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合集下载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

非人力资源经理的人力资源管理PPT课件
晋升可能性: 生涯开发潜力:
现职为: -所需开发项目-
-可晋升职位-
28
候选人:
人力资源供给预测
替换规划法
替换规划法采用替换单(或职位调配卡)。替换单根据雇 员目前的工作绩效,清楚地显示潜在的空缺和可能出现的 替换
总经理
业务经理
☆ 张某 ■ ◎ 李某 ◆
管理经理
◎ 王某 ▲
◎ 姜某 ◆
29
符号标志
知识 技能
能力
绩效管理
40
工作分析的具体内容
1、岗位责任
责任的种类:管理责任、非管理责任 岗位责任分析的原则 ✓ 用主动性的功能动词 ✓ 使用专业术语 ✓ 说明工作责任的相互关系 ✓ 确定任务排列 ✓ 刻画任务的数量和质量要求 ✓ 写好开场白
41
工作分析的具体内容
2、资格条件 工作经验 智力水平 技巧和准确性 体力要求 其他心理素质要求
人本主义经营
需求、动机、态度、行动等因 素影响人力资源的绩效。
通过激励使绩效最大化
人力资源不仅是开发的对象, 而且是自我开发的主体。
培训与职业生涯开发
与组织成果最密切的资源是人 通过核心人才开发与利用
力资源。
提高组织竞争力
如果没有被雇佣,人力资源会 自然消失
人力资源计划
6
人力资源管理与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
建立新的组织 公司战略调整和业务发展 企业的技术创新,需要进行新的定岗定员 建立公司制度的需要
34
工作分析的6个方面
工作内容(What) 职衔(Who) 工作地点(Where) 工作时间(When) 怎样操作(How) 为何设立该岗位(Why)
35
工作分析方法
观察法 专家法 问卷法 特殊事项法 工作日志法 实验法 综合法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节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1.应注意的问题2.方法:(1)技能清单(2)人员替代法(3)人员接续法(二)外部供给预测1.地区性因素2.全国性因素三、人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协调(一)人力资源需求小于供给1.限制雇用2.减少工作时间3.提前退休4.暂时解雇5.裁减(二)需求大于供给1.加班2.转包3.应急工4.租赁员工5.采用新工艺、新技术6.招聘新员工第三节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与控制一、人力资源规划的编制(一)基础性人力资源规划(四点)(二)业务性的人力资源规划1.招聘规划2.升迁规划3.人员裁减规划4.员工培训规划5.管理与组织发展规划6.人力资源保留规划7.生产力率提高规划二、人力资源规划的评价1.应注意的五个问题2.行动结果与人力资源规划的比较(八个方面)三、人力资源规划的跟踪与审核1.人均指标2.审计四、人力资源信息系统2.很少企业把培训部门当成一个成本中心3.职工培训过程也就是职工学习过程三、培训效果的提高(一)明确培训目标培训者的任务:1.传达学习目标2.目标要有挑战性3.分步进行(二)行为示范(三)用事实材料促进培训职业培训设计的基本原则(三点)(四)操作实践是培训的重要环节1.分散实践2.集中实践(五)学习效果反馈反馈的作用方式(三点)(六)遵循学习效果曲线1.学习效果曲线的特征2.出现高原平台现象的原因(1)收益递减规律影响(2)消化吸收的过程(3)需要与原来不同的指导方式第二节员工培训一、培训工作机构1.职工培训工作的作用2.培训工作机构的职能二、培训的内容(一)三方面内容1.员工知识的培训2.员工技能的培训3.员工态度的培训(二)根据发展要求,分析培训需要,明确培训的内容1.搜集和掌握培训前信息2.获得组织未来状况的信息案例分析三、培训项目和培训方法(一)培训项目的选择(一)按时间与按生产力付酬(二)按职责与按知识和技能付酬(三)按业绩付酬五、影响报酬水平的因素(一)影响报酬水平的外部因素1.经济发展水平和劳动生产率2.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与竞争状况3.政府的政策和法律4.物价变动5.地区和行业间通行的工资水平(二)影响报酬水平的内部因素1.经济效益2.员工配置及企业性质3.报酬分配形式4.工会的争取能力第二节工资一、工资的计量形式(一)计时工资1.含义2.特点3.具体形式:小时工资、日工资、月工资、周工资(二)计件工资1.含义2.特点3.形式(1)个人计件和集体计件(2)无限计件和有限计件(3)超额计件和累进计件(4)直接计件和间接计件二、工资制度工资制度的含义(一)等级工资制两种形式:1.技术等级工资制三部分:技术等级标准、工资等级表、工资标准2.职务等级工资制(二)结构工资制四部分组成:1.基础工资2.职务(岗位)工资3.年功工资4.效益工资(三)岗位工资制三种形式:1.一岗一薪2. 一岗数薪3.新五岗岗位工资制(四)岗位技能工资制1.含义2.基本内容(五)其他工资制度1. 年功工资制2.浮动工资制3.效益工资制4.保密工资制5.经营者年薪制三、工资管理(一)职务级别评定1.排序法2.分类法3.计点法4.要素比较法(二)报酬调查(三)工薪结构(四)员工工薪报酬(五)工薪调整第三节奖金和津贴一、奖金奖金的含义奖金的特点(一)奖金制度的基本内容1.奖励指标和奖励条件2.奖励范围和奖励周期3.奖金的提取与分配(二)奖金制度的指导原则1.奖励条件要合理,奖金标准要适当2.将奖励与良好的表现联系在一起3.有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和健全的奖励制度4.注意选择奖励对象5.经常疏导奖励工作中的认识问题(三)其他奖励和报酬分配形式1.佣金2.分红制度3.收益分享二、津贴津贴的含义(一)津贴项目1.劳动津贴2.生活津贴(二)津贴标准第四节福利和社会保障一、福利(一)基本内涵1.福利的三个层次2.福利的功能(二)主要内容我国:1.集体福利2.个人福利发达国家:1.法定福利2. 法定外福利(三)福利基金渠道:(四)福利管理及其创新现代企业在福利管理上不断改革和创新的做法二、社会保障(一)基本内涵1.含义2.一般类型3.我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社会救济、社会保险(核心)、社会福利、社会优抚4.社会保险(1)含义(2)特点(3)主要内容(二)养老保险1.含义2.内容3.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内容(三条)(三)失业保险1.含义2.世界各国养老保险情况3.我国失业保险条例(五条)(1)保险范围(2)受保条件(3)支付标准(4)基金筹集(5)保险金支付范围(四)医疗保险1.含义2.种类(五)工伤、死亡和生育保险1.工伤保险(1)含义(2)特征2.死亡保险(1)含义(2)特征3.生育保险三、浮动工资的评定办法(一)生产人员浮动工资的核算1.浮动工资的基本模式浮动工资=定额浮动工资×工时完成率×品质系数×调整系数2.工时完成率3.浮动工资的核算(二)非生产人员浮动工资的核算1.非生产人员浮动工资的基本模式浮动工资=应得奖金×调整系数×工作绩效率2.