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 区域经济发展 课后练习一及详解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含解析)-学习文档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题组1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2019浙江文综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
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
完成1~2题。
1.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②增加耕地面积③增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变耕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1.B 2.B 第1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故选B。
第2题,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措施。
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已经很少。
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
故选B。
(2019海南地理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下图)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
据此完成3~4题。
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4.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解析:3.A 4.D 第3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
只有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前收获,因此只有A项正确。
第4题,无论什么品种的棉花都需要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品种(彩色棉和有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有D项符合题意。
高中地理考点14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2021学年)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1练习新人教版必修1的全部内容。
考点14 区域经济发展一、选择题(2012·海南文综·T16~18·9分)图中甲地出产的小枣因核小肉厚、含糖量高而成为优质红枣品种。
据此完成1~3题。
1。
甲地因地制宜种植该品种枣树,主要是因为其( )A.耐旱ﻩB.耐涝ﻩ C。
抗病虫害ﻩD。
占耕地少2。
对甲地枣树生长威胁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 )A.干旱ﻩB.洪涝ﻩC。
台风ﻩ D.冻害3。
甲地小枣品质优良,主要是因为该地( )A.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B。
气温日较差小,降水多C.降水少,地形平坦ﻩD。
绿洲广布,土壤肥沃【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组关键抓住以下三点:(1)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确定当地的气候特征.(2)甲地的年降水量少于150mm。
(3)甲地海拔高于2 000m。
【解析】1选A,2选D,3选A.第1题,根据图中甲地的经纬度位置和年等降水量线,可以确定其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少于150mm,所以该品种枣树比较耐旱。
第2题,甲地纬度较高,而且海拔大于2 000m,所以冬季的低温容易对枣树形成冻害。
第3题,甲地位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少,光照强,气温日较差大,这是发展农业的有利因素。
(2012·新课标全国卷•T1~3•12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飞速发展,耕地不断被挤占.但2004年以来,我国粮食总产量仍连续增长。
2022版新高考地理总复习真题专题--专题十六 区域经济发展(解析版)
2022版新高考总复习--专题十六区域经济发展—五年高考—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巢湖平原某地人多地少,原来种植双季稻,越冬作物以油菜为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机械化的普及和青壮年劳动力外出务工,这里多种植单季稻,收割后多不经翻耕播种收益较低的越冬作物小麦。
下图为该地收割水稻后播种了小麦的农田景观,其中浅色的为稻茬。
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2020课标Ⅱ,3,4分)在收割水稻后的农田中播种小麦,需在田地中打沟(如上图)。
打沟主要是为了( )A.灌溉B.排水C.防虫害D.通风答案 B2.(2020课标Ⅱ,4,4分)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B.减少水土流失C.降低生产成本D.减少蒸发答案 C3.(2020课标Ⅱ,5,4分)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B.复种指数提高C.田间管理精细化D.种田大户增多答案 D我国粮食产量自2004年以来连续16年增长,有效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
下图为“我国不同区域三个年份粮食产量占比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4.(2020江苏单科,17,2分)下列区域中,对我国粮食安全贡献不断增大的是( )A.华北平原B.东北区C.西南区D.东南沿海区答案 B5.(2020江苏单科,18,2分)制约蒙新区粮食生产地位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资源B.水资源C.经营规模D.机械化水平答案 B随着工业化、城市化推进,桑蚕产业由长江中下游和珠三角地区逐渐西移。
2005年以来,广西蚕茧产量稳居全国首位,桑蚕业助推35个石漠化贫困县脱贫致富。
