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

合集下载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案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案 20232024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一、教学内容1. 物体的运动:学习物体在空间中的运动状态,包括静止、匀速直线运动、加速直线运动等。

2. 速度:理解速度的概念,掌握速度的计算公式,以及速度的变化与加速度的关系。

3. 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学习利用刻度尺、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从而计算速度。

4. 直线运动:研究物体在直线运动中的速度变化规律,理解匀速直线运动和加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5. 曲线运动:初步了解物体在曲线运动中的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以及曲线运动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的运动状态,能够判断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

2. 掌握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能够计算物体的速度。

3. 学会使用刻度尺、秒表等工具测量物体的运动距离和时间,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 理解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能够分析实际问题中的运动情况。

5.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速度的计算,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

2. 教学重点: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的运用,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以及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刻度尺、秒表、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测量工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身边的物体运动情况,如自行车、汽车、跑步等,引导他们思考如何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物体的运动状态、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以及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3. 例题讲解:分析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运动规律。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物体运动、速度计算的练习题,让学生当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实际问题中的运动情况,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物体的运动状态2. 速度的概念和计算公式3. 测量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4. 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特点七、作业设计1. 判断物体运动状态的题目:如自行车是静止还是运动?2. 计算速度的题目:如一辆汽车行驶了200米,用时10秒,求汽车的速度。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一、知识回顾1.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_____着,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一个选定的_____而言。

2.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________的物理量,速度公式是_________,单位是_____。

单位换算:36km/h=_______m/s、5m/s=______km/h、2m/s=______cm/s、300cm/min=______m/s。

3.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_____。

4.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粗略的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5.测量长度的常用工具是_______,测量时,要观察____和_____,视线要与尺面_____,读数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的_____。

6.长度的主单位是______,47.3厘米=_____米= 纳米。

7.某同学测量某物体长度时,三次测量的记录是2.13厘米、2.16厘米、2.14厘米,那么测量的平均值是_______厘米,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

8.测量结果由________和_________两部分组成。

测量时,测得的结果不会跟真实值一致,必有些差异,这种差异叫做_______,在实验室中减小它的方法是_______。

二、典型例题【例题1】某同学用卷尺测自己的身高为1.724m,那么这卷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_。

如果改用cm作单位,该同学的身高应记为_________cm。

【例题2】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mm。

【例题3】在测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中:(1)本实验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2)某班同学在测速度时,四位计时员记录了张红同学通过10m,20m,30m和40m处的时间,并记录如下:根据数据计算出张红的速度,并填入表格中路程(m)10 20 30 40时间(t) 3.2 5.2 6.8 8.2速度(m/s)【例题4】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如果遇到危急情况,司机常要紧急刹车.从发现情况到汽车停止的距离叫做停车距离,停车距离等于反应距离加上制动距离.下表是司机驾驶小汽车时,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的统计数据.速度(千米/时) 反应距离(米) 制动距离(米) 停车距离(米)20 4 2 640 8 8 1680 16 32 48100 20 50 70(1)请利用表中数据,在坐标图中用平滑曲线绘出制动距离随速度变化的曲线。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学案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单元复习学案 20242025学年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如速度、加速度等。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尺子、计时器。

活动过程:一、引入(5分钟)1. 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投掷篮球,引导学生思考物体运动的本质和特点。

二、知识梳理(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内容,包括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等。

2. 学生自主整理笔记,教师巡回指导。

三、实践活动(10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如计算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

2. 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回指导。

2. 学生反思学习过程,分享收获和不足。

活动重难点:重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

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对物体运动的基本概念和描述物体运动的物理量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然存在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实际问题的解决,通过更多的生活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同时,我计划进行一次户外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和分析物体的运动,以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希望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以提高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活动环节的设计我选择了计算运动员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这个实际问题,是因为它能够很好地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在这个问题中,学生需要运用速度、时间和距离等物理知识,通过计算得出运动员的平均速度。

这个问题既能够让学生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又能够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理的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理的运动》导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理的运动》导学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理的运动》导学案苏科版复习课【学习目标】认识匀速直线运动及其规律;了解变速直线运动定义及判断方法;知道平均速度的物理意义;知道世界处于不停的运动中,能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

