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汽车产业分析报告
重庆新能源车现状分析报告

重庆新能源车现状分析报告概述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和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新能源车已成为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新能源车的现状进行分析,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1. 重庆新能源车发展背景重庆是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也是国家战略支援点。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交通需求的增长,汽车数量不断增加,而传统燃油车带来的排放问题已成为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因此,发展新能源车是重庆解决交通和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2. 重庆新能源车发展现状2.1 新能源车数量增长迅猛重庆政府高度重视新能源车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
根据数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重庆累计新能源车保有量达到xx万辆,其中电动汽车占比超过70%。
新能源车数量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2.2 新能源车充电桩建设稳步推进新能源车发展依赖于完善的充电基础设施。
重庆市积极推动充电桩建设,已建成了一批充电桩站点,覆盖城市主要区域和交通要道。
目前,重庆市共有充电桩xx座,充电桩站点数量逐年增多,提供了便利的充电服务。
然而,仍存在充电桩分布不均衡、充电速度慢等问题,需要持续改进。
2.3 新能源车销售和产业链发展良好重庆新能源车销售市场活跃,各大汽车品牌纷纷推出新能源车型。
重庆拥有一批新能源车相关企业,涵盖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领域。
重庆市政府也积极引导企业加强创新研发,形成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新能源车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3. 重庆新能源车面临的挑战3.1 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强尽管重庆市已加大充电桩建设力度,但充电基础设施依然面临很大挑战。
充电桩分布不均衡、充电速度慢等问题限制了新能源车的推广应用。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投入,提升充电基础设施的覆盖率和服务质量。
3.2 新能源车价格仍较高目前,新能源车价格仍相对高昂,超出许多消费者的购买能力。
政府应加大对新能源车购买补贴的力度,降低车辆价格,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

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引言重庆位于中国中西部地区,是一个拥有丰富资源和优越地理位置的城市。
近年来,重庆汽车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中国汽车制造业的重要城市之一。
本文将分析重庆汽车产业发展的趋势,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
1.市场需求的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加。
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消费市场之一,市场需求的增长将推动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
尤其是中低端汽车市场,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提高以及二手车市场的发展,将促使重庆汽车产业实现良性循环。
2.政府支持的力度加大为了促进汽车产业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加大了对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
例如,提供土地和资金支持,给予税收优惠政策,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等。
这些政府支持将有效促进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提升其竞争力。
3.创新驱动的发展重庆汽车产业正逐渐向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转变。
企业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加大研发投入,并与高校、科研机构进行合作。
例如,与重庆大学合作研发新能源汽车技术,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研发智能驾驶技术等。
这些创新将为重庆汽车产业注入新的动力,推动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4.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渐兴起。
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之一,将加大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力度。
政府提供资金和政策支持,企业加大投入研发和生产,并鼓励购车补贴和充电设施建设,推动新能源汽车的普及。
重庆将逐步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包括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部件的生产制造。
5.智能驾驶技术的应用智能驾驶技术是未来汽车产业的发展方向之一。
重庆将加大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力度,推动自动驾驶汽车的研发和商业化进程。
通过引入人工智能、传感器等技术,提高汽车的智能化水平,促进汽车与交通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
这将为重庆汽车产业带来新的增长点,提升其市场竞争力。
6.协同发展的区域合作重庆汽车产业的发展不仅受到本地市场的需求和政府的支持,区域合作也是重要的推动力。
2024年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发展现状引言房车旅游是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也是时下越来越受欢迎的。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的重要城市,具备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房车旅游在这里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本文将对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1. 市场概况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是指为房车爱好者提供停车、住宿、娱乐等服务的专门场所。
随着房车旅游的兴起,房车车辆数量在重庆市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
据统计,截至目前,重庆市拥有约1000多辆房车。
2. 发展趋势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发展呈现以下趋势:2.1 旅游资源优势重庆市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包括桥、山、水等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址。
