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课文古诗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字词+译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文(重点字词+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c9a66dca31126edb6e1a10a3.png)
六年级下册古诗文+日积月累寒食【唐】韩翊(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期间不能生火做饭。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宫。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思宠。
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树。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许。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选自《古诗十九首》。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 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 tiáo):遥远。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4、皎皎:明亮。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河汉:即银河。
6、擢(zhuó):伸出。
7、素:白皙。
8、札(zhá)札:织机发出的响声(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9、弄:摆弄。
10、机杼 (zhù) :织机的梭子。
11、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2、章:花纹。
13、涕:眼泪。
14、零:落下。
15、几许:多少。
16、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7、间:相隔。
18、脉脉(mò mò) :用眼睛表达情意的样子。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b66bb8b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1.png)
“飞花”动态强烈, 更能表现春天的 勃勃生机, 同时说明时节是落花随风飞舞 的暮春。“飞花”明写花而暗写风, 蕴意 深远, 耀人眼目。
这两句景物描写写出了长安城的迷人 春光。把春日的长安称为“春城”, 富于 美感。处处“飞花”, 准确地表现出寒食 节花絮纷飞的迷人景象, 皇城里的柳树在 东风中摇曳, 春意醉人。“无处不”用双 重否定表示肯定, 表达效果更强烈。
正确、流畅,声音洪亮。
谁来说说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 《白桦》以白桦为中心意象, 从不同
角度描写了它的美。
练习朗读, 分成四人小组用喜欢的方式读。
第2课时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白桦的? 请大家试 着从每个小节中找到答案,并用最简洁的 词句概括。
自由读第1小节。
在我的窗前, 有一棵白桦, 仿佛涂上银霜, 披了一身雪花。
初读诗歌
听朗读, 把握诗歌朗读节奏。 多读几遍, 疏通字词。
tiáo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 皎皎河汉女。
zhuó
zhá
zhù
纤纤擢素手, 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 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 相去复几许。
mò
盈盈一水间, 脉脉不得语。
诗文解读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河汉女: 指织女星。河汉,银河。
这首诗描绘了长安城里寒食节时, 处处花 絮纷飞, 风光迷人, 东风吹过, 皇城里的柳树 随风摇曳, 春意醉人。在“不准百姓点灯”的 寒食节, 蜡烛燃起的袅袅轻烟, 飘入了权贵豪 门的家中。
在万民禁火的寒食节, 皇帝却开恩赐 火给权贵豪门, 对这个细节的描述, 流露 出诗人对现实的不满之情。
完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
![完整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https://img.taocdn.com/s3/m/384b37c4915f804d2a16c173.png)
六年级下册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十五夜望月【唐】王建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迢迢牵牛星长歌行汉乐府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纤纤擢素手,札扎弄机杼。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芒。
整天不可章,泣涕泣如雨。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锤百炼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寒风。
古诗词十首1、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2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节气,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老婆愁安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天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返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4、初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毛毛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利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5、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来往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7、游园不值【宋】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光满园关不住,一枝不安于室来。
8、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宋】王观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处?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回去。
若到江南追上春,千万和春住。
9、浣溪沙【宋】苏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内容梳理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内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85c4dc60dd36a32d737581b9.png)
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课文梳理(古诗文附译文)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春天,长安城处处飘飞着落花;寒食节,东风把御园柳枝斜。
黄昏时,宫中传出御赐的烛火,轻烟散入了,新封的王侯之家。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斜:读(xiá),与“花”“家”押韵。
⑤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⑥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唐辇下岁时记》“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赐近臣”。
⑦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东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译文(看那)遥远的牵牛星,明亮的织女星。
(织女)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正摆弄着织机(织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她思念牛郎,无心织布),因此一整天也没织成一段布,眼泪和鼻涕像下雨一样落下来。
银河又清又浅,相隔又有多远呢?虽只隔一条清澈的河水,但他们只能含情凝视而不能用话语交谈。
注释1.《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遥远。
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3.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河汉女,指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4.擢(zhuó):伸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5.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6.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093d0c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0d.png)
总结
抓住节日中的典型事 物来写诗歌,让诗歌 更加凝练有韵味。
诵读诗歌。
白天:春城飞花图 晚上:走马传烛图
任务一:读诗歌,想画面。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春城:春天的京城 东风:春风 汉宫:用汉代的皇宫来借指唐代的皇宫。(这是唐诗中常见的 以汉喻唐)
东风:春风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朱熹《春日》)
当时的皇帝(唐德宗)很喜欢这首诗, 他觉得这首诗是在称赞自己, 唐德宗:这一定是在赞美我啊!赞美我的 恩泽就像这火种一样传递到家家户户。
但是朝廷上有一些皇帝宠幸的官员觉得 韩翃是在借诗讽刺自己。 宠臣:寒食禁火,是沿袭已久的习俗, 但我们却可以破例点蜡烛。这是在讽刺 我们搞特权,讽刺我们腐败啊!
