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黄河沿岸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及脆弱度分析
黄河中下游地区自然环境变迁及原因分析
为戒 。
1 黄 河 中下游地 区 自然环 境 的变 迁
黄河中下游地区是 黄土高原和黄河冲击 而成 的华
北平原 之所 在 。历 史 上 的黄 河 流 域气 候 比现 在 温 暖 湿
然和人为因素的共同影响 ,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环境 开始
恶化 。
黄河中下游地区由于适合人类居住 , 口数量迅速 人 增加 , 城市经济等也得 以发展。于是影 响环境的因素 由 单一的自然因素, 又增加了人为的因素。人类文 明发展
以来 , 自然和人为 的综合影响下, 在 植被大面积减少 , 水
在人类发展初期人为影响因素还是次要的距今5000年后黄河中下游地区气候没有像其他地区走出气候最适期气候普遍比现在湿润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自然灾害频率低当时的土壤肥力和利用状况良好而且黄河流域的大陆泽大野泽菏泽等一大批的湖泊增加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湿度这为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农业发展人口增加城市发展经济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润、 雨量充沛、 植被 良好、 径流量大 , 而且泥沙含量较少 , 水资源和动植物资源丰富, 创造了称举 世闻名的黄河文 明。对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成因及其原始生态环境的研 究, 蒙文通先生研究认为:古代黄河流域河湖密布、 “ 气候 适宜、 盛产竹子和水稻”正有“ , 似今江南地带, 则古 时北
黄河流域的舞台而东移南迁 , 黄河流域森林的兴衰 与黄
河文明的兴衰同步。总的来看 , 中纬度的黄河中下游地
起来 , 因而侵蚀强度可能减缓。因此, 口数量的增加 , 人 对黄河中下游地区环境的改变有很大影响。地区承载力 受到挑战 , 对当地各种 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极限。在一 定阀值下 , 无限度的开发 , 带来的是资源的破坏性利用, 是经济的毁灭性发展 , 更是环境变迁的导 2 :0 07 1 ( ) 16—17 0
黄河景观设计相关分析报告
黄河景观设计相关分析报告1. 引言黄河是中国的第二长河流,也是亚洲第三长河流,拥有丰富的资源和历史文化意义。
作为中国的母亲河,黄河不仅承载了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也承载了无数人民的生活希望。
为了保护和发展黄河,景观设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报告将对黄河景观设计的相关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
2. 黄河景观设计的现状黄河景观设计目前面临着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景区的开发过度或者没有合理规划,导致了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其次,景区的开发和管理存在不足,导致了游客服务质量下降和游客体验不佳。
另外,景区的宣传和推广也不够到位,导致了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
3. 黄河景观设计的重要性黄河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景观设计可以保护黄河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避免过度开发和破坏。
其次,景观设计可以提升游客对景区的体验和满意度,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另外,景观设计还可以弘扬黄河文化,增强人们对黄河的认同感和使命感。
4. 黄河景观设计的发展方向为了改善黄河景观设计的现状,我们提出以下发展方向。
4.1 加强规划与管理加强景区规划与管理是黄河景观设计的必要措施。
我们建议对每个景区进行详细的规划和设计,考虑黄河自然环境的特点和保护需要。
同时,加强景区的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保证景区的良好运营和环境维护。
4.2 提升服务质量提升景区的服务质量是改进黄河景观设计的关键。
我们建议加强游客服务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服务意识。
同时,引进现代化的服务设施和技术,提升游客的体验和满意度。
4.3 加强宣传和推广加强宣传和推广是提升黄河景观设计影响力的重要手段。
我们建议加大对黄河景区的宣传力度,借助互联网和新媒体平台,向公众传递黄河的价值和魅力。
同时,加强与旅行社和媒体的合作,提升黄河景区的知名度和形象。
4.4 弘扬黄河文化弘扬黄河文化是黄河景观设计的重要任务。
我们建议在景区中设置黄河文化的展示区域,展示黄河的历史和文化。
同时,举办文化活动和演出,让游客更好地了解和体验黄河文化。
《2024年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范文
《2000—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篇一一、引言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经济走廊,其土地利用变化不仅关系到生态环境的保护,也与区域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本文旨在分析2000年至2020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以期为黄河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本研究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统计分析等方法,对近二十年的土地利用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数据来源主要包括地理空间数据云、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部门发布的统计数据等。
三、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一)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根据近二十年的遥感监测数据,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著变化。
其中,耕地面积有所减少,主要转化为建设用地和林地。
同时,草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
(二)空间分布变化从空间分布上看,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特征。
上游地区以草地和林地为主,中下游地区则以耕地和建设用地为主。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下游地区的建设用地不断扩张,耕地、林地等自然用地逐渐减少。
四、影响因素分析(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影响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重要因素。
气候、地形、土壤等自然条件对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气候变暖导致上游地区草地退化,进而转化为林地或建设用地。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导致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
随着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人类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发生改变。
政策、人口、经济等因素均对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变化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政策引导下的退耕还林还草、城市扩张等项目对土地利用变化产生了显著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一)结论根据近二十年的遥感监测数据和统计分析结果,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类型和空间分布发生了显著变化,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这一变化。
黄河流域河南段景区空间格局及网络关注度协调性研究
黄河流域河南段景区空间格局及网络关注度协调性研究黄河流域河南段景区空间格局及网络关注度协调性研究引言:黄河作为中国第二长河流,对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河南段作为黄河流域的核心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文化资源,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然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平台成为游客获取信息、分享体验的主要途径,而网络关注度也成为衡量景区受欢迎程度的重要指标。
因此,研究黄河流域河南段景区空间格局与网络关注度的协调性,有助于了解景区发展现状,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指导。
一、黄河流域河南段景区空间格局分析根据黄河流域河南段的地理特征和旅游资源的分布情况,可以将河南段的景区空间格局分为五个区域:东部黄河三角洲地区、中部平原地区、西部高原地区、南部山地地区和北部湿地地区。
东部黄河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河网密布,以临颍、淮阳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以自然保护区、老龙湾等景区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
中部平原地区水网较少,以开封、郑州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以龙门石窟、少林寺等景区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
西部高原地区地势较高,以洛阳、安阳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以云台山、野三坡等景区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
南部山地地区地势崎岖,以南阳、信阳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以嵩山、云梦山等景区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
北部湿地地区河网密布,以漯河、许昌等城市为中心,形成了以鹿邑湾、琵琶湖等景区为核心的旅游集聚区。
二、网络关注度分析与影响因素探讨网络关注度是指景区在互联网上的关注程度,主要体现在搜索量、点击率、网评等指标上。
经过对黄河流域河南段各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进行分析,发现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首先,景区知名度是网络关注度的重要影响因素。
知名度高的景区通常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关注和搜索,在互联网上的曝光度也更高。
例如,龙门石窟、云台山等知名景区的网络关注度较高。
其次,景区独特性也是网络关注度的影响因素之一。
