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原则与选择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的基本原则](https://img.taocdn.com/s3/m/6438f006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65.png)
心脏病患者在接受非心脏手术时,需要特别注意麻醉的基本原则。
因为心脏病患者的心脏功能可能已经受损,而且手术过程中可能受到一定程度的生理和心理压力,这些都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产生影响。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时候,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同时尽量降低心脏病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
下面,我们将针对心脏病患者在非心脏手术麻醉过程中的相关原则进行详细的介绍:1. 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
在进行非心脏手术麻醉之前,首先需要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评估。
这包括通过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检查手段来了解患者的心脏结构和功能,判断患者的心脏病情和手术风险。
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后续的麻醉方案和管理策略。
2.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
针对心脏病患者的特殊情况,需要选择对心脏影响较小的麻醉药物。
一般来说,吗啡类药物和芬太尼类药物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而且,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确定药物的剂量和给药速度,以确保达到预期的麻醉效果,同时尽量避免对心脏功能的不良影响。
3. 保持血压稳定。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血压的波动,这会对心脏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及时调整麻醉药物和输液速度,以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
4. 注意心律失常的防治。
心脏病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容易出现心律失常,这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收缩和排血,加重心脏负担。
在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一旦发现心律失常,需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防止病情进一步恶化。
5. 预防并发症。
鉴于心脏病患者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需要在麻醉过程中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这包括防止血栓形成、预防肺部感染、防治术后疼痛等。
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预防措施,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发生。
6. 术后监护和管理。
手术结束后,心脏病患者需要进行严密的监护和管理。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并处理术后并发症。
还需要在术后的麻醉管理中,考虑患者心脏功能的恢复和支持,以尽快恢复患者的正常生理状态。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1ecc21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0.png)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对于冠心病的治疗,有时需要进行非心脏手术,如骨科手术或腹部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麻醉医师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评估。
在手术前的评估中,麻醉医师应该详细了解病人的冠心病的情况,包括病史、心电图、心脏彩超和心肌酶谱等的检查结果。
通过评估,麻醉医师可以更加了解病人的心血管功能,从而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其次,麻醉医师应该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
对于冠心病病人,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对于手术的成功至关重要。
麻醉医师可以根据手术的类型和病人的病情,选择全身麻醉或局部麻醉。
在全身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密切监测病人的血压、心率和血气分析等指标,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药物剂量。
而在局部麻醉中,麻醉医师需要特别注意病人的心血管功能,避免发生不良反应。
另外,麻醉医师在手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冠心病病人的心肺功能通常较差,容易出现心悸、胸闷和气短等症状。
