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ppt
代谢综合征及其防治
![代谢综合征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f20d9d39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a4.png)
慢性低度炎症与肥胖、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 与免疫系统异常、氧化应激、脂肪细胞功能失调等多种因素有关。
氧化应激反应
总结词
氧化应激反应是指机体在遭受氧化损伤时,产生的自由基等 活性氧物质增多,导致细胞和组织损伤,进而引发代谢紊乱 。
详细描述
氧化应激反应与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脂肪肝等多种疾病的 发生密切相关。其发生与胰岛素抵抗、慢性低度炎症等多种 因素有关。
炎症与免疫反应
慢性炎症和免疫反应在代谢综合征 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代谢综合征的流行病学
全球范围内,代谢综合征的患病 率呈上升趋势,特别是在发展中
国家。
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城市化进程加 速,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还将继
续上升。
代谢综合征的患病率在不同人群 和地区之间存在差异,与遗传、 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增加运动
定期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 跑步、游泳等,以增加能量消
耗,提高新陈代谢。
控制体重
保持健康的体重范围,避免肥 胖。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酒精摄入,以降低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风险。
药物治疗
高血压药物治疗
对于高血压患者,合理使 用降压药物,控制血压在 正常范围内。
降糖药物治疗
对于糖尿病患者,合理使 用降糖药物,控制血糖在 正常范围内。
空腹血糖≥5.6mmol/L或糖负荷后2小时血 糖≥7.8mmol/L或已确诊为糖尿病。测量身高、体重、腰围、 血压等身体指标。
生化检查
检测空腹血糖、血脂等生 化指标。
临床评估
了解家族史、用药情况、 生活方式等,综合评估代 谢综合征的风险。
风险因素控制
合理饮食
代谢综合征PPT演示课件
![代谢综合征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d0c8ac2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18.png)
血脂异常
定义
血脂异常是指血液中脂质 (如胆固醇和甘油三酯) 水平异常,包括高血脂和 低血脂。
症状
通常无症状,但长期血脂 异常可能导致动脉硬化、 冠心病等疾病。
影响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如 冠心病、心肌梗死等。
肥胖
定义
影响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导致体 重超过正常范围。
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等 多种疾病风险。
药物治疗
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以降低血糖水平。
3
定期监测
定期监测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及时发现 并处理血糖异常,防止糖尿病的发生。
肾脏保护策略实施
01
控制血糖和血压
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整等方式,将血糖和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减
轻肾脏负担。
02
减少蛋白尿
调节血脂
合理饮食、药物治疗等手段,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 ,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从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
戒烟限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糖尿病前期干预手段
1 2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调整、增加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措施, 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抵抗,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
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 、环境、生活方式等多个因素, 其中胰岛素抵抗和中心性肥胖被 认为是核心环节。
流行病学及危害程度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行, 不同国家和地区患病率存在差异,与 社会经济发展、生活方式改变等因素 密切相关。
危害程度
代谢综合征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 严重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显著增加 患者死亡率和残疾率。
代谢综合征及其防治
![代谢综合征及其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83fe61e4856a561252d36fe2.png)
观察指标
- 餐后血糖正常 - IGT(餐后高血糖) - 空腹高血糖 - 餐后高血糖
1.Warram J,et al:Ann Intem Med 1990,113:909-915 2.Mitrakou A,et al: N Engl J Med 1992,326:22-29 28 3.Ninneen SF: Diabetic Med 1997,14(suppl 3):s19-s24
8
代谢综合征其他成分
• • • • 高尿酸血症 多囊卵巢综合征 瘦素抵抗 凝血纤溶系统异常:如血PAI-1
9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 来自WHO和NCEP ATPIII的标准
