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课程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6fe9d1c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74.png)
高中政治必修3《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掌握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3. 了解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教学重点】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怎样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2. 如何评价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教学方法】1. 提问式教学法。
2. 想象演绎法。
3. 创设情境法。
【教学内容】一、引入通过导入一些与文化、经济、政治相关的案例,引导学生对文化、经济、政治的关系进行思考,然后说一下今天的教学目标。
二、探究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1)请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并汇报成果。
(2)解释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包括文化的传承、文化的转化、文化的创造等方面。
2.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1)以领导力为例,说明文化对领导力的影响。
(2)以企业文化为例,说明企业文化对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
(3)以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关系为例,说明传统文化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拓展1. 介绍中国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经济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文化领域的影响等。
2. 普及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知识,如中国书法、中国绘画、中国音乐等。
四、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学生需要认识到文化、经济、政治三者之间的关系,同时也需要从中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掌握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板书设计】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在经济、政治领域的应用。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
![1.2文化与经济、政治优秀教学案例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https://img.taocdn.com/s3/m/5b284f6cf02d2af90242a8956bec0975f565a468.png)
1.情景创设法:通过电影《阿甘正传》的生动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这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问题导向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化、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问题导向教学法不仅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还培养了他们的解决问题能力。
在情感态度方面,学生将学会关注社会现象,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还将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提高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将能够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增强自己在实际生活中的应对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我采用了情景创设法。首先,我以一部电影《阿甘正传》为例,引导学生思考文化对个人成长的影响。通过观看电影片段,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文化在塑造个人品质方面的作用。接着,我引入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历程,让学生分析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通过展示相关图片、数据等,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文化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表观点,并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合作。此外,我还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鼓励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民族自豪感,使他们对我国文化有更深刻的认识和认同。学生将通过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探讨,认识到文化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从而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课堂展示等环节,学生将学会尊重他人观点,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d2da24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a4.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2. 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
3. 分析文化在经济政治中的作用和意义。
4. 培养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
2. 经济政治的概念及其内涵。
3. 文化对经济的影响。
4. 文化对政治的影响。
5. 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影响。
6. 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塑造。
7.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文化、经济政治的概念,并与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联系起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2. 知识讲授(20分钟)介绍文化的概念及其内涵,包括文化的多样性、文化的传承和创新等要点。
然后,讲解经济政治的概念及其内涵,包括经济政治的组成要素、经济政治的目标和影响等内容。
3. 分组讨论(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经济政治事件或现象,讨论该事件或现象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结论。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4. 案例分析(30分钟)选取一些经济政治事件或现象作为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并讨论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案例分析,加深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
5. 小结(10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强调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相互关系,并总结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和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塑造。
四、教学方法1. 授课结合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2.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3. 提问引导,激发学生思考和思维深度。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中的积极程度。
2. 学习成果:通过课后作业或考试,检验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关系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反馈意见:鼓励学生提出对本节课内容的疑问和建议,以便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资源1. 教材: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材章节。
文化与经济 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 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52103f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8e8ed61.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教案标题: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定义和关系;2. 掌握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3. 分析经济和政治对文化的塑造作用;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分析能力。
