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八上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4首

合集下载

4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 译文+赏析

4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 译文+赏析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汇总译文+赏析八年级上册必背诗词野望[唐]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一、译文傍晚时分站在东皋纵目远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该归依何方,层层树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岭披覆着落日的余光。

牧人驱赶着那牛群返还家园,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大家相对无言彼此互不相识,我长啸高歌真想隐居在山冈!二、赏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联系作者的生平,说说你对诗作思想感情的理解。

这首诗中间两联主要写景,描绘了诗人薄暮时分于东皋所见的田园风光。

夕阳余晖晕染下,每一棵树,每一座山,都呈现着浓浓的秋意;放牧的人赶着牛返回,猎人骑着马带着猎获的禽鸟归来。

诗歌首联“徙倚”二字,点明作者徘徊无依的孤独心境。

颔联和颈联写的都是恬淡自然的田园景物,但因作者心绪的原因,都染上了一层忧郁、孤独和清冷的色彩。

尾联抒发感情,田园生活的静谧和安闲冲淡不了诗人的忧郁,他感觉自己并不能融入这诗一般的田园山水,只好从先贤那里寻找慰藉。

诗人的彷徨、孤独和苦闷,可能是因为仕途的不得志,感觉前途渺茫,所以他三仕三隐,寄情于诗酒。

黄鹤楼[唐]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一、译文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二、赏析1.此诗是怎样将神话传说与眼前景物融为一体的?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黄鹤楼》前两联,均是先写神话传说,再写眼前景物,虚中有实,抚今追昔,写出诗人对世事变化难以预料的感慨。

以神话传说起笔,则增添了黄鹤楼的神异色彩,大大丰富了诗歌的内容。

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起笔高远,回到现实情境,又仿佛黄鹤从天而降一样,神秘莫测。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课外古诗词诵读”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被一首诗或一句词所触动的经历?”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古诗词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词的魅力所在。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章节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提升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强化学生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提高古诗词阅读理解与赏析水平;锻炼学生的思维发展与创造力,使其学会从多角度分析和解读古诗词;增强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能力,让他们在诵读与学习过程中,深入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情感。这些核心素养目标与新教材要求相符,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为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首古诗词的意境与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诗词创作活动,尝试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成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词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其次,在诗词意境与情感表达方面,学生们普遍存在理解难度。在讲授过程中,我尝试通过举例、情境创设等方式引导学生,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我想,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尝试更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运用多媒体、角色扮演等手段,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诗词的意境和情感。
此外,在教学难点部分,我发现学生们在理解古诗词的意象、修辞手法等方面存在一定难度。这提醒我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更加注重对这些难点的讲解,通过丰富多样的实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

最新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
《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文人五言诗的代表作品,它是五言诗 达到成熟的标志。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奇树:佳美、珍贵的树。 华:花。 滋: 繁盛。 攀条: 攀引枝条。 遗: 给予,馈赠。 盈: 充满。
致: 送达。 经时: 历时很久。
诗歌大意。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
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诗歌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深切 的怀念之情。第一至四句描绘了春天庭院中 妇女折花送给丈夫的场景。这种场景和思妇 怀远的特定主题相结合,形成了一种深沉含 蕴的意境,引人遐想。第五、六句紧承前两 句来写,描绘出了花的珍贵,暗示了人物的 神情。最后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相思 怀念。全诗因人感物,由物写人,抒写情思, 通篇不离“奇树”,篇幅虽短,却有千回百 折之态,深得委婉含蓄之妙。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 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 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 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整体感知
《庭中有奇树》是描写什么 内容的诗歌?
这是一首描 写孤居在家的妻 子思念出门在外 的丈夫的诗歌。
检查预习
重点词语解释。 神龟:传说中的通灵之龟,能活几千岁。 寿:长寿。 竟:终结,这里指死亡。 骥( jì): 良马,千里马。 枥(lì): 马槽。 烈士:有远大抱负的人。 暮年:晚年。
已:停止。 盈缩: 指人的寿命长短。盈,满,引申为长。缩,
亏,引申为短。
但:仅,只。 养怡: 指调养身心,保持身心健康。怡,愉快、
(曹操、曹丕、曹植)为代表的建安文学,史称“建安风 骨”,在文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曹魏建立后,曹操被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史称魏武帝。

