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能实验 右心衰实验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家兔急性右心衰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学号:112指导教师:***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实验方法动物手术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项目7 实验注意事项8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9 实验结果讨论10 实验结论11 实验思考12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六实验项目:家兔急性右心衰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3年5 月 22日 (星期三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急性右心衰的因素1.耳缘静脉注入液体石蜡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液体石蜡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它从耳缘静脉注射入体内后会跟随体循环回流至右心室,进而排至肺循环,并能阻塞肺小动脉,使右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大大增加,右心室射血明显降低。
由于发病急剧,心脏常常来不及充分的代偿,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生。
2.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加快心力衰竭:在进行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之前心脏已经发生右心衰竭,此时如果快速的静脉输液,会造成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的升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大增加,在短时间内没有代偿的机制,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急性右心衰的表现及原因颈静脉充盈,体静脉压升高肝脏肿大胸水、腹水肠系膜水肿原因:血容量增加,右心房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导致体循环淤血,出现静脉淤血和静脉压升高。
本次实验通过增加右心的前后负荷复制出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可观察到,最初听诊心音有力,呼吸音正常,血压正常,呼吸正常;耳缘静脉注入第一支液体石蜡后,液体石蜡在血液中分散形成的小脂滴导致肺动脉栓塞,一方面机械阻塞肺动脉,更重要的是由于反射性地引起全肺血管收缩,这就必然引起肺动脉高压。
机能实验 右心衰实验

实验目的
1.复制急性右心衰动物模型 2.观察右心衰时家兔的表现 3.探讨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实验原理
静脉缓慢注射石蜡 导致肺栓塞
右心后负荷增加
快速输生理盐水 右心前负荷增加
右心衰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方法与步骤
▪ 称重、麻醉、固定 ▪ 颈部手术、插管及心电描记 ▪ 肝素化处理 ▪ 观察指标:肤色、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 肝-中心静脉压反流试验 ▪ 复制cess summary
全麻(5ml/kg)
右静脉\左动脉\气管插管, ECG
记录指标:BP、CVP、R、ECG(正常)
耳缘静脉注射石蜡 , 0.2ml/min,
BP 或CVP出现明显变化,肝颈症阳性,记录数据(右心衰) 输液, 150滴/min
直至动物死亡(频死前)
右心衰实验各生理参数的变化
呼吸 (次/min)
正常
注射石蜡直至肝颈 症阳性
剂量 ?
输液至动物死亡前 剂量 ?
HR (次/min)
BP (mmHg)
CVP (cmH2O)
肝-颈静脉返流 实验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正 常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给 石 蜡 后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肝 颈 症 阳 性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Red electrode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一次)
CVP(cmH2O) 血压 (mmHg) 平均压 心率 (次/分) 呼吸频率 (次/分)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压迫右上腹3秒 钟,以中心静 脉压上升的 cmH2O数表示
正常情况: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