一般非生产人员浮动工资的核算工作由工资管理部门负责四、浮动工资的发放3.双因素理论在管理上的应用二、过程型激励理论(一)期望理论(弗洛姆)(二)公平理论(亚当斯)三、综合型激励理论第三节企业员工的激励一、员工激励管理的有效系统如何使激励取得效果:1.了解员工的需要(1)对员工需要的调查(2)分析员工的正当需要和不正当需要2.管理目标(1)管理目标的功能(2)实行阶段3.改善环境与工作内容的丰富化4.民主管理二、激励的方法(一)物质激励(二)精神激励1.目标激励2.内在激励3.形象激励4.荣誉激励5.兴趣激励6.参与激励7.感情激励8.榜样激励三、奖励的技巧1.对于不同性质的员工应采用不同的激励手段2.注意奖励的综合效价3.合理控制奖励的效价档次4.适当控制期望概率5.注意期望心理的疏导6.恰当的树立奖励目标四、对各类员工的激励技巧1.对先进员工的激励(1)评选要科学(2)奖励要科学2.物理因素3.劳动组织和劳动制度研究4.劳动环境因素5.生物因素(三)职业病1.职业病的概念与种类2.职业病的测定(1)职业病病患率(2)职业病发病率(3)职业病受检率(4)职业病治愈率(5)职业病发病工龄(6)职业病平均发病工龄3.职业病的统计报告制度4.预防职业病危害的措施(1)医疗措施(2)技术措施四、对特殊劳动者的保护1.女职工2.未成年工第三节工伤管理一、工伤的定义与种类1.定义2.伤亡事故的种类二、影响工伤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1.职工的工作经验和受培训的程度2.累进性疲劳3.劳动条件的状况三、工伤事故的测定1.含义2.工伤事故的发生率3.工伤事故的严重率4.工伤事故死亡率四、工伤事故的统计报告制度1.概念2.工伤事故的报告、调查和处理(1)按伤亡事故种类成立调查小组(2)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种类一、人力资源流动1.含义2.原因二、人力资源规划的作用(一)积极作用(二)消极作用三、影响人力资源流动的因素(一)个人因素的影响1.年龄因素2.个性因素(二)职业因素的影响1.职业评价因素2.职业技术构成与水平3.劳动者对职业投入的多少(三)环境因素的影响1.社会环境因素2.具体的工作环境四、人力资源流动的类型(一)企业内部流动与跨企业流动(二)职业内部流动和职业之间流动(三)本地流动和异地流动(四)就业流动和失业流动第二节人力资源的跨企业流动一、职业动机和人员流动1.特点2.类型(1)趋利型(2)事业型(3)冒险型(4)现实型(5)调整型(6)其他类型二、职业压力与人员流动1.职业压力2.职业压力的表现因素(1)岗位工作(2)环境条件(3)人际关系(4)竞争压力(5)薪酬失衡(6)升迁发展(7)责任压力三、企业面对人力资源的跨企业流动应采取的措施(一)了解员工需求(二)建立相应制度1.竞争的任用制度2.宽松的创新环境3.反映贡献的分配制度4.稳定骨干的人事政策(三)提高各级领导的管理水平第三节我国企业员工的下岗与再就业一、下岗与失业含义二、失业分析类型:(一)摩擦性失业(二)周期性失业(三)季节性失业(四)技术性失业(五)需求不足型失业(六)结构性失业(七)隐性失业三、我国下岗失业的严重态势四、企业职工下岗的原因分析1.社会劳动力供过于求是产生职工富余、下岗的基本原因2.体制改革向深层次发展决定了“下岗”问题的基本态势3.经济运行的周期性波动和企业不景气使下岗问题比较集中暴露4.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使下岗问题更为突出5.文化与传统观念影响下岗再就业五、解决下岗与再就业问题的对策性措施1.加速发展经济,促进企业振兴2.直接提供就业岗位3.积极增加就业岗位的相关措施4.进一步强化劳动就业服务5.适度减少与控制劳动力供给1.平等就业、选择就业2.取得劳动报酬3.休息休假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8.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二)我国劳动者的法定义务:1.完成劳动任务2.提高业务技能3.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4.遵守劳动纪律5.遵守职业道德第三节工会(职代会)与集体协议一、工会与职代会(一)工会(二)职代会职权:集体协商二、集体合同与集体谈判(一)集体合同的概念1.定义2.内容3.种类(二)集体谈判国外集体谈判的一般原则:1.双方应采取合理的和建设性的态度2.劳资双方,特别是资方应向对方提供与所争议事项有关的资料,以利双方最终能够达到集体协议3.结果:集体合同应是对双方均有好处,是双方利益的实现4.集体谈判自由原则第四节劳动合同一、劳动合同的涵义、特点及作用1.涵义2.特点(1)劳动合同当事人是特定的(2)劳动合同的内容、目的和后果(3)劳动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对双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3.作用(1)重要保障(2)合法权益(3)重要手段(4)避免或减少劳动争议二、订立劳动合同须遵守的原则1.平等一致2.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1)双方当事人(2)内容必须合法(3)程序必须合法三、劳动合同的内容1.涵义2.具体内容(1)劳动合同的期限(2)工作内容(3)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4)劳动报酬(5)劳动纪律(6)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7)违反劳动合同的责任四、劳动合同的变更和解除(一)劳动合同的变更1.涵义2.原则3.劳动合同变更的条件(二)劳动合同的解除1.涵义2.法定条件(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5条(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26条第五节劳动争议和处理一、劳动争议(一)劳动争议的概念1.涵义(二)特征(1)有特定的当事人(2)有特定的争议内容(3)有特定的争议的表现形式二、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的新特点1.新特点2.出现新特点的原因三、我国现阶段的劳动争议主要涉及的方面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劳动关系的重大变化,是我国现阶段劳动争议内容日趋复杂化,现阶段我国劳动争议主要涉及以下方面:1.解除劳动关系的争议。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课件 (一)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课件 (一)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课件 (一)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企业为实现战略目标而通过规划、组织、指导、协调、控制等一系列管理活动,对员工进行管理的过程。