下图为“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6.(2020江苏单科,21,3分)广西发展桑蚕业得益于(双选)( )A.土壤肥力高,桑叶生长快B.热量条件好,结茧次数多C.地表水资源多,桑枝萌叶多D.土地资源丰富,宜桑面积广答案BD7.(2020江苏单科,22,3分)广西桑蚕业平怀模式的优势有(双选)( )A.桑下种薯,延长了产业链B.桑枝育菇,发展多种经营C.薯、丝加工,增加附加值D.菌基回田,提高土地利用率答案BC我国西北地区盛产苹果、梨、红枣、核桃等特色农产品,电商企业从西北地区采购农产品在中、东部地区进行加工、包装,并在网上大量销售。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
区域经济学各章习题及答案《区域经济学》习题集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区域2、经济区域3、区位4、经济区位5、集聚经济1、经济活动相对独立,内部联系紧密而较为完整,具备特定功能的地域空间。
2、是人的经济活动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
4、某一经济体为其社会经济活动所占有的场所。
它强调由地理坐标(空间位置)所标识的经济利益差别。
5、若干个企业集中于一个地点,能为各个企业带来成本节约等经济利益。
(各种经济活动在地理上相对集中所产生的相对节约)二、简答题1.区域的特征2.区域经济学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基础3.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4.区域经济学的酝酿、兴起与发展过程5.自然禀赋的差异性包括哪些因素?1.地域性、开放性、独立性。
2.自然禀赋的差异性,经济活动的极化性,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
3.是研究区域经济活动的自组织和区际经济联系,以及与此相关的区域决策的科学。
4.酝酿于上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
凯恩斯主义所倡导的国家干预使一些学者比较系统地提供了区域开发的理论方法。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区域经济学研究通过参加区域开发与规划实践比较系统地建立了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
上世纪80年代以后,区域经济学有了很大发展,主要表现在新理论的创建与实践、区域经济发展与协调、运用最新科技手段上。
5.包括自然条件的不同性、资源的稀缺性,生产要素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不完全流动性。
三、对错题(判断对错,并改错)1.市场力的作用倾向于缩小地区间的差别。
()2.区域经济学是“区域”与“经济”的简单叠加。
()3.从布局层次上看,区位论属于宏观范围,区域经济学则属于微观范围。
()4.强调经济活动区位以及空间组织是区域经济研究对象之一。
()5.自然禀赋的差异和空间距离的不可灭性是区域差异的基础。
()1.ד缩小”改为“扩大”2.ד是”改为“不是”3.ד宏观”改为“微观”,“微观”改为“宏观”4.√5.√四、论述题(要点)1.目前国内外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涉及哪些?2.有关区域经济学研究对象的观点主要有哪几种?3.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新进展。
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含解析
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练好题·考点自测[2020广东惠州第二次调研]丹麦农业高度现代化,家庭农场与农业合作社历史悠久。
家庭农场专注于种植、养殖等直接生产活动;农业合作社专注于流通、营销,后来发展到培育良种、打造品牌、加工增值和拓展市场,形成农业—食品产业体系,实现“抱团销售”。
据此完成1-3题。
1.农业合作社的产生,主要是因为家庭农场()①地理位置偏僻②生产规模较小③生产经营分散④机械化水平高A。
①②B。
②③C.②④D。
③④2.农业合作社数量减少而规模扩大,主要是因为()A.农业技术进步B。
劳动成本上升C.农场规模扩大D。
市场竞争加剧3。
丹麦农业能持续发展,主要得益于()A.产研销一体化B.农场历史悠久C。
欧盟市场广阔D.国家政策扶持[2017海南地理卷,3—4,6分]云南元阳位于横断山地南部,当地著名的哈尼梯田是世界文化遗产.哈尼族人民种植的红米稻是经过长期耕种、筛选的特色品种,稻米色泽暗红,富含多种营养元素,品质优良。
1980年以后,为了提高粮食产量,当地逐渐推广种植杂交水稻。
下图示意目前当地三种发展类型村落的农作物种植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1980年以后,当地红米稻面积逐渐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种植红米稻()A。
技术要求高B。
劳动力投入大C.种子成本高D。
单位面积产量低5。
乙类村红米稻种植规模较大的主要目的是()A。
提供粮食深加工原料B。
开发特色旅游产品C。
建设特色商品粮基地D。
满足村民膳食需要6.[2020四川攀枝花期中,2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陇南大红袍花椒是著名的花椒品种,主要产于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椒粒色红油重、粒大饱满、香味浓郁、麻味醇厚,是重要的烹饪调料和药材.陇南大红袍花椒树为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喜光、耐寒、耐旱、抗病能力强,不耐涝,短期积水可致死亡。
陇南市地处甘肃东南部,境内峰峦叠嶂,沟壑纵横.当地椒农积极推广“树上花椒"和“树下辣椒”的“双椒”套种生产模式,使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
区域经济学作业1、2、3、4及答案
作业1一:名词解释1、区域经济:是一个系统的概念,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外部的国际影响、政府行炎、区际互动三方面和区域内部影响经济发展的诸要素。
2、经济区域:是人的经济活动所造成的、围绕经济中心而客观存在的、具有特定地域构成要素并且不可无限分割的经济社会综合体。
3、新区域经济观:知识经济的显现,给区域经济的发展注入许多新概念、新特点和新观念。
同时,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催生了许多不同特点、不同规模和不同地区性质的区域经济组织。
因此,21世纪的区域经济学应有新的区域经济观。
4、国际区域经济:当代世界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国际一体化。
在国际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日益加强。