实验四_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四_急性右心衰竭实验四急性右心衰竭介绍:心力衰竭:在各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心脏的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使心输出量绝对或相对的下降,以至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生理过程或综合征。
心力衰竭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按起病及病程发展速度分为:急性和慢性;按心输出量的高低分为:低输出量性和高输出量性;按发病部位分为:左心衰竭、右心衰竭和全心衰竭。
左心衰竭时左心室泵血功能下降,是从肺循环流到左心的血液不能充分射入主动脉,因而出现肺淤血及肺水肿;右心衰竭常见于大块肺栓塞、肺动脉高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等等,衰竭的右心室不能将体循环回流的血液充分排至肺循环,导致体循环淤血,静脉压上升而产生下肢甚至全身性水肿。
心脏负荷分为:压力负荷和容量负荷;压力负荷又称后负荷,指心室射血所要克服的阻力,即心脏收缩所承受的阻力负荷;容量负荷又称前负荷,指心脏收缩前所承受的负荷,相当于心腔舒张末期容量。
肺动脉高压、肺动脉狭窄等可引起右室压力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压力负荷的?);三尖瓣或肺动脉关闭不全时引起右心室容量负荷过度(想想我们今天用什么增加右室容量负荷的?)。
同学们在实验的过程中应思考一下我们复制的急性心力衰竭模型都有哪些特点?实验目的:1:复制急性右心衰竭的动物模型。
2:观察增加前、后负荷对心脏功能的影响。
3:观察急性心力衰竭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实验步骤1. 称重:需掌握捉拿家兔的正确方法--用一只手的拇指与其他四指抓住家兔项背部皮肤,再以另一只手托住其臀部,将其重心承托在掌上;切忌以手抓提兔耳或捉拿腰背部(可伤耳、造成皮下出血)。
2. 麻醉:耳缘静脉缓慢注入200g/L乌拉坦(5ml/kg)行全身麻醉。
3. 固定:背位交叉固定法先把固定带系4个活扣,分别套在家兔的四肢上,前肢套在腕关节以上,后肢套在踝关节以上,抽紧固定带的长头。
2个同学,1个人抓住两前肢和耳朵,1个抓住两后肢,把兔子翻过来仰卧位放在兔台上,(翻转过程中,家兔会出现剧烈的挣扎,同学们一定要抓住家兔,勿放松,以免被家兔抓伤)。
机能实验急性右心衰截图

(1)正常血压、心率、呼吸,CVP,心音强度、肺部呼吸音
血压:收缩压95mmHg,舒张压68mmHg,脉压差27mmHg;心率245次/分;呼吸48次/分;CVP:最大值9.72mmHg,最小值3.91mmHg,平均值6.87mmHg;
心音强度:强;肺部呼吸音:正常
(2)自耳缘静脉缓慢注入液体石蜡2~3min后:
血压:收缩压90mmHg,舒张压61mmHg,脉压差29mmHg;心率241次/分;呼吸87次/分;CVP:最大值16mmHg,最小值1.2mmHg,平均值12mmHg;
心音强度:较强;肺部呼吸音:肺部干性罗音
(3)输液至10分钟时:
血压:收缩压97mmHg,舒张压73mmHg,脉压差24mmHg;心率244次/分;呼吸94次/分;CVP:最大值23mmHg,最小值9mmHg,平均值15mmHg;
心音强度:较弱;肺部呼吸音:出现肺部湿性罗音
输液至20分钟:
血压:收缩压81mmHg,舒张压57mmHg,脉压差24mmHg;心率225次/分;呼吸79次/分;CVP:最大值9.72mmHg,最小值3.91mmHg,平均值6.87mmHg;
心音强度:较强;肺部呼吸音:正常
输液至30分钟,出现右心衰:
血压:收缩压72mmHg,舒张压45mmHg,脉压差27mmHg;心率199次/分;呼吸105次/分;CVP:最大值24mmHg,最小值19mmHg,平均值21mmHg;
心音强度:弱;肺部呼吸音:肺部干性罗音并湿性罗音
(4)输液至家兔右心衰竭死亡:。
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摘要: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本实验旨在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
通过动物实验,我们观察了心肌缺血、心肌梗死、肺动脉高压等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研究了相关的生理指标变化。
实验结果表明,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而肺动脉高压则是其常见的合并症。
这些发现有助于进一步理解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引言: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心血管疾病,其临床表现为心脏右侧泵功能不全,导致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
尽管对急性右心衰竭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
因此,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不同因素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病机制,以期为该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本实验选取实验动物(大鼠)进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处理,实验组则分别进行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和肺动脉高压的诱导。
