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 红薯 生产技术
红薯生产技术规程
![红薯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010eb33f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8d315e0.png)
红薯生产技术操作规程1、整地施肥整地深耕:深耕能加厚土层、改善土壤通气性,有利于薯块膨大。
深耕的深度一般以30厘米为宜。
地力较好的地块以起垄栽培为好,但是地力薄、含沙量大的沙地应以平栽或低垄栽培为宜。
施肥:由于红薯一般多种植在沙薄地上,必须施足底肥,提高地力,才能获得高产。
一般以亩施土杂粪5方左右,磷酸二铵25公斤、硫酸钾25公斤为宜。
2、田间管理栽秧:以水平浅栽法栽植为宜,秧苗头向东南、顺风向栽植,防止风刮伤秧苗。
以埋土1.5-2寸深,地上露3-4片叶为宜。
栽秧时浇足水,并及时补苗保证全苗。
中耕除草:中耕可使土壤疏松,增加土壤通气性,提高地温,消灭杂草。
红薯是耐旱作物,前期一般不应多浇水,但遇土壤过于干旱可浇小水。
长蔓品种在茎蔓长到1尺左右时摘心,促使茎蔓粗短、分枝多,对增产有一定效果。
中期控蔓:7-8月份是高温多雨的季节,茎叶生长快,而薯块膨大慢,应以控为主,防止茎叶徒长。
长蔓品种亩喷多效唑2-3次,短蔓品种如茎蔓旺也可适量喷施。
后期管理:对于叶色过黄、茎叶早衰的地块可结合浇水,亩施尿素10公斤,作为催薯肥,对增产有一定的效果。
3、病害防治红薯虫害主要有甘薯夜蛾、麦蛾、天蛾、蛴螬、地老虎、小象甲等。
用毒饵诱杀,用米糠和麦麸与40%乐果乳剂拌成毒饵,2-4斤/亩于傍晚撒在甘薯垄上进行诱杀。
药剂防治可用2%阿维·高氯氟乳油1000~2000倍液、或2%阿维菌素乳油1000~2000倍液、或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1000~2000倍液、或48%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或5%氟啶脲悬浮剂1000倍液在晴朗无风的下午进行喷雾防治,5~7d喷1次,连续喷3次,效果好。
但需注意农药的交替使用以及安全间隔期,避免其产生抗药性和造成农药残留。
黑斑病可以使用50%多菌灵300-500倍液进行浸苗,能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
细菌性黑腐病,药剂防治可选用100亿CFU/克枯草芽孢杆菌1000倍液、或6.2%氧化亚铜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20%龙克菌(噻菌铜)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2%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2000倍液等药液进行浸苗处理,结合中心病株始见后喷药处理。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ppt课件
![甘薯红薯生产技术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999734b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1d.png)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概述
• 3、甘薯起源于美洲,16世纪中期传入 中国。我国有400多年的栽培史。
第二节
甘薯育苗技术
• 甘薯为异花授粉作物,自交不孕,用 种子繁殖的后代性状很不一致,产量 低。因此,除杂交育种外,在生产上 都很少采用有性繁殖。由于甘薯块根、 茎蔓等营养器官的再生能力较强,并 能保持良种性状,故在生产上采用块 根、茎蔓等无性繁殖。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23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5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概述
紫甘薯颗粒全粉食品 甘薯条
甘薯色素
甘薯泥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6
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 的,应 当按照 消费者 的要求 增加赔 偿其受 到的损 失,增 加赔偿 的金额 为消费 者购买 商品的 价款或 接受服 务的费 用
一、概述
• 5、甘薯块根富含淀粉,含有人体必需的八 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尤以胡萝卜素及 抗坏血酸含量较丰富,鲜、干茎叶的粗蛋 白质比稻草约高2倍。除主要用作粮食、饲 料外,还用来制造淀粉、酒精、葡萄糖、 果糖、粉丝、罐头、味精、酶制剂、抗生 素和各种淀粉衍生物等产品,是重要的工 业原料和能源作物。
优质甘薯生产技术
![优质甘薯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4a1584fb307e87101f6968e.png)
栽植时连续浇 2 3遍窝水。 - 4 栽苗后 整平 垄面 ,每 6 7平方米 . 6 用 除 草剂 乙草 胺 1 0克 ,对水 6 D 0千 克 ,喷于 垄面 ,尽量不 喷在苗上。 5 盖 膜 要 及 时 ,最 好 栽 一 垄 盖 一 .
制箱包装 ,做 为精品投放市场。也可用
编 织 袋 包 装 后批 发或 零 售 。 0 0 0 6 5 1】
订 本 ,每 年 合 订 本 2 8元 ( 挂 号 邮 费 ) 需 购 买 者 ,请 汇 款 给 (3 0 2 广 西 南 宁 市 星 湖路 2 含 。 502) 4号 《 村 农 新 技 术 》 读 者 服 务 部 何 星 ,款 到 即 挂 号 寄 书 。
维普资讯
3 在肥水 条件好的地块 ,生长 中期 . 遇上 阴雨 连绵天气 ,地上部 发生徒长 ,
3 栽植 方 法。选 用 壮 苗 ,药 剂 浸 .
