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高中数学教学参考书配套教学软件_教学设计3.2古典概型(2)泰州
苏教版高中数学章节目录(泰州地区)
苏教版高中数学章节目录(泰州地区)必修一第一章集合1.1 集合的含义及其表示1.2 子集、全集、补集1.3 交集、并集第二章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Ⅰ2.1 函数的概念和图象2.2 指数函数2.3 对数函数2.4 幂函数2.5 函数与方程2.6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必修二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1.1 空间几何体1.2 点、线、面之间的位置关系1.3 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第二章2.1 直线与方程2.2 圆与方程2.3 空间直角坐标系必修三第一章算法初步1.1 算法的含义1.2 流程图1.3 基本算法语句1.4算法案例第二章统计2.1 抽样方法2.2 总体分布的估计2.3 总体特征数的估计2.4 线性回归方程第三章概率3.1 随机事件及其概率3.2 古典概型3.3 几何概型3.4 互斥事件必修四第一章三角函数1.1 任意角、弧度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1.3 三角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二章平面向量2.1 向量的概念和表示2.2 向量的线性运算2.3 向量的坐标表示2.4 向量的数量积2.5 向量的应用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3.1 两角和与差的三角函数3.2 二倍角的三角函数3.3 几个三角恒等式必修五第一章解三角型1.1 正弦定理1.2 余弦定理1.3 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的应用第二章数列3.1 数列2.2 等差数列2.3 等比数列第三章不等式3.1 不等关系3.2 一元二次不等式3.3 二元一次不等式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3.4 基本不等式选修2-1第一章常用逻辑用语1.1 命题及其关系1.2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1.3 全称量词与存在量词第二章圆锥曲线与方程2.1 圆锥曲线2.2 椭圆2.3 双曲线2.4 抛物线2.5 圆锥曲线的统一定义2.6 曲线与方程第三章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3.1 空间向量及其运算3.2 空间向量的应用选修2-2第一章导数及其应用1.1 导数的概念1.2 导数的运算1.3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1.4 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5 定积分第二章推理与证明2.1 合情推理2.2 直接证明与间接证明2.3 数学归纳法第三章数系的扩充与复数的引入3.1 数系的扩充3.2 复数的四则运算3.3 复数的几何意义选修2-3第一章计数原理1.1 两个基本计数原理1.2 排列1.3 组合1.4 计数应用题1.5 二项式定理第二章概率2.1 随机变量及其概率分布2.2 超几休分布2.3 独立性2.4 二项分布2.5 随机变量的均值和方差2.6 正态分布第三章统计案例3.1 独立性检验3.2 回归分析选修4-2 矩阵与变换2.1 二阶矩阵与平面向量2.1.1 矩阵的概念2.1.2 二阶矩阵与平面列向量的乘法2.2 几何常见的平面变换2.2.1 恒等变换 2.2.2 伸压变换 2.2.3 反射变换 2.2.4 旋转变换2.2.5 投影变换2.2.6 切变变换2.3 变换的复合与矩阵乘法2.3.1 矩阵乘法的概念2.3.2 矩阵乘法的简单性质2.4 逆变换与逆矩阵2.4.1 逆矩阵的概念2.4.2 二阶矩阵与二元一次方程组2.5 特征值与特征向量2.6 矩阵的简单应用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4.1 坐标系4.1.1 直角坐标系4.1.2 极坐标系4.1.3 球坐标系4.2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2.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的意义4.2.2 常见曲线的极坐标方程4.3 平面坐标系中几种常见变换4.3.1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平移变换4.3.2 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4.4 参数方程4.4.1 参数方程的意义4.4.2 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4.4.3 参数方程的应用4.4.4 平摆线与圆的渐开线感谢您使用本店文档您的满意是我们的永恒的追求!(本句可删)------------------------------------------------------------------------------------------------------------。
苏教版数学高一《古典概型》 同步教案
答: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为 .
思考:第三代高茎的概率呢?
2.练习:
课本 页练习1,2,3
五、回顾小结:
1.古典概型、等可能事件的概念;
2.古典概型求解――枚举法(枚举要按一定的规律);
六、课外作业:
课本第97页习题3.2第1、2、5、6题.
①所有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
②每个基本事件的发生都是等可能的;
4.古典概型的概率:
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 ,如果某个事件 包含了其中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 发生的概率为 .
