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ppt解析

合集下载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PPT43页

地质灾害防治培训PPT43页

或有明显位移迹象,裂缝发育,后缘壁 和明显位移迹象,
后缘有裂缝发育。 上有不明显变形迹 原有的裂缝已被充
象。
填。
10
(2)崩塌 ①崩塌概念
指陡倾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 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滚动 、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 现象。根据运动形式,崩塌包括 倾倒、坠落、垮塌等类型。根据 岩土体成分,可分为岩崩和土崩 两大类。
2021/9/27
龙源村石新建组店门口 汪斌等不稳定斜坡
14
潜在滑坡: 可能发生的滑坡,指已有微量的变
形,但尚未发生明显整体位移的斜坡, 属不稳定斜坡中的一类。
滑坡: 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指斜坡上岩
土体沿着一个或数个贯通的软弱面(带) 发生顺坡剪切滑移的现象,他可能已经 处于稳定状态,形成稳定斜坡,也有可 能在外力作用下继续滑动,形成不稳定 斜坡(潜在滑坡)类型中的滑坡。
2021/9/27
竹棵村切坡建房崩塌
猴坑山顶茶园
13
潜在滑坡、滑坡与不稳定斜坡的区别:
学术界对潜在不稳定斜坡还没有权威定义。可以理解为处于临界 状态即将失稳的斜坡。不稳定斜坡与滑坡最大的区别在于:滑坡有明显 的滑动面,不稳定斜坡则不一定有。 不稳定斜坡:
是指经过对斜坡形态及地质结构分析评价划为稳定性等级较差(欠 稳定)但尚无变形迹象的斜坡。不能确定其可能失稳的方式,在地震、 暴雨、坡脚卸载等外力作用下,可能发生滑坡、错落、表层溜坍、崩塌 或者坡面泥石流等现象的斜坡。
易发生泥石流的沟谷大多具有以下地形特征:沟谷上游三面环山、山 坡陡峻、平面形态呈漏斗状、勺状、树叶状;沟谷中游山谷狭窄,沟谷纵 坡降较大,束流特征明显;下游沟口地势开阔,有利于固体物质停积。
c、沟内能迅速汇集大量水源 流水是形成泥石流的动力条件。局地暴雨多发区的沟谷、有溃坝危险 的水库或塘坝的下游沟谷、季节性冰雪大量消融区的沟谷,可以在短时间 内产生大量流水,在沟道中汇集成湍急水流,易诱发泥石流。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预警发布
根据分析结果,及时发布 预警信息,通知相关部门 和人员采取应对措施。
预警发布与响应
预警级别划分
根据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 度,将预警划分为不同级别,如 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预警。
预警发布途径
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微信 公众号等方式发布预警信息,确保 相关部门和民众能够及时获取信息。
成功案例介绍
介绍国内外成功的泥石流防治工程案例,包括工 程设计、施工过程、效果评估等方面。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案例
地面塌陷灾害概述
01
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
落而形成的地质灾害。
地面塌陷防治工程措施
02
针对地面塌陷灾害,采取的防治工程措施包括灌浆、注浆、地
下水控制等,以防止地面塌陷的发生。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number {01}
目 录
• 地质灾害概述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 • 地质灾害监测与预警 • 地质灾害应急处置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案例分析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地质灾害概述
地质灾害定义
地质灾害
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引发的地 质环境变化,对人类生命财产、 环境造成破坏和损失的现象。
特点
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影响 范围广,破坏力强,防治难度大 。
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 一定的软弱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
象。
崩塌
陡峭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和其 他外力作用下突然脱离母体崩落 、滚动、堆积在坡脚的现象。
泥石流
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融水等 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
应急响应措施
在接到预警信息后,相关部门应迅 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 抢险救援等工作,最大程度地减少 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PPT课件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本课件PPT仅供学习使用
学习完毕请自行删除
地质灾害

