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合集下载

中国佛像艺术

中国佛像艺术

中国佛像艺术佛教作为中国的一种主要宗教信仰,深深地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和艺术。

佛像艺术作为佛教传播的一种重要方式,不仅在佛教寺庙中起到崇拜的作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美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不仅具有宗教意义,更是一种精湛的艺术创作。

本文将介绍中国佛像艺术的历史、特点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一、佛像艺术历史中国佛教艺术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汉朝。

当时,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带来了宗教信仰和艺术创作。

早期的佛像主要以印度风格为主,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佛像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唐代是中国佛像艺术的鼎盛时期。

在唐朝,佛教得到了国家的支持和官方的认可,佛教寺庙兴建迅速,佛像制作也达到了巅峰。

唐代佛像以邃密庄严、华丽细腻为特点,尤以敦煌莫高窟中的壁画和佛像最为著名。

这些佛像在造型、服饰和表情上具有强烈的审美意义,展现了大唐盛世的繁荣和佛教信仰的深远影响。

宋代是中国佛像艺术的又一个重要时期。

宋代佛像注重内心的宁静和自我修行,注重表达佛教教义和思想。

佛像的特点是纤细秀美、青铜铸造和微笑的面容。

其中,南宋的释迦牟尼像和千手观音像被誉为中国佛像艺术的巅峰之作。

明代以后,中国佛像艺术继续发展,并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的元素。

清代佛像更加注重细腻的雕刻和精湛的工艺技术,展现出雄奇壮观的气势。

二、佛像艺术特点中国佛像艺术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深刻的宗教意义:佛教作为一种传播智慧和慈悲的宗教,佛像在艺术创作中起到崇拜和教育的作用。

佛像以庄严、慈悲和智慧的形象来传达佛教的教义和观念。

2. 独特的造型风格:中国佛像的造型风格独具一格,不同于其他地区的佛像,展现出中国文化和审美理念的特点。

佛像的形象通常是肥胖和腾云驾雾的形象,寓意着世界的虚幻和超自然的力量。

3. 精湛的工艺技术:中国的佛像工艺技术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从雕刻到铸造,从绘画到糊金,每一步都需要经验丰富的工匠和精湛的技艺。

细腻的雕刻和华丽的饰品使佛像充满了艺术的价值和观赏性。

佛教寺庙里有哪些重要的佛像?

佛教寺庙里有哪些重要的佛像?

