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交叉韧带重建康复计划
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LARS人工韧带重建后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eceef3f0fab069dc5022018f.png)
过程 中可 能 会 出 现 疼 痛 , 疼 痛 在 停 止 练 习 3 而 0 mi n后可 消 退 , 会 对 组 织 造 成 损 伤 , 努 力 耐 不 应 受, 更好 地配合 术后 的康 复训 练 。
2 2 术后 常规 护 理 .
术后 患肢弹 力 绷 带 包扎 固定 并 抬 高 2 。 0。遵
伤后 , 膝内侧各髌骨关节面压力均明显增大 , 最终 导致关节退行性变l , 1 现多主张早期重建 , J 而术
后 的功能锻炼 是早 期康 复 的关 键 , 现将本 科 1 8例
医嘱予以补液、 抗炎、 止血治疗。康复训练前后均 可使用冰水混合物冷敷患肢 3 -6 i, 0 0r n 可以减 a 轻患肢 肿胀 、 疼痛 _ 。 4 J
关节镜下行 L R 韧带重建 , A S 省时省力, 术中即刻
获得 足够 的抗 拉 强 度 , 引 流 管 , 后 可 早 期 活 无 术
动, 康复快【3 术后 5 2J -, ~7d出院。术后对 1 例 8 病例进行随访 , 随访 3个月其关节 的稳定性及主
动活 动范 围均能满 足 日常生 活和工 作需 要 。
中图分类号:R4 3. 7 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7 —3 3 2 1 )20 6 -1 6 22 5 ( 00 0 -0 30
佳
( 苏州大学 附属第二医院 骨科 , 江苏 苏州 , 10 4 250)
在各 种原 因 引起 的膝 关节 损 伤 中 , 交 叉 韧 后 带 (C ) 被 累及 。P L损 伤 后 , 骨 和 髌腱 担 P L常 C 髌 负起抵抗胫 骨后 移 的任 务 , 而胫 骨后 移 将 导 致股 四头肌装 置力 矩 变短 , 使其 运 动 学 优 势 丧失 。 同 时 ,kkr S y e 等研 究 关 节 接 触 点 压 力 发 现 , 带 损 韧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d6f856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55.png)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交叉韧带是连接骨骼的重要组织,负责维持关节的稳定性。
当交叉韧带受到损伤或断裂时,需要进行手术修复,并进行康复训练以恢复关节功能和运动能力。
下面将针对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进行解释。
1. 术后康复的第一阶段:恢复关节稳定性在术后的早期阶段,重点是恢复韧带修复区域的稳定性。
康复训练师通常会将患者的关节固定在正确的位置,并使用支持性装置(如石膏或支架)来保护修复后的韧带。
此时,患者需要避免过度运动或负重,以免对韧带修复产生不良影响。
2. 术后康复的第二阶段: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一旦韧带修复区域开始愈合并且关节稳定性得到保证,康复训练将重点转向恢复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
这一阶段的训练包括进行各种关节活动的运动疗法,如主动和被动关节运动、关节牵引、关节松解等。
此外,通过进行肌肉强化训练,特别是关节周围的肌肉,可以提供额外的支持和稳定性。
3. 术后康复的第三阶段: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当关节的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得到恢复后,康复训练将进一步强调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
这包括进行一系列的平衡和协调训练,如单腿平衡、球体训练和倒立训练等。
此外,通过进行功能性训练,如跳跃、蹲起和跑步等,可以帮助患者重新获得正常的运动模式和动作控制。
4. 术后康复的第四阶段: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最后一个阶段的康复训练旨在使患者能够顺利完成日常生活活动和恢复他们的运动能力。
这包括进行功能性培训,如上下楼梯、跳跃和跑步等。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可以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以满足患者特定的运动需求和目标。
在整个康复过程中,患者和康复训练师之间的紧密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患者需要遵守康复计划并定期参加康复训练课程。
此外,康复训练师还会提供必要的教育和指导,以帮助患者了解康复进展和如何预防再次受伤。
总结起来,交叉韧带术后康复训练包括恢复关节稳定性、恢复关节活动范围和肌肉力量、恢复运动控制和平衡能力以及恢复日常生活功能和运动能力。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https://img.taocdn.com/s3/m/989919a5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4.png)