毒 ,用点燃硫磺熏蒸或喷洒多菌灵的方 法 杀灭病菌 。要严格 剔除带病 、破伤 、 受水浸 、受冻害的薯块 ,用多菌灵或甘 薯保鲜剂浸后贮藏。在茎线虫病、黑斑 病发病较严重地块 生产 的甘薯 ,即使 经 过挑选 也难 免继续发病 ,贮藏这种地块 的甘薯要十分小心 。贮藏量一般 占窖空
济 8 1 1 山 川 紫 、济 薯 1 、徐 5 _ 56 、 6 5-
1选择土壤 。选择 无甘薯病害的山 , 坡地或高亢地 ,要求土层较厚 ,排水 良 好 ,土 质 沙 性 较 大 而 且 疏松 通 气 。 实 行 垄作 ,垄距 7 - 0厘米。起垄时每 6 7 08 6 平 方米撒 入 5 %辛硫磷颗粒 剂 2千克 防 治地下害虫。 2 平 衡 施 肥 。 以 基 肥 和 有 机 肥 为 . 主.少施氮肥 。增施磷钾肥 。基肥可施 粪肥 3 0 0 0千 克 ,磷 酸 二 铵 2 0千 克 , 硫酸 钾 2 0千 克 - 5千 克 。开 沟 施 于 垄 2 下 。苗肥 ,用 2千克磷 酸二氢钾 。在栽 植 时浇窝水后施于株旁。追肥 ,在生长 中后 期可叶面 喷施 02 _%磷酸二 氢钾水 溶 液 2 3次 。 - 四、 田 间栽 植 1栽植时期。春薯可适 当晚栽 ,济 , 南地 区以 5月上甸为宜。过早易感染黑 痣 病 ,且皮色 不鲜艳 。晚栽 略有减产 , 但商 品性提高。夏薯要抢 时早栽 ,否则 商品性会下降。
工艺方法——甘薯生产技术
![工艺方法——甘薯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088d0c7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2d.png)
工艺方法——甘薯生产技术工艺简介一、北方薯区主要包括长城以南、淮河以北黄河流域的省份,北京、山东、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和江苏、安徽两省北部等地。
(一)优选良种,培育健康种苗根据北方薯区土壤、气候、生产目的等条件,选用适合当地发展专用型甘薯品种,未经登记的品种不得推广应用。
推广脱毒健康种苗,苗床内发现病株及时全株清除,避免移栽到大田。
薯苗符合壮苗标准,采用苗床高剪壮苗,要求薯苗全株无病斑,无病毒病,春薯苗百株鲜重0.5公斤以上,夏薯苗百株鲜重1.0公斤以上。
(二)深耕整地,科学配方施肥春薯种植提倡冬季深耕深翻熟化土壤,春季及早浅耕;夏薯种植宜采用秸秆还田。
底肥以腐熟农家肥和成品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尤其鲜食甘薯可通过有机肥的大量应用提高品质。
肥料应用参考值为:每公斤土壤速效氮低于20-30毫克时,亩施纯氮5-15公斤作底肥,高于80毫克时可不施氮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磷低于20毫克时,亩施五氧化二磷5公斤作底肥,高于50毫克时可不施磷肥。
每公斤土壤速效钾低于3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20公斤,30-100毫克时,亩施氧化钾10-20公斤,超过150毫克时可不施钾肥。
(三)适时栽植,优化种植模式根据品种市场定位选择适宜的栽插时间,淀粉型甘薯品种断霜后即可栽植,春薯一般在4月25日-5月10日,提倡适度规模化发展,与淀粉加工企业联合,实行订单种植。
鲜食型甘薯可根据市场需求分期分批栽插,分批收获销售,避免集中上市影响价格。
淀粉型春薯栽插密度为3000-3300株/亩,鲜食型春薯栽插密度为4000-5000株/亩。
有条件地区推广垄膜轻简化高效栽培技术,加强“机械化作业、膜下滴灌、水肥药一体化”等关键技术的统筹应用。
生育前期以促生长、早发苗、早封垄为重点,在封垄前后及时除草。
生育中期以控制茎叶旺长、建立合理群体结构为重点,必要时可根据地上部茎叶长势进行化学控旺。
中后期以促进薯块膨大为重点,可根据实际情况,结合控旺,亩增施磷酸二氢钾100克。
甘薯论红薯的生产栽培应用技术
![甘薯论红薯的生产栽培应用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6d0b3485f5335a8103d22002.png)
论红薯的生产栽培应用技术南乐县近德固乡王村小学摘要:一、红薯的繁殖技术:红薯的薯苗价格比较贵,应用快速繁苗技术,加速薯苗繁育,一方面降低薯苗成本,林另一方面扩大种植面积曾加经济效益。
这是高产丰收的前提和基础。
1塑料拱棚繁苗 2 露地采苗圃繁苗二、红薯的生长管理:,这是高产丰收的关键。
应做到:1、深耕起埂。
2适时早栽。
3合理密植。
4合理密植增施肥料。
5化学控制6化学除草7防旱排涝8提秧9及时消灭害虫10及时消灭害虫11叶面喷肥。
12适时收获三、红薯的储藏:红薯储藏不当容易造成烂窖,储藏是高产丰收的保障。
1慎选窖址,提前建窖。
2适时收获,减少损害3、储前挑选、储量适当。
4随时管理,确保适温。
详细内容如下:现代营养学要求人们在饮食方面讲究营养均衡,才能保持人体健康。
而红薯不但含有大量的淀粉,给人们提供足够的热量,而且它含有国际公认的“第七类营养素”——膳食纤维素,它是淀粉以外的糖类。
包括纤维素和果糖。
它有“三吸收”1、吸收水分、润滑肠道,不得直肠癌,结肠癌。
2吸收脂肪、糖类,不得糖尿病,帮助人们减肥。
3吸收毒素,不发生胃肠道疾病。
另外,含有大量的维生素、微量矿物质等许多人体健康所必须的物质,维持正常的体重,维护心血管健康,预防糖尿病等。
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
现将有关红薯的繁殖、栽培、储藏等管理技术做如下介绍如下:一、红薯的繁殖技术红薯的薯苗价格比较贵,应用快速繁苗技术,加速薯苗繁育,一方面降低薯苗成本,林另一方面扩大种植面积曾加经济效益。
2月底3月初用塑料大棚加热的方法育出的一二茬苗于4-6月份,以苗繁苗,繁殖倍数高达100-200倍。
以苗繁苗主要技术为:1、塑料拱棚繁苗3月中、下旬开始一级繁苗,采用双苗育苗法高倍繁育。
在塑料大棚内做畦,或选背风向阳,土壤肥沃,水利条件好,便于管理的地快南北方向做0。
按每亩施优质农家肥6000公斤计算,复合肥70公斤,深翻、整平、做畦。
繁苗方法:(1)采取单叶节或双叶节育苗法高倍繁育。
甘薯综合加工技术
![甘薯综合加工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ea078e0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30.png)
甘薯综合加工技术甘薯又名红薯、白薯、番薯、山芋和红苕等,属旋花科蔓生草本植物,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被视为“健康食品”和“太空食品”。
我国除东北、新疆、甘肃、青海种植较少外,其余各地均产,而且资源极为丰富,总产量占世界80%以上,近年达1000亿公斤。
