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溶⾎性贫⾎的诊断溶⾎性贫⾎的诊断可分成两步:①⾸先明确有⽆溶⾎,应寻找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②查明溶⾎的原因,则须经过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作判断。
⼀、病史除询问发病缓急,主要症状以及病情进程外还应着重询问以下各项:(⼀)地区性强调家庭籍贯,如地中海贫⾎多见于⼴东、⼴西及浙江等沿海地区。
(⼆)家族史近亲中如有贫⾎、黄疸、脾肿⼤者,则有先天性溶⾎性贫⾎可能。
(三)药物接触史药物可诱发免疫性溶⾎性贫⾎,氧化性药物可使不稳定⾎红蛋⽩病及G6PD缺乏症发⽣溶⾎。
(四)引起溶⾎性贫⾎的原发病史如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性贫⾎。
(五)诱发因素如过劳、寒冷刺激及服蚕⾖等。
⼆、体征应注意贫⾎、黄疽、肝脾肿⼤等。
三、实验室检查检查⽬的和步骤有:(⼀)确定是否为溶⾎性贫⾎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和⾻髓代偿功能增强⽽确定。
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1)红细胞计数下降,⼀般呈正细胞正⾊素性贫⾎。
(2)⾎清间接胆红素增多。
⾎清胆红素浓度不仅决定于溶⾎的程度,还决定于肝脏清除间接胆红素的能⼒,故黄疸为轻度或中度,⾎清胆红素⼀般在17.1-51.3ukmol/L(1-3mg/dl)左右,很少超过136.8umol/L(8mg/dl),当黄疸不显时,并不能排除溶⾎性贫⾎。
(3)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
尿内尿胆原和尿胆素常增加。
在肝功能减退时,肝脏⽆能重复处理从肠内吸收来的尿胆原,尿中尿胆原也会增加,故对溶⾎性贫⾎的诊断,价值不是很⼤。
粪内尿胆原是增加的,但粪内尿胆原的定量测定现在已不在⽤作诊断⽅法之⼀。
尿内胆红素阴性,除⾮同时有阻塞性黄疸。
(4)⾎浆结合珠蛋⽩明显减少或消失。
结合珠蛋⽩是在肝脏产⽣能与⾎红蛋⽩结合的清糖蛋⽩,正常值为0.7-1.5g/L(70-150mg/dl)。
⾎管内和⾎管外溶⾎结合珠蛋⽩含量均降低。
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或⽪质类固醇治疗时可以增多。
因此,在解释结果时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5)⾎浆游离⾎红蛋⽩浓度增⾼。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及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及诊断溶血性贫血是一组疾病,其共同特点是红细胞的寿命缩短,导致溶血和贫血。
这种疾病通常由于红细胞在体内被破坏过快或过多引起。
溶血性贫血可以由各种因素引起,包括遗传缺陷、自身免疫反应、感染、药物反应等。
症状溶血性贫血的症状可因类型和严重程度而异。
一些常见的症状包括:•皮肤或黏膜苍白或发黄•疲劳、虚弱、头晕•心悸、心跳过速•黯淡的皮肤色泽•黄疸(黄色皮肤和眼睛)•深色尿在一些情况下,溶血性贫血可能伴有其他症状,例如脾脏肿大、骨髓受累等。
诊断诊断溶血性贫血可以通过一系列检查来确定,包括:1.血液测试:血液检查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首要方法。
包括完整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平均容积等指标。
2.溶血指标:通过测定血液中游离血红蛋白、胆红素、LDH等溶血指标来判断红细胞破坏的程度。
3.脾脏超声或CT检查:溶血性贫血常伴有脾脏肿大,脾脏影像学检查有助于确定溶血的原因。
4.免疫学检测:某些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类型可以通过抗体检测来诊断。
5.遗传学检测:对于一些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基因检测可以明确病因。
治疗治疗溶血性贫血的方法取决于引起溶血的具体原因。
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例如激素、免疫抑制剂等,用于控制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
•脾脏切除:对于因脾脏过度破坏红细胞而引起的溶血性贫血,可能需要切除脾脏。
•输血:在急性溶血危机时,可能需要输血来稳定患者的病情。
•寻找潜在诱因:对于与感染、药物等因素相关的溶血性贫血,需要寻找并避免可能引起溶血的诱因。
综上所述,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引起贫血的疾病,症状各异,诊断需要综合各项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治疗则需要根据具体病因进行个体化处理。
及时诊断和处理溶血性贫血是保障患者生命质量和安全的关键措施。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针对溶血因子、抗原颗粒或抗
体导致红细胞提前破坏而引起的贫血类型。
它具有不一样的诊断标准,目前普遍认为应用多方面诊断才能确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一、血液病理学检查
血液病理学包括血象检查、溶血试验:血象检查中,血红蛋白与血小
板偏低,红细胞分布宽度可增宽,血细胞抗凝试验可出现贫血紊乱;
溶血试验中,完全性溶血试验可显示红细胞减少;呈试可检出免疫性
抗体,表明出现免疫性溶血。