教案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你认为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有什么关系?- 文化对经济和政治有什么影响?- 经济和政治对文化有什么影响?步骤二:概念解释与讨论(15分钟)1. 解释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定义,并与学生共同讨论其关系。
2. 引导学生探讨文化对经济和政治的影响,例如文化价值观对经济行为和政治决策的影响。
步骤三:案例分析(20分钟)1. 提供几个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经济和政治对文化的塑造作用。
2. 学生可以选择一个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并撰写一份简短的分析报告。
步骤四: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分享自己的案例分析报告,并进行讨论。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互相交流观点,并就案例中的文化、经济和政治的相互关系展开讨论。
步骤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1. 整理学生的讨论结果,总结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反思本课程对他们的启发和思考,以及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介绍概念和案例分析;2. 案例分析材料,提供具体案例供学生分析;3. 小组讨论指导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入讨论。
评估方式: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3. 学生的总结和反思。
备注:教案中的时间安排仅供参考,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880e4c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5.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1. 引言本教案旨在通过探讨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影响。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更好地理解文化如何塑造经济和政治的运行方式,并掌握分析和评估文化对经济政治所产生影响的工具和方法。
2. 学习目标在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能够: - 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 - 分析和评估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 掌握相关工具和方法,以研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3. 教学内容3.1 文化与经济关系•定义文化和经济的概念;•探讨文化如何影响经济发展;•分析文化与创新、创业的关系。
3.2 文化与政治关系•理解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探讨文化如何塑造政治发展;•分析文化与民主、集权制度的关系。
4. 教学方法•授课•分组讨论•案例分析•辩论5. 教学步骤5.1 引入(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并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5.2 文化与经济关系探讨(30分钟)教师讲解文化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以示例说明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引导学生讨论。
5.3 小组讨论:文化与创新、创业(20分钟)学生按小组进行讨论,分析文化如何与创新、创业紧密相关,并提出观点和案例。
5.4 文化与政治关系探讨(30分钟)教师讲解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并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分析文化如何塑造政治发展。
5.5 小组讨论:文化与民主、集权制度(20分钟)学生继续按小组讨论,探讨文化与民主、集权制度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观点和案例。
5.6 辩论: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30分钟)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辩论议题为。
《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获奖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获奖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4dff4f8c75fbfc67db216.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情境探究型教案
一、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学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方法
根据高二年级学生的学龄特点和认识水平,主要采取了多媒体教学、情境探究、讨论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认知和体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情境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创设情境等活动方式获取知识,以学生为主体,使学生的独立探索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讨论法: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和分组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三、教学准备和教学手段
教师准备:教师同时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充分挖掘和整合其他资源,制成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doc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doc](https://img.taocdn.com/s3/m/2692f0d6d4d8d15abe234ee3.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篇一: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永定县城关中学吴凤英一、教学内容(一)课题: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二)主要学习内容:1、经济、政治和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在经济基础上相互影响:文化由经济、政治决定,并反作用于经济、政治,不同文化的作用,影响是不同的。
?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2)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相互相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地位和作用?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3、文化与综合国力的竞争:?,增强综合国力?发展先进文化二、学生分析: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
三、设计思想(一)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生活化,让学生觉得“政治课内容就在我身边” 教学过程活动化,让学生能在课堂上体验所学的内容(二)教学原则: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自主学习(三)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四、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二)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2、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五、教学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六、教学过程:- 1 -- 2 -- 3 -- 4 -七、教学小结与反思本框内容是本课的核心内容,主要讲述了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知道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在国际竞争中有重大作用,我们要从中体会文化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理解发展文化事业,特别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和意义。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1e151b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b7.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关系,掌握其基本概念和内涵。
