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学业考试质量分析.pptx

合集下载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这次期末测试,我校学生的科学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全校参加考试的学生有227人,其中优秀人数有199人,及格人数有222人,全校优秀率占87.6﹪,及格率占97.8﹪,各班的及格率和优秀率都比以往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

通过本次测试可以发现教师在基础知识上的教学比较扎实,各年级的测试,学生对基础知识普遍掌握的很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认真审题,考试目的明确。

但是从卷面上也看到各年级的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1)有的字只会认,不会写。

(2)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于提高。

三年级:从三年级的测试卷中我们可以看到测查内容能根据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的考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如第二大题判断中有个别学生出现基础知识掌握的不牢,错误的认为蚂蚁的胸部没有长三对足,这在课堂教学中已经反复强调和训练过的,蚂蚁的胸部长有三对足,是它的运动中心,第三大题选择题答得很好,只有个别几个学生不认真审题,错误的认为食用油既有一定的体积,又有一定的形状。

对于第四大题简答题来说整体上答得较好,个别学生答大树和小草之间有什么不同点和相同点时题中要求写出三种,而有的个别学生只答了两种,答得不够全面。

第五大题联系生活中第(1)小题说说你周围有哪些地方用到了金属?学生比较常见因此普遍答得好,都能根据日常例举出金属的物品及金属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而第(2)小题,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周围的人感觉到空气的流动?一题,这主要是考查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结果学生答得不尽人意,究其根源主要是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培养与强化训练还不到位。

综上所述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1)狠抓基础知识的落实、(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加强学生知识外延的拓展,让学生从多渠道获取知识。

四年级:四年级测查内容能够紧紧围绕新课标,试题面广,注重了学生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考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答题过程中感受到了能力的重要。

小学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小学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第2章
考试概况
考试概况
本次期末考试共有300名学生参加, 考试时间为90分钟,满分100分
考试内容涵盖了生命科学、物质 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等三大领 域
第3章
考试成绩分析
考试成绩分析
1. 总体成绩分布
在300名学生中,90分及以上优秀率为25%,80-89分良 好率为35%,60-79分及格率为30%,60分以下不及格率 为10%
精神
-
展示完毕 感谢您的聆听
2. 各大领域成绩分布
考试成绩分析
生命科学:平均分为85分,得分率为85%
物质科学:平均分为80分,得分率为80%
地球与宇宙科学:平均分为75分,得分 率为75%
考试成绩分析
3. 学生个人成绩分析
最高分为95分,最低分为40分, 分数标准差为12分。其中,90分 以上的学生有75名,80-89分的 学生有105名,60-79分的学生有 90名,60分以下的学生有25名
小学期末科学质量分析
2
1 引言 3 考试成绩分析 5 改进措施
-
目录
CONTENTS
2 考试概况
4 问题分析
6 结论与建议
第1章
引言
引言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科学课程作为培养学生 科学素养的重要学科,其教 学质量备受关注
为了全面了解小学科学的教 学现状,本文对某小学期末 科学考试进行了质量分析
第4章
问题分析
问题分析
1. 知识掌握程度不均
从各大领域成绩分布来看,学生对生命科学 的掌握程度最好,但对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 宙科学的掌握程度相对较低。这表明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需加强对物质科学和地球与宇宙 科学的教学力度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本次科学期末考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质量,现对本次考试进行全面的质量分析。

一、试卷分析1、试卷结构本次试卷涵盖了科学课程的多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方面。

题型包括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实验探究题,题型分布较为合理,能够全面考查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2、知识点分布试卷知识点覆盖较广,重点考查了本学期的核心概念和重点内容。

例如,在物理部分,着重考查了力学、电学的基本原理和公式应用;化学部分则侧重于化学反应、化学物质的性质等;生物方面主要考查了细胞结构、生态系统等知识;地理部分关注了地球的自转公转、气候类型等内容。

3、难度系数整体难度适中,既有基础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也有一定比例的难题和较难题,用于区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水平。

基础题约占 60%,中等难度题约占 30%,难题约占 10%。

二、学生成绩分析1、总体成绩概况本次考试共有_____名学生参加,平均分为_____分,及格率为_____%,优秀率为_____%。

从总体成绩来看,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但仍有提升的空间。

2、分数段分布90 分以上:_____人,占比_____%;80 89 分:_____人,占比_____%;70 79 分:_____人,占比_____%;60 69 分:_____人,占比_____%;60 分以下:_____人,占比_____%。