二、抗体检测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采用抗Nikolsky(NA)、反飞行抗体(FA)、反脆皮病毒抗体(CB)和反抗乙型肝炎病毒抗体(AV)的实
验检查,四者均有可能存在。
若其中任一项抗体检出异常,即表明该
患者可能患有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三、病理学检查
病理学检查可以提供初步诊断线索,尤其是处理组织标本后冰冻切片
上可见叠层脱落细胞和少量脱水细胞在原发性贫血中是间接但重要的
诊断证据。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诊断标准主要涉及血液病理学,抗体检测
及病理学检查,从多方面综合考虑才能确诊。
但在确诊此类贫血症状前,应先排除其它原因性贫血,如心血管及消化系统病变,营养不良
甚至贫血病毒侵袭等。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
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骨髓造血的代偿能力而发生的贫血。
要准确诊断溶血性贫血,实验室检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让我们详细了解一下溶血性贫血的实验室检查项目。
一、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是最基本的检查之一。
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通常会出现血红蛋白降低,也就是贫血的表现。
红细胞计数减少,但程度可能不如血红蛋白降低那么明显,导致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大多在正常范围或轻度降低。
网织红细胞计数通常会显著增高,这是因为骨髓造血功能增强,试图弥补红细胞的破坏。
此外,外周血涂片检查也很重要,可能会观察到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碎片、嗜多色性红细胞等异常形态。
二、骨髓象检查骨髓象检查可以反映骨髓的造血情况。
溶血性贫血患者的骨髓通常增生活跃,粒红比例倒置,即红细胞系增生明显活跃,以中、晚幼红细胞增生为主,粒系相对减少。
同时,还可以观察到细胞形态大致正常,可见核分裂象增多。
三、胆红素代谢检查胆红素代谢异常也是溶血性贫血的一个重要特征。
由于红细胞破坏增加,释放出大量的血红蛋白,经过代谢转化为胆红素。
血清总胆红素升高,以非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结合胆红素基本正常。
尿胆红素阴性,而尿胆原明显增加。
四、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试验)这是诊断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重要试验。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检测红细胞表面是否被不完全抗体或补体致敏;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T)检测血清中是否存在不完全抗体。
阳性结果对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五、酸溶血试验(Ham 试验)主要用于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
患者的红细胞在酸化的血清中(pH 68-70),经过 37℃孵育后会发生溶血。
六、蔗糖溶血试验同样对 PNH 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阳性结果提示可能存在 PNH 克隆,但特异性不如 Ham 试验。
七、蛇毒因子溶血试验也是用于诊断 PNH 的一种方法,其原理与 Ham 试验相似。
溶血性贫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
溶血性贫血病因病理、临床表现及诊断要点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ia,HA,溶贫)是指红细胞破坏加速,寿命缩短,骨髓造血功能代偿增生不足以补偿红细胞的耗损引起的贫血。
在各种溶血性贫血中,异常血红蛋白病的调查研究较为广泛,已经有许多国家对异常血红蛋白病在人群中的发生率、患病率等项内容进行系统的调查,我国已于1964年开展了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异常血红蛋白病的调查,琪发病率为0.8%,近年来已在全国开展了调查,其发病率为0.309%,对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在国内普查的结果,发现在广东、广西、四川等地的发生率较高。
根据本病的临床表现和病程转归,可归属于中医学“黄疸”、“虚黄”、“胎黄”、“瘕积”等范畴。
而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可属于“尿血”、“血虚”等范畴。
【病因病理】一、西医1.病因与分类 红细胞破坏过多的根本原因在于红细胞本身的缺陷或其周围因素所致。
一类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多由于红细胞内在因素所导致:①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形红细胞增多症、棘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口形红细胞增多症等。
②红细胞糖酵解酶缺乏:丙酮酸激酶缺乏、己糖激酶缺乏等。
③红细胞核苷酸代谢异常:嘧啶5-核苷酸酶缺乏、腺苷脱氨酶过多等。
④谷胱甘肽代谢、戊糖磷酸旁路酶缺乏: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等。