佛教寺庙里有哪些重要的佛像?佛教寺庙作为佛教信仰的重要场所,常常供奉着各类佛像,这些佛像寓意着不同的佛教教义和故事,具有深远的文化内涵。

在佛教寺庙里,我们可以看到许多重要的佛像,它们不仅在造型上独具一格,传承了佛教艺术的精华,同时也向世人传递着佛教智慧的启示。

一、释迦牟尼佛像释迦牟尼佛,佛教创始人,他的佛像常常被摆放在佛教寺庙的最高处,象征着佛法的至高无上。

释迦牟尼佛的佛像通常是坐姿或站姿,体态庄严,面容慈祥。

佛像袈裟上绣有诸佛光明或佛经经文,寓意智慧的光辉。

释迦牟尼佛的佛像给人以安宁、慈悲的感受,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的境界。

二、观世音菩萨像观世音菩萨,佛教慈悲菩萨之一,被誉为“救苦救难之神”。

观世音菩萨的佛像通常多臂多眼,左手持莲花,右手持念珠,形象慈祥而庄重。

观世音菩萨的佛像在佛教寺庙中广泛分布,寓意着慈悲与智慧的结合,启示人们发扬慈悲、助人为乐的美德。

三、文殊菩萨像文殊菩萨,佛教智慧菩萨之一,被称为“文殊师利”,是佛教中最重要的菩萨之一。

文殊菩萨的佛像通常坐于狮子之上,手持宝剑与法轮,表现了菩萨战胜智慧障碍的形象。

文殊菩萨的佛像常常出现在寺庙的大殿或后殿,寓意着智慧与勇气的力量,引导众生追求智慧与悟性的境界。

四、普贤菩萨像普贤菩萨,佛教智慧菩萨之一,被誉为“普贤行愿菩萨”。

普贤菩萨的佛像通常手持宝剑与勾索,坐于莲花之上,形象高大庄重。

普贤菩萨的佛像多见于寺庙的禅房和道场,象征着智慧与慈悲的完美结合,启示人们培养智慧,修行善行。

五、地藏菩萨像地藏菩萨,佛教悲愍菩萨之一,被誉为“愿度三途苦众生之神”。

地藏菩萨的佛像通常呈现出慈悲庄严的形象,手持锄头,脚踩鬼斧。

地藏菩萨佛像常见于佛教庙宇的地下殿堂,代表着菩萨降佑的力量,引导众生远离苦难。

佛教寺庙里的这些重要佛像,无论是释迦牟尼佛、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是地藏菩萨,都是佛教信仰中最为重要的象征之一。

它们以不同的形象和意义,给人们带来智慧与慈悲的启示,引导信众修行向善。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中国传统佛像雕塑造型研究

一、中国传统佛像雕塑发展中国文化中传统的佛教雕塑等方面的艺术创造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影响,在各大佛教圣地、寺院等地方都能看到栩栩如生的佛像雕塑,让人不禁赞叹中国古代石匠技艺的高超,塑造的这些佛像是为弘扬佛法,为佛教修行而为。

中国的传统佛像雕塑源于深厚的文化氛围中,在文字产生之前就已存在,历史悠久,随着民族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变,已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艺术体系,这从传统佛像雕塑的作品中都能体现出来,这是雕塑艺术的精髓所在,融汇着雕塑独有的特色,这些雕塑记载着中国文化的演变,凝聚着民族文化的传承。

1、传统佛像雕塑产生最早的佛像产生源自于古希腊文化,其雕塑技艺的传入对中国传统佛像的出现有着深远的意义,这让中国的传教艺术家和民间石匠都为之震撼,吸取希腊的人体艺术表现形式,以人物形象来表现佛。

当公元一世纪左右大乘佛教思想的形成让中国的艺术家们认识到制造和供奉佛像能积累功德,是高超的修行,因此建造制作佛像的热潮由此开始。

2、传统佛像雕塑流传佛像艺术传人中国后,最先在新疆地区出现佛像,最早的风格以粗放线条为主,色彩单调,风格粗糙。

随着佛像雕塑的流传,受到中国民间工匠的再创造,逐渐形成具有中国特点的佛像雕塑,在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的佛像艺术成为划时代的成就,这些在《历代名画记》中有所体现,那时所创造的佛像真实体现人们生活理想、审美情趣,成为南北朝时代的典型特征。

到了北魏时期受政府的保护和提倡,佛教发展迅速,此阶段佛像造型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成为里程碑,有着鲜明时代特征。

隋唐时期的佛教艺术明显转变,让中国佛像雕塑发展上一个新台阶。

五代宋之后,在佛像中还出现许多罗汉雕塑,此时的佛像已吸收了浓厚的中国色彩,融合中华民族特有的风格,已成为代表中国文化和艺术的产物。

二、各朝代佛像雕塑造型1、北魏时期雕像特征北魏时期雕塑的佛像最著名的莫过于山西大同云冈,河南洛阳龙门两大石窟,其规模巨大,气势宏伟,是北魏时期佛像雕塑的代表作。

北魏时期受南北战乱的影响,人们都把解脱苦难的希望寄托在佛教上,因此那个时代的佛像雕塑都有尊贵无极珍的地位,让佛像艺术得到长足的发展,无论官民都造佛像保平安。

短暂的王朝,不朽的艺术——北齐佛像欣赏

短暂的王朝,不朽的艺术——北齐佛像欣赏

短暂的王朝,不朽的艺术——北齐佛像欣赏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文化的自觉时代,也是人性的自觉时代。