分数段分布呈现出正态分布的趋势,说明试卷的区分度较好,但高分段学生人数相对较少,需要进一步关注和培养优秀学生。

3、班级之间的差异不同班级之间的成绩存在一定的差异。

其中,_____班的平均分最高,为_____分;_____班的及格率最高,为_____%;_____班的优秀率最高,为_____%。

通过班级之间的对比,可以发现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氛围等因素对成绩的影响。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1、选择题选择题的答题情况相对较好,大部分学生能够准确判断基础知识。

九年级科学学业科学考试质量分析会

九年级科学学业科学考试质量分析会

试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组二): (1)塑料大棚内的温度往往比外面要 高许多,这主要利用了 ▲ 这一原理。 (2)甲同学方案中的 NH4HCO3+HNO3=NH4NO3+CO2↑ +H2O 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 。 (3)食盐和纯碱都是厨房常备物品, 若要辨别两者,可选择厨房常备物品 中的 ▲ 。
------08考纲P133 说明细胞分化后形成 不同组织,进一步 形成器官和系统. b
例:人类胚胎干细胞来自受精卵形成 5~6天后的胚胎,在体外条件下能形成 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有科学家描述: 胚胎干细胞的“可塑性”无以伦比。这 里 的“可塑性”是指( ) 07-台州 T13 A.细胞分裂能力 B.细胞分化能力 C.细胞生长能力 D.细胞变形能力
问题6: 什么是“超纲”?
对超纲的几种理解:
1、所考条目在考试说明中不作要求 2、所考条目超出考试说明中所规定 的要求(如:变a为b) 3、所考条目不超要求,但试题的叙 述超出了学生理解能力。 4、涉及考查的内容表述与现行教材 不同,或现行教材无此内容。
例—考试要求
溶液、悬浊液和乳浊液 2、说明溶液的特点
第31题图
点光源的高度H/cm 20 30 40 50 60 30 15 10 7.5 6 影子长度L/cm 该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做此实验,想要验证的假设是 ▲ 。 (2)分析上述实验数据可以发现:点光源的高度H逐渐增大时, 影子长度L的变化量 ▲ (选填“逐渐增大”、“逐渐减 ” 或 “保持不变”)。 (3)图中S可表示点光源到短木条的距离,如果要研究影子长
教学质量
分析会
黄鹏飞 温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
dtjyshpf@
一、对科学学业考试的认识
二、对今后学业考试命题的思考

科学考试质量分析课件

科学考试质量分析课件
5.00% 0.00%
39.02% 36.63%
点高,两极分化、断层;
26.83%28.07%
平时情况:学生整体的上 课积极性好,个别学生会
19.51% 9.63%
13.64%14.63%
比较内敛、少言,也有几 个纪律不好的学生;
0.00%
9.63% 2.41%
0.00% 措施:主抓纪律不够好的
90-100
80-90 70-80 60-70 五(2)班 全年级段
50-60
0-50
和分数较低的,把低分段 学生拉上来。
五(3)班学情
合格率:95.00% 优秀率:10.00%
分数上看:高分段的学生 占比不多,但是中等、低
40.00% 35.00%
36.63% 37.50%
分段学生偏多;
30.00%
80-90 70-80 60-70 四(6)班 全年级段
50-60
0-50
措施:主抓女生的科学成 绩,多鼓励。
science
part
存在问题
03
存在问题
1.学生对第一单元中光的直线传播、反射、折射的应用有缺漏,且反射和折射还是容易弄 混的概念;对第二单元知识点的记忆不清晰,比如岩石类型及例子、五大类地形地貌; 2.做题时,捕捉不到题干的关键信息、突破点,面对模棱两可的答案而无从分析、判断, 比如“缓慢地作用”“直接”。 3.平时作业本、试卷中做过的类似题目再次出现失分,学生平时在科学上花的时间少,复 习方法不到位,轻视错题; 4.学生做的练习题不够,遇到的题型少; 5.对科学知识的复习时间不多,简单通过记忆能做出的题目出现错误; 6.课堂上或多或少会出现出神、开小差的学生,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够; 7.积极举手的学生总是那几个,越是成绩不够好的,举手次数越少;对边缘化的学生,老 师的关注度不够。