⑤珠蛋白结构及合成缺陷:地中海贫血、异常血红蛋白病。
另一类为获得性溶血性贫血,多由于红细胞外在因素所致,最主要的是免疫损伤,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异型输血反应;物理和机械损伤亦可引起,如行军性血红蛋白尿、微血管病性溶血;生物因素,如蛇毒咬伤;感染因素如疟疾、弓形体病、伤寒;化学制剂;以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
2.病理(1)红细胞膜的异常:球形红细胞膜的表面面积恰与其内容的体积相符,细胞变形性低,因此球形细胞大多不能通过脾窦中微循环,最后在脾脏中阻留而破坏;红细胞膜存在缺陷,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钠离子进入红细胞速度加快,引起红细胞渗透性肿胀及溶血;红细胞化学成分的改变,如红细胞膜脂质中的磷脂酰乙醇胺甚易被氧化,使细胞膜功能受损,附于红细胞膜蛋白上的硫氢组能与化学物质如氧化剂等发生作用,使细胞受损伤。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由于红细胞寿命缩短、破坏速度增加而引起的贫血症状。
溶
血性贫血可以分为遗传性和后天性两种类型,临床上常见的有遗传性溶血性贫血、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感染性溶血性贫血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其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
首先,对于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临床医生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病史,包括家族史、药物过敏史、疾病史等。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往往有家族史,而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有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病史。
此外,对于感染性溶血性贫血患者,需要了解患者的感染史,特别是对于曾经发生过溶血性贫血危象的患者,需要重点排查感染的可能。
其次,临床医生需要进行相关的实验室检查,以确定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常规
的血液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血涂片检查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网织红细胞检测、血清胆红素测定、血清LDH测定等实验室检查,以
评估溶血的程度和类型。
另外,对于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还需要进行相关的遗传学检查,以确定病因。
例如,对于地中海贫血患者,可以进行地中海贫血基因突变的检测,以确定病因和遗传方式。
最后,临床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例如缺铁性贫血、再生障碍
性贫血等,以确保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准确性。
在进行诊断时,还需要考虑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病史等综合因素,以确定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总之,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引起贫血的疾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针对不同类型的溶血性贫血,其诊断标准也有所不同,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并进行个体化治疗。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溶血性贫血是一组疾病的总称,其共同特征是红细胞寿命缩短,导致贫血。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
下面将介绍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
首先,临床表现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重要依据之一。
患者可能出现贫血、黄疸、脾大等症状。
贫血表现为乏力、疲倦、心悸等,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脾大则是在腹部体检中可以触及。
这些临床表现可以引起医生的高度警惕,进一步进行实验室检查。
其次,实验室检查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关键。
血液常规检查可以发现贫血、红细胞增多、血红蛋白降低等情况,而网织红细胞计数则可以帮助判断骨髓代偿性增生。
血涂片检查可以观察红细胞形态,寻找有无溶血性贫血的特殊红细胞形态。
肝功能、肾功能检查可以判断是否有溶血导致的肝、肾功能损害。
血清胆红素、血清铁蛋白等指标也可以帮助判断溶血的程度和类型。
这些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最后,特殊检查也是诊断溶血性贫血的重要手段之一。
溶血试验可以帮助判断溶血的机制,包括渗透性溶血、免疫性溶血和机械性溶血等。
红细胞脆性试验可以帮助判断红细胞的抗压力,从而判断溶血的程度。
