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平台操作手册模板例子写作说明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M8321 AT 命令用户手册 4G LTE 系列说明书
M8321 AT命令用户使用手册4G LTE系列版本:V1.3.4日期:2018-10-15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修订记录重要声明版权声明本文档中的任何内容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保护,版权所有 © 2018,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但注明引用其他方的内容除外。
商标声明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的产品是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专有。
在提及其他公司及其产品时将使用各自公司所拥有的商标,这种使用的目的仅限于引用。
不作保证声明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不对此文档中的任何内容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陈述或保证,而且不对特定目的的适销性及适用性或者任何间接、特殊或连带的损失承担任何责任。
保密声明本文档(包括任何附件)包含的信息是保密信息。
接收人了解其获得的本文档是保密的,除用于规定的目的外不得用于任何目的,也不得将本文档泄露给任何第三方。
前言文档说明该文档描述了中移物联网公司M8321平台所支持的AT命令集。
使用该命令集可以控制和管理与4G网络相关的各种业务。
阅读对象本文档适合AT命令相关开发人员使用。
内容介绍说明:说明:本文档中第十一章TCP/IP命令、第十二章异步网络命令、第十三章HTTP命令只适用于串口AT输入方式,不适用于USB口输入。
文档约定本文档采用下面醒目标志来表示在操作过程中应该特别注意的地方。
注意:提醒操作中应注意的事项。
说明:说明比较重要的事项。
目录修订记录 (1)目录 (5)第一章 AT 流程 (15)1.1开机 (15)1.1.1 流程说明 (15)1.1.2 流程分析 (15)1.1.2.1 场景描述 (15)1.1.2.2 日志打印 (15)1.2关机 (19)1.2.1 流程说明 (19)1.2.2 流程分析 (20)1.2.2.1 场景描述 (20)1.2.2.2 日志打印 (20)1.3PIN码 (20)1.3.1 流程说明 (20)1.3.2 流程分析 (21)1.3.2.1 场景描述 (21)1.3.2.2 日志打印 (21)1.4搜网 (22)1.4.1 流程说明 (22)1.4.2流程分析 (23)1.4.2.1 场景描述 (23)1.4.2.2 日志打印 (23)1.5RNDIS (24)1.5.1 流程说明 (24)1.5.2 流程分析 (25)1.5.2.1 场景描述 (25)1.5.2.2 日志分析(以 LTE 为例) (25)1.6短信 (26)1.6.1 流程说明 (26)1.6.2 流程分析 (27)1.6.2.1 场景描述 (27)1.6.2.2 日志分析 (27)1.7电话本操作 (29)1.7.1 流程说明 (29)1.7.2 流程分析 (29)1.7.2.1 场景描述 (29)1.7.2.2 日志分析 (30)1.8同步TCP/IP网络命令操作 (31)1.8.1 流程说明 (31)1.8.2 流程分析 (32)1.8.2.1 场景描述 (32)1.8.2.2 日志分析 (32)1.9异步TCP/IP网络命令操作 (34)1.9.1 流程说明 (34)1.9.2 流程分析 (35)1.9.2.1 场景描述 (35)1.9.2.2 日志分析 (35)1.10GNSS操作 (36)1.10.1 流程说明 (36)1.10.2 流程分析 (37)1.10.2.1 场景描述 (37)1.10.2.2 日志分析 (37)第二章 AT 命令简介 (39)2.1A T命令定义 (39)2.2A T信息分类 (39)2.3A T命令语法 (39)2.4A T命令格式 (40)第三章一般命令 (42)3.1TE字符集选择+CSCS (42)3.2终端报错格式设置+CMEE (43)3.3厂商信息获取+CGMI (44)3.4IMSI获取+CIMI (44)3.5IMEI获取+CGSN (45)3.6读写板号+BOARDNUM (45)3.7字符回显设置E (46)3.8命令行结束符设置S3 (47)3.9响应格式字符设置S4 (47)3.10退格字符设置S5 (48)3.11ME响应格式设置V (49)第四章呼叫控制命令 (50)4.1地址类型设置+CSTA (50)4.2拨号D (52)4.3呼叫应答A (53)4.4呼叫挂断H (54)4.5呼叫模式设置+CMOD (55)4.6呼叫挂断+CHUP (56)4.7语音呼叫模式+CVMOD (56)4.8选择承载服务类型+CBST (57)4.9服务报告控制+CR (59)4.10扩展错误报告+CEER (60)4.11扩展来电提示+CRC (62)4.12计费通知+CAOC (63)4.13累积呼叫计量值复位+CACM (64)4.14累计呼叫计量值复位+CACM (65)4.15累积呼叫计量最大值设置+CAMM (66)4.16单元价格和对应货币种类设置+CPUC (67)4.17单号码方案+CSNS (67)4.18发送DTMF音+VTS (68)4.19发送DTMF的时间间隔+VTD (69)4.20呼叫信息主动上报+ZCPI (70)4.21呼叫状态主动上报命令^DSCI (71)4.22呼叫发起指示^ORIG (73)4.23网络连通指示^CONF (73)4.24呼叫接通指示^CONN (74)4.25通话结束指示^CEND (74)4.26设置呼叫线路类型+ZCLS (77)4.27无线链路协议+CRLP (78)4.28收到CS寻呼指示+ZSRVING (79)4.29用户决定是否接听收到的CS寻呼+ZSRV ANS (80)4.30紧急号码+CEN (81)4.31本地回铃音设置+ZLRBT (82)4.32呼叫等待设置+ZCWA (82)4.33选择模式+FCLASS (82)第五章网络服务命令 (84)5.1CS网络注册+CREG (84)5.2运营商选择+COPS (86)5.3获取信号强度命令+CSQ (88)5.4信号强度主动上报+ZSQR (90)5.5获取信号强度命令(扩展的)+CESQ (91)5.6优先PLMN列表选择+CPLS (94)5.7PLMN列表编辑+CPOL (95)5.8主动上报网络信息+ZMMI (96)5.9系统模式变化指示^MODE (98)5.10系统信息获取命令^SYSINFO (100)5.11系统配置参考设置命令^SYSCONFIG (102)5.12CSG设置+ZCSG (105)5.13进行SIM卡鉴权^MBAU (107)5.14准FR设置+ZPSEUDOFR (108)5.15获取LTE信号的强度指示+ZRSSI (109)5.16获取LTE信号干扰噪声比+ZSINR (109)5.17全球运营商名称列表+COPN (110)5.18运营商名称获取+ZPLMNINFO (111)5.19运营商和BAND获取+ZPLMNBAND (112)5.20邻区信息上报+ZNCELLINFO (115)5.21LTE丢网指示+ZLTENOCELL (119)第六章补充业务命令 (120)6.1来电显示设置+CLIP (120)6.2限制主叫号码+CLIR (121)6.3连接线路身份显示+COLP (122)6.4主叫名称显示+CNAP (123)6.5限制连接线路身份的状态查询+COLR (124)6.6呼叫前转+CCFC (125)6.7呼叫等待+CCWA (127)6.8非结构化补充数据业务+CUSD (129)6.9补充业务通知+CSSN (130)6.10列出当前呼叫列表+CLCC (132)6.11呼叫相关补充业务+CHLD (134)第七章安全性命令 (136)7.1PIN码校验或解锁+CPIN (136)7.2ISIM PIN 码输入+ZIPIN (137)7.3验证PIN2码^ZPIN2 (138)7.4更改密码+CPWD (138)7.5功能锁定+CLCK (139)7.6查询PIN/PUK剩余次数+ZRAP (141)7.7ISIM查询PIN/PUK剩余次数+ZIRAP (142)7.8PUK验证功能+ZPUK (143)第八章 ME 控制和状态命令 (144)8.1操作模式设置+CFUN (144)8.2电话本选择+CPBS (145)8.3电话本容量查询+ZCPBQ (146)8.4读电话本记录+CPBR (147)8.5查询电话本记录+CPBF (149)8.6写电话本记录+CPBW (151)8.7电话本读取^SCPBR (154)8.8电话本读取+ZCPBR (156)8.9呼叫前转指示状态+ZDCFIS (156)8.10电话本写^SCPBW (158)8.11电话本写+ZCPBW (159)8.12用户号码查询+CNUM (161)8.13增加紧急号码+ZWEN (162)8.14服务供应商名称读取^SPN (162)8.15SIM/USIM卡模式识别^CARDMODE (164)8.16SIM/USIM卡的A TR信息主动上报+ZCARDATR (164)8.17一般的SIM访问+CSIM (165)8.18有限制的SIM访问+CRSM (165)8.19卡初始化完成+ZPBIC (167)8.20卡信息变更记录+ZPBCI (168)8.21卡初始化+ZUINIT (168)8.22ISIM初始化主动上报+ZISIMINIT (170)8.23卡初始化主动上报消息+ZUSTA T (170)8.24卡初始化结束上报消息+ZURDY (171)8.25R EFRESH 操作+ZREFRESH (172)8.26扩展错误码查询+ZEER (173)8.27读取卡上服务列表响应+ZCARDSRVLIST (174)8.28主动上报的插/拔卡信息+ZUSLOT (175)8.29卡满主动上报命令+ZMGSF (176)8.30进黑屏模式+ZPOWERIND (178)8.31MT就绪指示+ZMSRI (178)8.32打开逻辑通道+CCHO (178)8.33关闭逻辑通道+CCHC (179)8.34UICC逻辑通道访问+CGLA (179)8.35机卡互锁+ZTRC (180)8.36ICCID显示+ZICCID (181)8.38+ZREFRESHIND (182)8.39VSIM鉴权+ZVSIMAU (182)第九章 GPRS 命令 (184)9.1定义PDP上下文+CGDCONT (184)9.2定义二次PDP上下文+CGDSCONT (187)9.3PCO鉴权认证参数的设置+ZGPCOAUTH (189)9.4通信流过滤器/分类器+CGTFT (190)9.5通信流过滤器动态参数读取+CGTFTRDP (192)9.6服务应用质量(推荐)+CGQREQ (194)9.7服务应用质量(可接受的最小值)+CGQMIN (198)9.83G Q O S配置(推荐)+CGEQREQ (199)9.93G Q O S配置(可接受的最小值)+CGEQMIN (202)9.103G Q O S动态查询命令(协商)+CGEQNEG (205)9.11PS附着/去附着+CGATT (206)9.12当前分组交换承载+CPSB (207)9.13PDP上下文激活/去激活+CGACT (209)9.14PDP激活之后的上报+ZGIPDNS (210)9.15PDP上下文修改+CGCMOD (212)9.16删除非激活的PDP上下文+CGDEL (213)9.17进入数据状态+CGDATA (214)9.18EPS服务质量读取动态参数+CGEQOSRDP (215)9.19PDP上下文读取动态参数+CGCONTRDP (216)9.20二次PDP上下文读取动态参数+CGSCONTRDP (218)9.21获取PDP地址+CGPADDR (219)9.22对于网络请求PDP上下文激活的自动响应+CGAUTO (220)9.23对于网络请求PDP上下文激活的人工响应+CGANS (221)9.24GPRS网络注册+CGREG (222)9.25短信承载域+CGSMS (224)9.262G Q O S配置查询(协商)+ZQNEG (225)9.27分组域服务’D’ (226)9.28分组域IP服务’D’ (227)9.29自动回复网络PDP上下文激活请求’S0’ (228)9.30GPRS自动附着设置+ZGAAT (228)9.31EPS网络注册状态+CEREG (229)9.32UE的EPS操作模式+CEMODE (231)9.33设置EPS服务质量+CGEQOS (232)9.34RNDIS连接控制+ZGACT (234)9.36PS域事件上报+CGEV (235)9.37LTE背景搜索+BGLTEPLMN (238)9.38LTE子制式设置+ZEACT (239)9.39IMS注册状态+ZIMSSTA TE (240)9.40IMS呼叫状态通知+ZCCSTA TE (240)9.41IMS网络报告设置+CIREP (241)9.42PS业务搬迁+ZMOVEPS (242)9.43离网重选自定义门限设置+ZRESELPARAM (243)9.44FR TO LTE优化设置命+ZLTEFROP (244)9.45通知PS状态+ZPSSTAT (245)9.46紧急承载+CNEM (247)第十章短消息命令 (248)10.1短信到达指示+CMTI (248)10.2短信状态报告到达指示+CDSI (249)10.3新接收短信直接上报指示+CMT (251)10.4新接收短信状态报告直接上报指示+CDS (252)10.5小区广播消息直接上报指示+CBM (253)10.6选择短消息服务类型+CSMS (254)10.7设置短消息格式+CMGF (256)10.8设置文本模式下短消息参数+CSMP (257)10.9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CSCA (258)10.10GSM7BIT格式的短消息服务中心号码+ZSCA (259)10.11选择短消息存储器+CPMS (259)10.12显示文本模式下短消息参数+CSDH (260)10.13选择小区广播信息类型+CSCB (262)10.14保存短消息业务设置命令+CSAS (263)10.15恢复短消息业务设置命令+CRES (264)10.16新短信通知设置命令+CNMI (265)10.17短信列表命令+CMGL (267)10.18读取一条短信+CMGR (271)10.19新短信确认命令+CNMA (272)10.20上层存储空间有效性通知+ZMENA (275)10.21读取短消息数据+ZMGR (276)10.22短信列表命令+ZMGL (277)10.23短信发送命令+CMGS (278)10.24发送存储区中的短消息+CMSS (281)10.25保存短消息+CMGW (282)10.27发送命令短信+CMGC (285)10.28更多短消息发送提示+CMMS (286)10.29SMS OVER IP NETWORK 能力读写命令+ZSMSOIN (287)第十一章 TCP/IP命令 (289)11.1控制多路连接命令+CMMUX (289)11.2域名解析+CMDNSGIP (290)11.3PING远程服务器+CMPING (290)11.4配置网络超时时间+IPTIMEOUT (291)11.5查询当前接入的连接状态+CMSTATE (292)11.6查询发送数据信息+CMSACK (293)11.7长连接保持命令+CIPTKA (294)11.8设置TCP/IP连接模式+CMIPMODE (295)11.9建立TCP/UDP连接(同步)+IPSTART (296)11.10关闭TCP/UDP连接(同步)+IPCLOSE (297)11.11发送数据(同步)+IPWRITE (297)11.12读取接收缓冲区数据(同步)+IPREAD (298)第十二章异步网络命令 (300)12.1建立TCP/UDP连接(异步)+CIPSTART (300)12.2关闭TCP/UDP连接(异步)+CIPCLOSE (301)12.3发送数据(异步)+CIPSEND (301)12.4配置接收数据时显示数据大小(异步)+CMHEAD (302)12.5配置接收数据时显示连接序号(异步)+CMSHOWINDEX (303)12.6配置缓存模式(异步)+CMNDI (304)12.7读取缓存的数据(异步)+CMRD (304)第十三章 HTTP命令 (306)13.1HTTP SET参数+CMHTTPSET (306)13.2HTTP GET请求+CMHTTPGET (307)13.3HTTP POST请求+CMHTTPPOST (307)13.4HTTP DL请求+CMHTTPDL (308)13.5HTTP POST向ONENET大众版平台上传数据^ONENETPOST (308)13.6HTTP GET从ONENET大众版平台获取数据^ONENETGET (310)13.7HTTP DELETE从ONENET大众版平台删数据^ONENETDELETE (311)第十四章 GNSS命令 (313)14.1开启GNSS导航系统+GNSS (313)14.2设置导航系统+GNSSTYPE (314)14.4获取原始NMEA数据+GNSSNMEA (316)第十五章 WIFI命令 (318)15.1向W I F I服务发送指令+CMWIFI (318)15.2配置W I F I基本参数+CMWIFICFG (318)15.3获取W I F I广播状态+CMWIFISTATE (320)第十六章在线TTS命令 (321)16.1TTS秘钥配置 (321)16.2TTS文本播放 (321)第十七章 FTP命令 (323)17.1建立与FTP服务器连接+FTPOPEN (323)17.2获取当前FTP服务器的目录信息+FTPLST (324)17.3文件长度查询+FTPSIZE (324)17.4FTP文件下载+FTPGET (325)17.5上传文件到FTP服务器+FTPPUT (326)17.6查询当前FTP客户端状态+FTPSTAT (326)17.7关闭FTP连接+FTPCLOSE (327)第十八章扩展AT命令 (328)18.1获取软件外部版本信息+GMR (328)18.2控制软关机命令+CMPOWD (328)18.3配置预留的IO口输出电平+CMGPIO (329)18.4重启模组+CMRESET (329)18.5配置网络指示灯+CMNETLED (330)18.6ADC电压采集+CMADC (330)18.7获取系统当前时间+CMDATE (331)18.8电话音量设置+CMVOL (332)18.9组网形态设置+ZLANENABLE (332)18.10设置URC主动上报+ZISSENDAUTO (333)18.11强制模组处于唤醒状态+S32K (334)附录A +CME ERROR 列表 (335)附录B +CMS ERROR 列表 (337)附录C +CEER 返回错误原因列表 (340)附录D HTTP ERROR 列表 (345)附录E 缩略语表 (346)附录F SMS 命令相关参数 (347)第一章 AT 流程1.1 开机1.1.1 流程说明开机流程主要分为:1.开机初始化设置2.测试 AT 命令能否正常执行,检查 USIM(/SIM)卡是否存在,设置错误码上报方式和命令回显方式,定义 PDP 上下文(数据业务需要)3.开机4.设置语音呼叫参数5.设置短消息6.电话本设置与读取7.短消息设置与读取8.查询网络信息1.1.2 流程分析1.1.2.1 场景描述模组开机后,系统进行一系列初始化流程。
