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生产设计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2. 现代造船模式特点: (1)区域造船的空间组织:区域造船法就是用成组技术 & 系统工程的原
理,将整条船按空间划分区域,在一个施工区域内完成“中间产品”经过不 断组合高一级的中间产品最终组合成一条整船。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作业单元通过定场地、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 标准等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自主管理的作业单元;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将中间 产品外扩,形成企业内的中间产品成品化,企业外的中间产品商品化组织生 产作业。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B.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一. 传统船舶设计方式 1.传统的船舶设计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个阶段。方案设
计、技术设计是船舶产品的设计,反映了船舶完工后的最终状态;施工设 计是为船厂提供制造、安装、调试用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是为现场生 产服务的。
2.传统的船舶设计基本上属于产品的设计,它只是设计“船舶产品”而不是 “船舶生产”,如:船体,没有必要的工艺装备和工艺要求,没有详细表 示出结构及零件的制造,安装顺序,施工方法、工艺要领和施工中必需的 各种数据;舾装,只表示设备与系统的原理,布置、要求及安装的最后状 态,没有设备与系统制造,安装的阶段、程序、方法与实验要求等。
方法很难统一为一种标准模式)。
2. 造船模式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按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平): 第一阶段:按功能 / 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 船体按结构功能 / 系统,舾装按使用功能 / 系统进行船舶设计和组织 生产;
(2)产品的作业任务分解和分解后的组合,以船舶设计的功能/系统为基准, 由各专业工种以功能系统为导向,先在船台(或船坞等)上按单件作业方 式组装船体,然后在舾装码头按单件作业方式组装完成全部船舶舾装(大 部分如此 小部分如主机等大设备需在船台或船坞安装—小船分段或整造 就是例子)。
船舶类型
3.渡船
概念:渡船是指往返于内河、水库、海峡、陆岛之 间或岛屿之间从事短途渡运旅客、货物、行李和车 辆的船。 按船型不同,渡船可分为:普通渡船和车辆渡船。 船体及性能要求;甲板面积较宽、稳性好、操纵灵 活,旅客及车辆上下迅速方便。为适应迅速靠离码 头的需要以缩短往返时间,提高营运效率,某些渡 船在首尾均设有推进器和舵,以便往返时船不用掉 头。
2014-5-21 船舶概论 20
四.渔业加工母船 主要任务:(1)在海上接收捕捞船的渔获物,将其 加工成各种渔品,在船上贮藏或转运; (2)调整整个船队组织捕捞生产; (3)为捕捞船修配损坏的机件,补充油水及 其他生活用品; (4)为整个船队提供文娱、医疗等福利服务。 分类(按捕捞船和产品性质):捕鲸母船(或鲸工 船)、延绳钓母船、蟹工船、虾工船、罐头加工船、 鱼粉加工船等。
2014-5-21 船舶概论 7
(5) 载驳船:也叫母子船,由一大型机动母船运载一批统 一 的驳船(子船),驳船内可装各种货物或标准尺寸的集装 箱,当母船到港口锚地时,不必靠码头,驳船从母船卸到水 中后,由拖船或推船运送到目的地;而母船装载好另一批驳 船后就可开航。 优点:装卸作业不需使用码头;不受港口水深的限制; 缩短母船的停泊时间;装卸效率高;能实现江海联运;减少 周转装卸投资。 (6) 液货船:油船、液体化学品船及液化气体船均为液货 船。
2014-5-21 船舶概论 11
§1.3 工程船
工程船是从事水上专门工程技术业务的船 舶总称。工程船上装备有成套的工程机械装 置。以完成特定的工程施工,所以它们实际 上是一座座水上浮动工厂,担负着港口建设、 航道疏浚、矿藏开采、农用水利、防险救助、 海港通讯、敷设作业等任务。
2014-5-21
船舶建造模式
分道生产线实质上就是柔性流水生产线, 是获取大批量生产效益的手段。 船体分道建造包括真实的流水生产线和虚 拟的流水生产线。前者包括各类船体零件切 割的分道生产线、船体平面分段装焊生产线 等。后者是指生产对象固定,而人员按不同 工序流动的生产线,例如,曲面分段在同一 胎架上,由不同人员按生产节拍,分别完成 曲板的拼装、板缝焊接、构架的装配、构架 接缝的焊接等工序。
这一模式的特点是: (1)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除按区 域/类型/阶段的分解原则和组合方式外,更 体现船体建造、舾装、涂装三大作业系统的相 互结合; (2)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与组合,是通过 船体、舾装、涂装的生产设计加以规划和体现 的。 (3)船舶设计、造船生产和生产管理相互 结合,并通过生产设计融为一体。
2.系统工程
把船舶建造作为一个大系统,分解为壳、舾、涂 三种作业系统,再按区域/阶段/类型逐一分类成组, 并以"中间产品"为纽带建立各类作业子系统以及作业 系统的相互联系。
3.工业工程
包括成组技术、系统分析、物料搬运、计划和 目标管理等,追求高效率、短周期。
船体分道建造法