因此,麻醉医师应该不断监测病人的呼吸情况、心电图和动脉血气等指标,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干预。
此外,麻醉医师还需要注意对患有冠心病的病人进行积极的预防和处理。
麻醉过程中,有可能出现血管收缩和血流供应不足的情况,麻醉医师可以通过给予血管扩张药物和改善血流动力学等措施,减少冠脉供血不足导致的心肌缺血。
最后,麻醉医师应在麻醉结束后进行良好的恢复与监护。
冠心病病人术后恢复期较长,麻醉医师需要密切关注病人的心电图、呼吸、血液循环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总之,对于非心脏手术的冠心病病人,麻醉医师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选择合适的麻醉技术,并密切监测病人的心肺功能。
同时,预防和处理冠心病引起的并发症,以及精心的术后恢复与监护也是十分重要的。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手术的成功,减少患者的风险,有效促进患者的康复。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f19bd4cb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d6.png)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的原则和注意事项如下:1. 个体化麻醉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麻醉管理计划,包括药物选择、剂量调整和监测指标的设定。
考虑到冠心病患者易发生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应在麻醉管理中特别注意这些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2. 心电监测:在手术中应用心电监测仪监测心电图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心律失常和心肌缺血的征兆。
如果患者有持续心电图异常或心肌缺血的表现,应及时采取措施,如增加氧输送和调整药物。
3. 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高危冠心病患者,应考虑监测动脉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及时调整液体管理和药物治疗,维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
4. 心功能保护:冠心病患者的心肌易受损伤,手术麻醉过程中应避免或减少心肌缺血和损伤,例如合理使用镇痛药物、调整呼吸机参数、维持正常体温、避免低血压和低血氧等。
5. 药物选择: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进行麻醉,尽量减少对患者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可使用具有心肌保护作用的药物,如引导剂等。
6. 合理使用血小板抗聚集药物:冠心病患者手术后易发生血小板聚集,增加血栓形成风险,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合理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等。
7. 术后监测和护理: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动脉血气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还需加强护理,遵循术后护理原则,包括卧床休息、疼痛管理、避免感染等。
需要注意的是冠心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也需要结合具体的手术类型、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和相关病史等因素进行综合判断和个体化处理。
应由专业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确定。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
![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45e1b3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e2.png)
05
合并症:合并 症越多,风险
越高
06
麻醉方式:不 同麻醉方式风
险不同
07
麻醉药物:药 物选择与风险
相关
08
麻醉医生经验: 经验越丰富,
风险越低
麻醉管理策略
麻醉方法的选择
局部麻醉:适用于简单、短小的手术,如拔牙、皮 肤手术等
区域麻醉:适用于中等大小的手术,如关节置换、 疝修补等
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长时间的手术,如心脏手 术、脑外科手术等
复合麻醉:结合局部和全身麻醉,适用于复杂、高 风险的手术,如心脏手术、脑外科手术等
麻醉药物的调整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类型选择合 适的麻醉药物
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以 保持患者生命体征稳定
密切监测患者麻醉深度,及时调整 麻醉药物以避免麻醉过深或过浅
术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调整麻醉药 物,以减轻患者疼痛和不适感
麻醉过程中的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包括心率、
血压、呼吸频率、血氧饱 01
和度等
药物浓度监测:监测麻醉
药物、镇痛药物等在患者 03
体内的浓度
术后恢复监测:监测患者
