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月明》公开课详案

合集下载

日月明教案最新10篇

日月明教案最新10篇

日月明教案最新10篇《日月明》教案1(一)形象揭题,趣味识字1、出示红日图和汉字“日”,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感受太阳的明亮。

2、出示明月图和汉字“月”,提示学生注意月亮也很明亮。

3、认识一个生字“明”,读准字音,猜猜字义。

(二)举一反三,自学生字1、出示“鱼”的图和汉字,“羊”的图和汉字,教学生字“鲜”。

2、分小组运用学到的方法学习其他生字。

3、课堂交流,学习生字。

(三)诵读韵文,巩固生字1、自己借助拼音读通韵文。

2、同桌合作读熟韵文。

3、自我展示读韵文。

可以鼓励学生背诵。

(四)扩词造句,拓展认识1、认读“读读想想”中的词。

2、用本课的生字扩词或造句。

3、师生说说有趣的汉字。

《日月明》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1、认识一三个生字,正确书写力、手、水3个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兴趣,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读准字音,正确书写3个字。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的构字规律。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课件教学时间: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复习导入做摘苹果的游戏(在黑板上画一颗苹果树,把写有日、月、鱼、羊、小、土、大、火、田、人、木、目的苹果卡片贴在上面,指名把认识的字摘下来,贴在黑板另一侧。

)这些生字宝宝都觉得很孤单,他们很想交朋友。

这节课就请同学们帮帮忙,介绍他们互相认识,成为好朋友吧!二、形象感知,学习明字:1.(课件出示日出)你看到了什么?(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2.(课件出示月升)说说看到的景色。

3.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

日和月都给大地带来了光明,它们组成了一个新的字(课件出示-明)。

4.认读明。

5、你知道明是什么意思吗?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许多像明这样的字!三、读韵文,认读生字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指名读,纠正不正确的读音。

3、跟老师读,注意节奏。

4、通过开火车读、男女同学对读等方式把韵文读正确、流利。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日月明”三个字的意思。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日月明》。

1.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图片,引导学生发现“日月明”的图形特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2)通过讲解和示范,教授“日月明”的书写方法,提高学生的书写技巧。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理解“日月明”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智慧和明亮品质。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日月明》日月明,日月明,日出东方夜难明。

日薄西山欲落晖,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日月明”三个字,流利地朗读和背诵《日月明》。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日月明”的深层含义。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展示“日月明”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发现“日月明”的图形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讲解法对“日月明”的字体结构和书写方法进行讲解和示范,帮助学生掌握书写技巧。

3.3 互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分享对《日月明》的理解和感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1)引导学生观察“日月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日月明”的思考。

(2)引导学生猜测“日月明”的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2 新课导入(1)讲解“日月明”的字体结构和书写方法。

(2)引导学生认读和理解“日月明”三个字的意思。

4.3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朗读《日月明》,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2)引导学生背诵《日月明》,巩固学习成果。

第五章:课后作业(1)学生回家后,练习书写“日月明”三个字,加强书写技巧的掌握。

(2)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日月明》的内容和意义,分享学习成果。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过程性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情况。

(2)评价学生在书写“日月明”三个字时的准确性和美观度。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章:太阳的升起与落下1.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的升起与落下的原因。

观察并描述太阳升起与落下的过程。

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太阳升起与落下的景象。

1.2 教学内容:太阳升起与落下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太阳升起与落下的过程:从地平线升起,达到最高点,落下。

描述太阳升起与落下的词汇:升起、落下、灿烂、温暖、希望等。

1.3 教学活动:观察太阳升起与落下的过程,记录下来。

讨论太阳升起与落下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展示观察到的太阳升起与落下的过程,并用词汇描述。

第二章:月亮的圆缺变化2.1 教学目标:了解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原因。

观察并描述月亮的圆缺变化的过程。

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月亮的圆缺变化。

2.2 教学内容: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原因:地球和月亮的相对位置变化。

月亮的圆缺变化的过程:新月、月牙、满月、亏月等。

描述月亮的圆缺变化的词汇:明亮、圆满、亏损、神秘等。

2.3 教学活动:观察月亮的圆缺变化,记录下来。

讨论月亮的圆缺变化的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展示观察到的月亮的圆缺变化,并用词汇描述。

