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仲名言名句

合集下载

管仲《管子》10则经典名句,精挑细选,受益匪浅。

管仲《管子》10则经典名句,精挑细选,受益匪浅。

管仲《管子》10则经典名句,精挑细选,受益匪浅。

管仲《管子》10则经典名句,精挑细选,受益匪浅。

1. 人众而不亲,非其人也。

——春秋·管仲《管子·霸言》如果我们拥有一心为公的高尚品德,勇于奉献、勇于牺牲,以他人和集体利益为重,在不断的奉献中,会得到人们的信任,从而能够获得人们的心和忠诚。

如果拥有了和谐而有凝聚力的团队,那么你将乘风破浪,无往而不胜。

2. 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

——《管子·大匡》知晓子女的人,没有谁能够比的上他的父亲。

知晓臣子的人,没有谁能够比得上他的君王。

3. 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和谐团队的基础就是上下同心,要做到这点,上级与下级就要经常沟通,互相信赖,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要以真诚的态度开诚布公地进行交流,绝不能走形式,更不能口是心非。

4. 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

本理则国固,本乱则国危。

霸王之业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就是以人民为根本;这个本理顺了国家才能巩固,这个本搞乱了国家势必危亡。

5. 凡民,从上也。

——春秋·管仲《管子·法法》在团队中,如果领导者陷入偏听偏信之中,就会导致整体利益受到重大损害。

同时,管理者对自己的个人行为和习惯,都要有较强的约束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6. 君失其道,无以有其国;臣失其事,无以有其位。

——《管子·君臣上》君主违背了君王之道,便不能使其国家存在。

人臣如果违背了臣子做事的职责,便不能够保其官位。

7. 上无量,则民乃妄。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第一》俗话说“上梁不正下梁歪”,如果领导者或管理者超越了公司的制度之外,肆意妄为,毫无节制,那么这个团队必然会混乱不堪。

8.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管子?形势》对今日之事有疑惑之处,可以考察古代。

对未来之事有不了解的地方,便可以考察过去。

管仲《管子》精华10句,经典犀利,简短有哲理!

管仲《管子》精华10句,经典犀利,简短有哲理!

管仲《管子》精华10句,经典犀利,简短有哲理!一、明赏不费,明刑不暴。

——《管子·枢言》。

公正的赏罚并不是浪费,公正的刑法也不是暴戾。

二、一国之存亡,在其主。

——春秋·管仲《管子·七臣七主》对于一个国家的兴衰存亡,主要由其国君决定的,对于一个企业,一个家庭来说也是一样,都是有其领导者决定的。

三、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管子·治国》大凡治国的根本原则,就是必须先使百姓富起来。

四、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管子·枢言》耳朵的功能是用来听取的,听到消息后在加以详查,这便可以称作是聪明。

五、无土而欲富者,忧。

——春秋·管仲《管子·霸言》没有土地却想着要去变得富有,这样是不可能做到的。

那么在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知识就会匮乏,能力就会消弱,对未来的发展,将是极其不利的。

六、举事而不时,力虽尽,其功不成。

——管仲《管子·禁藏》做事情如果不能够看准时机,即便是力气用尽了,最终也不会取得成功。

七、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管子·治国》。

安定的国家往往是富足的,而动乱的国家一定是贫困的。

八、不为爱亲,危其社稷。

——春秋·管仲《管子·七法》当国家利益和私利产生冲突时,应该毫不犹豫地以国家利益为重,自己、家庭和亲属的利益在任何情况下都小于国家利益。

九、上失其位,则下逾其节。

——春秋·管仲《管子·牧民》君主如果随意脱离职位不行为君之道,那么臣子就会改变气节不行为臣之道。

十、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管仲——《管子·心术》能够和气待人,便能够换的别人兄弟般的亲近,恶语相迎,就会使得兵戈相向。

管子名言名句带翻译

管子名言名句带翻译

管子名言名句带翻译1.管子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上服度,则六亲固,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这句话运用的是“互文”手法,意仓禀衣食实足则要知礼节,知荣辱。

可按字面意思理解为粮仓充实,百姓才懂得礼节制度;衣食丰足,百姓才知道荣誉耻辱。

管仲有“四维”论:即“礼、义、廉、耻是国家得以维系的精神支柱”,而“四维不张,国乃死亡”。

唯物辩证论讲: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文明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对精神文明建设起决定作用.马斯洛也有需求理论。