它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企业的长远发展和人力资源管理价值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与特点1. 概念:人力资源管理是指使用一定的管理手段和方法,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管理和调配,以提高人力资源的效能,从而达到提高企业绩效和竞争能力的目的。

2. 特点:(1)系统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对企业内部的一系列人员关系进行统筹规划,组织连接,协调管理;(2)综合性:人力资源管理内容广泛,包括招聘、培训、薪酬福利、员工关系等多个方面,需要把它们相互结合起来,注重整体性;(3)目标性: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达到企业战略目标,为企业持续发展创造高效的人才结构;(4)灵活性:人力资源管理在遵循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保证的前提下,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企业内部的管理环境和人员状况总是不断变化的。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和作用1. 目标:(1)提高企业绩效:通过对人力资本的有效管理及利用,提高员工的效能和绩效,促进企业业绩的稳步上升;(2)改善员工福利:合理的薪酬福利、培训及发展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都可以提高员工的福利感和归属感,从而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3)优化企业人才结构:人力资源管理需要深入了解员工的特长和喜好,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吸引符合企业需要的人才,实现企业人才结构的优化;(4)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通过优化人才结构、提高员工绩效及协调员工间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文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2. 作用:(1)招聘和培养优秀人才,建立核心团队,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2)制定薪酬福利方案,提高员工薪酬满意度和福利水平,从而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工作动力;(3)协调处理员工的人际关系,减少工作冲突和人员流失率,维护企业的稳定性;(4)为员工提供培训机会和职业发展通道,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人力资源管理讲义(doc39页).doc