按船体零件、部件、分段和总段的工艺过 程的相似性组建各类生产线,以实现均衡生 产和生产资源高效使用的一种方法。其中包 括采用造船精度控制,最大限度的消除修整 作业,保证各级分道生产线中高效工艺装备 的使用;以及采用加热校正和成形技术,以 使形状复杂的船体零件、部件和分段达到规 定的形状和尺寸。
1.1产品制造原理
该原理是把最终产品按其形成的制造级,以中间产品的 形式对其进行作业任务的分解和组合。所谓中间产品是指 生产的作业单元,是对最终产品进行作业任务分解的一个 组成部分,也是逐级形成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明 显的产品特征。那就是: (1)有特定的“产品”作业任务,而其作业任务并非 由单一工种完成; (2)有明显的“产品”质量(尺寸精度)指标; (3)有完成“产品”作业任务所需的全部生产资源 (含人、财、物),或称生产任务包。 上述原理应用到造船,是把船舶作为最终产品,船舶制 造从采购材料(设备)、加工零件开始,然后以中间产品 的生产任务包形式组装成配件,进而再组装成更大的装配 件,这样逐级组装,最终总装成船舶产品。
船舶生产设计
1船舶生产设计概论1.1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1.1.1船舶工程特点及造船市场竞争需要11.1.2船舶生产设计基本概念21.1.3我国引入船舶生产设计的过程31.2生产设计的基本内容1.2.1船舶生产设计的内容及分类31.2.2船舶生产设计的事前准备41.2.3绘制生产设计图表51.2.4生产设计的工作流程及工作要求51.3生产设计的管理体制1.3.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41.3.2生产设计组织形式141.4生产设计的特点和作用1.4.1现行生产设计体制151.4.2 生产设计主要作用161.5推行生产设计的基础162船舶生产设计的准备工作2.1原则工艺说明书2.1.1事前准备工作的作用及必要性172.1.2生产设计前准备工作的主要内容18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编制2.2.1船舶建造方针书及其编制要求182.2.2船舶建造方针书的内容192.2.3建造方针书的编制方法202.3造船网络图2.3.1造船网络图222.3.2造船生产过程网络图的编制方法222.3.3船台吊装网络图242.4船舶建造施工要领的编制2.4.1船舶建造施工要领概述252.4.2船体施工要领的基本内容介绍252.5计划准备2.5.1计划准备概述282.5.2负荷计划282.5.3日程计划293船舶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1生产设计编码的基本概念3.1.1编码的含义323.1.2造船生产设计编码的分类333.1.3成组技术、组合件333.2制订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原则333.3船体生产设计编码系统3.3.1生产设计编码系统的内容组成353.3.2船体结构编码的一般结构形式353.3.3不同工艺流程零件的编码形式363.3.4标准件编码结构形式363.3.5船体结构编码其他系统形势举例364船体建造工艺符号4.1生产设计标准体系4.1.1标准及船舶生产设计标准概述374.1.2生产设计标准体系374.1.3生产设计标准体系的结构374.1.4生产设计标准的级别划分374.1.5生产设计标准的管理374.2生产设计标准内容4.2.1基础标准384.2.2船舶生产设计标准384.2.3生产设计标准举例395船体工作图及管理表5.1船体生产设计的内容5.1.1船体生产设计概要405.1.2船体生产设计的主要内容405.2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5.2.1船体生产设计要领书及其编制的目的415.2.2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作用415.2.3生产设计要领书的主要内容415.2.4生产设计要领书的编制425.3船体工作图的设计出图模式5.3.1绘制船体工作图的两种模式425.3.2工序工位作业对信息的要求和表达方法435.3.3两种出图模式的比较445.3.4出图模式的选择445.4船体工作图5.4.1按工序工位出图的工作内容455.4.2按分段出图的工作图内容475.5套料图5.5.1套料图及其作用485.5.2手工套料485.5.3计算机套料495.6管理表5.6.1管理表及其作用495.6.2零件明细表495.6.3装配长度和焊接长度表515.6.4工时定额表525.6.5分段钢材备料表525.6.6分段重量重心表525.6.7自制、外协、外购、铸锻件清单536船体辅助性作业的设计(什么是造船生产的辅助性作业)6.1吊环及加强材的设计6.1.1吊环的设计536.1.2加强材的设计546.2脚手架的设计6.2.1船台墩木、支柱布置图556.2.2船台脚手架布置图556.2.3分段脚手架搭设图566.3工艺孔、通道及安全设施的设计6.3.1工艺孔576.3.2临时通道576.3.3安全设施577托盘管理简介7.1船舶舾装工程的发展过程7.1.1舾装作业及其特点587.1.2传统舾装597.1.3预舾装技术597.1.4区域西装技术607.1.5国内外预舾装水平607.2舾装综合布置图7.2.1区域西装设计的任务617.2.2舾装综合布置图概念及区域划分617.3编码技术概述7.3.1信息在船舶建造中的重要地位627.3.2编码627.3.3船舶建造采用编码技术的重要性627.4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4.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成627.4.2成本区分代码637.4.3作业类型代码637.4.4托盘管理代码637.4.5物资代码647.4.6舾装件代码647.4.7船体结构代码657.5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组成7.5.1船舶建造编码系统的基本构思677.5.2船舶建造编码分类原则67。
船舶建造工艺
