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应用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课件

➢ 酶免疫技术 用酶标抗体(抗原)与相应抗原(抗体) 反应后,加入酶底物,酶催化相应底物 进行显色反应,根据显色情况判断结果。 常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 荧光免疫技术 用荧光素标抗体与相应抗原(抗体)反 应后,借荧光检测仪检测抗原抗体复合 物中特异荧光的存在、部位或强度,以 判断抗原或抗体的存在、定位、分布或 含量 。常用荧光抗体技术(FAT )
第9章 免疫学应用
第1节 免疫学检测
(一)抗原或抗体的检测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特异性 ❖比例性 ❖可逆性
➢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电解质 ❖酸碱度 ❖温度 ❖振荡和搅拌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 凝集试验
细胞抗原或结合在固相颗粒表面的抗原 (或抗体)分子,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出现凝集物的现象 ❖ 直接凝集反应 ✓细胞抗原直接与相应抗体反应 ✓玻片法 血型鉴定和细菌鉴定 ✓试管法 肥达反应
斥反应及延长移植物存活时间
➢免疫重建
❖将免疫功能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淋巴细胞 移植给免疫缺陷个体,使后者获得部分或全部 免疫功能
❖骨髓移植 ❖胚胎肝移植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
返回Biblioteka 返回下张返回
❖间接凝集反应 ✓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分子结合在固相载体颗粒表
面,再与相应抗体或抗原反应,出现载体凝集 的现象 ✓载体 红细胞、聚苯乙烯胶乳等 ✓HBsAg、RF、抗“O”等的检测
➢ 沉淀试验
可溶性抗原与相应抗体反应,形成沉淀物 ❖ 单向琼脂扩散试验 ❖ 双向琼脂扩散试验 ❖ 对流电泳 ❖ 火箭电泳 ❖ 免疫电泳
➢B细胞免疫功能 ❖外周血B细胞数量检测 ❖B细胞功能检测 ❖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测定

课件3:4.4 免疫学的应用

课件3:4.4 免疫学的应用

二、器官移植
5.思考 ①器官移植常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是属于哪种免疫反应? 细胞免疫 ②有些药物可以使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受阻,这些药物的应用对于器官 移植起到什么作用? 抑制细胞免疫,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随堂检测
1.判断: (1)器官移植时供体与受体主要HLA要完全一致才可以( × ) (2)免疫学技术和制剂在临床诊断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如检测病原体和肿 瘤标志物等( √) (3)对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疗法,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
2.下列有关免疫失调病和器官移植的说法错误的是( B) A.风湿性心脏病是自身免疫造成的 B.艾滋病患者一般都因为胸腺发育不良而导致 C.器官移植后需要适当降低自身的免疫功能 D.花粉过敏是免疫功能过强造成的
随堂检测
3.由我国科学家陈薇主导的科硏团队研究开发了腺病毒重组疫苗,初 步证明对预防新冠病毒有一定的作用,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B) A.注射该疫苗属于被动免疫 B.该腺病毒是基因工程的载体 C.该重组疫苗属于减毒微生物 D.新冠病毒感染后刺激人体产生某一种特定抗体
②免疫缺陷病患者能否接种疫苗?为什么? 不能,免疫缺陷病患者特异性免疫功能缺失,而疫苗是通过刺激机体发生 特异性免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起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一、疫苗
6.判断
二、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
二、器官移植
1.概念:医学上用正常的器官置换丧失功能的器官,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 技术。 2.成败的关键:每个人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 相容性抗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关键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 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3.免疫抑制剂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4.免疫学的应用:免疫预防,免疫诊断,免疫治疗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
欢迎来到《免疫学应用》课程!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免疫学在医 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以及它对人类健康的重要性。
什么是免疫学
免疫学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及其功能的学科。它涉及如何识别病原体、攻击病原体以及记忆病原体的过程。
免疫学在医学和生物学中的应用
医学应用
免疫学为疾病的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 方法和工具。
生物学应用
免疫学帮助我们理解机体对病原体的防御机制以 及免疫系统的调节机制。
免疫学研究方法
细胞免疫学
• 淋巴细胞分型和鉴定 • 免疫球蛋白检测
分子免疫学
• DNA克隆 • 蛋白质印迹分析
免疫反应
1 识别病原体
免疫系统通过识别病原体上的特定结构,如抗原,来触发免疫反应。
2 攻击病原体
免疫系统利用各种免疫细胞和分子,如抗体和细胞因子,攻击和摧毁病原体。
自身免疫疾病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免疫系统错误地攻击机体自身组织,导致疾病发 生。
免疫系统对无害的物质产生过度反应,导致过敏 症状。
免疫系统功能不全,导致机体难以抵御病原体, 易感染。
Hale Waihona Puke 免疫治疗原理和方法
免疫治疗利用免疫系统来治疗疾病,例如癌症。它 可以增强免疫系统的攻击能力。
应用领域和前景
免疫治疗在癌症、自身免疫疾病等领域有着广泛的 应用前景。
3 记忆病原体
一旦免疫系统与特定病原体接触过,它会形成对该病原体的记忆,以便更快更有效地对 抗再次感染。
细胞调节和免疫反应
1
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
细胞因子和化学介质在免疫反应中起到调节作用,可以促进或抑制免疫系统的活 性。
2
免疫调节

