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情-老挝
老挝春节传统
老挝春节传统春节,在中国被誉为最重大、最为庆祝的传统节日。
然而,中国并不是唯一过春节的国家。
在亚洲地区,有许多国家也有自己独特的春节传统,其中之一便是老挝。
老挝春节源远流长,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与尊重。
本文将介绍老挝春节传统,以及一些令人着迷的习俗与活动。
一、春节的起源老挝春节,又被称为“春季缅怀节”,源自上古时代的传说。
相传,远古时期,大地陷入恶劣的寒冬,农民们的庄稼死亡,生活异常艰难。
于是,人们聚集在一起,祈求神灵的庇佑,帮助他们渡过难关并带来一个繁荣的新年。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形成了春节。
老挝人民认为春节是一个新的开始,他们借此机会迎接新年,庆祝和平与繁荣的到来。
老挝春节一般在二月份举行,为期一周,期间有许多令人兴奋的活动。
二、传统活动1. 舞龙灯:在老挝春节期间,人们会举办盛大的游行活动,其中最受欢迎的当属舞龙灯表演。
整条街都被彩灯装饰点缀,人们手持一个或多个长长的龙灯,翩翩起舞,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
这一活动象征着将来的繁荣与好运。
2. 烟花爆竹:老挝春节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烟花爆竹。
在夜晚,人们点燃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璀璨的火花在夜空中绽放,给人们带来了欢乐和喜悦的氛围。
3. 家庭聚会与美食:春节期间,老挝人民非常重视家庭团聚。
他们会邀请亲朋好友一同庆祝这一节日,并享受传统美食。
比如,人们会品尝鱼类、糯米饭以及寓意吉祥的年糕等传统食品。
4. 红包:红包是老挝春节习俗中最受欢迎的部分之一。
长辈会给年幼的晚辈们发放红包,里面装有一定数量的钱币,代表着财富与好运的传递。
5. 拜神仪式:在老挝春节期间,人们还会进行拜神仪式,以表达对神灵的尊重和感激。
这一仪式中,人们会献上食品、水果和鲜花,祈求辟邪、祛灾、保佑子孙平安健康。
三、老挝春节的意义老挝春节不仅仅是庆祝新年的节日,更是传承和弘扬老挝文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这一盛大的庆典,人们展示了他们对家庭、社区和传统价值观的尊重。
而庆祝活动则提供了一个交流和团结的平台,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社会凝聚力。
老特色文化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佛教节日不杀牲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出售肉 ,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 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 光彩的。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老挝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生活习俗。比如,老 族对使用村旁边的河水就有着严格的区 分。上段是 取饮用水的地方,中段是男人洗澡的地方,下段才 是妇女洗澡的地方。取水时,只要水源处有公共用 具如竹筒之类,就不能用自己的器具直接舀水。 再如,进入老族人的房屋之前要脱鞋,外人不得进 入内室。进屋后,一般席地而坐,坐时不能将脚对 着他人;男子多为盘膝,女性则并膝后将双脚放在 侧边。 进入佛殿之前一定要脱鞋,不得把和尚禁吃的食物 如狗肉、马肉、酒等带入佛寺。
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泰族的住房为高脚屋,由“宏享”、“栅”和“谐 ”三部分组成。“宏享”即住房,“栅”是住房尾 端阳台状的延伸部分,“谐”也是住房的延伸部分 ,多在房屋的首端。按照泰族的习俗,外来女性或 本家的孕、产妇,或一切忌讳物如生鱼、生肉等, 都必须通过“栅”进入住房,房屋首端“谐”的第 一根屋柱是安神位的地方。
二、老挝的禁忌与成规
忌讳亵渎佛
老挝国民大多信奉佛教,他们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 ,更不能用身体的下部去触摸佛像。老挝人忌讳从坐卧着的 人身上跨过去。 认为左手是肮脏的。他们不挂白色蚊帐不盖白色被子。
老挝人忌讳摸头顶,平辈人之间不能摸对方的头顶,就是小 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而摸其头顶。 老挝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脚 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决不能用脚对着人或用脚开门或移动 东西。在僧侣或客人面前,两脚交叉地坐着是不礼貌的。
老挝特色文化
一、老挝特色文化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
老挝风土人情
1.热情好客
老挝人堪称中南半岛国家中最为温和、善良的民族,他们对外人非常友好、礼貌平和,腼腆的微笑是最常见的表情。
2.流行“倒插门”
老挝男人结婚大多时兴“倒插门”,“倒插门”现象之所以在老挝较为普遍,与当地妇女的社会地位日益提高息息相关。
根据老挝的传统,家庭的不动产一般由最小的孩子继承,很多时候又往往由女孩继承。
因此许多人愿意登门成为女方家的“乘龙快婿”。
3.不当和尚不成人
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5岁左右被送进寺院,叫novice,跟和尚学习佛法、英语、法语和其他知识。