独特的自然风景或人文景观能够吸引更多游客的兴趣,并成为网络热门话题,从而提高景区的网络关注度。
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
第41卷第5期2021年10月水土保持通报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C o n s e r v a t i o nV o l .41,N o .5O c t .,2021收稿日期:2021-05-28 修回日期:2021-06-22资助项目:河南省高校科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中原城市群城市安全韧性水平评价及提升策略 (人文社科类)(2021-C X -01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基于G I S 的区域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估与减灾策略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N o .U 1504705) 第一作者:崔凯凯(1993 ),男(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灾害应急管理与风险感知㊂E m a i l :w w w .630371721@q q.c o m ㊂ 通讯作者:李翔海(1981 ),男(汉族),河南省焦作市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学理论和应急管理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㊂E m a i l :l x h 23@h pu .e d u .c n ㊂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崔凯凯1,2,刘德林1,2,李翔海1(1.河南理工大学应急管理学院河南焦作454000;2.河南理工大学安全与应急管理研究中心,河南焦作454000)摘 要:[目的]分析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为河南省沿黄区域的防洪救灾能力建设和风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㊂[方法]以黄河流域河南段沿岸的7个地级市㊁1个省(管)市作为评价单元,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选取了16个评价指标,并运用变异系数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模型,得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㊁社会应对水平和社会脆弱性指数㊂[结果]①根据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特征,将河南段沿岸分为3种类型: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开封㊁新乡市);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洛阳㊁郑州市);②开封㊁濮阳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洛阳㊁郑州市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其余区域等级为Ⅱ;③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社会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南段流域的下游地区,中上游区域除洛阳㊁郑州市外都属于中等社会脆弱性区域,整体处于中低脆弱性水平㊂[结论]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的区域主要是由于社会应对水平较低,对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投入不够所造成㊂关键词:洪涝灾害;变异系数;社会脆弱性;黄河流域;河南段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88X (2021)05-0304-07中图分类号:X 43文献参数:崔凯凯,刘德林,李翔海.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J ].水土保持通报,2021,41(5):304-310.D O I :10.13961/j .c n k i .s t b c t b .2021.05.039;C u iK a i k a i ,L i uD e l i n ,L iX i a n gh a i .E v a l u a t i o no n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 f l o o dh a z a r d s i nH e n a n s e c t i o no fY e l l o wR i v e r b a s i n [J ].B u l l e t i no f S o i l a n d W a t e r C o n s e r v a t i o n ,2021,41(5):304-310.E v a l u a t i o no n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t oF l o o dH a z a r d s 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Y e l l o wR i v e rB a s i nC u iK a i k a i 1,2,L i uD e l i n 1,2,L iX i a n gh a i 1(1.E m e r g e n c y M a n a g e m e n t S c h o o l ,H e n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H e n a n 454000,C h i n a ;2.S a f e t y a n dE m e r g e n c y M a n a g e m e n tR e s e a r c hC e n t e r ,H e n a nP o l y t e c h n i cU n i v e r s i t y ,J i a o z u o ,H e n a n 454000,C h i n a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I no r d e r t o p r o v i d e a s c i e n t i f i c b a s i s f o r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a n d r i s k m a n a ge m e n t of f l o o dh a z a r d s ,t h e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f l o o d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 w a ss t u d i e d .[M e t h o d s ]S e v e n p r e f e c t u r e -l e v e l c i t y a n do n e p r o v i n c i a l (a d m i n i s t r a t e d )c i t y a l o ng th e s o u t h e r nr e a c h e s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b a s i n w e r ec h o s e na s t h eb a s i ca s s e s s m e n tu n i t ,a n d16i n d i c e sw e r e i d e n t i f i e df r o mt w o a s p e c t s :s e n s i t i v i t y a n d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et of l o o d h a z a r d s .T h e w e i g h t so fi n d i c e s w e r ed e t e r m i n e d u s i n gc o e f f i c i e n t so fv a r i a t i o n ,a n dt h es e n s i t i v i t y ,s o c i a lr e s p o n s el e v e l ,a n ds o c i a l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in d e x w e r e c a l c u l a t e du s i n g t h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m o d e l .[R e s u l t s ]①A c c o r d i n g t o t h e l e v e l o f s e n s i t i v i t y an d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w a s c l a s s i f i e da so n eo f t h r e e t y p e s i n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 b a s i n :l o ws e n s i t i v i t y -l o wr e s p o n s ec a p a c i t y (P u y a n g ,S a n m e n x i a ,J i y u a n ,a n dJ i a o z u oc i t i e s );h i gh s e n s i t i v i t y -l o w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K a i f e n g ,X i n x i a n g c i t i e s );h i g hs e n s i t i v i t y -h i g h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L u o y a n g,Z h e n g z h o uc i t i e s ).②T h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l e v e l f o r f l o o d d i s a s t e r s i nK a i f e n g a n dP u y a n g C i t y b e l o n ge d t o l e v e lⅢ,L u o y a n g a n dZ h e n g z h o u c i t i e s b e l o n g e d t o l e v e lⅠ,a n do t h e r c i t i e sb e l o n ge d t o l e v e lⅡ.③F r o m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s p a t i a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t h ea r e a so fh i g h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w e r e m a i n l y d i s t r i b u t e d i nt h e l o w e r r e a c h e so f t h e H e n a ns e c t i o no f t h eY e l l o w R i v e r.I nt h ea r e a so f t h e m i d d l ea n du p p e rr e a c h e s, L u o y a n g a n dZ h e n g z h o ub e l o n g e dt o t h e l o w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a n do t h e r a r e a sb e l o n g e dt o m i d d l e 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c l a s s i f i c a t i o n.