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1.一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个球,
【后记】
【课题】§3.2.1古典概型(1)【教师】张 军
【教学目标】(1)理解基本事件、等可能事件等概念;学重点】古典概型的特征和用枚举法解决古典概型的概率问题.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1.情境:
将扑克牌(52张)反扣在桌上,先从中任意抽取一张,那么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
所以,当出现红心是“抽到红心1”,“抽到红心2”,…,“抽到红心 ”这13中情形之一时,事件 就发生,于是 ;
三、建构数学
1.基本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
2.等可能基本事件:若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
3.古典概型: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随机试验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
∴共有10个基本事件,摸到两个白球的概率为 ;
高中数学教案古典概型
高中数学教案古典概型
教学目标:
1. 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 能够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分析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熟练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2. 能够灵活应用古典概型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
教学内容:
1. 古典概型的概念和性质。
2. 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3. 古典概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教师通过举例引入古典概型的概念,并激发学生对此的兴趣。
二、讲解(10分钟)
1. 讲解古典概型的定义和基本原理。
2. 介绍古典概型的计算方法。
三、练习(15分钟)
教师布置几道古典概型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思考和解答。
四、拓展(10分钟)
让学生结合实际问题进行古典概型的应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五、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化学生对古典概型的理解和掌握。
六、作业(5分钟)
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学生对古典概型的应用能力。
板书设计:
古典概型
1. 定义和性质
2. 计算方法
3. 应用实例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掌握古典概型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能够灵活应用古典概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不断练习和实践,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中数学教资古典概率教案
高中数学教资古典概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古典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
2.学会利用古典概率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
1.古典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应用。
教学难点:
1.利用排列组合解决实际问题;
2.理解概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1.教材:高中数学教辅;
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白板笔、教学投影仪。
教学步骤:
Step 1:导入
通过举例介绍概率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古典概率的基本原理。
Step 2:讲解
1.介绍古典概率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2.讲解排列组合的概念和应用;
3.解答学生可能遇到的疑问。
Step 3:练习
1.让学生进行基础练习,巩固古典概率的计算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独立完成。
Step 4:拓展
根据学生的理解情况,拓展相关知识,提高学生对概率问题的解决能力。
Step 5:总结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化学生对古典概率的理解和掌握。
课后作业:
1.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题;
2.自主选择一个实际问题,利用古典概率解决。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古典概率为主题,主要介绍了古典概率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法,以及排列组合的应用。
教学过程中,尽量通过例题和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更多地引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高中数学 第三章 概率 3.2 古典概型(2)教案 苏教版必修3(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2 古典概型(2)教案苏教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2 古典概型(2)教案苏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数学第三章概率3.2 古典概型(2)教案苏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3.2 古典概型(2)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2.了解实际问题中基本事件的含义;3.能运用古典概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能用古典概型计算比较复杂的背景问题.教学难点:能用古典概型计算比较复杂的背景问题.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合作学习;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是什么?二、学生活动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关键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是:(1)判断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2)找出随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n;(3)计算P(A).三、数学运用1.例题.