【重点难点】本章重要知识点的梳理及速度公式的应用,【学习过程】1、引导学生复习巩固以下概念(1)我们把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其运动特点是:物体在一条直线上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都,这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2)我们把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3)叫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4)叫做参照物,由于参照物选取的不同,对于同一个物体,我们可以说它是运动的,也可以说它是静止的,机械运动的这种性质叫运动的。

2、典型例题例1上海的发展日新月异,国内首座开启式旋转景观桥在北外滩建成。

该桥长约22 m,一辆摩托车以10m/s的速度沿直线匀速通过此桥,需 s ;以桥为参照物,摩托车是的( 选填“静止”或“运动”)。

例2坐在逆流而上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的()A、河岸上的树B、河水C、迎面驶来的船D、船舱例3在万家福商场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例4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B、甲车的速度为10m/s,乙车的速度为2m/sC、经过6s,甲、乙两车相距2mD、经过5s,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m例5看电视直播足球赛时,我们常常感觉到运动员跑得很快,但实际上他们始终处于电视机屏幕上,这是为什么?例6、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2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6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及换算。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会选用适当的刻度尺正确测量长度。

3.能根据常见的周期现象估测时间,4.知道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结果由数值和单位组成,知道测量有误差,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学习重点】1.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根据日常经验或物品粗略估测长度3.误差和错误的区别【学习难点】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正确测量长度和时间【课前预习】1. 长度测量的常用的工具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比主单位大的单位有、比主单位小的单位有、、、、和。

2.刻度尺的使用规则①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和零刻度线,②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下一位,③测量结果由和组成。

3. 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1)127km= m= mm (2)25nm=μm =mm(3)5.2×108m=km= mm(4)4.7cm= mm= m4.在下列数据后填上合适的单位:(1)小民的身高为17.2________. (2)教室的的长度850_______.(3)乒乓球的直径为4.0_________. (4)一根头发的直径约70_____.5.人民币壹元硬币的厚度最接近于()A.0.2μm B.0.2mm C.0.2cmD.0.2dm6.教室的宽度大约是()A.60mmB.60cmC.60dmD.60m7.下列各物体中最接近8×104μm的是()A.一张课桌的长度 B.一支粉笔的长度 C.一只文具盒的长度 D.一只乒乓球的直径8.如图所示,甲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_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乙图刻度尺所测物体的长度应为________cm,数据中的准确值是________,估计值是________.【课堂导学】1、组内助学2、小组展示3、精讲点拨【活动一】、长度的单位及测量讨论:你知道的长度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是什么?【活动二】、刻度尺的使用1.取出你的刻度尺,仔细观察一下量程、分度值2.测物理课本长度,总结得出正确的使用方法刻度尺的使用注意事项:1)会放:使有刻度的一边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2)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3)会读: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4)会记:记录测量结果要写出数字和单位.【活动三】.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1)讨论:A.小明的测量方案如下:直接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B.小刚的测量方案如下:①先测量50张纸的厚度L;②根据厚度d=L/50计算。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三、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 三、直线运动导学案 苏科版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三、直线运动导学案(一) 一、基础知识1、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就是直线运动。

2.经过的路线是 的运动就是曲线运动。

3、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运动属于直线运动?哪些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举例:直线运动:百米赛跑, 、 等。

曲线运动: 、 等。

二、难点思考 (1)1、探究实验“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时将1米长的内封气泡的玻璃管竖直靠在黑板上,使气泡由管底竖直上升,观察气泡的运动情况中如何测出气泡通过10cm 、20cm 、30cm 和40cm 所用的时间?写出你设计方案。

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 路程(cm ) 0.2 0.4 0.6 0.8 1.0 1.2 时间(s ) 速度(cm/s )作出s-t 图、v-t 图。

2.我们把 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

日常生活中的运动近似是匀速直线运动有 、 等。

3. 运动速度的定义式:v=st说明: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来说,速度大小与路程多少和时间长短 关。

4. 叫变速直线运动。

平均速度的概念:v=s t注意:只能大体上反映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快慢程度,它只表明一种平均“快慢程度”,所取路程、时间不同,平均速度也不同。

