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日本汉学家还居然说中国古代只有两首好诗,一首是
白居易的《长恨歌》,一首就是张若虚的《春江 花月夜》。
(二)意象解读 ①月亮是美丽的象征,创造了许多优美的审 美意境; ②同时,月亮也是人类相思情感的载体, 她寄托了恋人间的相思,表达了人们对故 乡和亲人朋友的怀念。 ③在失意者的笔下,月亮又有了失意的 象征,引发了许多失意文人的空灵情怀。 ④那高悬于天际的月亮,也引发了人们 的哲理思考。
孟浩然在李白心中是怎样的一个形象呢? 风流潇洒。“风流天下闻”,足见他的风 流;“白首卧松云”,可以看出他对隐居生活的 惬意。 马茂元先生在《中国文学史》里说,在他 人眼里,孟浩然是位地道的隐逸诗人。今天 我们学习的七言古诗《夜归鹿门歌》将展示怎样 的一个孟浩然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诗歌,读出 它的神韵。
【答案解析】 ①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②人生;人生途程 ③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④落地为兄弟……斗洒聚比邻。 ⑤酒少。只要有一点酒,就聚邻共饮,大 家一起来尽情地品味那亲密欢欣的韵味。 这一句表现了作者博爱的思想。 ⑥一天之中不可能有第二次早晨。
云霞明灭或可睹
天姥入梦
云海漫漫
天姥远眺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处。 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自来去。
2.请翻译这两联诗句?
朦胧月光下,鹿门山的树木都烟云缭
绕。不知不觉中,我已走到庞公的隐居旧
地。岩石上的门和松林间的小路,长期寂
寥。只有庞德公和我这样的隐士,独来独
往。
3.被删掉的四个句子有什么特点? 是写景句,构成两幅画面:
渔梁渡头争渡喧 人随沙路向江村
(三)问题探究 关于“月”的意象探究 1.写月的诗句(齐读《步步高》P25页) 还记得哪些关于月的诗句呢?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杨柳岸,晓风残月。
2.“月”通常所寄托的情感 ①思乡怀亲之感: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②清幽雅致之境: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③凄清孤苦之情: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④时空永恒之叹:“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 经照古人。”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 未还。”
(二)反复诵读,置身诗境 结构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八句)写景: 依题目描写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
侧重描绘皓月当空、光照整个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 妙境界。 第二部分(接下八句 )悟理: 由月之“照”人,从描写景色转向观照人生,思索 茫茫人生与漫漫宇宙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三部分(余下二十句 )抒情: 抒写人间思妇游子的离愁别绪,讴歌人们对爱情的 向往和对幸福的憧憬。 第1层(“白云一片”到“鱼龙潜跃”),写思妇 怀人;第2层(“昨夜闲潭梦落花”到最后)写游子想
(三)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下面的题。 杂 诗/陶潜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凤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1.这首诗中写人生无常的名句是哪两句? 2.“飘如陌上尘”一句,把_____喻为“陌上尘”,以“陌上”喻 _____。 3.《论语》有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此诗和这个意思相 近的两句是__ ___,___ ___。 4.摘出能够表现诗人“桃花源”的理想生活的几句诗。 5.“斗酒”,是酒多还是酒少?“斗酒聚比邻”表现了陶潜什么 思想? 6.人生的“盛年”不会重来,就好比__ ___。
第二单元
置身诗境
缘景明情
一、阅读文本,在文中勾划以下问 题的答案: 1.什么是“置身诗境”? 2.“置身诗境”有哪些途径? 3.什么是“缘景明情”? 4.意象的组合方式有几种?各应 采取什么不同的欣赏方式?
