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总结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https://img.taocdn.com/s3/m/5dc28c75af45b307e87197fa.png)
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通货膨胀及其类型(1)定义:指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地上涨。
(2)通货膨胀的程度通常用通货膨胀率来衡量。
物价指数:消费物价指数、GDP 平减指数、批发价格指数。
(3)分类:按照价格上升的速度进行分类:温和的通货膨胀、奔腾的通货膨胀、超级通货膨胀。
按照对价格影响的差别分类:平衡的通货膨胀、非平衡的通货膨胀。
按照人们的预料程度加以区分:未预期到的通货膨胀、预期到的通货膨胀。
2.货币供给货币供给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
货币供给的基本方程式:s M B M =⋅,它提示了影响货币供给的两大基本因素:基础货币(B )和货币乘数(M )。
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通常认为货币供给是由中央银行决定的。
3.货币需求(1)货币需求指有效的货币需求,它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意愿;二是必须有得到或持有货币的能力。
(2)影响和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很多,其中主要包括收入状况、信用的发达程度、市场利率、消费倾向、货币流通速度、社会商品可供量和物价水平、心理预期、人们的资产选择等因素。
物价水平上升(货币价值下降)增加名义货币需求量。
(3)名义货币需求指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
实际货币需求指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后的实际货币数量。
4.货币均衡货币均衡指货币供给与由经济的实际变量或客观因素决定的货币需求相符合。
5.货币注入的影响在经济原来是均衡的条件下,中央银行突然增加货币供给时,会造成物价水平上升,货币贬值。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章 宏观经济学科学)](https://img.taocdn.com/s3/m/72306b05cc7931b765ce1558.png)
第1篇导言第1章宏观经济学科学1.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宏观经济学以国民经济总体作为考察对象,研究经济生活中有关总量的决定与变动,解释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增长与波动、国际收支及汇率的决定与变动等经济中的宏观整体问题。
2.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经济模型是指用来描述所研究的经济事物的有关经济变量之间相互关系的理论结构,是现代经济理论的一种主要分析方法。
(1)外生变量和内生变量变量分为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
外生变量是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变量,本身不能用模型解释;内生变量是经济模型所要求的变量。
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外生变量的变化会引起内生变量的变化。
(2)市场出清模型市场出清模型是指一种产品或服务价格能够迅速调整使得该商品或服务的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状态。
市场出清模型的假设条件是价格具有伸缩性。
但是,在很多实际情况下,这个假设条件是不现实的,比如许多工资和价格的调整是很缓慢的。
在长期,工资和价格有伸缩性,市场出清的假设才比较适用,而在短期,工资和价格有黏性,市场难以很快出清。
3.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联系微观经济学是关于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这些决策者在市场上如何相互作用的研究。
微观经济学的中心原理是家庭和企业的最优化选择。
在微观经济模型中,家庭选择自己的购买来使其效用最大化,而企业则做出使自己利润最大化的生产决策。
由于整个经济范围内的各种事件是许多家庭与许多企业的相互作用产生的,所以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不可分割的。
在研究整个宏观经济时,必须考虑个别经济参与者的决策,同时在考虑单个家庭和企业的行为时,也要考虑家庭和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其行为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https://img.taocdn.com/s3/m/7ab2d94db9f3f90f77c61b4f.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2篇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总需求与总供给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关于经济波动的三个关键事实1.经济波动是无规律的且不可预测的经济中的波动通常称为经济周期。
经济波动与经济状况的变动是相对应的。
当真实GDP 增长迅速时,经济状况就比较好。
在这种经济扩张时期,大多数企业会发现,顾客很多,且利润在增长。
当在衰退时期真实GDP减少时,大多数企业经历了销售和利润的减少。
经济波动根本没有规律,而且几乎不可能较为准确地预测。
2.大多数宏观经济变量同时波动真实GDP是最普遍地用于监测经济中短期变动的一个变量,因为它是经济活动的一个最全面的衡量指标。
真实GDP既衡量了某一既定时期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价值,也衡量了经济中所有人的总收入(根据通货膨胀调整过的)。
大多数衡量某种收入、支出或生产波动的宏观经济变量几乎是同时变动的。
当真实GDP 在经济衰退中减少时,个人收入、公司利润、消费者支出、投资支出、工业生产、零售额、住房销售额、汽车销售额等也都减少。
由于衰退是经济的总体现象,所以它们反映在宏观经济数据的许多来源上。
虽然许多宏观经济变量同时变动,但它们波动的幅度并不相同。
3.随着产量减少,失业增加当真实GDP减少时,失业率上升。
因为当企业选择缩减其产品和劳务生产数量时,它们就会解雇工人,从而使失业大军扩大。