因此说平均速度时必须说明哪一段时间或路程才有意义。

三、献出你的疑惑四、自我尝试1、光的传播速度为3×10m/s ,光从太阳到地球所需时间为8min20s ,试求太阳和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合 km.2、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第1s 运动了10m 的路程,第2s 、第3s 所通过的路程都是10m ,那么该物体在3s 内的运动 ( )A.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是变速直线运动C.可能是匀速曲线运动D.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 3、下面四个物理图像中能够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A.a 、cB.b 、cC.a 、dD.b 、d一、典例分析 1、小明和小李两个同学在研究水玻璃管中的气泡的运动规律时,画出了气泡运动的s-t 图像,哪个同学记录的气泡运动的速度快?________2. 一辆小汽车在合宁高速公路上行驶,司机在车到如图所示的A 处时,看了一下手表,为13:20,到B 处时,他又看了一下表,为14:00,则小汽车在AB 之间的平均速度是___km/h 。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文档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对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复习。

复习内容主要包括:1. 物体的直线运动,涉及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

2. 变速直线运动,包括加速和减速运动,加速度的概念。

3. 曲线运动,圆周运动和抛物线运动的特点。

4. 相对运动和参照物的选择。

5. 动力和阻力的概念,以及它们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熟练掌握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学生能理解并应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的概念。

3. 学生能通过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难点: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导学案、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体育比赛中运动员跑步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和运动规律。

2. 知识回顾:复习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3.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讲解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以及动力和阻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进行个别辅导和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主要包括:1. 物体的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公式。

3. 动力和阻力的概念及其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

七、作业设计:1. 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

2. 选取一个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题,并将解题过程写成报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学生可以进一步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如非匀速直线运动和复杂曲线运动的特点,提高自己的物理素养。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八物理上全套导学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苏八物理上全套导学案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套导学案第五章物体的运动一、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第2课时)【课前预习】1、测量时由于会产生误差,用_____ 可以减小这种误差。

2、你怎样用刻度尺测量一张纸厚度的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你能用几种方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试一试,并写(画)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测量时间的工具有、。

观察秒表的大盘刻度和小盘刻度的分度值分别是、。

〖学习过程〗(一)活动5.3用刻度尺测量纸张的厚度1.如何测出一张纸的厚度?与同学交流,确定自己的测量方案。

2.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把测量值填入表格。

3.比较测量结果,你有什么发现?你认为造成误差的原因有哪些?有哪些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二)其他一些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1.如何测量一枚硬币的直径,试一试2.如何测量圆铅笔的周长,利用纸条可以吗?做一做3.如何测量很细的铜丝的直径,想一想(三)时间的单位及测量1.时间的国际单位是什么,常用单位有哪些,换算关系如何?2.测量时间的工具:3.秒表的读数〖要点归纳〗1、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中要注意体会测多算少、化曲为直、等量代换等测量思想。

2、测量时误差不可避免,减小误差的方法是。

3、秒表的读数一定要认清大小表盘的意义以及指针转动一圈表示的时间和分度值。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我深刻认识到,在教学中,我们需要以孩子们的特点和需求为出发点,设计有趣、寓教于乐的活动。

下面我将以“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为例,详细介绍我的教学设计。

一、设计意图在本次活动中,我希望通过生动有趣的故事,引导孩子们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培养他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们感受到物理学的魅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掌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解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实践,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运动状态的判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故事视频、实物模型等。

2. 学具:记录本、彩笔、实验器材等。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一个有趣的动画片,让孩子们初步了解物体运动的概念。

2. 故事引导:讲述一个关于运动和静止的故事,引导孩子们思考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实验探究:让孩子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5. 课后实践:布置一道与生活相关的实践题,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1. 重点:物体运动的概念,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不同运动状态的特点。

2. 难点: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运动状态的判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认真反思本次活动的效果,针对孩子们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我会积极拓展延伸,寻找更多与物体运动相关的有趣活动,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本次幼儿园活动时,我深入思考了孩子们的认知特点和兴趣所在,以确保教学过程既有趣又富有教育意义。

八年级物理上册5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new)

八年级物理上册5物体的运动复习教学案1(无答案)苏科版(new)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教学目标】1。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能正确处理测量结果2。

理解速度的定义、速度的单位、公式及其意义3。

能用速度公式简单计算速度和平均速度4。

知道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描述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了解参照物的概念及其选取的方法;知道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教学重点】1。

