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腺瘤的CT诊断
胸腺瘤的CT影像诊断
Okumura M,Miyoshi S,Tacheichi Y,Y00n HE,Takeda SI,Fujii Y,et al.Results of surgical treatment of
thymoma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the involved organs [J].J Thorac Cardiovasc
代
20岁 男
正常胸腺CT表现
• 30-40岁
– 胸腺组织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替代 – CT值明显下降
35岁 女
正常胸腺CT表现
• 40-60岁
– 胸腺组织几乎完全被脂肪组织替代,故呈 脂肪密度
– 其内可见斑点状或结节状软组织密度影, 为残留的胸腺组织
– 直径一般不超过7mm
50岁 男
54岁 女
• 多为良性,有完整包膜。临床上常视为有 潜在恶性,易浸润邻近组织器官。
3
组织病理学及分期
• 2004年WHO的胸腺瘤病理学分型
A型:上皮细胞及核细胞为梭形或软圆形 B型:上皮细胞及核细胞为树突状或更为丰满
根据上皮细胞与不典型细胞的比例,再将其分为B1、 B2、B3型 AB型:二者的混合,与A型类似,但含有肿瘤淋巴细胞 C型:所有的胸腺癌 其中将A型及AB型定为非侵袭性胸腺瘤,将B型定为侵 袭性胸腺瘤,C型定为胸腺癌
正常胸腺CT表现
• 60岁以上
– 胸腺组织被脂肪组织完全替代 – CT显示为脂肪密度 – 体积明显缩小
60岁 女
良性胸腺瘤CT表现
• 前纵隔内圆形、椭圆形或浅分叶状肿块 • 软组织密度,大多数密度均匀;少数发生
囊变,形成低密度区 • 边缘光滑,与周围结构间脂肪间隙清晰 • 病变大小不等,小的直径仅1-2 cm,可位
胸腺瘤诊断标准
胸腺瘤主要表现胸骨后胸腺的位置发生的低密度灶或者叫做肿块,做CT检查出现不均匀的强化,然后主要的是针对胸骨后或胸前区的软组织肿块作病理穿刺活检,如果能够找到胸腺瘤细胞就可以确诊为胸腺瘤,做根治性的手术切除也是确诊胸腺瘤的依据。
胸腺瘤大部分是良性肿瘤,有少数的表现为胸腺癌也就是恶性肿瘤的情况,到底是哪种类型主要是看病理,如果找到癌细胞也就是均匀一致的细胞,做免疫有异常表现的就是胸腺癌,而如果是良性的病变做根治性手术切除后就可以治愈。
胸腺位置发生肿瘤还可能是淋巴瘤或者是纵隔淋巴结肿大的情况,都需要病理穿刺或者手术才能确诊。
胸腺瘤诊断治疗
治疗
治疗策略:
I 期非侵袭性胸腺瘤:对于 I 期胸腺瘤,标准的治疗方式是手术。如非手术 切缘阳性或因内科疾病不能手术患者,放疗不需参与。 II 期胸腺瘤:II 期胸腺瘤包括对于包膜及包膜外脂肪组织的侵犯。术后放疗 对于II期完全切除术后胸腺肿瘤目前建议不考虑术后放疗。Chen 及 Wuerzburg 的数据显示对于 A/AB/B1 术后放疗无益。术后切缘不尽的病例必须行术后放疗 。 III/IV 期胸腺瘤:III 期及 IV 期胸腺瘤如有手术可能,可考虑外科手术及术 后放疗。化疗可用于术前诱导治疗。
影像学表现
1、非侵袭性胸腺瘤-X线片表现
X线:可为阴性,可为上纵膈向一侧或两侧突出的弧形密度增高影,其边缘清晰,轮 廓光整。
影像学表现
1、非侵袭性胸腺瘤-CT表现
CT:①前中、上纵膈内的实质性肿块、圆形或类圆形,密度均匀,相当于胸大肌约50-70HU,少数同时累及前上、 中、下纵膈。
②边界光滑清晰,密度均匀,较少出现囊变、坏死,肿瘤与心脏大血管接触面呈光滑弧形,两者间脂肪间隙 均匀存在。
胸腺解剖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形态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大小
• 胸腺厚度随年龄变化,变化最大的在 20-49岁,总体来说是从大到小再到大, 大于60岁有增大趋势<59岁,均小于 21mm,大于60岁可超过30mm,宽度则 随年龄增大而增大
胸腺解剖
正常胸腺CT下密度
• 1、6-19岁人群中胸腺的CT密度与肌肉相同或稍高,CT值约30HU • 2、由于随年龄增加腺体逐渐消失而代之以脂肪,故从青春期至25岁期间,以前外
概述
纵膈肿瘤需完善的化验:
1、需要查AFP 和β-HCG 检测以便于排除生殖细胞肿瘤;
胸腺瘤与胸腺增生的影像表现
击此处
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强化
胸腺瘤-影像表现
提示侵袭性的CT征象:
边界不清、分叶状
侵犯胸膜时胸膜增厚、胸腔积液侵犯肺时瘤肺界面有毛刺影侵犯心包时心包积液;心包周围脂肪间隙消失,心包广泛增厚或呈结节状增厚胸膜种植大血管受侵时表现心脏大血管被挤压、推移或包绕
02
胸腺瘤-影像表现
不同分型之间的区别:形态不规则,强化较明显出现坏事囊变及具有周围侵袭表现者,高度提示为胸腺癌或B3型胸腺瘤
胸腺癌
类似于胸腺外的其他恶性肿瘤,由于典型的分化、异型性大和器官样结构的缺失,使其完全不同于胸腺瘤而被单独区分开来。
注:除伴有淋巴样间质的微结节型胸腺瘤、微小胸腺瘤以外,其他所有胸腺瘤都视为恶性肿瘤
胸腺瘤改良Masaoka分期
I期: 肿瘤局限于包膜内IIa期:镜下超出胸腺包膜IIb期:肉眼可见侵犯周围脂肪组织,但未穿透纵膈胸膜或心包膜III期:侵犯邻近组织或器官,包括心包、肺及大血管IVa期:胸膜或心包播散IVb期:淋巴或血行转移
01
胸腺瘤-分类
WHO胸腺肿瘤国际肿瘤学分类(2015)
类型
按其上皮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比例而分类,以上皮细胞为主的胸腺瘤预后最差。