借助注释, 说说古诗 的意思;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月亮:思念 桂花:“八月桂花香
诗的前两句渲染了冷清的环境。请尝 试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我们来读一 读,读出冷清的感觉。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中秋之夜,皎洁的月光照在庭 院中,地上一片洁白,好像铺 了一层霜,树枝上栖息着乌鸦。 夜深了,万籁俱寂,清冷的秋 露无声地打湿了庭院中的桂花。
都是通过抓取节日中的典 型事物来写节日。 写景铺陈的目的都是为了 抒情。
活动一:品味诗歌语言,体会语言特色。
动词很生动。
如……
灰冷色 调的词语
很多。
叠词很
有特色。
品味诗歌语言。我发现……
活动二:借典型事物,发现诗人匠心。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https://img.taocdn.com/s3/m/ddb7ae6814791711cd791726.png)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必背古诗及课文
![部编本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必背古诗及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aa0f36a450e2524de5187e95.png)
六下语文第一单元3 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唐] 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单元日积月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三单元第8课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唐] 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
![最新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第10课《古诗三首》教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011bc06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cb.png)
都是咏物诗, 借助事物, 表达人生志 向
《竹石》
竹子
刚正不阿、铁骨铮 托物言志 铮
结构梳理
咬定——青山
竹
立根——破岩
石
千磨万击——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刚正不阿 铁骨铮铮
主题概括
《竹石》中的竹子其实是诗人高尚人格 的 写照,诗人借竹子 坚韧 的傲气表达自己的刚正 不阿、 铁骨铮铮 。
拓展延伸
赏牡丹
[唐]刘禹锡
庭前芍药妖无格, 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 花开时节动京城。
青松
陈毅
大雪压青松, 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 待到雪化时。
学写字
luò
络
点击生字,观看生字视频
chuí záo
锤凿
fén
焚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chuí
要注意右半部分四 个横的长短分布情况, 四个横之间的间隙要匀 称。
坚强有力
想象画面
想象竹子面对恶劣环境的画面,并说说你的感受。
岩石中生长 的竹子具有不屈 不挠的精神。
资料
郑燮出身寒士子家庭,幼年丧母。乾隆七年出任山 东范县知县,一年后调任潍县,十三年,乾隆皇帝弘历 东巡至泰山,封他为书画史,十八年因饥荒为民请愿得 罪大吏而被罢官。郑燮为政有干才,痛恨官场腐败作风, 同情底层百姓。他许多奉公为民的措施,触犯了豪绅富 户和腐朽官吏的利益,被诬罢职。他性格旷达,不拘小 节,喜高谈阔论,臧否人物,当时即被人称为“狂”和 “怪”。罢官后居扬州,以卖画为生。
A. yān B. yàn
1. 成群的燕. ( B )子在燕. ( A )山附近的低空飞行。
A. jìng B. jìn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https://img.taocdn.com/s3/m/0b08e22cd1f34693dbef3e69.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古诗及日积月累第一单元寒食唐代: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两汉:佚名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zhuó)素手,札札弄机杼(zhù)。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mò)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唐代: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日积月累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第二单元日积月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第三单元匆匆朱自清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那里呢?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第四单元马诗唐代: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内容(古诗、课文、日积月累)](https://img.taocdn.com/s3/m/d8106c4687c24028905fc317.png)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5
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江苏家长公众号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
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
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
涔涔而泪潸潸了。
2
获取更多内容,请关注江苏家长公众号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 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 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 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 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 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 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 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日积月累(16 页) 长歌行 汉乐府号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日积月累(38 页)
13 岁:称豆蔻年华 15 岁:及笄之年
20 岁:弱冠之年
30 岁:而立之年
40 岁:不惑之年 50 岁:知天命之年
60 岁:花甲之年 70 岁:古稀之年,
80~90 岁:耄耋之年 100 岁:期颐之年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注释、译文)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注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813f2d38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0.png)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