Mets 指标
高血压 血脂异常
WHO
•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BP>140/90mm Hg •血浆TG>1.7mmol/L(150mg/dl)及/或 •HDL-C: 男性<0.9mmol/L(35mg/dl), 女性<1.0mmol/L(40mg/dl)
NCEP ATPIII
•降压治疗及/或 •BP>130/85mm Hg •血浆TG>150mg/dl •HDL-C: 男性<40mg/dl, 女性 <50mg/dl
肥胖
•BMI>30kg/m2及/或 •腰臀比: 男性>0.9, 女性>0.85 •IR &(or)2型糖尿病或 •糖耐量异常(IGT) – 微量白蛋白尿=过夜尿白蛋白 分泌率>20g/min(30mg/g Cr) •IR & or2型糖尿病或IGT合并以上任 何2项标准
32
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细胞功能障 碍相互作用导致IGT、2型糖尿 病的发生、发展。
33
代谢综合征疾病PPT演示课件
![代谢综合征疾病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3ba7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c2.png)
戒烟可以显著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同 时过量饮酒也会对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治疗策略
降血糖药物
对于糖尿病患者,医生可能会 开具降血糖药物,如二甲双胍
、磺脲类等。
降血压药物
常用的降血压药物包括ACE抑 制剂、ARBs、钙通道阻滞剂等 。
降脂药物
他汀类药物是常用的降脂药物 ,可以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LDL-C)的水平。
脑血管疾病
1 2
脑梗死
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等代谢综合征组分均可 损伤脑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 导致脑梗死。
脑出血
长期高血压和血管脆性增加可引发脑血管破裂出 血。
3
认知功能障碍
代谢综合征患者易出现血管性认知功能下降,表 现为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
肾脏疾病
糖尿病肾病
长期高血糖和高血压可导致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最 终引发糖尿病肾病。
认知行为疗法
通过改变不良的思维和行为模式,帮助患者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
康复计划
包括物理疗法、职业疗法等,帮助患者恢复身体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05
CATALOGUE
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与健康教育
合理膳食结构建议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 高糖分的食物摄入,增 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物 的比例。
发病机制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涉及遗传、环 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导致能量 代谢失衡和胰岛素抵抗,进而引发一 系列代谢紊乱。
流行病学及危害
流行病学
代谢综合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流 行,随着年龄增长和肥胖率上升 ,其发病率逐年攀升。
危害
代谢综合征患者心血管疾病和2型 糖尿病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严 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期寿 命。
《代谢综合征》课件
![《代谢综合征》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63517582c4bb4cf7ec4afe04a1b0717ed5b345.png)
对消化系统的影响
影响消化功能:可能导致消化不 良、腹胀、腹泻等症状
影响肝脏功能:可能导致脂肪肝、 肝硬化等肝脏疾病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影响肠道菌群:可能导致肠道菌 群失调,影响肠道健康
影响胰腺功能:可能导致糖尿病 等胰腺疾病
对肾脏的影响
代谢综合征可能导致肾脏疾病
代谢综合征患者可能面临肾脏 功能下降的风险
≥120μIU/mL • 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病等 • 大血管病变:冠心病、脑卒中等
03
代谢综合征的危害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导致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 增加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影响心脏功能,导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疾病
对内分泌系统的影响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增加糖尿病风险 血脂异常:响内分泌系统正常功能
增加全谷物和膳 食纤维的摄入量
适量摄入蛋白质, 如鱼、肉、蛋、
奶等
保持饮食均衡, 避免暴饮暴食
增加运动量
运动对代谢综合征的预防作用
运动强度: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 运动强度,如心率、呼吸频率等
运动类型:有氧运动、力量训练、柔 韧性训练等
运动时间:每次运动至少持续10分钟, 最好达到30分钟以上
运动频率:每周至少150分钟中等强度 运动或75分钟高强度运动
案例总结与启示
案例分析:选 取典型病例, 分析其发病原 因、症状、治
疗过程等
启示一:加强 健康教育,提 高公众对代谢 综合征的认识
和预防意识
启示二:加强 健康管理,定 期体检,及时 发现和治疗代
谢综合征
启示三:加强 科学研究,探 索更有效的治 疗方法和药物
代谢综合征医学_2022年学习资料