刻度尺的使用,特殊的测量方法2.参照物的定义和选择【教学难点】速度公式的运用,物理计算题的解题格式、解题方法【教具】小黑板【教学程序】一、复习基础知识复习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单位总结:长度的单位有Km m dm cm mm μm nm 及其单位换算1Km=103m 1m=10dm=100cm=103mm=106 m=109nm学生练习:在下列数值后面填上适当的单位:某同学身高17。

2 ,一根头发直径约为72 。

南京长江二桥全程长21197, 物理课本长度为258 。

2刻度尺的使用看:1、零刻线是否磨损、2、量程、分度值 ;读:1、刻度线与被测物体对齐读:2、 视线垂直刻度尺,3、 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构成,要估读到刻度尺分度值的下一位数练习:读出下列两个刻度尺所测的物体的长度:3误差的概念和减少的方法误差是不可避免的,可以多测几次减少误差4特殊的测量方法(注等量替代法的应用)例:测一页书纸的厚度。

例:硬币的直径 滚轮法 测操场的周长例:铁路线的长度6.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1mm 的刻度尺测得这32圈的总宽度为___cm 。

二、例题精练例一:若四次测量一本书的宽度记录为:12.38cm ,12。

,则这本书宽度平均值是( )A.12。

38cm B.12。

365cm C.12。

36cm D.12.37cm例二:一同学想测物理教科书的一张纸的厚度,应该如何测量?某学生测得100页书的厚度为0。

42cm,则每张纸的厚度是多少三、巩固练习1如图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厘米。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导学案无答案)

5.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时)班级姓名【学习目标】1、长度单位及其换算、刻度尺的使用方法;2、误差的概念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学习过程】问题一: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什么?例1:给下列各个长度填上适当的单位:(1) 一个普通中学生的身高是17.0____。

(2)成年人拇指指甲的宽度约l____。

(3)一般情况下,普通楼房每层的高度人约:3____例2:换算下列单位:(1)新发行的第5套人民币百元券的长度为166mm= m(2)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微电子器件芯片中的线宽已降到0.13um,数年后将降到0.05um 即50nm,50nm合m。

例3.一支钢笔的高度是接近于( )A、15m B 、l5dm C 、15cm D、15mm练习:1.给下列数据填上适当单位:(1)一枚壹分硬币的厚度约l____(2)中学生的身高大约为160 ____(3)物理课本的厚度人约是6____(4) 一支普通铅笔的直径最接近于7×10-3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3 8km=__ _m (2) 60km= nm(3) 24nm=__ __mm (4) 50km=_ cm3.教室的宽度大约是( )A 60mmB 60cmC 60dmD 60m问题二:如何测量物体长度?例4、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l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 )例5.小明和小华用各自的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小明测量的结果为122. 9cm,小华测量的结果是1 .228m,下列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华的读数比小明的准确B、两人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相同的C、两人中至少有一人的测量是错误的D、小明刻度尺分度值是cm、小华的分度值是mm例 6.如图2所示,用甲、乙两把不同刻度尺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测得物体的长度为;乙刻度尺的分度值为,测得物体长度为;由此可知,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决定的。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学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学案苏科版

金湖县实验中学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学案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目标】:1、会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读数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处理。

2、初步学会长度估计测量方法。

3、初步了解单位形成的过程,体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重点】:单位的引入,刻度尺的使用和估计测量【难点】:刻度尺的估读。

【用具】:刻度尺、秒表【要点1】:长度的单位及测量【活动】:比较课桌的长、宽、高。

【活动1】:请学生目测课桌的长、宽、高,比较它们的长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单凭感觉判断得到的结论并不完全可靠。

进而使学生体会到测量的重要性【活动2】:不用尺,你如何证实自己的目测结果?记录你的做法。

【例如】:取一根线,使其与课桌的宽等长,以此作为标准与课桌的长、高进行比较;用一课本的宽度作为标准,测出课桌的长、宽、高各是选定标准的几倍,等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总结】:测量就是将待测的量与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比较,这个公认的标准量就称为单位。

要测量长度,首先要定出长度的_______。

国际单位: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______,符号:______。

其它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换算:1Km=_____m,1m=____dm,1dm=_____cm,1cm=_____mm,1mm=____um,1um=____nm。

【阅读】:自然中一些物体的长度常见物体的长度(填单位)(1)张刚学生的身高为1600____,胸围74.6_____。

(2)课桌桌面长12.00____。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学案(新版)苏科版【复习目标】(1)会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会选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和时间。