免疫学的应用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免疫学的应用说课课件+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社会责任:通过了解免疫学在免疫预防、免疫治
疗、器官移植等方面应用,认同疫苗的使用和器官 移植,培养关注生物科技前沿,关注人体健康。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策略 及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1
疫苗发挥作用的 原理。
教学难点
新课讲授—疫苗
二、运用概念,发展能力
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 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
总结归纳能力
灭活疫苗 减毒疫苗 核酸疫苗
定义 优点 缺点 例子
发展科学思维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疫苗
三、任务驱动,分析原理 任务:根据预防天花病毒的资料,分析疫苗作用的原理?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策略 及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结合前几节知识, 通过小组讨论归 纳疫苗作用原理 和作用特点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新课讲授—疫苗
四、知识内化,解决问题 结合教材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策略 及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五、巩固练习
01 说教材
02 说学情
03 说教学目标
04 说教学重难点
05
说教学策略 及方法
06 说教学过程
07 说板书设计 08 说教学反思
生命观念:通过分析疫苗、器官移植对免疫系统
组成和功能的影响形成生命的稳态的平衡观。
科学思维:通过分析疫苗的应用、器官移植的免

免疫学应用医学PPT课件

免疫学应用医学PPT课件
17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反应类型
中和反应
实验技术
病毒中和试验
结果判断
检测病毒感染性
毒素中和试验
标记免疫反应 荧光免疫技术 放射免疫技术 酶免疫技术 发光免疫技术 金免疫技术
检测外毒素毒性
检测荧光现象 检测放射性强度 检测酶底物显色 检测发光强度 检测金颗粒沉淀
18
抗原抗体反应类型
标记免疫技术:用荧光物质、放射性核素、酶或化学发光 物质等标记抗原或抗体,进行抗原抗体反应后,通过检测 标记物对抗原或抗体进行定性、定位或定量分析
标准品抗原浓度测定
抗原浓度 (4)测定沉淀环直径 (5)在标准曲线上查找相应 抗原浓度
23
沉淀反应
双向琼脂扩散
(1)抗原抗体双向自由扩散 (2)24小时出结果 (3)呈现沉淀线或弧
24
免疫酶技术
25
免疫荧光技术
26
金免疫标记技术
手持端 兔抗鼠IgG 鼠抗HCG单抗
金标鼠抗HCG单抗
尿液浸湿标志线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HCG
27
金免疫标记技术
阳性
弱阳性
阴性
无效
质控线 测试线
尿样
斑点金免疫层析试验检测HCG
28
免疫细胞检测
非特异性免疫细胞检测 中性粒细胞运动、吞噬和杀菌功能检测 巨噬细胞检测 NK细胞检测 特异性免疫细胞检测 T细胞亚群、数量、功能检测 B细胞功能检测
4
抗原、抗体诊断技术
凝集反应:直接、间接(正向、反向、抑制)、协同
体 外 抗 原 - 抗 体 诊 断 技 术
血清学试验
沉淀反应:液相(比浊技术)、凝胶(扩散、电泳) 补体参与的反应:溶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
免疫预防:利用各 种生物或非生物制 剂来建立机体的免 疫应答,以达到预 防疾病的目的。
用免疫学原理, 防病、治病所 采取的措施
免疫治疗:应用免 疫学原理,针对疾 病的发生机制,增 强机体的免疫功能, 以达到治疗目的所 采取的措施。