04
手术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04
手术效果和可能的风险
手术效果评估
01 恢复关节稳定性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的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稳定性, 减少因韧带损伤导致的疼痛和关节不稳定。
02 改善关节功能
通过手术,患者能够逐渐恢复关节的正常功能, 提高生活质量。
03 降低再次损伤风险
重建韧带的存在降低了患者再次遭受韧带损伤的 风险,保护膝关节免受进一步伤害。
如何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01
02
03
04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换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早期进行下肢被动活动, 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训练
手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 训练等,以预防关节僵硬。
定期复查
手术后定期进行复查,以便及 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如重建
03 心理准备
手术前,医生会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让患者 了解手术的必要性、过程和预期效果,帮助患者 减轻焦虑和恐惧。
手术过程详解
麻醉
手术通常在全麻或腰麻下进行,患者 不会感到手术过程中的疼痛。
重建韧带
医生会从患者自体的腘绳肌或髂胫束 中取出一段韧带,将其移植到后交叉 韧带的解剖位置,并用螺钉和钢丝固
韧带松弛或断裂等情况。
如何预防和处理并发症
01
02
03
04
预防感染
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定期 换药,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预防血栓形成
术后早期进行下肢被动活动, 穿弹力袜,使用抗凝药物预防
血栓形成。
早期康复训练
手术后早期开始进行康复训练 ,包括关节活动度训练、肌力 训练等,以预防关节僵硬。
膝关节前后交叉重建康复训练计划
![膝关节前后交叉重建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7518439e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8b.png)
膝关节前后交叉重建康复训练计划哎,你说这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听起来就像是给膝盖做了个大修,得,咱今儿就聊聊这康复训练的计划,也算是给自个儿加油打气。
手术刚完事儿那会儿,我这心里头是七上八下的,腿也动弹不得,跟个木头似的。
医生呢,倒是挺淡定,跟我说:“别急,慢慢来,康复是个过程。
”我心里琢磨着,这过程可得长着呢。
头一周,我这伤腿就在那铰链式支具的保护下,小心翼翼地活动,也就30°、45°那样,跟个小孩子学走路似的,一步一步来。
每天还得做踝泵,就是踝关节用力、缓慢地屈伸,跟踩缝纫机似的,不过得慢条斯理地来,说是能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血栓。
我这一天天地做着,还真别说,肿是消了不少。
第二周开始,我这膝盖的活动度就一点点增加了,每周多15°,一个月下来,至少能到90°。
这时候,医生让我试着下蹲,我这心里头那个忐忑啊,生怕一不小心给弄坏了。
不过,还好,慢慢来,总算是能蹲下去了。
到了第三阶段,也就是术后4到8周,嘿,这训练可就热闹了。
肌力训练、负重训练、平衡训练,一样不落。
直腿抬高,还得抗阻力,从0.5磅开始,一点点往上加,到最后5磅,那腿抬起来,跟举重似的。
还有髋关节的内收、外展、后伸,都得练,说是能增强稳定性。
我这每天是累得满头大汗,但心里头那个乐呵啊,想着这腿总算是能慢慢好起来了。
最逗的是,有一天我尝试着在游泳池里走,那感觉,就跟鱼儿在水里游似的,虽然腿还使不上劲儿,但那种自由自在的感觉,真是让人心旷神怡。
还有功率自行车,15分钟下来,腿是酸得不行,但那种成就感,别提多棒了。
康复训练过程中,我也遇到过不少困难。
有时候,屈膝角度长时间没进展,心里头那个急啊,生怕关节粘连了。
这时候,医生就会跟我说:“别急,慢慢来,角度得一点点来,不能急。
”他还教我冰敷,说是能减轻肿胀和疼痛。
我这才安心下来,继续按照计划训练。
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这腿总算是慢慢恢复了。