地震


火山喷发


滑坡

泥石流
05年11月26日8时49分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 震,此次地震还波及湖南、湖北、安徽、江苏的一些地方。截止 27日16时,地震共造成16人死亡、8000余人不同程度受伤,万间 房屋倒塌。
西西里岛埃特纳火山喷发
火山喷发
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火山分类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 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 喷发的火山。
火山的利与弊?
滑坡、泥石流在成因上有什么共性?
健全法规,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 众的防灾意识;
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 预防措施: 实施护坡工程
恢复地表植被
1、 2004-12-26 当地时间8 点印尼苏门答腊岛发生8.9级 强烈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 巨大的人员伤亡.
据图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指岩石圈在____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__ __的 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海啸 是由海底__ _ _、___ _或风暴引起的巨浪。此次地震诱发海啸,体现 了自然灾害之间的______性。

地震来了该怎么办?
“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 惊慌出意外,就地躲避好”
地震发生前有啥预兆?
1.小震报大震。如小震频繁,地壳变形等。 2.地下水异常。地下水变色、变味,水位突然升高或降低。 3.动物反应异常。如牛羊马不进圈,家禽不吃食等。 4.出现地光和地声。若地面出现蓝光或白光,震级会很大;

6.2 地质灾害课件.ppt

6.2 地质灾害课件.ppt

二、滑坡和泥石流
(一)滑坡
1.概念
滑坡是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 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 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 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发生条件
岩体比较破碎
地势起伏较大
工程建设频繁
植被覆盖率较低
3.分布: 我国滑坡灾害主要分布在山区,特别是西南地区最集中。 山地多,地势起伏大,降水多,西南地区板块运动活跃。
4.危害
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
破坏道路
掩埋人员
摧毁房屋
(二)泥石流
1.概念
指山区沟谷中由暴雨、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 殊洪流。
视频:泥石流
2.形成的主要条件
地形陡峻
短时间内大量水流
丰富松散物质
3.我国泥石流的分布 我国山区面积广大,滑坡和
1.你知道地震是怎么发生的吗? 2.地震会给人类造成哪些危害?
学习目标
✓ 指出常见地质灾害的发生规律与分布地区。 ✓ 说明地震、滑坡和泥石流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 认识自然灾害的关联性。
一、地震
地震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How did earthquakes form?
(一)地震的形成过程
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 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地质灾害
第六章 第二节
图6.10 唐山抗震纪念碑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河北唐山发生 里氏7.8级大地震。
“是时,人正酣睡,万籁俱寂。突然, 地光闪射,地声轰鸣,房倒屋塌,地裂山崩。 数秒之内,百年城市建设夷为墟土,二十四 万城乡居民殁于瓦砾,十六万多人顿成伤残, 七千多家庭断门绝烟。”唐山抗震纪念碑的 碑文如此诉说着这场重大灾难。

主要地质灾害幻灯片

主要地质灾害幻灯片
同样的灾难还曾世界许多地方发生,例如:
1906年,美国旧金山
1999年,希腊
1995年,日本神户
1999年,土耳其
1999年,中国台湾
一、主要地质灾害
• 地震 • 火山喷发 • 滑坡和泥石流
•2
地震
(1)地震基础知识
• 震源、震中、震源深度、震中距 • 震级
(2)地震产生的原因
• 世界地震分布图 • 六大板块分布图
•旅游(图),矿产,肥沃斯火山冲毁阿尔梅罗城
•9
日本富士山
火山灰 火山灰形成的肥沃土壤
滑坡
•13
滑坡
• 什么是滑坡? • 产生滑坡的地区地形有何特点? • 滑坡有那些危害?
•14
泥石流
•15
泥石流
• 产生泥石流应具备哪些条件?
(1)地形 (2)松散堆积物 (3)暴雨
• 泥石流有哪些危害?
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 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 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16
二、地质灾害的防御
1.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国家
2.如何防御地质灾害?
◆ 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 ◆ 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 ◆ 实施一些防御措施
3.请你谈谈应该如何防御地震? a.平时的措施;b.地震来临时;c.地震后;
2.各种地质灾害之间有什么联系? 3.人类活动对地质灾害的产生有哪些影响?
•19
我国地震、泥石流分布图
谢谢!
•21
•17
动物预兆
震前动物有预兆,群测群防很重要。 牛羊骡马不进圈,猪不吃食狗乱咬。 鸭不下水岸上闹,鸡乱上树高声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猫携着小猫跑 兔子竖耳蹦又撞,鱼跃水面惶惶跳。 蜜峰群迁闹轰轰, 鸽子惊飞不回巢。 家家户户都观察,综合异常作预报

