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
![我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分析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16dc134f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b3.png)
2、提高产品质量与安全水平
企业应加大投入,提升水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水平。通过引进先进的生产技术 和管理经验,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符合国际市场的标准。同时, 加强食品安全监管,防止出现质量问题导致出口受阻。
3、推动产业升级与创新发展
政府应加大对水产品出口产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产业升 级。通过培育自主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等方式,提升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 的竞争力。同时,引导企业国际市场动态,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应对TBT带来的 挑战。
参考内容
一、引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贸易自由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然 而,在此背景下,技术性贸易壁垒(TBT)逐渐成为影响国际贸易的重要因素。 特别是对于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而言,TBT的影响日益凸显。本次演示将探讨TBT 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二、TBT对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的影响
2、国际贸易壁垒:随着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许多国家设置了各种贸 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等,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很大压力。
3、产业升级缓慢:我国水产业仍以初级加工为主,缺乏高端技术和品牌支 撑,导致产品附加值较低。
4、缺乏国际市场竞争力: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主要体 现在品牌影响力不足、国际营销能力有限等方面。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持续扩大,出口品种也日益丰富。然而,我国 水产品出口的地理分布高度集中,主要集中在日本、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 区。同时,我国水产品出口的贸易结构也相对单一,以初级加工品为主,高附加 值的产品占比不高。
三、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
1、质量安全问题:近年来,国内外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而我国水 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还存在诸多不足。如养殖环节的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以及 加工环节的卫生问题等,都对我国水产品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62c80f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f.png)
5、国际贸易环境因素:国际贸易环境也是影响水产品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 一。近年来,一些国家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这使得我国水产品出口面临 着更多的壁垒和障碍。同时,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汇率波动等因素也会对水 产品出口贸易产生影响。
四、应对策略
针对以上影响因素,政府和企业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促进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 的发展:
3、加强市场研究:企业要对国际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了解市场需求 和竞争对手的情况,从而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营销策略和价格策略。同时,也 要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和政策调整情况,及时调整出口策略和营销策略。
4、拓展国际市场:企业要积极拓展国际市场,扩大市场份额。可以通过参加 国际展会、进行海外投资等方式来开拓新的市场和渠道,增加出口量和出口额。
2、案例二:2021年,我国某渔业公司向美国出口一批金枪鱼。由于美国对我 国水产品实施了技术性贸易壁垒,要求我国出口企业必须满足其严格的质量和 安全标准。该公司未能提供充分的证明文件,以证明其金枪鱼符合美国的标准, 因此被美国海关拒绝入境。这批金枪鱼不得不返回国内,给公司造成了严重的 经济损失。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1、优化政策环境:政府可以继续加大对水产品出口的支持力度,通过税收优 惠、出口补贴、出口信贷等政策来降低企业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同时,也 要加强对贸易保护主义措施的应对和防范力度,为企业提供更多的支持和保障。
2、提高产品质量:企业要加强对水产品质量的管理和控制,通过提高产品质 量来增强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要加强品牌营销和市场推 广力度,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现状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根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 据,202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为200.24万吨,同比下降4.93%,出口额为 151.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这一数据表明,尽管水产品出口量有所下降, 但出口额却实现了增长。这主要得益于水产品出口价格的上涨以及出口结构的 优化。
海参进出口贸易规模及结构分析
![海参进出口贸易规模及结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54f2fc3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c2.png)
海参进出口贸易规模及结构分析海参是一种极具价值的水产品,被广泛用于食品、药物和美容品等领域。
随着世界人口的增长和消费观念的变化,海参进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并呈现出不断变化的结构。
本文将分析海参进出口贸易的规模和结构,并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来看海参进出口贸易的规模。
根据相关数据,海参进出口贸易规模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在过去的十年里,海参进出口贸易额稳步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了5%。
