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语文教案公开课
二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同步教案五篇

二年级上册语文公开课同步教案五篇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1《欢乐的泼水节》教材分析:《欢乐的泼水节》这课紧扣“欢乐”记叙了居住在西双版纳的傣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情景,初步进行尊重各民族风俗习惯的教育,全文有三个自然段,第一自然写凤凰花开了,一年一度的泼水节到了,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部分,这有五句话,具体生动地写了泼水节的欢乐场面,第一.二句写人们做的准备,第三.四句写泼水的场面,第五句点出了泼水的象征意义,第三自然段略写了泼水节的其他活动。
学生分析:因民族差异,学生对泼水节了解较少,难以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
学生年龄小,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较活跃。
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及教材的安排,再结合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第二课时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是这样设计的。
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生字,感受课文用词的精当。
2.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边读边想,体检感悟的能力。
3.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创设情境,情感体验,学生全面热情参入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师生与课文产生情感共鸣,领悟傣族人民过节的欢乐心情。
四.重难点:1.感悟用词的精当。
2.融情于文,与文产生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在确定了目标、重难点的基础上,第二课时教学授课形式,主要是以创设情境,体验情感,师生入情入境与文本对话为主。
一.营造气氛,激发情感导入: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大致了解了一下泼水节,并且还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个自然段,来听着音乐(<<月光下的凤尾竹>>响起),看看画面(出示火红的凤凰花画面),师生背第一节。
(开课:用上节课学的第一自然段导入,伴以《月光下的凤尾竹》的音乐和凤凰花的画面导入,学生读一读、背一背第一节,进入情境。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情感,即感受异地风情,非常想去参加泼水节)二.精读课文第二段感受泼水节的欢乐。
课文第二自然段是全文的重点段,我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进行教学,不断地给学生创设情境,发挥想象,体验情感,朗读感悟。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情感与态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雪孩子给小白兔带来欢乐,为小白兔解除灾祸,最后自己变成了云朵的品质。
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10个生字,会写"瓜、衣、来"3个字,认识1个偏旁"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不同方式的学习,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二、教学重点:认识10个生字,知道雪会变成云。
三、课前准备:雪与云相互变化的课件。
前置性学习:1、读一读:熟练拼读课文。
2、圈一圈:把生字圈出来。
3、说一说:生字组词,说一说。
四、教学过程(一)看图说话,初步感知课文1、出示前4幅,要求:仔细看图,想想,说说每幅图上画了什么?2、指名说说3、小白兔睡着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情呢?学生自由想象4、带着问题,边看图边听老师讲故事5、你能给这个故事加个题目吗?再看看编书的叔叔阿姨给这个故事取了个什么名字。
6、板书"雪孩子",学习"孩"字,(二)自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看着图再读读图旁的句子,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三)检查自读情况,读后正音(1)注意读准生字词尤其是:让、往、烧、知(2)会读:"累、息、柴、救、却"以及多音字"着(zhao)"(四)读读议议1、雪孩子救出了小白兔,自己到哪里去了呢?(1)指名读读文中的句子(2)指导朗读第八段(读出赞美、喜爱之情)(3)说说小白兔望着白云会说些什么。
2、雪孩子是怎样飞到天上的?(利用课件让学生了解雪化成水,水蒸发后形成云这一常识。
适当扩展:衣服晒后干了,地面上水不见了都是水分蒸发的结果。
)3、读读课文想一想:雪孩子还会回来吗?什么时候才能回来?(继续看课件:云变成雨和云变成雪的过程。
)(五)朗读指导:1、你喜欢雪孩子吗?你想对雪孩子说什么?2、把你的这种感情用朗读表现出来(六)续编故事:想象小白兔与雪孩子再见了面会做什么,说什么。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雪孩子公开课教案第【1】篇〗雪孩子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15个生字,能正确、美观地书写8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4、根据文本内容创设说话情境,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说话能力。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读准字音,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把字写正确、美观。
2、感悟雪孩子的善良、勇敢,懂得当别人有困难时要勇于伸出援助之手的道理。
教学难点:通过理解“瞧,太阳晒着太阳,他变成了很轻很轻的水汽。
”和“飞呀,飞呀,飞上天空,变成了一朵白云,一朵美丽的白云。
”这两句话,使学生知道雪会变成云,理解雪与云之间的变化过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课题小朋友喜欢猜谜吗?老师给你们猜个谜,听清了:白色花,无人栽,一夜北风遍天地,无根无枝又无叶,此花原从天上来。
(打一自然现象)猜出来了吗?对,就是我们经常看到的雪(板书:雪)。
一个寒冷的冬天,下了一场大雪,房子上、树上、地上一片白。
(播放动画)兔子一家没吃的了,兔妈妈要出去找吃的,她堆了一个漂亮的雪孩子,让他和小白兔一起玩。
雪孩子和小白兔是怎么玩的呢?后来,还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请小朋友打开课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一读《雪孩子》,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请把它圈出来,不理解的地方,打个问号。
二、初读课文1、自由阅读课文,提出要求。
(1)画出词语,圈出生字,标出自然段序号。
(2)读准生字读音,难读的字多读几遍。
(3)想一想:课文写了雪孩子的什么事呢?2、生字过关。
(1)自由读生字:累、添、柴、烧、旺、渐、哎、呀、冒、烫、终、浑、淋、灭、激。
(2)带拼音齐读生字。