第一章造船工程概论1.船舶建造工艺的任务(1)根据现有技术条件,为造船生产制订优良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以缩短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善生产条件。
(2)大力研究开发新工艺、新技术,不断提高造船工艺水平,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2.船舶建造的内容(1)船体建造:船体号料、船体构件加工、中间产品制造、船台总装(2)舾装工程:主船体和上层建筑以外的机电装置、营运设备、生活设施、各种属具和舱室装饰等。
(3)涂装作业:在船体内外表面和舾装件上,按照技术要求进行除锈和涂敷各种涂料,使金属表面与腐蚀介质隔开,达到防腐蚀处理的目的。
3.船舶制造流程:准备工作,零件加工,中间产品制造,船舶总装,船舶下水,船舶试验,交船与验收4.造船作业任务分解:将船舶建造这一工程项目划分为若干子项目的工作。
(1)系统导向型任务分解:对船舶按功能系统分解任务。
(2)中间产品导向型任务分解:将最终产品分解为若干中间产品的分类方法称为中间产品导向型任务分解。
(成组技术原理、生产作业分类、中间产品特征分类)5.造船模式的内涵和演变:造船技术的发展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五个有代表性的造船模式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ALS7.造船生产准备工作内容:设计准备,工艺和计划准备,材料与设备,工厂设施,人员准备(1)设计准备:初步设计(意向书及技术附件、造船合同及附件),详细设计,生产设计(2)工艺和计划准备:工艺准备(准备阶段、加工制作阶段、中间产品组装阶段、船舶总装和船内舾装阶段、船舶下水阶段、码头舾装阶段、船舶试验与交船阶段)、计划准备第二章船体放样与号料1.船体放样定义:即将图纸上以一定缩尺比例绘制的设计图,放大成1:1的实尺图样(或1:10、1:5的比例图样),作为船体构件下料、加工的依据。
目的:设计图放大,将设计图上因比例限制而隐匿的型值误差和曲线(面)不光顺因素予以消除,对型线进行光顺。
船舶概论
油船的现代化程度油船的发展从最早的专业化运输船开始,主要是运输散装石油的油船,其他运输船舶的专业化大体是从上个世纪50年代才迅速发展起来的。
随着能源消耗的增加,天然气、石油气的扩大应用,使油船、液化气船需求增加,各种类型、用途的油船进一步增加。
船舶的大型化可以降低单位造价,有利于降低运输成本。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以后,商船特别是油船、散货船、集装箱船想大型化方向发展非常迅速。
1950年世界上最多的油船载重量仅2.8万吨,到了1975年则造出了56.5万吨的“海上巨人”号超大型油船,这是迄今为止最大的运输船舶。
目前,世界上拥有的10万吨以上的超大型油轮(VLOC)已达数百艘。
以下以308000载重吨超大油轮为例,介绍现代化油轮的特点。
本船是一艘远洋航行、单桨、单柴油机驱动的原油船,它适合载运闪点低于60℃的原油。
船舶参数主尺度:载重量:入级符号:总长≤333.00m设计吃水≈285,000吨C CS垂线间长320.00m 结构吃水≈308,000吨★CSA Oil Tanker, DoubleHull,CSR,型宽60.00m 服务航速:15.7knotsF.P.≤60C,ESP.LoadingComputer S.I.D.型深29.80m续航力:★CSM.AUT-0,SCM,VSC,LGS,PMS设计吃水20.50m 以服务航速航行 20,000海里&结构吃水21.80mDNV1A1,Tanker for Oil ESP,CSR,E0VCS-2,TMON船舶性能稳性: 船舶受外力作用离开平衡位置倾斜而不至倾覆,当外力消除后仍能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能力。
此船的船型决定它需要非常好的稳性,而油在船舱里会震荡,使船的稳性变差,解决的方法是在船舱内加设纵舱壁来制荡,60米的船宽使油船加设了两道平板纵舱壁。
抗沉性:船舶遭受海损事故而使舱室进水,但仍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喝稳性而不至于沉没或者倾覆的能力。
传统的油船甲板一般为单层板架,货油藏区域大多采用纵骨架式结构,小型油船也有采用横骨架式结构的。
船舶制造过程ppt课件
根据放样资料提供的数据可制造样板和样箱,同时对胎架 型值,各种构件的加工信息和后续工序的连续数据提供全部施 工信息。
13
(2)钢材预处理
钢材表面一般带有氧化皮、铁钻、局部凹凸不平、翘 曲或扭曲等缺陷,需要对钢材进行矫平、除锈和涂防护底 漆等作业,这些作业统称为钢材预处理。
6.造船工艺的主要任务:一方面应根据现有技术条件为造
船生产制订优良的工艺方案和工艺方法以缩短周期、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质量和改善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应大力研究开发新 工艺、新技术来断提高造船工艺水平,以适应社会经济不断发 展的需要。
7
三、船舶建造的内容和工艺流程
1.船舶建造的内容 上世纪七十代前
上世纪七十代后
9
1.2舾装工艺
将各种船用施备、仪器、装置、设施等安装
到船上的全过程,以确保舶舶的正常航行,满
足人们在船上的工作、生活、休息等一切活动
的需要。
舾装作业系统:
在使用材料上包括钢材铝、铜等许多有色金属及合
金、非金属方面包托木材、工程塑料、水泥、陶瓷、
橡胶和玻璃及装饰材料等繁多的种类;
涉及的工种有装配工、电工、木工、管工、钳工等
4
船舶的其他装置和设备包括
锚设备与系泊设备; 舵设备与操舵装置; 救生设备; 消防设备; 船内外通信设备; 照明设备; 信号设备; 导航设备;
起货设备; 通风、空调和冷藏设备; 海水和生活用淡水系统; 压载水系统; 液体舱的测深系统和透气系统; 舱底水疏干系统; 船舶电气设备; 其他特殊设备(依船舶的特殊需 要而定)。