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使用说明书
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使用说明书一、引言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是一种将物理设备与互联网连接起来的创新技术,通过使用这一系统,用户可以方便地监控和控制各种设备。
本使用说明书详细介绍了如何正确地使用和配置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
二、系统组成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由以下几个主要组成部分组成:1. 网关设备:负责将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并与用户的终端设备进行通信。
2. 传感器:用于收集环境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3. 控制器:负责控制物理设备,如灯光、空调、安防系统等。
4. 用户终端设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电脑等,用户通过这些设备与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进行交互。
三、系统安装在开始使用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之前,用户需要进行以下步骤的安装和配置:1. 安装网关设备:将网关设备与网络连接,并根据提示进行配置,确保网关设备可以正确连接到互联网。
2. 安装传感器:将传感器正确安装在需要监控的物理设备上,并确认传感器与网关设备连接正常。
3. 配置控制器:使用用户终端设备中的控制器配置界面,将需要控制的物理设备与控制器进行关联。
4. 下载APP:在用户终端设备上下载并安装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的控制APP,并根据提示进行配置。
四、系统使用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的使用非常简单,用户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系统进行交互:1. 远程监控: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用户可以实时地查看各个传感器收集到的环境数据,如温湿度、光照强度等。
2. 远程控制:通过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的APP,用户可以控制与系统关联的物理设备,如开关灯、调节温度等。
3. 定时任务:用户可以在控制APP中设置定时任务,让系统在指定的时间自动执行某些操作,如自动开启照明系统等。
4. 情景模式:用户可以通过控制APP创建情景模式,一键启动某些预设操作,如“回家”模式可以自动开启门锁、空调等。
5. 数据分析:用户可以通过APP查看历史数据记录,并进行图表分析,以更好地了解环境变化和设备使用情况。
物联网操作手册
物联网操作手册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作为信息技术的重要突破,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在这个物联网操作手册中,我们将为您介绍如何使用物联网设备及相关应用,帮助您更好地利用物联网技术。
一、入门指南1.1 物联网概述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在一起,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互通。
它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备和传感器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的应用场景。
1.2 物联网设备物联网设备可分为三大类:感知层设备、网络层设备和应用层设备。
感知层设备主要负责数据的采集和传感,如传感器、智能穿戴设备等;网络层设备用于数据传输和通信,如路由器、物联网网关等;应用层设备则是实现各种物联网应用,如智能家居控制中心、远程监控终端等。
1.3 物联网平台物联网平台充当着连接和管理物联网设备的桥梁,承担着设备间通信、数据处理和应用开发等任务。
常见的物联网平台有物联网云平台和企业级物联网平台,它们都提供了丰富的开发工具和接口,以支持各种物联网应用和场景。
二、物联网设备的使用与维护2.1 设备连接与设置在使用物联网设备之前,需要将设备与网络进行连接和设置。
通常可以通过扫描设备的二维码或使用设备提供的WIFI连接工具,按照说明进行设备连接和设置。
2.2 数据传输与安全物联网设备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因此需要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
建议使用加密的协议和安全通信方式,设置强密码以及定期更新设备的固件和软件版本,以防止数据泄露和攻击。
2.3 设备监控与维护定期监控和维护物联网设备对于保持其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设备管理平台进行监控和远程操作,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和异常问题,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可靠。
三、常见物联网应用场景3.1 智能家居物联网技术可以将家庭中的各种设备如灯光、电器、窗帘等连接在一起,通过智能主机实现智能化控制。
通过手机App或语音助手,您可以随时随地远程控制家居设备,实现节能、安全、便捷的智能生活。
四川零点 MG-IOT02 物联网 4G 网关 用户手册说明书
MG-IOT02物联网4G网关用户手册V1.02019.11.01多功能物联网4G网关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2019-06版权©2019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保留所有权利版本信息日期版本号修改内容作者2019/07/02V1.0版本发布CCL所有权信息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不得将本文档的全部或者部分以纸质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重新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档只用于辅助读者使用产品,本公司不对使用该文档中的信息而引起的损失或者错误负责。
本文档描述的产品和文本正在不断地开发和完善中。
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有权利在未通知用户的情况下修改本文档。
软件下载请登录零点自动化官网,在对应的产品页面点击下载。
目录一、产品概述 (5)1.1产品简介 (5)1.2功能介绍 (5)1.3技术参数 (6)二、硬件说明 (7)2.1产品外观 (7)2.2指示灯说明 (8)2.3端子定义 (9)2.4一键复位 (10)2.5安装尺寸 (12)三、如何使用网关 (12)3.1串口侧采集通道 (12)3.2网口侧发布通道 (13)3.3配置软件使用 (14)3.4IP地址修改 (26)四、采集Modbus RTU串口设备数据的测试应用 (28)4.1实现Modbus RTU到Modbus TCP数据交换 (29)4.2实现Modbus RTU到MQTT数据交互 (32)一、产品概述1.1产品简介本产品是四川零点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以及多年的经验而开发的一款MODBUS RTU协议到MODBUS TCP和MQTT的协议转换器。
凡是具有RS485/RS422/RS232接口设备都可以通过本网关连接到MODBUS TCP 网络,和通过MQTT到云。
从而实现将低速串口设备连接到高速以太网和云服务器,实现工业数据采集的功能,并且同时支持4G通过MQTT连接云平台的功能。
1.2功能介绍◆9-36V宽电压输入,防反接保护。
无线智能物联网系统使用说明书
无线智能工业物联网系统使用说明书Ver.2016.1连云港大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2016.9.20.系统架构图目录一、概述1二、注册与登录2三、组6四、现场控制器154.1下载与安装:15 4.2登录17 4.3控制界面18 4.4主菜单设置21 4.4.1配置网络22 4.4.2搜索设备26 4.4.3设备参数设置27 4.4.4设备的排序36 4.4.5连锁37 4.4.6设置70一、概述本系统为连云港大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智能物联网系统。