通过监测动物的心功能指标、肺循环指标以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变化,来评估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程度和可能的发病机制。
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明显的右心室功能减退,伴随着肺循环淤血和体循环低灌注的表现。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了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而在肺动脉高压诱导的实验组中,动物出现了右心室肥厚和扩张,以及肺循环高压的表现。
肺动脉高压导致了肺循环阻力的增加,进而使右心室承受更大的负荷,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减退。
讨论:通过本实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是急性右心衰竭的重要诱因。
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细胞的坏死和纤维化,进而影响了心肌的收缩功能和泵血能力。
这与临床上急性右心衰竭常见于冠心病等心肌缺血性疾病的观察结果相吻合。
另外,肺动脉高压也是急性右心衰竭的常见合并症。
急性右心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

急性右⼼衰竭的复制及抢救实验报告急性右⼼衰竭的复制与抢救⼀、实验⽬的1、通过快速增加右⼼室的前、后负荷,复制急性右⼼衰。
2、观察急性右⼼衰时⾎流动⼒学变化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在对这些⽣理指标变化分析思考的基础上,加深对⼼⼒衰竭发⽣机制及对机体影响的理解。
3、设计抢救⽅案,加深对⼼衰防治原则及所⽤药物药理作⽤的理解,培养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实验原理本次实验快速输注中分⼦右旋糖苷(右旋70),右旋糖苷分⼦量较⼤,不易渗出⾎管,可提⾼⾎浆胶体渗透压,从⽽快速扩充⾎容量,导致⾎流⾼动⼒循环状态,静脉回流增加,⼼脏过度充盈,⼼输出量初期相应增加,增加右⼼室前负荷,此时右⼼室前负荷显著增加,供氧相对不⾜,能量消耗过多,⼼脏失代偿状态⼼衰将必然发⽣。
缓慢静脉注射38o C液体⽯蜡,液体⽯蜡在⾎液中分散形成的⼩脂滴导致肺⼩动脉栓塞,机体应激反射性地引起全肺⼩⾎管收缩,增加右⼼室后负荷,导致右⼼衰竭。
抢救原则:去处病因,然后通过应⽤呋塞⽶(利尿药)、毒⽑花甙K(强⼼甙类)及卡托普利(⾎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肼屈嗪(扩⾎管药)等药物,达到利尿、增强⼼肌收缩⼒和扩张⾎管使⼼衰得以缓解的⽬的。
三、实验对象家兔(2-3Kg)四、实验器材和药品略五、操作步骤(⼀)取兔、称重、⿇醉、固定(⼆)⼿术1、⽓管插管:颈部剪⽑,沿甲状软⾻⾄胸⾻上缘,颈部正中切⼝,切开⽪肤5-7cm,逐层钝性分离⽪下组织及肌⾁,游离出⽓管,⽓管下⽅穿⼀粗线,在⽓管软⾻环4-5环间做⼀倒“T”形切⼝,插⼊⽓管插管,并结扎固定。
2、分离左侧颈总动脉、右侧颈静脉,分别下穿两线备⽤。
3、肝素抗凝:⽿缘静脉注射1%肝素⽣理盐⽔1ml/kg4、左颈动脉插管:游离出左侧颈总动脉,并在远⼼端结扎,以动脉夹夹闭近⼼端,在颈总动脉前壁剪⼀斜⾏切⼝,将已经作好准备的动脉插管(⾎压换能器头端直⽀⼩管连接动脉插管,侧⽀⼩管连接三通管;⽤注射器将⽣理盐⽔通过侧⽀三通管缓慢注⼊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将传感器头和动脉插管内的空⽓排尽。
机能实验学急性右心衰12页word文档

机能实验学实验报告课题名称:家兔急性右心衰院(系):韶关学院医学院专业班级:2019级临床医学本科班学生姓名:符宏展学号:112指导教师:梁俊辉二○一三年五月二十二日机能实验报告实验目录:1 实验目的2 实验装置和器材3 实验药物4 实验动物5 实验原理6 实验方法动物手术安装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观察项目7 实验注意事项8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9 实验结果讨论10 实验结论11 实验思考12 实验总结实验报告实验次序:六实验项目:家兔急性右心衰班级:11临本姓名:符宏展学号:112 实验类型(打√):(基础□综合□设计□)一、实验预习二、实验操作原始(数据)记录及实验结果的分析实验时间:2019年5 月 22日 (星期三第1-4节)实验同组人:马腱明符宏展朱佛妹叶超群黄小花张鹏黄锦霞第二支液体石蜡 2.3469 234.2343 2.23 100 +++ 干啰音第一支生理盐水 2.1608 227.4898 2.19 105 +++ 干啰音第二支生理盐水 2.2831 245.0322 2.48 107 ++ 干啰音第三支生理盐水 2.5155 262.8902 3.01 105 ++ 干啰音第四支生理盐水 2.3669 240.8253 2.54 102 ++ 湿啰音第三支液体石蜡 2.6801 91.6116 1.47 34 + 湿啰音实验记录波型及静态测量数据实验结果讨论:引起急性右心衰的因素1.耳缘静脉注入液体石蜡引起急性右心衰竭:液体石蜡是一种大分子的物质,它从耳缘静脉注射入体内后会跟随体循环回流至右心室,进而排至肺循环,并能阻塞肺小动脉,使右心室收缩期压力负荷大大增加,右心室射血明显降低。