A型
梭形/卵圆形细胞、缺乏核异型,核分裂活性低(<4个/2mm),缺乏或仅有极少量(容易计数)的TDT阳性T淋巴细胞
非典型更A换型文本
即A型胸腺瘤伴有一定程度的异型性
AB型
谢 谢
胸腺增生-概述
胸腺增生包括两种形式,真正的胸腺增生(胸腺增生)和胸腺髓质中淋巴生发中心的增生(淋巴组织增生)真性胸腺增生:胸腺的体积及重量超过正常同龄人的上限,大体形态及组织学正常。通常见于近期某些应激,如肿瘤放化疗后,激素治疗后,烧伤后胸腺萎缩后的反弹。淋巴组织增生:指淋巴滤泡增多,不伴有胸腺体积的增大。约60%-80%患者伴有重症肌无力,其余免疫介导的疾病包括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甲状腺功能亢进。
胸腺瘤诊疗指南或共识
胸腺瘤诊疗指南
胸腺瘤概述
胸腺瘤是一种发生在胸腺上的肿瘤,通常为良性。
胸腺是位于胸廓中部的负责
免疫功能的器官,胸腺瘤的发生往往不会引起明显症状,但有时会导致胸腔器官受压、出现呼吸困难等情况。
胸腺瘤的诊断
1.临床症状:胸腺瘤患者可能出现持续性咳嗽、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
2.影像学检查:胸部X光、CT或MRI能够显示胸腺瘤的位置、大小等
情况。
3.病理检查:通过活检获得组织标本,进一步确诊为胸腺瘤。
胸腺瘤的治疗
1.观察治疗:对于小体积、无症状的胸腺瘤,可选择定期观察,不积极
干预。
2.手术治疗:对于有症状、快速生长或可能为恶性的胸腺瘤,需要进行
手术切除。
3.放疗或化疗:在胸腺瘤恶性程度较高时,可以考虑辅助放疗或化疗。
胸腺瘤的预后
大多数胸腺瘤是良性的,手术切除后患者往往能够完全康复。
但部分患者可能
会出现术后并发症或肿瘤复发等情况,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干预。
胸腺瘤的注意事项
1.定期体检,及时发现胸腺瘤的存在。
2.避免吸烟和其他有害因素,预防胸腺瘤的发生与恶化。
3.在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肿瘤的生长情况,并根据医生建议进行相
应治疗。
以上是关于胸腺瘤的诊疗指南,如有相关疾病疑问,请及时就医咨询。
胸腺瘤CT 诊断分析
胸腺瘤CT 诊断分析丛桂海【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征象提高胸腺瘤临床诊断。
方法对30例经临床诊断的胸腺瘤CT表现进行分析。
结果30例胸腺瘤患者良性胸腺瘤9例边界均清晰,恶性胸腺瘤21例,MCI呈灌铸型17例,凹陷型4例;不规则侵犯邻近结构10例,心包积液5例,肺转移4例,双肾上腺转移1例,胸骨破坏1例。
结论CT对于病灶的发现、大小形态、局部浸润及并发症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
%Objective To study the thymoma in CT features for the way to improv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thymoma. Methods To analysis the 30 patients’ in CT performance of the thymoma clinical diagnosis. Results 9 cases of the thymoma boundary are clear,21 cases were malignant thymoma,17 cases were in MCI pouring casting,4 cases were in concave;10 cases were in irregular invasion to adjacent structures,5 cases were in pericardial effusion,4 cases were turned into lung metastasis,1 case was double adrenal metastasis,1 case was sternal destruction. Conclusion It has high value for diagnosis of lesions found,recognized the shape and the size,and the local invasion and complications.【期刊名称】《中国卫生标准管理》【年(卷),期】2015(000)003【总页数】2页(P52-53)【关键词】胸腺瘤;CT诊断;影像表现【作者】丛桂海【作者单位】158400黑龙江省虎林市人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胸腺瘤CT 诊断分析丛桂海【摘要】目的探讨胸腺瘤的CT征象提高胸腺瘤临床诊断。
胸腺瘤的CT诊断
3例 为 恶 性 , 合 率 为 8. ; 前 C 诊 断 恶 性 胸 腺 瘤 7例 , 后 病 理 诊 断均 为恶 性 , 合 率 为 1 0 。 良性 胸 腺 符 63 术 A o T 术 符 0
瘤平 均直 径 为 4 5c 类 圆形 1 . m, 7例 , 叶 状 3例 , 规 则 形 2 ; 瘤 均 表 现 为 密 度 均 匀 , 膜 完 整 , 分 不 例 肿 包 与周 围 纵 隔 大 血管 界 限 清楚 。恶 性 胸 腺 瘤 平 均 直 径 为 9 6CI5例 呈 分 叶 状 , . I, T 1例 呈 类 圆形 , 1例 呈 不 规 则 浸 润 性 生 长 ; 例 包 膜 5
122 检 查方法 ..