(3)开火车去拼音读,老师及时正音。
(4)学生齐读。
过渡:小朋友们的生字读得这么好,再来读课文,一定能读得更好。
小朋友们有信心吗?老师相信你们一定能!三、感知内容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指导朗读(如学生读不好,教师相机范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曹冲称象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熟读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不好,自己还能想出什么办法来称象。
3.让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二、教学重点、难点1.熟读记忆第4自然段。
2.通过阅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自己思考其它称象办法。
教育学生平时要多观察事物,遇事要开动脑筋想办法。
三、教学准备板书词条四、教学方法情境教学,实验法教学过程1.出示学习目标2.猜谜导入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个谜语:体型大,喜群居,长长鼻子作用大。
打一动物(生:大象)同学们真聪明,认出了大象朋友。
曹冲也是个聪明的孩子,为什么说他聪明呢?(因为他巧妙地称出了大象的重量)对,这节课就接着学习《曹冲称象》这个故事。
-------板书课题(竖版)2.复习,授新。
(1)回顾生词。
(开小火车读)谁能用“议论或者到底”来说一句话。
情境导入:古时候有个叫曹操的人。
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PPT依次出示)这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耳朵像(两把大扇子),鼻子像(一个长长的钩子),尾巴像(一根小小的辫子)。
(PPT同时出示大象的样子,进行比喻句练习。
)官员们这时是什么反映?一边看一边议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朗读指导,感受有“到底”的不同,情绪强烈一点,跺脚着急的状态。
)3.学习第3自然段同学们读得很好,现在老师也很好奇了,这象到底有多重,怎么才能称出来呢?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学生读”。
有的说:“学生读”。
(长句子断句读)这里可以做动作来读一读。
官员们想出的办法这么多,曹操觉得这些办法怎样?你怎么看出来的?(曹操听了直摇头)“直”是什么意思呢?做一做曹操这个的动作。
说明曹操对这些办法不满意。
4.学习第4自然段曹操很生气,那到底有没有巧妙的办法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呢?这时,有一个声音叫了起来;“我有个办法。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全册公开课【一等奖教案】(名校精编)

2017年秋期新人教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1课《小蝌蚪找妈妈》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知道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正确分辩: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的能力;培养学生大胆表演、质疑、想像、表达的能力;3、情感目标:了解青蛙是益虫,懂得保护青蛙。
重点难点:重点是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难点是分角色朗读和表演。
教具准备:头饰、课中操音乐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亲爱的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大家猜一个谜语:1、小黑鱼,滑溜溜,圆圆脑袋长尾巴,池塘里面游呀游。
板书:小蝌蚪2、绿衣小英雄,田里捉害虫,冬天它休息,夏天它捉虫。
板书:青蛙3、小蝌蚪和青蛙之间是什么关系呢?板书:妈妈4、今天,我们就来学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
板书:找齐读课题:第33课小蝌蚪找妈妈二、观看动画,理清思路:1、先请大家看这篇文章的动画片。
2、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去找她的妈妈,先碰到了鲤鱼,又碰到了乌龟,最后才找到了他们的妈妈青蛙。
(2)这篇课文主要讲的是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故事。
随机板书:找鲤鱼乌龟变并在田字格里指导学生写“变”字三、配乐朗读,初步感知:1、师配乐范读,学生回答: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在书上标出。
2、学生配乐按自然段接读课文后,认读二类字。
灰黑色迎上去阿姨头顶披着鼓着3、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板书:长出后退长出前腿尾巴变短四、研读课文,理解内容:1、那蝌蚪是什么样?学习第一段帯动作表演读,突出小蝌蚪的特点,增加趣味性,加深对蝌蚪外形的认识。
2、青蛙什么样?学习第四段:采用换角色自述的方式,让孩子们进一步加深对青蛙外形的认识。
如——例:我是一只大青蛙,我头上鼓着一对大眼睛,披着碧绿的衣裳,露着雪白的肚皮,四条腿,宽嘴巴。
(阐述自己的特征)3、跳课中操《小青蛙找家》4、指导写“披”字5、采用分角色朗读、帯头饰表演等形式分别学习二、三、五段。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寒号鸟公开课教案第【1】篇〗《寒号鸟》教案《寒号鸟》教案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寒号鸟》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寒号鸟》教案1第一课时一、预习。
要求:自学不认识、不理解的字词。
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预习可在课前进行,也可在课内进行。
)二、出示课题,介绍寒号鸟。
寒号鸟,也叫寒号虫,哺乳类动物,形状跟蝙蝠相似,体长一尺多,有冬眠的习性,睡时倒悬在树枝上。
三、检查预习情况,抽读生字词卡。
四、阅读第一节。
1.指名读。
(1)谁能把这一节课文的内容用简笔画画出来。
(指名两人分别画在小黑板上。
)全体同学默读,想想第一节有几句话,每句话介绍什么。
等一会儿看图是否画得对。
(设计把第一小节课文画一画这样的环节,不仅为了使小朋友进一步了解故事发生的环境和主要角色之间的关系,还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沟通抽象的文字符号与形象的生活画面之间的联系,以求在学习本课的全过程中发挥积极影响。
)(2)谁能看着图把第一节课文说一说。
指图看“崖”和“缝”。
(3)为什么说寒号鸟是把缝“当作”窝2.小结:这一节主要讲喜鹊和寒号鸟是邻居。
由于它们是邻居,所以能经常见面、对话,才发生了下面的故事。
五、阅读课文第二节至课文结束。
1.默读这部分课文。
读后问:(1)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吗(2)你们觉得可以用什么方法来学(用表演的方法。
)(征求小朋友的意见,把学习方法的选择权交给孩子,为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和教师“以学定教”创造了有利条件。
教师先引导学生确定表演的方式,不仅是为了强化阅读的动机,激发阅读的兴趣,更是为了以表演的要求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
)2.准备表演,阅读课文。
(1)指导读对话。
要表演就要把对话读熟。
找出喜鹊和寒号鸟说的话,多读两遍,努力记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第【1】篇〗三维目标1、学会认“盯”、“邻”等6个生字,会写“治”、“爬”等8个生字。