我国的雕塑艺术在南北朝时期迎来第一次高峰。

这个时期,人性觉醒、个性张扬,纵然是佛陀世界,也融入了飘逸自得、神情泰然。

▲北齐供养菩萨立像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藏北朝,从公元386年北魏建立,继而分裂、更替为东魏、西魏、北齐、北周,到公元581年北周被隋取代,共持续近两百年的时间。

这期间,雕塑艺术完成了从模仿到全面本土化的演进历程。

▲一佛二菩萨二弟子像北齐白石彩绘克利夫兰美术馆藏▲菩萨坐像北齐河北省峰峰矿区北响堂山石窟北窟弗瑞尔美术馆藏西魏和北周所存佛像不多,除去不论,就北魏、东魏、北齐三朝而言,北齐的造像尤为受人喜爱。

北齐(550-577)就是高欢、高洋父子创立的王朝,高欢本是汉族人,但是已经完全鲜卑化了。

东魏高欢为丞相,其长子高澄秘谋取代东魏未遂,被群臣所杀,高欢次子高洋终于在公元550年受禅称帝,史称北齐。

▲佛头北齐武平元年(570)河北省北响堂山石窟南窟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彩绘贴金释迦坐像北齐太原华塔村出土山西省博物院藏历经文宣帝高洋、废帝高殷、孝昭帝高演、武成帝高湛、后主高纬、幼主高恒,共六帝28年,公元577年被北周宇文邕所灭。

北齐持国二十八年,共六帝,除文宣帝高洋最初几年尚有功绩外,其余各帝都昏聩淫乱,统治黑暗,素有禽兽王朝之称。

▲贴金石佛头像北齐青州市博物馆藏,仔细注视着这尊佛像的时候,会有一种自己仿佛突然失聪,周围变得异常安静,内心顿时透亮许多之感。

▲迦叶尊者立像北齐天保元年(550)河北省南响堂山石窟克利夫兰美术馆藏就统治的疆域而言,北齐继承了东魏所控制的地盘,占有黄河下游流域的河北、河南、山东、山西以及苏北、皖北的广阔地区。

北齐天保三年(公元552年)以后,北击库莫奚、东北逐契丹、西北破柔然,西平山胡(属匈奴族),南取淮南,势力一直延伸到长江边,这时北齐的国力达到鼎盛。

同时与其并存的王朝有西魏、南梁、南陈等。

各个时期佛像的特征及鉴赏

各个时期佛像的特征及鉴赏

各个时期佛像的特征及鉴赏中国历史悠久,各个朝代文化不同,雕刻艺术也随之千姿百态。

以下是中国各个时期的佛像特征:十六国时期佛像特征1.这一时期的佛教造像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并且大多是青铜。

2.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并且有分组状发纹。

3.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4.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

容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佛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束腰须弥座。