从开始的扶拐行走,到后来的独立行走,再到最后的深蹲、跑步,我这心里头是越来越有信心。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caba9f1eb91a37f0115c7e.png)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计划康复练习程序阶段练习一(术后0-6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进步髌骨活动度,防止股四头肌萎缩;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往往难以完整伸直,早期锤炼可削减该并发症的产生,尤其要留意术后早期小腿垫高,膝关节悬空,依附重利巴腿压直;6周时膝关节活动度要达到0-90°.1.术后举高患肢,中断冷敷勉励患者做足跖屈与背伸活动,一屈一伸为一下,每次20~30下,天天3-4次,自动伸缩和自动牵拉小腿屈侧肌肉,促进下肢血液轮回,防止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轻柔的髌骨松动术,阁下滑动为主,高低滑动要当心4.股四头肌等长压缩,此演习在患者能耐受的前提下逐渐进行指点患者做股四头肌(大腿前面肌肉群)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自动压缩保持6秒,并留意检讨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压缩有力,这是一个症结点.30-50次/小时,天天锤炼2-3次.5.支具锁定在0°,演习直腿举高,如恢复可,不带支具进行直腿举高演习直腿举高至30°,并逗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会儿抬不起来,可以先自动帮助演习6.术后第3周,开端膝关节活动度自动演习A.自动伸膝演习:仰卧位,小腿垫枕,完整依附重力自动伸膝B.床边屈膝演习,患者坐在床边,患肢完整在重力下自动屈膝,术后4周争夺屈膝到70°,7.术后第5周,膝关节自动帮助愚昧演习A.坐位自动屈膝演习:患者坐在床边,自动屈膝演习,有牵拉感后借助健肢的重力感化助动屈膝,争夺6周后屈膝达到90°B.足跟滑动演习:仰卧下滑动足跟,自动帮助屈膝活动,如轻松可将健踝交叉放在患侧踝关节前方,帮助患膝关节愚昧.阶段练习二(术后7-12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慢慢增大膝关节活动度,开端负重,逐渐实现步态正常化1.膝支具锁定在完整伸直位,可应用手杖,患肢负重50%-70%;或不必手杖,在患者耐受下负重行走,当步行无痛后可去失落手杖2.步态演习,面临镜子行走演习,改正不良行走姿态;如前提可,负重行走或增长行走距离3.中断屈膝锤炼,争术后3个月时屈膝角度达到120°A.仰卧终末屈膝演习:仰卧位,自动屈膝,在屈膝规模末点轻松者,可用弹力带帮助屈膝或者用手屈髋抱膝B.俯卧终末屈膝演习:俯卧位,自动屈膝,脚后跟努力接近臀部,在屈膝规模末点轻松者,可用弹力带帮助屈膝4.抗阻力直腿举高(需支具固定在0°伸膝位进行,耐受为宜)5.达到4后,自动伸膝:60°~0°开链渐进性抗阻演习.(防止自动开链抗阻屈膝演习).单腿站立,抬起的腿演习90°向后屈膝,并保持均衡,两腿瓜代,每次中断6秒以上,天天各进行8-10次7.开端上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8.如适合,本阶段可测验测验迈下阶梯练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阶段练习三(术后13-18周)本阶段康复目的是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加强下肢肌力.灵巧性和稳固性2.靠墙静蹲演习,双腿离开,背墙站立,迟缓蹲下,达到耐受的最大地位.达到80°后开端逐渐过渡到不靠墙的自由静蹲,无论靠墙照样不考墙均不宜屈膝超出80°3.开端下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4.无痛高低台阶后,开端高低楼梯练习,早.中.晚各练习半小时弹力带两头固定在小腿程度,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各个偏向抗阻演习阶段练习四(术后19-22周)本阶段中断下肢肌力.灵巧性和稳固性演习,为重返活动做预备1.无痛高低台阶后,开端高低楼梯练习,早.中.晚各练习半小时2.匀速慢跑演习,地面要安稳,最好选择在公园和操场跑道上,跑步的距离不限,开端先掌握在50-100米内,一般以身材微出汗和发烧为宜,防止痛苦悲伤前提下演习.3.双腿来去跳台阶演习,台阶高度从10cm逐渐过渡到20cm在地面放置一牢固的箱子,双腿同时跳上,落地时患肢轻轻落地,然后再跳下,同样留意呵护患肢.上午,下昼各锤炼半小时,演习中央可恰当歇息2分钟;如无箱子可横置一跳绳,调剂恰当高度后双腿齐跳,中断跳来跳去.4.跳跃投篮演习,为进一步演习均衡感,可在松软的床上演习该动作弹力带齐腰程度固定两头,人站立在弹力带圈里面,呈剪切步态抗阻力静蹲6.术后6个月在大夫赞成下可恰当进行低强度体育活动,如泅水,自行车或羽毛球留意:以上练习计划可知足通俗人的根本生涯需乞降低强度活动,对于运发动和体育快活爱好者如需重返高强度活动和介入比赛,22周今后需在专业康复师的指点下进行专项锤炼.。
交叉韧带修复术后注意事项
![交叉韧带修复术后注意事项](https://img.taocdn.com/s3/m/8460e39a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f4.png)
交叉韧带修复术后注意事项交叉韧带修复术是一种常见的膝关节手术,用于治疗韧带撕裂或损伤。
术后注意事项对于康复的顺利进行和预防并发症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术后注意事项的详细阐述:1. 手术后需要住院观察,术后第二天可以尝试站立和行走。
在医生或康复师的指导下进行早期积极运动。
2. 术后第一周,要遵循医生的建议使用拐杖、助行器或支具来辅助行走,以减轻膝关节的负担。
3. 注意休息和睡眠,以促进恢复。
保持合适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疲劳。
4. 术后第二周开始,可以开始进行物理治疗,以增强肌肉力量和灵活性。
康复师会制定个体化的康复计划,包括热敷、理疗、拉伸和运动。