2、通过朗读指导,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朗读的能力。
3、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葫芦的生长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了解事物之间是互相联系的,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教师出示葫芦)小朋友,你们见过葫芦吗?能把你知道的有关知识说给大家听吗?现在,我们就来读一篇关于葫芦的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下面请小朋友们齐读课题。
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设计意图: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师用真实的实物让学生感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同时,教师还根据葫芦的样子让学生观察、说话,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看听说等能力得到了锻炼,具有一定的针对性。
]二、看图说话1、启发:我们来看两幅图画,先看第一幅,请小朋友认真观察,哪个小朋友能说说这幅画里画了什么?看看两幅图画里画的东西有什么不一样?(1)人的表情不一样:一是面带微笑,一是满脸惊讶。
(2)葫芦的叶子不一样:一是绿绿的叶子,一是枯黄的叶子,有的还有小孔。
(3)葫芦不一样:一是挂在藤上,一是掉在地上。
2、看了这两幅图,小朋友的心中是不是有个大问号产生了呢?(学生分组讨论)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故事。
学了故事后,我们就明白了。
三、朗读感悟1、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找出描写这两幅图的段落。
2、描写第一幅图的是哪个自然段呀?师范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说说自已听了以后的感受。
3、你觉得哪些词写得很好,让人一读就感到葫芦长得很美?(细长、长满、雪白的、小葫芦)小葫芦真是太美了,所以呀那个人就每天都要去看几次。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导入环节:1.学习小妙招——单元课文点赞。
2.还有一个地方,引出葡萄沟,书写课题。
二、复习环节1.摘葡萄游戏,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多音字和易错词语。
2.自由朗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请大家轻轻地端起课本,开始吧。
3.填空复习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1.葡萄沟还好在哪里呢?请同学们找到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
教师范读,同学一边听一边思考每一句都写了什么?2.齐读第一句话,你知道了什么?指导学生圈出关键词“梯田”。
3.自己读一读第二句,试着找找关键词,想一想这句话写了什么?学生体会枝叶茂密,指导学生朗读。
4.这么茂密的枝叶会结出什么样的葡萄呢?找一位同学读一下第三句话,其他同学边听边圈关键词,思考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5.学生区别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颜色有光彩,更加鲜艳。
通过再感受葡萄五光十色。
指导学生朗读。
6.练写句子。
这么优美的语句我们也能写得出来。
公园里的花都开了~~~~~。
你想象一下,这些花盛开的时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学生展示。
7.让我们再有感情地齐读第三句。
葡萄沟的葡萄五光十色,又多又美,真是个——好地方。
8.自读第四句话,你读懂了什么?通过关键词热情好客,准会,最甜,吃个够。
体会老乡热情好客。
指导学生朗读。
9.学习方法总结:1分2抓3读。
10.齐读第二自然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1.请你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完成两个问题。
2.学生汇报。
结合晾房。
3.新鲜的葡萄是怎么制成葡萄干的?请你看着这个过程示意图,自己说一说,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4.这样制出来的葡萄干是什么样的?齐读句子。
这个句子是写出葡萄干的两个特点(颜色鲜味道甜)。
5.学生扮演葡萄沟的维吾尔族老乡介绍葡萄沟。
6.给葡萄沟点赞。
千言万语化作一句话最能表达我们此时此刻的心情。
齐读第四自然段。
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公开课教案

二年级语文《纸船和风筝》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2)运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增强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友谊至上的价值观。
(2)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让学生熟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体会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生字词学习: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使用。
3. 图片观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融入故事情节。
2. 互动教学法:采用问答、讨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参与。
3.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生字词。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展示纸船和风筝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导入课文。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3. 学习生字词: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学会正确书写和使用。
4. 图片观察:展示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引导学生发挥想象,描述图片中的场景。
5.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7.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绘制一幅纸船或风筝的画,并附上简要的文字描述。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口语交际商量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口语交际:商量教学目标1.学习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商量时,能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2.初步感受与人商量的语气与表达要求,尝试在生活中运用。