术后恢复情况,包括意识 05
恢复、呼吸功能恢复等
麻醉深度监测:通过脑电
02 图、肌松监测等手段评估
麻醉深度
并发症监测:监测可能出
04 现的并发症,如低血压、
呼吸抑制等
术后护理
术后并发症的预防
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预防感染:保持手术部位清洁,避免细菌感染
3
预防血栓: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
4
预防出血:观察手术部位出血情况,及时采取止血措施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85bbfa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1666558.png)
术后管理
4
整以保证患者安全。
提供必要的监测、药物镇痛和饮食水分 管理,评估患者康复状况。
风险和并发症
1 起搏器损伤
心脏起搏器可能会收到来自麻醉机或手术周围设备的干扰。
2 神经肌肉阻滞药风险
肌肉松弛药物可能会引起呼吸困难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
3 术后心血管并发症
与手术有关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
3
优化治疗
最大程度地控制心脏病症状和相关疾病, 优化患者的病情。
挑战和优势
挑战
心脏病人的心肺功能下降, 心脏麻痹风险增加。
优势
心脏病人通常接受过多次麻 醉并具有较高的麻醉耐受性。
解决方案
制定专门的麻醉计划和针对 患者的团队协作可以解决其 中的挑战。
麻醉药物选择
全身麻醉药物
常用的是持续静脉注射(CVS) 或自动输注(TIVA)。
椎管内麻醉药物
在需要手术区域无痛和运动控制 时,可以使用椎管内麻醉药物。
神经阻滞麻醉药物
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疼 痛并缩短患者康复期。
麻醉管理策略
1
血流动力学管理
在手术期间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特
镇痛管理
2
别是对于患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
及时选择和管理镇痛药物以保证患者的
舒适度。
3
麻醉深度管理
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并及时干预和调
护理和康复
护理
提供必要的监测、药物治疗、康复计划和相关医疗 支持。
康复
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并给予患者支持和指导。
结论和建议
对心脏病人进行非心脏手术时,需要专门的麻醉计划和相关的管理策略,在 医疗团队的协作下可以管理风险,最终实现安全有效的手术和康复。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2)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2)](https://img.taocdn.com/s3/m/f468eb13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对于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 术的麻醉将更加成熟和安全。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更加有 效的麻醉方案和技术,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患者的生存率 。
THANKS
感谢观看
定义
心脏病人是指患有各种心脏疾病 的病人,如冠心病、心肌病、心 律失常等。
分类
根据心脏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心脏病人可分为稳定性心脏病 人和急性心脏病人。
心脏病人常见症状与体征
症状
心悸、气促、胸闷、胸痛、乏力、头 晕等。
体征
心界扩大、心律失常、心音异常、心 衰体征等。
心脏病人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风险评估
术前用药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使用某些术前用药,如镇静剂、抗焦虑药等。
麻醉前设备准备
监测设备
准备心电监测仪、血压监测仪、血氧饱和度监测仪等必要的监测设备。
急救设备
准备急救药品、呼吸机、除颤器等必要的急救设备。
04
麻醉方法选择与实施
麻醉方法选择原则
安全性原则
优先选择对心脏功能影响 小、并发症发生率低的麻 醉方法。
适应性原则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 年龄、病情、手术类型等, 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
有效性原则
确保麻醉效果可靠,能够 满足手术需求,保障手术 顺利进行。
麻醉实施步骤
01
02
03
04
麻醉前评估
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全面评 估,了解患者的病情和手术需
求。
麻醉诱导
根据麻醉方法选择合适的麻醉 诱导药物,使患者快速进入麻
01
02
03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心脏病史、用 药情况、家族遗传病史等, 评估患者的麻醉风险。
体格检查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fcc2381759eef8c75fbfb3a9.png)
3级高血压(“重度”)
单纯收缩期高血 压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
≥180
≥140 140-149
≥110
<90 <90