![代谢综合征医学_2022年学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e2076928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662b85e.png)
代谢综合征代谢综合征PPT医学课件CONTENTS-MS的概述-MS的诊断标准-MS的治疗方法-MS的预防措施、-MS的概述-MS一一“富贵病”MS的概述-一MS的概念-卒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概念:由于胰岛素抵抗1引起的高胰岛素血症进而导-致的一组可致动粥样硬化的代谢性疾病的总称,它包括肥胖、-脂质代谢异常、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
MS的概述-什么是胰岛素抵抗IR!-安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卒胰岛素降血糖的能力降低-安身体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障碍-糖尿病、高血压、血脂异常、肥根本原因:是R。
-IR是代谢综合征MS的中心环节。
一、MS的概述-一MS的概念-西医学名-代谢综合征-高血压-高体重-英文名称-metabolic syndrome-主要症状-代谢紊乱-主要病因-活方式-发病部位-周身-多发群体-肥胖-血脂异常-高血糖-传染性-无传染性-所属科室-内科内分泌科MS的概述-一MS的概念-MS概念的演变-②1980年,代谢综合征-②1988年,X综合征、Reaven综合征-Hanef Id-②1991年,胰素抵抗综合征-DeFronzo-②1998年,代谢综合征MS-WHO-②1999年,WH0;2001年NCEP-ATPI川和2005年1DF给出M定义后,-MS的命名被学术界广泛接受。
MS的概述-二MS的流行病学现状-慢性代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升高,而MS作为典型的慢性代谢性-疾病越来越受关注。
-卒在全球范围内,其发病率已达13. 1%。
-女在我国,其发病率为14-18%。
MS的概述-为顺应国内外加强代谢-病防控的迫切需求,以郭姣-业委员会成立ナ会暨第三届岭南代谢-教授为首的研究团队长期致-ases,and the "Lingnan Interr-rum of Meta-eases,World Federation o-力于加强代谢性疾病研究的-中日健康学木今会因-合作和交流,牵头成立了国-t Sino-Japan Health-15年11月27-28日中-内首个代谢病中西医结合专-27h28h,201.Guan5-业委员会-广东省中西医结-联合会-东省代谢-合学会代谢病专业委员会,-旨在通过这一平台汇集全球-资源,协作攻关,攻克代谢-病综合防控一世界难题。
代谢综合征最新课件
![代谢综合征最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e7bbcfa45177232e60a276.png)
PPT学习交流
14
血脂异常症患病率甚高
城市 农村
合计
高甘油 三酯 血症 14.2 10.9
11.9
高胆 高低密度 固醇 脂蛋白血 %
血症
症
4.1
7.1
21.0
2.4
7.5
17.7
2.9
7.4
18.6
PPT学习交流
15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我国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怎么预防?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PPT学习交流
19
代谢综合征的成因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节约基因) (多食少动)
↓ 肥胖
↓ 胰岛素抵抗
↓ 代谢综合征
PPT学习交流
20
代谢综合征剧增的遗传因素
中国人为好发人群: ➢现在大陆上病人多 ➢富裕国家华人多 节约基因学说,基因改变慢于环境因
素的改变
PPT学习交流
21
代谢综合征剧增的环境因素
PPT学习交流
31
勤动点儿: 加强体育锻练,避免超重或肥胖
放松点儿: 保持平常心,避免应激
必要时药服点儿: 可用降压药、调脂药、降黏药 甚至降糖药和减肥药
PPT学习交流
32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什么是代谢综合征? 代谢综合征有什么危害? 我国代谢综合征的现状如何? 代谢综合征如何诊断? 代谢综合征是怎么得的? 代谢综合征怎么预防? 代谢综合征怎么治疗?
PPT学习交流
33
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五驾马车
教育心理 饮食疗法 体育疗法 药物疗法 病情检测
PPT学习交流
代谢综合征幻灯片
![代谢综合征幻灯片](https://img.taocdn.com/s3/m/ba739e16783e0912a2162ac9.png)
肾脏质量 或者血管
供应
肝脏内 代谢异常
胰岛素分泌
胰岛素抵抗ຫໍສະໝຸດ 葡萄糖耐量异常高血压
微量白蛋白尿
LDL:HDL 胆固醇
甘油三酯
纤维蛋白原 PAI-1
2型糖尿病
血脂 异常
出现凝 血倾向
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的危险性升高
代谢综合征的冰山
危险因素
2型糖尿病 IGT
胰岛素抵抗 中心型肥胖 高VLDL甘油三脂
低HDL-胆固醇 高血压
——————————————————
县市区
2860
132 1:22
乡镇街道 44850
264 1:170
户数
340491197 71971 1:4000
人数 1233803016 243479 1:5000
06/70
10年来平均体重增加(公斤)
年岁
20~ 30~ 40~ 50~ 60~ 70~
城市 男性 女性 4.5 0.7 3.6 0.8 2.6 1.1 2.8 1.9 2.7 2.4 2.7 2.5
与静态生活 < 1小时/日且脂肪供能比 < 25% 者相比,静态生活超过3小时且 脂肪供能比>30% 者糖尿病发病率增加 121%
17/70
二,谢综合症的发病原因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节约基因) (多食少动)
↓ 肥胖 ↓ 胰岛素抵抗 ↓ 代谢综合征
19/70
代谢综合征发病高危人群
(一)≥40岁者 • (二)有1项或2项代谢综合征组成成分但尚不
• 遗传因素:基因 • 环境因素:肥胖或超重
缺少运动 吸烟 不科学的饮食
节约基因,好事变坏事
节约基因:饿不死的基因 原来的好事:贫困时期维持生存 现在的坏事:富裕时期使人肥胖 基因的改变需要5代
代谢综合征PPT课件
![代谢综合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9b50508ddccda38376baffb.png)
2019/11/6
6
2019/11/6
7
为何强调腹型肥胖?