目前,我国甘薯生产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加工:未跟上和鲜甘薯贮藏霉烂损失高达10%―20%。
从而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积极性。
因此,甘薯系列产品的开发很有必要,也是非常迫切。
本文拟就其加工技术作一介绍。
一、甘薯淀粉加工1.破碎将鲜薯(刚收获)用清水洗干净,然后沥去余水,用破碎机打成直径为2厘米的碎块。
2.过滤将鲜薯块送入石磨或金钢砂磨加水磨成薯糊,然后用60目以上的筛子进行筛分,在筛分过程中,用水或酸浆水进行淋洗。
3.兑浆、撇缸先调整淀粉乳浓度,使pH值达到3.6―4.0,然后加入酸浆,量约为淀粉乳的1/50左右,使淀粉乳的pH值达5.6,静置20―30分钟,使淀粉沉淀,然后除去上层清泔水。
4.坐缸、撇缸在撇缸后的底层淀粉中加水混合,调成淀粉乳,使淀粉再沉淀,在沉淀过程中,起酸浆发酵作用,故称坐缸。
坐缸温度要求20℃左右,时间为24小时,天热时相应缩短时间。
在发酵过程中,适当地搅拌,促使发酵完成。
当发酵完毕后,将上层酸浆撇出作为下次兑浆用,再将撇浆后的淀粉用120目细筛进行过滤。
5.漂洗将筛下物淀粉加水漂洗,放置约24小时,防止出现发酵现象。
6.起粉淀粉沉淀后,撇去上层水浆,用水洗去表面油粉,底层淀粉用铲子取出,并剔除底部沉淀的泥沙。
7.干燥、包装铲出的淀粉放入吊包中沥水,沥水后进行晒干或烘干。
干燥后用尼龙/聚丙烯或聚醋/聚乙烯复合膜包装,封口一定要严紧。
二、低糖甘薯脯加工1.选料选择红心、黄心和桔红色、含糖分高、淀粉和纤维少的品种。
要求无黑斑、无霉变、无污染、无机械损伤的薯块。
2.去皮将薯块洗干燥后用去皮机或不锈刀手工去掉表皮,挖芽眼、浸泡在水中。
3.切块根据薯形和产品要求,切成条状、块状、圆形、方形、三角形和五梅花形等。
主要甘薯制品及工艺流程-15页文档资料
![主要甘薯制品及工艺流程-15页文档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6e5df2a350e2524de5187eb9.png)
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1、红薯全粉红薯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用途广泛,但是鲜红薯含水量较高,长时间贮藏保鲜困难较大,且在贮藏过程中养分消耗较大,病害损失严重。
因此为了延长红薯供应时间,必须将其干制。
红薯全粉的开发,可使其贮藏方便,延长贮藏时间,红薯全粉可用来做馒头、花卷、面包、糕点、馅料等的配料。
工艺流程:红薯→清洗→去皮→切丝片丁→护色→干燥→粉碎→包装工艺简述:①清洗:一定清洗干净,关系到产品的最终质量。
②去皮:用脱皮机或削皮刀将红薯的外皮去净,尤其是红薯表皮凹陷部分。
③切片或丝:将去皮后的红薯用蔬菜切片机切成一定规格的薯片或薯丁。
④护色:用食盐配制成0.5%的溶液,将切好的红薯薯片或薯丁泡在其中数分钟。
⑤干燥:用烘干设备干燥,以保证产品的卫生,并注意温度,一般在45℃~50℃之间,干燥时间可根据薯片、薯丝的大小确定,使最终水分在6%以下。
⑥粉碎、包装:将干燥后的红薯,用锤片式粉碎机粉碎,使红薯粉的细度在80目左右。
干燥后的红薯全粉在色泽上以紫色和橙色的红薯粉为优,黄色甘薯色泽较暗。
因此选择紫色和橙色的红薯品种为原料最佳。
上述方法生产的红薯粉可作为食品原料制作多种食品。
如红薯饼、红薯蛋糕、红薯花卷、红薯面包等,制作方法蒸、煮、炸均可。
主要生产设备:切片(丝)机、干燥机、粉碎机、筛分机等。
2、精白红薯粉丝精白红薯粉丝生产工艺,是指以精白红薯淀粉为原料,借助一定的机械设备和辅助设施,采用科学、先进、高效的方法来生产红薯粉丝的全过程。
按照本工艺生产出来的粉丝,外观整齐、条干匀直、洁白细腻、通亮透明,口感柔韧滑爽,富有弹性。
产品达到农业部NY/T982-2019《甘薯粉丝加工技术规范》要求。
工艺流程:红薯淀粉→制芡糊→合粉揣揉→抽气→漏丝成型→煮粉糊化→冷却捞粉→切断上挂→冷凝→冷冻→解冻干燥→压块→包装→成品工艺简述:(1)制芡糊:芡糊能将干淀粉颗粒很好地化开并迅速粘连起来,使揉好的粉团形成有规则排列组合的骨架,增强筋力,不断条。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d4e9a00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f0.png)
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概述甘薯(学名:Ipomoea batatas)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被广泛种植于各个地区。
如何实现甘薯的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是农业领域的一大挑战。
本文将介绍一些甘薯无公害高产高效生产技术,帮助农民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
选择适宜品种甘薯的品种选择是实现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
根据种植区域的气候条件和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甘薯品种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早熟品种适合种植于北方地区,而晚熟品种适合种植于南方地区。
此外,还需考虑甘薯品种的耐病虫害能力和适应性。
土壤管理良好的土壤管理是实现甘薯高产高效生产的关键因素之一。
下面是一些有效的土壤管理技术:1.土壤改良:通过施用有机物质(如堆肥、腐熟的有机肥料)和土壤调理剂(如石灰、磷肥),改善土壤结构和肥力。
2.深耕:甘薯的根系生长较深,因此需要进行深耕,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3.水分管理:合理灌溉是保证甘薯生长的关键。
应在甘薯生长期间及时进行灌溉,并适时掌握土壤湿度,避免积水和缺水。
4.充分翻地:在肥料应用前进行充分的翻地,促进土壤通气和水分渗透,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施肥技术适当的施肥技术可以改善甘薯的生长环境,提高产量和品质。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施肥技术:1.基肥施用:在田地准备阶段,通过施用有机肥料和化学肥料,提供充足的养分供应。
2.追肥技术:根据甘薯的生长需要,适时施用追肥。
追肥宜早施多次,以避免过度施肥造成的肥料浪费和环境污染。
