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堂应是放飞师生思想的天堂, 教师应用自己思想的火种点燃学生 思想的火花。
• 自由活动: 科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生学会知识并不 是目的,关键是启发学生把自己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 活,自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是真正的目标。因此,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地球是球体,自主 开展探究活动。这个环节设计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学 会观察,并能用观察到的现象去论证事物本质的能力
教师评价、学生自评、 小组互评
评价主体和 方式的多样 化 学习过程的 笔记本评价 评价
鼓 励 性 语 言
关注学生的 个性差异
评 价 建 议
评价结果定性 与定量相结合
其它学科资源 课外活动小组 网络资源与 信息技术 实践活动材料 课 程 资 源 的 开 发 利 用 合理开发习题 资源
教学中给学生多一点活动,少一点限制。因为, 科学课的探究内容有很多是不能在四十分钟内完 成的,可以将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 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行更加深入的自动探究和 实践创新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谈一谈自己 的构思,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想象, 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课幻故事进行展示 交流。如举办墙报展示、科幻故事会等。让学生 尝试把学到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应 用于社会和生活,给学生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 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科学探究者。完成对学 生创造力的培养。
采用多元 化的评价。
培养学生 的问题意识 创造性地开发、 利用课程资源 实现多维目标,促 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过程要 体现探索性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学 情 分 析
《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学 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 探究的全过程。本课用资料、文字、 图片,让学生整理分析得出结论。采 用多媒体展示,结合探究式提问法、 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小组合 作交流,师生归纳概括,引导学生了 解古今人们探究地球的历史的全过程, 自主开展探究活动,给学生显示自我 才能的机会,使学生真正成为科学探 究主人。
• 拓展活动: • 教学中给学生多一点活动,少一点限制。因为,科学 课的探究内容有很多是不能在四十分钟内完成的,可以将 本课的探究活动拓展延伸到课外,引导学生在课外继续进 行更加深入的自动探究和实践创新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学 生先谈一谈自己的构思,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入手展开 想象,在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将自己的课幻故事进行展示交 流。如举办墙报展示、科幻故事会等。让学生尝试把学到 的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方法应用于社会和生活,给 学生显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都真正成为科学 探究者。完成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11
引导学生独立思考 与合作交流。 突出实践性, 加强亲身体验。 提倡学法多样化, 优化记忆方法。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 的情境中学习科学
模 式 设 计
培养学生初步 的应用意识和解 决问题的能力。
• 基于教材,学情,教学模式这些问题的考 虑,也为了更好地开展各项活动,真正突 出活动的实效性、层次性、有效性,我设 计了三个活动主题:第一,交流我们对地 球的认识;第二,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第三,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球体 的?
• 总之,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坚持以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善于发现扑捉学生的 闪光点,启发诱导学生有效学习,引导学 生互动,合作交流,共同解决课堂上生成 的新问题,从而有效地完成本课的教学任 务。
13、航海家的发现 地球是一个大球体,平均半径为6300千米,周长为4万千米
•
1、交流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2、古人是怎样认识地球的? 3、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实大地是圆的? 4、生活中我们如何证明地球是圆的
• 2、科学探究起始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科学课教学 应时刻关注的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创设情景,适时引导学生 提出“古代的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的?他们认识地球是什么 样的问题?进入第二个环节,师生展示图片或视频资料:第 一幅是古人设想的“天园地方”图;第二幅图是古代人设想 的大地—-有三头站在巨大的乌龟背上的大象驼着大地这块园 盾;第三是“浑天说”……在观察的基础上,再让学生交流 自己收集的资料和古人猜想的认识。用实物投影展示学生交 流的画面,意在给学生提供自主交流的空间,让每一个学生 充分展示自我。教学中热烈交流的场面,意在让学生感到 “古人的想法真奇特”来揭示了学生对人类认识地球过程的 好奇心理,从而为继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优化知识结构, 分散教学难点
素材选取眼界开 阔,具有独特性, 注重真实性和科 学性
整合相关内容,促 进知识的迁移
教 材 特 点
编写意图:
编写 意图
体现新的教材观、教学观、 学习观,使实验教材具有创 新、实用、开放的特点。 注重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意 识和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解 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素养的形成是长期的培养过程,经过 一年多时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对科学探 究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欲, 多数学生已经具有收集资料、分析整理 概念的能力
百度搜索_人造卫星拍摄地球图片
• 1、第一个环节中,我采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人 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并运用启发式语言引导 学生思考:这是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这美 丽的地球是什么形状的,有关地球你知道什么? • 本环节设计的目的是通过资料交流与讨论,培养 学生的观察、表达能力。我认为这样导课能调动 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到认识事物的过程之中,拉 开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序幕,同时也激发了学生 探索问题的兴趣。通过师生资料交流汇报:让学 生认识到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半径约为 6300千米,周长约4万千米。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Fra Baidu bibliotek级下册
第十一课 认识光
李屯乡中心小学 杨红林
说设计 说板书 说模式 说学情 说教材 说评价
说 课 流 程
说开发
• 本课是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光与我 们的生活》的第一课。本单元是小学生较全面地 认识、了解、探索光的起始单元,承担着为本套 教科书后续单元--《地球和地表变化》奠定基础 的任务,主要侧重于引导学生了解地球的概况,学 会用“解暗箱”的方法探究地球的奥秘。本课主 要是让学生了解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对这一科学史的了解有助于学生形成科 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知道地球的形状、大小。
• 3、在第三个环节中,从问题入手,利用导 向性的语言:“历史上人们又是怎样证实 地球是球体的呢?”这里采用师生讲故事 ,多渠道展示资料。课件展示:麦哲伦、 哥伦布航海史;图片、文字等资料交流。 并揭示课题《航海家的发现》。从而拓展 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认识到任何伟大的发 现都凝聚了人类不懈的能力,从而激发学 生学科学、爱科学,愿意进行科学探究的 热情,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