由于发病急剧,心脏常常来不及充分的代偿,最终导致右心衰竭的发生。
2.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加快心力衰竭:在进行快速注射大量生理盐水之前心脏已经发生右心衰竭,此时如果快速的静脉输液,会造成体内血容量在短时间内迅速、明显的升高,右心室容量负荷大大增加,在短时间内没有代偿的机制,最后发生心力衰竭。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实验目的
复制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动物模型。 观察心衰时的各项生理指标(呼吸、 血压、心率 、中心静脉压) 探讨家兔急性右心衰的发病机制。
实验原理
注入栓塞剂增加右心后负荷 快速输液增加右心前负荷
实验动物
● 家兔1只
实验器材
直止血钳4把 动脉夹1个
输液器1套 弯止血钳2把 气管插管1个 生理盐水1瓶 大剪刀1把 三通2个 线团1个 手术剪1把
开始清点器材 准备操作
胸、腹水水量;观察心脏各腔的体积。
观察肝、脾等腹腔脏器缩压 舒张压 中心静脉压 呼吸频率 心率
注射石蜡后 快速输液后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需要掌握的是:
主菜单:输入实验人员名单,定标调零 输入信号:四个通道的生物信号的选 择
BL-41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
结扎颈外静脉 的远心端,剪 口,向心脏方 向插入静脉导 管,结扎固定, 以10滴∕分的 速度缓慢输液。 记录中心静脉 压。
注意:事先要将中心静脉压计和静脉输液装置通过三 通与静脉导管连接好,测中心静脉压时阻断输液,输 液时停止测中心静脉压
7.记录心衰前生理指标
用湿纱布覆盖颈部切口,让动物稳定5分 钟,记录心衰前生理指标: 呼吸(次/min) 心率(次/min) 血压 (mmHg) 中心静脉压(cmH2O)
急性右心衰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实验报告急性右心衰实验报告引言:急性右心衰是一种临床上常见的疾病,其发生机制和治疗方法一直备受关注。
本实验旨在通过动物模型,探究急性右心衰的发展过程及其对心功能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实验设计:本实验采用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大鼠通过手术操作,制造急性右心衰模型,对照组大鼠则进行假手术。
实验期为四周,每周进行一次检测。
实验结果:1. 急性右心衰模型的建立:通过手术操作,成功制造了急性右心衰模型。
实验组大鼠在手术后出现明显的右心室负荷过重,心功能下降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2. 心功能变化:实验组大鼠的心功能逐渐下降,表现为心脏收缩力减弱,心脏舒张功能受损等。
对照组大鼠的心功能无明显变化。
实验组大鼠的心脏负荷明显增加,导致右心室肥厚和扩张。
3. 血流动力学改变:急性右心衰导致血流动力学的改变。
实验组大鼠的心输出量明显降低,周围组织灌注不足。
此外,肺动脉压力明显升高,肺循环阻力增加,导致肺部充血。
4. 组织损伤:急性右心衰模型的建立引起了心肌和肺组织的损伤。
实验组大鼠的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变性和坏死,肺组织中出现充血、水肿等病理改变。
讨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急性右心衰模型,并观察到了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损伤的改变。
这些结果与临床观察一致,说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急性右心衰的发展过程中,心脏负荷的增加是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而心功能的下降则是其结果。
此外,肺循环的改变也是急性右心衰的重要特点之一。
因此,在临床治疗中,应该注重减轻心脏负荷、改善心功能,并及时干预肺循环的异常。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建立了急性右心衰模型,并观察到了心功能、血流动力学和组织损伤的改变。
这些结果对于进一步研究急性右心衰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然而,由于本实验的局限性,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验证这些结果,并寻找更有效的治疗策略。
机能实验学 6 急性右心衰

心力衰竭模型的复制
1.压力超负荷型心衰 2.容量超负荷型心衰 3. 心肌快速起搏型心衰 4. 结扎冠状动脉型心衰 5. 遗传性心衰:转基因心衰动物 6. 化学物质诱导心衰:戊巴比妥钠,阿霉素、乙醇等
本实验: 注射液体石蜡和快速输入生理盐水增加心脏后、前负荷
实验原理
中心静脉压(CVP)
指近右心房的胸腔大静脉或右心房的压力。取决 于心脏和血管两方面的功能状态。当心脏的射血功能 增强时,中心静脉压下降;反之,则上升;当静脉回 流量增加时,中心静脉压上升;反之,则下降。
讨论
本实验是如何造成心力衰竭的? 右心衰竭对机体的影响是什么?在本实验中可
观察到什么? 本实验有无肺水肿的发生?机制是什么?