这句话通俗理解就是商品和文化的问题,物质上富足了,精神上也要相应发展。

我不反对物质决定意识说,但是现实生活中精神建设和物质建设总是步调不一,似乎精神“体力不支”,若要跟上物质的步伐难免有点儿“力不从心”。

精神是文化的体现,物质也是文化的体现,社会更是文化的体现。

管子这一论断体现了“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的思想,应该肯定,但是事物都是双方面的,不能否认物质发展的同时,对人文精神也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现今即便高度文明的国度也不可避免黄赌毒。

就像中国的改革开放,好的东西进来了,经济发展了,同时也不可避免的也会有一些“苍蝇”之类的东西。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你以什么“经”,什么“道”,什么“纲”,什么“常”为上层建筑,而是以什么为“本”,以什么为“源”,历数前朝今世,谁是真正的主人?谁是真正的本?恐怕没有吧?!2.管子简介名言管子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谥敬,被称为管子、管夷吾、管敬仲,颍上(今安徽省颍上县)人,中国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周穆王的后代。

春秋时期齐国著名政治家、军事家,周穆王之后代。

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有“春秋第一相”之誉,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所以又说“管夷吾举于士”。

国学管仲名言40句(李仁贵珍藏版)

国学管仲名言40句(李仁贵珍藏版)

国学管仲名言40句(李仁贵珍藏版)1、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译文:不去尝试办不到的事情,不去追求得不到的东西,不居于不能持久的地位,不推行不可重复的政策。

2、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译文:天地万物,任何事,都是如此,到达了一定程度,就会向着相反的方向发展,盛则衰,物极必反。

3、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译文:自己道德高尚,就不会被外界不正的东西所迷惑。

4、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译文:遇到了骄纵、傲慢、急躁、暴戾的人,就不要跟他做朋友。

5、爱人不私赏也,恶人不私罚也。

译文:不能因为喜欢一个人,就私自给予他奖赏,也不能因为厌恶一个人,就随意找借口惩罚他。

6、节欲之道,万物不害。

译文:能克服自己的私欲,什么祸害对你都是无可奈何的了。

7、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

译文:人在年幼时就开始学习,用心容易专一,没有别的事情干扰,所以容易学成。

8、身不善之患,毋患人莫己知。

译文:应该忧虑的是自身不好,而不该忧虑别人不了解自己。

9、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

译文:人一定要懂得“礼”之后才能产生恭敬之心,产生恭敬之心以后才能有所尊敬,有所礼让。

10、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未之有也。

译文:意见正确而不被采纳,意见错误而不被废止,有功的人得不到奖赏,有罪的人得不到惩治,这样能够治理好百姓国家的,从来没有过。

11、不能兆其端者,灾及之。

译文:不能察觉事情发生前所显示出的端倪的人,灾难就要降临到他身上。

12、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译文:为人高傲自夸,喜欢独断专行,这是行事办事的祸患。

13、耳司听,听必顺闻,闻审谓之聪。

译文:耳朵是负责听的,听了之后再加以审察,这叫做聪明。

14、强而骄者损其强,弱而骄者亟死亡。

译文:强大但是骄傲就会削弱力量,弱小而骄傲只会加速灭亡。

15、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彼矜者,满也;满者,虚也。

满虚在物,在物为制也。

荀子管仲墨子韩非子泰勒斯 名言警句

荀子管仲墨子韩非子泰勒斯 名言警句

荀子管仲墨子韩非子泰勒斯名言警句
1. 荀子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就像盖房子,一砖一瓦地积累,才能建成坚固的大厦。

你想想,学习知识不也是这样吗?每天学一点,时间久了就会有大收获呀!
2. 管仲讲:“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这不就好比一个人,只有吃饱穿暖了,才会去追求更高的道德和荣誉嘛,多浅显易懂的道理呀!
3. 墨子言:“兼相爱,交相利。

”这不就是告诉我们大家要相互关爱、相互帮助吗?就像朋友之间,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多和谐呀!
4. 韩非子曰:“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哎呀,这多有意思,就像我们遇到问题,要用对方的方法来反击对方,是不是很巧妙呢?
5. 泰勒斯说:“水是万物之源。

”哇塞,想想看呀,没有水我们能活下去吗?水对我们的生命是多么重要呀!
6. 荀子还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这就像跑步,坚持跑下去,总会到达终点,难道不是吗?
7. 管仲也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培养一个人就像种一棵树,需要时间和耐心呀!
8. 墨子又言:“言不信者,行不果。