二、读准《夜归鹿门歌》
1.迅速阅读诗歌; 2.结合注解及课后研究探讨,除此之外, 对于此诗,你还有哪些问题,请写在纸上。 3.与同桌及前后左右的人探讨,完成自己 提出的问题。
1.一夜飞度镜湖月:一个夜晚(梦中) 飞度过月光映照下的镜湖。为什么不 用“渡” ? 2.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水 lù,清澈 3.脚著谢公屐 著 通“着” zhuó 穿
4.忽已暝:mí ng 日落,天黑。 5.栗深林兮惊层巅: “栗”和“惊”为使 动用法; 6.水澹澹:dàn 波浪起伏或流水迂回状。
孟浩然在40岁的时候去过长安,还给张九龄 丞相写过一首诗歌。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前一半意思是说 自己本想渡过洞庭湖,却缺少舟和桨。诗人以“无舟楫” 喻指自己向往入仕从政而无人接引赏识。后一句中一个 “耻”字,道出躬逢盛世却隐居无为,实在感到羞耻愧 颜的心情。言下之意还是说明自己多么希望被人举荐出 仕为官。
一个“争”字表明了世俗之人的争名夺 利,一个“喧”字描写出尘世的喧闹,这 样的情形跟山寺的静形成对照,可以隐隐 约约地感覺作者那种超脱的情怀。
人随沙路向江村,余亦乘舟归鹿门。
1.这两句诗应该怎么读?
① “江村”和“鹿门”应重读,因为
有突出强调的作用。世人回家,而诗人离 家去鹿门,两种不同心情对比,表明了作 者的隐逸情怀。 ② “江村”应该用上扬调读,有突出 且还有一种不屑一顾的意思,“鹿门”要 用平直调,声音可以略低,重读不一定要 声音大,用虚声,也是一种强调。
孟浩然性格孤高狷介,不愿在权贵面 前摧眉折腰,但他始终怀抱济世之志,在 隐与不隐之间徘徊。所以 “寂寥”还掺杂 着一种无奈之情。这首诗让我们感受到他 是一位无奈的隐者。 这样的隐者也是古代文人的真实写照, 谁不想立功、立德、立言呢?陶渊明欣欣 然归园田居,但最后还不是发出了“日月 掷人去,有志不获骋”的感叹?所以古代 真隐士少,假隐士多,是隐士就不会留名 于世了。隐士可谓各有隐衷,但是文人骨 子里流淌的那份耿介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二、疏通文句,以意逆志
第一段
海客谈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天姥 连天向天横,势拔五岳掩赤城。天台 一万八千丈,对此欲倒东南倾。
1.瀛洲 :yí ng 2.信难求:实在,的确 3.天姥:mǔ
4.天台:tāi
第二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外今尚 在,渌水荡漾清猿啼。脚著谢公屐,身登 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千岩 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 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 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 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 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 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 兮列如麻。
4. “鹿门月照开烟树,忽到庞公栖隐
处”一句中的“开”和“忽”字有什 么意味?
①诗歌中“开烟树”为何用一个“开” 呢?树如何开啊?其实这里是写树像花一 样美,朦胧可人一般开放,表现出作者的 喜悦之情。 ②一个“忽”,说明不知不觉就到了庞 公隐居的地方,因为朦胧的树被朦胧的月 光映照得太美了,所以作者陶醉了。 总的说来,颈联表现了作者一种喜悦与 洒脱之情 。
与《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有关的一个故事: 公元733年,孟浩然去了京城长安,王维非 常欣赏他的才华。一天早上,王维邀请孟浩然去 交流诗歌创作,唐玄宗忽然驾临,情急之下,孟 浩然便躲到床底下。王维不敢隐瞒,如实禀告。 玄宗笑了一笑说:“我早就听说了这么一个人, 出来吧。”于是,孟浩然从床底下爬出来。唐玄 宗说:“你带诗来了吗?”孟浩然说不巧没有带 来。于是唐玄宗就让孟浩然背诵几诗听听,于是 孟浩然就背起“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唐玄宗皱起眉头,很不高兴地地说:“朕并没有 不要人才啊,是你自己不求进取!”结果,孟浩 然被打发回家了。