人力资源管理讲义(doc39页).doc

第一章: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第一节: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一)各类资源的概念1、自然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未经加工的自然物质。

如土地、森林、矿藏等。

2、资本资源:用于生产活动的一切经过加工过的自然物质。

如资金、机器、厂房、设备等。

3、信息资源:指对生产活动及其与之相关的其他活动的事物描述的符号集合。

前两种资源具有明显的独占性;而信息资源则具有共享性。

4、人力资源:理解和阐释存在差异。

(二)对人力资源概念的不同理解广义上说,人力资源是指智力正常的人。

狭义上看,存在若干定义: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的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2、人力资源是指具有智力劳动或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

3、人力资源是指具有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社会提供劳动和服务的人。

4、人力资源是指劳动力资源,即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我们的理解:抽象地说,人力资源就是指一定范围内人口总体中所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具体说来,人力资源是指一定范围内具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量。

它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

(三)人力资源的构成与特征1、人力资源的构成根据我们的理解,人力资源由8部分人口组成(见图表1—1所示)。

0 16 男60女55少年人口劳动适龄人口老年人口②未成年就业人口病残人口③老年就业人口⑤就学人口⑥现役军人⑦家务劳动人口⑧其他人口④求业人口①适龄就业人口图表1—1:人力资源的构成(1)处于劳动年龄之内的社会劳动人口,即“适龄就业人口”;(2)尚未达到劳动年龄实际已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未成年就业人口”;(3)已经超过法定劳动年龄,实际仍在从事社会劳动的人口,即“老年就业人口”;以上几部分相加为人力资源主体,亦称“就业人口”。

(4)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有能力有愿望参加社会劳动,但是实际上并未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亦称“求业人口”;(5)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就学人口;(6)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之内的现役军人;(7)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家务劳动人口;(8)处于法定劳动年龄以内的其他人口。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上(第一讲)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上(第一讲)