对于一个老挝男人来说,进寺庙当novice 就像上学,是一个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如果没当过和尚,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
图为在闹市修炼的老挝僧人
4.宗教禁忌
老挝国民大多信奉佛教,他们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5.主要节日
老挝官方规定的节假日有:1月1日新年节、4月中旬老挝新年泼水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12月2日国庆节。
往年老挝泼水节的来历
往年老挝泼水节的来历
《往年老挝泼水节的来历》
老挝泼水节,又称宋干节,是老挝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通常在4月中旬举行,是为了庆祝农历新年。
这个节日通常持续三天,在这三天里,人们会用水泼洒彼此,祈求好运和祝福。
泼水节源于古老的民间传统,据说这个节日的来历可以追溯到古老的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期,老挝的一位王子为了洗去所有不幸和不正之事,携家人和臣民一同举行了一场盛大的水灾。
这场水灾不仅洗涤了一切不幸,还为全国带来了丰收和幸福。
自此之后,泼水节便成为了老挝传统的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互相泼水,共庆新年。
在泼水节来临之际,家家户户都会打扫自己的住所,清理家中的旧物和残余,为新的一年做好准备。
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手持小水壶,用水泼洒身边的人,给予祝福和祈福。
这也象征着在新的一年里,所有不幸和不正的事情都会被洗去,为新的一年带来好运和幸福。
随着时代的发展,泼水节也逐渐成为了老挝的旅游亮点之一。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可以感受到老挝独特的文化氛围和热情的待客之道。
泼水节也成为了人们在一年中放松、庆祝和享受的时刻。
老挝泼水节的来历虽然年代久远,但至今传承下来的习俗仍然让人感到震撼和兴奋。
这个节日不仅是一个独特的文化传统,
也是老挝人民共同庆祝新年的时刻,让人们感受到了团结、快乐和希望。
老挝苗族日常: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的一样!这里的姑娘都很漂亮
老挝苗族日常: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的一样!这里的姑娘都很漂亮老挝是一个神奇的国家,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景观,老挝的苗族文化也十分独特。
苗族的日常生活习惯跟我们中国的一样,但又有些不同。
今天,让我们来探索一下老挝苗族的日常生活吧!老挝苗族的居住习惯和中国的许多民族一样,大部分人都住在小型农村,放置在美丽的自然环境之中。
他们的居所主要是木头结构的框架屋,屋顶用稻草和竹子来铺设,内部用树枝和藤蔓布置。
此外,老挝苗族在田间种植稻谷,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营养,也提供了他们收获赚钱的机会。
老挝苗族的饮食习惯和中国的大多数民族一样,米饭是他们主要的主食,偶尔吃一些汤、面条,也会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他们的饮食以地方粮食为主,生活比较简单,食物口味也比较清淡。
他们会把米饭配上肉类、鱼类、蔬菜等食物,也会尝试一些新鲜的食物,比如腾讯,加上一些新鲜的香料,比如姜、蒜和椒,烹饪出非常美味的菜肴。
老挝苗族的服饰也十分神奇,他们的服装主要是在当地手工制作的,服装的颜色和图案花纹都是体现他们的民族特色。
老挝苗族的男孩子穿着黑色的布裤,上面有很多花纹,而女孩子穿着红色的布裙,也会缝一些小饰物,把服装搭配起来,更加漂亮。
此外,老挝苗族的小孩都像中国的孩子一样,喜欢玩耍,比如跳舞、跑步、爬树、抛飞盘,有时还会组队玩水战。
他们在田野里玩,也在河边玩,乐趣十足。
老挝苗族的小孩们也很乐观,喜欢和好朋友交谈,喜欢和家庭一起工作,学习技能,从中获得快乐和自豪感。
老挝苗族的妹子们都很漂亮,有着一头乌黑的长发,修整的鼻子,他们的眼神充满活力,脸庞精致,看起来特别温柔动人。
他们穿着彩色的服装,总是保持微笑,在人们眼中洋溢着迷人的风采,给人以无限的魅力。
总之,老挝苗族的日常生活习惯跟中国的一样,乐观开朗,非常朴实,也十分美丽。
他们居住在小型农村,享受着自然的花香木香,在舒适的环境中过着和平、美好的生活。
他们的服装精致、饮食美味,而且有着无与伦比的美丽的姑娘,给人们以无限的魅力。
老挝的民族文化-东南亚文化概览
第四讲老挝的民族文化老挝概况:老挝是东南亚的内陆国,是个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
老挝历史悠久,全国各地拥有许多历史文物和文化遗址,其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旅游者。
老挝信仰佛教,佛教文化深深影响着这个国家,琅勃拉邦的香通寺,万象的塔銮玉佛寺、西蒙寺和占巴塞的瓦普寺等都是东南亚地区著名的寺庙。
除了自然资源和古迹佛塔,老挝还有自己独特的民俗民风。
可以说,老挝的民族文化是东南亚地区保持得比较完好、受外界影响比较小的、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是个还未开发的处女地。
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唯一一个内陆国家,其国土分别与泰国、越南、柬埔寨、中国、缅甸接壤。