[C o n c l u s i o n]A r e a sw i t hh i g h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 t o f l o o dh a z a r d s w e r em a i n l y c a u s e db y t h e l o ws o c i a l r e s p o n s e c a p a c i t y a n d i n s u f f i c i e n t i n v e s t m e n t i nd i s a s t e r p r e v e n t i o n a n d m i t i g a t i o n c a p a c i t y c o n s t r u c t i o n.K e y w o r d s:f l o o dh a z a r d s;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t i o n;s o c i a l v u l n e r a b i l i t y;t h eY e l l o wR i v e r;H e n a n s e c t i o n中国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高㊁影响范围广㊁灾害破坏性大,所造成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居各种灾害之首[1]㊂例如,2020年6月就有29个省(区㊁市)290个地级市1904个县区受到洪涝灾害影响,共计7.37ˑ107人次受灾㊂其中,死亡失踪人数278人,直接经济损失2.20ˑ1011元,分别占当年因自然灾害造成死亡失踪人数以及经济损失总数的47%和59%[2]㊂特别是2021年7月以来河南省普降大暴雨㊁特大暴雨,平均降水量多次超过有记录以来极值㊂据河南省人民政府统计,此次特大洪涝灾害共造成302人死亡,50人失踪,造成直接经济损失1.14ˑ1011元㊂其中,郑州市就遇难292人,失踪47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5.32ˑ1010元㊂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对洪涝灾害的研究越来越深入,大多数学者认为灾害的频繁发生是致灾因子㊁孕灾环境和社会脆弱性共同构成[3-5],从自然属性考虑致灾因子与孕灾环境,从社会属性考虑承灾体脆弱性㊂然而,尽管学者们对洪灾的致灾机理和影响因子有了较为深刻的研究[6-7],但受技术水平等因素的限制,很难控制和改变洪灾发生的过程,往往只是从自然因素考虑洪灾发生的可能性,但不能阻止洪灾的频发[8]㊂因此,研究洪灾的社会脆弱性,采取措施从社会管理角度提升承灾体的防灾减灾能力,以达到降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目的,从而减少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就显得尤为重要㊂目前,对洪灾脆弱性的研究多以个别城市区域或社区为对象进行分析㊂如葛怡等[9]从人口㊁经济㊁就业情况㊁土地利用和综合防灾状况5大类41个指标对长沙地区进行社会脆弱性评估;刘德林等[10]利用河南省社会经济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构建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并利用因子分析法将62个参评指标减少为11个来对河南省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陈轶等[11]以城市社区尺度对洪灾进行社会脆弱性以及韧性评价等㊂此外,对流域性洪涝灾害而言,研究多集中于洪灾损失评估和风险评价,而脆弱性研究多以长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为研究对象,但针对黄河流域洪灾脆弱性研究相对较少㊂如汪群等[12]通过构建长江经济带城市洪涝脆弱性模型,对武汉㊁成都㊁南京进行脆弱性分析;黄晶等[13]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中心区27个城市为研究对象,构建洪灾脆弱性模型并分析脆弱性空间分异特征,并确定城市洪灾脆弱性的主要影响因素;高超等[14]通过选取社会经济数据,构建洪灾脆弱性模型,对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进行脆弱性分析等㊂黄河作为中国的第二长河,在七大江河流域中仅次于长江流域,具有显著的人口和经济规模,一旦发生洪涝灾害将会对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造成重大损失[15]㊂因此,黄河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研究对于提升黄河沿岸洪灾应对水平和减少洪灾损失具有重要意义㊂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拟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研究,其主要目的:①构建黄河河南段流域尺度下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②对黄河河南段流域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划分各区域脆弱性类型与等级㊂以期为黄河河南段流域的防洪减灾规划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㊂1研究区概况黄河河南段流域位于东经110ʎ21' 116ʎ06',北纬33ʎ37' 36ʎ05'㊂黄河自陕西潼关流入河南境内,依次流经三门峡㊁洛阳㊁济源㊁郑州㊁焦作㊁新乡㊁开封㊁濮阳8个省辖(管)市,河道总长711k m,流域面积3.62ˑ104k m2,占全流域总面积5.1%,占全省总面积21.7%,受水区域涉及14个市(区),惠及全省约73%的人口,经济规模约达全省80%以上[16]㊂截至2019年底,黄河河南段流域的常住人口为3.79ˑ107人,城镇化率高达60%㊂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各项工程活动的不断开展,加上有些地区防灾基础设施建设与社会发展速度不相适应,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明显增大[17]㊂本文选择黄河河南段流域为洪灾社会脆弱性研究区的原因主要有两点:①河南地理位置特殊㊂河南地处我国第二和第三阶梯,不仅是华北平原上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全流域人口㊁经济活动较密集的重要区域,一旦发生洪灾将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㊂②黄河河南段流域是洪灾高发区㊂河南是黄河流经的重要省份,在黄河中5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下游都有分布,同时河南也是下游悬河的起点,历史上有记录的黄河下游决口大都发生在河南㊂2 评价数据与方法2.1 确定评价单元以黄河河南段流域的洪灾社会脆弱性为研究对象,选取河南省沿黄7个地级市和1个省(管)市为评价单元㊂2.2 指标数据选取社会脆弱性是指社会群体㊁组织或国家在实际与潜在的灾害事件中的承受力和应对水平,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系指区域承载洪灾的敏感程度和应对洪灾的防灾减灾能力㊂影响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的因素众多,在查阅文献㊁专家咨询并借鉴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社会脆弱性评估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黄河河南段流域的实际情况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参考游温娇等[18]㊁李畅等[19]㊁刘德林等[10]㊁贺山峰等[20]人的研究,根据科学性㊁系统性和可操作性的原则,在承灾体敏感性(主要考虑人口㊁房屋建筑㊁基础设施等的暴露程度,即洪灾发生后潜在的可能造成的破坏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主要是指防灾减灾能力)两个维度选取指标,更加注重社会要素和强调防灾减灾能力㊂此外,考虑到数据的可获取性和完整性,某些微观特殊性指标例如人口性别和年龄比例㊁文化程度㊁家庭人口情况等未能获取,但在既有指标中有所体现㊂最终,在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各选取8个指标,共16个指标来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体系(表1)㊂2.3 数据来源与处理(1)数据来源㊂本文研究数据主要来自于‘202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以及各地方政府和部分民政部门发布的有关数据㊂(2)数据处理㊂由于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涉及不同计量单位的指标,指标的数值范围各不相同且变幅较大,本文采用极差标准化法对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将各指标数据的取值范围控制在[0,1]之间㊂数据处理采用以下公式:x i'=x i -m i n x im a x x i -m i n x i(1)式中:x i '表示指标i 标准化处理后的值;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数据原始值;m a x 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中数据的最大值;m i n x i 表示各评价单元第i 项指标中数据的最小值㊂表1 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与权重指标类型评价指标含义权重相关性人口密度x 1(人/k m 2)人口聚集情况0.051914+人口自然增长率x 2/%人口增长速度0.039782+第一产业产值比例x 3/%第一产值比重情况0.043489+敏感性(暴露度)人均生产总值x 4(人/元)人均经济发展水平0.055487+施工房屋建筑面积x 5/104m 2每104m 2房屋建筑面积0.102904+行政区域土地面积x 6/k m 2城市行政区域面积情况0.049598+固定资产投资总额x 7/108元社会投资水平0.061874+农作物播种面积x 8/1000h m2农作物播种面积情况0.040704+单位面积医院机构个数x 9/个卫生机构数量0.035619-卫生机构床位数x 10/张医疗救援能力0.055773-卫生技术人员x 11/人医疗救助水平0.061177-社会应对水平(防灾减灾能力)普通高等学校数总额x 12/所地区人员整体素质0.116723-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x 13/元居民家庭收入情况0.061603-私人汽车拥有量x 14/辆逃生工具数量0.080845-排水管道长度x 15/k m 排水能力水平0.075776-水库拥有量x 16/座水库建设情况0.066731-注:①相关性 +表示该指标与脆弱性呈正相关,表明该指标数值越大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越严重,所代表研究区的脆弱性越大;相关性 -表示该指标与脆弱性呈负相关,表明该指标数值越大相应灾害造成的损失和威胁越小,所代表研究区的脆弱性就越小,防灾减灾能力越强㊂②人均生产总值㊁行政区域土地面积㊁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指标数据来源于地方政府和部分民政部门,其他指标数据来源于‘202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㊂2.4 确定指标权重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主要分为主观赋权法和客观赋权法两大类㊂其中主观赋权法主要包括专家打分㊁层次分析㊁成对比较法等;客观赋权法主要包括模糊数学法㊁熵权法㊁变异系数法等㊂变异系数法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主观赋权法的随意性等缺陷,以实际数据为基础,能够较客观的反映评价指标的相对重要程度[21]㊂本文拟采用该方法来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603 