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线性变换(小结)
《高等代数》第七章 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多项式有以下性质:
1) f (A ) 是一线性变换.
2) 如果在 P[ x ] 中,有 h(x) = f (x) + g(x) , p(x) = f (x) g(x) ,
那么
h(A ) = f (A ) + g(A ) , p(A ) = f (A ) g(A ) .
特别地,
f (A ) g(A ) = g(A ) f (A ) .
定义为 数乘k变A 换= ,K可A用, K 表示. 显然,当 k = 1 时
即
们(k便A得)恒(等) =变K换(,A当(k) =) =0 K时A,便(得) .零变换.
显然,k A 还是线性变换. 2. 运算规律 1) ( kl ) A = k ( l A ) , 2) ( k + l ) A = k A + l A , 3) k (A + B ) = k A + k B , 4) 1 A = A .
证毕
五、线性变换的多项式
下面引进线性变换的多项式的概念.
1. 线性变换的幂
既然线性变换的乘法满足结合律,当若干个线
性变换 A 重复相乘时,其最终结果是完全确定的,
与乘积的结合方式无关. 因此当 n 个( n 是正整数)
线性变换 A 相乘时,我们就可以用 A A ... A
n个
来表示,称为 A 的 n 次幂,简单地记作 A n. 即
对于线性变换,我们已经定义了乘法、加法与 数量乘法三种运算. 由加法与数量乘法的性质可知, 线性空间 V 中全体线性变换,对于如上定义的加法 与数量乘法,也构成数域 P 上一个线性空间.
对于线性变换,我们也可定义逆变换.
四、线性变换的逆变换
1. 定义 定义5 线性空间 V 的线性变换 A 称为可逆的 如果有 V 的变换 B 存在,使
第七章 线性变换

(4) 多项式:
1) n 个( n 是正整数)线性变换 /A的乘积为/A的
n次幂,记为/An,即/An=/A/A.../A(n个). 规定 /A0 = /E. 当线性变换/A可逆时, 规定/A-n=(/A-1)n 2) 设 f (x) = amxm + am -1xm -1 + … + a0 是P[ x ] 中 一多项式,/A是 V 的一线性变换,则称 f (/A ) = am /A m + am -1 /A m -1 + … + a0/E
xi1, xi 2 ,, xiri
,则向量组
x11 , x12 ,, x1r1,x21 , x22 ,, x2r2, ,xs1, xs 2 ,, xsrs
线性无关.
6) 设B=X-1AX,即矩阵A与B相似. 如果i是A的特征
值,xi是A对应特征值i的特征向量,则i是B的特征值 ,且B对应特征值i的特征向量是X-1x.
是线性变换 /A 的多项式.
3) 线性变换的幂运算规律 ① /A n + m = /A n /A m , (/A n )m = /A m n (m , n 0) . ② 一般来说:(/A /B )n /A n /B n . 4) 如果在 P[ x ] 中,有 h(x) = f (x) + g(x) , p(x) = f (x) g(x) , 那么 h(/A ) = f (/A ) + g(/A ) , p(/A ) = f (/A ) g(/A ) .
1+ 2+ ...+n=a11+a22+...+ann; 12...n=|A|.
4) 如果1, 2, ..., s是矩阵A的互异特征值,其对应
线性变换考研知识点总结

线性变换考研知识点总结一、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1.1 线性空间线性空间是指一个集合V,其上有两种运算:向量的加法和数乘,满足一定的性质,即:(1)对于任意u,v∈V,有u+v∈V;(2)对于任意k∈F(其中F是一个字段),有ku∈V;(3)满足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和单位元存在。
1.2 线性变换的定义设V和W是两个线性空间,若存在一个映射T: V→W,满足以下条件:(1)对于任意u,v∈V,有T(u+v) = T(u) + T(v);(2)对于任意k∈F和任意u∈V,有T(ku) = kT(u)。
则称T为从V到W的线性变换。
1.3 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设V是n维线性空间,B = {v1, v2, ..., vn}是V的一组基,W是m维线性空间,C = {w1, w2, ..., wm}是W的一组基。
若T: V→W是一个线性变换,则存在一个m×n的矩阵A,使得对于任意u∈V,都有T(u)在基C下的坐标向量等于A乘以u在基B下的坐标向量。
1.4 线性变换的性质(1)零变换:对于任意线性空间V,零变换T:V→V定义为T(u) = 0,对于任意u∈V都有T(u) = 0。
(2)恒等变换:对于任意线性空间V和其基B,存在一个单位矩阵I使得对于任意u∈V 都有I(u) = u。
二、线性变换的基本定理2.1 线性变换的核与值域(1)核:对于线性变换T: V→W,其核Ker(T)定义为Ker(T) = {u∈V | T(u) = 0},即T的所有零空间。
(2)值域:对于线性变换T: V→W,其值域Im(T)定义为Im(T) = {T(u) | u∈V},即T所有可能的输出向量。
2.2 线性变换的满射与单射(1)满射:若线性变换T: V→W的值域等于W,即Im(T) = W,则称T是满射的。
(2)单射:若对于任意非零向量u,若T(u)≠0,则称T是单射的。
2.3 线性变换的秩和零度若线性变换T: V→W,则其秩rank(T)等于T的值域Im(T)的维数;零度nullity(T)等于T 的核Ker(T)的维数。
线性变换的定义

这一章中要讨论的线性变换就是最简单的,同时也可以认为是最基本的一种变换,正如线性函数是最简单的和最基本的函数一样. 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的一个主要研究对象.
下面如果不特别声明,所考虑的都是某一固定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
以后我们一般用黑体大写拉丁字母A,B,…表示V的线性变换,A(α)或Aα代表元素α在变换A下的像.
D(f(x))=f ’(x) .
例6 定义在闭区间[a, b]上的全体连续函数组成实数域上一线性空间,以C(a, b )代表. 在这个空间中,变换
J(f(x))=
是一线性变换.
2. 线性变换保持线性组合与线性关系式不变. 换句话说,如果β是α1,α2,…,αr的线性组合:
β=k1α1+k2α2+…+krαr
那么经过线性变换A之后,A(β)是A(α1),A(α2),…,A(αr)同样的线性组合:
A(β)=k1A(α1)+k2A(α2)+…+krA(αr)
又如果α1,α2,…,αr之间有一线性关系式
那么它们的像之间也有同样的线性关系式
k1α1+k2α2+…+krαr=0
k1A(α1)+k2A(α2)+…+krA(αr)=0
以上两点,根据定义不难验证,由此即得
但应该注意,3的逆是不对的,线性变换可能把线性无关的向量组也变成线性相关的向量组. 例如零变换就是这样.
二、线性变换的简单性质:
1. 设A是V的线性变换,则A(0)=0,A(-α)=-A(α).
这是因为
A(0)=A(0·α)=0A(α)=0 ,
不难直接从定义推出线性变换的以下简单性质:
A(-α)=A((-1)α)=(-1)A(α)=-A(α).
第七章线性变换总结篇