内肿瘤 的 5 , 良、 O 有 恶性 之分 , 分 为侵 袭 性 与非 或 侵 袭性L 。因胸 腺瘤 的组 织学 表现 常不 能可靠 地鉴 1 ]
别 良、 性 , 恶 手术 中如果 发现肿 瘤包 膜突 破并侵 入 到
所 选病 例均 进行 C T平 扫 和 C 增强 扫 描 。扫 T
实用临床 医学 2 1 0 2年第 1 第 3期 3卷
P a t a Cii l ! 丝 ! rc cl l c ! i na
! l ! o 兰
・
83 ・
胸 腺瘤 的 C T诊 断
荣 城 谭 爱 军 ,
(. 乡市 第三人 民 医院影像科 ;2 南 昌大学萍 乡医院影像 科 , 1萍 . 江西 萍 乡 3 7 0 ) 3 0 0
1 2 方 法 .
良性 胸 腺瘤 2 2例 , 中 1 其 7例 位 于前 上 纵 隔 , 5
例 位 于 前 中 上 纵 隔 。肿 块 直 径 2 7 c 平 均 ~ m,
4 5c 其 中< 5 0c 5例 。肿 块 形 状 : . m, . m 1 圆形 1 7 例 , 叶状 3例 , 分 不规 则 形 2例 。肿 块 密 度 均匀 , 边
良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
良恶性胸腺瘤的CT诊断摘要目的:通过对良、恶性胸腺瘤的CT特征分析,试图提高对二者CT 诊断的准确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胸腺瘤。
良性7例,恶性10例。
结果:良性胸腺瘤7例肿块大小平均为4.3cm直径,CT值41~52HU,增强后肿块轻至中度强化,CT值为64~75HU,包膜强化明显,CT值90HU以上。
恶性胸腺瘤10例肿块大小平均5.9cm直径,CT值为9~32HU,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达80HU左右。
术前诊断为良性肿瘤11例,其中7例与病理相符,余4例病理镜检为恶性,而术前CT 诊断为恶性胸腺瘤者,均与病理相符。
结论:术前CT诊断为恶性胸腺瘤的可靠性较高。
关键词胸腺瘤CT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17例胸腺瘤患者,男8例,女9例,年龄22~60岁,平均36岁。
其中良性7例,恶性10例。
17例均经手术证实,6例有重症肌无力表现。
CT检查:采用CT扫描机为PHILIPS MX8000机。
所有病例先扫描定位片,再行平扫,层厚及层间距均为10mm。
17例均行对比增强扫描,经肘静脉团注法由高压注射器注入非离子型造影剂,用药量100ml,流率3ml/秒。
手术病理:17例良、恶性胸腺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术中对肿瘤与纵隔大血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观察。
结果CT征象分析:良性胸腺瘤7例肿块大小平均为4.3cm直径,呈类圆形和卵圆形,均位于前上纵膈大血管前间隙内。
肿瘤有完整包膜,显示边缘光整,与周围纵膈大血管之间有一定的间隙,纵隔大血管呈受压推移改变,平扫肿块密度显示均匀,CT值41~52HU,增强后肿块轻至中度强化,CT值为64~75HU,包膜强化明显,CT值90HU以上。
恶性胸腺瘤10例肿块大小平均5.9cm直径,3例肿块呈类圆形,均可见完整包膜,分叶状5例,包膜均不完整,浸润生长者,无包膜可见。
平均8例为均一密度,与胸壁软组织密度接近,2例密度不均匀,CT值为9~32HU,增强后肿块不均匀强化,坏死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强化明显,达80HU左右。
胸腺瘤的CT诊断
理证 实恶 性 的 1 5例 .良性 胸腺 瘤 l 全部 完整 切 2例
除。 3 讨论
力等 重症 肌无 力 表现 9例 . 伴有 咳 嗽 2例 部病 例 全
均 采用 常 规胸 部 C T扫描 . 由胸 廓入 口扫描 至 横 隔 层厚 lmm. 0 间隔 1mr 其 巾 5例行 增 强扫 描 . 点 0 n 重 观察 肿瘤 的形 态 、 缘 、 边 与周 围心 脏 大血管 及 纵 隔的 关 系。 2 结 果 肿瘤 局 限 在 心脏 大 血 管 前 间 隙 1 例 (07 ) 1 4. % ,
寓 腔 内因炎 症产 生 的积液 内含有 蛋 白成分 .其 密度
显优 于 C 本 组 资料 表 明 MR 诊 断颅 底骨 质 破 坏 T I
( 括翼 突 、 尖 、 坡 、 骨 基 底 、 骨 大 翼 )6例 包 岩 斜 蝶 蝶 5
(71 。 5 .%) 明显 高 于 C T的 2 9例 ( 96 笔 者体 会 2 .%)
胸腺瘤 的 C T诊 断
吴 兆 亮
f 要】目 的 探 讨 胸 腺 瘤 c 摘 T诊 断 价 伉 及 临 床 意 义 方 法 分 析 2 7例 经 外 科 和 病 王 证 实 的 胸 腺 瘤 的 C 甲 T表现 。 果 局 限 型 结