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

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是“课外古诗词诵读”,共涉及《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等四首古诗。

下边整理分享这四首诗歌的原文及译文。

庭中有奇树[汉] 佚名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龟虽寿[魏晋] 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里;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赠从弟(其二)[魏晋] 刘桢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译文】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梁甫行[魏晋] 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译文】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身之地。

妻子和儿子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里。

部编版8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部编版8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课件-课外古诗词诵读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馨香盈怀袖”是值得赞赏的佳句,其中哪个字用得好?请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盈”字用得好。“馨香盈怀袖”,是说花的香气充满了女主人公的衣襟和衣 袖。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这是因为思绪久积,情不 自禁,表现出女主人公对远方丈夫的深深思念。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风跨俗”的气概。面对动乱的社会,源自遇坎坷的人生,刘桢更多是表现个人愤慨不平 的情感,因此他的作品中总是充盈着慷慨磊落之气。正如他自己所说,风霜逼迫愈严, 愈能体现松柏坚贞挺拔的本性。这种精神和骨气造就了刘桢诗歌俊逸而奇丽的风格。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诗歌大意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2.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龟虽寿 曹操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1)开头四句分别写“神龟”和“腾蛇”,诗人的用意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情。
部编版教材∙8年级语文上册
◆名句赏析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人称改换,比拟沉痛。运用那些海民的口吻,说其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

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课外四首古诗词阅读鉴赏题背诵考点汇总(含答案)部编语文八年级上册151页课后古诗词赏析题(含答案)精心整理《浣溪沙》(宋)XXX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

XXX径独徘徊。

1.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含蓄地表达了词人对时光流逝、春色飘零的怅惘、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独寂寞之情。

2.请简要分析“XXX径独徘徊”中“独”字的含义。

“独”字写出词人因怀念友人而感到抑郁伤感,表现了孤寂、失意的情怀。

3.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例子:“新”与“旧”的对比,或“去”与“来”的对比。

好处:“新”是唱新词,“旧”是饮酒唱词时的环境——旧亭台,新词旧景对比,抒发了物是人非的怅惘情思。

(或“去”是花落去,“来”是XXX归来,来去对比,表现了对时光逝去的惋惜之情。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是千古名句,简析这两句诗好在哪里。

两句话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XXX的自然春光的描写,抒发了伤春惜时,以及对XXX易逝的感慨,情感浓郁,寄意深刻,发人深醒。

5.请简要分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XXX归来”蕴含的1哲理。

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XXX[宋]XXX轻舟短棹西湖好,绿水逶迤,芳草长堤,隐隐笙歌到处随。

无风水面琉璃滑,不觉船移,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1.词的上阙第一句在整首词中的作用是什么?上片描写了一幅什么样的图景?(5分)上阙第一句总摄全篇,点明题意,直抒赞美之情。

(2分)上阙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描写了蜿蜒曲折的绿水、长满芳草的长堤、动听的乐声和歌声,描绘了XXX、恬静、淡远的春景。

(3分)2.这首词上片出现了哪些意象?描绘了一幅如何的图景?(4分)轻舟(短棹)、绿水、芳草、长堤等意象。

部编版·2018学年·八上第三单元文言·古诗整理

部编版·2018学年·八上第三单元文言·古诗整理

2018学年·八上第三单元·文言文·古诗整理9、《三峡》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春冬之时,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10、《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少11、《与朱元思书》12、《唐诗五首》《野望》·王绩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课外古诗词诵读】1、《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2、《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3、《赠从弟(其二)》·刘桢·汉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4、《梁甫行》·曹植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论语】·《礼》1、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 主课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  主课