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详细评估病人的病情 至少两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血压值,应连续三次的平均 值,(range of the BP through the day),应排除“白大衣 综合征” (white coat hypertension),了解器官受累的程度。 2.认真进行麻醉前准备 对于需药物治疗的病人应将血压降至适当水平 WHO的降压目标为:中青年 <130/85mmHg,老年人 <140/90mmHg,至少150/90mmHg。 对于有并存症或靶器官损害者应适当予以处理 3.术前应充分镇静,同时避免心动过缓 腰麻一般不宜用于高血压病人。氯胺酮可使血压显著升高,心 率增快,一般不宜用于高血压的病人
Basic principle
六 输血输液适当,纠正酸碱失衡,合理使 用血管活性药物。 七 八 避免和及时处理心律失常。 不同手术应根据其特点,在麻醉中按其血 流动力学要求处理。二尖瓣狭窄应避免心
动过速,二尖瓣关闭不全则轻度增快心率。
九 十 加强监测、及时处理。 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
Anaesthesia principle of hypertensive disease 第三节 高血压病人的麻醉原则 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 为主的临床综合征 临床上高血压分为二类: 原发性高血压(essential hypertension), 又称高血压病 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症状性高血压 (symptomatic hypertension)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见表: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7d8d0148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e8.png)
适用于复杂手术,在手术期间通过药物使患者处于昏迷状态。
2 区域麻醉
通过麻醉药物暂时性封闭神经或神经束,避免手术区域的疼痛。
3 局麻联合深化麻醉
通过局部麻醉和全身麻醉的结合,实现手术部位及全身的麻醉效果。
非心脏手术中的麻醉风险和挑战
手术并发症
手术过程中出现的并发症可能增 加心脏病人的麻醉风险。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 醉
非心脏手术中心脏病人麻醉是一项复杂而关键的过程。了解该领域的需求、 考量和技术是确保手术安全和成功的关键。
心脏病人的麻醉需求和考量
病情复杂度
心脏病人的病情复杂,麻醉需要考虑患者的心血管系统状态。
麻醉深度控制
心脏病人的麻醉需要精确的深度控制,以确保手术成功但不引起心血管并发症。
麻醉监测
麻醉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麻醉深度。
团队合作
非心脏手术中,麻醉团队与外科 团队需要紧密合作,确保手术顺 利进行。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的成功案例
案例一
一名心脏病患者成功接受肺癌 手术,麻醉过程中有效控制血 压,助力手术成功。
案例二
一名心脏病人顺利接受腹部手 术,麻醉过程中保持血液稳定, 减少术后并发症。
术后病人安全
心脏病人麻醉后需要特别关注术后并发症,如心律失常或低血压。
心脏病人麻醉的关键技术和安全措施
1
血流动力学监测
通过监测血压、心率等指标,确保心脏病人的循环稳定。
2
麻醉药物选择
选择合适的麻醉药物,平衡镇静和心血管压力的效果。
3
围手术期护理
术后密切监测,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确保病人安全。
非心脏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
案例三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技术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8a1e7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8b.png)
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技术一、概述非心脏手术相关的并发症为7%-ll%,其中42%属于心脏并发症。
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并发症或死亡与患者手术的缓急、手术种类、术前临床风险因素(合并症严重程度)及活动耐量相关。
2014年,欧洲和美国心脏病协会先后发布心脏病患者行非心脏手术围术期心脏风险评估和管理的指南,推荐术前麻醉医生或多学科团队应该通过个体化的心脏风险评估识别高危患者。
临床医生在术前应该首先评估手术的风险和紧急性;其次,评估临床危险因素即合并症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情况;最后,综合考虑临床风险因素、手术风险和患者运动耐量的相互作用,与患者共同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的检查和评估,此方案能识别高危患者并给予优化治疗,明显减少围术期心脏并发症和死亡率。
二、心脏病患者施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处理(一)术前准备1.术前评估(1)非心脏手术患者进行心脏风险分层:常用的3种风险评估方法如下。
①修正后的心脏风险指数(RCRI):RCRI能简单有效地评估围术期重要心脏并发症的风险(如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搏骤停或心室颤动)。
它有6个独立的围术期心脏并发症的风险预测因素,即高危手术、充血性心力衰竭病史、缺血性心脏病病史、脑血管病史、术前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术前血清肌酎>2.0mg∕dl0当患者存在两项或以上风险因素时,围术期心脏事件风险高,反之则风险低。