作为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产物,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形式在世界经济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5、欧洲联盟:最早是由法国联办德国、意大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六国于1957年3月签订《罗马条约》,并于1958年元旦成立的,最早称为欧洲共同体。
6、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地理上邻近的国家或地区,为了维护共同的经济利益和加强经济联系与合作相互间通过契约和协定,在区域内步消除成员国间的贸易壁垒,进而协调成员国间的社会经济政策,形成一个跨越国界的商品,资本,人员和劳务等自由流通的统一的经济区域的过程.7、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立于1989年,成立之初是由12个亚太国家和地区组成的一个非正式论坛组织,后来发展为一支推动全球自由贸易的重要力量。
二、问答1、从五个层次上阐述新区域经济观?:答:(1)突破了传统区域经济学的理论观念;(2)新的区域经济学不仅扩大了它的研究范围和层次,而且丰富和修正了区域经济学的一系列理论和方法;(3)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是人类进入21世纪所选择的最佳区域经济模式,它为人类科学技术的发明、发现和创造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提供了极好的区域经济环境,所以人们把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的创立视作人类20世纪末的伟大创举。
地理:“区域经济发展”练习与解析(人教版)
区域经济发展练习与解析一、选择题读局部地区水系图,回答1~3题。
1.甲地的自然带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温带落叶阔叶林带C.亚寒带针叶林带D.亚热带常绿针叶林带2.乙地的农业生产主要是发展()A.水田种植业B.旱地耕作业C.草原畜牧业D.山地畜牧业3.甲、乙两地自然带呈现出的地域分异规律是()A.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B.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C.山地垂直地域分异D.非地带性因素解析:解题的关键是确定甲是松嫩平原,乙为内蒙古高原的一部分。
答案:1.B 2.C 3.B读右图,回答4~6题。
4.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A.引入灌溉水源B.增加土壤肥力C.平整土地D.排水解析:选D。
可通过图中所示区域以及河流、沼泽、经纬度等信息,确定P平原为三江平原,是中国最大的沼泽区,在土地利用上,沼泽地水分过多,因此开垦时应先排水。
5.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
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A.热量条件B.土壤条件C.降水条件D.光照条件解析:选A。
三江平原位于较高纬度地区,气温低,发展粮食生产的热量不足,只能满足作物一年一熟生长的需要。
6.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A.天然林B.水源C.湿地D.草场解析:选C。
沼泽是东北陆地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是蓄水池,也是水源池,对调节气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
因此,应该在此地停止开垦湿地。
(2010年广东佛山市模拟)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
读图回答7~8题。
7.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②地广人稀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④地势平坦⑤土壤肥沃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8.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①劳动力充足②机械化程度高③市场广大④复种指数高⑤交通运输便利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解析: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都地处较高纬度而热量条件相对较差,都可以算是地广人稀的地区,但这不是有利于生长的自然条件而是商品率高、规模大的主要原因;我国东北是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是其气候特点,美国玉米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也是夏季降水较丰富,有较好的灌溉条件;两地都是平原地形、世界黑土分布区,故两地共同有利的自然条件是③④⑤。
【2021高考地理最新习题】区域经济发展含解析
区域经济发展(2021·湖南郴州第二次质检)瑞士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在陡峭的石坡上用石头垒成一道道石墙,在上面堆积土壤,建成一道道梯田,梯田脚下是波光粼粼的莱蒙湖,对岸是连绵起伏的阿尔卑斯山。
充足的阳光和湿润的气候使这里成为瑞士著名的葡萄酒产地。
下左图为“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景观图”和“瑞士主要河流与山脉分布图(右图)”。
据此完成1~2题。
1. 德萨雷梯田式葡萄园位于图中的()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2. 德萨雷葡萄园的梯田耕种方式有利于()A. 增大田间温差B. 抑制杂草生长C. 增加光照强度D. 保持梯田水肥(2021·全国百强名校领军考试)“好粮卖好价、好米出好品”。
在素有“北大仓”之称的黑龙江省,正加速推进农业市场化转型,农民出现了从“种得好”到“销得好”的转变,企业出现了从“小散乱”到“高精尖”的转变。
2019 年哈尔滨某公司抓住“鲜米”做文章,该公司实行定制化服务,在稻谷储藏、加工、包装、配送等环节保证“新鲜”,确保水稻脱壳后的“鲜米”在90小时内送到客户餐桌上。
据此完成3~5题。
3.我国黑龙江多“好米”的主要自然原因是()①光热丰富②土壤肥沃、面积广③生长周期长,病虫害少. ④降水多,水源充足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4.以前黑龙江省好粮卖低价的主要原因是()①生产成本高②产业链条短③交通运输不便④销售渠道单一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5.“鲜米”营销的成功主要依赖于()A.技术B.交通C.政策D.质量(2021·四川名校联考)2020年9月24日上午,中国(安徽)自由贸易试验区正式揭牌。