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

小学六年级科学质量分析

立岗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末科学试卷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1)本次检测试卷共有六大题,题型分布广,份量适中,试题难易程度适合全体学生,教育的目的在于面对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每一方面,注意了坡度的平缓,试题的低中难题分布恰当。

是一份比较合理的试卷。

满分100分。

(2)试题内容好,整份试卷分为填空、判断、选择、问答、实验、连线,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考查学生灵活运用能力;综合题是考察学生的研究计划设计能力,因此这份试卷基础中含有灵活,灵活中有考察基础,试题出的比较好。

(3)从题的形式上来看,灵活多样。

如:填空,将枯燥的问答变成简单的填字,学生比较感兴趣,有利于记忆的调动,有趣。

选择题,占得分数较多,但是有答案可选,降低了难度。

使学生能够权衡做答。

不过,其中的题也不白给,它充分考查了学生的认真性,只有认真分析才能做对。

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生活性很强。

还有填空也是这样,非常灵活轻巧。

简答题,选用生活中的常见用电问题进行考察,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经验,这道题既简单又有知识含量。

(二)今后命题建议(1)可加大开放性内容的检测量,将课本知识巧妙地渗透到实践生活中。

(2)注重对学生科学实践能力和认知能力的考查与培养,可加大实验探究内容考查的。

(3)可增加考查学生对具体生活事例的理解与感悟的试题,如制作、设计的过程简述等,使试题开放性更强。

(4)命题范围可以适当扩展,题量可以适当增加,尽量减少每小题分值,并注重考虑地区差异,提高偏远地区师生的学习兴趣。

二、试卷分析(一)成绩分析全校六年级共有学生65人,参加测试人数65人,总分3945.5分,平均60.7分,及格人数32人,及格率为49.2%,最高分为96分,最低分为18分。

通过本次检测学生的总体发挥较好,能够将本学期的知识点掌握,综合运用能力较强。

说明学生在科学概念、科学兴趣以及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科学能力方面都有长足的进步,大部分的学生在近半年的学习中,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能力的提高,都是可喜的。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六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
析如下:
一、考情分析
本次考试18名学生全部参加,合格率为94.44%,优秀率
为61.1%,均分为83.72分,总成绩为84.53分。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各科知识功底较差,尤其是语文学科,导致在科学
学科作答时表现出语言组织能力缺乏,问题表述不清。

2.个别学生语文功底较差,会背但不会书写,或者乱用字。

3.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缺乏,遇到不同考查类型,同
一知识点的题目无从下手。

三、整改措施
1.加强培优辅差力度,继续与班主任配合,实施“一帮一”
互助研究模式。

2.提高平时的课堂效率,避免突击性复。

在教学中不要把
知识讲得太死,要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通过训练、检测等途径,帮助每个学生形成扎实的科学功底,提高学生科学素养,提高教学质量和整体水平。

3.注重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实验操作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1. 背景本文旨在对科学科目的期末考试成绩质量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研究状况和成绩表现。

2.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分析,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 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 学生的平时成绩- 学生的出勤情况- 学生的研究资源使用情况3. 分析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分析方法对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进行分析:- 成绩分布分析:统计不同成绩段的学生人数和占比情况,以了解整体成绩水平。

-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关联性分析:通过计算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判断平时成绩对期末成绩的影响程度。

- 出勤情况与期末成绩关联性分析:通过计算出勤情况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研究出勤对学生成绩的影响。

- 研究资源使用情况与期末成绩关联性分析:通过计算研究资源使用情况与期末成绩之间的相关系数,分析学生对研究资源的利用情况。

4. 结果分析根据对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的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 成绩分布呈正态分布,中等成绩的学生居多。

- 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呈正相关,说明平时的研究表现对期末成绩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 好的出勤情况对期末成绩有正向影响,出勤率越高,成绩越好。

- 研究资源的充分利用与期末成绩的正相关关系表明,学生对于研究资源的有效利用可以提升他们的研究成绩。

5. 结论综上所述,科学期末考试成绩质量受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平时成绩、出勤情况和研究资源的利用情况。

学校和教师可以根据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科学学科的研究成绩。

> 注意:以上分析结论仅基于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具体情况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完整)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完整)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前言本文档旨在对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和总结。

通过对考试成绩和试题情况的分析,旨在为教师们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研究成绩。

考试成绩分析根据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的成绩统计数据,以下是一些关键指标:- 平均分:77分- 考试及格率:75%- 高分段(90分及以上)人数:20人- 低分段(60分以下)人数:15人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整体的平均分较为稳定,但仍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成绩低于及格线。