教学重点:学会使用商量的语气与别人交流,说清楚自己的想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生活中与别人商量事情时能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出示小明照片并介绍小明。
2.播放小明录音,引导听清小明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
预设:今天是小明的生日,他想早点回去,可是他今天轮到做值日。
3.引导学生帮小明出出主意。
预设:我觉得他应该找个同学商量一下,看看是否可以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
4.揭示课题: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有事要与人商量,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我们就来学习如何与人商量。
(贴板书:商量)二、借助例子,明确方法1.出示课文例子:小明想和小丽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该怎样跟她商量?(1)出示小丽照片,引导学生倾听:小明是怎么和她商量的呢?我们一起去听一听。
①播放小明语音:喂!今天你帮我做值日吧!②质疑:小丽会答应吗?为什么?预设:我觉得小丽应该不会答应,因为小明太没礼貌了,连小丽的名字也没叫,原因也不说,还用命令的语气,让人听了很不舒服。
(2)引导学生帮小明出主意,归纳商量的技巧。
①提问:怎样商量才能让小丽答应他的请求呢?预设1:我觉得首先要叫一下小丽的名字,说话时也要诚恳礼貌。
像这样:小丽,我想跟你商量一件事情。
(出示气泡图一)预设2:我觉得还要把事情说清楚,比如这样: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
(出示气泡图二前半句)预设3:我来补充一下,我觉得还得说明原因,就像这样:我想和你调换一下值日的时间。
因为今天是我的生日,想早一点儿回家,你看行吗?(补充出示气泡图二后半句)②根据学生回答,逐步总结商量的技巧。
(贴板书:要用商量的语气、先打招呼、后提请求,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说清事情、说明原因。
)(3)播放小明和小丽商量的视频,进一步引导学生明确商量的方法。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雾在哪里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二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
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
本篇课文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
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
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
教学目标:1.复习上节课所学生字词,会写“岸”“屋”两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展开想象感受雾的淘气。
3.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感受雾的淘气。
2.段落的结构特点,并能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教学难点: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并能尝试模仿课文中的语言形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淘气。
课前活动:猜谜语小朋友们喜欢猜谜语吗?逐条出示谜语,师读生猜。
(评价:会听、爱思考、会观察)过渡语:刚才猜的谜语都和天气现象有关。
雾也是一种又有趣又神奇的天气现象,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19课雾在哪里。
一、复习导入。
1.板书课题,学生书空。
指名读课题。
齐读课题。
2.抓中心词整体感知经过上一节的学习,小朋友们觉得雾是个怎样的孩子呀?指名学生回答(可爱的顽皮的淘气的)课件出示句子: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
齐读。
3.复习词语雾孩子要跟我们做个游戏啦?课件出示词语:于是海岸街道桥梁甚至一切躲藏消失散步自由读开火车读(相机正音甚至)齐读词语。
4.自由读文理清脉络小朋友们词语读得可真好,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回忆,淘气的雾孩子来到了哪些地方和大家做游戏。
(1)自由读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第【1】篇〗葡萄沟教学目标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老乡的喜爱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教学重点让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有关句子。
教学难点理解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教具准备生字卡片导学过程二次备课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
(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
(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
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采用猜字、定位联想等游戏识字,重点指导“最”的结构和最后一笔,同时趁热打铁指导书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现在我们看看葡萄沟到底好在哪儿?课文共有几个自段?先标上序号,然后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并说说为什么喜欢?2.自由读。
3.汇报三、再读读文,重点探究1.听完后师问:你觉得葡萄沟怎么样?(板书好地方)为什么说是个好地方?她好在哪儿?自己读课文,然后回答问题.2.完成练习:(出示)(1)葡萄沟在()。
(2)葡萄在()月份成熟。
(3)葡萄种在()。
(4)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去,有的运到(),制成葡萄干。
四、细读课文,了解内容1.师:葡萄沟出产这么多水果,我们不得不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
(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2.学习第三句(1)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呢?(2)先自己来读一读。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公开课教案第【1】篇〗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就本课而言,“黄山奇石”的“奇”是全文精华所在,为了使学生在学习中真切地感受到千姿百态的黄山石,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课文内容,读中理解,读中悟情,在学生、老师、文本、作者之间的对话中,体会黄山奇石的神奇与有趣。
再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引导学生在想象中朗读,在朗读中感悟,在感悟中描写,领略黄山石的奇特,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相关课件。
2.搜集有关黄山奇石的资料。