北魏时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1.头部多为磨光式或分绺式肉髻。

2.面相方圆,但略瘦,额头较宽,大眼横长。

3.身着通肩式或袒右肩式大衣,呈U型或V型对称分布,衣纹深刻线条隆起。

4.佛像或坐或立于四足台座上,背光多呈莲瓣形。

5.头光为圆形,外面莲瓣一周。

北齐时期雕像特征:佛像特征1.面相丰润,面型略长,五官线条柔和,头部肉髻较为平缓,多数不刻发纹,即使有也是浅雕式的螺型发纹。

2.身材修长,肩宽腰细,整体造型上大下小,呈筒圆型。

3.上身多穿僧祗支,外着敷搭双间式外衣,下身着裙,衣服轻薄贴肉,衣纹线条简洁。

4.佛陀的神情温和端庄,质朴淳厚。

5.此时佛像多为浅衣纹,立像多身躯扁平,侧面看腹部向前凸起。

北周时期雕像特征1.头长腿短,身体矮壮,略显笨重。

2.衣纹线条简洁流畅。

3.帔帛变宽,呈三角型搭于两肩膀上。

4.佛像整体比例失调,体躯肥硕敦实,姿势多为简单的僵直而立。

此时的璎珞花饰,匹帛等都极粗硕饱满,深垂直膝,细部多加雕饰。

隋朝雕像特征1.丰颐足额,面相丰满圆润,眉毛纤细,鼻梁挺直,唇线分明,神情平和。

2.头部较大,下身较短,比例略显失调,身材粗壮。

3.腹部稍稍突起,躯体有弯曲感,身体重心前倾。

4.姿势较为僵硬,造型稍显呆板,缺少飘逸的动态美。

5.佛像头顶肉髻,螺发;菩萨多戴花冠,璎珞粗大下垂至膝部,束冠缯带和帔帛向两侧低垂。

唐代雕像特征佛像特征1.面相丰满,头部为螺型或水波式发型,肉髻相对于隋代较为高耸,大耳下垂,神情庄重而又不失慈祥。

藏传金铜佛的分类和辨别知识(图文)

藏传金铜佛的分类和辨别知识(图文)

藏传金铜佛的分类和辨别知识(图文)藏传金铜佛像,分为上师、本尊、佛母、佛、菩萨、罗汉、空行护法等7大类。

由于释迦牟尼是佛教的创始人,被尊奉为本师,故将释迦牟尼佛单列于卷首,合为8种。

释迦牟尼佛的形象一般为庄严妙好的丘形,头饰螺发肉髻,宝珠顶严,身着通肩或袒右式袈裟,以诞生、成道、说法和涅槃四相较为常见。

上师像多是依据高僧生前的相貌、习俗和功德进行塑造,因此各具形象特征和标识。

祖师像分为般若部、秘密部和菩提道3部分。

般若部主要是二圣六严等印度佛教祖师及其弟子,一般呈比丘相,多呈坐姿,内裸身,外着通肩或袒右式的僧衣,手印多为辩经说法印、与愿印、施无畏印或结禅定印;秘密部是通过苦行修炼而获得神通的大成就者,如米拉日巴、费卢波等,既有裸身者,亦有身着僧衣者,大多坐于兽皮之上,或乘骑猛兽,立相有展立或舞立姿,手执器杖标志,姿态多样;菩提道以藏传佛教祖师系统为主,各派祖师均穿戴具有本派标志的衣冠服饰,如宁玛巴戴红色莲花帽,噶玛巴戴金缘黑帽,萨迦巴戴俄尔帽或圆顶有耳的风帽,清中晚期还流行将帽带在冠顶前束结的式样,而格鲁派上师则戴黄色通人冠,出家身份的祖师像大都内着坎肩、僧裙和袒右式袈裟,外披僧氅,结跏端坐。