溶血性贫血的特殊检查可以帮助医生进一步明确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溶血性贫血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等多方面的信息。
只有全面、准确地了解患者的情况,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为患者的治疗和康复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医生更好地理解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标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溶血检查项目
溶血检查项目一、引言溶血是指红细胞在体内或外受到破坏而释放出来的血红蛋白进入循环系统,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
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本文将从检查项目入手,介绍溶血检查的相关内容。
二、检查项目1. 血常规血常规是最基础的检查项目之一,也是溶血性贫血患者必须进行的检查之一。
通过对患者的全血进行分析,可以了解其红细胞数量、形态、大小等指标,以及白细胞和血小板等其他指标。
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红细胞数量明显降低,同时红细胞形态也可能发生改变。
2. 补体水平测定溶解过程中涉及到免疫反应和补体系统的参与,因此测定患者体内的补体水平可以帮助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中,补体水平往往较低。
3. 胆红素测定胆红素是溶血性贫血患者体内释放出来的一种物质,其含量可以反映溶血的严重程度。
通过测定患者的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间接胆红素等指标,可以了解溶血性贫血的严重程度。
4. 血型鉴定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进行患者的血型鉴定。
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可能会导致ABO和Rh等血型抗原的变化。
因此,在进行输血治疗时需要格外注意。
5. Coombs试验Coombs试验是一种检查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方法。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抗体或免疫复合物来判断是否存在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Coombs试验分为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和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种。
6. 补体结合试验在进行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诊断时,可以进行补体结合试验。
该试验通过检测患者体内是否存在药物抗体来判断是否存在药物诱发的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7. 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一种直接观察红细胞生成情况的方法。
在溶血性贫血患者中,由于红细胞数量减少,骨髓中可能会出现增生反应。
因此,在某些情况下需要进行骨髓穿刺以确定疾病的类型和严重程度。
三、总结溶血性贫血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诊断和治疗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治规范
血液内科溶血性贫血患者诊治规范溶血性贫血是指红细胞非自然衰老而提前遭受破坏所引起的贫血。
常见的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血红蛋白病、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等。
(一)临床表现1.急性溶血常起病急骤。
多见于异型输血时,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出现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
重症者出现周围循环衰竭。
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阻塞及肾小管细胞坏死,所以最终可导致急性肾衰竭。
2.慢性溶血起病缓慢,症状轻微,具有贫血、黄疸、肝脾大三个特征。
慢性溶血患者由于长期的高胆红素血症可并发胆石症和肝功能损害等表现。
(二)辅助检查可以帮助提供溶血的证据,确定溶血部位,提示溶血的原因。
下述为一般的溶血实验室检查项目,特殊病因学检查方法将在有关疾病章节中讨论。
1.血管外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的检查(1)高胆红素血症:大量溶血时,血清游离胆红素增高为主。
结合胆红素常少于总胆红素的15%。
由于肝清除胆红素能力极强,黄疸常中度或轻度,即使急性大量溶血,血清总胆红素也不超过85.5μmol/L(5mg/dL)。
(2)粪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每日粪便内排出粪胆原量为40~280mg。
当血红蛋白大量分解时,每日粪胆原排泄量可增至400~1000mg,甚至可高达1500mg。