其中,中国、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亚太地区国家是海参贸易的主要参与者。
据统计,亚太地区的海参进出口贸易额占据了全球贸易额的大部分。
其次,海参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亚太地区国家在海参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海参进口国和主要海参出口国之一。
中国对于韩国、日本和俄罗斯等国家的海参依赖度较高,这也造成了亚太地区海参贸易的集中度较高的现象。
另外,近年来,越南、印尼和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国家也逐渐加入到海参贸易中,并展现出了较快的增长势头。
在海参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中,干制海参和冻海参是主要的贸易品种。
干制海参主要用于高端食品和药物行业,冻海参主要用于海鲜市场。
干制海参的价格较高,具有较高的附加值,所以在贸易额中占有较大比重。
然而,随着海参进出口贸易的不断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加工海参产品也逐渐增加。
海参粉、海参胶和海参提取物等新型海参产品逐渐走俏,并成为海参贸易中的新增长点。
海参进出口贸易的结构也受到季节性和地域性的影响。
由于海参大多生长于温暖的海域,所以主要产地分布在亚洲地区的温带和热带海域。
同时,海参的生长季节也对贸易结构产生影响。
一般来说,夏季和秋季是海参的丰收季节,进口海参供应充足,同时价格也相对较低。
冬季和春季是海参的淡季,贸易量相对较少,价格也较高。
在未来,海参进出口贸易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首先,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海参作为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食品,将会受到更多消费者的青睐。
浅析宁波水产品的出口现状
![浅析宁波水产品的出口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a1e233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9d.png)
浅析宁波水产品的出口现状宁波作为我国较早进行国际贸易的城市之一,水产品出口一直是其中的重点领域。
目前,宁波水产品的出口仍呈现出稳定增长态势,主要原因是宁波地区水产品丰富,品质优良,这为宁波的水产品出口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宁波是我国的海洋经济重要城市之一,拥有相当规模的水产品出口产业。
目前,宁波市海鲜加工厂达到1000多家,行业年产值超过300亿元,年出口额超过20亿美元,占全国水产品总出口量六分之一以上。
宁波出口的水产品种类相当丰富,包括各种鱼类、贝类、虾蟹类、海藻类等。
其中,以三文鱼、对虾、鲍鱼为主要出口品种,并占据了水产品出口的相当份额。
目前,宁波水产品的出口市场主要以欧美、日韩、东南亚等发达国家和地区为主。
这些国家和地区对于宁波水产品的品质要求较高,并且能够提供较高的出口价格,从而有利于拓展宁波水产品出口市场。
具体来看,欧美地区是宁波水产品主要的出口目的地之一,其中以英国、德国、法国、北欧国家和美国为主要出口市场。
其中,三文鱼和对虾等高端水产品在欧美市场尤为受欢迎。
此外,东南亚地区也是宁波水产品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特别是对虾等海产品,在东南亚市场的需求非常旺盛。
此外,宁波水产品还出口到中东、非洲等地区。
三、宁波水产品出口的市场竞争形势宁波水产品的出口市场竞争一直比较激烈,主要来自国内外的竞争者。
国内竞争主要来自北京、上海、广东等地的水产品出口商;而国外竞争则主要来自越南、泰国、印度尼西亚等东南亚地区的水产品出口企业。
为抓住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宁波企业不断加强品牌、质量、服务等方面的建设,提高水产品出口品质和信誉。
同时,宁波市政府也加强政策支持,推动企业加强国际合作,打造“宁波市海康水产合作园区”等,进一步加大出口力度。
未来,随着我国海洋产业的不断发展和宁波市水产品出口企业的积极拓展,宁波水产品出口市场将更加稳步增长,水产品的品质和出口数量将不断提升。
同时,随着我国“一带一路”的推出,宁波的水产品出口市场和机遇也将进一步拓展和扩大。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7760904eefdc8d376ee3281.png)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中国水产品贸易出口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成功得到人们的重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外贸易所得的部分利润又重新回归到贸易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补救上,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经济模式。
但是,事后的补救难以弥补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态退化的漏洞,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世界经济良性发展。
水产品出口的研究范围是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出口,研究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将对促进国际贸易有序运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全球经济在走出低谷后,经济衰退的现象已经减弱,但是整个经济复苏的形势却不太乐观。
在2015年世界水产品出口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出现下滑。
(一)水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较高并且逐年上升,出口量增长有放缓现象。
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为亿美元,同比下降%。
说明整个国际市场确实在萎缩,并且已经开始出现需求疲软的状态。
而这种现状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的,需要一段时间的贸易停歇才能再保持稳定。
(二)水产品出口趋势分析。
人工养殖的海水产品总量的增长趋缓,鱼类海水产品的产量比较稳定。
有相似趋势的贝类产品、虾蟹的产量无明显变化,其他海水产品有下降的趋势。
水产品的供给往往是跟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的,因此2006~2014年的国际市场需求总量虽然在上升,但是整体的发展速度却在下降。
二、重视可持续发展,推进水产品出口贸易健康发展(一)影响水产品出口的因素分析1、水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提高。
我国的劳动力所具有的廉价优势难以继续保持,如今中国的很多制造业务已经转移到了印度;由于国际汇率的变动以及国内部分资源的匮乏,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升。
202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发展面临挑战
![2023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发展面临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7117bc82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2.png)
2022年我国水产品出口增速放缓发展面临挑战202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贸易连续保持增长,但出口增速放缓。