这些资源为房车旅游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
2.2 消费升级需求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高质量、高舒适度的旅游体验。
房车旅游正好满足了这一需求,因此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2.3 政策支持为促进房车旅游的发展,重庆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降低营地建设的门槛、提供财政补贴等。
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房车汽车营地市场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 市场竞争分析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竞争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地理位置房车营地的地理位置对市场竞争具有重要影响。
位于风景名胜区、交通便利的营地更受游客欢迎。
因此,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成为房车营地经营者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3.2 设施和服务房车营地的设施和服务质量也是市场竞争的重要因素。
提供舒适的住宿环境、完善的配套设施以及个性化的服务能够吸引更多游客。
3.3 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对房车营地的市场竞争力也起着重要作用。
知名品牌能够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好评,从而提升市场占有率。
4. 发展建议为了进一步发展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4.1 加强宣传推广通过多渠道、多媒体方式进行宣传,提升重庆市房车汽车营地市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吸引更多的游客。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是中国的一个省级行政区域,也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之一。
重庆市以其丰富的资源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中国内地西南地区最大的经济中心之一。
本研究报告主要对重庆市的产业发展进行研究,并对重庆市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优势产业进行分析和评价。
1. 产业结构:重庆市的产业结构相对较为均衡,主要包括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
第一产业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第二产业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主要包括服务业和金融业等。
2. 优势产业:重庆市的优势产业主要包括汽车制造业、电子信息产业、新能源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等。
重庆市拥有自主研发、生产能力强的汽车制造企业,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迅速,新能源产业在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具有优势,现代服务业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势头。
3. 发展趋势:未来,重庆市的产业发展将继续发展向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
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重庆市将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创新创业,推动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
4. 政策支持:为促进重庆市产业发展,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重点产业的扶持力度,提供税收减免、财政补贴、土地优惠等政策支持,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流入。
同时,政府还将加强与
企业和科研单位的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
总之,重庆市拥有较为完善的产业体系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具备发展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经济中心的潜力。
未来,重庆市将进一步加强对重点产业的扶持,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简介
制造业规模
重庆制造业规模庞大,目前已经形成了优势产业群。
根据数据显示,重庆制造业在GDP中的占比逐年增加,2019年已经占据总GDP的40%以上。
优势产业
重庆制造业的优势产业主要包括汽车制造、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
重庆汽车制造业已经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链,吸引了众多国内外知名汽车企业的投资。
重庆的电子信息产业也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重庆制造业的新支柱。
制造业转型升级
为了适应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趋势,重庆制造业正在进行转型升级。
重庆政府加大了对研发创新的支持力度,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和转型升级。
重庆也致力于推动制造业与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融合,推动制造业的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
面临挑战
重庆制造业虽然取得了显著的发展成果,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重庆制造业的劳动力成本相对较高,对企业的利润率造成了一定压力。
重庆在技术创新和研发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需要加大投入
力度提高创新能力。
展望
随着重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推进,重庆制造业有望进一步
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重庆政府将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政策
支持力度,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推动重庆成为制造业创
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基地。
结论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良好,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重庆政府将
继续加大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数
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升重庆制造业的核心竞争力。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