应注意,10%~20%粪胆原可能来自骨髓中红细胞无效生成和血红蛋白胆红素在肝内转换所致。
此外,粪胆原排出量易受腹泻、便秘、抗生素等药物的影响,所以波动较大。
(3)尿胆原排出增多:正常人24h从尿中排出的尿胆原为0~5.9mg。
急性大量溶血时,尿胆原排出量可明显增加。
慢性溶血患者尿胆原量并不增多,仅在肝功能减退不能利用从肠道重吸收的粪胆原时,尿中尿胆原才会增多。
2.血管内溶血时提示红细胞破坏的检查(1)血红蛋白症:正常血浆中有微量的游离血红蛋白,为1~10mg/L。
当大量溶血时,主要是急性血管内溶血时,游离血红蛋白可高达1000mg/L以上。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溶血性贫血(hemolyticanemia)是一个良性疾病,系指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发生的一类贫血。
骨髓具有正常造血6-8倍的代偿能力,如果骨髓增加红细胞生成,足以代偿红细胞的生存期缩短,则不会发生贫血,这种状态称为“溶血”或代偿性溶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常伴有黄疸,称为“溶血性黄疸”。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要根据临床、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网织红细胞计数、骨髓常规检查、血清胆红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血清结合珠蛋白等)一般均可确诊。
血红蛋白尿的发作可作为血管内溶血的标志,血红蛋白快速下降,血红蛋白下降超过1g/dl提示溶血、出血或血液稀释,除外后两者情况后,强力提示溶血性贫血的诊断。
其鉴别诊断如下:一、诊断方法1.外部因素与遗传因素:详细询问病史了解有无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物理、机械、化学、感染和输血等红细胞外部因素。
如有家族贫血史,则提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的可能。
2.临床表现:有急性或慢性溶血性贫血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有红细胞破坏增多或血红蛋白降解、红系代偿性增生和红细胞缺陷寿命缩短三方面实验室检查的依据并有贫血,此时即可诊断溶血性贫血。
3.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内,提示异型输血,PNH,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等溶血性贫血的可能较大;溶血主要发生在血管外,提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红细胞膜,酶,血红蛋白异常所致的溶血性贫血机会较多。
4.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阳性者考虑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并进一步确定原因。
阴性者考虑①Coombs试验阴性的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非自身免疫性的其他溶血性贫血。
二、鉴别诊断以下几类临床表现易与溶血性贫血混淆:1、血及网织红细胞增多:如失血性、缺铁性或巨幼细胞贫血的恢复早期;2、非胆红素尿性黄疸:如家族性非溶血性黄疸(Gilbert综合征等);3、幼粒幼红细胞性贫血伴轻度网织红细胞增多:如骨髓转移瘤等。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
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什么是溶血性贫血?溶血性贫血是由于红细胞在循环系统内受到破坏而导致血红蛋白释放到血浆中过多,进而引起一系列贫血症状的疾病。
溶血性贫血可以分为遗传性和获得性两种类型,病因复杂多样。
溶血性贫血的常见症状1.乏力和虚弱感2.黄疸(黄糜、泛黄)3.贫血的征象4.黑尿5.脾脏肿大溶血性贫血的鉴别诊断方法1.临床表现: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如黄疸的程度、贫血的严重程度、脾脏是否肿大等。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生化指标、血凝指标、尿常规等检查,具体病因决定具体检查内容。
3.溶血试验:主要包括渗透溶血试验、热溶血试验、冷溶血试验等,这些试验可以帮助确定溶血性贫血的类型。
4.遗传学检查:如果怀疑溶血性贫血为遗传性疾病,可以进行相关基因检测确认。
5.影像学检查:如超声检查、CT扫描等有助于评估脾脏的肿大和肝脏情况等。
溶血性贫血的治疗1.针对病因治疗:根据溶血性贫血的具体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如药物治疗、输血、手术等。
2.寻找诱因:避免暴露于可能引起溶血的诱因,如避免接触有害物质或药物。
3.脾切除:对于部分溶血性贫血患者,特别是遗传性溶血性贫血患者,可能需要脾切除。
4.支持性治疗:包括输血、输液、营养支持等,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结语溶血性贫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疾病,鉴别诊断对于确定病因和指导治疗至关重要。