例1 有两颗正四面体的玩具,其四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下面做投郑这两颗正四面体玩具的试验,试写出:(1)试验的基本事件的总数;(2)事件“出现点数之和大于3”的概率;(3)事件出现点数相同的概率.探究:(1)该实验为古典概型吗?(2)怎样才能把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的个数准确写出?学生活动:(1)要满足古典概型的条件:有有限个基本事件,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2)学生们用枚举法、图表法写出实验的所有基本事件.建构数学:介绍树形图探究:(1)点数之和为质数的概率为多少?(2)点数之和为多少时,概率最大且概率是多少?例2 用3种不同颜色给图3-2—3中三个矩形随机涂色,每个矩形只涂一种颜色,求(1)三个矩形颜色都相同的概率;(2)三个矩形颜色都不同的概率.图问题:本题中基本事件的含义是什么?如何快速、准确的确定实验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口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两只白球和一只黑球,先摸出一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口袋,然后再摸出一只球,求“出现一只白球、一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学生活动:记白球为1,2号,黑球为3号,画出树形图,分析该实验有27个基本事件.变式:一次摸一只球,摸两次,求“出现一只白球、一只黑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例3与例3的变式有何区别?学生活动:例3中先摸出一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口袋,然后再摸出一只球,属于有序可重复类型,而变式中一次摸一只球,再摸一只球,属于有序不重复类型的问题.2.练习.(1)已知甲、乙、丙三人在3天节日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甲排在乙前面值班的概率是________.(2)已知集合{0,1,2,3,4}A =,,a A b A ∈∈;①求21y ax bx =++为一次 函数的概率;②求21y ax bx =++为二次函数的概率. (3)从标有1,2,3,4,5,6,7,8,9的9张纸片中任取2张,那么这2张纸片数字之积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4)口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一只白球和一只黑球,现依次有放回地随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四、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2.进一步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3.能运用古典概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苏教版高中数学必修三教案:32 古典概型(1)
3.2古典概型(1)泰州市蒋垛中学彭小红教学目标:1. 掌握基本事件的概念;2. 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3. 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教学重点:掌握古典概型这一模型.教学难点:如何判断一个实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教学方法:问题教学、合作学习、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则抽到的牌为红心的概率有多大?2.猜想两个实验的结果:(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该实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什么?(2)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的所有可能结果是什么?二、学生活动1.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抽到红心”这一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发现工作量较大且不够准确;2.(1)共有“抽到红心1”“抽到红心2”“抽到红心3”“抽到黑桃4”“抽到黑桃5”5种情况,由于是任意抽取的,可以认为出现这5种情况的可能性都相等;(2)6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 这6种情况的可能性都相等;三、建构数学1.介绍基本事件的概念,等可能基本事件的概念;2.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3.得出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公式:四、数学运用1.例题.例1有红心1,2,3和黑桃4,5这5张扑克牌,将其牌点向下置于桌上,现从中任意抽取2张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用枚举法,列举时要有序,要注意“不重不漏”)探究(1):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该实验为古典概型吗?(为什么对球进行编号?)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反)、(正,正)、(反,反)3个基本事件,对吗?学生活动:探究(1)如果不对球进行编号,一次摸出2只球可能有两白、一黑一白、两黑三种情况,“摸到两黑”与“摸到两白”的可能性相同;而事实上“摸到两白”的机会要比“摸到两黑”的机会大.记白球为1,2,3号,黑球为4,5号,通过枚举法发现有10个基本事件,而且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探究(2):抛掷一枚硬币2次,有(正,正)、(正,反)、(反,正)、(反,反)四个基本事件.(设计意图:加深对古典概型的特点之一等可能基本事件概念的理解.)例2 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2只球,则摸到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问题:在运用古典概型计算事件的概率时应当注意什么?①判断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②找出随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教师示范并总结用古典概型计算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步骤例3同时抛两颗骰子,观察向上的点数,问:(1)共有多少个不同的可能结果?(2)点数之和是6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3)点数之和是6的概率是多少?问题:如何准确的写出“同时抛两颗骰子”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学生活动:用课本第102页图3-2-2,可直观的列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问题:点数之和是3的倍数的可能结果有多少种?(介绍图表法)例4甲、乙两人作出拳游戏(锤子、剪刀、布),求:(1)平局的概率;(2)甲赢的概率;(3)乙赢的概率.设计意图: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的能力.2.练习.(1)一枚硬币连掷3次,只有一次出现正面的概率为_________.(2)在20瓶饮料中,有3瓶已过了保质期,从中任取1瓶,取到已过保质期的饮料的概率为_________..(3)第103页练习1,2.(4)从1,2,3,…,9这9个数字中任取2个数字,①2个数字都是奇数的概率为_________;②2个数字之和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五、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1.基本事件,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2.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以及注意事项;3.求基本事件总数常用的方法:列举法、图表法.。