3.叶面喷施:甘薯叶片的表面可以通过喷施微量元素肥料来补充营养素,提高甘薯的抗病能力。
4.有机肥与化学肥的结合:有机肥和化学肥的结合使用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两者的优点,提高施肥效果。
病虫害防治甘薯常见的病虫害有甘薯铁线虫病、甘薯黑斑病、白粉病等。
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1.合理轮作:将甘薯与其他作物进行合理轮作,可以有效地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病虫害监控:定期巡查甘薯田,观察和记录病虫害的情况,及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0d7ddbd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8.png)
甘薯切块直播高产栽培技术甘薯(红薯)切块直播栽培,比传统栽种提前种植20~30天,由于生长期延长,每667平方米增产鲜薯1000千克,是投资少、见效快、省工省时的综合性丰产栽培技术。
一、及早整地。
在冬季或早春开沟深翻30厘米,可提高地温和含水量,利用冬春低温杀灭地下越冬病虫害。
按南北行或根据地势起垄,垄距60厘米,垄高20厘米。
要求垄形高胖,垄沟深窄,既利于排水防旱,又有利于根块膨大。
起垄时保持垄土疏松,垄面拉耙平实。
施足底肥:每667平方米施有机肥4000千克~6000千克、碳铵50千克、过磷酸钙50千克、硫酸钾20千克或草木灰100千克。
二、精选薯种。
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薯块大小要均匀,以重100~150克的薯块较好。
剔除冻害、病虫为害的薯块。
每667平方米用种50千克。
三、切块浸种。
选晴暖无风天气,于上午切块。
根据薯块上端芽密下端芽疏的特点,薯块上部宜切小些,下部大些,每块保留2~3个芽。
将切好的薯块及时放入多菌灵500~600倍溶液浸种10~20分钟。
溶液温度应高于当时气温5℃。
捞出晾干后立即栽种。
四、播种覆膜。
种薯出窖后及时处理尽快播种,以免受冻害。
上午切块浸种,下午播种。
播前在垄背上开一条宽15厘米、深5~6厘米的沟,顺沟浇透水。
待水全部下渗后,将母块芽眼面南朝上置于沟内,株距25~30厘米,薯种入土深1厘米,覆土2厘米。
栽后立即覆膜,并在四周用土压严。
五、破膜放苗。
播种后25天,母薯上的芽陆续出土,35天全苗。
苗高3厘米时在出苗处人工破膜放苗,以免灼伤幼苗。
破膜处用土封严,避免透风、降温、跑墒。
六、科学补苗。
引苗后及时查看出苗率,并对缺苗处补栽。
补栽时应从直播地块的边行将生长健壮的薯苗种带土用铁锨挖出,移栽到缺苗处。
七、及时清棵。
为防止薯母自身膨大,使块根扎根结薯,促其形成瓜块,必须在出苗后把薯母周围的土去掉一部分,让薯母露出1/3,使其根系在浅土层生长。
这一措施叫清棵。
清棵最适宜的时间是在甘薯根系已完全形成时。
甘薯制品加工工艺。
![甘薯制品加工工艺。](https://img.taocdn.com/s3/m/b4e017b06edb6f1afe001f71.png)
甘薯又称红薯、地瓜等,是一种高营养保健食品,现介绍几种新型的甘薯制品加工工艺。
1.甘薯方便粉(1)工艺流程甘薯、马铃薯淀粉→除砂→脱色→和粉→挤压糊化→凝沉→松丝→干燥成型→附加调味料→包装成品。
(2)操作要点①淀粉处理: 选用优质的甘薯、马铃薯淀粉,加水浸泡,通过除砂机除去砂石,过120 目筛网,滤去粗渣,按干淀粉量的30%添加酸浆,充分搅拌,脱色6-8小时,用清水漂洗3次。
②和粉:将处理好的甘薯、马铃薯和玉米淀粉按一定比例倒人和粉机,添加少许植物油和海藻酸纳,搅拌8-12分钟,保证粉团千稀适度。
③挤压糊化:将和好的粉团直接倒入单螺杆挤压机中。
过¢筛板成型,水浴温度95℃,该过程实质是淀粉的糊化,又称a化,成型的粉丝用鼓风机散热冷却。
④凝沉、松丝:糊化后的粉丝在常温下凝沉4-5小时,或在冷库中冷冻2-3小时,库温为-4℃,然后用松丝蔬散。
⑤干燥、包装:粉丝松散后,沥干明水,定量装入托盘,通过烘干机热风干燥,于65-75℃下烘干至含水量12%左右,然后附加调味料,封盖自动收缩包装即为成品。
2.速冻甘窑制品(1)工艺流程原料验收→清洗→去皮→浸泡→切条→汽蒸→冷却→速冻→计量包装→冷藏。
(2)操作要点①原料验收:选用外形呈纺锤形、圆锥形,肉质呈黄、橙色,无病变和机械损伤的甘薯原料。
②切条:要用多功能切割机,将甘薯切成截面积为厘米厘米,长度8-10厘米的长条。
③汽蒸:清洗后薯条均匀地平铺在蒸盘上,沥干水分,用蒸汽至熟透,蒸汽压力,汽蒸时间3-5分钟。
④速冻:宜使用流态式连续速冻机,当速冻温度降至-40℃左右时进料,调节运行速度在25-30分钟内,使产品中心温度达以-18-25℃,表面不龟裂,薯体不连接即可。
⑤冻藏:用纸箱包装后的甘薯条迅速送入冻藏库中,库温保持在-18℃或更低,冻藏期间温度波动控制在2℃以内。
3.甘薯叶保健茶(1)工艺流程甘薯叶选择→清洗→杀青→干燥→茶叶→复火→拼配→粉碎→过筛→包装→检验→成品。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https://img.taocdn.com/s3/m/c0b21844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d0.png)
农业部: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背景甘薯是一种重要的淀粉类作物,全球范围内广泛种植。
中国甘薯种植面积和产量居世界前列。
为了促进我国甘薯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农业部制定了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以指导种植者在甘薯生产过程中科学高效地操作。
土壤准备土地选择甘薯生长对土壤要求较高,富含有机质、排水良好、疏松透气的耕地适宜栽培。
为了防止甘薯茎腐和块根腐烂的发生,应选择土地偏瘠或老旧轮作田地。
土壤处理1.清除杂草、残根和其他残留物,将地表地渎露出来,消毒作用可防抑生病菌再次感染;2.除去石块、杂质和积累物,保证土壤深耕,以便施肥、正常栽培、根系生长和贮存营养物;3.种田斗通畅,定位细,在覆盖物基础上,筑起正、横行不超过2.5cm的蘑菇堆,堆高不超过10cm,压实覆盖物,另上加草细土,以便在短期内保湿消毒,也为施肥和芽插提供好的条件。
育苗管理种植材料选择芽选良好、质量优良的种植母群,从中收取23颗芽眼进行培育。
在育苗盘的基础上撒入12层细沙,接着播种甘薯芽,视情况每平方米播种34颗芽。
按规格定量施肥,每平米710克硫酸铵、810克复合肥和710克磷酸二氢钾,再撒装置稀释的催芽剂,使其溶解于水中,经施喷于育苗区。