2. 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3. 探讨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塑造和引导作用,认识经济政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综合分析能力,提升其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概念及内涵a. 文化的定义和特点b. 经济政治的定义和特点c.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相互影响2. 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a. 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b. 文化对政治制度的影响c. 文化对社会秩序的影响3. 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塑造和引导a. 经济对文化的影响b. 政治对文化的影响c. 经济政治对文化变迁的作用4. 经济政治对社会文化的影响a. 经济政治对社会价值观的影响b. 经济政治对社会习俗和行为规范的影响c. 经济政治对社会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影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概念、关系和相互影响,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理论框架。
2.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和经济政治对文化的塑造进行讨论和思考。
3. 案例分析:选取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中的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思考。
4. 视频展示:播放相关视频素材,让学生通过观看和讨论加深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关系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a. 引入文化与经济政治的概念,激发学生对主题的兴趣。
b. 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如:文化是否会影响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2. 理论讲解(30分钟)a. 介绍文化的定义和特点,帮助学生了解文化的内涵。
b. 介绍经济政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理解经济政治的基本概念。
c. 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引导学生思考两者之间的联系。
3. 分组讨论(20分钟)a.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就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进行讨论。
b.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具体的案例,分析其中的文化因素对经济政治的影响。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通用2篇)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通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0ac6ef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4.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通用2篇)《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篇1《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其次框: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一) 学问目标1.熟悉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进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二) 力量目标培育同学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力量。
(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重要性,从而增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的意识。
【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及在综合国力中的作用【教学主要思路】依据新课程理念要求,本节课注意同学的学习过程,按照体验感悟事实材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教学。
【教学方法】材料导析式【教学过程设计】【导入】: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
(简洁复习,引导同学回忆旧内容)。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日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新授内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材料一、据了解,为购买“超级女声”节目冠名权,蒙牛乳业投入了2800万元。
在竞得冠名权后,为了投放“超级女声”标志的公交车体、户外灯箱、平面媒体广告,蒙牛又追加了将近8000万元的投资。
另据了解,XX年蒙牛向市场投放20亿袋印有“蒙牛酸酸乳超级女声”的产品,销售额在20亿元左右,其中广告和促销费用超过1亿元。
材料二、在拉美和亚洲,一些流行歌星、影视巨星、能言善辩或形状很酷的候选人凭借着“剧场效应”,高票当选为议员或政府领导人。
阿诺-施瓦辛格诞生在奥地利,原先以衰弱为职业,后来步入影坛并主演了《魔鬼终结者》、《蒸发密令》等一系列知名动作片,他曾被誉为“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
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年10月7日进行的历史性的罢免选举中,原任民主党州长戴维斯被罢免,而共和党候选人施瓦辛格则轻松地击败了民主党候选人、副州长巴斯特曼特而当选为新州长。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人教版必修3)
![1.1.2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3743c912ec3a87c24028c4e3.png)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一、教材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的教学内容,本课主要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二)能力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值观目标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三、教学重点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四、学情分析我们的学生属于平行分班,学生的基础知识较为薄弱,所以讲解时需要详细。
五、教学方法1、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2、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目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六、课前准备1、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七、课时安排:1课时(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更具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文化以及文化的作用,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化、经济、政治三者的关系,我们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探究活动一:在日常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
(1)你能对上述活动按经济、政治、文化分类吗?(2)也许有些内容难以归类.你的理由是什么?(3)你和你的家人有过类似的经历吗?能够从中感受到文化的作用吗?探究提示:(1)经济活动包括:到银行贷款买房或承包一片林地、开一家小餐馆。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0da59dec50e2524de5187ef4.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文化第一课第二框题《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对经济、政治有重大影响,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
◇分析: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文化是一定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化是生产力;文化对政治文明建设的推动作用及对公民政治素质和权利意识的作;文化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2、能力目标
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值观目标
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
二、【课程标准】:
评述文化生活对人们交往方式、思维方式和生产方式的影响,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意义。
第二部分教学建议
自学探究。
以课本的简单提示为线索,深入探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交融,探究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集体讨论。
针对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探讨我国应如何发展文化产业、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竞争力;讨沦为更好地应对文化竞争,作为中学生。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课程
![文化与经济、政治公开课教案课程](https://img.taocdn.com/s3/m/61bb2bb08bd63186bcebbcf6.png)
材料:美国好莱坞生产电影产品,在世界电影市场的总体占有率达到了80%。你有看过好莱坞大片吗?能说说你看过之后的感受吗?有羡慕美国式的生活,做过美国梦没有?