高二数学:3.2(古典概型教学设计)教案 苏教版 教案
《古典概型》的教学设计一、内容和内容解析内容:古典概型的概念及概率计算公式。
内容解析:本节课是高中数学(必修3)第三章概率的第二节古典概型的第一课时,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了概率初步,在高中阶段学习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尚未学习排列组合的情况下进行教学的。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曾是概率论发展初期的主要研究对象,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它的引入,使我们可以解决一类随机事件(等可能事件)的概率,而且可以得到概率精确值,同时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
学好古典概型可以为其它概率的学习奠定基础,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并能够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本课题中古典概型是核心概念,但基本事件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它对学生正确认识与获得古典概型的概念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
基本事件概念中有如下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
古典概型概念中的核心是它的两个特征,(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尤其是特征(2),所以教学的重点不是“如何计算概率”,而是要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通过举出大量的古典概型的实例与数学模型使学生概括、理解、深化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及概率计算公式。
同时使学生初步能够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并能够合理利用随机、统计、化归、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有效解决有关的概率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目标:理解古典概型及其概率计算公式,并能计算有关随机事件的概率。
目标解析:1、借助掷硬币、骰子及例1的试验,使学生初步理解基本事件的两个特点,并由学生举例,通过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发现随机试验中出现的基本事件有等可能,也有不等可能的情形。
2、引导学生从具有等可能的基本事件的试验中概括出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
高中数学第3章概率3.2古典概型1教案苏教版必修3201710314124
3.2 古典概型 1整体设计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必修(数学3)第3章概率第二大节内容——3.2古典概型.我们可以把它分为2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学习古典概型的概念;第二课时主要是古典概型的运用,通过利用古典概型来解题进一步加深对概念及公式的理解,同时也激发学生对概率的热爱.第一个课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现有方块J 、Q 、K 和梅花A 、2共5张扑克牌,将这些牌正面向下摆放在桌面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试问抽到的牌为方块的概率为多少?”引导学生发现求此事件的概率,如果再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来求的话,既耗时又不精确.从而激发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引入古典概型(全称为:古典概率模型)的概念及特点.并围绕创设的问题情境,由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来得到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nm . 得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之后,我们通过例题教学与课堂练习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点,同时也进一步巩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在每个例题的讲解过程中,步步为营,注重学生的参与性.讲解完每个例题之后,由学生自己谈感受,总结得失.课堂练习主要由学生完成,教师适时作出适当的点拨.最后的课堂小结也让学生来参与,由他们自己来总结,更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与提高.三维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出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点,采用启发式、探究式教学.2.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点,会判断一个随机事件是否符合古典概型.3.通过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来求问题情境中概率,既耗时又不精确,所以必须找到方法来解决,从而探究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4.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会用列举法列举出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5.会利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来解决一些简单的概率问题,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勇于探索、坚持不懈的精神.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及特点.2.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的运用.教学难点:1.会判断一个随机事件是否符合古典概型.2.会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来解题.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设计思路一:(问题导入)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面的问题:现有方块J 、Q 、K 和梅花A 、2共5张扑克牌,将这些牌正面向下摆放在桌面上,现从中任意抽取一张,试问抽到的牌为方块的概率为多少?