安徽自贸试验区的实施范围119.86 平方千米,涵盖三个片区:合肥片区64.95平方千米,芜湖片区35平方千米,蚌埠片区19.91平方千米。
安徽自贸区将聚焦合肥、芜湖、蚌埠三个片区各自的特色和重点产业,探索形成片区联动、协同高效、竞相发展的新模式。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练习 (含答案解析)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区域经济发展模拟创新题一、选择题(2016·山东省实验中学高三第三次诊断)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的比值。
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1~2题。
1.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A B C D2.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
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D.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2016·河北唐山统考)下图为京津冀城市一体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3~4题。
3.在一体化背景下,天津应成为()A.知识型区域B.加工型区域C.资源型区域D.贸易型区域4.同京津相比,河北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区位条件是()A.人才密集B.交通便利C.地价便宜D.市场广大(2016·宁夏银川一中期末)枸杞是宁夏五宝之一,宁夏境内的中宁县是我国著名的枸杞之乡,已经有600多年的种植历史。
中宁地区土壤碱性重,昼夜温差大,这样的自然条件适合枸杞的生长。
回答5~6题。
5.该地区枸杞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有()①科技创新,培育优质品种②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③水源充足,黑土肥沃④昼夜温差大,养分积累多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6.该地区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生态问题有()①坡地开荒导致水蚀严重②过度开垦导致土地荒漠化③不合理灌溉导致土壤盐碱化④农业结构调整导致酸雨增加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二、非选择题7.(2016·福建省漳州八校高三2月联考)根据下列材料,完成(1)~(3)题。
材料一:图1为陕西省某区域略图。
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
这里人口密集,且贫困人口多,是扶贫开发重点区。
【高效课堂】课时精练:必修3第4章 区域经济发展(含详细答案) (1)
第四章区域经济发展第一讲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72分)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单位:mm),完成1、2题。
1.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①农牧活动②距海远近③季风风向④纬度位置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相关的资源有()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009·汕头模拟)冻土分为季节冻土和多年冻土。
冬天寒冰冻结,夏天全部融化的岩土称为季节冻土,包括季节冻结层和季节融化层,读图回答3、4题。
季节冻结与融化深度随纬度和海拔的变化示意图3.根据图示,季节冻土的分布特点是()A.季节冻结层水平分布的范围小B.随着纬度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增加C.季节冻结层多分布在极地附近D.随着海拔的升高,季节融化层厚度降低4.我国东北地区季节冻土冻结和融化的规律是()A.季节冻结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B.季节融化层每年6月开始产生C.季节冻结层每年10月达到最大厚度D.季节融化层每年10月达到最大厚度读下表关于东北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资料,结合有关知识完成5、6题。
5.东北地区粮食单位面积产量较长江三角洲低的原因主要有()①水热条件组合较差②农业科技水平较低、传统经验丰富③农业投入不足④人均耕地面积较大、粗放经营⑤土壤差异⑥生产习惯差异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①③④D.①②④⑤6.长江三角洲粮食生产商品率较东北地区低是因为()①水网稠密,耕地破碎,生产规模较小,机械化程度较低②人口密集,人均耕地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③农业投入不足④土壤条件较差A.①②③B.③④C.①②D.①②③④(创新题)读东北地区河流封冻等日数线分布图,回答7~9题。
7.造成M、P两地河流封冻日数差异的主要因素是()①海拔高低②冬季风的影响强度③水流速度④纬度位置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8.松花江防汛部门,密切注意P河段冰情,应采取的合理手段是()A.利用GPS技术,分析河流未来封冻情况B.利用GIS技术,定位冰块的流淌速度C.利用RS技术,确定封冻河段D.利用数字地球,虚拟河流封冻9.右图中能反映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影响的是()A.对区域发展条件的影响B.对区域发展方向的影响C.对区域发展水平的影响D.对区域发展潜力的影响(2009·上海模拟)旱涝、盐碱和风沙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的三大障碍,这些障碍的形成与黄淮海平原的自然环境和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活动有关,据此回答10~12题。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含解析)
高中地理一轮复习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练习含解析)题组1 区域农业可继续开展(2021浙江文综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应用。
以下图为三江平原局部地域土地应用变化表示图。
完成1~2题。