它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份,13-18世纪是南掌,之后受暹罗和越南入侵,1893年沦为法国保护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亚洲第二贫穷国家与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饮食上接近泰国。
该国工业基础薄弱,以锯木、碾米为主的轻工业和以锡为主的采矿业是最重要部门。
金三角中的老挝部分的琅南塔曾经是全世界出产鸦片最多的地方。
老挝于1997年7月加入东盟。
国名释义:以老挝民族名称命名。
意为“人”或“人类”。
民族:全国人口620万,共分为49个民族,其中佬族占总人口的50.3%,其他各民族占49.7%,老挝华侨华人约3万多人。
通用老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与泰语相近。
居民多信奉佛教。
国旗:老挝国旗是以红色、蓝色及白色为主色,国旗旗面中间平行长方形为蓝色,占旗地一半,上下为红色长方形,各占旗地的四分之一。
蓝色展开一片富饶美丽的国土,表示人民热爱和平安宁的生活。
红色象征革命,表明不惜以鲜血为代价捍卫国家尊严。
蓝色部分中间为白色圆轮,轮的直径为蓝色部分宽度的五分之四.白色圆形象征老挝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团结一致以及国家光明的未来。
白色圆形也代表满月,置于蓝条之上,象征皎洁明月高悬于湄公河的上空。
此旗原为老挝爱国战线旗帜。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
老挝风土人情整理老挝是东南亚的一个内陆国家,坐落于印度中国、越南和柬埔寨之间,是一个风景秀丽的国家。
这个国家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和风俗习惯,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探索。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了解有关老挝的风土人情。
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人口约750万人。
主要民族包括佤族、卡门族、契本族、明族、基利族和背语族等。
尽管老挝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但大多数人都信奉上庙会、森林精灵等传统的原始宗教。
佛教是老挝的主要宗教,超过60%的人口信仰佛教。
在老挝,人们对待宗教非常虔诚。
他们在庙宇中祈祷,给佛陀供奉食物和鲜花,参加寺庙的仪式和节日。
每年,老挝都有许多佛教节日庆祝活动,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另外,人们还会在庙宇中举行婚礼、葬礼和其他重要仪式。
老挝的风景以其美丽的自然环境而闻名,特别是河流、瀑布和自然公园。
境内有著名的湄公河、纳姆底河和老挝中部的千岛湖。
这些水流通过山脉和丛林穿行而过,创造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
人们可以在这些地方观赏壮丽的风景,也可以参加刺激的水上活动,如皮划艇、漂流和钓鱼。
老挝的饮食以稻米为主,米饭在老挝人的日常饮食中占据重要地位。
老挝菜品的特点是清淡和新鲜,多是在水煮和蒸煮的基础上加入各种调味料烹制而成。
常见的菜肴包括辣椒鱼、柠檬草鸭肉、青木瓜沙拉等。
此外,老挝也以其独特的咖啡而闻名,咖啡豆是当地人的日常饮品之一。
在老挝,人们注重家庭和社区的环境,因此,家庭聚会和社区活动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人们喜欢邀请亲朋好友来家中享受美食和共度时光,这种聚会被视为增进亲情和友情的机会。
老挝人民热情好客,总是乐于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无论你是在市中心的酒店还是在农村地区的家庭旅馆,你都会被当地人热情地接待。
他们会尽力为你提供最好的服务,帮助你了解这个国家的文化和风俗。
总之,老挝是一个魅力非凡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壮丽的自然景观。
人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宗教的力量,欣赏自然的美丽,品尝当地的美食,并与热情好客的老挝人民交流。
老挝风俗禁忌 去老挝须知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老挝风俗禁忌,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老挝风俗禁忌去老挝须知社交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有些山和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
在有些地方的村寨里,有的人家的门上或屋檐上划有特殊的符号,表示这座房子里闹鬼,不可擅自进入这样的房屋,进入要由主人带领,进入屋内后不可乱坐乱摸,一切须听从主人的安排。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光彩的。
在老挝,不流行给小费,但在一些涉外宾馆,也可给服务员一点小费,约10-15%。
到商店购物,商品大都有固定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如果在个体摊位上,可以还价,当你所还的价格被对方接受后,就必须买下。
在老挝,人们对白色的印象不佳,它被视为一种很不吉利的色彩。
通常,在老挝人家里不会挂白色蚊帐,他们在睡觉的时候也忌盖白色被子。