②心肌梗死与心搏骤停风险预测原则,是美国外科医生协会手术质控计划(NSQIP)于2011年创建的心脏风险预测模型。
该模型直观地以百分比代表术中或术后发生心肌梗死或心搏骤停的可能性。
其分辨率高于RCRL尤其是预测主动脉或外周血管手术的心脏并发症。
NSQIP心脏风险预测原考虑的因素是ASA分级、活动耐量、年龄、异常肌酎C>L5mg∕dl)与手术类型。
手术风险计算器(Surgicalriskcalculator),即NSQIP于2013年创建的特定手术的风险预测模型。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36f9503e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67.png)
冠心病人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原则及注意事项冠心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常常需要接受非心脏手术。
在这种情况下,麻醉处理是至关重要的,因为患有冠心病的病人在手术期间容易出现心脏并发症。
针对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有明确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心血管功能。
麻醉医生需要获取患者的详细病史,包括冠心病的诊断及治疗情况,心功能状态,药物治疗情况等,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全面评估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
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和手术类型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
对于高危患者,应选择较为安全的麻醉技术,如局部麻醉、椎管内麻醉等,避免使用全身麻醉或椎管内镇痛麻醉。
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电图、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及时调整麻醉深度和液体管理,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稳定。
手术前、中、后都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特别是手术中和手术结束后容易出现低血压、心律失常等并发症。
对于出现心血管并发症的患者,需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如药物治疗、液体管理、电复律等,确保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稳定。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特别是需要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肌缺血、心力衰竭等并发症。
对于有需要,需要在术后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和随访,帮助患者尽快康复。
对于冠心病患者的非心脏手术麻醉处理,需要根据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选择合适的麻醉方法,并在手术过程中密切监测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况,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
术后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心血管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积极的康复治疗和随访。
希望通过这些原则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保护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确保手术的安全顺利进行。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优质)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优质)](https://img.taocdn.com/s3/m/8c0eb272cf84b9d528ea7a4a.png)
全身麻醉适用于各类手术,如麻醉者技术水平 和麻醉设备及监测设备条件具备,则全身麻醉 具有很高的安全性。对于胸腹部大手术而言,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更有利于应激刺激的 阻断和血压的控制。肢体手术则可选择阻滞麻 醉或监测下麻醉管理(MAC)
心脏病病人麻醉的基本原则基本上适用于 高血压病人,根据高血压病人的特点应强 调以下几个方面:
麻醉管理: 全麻VS.非全麻 全麻药的选择问题 气管插管之应激反应 合理通气的问题 输血输液的问题 心律失常
高血压病人麻醉
高血压病是最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 又与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 切相关,随着全球老龄化,高血压病的发 病率逐年增加,估计我国已有1亿人口患有 程度不等的高血压病ntialhypertension)又称高血压病 (hypertensive disease)
另一类为继发性高血压(secondary hypertension), 又称症状性高血压(symptomatic hypertension)
后者病因明确,可由肾、内分泌、血管、颅 脑等方面的病变引起,治疗主要针对原发病,但 也需适当采用对症治疗。麻醉前应明确病人属于 哪种类型