粉肺石环膜腹红水蜡的等水有色肿阻。脏)、右泡的塞通器,心心沫表了常也由包衰样现肺左相于积主痰,循心入荷应 流 液,但环要衰生,的 体 等右是增引会本理 使淤 静 表心本加起出实盐 家血 压 现衰实了体现验水 兔表验肺肿 的 。肺循通现中循同 在大 升循环过为,环时 短( 高环淤注体我的增 时肝 会淤血循们流射加 间血、 表,环通体液,家 内脾 现整淤过静体从兔 发、出个血耳压石而心生肠胸体,缘,出蜡脏心系水一静同循现和的衰、般脉时肺快前。不注石水速后会射蜡肿输负出液小和现体液
最后剪破腔静脉,观察肝脏和心脏的改变。
材料与方法
注意事项
静脉壁分离时须小心,谨防撕裂,动脉插管时, 应注意不要让管尖扎破血管壁。
注射液体石蜡时注意剂量及速度,一定要慢。在 注射过程中注意血压及CVP的变化,如果血压降 低或CVP升高较明显时应立即停止注射。
测量装置中不能有气泡,若插管中实验原理
右心衰抢救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简称RHF)是心脏疾病严重进展的一种临床状态,主要表现为右心泵血功能减退,导致体循环血液回流受阻,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
急性右心衰竭(Acute Right Heart Failure,简称ARHF)是右心衰竭的急危重症,具有发病急、进展快、病死率高等特点。
为了提高ARHF的救治成功率,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ARHF,探讨有效的抢救措施。
二、实验目的1. 复制急性右心衰竭模型,观察ARHF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
2. 探究不同抢救措施对ARHF的疗效,为临床救治提供理论依据。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家兔作为实验动物,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ARHF模型复制:采用快速增加右心室前、后负荷的方法复制ARHF模型,具体操作如下:- 将家兔麻醉后,建立股静脉和股动脉插管。
- 通过快速推注生理盐水,增加右心室前负荷。
- 通过增加肺动脉压力,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 观察家兔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ARHF症状。
3. 抢救措施:- 实验组:给予利尿剂、强心剂、血管扩张剂等抢救措施。
- 对照组:仅给予基础护理,不进行特殊抢救措施。
4. 观察指标:- 血流动力学指标: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肺动脉压等。
- 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指标:动脉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分压、乳酸水平等。
- 临床症状改善情况。
四、实验结果1. ARHF模型成功复制,实验组家兔出现呼吸急促、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ARHF 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兔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指标均明显恶化。
2. 经过抢救措施,实验组家兔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和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指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得到缓解。
3. 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兔的病死率明显降低。
五、讨论1. AR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抢救成功率较低。
本研究通过实验模拟ARHF,为临床救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右心衰竭实验报告讨论

一、实验背景右心衰竭(Right Heart Failure,RHF)是指由于心脏右侧泵血功能不全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引起全身循环系统血液回流受阻,从而出现的一系列临床症状。
近年来,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心血管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RHF已成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的疾病之一。
为了深入研究RHF的发生机制及治疗策略,本研究采用实验动物模型,通过观察和比较RHF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探讨RHF的发病机制及治疗原则。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动物:选取健康家兔3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RHF模型组)和对照组(正常对照组),每组15只。
2. 实验分组:实验组采用快速增加右心室前、后负荷的方法复制RHF模型,具体操作如下:(1)采用快速输注中分子右旋糖苷(右旋70)的方式增加右心室前负荷;(2)缓慢静脉注射38℃液体石蜡,导致肺小动脉栓塞,增加右心室后负荷。
对照组给予相同剂量的生理盐水。
3. 实验指标:观察两组动物的心脏功能、血流动力学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包括:(1)心脏重量与体重比;(2)心脏射血分数(EF);(3)心输出量(CO);(4)平均动脉压(MAP);(5)肺动脉压(PAP);(6)肺血管阻力(PVR);(7)血清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CK)活性;(8)肝、肾功能指标。