重庆产业研究研究报告一、引言本研究报告旨在深入研究和分析重庆市的产业发展现状,揭示其优势和挑战,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的重要城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但在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方面面临诸多问题。
通过对重庆各行业的调研和数据分析,我们希望为政府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
二、重庆产业现状分析2.1 大型工业产业重庆市的大型工业产业是经济支柱之一,主要包括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钢铁、化工等行业。
在汽车制造方面,重庆已成为中国最大的汽车生产基地之一,拥有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知名品牌。
机械制造业方面,重庆在铁路机车、工程机械等领域具有较强的实力。
钢铁和化工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成为推动重庆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2.2 服务业重庆的服务业也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特别是金融、旅游和物流业。
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金融中心,吸引了大量金融机构的进驻,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旅游业方面,重庆以其丰富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山水风情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
物流业在重庆也得到了快速增长,重庆内陆港口的建设推动了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2.3 其他行业重庆市还有许多其他行业也在快速发展,如新兴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和现代农业等。
新兴产业包括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这些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
文化创意产业以及相关的影视、动漫、游戏产业也得到了重庆市政府的大力支持。
现代农业方面,重庆利用自身的农业资源优势,推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三、重庆产业发展的优势和挑战3.1 优势重庆市的产业发展有以下优势:•优越的地理位置,为重庆发展提供了便捷的交通和物流条件;•丰富的自然资源,为农业和能源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基础;•具有较高的工业基础,为制造业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条件;•优质的人力资源,为各类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3.2 挑战重庆市的产业发展面临以下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占比过高,新兴产业发展较慢;•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缺乏高端创新人才;•人口结构老龄化严重,劳动力供给相对不足;•环境污染问题突出,需要加大环保投入。
重庆市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困境和对策研究

重庆市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困境和对策研究作者:李朋飞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19期摘要:2018年,中国汽车产销量28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
重庆作为重要的汽车生产基地受到较大影响,这更加凸显了产业提档升级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首先,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梳理对当前重庆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困境作出分析,认为重庆汽车产业提档升级的困境主要在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新能源汽车发展、自主品牌溢价能力。
其次,本文认为提档升级存在以上困境的原因主要是产业发展出现路径依赖,自主创新能力弱、缺乏核心竞争力,市场环境出现变化,新能源汽车发展受阻。
最后,文章提出了重庆汽车提档升级的相关对策,加大自主创新力度,加快新能源汽车发展步伐,鼓励有条件的汽车企业“走出去”。
关键词: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困境;对策汽车产业是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支柱产业,2015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大汽车生产基地,汽车产销量超过300万辆。
但是,整车产品整体附加值偏低、产品结构不合理、创新能力较弱、研发投入不足等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
加之,受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中国2018年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780.9万辆和2808.1万辆,产销量比上年同期分别下降4.2%和2.8%,这也是中国汽车产业在经过了连续多年快速增长之后,产销量首次出现下滑,这严重影响了前几年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态势。
因此,整个中国汽车产业都面临走出困境的压力,这就倒逼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加强自主创新,提升竞争力。
由于体量较大,布局较广等原因,重庆汽车产业的提档升级则面临更多的压力。
一、重庆汽车产业提档升级存在的困境分析虽然近年来重庆计划大力提升汽车产业产品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轻量化水平,但2018年,在全市制造业普遍增长态势良好的情况下,汽车制造业成为唯一下降的行业,下降幅度达17.3%。
2019年上半年,重庆汽车产业依旧没有明显好转,下降幅度仍达14.1%。
这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国内市场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凸显了重庆汽车产业发展自身存在的问题较多,竞争力、抗风险性就弱,这些都让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既是一个机遇,同时也是一个更大的挑战。
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Parts0引言2017年9月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表示,目前工信部正启动制定停止生产销售传统能源汽车时间表的相关研究时间表,引起行业震动[1]。
作为第六个明确表态制定时间表的国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正在如火如荼的展开。
重庆作为中国重要的汽车产销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情况非常值得关注。
本文从重庆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现状、目前重庆产业政策、未来趋势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1行业发展现状1.1重庆新能源汽车产业概况目前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低,增速远远低于全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平均水平,稍好于汽车行业整体水平。