1.依据该地域土地应用变化,可推断出( )A.甲地海拔较高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2.目前,有利于该地域农业大规模运营的主要措施是( )①促进农业休息力向城市转移②添加耕空中积③添加农业资金投入④改动耕作制度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解析:1.B 2.B 第1题,此题考察区域农业开展的区位条件。
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应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位置于河流下游地域,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
应选B。
第2题,此题考察区域农业开展措施。
该地为西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运营需求添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休息力向城市转移。
资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应用,故可添加的耕地曾经很少。
西南地域的气候决议了耕作制度。
应选B。
(2021海南天文卷)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
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以下图)采用滴管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种类,并引种黑色棉和无机棉。
据此完成3~4题。
3.招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种类的主要自然要素是( )A.热量 B.土壤 C.光照 D.水分4.该地引种黑色棉、无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本钱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市场竞争力解析:3.A 4.D 第3题,土壤、光照、水分虽说也是影响棉花种植的自然条件,但影响不到早熟。
只要该地夏季热量比其他棉花种植区充足,才会提早收获,因此只要A项正确。
第4题,无论什么种类的棉花都需求运输,种植都会消耗水源,对生态环境不利,市场上对新种类(黑色棉和无机棉)需求量大,因此只要D项契合题意。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
区域经济学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区域经济学?它的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区域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是地理区域内经济活动的产生、发展和影响因素。
区域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区域的经济发展状况:研究不同地理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特点、产业分布情况等,帮助理解不同区域间经济差异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区位选择与区域比较优势:分析企业为什么选择特定地理区域进行投资和生产活动,以及不同地理区域的比较优势,帮助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指导。
•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研究地理区域的经济增长机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分析经济发展的动力所在和体制条件。
•区域间经济一体化与经济合作:研究不同地理区域间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分析区域间的经济合作机制和模式,推动区域间经济融合发展。
•区域政策与规划:分析制定和实施区域发展政策的理论和实践,帮助指导区域经济的长远规划和政策调整。
2. 请简单描述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两种主要类型。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描述和解释实际的经济现象和行为,帮助理解经济活动背后的原因和动因。
具体的定性研究方法包括:•案例研究:通过深入研究个别地理区域或企业的实践案例,了解其特点、经验和成功因素。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访谈、观察和调查,收集和整理具体地理区域的经济数据和信息。
•文献综述:通过对现有文献和研究成果的综合分析和评估,总结和归纳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实践。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数学和统计模型来分析和预测经济现象和行为的规律性。
具体的定量研究方法包括:•统计分析:通过收集大量的经济数据,并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推导。
•数量模型:通过建立和运行数学模型,模拟和分析地理区域经济的运行机制和发展趋势。
•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建立经济理论模型和数据回归分析来检验和验证经济假设和关系。
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在区域经济学的研究中相互补充和支持,可以综合运用以获得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练习有答案
高考地理专题练习区域经济发展图5、图6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运输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龟,可以获得更多饵料2.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增加农药使用,农产品无病虫害制造业PMI反映制造业的整体增长或衰退,PMI指数50%为荣枯分水线。
下图为国家统计局提供的近一年来PMI变化数据。
世界知名企业纷纷在东南亚和印度开设新厂,加快了撤离中国步伐。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3.下列最有可能成为外资撤离中国的产业类型是()A.技术密集型B.资源密集型C.劳动密集型D.资金密集型7.该区域土地利用的变化,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可能有()A.年降水量会增多B.气温年较差变大C.径流量变幅增大D.湖泊的水质变好8.下列措施中,能够促进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有()A.保护性开发湿地,积极发展生态农业B.全面恢复原有湖泊,发展淡水养殖业C.以旅游业为平台,积极发展第三产业D.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带动经济的发展随着亚太经合组织会议的召开,“一带一路”概念成了大家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将改变中国区域发展版图,更多强调省区之间的互联互通,产业承接与转移,有利于加快我国经济转型升级。