4. 数据分析: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实验结果1. 心脏功能:实验组动物心脏重量与体重比、EF、CO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RHF模型组心脏功能明显受损。
2. 血流动力学:实验组动物MAP、PAP、PV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HF模型组全身循环系统血液回流受阻,肺循环阻力增加。
3. 组织器官机能代谢:实验组动物血清LDH和CK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RHF模型组心脏组织损伤严重。
机能综合实验报告――急性心力衰竭

急性心力衰竭及药物治疗实验目的:利用戊巴比妥钠复制心力衰竭动物模型。
观察心力衰竭时,心脏功能及血流动力学随时间进展的改变。
观察并评价不同抢救方案的抢救效果.实验动物:家兔,2.38kg合作同学:实验原理:1、戊巴比妥钠诱导心衰的原理戊巴比妥钠为普遍性中枢抑制药,其作用与苯巴比妥相同。
巴比妥类是普遍性中枢抑制药。
随剂量由小到大,相继出现镇静、安眠、抗惊厥和麻醉作用。
10倍催眠量时则可抑制呼吸,甚至致死。
巴比妥类在非麻醉剂量时主要抑制多突触反应,减弱易化,增强抑制。
此作用主要见于GABA 能神经传递的突触。
它增强GABA介导的Cl-内流,减弱谷氨酸介导的除极。
但与苯二氮类不同,巴比妥类是通过延长氯通道开放时间而增加Cl-内流,引起超极化。
较高浓度时,则抑制Ca+依赖性动作电位,抑制Ca+依赖性递质释放,并且呈现拟GABA作用,即在无GABA时也能直接增加Cl-内流。
其诱导心衰的机制可能为抑制Ca+依赖性动作电位进而抑制心脏收缩功能。
2、盐酸多巴胺、呋塞米、盐酸肾上腺素、去乙酰毛花苷治疗心衰的原理【盐酸多巴胺】多巴胺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的前体,为中枢性递质之一,具有兴奋β-受体、α-受体和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兴奋心脏β-受体可增加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
兴奋多巴胺受体和α-受体使肾、肠系膜、冠脉及脑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
对周围血管有轻度收缩作用,升高动脉血压,本药的突出作用为使肾血流量增加,肾小球滤过率增加,从而促使尿量增加,尿钠排泄也增加。
临床用于各种类型的休克,尤其适用于休克伴有心收缩力减弱,肾功能不全者。
【呋塞米】也称速尿,临床上用于治疗心脏性水肿、肾性水肿、肝硬化腹水、机能障碍或血管障碍所引起的周围性水肿,并可促使上部尿道结石的排出。
其利尿作用迅速、强大,多用于其它利尿药无效的严重病例。
由于水、电解质丢失明显等原因,故不宜常规使用。
静脉给药(20~80mg)可治疗肺水肿和脑水肿。
药物中毒时可用以加速毒物的排泄。
家兔实验性心衰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心衰,即心力衰竭,是指心脏无法有效泵血,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从而引起全身血液循环障碍的临床综合征。
为了研究心衰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本实验采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通过人为方法复制实验性心衰模型,观察心衰时的心血管动力学变化,以及心衰对组织器官功能的影响。
二、实验目的1. 复制家兔实验性心衰模型。
2. 观察心衰时的心血管动力学变化。
3. 分析心衰对组织器官功能的影响。
4. 探讨心衰的发生机制。
三、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健康家兔6只,体重2.0-2.5kg。
2. 实验仪器:电子体重秤、血压计、心电图仪、超声心动图仪、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手术器械、输液器等。
3. 实验试剂:氯化钠、葡萄糖、肝素钠、肾上腺素、心得安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分组:将家兔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只。
对照组给予正常饲养,实验组给予复制心衰模型。
2. 心衰模型复制:实验组家兔采用心脏按压法复制心衰模型。
首先,采用心电图检测家兔心脏功能,确定心脏功能正常。
然后,将家兔麻醉后,进行心脏按压,每次按压30秒,间隔2分钟,重复3次。
心脏按压后,观察家兔的心脏功能变化,记录心率和血压。
3. 心血管动力学检测:采用血压计和心电图仪检测心衰组家兔的心率和血压,采用超声心动图仪检测心衰组家兔的心脏结构和功能。
4. 组织器官功能检测:采用生理信号采集系统检测心衰组家兔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的功能。
5. 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1. 心衰模型复制成功:实验组家兔在心脏按压后,出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心电图异常等心衰症状。
2. 心血管动力学变化:心衰组家兔的心率和血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心输出量降低。
3. 心脏结构和功能变化:心衰组家兔的心脏大小、重量明显增加,心室壁厚度增加,心脏射血分数降低。
4. 组织器官功能变化:心衰组家兔的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功能明显受损。
六、讨论与分析1. 心衰模型复制成功:本实验采用心脏按压法成功复制了家兔实验性心衰模型,为后续研究心衰的发生机制和病理生理变化提供了基础。
家兔右心衰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右心衰(Right-Sided Heart Failure,RHF)是指由于右心室泵血功能不全导致体循环瘀血的一系列症状。
