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生物学》课后题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ca8ca0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43.png)
大学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科学,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范畴?A. 环境因素对生物的影响B.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C. 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D. 植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以下哪个术语描述的是生物群落中物种的相对丰富度?A. 多样性指数B. 物种丰富度C. 物种均匀度D. 群落结构答案:C3.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对人类社会提供的直接或间接利益,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净化C. 土壤肥力D. 工业生产答案:D4. 以下哪种污染类型不属于生物污染?A. 病原体污染B. 农药污染C. 重金属污染D. 放射性污染答案:D5. 碳循环是自然界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以下哪个过程不属于碳循环?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燃烧化石燃料D. 氮的固定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生物圈”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和,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分和______的上层。
答案:岩石圈2.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3. 生态足迹是指人类活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破坏,它包括_______、碳足迹和土地足迹。
答案:水足迹4.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生物多样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它反映了群落中物种的_______和均匀度。
答案:丰富度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标志物是指能够指示环境质量变化的_______。
答案:生物或化学物质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生态系统的功能有哪些?答案: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包括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
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转移、转化和散失过程;物质循环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元素如碳、氮、磷等的循环过程;信息传递则涉及到生物之间的交流和环境对生物行为的影响。
2. 什么是生物放大作用?请举例说明。
孔繁翔《环境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四章
![孔繁翔《环境生物学》课后习题第一~四章](https://img.taocdn.com/s3/m/0fe359ed5ef7ba0d4a733b77.png)
绪论P181.你认为环境科学的形成及其研究范畴与传统学科有哪些异同?(略)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加)2.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是什么?P9环境生物学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和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即对自然资源得不合理利用)的环境之间的关系。
(加)研究对象为: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进行监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或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态学和恢复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
目的: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科学基础,促进环境与生物的相互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环境生物学在环境科学研究中有哪些作用?(略)4.如何开展环境生物学的研究?P11野外调查和试验;实验室试验;模拟研究。
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P671.概念解释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P21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P22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P23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
P24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P26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
P30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d808b61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e.png)
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它涉及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套环境生物学实验试题及答案,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生物的分类B. 生物的进化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生物的遗传答案:C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因素?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基因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适应环境的方式是正确的?A. 沙漠中的仙人掌具有储水能力B. 北极熊具有很好的保温能力C. 深海鱼类具有发光器官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B. 生物行为C. 生物生理D. 所有选项都是答案:D5.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A.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影响大气成分B. 动物通过捕食影响生态系统平衡C. 人类活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D.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产生氧气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包括形态适应、行为适应和________。
答案:生理适应7. 环境因素可以分为非生物因素和________。
答案:生物因素8.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目的是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________,并为环境保护和生物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答案:相互作用9.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提供的________、________和文化服务。
答案:物质服务;调节服务10.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生物多样性的减少、生物群落结构的改变以及________。
答案:生物个体的生理生化变化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1. 简述环境因素对生物形态的影响。
答案:环境因素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对生物形态有显著影响。