140~149
2 级高血压(中度) 160~179
3 级高血压(重度) ≥180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140
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舒张压(DBP) (mmHg) <80 <85 85~89 90~99 90~94 100~109 ≥110 <90 <90
根据脑、心、肾等重要器官损害程度,高血压可分为三期: I期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临床上无脑、心、肾等重要器官
麻醉前用药
麻醉前用药对改善高血压病人的焦虑状 态,减轻因恐惧、紧张而导致的过度应 激引起的高血压、心动过速,降低心、 脑血管意外的发生率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06811d17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b.png)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
冠心病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注意要点主要包括:
1.评估患者的冠心病病情和心功能,包括心电图、心肌酶谱以及心功能检查等,以了解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和术前风险评估。
2.在安排手术之前,患者需要停止使用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一段时间,以避免术中或术后出血风险。
3.对于有冠心病症状的患者,在手术前需要控制症状,如稳定心绞痛或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PCI)等。
4.进行全面的麻醉前评估,包括患者的全身状况、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神经系统等。
5.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如局部麻醉、脊麻、全身麻醉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类型进行选择。
6.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心律、血氧饱和度、CO2含量,同时监测心电图、动脉压力曲线等,以及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
7.麻醉药物的选择应避免对心血管系统的负荷,如选择具有血管扩张作用的药物,同时避免使用可能引起心律不齐的药物。
8.术后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以及观察患者的苏醒情况和神经系统状况。
9.术后给予适当的镇痛药物,以避免术后疼痛引起的不良反应和心血管系统的负荷。
10.密切观察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包括呼吸、循环和神经系统等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需要强调的是,针对冠心病病人的非心脏手术麻醉是一个个体化的过程,因此,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手术要求,制定个体化的麻醉计划,并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症状,随时调整麻醉方法和药物使用,以确保手术安全和患者的良好术后恢复。
最新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最新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2b322f6990c69ec3d5bb75f9.png)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接受非心脏手术,麻醉与手术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高于无心脏病者这种现象的发生源于麻醉与手术可改变心脏功能与血流动力学,进一步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因此,其危险性不仅取决于心脏病变本身的性质、程度和心功能状态,而且还取决于非心脏病变对呼吸、循环及其他脏器功能的影响,手术创伤的大小,麻醉和手术者的技术水平,术中、术后监测条件,及医师判断和处理的能力。
第一节麻醉前评估【概述】在对病人麻醉前常规检查评估的基础上,还须全面了解心血管系统病变的严重程度,评估其功能状态,以预计承受麻醉与手术的能力,提出相应的处理方案。
【操作方法】1. 病史重点了解:①出现心脏疾病相关症状或发现心脏疾病的时间、病程经过;②是否出现过心肺功能不全或休克等,既往治疗情况与效果;③既往疾病史与治疗情况,如风湿热、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冠心病、哮喘、肺炎等;④既往与近期药物治疗,如β受体阻滞药、钙通道阻滞药、皮质激素、洋地黄、利尿药、镇静安定药等。
2. 体检除常规项目外,应检查动脉血压、脉搏、皮肤与黏膜颜色和温度、儿童发育与合作程度,要注意心脏和双肺听诊,有无颈静脉怒张、呼吸急促、肝大、腹腔积液,周围性水肿等慢性心力衰竭表现。
3. 特殊检查(l) 常规心电图配合24h动态心电图或运动试验心电图:通过检测心率、心律,发现有无心律失常、传导异常和心肌缺血。
(2) X线胸片:注意观察心脏大小、心胸比例、肺淤血及肺水肿等。
(3) 超声心动图:可观察心脏瓣膜、先天畸形的种类和缺损程度、局部室壁运动,并可测定血流量、射血分数等。
术中应用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实时动态观察,可纠正经胸检查时误诊及漏诊的病情,及时发现心内畸形矫治的状况等。