自然
自然主动免疫:自然感染

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IgG通过胎盘、初乳SIgA
较好,维持3-5年甚至更长时间
较小,但有毒力回复突变
3.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抗毒素:外/类毒素→马→Ab ✓人丙种球蛋白:血浆和胎盘丙种球蛋白 ✓细胞因子
✓单抗/基因工程抗体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提示
✓注意防止超敏反应 ✓早期和足量 ✓不滥用丙球
被动免疫不能激活免疫系 统,故不能产生记忆反应, 其保护作用是短暂的。
6个月 乙肝疫苗(第3针)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乙肝疫苗(第2针)
三价脊灰疫苗(初服) 三价脊灰疫苗(复服),百白破(第 1针)
8个月 1.5岁
4岁
麻疹疫苗(初种)
三价脊灰疫苗(加服),百白破 (加强)
三价脊灰疫苗(加服),麻疹疫苗 (复种)
4个月
三价脊灰疫苗(复服),百白破(第 2针)
7岁
BCG(复种),麻疹疫苗(复种), 百白破(加强)
4 .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提取有效免疫原成分。如HA、NA,HBSAg 2)合成肽疫苗:人工合成抗原肽。 3)基因工程疫苗
编码免疫原基因→载体→体内 ↓
酵母菌、大肠杆菌(体外培养)
如: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转基因植物疫苗
5.计划免疫 我国儿童计划免疫程序
年龄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1)鉴定病原菌:诊断疾病 (2)检测肿瘤相关抗原:检测甲胎蛋白以诊断肝癌 (3)检测血型抗原、HLA抗原:鉴定血型,亲子鉴定 (4)检测药物半抗原: 确认运动员是否服用兴奋剂
(二) 抗原或抗体的检测方法
凝集反应 沉淀反应 补体参与的抗原抗体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
颗粒性抗原(红细胞、细菌、 乳胶颗粒等 )与抗体特异性结合,形成肉眼可见的凝集块。
副作用:明显 ,主要是骨髓抑制、肝肾毒性等
其抑制作用是非特异性的,长期应用可导致:继 发性免疫缺陷 、 严重感染、 肿瘤
抗体为基础的免疫治疗
一、免疫血清
抗毒素血清、胎盘(丙种)球蛋白、抗菌免疫血清、抗病毒免疫血清、抗 淋巴细胞丙种球蛋白等
二、单克隆抗体(mAb):用于靶向治疗等。 三、基因工程抗体:降低抗体的免疫原性
化学制剂 1、烷化剂:环磷酰胺 2、抗代谢药:激素:糖皮质激素 真菌代谢产物 1、 环孢素A:对T,尤其是TH有较好的选择性抑制作用 2、FK-506:其作用强于环孢素A10-100倍,且与环孢素A
有明显的协同作用。 中药及其有效成分 雷公藤多甙
适应症:免疫功能过高引起机体损害的患者
1、抗移植排斥 2、超敏反应性疾病:激素 3、自身免疫病:激素、雷公藤多甙 4、感染性炎症:激素
3、细胞因子检测
可用于鉴定分离的淋巴细胞亚群,监测某些疾病状态的细胞免疫功 能。IL-2、IL-2R、rIFN 、TNF等检测。 ①免疫学方法:ELISA、RIA等。 ②细胞生物学方法
③分子生物学方法,如聚合酶链反应(PCR)法等
4、体内免疫细胞功能测定:皮肤试验
(1)迟发型超敏反应:旧结核菌素试验( OT试验 ) 皮试(+)——有一定的细胞免疫能力 皮试(—)——细胞免疫功能缺损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42张)课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42张)课件