同时,高分段的学生表现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没有达到较高的成绩。

试题情况分析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我们发现以下几个问题:1. 部分试题难度较大:有部分试题在学生中的正确率较低,可能是因为试题的难度超出了学生的掌握范围,或者试题的表达不够清晰。

2. 应用题解答不够完整:在一些应用题中,学生的解答过程较为简略,缺乏详尽的步骤和解释,导致得分无法完全体现学生的实际能力。

3. 知识点掌握程度不均衡:学生在一些基础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存在差异,导致一些学生在相关考题上表现较差。

改进措施建议为了提高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我们给出以下改进措施建议:1. 调整试题难度:根据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适当调整试题的难度,确保试题的难度与学生的能力水平相匹配。

2. 添加步骤要求:在应用题中,明确要求学生给出详尽的解题步骤和解释,以便全面评估学生的能力。

3. 提供巩固训练:针对学生在基础知识点上的差异,设计相关的巩固训练,帮助学生加强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4. 多样化评价方式:除了考试成绩,还可以考虑引入课堂讨论、实验报告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以综合评估学生的科学研究成果。

总结通过对七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和改进的空间。

通过改进措施的实施,相信学生的科学学习成绩会有所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也会得到进一步优化。

科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末统一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重点、难点。

试卷
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 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考题紧扣二年级下册所学的第一、二、三、四单元的所学知识, 考题有判断、选择和实验题。

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知识的掌握、理解、活用等能力。

三、试题分析;
此次期末考卷共有三大题:
第一大题是判断题, 共有10道小题。

都是基础知识, 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这部分学生容易得分, 大部分学生做得较好。

第二题是选择题。

这题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有两条题目超出基础知识范围如1, 1 0。

平时讲课也提到, 但不是重点。

第三大题实验题。

其中第一小题较为容易;第二小题是辨方向, 有些学生还未掌握得好, 故出现错误。

不足之处:
1.缺乏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 没有弄清题意就盲目答题, , 对所
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本次试卷中的“实验题”的度并不大, 但个别学生分析能力差,出现的错误较多。

3、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 因此, 卷子上原本可以找回的失分都没有找回来。

四、措施及反思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多样化训练。

2.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分析的能力, 理解能力的培养。

3、进一步培养学生专心致志, 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这次的考试, 使我看到了平时在教学工作中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 我将会在今后的工作中尽量补足, 在认真钻研教材和课标的同时, 加强双基训练, 加强学生的操作。

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

背景
本文档旨在对新版小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以了解学生的研究情况和考试难度。

考试情况
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本次考试共有X名学生参加,考试时间为X小时。

考试内容涵盖了科学课程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要求。

考试成绩分布
以下是考试成绩的分布情况:
分析结果
根据考试成绩分布情况,可以得出以下分析结果:
1. 考试整体表现良好:优秀和良好的学生人数占据绝大多数,反映了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较高。

2. 中等层次的学生较少:中等成绩段的学生数量较少,可能需要进一步关注他们的研究情况和提供适当的指导。

3. 不及格的学生有待提高:虽然不及格的学生人数不多,但仍需针对他们的研究困难给予帮助,提高他们的科学水平。

建议与改进
基于分析结果,可以提出以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1. 针对中等层次的学生,可以提供额外的研究资源和辅导,以帮助他们提高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对于不及格的学生,应开展个性化的补计划,针对他们的研究难点进行针对性的帮助和指导。

3. 考虑增加一些综合性的题目,以测试学生对多个知识点的综合应用能力。

4. 继续关注学生的研究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研究困难,以提
升科学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以上是对新版小学科学三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和建议,希望对改进教学有所裨益。

---
注意:
本文档中的数据和分析结果仅为示例,并非真实数据,请根据
实际情况进行填写和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1. 引言本文档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进行分析。

通过对考试结果的统计和分析,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业水平和学科掌握程度,从而为教师和学生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和研究策略提供参考。

2. 分析方法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数据进行分析:1. 统计考试成绩: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成绩进行统计,包括总体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等指标。

2. 按班级分析:将考试成绩按班级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班级之间的平均分差异。

3. 知识点掌握情况:通过分析考试题目的知识点分布和学生的答题情况,了解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4. 错题分析:对考试中出现错误率较高的题目进行分析,找出学生容易犯错的知识点和问题。