第三章:日食与月食现象3.1 教学目标:了解日食和月食的现象。

观察并描述日食和月食的过程。

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日食和月食的现象。

3.2 教学内容:日食的现象:月球遮挡住太阳,使地球上的观察者看不到太阳。

月食的现象:地球遮挡住太阳照射到月亮上的光线,使月亮看起来变暗。

描述日食和月食的词汇:遮挡、阴影、罕见、神秘等。

3.3 教学活动:观察日食和月食的现象,记录下来。

讨论日食和月食的发生原因,引导学生思考。

学生展示观察到的日食和月食的现象,并用词汇描述。

第四章:太阳与月亮的神话故事4.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和月亮的神话故事。

讲述并分析太阳和月亮的神话故事的意义。

学习使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太阳和月亮的神话故事。

4.2 教学内容:太阳的神话故事:例如太阳神阿波罗的故事。

月亮的的神话故事:例如月亮女神阿尔忒弥斯的故事。

2024年《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2024年《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月明》这首歌曲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2.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歌曲《日月明》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

2.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3.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1.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2.采用分组合作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3.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播放《日月明》的歌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歌曲《日月明》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的学习。

a.歌曲背景和创作意图的介绍。

b.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歌词的分析。

c.演唱技巧的讲解和示范。

3.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能力的培养。

a.欣赏《日月明》的歌曲,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情感和意境。

b.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达,如歌唱、演奏等。

4.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

a.分组进行歌曲的演唱练习,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

b.进行小组比赛,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5.总结和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五、教学评价1.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对歌曲《日月明》的基本知识和演唱技巧的掌握程度。

2.对学生的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能力的提高进行评价。

3.对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进行评价。

4.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提高进行评价。

六、教学资源1.歌曲《日月明》的音频和视频资料。

2.音乐欣赏和音乐表达的相关资料。

3.集体合作和团队精神的相关资料。

4.多媒体教学设备。

七、教学建议1.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2.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集体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3.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认读和书写“日月明”三个字,理解字义。

(2)学习并掌握“日月明”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3)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学会运用“日月明”字形进行创意书写。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发现“日月明”的构字特点。

(2)运用多媒体展示和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日月明”的书写要领。

(3)开展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汉字书法艺术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读和书写“日月明”三个字,掌握字义。

(2)学习“日月明”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3)运用“日月明”字形进行创意书写。

2. 教学难点:(1)“日月明”字形的构字特点及其书写要领。

(2)创意书写“日月明”,展示个性化的书写风格。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编写教学PPT,包含“日月明”的字形、字义、笔画、笔顺等内容。

(2)准备“日月明”字样的模板,以便学生进行临摹和创意书写。

(3)准备相关书法作品,用于展示和启发学生创作。

2. 学生准备:(1)提前学习并掌握“日月”两个字的读音、书写和字义。

(2)准备练习书法所需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日月明”字的来源和意义。

(2)学生齐读“日月明”三个字,巩固记忆。

2. 观察与分析:(1)教师展示“日月明”字样的模板,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日月明”的构字规律。

3. 讲解与示范:(1)教师讲解“日月明”的基本笔画和笔顺。

(2)教师示范书写“日月明”,讲解书写要领。

4. 动手实践:(1)学生按照教师讲解的书写要领,进行“日月明”的书写练习。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书写错误。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认识并掌握“日、月”两个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日月明”这个词组的含义和用法。

1.2 过程与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观察“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提高观察能力。

(2)运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日月明”的词组意义,提高合作意识。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教育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做一个有知识、有智慧的人。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日、月”两个汉字的结构和书写方法。

(2)理解并运用“日月明”这个词组。

2.2 教学难点(1)“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2)“日月明”词组的意义和用法。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和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2)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小组内探讨“日月明”的词组意义,提高合作意识。

3.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和“日月明”的词组用法。

(2)实物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日、月”两个字的形状。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

(2)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日月明”这个词组的含义。

4.2 讲解与示范(1)讲解“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演示书写方法。

(2)讲解“日月明”词组的意义和用法,并进行示范。

4.3 练习与互动(1)让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日月明”的词组意义。

(2)进行书写练习,让学生动手书写“日、月”两个字。

4.4 总结与拓展(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日、月”两个字的结构特点和“日月明”的词组用法。

(2)拓展学生对汉字文化的了解,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第五章:课后作业5.1 作业内容(1)复习“日、月”两个字的书写方法。

(2)运用“日月明”这个词组造句。

日月明教案(精选14篇)

日月明教案(精选14篇)

日月明教案(精选14篇)日月明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力、手、水”3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认识会意字的构字特点,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

教学重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案例:片段一:形象揭题,趣味识字1、师:小朋友们,我们已经和很多汉字交上了朋友,能自己看课外书了,真了不起。

今天我们再来见见几个老朋友吧!2、课件出示太阳动画,瞧,是谁对着我们眨着眼睛调皮地笑呢?(学生答:太阳)我们的老朋友也出来了,这是xx?(日)齐读:日3、课件出示月亮动画,在闪闪的星空中谁光芒四射呢?(月亮)对,月亮升上来了。

这是我们的老朋友xx?(月)齐读:月4、师小结:太阳也叫日,月亮也叫月,日和月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它们合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新的字:明(出示拼音,生认读,个别指名读正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新课:日月明。