(2)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3)会根据不同参照物来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

【课前准备】XXXXX:(学生课前自主学习,然后教师收上批改,上课时再发下去)1、长度测量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还有:()、()、()、()、()、()。

各单位与米(m)之间的换算关系是:1km= m1dm= m1cm= m1mm= m1μm= m1nm= m2、刻度尺的使用:(1)使用刻度尺前,应注意观察、和。

(2)刻度被测物体,尺的位置;(3)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观测时,视线与尺面;(4)估读到分度值的,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1h= min= s4、如图所示,比较他们运动的快慢,物理学中我们通常可以采用方法一:相同___比较____的方法。

方法二:相同___比较____的方法。

5、速度:(1)速度是表示的物理量;(2)速度定义:速度大小等于物体;(3)速度的公式:;(4)速度的国际单位:、常用单位:。

换算:1m/s= km/h。

(5)某一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速度为72km/h,表示的物理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72km/h合________ m/s。

6、速度不变的直线运动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___________;我们把篮球举过头顶,让它从高处由静止开始自由下落,则篮球的运动属于_____________。

7、放学路上,小明和小红沿人行道步行,一辆汽车从身旁疾驰而过,如图所示。

司机说“你没动”是选定了_______为参照物;小红说“车真快”是选定了_________为参照物。

【课堂学习】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考点①:长度单位换算例与练1:(1)24m= mm (2)60cm = m考点②:根据生活经验估测长度和时间。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

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导学案 )

文档: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课(导学案)一、教学内容1. 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式,如直线运动、曲线运动等。

2.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

3. 加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包括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

4. 牛顿第一定律,惯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5. 运动的相对性,参照物的选择及其对运动状态的影响。

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掌握描述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理解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的概念,能够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运动的相对性。

2. 教学重点:描述物体运动的方式,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概念及其计算,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导学案、物理课本、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实际生活中的运动场景为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

2. 自主学习:学生根据导学案,复习第五章《物体的运动》的内容,完成相关练习。

3. 课堂讲解:针对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重点阐述速度、加速度和惯性的概念及其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并讲解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随堂练习:学生现场完成练习题,检测学习效果。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探讨运动的相对性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8. 布置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物体运动的方式2. 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3. 加速度与速度变化的关系4. 牛顿第一定律和惯性5. 运动的相对性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已知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前5秒内的速度变化为20m/s,求这辆汽车的加速度。

答案:加速度a = Δv/Δt = 20m/s / 5s = 4m/s²。

2. 题目二:一个物体在平直轨道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为10m/s,行驶3秒后,速度变为15m/s,求这段时间内物体的加速度。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

江苏省徐州市教育教学研究室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是我教学的源动力。

在设计这节幼儿园课程时,我以游戏为载体,通过情境模拟、实物演示等手段,让孩子们在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和学习物理知识。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以情境模拟和实物演示为主,通过孩子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让他们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到物理的魅力。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掌握物体的运动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孩子们对物理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体的运动的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小车、球、木板等。

学具:每个孩子准备一个小车,球和木板。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导入:我会让孩子们坐在小车上,我在前面拉着他们,让他们感受运动的快乐。

然后,我会让他们自己推动小车,感受推动力。

2. 实物演示:我会拿出一个球,放在木板上,让孩子们观察球的运动。

然后,我会改变木板的角度,观察球的运动变化,让孩子们理解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3. 实践操作: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尝试改变小车的运动状态,比如停止、加速、减速等,让他们感受和理解这些概念。

4. 小组讨论:我会让孩子们分成小组,讨论他们在实践操作中的发现和问题,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物体的运动的基本概念。

难点:理解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在课后,我会反思这节课的教学效果,看看孩子们是否掌握了物体的运动的基本概念,是否理解了物体的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

同时,我也会根据孩子们的反馈,调整我的教学方法,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对于拓展延伸,我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物体的运动,比如在玩耍时,注意观察物体的运动状态,尝试理解物体的运动规律。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五章 物体的运动(1课时)一、知识梳理二、典型例题例题1:如图所示小球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每隔0.2 s 记录一次小球的运动位置,则小球从D 点运动到F 点的路程为 cm ,该过程的平均速度为 m/s 。