二、解释短期经济波动1.古典经济学的假设(1)古典二分法古典二分法是把变量分为真实变量(衡量数量或相对价格的变量)和名义变量(按货币衡量的变量)。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
![曼昆 《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02ae8988bb68a98271fefad0.png)
P $2.00 $2.50 $3.00
Q 1000 1100 1200
增加:
= $6,000 = $8,250
37.5%
= $10,800 30.9%
例:
年份
2005 2006 2007
皮萨
P
Q
$$1100
400
$11
500
$12
600
拿铁咖啡
P
Q
$2.00
1000
$2.50
1100
$3.00
1200
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区别
• 研究对象不同 • 解决的问题不同。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是资源配置问题,即生产什
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的问题,以实现个体效益的最大化。宏观 经济学则把资源配置作为既定的前提,研究社会范围内的资源利用 问题,以实现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 研究方法不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即研究经济变 量的单项数值如何决定。而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则是总量分析, 即对能够反映整个经济运行情况的经济变量的决定、变动及其相互 关系进行分析。这些总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量的总和,另一类是 平均量。因此,宏观经济学又称为“总量经济学”。
31
例:
年份 2005 2006 2007
名义 GDP $6000 $8250 $10,800
真实 GDP $6000 $7200 $8400
• 名义GDP是用当期价格来衡量 • 真实GDP是用不变的基年价格来衡量(本例中以2005年
作为基年)
一国收入的衡量
32
例:
年份
名义 GDP
真实 GDP
2005 2006 2007
D. 通用汽车公司生产了价值5亿美元的汽车,但消费者 只购买了价值4.7亿美元的汽车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83bb4427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35.png)
目 录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23.2 课后习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4章 生活费用的衡量24.1 复习笔记24.2 课后习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9篇 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 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25.2 课后习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 储蓄、投资和金融体系26.1 复习笔记26.2 课后习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 基本金融工具27.1 复习笔记27.2 课后习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28章 失 业28.1 复习笔记28.2 课后习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0篇 长期中的货币与物价第29章 货币制度29.1 复习笔记29.2 课后习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0章 货币增长与通货膨胀30.1 复习笔记30.2 课后习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1篇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第31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31.1 复习笔记31.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 开放经济的宏观经济理论32.1 复习笔记32.2 课后习题详解[视频讲解]32.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2篇 短期经济波动第33章 总需求与总供给33.1 复习笔记33.2 课后习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4章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34.1 复习笔记34.2 课后习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35章 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35.1 复习笔记35.2 课后习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13篇 最后的思考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36.1 复习笔记36.2 课后习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二部分 模拟试题及详解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一)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模拟试题及详解(二)第一部分 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视频讲解]第8篇 宏观经济学的数据第23章 一国收入的衡量23.1 复习笔记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https://img.taocdn.com/s3/m/0d1118cf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2a.png)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第8章经济增长Ⅱ:技术、经验和政策8.1 复习笔记跨考⽹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弯路,躲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对⼀在线咨询进⾏咨询。