•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嗦嗦摇荡,狐狸 兔子好象从天上飞来一样从屋檐下飞来窜 去。这里通过狐狸、兔子的侧面描写,反 衬出边海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边海人 们的恐惧与凄楚。
•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 心壮志仍然是能够驰骋千里;有远 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 的雄心不会止息。
• 这四句是千古传诵的名句,笔 力遒劲,韵律沉雄,内蕴着一 股自强不息的豪迈气概,深刻 地表达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 进取的精神面貌。
• 盈缩:指人的寿命长短。盈,长。缩, 短。但:仅,只。 养怡:保养身心健康。怡,愉快、和 乐 。永:长久。
1、古诗
又称古体诗,是相对于唐代近体诗(绝句、 律诗)而言。「古体诗」与「近体诗」的比较 如下:
诗 体
古体诗
格律
句数 句数多寡沒有 一定的约束。
字数 每句字数不严 格限制。
近体诗
绝句每首四句﹐律诗 每首八句。 每句字数固定﹐分五 言和七言。
诗体 格律
平仄 押韵
对仗
古体诗
近体诗
每个字不受平仄的 每个字平仄有一定的格律 限制。
6、思想内容 表现及时建功立业的壮志
今日良宴会、西北有高楼 表现追求幻灭后心灵的迷惘与痛苦
青青陵上柏 表现生命短促、人生无常,揭露社会黑暗
驱车上东门、明月何皎皎 表现游子思妇相思离别之苦
涉江采芙蓉、行行重行行
7、艺术特色 所抒之情,质朴自然,毫不雕饰,情感真切动人
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青青河畔草》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生年不满百》 擅长借助写景来衬托和抒发感情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去者日以疏》 明月何皎皎,照我罗床帏——《明月何皎皎》 语言自然朴素,又高度洗练而富有概括力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庭中有奇树》 还顾望旧乡,长路漫浩浩——《涉江采芙蓉》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八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 (共73张PPT)

最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八上册第三单元第13课《唐诗五首》 (共73张PPT)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作 家。蒲州(今山西永济)人,少有才名。开元九年(721) 中进士,任太乐丞,后因事受牵累被贬到济州(今山乐长青 县)作司库参军。
王维是个多才多艺并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作家,他能诗能
画,精通音乐,首创破墨山水画,成一派之宗。受音乐、书 法、绘画的影响,他的诗歌呈现丰富多彩的艺术特色,具有 词句秀冶,意境清新,格调高雅,音韵婉转,情景交融的特 点。尤其是避世隐居时的诗歌,多以山水田园景色寄托孤寂 闲适的情怀。这一类诗以感受敏锐,体物细微,诗“中有事 画”见长,对后世影响深远。宋朝苏轼曾称赞说:“味摩诘 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注释: 1.“单车”二句:写轻车出使,慰问塞上将士。单车,
轻车简从。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 “属国”代指使臣。这里“属国”指往吐蕃的使者,王维奉 使问边,所以自称属国。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 县西北。此二句一本作“衔命辞天阙,单车欲问边。”
2.征蓬:随风飘飞的蓬草。
3.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 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
4.长河:指黄河。
5.“萧关”二句:写在萧关遇到侦察的骑兵,得知首将 (都护)正在前线。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 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都护,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 长官、首将。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
首联叙事——出使边塞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 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
然而,王绩还不能像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云生结海采楼”薇是白:昼薇眺望,所见是。一种植物。相传周武王灭商后 ,伯夷、叔齐不愿做周 历地代四的文 十人佳臣墨”子客之登一,楼。吟在诗首作赋阳,畅山抒上情怀采,留薇传而至今食的诗,词最逾千后首,饿文死赋过。百篇古,且时有“多如采珠玑薇的”神话代传说指散隐落民居间,生为活“全。国旅游胜 拟人薇的修是辞一手法种。 植物。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3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中考在线
2. 下列对《庭中有奇树》的赏析正确的两项是( AC) A. 开头两句写庭中奇树,叶绿花发,让人联想到时节的更替;同时欣欣 向荣的奇树也与孤居无依的守望者形成对照。从表现手法上来看,开 头两句是以树起兴。 B. 三、四两句是说女主人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绿叶繁花的逗引,不禁吃 惊日子过得飞快,于是想到折花送给远游的丈夫。 C. 五、六两句写“奇树”的花朵是那样美丽,那样芬芳,无奈相隔的路 途太遥远,根本不可能送到丈夫的手里。折花寄相思的愿望不能实现, 着实令人惋惜。 D. 七、八两句点明了全诗的主题,“此物何足贵”一语中已流露出了对 所思念的人离家太久的些许责备。 E. 整首诗围绕着“庭中有奇树”这一主题展开,把那相思之苦藏在那似 乎毫不相干的奇树的花叶枝条里,收到了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
诗歌赏析