读材料和图,完成下列问题。
9.“一带一路”建设应分阶段实施,近期目标重点是道路、能源管线、电信、港口等基础设施共建和互联互通,提高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程度;在这个阶段新疆的建设应该着眼于()A.交通枢纽中心和物流中心B.火车制造中心和物流中心C.计算机制造中心和科技信息中心D.输气管线和油气加工中心10.图中各经济带和经济区的发展方向和特点,描述正确的是()A.东北一蒙东经济区今后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B.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基础设施并承接产业转移C.京津冀经济区发展耗能高、耗原料多的重工业D.海上丝绸之路将以石油天然气管道建设为主下图示意东南亚各国人口城市化水平和经济-社会城市化水平。
2018届高考地理-区域经济发展-专题练习(一)-答案
区域经济发展答案一、选择题1~5.DCAAD 6~10.CBABC 11.C二、综合题12.(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 ℃);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
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
(2)西部平原地区: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积雪量大;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
(3)东北地区作物一年一熟,春播秋收;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
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不利于作物生长。
13.(1)位于博洛霍罗山南坡;且分布于海拔1 000~1 500米的山地;密布于大西沟、果子沟等沟谷地区。
(2)地处河谷,且河谷走向与西风一致。
地势西低东高,有利于(冬季)寒冷气流的堆积,导致冬季温度过低。
(3)原料优质(或珍贵、无污染等),产品知名度高;多年生产经营,工艺等基础好;地处边疆(靠近霍尔果斯口岸),便于拓展国际市场;公路、铁路交通便利,利于产品运输。
(任答三点)(4)(在1 000~1 500米高度上)寻找适宜野樱桃李生长的人工种植区(或培育良种,增强野樱桃李的环境适应性)(或实施大棚生产),以确保原料的数量;加大科技投入,提高原料利用率;寻找其他野生水果替代,拓展饮料产品种类;加强野樱桃李林区的生态环境保护。
(任答三点)区域经济发展解析一、选择题第1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看清图中等高线的分布,由此即可选出答案。
第2题,应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山地发展林业,平原发展种植业,水域发展渔业等。
第3题,人均耕地=耕地面积/人口数量。
材料中提到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但人均耕地增加,说明乌克兰的人口数量减少,A项正确;城市化率主要体现在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与人均耕地无直接联系,B项错误;耕地面积的变化与土地利用类型的调整有关,而与土壤质量及粮食单产关系不大,C.D项错误。
2020年高考地理分类题库【专题16】区域经济发展(含答案解析)
2020年精编地理学习资料专题十六、区域经济发展(一)区域农业发展【考点1】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和布局1.(2011文综,39)分析图文资料,完成下列各题。
(20分)祖国西北,地域广阔。
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农牧并存的人文特征,使这里成为各民族繁衍生息、交流融合的家园。
陕、甘、宁等地区曾是周、秦、汉、唐立国之基。
现代历史上,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的圣地。
西北的全面开发与社会经济发展,必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材料二图10中甲区域作为军马场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面积达到2000多平方千米,平均海拔2300米,地势倾斜平缓,宛若平原。
(1)根据材料二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12分)(2)根据材料二说明甲区域历史上一直作为军马场的区位条件(除其自然条件外)(8分)【答案】(1)地域较广且较平坦;(西、北)气流受山地抬升,在此多云雨;海拔较高,气温较低,蒸发较弱,气候较湿润;祁连山冰雪融水(河流)水量较丰,适宜牧草生长。
(2)甲区域位于河西走廊(的中部),(地理位置适中)。
河西走廊历史上一直是农耕民族与北部、西部游牧民族争夺的战略要地,军马的需求量大。
河西走廊及往北、往西的大片区域,气候干旱;河西走廊中的绿洲以及河西走廊以东地区则主要应农耕之需,皆不适宜大规模集中畜牧战马。
【解析】军马场是一历史专有名词,很少在地理学科上提。
作为地理素材,事例鲜活,耳目一新。
既有历地的综合,又有学科特色。
山丹军马场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亚洲规模最大,世界第二大马场。
地势平坦,水草丰茂,夏季绿草如茵,冬季一片金黄,是马匹繁衍、生长的理想场所。
试题从这一背景入手,抓住了地理区域围绕主题的核心问题,体现了对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同时能力立意明显,侧重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加工运用、读图分析和调运知识的能力。
(1)分析甲区域成为优良牧场的自然条件。
实质是农业(牧业)的区位分析,自然条件主要侧重地形(包括面积大小)、气候、水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一
读广东地理区位图,试就广东省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的地理区位,简述广东省发展经济的优势。
题二
东北地区山川秀美,物产丰富,又具有悠久的历史,我国政府历来重视保卫开发和 建设这块宝地。
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甲地形区的名称是