第 7章 线性变换7、1知识点归纳与要点解析一.线性变换的概念与判别 1、线性变换的定义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V 的一个变换σ称为线性变换,如果对V 中任意的元素,αβ与数域P 中的任意数k ,都有:()()()σαβσασβ+=+,()()k k σασα=。
注:V 的线性变换就就是其保持向量的加法与数量乘法的变换。
2、线性变换的判别设σ为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的一个变换,那么:σ为V 的线性变换⇔()()()k l k l ,,V ,k,l P σαβσασβαβ+=+∀∈∀∈ 3、线性变换的性质设V 就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σ为V 的线性变换,12s ,,,,V αααα∀∈L 。
性质1、 ()()00,σσαα==-;性质2、 若12s ,,,αααL 线性相关,那么()()()12s ,,,σασασαL 也线性相关。
性质3、 设线性变换σ为单射,如果12s ,,,αααL 线性无关,那么()()()12s ,,,σασασαL也线性无关。
注:设V 就是数域P 上的线性空间,12,,,m βββL ,12,,,s γγγL 就是V 中的两个向量组, 如果:11111221221122221122s s s sm m m ms sc c c c c c c c c βγγγβγγγβγγγ=+++=+++=+++L L LL LL记:()()1121112222121212,,,,,,m m m s s s ms c c c c c c c c c βββγγγ⎛⎫⎪⎪= ⎪⎪⎝⎭L LL L M M M L于就是,若()dim V n =,12,,,n αααL 就是V 的一组基,σ就是V 的线性变换,12,,,m βββL 就是V 中任意一组向量,如果:()()()11111221221122221122n n n n m m m mn nb b b b b b b b b σβααασβααασβααα=+++=+++=+++L L LLLL记:()()()()()1212,,,,m m σβββσβσβσβ=L L那么:()()1121112222121212,,,,,,m m m n n n mn b b c b b c b b c σβββααα⎛⎫⎪ ⎪= ⎪⎪⎝⎭L L L L M M M L设112111222212m m n n mn b b c b b c B b b c ⎛⎫⎪⎪= ⎪⎪⎝⎭L LM M M L,12,,,m ηηηL 就是矩阵B 的列向量组,如果12,,,r i i i ηηηL 就是12,,,m ηηηL 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那么()()()12,r i i i σβσβσβL 就就是()()()12,m σβσβσβL 的一个极大线性无关组,因此向量组()()()12,m σβσβσβL 的秩等于秩()B 。
高等代数考研复习[线性变换]描述
![高等代数考研复习[线性变换]描述](https://img.taocdn.com/s3/m/7bea248a4693daef5ef73dbf.png)
A 1(1,2, ,n )= (1,2, ,n ) A1.
(ⅴ)同一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矩阵之间的关系: 设1,2, ,n 与 1, 2, , n 是线性空间V的两
组基,且 (1, 2, , n ) (1,2, ,n ) X . 如果 A (1,2, ,n ) (1,2, ,n ) A,
则称 A B 是V的线性变换,并称它为 A 与 B
的乘积. 说明:变换乘积满足结合律,乘法对加法的分 配率,数乘结合律.但是不满足交换律.
线性变换的方幂与多项式变换:
n个线性变换 A 的乘积称为 A 的n次幂,记为 A n即 A n =AA A. 规定:A 0 =E.当A 可逆时,规定
(A 1)n =A n . 一般地,A B B A , 但是
那么 A 就是V上满足条件的线性变换.
(ⅲ) 线性变换的矩阵
A 设1,2, ,n 是n维空间V的一组基, 是V
的线性变换,如果基的像可以被基线性表出,
即 A (1) a111 + a212
A
(2 ) a121 + a222
A (n ) a1n1 + a2n2
(2)如果对任意的α ∈V,A(α)=α,则称A为V的 恒等变换(也叫单位变换). (3)A是V的线性变换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A (k l ) kA () lA ( ),, ,V ,k,l P.
1.2 线性变换性质: 设V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A是V的线性变
换,则有 (1) A (0) 0, A () A ();
变换. 说明:线性空间V上的所有线性变换对于线性
变换的加法与数乘变换构成P上的线性空间,记 为L(V).即对 A ,B L(V ) A +B L(V ), kA L(V ).
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 第7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 7.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7.1.1 线性空间的定义
7.1.2 线性空间的性质
7.1.3 子空间
§ 7.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7.1.1 线性空间的定义
定义7.1
设是一个非空集合,为实数域. 若在中定义
了两种运算,一种运算称为加法:即对于中任意两个元素
, ,在中都有唯一的元素与它们相对应,称为与的
证明
因为 a, b R , R
有 a b ab R , a a R
即R+对上述定义的加法与数乘运算封闭.
a
,
b
,
c
R
, , R 时,有
又因
(1) a b ab=ba b a ;
(2) (a b) c (ab) c (ab)c a(bc) a(b c) a (b c) ;
A R mn
又对矩阵加法和数与矩阵的乘法两种运算满足线性运算规律,
所以R mn对矩阵加法和数与矩阵的乘法,构成实数域R
上的线性空间,称此线性空间为mn矩阵空间.
§ 7.1 线性空间的定义与性质
注7.1
检验一个集合是否构成线性空间,当然不能只象例
7.1、例7.2、例7.3那样检验对运算的封闭性.若所定义的加法
(7) ( + ) a a a a a a a a ;
(8) (a b) (ab) (ab) a b
a b a b ;
所以R+对上述定义的加法与数乘运算构成线性空间.
*第7章
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线性空间又称向量空间,是线性代数的中心内容和
线性变换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线性变换的相关知识点总结一、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是指一个向量空间V到另一个向量空间W的一个函数T,满足以下两条性质:1.加法性质:对于向量空间V中的任意两个向量x和y,有T(x+y)=T(x)+T(y)。
2.数乘性质:对于向量空间V中的任意向量x和标量a,有T(ax)=aT(x)。
根据以上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线性变换的几个重要性质:1. 线性变换保持向量空间中的原点不变;2. 线性变换保持向量空间中的直线和平面不变;3. 线性变换将线性相关的向量映射为线性相关的向量;4. 线性变换将线性无关的向量映射为线性无关的向量。
二、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在研究线性变换时,我们通常会使用矩阵来表示线性变换。
设V和W分别是n维和m维向量空间,选择它们的一组基{v1, v2, ..., vn}和{w1, w2, ..., wm}。
线性变换T可以用一个m×n的矩阵A来表示,假设向量x在基{v1, v2, ..., vn}下的坐标为[x],向量T(x)在基{w1, w2, ..., wm}下的坐标为[T(x)],则有[T(x)]=[A][x]。
由此可见,矩阵A中的每一列都是T(vi)在基{w1, w2, ..., wm}下的坐标,而T(vi)可以写成基{w1, w2, ..., wm}的线性组合,所以矩阵A的列向量就是线性变换T对基{v1, v2, ..., vn}下的坐标系的映射。
另外,矩阵A的行空间也是线性变换T的像空间,而零空间是T的核空间。
线性变换的基本性质在矩阵表示下也可以得到进一步的解释,例如线性变换的复合、逆变换等都可以在矩阵表示下进行研究。
因此,矩阵表示是研究线性变换的重要工具。
三、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特征值和特征向量是线性代数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在研究线性变换的性质时有非常重要的应用。
设T是一个n维向量空间V上的线性变换,那么存在一个标量λ和一个非零向量v,使得Tv=λv。
这里的λ就是T的特征值,v就是T的特征向量。
第七章 线性变换

,即A
1
B .
可以证明,可逆线性变换一定是双射,从而它就是线性空间到其自身的同构映射。
类似于方阵的幂与多项式概念,关于线性变换,也有所谓幂与多项式概念,具体如下 定义 1.7 设 A L(V ), 利用乘法定义可以归纳地定义线性变换的正整数次幂:
2
A
A A , A
3
A
2
A , , A
第七章
线性变换
变换的思想是数学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思想,几乎可以说无处不在,也可以这么说,如 果不研究变换,数学就变得死水一潭、没有意义。线性变换是高等代数中一个重要概念, 它对研究线性空间本身结构有着重要作用,为矩阵运算的简化以及矩阵的分解提供了方法。
§1
线性空间上的线性变换及其运算
如果说同构映射反映了两个线性空间之间的关系, 那么, 这一节将要介绍的线性空间上 的线性变换反映的将是线性空间到其自身的关系。 定义 1.1 设 V 是数域 P 上一个线性空间,如果映射 A : V V 满足:
3
( x, y, z )T 3 , 定义 A ( x, y, 0)T 3 , 证明: A 是 3 上的线性变换。
4. 设 A 是实数域 上 3 维线性空间 中绕 Oz 轴由 Ox 向 Oy 方向旋转 90 的变换,证
3
明: A 是 上的线性变换,并且 A 5. 6. 证明性质 1.1, 1.3.
3
4
E .
在 P[ x] 中, 对任意 f ( x) P[ x], A f ( x) f' ( x), B f ( x) xf ( x), 其中 f' ( x) 是 f ( x) 的导函数,证明: AB BA E , 这里E 为恒等变换。
线性变换知识点总结