与研究(注释、译文)
1. 古诗积累
- 《登鹳雀楼》
- 作者:王之涣
- 注释:登上鹳雀楼,欣赏美景。
- 译文:我登上鹳雀楼,眺望远方美景。
- 《静夜思》
- 作者:李白
- 注释: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 译文:我在宁静的夜晚,思考万物。
2. 古诗研究
- 古诗的背景和意境
-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思想和情感。
- 古诗通过艺术的语言表达,创造出独特的意境,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感悟。
- 古诗的修辞手法
- 古诗常使用修辞手法来增强表达的艺术感染力。
- 修辞手法包括比喻、拟人、夸张等,使诗句更富有表现力。
- 古诗的阅读技巧
- 阅读古诗时,可以结合注释和译文来理解古诗的含义。
- 注意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体会作者的情感和思想。
- 多读多背古诗,培养对古诗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积累与研究》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精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766a387d5bbfd0a795673e1.png)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脉脉”用来形容默默地用眼神表达 情意的样子。织女只能深情地凝望着对方, 却不能说话。
再读诗歌
有人评价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中 最具浪漫色彩的诗作,借天上之事,传人 间之情。再读诗歌,让我们体会一下这首 诗歌“深深的话,浅浅地说”的语言之美。
知识积累
叠字是指两个相同的字组成的词语, 又称复字、重言。这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 修辞方法。两字相叠被称为单叠,四字相 叠被称为双叠。
寒食节那天全国禁火,夜幕降临后,大地 一片漆黑。但在皇宫里却出现了一个怎样奇特 的景象呢?是谁可以享有如此特权?如果你是 长安的百姓,看到这些你会有什么感受?
普天之下,家家禁火,但宫廷里 却正忙着传蜡烛。
不满
轻蔑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有何深意?
讽喻皇宫的特权以及宦官的专宠。
诗歌小结
初读古诗,把握大意
自由读诗,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含义。
春城:指 春天的京城。
寒食
【韩翃】
御柳: 皇帝御花园
春城无处不飞花, 里的柳树。
寒食东风御柳斜。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 宫来指唐朝皇宫。
日暮汉宫传蜡烛, 传蜡烛:寒
轻 烟 散 入 五 侯 家 。食节禁火,但朝 廷传赐蜡烛给公
五侯:这里指天
侯之家,受赐的
“寒食东风御柳斜”这句诗的重点是什么?
春风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花园。园 中垂柳也随风飘动起来了。风是无影无形的, 我们只能从花之飞、柳之斜来间接感知。照 此说来,“斜”字也是间接地写风。
《寒食》是按什么顺序描写的?诗中描写 了哪些景物? 按从白天到夜晚的时间顺序描写的, 描写了落花飞舞、杨柳摇曳、轻烟四散等 景色。
想象联想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85761b1e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64.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背诵内容1、《卜算子·咏梅》卜算子·咏梅作者:毛泽东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2、《马诗》马诗作者: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3、《送元二使安西》送元二使安西 / 渭城曲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渔歌子》渔歌子作者:张志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6、《少年闰土》背诵其中写闰土的四段:(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地刺去。
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跨下逃走了。
(2)这少年便是闰土。
我认识他时,也不过十多岁,离现在将有三十年了;那时我的父亲还在世,家景也好,我正是一个少爷。
那一年,我家是一件大祭祀的值年。
这祭祀,说是三十多年才能轮到一回,所以很郑重;正月里供祖像,供品很多,祭器很讲究,拜的人也很多,祭器也很要防偷去。
我家只有一个忙月(我们这里给人做工的分三种:整年给一定人家做工的叫长工;按日给人做工的叫短工;自己也种地,只在过年过节以及收租时候来给一定人家做工的称忙月),忙不过来,他便对父亲说,可以叫他的儿子闰土来管祭器的。
(3)我的父亲允许了;我也很高兴,因为我早听到闰土这名字,而且知道他和我仿佛年纪,闰月生的,五行缺土④,所以他的父亲叫他闰土。
他是能装弶捉小鸟雀的。
(4)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
好容易到了年末,有一日,母亲告诉我,闰土来了,我便飞跑地去看。
他正在厨房里,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这可见他的父亲十分爱他,怕他死去,所以在神佛面前许下愿心,用圈子将他套住了。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44df5fe8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f.png)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知识点讲解《马诗》》借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千里,抒发了作者渴望得到重用,以便施展抱负,报效国家的志向。
《石灰吟》借石灰不怕烈火焚烧、粉骨碎身,一心想要把清白留在人间,表达了作者为国尽忠、不怕牺牲、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竹石》借竹子扎根破岩,不怕狂风吹袭,表现了作者坚定顽强的精神。
《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作者介绍: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诗鬼”之称。
李贺是继屈原、李白之后,中国文学史上又一位颇享盛誉的浪漫主义诗人。
主要作品:《马诗二十三首》《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著有《昌谷集》。
主题:《马诗》通过写骏马希望套上金络脑,任意驰骋,抒发诗人自己怀才不遇、不被赏识,渴望被重用、建功立业的心情。
译文:平沙覆盖着大漠,在月光下犹如无边的积雪,月亮高悬在燕山上,恰似一把弯钩。
何时将要套上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在明净爽朗的秋天里任意驰骋呢?注解:①燕(yān)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鉴赏:①前两句描写了一片富有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为下文抒情做了铺垫。
“大漠”“燕山”是边塞征戍之地。
“沙如雪”“月似钩”,略作点染,极精炼地勾勒出战场的典型环境。
②后两句借马抒情,为自己渴望建功立业而又得不到赏识发出呼喊,表达了一种愤慨之情。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作者介绍: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明朝名臣、民族英雄。