③增殖:侵入人体后能识别并结合辅助性 T 细胞表面的受体,
进入细胞。
第3节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④遗传信息表达:
a.逆转录需要逆转录酶的催化,逆转录酶来自病毒。转录和翻 译所需的酶来自宿主细胞。
第3节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6.× 利用免疫治疗时,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使用免疫增强法, 对于有些疾病则使用免疫抑制疗法。
第3节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结构十分相似,当人体感染这种病菌后,免疫系统不仅向病菌发起 进攻,而且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结果,在消灭病菌的同时,心脏 也
受到损伤,这就是风湿性心脏病。
第3节 免疫失调 第4节 免疫学的应用
1
2
3
4
5
必备知识·聚焦概念 关键能力·突破重难 应用创新·提升素养 课堂检测·巩固素能 课后素养落实
三、免疫缺陷病 1.概念: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 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2.种类 (1)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于遗传 而生来就有的免疫缺陷。 (2)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 引起的免疫缺陷。大 多数免疫缺陷病都属于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 [自身产生抗体对自身组织发生免疫反应导致的疾病属于自 身免疫病,A 项正确;浆细胞来源于 B 细胞或记忆 B 细胞的增殖分 化,B 项错误;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中,下丘脑通过传出神经支配 胰岛 B 细胞的分泌活动,C 项正确;Y1、Y2、Y3 分别破坏胰岛 B 细 胞上的葡萄糖受体、胰岛 B 细胞、靶细胞上胰岛素受体,其中①② 引起的胰岛素分泌不足,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D 项正确。]

12免疫学应用 PPT课件

12免疫学应用 PPT课件
第二篇 免疫学基础
第十二章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诊断和免疫防治
一、免疫诊断与检测
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各种血清学技术已广 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在预防兽医学的应用主要集 中在病原微生物的检测与疫病防治两个方面。
诊断液: 诊断抗原:用于检测抗体的各种抗原溶液。包括菌体 抗原、类毒素等 诊断血清:用于检测抗原的各种血清制剂。包括抗血 清、抗毒素等
细胞免疫检测技术
1. E 玫瑰花环实验:T 淋巴细胞表面有红细胞受体,可结合绵羊等多种动 物的红细胞,而形成E 玫瑰花环,称为E 花环。 用于检测细胞免疫功能 EA玫瑰花环实验:B 淋巴细胞没有E 受体,但有Fc 和C3受体,以抗 红细胞抗体作桥,将红细胞连接到B 细胞表面,形成EA 花环。 淋巴细胞转化实验:是体外测定T 淋巴细胞功能的一种方法, T 淋巴 细胞转变成淋巴母细胞的能力。
二、 免疫防治
免疫分为: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 后天性免疫(获得性免疫)
天然 获得 免疫 天然被动免疫 天然主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免疫血清
强毒疫苗
获得性 免疫
人工 获得 免疫
活疫苗 灭活疫苗 人工主动免疫 代谢产物与 亚单位疫苗 新型疫苗
弱毒疫苗 异源疫苗
天然被动免疫(Natural passive immunity):新生动物通过 母体胎盘、初乳或卵黄从母体获得某种特异性抗体,从 而获得对某种病原体的免疫力。 天然主动免疫(natural active immunity):动物在感染某种 病原微生物耐过后,产生的对病原体再次侵入的不感染 状态。 人工被动免疫(Artificial passive immunity):将免疫血清或 自然发病后康复动物的血清人工输入未免疫动物,使其获 得对某种病原的抵抗力。 人工主动免疫(Artificial active immunity):给动物接种疫苗 等生物制品,刺激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应答,产生特异性免 疫力。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ppt

免疫学的实际应用.ppt
紧急预防和治疗
19:46
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是指利用免疫学的原理,人为地调节人体的 免疫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常用的分类有免疫增强疗法或抑制疗法,主动或被动 免疫治疗,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19:46
(一) 分子治疗
给机体输入分子制剂,以调节机体的特异性免 疫应答称为分子治疗。
常用的分子治疗制剂
获得方式 自然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