本系统包括:智能云服务器、用户管理系统、现场控制器(APP)、智能硬件(开关、插座、液位计、智能语音广播、信息采集器等)、智能网关(协调器)等。
二、注册与登录为了实现远程查看与操作,应在服务器上注册用户。
访问网址为:/sd。
界面如下:点击“注册”出现如下界面:“填写“用户名”、“密码”等,用户名必须为字母或数字且长度为6-16个字符,密码必须为字母或数字且长度为6-16个字符,并且必须以字母开头。
这里需要注册第一个“组”,组是用来划分设备的,相关联的设备可放在同一个“组”里,一个用户可以有许多“组”,组密码也必须以字母开头。
注册成功会自动返回到登录界面。
关注微信公众号:“大发科技”也可以通过菜单进入上述注册和登录页面。
路径为:大发科技—智能之家—工业物联。
“大发科技”微信公众号二维码如下图,可直接扫描关注:从而实现从手机直接登录服务器,查看和操作自己的设备。
登录界面如下: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就可以登录了。
三、组组:是为了方便用户对多个关联设备进行管理而进行的设置。
现场控制器以组的形式登录,用户可以方便地对不同项目、不同地域、不同功能、不同组合、不同环境下的设备进行有条理的管理。
登录用户,可以看到自己创建的组列表,界面如下:这时,可以对组进行添加、删除等操作。
用户可以创建多个组。
同一个用户名下的组号不可以重复,但是昵称可以重复。
组号和昵称都会自动显示在现场控制器上。
工业物联网网关 IOT-861 用户手册说明书
工业物联网网关IOT-861User ManualV1.1REV ASiboTech Automation Co.,Ltd Technical Support:+86-21-51028348E-mail:***************目录一、引言 (3)1.1关于说明书 (3)1.2版权信息 (3)1.3术语 (3)二、产品概述 (4)2.1产品功能 (4)2.2产品特点 (4)2.3技术指标 (4)2.4电磁兼容性能 (5)2.4.1高频干扰试验(GB/T15153.1classⅢ) (5)2.4.2快速瞬变脉冲群试验(GB/T17626.4classⅢ) (5)2.4.3静电放电干扰(GB/T17626.2classⅢ) (6)2.4.4辐射电磁场(GB/T17626.3classⅢ) (6)三、硬件说明 (7)3.1产品外观 (7)3.2指示灯 (8)3.3接口 (8)3.3.1电源接口 (8)3.3.2以太网接口 (9)3.3.3RS-485/RS-422接口 (9)3.3.4RS-232接口 (10)3.4看门狗 (11)四、快速应用指南 (12)五、典型应用 (40)六、安装 (41)6.1机械尺寸 (41)6.2安装方法 (42)七、修订记录 (43)一、引言1.1关于说明书本说明书描述了适配器IOT-861的各项参数,具体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方便工程人员的操作运用。
在使用适配器之前,请仔细阅读本说明书。
1.2版权信息本说明书中提及的数据和案例未经授权不可复制。
泗博公司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有可能在不通知用户的情况下对产品进行改版。
该产品有许多应用,使用者必须确认所有的操作步骤和结果符合相应场合的安全性,包括法律方面,规章,编码和标准。
1.3术语IOT:Internet of Things,物联网REST、MQTT:物联网中用到的通信标准协议。
二、产品概述2.1产品功能IOT-861物联网网关是SiboTech公司推出的针对工业物联网和互联的网关产品,本产品的主要功能是将工业现场PLC、DCS及用户自定义协议的数据转成IoT协议的数据,并安全,可靠地上传到Internet上。
物联网平台说明书
物联网平台硬件简要说明书一、硬件框图二、平台资源介绍1、 ARM处理器(网关节点)基于ARM Cortex-A8的高性能处理器架构体系,低功耗、低成本、外设资源丰富,可安装Android 4.0。
频率从 600MHz到1GHz以上NEON SIMD 指令集Thumb-2 指令集编码内置高性能的图形处理器SGX540128 位 SIMD 数据引擎2、 Zigbee模块2.1 CC2530模块(协调器、终端节点)CC2530模块由CC2530芯片模块+底板模块组成(底板模块用于接口扩展)。
CC2530模块中包括一个协调器模块,其他用于终端节点模块。
协调器模块接一个LCD面板,可用于跟踪显示Zigbee建网信息,终端节点接各种传感器。
2.2 传感器模块(1)光敏传感器(2)烟雾传感器(4)温湿度传感器(5)火焰传感器(6)气体传感器(7)热释红传感器(8) 磁通传感器3、RFID 设备模块(1) RFID模块(2) RFID标签4 、蓝牙模块(1)主蓝牙模块(2)从蓝牙模块,可接多种传感器5、CC-Dubug 仿真器,RS232CC-Dubug用于烧写或调试Zigbee 模块,RS232用于zigbee模块与上位机信息交互6、开关选择模块选择特定的zigbee模块烧写程序或与上位机串口通信三、配件方案1 ARM处理器方案一:(1)购买(2)推荐产品:友善之臂Tiny210SDK2+LCD(3)价格:799-1099,不包括配件(4)可选配件:3G上网卡,SD WIFI ,CMOS摄像头,监控摄像头模块,GPRS模块2、 Zigbee模块方案一:CC2530芯片模块管脚间隔与万能板间距一样,底板模块自己定制。
(1)购买CC2530芯片模块,万能板,其他配件(2)推荐产品:鼎泰克电子有限公司出的DRF1605(CC2530芯片模板)(3)价格:协调器模块+LCD+万能板+其他配件终端节点+底板模块传感器方案二 CC2530芯片模块+特定底板模块(1)购买(2)推荐产品:丘捷科技有限公司出品(3)价格:协调器模块+LCD+特定底板模块 260终端节点+底板模块 115传感器 25*73、RFID 设备模块(1)购买(2)推荐产品(3) 价格:1804 、蓝牙模块(1)购买(2)推荐产品大菠萝电子产品连锁商城(3)价格:主蓝牙模块 54从蓝牙模块 545、CC-Dubug 仿真器(1)价格: 586、开关选择模块7、其它接口及外设四、实验开发1 嵌入式linux开发1.1ARM处理器接口试验1.2Linux系统移植试验1.3Linux 驱动开发试验1.4Android 开发2无线通信试验2.1CC2530接口试验2.2基于CC2530传感器实验2.3Zigbee通信协议试验2.4android 下传感器界面开发2.5蓝牙模块开发2.6RFID模块开发3综合实验3.1基于android的物联网管理系统硬件环境:物联网开发平台+ PC主机软件环境:Windows、Linux 操作系统下的android环境项目功能简述:在Windows、Linux 操作系统下编写android物联网管理软件实现对物联网开发平台上传感器信息的采集和对执行单元的控制。
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API手册1.3
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API手册1.3概述本文档是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API手册的1.3.1版本,旨在为开发者提供使用该平台的相关指南和规范。
目录1. [平台介绍](#platform-introduction)2. [API接口](#api-interface)3. [鉴权与安全](#authentication-and-security)4. [数据格式](#data-format)5. [错误处理](#error-handling)6. [常见问题解答](#faq)<a name="platform-introduction"></a>1. 平台介绍本节将介绍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功能,包括平台概述、支持的设备类型等。
<a name="api-interface"></a>2. API接口本节将详细介绍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的各类API接口,包括设备管理、数据收发等。
2.1 设备管理接口本小节将列举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的设备管理相关API接口,包括设备注册、设备更新等。
示例代码:设备注册POST /api/devices{"deviceName": "设备1","deviceType": "温度传感器","location": "北京"}2.2 数据收发接口本小节将介绍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提供的数据收发相关API接口,包括数据上传、数据查询等。
示例代码:数据上传POST /api/data{"deviceId": "设备1","data": {"temperature": 25.5,"humidity": 50}}<a name="authentication-and-security"></a>3. 鉴权与安全本节将描述中国电信物联网开放平台的鉴权机制和安全措施,介绍开发者如何利用API密钥进行鉴权并保障数据的安全传输。
web物联产品操作手册
web物联产品操作手册第一章:介绍1.1操作手册的目的本操作手册旨在向用户介绍如何使用Web物联网产品。