通过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溶血试验、遗传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的方法,可以对溶血性贫血进行准确诊断和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可以帮助患者尽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溶血性贫血诊断与治疗PPT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物 质,如某些药物、化学品等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 适当运动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异常 情况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理状 态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 溶血性贫血的物质, 如某些药物、化学 物质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 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 惯,如合理饮食、 适量运动等
饮食调理:注意营养均衡,多吃富含铁、叶酸、维生素B12的食物 休息与运动:保持充足的休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等 心理支持:保持乐观心态,与家人、朋友交流,缓解心理压力 定期复查:定期到医院复查血常规、肝功能等指标,了解病情变化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 合理饮食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病情变化
脾切除术:适用于 脾功能亢进导致的 溶血性贫血患者, 可减轻脾脏对红细 胞的破坏
骨髓移植:适用于 遗传性溶血性贫血 患者,可纠正基因 缺陷,从根本上治 愈疾病
Part Four
避免接触可能导致溶血性贫血的物质,如某些药物、化学物质等 定期进行血液检查,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 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情绪
避免接触可能引起溶血性贫血的物 质,如某些药物、食物等
保持乐观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增 强自身免疫力
汇报人:
红细胞形态学检查:观察红细胞形态,判 断贫血类型
血红蛋白电泳:检测血红蛋白类型,判断 贫血原因
血清铁蛋白检测:检测血清铁蛋白水平, 判断铁代谢情况
骨髓检查:观察骨髓造血情况,判断贫血 原因
基因检测:检测相关基因突变,判断遗传 性贫血类型
免疫学检查:检测抗体水平,判断免疫性 贫血类型
Part Three
溶血性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
第五节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简称自免溶(AIHA),系免疫识别功能紊乱, 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 , 被单核巨噬细胞清除 破坏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根据抗体的性质及其作用温度的不同分为: 温抗体型: 抗体在37℃最活跃 , 主要属IgG 冷抗体型: 抗体在20℃最活跃 , 主要属IgM
溶血性贫血
【概 念】
溶血 ( hemolytic anemia , HA ) 溶血性疾病 溶血性贫血
【临 床 分 类】
按发病机制分类
(一) 红细胞自身异常所致的HA 1. 红细胞膜异常 (1) 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 遗传性球形、椭圆形、口形、棘形 细胞增多症
成熟红细胞是呈粉红色,中央稍浅,大小近似相等无核 的细胞。
胆红素增高为主 (2)尿常规:尿胆原增多,而胆红素阴性 (3)24小时粪胆原和尿胆原:排出增多
2. 血管内溶血
胆红素 → (肝脏) → (肠道) →粪胆原
(血管外溶血) (红细胞 胞)→ (血管内溶血)
血浆游离游 结合珠蛋白 血红蛋白 游离血红蛋白
↓ (血浆)
↓ 肾
↓ 尿
↓ 尿胆原
(肾
血红蛋白尿 (尿
温抗体型自身免疫溶血性贫血
原发性:原因不明占45% 继发性: 1. 感染:病毒、细菌等 2. 淋巴增殖性疾病:慢淋、淋巴瘤、骨髓瘤等 3. 结缔组织病:SLE、类风关、溃疡性结肠炎 4. 药物:青霉素、头孢菌素、氟达拉宾
【诊断】
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 test) 直接法:测定吸附在红细胞膜上的不完全抗 体和补体, 为诊断AIHA的重要依据 间接法:测定血清中游离的抗体和补体
球形红细胞
椭圆形红细胞
口形红细胞
棘形红细胞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及其实验诊断一、自身免疫性溶血的检验及其应用1.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定义和分类: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是由抗体参与的溶血反应所致的贫血。
这类免疫反应是由于红细胞表面抗原,或与外来的抗原(如药物等)相结合,在相应抗体(IgG或IgM)作用下,或激活补体的参与,导致红细胞凝集或破坏而发生溶血;或在脾或肝脏内的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下被破坏。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见下表。