例如,寒冷环境中的动物往往具有较厚的皮毛或脂肪层以保持体温;干旱地区的植物可能具有减少水分蒸发的结构,如肉质叶片或深根系。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5a301de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a3.png)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环境污染物的化学性质B.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C. 环境污染物的物理性质D. 生物对环境污染物的适应性答案:B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多样性B. 生物群落结构C. 生物个体的生理功能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方法?A. 实验室模拟实验B. 野外调查C. 计算机模拟D. 社会调查答案: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物的存在B. 预测环境变化趋势C. 评估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效应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针对的是什么?A. 土壤污染B. 水体污染C. 大气污染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6.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主要发生在哪个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高级消费者D. 分解者答案:C7.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会导致什么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下降C. 生态系统恢复力增强D. 生态系统抵抗力增强答案:B8.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通常涉及哪些生物?A. 细菌B. 真菌C. 原生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指示器的选择标准是什么?A. 对环境变化敏感B. 生长周期短C. 分布范围广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10.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富集作用主要发生在哪种生物体内?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体的影响可能包括哪些方面?A. 生物体形态的改变B. 生物体生理功能的紊乱C. 生物体行为的改变D. 生物体遗传信息的改变答案:ABCD2.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可以应用于哪些领域?A. 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B. 有机污染物水体的净化C. 大气中有害气体的去除D. 放射性物质的清除答案:ABC3.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放大效应通常发生在哪些生物链环节?A. 初级生产者B. 初级消费者C. 中级消费者D. 高级消费者答案:BCD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的类型包括哪些?A. 生物体内特定化学物质的浓度B. 生物体内特定酶的活性C. 生物体的生理指标D. 生物体的行为模式答案:ABC5. 环境污染物的生物降解过程中,哪些微生物发挥重要作用?A. 细菌B. 真菌C. 放线菌D. 原生动物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环境生物学_孔繁祥_课后题+提纲+重点
![环境生物学_孔繁祥_课后题+提纲+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5bef3f3a783e0912a3162a21.png)
Zhong Dian绪论1.环境科学:是研究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科学。
目的在于揭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中存在的规律。
2.温室效应:在大气层中,CO2对光辐射是透彻无阻的,但是能吸收红外线而阻挡红外辐射的通过,就像温室的玻璃罩一样,能量进来容易出去难,大气中CO2越多热外流越受阻,地球温度上升越快,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3.臭氧层的破坏:大气平流层中CO2能阻止过量的紫外线到达地面,而人类活动引起氯氟烷烃和含溴卤代烷烃排放到平流层,氯原子催化O3的分解,打破了O3的自然平衡,导致O3“空洞”。
4.酸雨:主要成分是硫酸和硝酸,SO2、NO在强光下发生光化学作用并和水汽结合形成(pH<5.6)5.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是环境科学一个分支。
6.环境生物学研究的对象及目的: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扰的环境间相互关系。
⑴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污染;⑵是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
主要研究:环境污染引起的生物效应和生态效应及其机理,生物对环境污染的适应及抗性机理,利用生物对环境监测和评价的原理和方法,生物成生态系统对污染的控制与净化的原理与应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及生物修复技术。
目的:在于为人类维护生态健康,保护和改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空科学基础,促进环境和生物的互相关系以利于人类的生存和可持续发展。
研究方法:野外调查和实验,实验室实验,模拟研究。
主要任务:①阐明环境污染的生物学或生态学效应。
②探索生物对环境污染的净化原理,提高生物对环境污染净化的效率。
③探讨自然保护生物学和恢复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章1.环境污染:是指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结构与功能发生变化,对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加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2,污染源: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称为污染源。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部分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部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fd6f05810a6f524ccbf8578.png)
希望认真复习。
给的复习题力图达到不为难大家的目的,又要保证一般同学与平时学习态度认真的同学之间拉开距离,否则对后者太不公平了。
1.生物测试标准化是指为了减少生物测试中造成的误差,避免影响生物测试结果的诸多因素,保证测试结果的、和,而建立起来的一套标准化测试体系。
2.培养基的配制除了选择原料来源,注意营养物质的浓度比和C/N比,还要控制,进行处理。
3.基因工程技术是指将重组对象的插入,拼接后转入新的宿主细胞,构建成工程菌,实现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并使在工程菌内进行复制和表达。
4.废水生物处理的理论基础是。
5.环境生物学的研究主要分成的研究和应用和的研究和应用两大块。
前者主要包括污染的研究和,后者主要包括技术、生物技术、技术和技术。
研究的范围不同,应用的技术就不一样。
但不管技术体系怎样多种多样,都不外乎、和三种。
6.相Ⅰ反应包括、和反应,经过相Ⅰ反应一般能使污染物分子中非极性基团转变成极性基团,增加亲水性,从而便于派出体外,同时也改变了污染物分子原有的某些功能基团,或产生新的功能基团使污染物或。
7.原生动物在集群过程中符合模型,由此可求出集群过程中的三个功能参数,对照未污染状态下求得的这三个参数,可判断测试水体的污染状态。
8. 生物体内抗氧化防御系统酶主要有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
10.Ames试验所用的菌株是的组氨酸营养缺陷型菌株,试验中为提高阳性检出率,添加了哺乳动物的。
11.生态风险评价是确定环境危害对不利影响的概率和大小,以及这些风险的过程。
13.环境污染物在体内的蓄积作用包括和两种情况,二者同时存在,互为基础,是引起亚慢性和慢性毒性作用的基础。
14.光合细菌法可分为、和三个阶段,该方法的关键在于和保持系统中。
15. 有机磷农药对生物体内活性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6.影响微生物除磷的主要因素有、、、温度、pH、有毒物质、工艺的运行参数和运行方式等。
17.环境生物技术18.剂量-效应关系19.外源呼吸20.生物浓缩21.生物标志物22.共降解作用23.慢性毒性试验24.生物转运25.大分子加合物26.防护性生化反应27.土壤生物修复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微生物营养盐、电子受体、污染现场和土壤特性、污染物的理化性质等。
《环境生物学》课后题答案
![《环境生物学》课后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b8cc84f01dc281e43af032.png)
环境生物学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1.概念解释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