主要作品:《平阳道中》《咏煤炭》《暮春遇雨》《于忠肃集》等。
主题:《石灰吟》是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小学生必背古诗词75首](https://img.taocdn.com/s3/m/3fb57da4ce2f0066f4332236.png)
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xiàn)牛羊。
4.《咏鹅》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11.《凉州词》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8.《古朗月行》李白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19.《望庐山瀑布》李白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0.《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b1cea08e844769eae009eda5.png)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3课《古诗三首》图文讲解+知识点梳理知识点我会写:侯hóu:侯爵公侯封侯侯门似海章zhāng:乐章篇章简章盖章约法三章泣qì:哭泣、抽泣、泣不成声盈yíng:充盈丰盈盈利盈余热泪盈眶脉mò:脉脉脉脉含情栖qī:栖息栖居栖身两栖鸦yā:乌鸦鸦片鸦雀无声鸦片战争多音字:处:chù办事处chǔ处理相:xiāng相处xiàng相貌传:chuán (传说)zhuàn(传记)脉:mài(山脉)(mò(脉脉)纤:xiān(纤维)qiàn(纤夫)形近字:宫(宫廷)官(官员)侯(王侯)候(等候)栖(栖息)柄(把柄)问题归纳:1、《寒食》这首诗写的是怎样的景色?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这首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风光,描写了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和皇宫园林中的风光;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景象,生动地描绘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2、《古诗十九首》中运用了哪些叠字,有什么好处?答:“迢迢”,是星空的距离;“皎皎”,是星空的光线;“纤纤”,是织女手的形态;“札札”,是织布机的声音;“脉脉”,是织女凝望的神情。
这些叠词无论是描摹景物,还是刻画人物、叙述情境,都在反复吟咏中创设着缠绵的情境。
3、《十五夜望月》这首诗中点明了哪些意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中庭,地白,树、鸦,露,桂花,暗含了月的意象。
表达了作者中秋望月思远、想念好友的情感。
课后习题答案:二、结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说说《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情感。
答:《迢迢牵牛星》借助神话传说中牛郎和织女被银河相隔而不得相见的爱情悲剧,表达了相思受阻、思而不得的离愁别恨。
三、《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婉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诗词中,还有哪些类似的诗句?示例:1、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内容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内容](https://img.taocdn.com/s3/m/ca2af001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2f.png)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内容1.《古诗三首》寒食唐 X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这首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寒食时节,风吹柳絮,花飞满城,日落时,汉宫点燃蜡烛,轻烟缭绕,飘散到五侯家中。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XXX素手,XXX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XXX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这首诗描写了XXX的爱情故事,牛郎织女分别后,相隔天河,只能在牵牛星和织女星之间相望,但是他们的相思之情却无法言表。
十五夜望月唐 XXX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这首诗描写了中秋月夜的景象,树上的乌鸦已经睡了,露水湿润了桂花,人们在赏月之余,也会想起远方的亲人和朋友。
2.“日积月累”长歌行XXXXXX,朝露待日晞。
XXX,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XXX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首长歌行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努力奋斗,因为时间是宝贵的,一旦失去就再也无法追回。
3.“日积月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XXX早,更有早行人。
XXX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XXX知XXX,日久见人心。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这几句话告诉我们,读书要用功,每一个字都很重要,不能轻视;不要因为别人比你早开始而气馁,要有自己的节奏;与人交谈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甚至比读书更有益;只有经过时间的考验,才能看出人的真实本质和事物的本性。
4.《匆匆》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XXX枯了,有再青的时候;XXX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吧: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吧:现在又到了哪里呢?这段文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疑惑,时间如流水般匆匆而过,我们无法挽回。
但是,我们可以珍惜时间,让每一天都过得有意义,不留遗憾。
在短暂的人生中,我徘徊匆匆,像轻烟一样被微风吹散,像薄雾一样被XXX蒸融。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a47fef78a6529657d5363.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课文原文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注释_________①[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②[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③[何当]何时将要。
④[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燃烧假设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注释_________①[等闲]平常。
②[浑]全,全然。
③[清白]指高尚的节操。