板书课题,边讲解:日和月这两个老朋友住在一起很融洽,特别是“日”,作为老大哥总让着小弟弟,它把大部分位子都让给了月,这样组成的字才好看。

生齐读课题。

片段二:猜字游戏1、动作演示:请两位学生跟着另一位学生在场地上走一圈。

学生齐声说:“走”,原本表演的是从字,而学生单纯地认为是走了。

2、尘和尖的对比,课件出示尘和尖,请学生说说它们的不同点,学生很快分清两字的不同。

为加强理解记忆,首先从“尖”入手,由身边的尖东西举例子,上小下大,还有哪些东西时尖的?学生答:笔尖、钉子……尘是小小的土,很久不擦的桌子上会有什么?灰尘。

教学反思:这是一篇识字教学,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了解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学习这些字可以举一反三,理解性地记忆有助于学生自学生字。

在三年入职汇报课中,首先以日月明导入,从整体着手,朗读儿歌,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接着记住生字,出示图画以及动作加深学生对字义的理解。

本课中采取从扶到放的措施,先带着学生识字,“林、森、从、众”放手让学生自己去猜,使学生自己去感悟这其中的规律。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明、尘、从、众、双、森、条”等 13 个生字。

2、学生能正确书写“木、林、土、力、心”5 个生字。

3、让学生初步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正确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书写。

(2)理解会意字的特点。

2、教学难点领悟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直观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出示日、月的图片,提问:同学们,看看这是什么?(学生回答:日、月)(2)教师将日、月两个字放在一起,组成“明”字,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日和月组合在一起变成了什么字?为什么是这个字?(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趣的汉字——日月明。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指认。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出生字,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3、学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正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如开火车读、小组读、男女生读等。

(3)讲解生字的字形和字义。

以“明”为例,引导学生观察日和月两个部件,理解日表示太阳,月表示月亮,太阳和月亮都很亮,所以组合在一起就是“明”,表示明亮。

对于“尘”,展示尘土飞扬的图片,让学生理解小土就是尘。

用同样的方法讲解“从、众、双、森”等字。

4、游戏巩固生字(1)猜字谜游戏:如“一人不成众,独木不成林”,让学生猜字谜中的生字。

(2)找朋友游戏:将生字卡片分发给学生,教师读出一个字,持有相应生字卡片的学生站起来,组成词语。

5、指导书写(1)出示“木、林、土、力、心”5 个生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结构。

(2)教师范写,强调书写要点。

“木”:横短竖长,撇捺舒展。

“林”:左边的“木”捺变点,右边的“木”撇捺舒展。

“土”:上横短,下横长。

“力”:撇从竖中线起笔,横折钩的横在横中线上。

“心”:卧钩要写得平稳,三点的位置要注意。

日月明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

日月明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

日月明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日月明》是一篇人物丰满的好课文,刻意整理出X 篇日月明优秀公开课教案,这些日月明教案,都是教师们耗费心血编写的优质教案,日月明教案细心的分析《日月明》这篇课文的教学方法,分享精品日月明教案,让更多的优秀教师了解教案的编写方法。

【日月明教案】日月明教学设计日月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日月明教学设计_日月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日月明教学设计_日月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设计理念】在教学设计中,彻底摒弃单调的认读、繁琐的分析,充分利用教材,精心涉及多种语文实践活动,在学生在朗读中自主识字,在活动中提高语文素养。

在了解会意字的构字特点的同时,激发对祖国文字文化的热爱之情。

【课时目标】1、认识13个生字,理解字义,学会笔尖、鲜花等8个词语,2、初读课文,初步感受会意字的构字规律,并举一反三,会分析歪、晃、品、晶四个字的意思。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调动团队合作的意识,提高识字效率。

4、让学生通过汉字的构字规律感悟,培养其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认识13个生字。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会意字的特点,培养其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

【课前准备】生字卡,构成本课生字的部件卡,PPT 教学课件。

【第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形象揭题,趣味识明,导入新课1.师:小朋友,我们已经学会了汉语拼音和许多汉字,能自己读书了,真是了不起。

今天老师还要带你们到汉字王国里认识一些有趣的朋友。

我们先来认识几个老朋友。

幻灯片1:出示太阳及日出。

师:这位老朋友是?生:太阳。

师:太阳又叫什么?生:日。

师:你看到了什么?生:太阳升起来了。

师:是啊,太阳越升越高,放射出万道金光,照亮了大地。

太阳明亮吗?生:明亮。

日月明教学设计_日月明教学实录第一课时幻灯片2:出示月亮及月出。

师:你看到了什么?谁再来说?生:月亮。

师:月亮怎样?生:升起来了。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部编本一年级上册语文《日月明》精品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学设计一、导入(一)象形字导入1.同学们,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每个汉字都是一幅美丽的图画。