探究:四人一组讨论讨论你曾经看过的好莱坞大片
请同学来谈一谈感受
总结:美国大片里面总是推销自己的价值观念,比如“个人主义”“救世主”的观念,在很多好莱坞大片里,常常都会有个人英雄。可能大家都能说出一大堆相关影片。(学生说)《蜘蛛侠》、《蝙蝠侠》《超人》《未来战士》《黑客帝国》《007》系列等,这会让人产生错觉,以为世界有什么灾难,都要美国出面,美国像是世界警察一样有责任要拯救世界。甚至这种思想还走向了太空,如《阿凡达》,《星际浩劫》等,这些思想是很危险的。作为祖国的新一代一定要辩证的看待好莱坞电影文化,吸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把好的地方发扬光大,而不是仅仅羡慕美国式的生活,做着美国梦。
1、 经济、政治、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
2、 三者关系
视频:《变形金刚2》1分37秒
探讨:同学们在这个视频看到了什么?(军机,军人)
是的,《变形金刚2》中,美国国防部借出了白沙导弹试验场,并动用8架战机,10辆装甲悍马军车,“金骑士”军方跳伞队,2辆坦克。五角大楼让剧组跟随战斗机组从空中拍摄,有一部分场景还是在海军的航空母舰上拍摄。这是好莱坞电影史上美国海、陆、空军及海军陆战队最大规模的一次联合拍摄行动。?五角大楼还将刚从伊拉克和阿富汗回来的军人当群众演员。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经济和政治决定文化。(书P10划线)
一方面,经济是基础,为政治和文化的发展奠定物质条件,政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归根到底要受到物质文明发展水平的制约。离开了经济这个基础,物质文明上不去,政治文明和文化建设就因失去基础而成为一句空话。另一方面,一定的社会文化反映着一定社会的经济和政治发展状况,经济和政治决定着文化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a1b9ff0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69.png)
高中政治优秀教案: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了解文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了解政治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掌握文化、经济和政治的关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
教学过程导入•通过展示一组图片或视频,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共同之处?–这些图片或视频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我们会关注这些内容。
讲解•通过教师讲解和讨论,让学生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基本关系。
•重点讲解如下内容:–文化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社会思想、价值观、习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软实力。
–经济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物质生产和消费活动,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硬实力。
–政治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权利、权力和组织形式,它是维护社会稳定和治理社会的重要手段之一。
•引导学生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说明它们之间的关系。
–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说:“文化既是一项特别复杂的系统工程,又是广大人民群众共同的精神家园。
”–同时,经济也反作用于文化,使文化更加繁荣发展。
–政治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的稳定,让经济和文化更好地发展,但也需要经济和文化的支持。
实践•分组让学生通过互相讨论和研究文化、经济和政治在某个国家或地区的特点、发展和相互关系。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见解并参与到讨论中来。
•针对政治与经济的影响,可以选取一个实例,例如:–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美国历史上的大萧条;–日本战后重建和经济崛起。
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研究政治和经济的作用和影响,展开讨论,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想法。
总结•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并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文化对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文化、经济或政治中哪一项的重要性最大?作业•让学生为上述问题提供自己的答案,并总结本课的所学内容。
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深刻地理解文化、经济和政治之间的关系,并能够将其应用到具体实践中。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
![文化与经济政治完整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22290283c4bb4cf7ecd1bb.png)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第二框《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政治科组:冯小茹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认识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理解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在国际竞争中的重要地位。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及比较分析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不同性质的文化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作用不同,我们要自觉掌握先进的、健康的文化,抵制落后的、腐朽的文化.(2)懂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努力学习,将来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二、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说明现代社会中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相互交融的意义。
2、教学难点:文化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
三、教和学的方法1、教法:情境教学法。
创设教学情境,学生自主探究。
2、学法:探究式学习,合作交流式学习,体验式学习。
四、课时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上一节课一起体会了文化的魅力。