• MS的患病率与腹型肥胖高度相关 • 体内脂肪按部位可分为皮下脂肪、内脏脂肪和肌肉内脂肪 • 内脏脂肪(腹腔内脂肪)积聚和分布与血脂和血糖代谢关系最为密切
– 内脏脂肪代谢活跃,易分解为游离脂肪酸,经门静脉血到达肝脏合成TG和 VLDL进入血循环,呈现高TG血症和高VLDL血症
2019/11/6
5
IDF建议MS诊断标准
• 中心性肥胖 – 中国 男性腰围≥90 cm;女性≥80 cm为必备条件
• 加上以下标准的 2 项或 2 项以上 – ①TG > 1.7mmol/L(150 mg/dl)或已接受针对此脂质异常的特殊治疗 – ②HDL-C 男性<1.03 mmol/L(40 mg/dl),女性<1.29 mmol/L(50 mg/dl) – ③血压升高 SBP≥130和(或)DBP≥85 mmHg,或此前已被诊断为高血压而 接受治疗 – ④FBG ≥5.6 mmol/L(100mg/dl)或已被诊断为2型DM
BMI
正常
超重
I级
II级 III级
(18.5-24.9) (25.0-29.9) (30.0-34.9) (35.0-39.9) ( 40)
II型糖 M
2.03
4.93
10.10
12.30
10.65
尿病 F
2.38
7.12
7.24
13.16
19.89
高血 M 压F
23.47 23.26
34.16 38.77
CHD多种危险因素的相对风险性
14
5
12
多种危险因素
10
代谢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
![代谢综合征病症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843b4d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6.png)
控制相关疾病
积极治疗与胰岛素抵抗相关的 疾病,如肥胖、高血压、高血 脂等,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状态。
个体化治疗
针对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制 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
最佳的治疗效果。
03
代谢综合征与肥胖关系探讨
肥胖对代谢影响及机制阐述
脂肪组织增加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大量堆积, 导致脂肪细胞分泌多种脂肪因子 ,如瘦素、脂联素等,影响机体
代谢性肥胖者除体重增加外,还伴有 血脂异常、高血压等代谢紊乱表现, 与代谢综合征发生密切相关。
全身性肥胖
全身性肥胖者多伴有体脂分布异常, 如皮下脂肪增多等,也可导致代谢综 合征发生风险增加。
减重策略在改善代谢综合征中应用
通过控制饮食总热量摄入、减少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摄 入等饮食调整措施,有助于减轻体重并改善代谢综合
调整治疗方案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及时调整 患者的治疗方案,包括生活方式的干 预措施和药物治疗方案等。
提高患者依从性
通过健康教育、心理支持等方式,提 高患者对治疗方案的依从性,从而提 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THANKS
感谢观看
氧化应激
氧化应激反应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血管弹性,从而导致血压 升高。
降压治疗策略选择及效果评价
01
非药物治疗
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控制饮食、增加运动等,是代谢综合征患者降压治
疗的基础。
02 03
药物治疗
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ACEI/ARB类药物、钙离子 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过程中需密切监测血压变化,及时调整 治疗方案。
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 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等,同时 结合力量训练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g/min(30mg/g Cr)
诊断标准
•2型糖尿病或IGT合并以上任何2项标准
•如果糖耐量正常, 必须具有其他3项异常
•以上任何3项异常
(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诊断标准
---2005年四月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