——(美)德鲁克
精选ppt
四、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
工作内容 四大机制
精选ppt
人力资源管理内容
组人
织 设 计 工 作 分
力 资 源 战 略 规
招 聘 与 甄 选
培 训 管 理
绩 效 管 理
薪 酬 管 理
劳 动 关 系
职 业 管 理
力和想像力。(彼得·德鲁克) 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
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使 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它是最活跃最积极的主动性的生产要素,是 积累和创造物质资本、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促进和发展国民经 济、推动和促进社会变革的主要力量。 (南京大学 赵曙明) 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 的已直接投入建设和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清华大学 张德) 人的角度—— 企业组织内外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复旦郑绍濂等) 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的总和。
激励和努力的下 降
更多的事故
工资冻结或降低
使用临时工人和 合同工人 招聘和晋升的冻 结
更高的人员流动 率
职业专注和工作 付出的下降
工作满意度的下 降
精选ppt
优势源泉之新理念:高承诺的人力 资源管理(high commitment)
调查表明:人力资源管理日益成为企业获 取竞争优势最为重要的源泉
1961-1991年,130多个领域的研究 200家银行的研究 高承诺的人力资源管理:参与管理、广泛培训、 减少工作分类、保障工作安全、提高工资等
强相关——食品店、药品店、家庭日用品店行业; 零相关——汽车制造、航空运输业、医疗服务业; 负相关——铁道公司、家用品制造、住宅建造公 司。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什么是管理?
4
1. 传统的管理概念
管理(Management)是在特定的环境下, 为了有效地利用组织资源进而实现组织 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 制等一系列活动的总称。
5
管理过程(循环)
控制
计划
领导
组织
6
几个基本点
(1)组织是管理研究的主要对象。 (2)管理活动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3)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EFFECTIVENESS效果) (4)管理的目标通过有效地利用组织资 源来达到。(EFFICIENCY效率) (5)管理最终要落实到计划、组织、领 导、控制等一系列职能上。
34
(三) 用人之术
用人之四境界: 1.用长容短 2.扬长避短 3.扬长克短 4.化短为长
35
5. 如何用好各种人才?
人力资源管理中,应根据每个员工的特点,灵 活使用各种人才,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36
(1)如何根据员工的长处安排合适的岗位 发现员工的长处 根据员工的特长安排相应的岗位 在用人上“不拘小节” 给员工自由选择的机会
(1)制定企业经营战略 (2)进行企业组织设计 (3)建设班子,选人用人 (4)建章立制 (5)培育企业文化 (6)处理重要社会关系 (7)临时处理重大事件
20
二、管理者在人力员管理中应具备的 基本素质
识人之能 容人之量 用人之术 聚才之德
21
(一) 识人之能
知人善任,准确了解和识别人才,是用好人 才的前提,慧眼识英才对于经理人员来说非常 重要,杰克·韦尔奇说过:“我最大的功劳莫过 于物色成批的人物。”
③站姿。 哈着腰、弓着背望着对方,一个“刘罗锅”似的人,缺乏自 信和主见,急于讨好对方:喜欢双手提着包垂在身前,像个侍者一样笔 直地站着的人,多半自以为形象不错,而且看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0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01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 根据人力资源的规划或供需计划而开展的招聘与选
拔、录用与配置等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活动 之一。要完成组织的目标,公司招聘和吸引申请具 体职位的人,可能从内部或从外部招聘候选人。招 聘的目标在于迅速地、合法地和有效她找到公司需 要的合适求职者。在这过程中,需要采用科学的方 法手段对所需要的人员进行评估和选择。
《人力资源管理》 课件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教学内容:
– 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 人力资源管理 – 人力资源管理者与管理机构
• 教学目标:掌握人力资源管理的概念、人
力资源管理的内容,了解人力资源管理的 历史发展过程,以及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 特征和发展趋势。要求从总体上对人力资 源管理的历史、内容以及发展有一个初步 完整的认识。
– 2.张文贤教授认为,“人力资源的本质是人 的能力”。
– 3.李宝元教授认为,“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员工拥 有的体力、知识和技能以及价值观等精神存量”。
– 4.人力资源是指人拥有的知识、技能、经验、健 康等“共化性”要素和个性、兴趣、价值观、团 队意识等“个性化”要素以及态度、努力、情感 等“情绪化”要素的有机组合。
源管理服务。
– 2. 商业伙伴 • 他们和一线经理一样,担负着帮助企业达成目标、
获得成功的使命。
– 3. 战略家
• 人力资源管理者要从事战略整合和战略适应工作,
使企业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和人力资源管理作业能 够实现整合,并与企业所在的行业、企业所处的发 展阶段、企业的文化和企业的其他政策和制度等相 适应。
– 3、社会性
• 作为个体,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群体和团队、个
人和组织、个人与企业制度、个人与企业文化等 都有会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作为整体,人力资 源与组织、民族、国家等紧密联系在一起。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三)人力资源的分类
2020/8/5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二 人力资源的特征
1 人力资源是一种品质不断提高的可再生的生物性资源 2 人力资源在经济活动中是居于主导地位的具有创造性的
能动性资源(其能动性体现在:自我强化、选择职业、 积极劳动) 3 人力资源具有两重性:既是投资的结果,同时又能创 造财富。或者说,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 4 人力资源是具有时效性的资源 5 人力资源是具有社会性的资源 6 人力资源是一种具有结构稀缺性的特殊资源
的内容主要包括对员工的招聘、录用、选拔、任用、调 配、考核、培训、奖励、晋升、工资、福利、社会保险 以及劳动关系的处理等等。如果是一个地区一个国家的 人力资源管理还应包括人力资源的预测、人事监督、人 事信息、人员分布、人员流动的控制等。
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可概括为几个方面:
求才、用才、育才、激才、留才
3 奖酬(激励和凝聚功能):是指对员工为企业所做的贡献给予奖酬的过程 ,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其主要内容为:根据对员工工作绩效进行考评的 结果,公平地向员工提供合理的、与他们的贡献相称的工资、奖励和福利。 其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员工的满意感,提高其劳动积极性和劳动生产率,增加 组织的绩效。
4 调控:就是对员工实施合理、公平的动态管理的过程。包括:科学、合理 的员工绩效考评和素质评估;以考绩与评估结果为依据,对员工使用动态管 理,如晋升、调动、奖惩、离退、解雇等。
3 ) 质量的重要性:人力资源的质量对数量的替代性较强,而 数量对质量的替代性很差,有时甚至不能替代。
2020/8/5
第一章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4 ) 影响人力资源质量的因素: ①遗传和其他先天因素 ②营养因素 ③教育方面的因素
3 企业人力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构成)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智能化。
02 组织结构与职位分析
组织结构类型及特点
直线制组织结构
最简单的集权式组织结构形式,又称军队式结构。其领导 关系按垂直系统建立,不设立专门的职能机构,自上而下 形同直线。
职能制组织结构
各级行政单位除主管负责人外,还相应地设立一些职能机 构。如在厂长下面设立职能机构和人员,协助厂长从事职 能管理工作。
• 定义:人力资源管理是指组织为了实现其战略目标,通过一系 列管理活动,对人力资源进行获取、开发、保持、利用和评估 的过程。
人力资源管理定义及功能
01
02
03
功能
人力资源管理具有以下功 能
人力资源规划
预测组织未来的人力资源 需求,制定相应的人力资 源计划。
招聘与选拔
通过各种渠道吸引和选拔 合适的员工,确保组织拥 有足够数量和质量的员工 。
05 绩效管理原理、方法及 应用
绩效管理基本概念和原理
绩效管理的定义
绩效管理是指通过一系列的管理 活动,对员工的绩效进行计划、 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达 到提高员工绩效、实现组织目标
的过程。
绩效管理的目的
绩效管理的目的是通过激发员工 的工作热情,提高员工的工作能 力和素质,促进员工个人绩效和
绩效反馈面谈技巧和策略
面谈前的准备
明确面谈目的和内容,收集相关资料和数据,制定面谈计划和提纲 。
面谈中的技巧
采用开放式提问和倾听技巧,鼓励员工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 ;保持中立和客观的态度,避免对员工进行主观评价或指责。
面谈后的跟进
及时整理面谈记录和结果,与员工确认改进计划和行动方案;持续关 注员工绩效改进情况,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培训需求分析的常用方法