例题2:某同学测出一木块长29.58 cm ,他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数据中的准确值是 mm ,估计值 mm 。

例题3:观察图(甲)可知汽车做 直线运动;观察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图(乙),可知苹果做 直线运动。

例题4:战斗机水平飞行时,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如图5-2甲所示的“天地分界线”。

当飞行员从右侧舷窗看到的“天地分界线”如图乙所示时,飞机可能在( )A .斜向上爬升B .斜向下俯冲C .竖直向上爬升D .竖直向下俯冲0 cm 1 2 3 4 5 6 7 8 9 10 12 13 11 A BC D E F 测量长度: 基本单位 工具 时间: 基本单位 工具 误差:减小误差的常用方法 速度: 是描述物体 的物理量 公式: 换算关系:1m/s= km/h 。

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常用方法 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运动的相对性:一切物体的运动与否都是相对于 而言的 1、 2、 动能:物体由于 而具有的能例题5:如图所示是“长鼻子”校车在公路上行驶。

(1)校车行驶过程中,以司机为参照物,路边的树是(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2)《校车驾驶员安全管理规定》中明确指出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在行驶过程中的(选填“平均速度”或“最大速度”)。

(3)小明早晨7点乘校车去上学,7点24分到达学校,设校车行驶的平均速度为30km/h,则小明乘车地点到学校的路程是 km。

例题6:在探究气泡运动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实验小组在长约0.5米的细玻璃管内注入水,管内留有一小气泡,他们用橡皮塞塞住管口后,用橡皮筋在管上做出等距离(10cm)的记号.在探究过程中,他们观察到如下现象:(1)小明把玻璃管倒过来左手拿着并尽量保持垂直,看到气泡在上升运动,这是以为参照物作出判断的.(2)他右手迅速拿起秒表开始测量气泡经过每个橡皮筋的时间,并把路程和时间记录在预先设计好的表格中,如下表,小气泡所做的是(匀速/变速)直线运动.气泡在40cm运动中的平均速度是m/s.请在如图坐标中画出气泡的运动的路程时间图象.路程s/cm 0 10 20 30 40时间t/s 0 2.3 4.2 6.1 8.0(3)小华看着小明,认为他的实验操作不规范,你认为他的操作有什么地方不规范.(4)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直线运动,小雪认为在实验器材的选择上也有改进的地方,你认为什么器材需要改进.(写上一条)例题7:玄武湖遂道全长2660m,设计车速60km/h。

期末复习:《第5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第5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2024-2025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期末复习:《第5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知识梳理】1、运动和静止是相对于而言,选取的不同,得到的结果可能会不同,这种性质称为运动和静止的性:相对静止的条件是。

2、长度的测量工具是,长度的国际单位是;时间的测量工具是,时间的国际单位是。

3、刻度尺的使用:⑴首先要观察刻度尺的、、;⑵使刻度尺的一边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⑶刻度尺的与被测对象的一端对齐;⑷观测时,视线与尺面;⑸测量时应估读到;⑹测量结果是由和组成。

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地方法:⑴相同时间比;⑵。

5、速度是描述物体的物理量,速度的计算公式是,国际单位是,常用单位是。

关系:1m/s=_____km/h。

6、的直线运动叫做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7、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在变速直线运动中,可用粗略的描述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情况。

【典型例题】例题1、要正确测出物体的长度,应选图中(选填“甲”或“乙”)图,物体的长度为。

例题2、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 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 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例题3、某物体从地面上某一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其s﹣t图像如图5-12所示.对物体的运动情况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不正确的是()A.物体在6s内运动的路程为15m B.以地球为参照物,物体在中间2s内静止C.物体在前2s内和后2s内的速度相等 D.物体在6s内的平均速度为2.5m/s例题4、甲、乙两人进行100m赛跑,结果甲比乙超前10m到达终点.如果让甲从原起跑线往后退10m起跑,乙仍从原起跑线起跑,两人都保持原来的速度重新比赛,则比赛结果是()A. 同时到B. 甲先到C. 乙先到D. 不能确定例题5、宋代诗人陈与义乘船出游时曾写下一首诗:“飞花两岸照船红,百里榆堤半日风,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物理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复习导学案(无答案)苏科版【复习导入】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符号是。