学生准备:1.熟读课文,预习生字词。
2.搜集黄山奇石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激趣促学1.激趣: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登黄山,天下无山”这句话吗?这是我国明代杰出的旅行家徐霞客两次登黄山之后发出的由衷赞叹。
有这样高的评价,黄山一定名不虚传,想不想去看看?(播放黄山风景视频)2.学生观看视频并简单交流对黄山的印象。
3.导入:黄山风景美如画,最著名的要算是云海、温泉、怪石和奇松了。
今天,我们就先去看看黄山奇石吧!(板书课文题目) 4.学生齐读课文题目,重点理解“奇”字。
设计意图:入境则生情。
新课伊始,通过徐霞客对黄山的评价,激发学生对黄山的探究欲望,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效果。
然后播放黄山的风光视频,优美的音乐,动人的解说,再加上神奇迷人的黄山风光,将学生带入了课文营造的情境中,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1.课件出示自学提示,引导学生借助学习小提示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看清字形,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联系上下文或生活实际试着理解新词,不懂的做上记号。
(3)标好自然段序号。
2.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读准字音。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酸的和甜的》公开课教案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酸、甜”等10个生字,会写“味、觉”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小兔子说话时的语气。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兔子从不会爬树到会爬树的过程,懂得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4.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理解课文内容,培养朗读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小兔子从不会爬树到会爬树的过程,感悟课文寓意。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水果是酸的,什么水果是甜的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篇课文,叫《酸的和甜的》,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2.自读课文师: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后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回指导)3.学习生字师:刚才同学们读得很认真,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中的生字。
请大家看黑板,我们一起认识这些字。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跟读,教师领读)4.精讲课文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
请大家一边听老师读,一边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教师朗读课文,学生思考)师:谁来说说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5.分析课文师:课文中小兔子为什么想尝尝葡萄的味道?(学生回答:小兔子看到小松鼠吃葡萄,觉得葡萄一定很好吃。
)师:小兔子是怎样学习爬树的?(学生回答:小兔子先学小松鼠的样子,结果没爬上去,后来它自己动脑筋,终于爬上了葡萄架。
)师:小兔子尝到了葡萄的味道,它觉得怎么样?(学生回答:小兔子觉得葡萄很酸。
)6.感悟课文寓意师:同学们,小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尝到了葡萄的味道。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学生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7.朗读表演师:现在,请同学们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小兔子说话时的语气。
(学生分角色朗读,教师指导)8.课堂小结师: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小兔子通过努力,尝到了酸的葡萄。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有动手去做,才能知道结果。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难忘的泼水节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泼、族”等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铺、盛”,会写“忘、泼”等8个字,会写“难忘、泼水节”l2个词语。
2、朗读课文。
练习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心连心的深厚情意。
3、图文对照,积累描写周总理样子的句子,感受总理的平易近人。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用“象脚鼓”等词语描述周总理和傣族人民一起过泼水节的情景。
教学难点:体会周总理和傣族人民的深厚感情。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挂图(课文插图);泼水节的视频材料;生字卡、生词卡。
2、学生准备:了解周总理的生平及相关故事,了解傣族及泼水节的资料。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课,激发兴趣。
1、播放泼水节视频资料(或挂图)。
师:大家看到了什么?这是什么节日的场面?(生答“泼水节”)师:泼水节是我国傣族人民的重大节日,也是傣族人民向往的热闹的节日。
小朋友们,1961年的泼水节可不一般,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7课。
2。
板书课题“难忘的泼水节”,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到底泼水节多么令人难忘呢?让我们打开书开始读课文吧。
1、学生自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不认识的字可以看拼音,或者请教老师和同学。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新词指名读,开火车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2)出示生字。
各自拼读。
注意:前鼻音“穿”,后鼻音“忘、龙、向、令”,多音字“铺、盛”。
指名认读,相机正音,并用生字口头组词。
(3)识记生字。
加一加:“泼”、“炮”。
换一换:“席—度”、“空—穿”。
减一减:“响—向”猜谜语:“死了心”是“忘”,“今多一点”就是“令”。
(4)认读长句。
周总理身穿对襟白褂,咖啡色长裤,头上包着一条水红色头巾,笑容满面地来到人群中。
周总理一手端着盛满清水的银碗,一手拿着柏树枝蘸了水,向人们泼洒,为人们祝福。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葡萄沟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内容:1、学习本课生字,会写12个字。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以及好在哪些方面。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4、学习用“五光十色”、“热情”、“有名”等词语口头说话。