(二)解析诗歌 有人把这首歌做了一点改动, 你认为看看这样行不行? 山寺钟鸣昼已昏, 余亦乘舟归鹿门。 忽到庞公栖隐处, 惟有幽人自来去。
山寺钟鸣昼已昏,渔梁渡头争渡喧。
译文 黄昏时候,山寺里悠然传出报时的钟声。 渔 梁渡口,渡船边喧嚷着抢着渡河回家的人。 悠然的钟声——山寺的超然和僻静 杂乱的人声——世俗的杂乱和喧嚣
第三段
忽魂悸jì 以魄动,恍huǎng惊起 而长嗟jiē。惟觉jué时之枕席,失 向来之烟霞。 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 流水。别君去兮何时还?且放白鹿 青崖yá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 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三、整体感知 1.整个“梦游”的过程按照三个部分来分: 第1部分:(梦前)的入梦之由; 第2部分:(梦中)游历: 第3部分:(梦醒后)的魂悸。
(一)近孟浩然
湖北襄阳人,诗与王维齐名;有《孟浩然集》,他 的诗情感飘逸,语言隽永。他是山水田园诗人。 齐背《春晓》和《过故人庄》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李白《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三、赏析《春江花月夜》 (一)古今评说
张若虚,唐代扬州人,初唐诗人。与贺之 章、张旭、包融齐名。被誉为“吴中四士”。曾 任兖州兵曹。他在诗风上厌恶六朝以来的空洞艳 体,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远意境。
1.一诗“孤篇盖全唐”、 “春风第一花” 、“孤篇横绝, 竟为大家”。 2.在这种诗面前,一切的赞叹是饶舌,几乎是亵渎。诗中 的诗,顶峰上的顶峰。(闻一多)
仙雾弥漫
仙界云宇
半壁见海日
湖光山色
天姥龙潭
镜湖风光
美丽镜湖
镜湖扬波
古驿道
世外桃源
千岩万转
千姿百态
天姥连天
迷 花 倚

流连忘返
岩 泉 龙 吟
镜湖渔歌
天姥日出
白雪皑皑
天姥银华
一、解题 梦游:梦中游历,说明内容的虚实;天姥: 所梦内容;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 留别:临别留下的赠言 。
下的三分啸成了剑气,绣口一吐, 就 是半个盛唐”,李白是继披香草散步汨罗江
“酒入豪胸,七分酿成了月光,剩
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之后的又一位才高气逸的浪 漫主义诗人他有“济苍生,安黎民”的远大抱负, 但每每受挫。李白诗中展示的精神翱翔,大多是 建立在现实的苦闷之上的。 本篇作于李白在长安受到权贵排挤出京的第 二年,借梦游表示自己对现实的不满和反抗。佛 洛依德认为文学家的创作是做白日梦,那本诗就 是李白做的一个白日梦。
这两句写人们渡河回家的情景,表现世俗之人的争 名夺利和尘世的喧闹;朱光潜先生说过这么一句话,诗 歌中如果有人的活动,诗歌就会更具灵性。
鹿门月照开烟树 岩扉松径长寂寥 这两句写隐居之地的自然景色,表现宁静清 幽的意境,突出了诗人的隐士形象,表现出他恬 然洒脱的隐逸志趣 。
缘景明情
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歌中的 景物是含情的,如果缺了景语,诗歌就乏味了。 欣赏诗歌,要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发挥联想和 想象。 “鹿门月照开烟树”是怎样一种景色呢? 朦胧,月光映衬的美。 请大家用散文化的语言把这种美描述出来。 朦胧的月色从天空中散落下来,铺展在地 上,亦洒在我的心头,静静地、悄悄地,没有一 丝嘈杂的声音,我独自漫步在这如烟的美景中, 享受着月光的洗礼,聆听着大自然的声音。
5.尾联“岩扉松径长寂寥,惟有幽人 自来去”两句中的“寂寥”和“自来 去”怎么理解?
①“寂寥”有“寂静”的意思,因为这 里除作者外,没有别人来居住;还有“无 奈”的意思。 ②“自来去”是生“逍遥自在”的意思。
问题探究: 前面的无奈,和后面逍遥自在, 是否自相矛盾呢?
诗中所写:从日落黄昏到月悬夜空, 从汉江舟行到鹿门山中;实质上是:从尘 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诗人是洒 脱的但同时也带有隐隐的失落、无奈和惆 怅。 隐逸,一般地说是消极出世。但孟浩然 的隐逸,除了为应试做准备外,本身也有 积极入世的意义。这是一种姿态,一种方 式。这种隐逸可以造成声誉,于进、于退 都有利,跟求仕进的打算是不矛盾的。这 种隐逸,心情幽雅,充满了幻想和期 望……也就是说孟浩然是一个假隐士,其 实他没有真正想当隐士。(教材P29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