隐性感染或显性感染后
接种疫苗等抗原物质 通过胎盘获得IgG,通过初乳获得SIgA
注射各种免疫球蛋白、细胞因子等
19:46
一、免疫预防
(一)人工自动免疫
人工自动免疫是指人为的给机体接种经过处理的 抗原物质诱导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的方法。
19:46
(三) 生物应答调节剂与免疫抑制剂
1. 生物应答调节剂 (biological response modifier,BRM) 是指能促进或调节免疫功能的制剂,免疫功能
正常者通常不受影响,对免疫功能异常,尤其是免疫 功能低下者有促进或调节作用。
19:46
常用的生物应答调节剂
(1) 微生物制剂 如卡介苗、短小棒状杆菌或多糖类物质
3)抗代谢药
(3) 中草药制剂
如雷公藤等
19:46
三、计划免疫
计划免疫是指根据特定传染病疫情的监测及人 群免疫状况的分析,有计划地用疫苗进行人群免疫接 种,预防相应的传染病。
19:46
第二节 免疫学诊断
利用免疫学的原理和检测技术,对抗原、抗体、免疫 细胞等免疫反应物质在体内外进行定性或定量的检测, 即为免疫学诊断。
*常用的标记物有荧光素、酶、放射性同位素、 胶体金及电子致密物质等。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免疫学应用-PPT课件精选全文
将PHA注射于受试者前臂屈侧皮内, 6-12小时后局部出现红斑硬结,24-48 小时达高峰,即为阳性反应,常用于检 测细胞免疫水平。
祝愿 同学 们前 程似 锦!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荧光技术
免疫荧光直接法
免疫荧光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免疫酶技术
1、包被抗体 洗
1、包被抗原 洗
2、加抗原 洗
2、加抗体 洗
3、加酶标抗体 洗
3、加酶标抗球 蛋白

4、加底物显色 ELISA双抗体夹心法
4、加底物显色 ELISA间接法
免疫标记技术:—放射免疫测定法(RIA)
细胞免疫检测——T细胞亚群测定
用间接荧光法 检测CD4和CD8 T细胞
CD4/CD8正常 比值为1.7-2.0左 右。
细胞免疫检测——淋巴细胞转化试验
---细胞介导的细胞毒试验
B细胞的检测
B细胞数量的检测 (1)膜表面免疫球蛋白(SmIg)的检测:SmIg是 B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因此是鉴定B细胞的可 靠指标。用抗SmIg抗体,借助直接免疫荧光法 或免疫组织化学法进行检测。
(2)间接免疫荧光法:应用针对B细胞表面抗 原(CDl9、CD20、CD21、CD22等)的特异性 单克隆抗体,以间接免疫荧光法对B细胞进 行鉴定和计数。
B细胞功能测定
B细胞增生试验 原理与T细胞增生试验相同; 但刺激物主要为美洲商陆(PWM)、富
含SPA的金葡菌、细菌脂多糖等。
体内免疫学检测
放射免疫测定法(RIA)是将放射性核 素分析的灵敏性和抗原抗体反应的特异性结 合的测定技术。具有灵敏、精确、特异性高、 易规范化及自动化等优点的一种先进的免疫 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金免疫技术(金标法)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32张)课件