2018年重庆新能源汽车产量约4.04万辆,与去年基本持平。
同时,全国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125.6万辆,同比增长61.7%;全国汽车总销量2808.1万辆,同比下降2.8%。
[2]推广应用方面,2018年大幅下滑。
受行业整体发展影响,2018年重庆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3789辆。
而2017年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18285辆,其中乘用车15570辆,物流车2018辆,客车697辆。
1.2重庆新能源企业分布重庆汽车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配套成熟,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
截止到2018年9月,全市已形成“10+3+4+30”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体系,即9家乘用车企业(长安汽车、长安福特、力帆汽车、力帆乘用车、华晨鑫源、金康新能源、北汽银翔、众泰汽车、潍柴等),3家客车企业(恒通、五洲龙、穗通等),4家专用车企(庆铃、瑞驰、盛时达、长帆),以及(超威、国能的电池模组,无线绿洲、金美通信的电池管理系统,特瑞、五龙动力的电池正极材料,云天化纽米科技的电池隔膜,神驰机电、赛力盟的电机,长安、凯瑞电动、中力新能源的控制器,日本三电、超力空调、建设车用空调的电空调,美国耐世特、龙润转向器的电转向,德国华域大陆的电制动,上海电驱动的驱动电机和东风小康、众泰汽车的动力电池电芯等核心配套)约30家相关配套企业。
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

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SWOT分析节能减排已成为当今世界汽车工业持续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电动汽车以其良好的环保、节能特性,开始成为国际汽车工业发展的潮流和热点之一。
重庆市是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城市之一,又是国家“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示范城市”的代表,研究分析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优劣势、机遇与挑战,对重庆市加快电动汽车产业化发展意义重大。
一、重庆市电动汽车发展基本状况重庆市的电动汽车开发工作主要是在国家“863”、科技攻关计划的支持下开展的研发及产业化准备工作。
经过10多年的努力,重庆市在电动汽车研发与应用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具备了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具有加快发展的有利条件和比较优势。
在电动汽车自主创新方面也取得了重要突破,形成了较强的产品开发能力,初步建立了标准法规与产品管理体系。
2008年,科技部将重庆市列为全国首批“十城千辆节能新能源汽车推广示范”城市,重庆市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广应用1000辆混合动力轿车。
目前,重庆市已经在相关部门示范运行10辆杰勋混合动力汽车,运行状况良好。
重庆市政府规划2000亩土地建设电动汽车产业园区,还将会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
重庆市正在积极推进公务用车及出租车采购,并示范运行新能源汽车。
同时重庆也在国内地方政府中首个出台地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对电动汽车实施免收路桥费等财政补助。
二、重庆市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一) 内部优势分析1. 汽车产业集群优势汽车产业是重庆市的支柱产业,重庆拥有汽车整车生产企业24家。
其中制造类(有底盘生产权)企业10家,生产轿车、微型车、轻型卡车、重型卡车等;改装类企业14家,生产客车、自卸车、汽车起重机、高空作业车、防弹运钞车等特种车和专用车等。
重庆市又是我国发展电动汽车最早的城市之一,混合动力汽车技术在全国处于技术领先水平。
企业对电动汽车的研发和产业化投入显著增强,加快了产业化步伐。
这些企业为发展电动汽车提供了开发、生产、试验的物质基础,也提供了生产汽车的经营、销售市场运作的宝贵经验。
重庆汽车产业猜想

隆 集 、通 车 鑫 团恒 客 公 司 五洲 公 、 安 、 龙 司渝 集团 等
重点引进企 比亚 业:
迪、 丰田汽 车 、 臼产 汽
机等新能源汽车关键技术开发 ,
建 立 和 完 善标 准 体 系 ,扎 实 推 进
弓 上 、 尔 、 世 蒂 I 汽 德 福 博 、
车 吉利 车、 下、 、 汽 松
系统、 电机及驱动系 统、 功 子 件、 大 率电 器 电驱动 变速系统、 车
等典型企业 ,加快发展插电式 混 合动力 、纯电动轿车 ,增程式 低 速 电动车 ,快速充 电客车 ,加强 动 力 电池及 管 理 系统 、电池 隔
成
载 地面 电 等 和 充 机
重 重点挟持企业: 长安股 重点扶持企业: 庆铃 重点扶持企业: 嘉陵集 重点扶持企业: 长安 点 份 长安 特 铃 中 集 、 汽 维 红 团 建设 团、 帆 股 公 、 帆 团、 、 福 、 木、 团上 依 柯 岩 、 集 力 集 份 司力 集
汽 车 、摩 托 车 、车 用 发 动 机 和 汽 车 摩 托 车 配 件 等 小 类 行 业 都 表 现
出很强的空 间集聚性 。 重庆汽 车产业发展的优势在
于一 一 整 个 “ 一 五 ”期 间 ,重 十
庆园区平台体系形成 ,工业集聚 发 展水平提高 ,增强了汽车竞争
能 力。构建起 “ + + + 1 1 2 4 4 ”工业
结 合行 业发 展 趋 势和 重 庆 市实际 ,未来 汽车产业的发展重 点在于完善乘用车 、商用车及专
用 车 、摩 托 车 、新 能 源 汽 车 4 条
吊车等改装车 。 加快发 展大马力 柴 油发动机 、 中型客车变频 空 大 调 系统 、 自动控制机 械变 速器及 执行器 、 以及汽车上装 、 重型车铸 锻件、 客车车桥、 底盘等商用车关
重庆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

重庆二手车市场调研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市的二手车市场进行调研,研究市场规模、竞争格局以及消费者行为等方面的情况,为二手车行业的发展和投资提供参考和建议。
2. 市场规模和发展趋势2.1 市场规模截止目前,重庆市二手车市场规模已经逐年扩大,在整个二手车市场中占据一定的份额。
根据数据统计,重庆市二手车市场年销售量超过XX 万辆,产生的交易总额超过XX亿元。
2.2 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于生活质量追求的提高和二手车市场的日益成熟,重庆市的二手车市场在未来几年有望保持平稳而持续的增长趋势。
同时,随着新能源车型的推出和智能化水平的提升,市场上的二手车类型和品牌也会更加多样化。
3. 竞争格局3.1 主要竞争对手除了许多小型和个体的二手车经销商外,重庆市二手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主要由一些知名的大型二手车经销商和线上平台主导。
这些企业通过规模化的经营、品牌效应和服务质量的提升,使得消费者更倾向于在这些企业处购买二手车。
3.2 竞争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那些有着雄厚实力和良好口碑的二手车经销商往往能够凭借其规模效益和品牌优势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
此外,提供高品质服务、优质售后保障和价格合理的经销商也能更好地吸引消费者。
4. 消费者行为和需求4.1 消费者特点重庆市的二手车消费者具有一定的特点。
首先,他们对于车辆的品质和可靠性有较高的要求。
此外,他们更加注重售后服务质量和价格合理性,同时也关注车辆的保值和二手车质量。
4.2 消费者需求针对重庆市的二手车消费者需求,经销商应该注重提供车辆的全面检测和保养记录,以增加消费者的信任。