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
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气、重力);物理化学迁移(最重要的形式);生物迁移(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
转化途径(转化形式有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在大气中,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在水体中,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在土壤中,生物降解为主。
3.什么是生物转运?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
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4.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
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
在过程I(相I反应)中,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8b760b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a.png)
环境生物学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环境生物学的定义是什么?A. 研究生物物种的起源和进化历程B. 研究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C. 研究生物的生理机制和行为方式D. 研究生物的遗传变异和适应性演化答案:B2. 下面哪个层次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个体B. 种群C. 社区D. 地球答案:A3. 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不同物种可占据相同的生态位B. 一个生态位可由多个物种共享C. 生态位仅仅与食物资源相关D. 一个生态位仅能支持一个物种答案:B4. 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推动力,以下哪个陈述是正确的?A. 自然选择仅仅发生在群体层次B. 自然选择只考虑个体的生存能力C. 自然选择只与遗传变异有关D. 自然选择是环境与遗传的相互作用结果答案:D5. 以下哪个生态指标用于描述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A. 生物量B. 种群密度C. 生产力D. 物种丰富度答案:D二、简答题1. 解释生态系统的概念,并描述其层次结构。
生态系统是指由生物和其非生物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的功能单位。
生态系统包括了多个层次结构,从个体、种群、生物群落到生态位、生态区和生物圈等层次。
个体是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种群是同一物种的个体构成的群体,生物群落是由不同物种组成的群体,生态位描述了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角色和功能,生态区是具有相似生态条件的生态系统的集合,生物圈则是地球上所有生态系统的总和。
2. 简要解释生态位的概念,并举例说明。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占据的特定角色和功能。
它描述了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和竞争关系。
举例来说,老虎和狮子都属于大型食肉动物,在同一生态系统中占据着相似的生态位,它们都是顶级捕食者,以其他较小的动物为食。
然而,由于栖息地和食物资源的不同,它们的生态位有所差异,老虎主要栖息在森林中,而狮子则主要栖息在草原上。
三、论述题生态系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基础,而环境生物学的研究旨在理解和维护这个复杂的系统。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80e273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dc.png)
环境生物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是()。
A.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B. 生物的分类C. 生物的进化D. 生物的遗传答案:A2. 环境因子中,属于非生物因子的是()。
A. 温度B. 光照C. 土壤D. 动物答案:A3.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范围大致为()。
A. 海平面以上1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10公里B. 海平面以上2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20公里C. 海平面以上3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30公里D. 海平面以上40公里至海平面以下40公里答案:A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体现在()。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5.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不包括()。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数量的增加答案:D6.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关注()。
A. 物种多样性B. 基因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以上都是答案:D7. 环境生物学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
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以上都是答案:D8.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入侵对本地生态系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A. 生物种群数量的增加B. 生物多样性的增加C.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增强答案:C9.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指示作用主要体现在()。
A. 指示环境污染程度B. 指示环境变化趋势C. 指示环境质量状况D. 以上都是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修复技术主要应用于()。
A. 土壤污染治理B. 水体污染治理C. 大气污染治理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遗传的改变答案:ABC2. 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环境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复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3cb409bd64783e09122bbb.png)
环境生物学习题一、名词解释:环境激素、最小致死量(MLD)、蓄积作用、生物积累、固定化酶、生物标志物、肝肠循环、微粒体、共代谢作用、活性污泥法、污泥沉降比(SV)、污泥容积系数(SVI)、生物转化、生态模拟、生物放大、活性污泥、LD50、LD0、拮抗作用、生物积累、优先污染物、需氧污染物、污泥沉降比(SV)二、填空题1.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受人类干预的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及其机理的科学人类干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二是。
环境生物学在应用学和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已经形成自己的一套研究方法。
2.生物污染按照物种的不同,可以分为动物污染、植物污染和微生物污染三种类型。
3.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R.卡逊写的科普作品《》,详细描述了滥用化学农药造成的生态破坏,这本书引起了西方国家的强烈反响。
3.人类对环境的干预包括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造成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破坏两个方面。
4.氮素化肥在土壤中以态氮和态氮两种形式出现,氮肥施用过多,促使土壤中硝酸盐浓度增高,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硝酸盐转化为,此转化物可与土壤中各种胺类化合物反应生成强致癌物质,对人体危害极大。
氮在生态系统中具有气、液、固三相循环,被称为,而磷只存在液、固相形式的循环,被称为循环。
5.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在大气中扩散迁移时,可被氧化成为,遇氨或金属氧化物形成硫酸盐颗粒物。