作者借赞颂松柏能够挺立风中而不倒,

经历严寒而不凋,勉励他的堂弟要坚贞自守,
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诗歌赏析


这是一首咏物诗。诗人运用对比手法,以“风
鉴 赏
声”之“盛”衬托“松枝”之“劲”,接着以冰霜
的严酷衬托松柏的“端正”,在一问一答中,突出
松柏傲雪凌霜的美好品格。诗人运用了象征手法,
【点拨】“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为千古名句, 笔力遒劲,蕴含着一股自强不息的豪迈 气概,表现了曹操老当益壮、锐意进取的精神面貌。
诗歌理解

文 注
赠从弟(其二)

亭亭①山上松,瑟瑟②谷中风。
风声一何③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④,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⑤?松柏有本性。
诗歌理解
【注释】 1.亭亭:挺拔的样子。 2.瑟瑟:形容寒风的声音。 3.一何:多么。 4.惨凄:凛冽,严酷。 5.罹(lí)凝寒:遭受严寒。罹,遭受。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教材解读】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诗词详解诗句○译注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庭院里有一株佳美、珍贵的树,绿叶葱茏,花儿开得繁盛。

华:花。

下文的“荣”也是“花”的意思。

滋:繁盛。

我攀引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远人。

攀条:攀引枝条。

遗(wèi):给予,馈赠。

花香充满了我的襟袖,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远人的手中。

盈:充满.致:送达。

此花有什么可實?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经时:历时很久。

鉴赏○品味的景象。

本是春日佳景,但一人独赏,反动思念之情。

“奇树”成为一种象征物,象征女主人公的美好情感。

远人,揭示了诗歌的主旨一抒发对远人的思念之情。

一句紧承上面“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两句,此花虽美,却不能相赠,更增思念之苦。

一个“盈”字,暗示女主人公手执花枝,站立了很久,任花香盈袖,愁绪百结。

慰的话,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

主题○归纳这首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写一个女子对远行的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龟虽寿诗词详解诗句○译注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竞时;神龟的寿命即使十分长久,但也有终结的时候;虽:即使。

竟:终结,这里指死去。

腾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变成土灰。

腾蛇:传说中一种能腾云驾雾的神蛇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年老的骏马虽然卧在马槽旁,但它的雄心壮志仍然能够奔驰千里骥:骏马,好马。

伏:趴,卧。

枥(lì):马槽。

有气节有壮志的人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也不会止息。

烈士:有气节有壮志的人。

已:停止盈缩之期,不但在天:盈缩:这里指人寿命人寿命的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的:的长短。

但:只。

只要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就可以益寿延年。

养怡:指调养身心,保持心情愉快。

怡,愉快。

永年:长寿。

至:极。

太值得庆幸了,用这首诗来抒发我的情感。

以:来。

鉴赏○品味证法的观点出发,否定了神龟、腾蛇一类神物的长生不老,说明了生死存亡是不可违背的自然规律。

千里马,虽然形老体衰,屈居枥旁,但胸中仍然激荡着驰骋千里的豪情壮志。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

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部编版八年级初二语文上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三首古诗词:《泊船瓜洲》、《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和《长相思》。

这些诗词都是经典的中国古代诗歌,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在学习这些诗词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了解古代文人的思想感情,同时也可以锻炼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二. 学情分析初二的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古诗文阅读基础,对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生僻的词语和句式,学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此外,学生在朗读和背诵方面可能存在一些困难,需要教师的耐心指导和鼓励。

三.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三首古诗词。

2.能够理解诗词的大意和主题思想。

3.能够分析和欣赏诗词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4.能够提高自己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僻词语和句式的解释和理解。

2.诗词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和欣赏。

3.朗读和背诵的技巧和能力的培养。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对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引导,对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2.朗读法:教师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和背诵诗词,培养学生的朗读和背诵能力。