(3)号料
把按草图样板、样箱等放样资料进行放样展开后的各零件 图的图样及其加工、装配符号,画到平直的钢板或型钢上。
船舶概论
船舶概论名词解释:1.垂线间长LPP:船中首、尾垂线之间的纵向距离称为间长.(P11)2.型表面:钢船船体外板的内表面称为船体型表面.(P11)3.性深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上甲板横梁上缘的垂直距离.(P11)4.型宽B:在船体最宽处.沿船舶设计水线自一舷的肋骨外缘之间的最大水平距离(P11)5.吃水d:在船长中点处由平板龙骨上缘量至夏季载重水线的垂直距离,称为型吃水.(P12)6.干舷F:在船长中点处由夏季载重水线量至上甲板边缘线上缘的垂直距离.F=D-d+干舷甲板厚度(P12)7.水线面系数Cw:水线面面积Aw与船长L和型宽B的乘积之比,称为水线面系数.即:Cw=Aw/L×B(P12)8.中横剖面系数Cm:中横剖面浸水面积Am与对型宽B和型吃水d的乘积之比,称为中横剖面系数.即:Cm=Am/B×d(P12)9.方形系数:型排水体积V与船长L型宽B及型吃水d的乘积之比,称为方形系数.即CB=V/L×B×d(P12)10.纵向棱形系数CP:型排水体积V与以中横剖面面积Am为断面,长度为船长L的柱体的体积之比.即CP=V/L×Aw=CB/CW(P12)11.浮性:船舶在一定装载情况下漂浮与水面一定平衡位置的能力,称为船舶浮性.12.稳性:船舶受给定外力作用发生倾斜但不倾覆.当外力消失后能自行回复到原来平衡位置的性能,称为船舶稳性.(P19)13.储备浮力:船体设计水线以上水密体积所能提供的浮力.储备浮力通常用干舷表示,干舷越大,储备浮力越大,船体强度越好.(P22)14.空船排水量:是指船舶出厂时空船的排水量.它包括船体、机器、锅炉、设备、船员及行李的重量(P20)15.抗沉性:船舶一舱或连续数舱破舱浸水后,能保持一定的浮性和稳性的性能.称为船舶抗沉性.(P19)16.限界线:沿着船舷由舱壁甲板上表面一下76mm处绘的线,称为限界线.(P26)17.一舱不沉制:指任意一舱破舱进水后的最终平衡水线不超过限界线,且能达到抗沉性所要求的浮性和稳性的船舶(P26)18.稳心:船舶小倾角横倾前后浮力作用线交点.(P24)19.快速性:在一定的主机功率情况下,表征船舶航行速度快慢的性能,称为船舶快速性.船舶快速性分为阻力和推进两个方向.(P19)20.兴波阻力:船舶航行时兴起船行波,改变水在船体表面的压力分布而形成的首尾压差阻力,称为兴波阻力.Rw.(P28)21.耐波性:船舶在波浪上克服摇摆等运动的性能.(P19)22.转首性:表示船舶应舵转首的性能(P39)23.推进系数:船的有效功率Pe和主机功率之比,以Pc来表示.Pc=Pe/Ps.(P27)24.谐摇:船舶受到的遭遇周期等于固有横摇周期时的横摇.25.操纵性:船舶能够保持或改变航向的性能(P19)26.航向稳定性:保持原有的航向能力.(P39)27.纵骨架式:板格的长边沿船长方向,短边沿船宽方向,纵向骨材的间距小,横向衔材的间距大.(P48)28.总纵弯曲:作用在船体上的重力、浮力等而引起的船体绕水平横轴的弯曲称为总纵弯曲(P46)29.总纵强度:船体结构抵抗纵向弯曲不使整体结构遭到破坏或严重变形的能力.称为总纵强度(P47)30.横骨架式:板格的边长沿船宽方向.短边沿船长方向,横向骨材的间距小,纵向衔材的间距大.(P48)31.锚泊设备:利用抓力或自重使船舶于水面固定位置的设备.它由锚锚链锚链筒止链器起锚机械锚链管和锚链舱等组成(P88)32.船舶系统:是指船上输送液体和气体所需的管子及其附件阀件机械和仪表的总称.主要包括舱底水系统灭火系统日用水系统通风系统空气调节系统(P99)33.航海仪器:是用于确定船位和保证船舶安全航行仪器的统称,主要是航行定位仪器.主要分为航迹推算陆标定位天文定位和无线电定位(P103)34.区域造船法:以区域为基础,将船体建造舾装和涂装三种不同类型的作业相互协调和有机结合地组织生产,形成壳舾涂一体化建造技艺.35.舾装工程:造船业通常将主体船和上层建筑以外的机电装置运管设备生活设施各种属具和舱室装饰等,统称为舾装工程.(P110)36.船体建造工艺:加工制作船体构,再将它们组装成中间产品(部件分段总段),然后吊运至船台上总焊接装成船体建造工艺.简答题:1.古代船舶和近代船舶各有什么特点?答: (1)古代船舶的特点是木质船体,依靠人、畜或风帆推进,排水量小。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
船舶生产设计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船舶生产设计的基本概念、原理及流程。
2. 掌握船舶结构、船舶图纸的识别和解读。
3. 了解船舶生产中的材料选择、工艺方法及其对船舶性能的影响。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的能力。
2. 能够运用专业知识进行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和解决。
3. 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能参与船舶生产设计项目。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船舶行业的热爱和敬业精神,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