通过详细的操作步骤和相关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产品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1.2产品概述Web物联网产品是一种通过互联网连接到Web平台的智能设备。
它具有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和信息分析的功能,可广泛应用于家庭、办公室和工业领域。
第二章:开始使用2.1设备准备在使用Web物联网产品之前,您需要准备以下设备:-一个支持互联网连接的计算机、手机或平板电脑。
-一个可用的网络连接,如Wi-Fi、以太网或移动网络。
-产品提供的网关设备或控制器。
2.2设备连接首先,将网关设备或控制器连接到电源,并连接到网络。
按照提供的说明书中的步骤进行连接。
2.3安装Web应用程序访问产品官方网站,下载和安装适用于您的设备的Web应用程序。
根据操作系统的要求,进行安装和配置。
2.4创建账户在打开Web应用程序后,您将被要求创建一个账户。
填写您的个人信息并创建一个用户名和密码。
确保记住您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便将来登录使用。
第三章:产品使用3.1登录账户打开Web应用程序,并使用之前创建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您的账户。
3.2添加设备在登录后的主页面上,点击“添加设备”按钮。
根据产品提供的说明书中的步骤,将设备添加到您的账户中。
3.3设备控制在设备列表中,选择您要控制的设备。
根据产品的功能,您可以执行不同的操作,如开关控制、温度调节、灯光亮度调节等。
3.4数据监测部分Web物联网产品支持数据监测功能。
您可以查看设备采集的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强度等。
通过数据分析,您可以更好地了解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及环境变化。
3.5报警设置有些产品支持报警功能。
您可以根据设备的状态设置报警规则,并在触发规则时收到通知。
例如,当温度超过设定范围时,您将收到手机或邮件通知。
第四章:注意事项4.1设备安全请确保您的设备处于安全的网络环境中。
使用强密码保护您的账户,定期更改密码,避免将密码泄露给他人。
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
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物联网(IoT)平台是一种集成了设备管理、数据管理和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用于连接和管理物联网设备。
通过物联网平台,我们可以实现设备的连接、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应用程序的开发和部署等功能。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
一、物联网平台的注册与登录在开始使用物联网平台之前,我们需要先注册一个账号并登录。
通常,物联网平台的注册流程类似于其他网站或应用程序的注册方式,需要提供相关信息并设置账号密码。
注册完成后,我们可以使用账号和密码进行登录,进入物联网平台的控制界面。
二、设备连接与管理在物联网平台中,我们可以添加和管理各种物联网设备。
设备连接是物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
以下是设备连接的基本步骤:1. 添加设备:在物联网平台的控制界面中,通常会有一个“添加设备”的选项或按钮。
点击该选项后,系统将要求输入设备的相关信息,如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描述等。
完成输入后,我们可以点击“确认”或“添加”按钮来添加设备。
2. 设备认证:在添加设备之后,物联网平台会为设备生成一个唯一的认证信息,如设备ID或密钥。
设备需要使用该认证信息进行身份验证,以确保连接的安全性。
3. 设备连接:设备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与物联网平台进行连接,如通过Wi-Fi、以太网或其他无线通信协议。
具体的连接方式取决于设备的类型和物联网平台的支持。
4. 设备管理:一旦设备连接成功,我们可以在物联网平台中对设备进行管理。
这包括设备状态的监控、设备的重启或关机、设备固件的升级等功能。
三、数据管理与分析物联网平台可以帮助我们收集、存储和分析设备产生的数据。
以下是数据管理与分析的基本步骤:1. 数据收集:在物联网平台中,我们可以设置数据收集的规则和条件。
例如,我们可以指定特定的传感器数据进行收集,或者设置某个时间段内的数据采样频率等。
2. 数据存储:收集到的数据会被物联网平台存储起来,供后续分析和应用程序开发使用。
通常,数据可以存储在云端服务器或者本地数据库中。
电梯物联网平台使用手册
电梯物联网平台使用手册————————————————————————————————作者:————————————————————————————————日期:电梯物联网平台使用手册GreatAdmin Great2014实时地图监测实时数据监测实时视频监测电梯物联网系统监控管理事件管理档案管理系统管理权限管理故障级别管理故障代码管理故障联系人我关注的电梯电梯信息管理单位管理楼盘管理智能终端管理电梯分配管理制造厂商管理电梯信息查看出厂信息管理安装信息管理维保信息管理产权单位管理维保单位管理安装单位管理使用单位管理物业单位管理自定义设置用户管理角色管理历史事件查询一、用户登录1.1 打开网页平台出现登陆界面,输入平台账号以及密码(登录域名、账号密码与一代平台所配的账号密码一致,权限继承一代平台的权限)。
如果用户已经获取电梯物联网登陆账号信息,在相应输入框内输入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后,即可登录系统;如果用户没有电梯物联网登陆账号信息,需要联系汇川客服人员来解答有关问题。
登录方式如图1-1图1-1二、权限管理权限管理用户管理角色管理登录首页后首先进入权限管理模块,权限管理模块分为角色管理和用户管理两个子模块,用户先进行角色信息的创建,再进行用户的创建。
2.1 角色管理2.1.1 进行新建角色:点击角色管理,进入添加角色,如图2-1;图2-1 2.1.2填入角色名称及角色描述后提交,如图2-2:图2-22.1.3给新建的角色分配权限所有新建的角色都需要分配权限才能使用,选中新建的角色名称,点击对应菜单,勾选需要对角色分配的权限后提交,这样就创建好了一个角色。
如图2-3图2-3需要按此依次创建安装单位用户、维保单位用户、产权单位用户、使用单位用户、物业单位用户的角色及分配权限;2.2 用户管理用户管理模块用于添加用户开户。
2.2.1新建用户:点击添加用户按钮,依次填入用户资料后提交,如图2-4图2-42.2.2新建用户角色分配新建的用户都需要分配角色才能使用,选中新建的用户名称,点击对应角色,勾选需要对用户分配的角色后提交,这样就创建好了一个用户。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操作手册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操作手册第一章概述 (4)1.1 产品简介 (4)1.2 功能特点 (4)1.2.1 实现设备间的互联互通 (4)1.2.2 智能化控制 (4)1.2.3 安全保障 (4)1.2.4 个性化定制 (4)1.2.5 数据分析 (4)1.2.6 智能语音 (5)1.2.7 云端服务 (5)1.2.8 开放的生态系统 (5)第二章系统安装与配置 (5)2.1 硬件安装 (5)2.1.1 安装前准备 (5)2.1.2 主控制器安装 (5)2.1.3 传感器安装 (5)2.1.4 执行器安装 (5)2.2 软件配置 (6)2.2.1 主控制器软件配置 (6)2.2.2 传感器软件配置 (6)2.2.3 执行器软件配置 (6)2.3 网络连接 (6)2.3.1 网络连接方式 (6)2.3.2 网络连接配置 (6)2.3.3 网络连接测试 (6)第三章用户注册与登录 (6)3.1 用户注册 (6)3.1.1 注册流程 (6)3.1.2 注意事项 (7)3.2 用户登录 (7)3.2.1 登录流程 (7)3.2.2 注意事项 (7)3.3 密码找回 (7)3.3.1 密码找回流程 (7)3.3.2 注意事项 (7)第四章设备管理 (8)4.1 设备添加 (8)4.1.1 添加设备前准备 (8)4.1.2 添加设备步骤 (8)4.1.3 注意事项 (8)4.2 设备绑定 (8)4.2.2 绑定设备步骤 (8)4.2.3 注意事项 (8)4.3 设备分组 (9)4.3.1 分组前准备 (9)4.3.2 设备分组步骤 (9)4.3.3 注意事项 (9)第五章智能场景设置 (9)5.1 场景创建 (9)5.1.1 进入场景创建界面 (9)5.1.2 设置场景名称 (9)5.1.3 添加设备 (9)5.1.4 设置触发条件 (9)5.1.5 设置执行任务 (9)5.1.6 保存场景 (10)5.2 场景编辑 (10)5.2.1 进入场景编辑界面 (10)5.2.2 修改场景名称 (10)5.2.3 添加或删除设备 (10)5.2.4 修改触发条件 (10)5.2.5 修改执行任务 (10)5.2.6 保存修改 (10)5.3 场景触发 (10)5.3.1 触发方式 (10)5.3.2 