高中生物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免疫学的应用(32张)课件

问题
原因
解决办法及希望
①进行器官移植手术后,免疫系统 ①使用免疫抑制剂,抑制
会把来自其他人的器官当作“非己”免疫系统的功能,使免疫
存在免 成分进行攻击,这就是器官移植容 系统暂时处于无应答或弱
疫排斥 易失败的原因;
应答的状态,大大提高了
的问题 ②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 器官移植的成活率,给需
容 易 者与受者的组织相容性抗原(HLA) 要进行器官移植的患者带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4章 免疫调节
30
4.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组织相容性抗 原,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简称HLA。 5.器官移植的成败,主要取决于供者与受者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 6.只要供者与受者的主要HLA有一半以上相同,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4章 免疫调节
苗,以积极的心态捐献骨髓等, 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措施。
献爱心于人类。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4章 免疫调节
3
一、疫苗
灭活
减毒
麻疹疫苗
卡介苗
子宫颈癌
DNA疫苗
抗体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4章 免疫调节
4
[提醒] 与病原体相比,相同的是疫苗具有病原体的抗原特性,不同的 是疫苗失去病原体的感染力。
上一页
返回导航
下一页
第4章 免疫调节
18
2.(生命观念)首次接种“百白破”三联体疫苗后,机体能够特异性识别 抗原的免疫细胞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B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免疫学临床应用PPT课件
ELISA法
20
案例 疫苗接种(供PBL用)
• 钱浣纱,女,27岁,一年前结婚,早已腹部高耸,现 已进入临产期。常言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 虽然孕期千般辛苦,万般不易,总算要做妈妈了,一 想到这里,只有甜蜜和一丝紧张。早晨起床,浣纱感 到腹部阵痛,丈夫将她送入妇婴医院。医生检查后告 诉她的丈夫,孕妇已进入临产潜伏期,收住院,各项 检查正常。
18
二、免疫治疗
免疫增强疗法: 感染、肿瘤、免疫缺陷 免疫抑制疗法: 超敏反应、自身免疫病、
移植排斥
19
自学内容如下:
1、免疫诊断的原理:由于抗原与抗体在体外能特异性 结合,用已知的抗原来检测未知的抗体,或用已知的 抗体来检测未知的抗原。
抗原与抗体在体外结合的反应又称血清学反应或 血清学实验。(临床多用血清标本,因抗体在此) 2、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3、抗原抗体反应的影响因素 4、常用的抗原抗体检测方法
22
• 医护人员忙着为新生儿进行常规处置和检查。
• 1、处置 结扎剪断脐带,消毒;擦净手足胎脂,在病例上 留下自己特有的足纹和指纹。
• 2、查体 母亲姓名,钱浣纱;性别,男;体重4.12 Kg;出 生时间,1996年4月6日22时。发育正常,四肢活动良好, 皮肤红润,巩膜无黄染;心率120次/min,呼吸42次/min, 血压9.4/6.8Kpa,偶有咳嗽。
• (2)人工免疫有几种类型?
一是人工自动(主动)免疫,就是应用抗原进行人工接种, 使机体自己建立免疫力,达到预防传染性疾病的目的,免疫 力维持时间较长;
二是人工被动免疫,主要应用抗体注入机体中,以快速发挥
紧急预防和治疗作用,免疫力维持时间较短,仅是抗体IgG
的半衰期。由于目前所用的大部分抗体为动物血清,与人类

免疫学应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免疫学应用(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既往的第一代疫苗主要用于预防感染性 疾病的传播,第二代、第三代疫苗则有向肿 瘤、免疫病等方向发展的趋势。
我国计划免疫情况
基础接种 加强接种
年龄
出生 1个月 2个月 3个月 4个月 5个月 6个月 8个月 1岁
1岁半 2岁 3岁 4岁 5岁
疫苗种类
卡介苗、乙肝疫苗 乙肝疫苗第2针 脊髓灰质炎疫苗初服 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百白破第1针 脊髓灰质炎疫苗复服、百白破第2针 百白破第3针 乙肝疫苗第3针、流脑多糖疫苗第1针(12月份接种) 麻疹疫苗初种 乙脑疫苗免疫2针,间隔7 ~ 10天(5月份接种)
人工主动免疫注意事项
1、接种对象:免疫力差、流行地区的易感者等; 2、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死疫苗2-3次,间隔7-10天;
活疫苗1次;类毒素2次,间隔4-6周。 3、接种途径:死疫苗多皮下注射、活疫苗多皮内注射、皮上
划痕或以自然感染途径接种。 4、接种后反应:接种24小时左右局部出现红肿、疼痛、淋巴
百白破加强1针、麻疹疫苗复种、脊髓灰质炎疫苗加服、流脑多糖疫苗第2针(12份接种) 乙脑疫苗加强1针、(5月份接种) 乙脑疫苗加强1针、(5月份接种) 脊髓灰质炎疫苗加强1次 百白破加强1针、麻疹疫苗复种、乙脑疫苗加强1针
二、免疫治疗
免疫治疗(immunotherapy): 指利用免疫学原理,针对疾病的发生机制,


