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大决战PPT课件19 人教版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课件4: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2. 4 月 23 日,解放军占领 南京 ,宣告了延续 22 年的国民党政权的覆灭。 3.1949年底,解放了除西藏、台湾以外的全中国, 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 台湾 。
试一试:在地图上找一找解放军强渡长江的位置?
渡江战役 解放军渡江战役总前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历史回眸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一、三大战役
自学指导一
战役名称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时间 参战部队
1948年9月— 11月
东北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中原.华东野战军
1948年11月— 1949年1月 东北.华北野战军
领导人 地点
林彪、罗荣桓
刘伯承.邓小平.陈毅. 林彪.罗荣桓.
粟裕.谭震林
学习探究
如果你是 平津战役 的统帅,你 采用何种 战略战术? 淮海战役期间, 东北野战军80万挥师 入关,同华北两个兵 团联合发起平津战役。
华北解放军
平津战役
历史回眸
东北北解放军
1949 年 1 月 31 日北平和平解放
解放军总部
1948 年 11 月 -1949 年 1月,共歼灭和改编国民 党军52万余人。
“钟山风雨起苍黄”中“钟山”是指什么地方?
“百万雄师过大江”是从何时何地开始的?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表达了毛泽东怎 样的革命思想?
思维拓展
综 述 三 大 战 三大战役的胜 役 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 的 党的政治统治,共消 历 灭 国 民 党 军 队 150 多 史 万人,国民党的主力 意 基本上被消灭,全国 义 的解放已胜利在望。
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完 领 国 党 切 地 彻 彻底消灭国民党反动 整 土 人 反 敢 歼 底 主 民 动 于 、 。 灭 派,解放全中国,捍 毛 权 , 派 抵 干 中 泽 卫国家主权独立和领 的 保 , 抗 国 净 东 土完整。 独 卫 解 的 境 、 立 中 放 国 内 全 朱 和 国 全 民 一 部 德
奋 勇 前 进 , 坚 决 、
----
渡江战役示意图
安 江 苏 南京 江阴
上海
徽 湖口 江 浙 西 江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
统 治 中 权国 垮 台年 了的 。 国 民 党 政
22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参战部队
北平和平解放
平 津 战
歼敌52万余人,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想一想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 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大势所趋、民心所向。
(2)可保障北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古都 文物免遭战争破坏。 (3)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 党将领倒戈率部转向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动脑筋
渡江战役的意义 是什么?
捍卫了国家领土的独立和完整, 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练习小超市
基础 知识
问题 讨论
选一选吧!
1、下列战役中解放东北全境的是
A、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A、上海 C、武汉 A、北平 C、武汉 B、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2、平津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是
B、南京 D、北平 B、南京 D、上海
3、国民党政权垮台的标志是人民解放 军攻占
小讨论:
• 阅读表格,了解解放战争开始时国共力 量的对比情况。讨论:国共力量相差这 样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 由弱变强,打败国民党呢?下面的原因 你同意吗?能再说出其他原因吗?请举 例说明
第19课《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1948年11 月—1949 年1月
林彪、罗荣 桓、 聂荣臻等
东北解 放军
华北解
52万
华北全境 基本解放
了人民解 放战争在 全国的胜 利。
放敢歼底勇
毛 泽 东
。主民动于灭、前 权,派抵中干进 的保,抗国净, 独卫解的境、坚
朱 德
立中放国内全决 和国全民一部、
南京
1948年11月至1949年1月 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地区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放军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
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淮海战役人民支前统计
解放陈战毅争曾迅说速过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 对淮解海放战战争役的是全人力民支群持分不民开工的。543万人 使民众 结役 表 众 作人解合用人在用》民放一二三解军、、、右小 民 解 。,放打人人人边车 支 放说军胜民民民推 前 战说《获仗群群群出统争人淮得,众众众来计中民海深夺踊组大的的群战厚取跃织力。的解参民支大兵放军兵前担牲船筹挑小源战,,,架畜只粮子车。争支保这的援卫就3729胜解后能08680..8.5.6利放方保5万706亿万万0万。战。证辆只斤副头副争人,
③对傅作义部的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 将领的倒戈率部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 的范例。
遭
北
战
京
争
故
洗
宫
礼
的
圆
明
园
∴
三大战役
(1948年9月至 1949年1月)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关门打狗 瓮中捉鳖
猛虎掏心
战 役
时间
指挥者
参战部 歼敌 队 人数
影 响
三大战 役历史 意义
辽沈 战役
八年级历史上册_第19课《战略大决战》课件_人教新课标版

D
)
A辽沈战役
B渡江战役
C平津战役
D淮海战役
Hale Waihona Puke 国民党军队 歼灭和改 的主力基本 编敌人 上被消灭, 150多万 大大加速了 人民解放战 人。 争在全国的 胜利。
解 放 战 争 胜 利
江阴
南京
湖口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顺民意 得民心
民众支持
1、争和平,行民主、谋民利、护国权
2、人民军队英勇善战,不怕牺牲
3、领导英明、指挥正确
得 民 心 者
得 天 下 !