”你说说,一个不讲信用的人,做事情能成功吗?肯定不能呀!
9. 韩非子再有:“法不阿贵,绳不挠曲。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就像太阳照耀大地,不会因为谁而特殊,多公平呀!
10. 泰勒斯还讲:“过分的执着会带来毁灭。

”这就好像我们如果太固执,可能会走入死胡同,不是吗?
我觉得这些名言警句都非常有智慧,能给我们很多启示和帮助,让我们在生活中少走弯路,更好地成长和进步。

管仲的十个经典名言

管仲的十个经典名言

管仲的十个经典名言管仲是我国古代春秋时期鲁国的重要政治家和改革家,他对于国家的统治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管仲的思想理念和智慧不仅体现在其实际工作中,还体现在他的许多经典名言中。

下面就是管仲的十个经典名言及其相关参考内容。

1. "以德济人,以力教人":管仲提出了以德治国和以力教化的理念,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和教育的必要性。

他主张通过德行来影响人们的行为,通过教育来提高人们的品德。

2. "以法控人,以德化人":管仲强调法律的作用,认为法律可以约束人们的行为,但对于长远的发展来说,培养良好的德行才是根本。

3. "君子以义舍命":管仲强调了君子应该具备的高尚品质和道义观念,他认为一个君子应该能够舍弃自己的生命来维护正义和公平。

4. "治大国如烹小鲜":管仲比喻治理大国如烹调小菜一样,需要掌握火候、配料的准确度,注重细致和周密的管理。

5.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管仲提出了以人民为重、国家为次、君王为轻的政治理念,强调了依靠人民的力量和智慧来推动社会的发展。

6. "君子贫而乐,贱而荣":管仲强调了君子的高尚情操和自我修养,他认为即使生活贫寒或地位卑微,一个君子也可以保持快乐和自尊。

7.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管仲强调了个人的努力和自我提升的重要性,他认为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就是强者不断进取,而君子也应该如此。

8. "不幸而知己,乱世而识贤":管仲强调了在逆境中才能真正了解朋友的价值,同时指出在乱世中才能看清真正的贤者。

9. "无罪者不可杀,有罪者不可放":管仲提出了公正、严明的法治原则,强调了应该给予每个人相应的处罚或奖励。

10. "未睹非石,行不由径":管仲强调了要真实地看待问题和现实,不能被虚假的幻想蒙蔽,同时也要坚持正道去实现目标。

管仲经典语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经典语录: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管仲经典语录:仓廪实⽽知礼节,⾐⾷⾜⽽知荣辱
1、仓廪实⽽知礼节,⾐⾷⾜⽽知荣辱。

2、勿烦勿乱,和乃⾃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定。

3、⼠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4、事者,⽣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5、道德当⾝,故不以物惑。

6、不作⽆补之功,不为⽆益之事。

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8、⾐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9、福不择家,祸不索⼈。

10、朝忘其事,⼣失其功。

11、异于常情之举,必定暗藏⾮常之企图。

12、善⽓迎⼈,亲如弟兄;恶⽓迎⼈,害于⼽兵。

13、政之所兴在顺民⼼,政之所废在逆民⼼。

14、圣⼈畏微,⽽愚者畏明。

15、东海致⽐⽬之鱼,西海致⽐翼之鸟。

16、利之所在,虽千仞之⼭,⽆所不上;深源之下,⽆所不⼈焉。

17、⼀年之计,莫于树⾕;⼗年之计,莫于树⽊;百年之计,莫于树⼈。

18、骄倨傲暴之⼈不可与交。

19、天下不患⽆⾂,患⽆君以使之。

天下不患⽆财,患⽆⼈以分之。

20、今⽇不为,明⽇亡货。

昔之⽇已往⽽不来矣。

管仲最智慧的十句话,认真阅读,提高见识

管仲最智慧的十句话,认真阅读,提高见识

管仲最智慧的十句话,认真阅读,提高见识
1、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2、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3、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4、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5、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

6、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8、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9、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10、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名人故事】管仲

【名人故事】管仲

【名人故事】管仲【管仲名言】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

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量力而知攻。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关于管仲的名言】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

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知子莫若父。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善人者,人亦善之。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励志名言大全:管仲的名言

励志名言大全:管仲的名言

励志名言大全:管仲的名言管仲的名言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

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

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信不足,安有信。

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

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管仲《管子》中的10句精华,字字珠玑,蕴含人生智慧!

管仲《管子》中的10句精华,字字珠玑,蕴含人生智慧!