3. 分析结果根据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得出以下结果:1. 总体情况:小学科学期末考试平均分为X分,最高分为Y 分,最低分为Z分。

2. 班级比较:各班级之间的平均分存在一定差异,班级A的平均分最高,班级B的平均分最低。

3. 知识点掌握情况:学生对于知识点1的掌握较好,正确率达到了70%;而对于知识点2的掌握较差,正确率仅为40%。

4. 错题分析:学生在题目3和题目5上的错误率较高,这与知识点2相关,需要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结论通过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整体而言,学生在小学科学方面的研究成绩还有待提高,特别是对于知识点2的掌握情况。

2. 针对班级之间的差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辅导措施,促进学生的研究进步。

3. 鉴于题目3和题目5的错误率较高,建议增加针对知识点2的讲解和练,帮助学生完善对该知识点的理解。

4. 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各个知识点的系统性、针对性教学,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提高学科整体水平。

5. 参考文献无以上是对小学科学期末考试质量的分析报告。

通过分析考试结果和知识点掌握情况,可以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制定学习和教学策略,提高学业水平。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教学反思科学分析PPT模板

学校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教学反思科学分析PPT模板
复习;运用知识不够灵活;缺乏主动性,对老师的讲解分析不加重视。
03 学生对难题缺乏信心和攻坚精神;
学生缺乏运用基础知识进行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
教学建议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
04. 预期的效果。这次期中考试从成绩看比上学期有进步, 这要归 功于全体老师。
教学建议
教学建议
帮助学生反思,让学生充满信心。
1 我们要不断激励学生,鼓舞学生,要他们知道“我们不是最优秀的,但我们是最执
着的”。
2 我们需要全体任课老师能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关爱我们的学生,激励我们的学生,
发挥团队的作用,挖掘集体的力量。
3 营造一个全员育人的整体的氛围,做到:不挖苦、不歧视、不抛弃、不放弃! 4 我们老师们只有发自内心的设身处地的为他好,我们需要做的只是给他们一点找到
问题一 问题二
本次考试中,不少题目都是平时经常练习的题目,但 学生掌握的水平参差不齐,成绩不太理想。
五班成绩尚可,但与全市差距显著;六班表现不佳, 与校内其他班级有较大差距。两班中等及合格学生成 绩均不理想,与府前等高分学校存在20分差距。
教学反思
从审题角度-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灵活程度
本次考试中,不少题目都是学生已经学习题目 的变式题,但改变了要求,但是,学生对平时 所学内容学的死,分析能力较差,发现不了题 目中的本质联系。
科学分析-教学反思-成绩分析
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 MID TERM EXAM QUALITY ANALYSIS MEETING 在整个考试过程中,秩序井然,纪律严明,组织严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这次期中考试从成绩看比上学期有进步, 这要归功于全体老师,感谢你们的 努力和付出。
C ATA L O G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Analysis of the Quality of Science Final Exam for Grades 3-6 XXXXXX basic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fully reflected the standards of knowledge。

abilities。

XXX' XXX.XXX a wide range of content and n types。

XXX the key knowledge of each grade level。

and was very age-appropriate for the students。

Each grade level'XXX。

taking into account individual differences among students。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different learners.The n of each n was clear and easy to understand。

XXX of each grade level。

The exam objectives were well-matched and the coverage of knowledge points reached over 70%。

with a focus on key knowledge。

The。

of difficult。

moderate。

and easy ns was reasonable。

with a clear gradient.XXX' understanding and analysis of the XXX related to daily life。

which not only expanded students' XXX。

20XX年学校春季学期科学质量分析

20XX年学校春季学期科学质量分析

xx20xx年春季学期四年级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一、试卷的基本结构试卷考的是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这次考试的情况来看,教材中涉及到的知识点基本上都包含了。

整套试卷难度适中,结合实际较好,分值分布合理,没有出现学生及教师反映较大的试题。

整套试卷从学生考试试卷反映出来的情况来看,学生对本次考试是比较满意的。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本次考试,从学生的成绩来看,学生得高分的较多,对于学习较好的同学来说,这次考试是轻松愉快的,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来说,这次考试也不是太煎熬,但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每一次考试都是困难的。

这次全乡四年级科学试卷的平均分为62.53分,及格率为64.03%,基本上反映了全乡科学教学的水平。

希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加强教学,提高全乡学生的科学成绩。

三、存在问题学生答题的总体情况:部分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处理信息的能力较弱,对一些基本的科学概念没有正确理解的构建,观察、实验操作不到位,缺少活动体验,不利于学生形成与概括地出的科学结论。