3.讨论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诗词的原文、翻译、意象和修辞手法的分析等。

2.教师准备朗读和背诵的指导和技巧。

3.教师准备相关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资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词。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诗词的图片,引导学生对诗词产生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呈现(15分钟):教师呈现诗词的原文,对生僻词语和句式进行解释和引导,对诗词的意象和修辞手法进行分析和欣赏。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和背诵诗词,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和鼓励。

4.巩固(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指导。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最新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

诗歌背诵
梁甫行 八方各异气, 千里殊风雨。 剧哉边海民, 寄身于草野。 妻子象禽兽, 行止依林阻。 柴门何萧条, 狐兔翔我宇。
梁甫行 曹植
名句赏析
整体欣赏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赏析:这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扩大了全诗的内涵,它不仅使 人想到逃民们的伤心落泪,而 且使人看到生产凋敝,村落萧 索的更广阔的社会环境。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貌。“壮心不已”表达了要有 的真切体验,有着一种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永不停止的理想追求和积极进 真挚而浓烈的感情力量。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取精神。
一、整首默写 龟虽寿
__神__龟__虽__寿______,_犹__有__竟__时_______。__腾__蛇__乘__雾______,__终__为__土__灰______。 __老__骥__伏__枥______,__志__在__千__里______。__烈__士__暮__年______,__壮__心__不__已______。 二、理解性默写 1. 曹操《龟虽寿》一诗中,表现了诗人老当益壮、积极进取精神的诗句是: ___老__骥__伏__枥_____,____志__在__千__里____;___烈__士__暮__年_____,___壮__心__不__已_____。 2. 作者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人的寿命有限,慨叹 生命苦短的诗句是:神__龟__虽__寿____,_犹__有__竟__时___;_腾__蛇__乘__雾___,__终__为__土__灰__。
一、整首默写 《赠从弟(其二)》
___亭__亭__山__上__松___,__瑟__瑟__谷__中__风____。__风__声__一__何__盛____,__松__枝__一__何__劲____! ___冰__霜__正__惨__凄___,__终__岁__常__端__正____。___岂__不__罹__凝__寒___?___松__柏__有__本__性___。 二、理解性默写 1. 《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风中雄姿的反复句是:__风__声__一__何__盛____, ___松__枝__一__何__劲___。 2. 《赠从弟》(其二)中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劣环 境中要正气凛然的诗句是:__岂__不__罹__凝__寒____?__松__柏__有__本__性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语文课外古诗词《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梁甫行》背诵赏析注释译文

庭中有奇树
两汉:佚名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译文】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
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
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
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
情罢了。

【注释】
⑴奇树:犹“嘉木”,佳美的树木。

⑵发华(huā)滋:花开繁盛。

华,同“花”。

滋,繁盛。

⑶荣:犹“花”。

古代称草本植物的花为“华”,称木本植物的花为“荣”。

最新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详细 解读

最新部编版八上语文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详细 解读

第一首《庭中有奇树》(《古诗十九首》)一、原文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二、译文庭院裏一株珍稀的树,满树绿叶的衬托下开了茂密的花朵,显得格外生气勃勃,春意盎然。

我攀着枝条,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树花,要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的香气染满了我的衣襟和衣袖,天遥地远,花不可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只是痴痴地手执著花儿,久久地站在树下,听任香气充满怀袖而无可奈何。

这花有什么珍贵呢,只是因为别离太久,想借著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三、写作背景《庭中有奇树》是一首表现思妇忆远的闺怨诗,是《古诗十九首》的第九首。

这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的深切怀念之情。

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

四、诗句解读1.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描写叶绿花盛的春日佳景。

2.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以花寄情,揭示了诗歌的主旨,表现对远行人的思念。

3.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抒写女子执花在手,无法相赠的愁苦。

五、中心思想此诗写一个妇女对远行的丈夫所产生的深切怀念之情,以及长期盼归又寄情无望而产生的忧愁。

第二首《龟虽寿》(曹操)一、原文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螣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二、译文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