此外,提供各类金融方案和灵活的购车渠道,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5. 经营策略和建议5.1 提供多样化的产品经销商应当注重拓宽产品线,提供多样化的二手车选择,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与不同品牌和类型的车辆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来保证供应链的稳定和产品质量的可靠性。
5.2 加强服务质量在消费者行为和需求调研的基础上,经销商应当加强售前、售中和售后服务的质量,提供专业的咨询和指导,提高购车体验和满意度。
重庆各行业现状报告

重庆各行业现状报告【引言】重庆是中国西南地区的重要城市,具有重要的地理位置和战略意义。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重庆的各行业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状况。
本报告旨在对重庆各行业的现状进行全面分析和概述,以帮助读者了解重庆的经济发展态势。
【第一章:制造业】重庆的制造业一直是该市经济的重要支柱。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重庆的制造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和机械制造是重庆制造业的三大支柱产业。
重庆市拥有多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和电子设备制造企业,这些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影响力。
同时,重庆的机械制造企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水平,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第二章:金融业】重庆的金融业近年来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重庆作为西部地区的金融中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落户,并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金融人才。
重庆的金融机构包括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等。
其中,重庆的商业银行以服务实体经济为导向,支持当地企业和个人的发展。
重庆的证券市场也在逐步完善,已有多家重要证券交易所的营业部在重庆设立分支机构。
重庆的保险业也在为当地企业和居民提供全方位的保险服务。
【第三章:旅游业】重庆的旅游业是该市的重点发展产业之一。
重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丰富的人文景观,使其成为旅游胜地。
重庆的旅游业主要集中在两大核心区域,即朝天门和洪崖洞。
朝天门景区是重庆的标志性景点之一,以其壮观的自然风光和历史文化而闻名。
洪崖洞是重庆另一个著名景点,拥有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美食街,吸引了大量游客。
重庆的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为当地经济做出了重要贡献。
【第四章:服务业】重庆的服务业也在持续发展壮大。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重庆的服务需求不断增加。
餐饮业、物流业和教育培训业是重庆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庆的餐饮业以火锅和川菜为主导,享誉全国。
重庆的物流业也在迅速发展,成为西部地区的物流中心之一。
教育培训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培训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多,教育水平和质量也随之提高。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一、引言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重庆市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
本文将对重庆制造业的现状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业规模、发展趋势、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内容。
二、重庆制造业的产业规模1.总体概况分析重庆制造业的总体规模,包括产值、就业人数、企业数量等指标。
重点探讨制造业在重庆市经济中的占比及其在整个制造业中的地位。
2.产业细分对重庆市不同细分领域的制造业进行分析,包括汽车制造、电子设备制造、化工制造等方面。
重点分析各个细分领域的产值、增长速度、竞争格局等。
三、重庆制造业的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分析重庆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的现状和趋势,包括企业研发投入、创新成果转化等。
重点关注新兴技术在制造业中的应用情况。
2.产业转型升级探讨重庆制造业在转型升级方面的进展,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提质增效等措施的实施情况。
分析重点产业的发展动向和新兴产业的崛起。
四、重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1.重点产业分析对重庆制造业中的重点产业进行详细分析,包括产值、利润、竞争优势等方面。
重点关注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情况。
2.产业链分析分析重庆制造业的产业链结构,包括上游的原材料供应商、下游的销售渠道等。
重点探讨产业链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升整体竞争力的措施。
五、重庆制造业的政策支持分析重庆市在制造业发展方面所推出的政策支持措施,包括税收优惠、财政扶持等方面。
重点评估这些政策对制造业发展的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
附件:1.重庆制造业相关数据统计表2.相关政策文件摘录法律名词及注释:1.制造业:指生产、加工、装配商品的行业,也包括包装和处理废弃物的行业。
2.技术创新:指引入新的技术、新的工艺、新的产品或组织形式等方面的创新,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3.产业结构调整:指通过调整产业内部结构,改变不同产业之间的比重,以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一种方式。
4.产业链:指将一个完整的产业划分为不同阶段,包括原材料供应、生产制造、销售分销等环节,形成相互关联的产业网络。
江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

江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江津区位于重庆市中心,是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之一。
近年来,江津汽车产业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
本文将从汽车消费市场、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汽车制造业四个方面,对江津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分析。
一、汽车消费市场的发展趋势近年来,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进入了后高速增长时代,整体销售增速有所放缓。
然而,汽车消费市场的结构却在不断优化。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对汽车的需求仍然持续增长。
同时,二手车消费市场也蓬勃发展,成为汽车消费市场的新热点。
江津汽车消费市场也呈现出类似的发展趋势。
据统计数据显示,江津汽车销量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