为了研究右心衰的发生机制及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家兔作为实验动物,通过复制急性右心衰模型,观察家兔右心衰的临床表现、血流动力学变化及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改变,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二、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动物选择健康成年家兔30只,雌雄不限,体重 2.0-2.5kg,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5只。
2. 实验方法(1)急性右心衰模型的复制实验组:采用液体石蜡注射法复制急性右心衰模型。
具体操作如下:1)家兔麻醉后,固定于手术台上;2)在兔子的右侧胸腔,找到肺小动脉,用细针穿刺并注射液体石蜡(剂量为0.5ml/kg);3)观察家兔出现呼吸急促、紫绀、腹水等症状。
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操作,作为正常对照组。
(2)观察指标1)一般观察:观察家兔的精神状态、呼吸、心率、血压、腹围等指标;2)血流动力学指标:采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家兔的心脏功能,包括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等;3)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指标:采集家兔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检测其生化指标,如乳酸脱氢酶(LDH)、谷草转氨酶(AST)、肌酸激酶(CK)等。
三、实验结果1. 一般观察实验组家兔在注射液体石蜡后,出现呼吸急促、紫绀、腹水等症状,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家兔精神状态较差,心率加快,血压降低,腹围增大。
2. 血流动力学指标实验组家兔的心输出量、每搏输出量、心脏指数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组织器官机能代谢指标实验组家兔的心脏、肝脏、肾脏等组织LDH、AST、CK等生化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四、讨论1. 家兔急性右心衰模型的复制成功本研究采用液体石蜡注射法成功复制了家兔急性右心衰模型,实验组家兔出现呼吸急促、紫绀、腹水等症状,表明实验模型复制成功。
急性右心衰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研究急性右心衰在实验大鼠体内的表现和影响。
实验方法:40只健康雄性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
实验组采用右心房压迫法诱导急性右心衰,对照组则进行假手术。
在诱导急性右心衰的同时,记录大鼠的心肺功能指标以及血液学指标,并在术后的第1、3、7、14天进行动态监测。
实验结果:实验组大鼠心肺功能指标和血液学指标在手术后明显下降,其中右心室收缩压、肺小动脉舒张压和肺小动脉压均下降明显,心脏指数和心输出量也明显降低;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等血液学指标也呈下降趋势。
对照组大鼠则无明显变化。
实验结论:右心室收缩压、肺小动脉舒张压和肺小动脉压的降低是急性右心衰在实验大鼠体内的表现之一,同时心肺功能指标和血液学指标也明显下降。
这些结果说明,急性右心衰能够显著影响动物的生理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从而导致病死率的增加。
结论建议:右心衰是临床常见的疾病之一,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和治疗。
本实验提供了一种模拟急性右心衰的方法,并初步验证了急性右心衰对生理功能和整体健康状况的影响,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
急性右心衰竭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常常由于肺栓塞、肺动脉高压、心脏
瓣膜疾病等原因引起。
本实验旨在模拟急性右心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探讨其发病机制及治疗方法。
实验设计及方法:
首先,我们选取实验动物(家兔)进行实验。
将家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注射一定剂量的肺动脉血栓素,模拟肺栓塞引起的急性右心衰竭;对照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
记录实验组家兔在注射后的生理参数变化,包括心率、呼吸频率、肺动脉压、右心室压力等指标,观察家兔的临床症状和体征。
实验结果:
实验组家兔在注射肺动脉血栓素后出现明显的呼吸困难、心率加快、肺动脉压
升高、右心室压力增加等症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逐渐加重。
对照组家兔未出现上述症状。
实验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结论,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主要是肺动脉压
升高导致右心室负荷过重,最终导致右心室功能不全。
治疗方法主要是降低肺动脉压力,减轻右心室负荷,改善心脏功能。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药物的治疗效果,发现对急性右心衰竭有一定的疗效。
结论:
通过本实验,我们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为临床实践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然而,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本实验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验证,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实践。
急性右心衰竭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复制动物急性右心衰竭模型,观察急性右心衰竭时心功能变化。