再见!
选择题
1.下列战役中进行最早的是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
D
)
D辽沈战役
C淮海战役 (
2.三大战役不包括
A渡江战役
B平津战役
C淮海战役
A
)
D辽沈战役
3.三大战役中和平解放的城市 ( A沈阳 B张家口 C北平
关 门 打 狗
围 锦 打 援
锦州
沈阳
黑山、 大虎山
塔山
林彪、罗 解放了东北全境 歼敌47万多
辽 西
廊 走
三大战役 之
时 地 间 点 1948年9月至1948年11月 东北 东北解放军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 指 挥 员
概
结
况 历时52天,共歼敌47.2万人 果 解放长春、沈阳和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海州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第18课课件《战略大决战》(共59张PPT)

今天台湾问题出现的历史原因: 1949年解放战争中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
渡江战役的意义 是什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划 江而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领土的 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国的统一。
历史上宝岛台湾与祖国的离合
• 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台湾回到祖国的怀抱。
从中我们得到什么启示?
• 共产党方面:
•
中共的正确领导;
•
共产党得到人民的支持和拥护;
•
解放军英勇善战
• 国民党方面:
•
蒋介石发动的是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不得人心;
•
经济崩溃、军队厌战、贪官横行、统治腐败。
得民心者 得天下 !
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
1924~1927年 1927~1937年 1937~1945年 1945~1949年
小结
回顾小结:
辽沈淮海平津战,基本歼灭敌主力。 百万雄师过大江,解放南京庆胜利。 战略决战留遗憾,蒋匪残余逃台湾。
板书设计:
辽沈战役
1948.9——1948.11
解放东北全境
三大战役 淮海战役
奠定解放长江
战
1948.11——1949.1 以南各省基础
略
平津战役
华北全境
大
1948.11——1949.1 基本解放
• 1895年,清政府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日本通 过《马关条约》割占了台湾。1945年,抗日战争 胜利后,与祖国分离50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 抱。
• 1949年,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台湾,造成了今天 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分离。
让事实说话
P96活动与探究
解放战争初期,国共力量相差 很悬殊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 内就由弱变强,并最终打败国民党呢
战略大决战说课PPT课件 人教版

•
14、也许你想要的未来在别人眼里不值一提,也许你已经很努力了可还是有人不满意,也许你的理想离你的距离从来没有拉近过......但请你继续向前走,因为别人看不到你的努力,你却始终看得见自己。
•
15、所有的辉煌和伟大,一定伴随着挫折和跌倒;所有的风光背后,一定都是一串串揉和着泪水和汗水的脚印。
•
16、成功的反义词不是失败,而是从未行动。有一天你总会明白,遗憾比失败更让你难以面对。
•
10、有些事想开了,你就会明白,在世上,你就是你,你痛痛你自己,你累累你自己,就算有人同情你,那又怎样,最后收拾残局的还是要靠你自己。
•
11、人生的某些障碍,你是逃不掉的。与其费尽周折绕过去,不如勇敢地攀登,或许这会铸就你人生的高点。
•
12、有些压力总是得自己扛过去,说出来就成了充满负能量的抱怨。寻求安慰也无济于事,还徒增了别人的烦恼。
教学程序设计
一、导入新课
设想一:影片导入
影片《大决战》片断
设想二:诗歌导入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 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 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 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 人间正道是沧桑。
二、课堂提示
求助于课本,自主学习 三种求助方式 求助于同学,合作学习
•
18、在人生的舞台上,当有人愿意在台下陪你度过无数个没有未来的夜时,你就更想展现精彩绝伦的自己。但愿每个被努力支撑的灵魂能吸引更多的人同行。
•
19、积极的人在每一次忧患中都看到一个机会,而消极的人则在每个机会中看到了某种忧患。莫找借口失败,只找理由成功。
•
20、每一个成就和长进,都蕴含着曾经受过的寂寞、洒过的汗水、流过的眼泪。许多时候不是看到希望才去坚持,而是坚持了才能看到希望。
第19课战略决战用.pptx