2.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敢于尝试新的设计方法和工艺技术。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船舶生产设计在环保方面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实践性较强的专业课程,结合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船舶生产设计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为高中年级,具有一定的物理、数学基础,对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缺乏实际操作经验。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际案例为引导,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船舶生产设计基本原理:包括船舶结构、设计流程、设计规范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船舶图纸识别与解读:涉及船体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电气系统图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船舶材料与工艺:介绍船舶生产中常用的材料、加工工艺及对船舶性能的影响,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CAD软件应用:学习运用CAD软件绘制船舶结构图、船体布置图等,结合教材第四章内容。
5. 船舶生产设计案例解析:分析典型船舶生产设计案例,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船舶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分析与解决:结合实际案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7. 团队协作与项目管理:教授学生如何进行团队协作、项目管理,提高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对应教材第七章内容。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船舶生产设计的目标
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通过合理的生产设计,优化建 造流程,减少重复作业和资源 浪费,从而提高船舶建造效率
。
降低建造成本
有效的生产设计有助于降低材 料、人工和时间的成本,从而 降低整船的建造成本。
质量问题,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
03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标准化原则
标准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基础,它要求在船舶生产的各个环节中,遵循统一的 标准和规范,以确保生产过程的协调性和一致性。
标准化原则的实施可以大大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产品的质量和 安全性。
标准化原则还涉及到对生产设备的标准化要求,以确保设备的互换性和通用性,方 便维修和替换。
模块化原则
模块化原则是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思想,它通 过将船舶整体划分为若干个独立的模块,实现 并行设计和生产,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模块化原则的应用可以简化生产流程,降低生 产难度,同时便于模块的维修和升级。
模块化原则还要求对各个模块进行统一规划和 布局,以确保整体结构的协调性和美观性。
信息化原则
01
船舶生产设计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目录
•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 船舶生产设计的重要性 • 船舶生产设计的原则 • 船舶生产设计的未来发展
01
船舶生产设计概述
船舶生产设计的定义
船舶生产设计是指根据船舶的建造要 求和规范,对船舶的各个生产阶段进 行系统的规划、组织、协调与控制, 以确保船舶建造过程的顺利进行。
信息化原则是现代船舶生产设计的必然趋势,它通过引入信息 技术和数字化手段,实现生产过程的智能化和自动化。
船舶设计原理_01_船舶设计概要_0104_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
111.4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第一章船舶设计概要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根据现代造船的特点,船舶设计一般分为四个阶段。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完工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在深入分析任务书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从全局出发,提出船体、轮机、电气不同专业方面的各种可行性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得出一个能满足船东要求的合理的设计方案。
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确定船舶主要要素;●在总布置、主机选型、船体型线、主要性能等方面进行细致的工作;●通过计算、绘图、必要的模型试验及分析论证等技术于段,得出决定全船技术形态的总体方案;●在船体基本结构、主要舾装设备、机舱布置、电力负荷及电站配置、机电设备选型等方面开展初步设计。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初步设计的关键工作内容是总体设计(1)船体说明书;(2)总布置图;(3)型线图;(4)中剖面结构图及构件计算书;(5)航速、稳性、舱容、干舷等估算书或计算书;(6)机舱布置图;(7)电力负荷估算书;(8)主要设备规格和厂商表。