线性变换知识点总结一、引言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在向量空间中的一种特殊映射。
线性变换具有许多重要的性质和应用,因此研究线性变换对于理解线性代数和应用数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从线性变换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进行总结,希望能够帮助读者对线性变换有更深入的理解。
二、线性变换的定义线性变换是向量空间之间的一种映射,具体来说,设V和W是两个向量空间,f:V→W是从V到W的映射。
如果对于V中的任意向量u、v和任意标量a,b,都有f(au+bv)=af(u)+bf(v)那么f称为一个线性变换。
三、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线性变换可以用矩阵来表示,假设V和W是n维向量空间,我们选择V和W的基,那么可以得到V和W中的向量可以用n维列向量表示。
设f:V→W是一个线性变换,选择V和W的基分别为{v1,v2,...,vn}和{w1,w2,...,wn},那么f的矩阵表示为[f]=(f(v1) f(v2) ... f(vn))其中f(vi)表示w中的基向量wi在f映射下的像,也就是f(vi)对应的列向量。
根据线性变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到映射f的矩阵表示满足下列关系f(av1+bv2)=af(v1)+bf(v2)等价于[f](av1+bv2)=a[f]v1+b[f]v2其中[f]v1和[f]v2为f(v1)和f(v2)的列向量表示。
四、线性变换的性质1. 线性变换的保直性线性变换f:V→W将V中的任意向量线性映射到W中,这种映射保持向量之间的直线性质,即通过f映射后的图像仍然是一条直线。
这是线性变换的一个重要性质,它保证了线性变换后的图像具有一些有用的性质,比如直线上的点在f映射后仍然在同一条直线上。
2. 线性变换的局部性线性变换f:V→W保持向量之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即如果向量v1和v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V中是一定的,那么在映射f下,向量f(v1)和f(v2)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也是一定的。
这一性质对于理解线性变换的几何意义有着重要的作用,它意味着线性变换可以保持向量之间的某些几何性质。
第七章 线性变换

第七章 线性变换一. 内容概述1. 线性变换的概念设n V 是n 维线性空间,T 是n 维线性空间n V 中的变换,且满足1) 对任意向量n V ∈βα,,有 )()()(βαβαT T T +=+ 2) 对任意向量F k V n ∈∈,α,有)()(ααkT k T =则称为中的线性变换。
2. 线性变换的性质及运算1)0)0(=T )()(ααT T -=-2) )()()()(22112211n n n n T k T k T k k k k T αααααα+++=+++ΛΛ3)设向量组n ααα,,,21Λ线性相关,则向量组)(),(),(21n T T T αααΛ也线性相关。
线性变换的和:)()())((2121αααT T T T +=+ 线性变换的积:))(())((2121ααT T T T = 数乘变换:)())((αλαλT T = 线性变换T 可逆时,逆变换1-T都是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多项式:0111)(a a a a f m m m m ++++=--σσσσΛ 3. 线性变换的矩阵设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n εεε,,,21Λ是V 的一个基,且n n a a a εεεεσ12211111)(+++=Λn n a a a εεεεα22221122)(+++=ΛΛΛΛΛn nn n n n a a a εεεεσΛ++=2211)(记))(),(),((),,,(2121n n εσεσεσεεεσΛΛ=A n n n ),,,())(,),(),((),,,(212121εεεεσεσεσεεεσΛΛΛ== 则称A 为线性变换σ在基n εεε,,,21Λ下的矩阵。
4. 设n εεε,,,21Λ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在这组基下,每个线性变换按公式)(*对应一个n n ⨯矩阵,这个对应具有以下性质:1) 线性变换的和对应与矩阵的和; 2) 线性变换的积对应与矩阵的积;3) 线性变换的数量乘积对应与矩阵的数量乘积;4) 可逆的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于与逆矩阵。
第七章 线性变换

第七章 线性变换一. 内容概述1. 线性变换的概念设n V 是n 维线性空间,T 是n 维线性空间n V 中的变换,且满足1) 对任意向量n V ∈βα,,有 )()()(βαβαT T T +=+ 2) 对任意向量F k V n ∈∈,α,有)()(ααkT k T =则称为中的线性变换。
2. 线性变换的性质及运算1)0)0(=T )()(ααT T -=-2) )()()()(22112211n n n n T k T k T k k k k T αααααα+++=+++3)设向量组n ααα,,,21 线性相关,则向量组)(),(),(21n T T T ααα 也线性相关。
线性变换的和:)()())((2121αααT T T T +=+ 线性变换的积:))(())((2121ααT T T T = 数乘变换:)())((αλαλT T = 线性变换T 可逆时,逆变换1-T都是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多项式:0111)(a a a a f m m m m ++++=--σσσσ 3. 线性变换的矩阵设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n εεε,,,21 是V 的一个基,且n n a a a εεεεσ12211111)(+++= n n a a a εεεεα22221122)(+++=n nn n n n a a a εεεεσ ++=2211)(记))(),(),((),,,(2121n n εσεσεσεεεσ =A n n n ),,,())(,),(),((),,,(212121εεεεσεσεσεεεσ ==则称A 为线性变换σ在基n εεε,,,21 下的矩阵。
4. 设n εεε,,,21 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在这组基下,每个线性变换按公式)(*对应一个n n ⨯矩阵,这个对应具有以下性质:1) 线性变换的和对应与矩阵的和; 2) 线性变换的积对应与矩阵的积;3) 线性变换的数量乘积对应与矩阵的数量乘积;4) 可逆的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于与逆矩阵。
第七章 线性变换(小结)

第七章 线性变换(小结)本章的重点: 线性变换的矩阵以及它们对角化的条件和方法. 本章的难点: 不变子空间的概念和线性变换与矩阵的一一对应关系.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的中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研究线性空间的整体结构以及向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起着重要作用.线性变换的概念是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变换、数学分析中的某些变换替换等的抽象和推广,它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与之相适应的矩阵理论和方法)在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等许多其它应用学科,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本章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在方法上则充分利用了线性变换与矩阵对应和相互转换. 一、线性变换及其运算1. 基本概念: 线性变换,可逆线性变换与逆变换;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秩与零度; 线性变换的和与差, 乘积和数量乘法, 幂及多项式.2. 基本结论(1) 线性变换保持零向量、线性组合与线性关系不变; 线性变换把负向量变为象的负向量、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变为线性相关的向量组(2) 线性变换的和、差、积、数量乘法和可逆线性变换的逆变换仍为线性变换.(3) 线性变换的基本运算规律(略).(4) 一个线性空间的全体线性变换关于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量乘法作成一个线性空间.(5) 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A 的象Im(A )= A V 与核ker A = A -1(0) (a) A 的象Im(A )= A V 与核ker A = A -1(0)是V 的(A -)子空间. (b)若dim(V )=n ,则Im(A )由V 的一组基的象生成: 即设V 的一组基n ααα,...,,21, Im(A )= A V =L(A α1, A α2,… ,A αn )={ A α|α∈V }.ker A = A -1(0)= { α∈V | A α=0}.(c)A 的秩(dim Im(A ))+A 的零度(dim ker A )=n .(d)A 是双射⇔A 是单射⇔ Ker(A )={0}⇔A 是满射.(e)像空间的一组基的原像与核空间的一组基合并就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取Im A 的一组基r βββ ,,21,存在,,...,21r ααα使得A i i βα=,i=1,2,…,r. 再取ker A 的基,,...1n r αα+则,,...,21r ααα,,...1n r αα+就是V 的一组基. 二、线性变换与矩阵1.基本概念:(1)线性变换在基下的矩阵:设A ∈L(V),取定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n ααα,...,,21,则A α1, A α2,… ,A αn 可由α1,α2,…,αn 线性表示, 即(A α1, A α2,… ,A αn )=( n ααα,...,,21)A ,矩阵A 称为线性变换A 在此基下的矩阵.(2) 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相似:设n ααα,...,,21,n βββ,...,,21是线性空间V 的两组基,(n βββ,...,,21)=(n ααα,...,,21)P, (A α1, A α2,… ,A αn )=( n ααα,...,,21)A ,则(A β1, A β2,… ,A β n )=(n βββ,...,,21)AP P 1-.2.基本结论(1) 若n ααα,,,21 是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 V n ∈∀βββ,,,21 ,则存在唯一A )(V L ∈,使得A n i i i ,,2,1,)( ==βα.(2) 在取定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之后,将V 的每一线性变换与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相对应,则这个对应使得线性变换的和、乘积、数量乘积的矩阵分别对应于矩阵的和、乘积、数量乘积;可逆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应逆矩阵。
高等代数第七章线性变换