(4) 冠状动脉造影:是判断冠状动脉病变的金标准,可观察到冠状动脉精确的解剖结构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部位与程度。
同样可进行左心室造影,了解左心室收缩功能,射血分数和左心室舒张末充盈压。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78be8b6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a5.png)
是
是
否
否
否
无或不知道
3个或更多的危险因素
1个或2个危险因素
无临床危险
鳞斋砧野血践字释莲裔翠饲何吞骋书副率默赵根耍聘卡芋身矮配沼烟捌晨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术前评估 -高血压
1级或2级高血压并不是围术期心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抗高血压药物在围术期应继续使用
功能储备评估
高龄或存在冠心病的无症状患者,每天可跑步30min的,术前不必做进一步评估 无心血管疾病病史但存在临床高风险因素的不活动病人,应进行进一步评估
集单钞祥社曲逼鹊寿拖螟佰狮屈请挪椒三娄竿丘沃哟沂猜挎含财狄竣骑娥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基础氧耗量Metabolic equivalents(METs)
临床评估 -六个独立的危险因素
4.高危手术:腹主动脉瘤或其他血管手术、胸腹部或矫形手术 5.术前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糖尿病 6.肾功能不全:术前肌酐大于170umol/L(正常值40-120) 当存在一种或以上的较大的临床风险的活动性心脏病,可能需要推迟或取消手术,但急诊手术除外
捅榔曳疽绒亩要鞘招砷枕芥须月萤搅愁兹杀殷伏硒蒂淳绕绕教恩燕千健梢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澄搔债逻铂怎恩尽褂绣屠穴蠕椽渍桨躺刽省侮躲枣塔烦耽绥属风试碌奥宋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心脏病人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术前评估-瓣膜性心脏病:主动脉瓣狭窄
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对非心脏手术最为危险! 如有症状,择期非心脏手术通常应取消或推迟 限期手术,择期手术前患者应行主动脉瓣置换术 如主动脉瓣狭窄严重但无症状,近1年未行瓣膜评估者应取消或推迟手术 如患者换瓣手术风险大或因严重的内科疾病不宜做换瓣手术,可作经皮穿刺主动脉瓣球囊扩张术,为病人创造非心脏手术的机会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原则与选择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原则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80ae4e844028915f804dc2de.png)
人。
注意事项
全麻诱导中应尽量减轻 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 应,包括加用适量的阿片 类药如芬太尼或β受体阻 滞药如艾司洛尔等
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 病人情况合理通气,避免 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麻 醉 中也应避免较长时间 PaCO2低于30mmHg
加强监测,及早处理循 环功能不全的先兆和各种 并发症。要避免心律失常 一旦出现,除进行对症处 理外,还须处理发生的原 因
操作方法 病人情绪稳定,或能达到
充分镇静,可酌情选用非
全身麻醉骶丛麻醉对 循环
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肛门、
会阴、膀胱镜检查等手术。
低平面蛛网膜下腔阻滞 只
适用
较差、手术复杂或创伤较
全身麻醉时,全身麻醉药 和肌肉松弛药的选择应首先 取决于病人的心功能 状况。 吸人麻醉药中,异氟烷对心 肌收缩力的抑制较轻。麻醉 性镇痛药芬太尼、舒 芬太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原则与选择
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状态稳定,通气适度, 保持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的平衡。 麻醉深浅 适度,既达到良好的镇痛又不抑制循环,能 将应激反应控制在适当水平,术中不出现知 晓。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首先应该避免麻醉时心肌缺氧,保持心肌氧供 和需之间的平衡。麻醉实施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各种全身麻醉药对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均与剂量有 关
输血、输液适当,保持适 当的前负荷,避免血压明 显波动血管活性药物要 注意适应证与用法,要及 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失常
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 减轻手术创伤。 T10以下 连续硬膜外阻
大,可能引起明显的血流
尼等对心肌收缩力和血压无
动力学变 化,或病人情绪
明显影响,但可使心率减慢,
紧张,预计术时冗长,以 采用全身麻醉并做气管内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原则与选择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原则与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c549b25f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fb.png)