常用单位还有。

2,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测量前,观察它的和;测量时,使刻度尺的一端紧靠被测物体,放正尺的位置,刻度尺的和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读数时,视线与尺面,测量值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记录时,记录测量结果时,要写出和。

3,测量物体长度时要进行估读,估读值有时偏大,有时偏小,这样就会产生误差、注意:①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

②减小误差的办法: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取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作结果是常用方法。

③误差不是错误【自主学习】1,下列单位换算的算式中,正确的是()A、4、3m=4、3100=430cmB、4、3m=4、3100cm=430cmC、4、3m=4、3m100cm=430cmD、4、3m=4、3m1/1000=0、0043km2,填上合适的单位:(1)教室窗户的高度约2 ;(2)乒乓球的直径为4 ;(3)小明的身高为17 ;(4)一张纸的厚度约70______。

(单位在物理学中相当重要,会使用合适的单位尤为重要)3,使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时,如图所示的几种方法中正确的是……()01234012340412301234ABCD4,读出下列物体的长度:A的长度为cm、B的长度为 cm。

0cm12311121314cmAB5,下列情况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的尺是……………()A、零刻度线磨损的尺B、量程比被测物体长度小的尺C、刻度不均匀的尺D、最小刻度不是毫米的尺(刻度尺的使用有比较多的要求,不仅要求熟记方法,而且要求会灵活使用)二,速度,直线运动,世界是运动的【复习导入】1,速度是描述的物理量,它指的是物体在时间内通过的。

常用公式:;基本单位是米/秒 (m/s),还有常用单位。

人步行的速度是。

1、5m/s,表示的物理意义是2,匀速直线运动是指,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的特点、3,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我们常常用速度来表示,公式是,对于这个速度,我们应指明是哪一段路程内或哪一段时间内、在我们用实验来测量这个速度时,常用到测时间和测路程、4,机械运动指的是,其中假定不动的物体称为、物理学中的静止意思是:、【自主学习】1,在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路程越远,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运动相同的路程,所用时间越少,表明该物体运动的越。

2,在1m/s、1dm/min、1km/h这三个速度单位中,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3,小轿车正常行驶时速度为28m/s,它表示。

该小车通过50、4km需要时间是 h。

(本题不仅要求熟记速度单位,而且熟练掌握速度单位的转化)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大,则物体运动得越快B、物体运动得时间越短,则物体运动得越快C、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运动得越快D、在相同时间内,物体通过的路程越短,运动得越快5,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6s内通过30m路程,则它在第2s的速度是( )A、18km/hB、5km/hC、18m/sD、无法判断6,下列物体中可能作匀速直线运动的是…………………………………()A、从楼上阳台掉下的砖头B、草坪上滚动的球C、沿跑道滑行的飞机D、沿平直轨道正常行驶的火车(5,6两题考察了匀速运动的概念和特点等知识点的灵活运用)7,小明与小华两位同学跑了1000m,所用时间分别为3min25s和3min30s,则()A、小明的速度大B、小华的速度大C、小明和小华的速度相同D、条件不足,无法比较8,小汽车的速度为100km/h,自行车的速度是5m/s,这说明……………()A、汽车的速度一定比自行车大B、自行车运动的时间一定比小汽车长C、在相同时间内小汽车行驶的路程可能比自行车的大乙甲D、小汽车一定始终行驶在自行车的车前方9,如图所示是某同学在研究汽车和苹果运动的两张图。

观察甲图可知汽车做_______直线运动;观察乙图苹果下落时的频闪照片,可知苹果做________直线运动。

10,下列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天空飘动的白云B、流动的河水C、放在水中的食盐正在溶解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11,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12,求剑”是人人皆知的典故,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得剑,是由于他不懂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物理知识所致。

【合作探究】(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希望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克服实验中的难点)1,如图所示,该机械秒表的大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小表盘一周量度的时间为,其分度值为、此时该表的读数为分秒、2,图是直尺和直角三角板配合测圆柱体直径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3,(本题引入坐标系,请你和小组的同学一起讨论一下,图中如何显示出速度呢?)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5-12所示,甲、乙两直线分别是两运动物体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的图象,从图可知两运动物体的速度大小关系是()A、v甲大于 v乙B、v甲小于v乙C、v甲等于 v乙D、条件不足,无法确定4,下面是某刊物关于“粤海铁1号”的报道,阅读后,回答文后提出的问题、2003年1月7日上午9:15,我国设计建造的第一艘跨海火车渡轮“粤海铁1号”从广东湛江下水驶向海南海口、“粤海铁1号”的设计时速不低于15海里(1海里等于1、854千米/小时)仅50分钟便可渡过琼州海峡,到达海口、该渡轮全长65、4米,宽22、6米,吃水深度5、5米……此报道中,有一句话是错误的,请你用物理知识加以判断,并在该句话下划线5,某乘客坐在匀速行驶的列车上,想知道列车运动的速度,请你设计两种测列车运动速度的方法,要求写出必要的测量步骤和速度的表达式。