设计思路二:(实验感知)在课前,教师布置任务,以数学小组为单位,完成下面两个模拟试验:试验一: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分别记录“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2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汇总起来;试验二: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分别记录“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的次数,要求每个数学小组至少完成60次(最好是整十数),最后汇总起来.推进新课新知探究对于导入思路一:倘若进行大量重复试验,用“出现方块”这一事件的频率估计概率,不仅工作量大而且还不准确.因此我们不妨这样来解决:把“抽到方块”记为事件A ,那么事件A 相当于“抽到方块J”、“抽到方块Q”、“抽到方块K”这3种情况,而“抽到梅花”相当于“抽到梅花A”、“抽到梅花2” 这2种情况,由于是任意抽取的,因此,认为出现这5种情况的可能性都相等.当出现方块J 、Q 、K 这3种情形之一时,事件A 就发生,因而有P(A)=53. 在一次试验中可能出现的每一个基本结果称为基本事件(elementary event ).如在上面的问题中“抽到方块”即为一个基本事件.如果在一次试验中,每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都相同,则称这些基本事件为等可能基本事件.上面的问题有这样两个特点:(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即具有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即具有等可能性.我们将满足上述条件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倘若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nm . 对于导入思路二:在课上,学生展示模拟试验的操作方法和试验结果,并与同学交流活动感受.教师最后汇总方法、结果和感受,并提出问题.1.用模拟试验的方法来求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好不好?为什么?(不好,要求出某一随机事件的概率,需要进行大量的试验,并且求出来的结果是频率,而不是概率.)2.根据以前的学习,上述两个模拟试验的每个结果之间都有什么特点?(在试验一中随机事件只有两个,即“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并且它们都是互斥的,由于硬币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两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21; 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有六个,即“1点”“2点”“3点”“4点”“5点”和“6点”,并且它们都是互斥的,由于骰子质地是均匀的,因此出现六种随机事件的可能性相等,即它们的概率都是61.) 我们把上述试验中的随机事件称为基本事件,它是试验的每一个可能结果.基本事件有如下的两个特点:(1)任何两个基本事件是互斥的;(2)任何事件(除不可能事件)都可以表示成基本事件的和.特点(2)的理解:在试验一中,必然事件由基本事件“正面朝上”和“反面朝上”组成;在试验二中,随机事件“出现偶数点”可以由基本事件“2点”“4点”和“6点”共同组成.因此有:(1)试验中所有可能出现的基本事件只有有限个;(有限性)(2)每个基本事件出现的可能性相等.(等可能性)我们将满足上述条件的概率模型称为古典概型(classical probability model ) 在实验一中,出现正面朝上的概率与反面朝上的概率相等,即P (“正面朝上”)=P (“反面朝上”),P (“出现正面朝上”)=基本事件的总数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出现正面朝上”“21=. 在试验二中,出现各个点的概率相等,即P (“1点”)=P (“2点”)=P (“3点”)=P (“4点”)=P (“5点”)=P (“6点”),所以P (“1点”)=P (“2点”)=P (“3点”)=P (“4点”)=P (“5点”)=P (“6点”)=61. 进一步地,还可以计算这个试验中任何一个事件的概率,例如, P (“出现偶数点”)=P (“2点”)+P (“4点”)+P (“6点”)=2163616161==++, 即P (“出现偶数点”)=基本事件的总数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出现偶数点”“63=. 根据上述两则模拟试验,可以概括总结出,古典概型计算任何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为 P (A )=基本事件的总数所包含基本事件个数A . 因此有:如果一次试验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共有n 个,那么每一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发生的概率都是n 1.如果某个事件A 包含了其中m 个等可能基本事件,那么事件A 发生的概率为P(A)= nm . 应用示例思路1例1 为了考查玉米种子的发芽情况,在1号、2号、3号培养皿中各种一粒玉米种子,(1)列举全体等可能基本事件;(2)下列随机事件由哪些等可能基本事件组成.事件A :三粒都发芽;事件B :恰有两粒发芽;事件C :至少有一粒发芽.分析:根据实际问题,在正确理解等可能事件的含义的基础上来列举等可能事件,再根据所列举的等可能事件来确定某一个随机事件由哪些等可能事件组成.解:(1)按1号、2号、3号培养皿的顺序,玉米种子发芽的情况可能出现的结果有(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即1号培养皿有两种可能结果,对于1号培养皿的每种可能结果2号培养皿又有两种可能结果,对于1号、2号培养皿的每种可能结果,3号培养皿又有两种可能结果,所以共有2×2×2=8种不同的结果.因此全体等可能基本事件是:(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2)事件A 由一个基本事件组成即(发芽,发芽,发芽),事件B 由3个基本事件组成即(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发芽),事件C 由7个基本事件组成即(发芽,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发芽,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不发芽),(不发芽,不发芽,发芽).点评:(1)枚举法是一种重要的计数方法,在用枚举法计数时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重复不遗漏;(2)正确理解等可能事件的意义,能够正确地将某一个事件分解成等可能基本事件是解决古典概型问题的关键.例2 一只口袋内装有大小相同的5只球,其中3只白球,2只黑球,从中一次摸出两只球.(1)共有多少个基本事件?(2)摸出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多少?分析:可以用枚举法找出所有的等可能基本事件.解:(1)分别记白球为1,2,3号,黑球为4,5号,从中摸出2只球,有如下基本事件〔摸到1,2号球用有序实数对(1,2)表示〕:(1,2),(1,3),(1,4),(1,5),(2,3),(2,4),(2,5),(3,4),(3,5),(4,5),因此,共有10个基本事件.(2)记事件A=“摸出的两只球都是白球”,(1)中的10个基本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相同,事件A 包含了3个基本事件,即(1,2),(1,3),(2,3),如下图所示,根据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可得:P(A)=103.答:(1)共有10个基本事件;(2)摸出的两只球都是白球的概率是103. 