其中造像数量最多的是莲花生和宗喀巴。

一些祖师像的台座上还镌刻像主法名、造像功德主名姓或吉祥颂语等,这无疑为祖师像的定名提供了依据。

藏传佛教各派由于教法的差别,而对诸本尊有着不同的供奉和修法上的侧重。

无上瑜伽修习所依止的本尊并非一般的宗教神祗,而是代表着不同的宗教理论和修法,因此成为藏传佛教造像中最具象征意义的造像题材和艺术形式。

其造型复杂,多为双身合抱的形态,蕴含着“悲智双运”的佛教理念,同时又表示对世俗的超越。

由于本尊题材的造像多作为修法观照的对象,故大多制作得严谨而精细。

本尊像在民间流传较少,传世品以大威德金刚、密集金刚和胜乐金刚等较为习见。

佛母指出自五行真性的五部之佛母,但这个“母”并非指人,而是喻指佛菩萨的智慧。

常见26尊铜像特征

常见26尊铜像特征

铜像特征(1)欢喜佛在喇嘛庙的密宗殿里常见拥抱着女性的仇怒形造像,这就是欢喜佛,也称双身佛。

佛教密宗认为:女性感化那些强暴的神魔,并引领他们到佛的境界中来。

因此,在密宗修行的最高阶段是必须有女伴合作才能修法的,称为双修法。

由于密宗义理非常繁琐和艰深,能习双修法的僧人极少。

(2)释迦牟尼释迦牟尼佛像一般被安置在佛堂正中的莲花座上,常见姿势有以下几种:(成道相)释迦佛跏跌坐(俗称盘腿打坐)在莲坐上,左手垂放在左角上或者手捧钵盂(喇嘛庙常见捧钵形),右手垂直指地,叫作“降魔指地印”或“触地印”,表明释迦经过无数次磨难才降服了破环修法的恶魔,终于得道成佛,而这些只有大地才能作证。

(说法相)一手或双手在胸前,拇指和食指扣成环形,这种手印也称为“说法印”,表明释迦在鹿野院首次说法。

(旃檀像)这是一种立形的释迦相,据说是释迦在世时,优填王用旃檀木按释迦形象雕成。

(太子像)喇嘛庙中还经常供奉着没成佛前身为太子的形象。

一般是头戴宝冠,身上穿着花缎的袍服;或者头上梳着高高的发髻,身上袒露,佩带着各种精美的项饰、璎珞、臂钏、手镯等物件。

手和脚的摆放也较自如,可以轻松地盘放,成为“舒坐”,也可以是站立形的。

(3)三世佛喇嘛庙的显宗佛殿里常见三佛并坐的三世佛像。

三佛是释迦牟尼佛居中,燃灯佛居左、弥勒佛居右。

三尊佛的造型完全一样,只是手势微有变化。

这里以三佛表现三世,即过去佛燃灯佛,现在佛释迦牟尼,未来佛弥勒佛。

(4)三方佛除三世佛,还有一种以所处的空间位置横向排列的三佛,也成横三世佛或三方佛。

这三尊佛中央是释迦牟尼,左边是药师佛,右边是西方极乐世界的首尊阿弥陀佛。

(5)长寿佛阿弥陀佛的梵文原意是“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具有空间和时间两种性质,本来是阿弥陀佛一身所兼具的。

但喇嘛教内却将两种含义分别作为两尊佛供奉。

喇嘛教认为无量光佛是原生的,无量佛是他的化身。

在喇嘛庙里无量佛的壁画、雕塑、唐卡画像可以说是比比皆是,特别是在灵塔殿里,长寿佛是不能缺的。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一、佛像的历史与起源佛教艺术源远流长,其起源于古印度,随着佛教的传播而逐渐发展。

佛教造像的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纪,释迦牟尼的弟子阿难为记忆和崇敬释迦牟尼,开始为其塑造形象,由此开启了佛教造像的历史。

在佛教中,造像是为了表达对佛的尊敬与信仰,同时也有助于信众观想和禅修。

不同地区的佛教流派和民族在造像艺术上都有自己的特色和风格,这些风格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演变和创新。

二、佛像的分类与特点1.汉传佛教:汉传佛教造像深受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影响,具有写实风格。