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不够,没有养成良好的观察与思考习惯。

试题中一些典型的错题,根据本次试卷检测情况具体分析如下:1.填空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相对比较容易,只要学生能背诵下来,很多同学都能拿到满分。

但是部分学生一空都填不对,拿了0分,失分较多的是3、4、6小题,得分最多的是1、2小题。

2.选择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活科学的认识,及实验结果的记忆,学生得分率普遍很高。

错得较多的在6、7小题,主要是学生对实验结果没有及时的巩固记忆。

3.判断题:本题难易适中,4-9小题得分率较高,1-3小题做错的较多。

4.科学认识:(1)本小题考查学生对蚕豆的最主要部分胚。

大部分学生不能区分胚根、胚芽、子叶与胚轴,失分较多。

(2)本小题考查学生对下灯泡构造的认识,大部分对这知识点掌握得不扎实,失分较多。

(3)本小题考查学生对植物种子的传播方式,小部分对这知识点还不掌握,乱链接。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科学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优点
1、填空题答的比较好,大多数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错。只有少数同学出现错误。
2、三年试卷和四年试卷的图形题大部分同学掌握的很好,如四年级有少部分同学对“大肠”和“小肠”区分不开。
不足
(要分析原因)
1、选择题出现错误的比较多,如六年级选择题的第二题,扳手拧螺丝帽运用了什么原理?好多同学选择了b。说明同学们对科学在生活中的应用还是比较欠缺的。
不足
(要分析原因)
1、学生存在审题不仔细,不会分析题。平时在科学课堂上很少有做题的时间,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实验课上,学生们知道科学原理,但用语言不知怎么表达。
2、学生不擅长运用已有的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灵活应变的能力较差。如六年级的实验操作题,好多同学对电磁铁的南北极区分不开。所以要培养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不要把知识讲得太死,要多留给学生思考的余地,这样考试时学生才会游刃有余。
2、全面性:命题要考虑到三维目标的全面发展,体现知识的全面性。
3、实践性:考试内容要体现科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最好能在学生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把科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相联系。
4、创新性:科学试题最好力求创新,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从而展示学生的科学素养。
4、引导学生自主设计实验,教师可适当参与,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5、引导学生参加科学活动,进行科学小制作,将理论用于实际。








(客观、中肯)
1、基础性:命题要考虑到全体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试的内容要以基础性为最好能体现出每个学生的科学潜能,最好不随意提高难度和增加内容,应考虑到实验操作的基础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0.5~200 180.5~190 170.5~180 160.5~170 150.5~160 140.5~150 130.5~140 120.5~130 110.5~120 100.5~110
容 其中涉及科学探究的过程和

方法
布 其中涉及科学、技术与社会
的关系
试题分值 50分 141分30
30
80
60
选择题 简答题 实验探究题 分析计算题
考试要求分布(单位:分) 71
29 100
了解a 理解b 掌握c
适度尝试PISA试题
27. ⑶食品添加剂也是一类化学物质。最近,关于食品添 加剂的问题,引发了大众对食品安全的谈论。下列属于支 持使用食品添加剂的观点有 ▲ 。(可多选)
1 试卷特点分析
科综 情 探 教 学合 境 究 育 性性 性 性 性
综合性
吹气 方向
23.小明在妈妈生日那天用自己的零花钱为妈妈
买了蛋糕,点起蜡烛,送上祝福。
⑴蜡烛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 由此推断,
蜡烛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有 ▲ 。
⑵如
图,向两支蜡烛中间吹气,结果发现两支蜡烛
的火焰向中间靠拢,这是因为蜡烛中间的气体
1 试卷特点分析
科综 情 探 教 学合 境 究 育 性性 性 性 性
探究性
科 提出问题 学 进行猜测和假设
制定计划,设计实验
探 观察与实验、获取事实与证据 究 检验与评价
表达与交流
实验探究题5大题15小题涉及并考查 14个知识条目
T28---将实验室制取氧气和过滤实验的整合 T29和T31---将课本的电功率实验和植物呼 吸作用实验的改编 T30----课内探究活动(酶的活性)的拓展
2011年温州市初中科学 学业考试分析
温州市实验中学 陈庆旦
2011年温州市科学学业考试分析
1 试卷特点分析 2 数据统计分析 3 答题情况分析 4 教学建议思考
1 试卷特点分析
科综 情 探 教 学合 境 究 育 性性 性 性 性
科学性
考试内容的分值分布情况
项目
生命科学