它随降水落到地面,受径流冲刷进入水体,如果处于水底缺氧条件下,作为受氢体经硫酸盐还原菌作用,可以还原为,再次进入大气。
6.劣质磷肥,除含大量重金属外,三氯乙醛的含量也很高。
三氯乙醛在土壤微生物的作用下,迅速转为,其毒性大于三氯乙醛。
7.污染物不同形态表现出不同的污染效应,这些形态包括:、、结构态;络合态。
8.在自然界,天然木素分子的降解主要是靠菌完成,的生物降解是碳循环的限速步骤。
9.碳、氮、磷、硫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受二个主要的生物过程控制,一是,二是后来进行的异养生物的。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b752c4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4.png)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B.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D. 生物的分类学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放射性物质D. 氧气答案:D3. 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不包括以下哪项?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多样性答案:D4. 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入外来物种C. 生态恢复D. 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答案:B5.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质量B. 指示气候变化C. 指示土壤类型D. 指示土壤肥力答案:A6.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食物供给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D7.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的来源?A. 工业排放B. 农业活动C. 自然灾害D. 生活垃圾答案:C8.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修复的方法?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C9.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研究的生物?A. 微生物B. 植物C. 动物D. 病毒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风险评估的内容?A. 风险识别B. 风险评估C. 风险管理D. 生物分类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污染物类型包括以下哪些?A. 化学污染物B. 生物污染物C. 物理污染物D. 社会污染物答案:A、B、C12.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因素可以影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社会经济答案:A、B、C13.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的例子?A. 空气净化B. 水资源供给C. 土壤保持D. 休闲娱乐答案:A、B、C、D14.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修复的类型?A. 植物修复B. 微生物修复C. 物理修复D. 化学修复答案:A、B15.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际公约?A. 《生物多样性公约》B.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D. 《国际湿地公约》答案:A、B、D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生物学只研究自然环境,不涉及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圣才出品】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70ed28de0d22590102020740be1e650e53eacf5a.png)
王家玲《环境微生物学》课后习题详解(第2篇)【圣才出品】第2篇微生物治理环境第7章微生物对污染物的降解与转化1.何谓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为什么说微生物具有降解与转化物质的巨大潜力?答:(1)生物降解与生物转化的概念①生物降解复杂有机化合物在微生物作用下转变成结构较简单化合物或被完全分解的过程称为生物降解。
如果将有机物彻底分解至释放出无机产物CO2与H2O,则称终极降解。
②生物转化通过微生物代谢导致有机或无机化合物的分子结构发生某种改变、生成新化合物的过程称为生物转化。
(2)微生物降解转化污染物拥有巨大潜力的原因①微生物代谢类型具有多样性。
环境中存在的各种天然物质,特别是有机化合物,几乎都可以找到能使之降解或转化的微生物。
②当环境条件发生改变,微生物能逐步改变自身条件以适应变化的环境。
它们可能通过自然突变形成新的突变种;也可能通过形成诱导酶以适应新的环境。
③微生物体内的降解性质粒,是对陌生化合物的一种重要调节系统。
许多烃类的降解酶系均为质粒所编码。
从大量事实以及从自然界择优经济原则看来,大多数人工合成化学物质的微生物降解,很可能都是由质粒所编码。
2.简介可生物降解性的定义及其测定方法。
答:(1)可生物降解性的定义可生物降解性是指化合物被生物降解的可能性及其难易程度。
(2)可生物降解性测定方法①基质的可生物氧化率以基质(待测的有机污染物)完全彻底氧化所应消耗的理论需氧量为分母,以在微生物作用下分解该基质所消耗的氧量为分子,二者的比值即为该基质的氧化率。
②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又称基质的耗氧曲线或基质呼吸线,表示投加基质后微生物的耗氧情况。
投加基质后的耗氧量或耗氧速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基质呼吸线。
将基质的生化呼吸曲线与内源呼吸线进行比较,内源呼吸线是在不投加基质条件下,微生物处于内源呼吸状态时利用自体细胞物质作为呼吸基质,其耗氧量随时间而变化绘制的曲线。
③微生物降解实验a.土壤消毒试验适用于新开发的农药可生物降解性的评定。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5d5e642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3a.png)
环境生物学考试和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下列哪项不是环境生物学的研究内容?A.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B. 环境对生物的影响C.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D. 生物的分类学研究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环境污染物?A. 重金属B. 农药C. 抗生素D. 植物纤维答案:D3.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放大作用是指?A. 生物个体体积的增大B. 生物数量的增加C. 有毒物质在食物链中的积累D.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答案:C4. 下列哪项是环境生物学中常用的生物监测方法?A. 化学分析B. 物理测量C. 生物指示D. 遥感技术答案:C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哪些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增强C.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D.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答案:C6.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在哪些方面?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以上都是答案:D7.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D8.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入侵是指?A. 本地生物种群的增加B. 外来生物种群的减少C. 外来生物种群的增加D. 本地生物种群的减少答案:C9.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项不是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A. 土壤改良B. 植被覆盖C. 气候调节D. 物种灭绝答案:D10.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指示器的作用是什么?A. 指示环境污染程度B. 指示生物多样性C. 指示生态系统稳定性D. 以上都是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因素会影响生物的生存和繁衍?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土壤酸碱度答案:ABCD12. 