触发效果 (10)第六章安全防护 (10)6.1 防盗功能 (11)6.1.1 功能简介 (11)6.1.2 设备安装 (11)6.1.3 操作方法 (11)6.2 烟雾报警 (11)6.2.1 功能简介 (11)6.2.2 设备安装 (11)6.2.3 操作方法 (11)6.3 水浸报警 (11)6.3.1 功能简介 (12)6.3.2 设备安装 (12)6.3.3 操作方法 (12)第七章环境监测 (12)7.1 温湿度监测 (12)7.1.1 功能介绍 (12)7.1.2 操作步骤 (12)7.1.3 注意事项 (12)7.2 空气质量监测 (13)7.2.2 操作步骤 (13)7.2.3 注意事项 (13)7.3 噪音监测 (13)7.3.1 功能介绍 (13)7.3.2 操作步骤 (13)7.3.3 注意事项 (14)第八章家庭娱乐 (14)8.1 音乐播放 (14)8.1.1 功能简介 (14)8.1.2 操作步骤 (14)8.2 影像播放 (14)8.2.1 功能简介 (14)8.2.2 操作步骤 (14)8.3 游戏互动 (15)8.3.1 功能简介 (15)8.3.2 操作步骤 (15)第九章系统维护与升级 (15)9.1 系统更新 (15)9.1.1 更新目的 (15)9.1.2 更新方式 (15)9.1.3 更新注意事项 (15)9.2 设备升级 (16)9.2.1 设备升级目的 (16)9.2.2 设备升级方式 (16)9.2.3 设备升级注意事项 (16)9.3 故障处理 (16)9.3.1 故障分类 (16)9.3.2 故障处理流程 (16)9.3.3 故障处理注意事项 (17)第十章常见问题解答 (17)10.1 使用问题 (17)10.1.1 如何连接智能家居设备? (17)10.1.2 智能家居设备如何进行分组管理? (17)10.1.3 如何设置智能家居设备的定时任务? (17)10.2 硬件故障 (17)10.2.1 设备无法开机怎么办? (17)10.2.2 设备指示灯异常闪烁怎么办? (17)10.2.3 设备无法连接WiFi怎么办? (18)10.3 软件故障 (18)10.3.1 APP无法登录怎么办? (18)10.3.2 APP无法添加设备怎么办? (18)10.3.3 APP界面显示异常怎么办? (18)第一章概述1.1 产品简介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是一款集成了物联网技术、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高科技产品。
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
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物联网平台是一个集成硬件设备、传感器、云计算和网络技术的综合平台,用于实现物联网设备的互联互通和数据管理。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平台的使用方法,包括注册账号、添加设备、管理数据以及监控和控制设备等功能。
一、注册账号使用物联网平台之前,首先需要注册一个账号。
打开物联网平台官方网站,找到注册页面,填写相关信息,包括用户名、密码、电子邮件等。
确保所填写的信息准确无误,完成注册后,记住账号信息和登录密码,以便后续的登录和使用。
二、添加设备登录物联网平台后,需要添加设备到平台上进行管理和控制。
点击平台界面上的“添加设备”按钮或菜单选项,进入设备添加页面。
在设备添加页面,需要填写设备的基本信息,例如设备名称、设备类型、设备ID等。
根据实际情况填写相应的信息,并完成设备添加。
三、数据管理物联网平台提供数据管理功能,用于存储和分析设备上传的数据。
在平台上,可以创建数据流并定义数据流的属性,如名称、数据类型、单位等。
通过数据流管理,可以实时监控设备上传的数据,并进行数据分析和统计。
此外,物联网平台还支持数据导出和图表展示功能,方便用户对设备数据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应用。
四、监控和控制设备物联网平台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监控和控制设备。
在设备管理界面上,可以实时查看设备的状态信息,包括连接状态、电量、信号强度等。
通过平台提供的控制接口,用户可以远程控制设备的开关状态、调节设备的参数等。
为了实现设备的监控和控制,物联网平台通常需要与设备进行连接。
可以通过物联网通信协议(如MQTT、CoAP、HTTP等)或物联网网关等设备建立通信连接。
根据平台的要求,设置设备的通信参数,并在设备上安装和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或软件组件。
完成连接设置后,设备就可以与平台进行实时的数据交互和控制操作。
五、安全管理物联网平台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管理措施。
首先,需要设置强密码来保护账号的安全,定期更换密码以防止被猜测或破解。
其次,物联网平台通常提供权限管理功能,可以分配不同用户的权限,限制他们对设备和数据的操作范围。
亿维物联网简明手册说明书
亿维物联网简明手册V0615目录0. 软件&硬件说明 (1)1. 用户注册&域名申请 (7)2. 添加设备 (13)3. 数据配置 (14)4. 云组态 (20)5. 设备及用户管理 (25)6. 个性化 (25)7. 系统设置 (26)8. 上网方式、IP设置 (26)9. 应用:投屏 (28)10. 应用:只需要远程上下载功能 (31)11. 应用:报警推送 (38)12. 应用:手机APP或电脑端查看组态监控 (40)13. 应用:物联网触摸屏报警,历史数据配置导入导出 (40)14. 应用:网关Anyaccess历史/报警使用说明 (42)15. 应用:1.0到2.0设备升级 (47)16. 应用:设备间云交互之数据转发 (55)17. 应用:设备复制,设备替换 (61)18. 应用:云组态进阶 (62)19. 应用:私有化部署 (67)20. 常见问题 (70)0.软件&硬件说明特别说明:良好的工作学习习惯:全局领略,细节突破。
本文篇幅虽然较长,通读全文,可对亿维物联网有个全面的了解,对物联网应用事半功倍。
1、HMI进入组态工程后,长按左上角5秒,可以进入系统设置2、HMI/网关默认IP:192.168.1.100,UN PLC 默认IP:192.168.1.254,X PLC默认IP:192.1681.1.2543、AnyAccess设备注册后,请绑定相应的物联网卡。
4、物联网触摸屏,Uniface和AnyAccess中的link配置要一致。
5、官网软件或已更新,获取最新软件,请移步亿维官网。
6、新板软件的文中图示按钮位置或已改变,请参考新版本。
7、亿维物联网云平台,及亿维云平台APP,功能不再更新。
建议客户使用二级域名及新的手机APP(工业设备云)。
二级域名平台,即2.0平台,功能更强大,标识中性。
2/780.1.相关软件按住Ctrl键,点击链接可直接下载。
物联网平台操作手册模板例子写作说明
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物联网平台集成系统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8年5月目录1、系统运行环境 (2)1.1 硬件环境 (6)1.2 软件环境 (6)1.3系统安装 (6)1.4系统卸载 (6)2、系统登录 (6)2.1 系统登录界面 (6)2.2 系统主界面 (7)3、系统管理 (7)3.1 主要功能 (7)3.2 修改密码 (8)3.3 用户查询与管理 (8)3.4 新建用户 (8)4、数据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调用本地数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调用网络数据与新建服务器连接....................................... 错误!未定义书签。
5、空间数据编辑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空间信息查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点击查询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管线与阀门所有信息查询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6.3 属性查图功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023物联网技术应用规范手册正规范本(通用版)
物联网技术应用规范手册1. 引言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近年来快速发展的一项技术,它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交换和互通。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涉及到各个行业和领域。
本手册旨在提供物联网技术应用的规范指导,以确保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
2. 设备接入规范2.1 设备标识每个物联网设备应具有唯一的标识符,用于标识设备的身份和属性。