(1)中心性肥胖(欧洲男性腰围≥94cm,女性腰围≥80cm,不同种族腰围有 各自的参考值) (2)合并以下四项指标中任二项: ◆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150mg/dl(1.7mmol/l),或已接受 相应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男性<40mg/dl (0.9mmol/l),女性<50mg/dl(1.1mmol/l),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低:男性<110mmol/L,女性<113mmol/L;高血压:血压 \130/85mmHg(1mmHg=01133kPa); ◆血压升高:收缩压≥130或舒张压≥85mm Hg,或已接受相应治疗 或此前已诊断高血压; ◆空腹血糖(FPG)升高:FPG≥100mg/dl(5.6mmol/l),或此前 已诊断2型糖尿病或已接受相应治疗。如果FPG≥100mg/dl(5.6mmol/l) 强烈推荐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但是OGTT在诊断代谢综合 征时并非必要。
欧洲 南美和中国
男 ≥94cm ≥90cm
女 ≥80cm ≥80cm
(四)CDS的诊断标准
具备以下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 1、超重和(或)肥胖 BMI≥25.0Kg/M2; 2、高血糖 FPG≥6.1mmol/L(110mg/dl)和 (或)2hPG≥7.8 mmol/L(140mg/dl),和( 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 收缩压≥140mmHg 和(或) 舒张压 ≥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 4、空腹血甘油三酯≥1.7 mmol/L(110mg/dl) 及/或空腹血HDL_C<0.9 mmol/L(35mg/dl) (男),<1.0 mmol/L(39mg/dl)(女)。
临床表现
1、腹部肥胖或超重; 2、致动脉粥样硬化的血脂异常[高甘油血脂(TG)血
症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下; 3、高血压; 4、胰岛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 5、有些标准中还包括微量白蛋白尿、高尿酸血症及促 炎症状态(C-反应蛋白CRP)增高及促血栓状态(纤维 蛋白原增高和纤溶酶原抑制物—1,PAI-1)增高。 这些成分聚集出现在同一个体中,使患心血管疾病的 风险大为增加。
定义的历史过程
1966年,Camus提出了包括糖尿病、血脂异常和
痛风在内的“代谢性三重奏”的概念 1988年Reaven注意到脂质异常、高血压、高甘油 三酯血症常汇集一起,提出了“X-综合征,XSyndrome ”的概念,并把胰岛素抗性作为X综 合征的主要特点。鉴于本综合征与多种代谢相关疾 病有密切的联系,1997年Zimmet等主张将其命名 为代谢综合征。
(三)2005 年国际糖尿病联盟 ( IDF)的诊断标准
加下列二项以上
核心成分:肥胖
强调腰围和种族差异 不同人种的腰围标准
高甘油三酯 (>1.7mmol/l) 低HDL (<1.03mmol/l,M) (<1.29mmol/l,F) 高血压 (130/>85) 空腹血糖>5.6mmol/l
(六)IDF青少年诊断标准
1、6≤年龄<10(岁):肥胖:腰围≥第90百分位 ,不诊断为代谢综合征,但腹型肥胖者建议减肥;而有下列家族史者建 议进一步检查:代谢综合征、2型糖尿病、血脂紊乱、心血管疾病、高 血压、肥胖。 2、10≤年龄<16(岁):肥胖:腰围≥第90百分位;若成人界点较低 则取成人界点,同时至少2项: ⑴FPG≥5.6mmol/L(100mg/dL)(建议葡萄糖耐量试验)或已是2 型糖尿病; ⑵收缩压≥130mmHg(17.3kPa)或舒张压≥85mmHg(11.3kPa) ; ⑶HDL-C(mmol/L)<1.03; ⑷TG(mmol/L)≥1.70。 3、年龄≥16(岁):肥胖:腰围值因人种、性别不同,同时至少2项: ⑴FPG≥5.6mmol/L(100mg/dL)或已是2型糖尿病; ⑵收缩压≥130mmHg(17.3kPa)或舒张压≥85mmHg(11.3kPa)或 已确认为高血压并治疗者; ⑶HDL-C(mmol/L)<1.03(男),<1.29(女)或已调脂治疗者; ⑷TG(mmol/L)≥1.70或已调脂治疗者。
代谢综合征的防治
张懋贞 2014、8、21
主要内容
代谢综合征的基本概念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历史认识 国际诊断标准 中国诊断标准 病因及发病机制的 临床表现及流行病学特征 防治原则
基本概念
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是以中
心性肥胖、糖代谢或糖调节受损、高血压、血脂异 常为主要内涵; 以胰岛素抵抗为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 以多种代谢性疾病同时出现在一个体中为临床特征 的一组复杂的代谢紊乱症候群,是严重影响人类健 康的临床症候群。 目前已成为心内科和糖尿病(DM)医师、营养学家 、流行病学家、健康管理专家共同关注的热点,国 内外至今对它的认识争议颇多。