大家先来看,还认得这些字吗?2.汉字真奇妙呀!我们祖先根据事物的样子,造出了很多象形字。

可是,有很多意思是用图形画不出来的,这可怎么办呢?聪明的祖先又想出了新的造字方法。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探索汉字的秘密。

(二)“明”引出会意字1.看!太阳和月亮走到了一起,合成了一个新字——2.猜一猜,他们俩合在一起组成的新字“明”,会是什么意思呢?古人造字真有智慧,日月齐照,大放光明,“明”就是明亮的意思,记起来可真容易。

3.像这样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字,依据事理,组合在一起,表示新意思的字,我们就把他叫做——会意字。

有趣的会意字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第九课,去认识更多的会意字朋友,来,伸出小手跟老师一起书写课题——二、读课文(一)范读(二)自由读请小朋友们也来借助拼音,读读课文,读不准的字多读几遍。

(三)展示读都读好了,那请两位小朋友大声读一读,其他小朋友认真听,听听他们哪里读得好。

三、读词语(一)找不同1.要想把课文都读准确,先要和词语宝宝交朋友。

大家仔细观察,你看出来这两行字的韵母有什么不一样吗?(二)开火车/小老师领读前鼻音我们都读准了,那后鼻音呢?请一位小老师带着大家读一读。

四、读生字(一)借助拼音,和同桌读(二)去拼音开火车(三)转盘组词热身完毕,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探索汉字的奥秘!请谁来读前两句话?在这两句话中,藏着三个像“明”一样的会意字,你能发现吗?五、明字义(一)男1.你在图片上看到了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谁能用完整的句子说一说2.(出示“力”的象形字)这个字就是力的象形字,猜猜像什么?其实这是一种古代的劳动工具耒,有柄有尖,用来犁地、翻地,用耒耕地需要花费很大很大的力气,男人力气大,所以古代在田里卖力耕作的就是男人。

所以古人把田和力放在一起,造出了男字。

3.我们给“男”组词开花吧!4.小朋友们,你们发现“明”“男”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点吗?这些汉字由我们熟悉的汉字组成,看到他们的样子,就能知道他们的意思了,多奇妙啊!这样的字叫做——会意字(二)“尖”1.我们刚刚还发现了两个字,用我们刚才学习“明”和“男”的方法,猜猜“尖”的意思?我们学过“草芽尖尖”,像草芽这样一头大一头小,末端细小的就是“尖”。

语文《日月明》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语文《日月明》的公开课教案范文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日月明》,使学生掌握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充分感受汉字的韵味,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难点: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感悟。

三、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课文内容。

2. 生字词卡片:准备生字词卡片,方便学生随时巩固学习内容。

3. 课文朗读录音:准备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在课堂上随时跟读。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日、月、明三个字的演变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0分钟)教师出示生字词卡片,引导学生朗读,解释字词含义,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巩固生字词。

3. 课文学习(1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所表达的含义。

4. 课堂互动(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点评,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5. 课后作业(5分钟)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今天学习的生字词和课文内容。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生字词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运用所学知识。

7. 课后反思(课后)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总结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课堂互动中的表现。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汉字书写比赛,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 开展课后阅读活动,引导学生阅读其他有关汉字的书籍。

八、教学反馈:1. 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

2. 家长对学生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反馈。

3. 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的自我评价。

九、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进度和教学方法。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日月明》这首古诗,理解其中的意境和哲理。

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鉴赏能力和文化素养。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日月明》古诗的朗读与解析。

古代文学中自然景物的描写技巧。

团队合作进行角色扮演和诗词表演。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日月明》古诗的字词理解和意义解读。

分析和欣赏古诗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创作和表演。

2.2 教学难点古诗中一些生僻字词的解释和理解。

分析和解读古诗中的深层含义和哲理。

学生团队合作中角色扮演和表演的技巧。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日月明》古诗的背景和意义。

互动法:学生提问和回答问题,促进思考和理解。

实践法: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诗词表演。

3.2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使用PPT和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合作。

实物演示:使用图片和模型等展示古代自然景物。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引入《日月明》古诗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学生对古代文学的了解和认识。

4.2 教学展开讲解《日月明》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朗读并解析古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分析古诗中的自然景物描写技巧。

4.3 教学实践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和诗词表演。

学生讨论和分析表演中的优点和改进之处。

第五章:教学评价与反馈5.1 教学评价学生课堂参与度和思考问题的深度。

学生角色扮演和诗词表演的质量和创新性。

学生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的提升。

5.2 教学反馈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满意度和学习收获。

学生对教学方法和教学材料的建议和意见。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材料6.1 教学资源古诗《日月明》原文及其注释。