由于老挝人普遍信奉佛教,因此和老挝人打交道时,务必要了解佛门的禁忌。
一般而言,以下四点尤须引起重视:第一,不要对佛教进行非议。
第二,不要对佛像有所不恭。
尤其要牢记,不要用手和身体下部去触摸佛像,不要攀登或蹬踩佛像,不要乱丢佛像,或是将其放进口袋里。
第三,不要对僧侣有失敬意。
不要站得或坐得高于僧侣,不要对僧侣出言不逊,妇女还要切记,不要与僧侣平起平坐,或是触摸对方。
第四,不要对佛寺不加尊重。
参观佛寺时,进门前要脱下鞋子,不要大声说笑,不要穿得过分随便。
老挝人认为,头是神圣之处,不容他人触摸;脚是下贱的部分,坐下来以后不仅不应乱动,而且最好别让人看到。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doc 标题:世界风土人情之老挝风俗礼仪老挝,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国度,位于东南亚的内陆,以其独特的文化、传统和风俗礼仪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
本文将带您了解老挝的风俗礼仪,帮助您在访问老挝时更好地融入当地文化,尊重当地的习惯。
一、社交礼仪在老挝,人们注重礼仪,讲究尊重他人。
在公共场合或者与他人交往时,一般行合掌礼或握手礼。
行合掌礼时,要站直,微微低头,伸出双手,掌心向上,表示恭敬和尊重。
握手时,要伸出右手,轻轻握对方的手,目光直视对方,表示友好和尊重。
二、饮食文化老挝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以米食和酸辣食品为主。
在老挝,人们通常用手抓饭吃,这被视为一种清洁和礼貌的方式。
在用餐时,要尽量保持干净,不要把饭菜掉在桌子上或地上。
此外,老挝人喜欢吃酸辣食品,如酸菜、酸萝卜等,这些食品既美味又富含营养。
三、服饰习俗在老挝,不同的场合和职业有不同的服饰要求。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
而在重要的节日和庆典上,人们则会穿着华丽的传统服装,如长袍、筒裙等。
此外,僧侣也有自己特殊的服饰要求,如穿着黄色的袈裟等。
四、节庆习俗老挝有许多传统的节庆活动,其中最重要的是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节日之一,也是全国性的公众假期。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互相泼水祝福,以祈求幸福和平安。
此外,老挝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节庆活动,如宋干节等。
五、商务礼仪在老挝从事商务活动时,要了解并尊重当地的商务习俗和习惯。
一般来说,在商务会议中,要避免行合掌礼或握手礼,而是使用名片互相交换。
在谈判时,要耐心倾听对方的意见,尊重对方的立场和观点。
此外,要尊重当地的文化和传统,避免做出冒犯的行为或言语。
六、宗教信仰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约90%的老挝人信奉小乘佛教。
因此,在访问老挝时,要尊重当地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在参观寺庙或宗教场所时,要遵守当地的规则和礼仪要求。
例如,要脱鞋进入寺庙,不要穿着暴露的衣服等。
七、民俗习惯老挝的民俗习惯丰富多样,不同地区和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
老挝泼水节在几月几日举行
老挝泼水节在几月几日举行
《老挝泼水节》
老挝泼水节,又称为皇家水灌节,是老挝最盛大的传统节日之一。
这个节日通常在每年的四月中旬举行,从四月13日持续到15日。
这一节日是老挝人民用水来洗净身心,为新的一年祈福的庆祝活动。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穿着盛装,手持水枪、水桶,用各种方式尽情地泼水。
这象征着用清水洗尽上一年的不幸,同时也祈求新的一年幸福安康。
在老挝泼水节,人们还会聚集在寺庙,向僧侣祈福,参与传统舞蹈和音乐表演。
泼水节不仅在老挝举行,而且在泰国、柬埔寨等周边国家也有庆祝。
它是一个传统而又欢乐的节日,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与。
泼水节象征着洗去不幸、带来幸福的意义在老挝和其他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这个节日也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世界各地的游客展现了老挝独特的文化魅力。
老挝风俗中的“十二风”研究
2922017年1月下半月刊“十二风”即老挝的传统节会。
传统节会是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在老挝,佛历十二个月份里,每月都有受到重视的节日。
除了归入“十二风”的每个月的节日外,老挝还有诸如塔銮节等重要的节日。
一、一月恕罪节恕罪节,也称为正月节、守斋节,在每年佛历一月份举行。
传说有一个和尚乘船沿恒河顺流而下,船只挂住水柳并把柳枝折断,和尚不以为过,然而此后他苦苦修行了一万年也不得道,死后转世成为一条大蛇。
老挝佛教徒认为,不管多小的过错都不应该漠视,都应该忏悔。
反思自己一年来犯下的过错,便形成了恕罪节。
封斋忏悔时,佛教徒找一个和尚不多的寺庙,搭一个简易的帐篷,清心持戒六天六夜,请求高僧允许出罪方可成为纯洁无过的人。
这不是一个群众性的节日,没有老挝一般节日的热闹和欢快,而对笃信佛教的老挝人来说,它关系到自身一辈子的修行。
因此,不管有没有意识到自己在过去一年中犯下什么过错,老挝的佛教徒都要入寺忏悔修行。
二、二月丰收节丰收节,也称聚场节。
传说有两个兄弟,以庄稼为生,弟弟勤劳,在播种、插秧、收割、晒谷和入仓等各个环节都要布施,一年要布施九次,最后得道成为阿罗汉,得以侍守在佛祖身边。