高等代数第七章线性变换一、定义:变换:线性空间V到自身的映射通常称为V的一个变换线性变换=线性映射+变换更准确地说线性变换的特点就是满足线性性以及定义域和陪域都是同一个线性空间*这里说的陪域是丘维生的高等代数里提出的一个概念,与值域的每一个自变量都有因变量相对应不同的是陪域包含自变量没有因变量相对应的情况这样解释是为了类比:同构映射=线性映射+双射也就是说同构映射的特点是满足线性性以及每一个自变量都有一个因变量相对应下面引出线性变换的准确定义线性变换:如果对于V中任意的元素 \alpha,\beta和数域P 中任意数k,都有\sigma(\alpha+\beta )=\sigma(\alpha)+\sigma(\beta) ,\sigma(k\alpha)=k\sigma(\alpha) 则称线性空间V的一个变换 \sigma 称为线性变换。
二、线性变换的矩阵所有线性变换的全体可以通过选取V的一组基与所有矩阵的全体建立一一对应的关系,将几何对象和代数对象建立转化。
只要取一组足够好的基,就可以得到足够好的矩阵。
某些特殊情况下,矩阵可以取成对角阵,就称线性变换可以对角化,不可对角的矩阵可以写成若尔当块的形式,则选取的基就为循环基,当做不到选取循环基时就只能上三角化或者下三角化。
三、矩阵的相似1.定义Ⅰ.①相似的定义: A,B\in P^{n\times n} ,若存在可逆矩阵 P ,使得 P^{-1}AP=B ,则称A与B是相似的②相似的标准型:若尔当标准型Ⅱ.类比合同(相抵):本质是初等变换①合同的定义: A,B\in P^{n\times n} 若存在可逆矩阵P ,使得 PAQ=B ,则称A与B是合同的②合同的标准型:PAQ=\left( \begin{array}{cc} E_{r}&0\\ 0&0 \end{array} \right),r=r(A),E(r)=\left( \begin{array}{cc} 1&&\\ &1 &\\ &...\\ &&1 \end{array} \right)_{r\times r}③性质:若 A\sim B ,则 \left| A \right|=\left| B \right| ,r(A)=r(B)若A\sim B ,则 A,B 的特征多项式相同,极小多项式相同若 A\sim B ,则 A'\sim B'*根据定义有 P^{-1}AP=B ,两边同时转置: P'A'(P')^{-1}=B' ,则 A'\sim B'若 A\sim B ,A可逆,则 A^{-1}\sim B^{-1}若 A\sim B ,则 A^{k}\sim B^{k}若 A\sim B , f(x)\in k[x] (f(x)是数域K上的多项式)则 f(A)\sim f(B) (A与B的多项式相似)*多项式的形式是 f(x)=x^{k}+x^{k-1}+...+x+m ,由A^{k}\sim B^{k} ,则 f(A)\sim f(B)若 A\sim B,则 A^{*}\sim B^{*} (A的伴随矩阵相似于B的伴随矩阵)四、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1.定义:对于矩阵A,若存在 x\ne0 (非零向量), x\inK^{n} ,s,t, Ax=\lambda x ,则称 \lambda 是 A 的一个特征值, x 是 \lambda 对应的特征向量2.求特征值、特征向量①求解特征多项式f(\lambda)=\left| \lambda E_{n} -A\right|=0\Rightarrow\lambda_{1},\lambda_{2},...,\lambda_{n} 为特征值②求 (\lambda_{i} E_{n} -A)x=0\Rightarrowx_{1},x_{2},...,x_{n} 为特征向量3.性质:若矩阵A的特征值为 \lambda_{1},...,\lambda_{n}① tr(A)=\lambda_{1}+...+\lambda_{n} ( tr(A) 为矩阵的迹:对角线元素之和为矩阵特征值之和)② \left| A\right|=\lambda_{1}\lambda_{2}...\lambda_{n}③哈密顿-凯莱定理:特征多项式一定是零化多项式f(\lambda)=\left| \lambda E_{n}-A \right|,f(A)=0*零化多项式: f(x)\in k[x] ( f(x) 是数域K上的多项式),若 f(A)=0 则称 f(x) 是 A 的零化多项式eg. f(x)=x^2-3x+1 则有 A^2-3A+E_{n}=0④若 f(A)=0\Rightarrow f(\lambda)=0eg. A^2-3A+E_{n}=0\Rightarrow\lambda^2-3\lambda+1=0则根据④若矩阵A的特征值为\lambda_{1},\lambda_{2},...,\lambda_{n}\Rightarrow A^{-1} 的特征值为\frac{1}{\lambda_{1}},\frac{1}{\lambda_{2}},...,\frac{ 1}{\lambda_{n}}\Rightarrow aA 的特征值为a\lambda_{1},a\lambda_{2},...,a\lambda_{n}\Rightarrow A^{k} 的特征值为\lambda_{1}^k,\lambda_{2}^k,...,\lambda_{n}^k五、矩阵A可对角化的判别办法① A_{n\times n} 可对角化 \Leftrightarrow n阶矩阵A有n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设 \lambda_{1},\lambda_{2},...,\lambda_{s} 是两两不同的特征值②A可对角化 \LeftrightarrowdimV_{\lambda_{1}}+dimV_{\lambda_{2}}+...+dimV_{\lambd a_{s}}=n③(充分但不必要条件)A的特征多项式无重根 \Rightarrow A可对角化六、不变子空间定义:W是线性空间V的子空间,线性变换 \sigma:V\rightarrow V ,若 \sigma(W)\subseteq W ,则称W是\sigma 的不变子空间利用定义求不变子空间。
高等代数.第七章.线性变换.课堂笔记