(2)乙市容易发生洪涝灾害的自然原因是什么? 材料二 东北曾被誉为“共和国经济的长子”。
东北是计划经济体制最早建立、影响最深的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大中型国有企业最集中的地区。
改革开放以来,东北经济在全国经济中所占比重逐步下降。
1978年辽宁、黑龙江两省的人均GDP
仅次于京、津、沪三个直辖
市,到2002年辽、黑两省分别降到第9、第18位。
(3)结合材料二,指出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及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主要对策。
题三
读图回答:
(1)右下图是_________三角洲地区,_______ 、__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经济特区,_________市将建成的石化、钢铁、造船基地是________开发区。
(2)此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1979年—1980年间,利用______优势和
________优势,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大力发展___________产业,1990年以后,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入第二阶段,_________ 优势不明显,___________ 优势逐渐丧失,通过产业升级,_________ 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进一步发展仍面临____________三角洲的挑战。
(3)该区正以、、为核心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4)分析图示地区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5)改革开放以后,珠江三角洲部分地区率先成为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原因何在?(6)在上图所示区域中,香港以自由贸易(转口贸易)和金融服务而成为举世闻名的“自由港”;广州和珠海等地则以制造加工业而闻名。
分析该地区的产业分布对本地经济发展有何积极影响。
题四
读“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和“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
标”,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划分示意图
俄罗斯两大经济地带的基本经济指标(%)
(1)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与西部经济地带相比,最突出的优势体现在
(2)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的人口密度约为西部经济地带人口密度的,分析俄罗斯东部经济地带人口稀少的主要自然原因有。
(3)俄罗斯濒临三大洋,境内河流也较多,但其水运不发达,其主要原因是
该国的运输业以为主。
(4)与一些欧洲国家相比,俄罗斯的对外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并不突出,主
要原因是:
题五
图是热带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现拟对该岛进行综合开发。
该岛白天热晚间凉爽,全年盛行强劲的东北风;没有煤、石油、天然气资源;森林丰富;多温泉;有流速很大的河流。
请回答:
(1)图中A、B两地降水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
(2)如图中所示,拟在该岛平原地区建一个小型农场。
根据图中农场的布局,为满足农场的能源需要,从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出发,在E处应充分开发利用的新能源是___________,该能源项目的开发利用能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向___________方向发展。
(3)D处应大力营造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
(4)该岛除在E处开发的新能源外,还可以开发哪些新能源?请列举三种:________________。
(5)根据现有条件,请你为综合开发该岛提两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六
下图为印度著名的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和中国的沪宁杭工业区,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2)针对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近年来采取了哪些解决措施。
题七
读世界汽车产业四次大转移示意图,读图回答4~6题。
4.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美国汽车产量迅速增加的有利条件是()A.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B.钢铁、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
C.美国出现逆城市化,促进汽车工业发展
D.国土地域辽阔,有利于发展汽车工业
5.进入20世纪80年代,日本汽车产量稳居世界第一。
其主要条件是()A.原材料和燃料资源丰富B.分布集中,工业投入少
C.水能丰富,动力投入多D.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
6.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中国汽车产量迅速上升,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地形和气候条件适宜B.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高
C.发达的经济和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网D.科技发展迅速,潜在市场广大
课后练习详解
题一
答案:①亚热带季风气候南部,高温多雨,生物资源丰富,发展高产优质农业条件优越;②气候四季温暖,热带滨海风光、红色旅游等旅游资源丰富,全年皆可旅游,交通便利,接近旅游客源市场,可进入性强等,发展旅游条件优越。
③海岸线长,海洋资源丰富,水产业发达,有利于发展海洋经济。
④面向南海和东南亚,毗邻港澳,港口众多,对外贸易便利,有利于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外向型经济等。
(其它合理观点亦可)
【解析】考察广东省位于南方沿海的地理区位和发展经济的优势.