5. 遵循医生的药物治疗方案,及时服用消炎药和止痛药。
如果出现异常症状或药物不耐受,及时告知医生。
6. 术后要坚持进行冷敷治疗,以减轻疼痛和肿胀。
冷敷时间一般为20分钟,每次间隔2到3小时。
7. 术后4到6周内避免进行剧烈运动、跳跃和重物提起。
避免扭转和旋转运动,以免损伤修复的交叉韧带。
8. 注意保持创口干燥和清洁,避免感染。
每天洗澡前用纯净水清洗创口,避免直接用肥皂和洗发水清洗。
9. 术后第6至8周,可以开始进行逐渐增加的锻炼,如静力踏步、平衡练习和步行机活动。
还可以在医生或康复师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康复训练。
10. 饮食方面,要注意均衡营养,摄入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促进伤口愈合和肌肉恢复。
避免高盐、高脂和高糖的食物,以促进整体健康。
11. 长时间坐卧时要注意保持膝关节的姿势和角度,使用枕垫或靠垫来支撑膝盖,避免弯曲或伸直过度,防止关节僵硬。
12. 术后进行正常的社交和生活活动是很重要的,但要避免长时间站立或行走。
避免去人多拥挤的地方,以免发生碰撞和跌倒。
13. 定期复诊,及时与医生沟通,向医生报告康复过程中的变化和疑问。
医生根据术后情况调整康复计划和治疗方案。
14. 术后恢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要有耐心和坚持。
遵循医生和康复师的指导,进行适度的运动和锻炼,慢慢恢复韧带功能和肌肉力量。
膝关节后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 - 副本
![膝关节后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 - 副本](https://img.taocdn.com/s3/m/8356674e58f5f61fb6366643.png)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方案我们的康复团队由骨科医生、康复医生、康复治疗师和专科护理人员组成。
由医生在本计划基础上依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具体康复方案,再由康复治疗师执行,专科护理人员配合。
1、本计划所提供的方法及数据均按照一般标准化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早期训练和功能活动时避免疼痛。
3、训练强度和量要循序渐进,以练习停止半小时后,局部无明显疲劳、不适感为度。
4、除手术肢体制动保护外,其余身体部位(如上肢、腰腹、健侧腿等)应尽可能多地练习,以确保身体素质,提高整体循环代谢水平,促进手术局部的恢复。
5、肌力练习时,要按医生意见保持一定肌肉收缩时间(如5秒),每组收缩后要进行充分放松。
肌力的提高是关节稳定的关键因素,必须依医嘱认真练习。
6、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应在康复医师或治疗师指导下进行,不可自主进行,以免发生危险。
7、活动度练习后即刻给予冷疗,急性期过后可酌情在活动练习前予以热疗或轻柔按摩。
8、脱拐的顺序一般是双拐-单拐-手杖,逐渐脱拐,进阶标准是获得无痛正常步态。
9、锻炼后突然出现明显肿胀、疼痛等不适,休息后无明显缓解,应及时到医院复诊。
整体康复目标:在保护移植物不受不利应力的影响下,逐渐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和下肢力量。
股四头肌作为防止胫骨后移的动力稳定因素,其肌力训练十分重要。
注意事项:日常生活及自行锻炼时要佩戴支具,支具角度限制按医生嘱咐执行。
一、术后0-2周康复目标:1.控制术后疼痛、肿胀。
2.防止股四头肌抑制 3提高髌骨活动度 4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 5.预防肌萎缩注意事项:1. 膝关节支具固定于0~30。
以确保重建韧带愈合。
2.术后当天即可下地,行走时患膝保持伸直位(或支具锁定在0.)足尖着地,以减少腘绳肌收缩产生的胫骨向后剪切力。
3.早期预防术后患膝不能完全伸直。
(一)术后0-2天1、踝泵运动:主动屈、伸踝关节,关节活动至远端持续收缩5秒后放松,30个/组,1组/2小时。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a84d6ae0360cba1aa811da74.png)
精心整理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术后康复【概述】正常膝关节限制胫骨后移的结构主要是后交叉韧带(PCL),其次是外侧副韧带、腘绳肌和弓形韧带、内侧副韧带。
PCL损伤占所有膝PCL1.2.3.体征⑴后抽屉试验(PDT):患者仰卧位,髋关节屈曲45°,屈膝90°,双手放在膝关节后方,拇指放在伸侧,重复向后推拉小腿近端,注意胫骨相对于股骨上移动程度与对侧膝关节比较。
胫骨在股骨上向后移动为阳性,提示后交叉韧带部分或完全断裂,称为后直向不稳定。
⑵后沉试验:不能区分异常活动是向前或者向后时,可以对比双侧胫骨结节前突的高度来评估:如屈髋、屈膝各90°,检查者用手托起患者双足;如果发现胫骨上端后沉,胫骨结节低于对侧,为后沉试验阳性,即有PCL 损伤。
有的损伤可以在麻醉下或关节镜MRI检查发现。
加﹥屈膝4.⑵MRI1.韧带损伤程度分类法Ⅰ级:胫骨向后移位0—5mm;Ⅱ级:胫骨后移5—10mm;Ⅲ级:胫骨移位10—15mm。
2.膝关节应力试验不稳定程度分类不稳定(+):关节面分离﹤5mm;不稳定(++):关节面分离5—10mm;不稳定(+++):关节面分离l0mm或﹥l0mm。