与《日月明》相关的背景资料和历史文化知识。

诗词鉴赏指导书籍和文章。

6.2 教学材料PPT课件,包含古诗文本、图片、图表等。

视频或音频资料,如古诗朗诵、古筝音乐等。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公开课

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日月明》精品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地书写。

(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词语进行口头表达。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通过观察图片、实物,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通过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生命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向上、乐观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教学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本课生字词。

2.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拟人化手法,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发现物品的名称都是由汉字组成的。

(2)出示课题《日月明》,引导学生发现课题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2)小组代表发言,全班交流,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巩固提高(1)学生独立完成课后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收获。

6.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积累好词好句。

(2)完成课后练习。

(3)预习下一课。

四、教学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在合作学习环节,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合作效果。

3. 课后作业要具有针对性,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总之,本节课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全面发展。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日月明”这个词语。

学生能够运用“日月明”这个词语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和书写。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日月明”的结构和意义,培养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互动,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日月明”,增强对汉字文化的兴趣和认同感。

学生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和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资源:教学课件:包括“日月明”的图片、动画和文字。

学习材料:包括“日月明”的例句和练习题。

2.2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日月明”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个词语。

讲解:详细讲解“日月明”的结构、意义和用法。

练习:学生进行口头表达和书写练习,巩固对“日月明”的理解。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使用图片、动画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日月明”。

3.2 互动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思考。

3.3 任务驱动法:设计相关的任务和练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第四章:教学评估4.1 课堂观察: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积极性和对“日月明”的理解程度。

4.2 口头表达评估:评估学生在口头表达中使用“日月明”的情况,包括发音、用词和表达清晰度。

4.3 书写评估:评估学生在书写中使用“日月明”的情况,包括拼写、用词和句子结构。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反思学生对“日月明”的学习效果,总结成功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5.2 教学方法:反思所使用的教学方法,考虑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

5.3 教学内容:反思教学内容的设计,考虑是否全面、有趣且具有挑战性。

第六章:教学拓展6.1 相关词语:引导学生学习与“日月明”相关的词语,如“日新月异”、“明察秋毫”等。

6.2 文化背景:介绍“日月明”在汉字文化中的意义和背景,如太阳和月亮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2024年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2024年度-一年级语文上册语文《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学习第二小节
学生自由读第二小节,说说又知道了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双木林、 三木森、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的意思,并指导学生朗读第二小节。
03
朗读全文
学生齐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
17
拓展延伸,巩固提高
识字游戏
教师出示本课生字卡片,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并组词。然后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识字 方法,如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
12
朗读、背诵指导
朗读指导
教师将范读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节奏和韵律。然后,引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接 着,教师将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语气和情感。最后,组织学生进行朗读比赛,提高学生的 朗读兴趣和水平。
背诵指导
在朗读的基础上,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课文的背诵。首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结构,形成清晰的背诵思 路。然后,通过分段背诵、整篇背诵等方式,逐步提高学生的背诵能力。同时,教师将鼓励学生互相检查背诵情 况,共同进步。
情感表达
鼓励学生通过朗读表达角色的情感,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和感情。
朗读指导
在朗读前,教师应对学生进行朗读指 导,包括语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 指导,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表达角 色的情感和语气。
20
小组合作探究生字、生词
分组合作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人,让 学生在小组内合作探究课文中的 生字、生词。
探究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探究方法,如查 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引导学生通 过自主探究的方式理解生字、生词 的含义和用法。
分享交流
让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本 组的探究成果,其他小组可以提出 补充或质疑,以促进全班学生的交 流和互动。
21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优秀公开课教学设计第一章:太阳的奥秘1.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的基本知识,如太阳的类型、大小、距离等。

掌握太阳对地球的影响,如气候变化、生物生长等。

1.2 教学内容:太阳的类型和大小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太阳对地球的影响1.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的重要性。

讲解太阳的基本知识:使用PPT展示太阳的类型、大小、距离等信息。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讨论太阳对气候、生物生长等方面的影响。

第二章:月亮的神奇2.1 教学目标:了解月亮的基本知识,如月亮的类型、大小、距离等。

掌握月亮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人类作息等。

2.2 教学内容:月亮的类型和大小月亮与地球的距离月亮对地球的影响2.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月亮的神奇之处。

讲解月亮的基本知识:使用PPT展示月亮的类型、大小、距离等信息。

月亮对地球的影响:讨论月亮对潮汐现象、人类作息等方面的影响。

第三章:日食和月食的奥秘3.1 教学目标:了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及现象。

掌握日食和月食对地球的影响。

3.2 教学内容: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的现象日食和月食对地球的影响3.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的奥秘。