点评:运用枚举法列举构成各个事件的基本事件是直接有效的方法,我们必须掌握这种方法,在运用枚举法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例3 豌豆的高矮性状的遗传由其一对基因决定,其中决定高的基因记为D ,决定矮的基因记为d ,则杂交所得第一子代的一对基因为Dd.若第二子代的D ,d 基因的遗传是等可能的,求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只要有基因D 则其就是高茎,只有两个基因全是d 时,才显现矮茎).分析:由于第二子代的D ,d 基因的遗传是等可能的,所以可以将各种可能的遗传情形都枚举出来:解:Dd 与Dd 的搭配方式有4种:DD ,Dd , dD ,dd ,即总共有4个等可能基本事件;其中只有第四种“dd”1种表现为矮茎,即事件“第二子代为高茎”共包含了3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故事件“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为43=75%. 答:第二子代为高茎的概率为75%.点评:应用枚举法时也可以用树形图来列举出所有的基本事件.例4 单选题是标准化考试中常用的题型,一般是从A ,B ,C ,D 四个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如果考生掌握了考查的内容,他可以选择唯一正确的答案.假设考生不会做,他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问他答对的概率是多少?分析: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即讨论这个问题什么情况下可以看成古典概型.如果考生掌握或者掌握了部分考查内容,这都不满足古典概型的第2个条件——等可能性,因此,只有在假定考生不会做,随机地选择了一个答案的情况下,才可以化为古典概型.解:这是一个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可能结果只有4个:选择A 、选择B 、选择C 、选择D ,即基本事件共有4个,考生随机地选择一个答案是选择A ,B ,C ,D 的可能性是相等的.从而由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得: P(“答对”)=基本事件的总数数所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答对”“=41=0.25.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判断随机事件是否适合古典概型,如果是古典概型则运用古典概型概率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例5 现有一批产品共有10件,其中8件为正品,2件为次品.(1)如果从中取出一件,然后放回,再取一件,求连续3次取出的都是正品的概率;(2)如果从中一次取3件,求3件都是正品的概率.分析:(1)为返回抽样;(2)为不返回抽样.解:(1)有放回地抽取3次,按抽取顺序(x,y,z )记录结果,则x,y,z 都有10种可能,所以试验结果有10×10×10=103种;设事件A 为“连续3次都取正品”,则包含的基本事件共有8×8×8=83种,因此,P(A)= 33108=0.512. (2)可以看作不放回抽样3次,顺序不同,基本事件不同,按抽取顺序记录(x,y,z ),则x 有10种可能,y 有9种可能,z 有8种可能,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为10×9×8=720种.设事件B 为“3件都是正品”,则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为8×7×6=336, 所以P(B)= 720336≈0.467. 点评:关于不放回抽样,计算基本事件个数时,既可以看作是有顺序的,也可以看作是无顺序的,其结果是一样的,但不论选择哪一种方式,观察的角度必须一致,否则会导致错误.对于问题(2)还可以有如下解法:看作不放回3次无顺序抽样,先按抽取顺序(x,y,z )记录结果,则x 有10种可能,y 有9种可能,z 有8种可能,但(x,y,z ),(x,z,y ),(y,x,z ),(y,z,x ),(z,x,y ),(z,y,x ),是相同的,所以试验的所有结果有10×9×8÷6=120,按同样的方法,事件B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为8×7×6÷6=56,因此P(B)= 12056≈0.467. 思路2例1 有5段线段,它们的长度分别为2,4,6,8,10,从中任取三段,能构成三角形的概率是( )103.51.52.203.D C B A 分析:用枚举法将从5段线段中任取三段的等可能基本事件列举出来,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来确定事件“任取三段线段能构成三角形”的等可能基本事件数.从5段长度分别为2,4,6,8,10的线段任取三段共有(2,4,6),(2,4,8),(2,4,10),(2,6,8),(2,6,10),(2,8,10),(4,6,8),(4,6,10),(4,8,10)(6,8,10)等10种情况,即共有10个等可能基本事件,能够构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能够作为三角形三边的线段长为(4,6,8),(4,8,10),(6,8,10)三种,即事件A“能够构成三角形”含有3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所以有P(A)=103. 答案:D点评:根据概率的计算公式P(A)=nm ,必须要解决m,n 的值是多少的问题,这可以运用枚举法来解决;对于本题运用枚举法时还可以有如下方法:因为任取三个数后剩下两个数,因此取三个数与取两个数的情况是相同的,因此只要列举取两个数的情况,如下:(2,4),(2,6),(2,8),(2,10),(4,6),(4,8),(4,10),(6,8),(6,10),(8,10),共10种情况,共有10个等可能基本事件,能够构成三角形必须满足“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因此能够作为三角形三边的线段长为(4,6,8),(4,8,10),(6,8,10)三种,即事件A“能够构成三角形”含有3个等可能基本事件,所以有P(A)= 103. 例2 掷一颗骰子,观察掷出的点数,求掷得奇数点的概率.分析:掷骰子有6个基本事件,具有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因此是古典概型.解: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共有6个,即(出现1点)、(出现2点)……(出现6点),所以基本事件数n=6,事件A=(掷得奇数点)=(出现1点,出现3点,出现5点),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m=3.所以,P (A )=5.02163===n m . 点评:利用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时应注意两点:(1)所有的基本事件必须是互斥的;(2)m 为事件A 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求m 值时,要做到不重复不遗漏.例3 从含有两件正品a 1,a 2和一件次品b 1的三件产品中,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求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的概率.分析:将符合“每次任取一件,每次取出后不放回,连续取两次”的所有结果一一列举出来,就得到等可能基本事件的总数,用同样的方法得到符合“取出的两件产品中恰有一件次品”所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就可以得到本题的解答.解:每次取出一个,取后不放回地连续取两次,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有6个,即(a 1,a 2),(a 1,b 2),(a 2,a 1),(a 2,b 1),(b 1,a 1),(b 2,a 2).