3.Lysholm膝关节评分量表主要用于膝关节韧带损伤后的临床治疗效果评测。
主要内容有8个方面(共100分):①跛行(0—5分),②负重(0—5分),③是否有绞锁(0—15分),④关节不稳(0—25分),⑤疼痛(0—25分),⑥肿胀(0—25分),⑦上下阶梯(0—10分),⑧下蹲(O—5分)。
4.关节测量仪评定可采用专门的关节测量仪进行,以通过测量膝关节在某7.肌力评定Lovett分级法精心整理膝关节周围肌群徒手肌力评定:【康复治疗】PCL撕裂非手术或术后治疗主要体现了康复治疗过程。
其重点是减少渗出,缓解疼痛,并增强肌力和关节内外稳定结构,维持膝关节的稳定功能。
一般首先选择康复训练。
裂的PCL被离断,膝向后方移位﹥10—15mm时以及急性PCL 撕裂,伴有小碎骨片,胫骨后向移位﹥10—15mm,或伴有大的碎骨片时,均应选择开放手术治疗。
膝关节前后交叉重建康复训练计划
![膝关节前后交叉重建康复训练计划](https://img.taocdn.com/s3/m/ce4f617b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ff.png)
膝盖手术后的康复训练对于重返正轨至关重要。
计划是要让你的力量,稳定,和移动回来,同时减轻任何疼痛和肿胀。
它包括各种锻炼、
实践疗法和实际培训,以取得最佳效果。
在康复旅程的早期阶段,重点是舒缓疼痛和缓解肿胀,同时凝固运动
的微妙舞蹈回到膝盖。
通过冰的温柔触摸,堡垒的拥抱,和温柔的
海拔,我们培育了手术地点的愈合。
患者被敦促参与温柔的同位素运动的艺术,唤醒四肢和腿筋,而不给新编织的韧带带来负担。
随着疼
痛和肿胀的面纱升起,我们的注意力转向膝盖的优雅延伸,通过被动
和主动的伸展锻炼的迷人仪式,使膝盖更接近其完整和流畅的范围。
目前正在进行的康复进程将优先加强膝关节周围的肌肉,以提供稳定
和支持。
这将涉及封闭式动脉链运动,包括蹲部和肺部,以及针对特
定肌肉组的开放式动脉链运动。
个人还将参与旨在加强平衡和自主的
活动,从而促进膝关节的坚固。
将整合楼梯爬升、慢跑和敏捷操练等
实用培训办法,以复制现实世界的动作,提高个人恢复日常活动和运
动的能力。
交叉韧带术后屈膝康复的经验总结
![交叉韧带术后屈膝康复的经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0a0cdd108a1284ac8504388.png)
交叉韧带术后屈膝康复的经验总结首先做推髌骨动作 (详细方法参照康复方案)。
第一阶段:90°之前。
方法1:坐在床边或者高凳子上垂腿,凳子的高度要求是坐上去以后健侧小腿垂下来脚不会碰到地面,凳子面最好是硬的。
70°之前将伤侧足跟放在健侧足面上(图1-1 1-2),70°以后需要用好腿搭在伤腿的踝关节上面把伤腿往后推!(图1-3)!或者坐椅子将脚尖顶在墙根,座椅前移可增加屈膝角度(图1-4)。
最好用带小轮子的转椅,前后移动方便。
图1-1 图1-2 图1-3 图1-4方法2:边热水泡脚,边练习角度. 具体做法是坐在床边或者凳子上,随着泡脚,肌肉放松,推动脚盆靠近自己,增加角度。
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缓解疼痛,转移注意力.第二阶段:90°--110°方法 1:方法 1:采取掰腿姿势的,过了90°以后就坐在椅上顶墙弯腿。
或者是自己往前挪臀部,也可有人把椅子往前推,大概100°左右的时候调低椅子,这样就到了105°左右(图2-1)。
方法2:在腘窝近端的大腿下方垫上毛巾或塑料瓶子,让腿自然下垂,屈膝角度可以增加到100°至110°(图2-2)。
图2-1 图2-2第三阶段:110°—140°。
热敷大腿根部到距离膝盖5cm的部位20分钟。
然后可用三种办法。
方法1:床上坐位抱腿,先在小度数上适应,然后拿毛巾往回拉,或者让人帮忙推小腿,这个阶段最关键的是全身要放松,具体办法是身体尽量向后仰,臀部稍微抬起,这样腿就放松了,然后让人推到一定的度数,自己再慢慢坐起来,臀部再一点点往下放(图3-1 3-2)。
方法2:坐在较矮的凳子上,把脚放在脚盆里,用手拉脚盆。
如果疼,可调整盆的位置减小一点点屈膝角度,疼痛减轻后休息5-10分钟再加大角度(图3-3)。
方法3:坐在自己感觉舒服的高度的位置,脚下踩着瓶子,先在角度可承受范围内前后滚瓶子,等角度适应后用毛巾拉住小腿,让瓶子滚动范围向后,可增加膝关节灵活度(图3-4)到了第三阶段,除屈膝外同时可以增加空中蹬踏自行车的动作以此增加角度和关节灵活度,来帮助康复(图3-5)。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bf9792ac3b3567ec112d8ac8.png)
患者做股四头肌绷紧动作,肌肉必须最大主动收缩维持6秒,并注意 检查股四头肌内测头是否收缩有力,这是一个关键点。30-50次/小时 ,每天锻炼2-3次。 • 5.支具锁定在0°,练习直腿抬高,如恢复可,不带支具进行直腿抬高 练习。直腿抬高至30°,并停留6秒以上,有些患者可能一下子抬不起 来,可以先主动辅助练习
佩戴弹力 绷带或护 膝,帮助 消肿
能耐受的情况 • 踝泵 下尽可能负重, • 被动压腿(伸 扶拐或不扶拐 膝0°)
• 被动屈膝至最 大角度
• 直腿抬高 • 股四头肌锻炼
• 约20min/hr • 告知患肢术 • 抬高患肢, 后康复计划
高于心脏 • 选择手术时 • 平素维持膝 间
关节伸直垫 高
10
ACL术后康复(第1周)
• 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
前交叉韧带康复计划
• 特点——“早” • ACL重建术后或伤后第一天即开始康复锻炼
8
ACL伤后康复
• 目的: • 消除炎症反应、消肿、缓解疼痛 • 恢复膝关节活动度、强调膝关节伸直 • 恢复肌肉容积 • 准备手术
9
ACL伤后康复
支具
负重
锻炼
冰敷
患者教育
尖触地
• 被动屈膝至90°
• 抬高患肢,高