环境生物学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A. 土壤改良B. 植被覆盖C. 气候调节D. 物种灭绝答案:ABC13.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是生态系统服务?A. 物质循环B. 气候调节C. 文化娱乐D. 物种灭绝答案:ABC14.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会导致哪些后果?A. 生态系统稳定性降低B.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降低C.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增强D.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增强答案:AB15. 环境生物学研究中,下列哪些是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表现?A. 生物形态的改变B. 生物行为的改变C. 生物生理的改变D. 生物对环境的改造作用答案:ABC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6. 环境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e4fa073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cf.png)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什么?A. 生物的分类B. 生物的进化C.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D. 生物的遗传2.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3.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4. 以下哪个因素不是影响生物分布的环境因素?A. 温度B. 湿度C. 光照D. 基因5.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B. 生物数量的多样性C. 生物基因的多样性D. 所有生物的多样性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_来衡量。
7. 物种多样性指数是衡量一个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和_________的指标。
8. 环境污染会导致生物的_________和_________。
9. 适应性辐射是指在_________的环境下,相似的生物种类分化出不同的形态和生态位。
10. 环境压力是指环境因素对生物施加的_________,促使生物进行适应性变化。
三、简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11. 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12. 解释什么是生态位以及它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论述生物入侵对当地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影响。
14. 讨论全球气候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潜在影响。
答案一、选择题1. C2. D3. C4. D5. D二、填空题6. 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7. 均匀度8. 种群数量变化、遗传多样性下降9. 多样化10. 生态压力三、简答题1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
能量从生产者开始,通过食物链传递给消费者,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
每一级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大约只有10%左右。
12. 生态位是指一个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位置,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方式、对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相互作用。
环境生物学习题答案
![环境生物学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5995352ea551811a6874c.png)
环境生物学习题答案1、当今全球和我国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答:①温室效应②臭氧层破坏③酸雨④生物多样性减少⑤土壤荒漠化⑥淡水资源危机⑦海洋环境污染⑧固体废弃物污染⑨有毒难降解化学品污染;我国当今所面临的环境问题:①水资源紧缺并污染严重②农业环境形势严峻③生态环境状况恶化④城市环境污染严重。
2何为生物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可划分多少层次类型?答: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的空间范围内所有生物种类、种类遗传变异和它们所生存环境的总称。
可划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四个层次。
3我国生物多样性有何特点?其价值和作用是什么?答:特点:①物种丰富②特有属种繁多③区系起源古老④栽培植物、家养动物及其野生亲缘的种质资源非常丰富⑤生态系统丰富多彩;价值:①直接价值:生物资源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工业原料等体现出的价值②间接价值: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等方面表现出的价值③潜在价值:目前尚未表现且又有潜在功能的价值;作用:①是人类的食物来源②是人类药物的主要原材料③为人类提供了能源、工业和日用品原料④在维持生态平衡、稳定环境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4、简述环境微生物多样性有机种类型?它们各有何作用?答:㈠①土壤中的微生物②水体中的微生物③空气中的微生物④极端生态环境下的生物多样性:a嗜热微生物b嗜冷微生物c嗜酸味生物d嗜碱味生物e嗜盐为生物f嗜压微生物㈡作用:①对有机物的分解作用②微生物在物质循环中的作用③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作用④是生态系统中的初始生产者⑤是物质和能量的储存者。
5简述植物多样性有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作用?答:类型:①植物种类的多样性:a藻类b苔藓c蕨类d种子植物②植物生态系统的多样性③植物遗传的多样性;作用:①是生态系统的最重要的生产者②为其它生物创造和维持生态环境③植物也是有机物质和能量的储存者④是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成员⑤是地球生物演化中的先锋之一。
第四章1、异生素的主要吸收途径(哺乳动物)有哪些?答:①消化道(最主要)简单扩散,极少数为主动转运②呼吸道:大气中得以胜诉,肺泡上及细胞,非脂溶性,水溶性,颗粒物均可透过,其吸收速率仅次于静脉注射③皮肤:表皮细胞(多数),皮脂腺细胞,汗腺细胞。
环境生物学(习题)
![环境生物学(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0eccd7c52e3f5727a4e96281.png)
环境生物学一、选择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面关于污染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有工业生产过程排放的“三废”才是污染物B)污染物只能是化学物质C)还是能引起环境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的物质和因子都是污染物D)污染物只能是由人类活动造成的2.下列给出的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的是()A)因水体中溶解氧浓度的增高导致三价铬被氧化成六价铬B)因酸化导致沉积物中重金属的二次污染C)因河流的携带作用导致污染物从上游迁移到下游D)因食物链作用导致污染物在生物体中的富集积累3.关于环境中动物对污染物吸收的途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对污染物进行吸收B)动物只能通过消化管和呼吸系统对污染物进行吸收C)任何一种与污染物接触的方式都造成动物对污染物吸收D)动物不能通过皮肤对污染物进行吸收4.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水体中的N、P营养盐浓度升高 B)富营养化C)酸雨 D)水土流失5.污染物对生物机体的作用最早是从A)对生物的细胞的作用开始的 B)对生物大分子的作用开始的C)对生物个体的毒害作用开始的 D)对环境中敏感物种抑制作用开始的。