1.索洛模型中的技术进步(1)假设①技术进步是劳动效率型的。
设E 为劳动效率,现在的⽣产函数变为:(),Y F K L E =?其中,L E ?=效率⼯⼈数。
劳动效率型技术进步就像增加劳动⼒数⽬⼀样,对产出构成影响。
②劳动效率E 以不变的外⽣⽐率g 增长:E g E=。
(2)⽣产函数设()()//y Y L E k K L E =?=?,,对⽣产函数两边同除以L E ?,得到单位效率⼯⼈产出函数:()y f k = 虽然形式与第7章⽣产函数的公式完全⼀样,但是意义已经不同了。
现在的y k 、是单位效率⼯⼈的产出和资本,⽽不是实际⼈均形式的产出和资本。
(3)稳定状态①单位效率⼯⼈的储蓄(投资)为:()sy sf k =。
②单位效率⼯⼈的补偿投资(资本扩展化)为:()n g k δ++。
新增加的⼀项是gk ,表⽰由于技术进步——效率⼯⼈的增加⽽需要补偿的资本。
③稳定状态条件如图8-1所⽰,当单位效率⼯⼈的储蓄和补偿投资相等时,即:()()0k sf k n g k δ?=-++=经济达到稳定状态。
图8-1 技术进步和索洛模型④稳定状态的经济增长率:⑤黄⾦律⽤*k 来表⽰*c :()()*****c y i f k n g k δ=-=-++当*c 达到最⼤化时,有:MPK n g δ=++或者:MPK n g δ-=+因此,在黄⾦律稳定状态,资本的边际产出减去折旧率就等于⼈⼝增长率与技术进步的和。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ac3f3be952ea551811a6870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历,从前辈中获得的经历对初学者来说是珍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展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师大学2004研;工业大学2005、2006研;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历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本钱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理性预期学派进一步以理性预期为依据解释了菲利普斯曲线。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5章--生产与增长)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第25章--生产与增长)](https://img.taocdn.com/s3/m/07270c740975f46526d3e14e.png)
第9篇长期中的真实经济第25章生产与增长25.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生产率(1)定义生产率指用以衡量每单位投入要素的产出量的指标。
如一个工人单位小时工作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数量。
(2)生产率的决定因素①人均物质资本。
物质资本是指用于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设备与建筑物存量。
②人均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指通过对人的教育、培训、实践经验、迁移、保健等方面的投资而获得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
③人均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提供的生产投入,如土地、河流和矿藏。
自然资源有两种形式:可再生的与不可再生的。
④技术知识。
技术知识指的是自适应的、可在公众间传递的信息与技巧。
2.经济增长和公共政策(1)经济增长的含义和源泉在宏观经济学中,经济增长通常被定义为产量的增加。
具体理解有两层含义:①经济增长指一个经济体所生产的物质产品和劳务在一个相当长时期内的持续增长,即经济总产量的增长;②经济增长是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实际产出的持续增长,即人均产量的增长。
经济增长的源泉最主要的因素是:劳动数量增加和质量提高(即人力资本的增长)、资本存量的增加和技术进步(是广义概念,包括采用新技术、新产品、先进管理手段以及资源配置的高效率等)。
(2)储蓄和投资①储蓄是指个人可支配收入中用于消费支出后所剩余的部分。
储蓄是西方宏观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凯恩斯收入与就业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
但是,储蓄是一个不容易确定的概念,无论从它的来源还是作用方面看,均没有准确的数量限制。
储蓄可能是正数,也可能是负数。
当可支配收入大于最终的消费支出时,储蓄值为正数;反之,则为负数。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6142d5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b7.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4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对总需求的影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流动性偏好理论〔theory of liquidity preference〕答:流动性偏好理论是解释实际货币余额的供给与需求如何决定利率的理论。
流动性偏好是人们为应付日常开支、意外支出和进行投机活动而愿意持有现金的一种心理偏好。
该理论由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M·Keynes〕于1936年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提出。
它根源于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交易动机是为了日常交易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预防动机是为了应付紧急情况而产生的持有货币的愿望。
满足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的货币需求数量取决于国民收入水平的高低,并且是收入的增函数。