1 例 , 部 局 限 前 纵 隔 非 局 限 型 l 1 全 6例 , 侵 袭 性 生 长 侵 犯 邻 近 结 构 , 『 6例 侵 犯 胸 膜 。发 生 转 移 3例 , 中 肺 部 转 移 l 早 其 1 I 其
高 信号 .肿瘤 组 织 则表现 为高 信 号背景 下 的低 信号
影. 增强 扫捕 明显 强化 I MR 矢状 位及 冠状 位扫 描可 判 断各 通颅孔 道 的破 坏 .更清 晰显 示鼻 咽部 肿 瘤 向 上侵 犯 颅底 的直 径途 径 . 全 面评价 癌灶 范 围 可 本 组 资料表 明 MR 对鼻 咽癌 颞 下 窝 、 绵窦 及 I 海
心胸外科专家答疑:胸腺瘤的诊断和治疗
心胸外科专家答疑:胸腺瘤的诊断和治疗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胸部肿瘤,多发生于胸腺中部或前部。
作为心胸外科专家,我将回答一些关于胸腺瘤诊断和治疗的常见问题。
一、胸腺瘤的症状胸腺瘤通常没有症状,常常是在进行X线或CT扫描时无意中发现。
然而,一些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咳嗽、气短和胸痛等症状。
在少数情况下,胸腺瘤可能会导致肌无力、自身免疫性疾病以及内分泌紊乱。
二、胸腺瘤的诊断胸腺瘤的诊断通常需要结合多种检查方法进行,包括:1. 影像学检查:X线、CT、MRI等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病变的位置、大小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
2. 活检: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切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认病变的性质。
3. 免疫组织化学检查:对胸腺瘤组织标记特定抗原进行检测,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三、胸腺瘤的治疗胸腺瘤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两种。
1. 手术治疗:首选的治疗方法是通过胸腔镜或开放手术切除瘤体。
手术的选择和范围取决于病变的性质、大小和与周围结构的关系。
手术后,患者通常需要住院观察,以确保术后恢复良好。
2. 非手术治疗:对于一些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高能量射线杀灭癌细胞,而化学治疗则是通过使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
四、胸腺瘤的预后大多数胸腺瘤是良性的,预后较好。
手术切除后,患者的症状往往得到显著改善,并且有很低的复发率。
然而,少数病例中肿瘤可能是恶性的,这就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密切的随访。
综上所述,胸腺瘤是一种常见的胸部肿瘤,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检查和组织病理学检查。
治疗上,手术切除是首选方法,但对于不能耐受手术的患者可以选择放射治疗或化学治疗。
大多数胸腺瘤是良性的,预后较好,但恶性胸腺瘤需要更加积极的治疗和随访。
如果发现胸部肿块或出现相关症状,建议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治。
五、术前评估和准备在决定进行手术治疗之前,医生将进行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准备工作。
这包括:1. 详细病史和体格检查:医生将询问患者有关症状、既往疾病和用药情况等方面的信息,并进行体格检查。
胸腺瘤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胸腺瘤的CT诊断及病理对照分析
郭芸;刘大亮
【期刊名称】《中国医疗设备》
【年(卷),期】2010(025)005
【摘要】目的研究胸腺瘤的CT表现及病理表现,研究CT对胸腺瘤的分类、分期和指导临床治疗的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胸腺瘤的临床资料与CT表现,并进行病理对照分析.结果胸腺瘤病理分为良性胸腺瘤、恶性胸腺瘤Ⅰ型、恶性胸腺瘤Ⅱ型.CT表现:纵隔肿块;纵隔胸膜侵犯;胸膜种植;肺侵犯;心血管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本组病例CT对纵隔肿块、肺侵犯、心膈角区及腹腔受累显示较好,但CT对纵隔胸膜侵犯显示较差.肿瘤的大小对判断病变恶性程度有一定价值,肿瘤越大,恶性程度越高;而瘤内钙化对判断恶性程度可能无价值,肿瘤内出现钙化不排除侵袭性胸腺瘤的可能.结论CT能准确显示恶性胸腺瘤周围侵犯范围、胸膜种植及远隔转移,可进行分期和决定治疗方案,并对分类及预后做出评估.