这既与当地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也与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有关。
未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和经济水平的提高,江津汽车消费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
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推动车辆节能减排的压力不断增大,新能源汽车成为全球汽车产业发展的一大热门。
在中国,政府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通过提供补贴、建设充电基础设施等措施,加速了新能源汽车在市场上的推广。
江津作为中国汽车产业的重要集聚地,也加快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步伐。
当地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鼓励企业投资生产新能源汽车,并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
目前,江津已经有多家企业投入了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消费者对环保出行方式的需求增加,新能源汽车在江津的发展前景将更为广阔。
三、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趋势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被认为是未来汽车产业的重要趋势。
智能网联汽车通过将车辆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为驾驶者提供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出行体验。
江津汽车产业也在积极发展智能网联汽车。
一方面,企业加大研发力度,推出了更多具有智能网联功能的汽车产品。
另一方面,政府也出台政策支持,鼓励企业加强在智能网联汽车技术领域的创新。
(2023)重庆某汽车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

(2023)重庆某汽车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重庆某汽车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项目背景本次可行性研究报告的重点是一项新的汽车城项目。
该项目将作为重庆市的一个新兴产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该项目将被建设在重庆市的一个合适的地段,并将被建成一个集汽车生产、销售、展览和技术研发于一体的综合性汽车产业园区。
研究模式本次可行性研究基于文献分析、采访、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多种研究方法。
通过这些研究方法,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项目概述项目定位本项目将定位为一个综合性汽车产业园区。
该园区将成为重庆市的一个新兴产业,促进该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
项目规模本项目计划占地面积为1000亩,将包括汽车生产车间、销售维修中心、展览馆、技术研发中心和辅助设施等建筑。
项目投资本项目总投资将达到30亿元人民币。
项目目标本项目将成为重庆市汽车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引入国内外知名汽车品牌,促进重庆市汽车产业的发展,推动重庆市汽车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可行性分析市场分析通过问卷调查和专家咨询,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重庆市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2)汽车用户对汽车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于高品质的汽车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
技术分析通过实地考察和专家咨询,本次研究得出了以下结论:(1)重庆市拥有丰富的汽车行业资源,包括先进的汽车制造技术、专业的人才团队和成熟的汽车产业链。
(2)重庆市汽车产业具备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良好条件,在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方面具有较大潜力。
资金分析本项目总投资为30亿元人民币,从市场前景和技术潜力的角度来看,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回报率和投资价值。
风险评估本次研究分析了项目可能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包括市场竞争、技术创新和资金风险等方面,并提出了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
总结本次研究得出的结论表明,重庆某汽车城项目具有良好的可行性,计划投资规模符合市场潜力和技术发展趋势,有望成为重庆市汽车产业升级的重要驱动力。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2023简版

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重庆制造业发展现状分析引言重庆作为中国西部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制造业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将对重庆制造业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和的发展方向。
1. 重庆制造业概览重庆制造业是该地区经济的支柱之一,也是国内重要的制造业基地之一。
根据统计数据,重庆制造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投资。
2. 重庆制造业的发展优势和劣势2.1 发展优势- 地理位置优势:重庆位于长江中下游,交通便利,可快速连接内陆和沿海地区。
- 人力资源优势:重庆拥有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劳动力资源,为制造业提供了充足的人力保障。
- 政策支持:重庆市政府制定了一系列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制造业的发展。
2.2 发展劣势- 产业结构不完善:重庆制造业仍然以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端制造业发展相对较弱。
- 技术创新能力相对较弱:重庆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相对滞后,对于高新技术的应用和研发还存在差距。
- 环保压力:重庆的制造业产能过剩和环境污染问题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因素。
3. 重庆制造业的现状3.1 产业结构分析重庆制造业的产业结构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冶金等传统制造业为主,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行业也在逐渐发展壮大。
3.2 创新能力分析重庆的制造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政府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支持力度,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
3.3 环保发展分析重庆制造业在环保方面面临较大的压力,政府加强了对环保政策的执行,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减少环境污染。