6.当污染物进入环境中,环境中种群密度下降的是A)优势种 B)敏感种C)耐污种 D)附属种7.绝对致死浓度是指()A)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的50%死亡的最低浓度B)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低浓度C)能引起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D)表示能引起一群动物全部死亡的最高浓度8.下列关于环境质量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是指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B)环境质量的内涵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质量两个方面C)环境质量通常只表示自然环境素质的优劣程度D)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环境内,环境的总体或环境的基本要素对人群的生存和繁衍及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宜程度9.下列关于污染物对组织器官影响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污染物是对靶器官直接产生毒性作用B)污染物进入机体之后,其蓄积器官中的浓度要高于其它器官C)污染物对机体产生的毒性效应都是通过靶器官表现出来D)靶器官和效应器官可以是同一器官,也可以不是同一器官10.污染物在环境中最难以被迁移的形态是A)离子态 B)有机结合态C)难溶态 D)可交换态11.在下述给出的污染物质中,最易于在生物体内富集的是A)糖类有机物 B)烃类有机物C)NH3-N D)重金属类12.下列植物中能用于指示大气中SO2污染的是A)紫花苜蓿 B)烟草C)唐菖蒲 D)矮牵牛13.下列关于活性污泥处理法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活性污泥法是好氧生物处理方法中典型方法B)活性污泥中起主要降解作用的是污泥中的微生物C)活性污泥可以用于对有机物浓度高于1500 mg/L的有机废水进行处理D)丝状细菌可以使活性污泥解絮14.木质素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1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属于A)防护性生化反应 B)非防护性生化反应C)对生物机体的无伤害作用 D)生物机体的自我解毒16.能引起氟骨症的元素是A)F B)AsC)Zn D)Se17.好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18.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基本重合,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19.环境生物学研究的与生物相互作用的环境是指A)广泛的环境 B)自然状态环境C)受人类干扰的环境 D)生物的生存环境20.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风或水流等的流动在环境中的迁移属于A)机械迁移 B)化学迁移C)污染物转化 D)生物迁移21.生物能将物质从低浓度一侧转运到高浓度一侧的转运方式属于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富集作用 D)胞饮作用22.污染物对生物体直接产生毒性作用的器官称为A)积蓄器官 B)效应器官C)靶器官 D)富集器官23.环境中能增强重金属毒性的转化作用是A)甲基化作用 B)颗粒物的吸附作用C)有机配位体的络合作用 D)形成沉淀物质24.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物污染效应小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25.有机磷农药对乙酰胆碱酯酶的抑制类型属于A)不可逆性抑制 B)竞争性性抑制C)非竞争性抑制 D)可逆性抑制26.环境污染后,原有生物与环境中多种物质关系发生变化,一般是环境的耐污种增多,而敏感种逐渐消失,这是因为A)污染物可以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可以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可以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可以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27.化学物质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某物种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剂量被称为A)该化学物质对该种的最大耐受剂量 B)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对最小有作用剂量C)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大无作用剂量 D)该化学物质对该物种的最小致死剂量28.急性毒性作用带是指A)半数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B)半数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C)绝对致死量与急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D)绝对致死量与慢性毒性最小有作用量的比值29.测定水体中总的活浮游生物量的唯一方法是A)叶绿素法 B)ATP法C)重量法 D)生物体积法30.多种污染物对生物联合作用中的“相加作用”类型是指A)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大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B)联合作用时总效应小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C)联合作用时总效应等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之和D)联合作用时总效应与各种污染物分别作用时的效应无关31.对大气污染反应灵敏,用来监测和评价大气污染状况的生物称为大气污染的A)敏感生物 B)反应生物C)受害生物 D)指示生物32.在废水处理的活性污泥中,能使活性污泥膨胀的是A)菌胶团细菌 B)原生动物C)微型后生动物 D)丝状细菌33.环烃类是最难被微生物降解的A)多糖 B)有机物C)烃类 D)脂类34.在环境生物学中可以通过驯化来获取对污染物具有较高降解效能的菌株,这主要是利用A)微生物的代谢活性 B)微生物的适应性C)微生物的多样性 D)微生物的敏感性35.生物需氧量测定的温度是A)25 °C B)20 °CC)15 °C D)10 °C36.厌氧生物对废水中有机物降解的最终产物是A)甲烷 B)CO2C)乙烷 D)CO37.在评价某污染物的生物可降解性时,若测定的生化呼吸线位于内呼吸线之下,则表明了A)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B)该有机物可以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C)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且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有抑制作用D)该有机物不能被微生物降解,但对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无抑制作用38.环境生物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大致形成于A)本世纪初 B)上个世纪初C)上个世纪30年代 D)上个世纪60年代39.环境污染是指A)有害物质或因子通过不同的途径进入到环境中去B)工业“三废”向环境中的排放过程C)任何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引起了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了变化D)能直接对人类产生影响的物质向环境中的排放40.对于污染物质在环境的迁移,下列给出的过程中属于生物迁移过程的是A)水流携带着浮游生物的运动过程B)水体中粘土矿物吸附污染并将其带入沉积物C)工业废气通过大气对流被输运到远方D)贝类生物吸收水体中的污染物积存在体内41.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称为A)污染物转化 B)污染物迁移C)污染效应 D)污染物扩散42.相关环境部门根据不同污染物在环境中潜在毒性的大小,确定那些潜在毒性大的污染物首先被研究和控制,这些污染物被称为A)特殊污染物 B)毒害性污染物C)优先污染物 D)先期污染物43.具有特殊结构的环境污染物和生物膜中蛋白质构成的载体形成可逆复合物,以这种方式使污染物透过生物膜的方式称为A)被动转运 B)特殊转运C)胞饮作用 D)逆向转运44.海带中元素碘含量远远大于海水中碘的含量,因为海带可以对元素碘进行A)生物放大 B)生物吸收C)生物转运 D)生物积累45.有机氮化合物在氨化微生物的脱氨基作用下产生氨的过程被称为A)固氮作用 B)硝化作用C)氨化作用 D)反硝化作用46.研究表明,遭受有机磷农药毒害的欧惊鸟在站立改变了原来的站立姿式,这一污染效应可以被理解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B)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C)污染物在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D)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47.相比于化学测试和物理测试,生物测试的优越性表现在A)可以快速获得环境某种具体污染物的浓度水平B)可以综合反映出污染物对生物及环境质量的影响C)可以判别某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存在形态D)可以描绘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途径48.为了获得某种新药物的基本毒性参数,首先需要进行A)急性毒性试验 B)慢性毒性试验C)积蓄毒性试验 D)致畸变试验49.