讲解日食和月食的成因:使用PPT展示日食和月食的成因。

展示日食和月食的现象: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日食和月食的现象。

讨论日食和月食对地球的影响:引导学生思考日食和月食对地球的影响。

第四章:太阳和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4.1 教学目标:了解太阳和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

掌握太阳和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4.2 教学内容:太阳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太阳和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4.3 教学活动:引入话题:通过图片和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地位。

讲解太阳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使用PPT展示太阳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

讲解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使用PPT展示月亮在我国文化中的寓意。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日月明”这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2. 通过讲解和实例,使学生理解“日月明”在文言文中的特殊用法。

3. 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兴趣和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词语讲解:“日月明”的意思是“明亮”,“日月”指的是太阳和月亮,是古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

2. 实例分析: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实例,让学生了解“日月明”在文言文中的用法和特点。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月亮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对“日月明”这个词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日月明”的含义和用法,结合古代汉语的语境进行分析。

3. 实例分析: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实例,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日月明”的用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日月明”的含义和用法。

2.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实例,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日月明”的用法。

五、教学评价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检验学生对“日月明”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准备包含“日月明”用法的古代文学作品或相关教学材料。

2. 投影仪或白板:用于展示和分析实例。

3. 教案和讲义:准备详细的教学内容和指导。

4. 练习题:设计相关的练习题目,用于课后巩固学习内容。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提问或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和月亮在文化和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2. 讲解新词:详细解释“日月明”的含义和古代汉语中的用法。

3. 文本分析:选取适当的文言文片段,引导学生分析其中“日月明”的用法。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例,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观点。

5. 总结要点:归纳“日月明”的主要用法和特点。

八、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寻找并标注出使用“日月明”的句子。

2. 角色扮演:选取一段文言文,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模拟古代场景,增强对“日月明”用法的理解。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日月明》公开课精品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课文《日月明》的基本内容,理解其中所蕴含的寓意。

1.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处理信息的能力。

(2)通过分组讨论、代表发言等形式,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日月明》的阅读与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感受其中的意境。

(2)讨论课文中描绘的日月星辰、自然景象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2 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1)针对生字词进行讲解,让学生正确书写。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1)利用多媒体展示日、月、星辰等自然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要介绍课文《日月明》的背景,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查阅。

(2)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互相交流。

3.3 合作探究(1)分组讨论课文中描绘的自然景象,分析其寓意。

(2)代表发言,分享讨论成果。

3.4 知识拓展(1)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书写。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巩固生字词的记忆。

3.5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

(2)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提高自身能力。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1)评价自己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积极参与、认真听讲等。

(2)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找出不足之处,改进提高。

4.2 同伴评价(1)评价同伴在课堂上的学习表现,如团结协作、表达能力强等。

(2)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1)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

(2)提出改进意见,帮助学生提高。

2024年度《日月明》教案公开课

2024年度《日月明》教案公开课
文章开头部分
通过对日出日落、月盈月亏的生 动描绘,引出明暗、阴阳等对立 统一的概念,为全文奠定了哲学
基础。
2024/3/23
文章中间部分
结合历史典故和名人名言,阐述了 光明与黑暗、希望与绝望的辩证关 系,鼓励人们追求光明、积极向上 。
文章结尾部分
以诗意的语言总结了全文的主旨, 呼吁人们珍惜光阴、把握现在,追 求有意义的人生。
《日月明》教案公开 课
2024/3/23
1
目 录
2024/3/23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文本解读与赏析 • 知识点梳理与拓展 • 教学方法与手段探讨 • 学生活动设计与实施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
2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2024/3/23
3
《日月明》背景及作者简介
2024/3/23
01
《日月明》是一首富有哲理性的 现代诗歌,作者通过对日月星辰 的描绘,表达对生命、时间和存 在的深刻思考。
2024/3/23
7
文章内容概述
《日月明》是一篇富有哲理性和意境 的散文,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 达了作者对光明、时间和生命的深刻 思考。
文章以日月交替、明暗相生的自然景 象为切入点,引申出对人生、历史和 宇宙的广阔思考,展现了作者深邃的 思想和卓越的文学才华。
2024/3/23
8
重点段落解读
2024/3/23
21
课堂表现评价标准制定
参与度
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是否积极发言、提出 问题和参与讨论等。
创新性思维
评价学生在思考和解决问题时是否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 是否能够提出新的观点和见解等。
2024/3/23
合作精神
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包括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 、分享资源和成果,以及是否能够尊重他人的意见和贡献 等。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日月明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一、教案设计理念1.1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日月明”字的字形、字义和读音。

(2)培养学生对汉字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1.2 教学重难点:(1)字的字形和字义。

(2)字音的准确发音。

1.3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语境中学习汉字。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分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2.1 教学材料:(1)教材《日月明》。