而哥哥懒惰,一年只布施一次,最后没能留在佛祖身边,只是成为了人类中的圣者。
因此,老挝人认为施舍稻米是很大的功德,会得到回报。
当然,诚意和行动的差别也会带来功德的不同。
在节日期间,人们把稻谷堆积在空旷的场地上,堆得越高越能显示丰收,能给农户带来来年五谷丰登的好兆头。
三、三月的万佛节对佛教徒来说,佛历三月十五日是一个神圣的节日,“万佛节”也称“三月望日僧伽会”。
传说释迦牟尼的1250个弟子于这一天不约而同地来到他身边,而这也成为释迦摩尼生前与其弟子的最后一次聚会。
佛祖释迦牟尼于这一天向众弟子们提出了三条训诫:一是不做坏事,二是只做好事,三是保持净心。
这个节日是佛教徒净心修佛的节日,但万佛节与民间的烤糕节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百姓向寺庙献糕、听经,两个节日就重合到了一起。
老挝国家有哪些风俗礼仪
老挝国家有哪些风俗礼仪老挝国家有哪些风俗礼仪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简称老挝,是中南半岛上的一个内陆国家,也是东南亚地区中仅有的两个社会主义国家之一,另一为越南。
历史上曾是真腊王国的一部份。
老挝是东南亚国家联盟成员,也是世界低度开发国家之一。
首都:万象;官方语言:老挝语;货币:新基普;国教:佛教;国花:塔树花(夹竹桃科) 、鸡蛋花老挝是多民族的国家,老龙族占全国人口的70%,老龙族的风俗习惯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老挝的风俗习惯。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非常温和、善良,注意礼貌。
认识的.人,见面和分别时要打招呼,双手放在胸前,行合十礼,也有行握手礼的,男的一般不主动同女的握手。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不要摸人(包括小孩)的头,客人禁止进入主人内房参观。
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老挝非物质文化遗产
老挝非物质文化遗产老挝是一个位于东南亚中南半岛北部的内陆国家,北接中国,南接柬埔寨,东邻越南,西北与缅甸接壤,西南与泰国交界。
老挝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优美的自然景观,同时又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名胜古迹和多彩的民俗风情。
这些文化遗产赋予老挝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传统,构成了其绚烂而独特的文明景观。
老挝文化遗产分为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
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文化意义并可触摸的物质,包括具有老挝特色的动产与不动产,如:古董、手工艺品、雕塑、绘画、食品、传统乐器、古迹等。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文化意义的无形遗产,如:信仰、传统节日、社会礼仪、语言、传说、传统音乐、戏曲等。
老挝的文化遗产分为地方级、国家级和世界级三个级别。
地方级文化遗产指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遗产,如:博丽康塞省的佛塔和佛足印等。
国家级文化遗产是指具有鲜明国家特色的文化遗产,如:万象的塔銮、琅勃拉邦的香通寺,南旺舞姿势、晓莎瓦故事、桑鑫塞故事等。
世界级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世界级意义,且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老挝国家遗产,如:琅勃拉邦市、瓦铺寺。
文物是文明的佐证,传承的载体。
继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一直受到老挝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老挝政府统一管理国家的文化遗产以及老挝驻外机构所持的本国文化遗产,通过注册,由地方或部门分级管理。
政府承认被注册的国家文化遗产并承认持有者的权利。
未注册的遗产,持有者不得参与展览、模仿等。
对于珍贵、稀有并具有国家特色的文化遗产,必须向国家有关机构申请授权注册为老挝国家级文化遗产。
老挝政府鼓励个人、组织参与维修、修复文化遗产。
经过审批可在国内外举办文化遗产展览。
个人或组织在作业中如发现文化遗产或有可能隐藏文化遗产的地方,须立即向地方政府及新闻文化相关部门报告,并停止一切作业活动,直到获得相关部门批准才可以再开工。
政府鼓励国内外的个人或组织研究老挝国家文化遗产并给予优惠政策。
研究资料及研究成果需递交到新闻文化旅游部保存并根据规定做宣传。
老挝过最传统的泼水节
老挝过最传统的泼水节打开文本图片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山水相连,90多个民族依河而居,尽管各国的历史、语言、风俗和信仰各具特色,建筑、风情、服饰与文化各不相同,但他们却饱含同样的热情去庆祝一个共同的节日——泼水节。
与泰国、柬埔寨、缅甸及其他东南亚国家一样,老挝的泼水节也在每年公历的4月13~15日(或14~16日)。
泼水节期间,因各国传统与自然条件各异,他们的庆祝方式也别具一格。
看老挝庆祝泼水节,能深切地感受到老挝人民崇佛尚礼的传统和与世无争的平和心态。
辞旧迎新的重要三日老挝的民间节日大都与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泼水节也叫“宋干节”,这是老挝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相当于中国的春节,也有辞旧迎新的意思。