投机性动机是人们根据对市场利率变化的预测,持有货币以便从中获利的动机。
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与现实利率呈负相关。
该理论假设中央银行选择了一个固定的货币供给,在此模型中,价格水平P也是固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余额供给固定。
实际货币余额需求取决于利率——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
当利率很高时,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人们只会持有较少的货币。
反之,当利率很低时,因为机会成本较低,人们会持有较多的货币。
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利率会调整到使实际货币余额供给与需求相等的水平。
2.财政政策〔fiscal policy〕答:财政政策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六版
![经济学原理曼昆第六版](https://img.taocdn.com/s3/m/d9b31716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da.png)
●什么是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整体经济现象,包括通货膨胀、失业和经济增长,目标是解释同时影响许多家庭、企业和市场经济变化的整体经济现象。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如何做出决策,以及他们如何在市场上相互影响。
第一篇宏观经济学数据第一章一国收入的衡量1、经济的收入与支出在一国的宏观经济中,收入必定等于支出。
这是因为在每一次交易中,卖者的收入必定等于买者的支出。
GDP衡量经济中的总收入或总产量,由于收入等于支出,GDP可以把经济中获得的收入加总来衡量,或通过把经济中生产的物品与劳务的支出加总来衡量。
即收入等于支出等GDP。
2、国内生产总值的衡量(GDP)国内生产总值:是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内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理解GDP应注意:①GDP衡量的是某一特定时期内发生的生产价值。
②GDP衡量的生产价值局限于一个国家的地理范围之内。
③GDP包括现期生产的物品与劳务,不包括过去生产的东西的交易。
④GDP包括有形的物品,又包括无形的劳务。
⑤GDP只包含最终物品的价值。
⑥GDP要成为全面的衡量。
它包括在经济中生产并在市场上合法出售的所有物品⑦“市场价值”是根据支付给产出的价格来评价生产。
因此,以高价格卖出的东西在GDP中就有更大的权数。
3、GDP的组成部分收入等于支出等于GDP,因此可以通过把支出于最终物品与劳务的价值相加起来衡量GDP。
经济学家把支出分为四个组成部分: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及净出口NX。
用Y代表GDP,可得Y=C+I+G+NX●c是家庭除购买新住房之外用于物品和劳务的支出●投资(I)是用于资本设备、存货和建筑物的支出,包括家庭用于购买新住房的支出。
★注意:投资并不包括用于股票、债券和共同基金的支出。
●政府购买(G)是地方、州和联邦(中央)政府用于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注意:政府购买并不包括转移支付,比如政府的社会保障支付、福利和失业补助,因为政府并没有得到作为回报的任何物品或劳务。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cb18851b76c66137ee0619fa.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35章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菲利普斯曲线(Phillips curve)(北京师范大学2004研;北京工业大学2005、2006研;山东大学2006研)答:菲利普斯曲线是指货币工资变动率与失业率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它是由英国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1861~1957年英国的失业率和货币工资变动率的经验统计资料提出来的,故称之为菲利普斯曲线。
这条曲线表示,当失业率高时,货币工资增长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货币工资增长率高。
因此,如图35-1所示,横轴代表失业率(U),纵轴代表货币工资增长率(W),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根据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理论,货币工资增长率决定了价格增长率,所以,菲利普斯曲线也可以表示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即当失业率高时,通货膨胀率低;反之,当失业率低时,通货膨胀率高。
图35-1 菲利普斯曲线新古典综合派经济学家把菲利普斯曲线作为调节经济的依据,即当失业率高时,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以承受一定通货膨胀率为代价换取较低的失业率;当通货膨胀率高时,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借助提高失业率以降低通货膨胀率。
货币主义者对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示的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交替关系提出了质疑,并进一步论述了短期菲利普斯曲线、长期菲利普斯曲线和附加预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以进一步解释在不同条件下,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的关系。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b415992b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1c.png)
16.1复习笔记 16.2课后习题详解
第18章投资
第17章消费
第19章货币供给、 货币需求和银行体
系
第19章经济 周期理论的 进展(第6版
教材)
附录指定曼 昆《宏观经 济学》教材 为考研参考 书目的院校 列表
17.1复习笔记 17.2课后习题详解