4. 重庆制造业发展趋势和前景4.1 产业升级和转型重庆制造业将加快推进产业升级和转型,加大高端制造业的培育和发展,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实现产业链的整合和升级。
4.2 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投入为解决重庆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瓶颈问题,政府将进一步加大对科研机构和企业的科技创新支持力度,鼓励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
4.3 加强环保措施为解决重庆制造业环境污染问题,政府将继续推动企业进行绿色生产转型,提高环保技术和服务水平,打造绿色制造业。
庆铃汽车市场分析报告

经销商网络:覆盖全国主要城市和 地区,提供销售和服务支持
直营店:在全国主要城市设立直营 店,提供购车、维修和保养服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电商平台:在天猫、京东等电商平 台设立官方旗舰店,提供线上购车 和售后服务
营销活动: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各类线上线下营销 活动,提高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
销售渠道:经销 商、4S店、电商 平台等多种渠道
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创新能力:庆铃汽车不断研发新 技术、新产品,满足市场需求,
提高市场竞争力。
市场需求:庆铃汽车主要面向 商用车市场,需求稳定
消费者特征:以企业用户为主, 注重车辆性能和可靠性
购买因素:价格、性能、售后 服务等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决 策
发展趋势:随着环保政策的实 施,新能源车市场潜力巨大
场占有率稳定
东风汽车:技术实力雄 厚,产品性能稳定,市
场认可度高
长安汽车:产品系列齐 全,营销策略灵活,市
场反应迅速
产品质量:庆铃汽车以高品质、 高性能著称,在市场上具有较高
的口碑。
售后服务:庆铃汽车拥有完善的 售后服务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
及时、优质的服务。
A
B
C
D
品牌影响力:庆铃汽车作为国内 知名的商用车品牌,具有较高的
优化线下销售网络:加强与经销 商的合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创新营销策略:采用多元化的营 销手段,如体验式营销、定制化 营销等,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消费者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庆铃汽车市 场发展空间巨大。
技术创新:庆铃汽车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满足消费 者需求。
营销策略:产品 定位、价格策略、 促销活动、广告 宣传等
重庆工业分布

重庆工业分布一)汽车工业1、汽车工业生产发展(1) 起步较早,发展较快。
重庆的汽车工业起步于50年,发展于80年代初,至今已有40余年的历史。
1958年,我国第一辆越野吉普车—“长江牌”吉普车,就是由国营长安机器厂生产的,经过“六五”、“七五”和“八五”三个五年计划的发展,到2000年,重庆有国家《目录》内整车生产企业17家,改装类企业11家,发动机生产企业14家,全行业合资企业113家。
汽车工业已具有年生产15万辆微型车,7万辆轻型车,1.6万辆重型车,10万辆经济型轿车,1万辆改装车,400万辆摩托车,600万台发动机的综合生产规模和能力。
自1986—2000年中,全市汽车产量从年产0.85辆增至25.27万辆,增长了29倍,连续15年增长。
(2) 汽车工业已成为全市支柱产业和中国汽车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2000年统计,全市汽车工业总产值398.1亿元,销售收入331.8亿元,分别占全市工业的41.6%、34.6%,成为重庆市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000年重庆汽车工业的主要指标,在全国同待业的排列顺序是:全市汽车销售量列全国第三位,摩托车销售居全国第一位,微车发动机生产全国第一,摩托车发动机居全国第一,出口摩托车、摩托车零部件居全国第一。
(3) 已形成重、轻、微、经济型轿车、摩托车五大生产体系。
到2000年底,全市有摩托车生产企业11家,主要是嘉陵集团,建设集团、隆鑫集团、宗申集团、力帆集团、精通集团。
汽车整车生产企业17家,其中6家制造企业、改装类企业11家,骨干企业有庆铃汽车集团,长安汽车公司,重庆客车制造总厂,四川汽车制造厂,生产重型车、轻型车、微型车、轿车等。
农用车生产企业4家,生产4轮车。
发动机生产企业14家,其中生产汽车发动机4家,摩托车发动机10家。
汽车、摩托车零部件生产企业500余家。
重庆重型汽车整车生产发展列5大系列,60多个品种,不仅品种多,而且质量好,“红岩”牌重型汽车在全国重型汽车行检中连续评为一等奖品,轻型载重汽车及轻型改装车已发展到近200个品种,占领先地位是五十铃轻型长车,微型和经济型轿车以“长安”牌、“长安之星”、“奥托”牌子为代表,共有30多个品种,在历年行业质量监督抽查中,“长安”微型车号多次获奖,摩托车以“嘉陵”牌和“建设”牌为主,生产批量50、60、70、80、90、125、145、150、250、毫升各型摩托车,共数十个品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重庆汽车产业分析7月底,山城重庆连晴高温,整个城市被笼罩在蒸腾的热气中。
然而,与烈日炙烤相比,一条来自北京的消息让不少本地汽车业内人士更觉焦灼———商务部于去年4月底启动的国家级汽车出口基地名单即将公布,十几个报名城市中仅有约1/3最终入围。
作为第一个向商务部申报国家级汽车出口基地的城市,作为一个将汽车和汽车零部件视为支柱产业的城市,重庆的确不可能不为结果紧张。
“是不是出口基地,往小里看是能否得到国家优惠政策,往大里看却能体现重庆在国家汽车产业布局中的地位。
”一位业内人士一语道破天机,“如果连出口基地名额也拿不到,重庆汽车产销量就算年年排前四名,要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中国汽车‘第四城’只怕也会很难。
”如此看来,国家级汽车出口基地名单能否被重庆“收入囊中”,在某种程度上对重庆能否成为中国汽车“第四城”起重要作用。
中国汽车“第四城”,这个近两年来一直被提及的话题,再一次浮出水面,成为人们谈论的焦点。
“第四城”的“含金量”作为产业链最长、涉及门类最多、社会和经济效益最为突出的现代工业大类之一,汽车产业向来被视作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大排量发动机”。
2004年6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明确提出2010年我国汽车工业发展目标是“成为世界主要汽车制造国,汽车产品满足国内市场大部分需求并批量进入国际市场”。
而为了完成这个目标,将“通过市场竞争形成几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并在技术引进、技术改造、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等方面予以优先扶持。
按照国家相关主管部门的设想,整个中国有资格得到优先扶持政策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不会超过5家,换个说法就是:今后能“搭车”享受国家持续扶持的城市将只有4至5个。
对每一个拥有大型汽车企业的城市来说,《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中所承诺的优惠政策,看似只面向汽车生产企业或这一产业的某个局部,但其连动效应却足以影响到整个地方经济的走向。
在这个背景下,进入中国汽车城前四强的重要性不言自明。
直至今日,庆铃仍是国产商用车第一品牌。
渝京汉暗中较劲市经委汽车产业处处长曾建江表示,作为一个拥有长安、庆铃等大型汽车集团的城市,重庆目前虽只提出了“打造汽车名城”的口号,但绝对是“第四城”最有力的竞争者。
国务院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的报告预测,未来10-20年,我国可能会形成16个具有较强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其中上海、广州与长春在经过20年发展后,将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构成中国汽车工业的“第一阵营”;重庆、北京、武汉将成为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汽车产业集群,处于“第二阵营”。