泼水节在老挝叫“Pi Mai Lao”,在为期三天的泼水节中,第一天是旧年的最后一天。
清晨,寺庙里的和尚们便开始清洗大殿、打扫院落、修剪树枝、在庙檐和院墙上挂上红黄相间的缎带,忙得不亦乐乎,只为迎接这个隆重节日的到来。
随后,寺庙里的佛像被请下神座,以便人们举行神圣的浴佛仪式。
在部分地区,人们还会恭请佛像绕城一周,绕城结束后人们才开始拜佛、举行拴线仪式等节庆活动。
节庆的第二天是“空日”,即非旧年,也非新年。
这一天,人们习惯打扫房屋,老人不让年轻人睡午觉或者熬夜到凌晨,认为这样会生病。
这时的老挝,街道上开始出现一波波极具特色的文艺表演,拜佛、浴佛、拴线等仪式依然持续着。
而节庆的最后一天则是新年的开始。
午后,寺庙的佛像被送回原位,信众们去庙里听经,最后寺庙开始燃灯,标志着新年庆祝结束。
在这三天中,随处可见人们相互庆贺、互道祝福,让圣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与不快,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事业顺利。
在这三天中,随处可见人们相互庆贺、互相祝福,让圣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与不快,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事业顺利。
泼水节的仪式感老挝是一个佛教国家,绝大部分老挝人都信奉佛教。
因此,凡属重大节日,人们都自发地前往寺庙斋僧。
老挝怎么样过泼水节的
老挝怎么样过泼水节的
《老挝怎么样过泼水节》
泼水节是老挝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每年的4月13日至15日
举行。
这个节日是老挝人民用水狂欢来庆祝新年和洗涤去旧迎新的习俗,是老挝最盛大的节日之一。
老挝人民在泼水节期间会以水为媒介,洋溢着对新年的期盼和祝福,也代表了老挝人享受生活、快乐无穷的心情。
在泼水节期间,老挝人民会互相泼水,祝福对方新年快乐。
整个城市会变得热闹非凡,到处都是喷泉和人群,人们手持水枪,迎接来自各地的游客和远道而来的朋友。
大家穿着节日盛装,手持各种彩色的水枪,疯狂地泼洒着水,祈福幸福的新一年。
泼水节也是老挝人们传统的对待祖辈的方式,他们用香水洒在年长者的手掌上,以示对年长者的尊敬之情。
除了泼水之外,泼水节还有一系列有趣的庆祝活动,比如舞龙、民族歌舞表演等节目,为迎接新年增添了欢乐的气氛。
此外,老挝人会在泼水节期间参加寺庙的活动,参与布施和祈祷以祭祀祖先和祈福新一年的光景。
在节日期间,老挝人也会亲朋好友聚在一起,共进美食,一起欢庆新的一年到来。
总的来说,泼水节是老挝人民慰藉心灵、庆祝新年、祭祀祖先、迎接新年,也是老挝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节日里,老挝人民用最真挚的祝福和最热烈的狂欢来欢庆新年的到来。
老挝人有什么饮食习惯
老挝人有什么饮食习惯老挝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不过这并不影响它的饮食文化!为此,下面店铺整理了老挝的饮食文化的相关知识,欢迎大家的阅读!老挝的饮食习惯老挝人喜爱以传统饭菜招待客人,以辛辣和酸味食品为主。
著名的饭菜有糯米饭、竹筒饭、腌鱼、“考本”“拉”菜、酸笋、青苔、干牛皮、拌木瓜等。
“考本”汤是用粉浇上肉末、椰汁和香料熬成的,味道鲜美。
“拉”菜等生冷食品,将新鲜的牛肝、牛肚洗净后切碎,拌上香辣佐料制成,吃到嘴里略带腥苦味,初次食用很不习惯,尽管主人并不强求,如果客人随乡人俗地多少品尝一些,或夸奖味道不错,主人会感到格外高兴和亲切。
老挝人吃饭时,习惯将鸡头或鱼头让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应高兴地接受,并向主人致以谢意。
昆虫美食已经成为一种时尚,而且营养丰富。
老挝政府鼓励吃昆虫改善营养不良。
蟋蟀是世界上最常见的食用昆虫之一。
在首都万象,像这样的油炸蟋蟀和蚱蜢在市场上随处可见。
老挝人十分好客,每逢宾客临门,主人会显得格外高兴,除热情迎候,还要用各种时令鲜果和自家酿制的美酒招待,因而在老挝流行“主人引路,敬酒在先”的说法。
应邀到老挝朋友家中拜访、作客,应同主人事先联系约定,并准时赴约,主人会率家人按时恭候迎接。
见面问候后,要在主人引导下进入住房。
走进客厅之前,要自动脱鞋,因老挝有进屋脱鞋的习惯。
进入室内后盘腿席地而坐,不可将腿往前伸,这是不礼貌的举动。
客人坐定后,主人送上酒,先自己斟满一杯一饮而尽,然后斟满一杯递给客人、客人要双手接过一饮而尽,表示谢意,即使不喝酒的客人也应该多少尝一些,不然会引起主人不高兴。
在老挝乡间作客,主人要热情请客人饮坛酒。
坛酒是老挝乡间款待宾客的必备之物,用糯米加其他原料制成,封入坛中,宾客进门,取出酒坛,放在客厅中央,众人围着酒坛席地而坐,主人当众取下坛口上的封泥,根据在场人数多少,向坛中插入一些细管,每人握住一根细管吸饮坛中的酒,大家边饮边谈,显得亲密无间。
老挝简介2之老挝习俗
老挝盛产大象, 也有“万象之都”之称.不仅佛寺里的壁画有不少是以大象作为艺术形象的,佛龛里也总摆着各种各样的大象木雕,大象铜雕等,织锦和挎包,就更是常常把大象的形象作为自己的一种荣耀了。
用大象运输,把大象作为交通工具,就更是司空见惯了.还有大象路,大象村,大象店,大象学校,大象宾馆等,可谓比比皆是。
大象,因而也成为了老挝的一个象征,神圣的象征,行走的象征。
在老挝以往的战争中,训练有素的大象曾出生入死,众志成城地想入侵者发动进攻,为国家的独立和自由立下了汗马功劳。
日常生活中,大象,早就和善良的老挝人民形成了某种特殊的关系,成了老挝人民的好帮手。
不仅帮主人吃苦耐劳地做繁重的体力活,还帮自己的主人悉心地照看孩子。
老挝人的居所,大多是竹木和竹草结构的高脚楼,也有的住单层木屋。
礼仪在老挝民族之间贯穿得无比细密。
他们彼此见了面,是一定要双手合十,很认真地说一声“沙摆里”即你好;分别时,一般也要作合十礼,说一声“沙摆”即再见。
熟人见面时可只问好而不施礼。
告别时,说声“拉告恩”。