全年进出口总量652.8万吨,进出口总额144.6亿美元,其中出口量306.4万吨,出口额97.4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6%和4.1%,增幅分别比上年回落15.8和14.6个百分点;进口量346.4万吨,进口额47.2亿美元,同比分别增长4.3%和9.7%。
水产品出口额虽连续位居大宗农产品出口首位,但占农产品出口总额(370.1亿美元)的比例比上年下降了3.9个百分点,为26.3%。
基本状况(一)原料来源。
国内自产资源水产品出口占出口总额的61.1%,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占出口总额的38.9%,进口原料加工再出口所占份额有所扩大。
国内自产资源中养殖水产品出口量123.9万吨,出口额49.8亿美元,占水产品出口总量额的40.4%和51.1%。
从详细品种上比较,几大主要养殖品种出口量86.5万吨,出口额35.6亿美元,分别占国内养殖水产品出口量、额的69.8%和71.5%,同比下降3.2和5.1个百分点。
(二)加工方式。
从加工方式上比较,鲜活类产品出口呈下降趋势,加工产品尤其是深加工产品出口连续保持增长,其中深加工产品出口额占到出口总额的46.2%,水产品精深加工出口的趋势进一步显现。
(三)出口市场。
日本、美国、欧盟和韩国仍是我国水产品主要出口市场,但在水产品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下降,比2022年下降3.1个百分点,为76%。
(四)出口省份。
山东、辽宁、广东、浙江、福建、海南居出口前六位,六省出口额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92.5%。
其中山东省依托其不断进展的来进料加工业,连续居出口第一大省位置;广东省由于对虾等养殖水产品出口的下降使得全省水产品出口额下滑 6.4%,而辽宁省则依靠快速进展的来进料加工保证了出口的持续增长,取代广东省成为出口其次大省。
内陆水产品出口前四名依次为湖北、江西、吉林和安徽。
我国出口水产品技术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
![我国出口水产品技术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8a86424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92.png)
我国出口水产品技术贸易措施应对工作现状及对策分析V V 赵莎随着我国水产品生产规模的扩大,以及生产技术水平的提升,水产品产量大幅增加。
为了推动水产品行业持续性发展,我国水产品出口量与日俱增。
在水产品出口贸易中,遭遇技术贸易壁垒的冲击案例频繁出现。
本文将出口水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现状,并从技术贸易壁垒应对角度出发,提出了发挥政府职能、建立联动反应机制、强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技术贸易壁垒应对策略,以供参考。
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关税壁垒逐步减弱,随之而来的则是技术性壁垒。
例如,一些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科技、环保、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优势,不断增加检疫项目或提高检疫标准,应对国外商品进入本国流通市场,进而催生了技术性贸易壁垒。
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受到不同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新时期,只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我国出口式产品所遭受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制订出富有针对性的应对方案,方可推动我国水产品出口贸易获得持续性发展。
一、我国出口水产品贸易现状(一)出口水产品品种缺乏多元性从现有出口水产品结构来看,因品种较为单一,多集中在虾、鳗鱼等品种上,致使我国出口水产品的整体国际市场竞争力受到影响。
在出口贸易中,若某个品种出口受到影响,国家整体的出口额必然会大幅下降。
从出口国来看,多集中在美国、欧盟、日本等国。
因出口市场较为集中,得不到大范围拓展,导致我国出口水产品的出口效益受到相应影响,甚至会引起一些贸易争端。
此外,残留物质的应对措施缺乏高效性,极易导致我国出口水产品遭受到国外市场的技术贸易壁垒,并阻碍到我国出口水产品贸易的持续性发展。
从药物残留来看。
引发此类问题的原因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渔民的质量安全意识有待增强。
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提高养殖存活率,有些渔民会采用药物防控方式。
一旦渔民缺乏安全生产意识,未充分关注生产质量,极易导致用药行为缺乏规范性。
使得出口水产品中药物残留量超过相关标准规范。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947cb5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de.png)
中国水产品出口遭遇技术壁垒的原因及解决措施1. 引言1.1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中国水产品出口是中国海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和竞争优势。
近年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品种也逐渐丰富,主要出口对象包括欧盟、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但同时也面临着来自技术壁垒的挑战。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水产品出口规模持续增长,出口量逐年增加。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达到了近300亿美元。
中国水产品出口品种日益多样化,涵盖了鱼类、虾类、贝类等多个品种,满足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消费需求。
中国水产品出口质量逐渐提升,符合国际标准的产品逐渐增多,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欢迎。
尽管中国水产品出口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技术壁垒是制约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壁垒包括外国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竞争对手技术先进、技术转化不够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的制约。
为了提升中国水产品出口竞争力,我们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管理,优化加工技术水平,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建立完善的技术标准体系,从而突破技术壁垒,实现中国水产品出口的进一步发展。
1.2 技术壁垒对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影响国外技术规范标准不统一是一个主要影响因素。
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和标准要求不尽相同,这导致中国水产品在出口过程中需要满足多样化的技术标准,增加了市场准入的难度。
竞争对手技术先进也是造成技术壁垒的原因之一。
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拥有先进的经验和技术,使其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对中国水产品出口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技术转化不够也是一个影响因素。