(简单复习,引导学生回忆旧内容)。
我们知道,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那么,他们之间有没有一些微妙的关系呢?我们今天就要揭开这层面纱。
(二)讲授新课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材料导入、启发:材料一:《功夫熊猫2》在继《功夫熊猫1》取得不错的成绩后推出的,今年暑假也就是刚过去的暑假上映。
《功夫熊猫2》创下了北美票房1.6亿美元,全球票房5.98亿美元。
《功夫熊猫》成为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传播的最佳载体。
材料二:《喜羊羊与灰太狼》,随着“做人要做喜羊羊,嫁人要嫁灰太狼”的口号在成年人的世界流传开来,这只“羊”的市场价值超过了10个亿,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值钱的动漫形象。
材料三:古代的皇帝虽然能够整天载歌载舞,却无法看电视、玩电脑,为什么呢?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引出问题:①为什么影视公司能制作出优秀的作品,跟哪些因素有关?动漫文化带动哪些产业的发展?②我们现在能够看到国外和国内优秀的影视作品跟政治有没有关系?——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归纳: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文化与经济、政治是相互影响的,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它们是如何相互影响的。
教学设计18:1.2 文化与经济、政治
![教学设计18:1.2 文化与经济、政治](https://img.taocdn.com/s3/m/17aad255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a4.png)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掌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的关系,以及文化在国家综合国力中的重要地位,培养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2、能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交融。
3、能够领会文化已成为各国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懂得各国要不断加强文化建设与发展。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培养辩证分析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
2、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与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学情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是人教版教材高二政治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个框题。
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文化的含义,初步体味了文化的魅力,这为过渡到本框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因此,本框题在文化生活中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的地位。
学好这个框题为学好以后的知识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且它在整个教材中也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通过本课的学习,是学生对文化与经济政治之间的关系更加清晰明白,对以后分析文化生活更全面更准确,增强学生的辩证分析能力。
而且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明白掌握文化知识的重要性,以使其更加努力学习,将来为国家做贡献。
本班学生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了,学习能力都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接受新知识的能力较强,因为经过一年的高中学习生活,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和适应高中知识的方法。
但是,出于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急功近利,没有耐心,不能持久的听一节课,容易注意力涣散,效果不是很佳。
所以我在教授新课时须得耐心,不能急躁。
3、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导入】情景导入播放美国电影《变形金刚4》片段导入新课【讲授】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活动一:《变形金刚4》给我们的文化思考:1、为什么美国能“导演”变形金刚二十多年的传奇生涯?2、“变形金刚”被成功地搬上大银幕,圆了谁的梦?3、文化的发展是否始终与经济、政治的发展是同步的呢?引导学生思考,得出结论:一、经济、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1、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上(1)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思想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96bcb207e21af45b307a870.png)
1.2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并识记文化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感受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地位和作用2. 能力目标:通过材料分析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提高运用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文化竞争的意识;树立反对文化霸权主义和保护中华民族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 难点:文化具有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三、教学过程(一)旧知回顾:1、文化的内涵2、文化的特点3、文化的实质及作用4、社会生活的三个领域教师活动:检查旧知,导入新知:(二)课堂导入:温故知新①参加村委会或居委会选举,考虑我这一票投给谁②参观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的各种展览③某女生购买“大白”作为生日礼物④ G20 国杭州峰会期间,各国领导人不仅签署了一系列经贸协议,还在杭州西湖景区观看《最忆是杭州》实景演出交响音乐会。
教师活动:①让学生自己思考一分钟,就其中的④为例进行分析,从而师生得出结论:文化与经济、政治都有密切的关系。
(三)课堂探究:重点突破: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运用《战狼2》作为背景材料材料一:雄厚的物质基础,经济实力;中国政府的支持…… 据悉《,战狼2》总投资约1.5 亿元。