【总页数】3页(P118-120)
【作者】郭芸;刘大亮
【作者单位】聊城市人民医院CT室,山东聊城,252000;聊城市人民医院CT室,山东聊城,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445.3
【相关文献】
1.胸腺瘤33例CT诊断与病理对照 [J], 金明花;刘智明;栾维莉;
2.CT诊断非侵袭性胸腺瘤和侵袭性胸腺瘤的价值分析 [J], 李磊
3.胸腺瘤的螺旋CT诊断分析与研究 [J], 李雪娇;叶洁梅
4.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 [J], 付兰
5.纵隔胸腺瘤CT诊断与临床表现分析 [J], 付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CT影像学检查在胸腺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CT影像学检查在胸腺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CT影像学检查在胸腺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2014年6月间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胸腺瘤患者的CT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观察其位置、形态、大小、密度及侵袭周围器官组织,以及纵膈淋巴结肿大、胸腔积液及远处转移的情况。
结果:根据2004年WHO的胸腺病理学分型,10例为非侵袭性胸腺瘤,6例为侵袭性胸腺瘤。
非侵袭性胸腺瘤瘤体最大直径均10cm,边缘欠光整,密度不均匀,有5例患者有纵膈转移或(和)远处转移,4例伴有胸腔积液,增强扫描瘤体强化值>20HU。
结论:CT影像学检查能清晰展示胸腺瘤的形态、大小及其相应的周围组织学变化,对判断其良恶性具有较高的临床指导意义。
标签:侵袭性与非侵袭性胸腺瘤;CT影像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价值[Abstract]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value of CT imaging in thymoma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Methods:CT imaging findings in our hospital between January 2009 and 2014 June 16 cases confirmed by surgery and pathology of thymoma patients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focusing on observation of its location,shape,size,density and invade surrounding organs and tissues,and mediastinal lymphadenopathy,pleural effusion,and distant metastasis situation.Results:According to the 2004 WHO classification of thymic pathology,10 cases of non-invasive thymoma,six cases of invasive thymoma.Non-invasive thymoma tumor maximum diameter were 10cm,less edge finishing,uneven density,there are five cases of patients with mediastinal metastasis or(and)distant metastasis,4 cases with pleural effusion,enhanced scan tumor enhancement value> 20HU.Conclusion:CT imaging can clearly demonstrate thymoma shape,size and corresponding changes of the surrounding tissue,to determine its benign or malignant with high clinical significance.[keyword]invasive and non-invasive thymoma;CT imaging diagnosis and differential diagnosis;the clinical value胸腺瘤是前纵膈最常见的肿瘤,占前纵膈肿瘤50%,组织学上胸腺瘤分为上皮细胞型、淋巴细胞型及混合型,又有为良性及恶性之分[1]。
恶性胸腺瘤的CT征象有哪几点
恶性胸腺瘤的CT征象有哪几点
恶性胸腺瘤具有诊断意义的CT征象有:
1、病变部位:肿瘤位于前纵隔,前中上纵隔最多见,可偏向一侧或突向双侧肺野,可向中后纵隔浸润生长,部分可延伸至心膈角区、膈面。
少数可同时累及前上、中、下纵隔。
2、病灶大小与形态:肿块大小与胸腺瘤的分型呈显著的相关性,肿块越大,胸腺瘤的恶性程度可能越高。