第七章 线性变换§7.1 线性变换的定义与判别一、线性变换的定义:定义1 设V 为数域P 上线性空间,A 为V 的一个变换(即V ⟶V 的映射),若A 保持加法和数乘运算,即A (α+β)=A (α)+ A (β),∀α,β∈V ,A (kα)=k A (α),∀k ∈P ,则称A 为V 的一个线性变换.注记: 以后我们用花体拉丁字母A,B,C,...表示V 的线性变换,除了特别说明外,本章节中V 均指数域P 上有限维线性空间.例1.说明下列变换均为线性变换: (1)把V 中任一向量都映射为0(称为零变换,记作0); (2)把V 中任一向量α映射为本身(恒等变换,记作E ); (3)取定k ∈P ,把V 中的每一个向量α映射为kα(数乘变换,记作k ).例2.判定下列规则σ是否为指定线性空间的线性变换: (1)ℝ,x -:σ(f (x ))=f′(x );(2)C ,a,b -: σ(f (x ))=∫f (t )dt x0;(3)P n×n : σ(A )=A +A ′,σ2(A )=SAT ,S,T 为固定二个n ×n 矩阵. (4)ℝ,x -n : σ1(f (x ))=xf (x ),σ2(f (x ))=f (x )+1. 解:可验证(1)-(3)均为线性变换,下面证明(1): ∀ f (x )∈ℝ,x -,其导函数唯一确定,且f (x )∈ℝ,x -,因而σ为V ⟶V 的变换,即V 的一个变换,σ(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σ(f (x ))+ σ(g (x )), ∀k ∈ℝ,σ(kf (x ))=(kf (x ))′=kf ′(x )=kσ(f (x )).(4): σ1与σ2均不是线性变换,取f (x )=x n−1+1=ℝ,x -n ,但σ1(f (x ))=xf (x )=x n +x ∉ℝ,x -n , 因而σ1不是ℝ,x -n 的一个变换, σ2是ℝ,x -n 的一个变换,但运算不保持,因而不是线性变换.习题:P320、1例3.设α为通常几何空间ℝ3中固定的向量,把空间中每个向量η映射为η在α上的内映射(正投影),即Πα: η⟶(α∙η)(α∙α)α是ℝ3的线性变换,这里(α∙η),(α∙α)表示通常向量的内积.证:如图,Πα(η)=OD ⃗⃗⃗⃗⃗ =ηcos (η∙α)α|α|=(α∙η)(α∙α)α,唯一确定, 从而Πα为ℝ3的一个变换,如图,AC ⊥W(垂足为C),OCD LA Wα1α2η因此L 与W 为ℝ3的子空间且ℝ3=W ⊕L ,令 η=α1+α2,α1=OD⃗⃗⃗⃗⃗ =Πα(η),α2∈W , δ=β1+β2,β1=Πα(δ)∈L,β2∈W ,则η+δ=(α1+β1)+(α2+β2),α1+β1∈L,α2+β2∈W , 从而Πα(η+δ)=α1+β1=Πα(η)+Πα(δ), 同理,Πα(kη)=kΠα(η).二、线性变换的性质: 设A 为V 的线性变换,则: (1) A (0)=0, A (−α)=−A (α),∀α∈V ; (2) A (k 1α1+k 2α2+⋯+k t αt )=k 1A (α1)+k 2A (α2)+⋯+k t A (αt ); (3) A 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映射为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反之不真).2011-04-02A : V ⟶V 线性变换性质: (3) A 为V 中线性相关的向量组,映为V 中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即α1,α2,…,αs 相关⟹A (α1), A (α2),…, A (αs )相关;但A (α1), A (α2),…, A (αs )线性相关⇒α1,α2,…,αs 相关. 如A =0,∀ α∈V,α≠0, A (α)=0.(4)设α1,α2,…,αn 为V 的一个基,∀ α∈V,α=x 1α1+x 2α2+⋯+x n αn ⟹A (α)=A (x 1α1+x 2α2+⋯+x n αn ) 线性变换A 由V 中一个基中的像唯一确定;(5)设α1,α2,…,αn 为V 的一个基,则对V 中任一向量组β1,β2,…,βn 必存在一个线性变换 A : V ⟶V ,使得:A (αi )=βi ,1≤i ≤n ;证:作V ⟶V 映射:A (α)= x 1β1+x 2β2+⋯+x n βn ,其中:α=x 1β1+x 2β2+⋯+x n βn ,则A (αi )=βi ,1≤i ≤n ; 下证:A 为V 的线性变换:∀ α=x 1α1+x 2α2+⋯+x n αn ∈V,β=y 1α1+y 2α2+⋯+y n αn ∈V,A (α+β)= A .(x 1+y 1)α1+(x 2+y 2)α2+⋯+(x n +y n )αn /=(x 1+y 1)β1+(x 2+y 2)β2+⋯+(x n +y n )βn=(x 1β1+x 2β2+⋯+x n βn )+(y 1β1+y 2β2+⋯+y n βn ) = A (x 1α1+x 2α2+⋯+x n αn )+ A (y 1α1+y 2α2+⋯+y n αn )= A (α)+A (β)同理,∀k ∈P ,A (kα)=k A (α).§7.2 线性变换的运算为方便,引入记号:Hom (V,V ),它表示数域P 上线性空间V 的所有线性变换的集合。
第七章 线性变换

第七章 线性变换一. 内容概述1. 线性变换的概念设n V 是n 维线性空间,T 是n 维线性空间n V 中的变换,且满足1) 对任意向量,n V αβ∈,有 )()()(βαβαT T T +=+ 2) 对任意向量,n V k F α∈∈,有)()(ααkT k T =则称T 为n V 中的线性变换。
2. 线性变换的性质及运算 1)0)0(=T ,)()(ααT T -=-2) )()()()(22112211n n n n T k T k T k k k k T αααααα+++=+++3)设向量组n ααα,,,21 线性相关,则向量组)(),(),(21n T T T ααα 也线性相关。
线性变换的和:)()())((2121αααT T T T +=+ 线性变换的积:))(())((2121ααT T T T = 数乘变换:)())((αλαλT T = 线性变换T 可逆时,逆变换1-T都是线性变换。
线性变换的多项式:εσσσσ0111)(a a a a f m m m m ++++=-- 3. 线性变换的矩阵设σ是V 的一个线性变换,n εεε,,,21 是V 的一个基,且n n a a a εεεεσ12211111)(+++= n n a a a εεεεα22221122)(+++=n nn n n n a a a εεεεσ ++=2211)(记))(),(),((),,,(2121n n εσεσεσεεεσ =A n n n ),,,())(,),(),((),,,(212121εεεεσεσεσεεεσ == (*)则称A 为线性变换σ在基n εεε,,,21 下的矩阵。
4. 设n εεε,,,21 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在这组基下,每个线性变换按公式)(*对应一个n n ⨯矩阵,这个对应具有以下性质:1) 线性变换的和对应与矩阵的和; 2) 线性变换的积对应与矩阵的积;3) 线性变换的数量乘积对应与矩阵的数量乘积;4) 可逆的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应与逆矩阵。
高等代数第七章线性变换复习讲义

⾼等代数第七章线性变换复习讲义第七章线性变换⼀.线性变换的定义和运算1.线性变换的定义(1)定义:设V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A是V上的⼀个变换,如果对任意α,β∈V和k∈P都有A(α+β)=A(α)+A(β),A(kα)=kA(α)则称A为V的⼀个线性变换。
(2)恒等变换(单位变换)和零变换的定义:ε(α)=α,ο(α)=0,任意α∈V.它们都是V的线性变换。
(3)A是线性变换的充要条件:A(kα+lβ)=kA(α)+lA(β),任意α,β∈V,k,l∈P.2.线性变换的性质设V是数域P上的线性空间,A是V的线性变换,则有(1)A(0)=0;(2)A(-α)=-A(α),任意α∈V;(3)A(∑kiαi)=ΣkiA(α),α∈V,ki∈P,i=1,…,s;(4)若α1,α2,…,αs∈V,且线性相关,则A(α1),A (α2),…,A(αs)也线性相关,但当α1,α2,…,αs线性⽆关时,不能推出A(α1),A(α2),…,A(αs)线性⽆关。
3.线性变换的运算4.线性变换与基的关系(1)设ε1,ε2,…,εn是线性空间v的⼀组基,如果线性变换A和B在这组基上的作⽤相同,即Aεi=Bεi,i=1,2,…,n,则有A=B.(2)设ε1,ε2,…,εn是线性空间v的⼀组基,对于V 中任意⼀组向量α1,α2,…,αn,存在唯⼀⼀个线性变换A 使Aεi=αi,i=1,2,…,n.⼆.线性变换的矩阵1.定义:设ε1,ε2,…,εn是数域P上n维线性空间v的⼀组基,A是V中的⼀个线性变换,基向量的像可以被基线性表出Aε1=a11ε1+a21ε2+…an1εnAε2=a12ε1+a22ε2+…an2εn……Aεn= a1nε1+a2nε2+…annεn⽤矩阵表⽰就是A(ε1,ε2,…,εn)=(ε1,ε2,…,εn)A,其中a 11 a 12 …… a 1na 21 a 22 …… a 2nA= ……a n1 a n2 …… a nn称为A在基ε1,ε2,…,εn下的矩阵。
高等代数第7章线性变换PPT课件

特征向量定义
对应于特征值m的非零向量x称为A的对应于特征值 m的特征向量。
设A是n阶方阵,如果存在数m和非零n维列向 量x,使得Ax=mx成立,则称m是A的一个特 征值。
求解方法
通过求解特征多项式f(λ)=|A-λE|的根得到特 征值,再代入原方程求解对应的特征向量。
特征多项式及其性质分析
特征多项式定义
量子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用 于描述微观粒子的状态和能量级别。
图像处理
在图像处理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 以用于图像压缩和图像识别等任务。
经济学
在经济学中,特征值和特征向量可以 用于分析和预测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 发展趋势。
04
线性变换对角化条
件及步骤
可对角化条件判断方法
判断矩阵是否可对角化
线性变换的性质与 矩阵性质对应
线性变换的性质如保持加法、 数乘等运算可以通过其对应的 矩阵性质来体现。例如,两个 线性变换的和对应两个矩阵的 和;线性变换的复合对应两个 矩阵的乘积等。
02
线性变换矩阵表示
法
标准基下矩阵表示法
定义
设V是n维线性空间,e1,e2,...,en 是V的一个基,T是V上的一个线 性变换,则T在基e1,e2,...,en下的 矩阵A称为T在基e1,e2,...,en下的 标准矩阵表示。
计算矩阵的高次幂
对于可对角化的矩阵A,可以利用对角化公式A=PDP^(-1)将A的高次幂转化为对角矩阵D的高次幂, 从而简化计算过程。
求解线性方程组
对于系数矩阵为可对角化矩阵的线性方程组,可以通过对角化将系数矩阵转化为对角矩阵,进而 简化方程组的求解过程。
计算行列式和逆矩阵
对于可对角化的矩阵A,其行列式值等于对角矩阵D的行列式值,逆矩阵可以通过对角化公式求得, 从而简化相关计算。
第七章线性空间与线性变换