环境控制1.温度控制:甘薯幼苗生长适温为20℃~28℃,不宜低于10℃或高于33℃;2.光照控制:恰当的光照可促进甘薯幼苗生长、调节根茎比例、增加干物质累积。
在发芽期,确保8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3.水分控制:土壤不能过湿,保持适度湿润即可。
幼苗期每日用手触摸土壤表层是否干燥,视干湿情况浇水。
田间管理施肥1.发芽前增施:越冬土毒素甜味可促进甘薯发芽,对改善甘薯的生长色泽、提高单株产量、增加品质效益具有显著作用;2.成活后施肥:开始针对性补给氮、磷、钾及其微量元素,做到氮肥施足、苗床活性磷酸菌、微生物菌株施足、施钾引导块根等;3.中后期施肥:进入抽蔓期后,可在用氮肥的同时,适当补充磷、钾肥及微量元素,以提高甘薯的品质、产量、抗逆性;病虫害防治1.防治甘薯鹅膏病:在甘薯生长过程中,多浇水并通风透光,增加苗圃湿度和气流,可有效降低鹅膏病的发生率;2.防治甘薯田瘟病:采用生物熏蒸和药物灭菌相结合的方法进行防治;3.防治螟虫:喷洒残胺磷、敌敌畏等农药进行防治,不过要注意药剂使用量应该符合标准,过量使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收获与贮藏收获当根薯生长到成熟期,块根直径达到5cm以上,根叶开始枯黄,根肉明显膨大,可以开始收获。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https://img.taocdn.com/s3/m/39d425f5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c.png)
山东省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V1返回我们平时吃的甜薯,它分为粉薯和红薯,在山东地区,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的研究和生产栽培面积逐年增加。
本人将就山东鲜食型甘薯的生产技术问题,对田间管理、栽培方法、灌溉、施肥、防治病虫害和采收等方面,做如下指导意见。
1. 田间管理田间管理主要是指甘薯生产过程中病虫害的防治。
在这方面,要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工作。
田间定期巡查,及时发现有害生物的侵害,认真监测病虫害发生的程度,根据情况进行合理的防治。
2. 栽培方法甘薯的种植可以采用膜下、膜上和室内栽培法等方式。
其中,膜下种植法是常用的一种栽培方法。
在实际操作中,膜下种植种薯要求品种好、良种,薯块均匀、外表无断裂、霉烂,不含病菌和虫卵等进口杂质。
种薯要放置于草堆或者干沙中浸泡2小时。
3. 灌溉灌溉是甘薯生长发育的关键。
在生产中,要适时地进行灌溉,让甘薯可以获得足够的水分,促进薯块的迅速涨大。
灌溉要均匀,避免出现灌溉不当的情况,导致水分过多、过少等一系列问题。
4. 施肥适宜的施肥对甘薯的生长发育也有很大的帮助。
在生产中,要结合自身土壤的特点和肥料的效果进行施肥,使其达到最佳效果。
普遍而言,采用有机肥化学肥相结合的方式是最为适宜的,不仅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同时也能保证甘薯的营养成分。
5. 防治病虫害防治病虫害可以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多种方法,其中以生物防治为主。
通过对天敌的引入,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甘薯遭受病虫害的风险。
6. 采收采收时要注意,将薯块深入地抠出,然后将表面土渣清理干净,晾晒后装袋储存。
对于高温、干旱期间采收的甘薯,还需要进行稍长时间的晾晒和陈放,以确保甘薯的品质。
以上便是山东鲜食型甘薯生产技术指导意见,希望能够对广大甘薯种植者提供参考,助力他们实现丰收。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f5521ae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89.png)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薯,又称红薯、地瓜,是一种热带作物,是全世界第七大主要粮食作物,也是中国南方地区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甘薯具有高产、适应性强、短生育期等特点,是一种理想的经济作物。
甘薯的栽培技术对于提高甘薯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而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对于提高甘薯产量和质量水平、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土壤准备甘薯生长适应性强,但在栽培前需要对土壤进行合理的准备。
首先是进行土壤消毒,可以采用化学消毒剂或者有机物质进行土壤消毒,去除病虫害等有害物质。
需要做好土壤酸碱度及肥力调查,选择ph值适宜、富含机械质的土壤种植,而且要进行施肥。
适量添加复合肥或有机肥,提高土壤肥力,保障甘薯生长所需的养分。
二、良种选择甘薯良种选择是栽培中的重要环节。
在进行甘薯良种选择时要选择生长势旺盛、抗病性好的品种,并且选择适应当地生长条件的良种。
要选择外观完整、无病害的种薯,确保良种的质量和繁殖良好的健康种薯,这对于保障甘薯顺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合理的密植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内种植植株数量增加,这样可以提高单株产量和总产量。
但密植也需要合理,即保证植株之间的空间不至于太过拥挤,导致植株之间相互竞争,从而影响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一般来说,在甘薯栽培过程中,一亩地应该种植2万株左右,植株株距为30cm×30cm或40cm×40cm。
这种种植方式有助于保证植株之间充足的光照和空间,促进甘薯的生长。
四、适时施肥适时、适量的施肥可以有效地促进甘薯的生长和发育,增加产量。
在甘薯生长过程中,适时进行追肥,可以选择菌肥、复合肥等进行追肥。
在追肥时要根据不同生长期的不同要求,进行有针对性的肥料施用,比如在甘薯的生长初期,可以适量施用氮、磷、钾等元素,促进植株生长。
在甘薯块根膨大期,可以适量施用磷钾肥,增加块根产量和块根质量。