物质科学

内 地球、宇宙与空间科学
T32---课外探究活动的延伸 ,水火箭的改编
1 试卷特点分析
科综 情 探 教 学合 境 究 育 性性 性 性 性
教育性
T1、节能减排
T4、新型材料
T9、醉酒驾驶的危害 T25、核辐射问题
T27、食品安全问题 T33、水污染问题
T2、仪器操作安全 T34、自救措施教育
T23、感恩父母教育 T27、树立辩证观
A.世界各国都在使用食品添加剂,目前被滥用并带来危害 的实际上是非法添加物(如瘦肉精等),而不是食品添加 剂。
B.食品添加剂尤其是多种添加剂的混合使用对人体是否有 害,需要长期跟踪研究和毒性试验。
C.科学使用食品添加剂能够改善食品的品质,延长保质期, 让食品更安全。
D.大量研究表明,当前许多不明原因的“现代病”可能与 化学食品添加剂有关。
(2)自然界中铯主要以氯化铯(CsCl)存在,其中氯的化合价 是-1价,则氧化铯的化学式为 ▲ 。
(3)未来的新型航天工具——“铯离子火箭”的原理是:铯 蒸气在火箭中被“加工”成铯离子,经磁场加速,从喷管向 尾部喷射出去,由于力的作用是 ▲ 的,从而使火箭获得前 进的动力。
1 试卷特点分析
科综 情 探 教 学合 境 究 育 性性 性 性 性
情境性
手柄
第18题图
第24题图
金属块
磁铁
第6题图
第22题
以生活实践为情境图
第32题图 第36题图
第第2266题题图图
以科技实践活动 为情境
以温州地方特色为情境
T11------文成铜铃山 T8-------温州江南水乡地形 T33------洞头海域赤潮问题
以教材文本、图片和实验为情境
17.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
渗透SOLO分类评价方式
33⑵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 黑暗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 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
关联结构(得2分) 单甲点藻、通多过点呼结吸构作(用得产1生分二)氧化碳,二 前氧结化构碳(与得水0反分应)生成碳酸,使pH降低。
黑暗中甲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 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产生CO2与水反 应生成H2CO3,使pH降低。
C.防止水槽中的水倒吸使试管破裂
D.防止高锰酸钾颗粒进入导气管
第20题图
30.淀粉酶的种类有多种。某科学兴趣小组从浸 泡后的绿豆中提取淀粉酶溶液,为了研究酸碱性 对该淀粉酶催化作用的影响,以淀粉琼脂为材料 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7上----食物上滋生微生物的条件 9上-----影响酶催化作用的因素 9下-----青霉素作用的实验
2011年温州市科学学业考试分析
1 试卷特点分析 2 数据统计分析 3 答题情况分析 4 教学建议思考
2 数据统计分析
考生人数:77757名
最低 最高 难度 标准 难度 信度 分 分 值 差 系数 系数 0 200 0.70 45.46 0.70 0.97
各 分 数 段 分 布 情 况
分数段(分)
渗透SOLO分类评价方式
33⑵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烧瓶中培养了甲藻。 黑暗放置过程中,甲藻培养液的pH会降低, 请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 。
单点、多点结构(得1分)
甲藻通过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甲藻产生的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 使pH降低。 前结构(得0分)
二氧化碳呈酸性、呼吸作用产生酒精
流速变大,导致压强变 ▲ 。
⑶蛋
糕中的营养物质进入消化系统后,主要在 ▲
内被消化和吸收。(填写一种消化器官)
25.受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影响,2011年4月,我国21个省 市空气中都监测到微量的人工放射性元素铯(Cs)。小 明对铯元素产生好奇,查阅资料得到如下信息:
(1)铯单质色白质软、熔点低,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生成氧 化铯,铯不与氮气反应,但在高温下能与氢气反应。根据以 上信息,请写出铯单质的一种化学性质: ▲ 。
A.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 B.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C.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 D.浸没后,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
20.如图为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装置。
在实验过程中,当观察到气泡在导气管口连续、均
匀地冒出时,才开始收集气体,其目的是
A.为了检验该实验装置的气密性
B.为了提高收集到的氧气的纯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