设备标识符可以是MAC地质、序列号或其他唯一标识符。
在设备接入物联网系统时,需要验证设备的标识符,以确保设备的合法性和安全性。
2.2 数据格式物联网设备收集和传输的数据应使用统一的格式进行编码和解码,以便于数据的处理和分析。
常用的数据格式包括JSON、XML和Protobuf等。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需要使用加密和验证机制,以保护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2.3 接入协议物联网设备可以支持多种接入协议,如HTTP、MQTT、CoAP等。
在选择接入协议时,应考虑设备的特性、网络环境和数据传输要求。
同时,还需要确保设备和平台之间的通信稳定可靠,能够适应各种网络条件和负载情况。
3. 数据采集规范3.1 传感器选择在进行数据采集时,应选择合适的传感器来获取所需的数据。
传感器的选择应考虑环境条件、测量范围、准确度等因素。
另外,还需要对传感器进行校准和维护,以确保采集到的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2 采样频率数据采集的频率应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
过高的采样频率会增加数据传输和存储的成本,而过低的采样频率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失去实时性。
在确定采样频率时,需要综合考虑数据的重要性、变化速度以及系统资源的限制。
3.3 数据存储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存储和管理。
可以选择使用数据库或分布式存储系统来存储数据。
在确定数据存储方案时,需要考虑数据量、访问速度、数据安全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制定数据备份和恢复策略,以应对数据丢失或系统故障的情况。
阿里云物联网设备接入说明手册说明书
众山五模4G DTU连接阿里云说明手册1.先注册阿里云账号,登录,然后选择物联网与云通信-物联网设备接入。
https://2.开通设备接入服务。
3.进入产品管理,点击创建产品。
4.产品创建成功后添加设备。
5.添加好设备后会弹出设备鉴权证书,新建一个文本文档,点击一键复制,将信息复制到文档里。
6.复制好后打开阿里云MQTT单片机编程工具,将信息复制到粘贴区,点击生成基本信息,将信息的前四项记录下来,填入上位机对应的位置。
注意:先一键复制到TXT文档中,然后再把ProductKey、DeviceName和DeviceSecret复制进MQTT单片机编程工具,不能带花括号,否则Password会出错。
1)将云开关关闭,网络通信协议选择MQTT。
2)MQTT域名:将生成的域名填入上位机的MQTT服务器域名或IP地址;将生成的服务器端口号1883填入上位机MQTT服务器端口号。
3)ClientID:将生成的内容填入上位机所对应的位置。
4)Username:将生成的内容填入上位机所对应的位置。
5)Password:将生成的内容填入上位机所对应的位置。
6)默认有5个发布号和订阅号,设备可以收到5个订阅号发送的消息,同时也可以往5个发布号发送消息,当用户只想要向某一个发布号发送消息时,需要加个前缀包pubx:,比如往第一个发布号发送消息,发送的数据前加上pub1:,往第二个发布号发送消息时加上pub2:,以此类推。
测试时可以先配置一个订阅号和发布号,订阅号1填写Topic列表的最后一项,发布号1填写Topic列表的第一项。
参数配置如下:7.读取DTU状态,当DTU状态=5时,阿里云平台上创建的设备也变为在线状态,可以和阿里云平台进行数据透传了。
点击设备详情-Topic列表,选择最后一项.../user/get-发布消息,通过发布消息窗口可以向设备发送数据报文。
8.通过串口也可以往阿里云平台发送报文,切换到日志服务-前往查看-上行数据分析,点击MessageID查看具体的报文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物联网平台集成系统XXXXXXXXXXXXXXXXXXXXXX2018 年 5 月目录1、系统运行环境11.1 硬件环境61.2 软件环境 61.3 系统安装 61.4 系统卸载 62、系统登录62.1 系统登录界面62.2 系统主界面73、系统管理73.1 主要功能73.2 修改密码83.3 用户查询与管理83.4 新建用户84、数据管理错误! 未定义书签。
4.1 调用本地数据错误! 未定义书签。
4.2 调用网络数据与新建服务器连接错误!未定义书签5、空间数据编辑错误!未定义书签。
6、空间信息查询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点击查询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6.2 管线与阀门所有信息查询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6.3 属性查图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6.4 矩形与多边形查询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6.5 缓冲区查询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7、空间分析错误! 未定义书签。
7.1 连通性分析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7.2 流向分析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7.3 管线最优路径分析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7.4 爆管分析功能错误! 未定义书签。
1 系统介绍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资源的高投入、粗放式经营、农产品质量安全等问题的严峻挑战,发展现代农业已成为必然选择。
作为人口大国,要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和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尤其是以物联网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
物联网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新生力量,是推动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融合的重要切入点。
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易受环境复杂多变影响,如何准确预测环境胁迫和作物长势等重大农情,实现远程监控与诊断管理,是目前精准农业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难题。
因此,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物联网技术,这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高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国际竞争力均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物联网技术的研究仍处于初步探索和试验示范阶段,尤其是在大田粮食作物生产中的研究非常少。
近年来,主要粮食作物易受环境和灾害影响,其监测的自动化和生产管理过程的智能化水平低,信息获取滞后且综合性差等问题,严重影响粮食作物生产过程快速决策管理。
夏于等设计了小麦苗情远程诊断管理系统,可对小麦生产过程和主要气象灾害进行精准监测和快速诊断;孙忠富等开发的温室远程数据采集和信息发布系统,可以获取环境信息和作物生长信息;张琴等构建了小麦苗情远程监测与智能诊断管理系统,可以获取田间现场环境信息,并结合专家知识数据库,可对小麦长势、干旱和冻害进行监测。
于海洋等开发了农作物苗情监测系统,可实现对农作物长势、产量及品质监测。
但这些系统大多数存在结构设计简单、功能单一、采集的数据未进行深层次挖掘和处理、研发与应用成本过高等问题,无法实现大面积对粮食作物生长环境进行远程监控和视频诊断。
为WLAN 网络 3G 网络 GPRS此,本系统设计并构建了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物联网平台, 可以对作物 生长过程进行综合监控与智能诊断,进而满足对试验田进行远程监 测、远程控制、专家会诊等在线管理和服务要求的综合性物联网平台, 为农业进行科学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对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 产率,加快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和农业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1.1 系统的总体设计作物生长智能感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传感信息采集、视频监控、 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几个模块,按照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标准和规范, 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接口、 资源描述元数据及共享协议, 将分散的粮 食作物生长感知数据和设备控制有效集成, 建立河南省主要粮食作物 生长远程物联网综合管理系统。