18.1复习笔记 18.2课后习题详解
19.1复习笔记 19.2课后习题详解
7.1复习笔记 7.2课后习题详解
8.1复习笔记 8.2课后习题详解
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
第10章总需求Ⅰ:建 立IS-LM模型
第11章总需求Ⅱ:应 用IS-LM模型
第12章重访开放经济: 蒙代尔-弗莱明模型 与汇率制度
第13章总供 给与通货膨 胀和失业之 间的短期权
衡
第14章一个 总供给和总 需求的动态 模型
第3章国民收 入:源自何 处,去向何 方
第4章货币与 通货膨胀
第5章开放的 经济
第6章失业
3.1复习笔记 3.2课后习题详解
4.1复习笔记 4.2课后习题详解
5.1复习笔记 5.2课后习题详解
6.1复习笔记 6.2课后习题详解
第7章经济增 长Ⅰ:资本 积累与人口
增长
第8章经济增 长Ⅱ:技术、 经验和政策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 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第章
习题
复习
理论
第版
政策
笔记
教材
习题 习题
教材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8章 失 业)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28章 失 业)](https://img.taocdn.com/s3/m/022f1d23ee06eff9aef807f8.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28章 失 业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失业的确认1.如何衡量失业(1)失业失业指在一定年龄范围内,有工作能力,愿意工作并积极寻找工作而未能按当时通行的实际工资水平找到工作的人。
要注意:①年龄规定以外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②丧失工作能力者不计入失业者。
③在校学习的不计入失业者。
④由于某种原因不愿工作或不积极寻找工作的人不计入失业者。
⑤有些未领取失业救济的未登记注册的无工作者,不计入失业者。
衡量经济中失业状况的最基本指标是失业率。
失业率是指失业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百分比,公式表示为:100%=⨯失业人数失业率劳动力人数公式中,劳动力总数是指失业人数和就业人数之和。
(2)充分就业充分就业并非人人都有工作,消灭了周期性失业的就业状态就是充分就业。
由于社会总需求不足而造成的失业称为周期性失业。
由于经济中某些难以克服的原因而造成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
充分就业与自然失业的存在并不矛盾。
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失业率就是自然失业率。
劳动力参工率指劳动力在成年人口中所占的百分比,这个统计数字表示人口中选择参与劳动市场的人口的比率。
即:100%劳动力劳动力参工率成年人口=⨯ 经济中总存在某种失业,而且各年的失业量都在变动。
失业率围绕正常失业率而波动。
正常失业率称为自然失业率,失业率与自然失业率的背离称为周期性失业。
(3)失业率不能准确地衡量失业的原因①一些人只是为了能得到政府的福利或由于得到“暗中”支付而装着找工作,他们仍被算在劳动力之中,作为失业者。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9章--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第6版))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19章--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第6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f655a2f90f76c661371a71.png)
第19章经济周期理论的进展(第6版教材)19.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实际经济周期理论与新凯恩斯主义理论(1)新凯恩斯主义理论认为,短期总需求是国民收入的主要决定因素,使得经济中的产出背离其自然率水平(由AD-AS模型解释),而自然产出率的增长一直是平稳的(由索洛增长模型解释)。
因此,政策的中心是去执行合理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抵消需求的波动。
新凯恩斯主义理论接受黏性工资与价格的模型。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家在其研究中试图更充分地发挥研究经济波动的凯恩斯方法,试图通过更准确地确定市场的不完全性来解释短期中的工资与物价黏性的原因,以及因为黏性而引起的经济与自然率的短期偏离。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的实际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实际冲击指对经济的实际方面发生的扰动,比如影响生产函数的冲击、影响劳动力规模的冲击、影响政府购买实际数量的冲击等。
同时它也认为引起经济波动的实际因素很多,根源在于实际因素,其中技术是最重要的因素。
按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在人口和劳动力固定的情况下,一个经济中所产生的实际收入取决于技术和资本存量从而总量生产函数可以表示为y=zf(k),并且该理论还认为技术的冲击具有持续影响。
2.实际经济周期理论(1)假设①在短期内价格有完全伸缩性。
②在短期内货币中性,古典二分法在短期也成立,即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
③经济经历技术的波动,这种波动影响了投入变为产出的能力,它会引起产出与就业的波动。
(2)观点实际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的实际冲击是经济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实际冲击指对经济的实际方面发生的扰动,比如影响生产函数的冲击、影响劳动力规模的冲击、影响政府购买实际数量的冲击等,其中技术冲击是最重要的因素。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36章 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e8e84d7da45177232f60a2dd.png)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3篇最后的思考第36章宏观经济政策的六个争论问题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是否应该试图稳定经济第一个争论问题涉及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决策者是否应该用他们所控制的工具来试图平缓经济周期的上升与下降1.赞成:决策者应该试图稳定经济经济本质上是不稳定的,并相信政府可以管理总需求,以便抵消内在的不稳定性。