五、合理浇水甘薯生长需要充足的水分,适当的浇水对于保障甘薯的生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14页)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14页)](https://img.taocdn.com/s3/m/39be0b6cfd0a79563d1e7250.png)
红薯高产种植技术(总1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红薯无公害高产种植技术第一章红薯简介与种植现状第一节红薯简介红薯又名山芋、地瓜、甘薯等,富含蛋白质、淀粉、果胶、纤维素、氨基酸、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有“长寿食品”之誉。
于是,红薯这一不起眼的食品身价陡增,令人刮目相看。
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原产美洲,欧洲第一批红薯是由哥伦布于1492年带回,然后经葡萄牙人传入非洲,并由太平洋群岛传入亚洲。
红薯最初引入我国是在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福建华侨陈振龙常到吕宋(现今菲律宾)经商,发现吕宋出产的红薯产量最高,于是他就耐心地向当地农民学习种植之法。
后来经过陈氏家族的推广,红薯在全国普遍栽种。
第二节红薯的种植现状及问题1、南方红薯种植已副食为主,难以形成规模划种植。
2、栽种技术落后,产量偏低。
3、交通不便,销售受阻,难以形成商品化。
4、加工、储藏技术不够。
资金缺乏,初级产品外销,利润低。
第二章红薯的生物学特征与营养第一节红薯生物特性旋花科一年生植物。
蔓生草本,长2米以上,平卧地面斜上。
具地下块根,块根纺锤形,外皮土黄色或紫红色。
叶互生,宽卵形,3-5掌裂。
聚伞花序腋生,花苞片小,钻形,萼片长圆形,不等长,花冠钟状,漏斗形,白色至紫红色。
蒴果卵形或扁圆形,种子1-4。
块根为淀粉原料,可食用、酿酒或作饲料。
全国广为栽培。
第二节红薯的营养价值《本草纲目》、《本草纲目拾遗》等古代文献记载,红薯有“补虚乏,益气力,健脾胃,强肾阴”的功效,使人“长寿少疾”。
还能补中、和血、暖胃、肥五脏等。
红苕生产技术规程
![红苕生产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aa3adea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53.png)
红苕(甘薯)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栽培技术、收获与贮藏、建立生产档案等相关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红苕(甘薯)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1056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NY/T1049绿色食品薯芋类蔬菜3、产地环境条件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要求。
4、栽培技术4.1品种选择宜选用审定推广的优质、抗逆性强、高产的优良红苕(甘薯)品种。
不得使用转基因品种,并注意定期更换。
4.2地膜育苗4.2.1苗床地选择选择背风向阳,排灌方便,土层深厚,土质肥沃的沙壤土。
4.2.2规范开厢苗床宽1.5m,苗床高15cm,整平厢面。
4.2.3适时殡种惊蛰前后(3月5日)殡种为宜,每67m2苗床殡种75kg~100kg。
播前用多菌灵等浸种并晾干,播时薯块头阳面向上、斜排、大小分开、用混合肥土填隙并浇水、盖上8cm~10cm细土,在土上平铺一层膜然后插弓盖上地膜,保温保湿促发芽。
4.2.4苗床管理齐苗剪苗后以清粪兑尿素泼施苗床,每平方米施氮(N)23g,拔除杂草。
4.3壮苗早栽5月中下旬至6月上旬栽薯。
选藤粗、节间短、节上根原基发达且没有白根、顶叶齐平、叶片肥厚、大小适中、颜色浓绿、剪口浆浓而多的薯苗栽插。
净作每667m2大田栽3000~3500株,套作每667m2大田栽2000~2500株。
4.4田间管理4.4.1查苗补苗宜在插后二周内完成,补苗时选择壮苗,浇透水,成活后追肥。
4.4.2中耕、除草和培土插后十余天至封垄前,进行2~3次。
4.4.3灌溉与排水栽苗后,若干旱无雨,连续进行2次~3次浇水,促进薯苗发根成活。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152a312b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a.png)
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甘薯(地瓜)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也是一种极具营养价值的食材,被广泛种植和食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食品质量和安全的需求不断提升,对甘薯种植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标准化高产高效的甘薯栽培技术,可以提高甘薯的产量和质量,为农民增加经济收益,也有助于保护土壤和环境,因此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下面就介绍一下甘薯标准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一、甘薯的选种和培育1. 选取适合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的优质品种,如辽宁91号、邹城75号等,并购买经过繁殖繁育的种薯。
2. 田间育苗要选择生长势旺盛,根系发达,缺色病害的优质基质育苗,保证幼苗质量。
3. 梳理壮苗,选择具有生长势的优质幼苗,深植于黄土沟底,埋以优质土壤,加强灌溉和管理。
二、甘薯种植的规范化与密植1. 种植前,要将土地做好整理、消毒等工作,保证土壤质地和保水性。
2. 在地面选址打小沟,准备好技术,安排好肥料,将种薯按照一定距离(如30cm×30cm或40cm×40cm)放入沟内,覆土盖好。
3. 种植后,要及时施入基肥和追肥,保证甘薯生长所需的养分。
4. 合理密植,控制甘薯之间的距离,以提高单株产量。
三、甘薯的水肥管理1. 合理浇水,保证甘薯的水分需求,但不要过多,以免造成烂根等问题。
2. 施肥要定期,有计划,根据甘薯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需要,科学施用基肥和追肥。
3. 减少施肥量,少施高效肥料,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菌肥来改良土壤肥力。