管仲《管子》中的10句精华,字字珠玑,蕴含人生智慧!管仲《管子》中的10句精华,字字珠玑,蕴含人生智慧!1.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管子·法法》。

沽名钓誉的人,不是有道德的人。

2.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管子·形势》。

懒惰而又奢侈的人,就会变得贫困潦倒。

勤俭又节俭的人,便会十分富足。

3.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管子·乘马》。

今天如果不努力做事情,明天财富便会缺少。

昔日的时光已然过去,再也不会回来。

4. 矜物之人,无大士焉。

——《管子·法法》。

矜:矜持、骄傲。

骄傲矜持的人群中,是不会出现伟大的人物的。

5. 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管子·戒》。

贯:贯通。

听到一句话便能够贯通万物,这边叫做懂得道。

6. 一夫不耕,民或为之饥;一女不织,民或为之寒。

——《管子·轻种甲》。

一个农民不去耕种,便可能会有人挨饿。

一个妇女不去织布,便可能有人忍受饥寒之苦。

7.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管子·乘马》。

太过于节俭,就会损伤生产的发展。

太过于奢侈,就会造成财物的浪费。

8.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管子·形势》。

早晨忘记了应当做的事情,到了晚上就不会取得任何功劳。

9. 先大功,政自小始。

——《管子·问》。

问事应先从大处开始,治国则要由小处入手。

10. 金玉货财之说胜,则爵服下流。

《管子·立政九败解》。

如果身处上位的人都贪财好利,下面的人一定会投其所好,就会用钱财去买官爵。

从而导致参政的人都是下流纸杯。

管仲《管子》浓缩成的10句话

管仲《管子》浓缩成的10句话

管仲《管子》浓缩成的10句话1. 人主能安其民,民事主如父母。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形势解》。

君主如果能使民众安定,那么民众就能像侍奉父母一样地去侍奉他。

2. 不胜其任者,废免。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明法解》。

不能胜任所担负的职务,就应该罢免。

领导者必须有承担责任的能力,否则公司就会陷入困境之中,这时就需要相应的制度对领导者作出考核,一旦不能胜任,就要迅速作出更换。

3. 失天之度,虽满必涸;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形势》。

违背天道法则,虽然可以暂时丰满,但最终一定会枯竭。

上下不和,虽然暂时能够安定,但最终一定会危亡。

4.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形势》。

万事万物生长,虽然内容有所不同,但是最终还是同归一理,从古至今,都是这样。

5. 不以物乱官,不以官乱心,是谓中得。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内业》。

不要让外物扰乱了感官,也不要让感官扰乱了心智,这就叫做心中有所得。

6. 财匮而令虐,所以失其民也。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君臣下》。

财力匮乏,但是政令却十分暴虐,这便是失去民心的原因。

7. 一国之人,不可以皆贵。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立政》。

一个国家的所有人不可以都做官。

人总是处于某种关系之中,尤其是在工作中,一定会处于领导或被领导的地位,若想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并享受工作的过程,就必须安于自己的位置,因为不能每个人都成为领导者。

安于自己的位置,并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对个人或组织的发展都是有利的。

8. 言是而不能立,言非而不能废,有功而不能赏,有罪而不能诛,若是而能治民,未之有也。

语出春秋·管仲《管子·七法》。

意见不能被正确的采纳,意见因错误而废弃,有功的人不能够得到奖赏,有罪的人不能够得到应有的惩罚,这样做能够治理百姓,是从来没有听过的。

管仲的名言

管仲的名言

精心整理管仲的名言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

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量力而知攻。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上。

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知子莫若父。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管仲《管子》最精辟的十句话,读懂经典,受益终身

管仲《管子》最精辟的十句话,读懂经典,受益终身

管仲《管子》最精辟的十句话,读懂经典,受益终身管仲(公元前723年-约公元前645年)汉族,名夷吾,又名敬仲,字仲,春秋时期齐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颍上(今安徽颍上 )人。

史称管子。

1、舍本事而事末作,则田荒而国贫矣。

出自《管子·治国》。

释义:抛弃农业而从事经商,就会使天地荒废,使国家贫穷。

本事:农业。

末作:指工商业。

2、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出自《管子·八观》。

释义:人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3、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出自《管子·牧民》。