第1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ppt课件

第1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ppt课件

12.04.2020
.
2
讲授内容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人力资源战略与规划 职务分析与职务描述 员工招聘与录用 员工培训与开发 员工绩效考评 员工激励原理与实践 薪酬管理 劳动关系
12.04.2020
.
3
人力资源管理的模块
人力资源规划
工作分析
员 工 培训与开发 使 用 和 管 理
员工招聘 绩效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
12.04.2020
.
竞争优势
成本领先 产品差异
34
治理名言
优秀公司所以优秀是因为他们能把普通人 组织起来做出不普通的事业。
——(美)汤姆·彼得斯 小罗伯特·沃特曼
你可以接管我的工厂,烧掉我的厂房,但 只要留下我的那些人,我就可以重建IBM 公司。
——(美)IBM公司创建人沃森
12.04.2020
12.04.2020
.
39
二、探讨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环境变化 人力资源丰富与高素质人力资源短缺 企业人力资配置要适应“两个转变”
12.04.2020
.
40
无形产品的价值
➢ 戴尔 ——直销模式 ➢ 丰田——看板管理 ➢ 福特——流水线 ➢ 微软——规模复制 ➢ 沃尔玛——天天平价 ➢ 海尔——五星级服务……
➢ 西部每万名劳动者中拥有中专以上学历和初级 以上职称的人仅为92人,不足东部的1/10;
12.04.2020
.
18
HR不健康的非完全包含关系

口 资

劳 动 力 资

人力 资源
某些不健康的人 才和天才
健康的天才 健康的人才
12.04.2020
.
19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精品PPT课件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精品PPT课件
HRM(HRM概述)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基本理论依据
1 06.10.2020
第一部分 人力资源管理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二、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 三、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内容与作用 四、中国HRM的现状
2 06.10.2020
一、人力资源的基本概念
资源是“资财的来源”。在经济学上,资源是为了创造物 质财富而投入于生产活动中的一切要素。现代管理科学普遍 认为,经营好企业需要四大资源:人力资源、经济资源、物 质资源、信息资源。在这四大资源中,人力资源是最重要的 资源。它是生产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一切资源中最重 要的资源,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一资源。
劳动适龄就业人口
年 就
(a)
业 人


(C)
(b)
7 06.10.2020
影响人力资源数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
一、人口总量及其再生产状况。由于劳动力人口是人口总体 中的一部分,人力资源的数量体现又为劳动人口的数量,因此, 人口总量及通过人口的再生产形成的人口变化决定了人力资源数 量。即人口的状况决定了人力资源的数量。
人口资源、人力资源、人才资源和劳动力资源 几个概念?
什么是人力资源?
人力资源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上,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
而狭义上就有多种理解。
3 06.10.2020
1.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具有智力劳 动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们的总和,它包括数量和质量两个指标。
2.人力资源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有劳动能力的人口总和。
3.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若这种能力未 发挥出来,它就是潜在的劳动生产力,若开发出来,就变成了现 实的劳动生产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讲人力资源管理概述一、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一)资源按照逻辑的从属关系,人力资源属于资源这一大的范畴,是资源的一种具体形式。

因此,在解释人力资源的含义之前,有必要对资源进行简要的说明。

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资源是一个经济学术语,《辞海》把它解释为“资财的来源”。

从字面上讲,资源是指资财或财富的来源,而资财就是某种可备利用,提供资助或满足需要的东西,因为“不论财富的社会形式如何,使用价值总是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

(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48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