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分类2.抗人球蛋白试验:包括直接(DATG)和间接(IATG)法(1)原理: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检测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自身抗体(IgG)。
分为检测红细胞表面有无不完全抗体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GT)和检测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的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IAGT),以前者最常用。
直接试验应用抗人球蛋白试剂【抗IgG和(或)抗C3d】与红细胞表面的IgG分子结合,如红细胞表面存在自身抗体,出现凝集反应。
间接试验应用Rh(D)阳性O型正常人红细胞与受检血清混合孵育,如血清中存在不完全抗体,红细胞致敏,再加入抗人球蛋白血清,可出现凝集。
结果:均为阴性。
(2)临床意义:阳性见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药物致免疫性溶贫、输血引起溶贫和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贫。
阴性不能排除免疫性溶贫。
3.冷凝集素试验(1)原理冷凝集素为IgM类完全抗体,在低温时可使自身红细胞、O型红细胞或与受检者血型相同的红细胞发生凝集。
凝集反应的高峰在0℃~4℃,当温度回升到37℃时凝集消失。
参考值:正常人血清抗红细胞抗原的lgM冷凝集素效价小于1:32(4℃)。
(2)临床意义:阳性见于冷凝集素综合征(>1:1000),支原体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疟疾、肝硬化、淋巴瘤及多发性骨髓瘤者亦可增高,但不超过1:1000。
4.冷热溶血试验(1)原理:阵发性寒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患者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冷反应抗体(Donath-Landsteiner抗体),在20℃以下(常为0℃~4℃)时与红细胞结合,同时吸附补体,但不溶血。
溶血性贫血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
溶血性贫血诊疗常规和技术操作规范一、临床诊断1.详细询问病史:包括疾病起始、病情发展过程、家族史等。
特别是与可能的药物过敏、出血病史、感染病史等相关疾病的关系。
2.体格检查:包括皮肤黄疸、肝脾肿大等症状。
3.实验室检查:(1)血液学检查:包括血红蛋白水平、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
(2)红细胞溶血指标:包括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甲状腺钠碘转运蛋白水平等。
(3)免疫学检查:包括抗血小板抗体、抗核抗体等。
(4)遗传基因检测:通过检测相关基因突变来确定遗传性贫血的类型。
二、治疗1.对基础疾病进行治疗:如感染、药物过敏等基础疾病需要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输血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的患者,可以进行全血或红细胞悬液的输血治疗。
根据溶血性贫血的病因和严重程度,可以选择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免疫球蛋白等辅助治疗。
3.药物治疗:如应用免疫抑制剂、激素等药物来达到控制免疫反应的目的。
4.骨髓移植:对于有合适的供者和适应症的患者,可以进行骨髓移植来治疗溶血性贫血。
1.血样采集和保存:采用无添加抗凝剂的真空管采血,避免血小板破坏,同时避免反复冷冻解冻。
采集后应及时离心分离血浆,保存于-80℃的低温冰箱中。
2.血细胞计数:根据实验室设备规范进行分析,遵循设备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范。
3.骨髓穿刺:骨髓穿刺是诊断和确定溶血性贫血类型的重要技术操作,应由有经验的医生或专业技术人员完成。
4.遗传基因检测:遗传基因检测需要密切遵循实验室的操作规范和标准化流程,确保样本采集、保存、运输、分析等每个环节的准确性。
5.输血操作:在进行全血或红细胞悬液输血治疗时,要严格遵守输血操作规范,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和有效性。
总结起来,溶血性贫血的诊疗需要详细的临床诊断和实验室检查,针对不同的病因和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同时在操作过程中严格遵守技术操作规范,确保诊断的准确性和治疗的安全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血性贫血的诊断可分成两步:①首先明确有无溶血,应寻找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②查明溶血的原因,则须经过病史、症状、体征以及实验室等资料的综合分析来作判断。
一、病史除询问发病缓急,主要症状以及病情进程外还应着重询问以下各项:(一)地区性强调家庭籍贯,如地中海贫血多见于广东、广西及浙江等沿海地区。
(二)家族史近亲中如有贫血、黄疸、脾肿大者,则有先天性溶血性贫血可能。
(三)药物接触史药物可诱发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氧化性药物可使不稳定血红蛋白病及G6PD缺乏症发生溶血。
(四)引起溶血性贫血的原发病史如淋巴瘤可伴有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五)诱发因素如过劳、寒冷刺激及服蚕豆等。