四、甘薯的病虫害防治1. 防止甘薯病虫害发生,首先要选择抗病虫害的优质品种,同时要加强田间管理,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 定期巡视,及时发现病虫害,做好防治工作,可以采用生物防治或者化学药剂来防治病虫害。
3. 科学施药,选择合适的农药,并按照药剂使用说明书上的方法来使用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和误用。
五、甘薯的采收、贮藏和加工1. 采收甘薯要在气温较低的晴天进行,同时注意轻拔轻放,避免损伤。
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增产
![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增产](https://img.taocdn.com/s3/m/96979738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80.png)
(原创实用版4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增产》,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4篇)《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增产》篇1红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需要掌握一定的种植技术和方法。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提高红薯产量的方法和技术:1. 选用良种:选择高产、抗病、适应性强的红薯品种,是提高红薯产量的关键。
2. 育苗:红薯的育苗方法包括水平浅、斜、船底形状的种植和笔直种植的方法。
当马铃薯幼苗长到 25cm 以上时,横向切剪更合适。
将土壤切片种植在 3cm 深的浅土层中。
播种时,应将种子头向东南和西北方向。
3. 土壤管理:红薯适宜在疏松、通气性好的土壤中生长。
在种植前要进行深翻、平整土地、清除杂草等措施,以提高土壤的肥力和透气性。
4. 施肥:红薯对钾肥需求较高,同时氮肥和磷肥也是必要的。
在种植前要施足基肥,生长期间根据生长情况适时追肥。
5. 病虫害防治:红薯生长期间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应及时进行预防和治理,以减少产量损失。
6. 节水灌溉:红薯适宜在湿润的土壤中生长,但过度浇水容易引起红薯腐烂。
因此,要采用节水灌溉技术,适时、适量浇水,以保持土壤湿润。
7. 适时收获:红薯一般在霜降前后收获,此时产量最高。
收获时要选择晴天,避免雨天收获,以减少红薯的腐烂和损失。
《种红薯的方法与技术增产》篇2红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为了提高红薯的产量,需要掌握一些种植技术和方法。
首先,选择良种是提高红薯产量的关键。
选择具有高产性、抗病性和适应性强的品种,可以增加红薯的产量。
其次,土壤管理和施肥也是提高红薯产量的重要因素。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7c136b0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09.png)
地瓜(甘薯)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一、选用良种。
地瓜要高产,良种是关键。
根据用途和销路,因地制宜地选用良种。
新品种增产效果特别显著;老品种经过脱毒,当年能增产50%以上,第二年增产30%,第三年增产10%左右,以后脱毒效应基本消失。
为保证地瓜高产,应每隔二、三年更换一次品种或进行脱毒,从农业科研部门选购新品种或脱毒品种,尽量不从集市上买不知品种名称和特性的薯苗。
二、深耕起垅。
地瓜是耐旱怕涝作物,种植应选排水良好,地势较高的沙性土壤。
沙性土壤比粘性土壤产量高,而且表皮光洁、品质较好。
结合增施有机肥进行深耕起垅,能增加活土层,改善通气性,便于排水,提高地温和加大温差,改善下层茎叶的通风条件,有利于根系生产和块根膨大。
地瓜垅起的越高越大,产量也就越高。
平原地区一般垄距80厘米(地瓜栽后行距80厘米),山区旱薄地可适当窄些,垄高30厘米。
夏地瓜也要先起垅后栽种,先栽后起垅,增加了栽种深度,对产量影响较大。
三、适时早栽壮苗。
在适宜的条件下,栽插越早,产量越高。
春薯在4月20日前后,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时,每早栽一天,增产0.5—1%,夏薯越早越好,每早栽一天,增产1%以上。
春薯要栽壮苗和高剪苗。
高剪苗能减少病毒病、茎线虫病、黑斑病等各种病害,比栽带根的拔苗增产10%以上。
栽种夏薯,要用大田二级育苗的秧蔓茎尖,经试验对照,同一根秧蔓上剪的苗,栽茎尖产量最高,越往后产量越低。
栽插方法,一般八道工序:开沟(刨垵)、浇水、按苗、撒农药、封垵、喷洒除草剂、腹膜、放苗。
在保证成活的前提下,栽的越浅,产量越高。
从地表往下5-8厘米是最佳结薯层,不但结薯多,而且薯块大,栽时采用地上留5厘米,3-4片叶,地表以下5厘米处使秧蔓入土部分与垅同向、与地面平行埋入土中(水平栽法),山岭薄地可适当埋深一些。
不管薯苗长短,地表以上不能超过4个叶(包括顶叶),夏薯1—2个叶。
这种栽法,秧蔓入土节数多,覆土浅,土温高,通气好,成活率高,返苗快,单株结薯多、产量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四)光照
? 甘薯是喜光短日照作物,其光合作用 的光饱和点为30000-40000lx。充足的 光照有利于甘薯块根膨大,块根的膨 大也与每天受光时间长短有关。每天 受光12.5-13小时,比较适宜块根膨大。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4
四、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形成
? (一)甘薯的产量构成因素 ? 甘薯的主要收获物是块根。
甘薯的产量由单位面积株数、 单株薯块数和单薯重构成。 ? 单位面积株数是保证高产的 关键,单株薯块数对产量的 影响大于单薯重。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5
秘鲁农民种出个30斤甘薯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6
四、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形成