(2)多媒体课件。

(3)字卡、图片等教具。

2.2 教学环境:(1)教室环境布置:挂上与“日月明”相关的图片,营造学习氛围。

(2)座位排列:采取分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学生围坐在一起。

三、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1)出示“日月明”字,引导学生观察字形。

(2)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对“日月明”字的认识。

(3)教师总结,导入新课。

3.2 字义讲解(1)讲解“日月明”字的字义,引导学生理解字义与字形的关系。

(2)举例说明“日月明”字在生活中的应用。

3.3 字音学习(1)示范读音,让学生跟读。

(2)学生互相练习读音,教师巡回指导。

(3)开展“读音接力”游戏,巩固字音学习。

四、课堂练习4.1 字卡游戏(1)分发字卡,让学生找出与“日月明”字相关的字。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

4.2 组词练习(1)让学生用“日月明”字组成词语。

(2)学生分享词语,教师点评。

五、课堂小结5.1 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复述“日月明”字的字形、字义和读音。

5.2 学生谈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表扬。

5.3 布置课后作业:抄写“日月明”字,并组成一个词语。

六、教学反思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掌握程度等。

6.2 学生反馈意见,提出改进建议。

6.3 针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

七、拓展活动7.1 开展“汉字文化之旅”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日月明”字在古代文化中的寓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日月明》公开课教案
教学目标:1.在熟读课文中认识汉字,并引导孩子发现构字规律,认识“笔尖、鲜花”等8 个词语,会写本课生字“木、林”。

2.正确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汉字的构字规律。

3.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理解、感悟汉字,掌握朗读技巧。

4.让学生感悟汉字的构字规律,培养主动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
学习识字方法,感悟构字规律。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了解一些会意字的构字特点,培养学生初步的认字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课前复习旧字,谈话交流
师激趣引导: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看一场美丽的流星雨。

全班念准了这个字,流星就能划过天空了!
(出示课件,出现带有独体字的流星:日月小大木人土田)过渡:这些独体字合在一起就变成美丽的流星雨。

看,天上除了有流星雨,还有什么呀,全班告诉我(太阳,注意“阳”是轻声的)太阳用一个字表示是日。

引导:再看,这是什么?月亮用一个字说就是------- 月。

太阳和月亮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
评:概括得真好。

过渡:日和月站在一起就更明亮了,看,日和月的贡献多大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4、日月明,注意“明”是后鼻音。

齐读课题
给明组词:明亮光明明天启发学生:“明”的朋友可真多!初读课文:这节课我们还会学到很多像“明”这样由两个独体字合起来的字,请大家翻开书本72 页,把这首儿歌大声读一读,注意读准字音,不会读的字可以请拼音朋友来帮忙,开始。

二、识记生字,理解字义
很多小朋友已经读好了。

(整理纪律:头正身直说到做到)
1.过渡:现在请你们仔细听(一二一一二一),文中的生字朋友带着他们的拼音宝宝跑步出来跟大家见面了,看,他们可是训练有素,他们马上占成了2 支队伍,
谁火眼金睛,看出了他们在拼音上他们是按照什么规律排列的?
2. 开火车读
3. 自读:现在生字宝宝跑进课文,你们还认识吗?指名读
(过渡语:这么多人愿意读,全班来)
4、这篇课文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两个独体字合在一起就变成新的字。

(板书)二、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节
1 、你们的发言这么精彩,老师要奖励你们一个“看图猜字”游戏,出示鱼的图片和羊的图片
(板书:鲜)汉字有礼貌,收起了这个腿,给右边让让地。

那你们知道“鲜”字怎么来的:话说在春秋時代,春秋五霸齊桓公的御廚易牙,善調五味,首創
食療養生膳,據說他庖制了名菜【魚腹藏羊】,將鱉與羊合一而蒸,味道鮮美無比,腥羶味全消,故古人將魚和羊組了個鮮字,
这让老师想起了一句儿歌:鱼羊在一起, 滋味真鲜美。

2、你们做值日的时候,用扫把能扫出许多的什么?注意,看图猜字,答案只有一个字。

(小小的尘)(板书:尘)
你说如果是一大块土你们用现在班级的扫把能扫得起来吗?(不能)这样小小的土就变成了小尘埃了,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个尘埃的尘,
引导:读得轻一些,就行尘土一样在轻轻得飞扬加上前面的,小土尘。

3、出示小的图片和大的图片(板书:尖)为什么是尖字。

身边还有什么东西是尖的。

(笔尖草芽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辣椒长个尖尖嘴)
老师也找了尖的东西(宝塔的塔顶鸟嘴)尖的东西有个特点,谁告诉大家(上面小,下面大)过渡:真是聪明的孩子,聪明的孩子,这问题肯定难不到你们。