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

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

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

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

三、写作背景建安十年(205),曹操摧毁了袁绍在河北的统治根基,袁绍呕血而死,其子袁谭、袁尚逃到乌桓,勾结乌桓贵族多次入塞为害。

曹操为摆脱被动局面,采用了谋士郭嘉的意见,于建安十二年(207)夏率师北征,五月至七月皆无果,后接受田畴建议,断然改道,经徐无山,出庐龙塞,直指柳城,一战告捷。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课件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庭中有奇树》《龟虽寿》《赠从弟(其二)》《梁甫行》)

历时很久。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诗意: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有感于离别 多时,想借着花儿表达思念之情罢了。
赏析:是主人公无可奈何而说出的自我宽慰的话, 同时也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人生苦短,女人也如手中 的鲜花,经不起时间的等待,更经受不起风吹雨打。
【 主旨归纳】
主旨是抒发对远行丈夫的思念、借花表达对亲 人的思念、追忆往日的痛苦等。全诗虽然看起来比 较欢快,诗人也并没有直接诉说心中忧愁,但是从 “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一句中,我们可以看 到女人心中的愁苦。。
【 诗词赏析】
1.理解性默写。 《龟虽寿》中说明生老病死是不可违背的自然
规律的四句诗是:神__龟__虽__寿__,_犹__有__竟__时_;_腾__蛇__乘__雾__, __终__为__土__灰__。
2.请赏析诗句“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运用比兴的手法,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千里马虽然 老了,终日伏在马棚之下,但是它的志向仍在驰骋千里; 有志之士即便到了晚年,他的壮志雄心也不会消沉。表 达了诗人人寿有限而壮志无穷的豪迈气概。后人常引用 这几句诗来比喻说பைடு நூலகம்人虽然老了,但仍有雄心壮志。
自在地行走。
房屋。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诗意:简陋的柴门如此冷清,狐兔在房屋周围自在地 行走毫无顾忌。
赏析:是全诗的精华所在。逃民们每日出没在山林之 中与狐兔争食争住,而自己原来的家园却因为无人居住, 反而变成狐兔们的自由跳踉纵情嬉戏的王国,非常可悲的 现实。
【 主旨归纳】
表现了边海人民的艰苦生活以及诗 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诗人通过 对边海人民的悲惨生活的描述,为民生 疾苦呼吁,揭露了旧时代下层百姓悲惨 的生活图景。