辽沈战役
锦州
各个击破 肢解敌人
清: 一、辽沈战役 时间(起止):1948年9月—11月 指挥者: 林彪、罗荣桓 参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放军 意义:东 为华北北全的境获解得放解创放造,了同 条时 件
探----设疑解疑
战略决战首选东北的原因
提示:课本100页
一是东北战场上我军在数量上超过敌军。 二是东北一旦取得胜利我人民解放军进可攻,退
争取和平民主、 反对国民党的 内战政策
辽沈、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国民党 主力部队被消灭, 渡江战役扫除国民 党残余势力,结束 国民党在大陆的统 治
重庆谈判与 内战的爆发
战略决战
人民
解放 战争
19 战略决战
本课知识点为中招常考知识点, 常结合材料,以选择题形式出现。
解读课题
《战略决战》
老师提示: 1、字面意思 2、你对本课已有哪些了解?
预
老师提示: 1、预习课本101页淮海战役内容。 2、抓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进行圈划,并
记忆,或能用自己的语言概述。
淮海战役
碾庄 陈官庄
杜聿明 部
双堆集
黄维 兵团
黄伯韬 兵团
清: 二、淮海战役
时间(起止):1948年11月—1949年1月
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
指挥者: 谭震林 参战部队: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解
放军
意义: 为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奠定了坚实 的基础。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阅读材料
陈毅司令员说: 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陈毅司令员的话说明了什么?
预
老师提示: 1、预习课本102页平津战役内容。 2、抓住历史事件的几个要素进行圈划,并
战略大决战(共42张PPT)

• 2.有人形象地称辽沈战役为“关门打 狗。”认为这里的“门”是指: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课堂反馈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跃解 参放 加区 解青 放年 军踊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放 区 人 民 踊 跃 支 前
国 统 区 学 生 的 示 威 游 行
的分
国
解到
统
放土
区
区地
的
农后
饥
民喜
民
悦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南京
西柏坡
北平
沈阳
徐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蚌埠
海州
肢中 解间 敌突 人破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 支前,巩固后方,为解放战 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结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 A、辽宁 B、沈阳 C、长春 D、锦州
课堂反馈
3、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跃解 参放 加区 解青 放年 军踊
国民党靠“抓壮丁”补充兵源
解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放 区 人 民 踊 跃 支 前
国 统 区 学 生 的 示 威 游 行
的分
国
解到
统
放土
区
区地
的
农后
饥
民喜
民
悦
解放战争形势图
1946年夏
1948年秋
延安 南京
西柏坡
北平
沈阳
徐州
西安
南京
武汉
辽沈战役
(1948.9.12--1948.11.2)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商丘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蚌埠
海州
肢中 解间 敌突 人破
农民踊跃参军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农民小车队为前线送粮食
淮海战役中陈毅说: “我们的胜利是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人民群众积极参军,踊跃 支前,巩固后方,为解放战 争的胜利提供了有力保障。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第24课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
3、结果:
根据土地改革总路线和《中国土地法大纲》 规定,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 广大农民分得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PPT课件

地支援战 争物质力 量雄厚, 人民群众
民党军队。
踊跃参军
支援。
有利于华 北、华东 作战,以 东北的工 业支援全 国的战争。
9
辽沈战役后人民解放军与国 民党军的兵力对比如何?