通过“逆经济变动的风向行事”,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可以稳定总需求,从而稳定生产和就业。
当总需求不足以确保充分就业时,决策者应该刺激政府支出、减税并扩大货币供给。
当总需求过大,有引起更高通货膨胀的危险时,决策者应该削减政府支出、增税并减少货币供给。
这些政策行为通过引起一个更稳定的经济,并有利于每一个人而使宏观经济理论得到最好的运用。
2.反对:决策者不应该试图稳定经济决策者运用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并不能立即影响经济,其作用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滞。
由于预期是困难的,而且,很多冲击是不可预期的,稳定政策应该根据未来经济状况有根据地推测,错误预期会使经济政策引起不稳定。
政策的第一个规则应该是“不伤害”,因此,决策者应该抑制对经济的日常性干预。
二、政府反衰退应该增加支出还是减税1.赞成:政府应该增加支出来反衰退在衰退期间,社会基本问题是总需求不足。
终结衰退的关键在于把总需求恢复到与经济中劳动力充分就业一致的水平,对此可实施相应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通过增加支出来反衰退。
2.反方:政府应该减税来反衰退减税对总需求和总供给都有重要的影响。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
![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35b5124d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6a.png)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指定考研参考书目为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考生, 也可供各大院校学习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的师生参考。曼昆的《经济学原理》是世界上最流 行的初级经济学教材,也被众多院校列为经济类专业考研重要参考书目。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这本教材,我 们有针对性地编著了它的配套辅导用书(均提供免费下载,免费升级):1.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 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2.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35小时高清视频】3.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 (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4.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详解5.曼昆《经济学原 理(微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模拟试题】6.曼昆《经济 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视频讲解]7.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教材精讲+考研真题解析】讲义与视频课程【27小时高清视频】8.曼昆《经济学原理 (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课后习题详解9.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5版)课后习题 详解10.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视频讲解)+课后习题+章节练习+ 模拟试题】本书是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的配套e书,参考国外教材的英文答案 和相关资料对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教材每章的课后习题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 并对个别知识点进行了扩展。课后习题答案久经修改,非常标准,特别适合应试作答和临考冲刺。另外,部分高 校,如武汉大学、深圳大学等,研究生入学考试部分真题就来自于该书课后习题,因此建议考生多加重视。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第9章 经济波动导论)](https://img.taocdn.com/s3/m/a715a9c7998fcc22bcd10d61.png)
第4篇经济周期理论:短期中的经济第9章经济波动导论9.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经济周期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周期性出现的经济扩张与经济紧缩交替更迭、循环往复的一种现象。
它是国民总产出、总收入和总就业的波动,是国民收入或总体经济活动扩张与紧缩的交替或周期性波动变化。
过去把它分为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现在一般称之为衰退、谷底、扩张和顶峰四个阶段。
奥肯定律: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
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
其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2.宏观经济学的时间范围(1)短期和长期的区别长期中,价格是有弹性的,货币供给变动时,价格能够调整使得总供给和总需求相等。
古典二分法成立,名义变量不会影响实际变量。
短期中,价格具有黏性,价格不能对货币变动做出反应,因此产出和就业会波动。
古典二分法不再成立,名义变量会影响实际变量,而且经济会背离古典模型所预言的自然率水平。