式加法和数与多项式的乘法,构成线性空间 P[ x]n
例5 所有收敛的实数数列按数列极限的加法和数乘,
构成线性空间 l 。
例6 齐次线性方程组 Ax 的所有解的集合构成数 域 R 上的线性空间 N ( A) ,称为 Ax 的解空间,
或矩阵 A 的核空间或零空间,即
对于 (1,2 ), =(1,2 ) 及 k R ,定义
加法 (1+1 ,2 +2 +11)
数乘
k
(k1
,
k2 +
1 2
k(k
1)12 )
判断 V 是否构成 R 上的线性空间.
三、线性空间的基本性质
定理12 如果 V 是数域 F 上的线性空间,则
(1) 线性空间V 中的零向量 是唯一的。
例14 集合 T1 {x x [x1, x2, 0]T , x1, x2 R} 是向 量空间。它是 R3 在 ox1 x2 平面上的投影子空间。
例15 R3 中过原点的直线是R3 的一个子空间。
判定非空集合是否为线性空间,要验算运算的封闭性, 以及8条运算律,相当地麻烦。至于判定线性空间的子 集是否为线性空间,就比较方便了。
(A1) 加法交换律: , (A2) 加法结合律:( ) ( ),
(A3) 具有加法单位元(零向量) R2 ,使得
(A4) 具有加法逆元(负向量) R2 ,使得 ( )
(M1) 数乘的结合律:k(l ) (kl) (M2) 数乘的单位元:1 (D1) 分配律1: k( ) k k (D2) 分配律2:(k l) k l
分析: 容易验证 1, 2, 3 线性无关,因此
也是 P[ x]3 的基。 由高等数学中的泰勒公式,可知
第七章 线性变换