初步设计应当形成的主要技术文件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显然,初步设计阶段的工作是初步的。
但是,涉及全船主要技术形态的参数和指标应当是可靠的,技术和措施应当是合理的。
在初步设计阶段,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所完成的工作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一、初步设计主要图纸和技术文件应取得船东认可,作为下一阶段设计的依据。
1.4 船舶设计的阶段划分二、详细设计在初步设计所形成的总体设计的基础上,依据造船详细设计合同和经审查通过的初步设计技术文件,对各个局部的技术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开展各个分项目的详细设计和计算,调整和解决船、机、电各方面具体的问题和矛盾。
最终确定有关设计船的全部技术性能和船体结构,对重要设备和材料提出选型订货的技术要求,等等。
●设计图纸和技术文件送法定检验机构和所入船级社进行审查。
●审查通过后,还需根据审图意见对设计图纸进行修改。
船舶建造理论与工艺完整版
第一章1.造船的定义是什么?造船是为客户(私人、公司、政府等)生产产品(船舶、近海结构浮动设施等)的一门工业。
2.船舶建造过程分哪几个特定阶段?船东需求(设计任务书的确定)一初步设计(初步概念设计)一合同设计一报价投标签合同一详细设计(生产设计)一实际建造。
3.施工设计和生产设计的区别?生产设计是告诉生产者怎样造船。
施工设计是告诉生产者建造怎样的船。
现代造船:初步设计、详细设计、生产设计;传统造船: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施工设计、完工设计。
4.船舶实际建造分哪几个阶段零部件生产、组合件生产、分段生产、船体大合拢。
5.造船企业的目标是什么?通过造船获得利润。
6.船舶的定义是什么?船舶是在水中漂浮的复杂建筑物。
7.船舶类型主要有哪些?客船、杂货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滚装船、油船。
8.写出中、美、英、德、日、挪威、俄、意船级社英文缩写。
中国一CCS美国一ABS英国一LR德国一GL小日本一NK挪威一DNV俄国一RSU意大利一RINA法国-BV9•四次造船高峰:一二次分别是一二战期间,第三次是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第四次是21世纪初。
第二章1.什么是现代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模式的技术基础有哪些?现代造船模式可理解为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向导,按区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的总装造船。
现代化造船模式的技术基础是成组技术等先进的工程技术和科学管理方法,目标是贯彻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建造策略,实现造船效率,质量,和安全水平的不断提高。
2.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及基本要素是什么?现代模式的内涵:1)应用成组技术的制造原理和相似性原理,以及系统工程的统筹优化理论,是形成现代现代造船模式的理论基础。
2)应用成组技术的制造原理,建立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作业系统,是现代化造船模式的主要标志。
3)中间产品导向型的生产作业体系的基本特征是以中间产品的生产任务包形式体现的。
船舶概论重点归纳
2012~2013年船舶概论重点归纳第一章船舶分类与用途1、不同分类方法,船舶种类的分类。
2、几种特殊船舶的分类归属:载驳船→运输船;浮船坞、海洋开发船、钻井船、钻井平台→工程船舶;调查船→渔业船;消防船、供应船→港务船;医院船→舰艇。
3、几种船舶的特点:①杂货船:配备有完善的期货设备。
②集装箱船的特点:装卸运输效率高。
③散货船的特点:④油船的特点:要求防火防爆⑤客船的特点:要求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适航性与居住、生活等设备5、气垫船的分类:全垫世气垫船(全浮式,有两栖能力)与侧壁式气垫船。
第二章船舶的几何形状1、船舶的主要尺度及其含义:总长LOA;设计水线长LWL;垂线间长LPP;型宽B;型深D;吃水T;干舷F。
2、船型系数的含义:面积系数→水线面系数CW;中剖面系数CM;体积系数→方形系数CB;纵向棱形系数CP。
4、主尺度比影响的内容:①长宽比L/B:与船的快速性有关。
例如高速船这比值越大,船越细长,在水中航行时所受的阻力越小;②宽度吃水比B/T:与稳性、快速性、耐波性与操纵性都有关;③型深吃水比D/T:与船的稳性、抗沉性、船体强度及船体的容积有密切的关系;④长深比L/D:与船体总强度有关,长深比小,船短而高,强度好;⑤船长吃水比L/T:主要影响船舶的操纵性,比值越小,回转性越好,转动越是灵敏。
5、船体线形图:纵中剖面;中横剖面;设计水线面。
6、横剖线、纵剖线、水线在基准投影面上的投影是船体得真实形状。
7、船舶的外形的内容:船舶的外形包括首、尾部形状、上层建筑形式、机舱位置的安排及烟囱、桅杆等上层舾装件的形状与布置等。
8、船舶首尾形状的分类。
第三章船舶的航行性能1、航海性能:各种船舶从事运输生产或执行特定任务时,经常航行于凶涛骇浪的海洋或急流险滩的江河里,它们之所以能顺利完成预订的任务,在于船舶本身具有一些特定的性能,我们称之为船舶的航海性能或航行性能。