(2)政策对短期经济和长期经济的不同影响长期中,根据古典宏观经济理论,产出取决于经济供给物品与劳务的能力,这种能力又取决于资本和劳动的供给,以及可获得的生产技术。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不会影响产出水平,只会影响价格。
短期中,价格具有黏性,产出也取决于物品与劳务的需求,需求又要受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和其他各种变量的影响。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70dde4bf581b6bd97f19eae8.png)
《宏观经济学》考研曼昆6、7版讲义与考研复习笔记第一部分开篇导读及本书点评一、开篇导读一、教材及教辅、课程、题库简介1教材: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曼昆著,卢远瞩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教辅:(两本,圣才考研网主编,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曼昆《宏观经济学》名校考研真题详解(第2版)3课程和题库:曼昆《宏观经济学》(第6、7版)网授精讲班【教材精讲+考研真题串讲】曼昆《宏观经济学》配套题库【名校考研真题+课后习题+章节题库+模拟试题】二、本教材与其他经典教材的比较曼昆《宏观经济学》、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和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等经典教材被各高校经济类专业列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
为了便于学员复习,下面特将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作简单对比。
曼昆《宏观经济学》与其他经典教材相比较:1.从难易程度看曼昆《宏观经济学》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难度适中。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较为简单,属于初级偏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可供第一轮复习用;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行文简单、说理浅显,引用大量的案例来说明经济学原理如何应用于现实经济问题的分析,可供初学者用;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也属于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体系清楚,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也被众多高校作为考研考博参考书目;罗默《高级宏观经济学》属于高级宏观经济学教材,该书经济增长部分写得特别精彩,可参照复习。
2.从内容体系来看曼昆《宏观经济学》体系完整,把凯恩斯主义和古典理论的观点进行了整合,对新凯恩斯主义微观基础模型做了比较详细的探讨。
相对来说,高鸿业《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偏重于阐述凯恩斯学派的思想,对于古典学派、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等着墨不多;曼昆《经济学原理(宏观经济学分册)》更多是介绍经济学原理及其应用和政策分析,而不是正式的经济学模型;多恩布什《宏观经济学》内容全面,融合了经济领域的学术共识,并客观地表述和评价了各学派的观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教材;巴罗《宏观经济学:现代观点》等教材偏重于阐述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思想,分析方法有一定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资本的边际产出递减: MPK ↓ 当 K↑。 MPK曲线就是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曲 线. 企业将选择这样的K,使得 MPK= R/P. 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
可整理ppt
8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封闭经济中,GDP只由三 个部分组成即消费C,投 资I和政府购买G
被任意地重新分配,不确定性的增加
可整理ppt
16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古典二分法:
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 ❖在古典模型中区分实际和名义变量,意味
着名义变量不影响实际变量
❖货币中性: 货币供给的变动不会影响实际变 量.
可整理ppt
17
第5章小型开放经济
可整理ppt
18
可整理ppt
19
可整理ppt
20
加投资成本,投资就会减 少 因此:↑r⇒↓I 如图:右
可整理ppt
10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关于政府购买: ❖ G包括政府购买物品与劳务的支出. G不包
括转移支付 (假设G与T都是外生变量)可推导:
总需求= 总供给=
=
可整理ppt
11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关于储蓄与投资:
❖国内财政政策 ❖国外财政政策
❖投资需求
均衡实 ┄┄┄┄┄┄┄ 际汇率
❖贸易保护政策
具体图形分析见书130~132页 NX
可整理ppt
24
第5章小型开放经济
❖其他一些概念名词:
1. 购买力平价
2. 贸易盈余与贸易赤字
3. 世界利率
4. 平衡的贸易
可整理ppt
25
第6章失业
❖ 有关失业:
1. 摩擦失业及其原因
❖ CPI: 固定(拉氏指数) ❖ GDP平减指数: 每年变动(帕氏指数)
可整理ppt
5
1~2章主要内容归纳
❖ 失业率:失业人数在整个劳动力中所占的比率 劳动力参与率:成年人口中属于劳动力的百分比
劳动 力
可整理ppt
6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生产要素:
K=资本 L= 劳动经济的技术水平 用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曼昆宏观经济学第六版总结
————08经济学2班 王宁
可整理ppt
1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国民产出水平:
--国民产出水平怎么确定 ?
--如何维持它的平稳发展?