其佛像造型庄重、典雅,线条流畅,注重面部表情的刻画,力求表现出佛的智慧与慈悲。

2.藏传佛教:藏传佛教造像则受到古印度及本土艺术的影响,具有浓厚的神秘色彩。

其佛像造型夸张,强调肌肉和动态的表现,使用鲜明的色彩,展现出活力与力量。

3.南传佛教:南传佛教的造像风格较为简单,以朴实自然为特点。

其佛像造型通常较为简化,注重内在精神的传达,而不仅仅是外在形象的塑造。

三、造型样式1.大小:不同大小的佛像反映了其在佛教中的地位和重要性。

通常,较大的佛像代表较高的地位,如释迦牟尼、观音菩萨等。

2.比例:成功的佛像造型比例和谐,身体各部分的比例与整体比例协调。

这需要雕刻师对人体的结构和比例有深入的理解。

3.颜色:颜色在佛像造型中也有着重要的象征意义。

通常,金色代表神圣和庄严,白色代表纯净和清净,黑色则代表苦难和业障。

四、案例分析以乐山大佛为例,它是中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造像,高71米。

其造型伟岸,面容庄严,展示了佛的慈悲与智慧。

大佛的塑造工艺精湛,比例匀称,是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杰出代表。

五、现代佛教艺术发展与创新随着社会的发展,佛教艺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演变。

现代佛教艺术不仅继承了传统造像技艺,还融入了现代元素和审美观念。

同时,艺术家和佛教徒也更加注重佛法的传播与普及,使佛教艺术更加贴近现代人的生活。

六、结论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佛像的造型样式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佛教艺术及其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佛首各时期特征

佛首各时期特征

佛首各时期特征佛首的构成相比于其他雕塑中的头部,佛首在外表呈现上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征的,其中最为明显便是肉髻、白毫、头光等。

肉髻与发式如果一尊佛首出现在眼前,最能让人一眼认出的特征便是肉髻。

所谓肉髻,就是传说中修行圆满时头顶的骨肉隆起形成的尊贵之相,其形如髻。

不过,很多时候发髻与肉髻是相同的形式排列,只是表面上的隆起坡度的关系,而也有一部分肉髻与发髻并不是近似的元素,存在一定的差异化。

北齐金铜佛造像局部,肉髻与发髻属于两种纹路佛首的发式大体上可以分为四类——水波发、涡卷发、螺发、磨光发髻。

水波发式在佛造像诞生初期就已出现,形状如水的波浪一样曲线排列,有纵向分布,也有横向分布。

犍陀罗式的水波纹则充满古希腊的写实性。

不过,佛像汉化后,水波发式虽然仍在流传,但汉传佛像的水波纹发髻与早期犍陀罗发式有很大区别,已揉合了中国人的审美,疏密的控制、线条的动势都具有东方的画味。

(图为犍陀罗时期的印度造像)涡卷发式可以算是水波纹的一个分支,特征很明显,水波式的发纹结合了涡卷,涡卷有大有小,一般出现在正中,或以中线为基准,两边对称分布,多为右旋。

(图为唐代涡卷纹发式)螺发,顾名思义,就像田螺一样,一个一个地布满整个头顶,仔细区分的话,可以分成许多小的类别,如小圆锥点形、扁圆S形、漩涡形等等。

这种发式也是来自于古印度。

(图为北齐螺发发式)磨光发式属于无发纹发式,发髻与肉髻都光滑无雕琢。

在早期也有过肉髻磨光,但发髻却有发纹的例子,十六国时期多见。

(图为北齐磨光发式)每一种形式在不同的时代出现的频率不一,如束发式发纹出现最多的是早期十六国、北魏时期,到后期就很少出现;螺发则出现于南北朝时期,十六国未有出现;磨光式发式在十六国时期、北魏、南北朝,包括唐代都有出现。