内容:浮性——在一定装载情况下,船舶在水中具有正常浮态漂浮的能力;稳性——船舶在外力(或外力矩)的作用下偏离原平衡位置时,当外力(矩)消除后船舶恢复到原平衡位置的能力;抗沉性——当船舶破舱淹水后保持浮性与稳性不致沉没的能力;快速性——船舶的主机功率一定时所能达到最高航速或者在一定的航速要求下船舶消耗最小功率的性能;耐波性——船舶在波浪中具有缓与的摇摆性能;操纵性——船舶保持航向与改变航向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为签订造船合同提供必要的技术文件(如:航速、载重量、技术规格书、
总布置图、基本结构图、中横剖面图、型线图机舱布置、机舱布置图等); b.为确定重大技术问题进行必要的设计和计算工作; c.提出主要设备的选型规格清单和供应商表; d.为详细设计提供必要的技术条件和依据。
(2)详细设计: 1)是在初步设计的基础上按各系统/功能/专业,对具有技术专业项目进行 详细性能设计,以确保船舶总体技术性能的要求。这是第二阶段设计。由于该 阶段需要按验船机构和合同有关规定提供图样和技术文件的送审和认可。 2)通过各个具体专业项目的设计计算和图样绘制,解决设计中基本的和关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流程示意图
B. 现代造船模式的设计方式
一. 传统船舶设计方式 1.传统的船舶设计分为,方案设计、技术设计和施工设计三个阶段。方 案设计、技术设计是船舶产品的设计,反映了船舶完工后的最终状态;施工 设计是为船厂提供制造、安装、调试用的施工图纸和工艺文件,是为现场生 产服务的。
2.传统的船舶设计基本上属于产品的设计,它只是设计“船舶产品”而
设计在解决“造怎样的船”的同时,还要解决“怎样造船”和“怎样组织造船 生产”的方法问题。因而“造怎样的船”与“怎样造船”是融为一体的。 1.现代船舶设计阶段: 船舶设计阶段的划分:船舶设计始于总体功能设计,当合同生效后才进入分 系统、按功能/专业进行详细性能设计,进而由功能系统转入到区域进行转换设
计,随后才能按区域/阶段/类型进行生产设计。这样的设计过程从理论上就划
(2)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是各自独立的; (3)由于分段建造和分段预舾装,使大量的高空作业变为地面平台作业, 改善了作业环境,提高了产品质量;还可实现平行作业以扩大作业面积,—
从而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缩短了造船周期。
第三阶段: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产品作业任务分解与组合,船体和舾装均按船舶空间部位划分区 域,分阶段地把区域内的作业任务按类型以生产任务包的形式组织生产, 构成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生产方式; (2)由于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与组合是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进 行的,要求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融为一体;
三.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流程:流程图如下:
船体工程 舾装工程 涂装工程在施工阶段(时间)上的对应关系
特点: 1)壳、舾、涂作业既分道,又结合; 2)涂装作业渗透在壳、舾作业的各个阶段进行,体现壳、舾、涂一体化 作业; 3)各类中间产品固定在各自的施工区域进行封闭作业;(图中的各作业 框)
4)各作业框内的生产作业实施流水定位,或流水定员作业。
键的技术问题,最终确定船舶全部技术性能、船体结构、重要材料、设备选型、
订货要求、各项技术要求和标准
3)详细设计的目的: 提供验船部门规定送审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提供造船合同中规定送船东认可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提供材料、设备订货规格、数量及技术文件; 为生产设计提供必需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综合: 1.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基本上是属于“产品设计” 2.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图样提供的是船舶建造的完工状态,即解决造什么样 船的问题。
1)初步设计:是按船东技术任务书要求进行船舶总体方案的设计。其设 计原则按总体功能/系统/专业。设计生效后则作为后续阶段的设计依据。这
是船舶设计的第一层次,或称第一阶段设计,也可称为合同设计。 2)初步设计是船舶总体性能和主要技术指标、各系统的原理设计;
3)初步设计通过理论计算和必要的试验,确定产品的基本技术形态、工 作原理、主要参数、主要结构、主要设备选型等重大技术问题。 4)初步设计的目的:
图纸、在同一个安装阶段内进行。
(4)多工种集成作业组织模式: 现代造船模式的生产设计是多专业的设计组织,作业组织是复合工种的生产组织。
放样工、样台木工、机床操作工、气割工、装配工、气刨工、批铲工、焊接工、 火工、管子工、钣金工、钳工、电工、细木工、除锈工、油漆工、冷凝工、帆缆工 脚手架工、起重工、通风照明工、焊接检验员、结构检验员、仓库保管员、安全员
3)生产设计与其它设计阶段的关系
a. 初步设计、详细设计和生产设计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渗透。 b. 初步设计是详细设计的依据,详细设计是生产设计的依据; c. 生产设计的要求和工作内容,又要渗透到前两个设计阶段中去。
2. 生产设计的特点: (1) 按区域设计的特点:适应现代造船模式按区域组织生产,必须按
元);
(3)所有模块具有独立的功能; (4)通用性 (5)特定界面、连接尺寸、连接形式。
二. 现代造船模式的特点: 1. 现代造船模式的内涵(产品导向的造船模式 俗称总装造船模式): 以统筹优化理论为指导,应用成组技术原理,以中间产品为导向,按区