对知道姓名的人,一般只称其名,不称其姓。
为了表示尊敬,名前一般加陶(先生)、南(女士)的尊称。
进入老挝居民的房屋,一般都是要脱鞋的,进入老挝的寺庙,就更要拖鞋了。
老挝民间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当老挝的姑娘把一律浸过香水的洁白的线栓在客人的手腕上,并虔诚地默念祝福时,客人的肺腑里会装满了感动,因为这不是一般的白线,不是一般的祝福。
被栓在你手腕上的白线,你至少要戴上三天三夜才行。
三天三夜后,你就成了有福之人。
老挝共有68个民族,其中的老龙族,老听族和老松族被称为老挝的三大族系。
老龙族系的老族是老挝的主要民族,人口近300万,约占老挝总人口的50.3%。
老挝泼水节吉祥语是什么
老挝泼水节吉祥语是什么
《老挝泼水节的吉祥语》
老挝泼水节是老挝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也是一年一度的水节盛事。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用清水相互泼洒,表示洗涤恶运,祈求好运。
在泼水节期间,人们会交流吉祥语,以祝福彼此健康和幸福。
在老挝泼水节上,人们常常会说一些吉祥语,以表达对彼此的美好祝愿。
比如,他们会说:“愿你幸福安康,心想事成。
”这句话传达了对对方的祝福,希望对方能够拥有美好的人生,顺利实现自己的目标和愿望。
另外一句常见的吉祥语是:“愿你拥有幸福快乐,天天笑口常开。
”这句话希望对方能够享受到幸福的生活,每天都充满笑声和快乐。
此外,“愿你健康长寿,生活充满爱”也是常听到的吉祥语。
这句话传达了对对方身体健康和家庭幸福的祝愿,希望他们能够拥有长寿和美满的生活。
总的来说,老挝泼水节的吉祥语都是美好的祝愿,希望人们能够在新的一年里健康、幸福、快乐、长寿。
这些吉祥语不仅是泼水节的传统习俗,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
在这个节日里,人们用吉祥语传递着美好的祝福,共同迎接新的一年。
老挝丧葬习俗有哪些
老挝丧葬习俗有哪些老挝丧葬习俗有哪些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和地区,每个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都不尽相同,即使再小的国家也有它独特的风格。
那么老挝丧葬习俗是怎么样的呢?下面跟店铺一起去了解一下吧!老挝的丧葬习俗老挝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各不相同。
老龙族普遍实行火葬,一旦家中有人亡故,家属马上分头办三件大事:1、商量请僧侣到家中诵经。
所请僧侣人数不得是单数,一般是8位或10位。
诵经后,要向僧侣布施。
2、向亲属报丧,并商定出殡日期。
按照老龙族的风俗,择日有两个忌讳:一是如果在月望日(佛历上弦十五日)以前去世,必须在上半月内出殡;在月望日以后去世,必须在下半月内出殡。
否则必须在月望日或月朔日(佛历下弦十四日或十五日)过后7天以上才能出殡。
二是忌讳与月份数相同的日子出殡,如:佛历一月去世者,不得在上弦一日或下弦一日出殡,八月去逝者,不得在上弦八日或下弦八日出殡。
由于有这两点忌讳,所以有时停灵时间较长,致使尸首腐烂。
此外,只要通知了在外地的儿子并答复说要回家奔丧,那么,无论归程时间多长,也要等他回家后才能出殡火化。
在远方的女儿也要报丧,但可不必等其返回再出殡。
3、处理遗体。
先用香汤沐浴遗体,然后用棉线把死者合十的双手绑在一起,并在合掌中插上鲜花、香烛以让死者顺利求路上天堂。
此外,还要用棉线把两只手的大姆指绑在一起,把双脚捆在一起,意思是提醒人们,由于世上有各种绳索束缚着手脚,才使人在命运中生死轮回。
接着向死者嘴中塞入一枚银币,富裕人家则将金币或金块放进死者嘴里。
然后给死者穿衣服,穿法要不同于生前,要反面穿,或者把钮扣扣在背后。
最后,用大幅白布将尸体包裹好,装入棺木,死者的脚要冲着屋门,盖上棺盖后,把灵枢停放在大屋里,以便举行各种祭奠仪式。
灵枢的上方不得正对着房梁。
人们在灵柩前点燃香烛,灵柩上面放一个鲜艳美观的棺罩(富裕人家自己购买或临时制作,火化时一并烧化,贫穷人家则向佛寺借用,出殡后送还)。
在出殡前数小时,要请僧侣诵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挝民俗风情
老挝是一个以佛教为主要宗教的国家,全国居民90%以上是佛教徒,佛教的影响渗透到民众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流行的风俗礼仪多与佛教有关。
服饰
老挝气候炎热潮湿,衣着具有明显的热带风格,当各民族的服饰各有特色。
在农村和偏远山区,老挝各民族多穿自己缝制的衣服,在城市和经济较发达地区的着装已较商品化和国际化。
男人的服装比较简单。
老龙族的民族服装与中国云南西双版纳的傣族相似,男着无领对襟上衣,下穿沙笼式裤子,或穿长筒宽腿裤,女穿无领斜襟上衣,下穿筒裙。
每当过年过节或有重大活动时,女的要穿起民族服装,盘起发髻,男的则多穿西装,穿民族服装已较少。
有些老听族部落的妇女穿蓝色裙子和短上衣,腿上裹一条罩布,男子穿深蓝色的裤子和衬衣。
还有一些老听族的妇女则喜欢穿条纹布做的黑色花裙,男子不穿上衣,下身只是在腰间围一条薄薄的红色布巾。
交往
老挝人善良朴实,待人客客气气,彬彬有礼。
老挝人与客人见面,施合十礼。
左右合掌,十指并拢,置于胸前,行礼时,问候"沙迈迪"。
如果向僧侣行合十礼,对方可以不以同样的方式回礼,或以点头示意。
在正式的外交和商务,老挝人一般也行握手礼,但妇女仍多行合十礼。
老挝人介绍你认识别人时,一般遵循从长到幼,从尊到卑的顺序。
老挝人一般不直呼人的姓名,而是在其名前冠以尊称或亲切的称呼。
为表示亲密,熟悉或不熟悉的人都可称长辈为大爷、大娘,称年纪比自己大的为大哥、大姐,称年纪比自己小的为弟弟、妹妹,在国家机关或军队中一般称同志。
老挝民间还流行为远道来客举行拴线祝福的礼仪亦称“巴喜”或“素宽”仪式,以表示诚挚的友情和良好的祝愿。
主人将一缕用香水浸泡过的线拴在客人的手腕上,先拴左手腕,后拴右手腕。