重型武器方面得到军方全力支持,原南京军区某部的59D 坦克在影片中倾情出演;解放军某个海外保障基地吉布提基地建成投入使用,为影片中的中国海军部队提供部分后勤保障,影片的立项拍摄和后期审核得到了广电总局的大力支持.....材料二:《战狼2》最终以56.83 亿元的成绩,创造国产电影最高票房纪录。
不仅让我们看到优质电影的经济效应,更看到了背后的社会效应。
《战狼2》它所内含的爱国主义和民族认同情绪,符合、呼应了国势和民心,成为中国崛起的时代隐喻,也是中国梦的集体表达。
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说明了什么道理?学生自主思考回答,阐述观点和理由。
从而得出结论: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作用于经济、政治。
2文化与经济政治 公开课教学设计
![2文化与经济政治 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52979d4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f0.png)
上课时间:年月日Ⅰ预习案学法指导 1.通读课本,用双色笔勾画重要知识要点并批注提示语,标注序号,分清层次,熟记基础知识。
2.依据预习案进行知识梳理。
3.独立完成预习自测题并认真思考探究案问题为讨论做好准备。
4.将预习中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填写在“我的疑惑”处。
教材助读一、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决定作用2.反作用3.相对独立性4.相互交融①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的表现②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的表现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预习自测1.一位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下列对经济、政治、文化之间关系表述正确的是()A.没有文化,政治和经济就不会存在B.经济和政治是由劳动者创造的,文化是由知识分子创造的C.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D.政治由文化、经济所决定,又给予文化和经济以重大影响2.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主要表现在()①经济发展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重要②反对文化霸权主义③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④为经济发展培养高素质人才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3.随着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决策越来越民主化和科学化,公民参与政治生活越来越广泛、多样和直接。
如人大立法向公民征求意见等。
这表明()A.在时代的发展中,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B.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文化与经济日益融合C.文化大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D.整治活动就是文化活动4.“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这段话主要揭示了()A.经济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B.综合国力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C.科技在增强综合国力中的地位D.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我的疑惑请你将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
探究点二文化与经济、政治及综合国力的关系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实现了平均%的高速增长,2010年全国公共财政收入达到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影响(书)
师:一位哲学家曾作过这样的比喻: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是灵魂。
这一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
掀开历史的画卷,文化既有古今和地域之别,又有先进与落后、腐朽之分。
不同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影响不同,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也不同。
?
(1)不同民族的文化,影响不同民族和国家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
?
中国的发展一直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儒家文化提倡“克己复礼”,所以一说起中国,就让人联系上礼仪之邦。
我们知道:中国在亚洲的外交方针就是“与邻为善,与邻为伴”,而西方国家的发展则是深受文艺复兴运动的影响,使他们在发展中崇尚民主、法治。
?
(2)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不同。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
缠足,俗称“裹小脚”,北宋年间在民间流传,当时人们以小脚为美,并且越小越美,五寸称“铁莲”,四寸称“银莲”,三寸才可称“金莲”。
那时的女性,为了“小脚一双”,“泪水流了一缸”。
这种畸形的审美观念、这种落后的审美文化,摧残了女性的身心健康。
也使得女性行走苦难,只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更不用说下地劳作了,这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
?
视频:《小脚》1分16秒
伴着社会的发展,随着审美观念的变化,人们开始追求“自然美”。
正象农夫山泉迎合大众口味打出的广告词:“我们只是大自然的搬运工。
”“崇尚自然美”这种先进的审美文化,才有了近代女子的“放足”运动,才有了现代妇女的解放,才有了现在的“女子撑起半边天”推动着社会的持续发展。
?
追问:你还能举出不同性质的文化对经济、政治的不同的作用吗?(如重男轻女:一家,想生儿子。
第一个是女的,想生个男的,就把她取名为“招弟”;但第二个还是女的,取名为“再招”;第三个还是女的,取名为“还招”;到了最后一个还是女的,只好取名为“绝招”。
)
提问: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
这是否意味着物质条件好了,精神文化自然就会好起来?你能作出解释吗?
(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但同时美国也是世界上犯罪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经济发展是文化发展的基础,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发展了,文化就会自然而然地同步、同时发展。
(详见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