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现状及对策分析

张健

(鞍山师范学院政史系辽宁鞍山 114007)

【摘要】: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促进了高等教育公平,但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在就业过程中遭遇到种种歧视和不公,其就业难的问题不仅制约了

个体的发展,而且影响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本文对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的就

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就业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

一、关于大学生-——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这一概念在以前不同程度上也划分过一定阶级、一定人群,但还没有把大学生纳入其列,但随着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等问题的日益严峻,无形中把大学生划分到了实实在在的弱势群体之列,并引发了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自从2000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弱势群体”这个概念以来,研究者从各个角度对“弱势群体”予以界定。大学生弱势群体是一个相对概念,是指在高校中由于性别、经济贫困、生理残疾、心理障碍、竞争失败等原因而处于不利境地、并且出现了学习、生活、就业困难等问题的大学生群体。大学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情况下,社会上存在的许许多多、或明或暗的漠视态度和歧视行为,使大学生弱视群体无法获得平等的就业权,被无情地剥夺了公平竞争的资格,引发了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不利于社会的和谐稳定,更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背道而驰。

一、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据国家人力资源部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就连续八年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统计:2003年212万、2004年280万、2005年333万、2006年413万、2007年495万、2008年559万、2009年610万、2010年631万,从详细数据观察,可见毕业生的人数程猛增趋势,八年累计3533万,而据教育权威部门统计显示:到目前为止2010年毕业生就业率仅为35%,可谓形势异常严峻,面对这种形式,大学生弱势群体由于受到社会的歧视和漠视,其就业问题显得难上加难。我们从一些有代表性的弱势群体就业现状中可以看出,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个体发展的“瓶颈”因素和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难题”之一。

1.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

女大学生在就业中处于弱势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用人自主权的扩大,“女大学生就业难”不绝于耳,女大学生在男女不平等的就业现实面前无可奈何。在人才市场上,许多用人单位招聘毕业生时常常以工作需要为借口,打出“只招男生”的招牌,将众多优秀的女大学生拒之门外,即使没有明确规定“只招男生”“同等条件下男生优先”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心理定势。忽略其他影响因素,性别在求职与收入方面的显著差异,无可辩驳地说明作为“弱势群体”的女性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更大,心理更“痛”。

2.贫困生的就业状况

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项目2005年公布的《中国优秀贫困生调查报告》提供的数据表明:“我国在校贫困生比例为20%,特困生为5%-10%左右。”对许多处于社会较低阶层的家庭来说,子女上大学不仅意味着未来经济地位的提高,也意味着对精神满足和获得社会尊重的追求。这些贫困生家庭在“读书改变命运”的感召下,不惜倾家荡产,靠借贷资助子女完成学业。但在就业时,却因“贫困”而遭遇尴尬,陷入被动[1]。与其他学生相比,贫困生更渴望能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以便早日获得经济报酬,回报家庭。面对稍纵即逝的就业机遇,贫困生因较大的求职花费和“囊中羞涩”的现实矛盾而无所适从,因“费用”不足而与机会无缘的事例比比皆是。因而贫困生在毕业之际,常终日坐卧不宁,饱尝就业之“痛”。

3.残疾和容貌不佳学生的就业状况

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2%。他们在填报高考志愿时就因为身体缺陷或长相原因,受到这样或那样的限制。随着国家法律法规的建立和健全,高等教育的宽容和公平给他们创造了平等入学的学习机会。他们珍惜来之不易的大学生活,希望以自己优异的成绩弥补自己身体或容貌上的缺憾。但当他们毕业之际,满怀希望和憧憬来圆自己的工作梦时,身体与长相上的缺陷使他们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尽管在求职路上付出了更多的艰辛,承受了更大的心理压力,用人单位挑选人才空间和自由度增大的情况下,身体缺陷和容貌不佳似乎已成为他们就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屏障。

4.生理有疾患的学生的就业状况

这些学生因先天或后天患有这样或那样的疾病,而使他们在择业过程中遭受白眼、冷遇和歧视。例如近来媒体接连不断地披露的“乙肝歧视案”,是全国首例因歧视乙肝患者而引发的涉及宪法平等权的官司。与此相似的还有另一起不幸事件,浙江大学生周一超因体检查出系乙肝病毒携带者而遭就业淘汰。激愤之下,周将当地人事干部刺成一死一伤。由此可见,就业中歧视弱势群体的负面影响较大,容易引发社会的矛盾冲突,已到了必须认真解决的地步[2]。

三、解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难问题对策及建议

大学生就业歧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带来了诸多社会和心理问题。因此,必须采取有力措施,消除就业歧视,推进无障碍就业。

1.实施“馅饼政策”,鼓励用人单位吸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

所谓馅饼政策就是通过制定一些激励政策、优惠措施来鼓励用人单位主动吸纳和扶持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

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问题需要政府、社会一起予以特殊的援助。援助和扶持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既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考验,也是影响着政府效率、关系政府形象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政府必须在社会政策制定中予以特别重视。

一是实施激励手段,鼓励用人单位积极接纳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通过制定减免税收、提供借款、资金支持的政策激励用人单位积极作为。

二是要鼓励弱势大学生走自主创业之路,实现自强自立。通过有目的培训和制定相应的扶持政策,引导大学生弱势群体关注社会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积极开展个人职业生涯设计,激发自身的创业激情,逆境成才,自主创业。

2.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引导他们在逆境中成才、成长、就业

良好的个性品质是人生成功的保证,这已被中外无数成功人士的坎坷经历所证实。对弱势群体来说,良好的个性品质就更为重要了[3]。身处逆境的弱势大学生如正在被烈火焚烧的名贵檀木,其刚毅坚卓、奋发图强的个性品质只有在逆境的洗礼下才会放出耀眼的光辉。

3.加快立法,建立完善的社会法制体系

平等、公平、公正是人类文明的始终追求。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有关就业工作的法规,对鼓励和扶持社会弱势群体就业的力度不够,构建多层次的社会法律保障体系,加大就业政策的监管执行力度,严肃查处就业中出现的各种歧视行为,保障大学生就业的公平、公正。

4.加强对大学生弱势群体的心理辅导,培养、提高大学生自我调适的能力和心理品质

就业中歧视现象的出现,势必给大学生弱势群体带来心理压力,产生种种心理问题,解决该心理问题的根本对策就是帮助大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自我,鼓励大学生自立自强,提高抵御挫折的能力和抗干扰的能力。通过自我转移、适度宣泄和自我慰藉等,达到自我调适、超越自我的目的。

5.开展个性化培训,提高大学生弱势群体就业能力

就业能力对提高大学生就业的成功率和成功创业至关重要,这对弱势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因此,政府和高校可以根据这些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实施个性化培训,让他们掌握一些技能,提高他们的竞争力,促进弱势大学生群体顺利就业。

指导教师:赵妮娜

参考文献:

[1]中国大学生就业杂志编辑部.大学生就业价值观的多元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 5,(7).

[2]耿志清. 谁能圆‘丑男’工作梦[N].扬子晚报,2003-9-28.

[3]弗兰西斯·培根. 人生论[M].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3(4):30-32

作者简介:张健,(1989-),男,辽宁锦州人,政史系08级学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