中国在水产品加工技术和质量管理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技术研发成果未能有效转化为生产力,导致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趋势(中)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趋势(中)](https://img.taocdn.com/s3/m/959c7bfbf90f76c661371a54.png)
过l万吨。日本 国内生产量一般在每年2 -3 4 万- 万吨,不 足部分主要依赖 中国内地和中国台湾 的进 口。福建省是
国的 罗非鱼 出 口到美 国还 是保 持着 比较 高 的增速 ,20 09
2 1年9 0 0 月, 日元兑美元汇率上涨 ,以日元兑美元 8 1 5: 汇率算,中国鳗鱼出口价格 10 日元/ 70 千克相 当于 2 美元/ 克。日元升值 ,1 0 千 吨烤鳗 比原来增值 1 万多元 人 民币,对烤鳗企业来说是个利好,但调查发现,烤鳗 出口并没有受到刺激, 日本经济不景气,影响了烤鳗 的
目前制约中国烤鳗业发展的最大瓶颈,主要在于鳗
鱼原料 的不足、原料价格暴涨和 日本订单量减少。据了 解,现在烤鳗原料 成本 已占到了总成本 的9 % 0 。原料价 格的不断上涨 ,让中国烤鳗 成本和 日本 自产 的烤鳗相
比,无 法 形 成 价格 优 势 。
好价格比较低的罗非鱼产 品。在金融危பைடு நூலகம்的情况下 ,中
出 口的发 展 。
在无 以为继。由于渔业资源状况恶化和渔业从业人员老 龄化程度加深,日本 国内水产品生产量逐年降低,例如
19年 竹 荚鱼 的产 量 是 7 91 万吨 ,而现 在下 降 N2 吨 ,秋 万
刀鱼 已卖到了8 美元/ ,这一价格是两年前 的8 。原 条 倍 料价格的上涨使得 日本饭店越来越没生意。
陈蓝荪
( 上海海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上海
三、 中国水产品 出口市场 的变化 过去十年来 ,欧盟的水产 品 自给率 已从原来的5% 7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趋势(上)
![中国水产品进出口现状与趋势(上)](https://img.taocdn.com/s3/m/42465b81680203d8ce2f24ac.png)
常 常下 降 ,例 如 罗非鱼 出 口价格 下 降严 重 。因此 ,尽管
5 欧盟 I u . u 法规的影响趋势
欧洲理事会于2 0年9 9 08 月2 日正式通过, 自2 1年 00 1 日起实施 《 月1 关于建立共同体系统 以预防、阻止和消
的风 险 。
法规的要点是对进入欧盟的渔获物 ( 包括加工水产品) 进 行“ 溯源、认证、合法性检查”,合法性表达在 国际或 区域性渔业组织规定的海域进行渔业捕捞活动。
从2 1年开始 ,进入欧盟的海洋捕捞产品除须出具 00 原产地证 明、卫 生证书外 ,还需附加合法捕捞证 明文 件。合法捕捞证明文件包括合法捕捞证 明和加工厂声明 两种形式。合法捕捞证明是指为本 国渔船 ( 含远洋渔船) 合法捕捞产品输欧出具的证明。加工厂声明是指为本国
企业加工来 自其他国家的原料后产品输欧出具的证 明。
如果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进 口原料加工的水产品,还必须获得原料生产
国 的相应 证 明 。
政府部门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与企业一起积极应 对 贸易壁 垒 。必须 充分利 用 《 术性 贸易壁 垒协议 技 TT B 》给予发展 中国家的特殊优惠待遇 ,争取发达国家 在技术、质量、认证、检验等方面的信息及援助。通过 世贸组织咨询机构获取技 术性 贸易壁垒 的信息 ,建立 TT B 预警机制,并有效利用多边贸易争端解决机制,消 除歧视性的技术 贸易壁垒。
口逐步企稳回升,向正增长趋势发展,但是,中国水产
准和要求,对我国水产品出口提高了新的门槛 ,例如:
品外贸,包括水产 品出口与来进料加工贸易,仍将面临 严 峻形势 。金融危机伴随滞 后性 ,经济复苏仍需要时
浙江水产品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
![浙江水产品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6de418f4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94ac05d.png)
稳定发展阶段
近年来,浙江水产品出口 逐渐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但仍保持着较高的增长速 度。
浙江水产品出口的意义
提高渔业产业效益
水产品出口对于提高渔业 产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 。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水产品出口对于促进农村 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具有积极意义。
推动渔业产业升级
水产品出口的不断发展, 推动了渔业产业的升级和 转型。
之一。
出口品种
浙江水产品出口品种丰富,包括海 藻、贝类、鱼类、甲壳类等多种。
出口市场
浙江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日 本、韩国、美国等国家和地区。
浙江水产品出口发展历程
01
02
03
初步发展阶段
20世纪90年代,浙江水产 品出口开始起步,主要以 低附加值的加工产品为主 。
快速发展阶段
21世纪初,随着渔业产业 结构的调整和加工技术的 提升,浙江水产品出口逐 渐向高附加值产品转型。
多元化营销手段,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多元化营销手段
采用多种营销手段,如线上线下结合、参加展 会等,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知名度。
加强电子商务平台建设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线上销售和推广,拓展 产品的销售渠道。
建立跨境电商合作
与跨境电商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开拓国际市场,提高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05 浙江水产品出口前景展望
增加。
研究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研究不足之处 对浙江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优势分析不够深入。
对浙江水产品出口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挖掘不够全面。
研究不足之处及后续研究方向
对浙江水产品出口的对策建议不够具体和实用。
后续研究方向
进一步深入研究浙江水产品出口的竞争力和优势,找出其核心竞争力和 优势所在。
浙江水产品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
![浙江水产品出口发展现状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60d40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30.png)
02
浙江水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出口规模及增长趋势
出口规模
浙江水产品出口规模不断扩大, 出口额逐年增长。
增长趋势
近年来,浙江水产品出口呈现稳 步增长态势,尤其在加入WTO后 ,出口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成立时间:XXXX年
员工人数:XX人
发展历程:该公司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水产品养殖 、加工和出口业务,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内具 有较高知名度的企业。
产品特点与竞争优势
产品特点
该公司主要出口产品包括鱼类、贝类、甲壳类等,产品新鲜度高、口感好、营养价值高,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 。
竞争优势
