b 所示。
在小地震上方, 时间延迟观测结果始终 与平均时间延迟有 ? 80% 的离散 ( Volt i and
图 2 小震事件及 其剪切波分裂地震图。地震图是冰岛 SAU 台站在剪切波窗口内记录的。事件的参数: 日期 2006- 03- 13, 震级 01 0, 深度 81 2km, 震中距 41 0km。100 个样本/ 秒地震图的时 间轴以秒为 单位, 并用 31 0~ 501 0H z 带宽 的 巴特 沃 斯滤 波器 进 行了 滤波。 横跨 S 波 到时 的竖 直 线条 标示 01 1s 的时间间隔。最上面的图含有更 多的参 数及剪 切波分裂 计算信 息。地震 图从上 至下 是东西 向、南北向和垂直向的地震图 , 水平分 量旋转到快和慢波偏振方向来得到快慢波。注: 这里剪切 波分裂是由 Expert Sy st em 的 SW A S 软件自动 生成的
引言
在整个地壳中已大量观测到剪切波沿应 力方向分裂( SWS) ( 地震双折射) ( Crampin et al , 1990; Gao et al , 1995; Zhang et al , 2000; Miller and Sav ag e, 2001; Cochran et al , 2006; M argherit i et al , 2006) 。广泛观 测到这些地震剪切波分裂方位角变化表明, 内部沿应力取向排列的结构几乎全在原岩里 ( Crampin, 1994, 1999) 。地壳中大部 分岩 石遍布着沿应力取向排列的充满流体的微裂 隙, 而这种微裂纹结构正是引起剪切波分裂 的 原 因 ( Crampin and Zatsepin, 1997; Crampin and Peacock, 2005, 2008) 。充 满 流体的微裂纹是岩体最易改变的元素, 而较 大的裂纹则往往倾向于刚性, 不屈从性。可 以看出, 剪切波分裂的变化监测着小规模应 力诱发的微裂纹形变, 这些形变是贯穿岩体
但未达到岩石预计破裂的破裂临界状态的微 破裂水 平前的 形变 ( Crampin and Chast in, 2003) 。剪切波分裂的理论和观测结果显示, 地震与火山爆发前的应力积累一直在增强, 当岩石承受的剪切力到达破裂临界状态时将 发生破裂, 地震和火山喷发将随之发生 ( Cram pin and Zat sepin, 1997; Zatsepin and Crampin, 1997; Cram pin and Chast in, 2003; Volt i and Cr am pin, 2003a, b) 。当有 适当的观测结果时, 这些现象可以用来进行 以应力预测地震( Crampin, 1999) 。本文叙 述了用剪切波分裂来进行应力为基础的预测 临震 时 间、震 级 的 证 据 并 对 结 果 进 行 了 探讨。
了高、低压下的地震响应( Davis et al , 1997) 。
2 震前剪切波分裂的变化
剪切波分裂偏振方向和时间延迟对微裂 纹几何结构的微小变化很敏感。各向异性孔 隙弹性模拟表明应力的增加导致裂纹纵横比 增大, 这可以由时窗中 1 角区内平均时间延 迟 的 增 大 监 测 出 ( Crampin and Zat sepin, 1997) 。图 3 说明了 1 角敏 感, 但裂纹密度在低于破裂临界状态和破裂 水平 之 下 时, 不 受 应 力 微 小 变 化 的 影 响 ( Cram pin, 1999) 。因此, 微小应力变化( 破
1 地壳岩石中的剪切波分裂和 微裂纹
剪切波穿过各向异性岩石时, 分裂成两 个不同速度的近似垂直偏振的波, 它们在三
2
世界地震译丛
2009 年
图 1 通过沿最小水平应力 Rh( 在垂直应力 Rv 增 加的深度下面, 大小等于 Rh ) 方向排列充满流体的近似直 立的微裂纹的剪切波分裂图示( 修改自 Cr ampin and Peacock, 2005) 。 当 Rv= Rh 时 的深度是临 界深 度, 常常在 500m~ 1000m 之间( Crampin and Peacock, 2005) 。在近似垂直传播中, 快分裂剪 切波 的偏振方向平行于裂纹的走向, 即平 行于最 大水平 应力 RH 方 向。慢分裂 剪切波 的偏振 方向 近似 垂直于快分裂剪切波的偏振方向
第6期
剪切波分裂与地震预测
5
表 1 震前剪切波分裂时间延迟持续时间与震中距的变化
序号
地点, 日期
1 冰岛北部震群, 2002-03-31
震中距 ( km) / 台站
7/ BRE
震级1) 11 7M
分量地震记录上有特征性的差别。剪切波分 裂的快波偏振方向总体近似平行于最大水平 应力方向( 图 1) 。这种平行于应力方向的剪 切波分裂是由沿应力取向排列的含饱和液体 近似直立微裂纹造成的, 这些裂纹几乎分布 在所有的原岩里 ( Crampin, 1994) 。各向异 性对称系统显示, 这些水平偏振在大部分剪 切波窗口内具有水平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 ( 六角对 称) ( 又称 T IH 各向异 性) 的性质, 或者其中有 些细微 差异 ( Crampin, 1981) 。 另外, 具有这种对称现象的地质构造, 结晶 体和沉积岩中比较普遍, 只有沿应力方向排 列的破裂或 微裂纹 结构 ( Crampin, 1994) 。 在剪切波窗口中, 几乎所有的小震上方都能 观测到剪切波分裂现象( 图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