, ε n ,写出
,ε n
高等代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例 2 设线性变换A 在基 ε 1 , ε 2 , ε 3 下的矩阵是
⎛1 2 2⎞ ⎜ ⎟ A = ⎜ 2 1 2⎟, ⎜2 2 1⎟ ⎝ ⎠
求A 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 线性变换A 的属于 λ0 的全部特征向量再添上零向量所 成的集合,是V的一个子空间,称为A 的一个特征子空间,记为
高等代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例 设V是数域P上一个二维线性空间,
ε 1 , ε 2是一组基线性变换A 在 ε 1 , ε 2 下的矩阵是
⎛ 2 1⎞ ⎜ ⎟. ⎝ −1 0 ⎠ 对V的另一组基 η1 ,η 2 ,有
⎛ 1 −1 ⎞ (η1 ,η 2 ) = (ε 1 , ε 2 ) ⎜ ⎟, ⎝ −1 2 ⎠ k ⎛ 2 1⎞ 求 ⎜ ⎟ . ⎝ −1 0 ⎠
高等代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定理 2 设 ε 1 , ε 2 ,
, ε n 使数域P上n维 ,ε n ) A
线性空间V的一组基,在这组基下,每个线性变换按
A (ε 1 , ε 2 ,
, ε n ) = (ε 1 , ε 2 ,
都对应一个 n × n 矩阵,这个对应具有以下的性质: 1) 线性变换的和对应于矩阵的和; 2) 线性变换的乘积对应于矩阵的乘积; 3) 线性变换的数量乘积对应与矩阵的数量乘积; 4) 可逆的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 应于逆矩阵.
高等代数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利用线性变换的矩阵计算向量的像: 定理 3 设线性变换A 在基 ε 1 , ε 2 , 矩阵是A,向量 ξ 在基 ε 1 , ε 2 , 则 A ξ 在基 ε 1 , ε 2 ,
, ε n 下的 , ε n下的坐标是 ( x1 , x2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章 线性变换(小结)本章的重点: 线性变换的矩阵以及它们对角化的条件和方法. 本章的难点: 不变子空间的概念和线性变换与矩阵的一一对应关系.线性变换是线性代数的中心内容之一,它对于研究线性空间的整体结构以及向量之间的内在联系起着重要作用.线性变换的概念是解析几何中的坐标变换、数学分析中的某些变换替换等的抽象和推广,它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与之相适应的矩阵理论和方法)在解析几何、微分方程等许多其它应用学科,都有极为广泛的应用.本章的中心问题是研究线性变换的矩阵表示,在方法上则充分利用了线性变换与矩阵对应和相互转换. 一、线性变换及其运算1. 基本概念: 线性变换,可逆线性变换与逆变换; 线性变换的值域与核,秩与零度; 线性变换的和与差, 乘积和数量乘法, 幂及多项式.2. 基本结论(1) 线性变换保持零向量、线性组合与线性关系不变; 线性变换把负向量变为象的负向量、把线性相关的向量组变为线性相关的向量组(2) 线性变换的和、差、积、数量乘法和可逆线性变换的逆变换仍为线性变换.(3) 线性变换的基本运算规律(略).(4) 一个线性空间的全体线性变换关于线性变换的加法与数量乘法作成一个线性空间.(5) 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A 的象Im(A )= A V 与核ker A = A -1(0) (a) A 的象Im(A )= A V 与核ker A = A -1(0)是V 的(A -)子空间. (b)若dim(V )=n ,则Im(A )由V 的一组基的象生成: 即设V 的一组基n ααα,...,,21, Im(A )= A V =L(A α1, A α2,… ,A αn )={ A α|α∈V }.ker A = A -1(0)= { α∈V | A α=0}.(c)A 的秩(dim Im(A ))+A 的零度(dim ker A )=n .(d)A 是双射⇔A 是单射⇔ Ker(A )={0}⇔A 是满射.(e)像空间的一组基的原像与核空间的一组基合并就是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取Im A 的一组基r βββ ,,21,存在,,...,21r ααα使得A i i βα=,i=1,2,…,r. 再取ker A 的基,,...1n r αα+则,,...,21r ααα,,...1n r αα+就是V 的一组基. 二、线性变换与矩阵1.基本概念:(1)线性变换在基下的矩阵:设A ∈L(V),取定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组基n ααα,...,,21,则A α1, A α2,… ,A αn 可由α1,α2,…,αn 线性表示, 即(A α1, A α2,… ,A αn )=( n ααα,...,,21)A ,矩阵A 称为线性变换A 在此基下的矩阵.(2) 一个线性变换在不同基下的矩阵相似:设n ααα,...,,21,n βββ,...,,21是线性空间V 的两组基,(n βββ,...,,21)=(n ααα,...,,21)P, (A α1, A α2,… ,A αn )=( n ααα,...,,21)A ,则(A β1, A β2,… ,A β n )=(n βββ,...,,21)AP P 1-.2.基本结论(1) 若n ααα,,,21 是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 V n ∈∀βββ,,,21 ,则存在唯一A )(V L ∈,使得A n i i i ,,2,1,)( ==βα.(2) 在取定n 维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之后,将V 的每一线性变换与它在这个基下的矩阵相对应,则这个对应使得线性变换的和、乘积、数量乘积的矩阵分别对应于矩阵的和、乘积、数量乘积;可逆线性变换与可逆矩阵对应,且逆变换对应逆矩阵。
(3) 同一线性变换关于不同基的矩阵是相似的;反之,若两个矩阵相似,则它们可看作是同一线性变换关于两个基的矩阵.(4) 若在线性空间V 的一个基n ααα,,,21 下,线性变换A 对应的矩阵为A ,向量α的坐标为),,,(21n x x x ,则 A 的秩=秩(A ),A (α)的坐标⎪⎪⎪⎪⎪⎭⎫ ⎝⎛=⎪⎪⎪⎪⎪⎭⎫ ⎝⎛n n x x x A y y y 2121. 三、特征值与特征向量1.基本概念 (1)特征多项式设线性变换A 在V 的一组基n ααα,,,21 下的矩阵为A , 则||)1()(||)(12211A a a a A E f n n nn n -+++++-=-=- λλλλ称为A 的特征多项式.(的根就是A 的全部特征根).设λ1,λ2,…,λn 是f (λ)的全部根, 则)(λf n n n n n n 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 2112121)1()()())((-+++++-=---=-.由大多项式相等, 得Tr(A)= n nn a a a λλλ+++=+++ 212211, n A λλλ 21||=.(2)线性变换(或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向量:若A α=λα, α≠0, 则λ称为A 的特征根(特征值), α称为A 的属于特征值λ的特征向量.(3)化零多项式设g(λ)是一个多项式,使得g(A )=0(g(A )=0),则g(λ)称为A (A)的化零多项式.(4)最小多项式---化零多项式中次数最低者.(5)特征子空间---A 的属于某一个特征值的全部特征向量作成的集合: |{0V V ∈=αλ A }λαα=.2.基本结论:(1) 线性变换与相应矩阵的特征值、特征向量及特征子空间的关系(略) (2) 属于不同特征值的特征向量是线性无关的.(3) 相似矩阵有相同的特征多项式,从而有相同的特征值,反之不然. (4) Cayley Hamilton -定理:设线性变换A 在某个基下的矩阵为A ,||)(A E f -=λλ,则0)(=A f ,f (A )=0. 四、对角化问题1. 基本概念:(1)不变子空间---设W 是V 的子空间, A ∈L(V ), 若A W ⊆W, 则称W 是A 的不变子空间, 简称为A –子空间.(2) Jordan 标准形---设A ∈L(V ), 则必存在V 的一组基, 使得A 在此基下的矩阵为Jordan 标准形.2. 基本结论:设A 是数域P 上n 维向量空间V 的一个线性变换,则(1) A 的矩阵可以在某一组基下为对角形矩阵⇔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V 可以分解为n 个一维不变子空间的直和⇔A 的所有不同的特征子空间的维数之和等于n ⇔A 的最小多项式没有重根 ⇔V 可以分解为特征子空间的直和.因而,当A 有n 个不同特征值时, A 必在某个基下的矩阵是对角形式. (2)设A 为n 阶矩阵,则A 必与一个Jordan 标准形矩阵相似,且在不计若当块的排列次序的意义下,这个Jordan 标准形是唯一的;而A 与对角矩阵相似⇔A 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于是,当A 的特征多项式无重根时,A 必与一个对角矩阵相似.第八章 -λ矩阵(小结)一、基本概念1.-λ矩阵)(λA ---矩阵)(λA 的元素是λ的多项式.2.可逆的-λ矩阵---)(λA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λA |=c ≠0(是一个非零常数).3.秩---)(λA 的秩为r, 若)(λA 有一个r 阶子式非零, 任一个r+1阶子式均为零.4.-λ矩阵的初等变换---j i i j i r r c cr r r )(),0(,λφ+≠↔.(列变换类似)5.任一个-λ矩阵都可以经过初等变换化为标准形⎪⎪⎪⎪⎪⎪⎪⎪⎭⎫⎝⎛00)()(1 λλr d d , 其中.1,...,2,1),(|)(1-=+r i d d i i λλ6.-λ矩阵)(λA 与)(λB 的等价当且仅当)(λA 经过初等变换变为)(λB .7.)(λA 的k 阶行列式因子---)(λA 的所有k 阶子式的最大公因式.8.)(λA 的不变因子---把)(λA 经过初等变换化为标准形后,主对角线上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为)(λA 的不变因子.9. )(λA 的初等因子---把)(λA 的标准形的主对角线上次数大于零的多项式分解成一次因式的方幂, 这些一次因式的方次就是)(λA 的全部初等因子.10.Jordan 块---⎪⎪⎪⎪⎪⎭⎫ ⎝⎛=000011λλλJ . 11.若尔当标准形---⎪⎪⎪⎪⎪⎭⎫⎝⎛=s J J J J21,其中J i 均为Jordan 块.12.伴侣阵---矩阵⎪⎪⎪⎪⎪⎪⎭⎫⎝⎛----=--1211000100010a a a a B n n n 称为多项式d(λ)的伴侣阵, 其中n n n n a a a d ++++=--λλλλ111)( .13.