该公司注重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和加工设备,确保产品品质和安全;同时,积极拓展 国内外市场,与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研究意义
为了促进浙江水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提高出口产品质量和竞争力,本研究 旨在分析浙江水产品出口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 议。
研究目的与内容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浙江水产品出口的发展现 状进行深入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提出针对性 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浙江水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1. 浙江水产品出口的现状分析;
主要出口品种与市场分布
主要出口品种
浙江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包括鱼类 、贝类、甲壳类等,其中鱼类是主要 的出口品种。
市场分布
浙江水产品出口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 、欧洲和北美等地区,其中亚洲市场 占据了大部分份额。
出口价格及竞争力情况
出口价格
浙江水产品的出口价格相对较低,具有一定的价格竞争优势 。
2023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
![2023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7d35b24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58.png)
2022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受全球经济复苏缓慢,水产品消费萎缩等因素影响,2022年全球水产品贸易普遍下滑,我国水产品贸易也未能幸免,面接近二十年来最为严峻的形势。
尽管如此,我国作为全球第一大水产品出口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那么详细行情如何呢?下文是2022年水产品进出口贸易数据统计分析:据海关数据统计,2022年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814.15万吨,进出口总额293.14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3.59%和5.08%。
其中,出口量406.03万吨,出口额203.33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2.48%和6.29%;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
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同比削减11.61亿美元。
据了解,2022年全球主要水产品出口国家形势均不容乐观,挪威(-16.3%)、泰国(-10.6%)、美国(-3.7%)、加拿大(3.96%)、印度(-13.4%)、智利(-17.5%)等国出口额普遍下降,我国水产品出口竞争优势依旧存在,但成本提升、汇率波动、融资困难、结构性产能过剩、同构竞争等问题必需引起高度关注。
一、国内生产成本持续提高,来进料加工贸易竞争优势下降受国内生产成本尤其是劳动力成本不断增加、国际水产品原料价格波动、汇率变化以及外需疲软等因素影响,2022年起我来进料加工贸易结束连续多年快速增长的态势,占水产品出口总额的比重持续下降。
2022年更是消失了出口量额双降,出口量112.34万吨,出口额52.2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5.35%和4.22%,占水产品出口额的比重连续3年维持在24-25%之间,较2022年下降了约16个百分点。
细分来看,来料加工在来进料加工出口中所占份额也呈下降态势,2022年来料加工出口量22.55万吨,出口额13.18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8.41%和4.96%,出口额占来进料加工出口总额的比例降至25.21%,较2022年下降近13个百分点;进料加工出口量89.79万吨,出口额39.10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55%和3.97%。
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
![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756a85cf50e2524de5187e8c.png)
中国水产品出口存在的问题及优化路径中国是渔业大国,自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水产品出口迅猛发展,已跃居全球首位。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达到416.33万吨,较上年同期增长5.16%,出口额达到216.98亿美元,占农产品出口总额的30.15%,占全球水产品贸易总额的10%。
水产品出口在中国农业乃至国民经济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出口创汇做出重要贡献。
然而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中国水产品出口发展遭遇了瓶颈,如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出口市场单一、市场竞争激烈、技术性贸易壁垒的限制等。
基于此,本文通过分析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出口贸易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的优化路径。
一、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现状分析(一)中国水产品出口额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且贸易顺差不断扩大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量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
据海关总署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量、出口额分别达到416.33万吨、216.98亿美元,分别较2000年增长271.4%、470.7%。
从图1可见,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增速波动较大,但总体呈现逐年增长态势。
2008年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波动,出现了增速下滑甚至负增长,2010、2011年水产品出口迅速复苏,增速分别达到了28.09%、26.7%。
随着中国国民经济增速进行平稳趋缓的新常态,水产品出口也呈现缓慢增长的态势,2012-2014年均保持6%左右的增速。
中国水产品出口额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贸易顺差也不断扩大,从2006年的50.6亿美元递增至2014年的125.1亿美元。
所谓贸易顺差,即出口额高于进口额,表明一个国家在某一产业的对外贸易处于有利地位。
总体而言,自中国加入WTO后,水产业牢牢抓住这一机遇,发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促进水产品出口贸易的稳定发展。
图1 2006-2014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情况对照图数据来源:中国海关信息网()(二)中国水产品出口品种以冻鱼(片)、烤鳗为主,出口方式以一般贸易为主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品种丰富,包括各种鲜活虾、贝、鱼、蟹类,以及加工制作的冻鱼片、罐头等。