人工主动免疫:接种疫苗、类毒素等
疫 人工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注射抗毒素、
丙种球蛋白
o
(一)人工主动免疫 (artificial active immunization)
疫苗——用于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剂,可以用微生物、
动物或人体的组织、体液等为原料,采用生物学技术制 备成的免疫学制剂。

免疫学应用-课件

免疫学应用-课件
稳定性差,不易 保存 有毒力回复突变
2、类毒素(接种2次,吸收缓慢,间隔4-6周) 外毒素 0.3-0.4%甲醛 类毒素 如:百-白-破精致吸附类毒素
3、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提取有效免疫原成分。
(减少不良反应,排除致癌的可能性) 如HA、NA,HBSAg
2)合成肽疫苗:人工合成抗原肽。 (无需培养微生物,可大量生产,无致 癌、返祖的危险性)
(一)活化的免疫细胞(供者/自身)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cells)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二)免疫重建
1、电荷引力(库仑引力) 2、电子云引力(Van der Waals力) 3、氢键结合力 4、疏水作用力
抗原抗体结合物析出的原因
+++ ——+— —
+++———
———+++
——— ++—+ +
电解质
析出
抗原抗体反应的特点
1、特异性 2、适合比例性 3、可逆性
抗体过剩
抗体抗体比例合适
抗原过剩
网格学说(lattice theory)
免疫学应用
第一节 免疫学诊断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二、淋巴细胞的检测
一、抗原抗体的检测
原理: Ag与相应Ab在体内与体外可发生特
异性结合
检测原则: 1. 已知Ag检测未知Ab 2. 已知Ab检测未知Ag
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原则
❖ 标本采集时应注意无菌操作,尽量避免杂菌污染。 ❖ 根据致病菌在不同病期的体内分布和排出部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免疫增强剂——肿瘤、免缺
1、化学药物: 左旋咪唑→T↑NK↑,西咪替丁→Ts↓
2、微生物制剂: BCG、短小棒状杆菌→Mφ↑→CK↑
3、 多糖类以及中草药:灵芝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定义:将自体或同种异体的免疫细胞,经体
外激活诱导增殖后输给患者,使其获得免疫效 应细胞,在体内发挥作用,达到治疗疾病的作 用。 活化的免疫细胞(供者/自身)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乙脑减毒活疫苗
白破二联疫苗
甲肝减毒活疫苗
8月龄、2周岁 6岁 18个月
接种次数
1次 3次 4次
4次 1次 1次 2次 2次
2次 1次 1次
所预防疾病
结核病
乙型肝炎
百日咳、白喉、破伤 风
脊髓灰质炎
麻疹、风疹
麻疹、风疹、腮腺炎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A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C群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乙型脑炎 白喉、破伤风
(LAK,Lymphokine activated killercells)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TIL,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
免疫抑制疗法
定义:用人工方法减弱或抑制对机体不利的
免疫应答,用于移植排斥反应和自免。
方法:免疫抑制剂、放射线照射等。
免疫抑制剂
杀死病原体
2-3次,用量大 (间隔7-10天) 稳定,易保存
无毒力回复突变
毒力减弱(无毒) 的活病原体 1次,用量小
稳定性差,不易保 存 有毒力回复突变
2、类毒素(接种2次,吸收缓慢,间隔4-6周)
外毒素 0.3-0.4%甲醛 类毒素