地质灾害PPT课件

地质灾害PPT课件
A
(1)A、B、C、D四地中,
破坏最严重的是___B____,因为
_烈__度__最__大。 (2)A、B、C、D四地测得的 震级大小有何特点?为什么?
震级相等。因为一次地震只 有一个震级
9度
CD
10度
B
11度
(3)AB沿线的地质构造是 _断_层_____。
根据等值线的判断原则:凸低值高,AB一线的烈度比两侧 大,故这里的地质构造为断层。
.
25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注意板块的名称和类. 型
26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
27
亚欧板块

非 洲 板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南极洲板块
.
28
7、地震的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地 环太平洋地震带
震 级
表示地震释 放能量大小
的等级

地震释放能 量
只有一个 震级
烈 度
地面受到的 影响或破坏
程度

震级、震源、 震中距、地面
建筑物质量
有多个 烈度
.
15
地震的类型和机制
构造地震(构造运动)、
按成因分: 火山地震(火山活动)、
人工诱发地震(人类活动)。
浅源地震(70千米以内)
按震源深度: 中源地震(70~300 千米以内
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
.
22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

【精品课件】《地质灾害》

定义
灾害分布 我国分布
危害
地震结构
(1)震源: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 震动的地方,称为震源。
(2)震中: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 点称为震中。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 破坏最严重的地区成为极震区。
(3)震源深度:震源到地面的垂直 距离为震源深度。
(4)震中距: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 中的直线距离称为震中距。
(5)等震线: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 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等震线。
THANKS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区的破坏。 2、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由震后火源失控引起; 水灾,由水坝决口或山崩壅塞河道等引起; 毒气泄漏,由建筑物或 装置破坏等引起; 瘟疫,由震后生存环境的严重破坏所引起。
定义
灾害分布 我国分布
危害
地震的防御措施
技术层面 国家层面
• 加强地震监测 • 加强防震隔震技术研究……
空间分布特点
主要发生在山区。尤其是 西南地区。
我国分布
危害
定义
灾害分布
危害:堵塞江河, 摧毁城镇和村庄, 破坏森林、农田、 道路,对人民的生 命财产、生产活动 以及环境造成很大 的危害。
我国分布
危害
定义
应 用
灾害分布 我国分布
危害
遇到泥石流该如何逃生
A

B
C ②
④③
在山中,垂直于等高线,向高处逃离
定义
震 级 与 烈 度
灾害分布 我国分布
危害
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指标 烈度:表示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
①震级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②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 ③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烈度。 ④一般来说:震级越大,烈度越大。 ⑤烈度还与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结构和地面建筑等有密 切关系。

《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

《地质灾害》自然灾害PPT课件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相同点
滑坡
泥石流
①主要发生在山区;②在一定坡度上,物质向下 运动;③人类活动可诱发其发生;④破坏力极 强;⑤由外力作用导致;⑥突发性强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2.我国地质灾害的多发地区——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该地区成为我 国地质灾害多发地区。具体如下所示:
《地质灾害》自然灾害 PPT课件
第二节 地质灾害
课标阐释 激趣诱思
1.运用资 料,说明 地震、滑 坡和泥石 流成灾的 原因。
(综合思
维) 2.结合实 例,说明 地震、滑 坡和泥石 流分布及 危害。
(综合思
台湾“9·21”大地震,是 20 世纪末期台湾最大的地震, 发生时间为 1999 年 9 月 21 日凌晨 1 时 47 分,震中 在日月潭西偏南方 9.2 千米处,规模高达里氏 7.3 级。震源深度 8 千米。全岛均感受到严重摇晃。共 持续 102 秒,死亡人数 2 000 多人,伤者 6 534 人,有 40 845 栋房屋全倒、41 373 栋半倒。地震给人类造 成的危害有哪些?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滑坡和泥石流 问题探究 海外网XXXX年4月22日电 当地时间21日凌晨,哥伦比亚西南 部考卡地区发生山体滑坡。哥伦比亚有关部门表示,灾害目前已经 造成至少17人死亡,5人受伤,多人失踪,另有多座房屋被毁。
探究一
探究二
当堂检测
结合材料探究: 什么样的地区易发生滑坡? 提示滑坡一般发生在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 较差的地区。山地丘陵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都是滑坡多发区。
(3)我国地震: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分布于台湾、
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课件