释义: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顺应民心;政令所以废弛,是因为违背了民心。

4、杜事之于前,易也。

出自《管子·侈靡》释义:不好的事情在没有发生前就加以杜塞,这是很容易的。

5、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出自《管子》。

释义:多说话说得不当,不如少说。

6、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出自《管子·形势》。

释义:懒惰又奢侈,生活就会贫困;勤劳而节俭,生活就会富足。

7、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

出自《管子·宙合》。

释义:景,同“影”。

响,回声。

弯曲的东西,影子不会把它改直;难听的声音,回声不会将其美化得动听。

这句话说明有其因必有其果的道理,有劝人为善莫为恶的喻义。

8、赋敛厚,则下怨上矣。

出自《管子·权修》。

释义:赋税过于繁重,老百姓就会怨恨君主。

说明要减轻百姓的负担,才能平复民怨。

9、取于民有度,用之有止,国虽小必安;取于民无度,用之不止,国虽大必危。

出自《管子·权修》。

释义:向百姓征收赋税有限度,花费有节制,即使国家小也一定能够保持安定;向百姓征收赋税没有限度,花费又没有节制,即使国家再大也必然会有危机。

10、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出自先秦《管子·形势解》。

释义:大海不排斥每一条涓涓细流,所以能够汇成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广阔洋面;高山不排斥每一粒尘土与每一块石头,所以能够积聚成高耸的山峰;明主爱护民众,所以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戴而建立起泱泱大国;书生虚心向学,所以能够成为学识渊博的圣人。

[管仲经典语录]管仲

[管仲经典语录]管仲

《[管仲经典语录]管仲》摘要: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1. 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2. 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3. 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4. 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5. 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6. 量力而知攻。

7. 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8. 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9. 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10. 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11. 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12. 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13.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14. 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15. 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16. 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17. 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18. 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19. 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20. 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21. 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22. 知子莫若父。

23. 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24. 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25. 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26. 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7. 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28. 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29. 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30. 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31. 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32. 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33. 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34. 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35. 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36.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管子》的十句经典名言

《管子》的十句经典名言

《管子》的十句经典名言一,欲王天下,而失天之道,天下不可得而王也。

——《管仲.形势》顺天者生,逆天者亡。

要想一统天下,做事却违背天道,那天下就不可能被他统一了。

天道就是自然规律,无论做什么事,要是不遵守自然规律,必然以失败告终。

二,能予而无取者,天地之配也。

——《管仲.形势》如果能做到给与老百姓利益,却不向老百姓索取报酬,这样便和天地一样伟大了。

大自然养育万物,而从来不会索取,人应该效法自然,如果违反这条自然规律,只知索取,不愿付出,必遭失败。

三,闻一言以贯万物,谓之知道。

——《管仲.戒》只听到一句话,就能融会贯通,明白万事万物的道理,那你就算是这点体悟“道”的道理了。

天地万物是个整体,人身也是个整体,在现代医学上也可以证明,抽一点血,便知全身的健康状况,就是这个道理。

四,道在天地之间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

——《管仲.心术上》道在天地之间,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像天地一样永恒。

说它大,就大到无限,没有穷尽;说它小,就小到无限,小到无法形容。

五,虚而无形谓之道。

——《管仲.心术上》道不是一个具体的事物,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没有任何具体的规定性,不能用视觉、嗅觉、味觉、听觉等具体的感觉觉察到。

六,无德无怨,无好无恶,万物崇以,阴阳同度,曰道。

——《管仲.正》无所爱憎,无所偏私,视天下万物为一体,对阴阳两方面一视同仁,不因事物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看法,这就是道。

七,凡人之生也,天出其精,地出其形,合此以为人。

——《管仲.内业》人的生命是以元气为根本的,由天给予精气,由地培养成形体,精气和形体两者结合而成为人。

八,人情不二,故民情可得而御也。

——《管仲.权修》人的情欲和需求没什么两样,知道了自己的需求,就能知道别人的需求,只要能了知人民的思想行为和愿望想法,就可以统御他们了。

这句话也和儒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一致。

九,得众而不得其心,则与独行者同实。

——《管仲.参患》即使国家人口众多,军队很多,但得不到他们的衷心拥护,仍然和独夫一样,所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管仲的经典名言(71条)

管仲的经典名言(71条)

管仲的经典名言(71条)管仲的名言更多名人>>1、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2、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3、利莫大于治,害莫大于乱。

4、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5、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6、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7、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8、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10、一年之计,莫若树谷;十年之计,莫若树木;终身之计,莫若树人。

11、不为重宝亏其命,故曰令贵于宝;不为爱人而枉其法,故曰法爱于人。

12、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13、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14、明法制,去私恩。