❖三个重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实际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通货膨胀率(inflation rate)
--失业率(unemployment rate)
可整理ppt
21
小型开放经济
可整理ppt
22
第5章小型开放经济
❖净出口函数NX=NX(ε) 这里NX与ε成反比
ε
当ε比较低,本国产品价格低, 这时本国净出口将增加
NX(ε)
0
净出口NX
可整理ppt
23
第5章小型开放经济
❖ 实际汇率的影响因素
:NX(ε)=S-I(r*)这里S 是不变的。
ε
S-I=NX
投资取决于实际利率并与之成反 比,而储蓄则私人储蓄和政府 储蓄构成,与实际利率成正比, 代表一定时期的可贷资本
当储蓄减少时,将导致利率 上升与投资下降
可整理ppt
12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 货币数量论:
数量方程式:M ×V= P Hale Waihona Puke T货流 物交币
通 价易
量
速 水量
度平
❖ 费雪效应: 名义利率, i 实际利率, r= i−π 费雪方程:i = r + π 因为 S= I决定r. 因此, π上升导致i上升 这种一对一的关系被称
❖ 事业的原因之一:工资 刚性
❖ 它的原因???
2. 结构性失业及其原因 1. 最低工资法
3. 周期性失业及其原因 2. 工会
4. 自然失业
3. 效率工资
可整理ppt
26
可整理ppt
27
第7~8章经济增长(超长期)
几个重要知识点:
生产函数
投资、折旧、和稳定状态 资本的黄金率水平 人口增长、技术、经验和政策 索洛模型
❖GDP平减指数=名义GDP /实际GDP(这 个指标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总水平所发生的 变动)
❖CPI:消费物价指数,一般物价水平的衡量 指标,但是高估了通货膨胀
可整理ppt
4
1~2章主要内容归纳
GDP平减指数&CPI
❖ 资本品的价格,包含在GDP平减指 数中(国内产品),不包含在CPI中
❖ 进口消费品的价格,包含在CPI中, 不包含在GDP平减指数中
当人们对未来充满预期 时,不知道未来怎么样, 于是名义利率就是:r +
πe
可整理ppt
15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何谓通货膨胀? 就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的一种现象 ❖通货膨胀的负面效应: 【钱不值钱了】 ❖通货膨胀的社会成本:
1.当通货膨胀可预期,菜单成本大大增加
2.当通货膨胀与预期不同,将导致附加成本.购买力
❖ 关于消费:
可支配收入是扣除全部税 收后的总收入,即Y–T
消费函数: C= C (Y–T ), 当↑(Y–T ) ⇒↑C,其中C是 边际消费倾向,是每增加 一单位的可支配收入所引 致的消费的增加
可整理ppt
9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关于投资:
投资函数I= I (r ), 其中r表示实际利率, 当实际利率上升时,会增
Y= F (K,L) ❖ 其中MPL是劳动的边际产
量,即:
MPL= F(K,L+1)–F(K,L) 当某种投入要素增加,其边
际产出下降(其他要素不变)
可整理ppt
7
第3章国民收入:源自何处,去向何方
❖ W= 名义工资 R= 名义租金 P= 产出 价格 W/P= 实际工资(以单位产出为 单位) R/P= 实际租金
可整理ppt
2
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
❖政府是否应该并且 能否干预经济? (宏观经济政策) --政府有形的手是有 利还是有害? --财政政策VS货币 政策
可整理ppt
3
1~2章主要内容归纳
❖什么是GDP:所谓国内生产总值是指在一 定时期内(通常为一年),一个国家或地 区生产的最终产品和服务的市场价值,具体 分为实际GDP和名义GDP 从支出的角 度看Y=C+I+G+(X-M)=C+I+G+NX
可整理ppt
28
可整理ppt
29
可整理ppt
为费雪效应
可整理ppt
13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事前利率VS事后利 率:
π= 实际通货膨胀率 (直到发生后才可知) πe= 预期通货膨胀率 i–πe= 事前实际利率
(i= r +πe) i–π= 事后实际利率
(i= r +π)
可整理ppt
14
第4章货币与通货膨胀
货币需求函数 &费雪效应 货币市场均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