心脏患者非心脏手术麻醉原则与选择心血管疾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选择主要依据手术类型、手术区域、患者的合并疾病、心脏病类型、心功能状态以及抗凝治疗的方案等因素综合考虑。
无论何种心脏疾病,麻醉时首先保持心肌氧供/需之间的平衡。
影响心肌氧供需的主要因素见表-1。
表-1 影响心肌氧供需的因素在明确上述关系的基础上,麻醉实施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①心动过速不仅增加心肌氧需要,且会使心肌氧供减少,对有病变心脏甚为不利,应力求预防和积极针对病因处理;②避免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可使心排出量降低,并使心肌氧需增加;③保持适当的前负荷是维持血流动力学和血压稳定的基础。
血压显著的升高或下降均应避免。
因此,升压药与降压药的应用要及时,并注意适应证和用法用量;④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或PaCO2长时间低于30mmHg;⑤及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紊乱;⑥避免输血、输液过多引起心脏前负荷增加造成氧供/需失平衡和肺间质体液潴留过多影响气体交换,同时也要防止输血、输液不足造成低循环动力;⑦加强监测,及早处理循环功能不全的先兆和各种并发症;⑧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减少手术创伤;⑨良好的术后镇痛。
心血管疾病患者手术麻醉选择应依据手术部位、类型、手术大小以及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等全面考虑,选择适合的麻醉方式,力求达到:①止痛完善;②不明显影响心血管系统的代偿能力;③对心肌收缩力无明显的抑制;④保持循环稳定,各重要脏器如心、肺、脑、肝、肾的血流量不低于正常生理限度;⑤不增加心肌氧耗量和心律失常发生率。
一、麻醉监控镇静麻醉监控镇静(monitored anesthetic care,MAC)是指在局部麻醉的基础上由麻醉医生在监护的条件下适当辅助镇静、镇痛药物。
对局部麻醉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实施监护麻醉管理可提高患者的安全性。
前提是局部麻醉必须可以提供良好的镇痛,由于局部麻醉效果不满意而盲目追加静脉镇痛、镇静药物会陡增心脏负担和风险性。
局部麻醉仅能完成体表,肢体小手术。
临床操作指导: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临床操作指导:心脏病患者非心脏手术的麻醉](https://img.taocdn.com/s3/m/26c58d08c281e53a5802ffaf.png)
1.麻醉前着重了解患者的心功能和用药情况,例如洋地黄类、利尿药、β受体阻滞药和钙通道阻滞药等,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2.对心功能代偿尚好(心功能I-Ⅱ级)的患者术前可不作特殊处理,麻醉选择与一般患者相似,但麻醉中力求避免增加心脏作功的不利因素。
3.对心功能代偿不良(心功能Ⅲ-Ⅳ级)的患者,术前应进行内科治疗以改善心功能。
避免选用对循环干扰大的麻醉药物和方法。
硬膜外阻滞应注意小剂量分次给药,麻醉范围不宜过广。
腰麻限于低位。
全身麻醉用药量要小,以浅麻醉为安全。
例如先给予少量镇静药使病人入睡,再给予芬太尼与肌松药后气管内插管,以低浓度吸入麻醉药维持。
4.急性心肌梗死者6个月内不宜行择期手术。
5.麻醉中应加强监测,尤其要注意血流动力、心律和尿量的变化。
6.人工瓣膜置换后长期服抗凝剂的患者,用维生素K1对抗,使凝血酶原时间不超过正常5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全身麻醉药对血流 动力学的影响均与剂量有 关
输血、输液适当,保持适 当的前负荷,避免血压明 显波动血管活性药物要 注意适应证与用法,要及 时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失常
尽可能缩短手术时间并 减轻手术创伤。 T10以下 连续硬膜外阻
操作方法 病人情绪稳定,或能达到
充分镇静,可酌情选用非
全身麻醉骶丛麻醉对 循环
无明显影响,适用于肛门、
会阴、膀胱镜检查等手术。
低平面蛛网膜下腔阻滞 只
适用于肛门、会阴和下肢
手术,病情严重、心功能
1
较差、手术复杂或创伤较
全身麻醉时,全身麻醉药 和肌肉松弛药的选择应首先 取决于病人的心功能 状况。 吸人麻醉药中,异氟烷对心 肌收缩力的抑制较轻。麻醉 性镇痛药芬太尼、舒 芬太
心脏病人行非心脏手术的麻醉 原则与选择
麻醉过程平稳,循环状态稳定,通气适度, 保持心肌供氧和需氧之间的平衡。 麻醉深浅 适度,既达到良好的镇痛又不抑制循环,能 将应激反应控制在适当水平,术中不出现知 晓。
无论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脏病,首先应该避免麻醉时心肌缺氧,保持心肌氧供 和需之间的平衡。麻醉实施时应特别注意以下问题:
人。
注意事项
全麻诱导中应尽量减轻 气管插管所致的心血管反 应,包括加用适量的阿片 类药如芬太尼或β受体阻 滞药如艾司洛尔等
维持呼吸道通畅,根据 病人情况合理通气,避免 缺氧或二氧化碳蓄积。麻 醉 中也应避免较长时间 PaCO2低于30mmHg
加强监测,及早处理循 环功能不全的先兆和各种 并发症。要避免心律失常 一旦出现,除进行对症处 理外,还须处理发生的原 因
大,可能引起明显的血流
尼等对心肌收缩力和血压无
动力学变 化,或病人情绪
明显影响,但可使心率减慢,
紧张,预计术时冗长,以 采用全身麻醉并做气管内
适用于心脏储备功能 差的
2
病人依托咪酯对循环功能无
插管妥善管理呼 吸为宜。
明显影响,常用于心功能较ຫໍສະໝຸດ 差病人的诱导。维 库溴铵、
阿曲库铵对心率无明显影响,
适用于须避免心动过速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