5、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6、能说出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 知道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理解葡萄的特点及葡萄干的制作方法,读好长句。
三、教、学具:新疆产的葡萄干、课件等四、教法:启发式、讨论式、表演式、游戏式、自学式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音乐《咱们新疆好地方》师:我知道同学们都十分喜爱音乐,现在让我们放松一下,先听听音乐,想一想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
你可以拍手也可以随音乐做动作。
(播放音乐,学生自由地做动作。
)2、师:这是什么地方的歌曲?(新疆)刚才同学的回答真是雅克西。
谁来说说这雅克西是什么意思?(好)能不能做做这个动作?(学生自己做动作)3、出示课题:《葡萄沟》师:让我们来齐读一次吧!(生齐读)听朗读。
(播放录音)二、新课。
(一)、教学第一段。
1、师: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我想知道它好在什么地方吗?(想)下面我请一个同学来读第一段。
(抽生读)2、师:读得真不错!下面由老师领着小朋友读:葡萄沟在什么地方?葡萄沟出产什么?出产些什么水果?(如读得不好,可再读一遍)最喜爱的是什么?(葡萄)哪位小朋友来读出喜爱之情?(抽学生巩固读一、两次)3、师:读了这段你从什么地方感受到葡萄沟是个好地方?(生自由地说,师相机板书)让我们带着这样的感受再来读一读吧!(生齐读本段)4、师:让我们来夸一夸葡萄沟吧!(指黑板提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第二段。
1、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生读)2、师:读得真认真!从这段中你感受到葡萄沟好在什么地方?请同桌互相说说。
——根据说的内容边读边讲解。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公开课教案第【1】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认识三个字(沿、际、信);能正确写出八个字。
2.过程与方法目标:可以通顺流利的朗读课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放开眼光,乐于去探索世界的道理。
二、活动重难点理解坐井观天的意义,明白放开眼光、乐于探索世界的道理。
三、活动准备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四、活动过程(一)导入结合图画理解题目“坐井观天”,引入小鸟和青蛙之间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导入新课。
(二)新课1.初读自由大声朗读课文,在朗读的过程中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
解决“沿、际、信”的读法和写法,明白字的意思。
分角色朗读课文。
引导思考:大家一起想想在小鸟眼中和青蛙眼中,天是什么样子的?(小鸟:无边无际;青蛙:井口大)进一步引导:为什么在它们眼中天不一样大呢?(结合课本插图,找出原因在位置不同)(三)拓展角色扮演游戏:6个学生围城一个圈扮演“井”,一名学生扮演“青蛙”坐在井里,一名学生扮演“小鸟”在“井”外。
游戏开始,老师在黑板上写词“天很蓝”,问井底小朋友知道老师在做什么吗,再问小鸟扮演者。
通过不同回答,让学生体验坐井观天的局限性,从而得出“只有跳出来,才能放开眼光看得更远”的道理。
(四)总结与作业总结:今天学生什么字词,明白了什么道理。
作业:把坐井观天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板书设计坐井观天小鸟站在井沿天空无边无际青蛙坐在井底天空井口那么大位置不同,眼光不同——跳出来,放开眼光,看的更远。
六、教学反思试讲逐字稿题目:《坐井观天》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请坐。
上课之前,老师先问大家,大家以前听过童话故事吗?同学们都说听过,这位同学听过《小猫钓鱼》的故事,听过《种太阳》的故事,好,大家啊,听过很多的童话故事,现在大家请看大屏幕,老师啊,给大家播放了一个小小的,大家看上有什么啊,有一口井,在井里坐着的是青蛙,那在井边站着的是一只小鸟,今天啊,我们的故事就发生在小鸟和青蛙之间。
二年级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

二年级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记着安全第一。
生命才是学习的本钱。
同学们,让我貌创平安校园,在平安的蓝天下,放放心心学习,前面是一片艳阳天!为了大家学习方便,笔者特地准备了二年级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5篇,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欢迎借鉴学习!二年级语文优秀公开课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 14 个生字,会写“件” “具”两个生字,认识一个偏旁——秃宝盖。
2、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
过程与方法读中识字,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我”在病床上的感受。
教学准备:字卡、学生喜欢的一两件玩具。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理解“被子的大地”的含义。
一、谈话引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注意过我们生活的大地吗?咱们一起来看看吧。
(录像片:高山、山谷、平原、山林、海洋、沙漠、丘陵、田野等影象资料。
)被子是我们生活中很常见的生活用品,在这里,被子与大地有什么联系呢?今天咱们就一起来学习课文——《被子的大地》 (齐读课题)“被”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一个生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二、熟读课文,在读文中初步识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认真倾听每一个字的读音。
2、学生自由朗读,标出小节序号,圈出文中生字。
3、试着说说,你读懂了什么?(文章中的主人公生病了,他把被子看成了大地:被褥能铺成山林,铅制的兵丁在上面行军;床单就像海洋,舰队在上面行驶;枕头可以叠成高山??他是快乐的被子大地的主人。
)三、学习第一小节,认识、书写两个生字“件、具” 。
1、 (第一句中的“只好”要读出无可奈何的语气) (出示一件件玩具)指读,齐读出示生字卡片,读生字“件” “具” 。
区分:一件玩具,一件件玩具,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在课文中还有这样一个词组,你能找到吗?(一座座城市)一座座说明什么?你能不能照样子再说出几个这样的词组?2、指导书写“件”、“具”。
(1)引导观察“件” :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具:上半部分不要写得过宽,具里面有三横,横与横之间的距离要分均匀。
(2024年)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公开课《妈妈睡了》ppt教案

20
设计有效的评价策略
01
02
03
观察法
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 表现,如听讲、发言、小 组讨论等,来评价学生的 学习效果。