水土保持通报 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各指标相对权重值见(表1)具体方法如下:E i=∂i/x i(2)W i=E i/ðn i=1E i(3)式中:E i,∂i,x i和W i分别为第i项指标的变异系数㊁均方差㊁均值和权重值㊂2.5构建社会脆弱性模型本文主要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综合评价,计算洪灾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公式如下:S=ð8i=1x i'㊃w i(4)R=ð16i=9x i'㊃w i(5)式中:S表示洪灾敏感性指数,其值越大敏感性越强; R表示社会应对水平,其值越大防灾减灾能力越强㊂x i'表示各评价单元i指标标准化数据值;w i表示各评价单元i指标所占权重㊂通过利用标准化后的指标数据和各指标权重,根据所筛选的指标体系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相关性构建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模型㊂计算公式如下:S V I=S R(6)式中:S V I表示社会脆弱性指数;S表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指数;R表示各评价单元的社会应对水平指数㊂其中,S V I的值越大,表示各评价单元的洪灾社会脆弱性越大㊂3结果与分析3.1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类型划分首先对黄河河南段流域各指标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表2),然后通过变异系数法计算各指标的权重,将标准值和各指标权重带入公式(4) (5)得出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 表(3) (4) ㊂参考李畅等[19]的研究并根据得分结果,在综合考虑研究区敏感性指数均值(0.206)㊁社会应对水平指数均值(0.168)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划分标准(当一个地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整个研究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的平均值时,则为低敏感性或低应对水平;当一个地区敏感性指数或应对水平>整个研究区敏感性或应对水平指数的平均值时,则为高敏感性或高应对水平),并划分为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㊁低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㊁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㊁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4种类㊂最终,根据各区域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得分,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主要涉及3种类型: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表5)㊂表2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指标标准化处理结果指标三门峡市济源市洛阳市郑州市焦作市新乡市开封市濮阳市x10.570.000.671.000.370.350.280.01 x20.001.000.600.950.400.310.450.45 x30.690.190.310.000.360.631.000.93 x40.280.720.421.000.480.090.110.00 x50.300.000.910.630.351.000.870.55 x60.650.001.000.420.160.480.330.17 x70.220.000.611.000.210.250.160.16 x80.250.000.740.430.371.000.990.57 x90.280.000.901.000.470.990.650.79 x100.130.000.511.000.230.370.290.22 x110.100.000.441.000.180.340.280.19 x120.020.000.101.000.080.150.070.02 x130.160.510.381.000.380.210.010.00 x140.040.000.291.000.110.250.140.15 x150.000.050.481.000.180.170.190.10 x160.590.121.000.880.180.200.010.00注:表中x1 x16的具体含义见表1㊂(1)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㊂这些区域各自的敏感性指数和应对水平指数与其他城市相比得分较低,这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平稳,且对应急基础设施建设㊁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方面投入不够的因素造成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较弱,社会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的特点㊂例如,这些区域的敏感性指数仅占整体敏感性指数的33.86%,而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7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其指数仅为整体的22.49%,呈现了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㊂(2)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开封㊁新乡市)㊂就敏感性而言,这些地区敏感性指数得分较高,属高敏感性㊂例如,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这一项指标中,仅开封㊁新乡两个地区的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就约为整体的37%以上㊂然而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属于低应对水平㊂如在家庭可支配收入这一项指标中与其他地区相比存在较大差距,开封㊁新乡市分别仅为21795元和24562元,而整体平均水平约为26387.13元㊂因此,呈现高敏感性㊁低社会应对水平类型㊂其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比较活跃,但应急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等因素造成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较强,社会防灾减灾能力同样有待提升的特点㊂(3)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洛阳㊁郑州市)㊂根据 表(3) (4) 可以看出,洛阳㊁郑州两个城市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的得分均排在各城市的前两名,属于高敏感性㊁高应对水平的地区㊂就敏感性而言,郑州和洛阳敏感性指数分别为0.311, 0.307,这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洛阳和郑州分别作为中原城市群的副中心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一直在河南省的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龙头引领作用,相应的人口密度㊁固定资产投资㊁房屋建筑面积和各类经济活动也就越多,从而造成高敏感性㊂就社会应对水平而言,洛阳和郑州较其他城市而言拥有较高的防灾减灾能力㊂如在卫生技术人员人数这一项指标数据上,郑州和洛阳位于第一㊁第二位,分别为147557人和68491人,远高于其他城市,有着较高的社会应对水平,因此呈现高敏感性㊁高社会应对水平类型㊂主要原因是由于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相应的防灾减灾能力也十分强大㊂主要表现为自身敏感性和社会防灾减灾能力都很强的特点㊂表3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敏感性各指标得分城市评价单元x1x2x3x4x5x6x7x8敏感性三门峡0.0300.0000.0300.0160.0310.0320.0140.0100.163济源0.0000.0400.0080.0410.0000.0000.0000.0000.089洛阳0.0350.0240.0130.0230.0940.0500.0380.0300.307郑州0.0520.0380.0000.0550.0650.0210.0620.0180.311焦作0.0190.0160.0160.0270.0360.0080.0130.0150.150新乡0.0180.0120.0270.0050.1030.0240.0150.0410.245开封0.0150.0180.0430.0060.0900.0160.0010.0400.229濮阳0.0010.0180.0400.0000.0570.0080.0100.0230.157最大值0.0520.0400.0430.0550.1030.0500.0620.0410.311表4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应对水平各指标得分城市评价单元x9x10x11x12x13x14x15x16应对水平三门峡0.0100.0070.0060.0020.0100.0030.0000.0390.077济源0.0000.0000.0000.0000.0310.0000.0040.0080.043洛阳0.0320.0280.0270.0120.0230.0230.0360.0670.248郑州0.0360.0560.0610.1170.0620.0810.0760.0590.548焦作0.0170.0130.0110.0090.0230.0090.0140.0120.108新乡0.0350.0210.0210.0180.0130.0200.0130.0130.154开封0.0230.0160.0170.0080.0010.0110.0140.0010.091濮阳0.0280.0120.0120.0020.0000.0120.0080.0000.074最大值0.0360.0560.0610.1170.0620.0810.0760.0670.548表5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社会脆弱性类型划分洪灾社会脆弱性类型地区状态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S<0.206,R<0.168)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平稳,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S>0.206,R<0.168)开封㊁新乡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较为活跃,但防灾减灾能力有待提升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S>0.206,R>0.168)洛阳㊁郑州人类和社会经济活动十分活跃,防灾减灾能力也十分强大803水土保持通报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3.2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通过上述计算得出各评价单元的敏感性指数和社会应对水平指数后,将其带入公式(6)计算出各地区的社会脆弱性指数㊂根据各地区的评价结果,在综合考虑各地区社会脆弱性指数的均值(1.70),标准差(0.59),极差(1.95)的基础上,将各评价单元的社会脆弱性划分为低㊁中㊁高3个等级,具体取值范围为[0.56,1.24),[1.24,2.12),[2.12,3.52),分别用Ⅰ,Ⅱ,Ⅲ表示(表6)㊂由表6可知,郑州㊁洛阳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Ⅰ,属于低脆弱性地区,其中郑州的脆弱性指数最低仅为0.568;开封㊁濮阳的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Ⅲ,属于高脆弱性地区㊂其中,开封的洪灾社会脆弱性最高,脆弱性指数为2.516;其余焦作㊁新乡等4个地区的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Ⅱ,属于中等脆弱性地区㊂表6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与等级评价单元敏感性指数(S)应对水平指数(R)社会脆弱性(S