域组织生产,壳、舾、涂作业在空间上分道,时间上有序,实现设计、生产、
(2)全船建造过程统筹的生产设计:生产设计是为了满足区域造船的需 要,从生产角度出发,对造船过程进行事先研究,统筹安排的设计。 1)生产设计通过建造方针书,对造船全过程进行统筹研究;用系统工程 的观点对设计、工艺、成本、质量、施工进度、安全生产、工程管理等方面 进行综合平衡,同时对设备、场地、作业人员、资材、技术、管理力度等做 出综合安排。 2)生产设计通过舾装综合布置图,把区域内所有建模绘图在图纸上,得 该区域内各专业、各设备、单元、模块、舾装件间不发生干涉合理布置。 3)生产设计通过托盘管理表来组织生产、计划、资材物流配送;因每个 托盘是在同一区域、同一阶段作业从而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 4)生产设计通过标准化、编码化、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来解决大量信 息,以达到提高设计质量、缩短设计周期;因此,生产设计是现代造船模式 的基础之一
生产方式
管理方式 性质
造船模式综合: (1)4 种模式从本质上可分为两大类别 系统导向型造船模式——传统造船模式(前两种) 产品导向型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模式(后两种)
(2)未来的造船模式是以中间产品模块化为特征的模块化总组(装)造船模
式。
注:作为中间产品造船模块应具有:
(1)标准尺寸和标准件; (2)主要部件具有可选择性的最终产品单元(船体结构单元和舾装功能单
(3)生产设计: 1)生产设计:实质上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按区域/阶段/类型进行产品作业任务 的分解和组合,结合船厂施工条件规划“怎样造船”的设计。这是船舶设计的第3阶段。 (注:转换设计是在详细设计的基础上把系统设计转变为区域,提供的船体分段结构图 和舾装综合布置图就是后续生产设计的依据,但不能指导现场施工,转换设计亦属于生 产设计一部分)。 2)生产设计的目的: a. 将整个造船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人力、设备、场地、器材等)通过 设计的 方式预先加以综合协调和优化; b. 提供造船生产所必需的图纸和图表和文件,使其能直接指导造船生产过程有效的 进行。
(3)基于供应链的托盘管理: 1)舾装托盘的含义包括两个内容:A.生产设计时编制托盘管理表及相应的生产 管理用表册的最小单位,B.现场生产作业的最小单位,也就是内场制造、舾装品的采 购、集配中心的采购和外场安装的最小单位;托盘划分之前首先要进行区域的划分,托 盘就是舾装工作的“中间产品”。 注意!托盘是实实在在的有如饭店配膳室内的配菜盘一样,既有盘子又有菜单。舾 装托盘也既有托盘管理表,也有由钢结构组成的托盘,托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成多种 形式。但必须指出,所谓一只托盘有时可能由几只这样的托盘组成(当盘子内的舾装件
区域进行设计,以使设计与生产一一对应。
(2)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设计特点:设计过程中,把设计的船舶产品 作为最终产品,按其所划分的各制造级进行逐级分解,以组合成各类另部件、
(3)生产作业方式是先按区域进行船体分道建造和区域舾装,然后将
完工的各个作业区域相互组合,以形成完整的船舶产品。
第四阶段: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一体化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产品作业任务分解与组合,除按区域 / 类型 / 阶段 / 的分解原则 和组合方式外,更体现为船体建造、舾装、涂装 3 大作业系统的相互结 合; (2)船舶设计、制造工艺、生产管理一体化,壳 、舾、 涂一体化; (3)生产管理体制是按区域组织的复合专业、复合工种体制。 壳舾涂一体化的区域造船法的造船模式——现代造船技术的发展水平。
管理一体化,均衡连续地总装造船。
2. 现代造船模式特点:
(1)区域造船的空间组织:区域造船法就是用成组技术 & 系统工程的原 理,将整条船按空间划分区域,在一个施工区域内完成“中间产品”经过不 断组合高一级的中间产品最终组合成一条整船。 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的作业单元通过定场地、定任务、定人员、定设备、定 标准等可形成一个封闭的,自主管理的作业单元;因而可以最大限度将中间 产品外扩,形成企业内的中间产品成品化,企业外的中间产品商品化组织生 产作业。
部分如此 小部分如主机等大设备需在船台或船坞安装—小船分段或整造就是
例子)。
第一阶段 按功能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是组织造船的初级模式。
第二阶段:按区域 / 系统组织生产的造船模式。 特点: (1)产品作业任务分解与组合,船体建造是按结构区域进行的;舾装作
业除部分分段预舾装外,主要按使用功能 / 系统组织生产;
第一章 船舶生产设计概论
A. 现代造船模式 一、造船模式的演变 1. 造船模式的内涵: 是指组织造船生产的基本原则和方式. 既反映组织造船生产对产品作业任务的分解原则,又反映作业任务分解后的 组合方式; 这种分解和组合方式体现了设计思想、建造策略、管理思想的结合。 特别注意! 造船模式反映造船效率 不反映具体的造船方法(因为具体的造 船方法很难统一为一种标准模式)。
较多,一只盘子放不下时),也可能“菜”没有放在这只盘子里,但属于这只托盘的内
容(当考虑到舾装件太大、或易于受损等因素时)。 2)托盘管理:就是以托盘为单位进行生产设计、组织生产、进行物资采购、以及
工程进度安排,以致生产成本的核算也可以以托盘为单位进行的一种科学生产管小组、在同一地点、使用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