从技术框架上, 物联网系统主要分为 三个层次,包括感知层,用于信息的获取感知;传输层,用于信息的 无线传输;应用层,用于对所获取信息的智能处理和综合应用。
如图 1所示。
图1 系统总体结构图1.1.1 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包括农田传感器和视频采集设备两部分。
农田传感器主要采集传感数据,包括风速传感器、风向传感器、辐射传感器、空气温湿度传感器、土壤温湿度传感器和降雨量传感器等;可同时监测大气温度、大气湿度、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雨量、风速、风向、辐射等诸多气象要素,具有气象数据采集、气象数据定时存储、参数设定等功能。
视频采集设备主要负责视频画面采集,通过摄像头对作物现场实时画面采集,采集视频画面方式为连续采集。
1.1.2 传输层传输层主要应用GPRS、3G和WLAN 等网络传输技术,实现从田间实时传输环境参数和视频到监控中心,为开展大田粮食作物试验和院县合作提供监控预警和诊断管理的科学依据和支撑平台。
1.1.3 应用层应用层主要包括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作物生长在线视频监控系统、作物生长智能感知信息系统和大屏展示系统四部分。
作物生长环境监测系统主要是利用传感网络、物联网技术,远程实时感知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空气温湿度、光照以及土壤温湿度等关键环境因子。
该系统实现了远程、多目标、多参数的环境信息实时采集、显示、存储和查询等功能,并通过操作终端,实现智能化识别和管理。
作物生长在线视频监测系统利用大田的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冬小麦生产过程专家远程指导系统,集中农业专家,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辅助实现现场病虫害诊断,播前栽培方案设计与指导、产中适宜生育指标预测以及基于实时苗情信息的冬小麦生长精确诊断与动态调控,提高大田生产管理水平,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作物生长智能感知信息管理系统主要分为传感信息采集、视频监控、智能分析和远程控制几个模块,按照农业物联网建设的标准和规范,通过统一的数据资源接口、资源描述元数据及共享协议,将分散的冬小麦生长感知数据和设备控制有效集成,建立河南省作物生长智能感知信息综合管理系统。
大屏展示系统大屏展示子系统作为粮食作物远程监控与诊断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实现对示范区域粮食作物生长情况、墒情数据、会诊互动画面实现集中展现。
1.2 系统开发环境1.2.1 硬件环境系统开发硬件环境:系统在Intel CoreI5-3470 CPU,内存8G,Windows7 简体中文操作平台上开发采用PHP 和Java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路,以实现程序的快速开发和减少代码量。
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数据库。
1.2.2 软件环境系统的运行环境:Php5.3、Php5.6和Ⅱ S7。
1.2.3 系统安装在IE 或者360 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点击访问进入系统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命名和密码信息即可进入系统。
1.2.4 系统卸载打开360安全卫士,点击系统修复,在IE或者360浏览器中输入网址点击确认。
1.3 系统登录1.3.1 系统登录界面输入用户名和密码,点击登录。
如图2 所示:图 2 系统登陆界面1.3.2 系统主界面在“系统登录”对话框中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单击“确定” ,系统将根据该用户的权限加载相应的系统主界面,如图3 所示1.4 系统主要功能及技术原理该系统以计算机气象软件平台、气象数据采集仪和气象传感器为依托,实现了风速、雨量、风向、辐射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气象数据的实时采集、存储、查看和数据分析等功能。
该系统提高了作物生产的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现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1.4.1 系统首页模块本模块包括延津高寨试验田和商水县杜店村两个测试点。
通过在主界面上GIS地图中选择相应的试验田,本模块会自动出现当前的风速、雨量、风向、辐射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信息,并反馈给用户,用户可以根据这些信息确定自己的种植和管理方案。
1.4.2 监控站点模块本模块包括当前的监控站点信息,实时出现当前的风速、雨量、风向、辐射量、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信息,让用户可以直观地了解当前作物生长的环境信息。
1.4.3 数据分析模块本模块包括数据浏览、统计分析、对比分析、墒情分析、墒情数据、图像浏览、图像对比和视频播放。
数据浏览主要包括各个监控站点的实时环境信息,只需点击各监控站点,就可以出现相应站点的实时环境数据。
统计分析是把各个监控站点的环境参数数据以折线图或柱状图显示,可以直观的让用户了解当天环境信息。
墒情分析可以帮助用户及时了解当前的土壤墒情,是否需要灌溉。
墒情数据可以为用户提供直观的土壤湿度信息。
1.4.4 实时影像模块实时影像可以直观地反映作物生产的实时状态,引入视频图像与图像处理,既可直观反映作物的生长长势,也可侧面反映作物生长的整体状态及营养水平;为用户提供更加科学的种植决策理论依据。
1.4.5 配置管理模块本模块包括区域配置、节点配置、类型配置和用户配置。
区域配置中有各个监控站点的信息,用户可以清楚地看到监控站点的区域信息。
节点配置可以让用户了解各个监控站点传感器名称、传感器位置、传感器表数据列名及传感器类型,能够为用户提供合适的传感器类型。
类型配置便于用户查询环境传感器类型信息。
用户配置用于用户的基本信息查询。
1.4.6 关于我们模块关于我们模块主要介绍开发本系统的科室,重点介绍本科室的科研方向和科研任务,并且留有相关的版权信息。
1.5 系统开发与实现系统开发硬件环境:系统在Intel CoreI5-3470 CPU,内存8G ,Windows7 简体中文操作平台上开发采用PHP 和Java 语言,应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思路,以实现程序的快速开发和减少代码量。
采用Microsoft Sqlserver 数据库。
系统的运行环境:CPU2.0GHz 以上,内存1GB 以上,硬盘生育空间400M 以上,windowsXP 系统,windows7 系统和windows8 系统。
1.6 系统测试应用本系统分别建立了延津县高寨试验田和商水县杜店村监控站点的气象数据,能够及时查询当前的环境参数数据,实时实现数据同步进度查询。
利用本系统可以实现延津县和商水县作物生长环境的自动监测、环境的智能调控、作物生长模拟与预测、栽培方案的制定与优化,为作物生产过程长势信息提供监测预警和决策服务。
2 系统基本信息2.1 基本信息中文名称:作物生长远程感知物联网平台英文名称:Remote-sense internet of things platform for crop growth 系统版本:适用机型:开发时间:版本所有:Z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2.2 开发环境硬件配置:Intel(R)Core(TM)i5- 3.60GHz,RAM 8G,1T IDE 硬盘,集成网卡,AMD Radeon HD6670 显卡软件环境:Windows7 旗舰版操作平台,数据库Microsoft Sqlserver,ARCGIS10.0 中文版集成开发工具:Visual Studio .NET20102.3 实现技术系统在.NET Framework 4框架下开发完成,系统开发IDE 环境为Visual Studio2010,采用PHP 和Java语言编写系统首页、监控站点、数据分析以及数据库访问模块等;通过Visual Studio2010可视化开发系统人机界面,以PHP和Java语言实现个模块的衔接和调用,系统共引用26个dll 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