为判断某一水体是否受到粪便污染,需要进行检测水体中的A)浮游藻类 B)水体中的NH3-N含量C)沉积物中的粪便颗粒 D)水体中的大肠菌群50.A和B两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对生物产生污染效应大于两种污染单独存在时分别产生的污染效应之和,这种污染物联合作用称为A)相加作用 B)拮抗作用C)协同作用 D)独立作用51.受污染的天然水体在其内部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因素的共同作用,水质恢复到污染前的水平和状态,该过程称为A)自净作用 B)恢复过程C)去污过程 D)污染治理52.在废水的生物处理中,由细菌、原生动物等微生物与悬浮物质、胶体物质混杂在一起形成的具有吸附分解污染物能力的絮状体被称为A)生物膜 B)吸附剂C)活性污泥 D)沉淀剂53.在能被微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中,最难被降解的有机物质是A)多糖类物质 B)木质素C)蛋白质 D)多环芳烃54.当水体中发生“水华”或“赤潮”时,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变化规律是A)保持不变 B)下降C)升高 D)先升高后下降55.同一水体的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的数值之间的大小关系是A)COD>BOD B)COD<BODC)COD=BOD D)没有规律性56.一般来说,需要采用厌氧生物处理方法进行处理的污染废水中,污染有机物的浓度大于A)100 mg/L B)500mg/LC)1000 mg/L D)1500 mg/L57.在废水的生物除磷工艺中,起到除磷作用的最主要微生物是A)发酵产酸菌 B)异养好氧菌C)积磷细菌 D)枯草芽孢杆菌58.下列关于污染源的说法中不正确是A)污染源是指向环境中排放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B)污染源只是和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消费活动有关C)污染源可以是产生有害的化学物质的源,也可以产生有害的声、辐射等的源D)大多数污染源都是可以得到有效控制的59.污染物在环境环境中有多种存在形态,其中可溶解于水的形态称之为A)离子态 B)胶体态C)有机结合态 D)代换态60.植物对污染物的吸收A)只能经由植物的根进行 B)只能经由植物的叶进行C)只有当污染物存在于溶液中才能进行D)可以通过与污染物接触的任何方式进行61.下列给出的项目中,属于生物污染的是A)温室气体的排放 B)农药的过度使用C)外来物种入侵 D)交通尾气的排放62.污染物对生物作用的最高层次为A)污染物在分子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B)污染物在细胞和器官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C)污染物在生物个体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D)污染物在生态系统水平上对生物的作用63.污染物在群落水平上对生物的影响一般是A)环境中的耐污种增多 B)环境的敏感种增多C)环境中优势种加强 D)环境中种群结构总不变64.最大无作用浓度是指A)能使一群动物中仅有个别死亡的最高浓度B)能使一动物虽然发生了严重中毒,但全部存活无一死亡的最高浓度C)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高浓度D)指化学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按一定的方式与机体接触,按一定的检测方法或观察指标,不能观察到任何损害作用的最低浓度65.下列关于环境质量基准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环境质量基准是国家权力机构为保障人群的健康和适宜生存条件,为保护生物资源、维持生态平衡,对环境中有害因素在限定的时空范围内容许阈值所作的强制性法规B)环境质量基准是环境因素在一定的条件下作用特定对象(人或生物)而不产生不良或有害效应的最大阈值C)环境质量基准是保障人类存在活动及维持生态平衡的基本水准D)环境质量基准在本质上具有较强的客观性二、填空题:是指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76f8d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4e.png)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环境生物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主要研究的领域是:A. 植物学B. 动物学C. 微生物学D. 环境与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答案:D2. 以下哪项不是生态系统服务?A. 气候调节B. 水源净化C. 土壤侵蚀D. 食物供给答案:C3. 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其范围不包括:A. 大气圈的底部B. 水圈的大部分C. 岩石圈的表面D. 地核答案:D4.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不包括以下哪项?A. 生物多样性下降B. 生物种群数量增加C. 生物栖息地破坏D. 生物健康受损答案:B5. 环境生物学中,生物标志物用于:A. 指示环境质量B. 预测天气变化C. 评估生态系统健康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环境生物学中的____是指生物在一定时间内对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答案:生态适应性2. ____是指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
答案:生物群落3. ____是生物圈中最基本的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植物4. ____是指生物在环境中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
答案:生态关系5. ____是指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和数量的变化。
答案:生物多样性##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 简述环境生物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环境生物学通过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为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它揭示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为制定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了重要参考。
此外,环境生物学还有助于评估生态系统的健康状态,预测环境变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从而为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指导。
2. 描述生物标志物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生物标志物是生物体内外环境变化的直接反映,可用于监测环境污染和评估环境质量。
例如,某些鱼类体内重金属含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水体污染的指标。
通过监测生物标志物,可以及时发现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生物学第一章环境污染的生物效应1.概念解释环境污染:有害物质或因子进入环境,并在环境中扩散、迁移、转化,使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对人类以及其它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环境生物效应:各种环境因素变化而导致生态系统变异的效果。
污染源: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或对环境产生有害物质的场所、设备和装置。
或造成环境污染的污染物发生源。
污染物: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成结构、状态和性质发生变化,直接或间接有害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是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物质组成。
优先控制污染物:由于有毒物质品种繁多,不可能对每一种污染物都制定控制标准,因而提出的在众多污染物中筛选出潜在危险大的作为优先研究和控制的对象。
污染物形态:环境中污染物的外部形状、化学组成和内部结构的表现形式。
污染物迁移:污染物在环境中发生的空间位置的移动及其引起的富集、分散、消失的过程。
污染物转化:污染物在环境中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的作用改变形态或转变为另一种物质的过程。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方式和转化途径。
迁移方式:机械迁移(水、气、重力);物理化学迁移(最重要的形式);生物迁移(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
转化途径(转化形式有物理、化学、生物转化)在大气中,以光化学氧化、催化氧化反应为主;在水体中,氧化还原作用,配合作用,生物降解作用;在土壤中,生物降解为主。
3.什么是生物转运?污染物透过细胞膜的方式。
生物转运:环境污染物经各种途径和方式同生物机体接触而被吸收、分布和排泄等过程的总称。