其中小括号内左边的字母表示第1次取出的产品,右边的字母表示第2次取出的产品用A 表示“取出的两种中,恰好有一件次品”这一事件,则A=[(a 1,b 1),(a 2,b 1),(b 1,a 1),(b 1,a 2)].事件A 由4个基本事件组成,因而,P (A )=3264=. 点评:本题是不放回问题,注意与有放回问题的区别.例4 袋中有红、白色球各一个,有放回地抽三次,写出所有基本事件的全集,并计算下列事件的概率:(1)三次颜色恰有两次同色;(2)三次颜色全相同;(3)三次抽取的红球多于白球.分析:运用枚举法列出基本事件总数,然后再计算某个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总数.解:每个基本事件为(x,y,z),其中x,y,z 分别取红、白球,全集U={(红,红,红),(红,红,白),(红,白,红),(白,红,红),(白,白,红),(白,红,白),(红,白,白),(白,白,白)},从而n=8.(1)记事件A 为“三次颜色恰有两次同色”,因为A 中含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6, 所以P(A)=75.086==n m ; (2)记事件B 为“三次颜色全相同”,因为B 中含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2, 所以P(B)=25.082==n m ; (3)记事件C 为“三次抽取的红球多于白球”,因为C 中含有基本事件的个数m=4, 所以P(C)=5.084==n m . 点评:对于第(3)小题,因为三次取球,红、白色球的个数必定不相等,故红球多于白球与白球多于红球的概率相等,都是0.5.例5 在一个口袋中装有10个标有1到10这十个整数的小球,从口袋中任意取出一个小球,记下它的标号x ,然后第二次再从口袋中任意取出一个小球,记下它的标号y ,试求:(1)x+y 是10的倍数的概率;(2)xy 是3的倍数的概率.分析:运用枚举法列出基本事件总数以及某一个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数.解:先后两次取出小球,第一次取出的小球有10种不同的结果,第二次取出的小球也有10种不同的结果,而且对于第一次的每一个结果第二次有10种结果与它对应,所以先后两次取出小球共有10×10=100个不同的结果,故基本事件个数是100个.(1)因为x+y 是10的倍数,它包含下列情况:(1,9),(2,8),(3,7),(4,6),(5,5),(6,4),(7,3),(8,2),(9,1),(10,10)共10种基本事件,因此所求事件“x+y 是10的倍数”的概率P=10010=0.1. (2)因为xy 是3的倍数,所以x 是3的倍数或y 是3的倍数,又1到10这十个数可以分为是3的倍数和不是3的倍数两类,记A={3,6,9},B={1,2,4,5,7,8,10},当x∈A,y∈B 时,xy 是3的倍数共有3×7=21种,当y∈A,x∈B 时,xy 是3的倍数也有3×7=21种,当x∈A,y∈A 时,xy 是3的倍数共有3×3=9种,因此所求事件“xy 是3的倍数”的概率P=1005110092121=++=0.51. 答:(1)x+y 是10的倍数的概率为0.1;(2)xy 是3的倍数的概率为0.51.点评:运用等可能事件的概率公式时,一定要将基本事件总数和满足条件的事件总数求正确,枚举法和分类讨论是解决这类问题行之有效的常用方法.知能训练1.先后抛掷两枚均匀的硬币,出现一枚正面、一枚反面的概率是( )1.21.31.41.D C B A2.在所有的两位数中,任取一个数,则这个数能被2或3整除的概率为( ) 21.54.32.65.D C B A 3.从甲、乙、丙、丁四人中选3人作代表参加某个会议,则甲一定当选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 .4.有4个房间安排3个人住宿,每个人可以住进任一房间,且住进房间是等可能的,求:(1)事件“指定的3个房间各有1人”的概率;(2)事件“第1号房间有1人,第2号房间有2人”的概率.(每个房间最多可以住3人)解答:1.C2.B3.从四人中选出3人共有4种等可能结果(甲,乙,丙),(甲,乙,丁) ,(甲,丙,丁) ,(乙,丙,丁),其中甲一定当选的有3种,故甲一定当选的概率为P=43=0.75. 4.(1)运用枚举法可得基本事件总数是43,记“指定的3个房间各有1人”为事件A ,则A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2=6个,所以P(A)= 323463=. (2) 记“第1号房间有1人,第2号房间有2人”为事件B ,则B 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数为3个,所以P(B)= 643433=. 课堂小结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而用进行大量重复试验来估计事件的概率,既麻烦又不准确,因此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我们可以构造出计算事件概率的通用方法,从而直接得到概率的准确值.就是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来计算相应事件的概率,比较简单.运用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计算事件的概率时,一定要验证该试验中所构造的基本事件是否满足古典概型的第二个条件,即每个结果出现是等可能的,否则计算出的概率将是错误的.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即画树形图的方法来得到基本事件的个数,可以帮助我们大大简化计算量,而且还很直观.尤其是树形图可以帮助我们来枚举随机试验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不容易遗漏.作业课本习题3.2 1~5.设计感想根据本课时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引导发现和归纳概括相结合的教学方法,通过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等教学过程,观察对比、概括归纳古典概型的概念及其概率公式,再通过具体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充分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使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景中,通过观察、类比、思考、探究、概括、归纳和动手尝试相结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维能力,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增强锲而不舍的求学精神.本节课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经历思考交流概括归纳后得出古典概型的概念,由两个问题的提出进一步加深对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的理解;再通过学生观察类比推导出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这一过程能够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解决概率的计算上,鼓励学生尝试枚举和画出树形图,让学生感受求基本事件个数的一般方法,从而化解由于没有学习排列组合而学习概率这一教学困惑.。
高中数学第三章古典概型 教案必修三 教案
北京七中教案纸No.1
教学过程设计 2
教学过程3
观察类比推导公式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是圆面内所有的点,试验
的所有可能结果数是无限的,虽然每一个试验结果
出现的“可能性相同”,但这个试验不满足古典概型
的第一个条件。
(2)如图,某同学随机地向一靶心进行射击,这
一试验的结果只有有限个:命中10环、命中9
环……命中1环和不中环。
你认为这是古典概型
吗?为什么?