V I)类型等级开封0.2290.0912.516高 低Ⅲ濮阳0.1570.0742.122低 低Ⅲ三门峡0.1630.0772.117低 低Ⅱ济源0.0890.0432.070低 低Ⅱ新乡0.2450.1541.591高 低Ⅱ焦作0.1500.1081.389低 低Ⅱ洛阳0.3070.2481.238高 高Ⅰ郑州0.3110.5480.568高 高Ⅰ最大值0.3110.5482.516通过进一步分析表(3) (6)中各评价单元的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结果,可以清楚的看到哪些因素会影响到区域的社会脆弱性,从而为区域的防灾减灾能力的提升提供科学依据,并为其提供具体的改进策略㊂例如,对于郑州而言,郑州是河南省黄河沿岸各地区中洪灾社会脆弱性最低的城市,主要原因在于郑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远高于其他地区,对医疗卫生㊁各类基础设施投入较大,因此在防灾减灾能力方面郑州的社会应对水平为最高㊂但就敏感性而言,可以明显的看到其敏感性指数在各地区中得分也是最高为0.311,主要是由于人口密度㊁人口自然增长率和房屋建筑面积较大等,因此社会系统在洪灾背景下潜在的破坏性就越大㊂然而尽管敏感性指数最高,受到洪灾的影响也会很大,但其社会脆弱性却为最低㊂这主要是由于社会应对水平在各评价单元中处于最高水平,由此可以看出防灾减灾能力能够很好的弥补敏感性对区域造成的破坏㊂对于开封㊁濮阳这些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高的区域而言,主要是由于:①这些区域本身敏感性就较高,如在第一产业产值比例和农作物播种面积等指标中得分较高;②这些区域社会应对水平本身较低,如在医疗卫生㊁基础设施建设等防灾减灾能力层面投入不足,从而造成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㊂对于洪灾社会脆弱性等级为中等的区域而言,尽管社会脆弱性指数不高但社会应对水平普遍较低,如果随着敏感性指数的增加而社会应对水平的持续较低,将会使该区域的社会脆弱性急速增长㊂因此,防灾减灾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深刻影响着各区域的社会脆弱性㊂4讨论与结论4.1讨论洪灾社会脆弱性评价方法有多种,如基于历史灾情数据的脆弱性评价㊁基于指标数据的脆弱性评价㊁基于情景模拟的脆弱性评价等㊂目前基于指标数据的社会脆弱性评价,是被广泛应用的评价方法之一,然而在运用该方法之前应该充分考虑如何根据不同研究区的特点制定相对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及各参评指标的数据的可获取性㊁代表性等㊂(1)指标选取数量的多少影响着洪灾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㊂①如果选取指标数量较少,就很难去反映和描述社会脆弱性的特点;②如果选取指标数量过多,会存在一些数据难以获取㊁计算程序较为复杂㊁操作困难等问题㊂(2)指标权重对于评价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㊂目前权重的确定方法可分为3种类型:①主观赋权法(如德尔菲法㊁专家打分法等);②客观赋权法(如熵权法㊁P C A主成分分析法㊁变异系数法等):③主观与客观相结合的赋权方法,如层次分析法等㊂总之,每种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选择什么样的权重确定方法以及如何确保赋权值具有合理性也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㊂(3)社会脆弱性具有动态性㊂有些因素会随着时间的变化由高脆弱性影响因素变为低脆弱性影响因素,例如人口密度㊁人口自然增长率等㊂因此,除了关注社会脆弱性差异外还要关注时间演变特征和变化规律㊂总之,尽管社会脆弱性评价存在一定的局限,但其评价结果仍有助于极大的减少洪灾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同时也可以为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和灾害风险管理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㊂4.2结论本文通过构建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和评价903第5期崔凯凯等: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评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模型,从洪灾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方面分析了黄河河南段流域的数据㊂(1)从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类型来看,濮阳㊁三门峡㊁济源㊁焦作市属于低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区域;开封㊁新乡市属于高敏感性 低应对水平区域;郑州㊁洛阳市属高敏感性 高应对水平区域㊂(2)从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等级来看,洛阳㊁郑州市等级为Ⅰ,属低脆弱性区域;开封㊁濮阳等级为Ⅲ,属高脆弱性区域;其余区域等级为Ⅱ,属中等脆弱性区域㊂其中低㊁中㊁高社会脆弱性地区的数量分别为2,6,2个,分别占整个研究区的25%, 75%和25%㊂(3)从空间分布上来看,高社会脆弱性区域主要分布于黄河河南段流域的下游地区,中上游区域除洛阳㊁郑州外均属于中等脆弱性区域㊂(4)从综合评价结果来看,社会应对水平的高低是影响社会脆弱性结果的主要因素,其他因素也间影响着社会脆弱性程度㊂可见,提升灾害应对水平㊁加强防灾减灾能力建设,是有效降低洪灾社会脆弱性的关键㊂当前,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变较为复杂,极端天气多发㊁频发,再加上城市化进程的影响,洪涝灾害的发生可能更为频繁㊂因此,本文从社会管理的角度出发,以提升区域防灾减灾能力并减少洪灾所致损失为目的,从敏感性和社会应对水平两个维度来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进行评价㊂同时,本研究结合2021年 7㊃20 河南省洪涝灾害的实际情况,针对位于黄河流域河南段沿岸的郑州㊁洛阳㊁新乡㊁焦作㊁开封等地区此次所遭受的洪灾损失,并根据相关区域政府和社会为应对洪涝灾害,在经济㊁医疗卫生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做的投入㊂经过分析比对,发现开封㊁焦作等地由于洪灾社会脆弱性较高,此次洪灾对当地的社会经济㊁各类基础设施和群众基本生产生活都造成较大程度的影响;而郑州和洛阳由于其洪灾社会脆弱性较低,在此次的洪灾处置应对和灾后恢复能力等方面都明显高于其他区域㊂因此,可以认为本文对黄河河南段流域洪灾的社会脆弱性的评价结果基本与实际情况相符合㊂[参考文献][1]应急管理部.2020年全国自然灾害基本情况[J].中国减灾,2021(3):60.[2]张情.河流洪水灾害风险评价及对策研究[D].辽宁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3]靖凤伟,杨永国,邓世赞,等.洪水灾害模拟及评估[J].地理空间信息,2011,9(4):122-124,193.[4]付意成,魏传江,王启猛,等.区域洪灾风险评价体系研究[J].灾害学,2009,24(3):27-32.[5]李国芳,郑玲玉,童奕懿,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对洪灾风险的影响评价[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13,22(3):386-391.[6]于文金,闫永刚,吕海燕,等.基于G I S的太湖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定量化研究[J].灾害学,2011,26(4):1-7.[7]田玉刚,覃东华,杜渊会.洞庭湖地区洪水灾害风险评估[J].灾害学,2011,26(3):56-60.[8]马定国,刘影,陈洁,等.鄱阳湖区洪灾风险与农户脆弱性分析[J].地理学报,2007,62(3):321-332.[9]葛怡,史培军,刘婧,等.中国水灾社会脆弱性评估方法的改进与应用:以长沙地区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05, 14(6):54-58.[10]刘德林,梁恒谦.区域自然灾害的社会脆弱性评估:以河南省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5):128-134.[11]陈轶,陈睿山,葛怡.我国城市社区洪涝灾害社会脆弱性与韧性的研究及思考[J].城市建筑,2018(35):32-34.[12]汪群,虞刘悦,吴兆丹,等.长江经济带城市洪涝脆弱性评估:以南京㊁武汉和成都为例[J].水利经济,2020,38(3):55-61,85-86.[13]黄晶,佘靖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及影响因素分析[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2(6):39-45,110-111.[14]高超,张正涛,刘青,等.承灾体脆弱性评估指标的最优格网化方法:以淮河干流区暴雨洪涝灾害为例[J].自然灾害学报,2018,27(3):119-129.[15]文玉钊,李小建,刘帅宾.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比较优势发挥与路径重塑[J].区域经济评论,2021(2):70-82.[16]左其亭,张志卓,李东林,等.黄河河南段区域划分及高质量发展路径优选研究框架[J].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2021,19(2):209-216.[17]刘德林.基于G I S的河南省洪灾风险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4,34(3):126-129.[18]游温娇,张永领.洪灾社会脆弱性指标体系研究[J].灾害学,2013,28(3):215-220.[19]李畅,冯滔,石倩,等.洪灾社会脆弱性熵权法评价及其时间序列分析:以2001 2012年湖北省荆州市为例[J].灾害学,2015,30(3):110-117.[20]贺山峰,杜丽萍,高秀华.河南省县域单元自然灾害社会脆弱性评价[J].水土保持研究,2015,22(6):293-297.[21]马建琴,何胜,郝秀平,等.基于层次分析和变异系数法的土壤含水率计算[J].人民黄河,2015,37(9):135-139.013水土保持通报第41卷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黄河滩区景观变化研究
河南省黄河滩区景观变化研究
梁国付
【期刊名称】《河南科学》
【年(卷),期】2008(26)2
【摘要】运用景观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分析黄河滩区1975-2000年景观格局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旱地、滩涂、建设用地和河流景观类型为占优势的景观类型.1975-2000年,景观格局动态变化显著:旱地景观类型面积增大,滩涂和河流景观类型面积缩减,建设用地景观类型面积持续增加,草地和沙地景观类型的面积随着河流景观类型的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而变化,景观空间特征表现为景观多样性在前两个阶段减小,而最后一阶段略有增大.景观空间构型明显,基本上是以大斑块为主,呈聚集型分布.人类活动对黄河滩区景观的变化有重要的影响.