方式:被动转运(简单扩散和滤过);特殊转运(主动运输和易化扩散);胞饮作用(吞噬作用)。
4.什么是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生物转化过程和主要反应。
污染物在体内的的生物转化:外源化合物进入生物机体后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作用下的代谢变化过程。
过程:一般分为I、II两个连续的作用过程。
在过程I(相I反应)中,外源化合物在有关酶系统的催化下经由氧化、还原或水解反应改变其化学结构,形成某些活性基团或进一步使这些活性基团暴露。
在过程II(又称相II反应)中,相I反应产生的一级代谢物在另外的一些酶系统催化下通过上述活性基团与细胞内的某些化合物结合,生成结合产物,极性有所增强,利于排出。
主要反应:相I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相II反应:葡萄糖醛酸化,硫酸化,甲基化等等。
相II反应:又叫结合反应,指在酶的催化下,外源化合物的相I反应产物或带某些基团的外源化合物与细胞内物质的结合反应。
MFO的组成和作用:由细胞色素P450、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和磷脂组成,具有代谢非极性的亲脂性有机化合物的作用。
5.什么是生物浓缩、生物积累、生物放大、浓缩系数,生物浓缩的机理。
生物浓缩:生物机体或处于同一营养级上的许多生物种群,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使生物体内该物质的浓度超过环境中的浓度的现象。
生物积累:生物在其整个代谢活跃期通过吸收、吸附、吞食等各种过程,从周围环境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以致随着生长发育,浓缩系数不断增大的现象。
生物放大:在生态系统中,由于高营养级生物以低营养级生物为食物,某种元素或难分解化合物在生物机体中的浓度随着营养级的提高而逐步增大的现象。
浓缩系数:BCF,指生物体内某种元素或难分解的化合物的浓度同它所生存的环境中该物质的浓度的比值。
(可用以表示生物浓缩的程度)机理:污染物通过生物呼吸、食物和皮肤吸收等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然后通过血液循环分散至生物体的各个部位,被生物的多种器官和组织吸收浓缩。
生物各种器官和组织对某污染物的浓缩程度,取决于该物质在血液中的浓度,生物组织与血液对该物质的亲合性的差异以及生物组织对该物质的代谢。
6.生物对环境有哪些污染效应?其污染后果如何?生物污染: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污染水、气、土壤和食品,影响生物产量和质量,危害人类健康,这类污染称为生物污染。
(附加)生物对环境的污染效应有:病原微生物使人、家禽、家畜和植物致病;水体富营养化影响水体外观、气味、水生生物,产生毒素,污染饮用水;微生物代谢物污染,如H2S气体难闻且使人中毒,酸性矿水危害周围生物,硝酸和亚硝酸致病致癌,微生物毒素污染食品。
7.阐述微生物对金属汞、砷的生物转化。
汞Hg:在有氧条件下,某些细菌使元素汞氧化或使二价汞还原为元素汞;在甲基钴氨素参与下使汞甲基化;汞的甲基化与其脱甲基化过程保持动态平衡。
砷As:某些细菌氧化亚砷酸盐为砷酸盐,毒性减弱;在土壤中三价砷氧化为五价;霉菌使砷化物甲基化形成剧毒的三甲基砷。
第二章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1.何谓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举例说明污染物对酶的诱导和抑制作用。
诱导作用:污染物使酶的合成速度增加或降低酶蛋白的分解。
举例:被多氯联苯和多环芳烃污染的河水对鱼的混合功能氧化酶(CYP1A1)具有诱导作用。
抑制作用:污染物与酶的中心功能基团结合而抑制酶的活性。
举例:DDT对Na+/K+ ATPase(腺三磷酶)和Mg-ATPase有抑制作用。
2.阐述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
污染物及其活性代谢物可直接与生物大分子反应,共价结合(蛋白质、核酸、脂肪酸等),导致生物大分子的化学性损伤,从而影响生物大分子的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反应,产生毒性效应。
抑制生物大分子的合成。
.污染物对生物大分子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干扰正常的受体——配体的相互作用受体是许多组织细胞膜上的大分子成分;配体是生物体内的一些具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
正常情况下,受体与配体结合形成受体-配体复合物,产生一定的生物学效应。
(2)生物膜损伤不少环境化学物通过改变膜脂流动性,影响膜的通透性和镶嵌蛋白质的活性,改变其结构和稳定性,从而产生生物效应(3)干扰细胞内钙稳态正常情况下细胞内的钙浓度较低(10-7~10-8 mol/L),细胞外浓度较高(103mol/L )。
各种细胞毒物,如硝基酚、过氧化物、汞、铅等重金属离子均能干扰细胞内钙稳态,引起细胞损伤和死亡。
(4)干扰细胞能量的合成一些环境污染物可干扰糖类的氧化,使细胞不能合成能被生物利用的ATP,ATP使细胞生命活动得不到充足的能量供给(5)脂质过氧化与自由基脂质过氧化是细胞损伤的一种特殊方式,是由于产生了自由基而引起的,正常情况下,生物体内氧化、还原和酶促反应过程中,均可产生少量自由基,一般可被体内存在的抗氧化物质(如维生素C、维生素E)所对抗,对生物危害不大。
当大量污染物(自由基)进入机体,造成机体抗氧化作用失衡,即可发生脂质过氧化,对生物体造成危害。
(6)与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共价结合可改变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引起一系列生物学改变,特别是与酶蛋白、脂肪、核酸等重要生物大分子共价结合,能改变其化学结构,影响其生理功能,甚至导致变性和细胞死亡(7)诱导生物机体内一些功能蛋白的产生如应激蛋白和金属硫蛋白的产生,这些蛋白质的产生可保护生物机体抵抗污染物的损害。
注:金属硫蛋白对二价金属离子具有极高的亲和力,在细胞内起贮存必需的微量金属如Zn、Cu和结合有毒金属如Cd、Hg的作用,它与必需金属的结合起调节这些金属在细胞内浓度的作用,而与有毒金属结合则可以保护细胞免受金属毒性影响。
3.污染物在细胞水平上的影响有哪些?表现为对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引起细胞膜脂过氧化作用导致细胞膜损伤;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干扰受体正常生理功能(细胞膜)。
引起线粒体膜和嵴形态结构的改变,影响氧化磷酸化和电子传递功能;污染物经代谢活化产生自由基,导致内质网结构和微粒体膜的一些重要组分(如MFO)的破坏;阻碍叶绿素合成,加速叶绿素分解,破坏叶绿体超微结构,影响光合作用;影响微管、微丝、高尔基体等其他细胞器(细胞器)。
4.什么是靶器官?污染物对生物组织器官的影响。
靶器官:污染物进入机体后,对各器官并不产生同样的毒作用,而只对部分器官产生直接毒作用,这些器官称为靶器官。
影响:植物吸收大气污染物后,导致叶组织的坏死,表现为叶面出现点、片伤害斑,造成叶、蕾、花、果等器官的脱落;农药污染也能对植物器官和组织产生影响。
对动物组织器官的影响较为复杂,如Pb损害造血器官和神经系统,Cd影响肝脏和肾脏,引起骨痛病;Hg引起水俣病,影响神经系统。
5.什么是行为毒性?污染物对水生生物行为的影响。
行为毒性:当一种污染物或其他因素(温度、光照、辐射等)使得动物一种行为改变超过正常变化的范围时,产生行为毒性。
影响:影响回避行为,使生物的分布区系改变,打乱原有的生态系统系统平衡;影响捕食行为,造成获得的资源减少,进一步导致生物发育和繁殖受阻;影响学习行为;影响警惕行为,增加生物死亡率,导致种群数量下降;影响社会行为。
对鸟类(有机磷农药):姿态效应的改变,对领地的失控,不能照顾后代等。
(加)6.环境激素有哪几类?环境激素的危害。
环境激素:环境中存在一些天然物质和人工合成的环境污染物具有动物和人体激素的活性,这些物质能干扰和破坏野生动物和人的内分泌功能,导致野生动物繁殖障碍,甚至能诱发人类的重大疾病,这些物质被称为环境激素。
(此题中可略去)种类:天然雌激素和合成雌激素;植物雌激素;具有雌激素活性的环境化学物质。
危害:可使野生动物的性发育和雄性生殖器异常;使鱼类等发生性逆转,导致繁殖成功率下降;引起人体多种形式的雄性生殖系统发育障碍;与人类许多重大疾病的发生有关。
7.何谓优势种?敏感种?种的多样性?优势种:在群落中优势度大的物种。
敏感种:对环境条件变化反应敏感的物种。
种的多样性:群落中物种的数目(丰富度)和各物种的相对密度(群落的异质性)。
8.何谓协同作用、相加作用、独立作用、拮抗作用?协同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与机体接触,其对机体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远远超过它们分别单独与机体接触时的生物学作用的总和。
相加作用:多种化学污染物混合所产生的生物学作用强度等于其中各化学污染物分别产生的作用强度的总和。
独立作用:多种化学污染物各自对机体产生毒性作用的机理不同,互不影响。
拮抗作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学污染物同时或数分钟内先后输入机体,其中一种化学污染物可干扰另一种化学污染物原有的生物学作用,使其减弱,或两种化学污染物相互干扰,使混合物的生物作用或毒性作用的强度低于任何一种单独输入机体的作用强度。
9.什么是抗氧化防御系统?其作用是什么?需氧生物在长期进化中发展出的防御过氧化损害的系统。
(由GSH,VC,VE,GPx,SOD,Ct等组成)作用:控制由体内代谢产生的活性氧,消除活性氧对机体的伤害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清除氧化还原循环产生的大量活性氧。
第三章污染物的生物效应检测1.什么是生物测试?生物测试的基本类型。
指系统地利用生物的反应测定一种或多种污染物或环境要素单独或联合存在时,所导致的影响或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