)经济学通常把为了创造物质财富而投入生产过程的一切生产要素称为资源。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Jean Bzptiste Say)认为土地、资本、劳动是生产三要素;马克思认为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劳动者,前两者构成生产资料,因此,“无论生产的社会形式如何,劳动者和生产资料始终是生产的因素”;而著名的经济学家熊比特(Sehumpeter)认为,除了土地、资本、劳动这三种要素之外,还应该加上企业家的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也越来越大,现在很多经济学家认为生产要素中还应该再加上信息;目前,伴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日益凸现,因此有人也认为应当把知识作为一种生产要素单独加以看待。

总之,无论是“二要素”、“三要素”,还是“五要素”、“六要素”,在劳动者身上体现的“人力”始终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的一项重要资源。

而且,自从人类出现以来,财富的来源无外乎两类:一类是来自自然界的物质,可以称之为自然资源,例如森林、矿藏、河流、草地等等;另一类是来自人类自身的知识和体力,可以称之为人力资源。

其中人力资源是各种资源中最为活跃、涉及社会面最广、对经济增长贡献最为突出的一种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

由于其特殊重要性经济学家将其称为第一资源。

(二)人力资源的含义资料研究表明,“人力资源”(human resource)这一概念曾经先后于1919年和1921年在约翰•R•康芒斯(John R. Commons)的两本著作《产业信誉》和《产业政府》中使用过,康芒斯也被认为是第一个使用“人力资源”一词的人。

(参见萧鸣政:《人力资源开发学》,26页,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但当时他所指的人力资源和现在我们所理解的力资源在含义上相去甚远,只不过使用了相同的词语而已。

我们目前所理解的人力资源概念,是由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于1954年在其名著《管理实践》中首先正式提出并加以明确界定的。

自从当代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Peter F·Drucker)于1954年在其《管理的实践》一书,指出了管理的三个更广泛的职能:管理企业、管理经理人员和管理员工及他们的工作。

在讨论管理员工及其工作时,德鲁克首次提出“人力资源”的概念,提出了“各其他资源相比较而言,唯一的区别就是它是人”,人力资源与其他资源相比拥有独特的“协调能力、融合能力、判断力和想像力”,经理们必须考虑人力资源这一“特殊资产”,并且要注意人力资源只能为人力资源所有权自己利用的特性。

后来经过各方面特别是学者们的努力,人力资源及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已为各界所接受,并成为现代社会颇为时尚的管理术语。

德鲁克虽然提出了人力资源的概论并指出了其重要性,但却未对人力资源这一概论给出详细的定义。

对它的含义的争论从来也没有过停止过。

那么,人力资源的含义是什么呢?广义地说,智力正常的人都是人力资源,显然这个定义是不合适的。

粗略统计一下国内学者的定义,不下十种,人们从人口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统计学等不同的角度给人力资源下了定义,表1-1列出了常见的几种人力资源的定义。

表1-1 常见人力资源定义——————————————————————————————————根据研究的角度不同,可以将这些定义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从能力的角度来解释人力资源的含义,持这种观点的占了很大的比例。

如:A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劳动者的能力,即处在劳动年龄的已直接投入建设或尚未投入建设的人口的能力。

B人力资源是人类可用于生产产品或提供各种服务的活力、技能和知识。

C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人体内的一种生产能力,它是表现在劳动者身上的、以劳动者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它对经济起着生产性的作用,使国民收入持续增长,并且是企业经营中最活跃、最积极的生产要素。

D人力资源是指社会组织内部全部劳动人口中蕴涵的劳动能力的总和。

E 所谓人力资源是劳动过程中可以直接投入的体力、智力、心力的总和及其形成的基础素质,包括知识、技能、经验、品性与态度等身心素质。

F 人力资源是指企业员工所天然拥有并且自主支配使用的协调力、融合力、判断力和想像力。

(彼得•德鲁克)第二类是从人的角度来解释人力资源的含义。

如:A人力资源是指一定社会区域内所有具有劳动能力的适龄劳动人口和超过劳动年龄的人口的总和。

B人力资源是企业内部成员及外部的顾客等人员,即可以为企业提供直接或潜在服务及有利于企业实现预期经营效益的人员的总和。

C人力资源是指能够推动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具有智力和体力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我们认为人力资源是指投入和将要投入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具有劳动能力的人的总和。

这所以这样定义,我们是想强调如下几点:(1)人力资源是社会财富创造过程中一项重要要素,离开人力资源,就无所谓社会生产,也就没有过社会财富的创造。

(2)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存量,表示该国或该地区该时期内人力资源的多少。

人力资源的存量=劳动人口数X人均劳动能力水平。

简单地说我国劳动人口最多,因此我国人力资源最丰富,这样的推理是片面的。

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用比我国少得多的劳动者,创造出了比我国多得多的国民生产总值,就说明了这一点。