• 直腿抬高(侧方、后伸) 于心脏
• 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 主动伸膝(90°- 40°)
• 活动髌骨
11
• 这个时期的重要问题之一就是,手术之后怎么来摆放患侧腿。 • 正确的方式是:手术的腿要放于枕头上垫高,好能在卧床的时候高于
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康复ppt课件
![后交叉韧带修复重建术后康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6a29506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7e.png)
1
预防、健康教育
1
1
1
1
临床概述
1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
PCL:限制胫骨相对股骨向后移动。占膝关节损伤的3%。单纯PCL占全部的40%。损伤机制:膝屈曲时胫骨直接撞击。例如驾驶员。
1
后交叉韧带损伤(PCL)
有人建议保守治疗,有人建议手术,有争议。有些保守治疗发现患者出现退行性改变伴髌股关节和胫股内侧关节间隙疼痛。PCL重建是否能改变PCL缺陷膝关节的自然进程需进一步研究。PCL重建后的临床预期结果不如ACL重建后明确。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
只要负重达到50%就开始神经肌肉训练。应用滚板在主要平面内训练平衡。应用计算机化压力板系统给患者以视觉反馈。近端髋肌力练习由多平面直抬腿过渡到用沙袋进行渐进抗阻训练(PRE)。可用等张训练器来加强近端肌力锻炼。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
进行腘绳肌和腓肠肌柔韧性训练。术后控制肿胀能更快恢复肌肉功能。为达到这一目标,建议患者不要长时间站立,保持正确的负重限制,根据症状每天应用冷疗数次。在此阶段,应经常调整患者的家庭治疗计划,鼓励其遵照执行此计划。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
(第12-20周)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1、目标
恢复全部ROM;在无痛且控制良好的条件下能迈下20cm阶梯;提高ADL强调耐力;增强下肢灵活性;保护髌股关节。
1
术后第三阶段康复--2、注意事项
在恢复足够股四头肌控制和下肢力线之前,不宜反复下阶梯;避免抗阻屈膝练习;治疗和功能活动时避免产生疼痛。监控活动强度(长时间站立/行走)。
1
术后第一阶段康复--4、晋级标准
ROM达0-90度;患肢能负重75%;能直抬腿且无股四头肌迟滞;髌骨活动度和近端肌力连续改善。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5b4875ef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8.png)
一、概述交叉韧带损伤是膝关节常见的损伤之一,主要包括前交叉韧带(ACL)和后交叉韧带(PCL)。
交叉韧带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叉韧带术后护理措施,以帮助患者更好地恢复。
二、术前护理1. 心理护理:针对患者紧张、焦虑等心理状态,护理人员应给予充分的关心和安慰,讲解手术过程、术后注意事项及康复训练方法,帮助患者树立信心。
2. 术前准备:协助患者完成各项术前检查,如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指导患者做好个人卫生,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感染。
3. 术前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股四头肌、腘绳肌等长收缩锻炼,提高肌肉力量,减少术后并发症。
三、术后护理1. 生命体征监测: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等,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2. 切口护理: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避免污染。
如有渗血或分泌物,应及时更换敷料,防止感染。
3. 引流管护理:妥善固定引流管,保持引流管通畅。
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4. 肿胀护理:术后抬高患肢,促进静脉回流,减轻肿胀。
可用冰敷局部,减轻疼痛和肿胀。
5. 功能锻炼:根据患者具体情况,指导患者进行关节活动、肌肉力量训练等康复锻炼。
(1)早期(术后1-2周):以被动活动为主,如膝关节屈伸、旋转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2)中期(术后3-6周):逐渐增加主动活动范围,如直腿抬高、侧卧抬腿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3)后期(术后6周后):加强肌肉力量训练,如深蹲、踏步等,每天2-3次,每次15-30分钟。
6. 日常生活指导: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避免剧烈运动。
根据医生建议,适时调整活动量。
7. 饮食指导: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如瘦肉、鱼、奶制品、豆制品等。