6,沪宁城际铁路即将通车,南京至上海路程约为300km,若列车运行的平均速度为250km/h,则乘坐该列车从南京到上海只需 h、列车中的乘客看到车外的树木飞驰而过,这是以为参照物。

【精讲点拨】1,小华同学测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通过一条隧道,所用的时间是10min,如图所示。

(考察匀速运动在实际生活中的计算)(1)列车做匀速运动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有关“列车通过隧道”的理解正确的是()A、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头出隧道B、从火车头进入隧道到火车尾出隧道C、从火车尾进入隧道到火车头出隧道D、从火车尾进入隧道到火车尾出隧道(3)推算隧道的长度。

(4)列车全部在隧道里行驶的时间2,甲所示,在“研究充水玻璃管中气泡的运动规律”实验中:(1)气泡上升过程中,若以气泡为参照物,玻璃管口的塞子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2)若测得气泡从管子的底端运动到顶端的路程为56cm,所用的时间为7s,则在这个过程中气泡的平均速度为 m/s、(3)为了判断气泡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需要测量气泡运动的路程和时间、为便于时间的测量,应使气泡在管内运动得较 (选填”快”或“慢”)、从O点开始的路程s/cm010********从O点开始计时的时间t/s01、252、503、755、006、25 (4)下表为小明同学在实验中测得的数据,请你根据他所测得的数据在图15乙中画出s-t图像Ot/ss/cm1020304024681050乙图15甲50cm0cm10cm20cm30cm40cmO图163,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s1;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s2、如图16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原行驶速度υ/kmh-1反应距离s1/m制动距离s2/m6011208015341001954(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 s(保留两位小数);(2)分析表中测试数据可知: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一起发生在限速50Km/h 路段的交通事故中,交警测得肇事车后留下的刹车痕迹 (制动距离)长为25m、请你根据上表数据判断该司机是否超速? 、(注:该车的制动性能与上述测试用的小车相同)(这两段过程中既有匀速直线运动过程,又有变速直线运动过程,综合考虑又溶入生活情境,难度颇大)0123456t/秒36912s/米甲0123456t/秒36912s/米乙4,P、Q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2米的两点,甲从P点、乙从Q点同时沿直线相向而行,它们运动的s-t图像如图4所示,分析图像可知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B、经过3秒,甲、乙相距4米C、乙到达P点时,甲离Q点6米D、甲到达Q点时,乙离P点2米【自主评价】1,如图5-2所示,用最小刻度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图5-2(1)图(a)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_厘米、(2)图(b)中,物体A长度为________厘米、2,如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从南京驶向上海,若上海距南京的距离为6、24105m,则()A、该汽车行驶的速度是130km/hB、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40m/sC、该汽车8、92h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D、该汽车8、92104s 可以从南京到达上海3,一个人骑自行车沿平直的公路行驶,第一秒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二秒内通过的路程是3m,第三秒内通过的路程是4m,则()A、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2m/sC、3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D、后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4,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可知,()A、速度与路程成正比B、速度与时间成反比C、速度不随时间或路程而变化D、速度决定于通过的路程和时间5,甲乙汽车同时从相距10千米的两地出发,相向匀速直线运动,甲速为54千米/时,乙速为10米/秒,它们相遇时 ( )A、两车通过路程相等B、甲车比乙多走2千米C、甲比乙车少走1千米D、甲走7千米,乙走3千米6,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应选择参照物,除_____________不能选作参照物外,其他所有物体都可选作参照物、研究地面附近的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取 ___或_______________ 为参照物、7,汽车在长100千米的公路上行驶,前50千米的速度为20米/秒,后50千米的速度为10米/秒,汽车在这100千米公路上的平均速度为米/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