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多呈分叶状。
本组9例B型及7例C型胸腺瘤轮廓均不规则或分叶,比Tomiyama等报道B型及C型胸腺瘤轮廓不规则或分叶为75%稍高。
3、肿块密度:内部密度不均匀,囊变坏死多见,少数可见钙化。
张永林等研究认为,肿瘤的低密度灶40%是由于囊性变或坏死形成的,本组得出的结论为55%。
增强后坏死囊变部分不强化,实质部分由于血供丰富呈明显不均匀强化。
4、侵犯心脏大血管及邻近脂肪间隙:肿块以直接侵袭生长的方式向邻近组织生长,直接侵犯大血管,纵隔内脂肪间隙及隐窝可被肿瘤组织填充。
增强扫描显示大血管被推移、包绕或致明显狭窄,MCI呈灌铸型生长。
5、纵隔胸膜-肺侵犯:纵隔胸膜呈结节或饼样增厚,增强后呈轻中度强化,MPI呈尖角或锯齿征。
6、胸膜种植:表现为远隔胸膜区胸膜不均匀增厚或结节样突起,多伴胸腔积液。
7、心包受侵或转移,肿瘤直接侵犯心包,有时可伴心包积液。
8、胸骨直接受侵或转移,胸骨直接受侵最多见,溶骨性或成骨性骨质破坏均可见。
9、淋巴结转移,本组病例以纵隔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最常见。
10、血行转移:可见肺、肋骨、肝脏及肾上腺转移。
《胸腺瘤影像表现》课件
CT表现
胸腺瘤在CT影像上呈现为囊性或 实性肿块,常伴有钙化和血管强 化。
MRI表现
胸腺瘤在MRI影像上呈现为低信 号或中等信号的肿块,T2加权影 像可显示肿块内部的囊性变化。
影像学诊断
分期
胸腺瘤根据影像学表现及肿瘤的侵犯程度可分为不同分期。
鉴别诊断
影像学可以帮助鉴别胸腺瘤与其他前纵隔肿瘤,如淋巴瘤、神经源性肿瘤等。
治疗方案
手术
手术是治疗胸腺瘤的主要方 法,可通过胸腔镜手术或开 放手术切除肿瘤。
放疗
放疗可用于术后辅助治疗或 无法手术切除的患者。
化疗
化疗在肿瘤进展或复发时可 以考虑,但对胸腺瘤的化疗 效果有限。
预后与随访
预后因素
预后与胸腺瘤的分期、病理类型及患者的年龄等因素有关。
随访检查
随访通过定期复查影像学及临床检查,排查复发和转移。
胸腺瘤影像表现
胸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肿瘤,其影像学表现在诊断和治疗上起着重要作用。本 PPT课件将介绍胸腺瘤的概述、影像学表现、诊断与治疗方案以及预后与随访。
胸腺瘤概述
定义
胸腺瘤是一种起源于胸腺的良性或恶性肿瘤。
分类
胸腺瘤根据组织学表现可以分为良性胸腺瘤、 肌上皮瘤和胸腺癌等。
影像学表现
X线表现
胸腺瘤在X线片上呈现为前纵隔 肿块,边期发现及积极治疗是预防和控制该 疾病的重要措施。
学习参考
了解更多关于胸腺瘤的知识,请参考研究文献 及专业网站。
胸腺瘤CT表现的归纳及个人体会
1、正常胸腺的CT表现胸腺随年龄而变化。
新生儿至青春期是胸腺生长发育最旺盛的时期,以后胸腺逐渐萎缩,不断被脂肪组织替代。
①10岁以下儿童:胸腺呈四方形或梯形,前缘与胸骨接触,后缘与纵隔大血管接触,无明显分界。
密度均匀一致,与胸壁肌肉相近或稍高。
侧缘常隆起,偶呈平直或凹陷。
2-3岁以内幼儿胸腺肥大甚为常见,呈帆样,可明显突入肺内。
②10岁-20岁年龄组:胸腺不断增大,呈三角形(或箭头样),左右叶之间无分界;或呈双叶形,左右叶之间有分界。
密度仍均匀一致,CT值同前。
③20-30岁年龄组:胸腺仍保持三角形状,边缘清晰,但逐渐开始萎缩、退化。
部分腺体由脂肪组织替代。
CT值略低于肌肉组织。
侧缘平直或稍凹陷,此期如轮廓隆起,应疑有胸腺瘤或胸腺增生。
④30-40岁年龄组:胸腺组织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替代,CT值明显下降。
此期脂肪替代过程速度最快。
⑤40-60岁年龄组:50%以上患者胸腺几乎完全被脂肪所替代,但仍维持正常胸腺的形态和大小。
CT图上呈脂肪密度,部分残留组织呈条索状或小结节状软组织阴影,一般直径不超过7mm。
⑥60岁以上年龄组:胸腺组织完全萎缩并被脂肪取代,体积明显缩小。
2、胸腺瘤分类、分期①1999年WHO对胸腺瘤的组织学分型:A型胸腺瘤:即髓质型或梭型细胞胸腺瘤。
AB型胸腺瘤:即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混合型胸腺瘤。
B型胸腺瘤:被分为3个亚型;B1型胸腺瘤:即富含淋巴细胞的胸腺瘤、淋巴细胞型胸腺瘤、皮质为主型胸腺瘤或类器官胸腺瘤;B2型胸腺瘤:即皮质型胸腺瘤;B3型胸腺瘤:即上皮型、非典型、类鳞状上皮胸腺瘤或分化好的胸腺癌。
C型胸腺瘤:即胸腺癌,组织学上此型较其他类型的胸腺瘤更具有恶性特征。
A型和AB型为良性,B型和C型为恶性。
简化分类:胸腺瘤(A、AB、B1、B2)、不典型胸腺瘤(B3)、胸腺癌(C)②良性胸腺瘤:包膜完整,大体及镜下无包膜及周围结构浸润,呈良性临床过程;肿块切除后无复发。
恶性胸腺瘤:大体及镜下可见包膜浸润,可侵犯胸膜、心包膜和纵膈内其他结构,呈恶性临床过程;可发生转移,术后易复发。
胸腺瘤的 CT 诊断与鉴别诊断
地 观察 肾动脉解 剖位 置及 血 管变 异 情况 , 能够 准 确
指导术 中对 肾 血 管 的处 理 , 减 少 甚 至 避 免 误 伤 血
小, 术 前充 分 了解 可 减 少 血 管 损 伤 及 出 血 性 并 发
症; ④ AR A 狭 窄与 肾性 高血压 密切 相关 。 E OA 是指 主 肾 动 脉 开 口 2 c m 内发 出 分 支 以
9 8 0 .