8. 药物护理:遵医嘱按时服用抗生素、止痛药等,注意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四、出院后护理1. 定期复查:按照医生要求,定期进行复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关于屈曲、伸直、角度、灵活性的锻炼
![交叉韧带术后康复 关于屈曲、伸直、角度、灵活性的锻炼](https://img.taocdn.com/s3/m/be47032e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80.png)
关于交叉韧带术后康复屈曲、伸直、角度、灵活性的锻炼,希望对各位叉友有所帮助.1、正常步态,需要几个条件:骨头长度无缺损,各关节活动自如,力量够用,习惯正确。
2、走路不正常通常有几个因素:伸直角度受限,力量不足导致主动伸直受限,不良习惯,疼痛感造成的强迫性保护体位,屈曲在60度范围内不能充分灵活。
3、半月板损伤典型表现:1)、关节弹响;2)、伴随疼痛;3)、严重时关节交锁(卡壳);4)、过伸过屈时痛。
4、推髌骨要合理,次数要有限制,不超过10次每组,每天最多2组。
推后要冰敷。
5、非常不赞同麻醉下推拿,这种方法非常危险,仅仅暂时忽略了疼痛感,而在粘连的状态下暴力推拿,很容易造成关节更大的损伤,宁可在家一点一点练习,也不赞同这种完全摸石头过河的方法。
况且练习后等麻醉消退后,等待的将是更大的疼痛感。
6、主动角度不完全取决于被动角度,但被动是主动的基础;主动永远跟在被动之后走,但是影响主动的因素还有很多:关节肿胀时关节内部压力大,不能灵活;髌骨活动作为膝关节活动的一部分,直接制约整个膝关节灵活性;粘连就像皮筋,能拉断就算是解除了,没拉断就总是像关节被扯住一样。
7、主动角度一般是休养出来的,没有特别练习的方法,一定要尝试的话,固定自行车可能是个办法,但是不能过量,通常每天20分钟左右2次就够了。
8、如果角度不灵活,练习后可以在亚极限角度稍微维持3-5分钟,这时也可以将冰袋至于关节先行冰敷,然后再放松冰敷剩余的10-12分钟时间。
9、度数是弯出来的,但灵活性却需要自己养出来:在关节已经出现粘连的前提下,被动角度只能是在外力作用下用力掰出来,进步的程度与承受的力度基本成正比;灵活性正好相反,当外力使关节被动达到一定角度时,关节受到巨大的刺激,自身的应激反应会造成关节及周围组织肿胀,组织间压力增大,粘滞性增大,这时就需要适当的调整,将刺激量控制好,以保证在刺激的同时,应激反应不产生过量的积累。
这时,调整运动量的方法也就可以看做一种形式的休息。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90b95c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b3.png)
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手术后的康复对于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的患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手术后的康复阶段,患者需要通过一系列的恢复性活动来重新获得正常的功能和力量。
康复期间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保护手术部位,防止二次损伤,并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
以下是一种1200字以上的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后的康复方案。
第一阶段(手术后0-2周):在手术后的初期,患者应保持充分休息,减少手术部位的炎症和肿胀。
这段时间内,患者的活动范围应当受到限制,避免过度用力。
活动和锻炼:1.牵拉锻炼:通过使用保守治疗POS机,进行手术部位的轻度牵拉,以增加关节的活动范围。
2.肌肉收缩锻炼:进行痊愈肌肉的收缩锻炼,以增加膝关节附近肌肉的力量和稳定性。
物理治疗:1.手术部位的冷敷:用冰袋轻轻冷敷手术部位,每日多次,每次15-20分钟,以减少炎症和肿胀。
2.轻度按摩:使用指尖轻轻按摩手术部位周围的肌肉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康复。
3.电疗治疗:如超声波治疗,可促进软组织康复并减少疼痛。
第二阶段(手术后2-6周):在手术后的2-6周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活动范围和强度,重建膝关节的功能。
活动和锻炼:1.关节活动范围锻炼:由物理治疗师指导,进行主动和被动的关节活动锻炼,以增加关节的灵活性。
2.肌肉强化锻炼:进行膝关节附近肌肉的强化锻炼,如腿部抬升等,以增加肌肉力量和稳定性。
物理治疗:1.热敷:在锻炼前,可以使用热垫或热毛巾进行热敷,以增加肌肉的弹性和血液循环。
2.红外线治疗:如红外线灯照射,可促进软组织康复和缓解肌肉疼痛。
3.啮齿类咀嚼运动:通过使用特殊的啮齿类咀嚼运动器,可以锻炼膝关节周围的肌肉群。
第三阶段(手术后6-12周):在手术后的6-12周内,患者可以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活动范围,继续重建膝关节的力量和稳定性。
活动和锻炼:1.功能性锻炼:进行一系列的功能性锻炼,如侧向跳跃,平衡动作等,以模拟真实的日常活动。
2.抗阻力锻炼:通过使用弹力带或器械进行抗阻力锻炼,以增加肌肉力量和康复。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https://img.taocdn.com/s3/m/5d41468cbceb19e8b8f6baa7.png)