不是古典概型,因为试验的所有可能结果只有11
引导学生利用互
斥事件概率的加
法公式计算
教学过程6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2020高中数学 3.2.1古典概型教学设计 新人教A版必修3
课题:3.2.1 古典概型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内容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A版》必修三第三章中的第3.2.1节古典概型,它安排在随机事件的概率之后,几何概型之前。
古典概型是一种特殊的数学模型,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概率模型,它的引入避免了大量的重复试验,而且得到的是概率准确值,同时古典概型也是后面学习其它概率的基础。
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学习概率必不可少的内容,同时有利于理解概率的概念,能解释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也有利于计算一些事件的概率,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所以在概率论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
本节教材主要是学习古典概型,教学安排是2课时,本节是第一课时。
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生活中的实例与数学模型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和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通过具体的实例来推导古典概型下的概率公式,并通过当堂练习和典型例题加以引申,让学生初步学会把一些实际问题转化为古典概型问题。
二.学情分析教学进行时,在数学必修三学习了“算法案例”和“统计”之后,进入了第三章“概率”的学习.学生在学习了随机事件的概率,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的基础上,得到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思想和方法,并通过用概率知识澄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错误认识,加深了对概率意义的正确理解,概率的基本性质、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等知识的学习又为简化概率的计算提供依据.通过试验和观察的方法,虽然可以得到一些事件的概率估计:如抛硬币试验,但是这种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耗时多,并且得到的仅是概率的近似值,有没有更方便、更有效、更精确的计算概率的方法呢?古典概型的知识构建顺应的是学生内在的认知需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教学设计思路1.设计理念概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让学生理解概率的意义和概率的思想,学会用概率知识解释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古典概型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概率模型,一方面有着其独有的特征,必须准确理解严格把握;另一方面,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应用非常广泛,充满着问题解决的情景.故本课采用探究式教学,重点是古典概型的概念教学,创设适当的问题情景,引发必要的认知冲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再设计,构建一个反映数学内在发展逻辑、符合学生数学认知规律的概念体系,呈现概念的来龙去脉,揭示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突出概念的核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归纳、尝试、体验,亲历概念的生成,从浅入深,逐步加深对古典概型本质的理解,掌握研究途径,领悟思想方法,用问题引导思维,以活动培养能力.2.设计重点概念的动态生成.灵活创设情景,主动“创造”知识,有效提升能力.3.难点突破古典概型的特征,实验结果的有限性和等可能性.四、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正确理解基本事件的概念,准确求出基本事件及其个数;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正确理解古典概型的两个特点;推导和掌握古典概型的概率计算公式,体现了化归的重要思想,会用列举法计算一些随机事件所含的基本事件数及其事件发生的概率,学会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概率的计算问题。
高中数学《3.2 古典概型(2)》教案 新人教A版必修3
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一数学《3.2 古典概型(2)》教案新人教A版必修3一、内容和内容解析本节课的内容是介绍利用计算器产生取整数值的随机数的方法,让学生初步学会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统计软件Excel来产生随机(整数值)数。
它是在学生学习了随机事件、频率、概率的意义和性质以及用概率解决实际问题和古典概型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用频率估计概率思想,同时也是为了更广泛、高效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而新增的内容。
计算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除了用古典概率的公式来计算事件发生的概率以外,还可以通过做试验或者用计算器、计算机模拟试验等方法产生随机数,从而得到事件发生的频率,以此来近似估计概率。
产生(整数值)随机数的方法有两种(1)是由试验产生的随机数,例如我们要产生1~25之间的随机整数,我们把25个大小形状等均相同的小球分别标上1,2,3, (24)25,放入一个袋中,把它们充分搅拌,然后从中摸出一个球,这个球上的数就是随机数。
它的优点在于真正体现了随机性,缺点在于如果随机数的量很大,统计起来速度就会太慢;(2)是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它的优点在于统计方便、速度快,缺点在于,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是根据确定的算法产生的,具有周期性(周期很长),具有类似随机数的性质,但并不是真正的随机数,是伪随机数。
教学中将结合具体实例,让学生了解随机数在一些随机模拟方法中的作用,加深对随机现象的理解,然后通过计算器(机)模拟估计古典概型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建立非古典概型题求解。
用模拟方法来估计某些随机事件发生概率的必要性:通过大量重复试验,用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来估计其概率,但人工进行试验费时、费力,并且有时很难实现。
这部分内容是新增加的内容,是随机模拟中较简单、易操作的部分,所以要求每个学生会操作。
利用古典概型产生的随机数是取整数值的随机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随机数的概念,运用随机模拟的方法得到事件发生的频率,以此来近似估计概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2古典概型(2)
泰州市蒋垛中学彭小红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两大特点:有限性、等可能性;
2.了解实际问题中基本事件的含义;
3.能运用古典概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能用古典概型计算比较复杂的背景问题.
教学难点:
能用古典概型计算比较复杂的背景问题.
教学方法:
问题教学;合作学习;讲解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问题情境
如何判断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是什么?
二、学生活动
一个试验是否为古典概型,关键在于这个试验是否具有古典概型的两个特征:有限性和等可能性;
古典概型的解题步骤是:
(1)判断概率模型是否为古典概型;
(2)找出随机事件A中包含的基本事件的个数m和试验中基本事件的总数n;
(3)计算P(A).
三、数学运用
1.例题.
学生活动:例3中先摸出一只球,记下颜色后放回口袋,然后再摸出一只球,属于有序可重复类型,而变式中一次摸一只球,再摸一只球,属于有序不重复类型的问题.
2.练习.
(1)已知甲、乙、丙三人在3天节日中值班,每人值班一天,那么甲排在乙前面值班的概率是________.
(2)已知集合{0,1,2,3,4}A =,,a A b A ∈∈;①求21y ax bx =++为一次 函数的概率;②求21y ax bx =++为二次函数的概率.
(3)从标有1,2,3,4,5,6,7,8,9的9张纸片中任取2张,那么这2 张纸片数字之 积为偶数的概率为_________.
(4)口袋中有形状、大小都相同的一只白球和一只黑球,现依次有放回地随 机摸取3次,每次摸取一个球. 一共有多少种不同的结果?请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
四、要点归纳与方法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进一步理解古典概型的概念和特点;
2.进一步掌握古典概型的计算公式;
3.能运用古典概型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