2024/3/26
提问法
通过向学生提出问题,检 验他们是否理解课文内容 ,能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 问题。
练习法
通过课堂练习或课后作业 ,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 握情况。
21
确定合适的评价标准
《妈妈的红沙发》
讲述一个家庭在失去房子后,如何重 新振作,以及妈妈对家庭的付出与坚 持。
2024/3/26
25
组织开展以“感恩父母”为主题的实践活动
2024/3/26
“我为父母画张像”
01
鼓励学生通过绘画表达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同时培养学生的艺
术兴趣。
“我为父母写首诗”
02
引导学生用诗歌的形式表达对父母的感激与敬爱,提高学生的
02
设计互动环节,如提问、抢答、 投票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 参与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4
04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2024/3/26
15
导入环节:引发兴趣,建立联系
01 播放轻柔的音乐,展示与“睡眠”相关的图片, 营造宁静的氛围。
02 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家人睡觉时的有趣经历,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再次读课文,引导学生边读边想,了解课 文大意。
17
深入探究:分角色朗读,小组讨论
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 出妈妈和孩子的语气和情 感。
小组讨论:从哪些地方可 以看出妈妈对孩子的爱? 孩子对妈妈的爱又体现在 哪里?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抓住 关键词句体会妈妈和孩子 之间的深情。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读出对妈妈的爱和感 激之情。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我要的是葫芦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写本课生字,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植物的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并初步感知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3.分角色蓝度课文,并能续编故事。
教学准备教师:本课生词卡片,教学挂图(或课件),课文cd学生:课前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收集有关叶子作用的资料教材简析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这就是《我要的是葫芦》这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
本课主要讲了一个种葫芦的人,不知道叶子和果实的关系,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长越多,最后葫芦都落了。
课文生动有趣,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易于学生的理解。
全文有四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讲有个人在院子里种了一棵葫芦,葫芦藤上挂了几个可爱的小葫芦,他每天都去看几次。
第二自然段讲那个人看见叶子上长了蚜虫,可一点也不在乎,只盯着葫芦,希望它快一点长大。
第三自然段讲邻居劝他快点治虫,他认为自己要的是葫芦,蚜虫不用治。
第四自然段讲叶子上的蚜虫变多了,小葫芦变黄了,都落了。
教学本课,应该知道学生在反复朗读课文的基础上,抓住葫芦生长过程,借助图画,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课文要讲述的道理。
本科的重点是学生学习生字新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植物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建议本课用1~2课时。
解读与提示第一自然段的第二、三句话讲葫芦藤上的小葫芦开始长得很好。
教学时,可指导学生看图观察葫芦的藤、叶、花、果实的样子,抓住“细长”、“绿叶”、“小花”、“小葫芦”几个词语,图文对照理解二、三句话的意思。
这个自然段第一、二句话中的“葫芦”指一年生草本植物,茎蔓生,叶互生,心脏形,开白色花;第三句中的“葫芦”指这种植物的果实。
教学时要让学生区别。
“谢”在本课是脱落的意思。
可结合生活实际来理解。
“挂”字形象地刻画出葫芦的柄长,从藤上垂下来,就像挂在那里一样。
可采用换词比较法,把“挂”与“长”、“结”进行比较,体会用词的形象性、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上语文教案
2.我是什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冲、池、浮、黑。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云、雨、雹子、雪等自然现象都是水的变化形成的。
3.初步感受科学童话,作者写作用词准确、生动的特点。
通过对比朗读,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
激发学生阅读其他科学童话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游戏开课,引入课文
(一)聊天引出谜语。
说说猜谜的方法。
总结:要看完整个谜面。
如果看到一半猜到答案,可以从下文去寻找证据,不急着说。
(二)师生一起猜两则谜语。
重点引导学生,边读边思考答案,随着谜面的逐行出示,排除错误答案,得到正确的谜底。
谜语一、我是一朵小白花,一夜北风遍地开。
无根无枝无花叶,朵朵都从天上来
谜语二、我是一颗小硬球,握在手里冷飕飕,有大有小从天降,动物庄稼都害怕。
(三)方法总结:遇到用“我”开头介绍自己的谜语,猜谜的时
候,我们可以把答案代入到谜面中念一念,以确定自己的答案是否正确。
(四)师生“雪花”这个答案代入到第一则谜语的四行字中,逐行验证。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一)出示整篇课文,迁移猜谜的方法。
1.今天学习的《我是什么》也是一则谜语,只不过它的谜面比较长。
看到这么长谜面不用害怕,刚才我们是逐行猜,现在我们可以逐段猜测。
2.逐段出示课文,让学生逐步排除错误答案,最终得出“水”这个答案。
三、针对不足,精讲多练
(一)创设情境,快乐学习
1.我们已经猜出谜语了,水宝宝出现了。
现在的水宝宝还在池子里,它很想去小溪里散步(出现小溪的画面),你们能帮帮它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难题卡:读准带有生字的词语和句子。
(二)词语练习:
1.老师检查预习的时候发现,同学们读词语的时候是唱读,谁能像老师一样领着大家把整个词连起来读?
老师示范一个词语“池子”
2.出示:
温和灌溉田地发动机器
暴躁淹没庄稼冲毁房屋
检查学生能否整个词连起来读。
3.联系上下文理解“温和”、“暴躁”
教师引述:水宝宝脾气温和的时候,它会……水宝宝脾气暴躁的时候,它会……
因为水宝宝会帮人们灌溉田地、发动机器,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因为水宝宝会淹没庄稼、冲毁房屋,所以人们说它脾气很……
(三)句子练习:
1.出示长句子,学生齐读。
平常我在池子里睡觉,在小溪里散步,在江河里奔跑,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2.观察句子,水有什么变化?