髻珠明代佛像髻珠很明显髻珠是珍藏在发髻中的宝珠,圆球状,《法华经》比喻为甚深大乘经,也有比喻为禅定中的三昧境界,可见此珠的珍贵性。

在造像发展的历史中,最早出现髻珠的年代是北齐,那时的髻珠还很小。

宋代藏传铜佛像的特征

宋代藏传铜佛像的特征

宋代藏传铜佛像的特征藏传佛教像系比较庞大,它们的造型较为复杂。

铜佛像有印度、尼泊尔、克什米尔造像,有汉地造像,但多数为西藏本地造像。

它源于古印度佛教晚期的密宗金刚乘、时轮乘、易行乘,同时又有西藏原始苯教的融入之中,蒙古、汉地的一些风格也融入到藏传佛教的铜佛像之中。

西藏早期铜佛像的特征:佛头戴三幅冠(三叶冠、三花冠的简称),底座无十字金刚。

其中宋代藏佛的主要特征,有头顶叶子,佛带衣纹,衣纹比较细,左臂胳肘与背身辖起。

宋代之后有一个小空洞。

宋代的造像风格中白格(东印度)、尼泊尔风格影响较大;显密二宗铜佛像有明显区别。

显系:释迦牟尼及八大弟子,密宗铜佛像方位:中位大日如来(毗卢那耶佛)白色;东方位阿措佛(蓝色)南方位宝法佛(金色)北方位不空佛(绿色)西方位阿弥陀(红色)。

藏传佛教铜佛像的分类:一、祖师系;二、佛系(一般密宗的铜佛像在前;显宗的铜佛像在后);三、菩萨系;四、佛母系;五、罗汉系(藏传佛教之中有十六罗汉);六、护法神系;七、财宝天王系等。

在藏传佛教铜佛像之中,祖师的地位较为尊贵;男女双身像是藏传佛教中特有的内容;女神像愤忿也是藏铜佛像中明显的特征。

藏传佛教铜佛像的基本特征:1 .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弱,时代特征不甚明显藏传佛教的匠师们,造像必须严格按照《造像量度经》的规格制作铜佛像。

按照固定的程度重复的制作,难免是千佛一面,工匠的创作灵感只有体现在铜佛像的工艺与技巧上。

所以造像在形式上变化的比较慢,一种样式它也可能延续几个世纪,但工艺性比较强,艺术性比较弱,所以在辨别铜佛像的年代时,看不到明显的时代特征。

2 .无字像多,有字像少见。

藏传佛教铜佛像,几乎没有纪年与题款,即使有也大多为六字真言、咒语,更罕有藏文纪年。

在元、明、清时期,内地塑造的铜佛像中,偶尔可见汉文题款。

现存于世的铜佛像大多数都是在50百米以下的造像,较为珍贵的早期铜佛像大多数只有十几厘米甚至几厘米,其原因是小型铜佛像便于保存和携带。

藏传佛教造像的几种风格

藏传佛教造像的几种风格

34TIBET GEOGRAPHIC藏传佛教造像的几种风格汉地造像唇凸出,四方脸,眼睛细长,衣褶纹饰清晰,手掌短窄,手指凸现;新期造像为大明王朝时的造型,造像材质多用青铜,也用少量黄铜,以这种材质制作的佛像被称为本尊像和法事像,本尊造像体态精美,打磨上光工艺精细,法衣褶皱纹饰美,四方脸庞棱角稍微分明,目细长,莲座上下莲瓣对称美,连珠纹间距稀疏匀称,有些造像无连珠纹饰,造像正背面涂抹的热镀金质厚发亮,装藏底盖的十字相交杵上施有釉料或朱砂颜料。

有些著名的本尊像底部刻有金刚十字相交杵纹饰,此类造像像体粗糙,材质多为黄铜。

闻名的法事像无其他装藏物,只是以绸缎等布料替代装藏。

大魏平和三年款合金弥勒佛坐像是一尊北魏时期汉传佛教造像艺术的代表性作品。

汉传佛教指流行于我国内地,以汉语言文字为传播载体的佛教流派。

佛教于西汉哀帝元寿元年(公元前2年)传入我国内地,佛教艺术也随之传入,经过两千余年的发展,在我国汉文化影响下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形成了具有鲜明汉文化特色的新艺术形式。