二、体征应注意贫血、黄疽、肝脾肿大等。
三、实验室检查检查目的和步骤有:(一)确定是否为溶血性贫血可根据红细胞破坏增加和骨髓代偿功能增强而确定。
1.红细胞破坏增加的证据(1)红细胞计数下降,一般呈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2)血清间接胆红素增多。
血清胆红素浓度不仅决定于溶血的程度,还决定于肝脏清除间接胆红素的能力,故黄疸为轻度或中度,血清胆红素一般在17.1-51.3ukmol/L(1-3mg/dl)左右,很少超过136.8umol/L(8mg/dl),当黄疸不显时,并不能排除溶血性贫血。
(3)尿内尿胆原的排泄量增多。
尿内尿胆原和尿胆素常增加。
在肝功能减退时,肝脏无能重复处理从肠内吸收来的尿胆原,尿中尿胆原也会增加,故对溶血性贫血的诊断,价值不是很大。
粪内尿胆原是增加的,但粪内尿胆原的定量测定现在已不在用作诊断方法之一。
尿内胆红素阴性,除非同时有阻塞性黄疸。
(4)血浆结合珠蛋白明显减少或消失。
结合珠蛋白是在肝脏产生能与血红蛋白结合的清糖蛋白,正常值为0.7-1.5g/L(70-150mg/dl)。
血管内和血管外溶血结合珠蛋白含量均降低。
在感染、炎症、恶性肿瘤或皮质类固醇治疗时可以增多。
因此,在解释结果时须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
(5)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
正常血浆内有少量游离血红蛋白,一般正常不超过50mg/L (5mg/dl),当大量血管内溶血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浓度增高可达2.0g/L(200mg/dl)。
血浆中有高铁血红白蛋白存在时,血浆变成金黄色或棕色,可用分光光度计或血清电泳证明其存在。
在血管内溶血后,它在血液中存在的时间为几小时至几天。
(6)尿内出现血红蛋白(急性溶血)或含铁血黄素(慢性溶血)。
(7)红细胞生存时间缩短,红细胞的生存时间因溶血的轻重不同可有不同程度的缩短,可用放射性铬(51Cr)加以测定,正常红细胞的T1/2(51Cr)为25-32天,此值低于正常表示红细胞的生存时间缩短,也表示溶血增多。
由于放射性核素检验的技术操作不够简单方便,观察时间又长,故临床工作中应用较少,大多用于科研工作。
2.骨髓代偿性增生的证据。
(1)网织红细胞增多。
这是溶血性贫血重要证据之一。
网织红细胞增多至5-20%,急性溶血者可高达50-70%以上,但在发生再障危象时,网织红细胞数可减低或消失。
(2)末梢血中出现有核红细胞,其数量一般不多。
并可见到嗜多色性和嗜碱性点彩红细胞,红细胞大小不匀和异形较明显。
可见到球形、靶形、镰形、盔形或破碎红细胞。
血小板和白细胞计数大多正常或增多,但在某些溶血性贫血时也可以减少。
急性大量溶血可引起类白血病反应。
(3)骨髓内幼红细胞增生明显增多,粒红比例下降或倒置。
少数病例如有叶酸缺乏,可出现类巨幼细胞,经用叶酸治疗后即消失,个别病例如正值“再生障碍危象时”,红系细胞显著减少。
(二)确定属于哪一种溶血性贫血,可根据需要选作下列特殊试验。
1、红细胞形态观察成熟红细胞形态改变可为溶血性贫血诊断提供重要的线索。
如球形红细胞增多,见于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及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靶形细胞提示地中海贫血、血红蛋白E病、血红蛋白C病等;盔形细胞、破碎细胞,表示机械性溶血性贫血;镰形细胞,表示镰形细胞性贫血,数量往往不多。
2、红细胞脆性试验是反映红细胞表面面积与容积比例关系的一种检验方法。
如红细胞表面面积/容积比例缩小。
则脆性增加,比例增大则脆性减低,脆性增高见于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脆性减低见于靶形红细胞症。
3、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试验)测定体内有无不完全的抗体。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患者红细胞上有无附着不完全抗体,间接
抗人球蛋白试验是测定患者血清中有无不完全抗体,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表示自体免疫溶血性贫血,可进一步作①血清学检查以明确抗体的性质;②查明原发病的性质,例如全身性红斑狼疮、淋巴肉瘤等。
4、酸化血清溶血试验(Ham试验)即将患者红细胞与加有1/6N 盐酸的同型正常血清混合。
37℃温箱中孵育1-2小时后,可见溶血现象,即为阳性,阳性结果表示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
糖水溶血试验也作为诊断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之过筛试验。
5、高铁血红蛋白还原试验正常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75%,G-6PD缺乏时还原率降低。
此外,荧光点试验、抗坏血酸-氰化物试验及(或)变性珠蛋白小体生成试验阳性结果也表示G6PD缺乏。
G6PD缺乏决定性的试验需要酶定量,红细胞溶血产物与G6PD和NADP 孵育,以分光光度计340nm测定NADP生成NADPH的还原率。
6、自溶血试验溶血能被ATP纠正而不被葡萄糖纠正提示丙酮酸激酶缺乏。
7、异丙醇试验及(或)热变性试验阳性结果表示不稳定血红蛋白。
8、血红蛋白电泳和抗硷血红蛋白试验用于诊断地中海和其他血红蛋白病。
通过血红蛋白电泳分辩某些血红蛋白及其含量,HbA是正常人Hb主要成分,占95%。
HbA2含量不超过3%,而抗硷试验则是利用HbF对硷性溶液的抵抗力比其他各种血红蛋白高,在硷性溶液中作用一定时间后,其他各种血红蛋白可变性或沉淀,而HbF则不受影响,以此可检查HbF含量小于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