国民党军总兵力下降到290万 人
人民解放军则增加到310万人
改变了长期以来敌强我弱的基本格局
10
淮海战役
(1948.11.7 -- 1949.1.10)
解
放
江阴
战
南京
争
胜
湖口
利
23
渡江战役
24
25
26
渡江战役的意 义是什么?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妄图 划江而治的图谋,捍卫了国家 领土的独立和完整,维护了祖 国的统一。
27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毛泽东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商丘
徐 州
碾 庄
陈官
庄
海州
支中 解间 敌突 人破
双堆集
奠定了解放长江 以南各省的基础
蚌埠
11
淮海战役
12
淮海战役中支前的民工 13
农民担架队准备上前线
14
农民踊跃参军
15
张家 口
新保安
分割包围
北
先打两头
平
后取中间
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平津战役
(1948.11.29--1949.1.31)
天 津塘
低 落
危 机 四
伏3
4
让我们回到那个 炮火连天的岁月,请 几位同学分别扮演人 民解放军的高级参谋, 结合《三大战役示意图》,讲解每次战 役的概况。
战略大决战(共27张PPT)

(三)拓展延伸: 1948年9月,中共中央决定 要与国民党军队主力展开决 战,这一决定是否正确?为 什么?
敌我兵力变化示意图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430 万人 130 万人
373 万人
195 万人
280 万人
365 万人
1946年6月 1947年6月 1948年秋
为什么共产党能在短短三年内就由弱变强, 打败了国民党? 1、共产党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2、解放军战士作战勇敢,毛泽东指挥正确。
3、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还是 美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工具。国民党反工反
人民,不得人心,注定失败。
1、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消灭敌人主力
2、渡江战役
——倾覆蒋家王朝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北平 北平天津 沈阳 黑山 营口
歼敌55.5万
徐州 陈官庄 碾庄 双堆集
解放军为什 么能用和平的 方式解放北平 呢?这种和平 解放的方式有 什么好处?
党中央为什么采取和平手段解放北平? 1、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 2、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护了古都的文物。 3、对傅作义部队的和平改编为其他国民党将领 的倒戈提供了良好的示范。
3、阅读课文,完成表格:
时 名 间 称
战绩
意义
渡 江 战 役
解放国民 粉碎了国民党反动 党统治的 派妄图“国共划江 中心( ) 而治”的图谋。占 和当时中 领南京,推翻了国 国经济的 民党的反动统治。 中心( )
(二)合作探究: 1、议一议:三大战役的首战,突破点 为什么选在东北战场?辽沈战役中, 中国人民解放军为什么要首先攻克 锦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百万雄师过大江
材料二 “总的原因是蒋介石发动的内战是在美帝国主义支持 下反对中国民族独立和中国人民解放的反革命战争。……在军 事方面来说,就是我军制定了正确的军事原则,广大指战员很 好地执行了这些正确的军事原则。另一个原因,就是因为有广 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站在我们这一边……”
3.概况:
战役名 称
辽沈战 役
时间
1948年 9-11月
指挥员
林彪 罗荣桓
淮海战 役
1948年9月 -1949年1月
刘伯承 陈毅
邓小平 粟裕
谭震林
作战部队 东北人民解 放军
中原解放军 和华东解放 军
战果 共歼灭国民党军 47万余人,解放 东北全境
共歼灭国民党军 55万余人,奠定 了解放长江以南 各省的基础
(2)如何理解材料二中陈毅所说的“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 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参考答案: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是与人民群众对解放战争 的全力支持分不开的。
(3)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思考平津战役中为什么采用和平 手段解放北平。 参考答案:①和平民主是当时的大势所趋,也是民心所向,中 国共产党顺应了这一发展趋势,顺应了民心。 ②可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保障了北平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安全, 保护了古都的文物免遭战争的破坏。 ③对傅作义部队和平改编为其他战场的国民党将领的倒戈率部 队转向人民的一方,提供了良好的范例。不战而屈敌之兵,为 古往今来兵家所推崇的上策。
战役名 称
时间
指挥员
平津战 役
1948年11月 林彪 -1949年1月 罗荣桓
聂荣臻
作战部队
东北解放军 和华北解放 军
战果
共歼灭和改编国 民党军52万余人。 北平和平解放, 华北全境基本解 放