如:百-白-破精致吸附类毒素
3、新型疫苗
1)亚单位疫苗:提取有效免疫原成分。
身免疫病、免疫缺陷病。
目前实行的计划免疫表(学龄前)
卡介苗 乙肝疫苗
百白破疫苗
接种对象(月)年 龄
出生时
0、1、6月龄
3、4、5月龄,1.5~2岁
脊灰疫苗(糖丸) 2、3、4月龄、4周岁
麻风疫苗
麻腮风三联疫苗
A群流脑疫苗
A+C流脑疫苗
8月龄
1.5~2岁
第一针6月龄、第二针 与第一针间隔3个月
3岁、6岁
免疫学应用优秀课件
人工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 :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接 种机体,使之产生特异免疫,从而预防感 染的措施。
人工被动免疫 :用抗体或细胞因子等制剂, 使之获得特异免疫,以治疗或紧急预 防感染的措施。
人工主动免疫生物制剂:
1、 疫苗
种类
死疫苗
活疫苗
制剂性状 接种次数及量 稳定性 副作用
甲型肝炎
人工被动免疫生物制品: 抗毒素(antitoxin):外/类毒素→马→Ab 丙种球蛋白: 人特异性Ig:(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且超敏反应发生率
低)
来源: ①恢复期病人/含高效价特异性抗体供血者血浆, ②接种疫苗/类毒素的免疫者血浆。 人工被动免疫注意事项: 1. 注意防止超敏反应 2. 早期和足量 3. 不滥用丙球:应用范围——易感人群、患者
方法:骨髓移植、脐血干细胞移植。 作用:治疗免疫缺陷病、白血病、再障。
人工主动免疫注意事项
1. 接种对象:凡免疫力差、与病原体接触机会多、 疾病危害大、流行地区易感者。
2. 接种剂量、次数和间隔时间(计划免疫程序表) 3. 接种途径:皮内、皮下、吸入、口服 4. 接种后反应:24h内局部红肿、疼痛、淋巴结大;
全身发热、头痛、恶心,数天恢复。 5. 禁忌症:高热、急性传染病、严重心血管病、自
特点:见效快,维持时间短。
作用:紧急预防和治疗传染病、抗肿瘤。
如:破伤风、白喉抗毒素,
肿瘤特异性McAb(免疫导向疗法)。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定义:采用非特异性免疫调节剂来调节机体
免疫功能失衡的状况,以达到治疗或辅助治疗 的目的。
BRM:(生物应答调节剂)
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抵抗病原微生物或癌细 胞的侵袭。
免疫治疗
概念:应用免疫制剂或调节剂,人为纠正免疫异
常状态。
分类(作用机制):
1、 免疫增强疗法
免疫抑制疗法
2、 特异性免疫治疗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3、主动免疫治疗:主动增强,“苗”,直接作用
被动免疫治疗:被动增强,抗体、免疫效应
细胞、小分子免疫肽,
(间接作用,过继免疫)
一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二 特异性被动免疫治疗 三 非特异性免疫治疗 四 过继性细胞免疫治疗 五 免疫抑制疗法 六 免疫重建
特异性主动免疫治疗
定义:利用抗原性疫苗对机体进行免疫接
种,诱导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或免
疫耐受,达到治疗目的。
特点:见效慢,维持时间长。
作用:预防传染病、抗肿瘤。
如:卡介苗、乙肝V多肽疫苗、
流感V亚单位疫苗、肿瘤疫苗。
特异性被动免疫治疗
定义:输入特异性免疫效应物质,使机体立即
获得某种特定的免疫力,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减少不良反应,排除致癌的可能性)
如HA、NA,HBSAg
2)合成肽疫苗:人工合成抗原肽 (无需培养微生物,可大量生产,无致 癌、返祖的危险性) 3)基因工程疫苗 图示:编码免疫原基因→载体→体内

酵母菌、大肠杆菌(体外培养)
如:重组抗原疫苗、重组载体疫苗、DNA疫苗、 转基因植物疫苗
1、 细胞毒药物:影响抗原识别、处理、 递呈
3、 真菌代谢产物:环孢素A(CsA)、FK506
→影响细胞因子合成
4、 中药:雷公藤
免疫重建
定义:将免疫功能正常个体的造血干细胞或
淋巴干细胞,移植给免疫缺陷个体,使后者的 造血能力、免疫功能全部或部分得到恢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