水产品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应的对策
![水产品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应的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fc9a114c453610661fd9f41e.png)
精心整理水产品出口形势分析及相应的对策??近年,我国水产品出口虽然保持高位增长,已经连续几年在农产品出口中保持第一的位置,但是增长态势并不乐观。
在2000年与2001年出口数量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3.8%和27.3%的高位之后,2003年突然掉到0.7%,几乎呈停滞的尴尬状态。
2004年出口数量增幅又突然飚高到15.5%。
2005年,笑脸还没收回,增长速度立马滑至6.172002%,位。
第一。
6位,2004年又增加8万吨,增幅9%。
很多行家都认为罗非鱼是一种好鱼,同时很多人也看到了罗非鱼出口市场中隐藏着巨大的危机,这个危机在2006年年初开始显现出来。
由于加拿大从美国进口的罗非鱼中检验出超标药品残留物,就停止了从美国的进口。
而美国不养殖罗非鱼,其出口的罗非鱼来自中国。
中国出口对虾的药品残留曾经出现过超标现象,美国已对中国产品产生怀疑,加之罗非鱼又出现问题,这更加深了其对中国产品的不信任。
药物残留超标已经成为我国水产品出口的严重障碍。
从近几年水产品的出口中我们看到,我国水产品出口还是数量推动型,而不是质量推动型的,更不是品牌领袖型的模式。
所以,我国水产品出口的发展速度变化极不稳定。
2004年,美国对中国出口对虾展开反倾销调查,给水产界的所有同仁上3%,%;比势。
2006年1月~6月我国烤鳗出口额为3.65亿美元。
比2005年同期降低19%。
比2004年同期降低20%,比特别势危的2003年同期增长12%,比2002年降低5.5%。
2006年3、4、5三个月时间保持了8000万美元的较高水平之后,6月份直线下跌到2937万美元水平,同比跌幅达65%。
应该看到,烤鳗出口已经降到可比较的历史最低点。
2006年,在水产品出口大宗产品中,鱿鱼开始展露光芒。
2006年1月~6月我国出口鱿鱼金额达1.18亿美元,比2005年同期增长30.9%。
比2004年同期增长40.4%,比2003年同期增长100%,比2002年同期增长110%,鱿鱼出口额出现持续高速增长态势并在2006年6月底首次超过对虾,成为烤鳗之后60%。
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
![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https://img.taocdn.com/s3/m/989b8a2c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9.png)
三、中日水产贸易的影响因素
1、贸易政策
中日两国的贸易政策对两国水产贸易有着重要影响。近年来,随着我国“一 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中日自贸区建设步伐加快。自贸区建设不仅有助于促进两 国间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也将为两国水产贸易带来更多机遇。
2、价格竞争力
价格竞争力是影响中日水产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日本国内渔业资源有 限,大部分海产品依靠进口,因此其进口价格较高。而我国渔业资源丰富、生产 成本较低,使得我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较高的价格竞争力。这种价格竞争 力有利于我国水产品在日本市场的销售和推广。
从中日水产贸易看我国水产品出口 走势
目录
01 一、中日水产贸易概 况
02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 走势
03
三、中日水产贸易的 影响因素
04 四、未来展望
05 参考内容
一、中日水产贸易概况
中国和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两国间的水产贸易历史悠久。自上世纪90年 代以来,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中日水产贸易得到了快速发展。根据海关统计 数据,2022年,我国对日本出口水产品344.4亿美元,同比增长14.5%,进口总额 达到233.4亿美元,同比增长7.3%。其中,海产品占据了主导地位,而淡水产品 比例较小。
谢谢观看
二、我国水产品出口走势
1、出口总量增加
近年来,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持续增加。一方面,由于国内渔业资源的丰富 和渔业产业的发展,为水产品出口提供了充足的货源;另一方面,随着国际市场 的不断开拓,我国水产品的竞争力不断提高,出口渠道逐渐拓宽。预计未来几年, 我国水产品出口总量将持续保持增长态势。
2、出口结构优化
3、突破国际贸易壁垒。政府和企业应加强沟通协调,积极应对国际贸易壁 垒,加强技术研发和人才培养,提高产品质量和环保水平,突破国际贸易壁垒。
国联水产出口贸易现状
![国联水产出口贸易现状](https://img.taocdn.com/s3/m/0c2d8fa9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9.png)
国联水产出口贸易现状
根据最新的数据和报告,国联水产出口贸易现状可以概括如下:
1. 出口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国联水产出口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水产品出口成为中国对外贸易中的重要支柱行业之一,出口额持续增长。
2. 品种丰富多样:国联水产出口贸易涵盖了很多不同的水产品。
主要出口品种包括冰鲜水产品、鱼类、贝类、甲壳类等。
同时,加工品也占有一定比重,如鱼肉制品、海鲜制品等。
3. 出口市场广泛:国联水产产品出口市场遍布全球各个地区,主要出口对象国包括美国、欧盟国家、日本、韩国、东南亚等。
同时,新兴市场如中东、非洲等地也日益成为中国水产产品的重要出口市场。
4. 国联水产贸易竞争力提升:国联水产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逐步提升。
通过加强产品质量控制、改进包装和运输等方面的措施,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附加值。
同时,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制定和改革,进一步提升了国联水产产品的竞争力。
5. 面临挑战:国际市场竞争激烈,国内水产产品出口还面临一些挑战。
主要包括质量和安全问题、环境可持续性的考虑以及国际贸易壁垒等。
应对这些挑战需要继续加强监管和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标准,推动水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的来说,国联水产出口贸易现状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
面临机遇和挑战。
通过加强质量和安全管理,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拓展新兴市场,国联水产行业有望继续保持健康稳定的出口增长态势。
中国水海产品出口分析报告
![中国水海产品出口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7aa052f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9f.png)
中国水海产品出口分析报告引言中国是世界上主要的水海产品出口国之一,拥有丰富的水海资源和发达的水海产品加工产业。
水海产品出口对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报告旨在分析中国水海产品出口的发展现状、主要出口产品和市场、出口关键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1. 水海产品出口发展现状根据统计数据,中国水海产品出口持续增长。
截至去年底,水海产品出口总额达到XX亿美元,占全球出口总额的XX%。
中国已成为世界最大的水海产品出口国之一。
2. 主要出口产品与市场中国水海产品出口主要包括水产品、海产品和水产加工品。