看,小和大小和土站在一起时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汉字有礼貌,“小”这位小朋友十分谦虚,他害怕自己的这个钩钩到了下面的部件,就把自己的这个钩藏起来了。

我希望我们班的孩子也能这么得有礼貌,写字的时候不要把手张这么大,要给你的同桌让让地,把手收好。

现在我要看谁坐得最好
4.过渡:坐这么好,肯定也能读得很好
齐读:日月明鱼羊鲜
小土尘小大尖
指导读:前面读得大点,放开读,日月明,非常得明亮,鱼羊鲜,非常得新鲜,后面:小土尘,尘土小小得,轻轻地,小大尖,东西尖尖的,你们坐直,再读一遍读出字词的味道。

(二)看图猜字难不倒你们,那老师要提高这个难度系数,我们来玩这个看字—想图—的游戏,看谁会想象。

1 、出示“灭”字,横像工具,盖下来就把火灭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没有灭火器之类的工具,看,用什么灭火?对,树枝来灭!看,我们古代的人多聪明啊!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就创造了这么一个字。

(板书:灭)
2 、出示“男”字,想到什么?在田里出力干活的是男的。

因为男的有力气注意正音。

(板书:男)
3、出示“休”字,想到什么?人靠着木头休息,哇说得太好了,那这个休息的姿势会是什么样的?人作为偏旁,变成单人旁。

(板书:休)
评价语:很会想象,说到老师心坎里去了,太厉害了,说得头头是道。

(三)写字教学:
过渡:现在我们也来休息下,我们一起来做做操(师播放音乐)
过渡:哇,你们伸出双手姿势真美!请坐!这个字就读“手”,那“手”字是怎样来的呢?这是一只手,我国古代的人就根据手的样子造出了“手”字,慢慢地,
“手”字就变成了今天这个样子,那“手”字怎么写呢?(第一笔……),你们在哪个字里已经见过这个笔画。

(了子)
那他有两个横,有什么区别呢?
真会观察,要想写好汉字,首先要会观察。

师范写:第一遍顿顿丿,第二笔横写短写,这个横沿着横中线,稍稍往上爬坡一点,最后一笔弯钩沿着竖中线写。

现在请你们拿出你们的小手书法卡纸,描一个,写一个(用红笔进行更正、写得好的画星)评价
再描一个
好,写好的挥一挥你们的小手卡纸,哟,真美!现在如果你们能坐直就更美了。

(四)教学:手目看:
过渡:考一考你们:手和哪个字又组成了新字?(手目看)(火眼金睛,一下
子就找到了)
演一演:谁能演一演这个“看”的动作。

那我来采访下,你为什么这么演。

师总结:我们的祖先特别聪明,他们发现把手放在眼睛上面,能遮住很强烈的光,这样能看得更远更清楚,
评价:(哇,看来你真的理解了,所以才能演这么好,送你一封表扬信-----
表演之星,说不定他就是我们班的明日之星)
那你们知道谁爱这么看东西?
我看看哪个小朋友已经做好看着老师了,看,这就是“看”字,这里“手”字
还发生变化呢?(观察真仔细)
知识点:半包围结构:“着“的上面用这个横包着,左边用这个撇包着,那有没
全包住啊,没有,只包了一半,这就是半包围结构。

(板书:贴卡片)
大家看,我们还可以通过这样的儿歌来区别这两个字呢: 手目看 羊目着,读“看
过渡:现在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我们猜出来的字
(五)学习第三节
1情境创设:让2名学生上台一前一后地走,让学生猜字。

师:像这样一个在前面走,另一个在后面跟,就叫 跟从。

古代皇帝出行,一群人在后面跟,那些人叫随从。

2、 出示两棵树,猜出是林字。

3、 出示谜语:上看一棵树,下看两棵树,仔细看一看,还有许多树。

3个木表 示很多树,3个人呢?
4、 3个人表示很多人,出示图(众)
在电影院,有很多看电影的人叫观众
在收音机边,有很多听广播的人叫听众。

广场上的这些人用上量词,叫一( )人,这些人我们就把他叫?群众。

5、 总结:像这样的3个相同的字的组成的,叫品字形结构。

四、总结板书:原来两个字站在一起不仅能组成左右结构的字,还可以组成上 下结构的字,甚至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品字形结构的字。

中国的汉字真是太有趣了, 太巧妙了! 五、朗读
拍手读----师生共读----看黑板背
六、总结
我们学习的汉字中,有许多字是由两个或几个汉字组成的,有趣的是它的意思就是 这几个汉字意思的组合,这样的汉字有个名字 一一会意字。

课后你们可以再去找找那 些
有趣的会意字。

齐读: ________ 灭, 男女对读一
休, 看。

欢迎您的下载,
资料仅供参考!
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
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