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拼音版

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拼音版

八上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拼音版
1. 《静夜思》- 李白(jìng yè sī - lǐ bái)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 《登鹳雀楼》- 王之涣(dēng guàn què lóu - wáng zhī hàn)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3. 《登高》- 杜甫(dēng gāo - dù fǔ)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4. 《春晓》- 孟浩然(chūn xiǎo - mèng hào rán)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5. 《望庐山瀑布》- 李白(wàng lú shān pù bù - lǐ bái)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6.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王之涣(jiǔ yuè jiǔ rì yì shān dōng xiōng dì - wáng zhī hàn)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以上是几首常见的古诗词,希望对你有帮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梁甫行 曹植
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
八方的气候各不相同,千里之内的风雨形态不一 。
剧哉边海民,寄身于草墅。
海边的贫民多么艰苦啊,破旧的草屋是他们的栖 身之地。
妻子象禽兽,行止依林阻。
妻子和儿女像禽兽一样生活,盘桓在险阻的山林 里。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狐狸、兔子在屋 檐下飞来窜去。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以神龟和腾蛇为喻,极言生命有限。这 四句话的言外之意是,像神龟和腾蛇这样 的神物都不能不受自然规律的限制,更何 况人呢?
人生哲理的感叹 :人生必须尊重自然 规律。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运用比喻的修辞,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 国而继续奋斗的雄心壮志,抒发了老当益壮, 积极进取的情怀。这是全诗的核心。诗人写 此诗时已53岁,故以“老骥”自况,又称暮 年,但他还要继续奋斗,所以又说“志在千 里”“壮心不已”。他的“志”就是决心为
课堂检测
1、写出松树高大耸立形象的句子: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2、赞美松树狂风中挺立不倒的坚忍不拔精神的句子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3、与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诗意相似的 句子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4、赞美松柏经严寒而不凋零的品性,勉励从弟在恶 劣环境中要正气凛然的句子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瑟瑟谷中风。 。
风声一何盛,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
松枝一何劲。 枝是如此的刚劲!
冰霜正惨凄,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
终岁常端正。 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岂不罹凝寒,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 松柏有本性。 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
着耐寒的本性!
阅读诗歌下面的解析,理解诗歌表达的思 想感情。
• 这首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 不倒,经历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表 达了作者对诗人的劝勉之意,同时也表达 了自己坚贞自守的品格。
10/20/2020
诵读欣赏
阅读诗歌的旁批,逐句理解诗 的大意 神龟虽然十分长寿,但生命终究会有结束的一天。 腾蛇尽管能腾云乘雾飞行,但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 年老的千里马虽然伏在马槽旁,雄心壮志仍是驰骋千 里。 壮志凌云的人士即便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心也永不 止息。 人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决定。 调养好身心,就定可以益寿延年。 真是幸运极了,用歌唱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吧。
•5、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 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 “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 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 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 中风”的迅疾。
全诗的核心句—老骥伏枥,志 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表达了诗人为统一全国而继续奋 斗的雄心壮志,抒发了老当益壮,
积极进取的情怀。
写法上:先比喻后直抒胸臆. 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老当 益壮的进取精神和豪迈气概!
赠从弟
阅读诗歌的旁批,逐句理
解诗的大意
刘楨
亭亭山上松,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 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10/20/2020
• ⑴三、四两句诗中的两个“一何”,表达上各有什么
不同?
第一个“一何”突出谷中风的迅疾凶猛,第二 个“一何”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2)全诗主要运用了哪种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情感?
象征手法;全诗借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 严寒而不凋,自喻高洁、坚贞的情怀,在自勉 中也勉励从弟做一个坚强不屈的人。
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诗歌抒发作者何种思想感情? 告诉我们怎样的哲理?
情感:本诗表现了作者统一 全国的雄心壮志和自强不息、 乐观向上的奋斗精神。
哲理:寿命的长短,并不只 是被动的由上天安排,身心 和悦,就可以延年益寿。

1 全诗的核心句是哪几句?表现了诗人 怎样的精神气概?
2 这首咏志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诗歌下面的解析,理解诗歌表达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以白描的手法,全方位描写了 海民的贫困生活,表达了诗人对下层 劳动人民的同情。
10/20/2020
“柴门何萧条,狐兔翔我宇”这两句是什 么意思?在诗歌中有什么作用?(4分)
•柴门简陋凄清,在海风中摇荡, 狐狸、兔子在屋檐下飞来窜去。 这些环境描写侧面烘托出边海 人们生活环境的荒蛮以及生活 得凄楚。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 民的同情。
庭中有奇树
古诗十九首
阅读课本旁批,小组合作理解诗的大意
庭院里一株佳美的树,满树绿叶衬托着茂 密的花朵,显得格外春意盎然。
我攀着树枝,摘下了最好看的一串花朵, 想把它赠送给日夜思念的亲人。
花香充满了我的衣服襟袖之间,可是天遥 地远,没人能送到亲人的手中。
并不是此花有什么珍贵,只是别离太久, 想借着花儿表达怀念之情罢了。
•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 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 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此奋斗终生。 壮怀激烈的高唱:积极进取,自强
不息。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人的寿命的长短,不完全决定 于天。只要保持身心健康,就能 延年益寿。这里可见诗人对“天 命”持否定态度,而对事在人为 抱有信心和乐观精神。
哲理:既要尊重自然规律,又 要积极进取。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这是配乐时加上去的。(每章结尾都有,一般与 诗的内容联系不紧密。)

诗词赏析
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
诗人用“盈”字将人和花作密切融合,让读者 感受到作者执花在手痴痴久立,任它香满胸 怀、衣袖而无可奈何的景象,将作者折花之 后的忧愁传达得出神入化。
阅读诗歌下面的解析,理解诗歌表达的思 想感情。
• 这首诗由树及叶,由叶及花,由花 及采,由采及送,由送及思,写一个 女子对远行得心上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