其中,水产品(如鱼类、虾类、贝类等)是最主要的出口品种。
主要出口市场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水海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中国与东盟国家间的自由贸易协议进一步促进了水海产品的流通。
3. 水海产品出口关键因素中国水海产品出口的成功有赖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 丰富的水海资源:中国拥有广阔的海洋面积和内陆水域,使得水海产品产量丰富,具备出口的潜力。
- 发达的加工能力:中国水产加工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水产加工基地之一,拥有先进的加工设备和技术,能够按照不同国家需求进行加工和包装。
- 健全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中国政府对水产品出口进行严格的质量安全监管,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际标准。
- 国际贸易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合作,与各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推动水海产品出口便利化。
4. 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中国水海产品出口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 环境污染和过度捕捞:海洋污染和过度捕捞等问题不仅对水海资源产量带来威胁,也直接影响中国水海产品出口形象和可持续发展。
- 质量安全问题:国外对中国水海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质疑声音增加,中国需要进一步完善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
- 国际竞争压力:全球水海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中国需要与其他出口国竞争,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竞争力。
为应对这些挑战,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加强水海资源保护和管理:积极实施海洋环境保护政策,加大立法和执法力度,控制过度捕捞和污染问题,保护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
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
![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00b0324d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87.png)
中国水产品贸易竞争力分析及对策近年来,中国水产品的贸易竞争力不断提升,已经成为全球水产品市场的重要参与者。
然而,随着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以及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中国水产品贸易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从行业现状、市场竞争力、政策环境等方面分析中国水产品贸易的竞争力,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行业现状分析中国水产品行业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在该行业中,淡水养殖业、海水养殖业、捕捞业等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中国水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已位居全球首位,特别是近年来有机水产品、高端水产品等迅速发展。
但是,中国水产品行业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生产经验不足、水质污染、品质和安全问题等。
二、市场竞争力分析当前,中国水产品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力日渐增强。
按出口金额计算,中国水产品出口额已连续多年排名全球第一。
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目的地是日本、美国、韩国、欧盟等地。
然而,面对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国水产品的竞争力还需加强。
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1.品质问题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常因品质问题而受到质疑,如饲料添加剂过量、养殖环境污染等。
此外,原料的采集与质量也是影响中国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因素。
2.价格竞争由于产量和出口量巨大,水产品行业竞争相当激烈,价格战愈演愈烈。
虽然价格低廉的中国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颇具优势,但过度的价格竞争也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3.市场结构调整随着国际市场透明度的加强,购买者对水产品市场的了解加深,市场需求趋向多元化、个性化,对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要求越来越高,同时,新技术如追溯制度等要求越来越高,对于中国行业的竞争优势形成明显的挑战。
三、政策环境分析政策是任何行业或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在中国水产品贸易中,政策环境对行业竞争力的影响很大。
在政策支持下,中国水产品行业迅速崛起并稳居全球首位。
1.行政措施中国政府不断加强规范化生产运营、加大水产科技研究投入等行业管理措施,营造良好的产业环境,并在国外设立贸易分支机构,优化贸易渠道,不断推进自贸区的建设,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中国水产品贸易出口不仅带动了经济的发展,也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推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也成功得到人们的重视。
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对外贸易所得的部分利润又重新回归到贸易对环境和生态问题的补救上,从而形成一个循环的经济模式。
但是,事后的补救难以弥补资源的浪费以及生态退化的漏洞,最终影响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影响世界经济良性发展。
水产品出口的研究范围是海水产品与淡水产品的出口,研究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将对促进国际贸易有序运行具有现实的意义。
一、中国水产品出口现状及趋势分析
全球经济在走出低谷后,经济衰退的现象已经减弱,但是整个经济复苏的形势却不太乐观。
在2015年世界水产品出口需求下降的大环境下,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出现下滑。
(一)水产品出口现状分析。
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较高并且逐年上升,
出口量增长有放缓现象。
2015年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额为203.33亿美元,同比下降6.29%。
说明整个国际市场确实在萎缩,并且已经开始出现需求疲软的状态。
而这种现状并不是短时间内就可以恢复的,需要一段时间的贸易停歇才能再保持稳定。
(二)水产品出口趋势分析。
人工养殖的海水产品总量的增长趋缓,鱼类海水产品的产量比较稳定。