示, 男性 女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之 间 、 左 肾 和右 肾之 间 肾动 脉变 异 的
9 3 .
[ 2 3 S h a k e r i AB ,Tu b b s R S ,S h o j a MM, e t a I .B i p o l a r s u p e r n u — me r a r y r e n a l a r t e r y [ J  ̄ .S u r g Ra d i o l An a t ,2 0 0 7 ,2 9 ( 1 ) : 8 9 —
p o t e nt i a l r e n a l d o n o r s f o r l a p a r o s c o pi c ne p h r e c t o my wi t h mu l t i
d e t e c t o r r O W h e l i c a l C T ̄ J ] .Ra d i o l o g y ,2 0 0 5 ,2 3 7 ( 2 ) : 9 7 3 —
[ 3 ] 张际青 , 胡小鹏 , 尹喜 , 等 .多 层 螺 旋 C T 在 活体 肾 移 植 供 者 术 前 评 估 中的 作 用 [ J ] .中华器 官移 植 杂志 , 2 0 0 9 , 3 0 ( 7 ) : 4 1 9 —
胸腺瘤33例CT诊断与病理对照
母 和数 字 命 名 不 同种 类 病 种 J 。把 肿 瘤 分 成 A
型、 A B型 和 B型 的原 理 是 基 于肿 瘤 生 长 的 形 态
上、 功 能上 和遗传 学 上 的证 据 , 提示 这些胸 腺瘤 亚 型 在形 态学 上和 临床 上形 成 了明确 的病种 。重 症 肌无 力 与 A B、 B 、 B 。 型 胸腺 瘤 显 著相 关 。胸 腺 癌
《 沈阳部 队医药》 2 第
・
8 6・
比, 同文献 。WHO的组织学 分 类 与 以往分 类 的 比
较 见表 2 。
表2
WH O的组织 学分类 与以往分类 的比较
传 统 分 型
A型 A B型 B 型
梭形细胞型 、 髓 质 型 混合 型
淋 巴细 胞 富 有 型 ; 淋巴细胞型; 皮质 优 势 型 ; 器 官 样 型
学亚 型是 B :型 和 A B 型胸 腺 瘤 ( 占所 有 病 例 的 2 0 %~ 3 5 %) , 而B . 型和 A型 胸 腺瘤 属 罕 见类 型
之列( 在多数研究中占5 %一 1 0 %) 。本文收集 的
病例中, A B型 ( 3 9 %) 和B : 型( 2 7 %) 占最 大百 分
2
2
边 界 不 清 有 钙 化 有 分 隔 强 化 幅 度
小于 3 0 H u
3 2 2 1 l 4 O
3 0 ~5 0Hu >5 0Hu
重 症 肌 无 力
肿 瘤 的边 界在 B 型 与 B 型胸 腺瘤 中呈 逐渐 边 界不 清 的倾 向 。钙化 程度 在各 型胸 腺瘤 中均发
l 2 2 4 7 3
为1 . 5 m l / k g , 注射后 3 0 s 扫描 。 2 结 果
胸腺瘤的影像诊断及分期ppt课件
Ⅳa 胸膜、心包播散 Ⅳb 经淋巴-血道转移
先行新辅助化疗,然后完全外科切除, 如不能全切,辅以术后放疗
姑息性化疗
基于术后病 理的分期
胸腺瘤的治疗
首选疗法 外科手术 预后因素 切除是否完全
胸腺瘤的治疗
术后放疗
取决于肿瘤是否有外侵
胸腺瘤的治疗
新辅助化疗
使部分进展期患者重新获得完全切除 肿瘤的机会
进展期征象
直径7cm以上
与Ⅲ~Ⅳ期分级具有高度相关性
周围脂肪浸润 分叶状轮廓
以下表现提示胸腺瘤可能性较小…
➢ 纵隔淋巴结广泛转移 ➢ 胸腔积液 ➢ 肺转移
Stage I in MDCT and Masaoka staging system
WHO type A ,Masaoka stage I
侵袭性胸腺瘤 男,55岁,无明显临床症状
膈神经受累(右膈面抬高)男,60岁
胸膜转移 女,36岁
CT表现
前纵隔肿块 边缘光滑或呈分叶状 多发生于胸腺的一叶
CT表现
典型表现为均匀强化
约1/3因肿瘤坏死、出血或囊变而出现不 均匀强化
CT表现
囊性病变里的软组织结节
提示该病变是囊性胸腺瘤而非先天性囊肿
• 影像科医师必须熟悉进展期胸腺瘤的影像特征, 从而筛选出需行术前新辅助化疗的患者,从而 提高该类患者的疗效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 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 户满意!