4.意义:三大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和改编国民党军队 _一_百__五__十__多__万__人,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从而大 大加速了人__民__解__放__战__争__在全国的胜利。 二、百万雄师过大江 1.时间:_1_9_4_9__年4月。 2.概况:人民解放军分三路渡江作战。 3.结果: (1)国民党长江防线崩溃,4月23日,__南_京___解放。 (2)国民党残余势力退往_台__湾___。 4.意义:统治中国22年的__国__民__党__政__权___垮台了。
4.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 事问题和减轻人民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是因为他在平津战 役中,率领国民党军队接受和平改编,使得北平和平解放。
(√) 提示:在平津战役中,北平国民党军队在总司令傅作义的率领 下,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使古都的文物古迹完好地 保存下来,也使北平人民的生命财产免遭战火的破坏和损伤。
材料三 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 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 故宫、颐和园等。
【探究思考】(1)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一指出辽沈战役中人民 解放军为什么先以主力攻占锦州。概括辽沈战役这一战略部署 的特点。 参考答案:为了截断东北敌人向关内的退路。 攻占锦州,关门打狗。
胜 利
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辽沈、淮海、 平津三大战役,同国民党军进行了战略决战,国民党军队的主 力基本上被消灭。1949年4月,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4月23日, 南京解放,宣告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目,结合下列材料: 材料一 锦州是东北敌军通向关内的咽喉,打下锦州这一战略 要点,就等于关上了东北的大门,卫立煌集团即成“瓮中之 鳖”…… 材料二 陈毅满怀深情地说:“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 用小车推出来的。”
【图文要点】 图片名称 中考指数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 “总统府”
★★★★ 直接信息:南京解放。 间接信息: 1.时间:1949年4月23日。 2.战役:渡江战役。 3.意义:宣告了统治中国22年 的国民党政权垮台了。
【要旨提醒】解放战争胜利的原因:国民党——政治孤立,经 济崩溃,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共产党——党的正 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人 民群众的大力支持。
第18课 战略大决战
1.通读课文,勾画并记忆以下知识点: (1)三大战役的背景、时间,辽沈、淮海、平津战役的时间、 指挥、部队、战果等,三大战役的意义等。 (2)解放军渡江作战的时间、概况、结果、意义等。 2.在预习的基础上,独立完成【速填速记】,自检预习效果。 3.课前预习15分钟独立完成!
1.背景:人民解放军消灭了国民党军队两百多万,国民党军主 力收缩到沈阳、北平、徐州等战略要地周围。 2.时间:1948年9月至1949年1月。
【判断抢答】 1.从1947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辽 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 提示:从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 名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2.1948年林彪、罗荣桓指挥的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 )
提示:1948年9月,林彪、罗荣桓发起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 境。 3.平津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提示:淮海战役的胜利,奠定了解放长江以南各省的基础。
——毛泽东
【探究思考】(1)结合材料一探究分析人民解放军是哪一年打 败蒋介石的?打败蒋介石的标志是什么? 参考答案:1949年。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2)结合材料二,说说人民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原因。 参考答案: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 落等。 共产党:党的正确领导;制定了正确的战略战术;人民解放军 的英勇作战;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等。
5.1949年4月,南京的解放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的 垮台。(√) 提示:1927年4月南京国民政府的建立,标志着国民党反动政 权的确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 党政权垮台了。
共产党 战略 决战 国民党
辽沈战役 淮海战役 平津战役
渡 江
解放
走 向
战 役
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