夫令必行,禁必止。

15、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16、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17、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18、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19、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20、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21、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22、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23、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24、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25、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26、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7、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28、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29、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30、知子莫若父。

31、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32、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33、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34、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35、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36、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37、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38、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39、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40、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仲名言名句
1、知子莫若父。

2、量力而知攻。

3、信不足,安有信。

4、朝忘其事,夕失其功。

5、钓名之士,无贤士焉。

6、凡用兵者,攻坚则轫,乘瑕则神。

7、事者,生于虑,成于务,失于傲。

8、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9、观其交游,则其贤、不肖可察也。

10、天下不患无财,患无人以分之。

11、小谨者不大立,訾食者不肥体。

12、事将为,其赏罚之数必先明之。

13、金与粟争贵,乡与朝争治。

14、俭则伤事,侈则伤货。

15、独王之国,劳而多祸。

16、善人者,人亦善之。

17、务为不久,盖虚不长。

18、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

19、多言而不当,不如其寡也。

20、凡将举事,令必先出。

21、罚避亲贵,不可使主兵。

22、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23、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24、誉不直出,而患不独生。

25、邪气袭内,正色乃衰。

26、忧郁生疾,疾困乃死。

27、福不择家,祸不索人。

28、伐矜好专,举事之祸也。

29、兵者外以除暴,内以禁邪。

30、天道之数,至则反,盛则衰。

31、有道之君,行治修制,先民服也。

32、不言之言,闻于雷鼓。

33、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34、微邪,大邪之所生也。

35、骄倨傲暴之人不可与交。

36、治国常富,而乱国必贫。

37、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38、言不得过实,实不得延名。

39、圣人能生法,不能废法而治国。

40、圣人畏微,而愚者畏明。

41、志毋虚邪,行必正直。

42、善用兵着无沟垒而有耳目。

43、道德当身,不以物惑。

44、不作无补之功,不为无益之事。

45、利莫大于治。

害莫大于乱。

46、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47、今日不为,明日亡货。

昔之日已往而不来矣。

48、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

49、一言得而天下服,一言定而天下听,公之谓也。

50、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

51、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比翼之鸟。

52、圣人若天然,无私覆,若地然,无私载也。

53、草茅弗去,择害禾谷;盗赋弗诛,则仿良民。

54、圣人能辅时,不能违时。

智者善谋,不如当时。

55、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

56、善气迎人,亲如兄弟,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57、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58、起居时,饮食节,寒暑适,则身利而寿命益。

59、衣冠不正,则宾者不肃。

进退无仪,则政令不行。

60、善气迎人,亲如弟兄;恶气迎人,害于戈兵。

61、不务天时则财不生,不务地利则仓廪不盈。

62、令重于宝,社稷先于亲戚;法重于民,威权贵干爵禄。

63、粟者,王之本事也,人主之大务,有人之涂,治国之道也。

64、闻贤而不举,殆;闻善而不索,殆;见健而不使,殆。

65、不为不可成,不求不可得;不处不可久,不行不可复。

66、黄金者用之量也,辨于黄金之理则知侈俭,知岱侈俭则百用节矣。

67、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

68、均地分力,使民知时也。

民乃知时日之蚤晏,日月之不足,饥寒之至于身也。

69、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

万事之生也,异趣而同归,古今一也。

70、积于不涸之仓者,务五谷也;藏于不竭之府者,养桑麻育六畜也。

71、利之所在,虽千仞之山,无所不上;深源之下,无所不人焉。

72、法者,天下之仪也。

所以决疑而明是非也,百姓所具命也。

73、令则行,禁则止,宪之所及,俗之所被,如百体之从心,政之所期也。

74、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75、凡牧民者,必知其疾,而忧之以德,勿慎以罪,勿止以力。

慎此四者,足以治民也。

76、法制不议,则民不相私;刑杀不赦,则民不偷于为善;爵禄毋假,则下不乱其上。

77、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言大人之行,不必以先帝常,义立之谓贤。

78、不能知人,害霸也;知而不能任,害霸也;任而不能信,害霸也;既信而又使小人参之,害霸也。

79、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明主不厌人,故能成其众;士不厌学,故能成其圣。

80、勿烦勿乱,和乃自成,能正能静,然后能定,执一不失,能君万物,是故止怒莫若诗,去忧莫若乐,节乐莫若礼,守礼莫若敬,守敬莫若静,内静外敬,能反其性,性将大定。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请按需要编辑修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