胸腺瘤Ⅲ期 女性,54岁,头面部肿胀,肿瘤侵犯上腔静脉,包绕右冠状动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R表现
• T1WI低或等信号,T2WI 高信号(与脂肪信号相 近)
• 压脂像有助于区分肿瘤与周围脂肪 • 囊变、坏死、出血敏感 • 瘤内纤维分隔和结节:表现为低信号,有助于囊
性胸腺瘤与先天性囊肿鉴别 • 肿瘤的包膜和瘤内纤维分隔提示肿瘤侵袭性较低
谢谢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文本
胸腺瘤 病理特征
• 1/3 坏死、出血、囊变 • 1/3 侵犯包膜和邻近结构 • 生长缓慢 • 侵袭性 • 远处转移罕见
临床分期(Masaoka-koge)
• T1:包膜完整 • T2:侵犯包膜至周围结蹄组织 • T3:肿瘤侵犯周围脏器
– T31:手术可切除组 – T32:手术不易切除组
• T4:肿瘤伴有心包或胸膜扩散
• 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左上纵隔)最大者考虑为A型胸腺瘤,较大者 及其余组织考虑为侵袭性B2型胸腺瘤,建议会诊,进一步明确诊断
正常胸腺
• 20岁以前为软组织密度,随年龄增长,腺 体逐渐萎缩,60岁时几乎全部被脂肪组织 替代,其间可夹杂残存胸腺小体
概述
• 胸腺肿瘤是构成胸腺的细胞分化而来的肿瘤 • 包括:上皮性肿瘤、生殖细胞肿瘤、淋巴和造血
、心包积液
CT表现
• 前纵隔肿块 • 边缘光滑或呈分叶状 • 轻中度强化,均匀\不均匀强化 • 囊性病变里出现软组织结节--提示该病变是
囊性胸腺瘤而非先天性囊肿 • 钙化--细点状、沿包膜线条状、肿瘤内粗大
钙化
非侵袭性胸腺瘤与侵袭性胸腺瘤
以下表现提示胸腺瘤可能性较小
• 纵膈淋巴结广泛转移 • 胸腔积液 • 肺转移
影像学作用
• X线片:正侧位片能发现大多数胸腺瘤,但 是不能发现早期小肿瘤
• CT:能发现普通胸片不能发现的胸腺瘤, 尤其对于浸润型胸腺瘤,准确率较高
• MR:主要用于判断肿瘤与邻近血管的关系
X线表现
• 偏侧性前纵隔肿块 • 非侵袭性:边界清楚、边缘光滑 • 侵袭性:
– 与肺交界面不规则 – 膈肌升高(膈麻痹)、胸膜结节(胸膜转移)
胸腺瘤的诊断
• 女,57岁,ID:8503682
• 眼睑下垂20天
• 患者20天发现眼睑盗汗,无胸闷胸痛及呼吸困难,无声音嘶 哑,无四肢无力及活动障碍
诊断与鉴别诊断
• 定位:前上纵隔 • 诊断与鉴别诊断:
– 胸腺瘤(侵袭性?非侵袭性?) – 淋巴瘤 – 残留胸腺 – 纵隔型肺癌 – 畸胎瘤
系统肿瘤、间叶来源肿瘤 • 组织起源和分化:
– 胸腺瘤:胸腺上皮(内胚层胸腺上皮干细胞,定向干 细胞)
– 胸腺内分泌肿瘤(神经嵴和胸腺上皮) – 淋巴瘤:T细胞、NK细胞发育场所,树突状细胞和B细
胞
胸腺疾病
临床特征
• 高峰年龄 40-50岁 • 常见部位:前上纵膈 • 临床表现:
– 胸痛、呼吸困难、咳嗽 – 伴发疾病:重症肌无力及许多全身性疾病
手术与病理
• 手术经过:麻醉后,正中劈胸骨进胸,探查胸腺瘤为侵袭性生长,与 无名静脉、膈神经及主动脉粘连,予以行大部分肿瘤切除,但有少量 肿瘤组织与血管神经相连无法切除,充分止血,置左侧胸腔置引流管 ,关闭胸腔
• 病理描述:(左上纵隔)灰白色不整形软组织4块,3cm×1cm×1cm8cm×3.5cm×2.5cm,较大者和最大者切面均可见一灰白色肿物, 2.5cm×2cm×1cm-3.5cm×3.5cm×2cm,肿物切面灰白色,实性,与 周围组织界限尚清,最大者切面较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