矩阵A 的有理标准形---把A 的特征矩阵化为标准形⎪⎪⎪⎪⎪⎪⎪⎪⎭⎫ ⎝⎛)()(111λλs d d ,则A 的有理标准形为B=⎪⎪⎪⎪⎪⎭⎫ ⎝⎛s B B B21, 其中B i 为d i (λ)的伴侣阵,i=1,2,…,s. 二、主要结论1. 一个n n ⨯的-λ矩阵)(λA 是可逆的充要条件为行列式|)(|λA 是一个非零的数.2. 任意一个非零的n s ⨯的-λ矩阵)(λA 都等价于其唯一的标准形矩阵:⎪⎪⎪⎪⎪⎪⎪⎪⎪⎭⎫⎝⎛00)()()(21 λλλr d d d , 其中),,2,1)((,1r i d r i =≥λ是首项系数为1的多项式,且)1,,2,1()(|)(1-=+r i d d i i λλ.3. 两个-λ矩阵等价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有相同的行列式因子,或者,它们有相同的不变因子.4. 矩阵)(λA 是可逆的充要条件是它可以表成一些初等矩阵的乘积.5. 两个n s ⨯的-λ矩阵)(λA 与)(λB 等价的充要条件为,有一个s s ⨯可逆矩阵)(λP 与一个n n ⨯可逆矩阵)(λQ ,使)()()()(λλλλQ A P B =.6. 设A ,B 是数域P 上两个n n ⨯矩阵. A 与B 相似的充要条件是它们的特征矩阵A E -λ和B E -λ等价.7. 两个同级复数矩阵相似的充要条件是它们有相同的初等因子.8. 首先用初等变换化特征矩阵A E -λ为对角形式,然后将主对角线上的元素分解成互不相同的一次因式方幂的乘积,则所有这些一次因式的方幂(相同的按出现的次数计算)就是A 的全部初等因子.9. 每个n 级的复数矩阵A 都与一个若尔当形矩阵相似,这个若尔当形矩阵除去其中若尔当块的排列次序外是被矩阵A 唯一决定的,它称为A 的若尔当标准形.10. 设A 是复数域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在V 中必定存在一组基,使A 在这组基下的矩阵是若尔当形,并且这个若尔当形矩阵除去其中若尔当块的排列次序外是被A 唯一决定的.11. 复数矩阵A 与对角矩阵相似的充要条件是A 的初等因子全为一次的(或A 的不变因子都没有重根).12. 数域P 上n n ⨯方阵A 在上相似于唯一的一个有理标准形,称为A 的有理标准形.13. 设A 是数域P 上n 维线性空间V 的线性变换,则在V 中存在一组基,使A 在该基下的矩阵是有理标准形,并且这个有理标准形由A 唯一决定的,称为A 的有理标准形.第八章主要结论:1. A 与B 相似⇔A E -λ与B E -λ等价 ⇔它们有相同的各阶行列式因子 ⇔它们有相同的不变因子 ⇔它们有相同的初等因子.2. A 的每一个初等因子决定一个Jordan 块, 全体初等因子决定了A 的Jordan 标准形.3.矩阵A 可以对角化⇔它的Jordan 块都是一阶的 ⇔它的初等因子都是一次的 ⇔它的最小多项式无重根.⇔它的不变因子无重根.4. 矩阵A 的最小多项式就是A 的最后一个不变因子.第七章和第八章 主要掌握的计算1. 求线性变换在某基下的矩阵.(1)n 维向量空间; (2)n 维多项式空间; (3)2⨯2矩阵空间.例1. 设V =R 3, ∀(a ,b,c)∈ R 3,求A 在基),0,0,1(1=e ),0,1,0(2=e )1,0,0(3=e 和),1,1,1(1=α),0,1,1(2=α)0,0,1(3=α下的矩阵, 其中A (a ,b,c)=),,2(a c b a b a ++-.解: (A e 1, A e 2, A e 3)=(e 1, e 2, e 3)⎪⎪⎪⎭⎫ ⎝⎛-101011012= (e 1, e 2, e 3)A ..001011111,),,(),,(321321⎪⎪⎪⎭⎫⎝⎛==P P e e e ααα(A 1α,A 2α,A 3α)=(A e 1, A e 2, A e 3)P =(e 1, e 2, e 3)AP = (1α,2α,3α)P -1AP . 例2. V =P [x ]n -1, D ∈L (V ), D )(')(x f x f =, 求D 在基1,x ,…,x n-1下的矩阵. 例3.22⨯=PV , A ∈L (V ),⎪⎪⎭⎫⎝⎛=4521Q ,对任意的X ∈V , A X=QX,求A 在基22211211,,,E E E E 下的矩阵.解: 由于A E 11=⎪⎪⎭⎫ ⎝⎛0501=21115E E +, A E 12=⎪⎪⎭⎫ ⎝⎛5010=22125E E +, A E 21=⎪⎪⎭⎫ ⎝⎛0402=211142E E +, A E 22=⎪⎪⎭⎫ ⎝⎛4020=221242E E +, 所以A 在基22211211,,,E E E E 下的矩阵为⎪⎪⎪⎪⎪⎭⎫⎝⎛=4050040520100201A .2. 判断一个变换是否为线性变换.3. 求线性变换A 的值域与核.4. 求线性变换(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判断矩阵是否可以对角化. (1) 求出A 在V 的一组基1α,2α,…,n α下的矩阵A.(2) 求出特征多项式f (λ)=|λE-A|, 在求出其全部根即为全部的特征值s λλλ,...,,21. (3) 对每一个特征值i λ, 求解齐次线性方程组0)(=-X A E i λ,得到基础解系, i kn k k k r k c c c ,...,2,1),,...,,(21==η. 则i kn k k r k c c c ,...,2,1),,...,,(21=就是A 的属于特征值i λ的特征向量k ξ在基1α,2α,…,n α下的坐标, 于是特征向量为k ξ=i n kn k k r k c c c ,...,2,1,2211=+++ααα .(4) 当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n ξξξ,...,,21时, A 在此基n ξξξ,...,,21下的矩阵为对角形.此时, 设k ξ=,,...,2,1,2211n k c c c n kn k k =+++ααα 令⎪⎪⎪⎪⎪⎭⎫ ⎝⎛=nn n n n n c c c c c cc c c T 212221212111,则T -1AT 为对角形, 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为相应的特征值, 顺序与T 中特征向量的顺序相同.例4. 求例3中线性变换A 及矩阵A 的特征值特征向量, 判断是否可以对角化. 并求A (A)的最小多项式..)6()1(4050)65(210021012)4(2145005042010102405040520100201)(:2221313-+=--------=-+--------=↔--------=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λr r c c f 解当λ= -1时, 求解线性方程组(-E-A)X=0,⎪⎪⎪⎪⎪⎭⎫⎝⎛→⎪⎪⎪⎪⎪⎭⎫ ⎝⎛--------00000000101001015050050520200202. 基础解系为η1=(-1, 0, 1, 0), η2=(0, -1, 0, 1). 当λ= 6时, 求解线性方程组(6E-A)X=0,⎪⎪⎪⎪⎪⎭⎫ ⎝⎛--→⎪⎪⎪⎪⎪⎭⎫ ⎝⎛----00000000205002052050020520500205. 基础解系为η3=(2, 0, 5, 0), η4=(0, 2, 0, 5).所以属于特征值-1的特征向量为2212221111,E E A E E A +-=+-=. 属于特征值6的特征向量为221242111352,52E E A E E A +=+=.A 在基4321,,,A A A A 下的矩阵为对角形D =diag(-1,-1,6,6).令⎪⎪⎪⎪⎪⎭⎫⎝⎛--=5010050120100201T , 则T -1AT = D =diag(-1,-1,6,6). A 的最小多项式为m(x )=(x +1)(x -6).一些相关题目1. 设⎪⎪⎪⎭⎫⎝⎛=10011011)(λλA , 则R(A(λ))= . A(λ)是否可逆, 为什么?2. 设⎪⎪⎪⎭⎫ ⎝⎛+=100310151)(2λλλA , 则R(A(λ))= . A(λ)是否可逆, 为什么?3. 设⎪⎪⎪⎭⎫ ⎝⎛+++=100030001)(2λλλλA , 则其不变因子是?4.设A 的全部初等因子为32)1(,)2(,+-λλλ, (1) A 是一个几阶矩阵? (2) A 的Jordan 标准形是? (3) A 的不变因子是?5.⎪⎪⎪⎪⎪⎭⎫ ⎝⎛=3130313A 的初等因子是? 最小多项式是? 不变因子的? 6.判断命题是否正确, 不正确者请改正:(1)若n 阶矩阵A 可以对角化, 则A 必有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 (2)若两个n 阶矩阵A 和B 的特征值相同, 则它们相似. (3)若矩阵A 与B 相似, 则它们有相同的特征向量.(4)n 阶矩阵A 不可逆的充要条件是A 至少有一个特征值为零. (5)设A ∈L(V), V s ∈ααα,....,,21, 若A α1, A α2, …,A αs 线性无关, 则s ααα,....,,21线性无关.(6) 设A ∈L(V), V s ∈ααα,....,,21, 若s ααα,....,,21线性相关, 则A α1, A α2, …,A αs 线性相关.(7) 设A ∈L(V), V s ∈ααα,....,,21, 若s ααα,....,,21线性无关, 则A α1, A α2, …, A αs 线性无关.(8) 若B AP P T =, P 可逆, 则A 与B 相似.(9)若对任意的(a,b,c)∈R 3, A (a,b,c) =(a 2. b+c, a+c), 则A 是R 3上的线性变换.(10)矩阵⎪⎪⎪⎭⎫ ⎝⎛⎪⎪⎪⎭⎫ ⎝⎛2212121与相似. (11)设A ∈L(V), dimV=n, 则A 可逆的充要条件是 (a)A 有n 个线性无关的特征向量; (b) A 有n 个互不相同的特征值;(c) A 在V 的某一组基下的矩阵为对角形;(d)A 的特征值均非零; (e)A V=V ;(f) A -1(0)={0}.(12)设A 的初等因子为λ-1和(λ-2)3, 则A 的Jordan 标准形为:(a)⎪⎪⎪⎪⎪⎭⎫ ⎝⎛2221 (b) ⎪⎪⎪⎪⎪⎭⎫⎝⎛212211 (c) ⎪⎪⎪⎪⎪⎭⎫⎝⎛21221 (d) ⎪⎪⎪⎪⎪⎭⎫⎝⎛212121 (e) ⎪⎪⎪⎪⎪⎭⎫ ⎝⎛212121 (f) ⎪⎪⎪⎪⎪⎭⎫ ⎝⎛22121 (g) ⎪⎪⎪⎪⎪⎭⎫ ⎝⎛2121211 (h) ⎪⎪⎪⎪⎪⎭⎫ ⎝⎛212211 7. 填空(1)设s ααα,....,,21线性无关, (s βββ,....,,21)=(s ααα,....,,21)A, 则s βββ,....,,21可逆的充要条件是 .(2)设三阶矩阵A 的特征多项式是323)(23+--=λλλλf , 则|A|= . 设A 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之和=++332211a a a . (3)若A 2=E, 则A 的特征值只能是 . (4)若A 2-3A+2E=0, 则A 的特征值只能是 .(5)设⎪⎪⎪⎪⎪⎭⎫⎝⎛-----=0167121700140013A , 则A 的全部特征值之和λ1+λ2+λ3+λ4= . 全部特征值之乘积λ1λ2λ3λ4= . A 可逆吗?矩阵的三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