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_________①[任]任凭。
②[尔]你。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古诗三首》知识点马诗注释:大漠:广阔的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何当:何时将要。
金络脑:即金络头,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踏:走,跑。
此处有“奔驰〞之意。
清秋:清朗的秋天。
译文: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什么时候才能给它带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石灰吟注释:石灰吟:赞颂石灰。
吟:吟颂。
指古代诗歌体裁的一种名称〔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
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千、万:虚词,形容很多。
锤:锤打。
凿:开凿。
假设等闲:好似很平常的事情。
假设:好似、好似。
等闲:平常。
浑:全,全然。
清白:指石灰洁白的本色,又比喻高尚的节操。
人间:人世间。
译文:石灰石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燃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
竹石注释:竹石:扎根在石缝中的竹子。
诗人是画家,他画的竹子特别有名,这是他题写在竹石画上的一首诗。
咬定:比喻根扎得结实,像咬着青山不松口一样。
立根:扎根,生根。
原:本来,原本,原来。
破岩:裂开的山岩,即岩石的缝隙。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10课《古诗三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9f004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8a.png)
马诗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三、四句抒情:什么时候才能披上威武的鞍具,在秋 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
马诗 思考与练习
马诗
D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句展现出一片富于特色的边疆战场景色,乍看是运用赋法: 连绵的 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象铺上一层白皑皓的霜雪。
B. 这首诗着力表现了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是一首赞美岩竹的题画诗,也是一 首田园诗。
C. 这首诗也能给我们以生命的感动,曲折恶劣的环境中,战胜困难,面对现实, 像在石缝中的竹子一样刚强勇敢,体现了爱国者的情怀。
D.用”千”、“万”两字写出了竹子那种坚韧无畏、从容自信的神态,可以说全诗的意 境至此顿然而出。这时挺立在我们面前的已不再是几杆普通的竹子了,我们感受到 的已是一种顽强不息的生命力,一种坚韧不拔的意志力,而这一切又都蕴涵在那萧 萧风竹之中。
竹石
(2)说说你对此词主旨理解。
这是一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诗,也是一首咏物诗。这首诗着力表现了 竹子那顽强而又执着的品质,托岩竹的坚韧顽强,言自己刚正不阿、正直 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全诗语言简易明快,执著有力。
马诗
创作背景:
作者所处的贞元(785~805)、元和(806~820)之际, 正是藩镇极为跋扈的时代,诗中“燕山”暗示的幽州蓟门一 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带,作者希望能 扫除战乱,建功立业,但终是不被赏识。对马有所偏爱的 作者或许受伯乐识马所启,结合自己怀才不遇的现实,带 着愤懑之情创作了此诗。
马诗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马诗
大漠沙如雪,
广大的沙漠。 此指西北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下册积累
古诗
寒食
[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迢迢牵牛星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马诗
唐李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采薇(节选)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江上渔者
范仲淹
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泊船瓜洲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游园不值
叶绍翁
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
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宋]苏轼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清平乐·春归何处
[宋]黄庭坚
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
春无踪迹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百啭无人能解,因风飞过蔷薇。
文言文
学弈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两小儿辩日
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念“智”)乎?”
课文
匆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如今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
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
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为人民服务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作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我们还要和全国大多数人民走这一条路。
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
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不必要的牺牲。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日积月累
第一单元
长歌行汉乐府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第二单元
13岁:豆蔻年华15岁:及笄之年20岁:弱冠之年30岁:而立之年40岁:不惑之年
50岁:知天命之年60岁:花甲之年70岁:古稀之年80~90岁:耄耋之年100岁:期颐之年
第四单元
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第五单元
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一《周易》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一《礼记》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一《荀子》
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一《淮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