(3)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力资源有两种存在形式。

一是正在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由在业的劳动者的劳动能力构成;二是尚未被使用的人力资源,它由预备军、行业人员的劳动能力组成。

人力资源还可以分为现实的人力资源和潜在的人力资源,前者包括正在从事劳动和投入经济运行的人口以及由于非个人原因暂时未能从事劳动的人口;后者是指处于储备状态,正在培养成长,逐步具备劳动能力的,或虽具有劳动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或不愿从事社会劳动,并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动员其投入社会经济生活的人口总和。

例如在校的青年学生、现役军人、从事家庭劳动的家庭主妇等。

把国家规定的劳动适龄人口划为人力资源,而把非劳动适龄人口排除在人力资源之外,这是用劳动统计指标来代替经济学、管学的科学分析。

我们还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种意义上界定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的宏观定义:人力资源指能够推动特定社会系统发展进步并达成其目标的该系统的人们的能力的总和。

此定义的宏观性主要从社会系统的角度讨论人力资源。

同时突出了人力资源的归属性、功用性及能力的包容性。

即,任何资源都有归属,人力资源也不例外(总属于国家、地区);人力资源必须有功用,这也符合资源“可用性”的特征。

即人力资源应对其归属的社会系统的发展和目标实现有用;定义中的能力是一种泛指,包含各种能力,如智力、体力甚至“情力”(与个性关系甚大)。

人力资源的微观定义:人力资源指特定社会组织所拥有的能推动其持续发展、达成其组织目标的成员能力的总和。

此定义局限于在社会组织的层面讨论人力资源,故为微观定义。

在我国,最早使用人力资源概念的文献是毛泽东于1956年为《中国农村社会主义高潮》所写的按语。

在按语中他写道,中国的妇女是一种伟大的人力资源,必须发掘这种资源,为建设一个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参见李宝元:《战略性激励——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精要》,2页,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2。

)(三)人力资源管理的含义人是组织中有价值的资源,这种观点已经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但人力资源管理的定义一直模糊不清,难以形成一个为大多数人所接受的定义。

国外主要有三类定义:第一类定义是由彼得·德鲁克、怀特·巴克(E.Wight Bakke)等人提出,比尔(Beer)、莱文(Lewin)和舒勒(R.S.Schuler)等人发展的人力资源管理观念。

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管理人员所具有的一种广泛意义上的普通管理职能,其目的是为了对工作场所的个体进行适当的管理,具体包括:理解、维持、开发、利用和协调一致。

人力资源管理的这一定义是建立在“人本主义”管理哲学的基础之上的,它把组织中的人力资源、组织的所有员工都作为组织的一种有价值的资源,而不是把他们看成组织应该最大限度减少的成本开支。

根据这一种人本主义的观点,舒勒在《管理人力资源》一书中对人力资源管理做了如下的定义:人力资源管理采用一系列管理活动来保证对人力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个人、社会和企业的利益。

第二类定义是由海勒曼(H.G.Henneman)、彼得森(Peterson)、特蕾西(Tracy)、罗宾斯(S.P.Robinson)、斯物劳斯(Strause)、塞尔斯(Sayles)和德斯勒(Dessler)等人提出的。

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人事管理的一个新的名称,是由专业人员从事的员工管理。

这一定义是建立在这样一种假设的基础之上的:现在的管理实践和管理活动是最好的和可以接受的,可以用来对员工进行有效的管理,并且这些管理实践是可以被不断丰富的。

例如,根据这种观点,德斯勒就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即人事管理,是指“为了完成管理工作中涉及人呀人事方面的任务所需要掌握的各种概念和技术”。

第三类定义是由英国管理主义学派的代表者斯托瑞等人在20世纪80年代末提出的。

作为员工至上学说的信奉者和多元主义的拥护者,斯托瑞等人认为,从本质上讲,人力资源管理是为了躲避工会和掩饰管理控制方法的一种复杂的管理方式。

他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用来显示管理人员合法性的一种不同方法,而不是作为工具或手段而存在的。

国内不少学者也都对人力资源管理做出了定义,在此不一一叙述。

综合上述国内外种种观点,我们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可以划分为宏观人力资源管理与微观人力资源管理两个方面。

宏观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社会人力资源的管理,是政府的一项重要管理职能,是国家对人力资源整体的管理,它立足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有计划地投资于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开拓人力资源培养、继续教育的路径和专业,保证人力资源整体结构的适应性与合理性。

其主要内容是:宏观的力资源状况预测及计划、战略制定,就业政策的制定与就业管理,社会人力资源投资与投资政策制定,收入政策及其调节机制的设定,社会人力资源保护,组织并协调劳务输出与输入,人力资源管理法规的制定与实行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