? (二)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 1、初生形成层活动时期(块根形成期) ? 甘薯栽秧后 10-25天为块根形成的主要时期。
2
甘薯栽培
七色甘薯
? 第一节 甘薯的一生 ? 第二节 甘薯育苗技术 ? 第三节 甘薯栽插技术 ? 第四节 甘薯大田阶段管理 ? 第五节 甘薯收获与贮藏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3
第一节 甘薯的一生
? 一、概述 ? 1、甘薯又称白薯、红薯、山芋、地瓜等,
为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 草本植物。由于产品器官形成简单,经济 系数(70%-80%)比较高。 ? 2、甘薯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适应性广, 抗逆力强,抗风、耐旱、耐瘠。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9
三、甘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 (一)温度 ? 甘薯喜温暖而对低温反应敏感,最怕
霜冻。在 15—30℃之间,温度愈高生 长 愈 快 , 以 25℃ 为 最 适 温 度 , 超 过 35℃生长缓慢,低于 15℃生长停滞, 10℃以下植株因受冷害而死亡。 20— 25℃是块根膨大适宜温度。较大的日 夜温差有利于块根膨大。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4
一、概述
? 3、甘薯起源于美洲,16世纪中期传入 中国。我国有400多年的栽培史。
? 4、甘薯在世界上主要分布在北纬40° 以南。亚洲的栽培面积最大,占80% 以上,其次是非洲(12%左右)和美 洲(4%左右)。我国甘薯种植面积占 世界总面积的61%,主要分布在黄河 下游、长江中下游和东甘薯栽培
1
甘薯栽培
? 教学目的与要求
? 了解甘薯生产的意义;理解甘薯的一生; 掌握甘薯育苗与移栽技术;掌握甘薯田间 管理关键技术;了解甘薯收获与贮藏技术。
? 教学重点与难点
? 重点是甘薯育苗与移栽技术;甘薯田间管 理关键技术。难点是甘薯育苗技术。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2
(三)土壤
? 高产甘薯田的土壤肥力指标是:有机质 1% ~2%左右,全氮约 0.6%,水解氮约 50mg/ kg,全磷约 0.1%,速效磷 20mg/kg以上, 全钾 2%以上,速效钾 120mg/kg以上。甘 薯对土壤的酸碱度要求不严格 , pH 值从 4.5-8.5范围内均能生长,而以 5-7之间较 适宜,酸性过大结薯有减少的趋势。土壤 含盐量如超过0.2%,则对甘薯生长不利。
? 2、次生形成层活动时期(块根膨大期) ? 甘薯栽后20天左右出现次生形成层。由
于次生形成层活动,分裂出许多薄壁细 胞和次生木质部及次生韧皮部。由于薄 壁细胞数量的增加,致使块根迅速膨大。 次生形成层活动力的强弱和分布范围大 小是决定块根膨大的动力。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8
四、甘薯的产量和品质形成
? (三)甘薯的品质形成 ? 根据甘薯的品质特点和用途,将甘薯品
种分为三个类型: ? 1、高淀粉型 ? 2、高糖、高维生素型 ? 3、高淀粉、高饲料转化率型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9
1、高淀粉型品种
图 甘薯三种根的形态 1.块根 2.梗(柴)根 3.纤维根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8
2、甘薯大田阶段
? 甘薯大田阶段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 (1)生长前期(发根分枝结薯期) ? 从栽插到茎叶封垄阶段。 ? (2)生长中期(薯蔓并长期) ? 从茎叶封垄到茎叶生长高峰阶段。 ? (3)生长后期(薯块盛长期) ? 从茎叶生长高峰到收获阶段。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5
一、概述
? 5、甘薯块根富含淀粉,含有人体必需的八 种氨基酸和多种维生素,尤以胡萝卜素及 抗坏血酸含量较丰富,鲜、干茎叶的粗蛋 白质比稻草约高2倍。除主要用作粮食、饲 料外,还用来制造淀粉、酒精、葡萄糖、 果糖、粉丝、罐头、味精、酶制剂、抗生 素和各种淀粉衍生物等产品,是重要的工 业原料和能源作物。
大约在栽后 10天左右,在原生木质部和初生 韧皮部之间出现初生形成层。栽后 20天左右, 出现次生形成层,原来的皮层组织剥落,为 木栓层即薯皮所代替。薯皮内含有花青素呈 红色或紫色。初生形成层活动力强弱和中柱 鞘薄壁细胞木质化程度大小决定甘薯幼根发 展的方向。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7
(二)甘薯块根的形成与膨大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1
(三)土壤
? 甘薯耐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格,但以土 层深厚疏松,排水良好,含有机质较多, 富含钾素,具有一定肥力的壤土或沙壤土 为宜。甘薯高产对土壤物理性状的要求是: 土壤空隙度在 50%以上,其中非毛管空隙在 20%以上,毛管空隙在 30%以下;砂质壤土 的容重为 1.24g/cm3。土壤非毛管空隙度高、 通气性好,有利于光合产物向块根中转移, 提高块根产量。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10
(二)水分
? 甘薯是耐旱作物,其蒸腾系数约在 300-500之间。甘薯田间耗水量与产量 成正相关。生长前期土壤水分以土壤 最大持水量的 60-70%为宜,生长中期 以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70-80%为宜。 生长后期保持土壤最大持水量的 60%。 土壤严重干旱 ,易形成柴根或块根出现 裂缝。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6
一、概述
紫甘薯颗粒全粉食品 甘薯条
甘薯色素
甘薯泥
?作物栽培——甘薯栽培
7
第一节 甘薯的一生
? 二、甘薯的生长发育 ? (一)甘薯的生育期 ? 从下种到块根停止生长所
经历的天数。 ? (二)甘薯的生育阶段 ? 1、苗床阶段 ? 下种——栽插。 ? 2、大田阶段 ? 栽插——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