如果这种预测最终成为事实,那么,从两年前便已悄然展开的“第四城”争夺战,其实是一场围绕“第二阵营”领军地位的竞争。
胜者不仅将稳稳当当地获得国家发放的“优惠券”,还将获得“坐四望三”的先机———从某种程度上看,这种诱惑甚至比国家扶持政策还要令人心动。
早在数年前便将汽车列为本地支柱产业之一,汽车年产销量连年稳居全国前四名的重庆,显然最有底气、也最需要坐上这把“交椅”。
“无论是看产品谱系、配套资源,还是看企业自主研发实力、所有制形式,重庆都称得上是国内潜质最优的汽车基地。
”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院长、市汽摩零部件产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杜子学教授认为,过去20余年的摸索与积累为重庆汽车产业奠定了坚实的研发、制造厚势,更为未来的高速发展埋下了伏笔,“直辖9年来重庆汽车产销量的直线上升就很能说明问题。
”数据显示:1996年,重庆仅有4家整车生产企业,年汽车产销量约12.4万辆,只占全国的8.5%;2005年,以长安集团为龙头的重庆汽车产业集群拥有了10家整车生产企业,年汽车产销量达到67.4万辆,占全国的11.8%,分别比8年前增长了4.4倍和3.3个百分点。
事实上,近年来整车产销量迅速增长,还不是杜子学对重庆成为“第四城”充满信心的最主要依据。
在他看来,雄厚的机械加工、装备制造实力,20多年来随摩托车产业发展所积累的大批配套资源、渠道及营销手段,以及摩企“两轮变四轮”的必然趋势,才是重庆在与北京、武汉争夺中国汽车“第二阵营”领军地位时,真正能体现出后发优势的“秘密武器”。
不过,造车“段位”并不比重庆低多少的北京、武汉却不会将第四城拱手相让,尤其是前者。
拥有现代、吉普、福田3家整车企业的北京,近年来汽车产业发展势头堪与广州相比。
按照当地政府的规划,到2010年,北京将形成以轿车、多功能越野车、商用车“三大板块”为核心的华北汽车制造基地,实现销售收入1000亿元。
号称东风大本营的武汉,其汽车制造实力也不容小觑。
作为新中国汽车工业“老三家”之一,如今的东风集团虽已远远落在一汽、上汽之后,但这家以卡车闻名,十余年间先后将标致、雪铁龙、起亚、本田、日产等国际知名品牌汽车引进国内的老牌汽车企业,却仍配得上“汽车巨头”的名号。
渝产汽车通过滚装船运往外地市场。
轿车发展成为“软肋”论品牌,重庆有长安(长安福特、长安铃木)、庆铃、红岩、宇通、力帆、迪马;论车型,有微车、轿车、客车和轻、重型商用车;论产销量,连年保持全国第四;论配套体系规模,有庞大而成熟的产业集群———对雄心勃勃打造汽车名城的重庆来说,这一切似乎已能确保其在“第四城”头衔角逐中占据领先位置,但事情却并没有这么简单。
不久前,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了今年上半年全国汽车企业产销量排名,然而国内各大媒体在对此进行报道时,却不约而同地“遗忘”了连年稳居全国第四的长安集团,因为它们在报道时,关注的是轿车,而非是汽车的产销量排名。
“虽然是个错误,但却正好点到长安和重庆汽车产业的软肋———轿车太少。
”杜子学说,按照目前我国的汽车分类标准,微车和轿车同属乘用车类,但如今人们在提及乘用车时,往往习惯将乘用车等同于轿车。
杜子学认为,这种误解所带来的外界认可度的降低,将对重庆争夺“第四城”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
业内人士认为,“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是重庆汽车产业陷入这种尴尬局面的主要原因。
早在上世纪90年代初,长安奥拓轿车便已成为国内微型家轿第一品牌,但随后数年却再没有其他企业、品牌、车型加入渝产轿车行列,直到2001年长安与福特建立战略合作关系。
在重庆“一款奥拓闯天涯”的同时,国内其它城市却纷纷加快了轿车项目推进速度,并赶上了始于2003年底的私家轿车市场“井喷”。
尤其是北京、武汉,不仅分别占据了华北、华中物流枢纽的地利,更分别凭借伊兰特、富康在中国家用轿车“新三样”、“老三样”中占据了一席之地,市场份额和品牌优势已经显现。
重庆虽拥有铃木、福特、马自达、沃尔沃等国际知名品牌资源,但近年来却没有出现一款能排进国内轿车市场保有量前五的车型。
“轿车将是未来中国汽车市场需求增长的主力,如何调整本地汽车产品结构,是目前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一件大事。
”曾建江认为,眼下渝产轿车在国内市场上的相对劣势,牵涉到从主机厂到配套企业、从产品研发到市场营销等各个环节,要完全解决可谓千头万绪,“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只能起到一个引导、扶持的作用,剩下的事,只能靠企业去自觉完成。
”国有民营齐“攻”轿车长安集团无疑是曾建江所说的这种“自觉”的典型。
作为重庆汽车产业的领军企业,1986年正式进入汽车领域的长安集团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便已不再满足于只做中国微车的“龙头老大”。
2001年,长安集团启动自主品牌轿车开发项目,并于2004年9月推出其首款自主知识产权汽车CM8。
对这款耗资巨大的“准轿车”,时任长安集团总裁的尹家绪将其定位为长安由微入轿的一次“实验”,而长安集团“以微为本、以轿为主,发展商用,进军服务”的全新发展战略,则将以“自主研发、自主品牌”为核心内容。
已经上市的陆风风尚(CV9)和即将下线的长安CV6,便是长安在完全自主思路之下结出的两枚“果实”。
与此同时,在10多年间将力帆“拉扯”成中国摩托车一线企业的尹明善,也从2002年开始了“由摩入汽”的漫漫征程,并以与全球汽车研发机构的广泛合作、对自主知识产权的强调,开创了本地民营企业“开门造车”的全新模式。
杜子学认为,与长春、上海、广州、北京、武汉相比,重庆汽车企业在品牌、技术等方面的话语权,将在未来为重庆汽车产业转化出其它城市难以比拟的后续优势。
目前,长安集团已构建起一个横跨重庆、上海、意大利、德国的全球不间断同步开发平台,其设在渝北的汽车工程研究院技术、设备实力已达国内同行业顶尖水平;力帆也在开门造车的基础上,谋划海外设计研发中心,力帆乘用车有限公司一位高管目前已前往欧洲招兵买马,搭建力帆自己的跨国研发平台。
伴随着企业自主研发成果的相继出炉,渝产轿车的品种、数量和档次也在不断提升。
今年8月,长安重庆本部生产的首款完全自主研发轿车长安CV6便将下线,而力帆与欧洲一家企业也将于明年初携手推出一款以奇瑞QQ为竞争对手的微型轿车。
据不完全统计,未来两年内,长安、力帆至少将分别推出3-4款全新轿车,加上长安铃木、长安福特将要推出的新车,渝产轿车至2008年将达到15种以上。
曾建江透露,我市汽车工业“十一五”规划的目标是,到2010年,全市整车产能将达到150万辆,实际产销量占全国的15%。
这其中,轿车所占比重将从目前的25%跃升至70%。
“在巩固微型汽车全国产销第一、轻型商用车技术全国领先的同时,壮大轿车和重型汽车两个国内市场增长潜力大、份额相对较高的重点产品”,他说,“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坐稳‘第四城’的位置”。
从八个关键词回眸重庆汽车产业长江吉普:1958年,中国第一辆自行研制的吉普车———长江牌吉普车在长安面世,当年产量便达到3000余辆。
次年的建国十周年阅兵大典上,长江牌吉普车方阵驶上长安街,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检阅。
上个世纪60年代初,国家决定将军用吉普研制项目迁到北京,北京吉普便由此而来。
川汽厂:上世纪60年代中期,三线建设开始,大批军工及装备制造企业响应国家号召迁入大西南,在重庆双桥创办第三汽车制造厂的构想随即出笼。
后来由于种种原因,三汽计划搁浅,已经开建的工厂则成为了后来的四川汽车制造厂,后改名重庆红岩汽车制造厂。
长安微车:改革开放后,驻渝军工企业按平战结合、军民结合的思路,开始生产民品。
在嘉陵、建设先后上马摩托车项目后,长安将目光投向了当时极度短缺的汽车。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长安经过数次失意,最终在重庆市委、市政府的全力支持下获得生产微型汽车的资格,中国微车“龙头老大”从此诞生。
庆铃轻卡:1985年,重庆汽车制造总厂与日本五十铃签订车型、技术、管理引进协议,成为国内惟一获得五十铃商标授权的企业。
随后,庆铃N系列轻型商用车和多功能越野车相继上市,前者成为国内商用车的佼佼者。
直至今日,庆铃仍是国产商用车第一品牌。
奥拓:1992年,日本铃木看好中国私人轿车巨大的潜在市场,遂与长安公司合资建立长安铃木,生产排量1.0升的奥拓轿车,重庆不生产轿车的历史从此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