非工程措施
监测预警
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 络,实时监测地质变化, 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 公众采取防范措施。
应急救援
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制定 应急预案,提高应对地质 灾害的快速反应能力,减 少灾害损失。
宣传教育
加强地质灾害防治知识的 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防 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提高公众防灾意识
宣传教育
失。
环境破坏
地质灾害对自然环境造成破坏 ,影响生态平衡和土地资源可
持续利用。
社会影响
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引发社会 恐慌和不稳定,影响社会正常
秩序。
02 常见地质灾害类型

滑坡
定义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 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 或软弱带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分类
根据滑坡体的物质组成和滑动 特征,可分为黄土滑坡、粘性 土滑坡、堆积层滑坡等。
滑坡概述
滑坡是一种常见的地质灾害,通常发生在山区、河谷等地区。由于地形、地质 、水文等因素的影响,斜坡上的岩土体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滑动,造成人员伤亡 和财产损失。
滑坡发生原因
滑坡的发生与地形、地质、水文、气候、人类活动等多种因素有关。在某地区 ,由于地形陡峭、降雨量大、植被破坏等原因,滑坡事件频繁发生。
通过各种渠道宣传地质灾害防治 知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灾害的认
识和防范意识。
培训演练
组织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培训和演练 活动,提高公众应对地质灾害的能 力和自救互救技能。
建立信息平台
建立地质灾害防治信息平台,提供 地质灾害防治知识查询、预警信息 发布等服务,方便公众获取相关信 息。
05 案例分析
某地区滑坡事件分析
某地区崩塌事件分析

《地质灾害》详解PPT课件

《地质灾害》详解PPT课件

16
(10年高考全国卷)某段高速公路 (G)经过单面山(顺向山)地区。 地质剖面如下图所示。
为防止滚石、滑坡等灾害,对施 工立面H进行了加固,还在L坡 面上打入“岩锚”,以固定表层 岩层。2010年春,该单面山的 上部山体大规模滑落,导致约 200米长的公路被毁。
分析这次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
顺向岩层因公路施工失去稳定性。
2020年9月28日
14
重庆地区已发生的577个滑坡的统计分析
根据材料,滑坡与 暴 雨的关系最为密切。试分析滑坡 与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滑坡一般发生在雨季,滑坡常发区一般为(全
年、季节性)降水丰富的地区。
2020年9月28日
15
(4)发生过程: 蠕动变形—>急剧滑动—>渐趋稳定
2020年9月28日
——大规模的工程(开挖山脚、坡面增加负荷、 蓄水等)兴建起了诱发作触发机制,增加了滑坡发生的可
能和强度)
——山地丘陵区和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都是滑坡多发区。
2020年9月28日
11
读图及结合相关知识,回答11~12题。
11.河流R的流向为 A.自东向西 B.自西向东 C.自南向北 D.自北向南
(1)根据材料一和二,判断
我国泥石流和滑坡叠加区主
要分布在
(填入字母
代号)。
A.青藏高原 B.云贵高原
C.黄土高原 D.内蒙古高
原 E.四川盆地周边地区
202原0年因9月是28日