3.教师出示形象的句子
师:同学们,能不能通过你的朗读,让水宝宝慢慢变大,速度慢慢变快?
4.学生自己试读、个别展示读、全班齐读。
我
在池子里睡觉,
在小溪里散步,
在江河里奔跑,
在海洋里跳舞,唱歌,开大会。
(四)段落练习
1.出示第四自然段,请学生朗读。
2.指出不足:能读通顺,但是没有读出水性格的对比。
3.出示改变后的第四段
有时候我很温和,
有时候我很暴躁。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田地,发动机器,帮助人们工作。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灾害。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4.说说发现(温和和暴躁一一对应起来写,字数一一对应,很有节奏感)
5.学生读温和的部分,教师读暴躁的部分。
6.教师小结:朗读的时候,如果能把事物的变化,把事物完全不同的特点,用声音表现出来,你就是出色的朗读家啦!
四、整体感知形态变化
(一)继续营造如童话般的学习环境:
1.通过同学们的努力,现在水宝宝已经从池子里跳到小溪里了,这都是小朋友的功劳啊!掌声表扬一下自己吧!
2.还愿意送水宝宝去江河吗?(出示:江河的图片)
3.出示水宝宝接到的“一级难题卡”要求:
读读一、二自然段,圈一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二)朗读一、二自然段,圈圈水变成了哪些事物。
(三)选择老师给出的句式,连起来说一说。
4.小结:小朋友真厉害,用这两种句式清楚地告诉大家水变成了什么。
5.看看水宝宝有没有变化。
(动画出示水宝宝从小溪进入江河的画面)
五、简单学习一二两段
(一)营造氛围
1.水宝宝即将到达大海啦,孩子们我们一起帮助水宝宝解决最后的困难好吗?
2.出示水宝宝接到的“超级难题卡”要求:
水是怎么变成云的?
云碰到冷风会变成什么?
(二)学习第一段
1.闭上眼睛听老师读着第一自然段,你的眼前出现了什么画面。
2.第一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师边说边板贴“水”“汽”“云”三张小卡片黑板上只点两三点
师:一点两点小点儿够了吗?重点感受“无数”
3.第二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水弟弟也想变,谁来帮它变一变。
一个学生上台贴,其他学生下面讲。
师:小点儿分开可以吗?重点感受“连城一片”
4.第三次感受从水变到云。
水妹妹也来啦,谁来帮它变一变。
师:想帮水宝宝的同学一起站起来说水变化的过程,说得越整齐,水宝宝变到空气中小点点就越多,我们一起整齐地来变一变好吗?
5.联系生活理解白衣服、黑衣服、红袍
这些云有时候穿着白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白云
有时候穿着黑衣服,(出示图片)那就是――乌云。
早上的太阳照着云朵,云朵红彤彤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朝霞
晚上的太阳映着云朵,云朵红艳艳的(出示图片),那就是――晚霞。
(三)学习第二段
1.(播放“风声”)云娃娃在空中散步碰到了谁?引出第二段。
2.云娃娃碰到这些冷风会变成什么?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把刚才摆在黑板上的三张写着“云”的卡片反过来,三张卡片分别变成
“雨”“雹子”“雪”
3.出示第二自然段,教师引述:水珠水珠你叫什么名字?
小硬球小硬球你叫什么名字?
小花朵小花朵你叫什么名字?
作者用这种写法,把雹子、雪花的样子写得多生动呀!
4.摆卡片,感受“落、打、飘”用词的准确。
师:这些“雨”“雹子”“雪”,他们如果一起落下来的时候,位置各不相同哦,教师把“雨”“雹子”“雪”,三张卡片摆成中、低、高三个位置。
(因为打的速度最快,飘的速度最慢)
5.想象画面,体会“落、打、飘”用词的精妙
师:老师读到“落”的时候仿佛看到小水珠撑着降落伞从天而降。
你读到“打”的时候看到了什么呢?读到“飘”的时候又看到什么了呢?
6.三个动词、三个比喻把水各不相同的样子生动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一起再来把这一段读一读吧。
这次沈老师要闭上眼睛喽。
7.亲爱的同学们,因为你们完成了“超级难题卡”,现在水宝宝已经在大海里唱歌跳舞开大会了。
不过现在水宝宝一变,又变到了汉字中,不知道你发现了没有
六、观察指导书写
(一)出示“冲、池、浮、黑”四个字
(二)发现水宝宝在不同的偏旁里。
(三)出示教师事先拍下的学生练习的字
1.今天老师发现每一个同学都把“冲”字写得很好,老师就不教了。
2.比较学生写的“黑”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横斜了。
教师指导“四点底”写的时候的注意点“一左加三右两大包两小”
3.比较学生写的“浮”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弯钩倾斜了。
4.比较学生写的“池”字和范字。
找出最主要的一个问题――竖弯钩不够圆润。
5.学生书写、教师巡视个体指导。
师:如果能够把老师今天指出来的三个地方写好,就得优秀。
如果还能观察到其他细节,老师会打两个优秀。
七、教师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