拴毕,双手合十,举到胸前,并说“愿您长寿、健康、幸福”。
客人过3天后可解开拴线。
到老挝人家做客,应备礼品,礼品要包装美观,常用礼品有花篮、工艺品、烟酒等,在参加婚宴或喜庆日子时,习惯送现金。
客人进门应走前门,进屋要脱鞋,一般都席地而坐,注意不能用脚替代手指向人或物,男的盘膝,女的并膝把脚侧放一边。
餐饮
老挝人喜食糯米,老挝菜特点是酸、辣、生,具有民族特色的菜肴有:鱼酱、烤鱼、烤鸡、炒肉末加香菜、凉拌木瓜丝、酸辣汤等,蔬菜多生食。
老挝人喜欢饮用牛奶,烈酒。
老挝盛产热带水果,当地人喜食香蕉,西瓜等,对核桃,杏仁等也感兴趣。
老挝人口味偏淡。
老挝人用餐一般不使用叉和筷子,而是习惯用手抓饭。
老挝人喜爱以传统饭菜招待客人,如果客人夸奖味道不错,主人
会感到格外高兴和亲切。
老挝人吃饭时,习惯将鸡头或鱼头让给客人,以表示对客人的尊敬,客人应高兴地接受,并向主人致以谢意。
人们还习惯用糯米制成坛酒来招待客人,到老挝人家做客,喝团结酒较流行,主人拿来一瓶酒和一只酒杯,主人先喝,后依次请客人喝。
坛酒也是老挝人待客的一种传统礼仪,酒坛上插上许多竹管,宾主围坛而坐,边谈边喝。
他们认为亲朋好友同饮一坛酒可以交流感情。
喜丧
老挝青年恋爱比较自由,父母一般不加干涉。
男子如果看上哪个姑娘,就吹笛向她示爱。
结婚的彩礼由双方老人决定。
男方不必先交付认定的彩礼,如果男方婚后变心,女方有权提出要求男方支付彩礼。
在老挝,每当有人去世,人们就把尸体抬去埋在树林里,死者是不能放在家里的。
安葬好亲人后,他们要在坟地旁杀牛请客。
商谈
到老挝洽谈商务,从事贸易活动的最佳时间是当年10月至第二年3月。
老挝人约会如果迟到,也不要责怪他们不守时。
如果你安排的会很重要,可以当面或者通过电话强调一下约会的重要性,并把约会时间适当放宽一些,但不要命令,以免误会。
和老挝人见面,可以工艺品、香烟为礼品,如给他的孩子送一些小玩具或糖果,他会非常感激的。
接受老挝人的礼物时要用双手。
传统
传统教育在人民日常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学生必须学习老挝传统舞蹈。
每个青年在进入社会之前都要到寺院里过几周僧侣生活。
传统在家庭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如对青年人灌输敬老思想等。
在老挝,不流行给小费,但在一些涉外宾馆,也可给服务员一点小费,约10-15%。
到商店购物,商品大都有固定价格,不要讨价还价。
如果在个体摊位上,可以还价,当你所还的价格被对方接受后,就必须买下。
主要禁忌
老挝国民大多信奉佛教,他们忌讳亵渎佛,不能用手去触摸,更不能用身体的下部去触佛像。
老挝人忌讳从坐卧着的人身上跨过去。
认为左手是肮脏的。
他们不挂白色蚊帐,不盖白色被子。
老挝人忌讳摸头顶,平辈人之间不能摸对方的头顶,就是对小孩也不能为了表示喜爱而摸其头顶。
老挝人认为头是最神圣的部位,任何人都不能随意触摸,脚是身体最下面的部位,决不能用脚对着人或用脚开门或移动东西。
在僧侣或客人面前,两腿交叉地坐着是不礼貌的。
老挝人十分忌讳生人进入内室,不经主人邀请或没有获得主人的同意,不得提出参观主人的庭院和住宅的要求,即使是比较熟悉的朋友,也不要去触动客厅里除书籍、花草以外的个人物品和室内的陈设。
有些山和树被视为神山或神树,不可轻易进入这种山或用手触摸这种树。
在有些地方的村寨里,有的人家的门上或屋檐上划有特殊的符号,
表示这座房子里闹鬼,不可擅自进入这样的房屋,进入要由主人带领,进入屋内后不可乱坐乱摸,一切须听从主人的安排。
当有人对坐谈话时,不要从谈话两人间穿过,如无地方绕行,需从中间穿过,低头穿过并说对不起。
在佛教节日期间,老挝人不杀牲,市场上不售肉,家里也不能吃肉。
在老挝,不要公开和妇女手拉手,或表现出过分亲昵,他们认为在公开场合被男人触摸过的妇女是不光彩的。
男人不当和尚不算成人
老挝大部分的男人小时候都当过和尚,5岁左右被送进寺院,叫novice,跟和尚学习佛法、英语、法语和其他知识。
如果20岁的时候还不离开寺院,就直接升为monk,也就是正式的和尚。
不过大部分的人到那时候都会还俗,用受过的教育来找一份工作。
对于一个老挝男人来说,进寺庙当novice就像上学,是一个受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如果没当过和尚,简直就是人生的最大憾事。
老挝传统节日
老挝是佛教国家,民间节日较多,月月有节,老挝官方规定的节假日有:1月1日新年节、4月中旬老挝新年泼水节、5月1日国际劳动节、12月2日国庆节。
其它政治节日有:1月20日老挝建军节、3月22日老挝人民革命党成立日、10月12日老挝独立日。
泼水节,也称宋干节,是老挝传统的新年,在每年4月13日至
15日左右三天,但人们通常都庆祝一个星期。
节日期间,老挝人在寺院拜佛、浴佛、泼水、栓线、布施、堆沙、放生等,同时在家里、大街上相互泼水、祝福,让纯洁的水洗刷掉过去的疾病、灾祸和祈求来年雨水充沛,五谷丰登,迎接美好的新的一年;高升节,佛教徒认为,放高升可送走灾祸,迎来幸福,同时祈求风调雨顺。
高升是用竹筒装上火药,捆绑而成,燃放场面十分壮观,政府官员和外国使节也常来欣赏,燃放之前,请高僧诵经,后逐次点燃,观赏的人载歌载舞,鼓乐齐奏;迎水节,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关门节,每年7月中旬左右开始,也正是雨水较为集中的时期,3个月内僧侣专心在寺内悟道,不得擅自外出,在此期间按风俗不能结婚;送水节,相当云南西双纳版傣族开门节,每年10月中旬左右,节后僧侣可外出,老百姓可以开始婚配,主要庆祝活动有点灯笼、放船灯、赛龙舟等;塔銮节,塔銮节因塔銮而得名,塔銮意为“大塔”或“皇塔”,位于万象市东边塔銮广场上,在每年11月份,时间为半个月左右。
节日期间,全国各地的僧侣和佛教徒络绎不绝前往塔銮朝拜,民众也携带各种食物、香烛、鲜花等向塔銮朝拜及向僧侣布施。
每年庆祝塔銮节期间还举办老挝全国展览会,展览会邀请周边国家参展。
此外还有文艺、体育等表演活动,整个塔銮广场熙熙攘攘,热闹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