题二
答案:(1)松嫩平原(2)①四周被山地和丘陵包围,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河流流域属温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且集中夏季。
③上游多条主要支流汇聚,致使流经该市的干流流量增大。
(3)东北经济地位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产业结构单一,市场适应性差;技术、设备更新滞后,产品竞争力弱;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质量下降。
主要对策: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加快技术设备更新,提高产品竞争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促进区域生态、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解析】根据经纬度判断的为松嫩平原;同时考察相对应河流的地理特点以及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措施
题三
答案:(1)珠江深圳、珠海广州黄埔
(2)政策劳动力劳动密集型劳动力、政策技术长江
(3)香港、广州、深圳(4)地理位置优越,海陆交通便利;
(5)地理上毗邻港澳,具有对外交往的传统。
(6)香港以第三产业闻名,广州、珠海等以第二产业闻名。
这两者优势互补,相
互促进。
香港拥有充足的资本和完善的市场机制,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
珠江三角
洲具有良好的发展条件和空间,如人力资源丰富,自然条件优越,交通便利等。
【解析】根据城市以及经纬度判断该地位于珠江三角洲地区,注意其产业发展的特点和区位因素。
题四
答案:(1)能源、矿产、森林、淡水、水力资源丰富。
(2)1/11 ①寒冷的气候(俄罗斯远东区地处中高纬地区,北临北冰洋,气候十分寒冷,是北半球的寒冷中心) ②冻土③崎岖的地形(俄罗斯的远东区主要位于中西伯利亚高原和东西伯利亚山地上,地表崎岖不平)。
(3)俄罗斯由于气候寒冷,河流和海域的封冻期较长铁路运输(每点1分,共3分)
(4)俄罗斯地大物博,自然资源的自给程度很高;俄罗斯有一个完整的国民经济部门体系和深厚的国内市场。
【解析】考察俄罗斯的经济带以及地理自然环境(气候等)
题五
答案:(1)B B地处东北风的迎风坡,地形抬升作用明显
(2)沼气良性循环(3)海防林防止强风和海浪侵袭(4)风能海洋能地热能太阳能等(5) ①开发海岛旅游资源,突出热带海滨和岛屿的特色,例如发展海洋生态游。
②着重开发海洋资源、耕海牧渔,着重发展资源加工,以及热带动植物资源等。
③加强港口建设,通过海运发展外向型经济。
【解析】考察具体某个岛屿的自然地理特点,注意运用所学地理知识以及相关的海岛开发知识作答。
题六
答案:(1)相同点:有发达的铁路系统和海港条件,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地势平坦,
水源充足,自然条件优越。
人口密集,市场广阔。
不同点:乔塔那格浦尔工业区有丰
富的煤炭、铁矿等资源;沪宁杭工业区矿产资源和能源短缺。
(2)通过建设西气东输
工程、西电东送、扩建秦山核电站;从国外大量进口铁矿资源等措施,缓解沪宁杭工
业区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
调整产业结构(通过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
高的高新技术产业等);提高能源利用率。
(合理即可)
【解析】比较两个工业区的工业区位条件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自然和经济两个方面作答;同时考察沪宁杭工业区在发展中的主要制约因素以及相对应的措施
题七
答案:4.B 5.D 6.D
【解析】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第一次,从欧洲转移到美国,由于美国的东北部有丰富的资源及石化等工业迅速发展,为发展汽车工业创造了条件;日本矿产与能源缺乏,但由于其重视科学技术的投入,日本的汽车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很大;世界许多著名汽车生产公司纷纷落户中国建立生产线,主要是由于我国人口多,潜在市场广大以及具有较多高素质的劳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