【总页数】5页(P230-234)
【作者】梁国付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开封,475001;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开封,47500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57
【相关文献】
1.黄河下游河道形态变化及应对策略——"黄河下游滩区生态再造与治理研究"之一[J], 张金良;刘继祥;万占伟;鲁俊
2.黄河下游滩区移民搬迁问题研究∗--以河南省黄河滩区为例 [J], 丁同民;赵志浩;韩鹏;欧广远;吴海峰;龚绍东;张林海;生秀东;王宏源;陈东辉;赵西三;王中亚
3.黄河滩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河南省焦作市黄河滩区为例 [J], 李明秋;姜英
4.黄河下游滩区园林植物设计及生态修复研究
——以河南省长垣市黄河滩区为例 [J], 吴双;王晗;李倩倩;王鹏飞
5.河南省黄河滩区自然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 [J], 付标;唐正清;王星;姚明峰;张向峰;王岽沣;温长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
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格局演变及影响因素分析引言:黄河是中国第二长河流,流域面积广阔,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
近年来,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黄河流域的生态环境发生了一系列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也发生了相应的时空格局演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黄河流域植被NPP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
一、黄河流域植被NPP时空变化趋势1. 时变趋势:研究显示,黄河流域植被NPP的时变趋势呈现出整体上升的特点。
据卫星遥感数据分析,分别以1982年、1999年和2016年为起点,可发现三个时段内黄河流域的植被NPP逐年增加。
尤其是自1999年以来,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表明黄河流域植被NPP受到了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2. 空间格局:黄河流域植被NPP的空间格局呈现出明显的东高西低的趋势。
流域的上游地区,如青藏高原附近,植被NPP较高;而下游地区,如山东、河南等地,植被NPP较低。
这与气候、地形和土壤等因素有关。
此外,还发现在流域内部存在着区域差异,如河南省的西部地区植被NPP较高,而东部地区较低。
二、影响因素分析1. 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黄河流域植被NPP的重要因素之一。
降水和温度是气候因素中最主要的两个。
黄河流域遭受的气候变化较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降水和温度有所增加,这对植被的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2. 土壤特性:土壤是植被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质量和类型会直接影响植被NPP的变化。
黄河流域土壤种类繁多,但整体上以黄壤为主,其肥力高,有利于植被的生长。
3. 人类活动:近年来,黄河流域的人类活动日益增加,例如农业发展、城市建设等,这些活动直接或间接地对植被NPP产生了影响。
农业活动带来的化肥、农药使用以及水资源的过度利用等都可能对植被生长造成负面的影响。
而城市建设导致土地利用变化,可能削弱了植被的覆盖率。
结论:黄河流域植被NPP的时空格局演变受到气候因素、土壤特性和人类活动的综合影响。
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
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3)1.2 研究意义 (4)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5)二、黄河流域概况 (6)2.1 地理位置 (7)2.2 气候特征 (8)2.3 河流特性 (9)2.4 生态环境现状 (10)三、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 (11)3.1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概述 (13)3.2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14)3.3 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结果分析 (15)四、黄河流域生态韧性时空格局分析 (16)4.1 数据来源与处理 (18)4.2 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与应用 (19)4.3 生态韧性时空格局可视化表达 (20)五、黄河流域生态韧性分布动态演进 (21)5.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2)5.2 生态韧性分布动态演进模型构建 (24)5.3 模型验证与结果分析 (25)六、结论与建议 (26)6.1 结论总结 (28)6.2 政策建议 (29)6.3 研究展望 (30)一、内容综述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是一个涉及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综合性研究课题。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黄河流域生态韧性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其时空格局特征以及分布动态演进的规律。
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生态经济区,其生态环境脆弱性和变化性直接影响着区域可持续发展。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加剧,黄河流域面临着诸多生态挑战,如水土流失、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下降等。
研究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时空格局与分布动态演进,对于区域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利用以及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综述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韧性的基本概念、时空格局特征、分布动态演进以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展开。
对生态韧性的概念进行界定,明确其在黄河流域研究中的适用性。
通过分析黄河流域的地理特征、气候变化以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生态韧性时空格局的形成机制。
在此基础上,重点阐述黄河流域生态韧性分布动态演进的特征、规律和影响因素。
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报告
更多资料请访问.(.....)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旅游专题组目录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析与评价................................... - 1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 .. (1)(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 ····························································· - 1 -(二)惠济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3 -(二)金水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8 -(二)中牟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8 -(三)巩义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 9 -(四)荥阳沿黄地区重点旅游资源特征................................................- 11 -二、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 . (12)(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类型分析 ······················································- 12 -(二)沿黄地区旅游资源等级评价 ······················································- 15 -(三)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分布评价 ······················································- 17 -(四)沿黄地区旅游资源开发评价 ······················································- 20 -(五)基本结论 ··············································································- 24 -一、郑州沿黄地区旅游资源调查(一)沿黄地区旅游资源概况郑州沿黄河地区(下简称沿黄地区)主要包括了惠济区、金水区、中牟县、荥阳市、巩义市中连霍高速公路以北、黄河以南的部分地区,规划面积约为927.5平方公里。
河南省生态环境脆弱性评价与分析
河 南省 属 于南北 过渡 性 气候 , 气 变 化剧 烈 , 天 多灾 害 性天 气 .年 降水 量 的 时空分 布 不均 , 年 降水 量往 全 往 主要 集 中在 夏季 , 占全年 降水量 的 4 — 0 降水 的不稳 定 性极 易 引起 旱涝 灾 害 .据 河 南 省历 代水 文气 约 5 6 %,
维普资讯
第2 4卷 第 4期
20 0 6年 8月
河
南 科
学
Vo .ENA N S ENCE CI
文章编号 :04 3 1 (0 6 0 — 5 6 0 10 — 9 82 0 ) 4 0 9 - 4
关 键 词 : 脆 弱 性 ; 生 态环 境 ; 河 南省 ; 评 价指 标
中图分 类号 : S1 1 8
文献标 识码 : A
万物 生 生不 息 , 类文 明在延 续和 发 展 , 人 这些 均 依赖 于 生态 环境 , 而 世 界各 地 的 自然 生 态系 统 并非 都 然 是健 康 、 可持 续发 展 的 . 区域 生态 环境 本 身可 能 具有 一 定 的脆 弱性 , 这 种脆 弱性 进 行分 析 与评 价 , 对 了解 其 对 区域 可持 续 发展 的制 约 性 , 于认 识 当地 生态 环 境质 量 , 理利 用 国土 资源 和制 定 区域 发 展战 略 , 对 合 以及 采 取 各种 有 效 措 施来 维 护和 改善环 境 状 况 , 少 盲 目开 发 利用 和 自然 灾 害 对地 区经 济所 造 成 的损 失 , 进 区 减 促 域可 持续 发 展 具有 重要 的理 论意 义和 现 实意 义 .
河 南省生 态环境脆 弱性评价 与分析
黄
摘
黎 ・ 沈连峰 ・ 吴明作 ・ 孟 , , ,
河南省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
河南省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河南省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研究摘要: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是交通要道和经济中心之一。
沿黄地区是河南省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同时也是人口密集区和工业发展集中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