1例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病人的护理与康复向 静关键词: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6.061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9B-2487-02 后交叉韧带(PCL)损伤常见于交通事故[1],在足球运动这个项目中较少发生。
有1名运动员在2011年4月12日比赛中与对方球员空中对脚时,被对方队员蹬中左膝胫骨前缘,造成胫骨后移,造成单纯性膝关节的后交叉韧带损伤。
后交叉韧带与前交叉韧带(ACL)及内外侧半月板的稳定结构如不及时修复,膝关节的稳定链被打断,易继发严重的软骨和半月板损伤,导致骨性关节炎[2]。
考虑本例病人希望继续足球的运动生涯,选择膝关节镜下后交叉动力性重建术,手术具有痛苦轻、恢复快的优点[3]。
现将临床康复与护理总结如下。
1 病例介绍 病人,男,19岁,是一名足球运动员,伤后3d来我院进行检查,经核磁共振成像(MRI)证实为后交叉韧带体部断裂。
收治入院进行手术,使用健侧半腱半膜肌进行后交叉韧带动力性重建。
2 康复与护理2.1 术前护理 术前主要进行心理护理,由于本例病人正处于训练水平较高阶段,对术后疼痛和关节功能障碍会影响训练感到焦虑。
针对这种情况首先进行必要的手术知识教育,让其了解通过手术和术后的康复训练能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其次,通过与其教练员进行交流,通过教练员与病人交谈,提高其对伤后康复训练的信心,让其能积极主动地配合术后的康复训练。
2.2 术后基本护理2.2.1 体位 术后病人抬高患肢,保持屈曲20°~30°[4]有利于消肿和缓解疼痛,同时能使重建韧带处于无张力状态,有利于重建韧带血液供应的建立,从而促进恢复。
2.2.2 并发症观察与预防 术后2d内若疼痛显著可遵医嘱给予止痛药物,按医嘱使用抗生素。
密切观察足部血液循环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后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计划
注意事项:
1.康复训练中可能发生的意外有:心脑血管意外、周围组织损伤、伤口延迟愈合或不
愈合、异位骨化、功能改善不满意、根据具体情况调整诊疗方案等等。
2.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即闭环练习(两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位,
不能向前倾,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屈曲膝关节),每日只进行一次,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练习过程中佩戴支具。
如屈曲角度长时间(>2周)无进展,则有关节粘连可能,故应高度重视,及时复诊。
3.活动度练习后感到关节肿、痛、发热明显,可每隔两小时给予冰敷15-20分钟,如
无明显改善可门诊复查。
4.术后可调节活动性支具持续佩戴半年,支具应有小腿托,防止小腿后倒。
术后不给
予屈伸活动度。
术后第二周后开始调节,每周增加屈膝15°直至正常范围。
如合并半月板损伤,支具调节应于术后第二周后开始,2月内角度调整不超过90°。
5.术后1、3、6、12月至我院创伤骨关节门诊复查,指导下一步康复锻炼,以后视情
况一年复查一次,期间如有不适随诊。
根据我院骨科三病区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术后随访经验,将其康复阶段分为初期(术后第1月),中期(术后第2-3月),后期(术后第4-6月),运动恢复期(术后第7-12月)。
上述阶段均按照一般常规情况制定,具体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在医生指导下个体化完成。
一、初期
(一)手术当天:患肢伸直,适度抬高,冰敷24小时;麻醉消退后,开始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
(二)术后1-6天:继续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在手术部位疼痛能忍受前提下,行直腿抬高训练,根据自身情况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且应同时练习健侧。
逐渐增加强度,最终要求女性患者每天练习400次左右,男性500次左右。
(三)术后7天-1月:继续上述肌肉功能训练;开始扶双拐下地,患肢逐开始部分负重,下地行走时请将支具佩带牢固,避免摔倒导致再次损伤。
并于术后第二周后开始闭环练习。
二、中期
术后第2-3月:在上述训练基础上,另增加大腿后方肌群、小腿肌群训练,即分别为俯卧位,踝部沙包加压屈伸患肢;两脚与肩同宽,保持身体直立位,不能向前倾,脚尖及膝关节正向前,垫脚尖。
上述肌力训练为一组:股四头肌、大腿后方肌群、小腿肌群训练、患膝屈曲练习,每天一组练习6次,每次半小时。
三、后期
术后第4-6月:保持上述肌力训练,同时行本体感觉训练、肌力协调性训练
四、运动恢复期
术后第7-12月:继续上述肌力训练,医师或专业教练指导下练习腰腹肌、臀中肌。
开始恢复跑步训练:1.匀速直线,2.匀速变向,3.直线变速,4.变速变向。
上述训练应逐步进行,例如项目1顺利完成方可进入下一项目,切记勿操之过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