有相似趋势的贝类产品、虾蟹的产量无明显变化,其他海水产品有下降的趋势。
水产品的供给往往是跟随市场需求而变化的,因此2006~2014年的国际市场需求总量虽然在上升,但是整体的发展速度却在下降。
二、重视可持续发展,推进水产品出口贸易健康发展
(一)影响水产品出口的因素分析
1、水产品生产成本持续提高。
我国的劳动力所具有的廉价优势难以继续保持,如今中国的很多制造业务已经转移到了印度;由于国际汇率的变动以及国内部分资源的匮乏,国内原材料的价格也在上升。
因
此,人工成本加上材料价格的上升,影响水产品出口定价。
2、国际市场对水产品需求下降。
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家对中国水产品的需求下降,而东盟的市场还有可拓展的空间。
这一现状放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使经济的发展更加稳定;利用这一段时间可以留给产业更多喘息的余地,也留给水产品一段可生产繁殖的空间,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3、出口结构不合理,水产品部分种类供给过量。
中国出口企业不具有长远发展的战略目光,水产品的供给完全依靠需求控制,地位相对被动。
这便导致了中国水产品出口结构的不合理,个别品种供给量被迫调低。
对虾、淡水小龙虾的贸易出口额均有大幅度下降。
(表1)
(二)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存在的问题及危害
1、过度捕捞,水产品种类退化。
过度捕捞将会导致大部分渔民失业,部分水产品逐渐消失,整个地区经济也严重衰退,严重影响到地区甚至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政府通过管制渔具、提供补贴等方式,改
善渔民的生活水平、控制过度捕捞。
现代渔业捕获的海洋生物的数量已经超过生态系统能够平衡弥补的能力范围,最终结果是使整个海洋系统生态退化,危害可持续发展。
2、捕捞濒危物种,违反国际法。
近海可打捞的海洋生物已经越来越少;临近海域进入休渔期,渔民为了额外的收获出海打鱼。
渔民的足迹已经越来越贴近国家边界,如在黄岩岛秘密捕捞龙虾、石斑鱼、巨蜯等价格高昂的海洋生物已经触犯了法律。
渔民的违法行为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惩罚,打击了渔民从事渔业生产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整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水产养殖违规操作,破坏土壤环境。
伴随着国际市场对水产品的强劲需求,沿海的树林被开发成鱼塘,养殖所用的盐水使土壤盐碱化,加上其他的化学污染,导致海洋环境逐渐恶化。
另外,由于过分提高养殖的密度、使用违禁的药品或者激素,中国出口的水产品难以达到进口国的指标要求,影响着水产品贸易的出口,继而影响以后的可持续发展。
4、海洋资源争夺,危害国家主权。
海洋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的争夺
不仅危害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也反映过度开发对生态的破坏,继而影响整个世界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三)可持续发展条件下中国水产品出口SWOT分析
1、进行SWOT分析的目的和可行性。
中国水产品出口的增加为企业的生存、经济的增长带来了机会,但是大力发展水产品出口的产业对中国沿海的生态系统及中国的长远发展产生了威胁。
SWOT分析法可以用于分析内外部环境对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提出对策削弱影响,鼓励企业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战略,延长企业的寿命。
2、中国水产品出口SWOT分析(1)优势与机会。
从事水产品生产加工的企业需要用到大量的人力,而中国的劳动力成本较低,并且水产品出口的地区多为大省,人口数量比较多,因此利用这一优势能更好地促进水产品出口企业的发展。
中国水产品出口总量一直居于世界第一位,为了鼓励这一产业保持优势,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以减轻出口企业的负担,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
(2)劣势与威胁。
出口的产品多为对虾、冻鱼等,出口产品种类单一将会使得国内产业一段时期无力供应,且出口的初级产品附加值低,影响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的劳动力成本正在上升、优势正在减弱,企业可获取利润的空间被迫缩小;同时,中国的进出口企业正面临着如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竞争威胁,很多业务和订单被争夺,水产品出口的威胁正在逐步显露出来。
三、实现水产品出口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一)提高水产品生产商的人均素质。
现代渔业的从业人员存在受教育程度低、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整个技术相对落后。
捕捞生产是在不了解鱼类生命周期、没有最高产量限制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在没有理论指导的条件下所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也必然是盲目的。
因此,提高中国水产品供应商的素质,加强渔民的受教育程度可以有效放缓无节制出口的步调,使其不为短期利益牵动,进而促进水产品出口的可持续发展。
(二)调整和平衡出口水产品的种类结构。
调整中国水产品出口结构是促进贸易发展的关键所在。
目前,中国罗非鱼、对虾的国际市场需
求量有下降,那么对于之前在国际市场上供不应求的商品可以利用市场疲软的时期及时平衡产量,促进生态环境的恢复,给予其生长和繁殖的时间。
保证之前被过度捕捞或者养殖的鱼类等产品进入新的生长周期,以起到对生态的修复和长远发展的目的。
(三)加强政府对水产品质量与来源的管制。
水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存在供不应求的现状,从事水产养殖行业者和临海渔民都通过如过度捕捞、违规激素药剂养殖等手段满足市场需求,此类做法严重危害了中国水产品质量,迫使中国水产品出口贸易发展止步,因此加强政府对水产品质量与来源的管制是促进出口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
针对养殖过程中使用激素等违反相关食品安全法的现象,需要更多的法律支撑政府执行管制权力,从而在根源上解决质量上存在的问题。
为预防政策实施效果层层减弱的状况,中国政府赋予地区政府的执法权力并加以严格监督,将会成为管制的有力手段。
(四)推动渔业养殖规范化。
当下,养殖的鱼类占全球海产品消费的50%。
联合国粮农组织表示,截至2030年,在不耗尽海洋野生物种的前提下,水产养殖业每年需额外供应6,200万公吨海产品以满足
日益增长的需求。
水产养殖规划可以降低水产养殖和水环境之间的不确定性、减少水产养殖活动的外部不经济性、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对中国水产养殖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作用。
美国夏威夷海洋技术公司推出的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海洋圈”,可自动对系统内的鱼进行投食。
所以,能够允许自然过程的发生,提高鱼类健康状况并加速其生长。
中国可以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实现企业和出口贸易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技术的引进也带来了养殖成本的提高。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的扶持及企业的觉悟,政府应适当补贴费用,推广技术适用范围,鼓励企业积极采纳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作者:耿雪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