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安全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本研究以河南省沿黄地区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土地利用变化的影响因素、模式及其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旨在为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引言河南省沿黄地区地处华北平原上的黄河南岸,地势平坦,气候温和,是河南省农业发展的核心区域。
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该地区的土地利用发生了显著变化,面对着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
因此,研究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与生态安全关系的深刻意义正在逐渐被认识。
二、土地利用变化影响因素分析沿黄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人口增长、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工业化进程、政府规划等。
人口增长导致城市扩张和农用地面积减少,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则促进了对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
与此同时,政府规划的落地实施也对土地利用变化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三、土地利用变化模式分析沿黄地区土地利用变化涉及到农业用地、工业用地、城市用地等多种类型。
随着农田面积的减少和城市用地的增加,农田向非农业用地转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同时,农田的集约化利用和农业结构调整也成为土地利用变化的一种模式。
此外,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和过度密集化的开发也对区域生态安全带来了挑战。
四、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安全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田面积的减少导致粮食生产能力下降,城市用地的增加使得生态系统负荷增大,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加剧等。
这些影响不仅对区域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也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潜在风险。
五、保护生态安全的建议为了实现沿黄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安全,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划定农田保护红线,提高农田利用效率;加强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控制城市用地的过度扩张;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加强水源涵养区的保护,治理水土流失,提高生态系统负荷能力;加强政府规划的综合协调能力,合理引导土地利用变化。
河南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
河南省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马进【期刊名称】《河南科学》【年(卷),期】2022(40)5【摘要】基于SRP(敏感-恢复-压力)模型,选取18个指标构建2010—2020年河南省生态脆弱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获得SRP模型各指标权重,并计算河南省生态脆弱性指数,同时对脆弱性进行评价;使用地理探测器分析模型各要素之间交互影响q值并进行要素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河南省整体生态脆弱性呈西部、北部高,东部、南部低的分布特征;中部地区以郑州市为中心辐射的区域整体脆弱性等级明显高于其他区域;研究区域2010、2015、2020年3期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EVSI分别为2.47、2.56、2.36,整体生态环境呈转好趋势.对2010—2020年河南省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豫西丘陵地区、伏牛山区、桐柏大别山区生态脆弱性有明显改善,而中部、北部和南阳盆地生态脆弱性升高;2015—2020年向好生态等级转移量大于2010—2015年,生态脆弱性等级向好区域主要分布于豫西地区、豫北地区、伏牛山区、桐柏山区,生态脆弱等级负向转变主要集中于郑州-洛阳-焦作城市群、黄淮海平原东部.对研究区域生态脆弱性变化时空演变的要素驱动力分析,造成河南省生态脆弱性变化空间分异的主要指标为夜间灯光、GDP、人口密度、植被覆盖度、植被净初生产力、土壤类型、水网密度和年降水,反映出诱发河南省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主要因素为人类活动扰动、土壤、植被及水资源等因素,所以做好水土保持、森林植被抚育涵养水源、提升水资源保障能力、优化城市发展和布局、建立生态型城市仍是河南省生态保护工作持续努力的方向.开展河南省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对中原地区环境承载能力评估、生态安全保障具有重要意义,以期为生态脆弱区生态恢复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总页数】10页(P759-768)【作者】马进【作者单位】洛阳市气象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826【相关文献】1.青藏高原高寒生态区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驱动机制分析2.乌江流域淡水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变化特征分析∗3.福清市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分析4.半干旱黄土丘陵区县域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以定西市安定区为例5.贵州省水资源脆弱性时空变化特征分析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濮阳黄河彭楼至李桥河段河势现状分析及整治对策
将 受 到 极 大 影 响 。因 此 在 条 件 允 许 的 情 况 下 , 能力。 6 放 淤 固堤 工 程 的效 益评 价 淤 筑标 准 应 尽 量 统 一 , 之 形 成 完 整 的 堤 防 体 使 6 1 加 固堤 防 , 除 险 点 险段 , 强堤 防 抗 洪 系 , 保堤 防安 全 。 . 清 增 确 7 2 历 年 来 加 修 堤 防 , 般 是 在 临 河 滩 地 取 . 一 能 力 多 . ~ . m、 堤 防是 防 洪 最 基 本 的 措 施 , 管 加 固堤 防 土 , 处堤 段 近 堤 处形 成 了一 条 深 1 5 2 O 尽
濮 阳黄河 彭楼 至李桥河 段河势 现状 分析及整治对 策
林 喜 才 董 献 光 黄 忠 华 郝 先 玉 王 新 友 ( 范县 黄 河 河 务 局 )
的方 法很 多 , 从几 十 年 的 实 践 经 验 来 看 , 用 宽 1 0 O m 的 沟槽 , 形 成 堤 河 。遇 较 大 的 但 利 O  ̄2 O 易 形 易 黄河 水 资源 进 行 淤 临 淤 背 加 固堤 防 , 同样 防 洪水 漫 滩则 从 串 沟 流 至 堤 根 , 成 顺 堤行 洪 , 在 洪效 益 的情 况下 , 一 项 比较 节 省 投 资 的 方法 。 发 生 渗 水 、 透 变 形 等 问 题 , 应 禁 止 在 堤 脚 是 渗 故 通过 放淤 固堤 , 既增 大 了堤 身 断 面 , 有利 于 堤 身 2 0 附 近 取土 , 0m 已挖 成 的或 形 成 的沟 槽 应 进 行 的抗 震 稳 定 , 长 了 渗 径 , 低 了 出逸 比降 , 延 降 产 淤 临 处 理 。 . 淤 生 了较好 的防渗 效 果 , 除 了险 点 隐患 ; 时 淤 7 3 为 防止 风 沙 走 失 , 背 体 的顶 部 应 覆 盖 粉 消 同 质 粘土 , 利 于 堤 顶 保 护 和 淤 区绿 化 种植 , 绿 有 而 背又 提 高 了背河 高 程 , 变 了 临背 悬 差 , 悬 河 改 变 为 相对 地下 河 , 高 了堤 防 的抗洪 能 力 。 提 化种 植 又 易 引 起 动 物 和 生 物 破 坏 , 施 措 施 时 实 6 2 为 大 力 发 展 高 效 农 业 创 造 了条 件 . 应综 合 考 虑 。 通 过 开 发 淤 背 区 , 泛 种植 生 态林 , 力 发 7 4 前 一 阶段 在 已具 备 条 件 的 堤 段 基 本 上 都 广 大 . 展林 果 业 , 种植 花 草 、 材 , 行 多 种 经 营 , 保 采取 了放 淤 固堤 措 施 , 后 要 进 一步 在 “ 乏 土 药 实 既 今 缺 缺乏 水 源 、 距 离 输 沙 技 术 ” 方 面 开 展 研 远 等 护 了淤 背 区的 生 态 面 貌 , 增 加 了黄 河 职 工 的 源 、 又 收 入 , 益 十 分 可 观 。它 将 使 黄 河 大 堤 成 为 沿 究 。 效 黄 人 民引 以 自豪 的 生 态 景 观 线 , 合 治 黄 的 长 7 5 放 淤 固堤 工 程 还 要 结 合 “ 河 疏 浚 、 道 符 . 挖 河 远 利益 。 治理 ” 等工 程 措施 进行 , 能 为进 一 步综 合 开 发 才 6 3 少挖 耕 地 , . 节约投 资 , 会 效 益显 著 社 黄河 泥 沙 , 保 黄 河 堤 防 获 得 资 金 及 技 术 方 面 确 17 9 8年 以来 , 阳完 成 的 淤 区成 品段 有 , 濮 淤 支 撑 。 背 2 8段 共 长 3 . 0 k 放 淤 土 方 2 4 . 9万 8 结 论 及 展 望 9 9 3 m, 433 人 民治 黄 以 来 , 阳 黄 河 大 堤 在 加 高 培 厚 濮 m。 完 成 淤 临 3段 共 长 1 5 k 放 淤 土方 2 3 ; . 4 m, 2. 大 1 万 m。 9 。抽 取黄 河 泥沙 , 河 道 有 一 定 的 疏 浚 的 同时 , 规 模 地 进 行 了放 淤 固堤 工 作 。 已经 对 经过 历 年 洪 水 特别 是 1 8 9 2年 作 用 。 同时 又 淤 平 了不 少 坑 塘 、 地 、 口 门 、 淤背 加 固 的堤 段 , 洼 老 老 潭 坑 等 , 大 面 积 低 洼 沙 荒 碱 地 得 到 改 良。 和 1 9 年 洪 水 的考 验 , 本上 都 没有发 生 渗水 、 使 96 基 在 黄河 治 理 中挖 毁 农 田 减 少 , 减 少 了 赔 偿 费 管 涌险 情 , 得 了 初 步 成 效 。 因此 , 淤 固堤 仍 故 取 放 用 。达到 了 充 分 利 用 黄 河 泥 沙 和 水 资 源 , 少 是今 后 一 段 时 期 内 加 固 堤 防 、 除 堤 防 险 点 隐 减 消 河 道 淤积 的 目的 , 生 了显 著 的 社 会 和 经 济 效 患 的主 要 工 程 措 施 。 要 结 合 河 道整 治 工 程 , 产 为 理 顺 河 势 创 造 有 利 的 边 界 条 件 。同 时 , 要 在 还 益。 淤 区顶部 种 植 生 态林 , 绿 化 大 堤 、 设 标 准 化 为 建 7 存在 的 问题 7 1 由于 施 工 年 代 不 同 , 当 时 条 件 所 限 , . 受 淤 堤 防 、 展 多种 经 营 、 开 发展 黄 河产 业 经 济 创 造 条 筑 的 高 度 宽 度 不 一 , 堤 防 强 度 有 弱 有 强 。如 件 。 使 遇 大洪 水 , 问题 可 能 在 堤 防 强 度 弱 的堤 段 发 生 ,
河南省沿黄干流地区社会-生态-生产景观恢复力演化特征及情景模拟
ueo
ft
hea
r
e
a
sa
l
ongt
hema
i
ns
t
r
e
amo
ft
heYe
l
l
ow Ri
ve
ri
nHe’
nanPr
ov
i
nc
e
,
f
r
om2000t
o2018va
r
i
edf
r
om 0.
47t
o0.
52 pr
e
s
en
t
i
nganupwa
r
dt
r
end.Thespa
t
i
a
ld
i
f
f
e
r
enc
e
sbe
twe
系统用来保持基本的功能、结构、特性和反馈,在变化
1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抵抗干扰的能力越高,区域越趋于稳定。恢复力思维
1.