2. 探讨急性右心衰竭发生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3. 分析抢救急性右心衰竭的药物及治疗方法。
二、实验材料1. 实验动物:家兔(2-3kg)2只。
2. 实验仪器:血压计、心电图机、呼吸机、动脉血压传感器、心功能仪、生理盐水、液体石蜡、呋塞米、毒毛花甙K、卡托普利、肼屈嗪等。
3. 实验药品:中分子右旋糖苷(右旋70)、呋塞米、毒毛花甙K、卡托普利、肼屈嗪等。
三、实验方法1. 将家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只。
2. 实验组:复制急性右心衰竭模型,具体操作如下:(1)采用中分子右旋糖苷(右旋70)快速输注,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扩充血容量,增加右心室前负荷。
(2)缓慢静脉注射液体石蜡,形成肺小动脉栓塞,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导致右心衰竭。
3. 对照组:给予正常生理盐水注射,不进行急性右心衰竭模型复制。
4. 观察两组家兔的心电图、血压、呼吸、心率等生理指标变化。
5. 对实验组进行抢救治疗,包括呋塞米利尿、毒毛花甙K强心、卡托普利扩血管、肼屈嗪降低心脏负荷等。
6. 观察抢救治疗效果,分析药物及治疗方法对急性右心衰竭的影响。
四、实验结果1. 实验组家兔在复制急性右心衰竭模型后,血压明显下降,心率加快,呼吸加快,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变化。
2. 对照组家兔生理指标无明显变化。
3. 实验组家兔在抢救治疗后,血压、心率、呼吸等生理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心电图显示心肌缺血、心肌梗死等变化减轻或消失。
五、实验讨论1. 急性右心衰竭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由于右心室心肌收缩力急剧下降或右心室前后负荷突然加重,导致右心排血量下降,从而引起体循环瘀血。
2. 在本实验中,通过快速增加右心室前负荷和后负荷,成功复制了急性右心衰竭模型,并观察到明显的生理指标变化。
3. 在抢救急性右心衰竭时,呋塞米利尿、毒毛花甙K强心、卡托普利扩血管、肼屈嗪降低心脏负荷等药物均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ed electrode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பைடு நூலகம்
观察1(第一次)
CVP(cmH2O) 血压 (mmHg) 平均压 心率 (次/分) 呼吸频率 (次/分)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压迫右上腹3秒 钟,以中心静 脉压上升的 cmH2O数表示
正常情况: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 (-
)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急性右心衰竭的 发生及药物治疗
实验目的
1.复制急性右心衰动物模型 2.观察右心衰时家兔的表现 3.探讨右心衰时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实验原理
静脉缓慢注射石蜡 导致肺栓塞
右心后负荷增加
快速输生理盐水 右心前负荷增加
右心衰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方法与步骤
▪ 称重、麻醉、固定 ▪ 颈部手术、插管及心电描记 ▪ 肝素化处理 ▪ 观察指标:肤色、心率、血压、中心静脉压等 ▪ 肝-中心静脉压反流试验 ▪ 复制右心衰模型
右心衰实验各生理参数的变化
呼吸 (次/min)
正常
注射石蜡直至肝颈 症阳性
剂量 ?
输液至动物死亡前 剂量 ?
HR (次/min)
BP (mmHg)
CVP (cmH2O)
肝-颈静脉返流 实验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正 常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给 石 蜡 后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肝 颈 症 阳 性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Experimental process summary
全麻(5ml/kg)
右静脉\左动脉\气管插管, ECG
记录指标:BP、CVP、R、ECG(正常)
耳缘静脉注射石蜡 , 0.2ml/min,
BP 或CVP出现明显变化,肝颈症阳性,记录数据(右心衰) 输液, 150滴/min
直至动物死亡(频死前)
颈部手术
▪ 右静脉插管 描记CVP ▪ 左侧颈总动脉插管 描记BP ▪ 气管插管 描记R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5cm
静脉插管
Tract 2: CVP
动脉插管
气管插管
Tract 3: Respiratory wave
ECG
right
left
white electrode
Black electrode
注射石蜡
从水浴箱内抽取 37.5℃ 石蜡
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石蜡,同时 观察BP和CVP的变化,若BP 下降10mmHg或CVP轻度上升,停止推石蜡,观察5min10min,若血压恢复正常,继续推少量石蜡,直至BP或CVP 出现明显变化
注意:
控制注射石蜡的 速度(0.2ml/min) 注射石蜡的同时观察BP、CVP和呼
吸的变化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二次)
肺栓塞造模成功后
(肝-颈静脉返流实验阳性出现后,观察记 录一次指标)
然后,开始输液(150滴/分)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
观察1(第三次)
输液:
以 150 滴/min的速度从颈外静脉输液, 直到动物死亡。
(动物死亡之前,观察记录一次指标)
温州医科大学机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