13
答案:BCE 原因:地形由平原向山区过渡,斜坡较多; 处于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相互作用地区,降水较多; 黄土、喀斯特等可蚀性物质集中分布区; 人类活动广泛且程度大,植被破坏严重,这些都为滑坡 和泥石流提供了有利的生成条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PPT课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和治 理泥石流灾害。
02
排导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下游设置排导沟、挡水 坝等设施,引导泥石流顺畅流出。
01
03
拦挡工程
在泥石流沟谷上游设置拦挡坝、拦挡 墙等设施,阻挡泥石流的源头物质。
预警系统
建立泥石流预警系统,及时发现并预 警泥石流灾害,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 损失。
05
04
拦挡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沟口设置拦挡结构, 如拦渣坝、拦石坝等, 以阻挡泥石流的流动。
排导措施是通过在泥石 流下游设置排导槽或排 导沟,将泥石流引向指 定的排泄地点。
生物措施是通过植树造 林、种草等手段,增加 地表植被覆盖,减少水 土流失,从而减少泥石 流的发生。
崩塌防治工程原理
01
02
03
04
05
削坡减载
通过削减滑坡的下滑 力,降低其下滑速度, 是治理滑坡最基本的 方法。
设置抗滑桩
在滑坡的滑动带或滑 动体上设置抗滑桩, 提高滑体的稳定性。
排水措施
通过设置排水沟、排 水井等设施,降低地 下水位,减少水对滑 坡稳定性的影响。
支挡工程
通过设置挡土墙、抗 滑挡墙等支挡结构, 阻挡滑体的运动。
泥石流防治工程措施
设置支撑结构
在崩塌体的关键部位设置支撑结构,提高 其稳定性。
地面沉降防治工程措施
回灌地下水
控制地下水开采
合理控制地下水的开采量,避免 过度开采导致地面沉降。
通过回灌地下水的方式,增加地 下水的补给量,提高地层的稳定 性。
土地治理
通过平整土地、植树造林等措施, 改善地面的地形条件。
总结词
通过采取一定的工程措施,预防 和治理地面沉降灾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影响:破坏或掩埋坡上和坡下的 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
【2】形成条件:
地形:、
积物的地形地貌.具体由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地形 构成。形成区地形:三面 环山、一面出口的瓢状或喇叭状地
•形 流,通【谷区1底地】平形坦:概开狭阔窄念,陡:周 深围的山山峡区高谷坡,沟陡沟,床谷山纵中体坡破降暴碎大,雨植、物生冰长不雪良 堆 物积融质区:水地具形激有:丰开发富阔的的平松坦含散的物山有质前。大平如原量地和质河泥构谷造沙复石杂,块断裂的褶特皱发 殊洪流。 育,构造运动活跃地震烈度高,岩层结构疏松松软,易于风化,
地质灾害
• 1、地震 • 【1】概念:地壳中的岩石在地应力的
作用下,会发生倾斜和弯曲。当积累 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 岩层便会突然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 累的能量集聚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震动
• 【2】分类 • 根据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 • 构造地震: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
裂造成的地震
• 火山地震:火山作用引起的地震 • 塌陷地震:地下溶洞或矿井顶部塌
陷而引起的地震
• 【3】成因: 地震波 纵波、横波
极震区:震
中附近纵震波动传播速度快,上下震动,在固、液、气体 最强烈中、均破可传播,破坏性较强。 坏地最区严横重波的传播速度慢,左右晃动,只能在固体中
传播,破坏性较弱。
【5】危害
造成人员伤亡; 房屋建筑、工程设施、水 坝堤防等遭到破坏; 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 地表破坏
【6】分布
地中海—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主要是浅源地 震和中源地震
环太平洋地带:集中了世界上80%的地震
2.滑坡和泥石流
【地形2】:形地成势条陡件峭,滑起坡伏较大 物【质1:】土概体念或:岩滑体坡不是稳山定体、斜破坡碎上不稳 植被定:的地岩表体裸和露土,体植,被在较重差力作用下沿 人为一活定动的:滑人动类面不整合体理向活下动滑或动工的程地设质施 频繁现的象地。方
以田及、道人路类,不对合人民理的活财动产频,生繁产的活山动及区其。
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措施】: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
其他主要地质灾害:地面塌陷和地裂缝
节理发育的地区。或人类工程经济活动。水土流失、采石弃渣 等
水源条件:短时间内有大量的水流。如暴雨、冰雪融水和水
库溃决水体
植被条件:地表裸露,植物生长不良 人类活动:人类不合理的活动
【断分 裂布构造】发:育滑【,坡3】岩泥危层石风流害化的破分碎布,地山区:
体不稳定,山高沟深,坡陡流急, 气候干湿分明,降水集中并多局地 堵强塞降江水河,,摧植毁被城稀镇和疏村,庄水,土破坏流森失林严、重农
海上地震时,船上的人们是上下摇 动还是左右摇动?为什么?
当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感到地面上下 跳动还是左右晃动?为什么?
【4】震级与烈度
震烈级度::表表示示地地震震时的地大面小受到的影响和 ①破坏它程与度地。震释放的能量多少有关; 质①②除②地③结一一此构一震 一次般外和次释 般地来,地地放 而震说烈面震多 言,:度建只少,可震还筑有能5以级与等级一量有越震有以个是多大源密上个,深震一切的烈烈度关级定地度度、系( 的震。越震。因 )会大中为 。。距造一、成次地 破坏,7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重大损 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