1 研究区概况
河南省位于中国中部,其沿黄黄干流地区包括三
时吸收干 扰 和 重 组 的 能 力 [2],区 域 内 SEPLR 越 高,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 发 展 和 社 会 动 力 学 之 间 的 复 杂 关
en
c
i
t
i
e
skep
texpand
i
ngg
r
adua
l
l
omt
hepe
r
spe
c
t
i
veo
fevo
l
u
t
i
oncha
r
《2024年黄河流域(河南段)河流水质及有机物分布特征》范文
《黄河流域(河南段)河流水质及有机物分布特征》篇一黄河流域(河南段)河流水质及有机物分布特征研究一、引言黄河流域作为我国重要的水资源区域之一,对全国经济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黄河流经的河南段作为其中的关键节点,其水质及有机物分布情况对于生态环境及周边地区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对黄河流域(河南段)河流水质及有机物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与分析。
二、黄河流域(河南段)概况黄河流域河南段位于我国中部地区,地势复杂,气候多样,是黄河流域的重要支流之一。
该区域拥有丰富的水资源,但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当地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
三、河流水质特征分析1. 水质指标与监测通过对黄河流域(河南段)的多个断面进行定期的水质监测,收集了包括pH值、溶解氧、化学需氧量(COD)、生化需氧量(BOD)、氨氮等关键水质指标的数据。
2. 水质总体评价根据监测数据,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水质总体上呈现出一定的波动性。
其中,部分河段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影响,水质较差,特别是化学需氧量和生化需氧量超标较为严重。
而其他河段由于自然环境条件较好,水质相对较好。
3. 季节性变化特征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水质受到季节性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
在雨季,由于降雨量的增加,河流水量增大,稀释了污染物的浓度,水质相对较好。
而在旱季,由于水量减少,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下降,水质变差。
四、有机物分布特征1. 有机物种类与来源黄河流域(河南段)水体中的有机物主要来自于工业废水、农业排放和城市生活污水等。
其中,工业废水中的有机物主要包括石油类、苯系物、有机氯等;农业排放的有机物主要来自农药、化肥等;城市生活污水则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油脂等。
2. 有机物分布规律黄河流域(河南段)的有机物分布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在河流上游地区,由于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有机物含量较低;而在中下游地区,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有机物含量逐渐升高。
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
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河南沿黄湿地景观格局及其动态By using GIS and remote sensing techniques, the paper discusses how human activities have changed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China and how these altered activities have influenced the wetland 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from 1987 to 2002. Results show that the total area of the wetland reduces dramatically compared to 1987, the total area of wetland reduces by 19.18%, the number of the patches in 2002 increases by 21.17%, the density increases by 50%, and the total perimeter increases by 1,290,491 m. Disturbed by human activities, landscape diversity index decreases from 1.1740 in 1987 to 0.9803 in 2002. During the last 20 years, the total area of the rice wetland increases, while the others decrease. Among those, the area of the bulrush wetland decreases most. In 1987, it takes 0.5% of the total area, but in 2002, it only takes 0.11%. The interpenetration of human influences on the wetland natural system has been long and close. The impacts of human activities on the spatial pattern of the wetland landscape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from 1987 to 2002 are great.作者:梁国付丁圣彦 LIANG Guofu DING Shengyan 作者单位:College of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China 刊名:地理学报(英文版)ISTIC SCI英文刊名: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年,卷(期):2004 14(3) 分类号:P9 关键词:landscape pattern change the Yellow River floodplain remote sensing。
黄河下游沿岸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a s l a n d s c a pe di v e r s i t y i n d ex ,l a n ds c a p e f r a gm e nt a t i o n i n de x ,d i s t r i b u t i o n c e n t r oi d a n d ex t e n de d d i me ns i o n,a n d l a nd s c a p e t y p e i nd e x,s u c h a s pa t c h nu mbe r ,p a t c h a r e a a n d me a n pa t c h a r e a ,t h e pa pe r pr e s e n t e d t h e dy n a mi c
c h a n g e o f we t l a n d l a n d s c a p e p a t t e r n f r o m 2 0 0 2 t o 2 0 0 9 . R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 ( 1 )T h e t o t a l a r e a o f w e t l a n d r e d u c e s
ZHANG J i a n c h e n.W ANG Ya n h u i 3 D i n f o r ma t i o n c o l l e c t i o n a n d a p p l i c a t i o n Ke y La b o f Ed u c a t i o n Mi n i s t r y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 ,但 随 着 城 市 化 进 程 的稳 定 ,城 市化 等 非 结 构性 因 素 的 影 响 力 会 降 低 。3)2000年 到 2012年 河 南省 黄 河 沿岸 景
观 格 局 脆 弱 度 总体 上 呈 递 增 趋 势 ,且 人 类 活 动 是 景 观 脆 弱度 的 主要 影 响 因 素 。
第 50卷 第 1期
2016 正
2月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学 报
Journ al of Henan Agricuhural University
Vo1.5O No.1 Feb. 20l6
文 章 编 号 :1000—2340(2016)01—0097—06
河 南 省 黄 河 沿 岸 景 观 格 局 动 态 变 化 及 脆 弱 度 分 析
快 ,水 域 主要 转 化 为 耕 地 ,表 明 城 市 化 、农 业 活 动 和 黄 河 水 资 源量 变化 是 景 观 变 化 主 因 。2)10 km 采 样 间距 内研
究 区景 观 格 局 脆 弱度 具 有 高 度 的 空 间相 关 性 ,而城 市 化 及 其 他 人 类 活 动 的 非 结 构 性 因素 是 景 观 脆 弱 度 变 化 主
tivities are the main reason,for landscape fragility degree change;3)From 2000 to 20 1 2,the vulnera—
bility of the landscape patter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has an increasing trend,and hum an activity is the main inf luencing factor of landscape vulnerability. K ey words: the Yellow River bank;transfer matrix; geostatistics;landscape vulnerability
赫 晓 慧 ,李 紫 薇 ,郭 恒 亮 ,田智 慧
(1.郑 州 大学水 利 与环境 学院 ,河南 郑 州 450001)
摘 要 :以 河 南 省 黄 河 沿 岸 中 东部 地 区 为研 究 对 象 ,以 2000年 、2006年 和 2012年 3个 时期 的 TM 遥 感 影 像 为 数
据 源 ,通 过 景观 格 局 指 数 计 算 ,运 用 景 观 敏 感 度 指 数 和 景 观 恢 复 度 指 数 构 建 景 观 脆 弱 度 指 数 ,并 基 于 GIS工 具
HE Xiaohui,LI Ziwei, GUO Hengliang,TIAN Zhihui
(College of Water Conservancy and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Zhengzhou University,Zhengzhou 45000 1,China)
Abstract:Taking the middle and east area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enan Province as the research area,and using the TM rem ote sensing im ages of 2000,2006 and 20 1 2 as the data sources,this paper calculated the landscape pattern indices,and buih the landscape fragility index by using the landscape sensitivity index and landscape restoration degree index. Based on GIS tools and gee statistical m eth— ods, this paper analyzed the dynamic changes of landscape pattern and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nges of landscape vulnerability degree in the study area.The results showed that:1)the top conversion area is  ̄rmland,a large area of paddy land was conve ̄ed to farmland, woodland and grassland area de- creased,waters was m ainly transform ed into farmland, and construction land area increased fastest. The m ain reasons of landscape change are urbanization,agricultural activities and changes in am ount of water resources in the Yellow River;2)the landscape pattern has a high degree of spatial correlation of vulnerability in the 1 0 km sampling interva1.non stru ctural factors of urbanization and other human ac.
关 键 词 :黄 河 沿 岸 ;转 移 矩 阵 ;地 统 计 学 ;景 观 脆 弱 度
中 图 分 类 号 :TP79
文 献 标 志 码 :A
Dynam ic changes and vulnerability analysis of landscape pattern along the Yellow River in H enan Province
和 地 统 计 学 方 法 。分 析 了研 究 区 景 观 格 局 动 态 变化 以 及 景 观 脆 弱 度 的 时 空 变 化 情 况 。 结 果 表 明 :1)研 究 区
2000- 2012年 旱 地 的 转 换 面 积 最 多 ,水 田 大 面 积 转 化 为 旱 地 ,林 地 和 草 地 面 积 减 少 ,建设 用 地 面 积 增 加 的 速 度 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