(五)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符合以下3项者即可诊断为代谢综合征。
1. 腹部肥胖:男性腰围>90 cm、女性腰围>85 cm。 2. 甘油三脂(TG)≥1.7 mmol/L。 3. 高密度脂蛋白(HDL-C)<1.04 mmol/L。 4. 血压≥130/85 mmHg。 5. 空腹血糖(FPG)≥6.1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 ≥7.8 mmol/L或有糖尿病史。
糖代谢紊乱 脂代谢紊乱 肥胖或超重 高尿酸血症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高凝血、低纤溶血症 高血压 血管内皮功能障碍 微量白蛋白尿
协同作用大于各危险因素单独作用之和
代谢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 是导致代谢综合征的重要环节
机体对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降 低,机体为了保持内在环境稳定和血糖正常, 代偿性地分泌胰岛素增加而致高胰岛素血症
数据显示:威胁企业员工的四大健康问题
40% 30%
检 出 率
20% 10% 0% 超重及肥胖 血脂异常 脂肪肝 慢性咽炎
超重及肥胖、血脂异常、慢性咽炎及脂肪肝成为威胁企业员工的四大健康问题, 超过20%参与体检的企业员工出现了上述健康问题中的一种或多种,带来了冠心 病、高血压、脑血管病、慢性咽炎、肝硬化等多种疾病的威胁。
定义的历史过程
2005年4月14日,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在综合
了来自世界六大洲糖尿病学、心血管病学、血脂学 、公共卫生、流行病学、遗传学、营养和代谢病学 专家意见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代谢综合征工作定 义,这是国际学术界第一个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全球 统一定义。
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发现,过度饮食、饮酒与肥胖
、痛风、中风有关。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
1998年WHO和1999年EGNR;2001年、NCEP
ATPIII的标准
2005年4月国际糖尿病联盟的统一标准 2007年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2007年国际糖尿病联盟儿童和青少年诊断标准
(一)WHO和NCEP ATPIII的标准
Mets 指标
超重
甘油三酯增高 乳腺增生 痔疮 血压正常高值 窦性心动过缓 血尿酸升高 总胆固醇增高
508
449 0 130 216 166 175 144
35.57%
31.09% 0% 9.41% 15.10% 11.53% 12.12% 9.97%
45
52 438 154 16 39 1 29
9.41%
10.55% 90.50% 31.82% 3.33% 7.98% 0.20% 5.88%
高血压
WHO
•正在接受降压治疗 •BP>140/90mm 50mg/dl)及/
NCEP ATPIII
•降压治疗及/或 •BP>130/85mm Hg •TG>150mg/dl •HDL-C: 男性
血脂异常
或 HDL-C: 男性<0.9mmol/L(35mg/dl), 女性<1.0mmol/L(40mg/dl)
553
501 438 284 232 205 176 173
•BMI>30kg/m2及/或 •腰臀比: 男性>0.9, 女性>0.85 •2型糖尿病或 •糖耐量减低(IGT)
<40mg/dl, 女性 <50mg/dl
•腰围: 男性
肥胖 血糖代谢异常 其他
>102cm(40in), 女性 >88cm(35in)
•空腹血糖>110mg/dl
•微量白蛋白尿=过夜尿白蛋白分泌率
胰岛素抵抗及其后果
营养↑+活动↓
肥胖
↓ 体重正常代谢性肥胖 恶性肿瘤 ↓ 骨质疏松 胆囊炎 高尿酸血症
胰岛素抵抗
胰岛细胞功能 异常
脂肪肝
糖尿病
动脉粥样硬化
↓ 冠心病、脑中风
高血压 血脂紊乱
病因和发病机理
是一组由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决定的,以多种
代谢异常发生在同一个体为特点的征候群
代谢异常种类
代谢综合症的诊断
定义的历史过程
上世纪20年代,瑞典的Kylin和西班牙的Maranon
均报道了高血压和糖尿病在同一个体聚集的现象。 1936年英国内分泌专家Himsworth首次将糖尿病 分为胰岛素敏感型和胰岛素非敏感型。 1947年德国的Vague报道了肥胖与糖尿病、高血 压、痛风、动脉硬化发生的相关性。 20世纪六十年代,Crepaldi描述了血脂代谢生理与 上述疾病的关系,意大利Avogaro等报道了高血压 、肥胖症、血脂异常及高血糖的密切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