此像造型完美,工艺精细,气势宏伟,体现了北方鲜卑民族胸阔健硕的形象特征和文化气质,是北魏造像“平城模式”的典范之作。

(供图/布达拉宫)34TIBET GEOGRAPHIC太和八年汉文款镀金合金旃檀佛立像旃檀佛是最早的佛陀造像样式之一。

此佛像直立于莲花座上,面容庄重、慈祥和睦。

衣袍至腋下随佛的手势形成具有灵动水波纹的法衣。

汉文题记清晰。

(供图/布达拉宫)35西藏人文地理明宣德款镀金铜文殊菩萨坐像布达拉宫所藏的这款明宣德时期镀金铜文殊菩萨坐像,体相镀金精美,金色明亮丰满,正背面都装饰有重叠的双合莲花瓣,莲花座垫上下都镶嵌有细密均匀齐整的联珠排列装饰,是明宣德时期造像的杰出代表。

(供图/布达拉宫)36TIBET GEOGRAPHIC36TIBET GEOGRAPHIC明永乐款镀金铜弥勒菩萨坐像金色明亮丰满,(供图/布达拉宫)37西藏人文地理吐蕃造像合金錾刻团龙纹松赞干布坐像此尊造像头饰布条绕缠的朝霞高冠,头上的化佛熠熠在目,五官工整端庄,神情肃穆庄严,有很强的写实感,双腿结全跏趺坐,双手结禅定印,身下着厚厚的软垫。

观音佛像设计方案

观音佛像设计方案

观音佛像设计方案
观音佛像是中国佛教的重要象征,具有庄严肃穆、慈悲智慧的形象。

以下是一种设计方案,可以展示观音佛像的样貌和意义。

设计概述:
该佛像设计呈现观音菩萨端庄且慈祥的形象,符合佛教文化传统,同时增加了一些现代元素,以展示观音菩萨的智慧和慈悲。

设计细节:
1. 佛像造型:佛像坐姿为莲花座,身体直立,双手袒露,右手呈现无畏印(右手掌向外伸展,手指指向上,象征无畏和庇护),左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上,放松而慈祥。

佛像头部上戴观音头冠,头冠上饰有宝石和佛光,象征菩萨的神圣和光明。

佛像身穿华美的袈裟,袈裟上有精致的装饰,由蓝色和金色相间的花纹组成。

袈裟下到脚踝,浮夸而庄重。

2. 面容表情:佛像的面容非常庄严和慈悲。

菩萨的眼神温和而睿智,双眼微闭,象征观音的静默和内省。

菩萨的嘴微微上扬,露出微笑,表达菩萨慈悲智慧的特质。

3. 手部细节:佛像的右手手指向上,代表菩萨的智慧和归依。

“无畏印”象征着菩萨能够消除众生的恐惧和痛苦,并护持世间众生。

左手放在膝盖上,掌心向上,表示菩萨的慈悲和庇佑。

4. 莲花座:佛像坐在一朵盛开的莲花上,莲花座是观音菩萨的标志。

莲花座象征菩萨在污垢中更新,充满美丽和纯洁的境界。

莲花座用精细的雕刻展现莲花的纹理和层次感。

该设计方案的目的是展示观音菩萨的善良和慈悲,以及庄严和智慧的特质。

佛像整体外观精致华美,每个细节都经过精心雕
琢和刻画,体现了对佛教文化的尊重和追求。

同时,该方案还添加了现代元素,使观音佛像更具现代感,以便吸引更多人对佛教的关注并获得内心的宁静。

敦煌雕塑的类别

敦煌雕塑的类别

敦煌雕塑的类别敦煌雕塑的类别闸1、佛像闸佛像是敦煌彩塑艺术中最多也是最主要部分是专指各类佛的形象。

佛梵音佛陀意为觉者即自觉、觉他渡众生觉悟、觉行圆满者是佛教修行的最高果位。

小乘佛教认为只有教主释迦牟尼达到了这种境界所以只有释迦牟尼可称为佛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凡是能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者皆可称佛。

在敦煌石窟的塑像中佛像窟窟皆有并居主位。

佛的艺术造型是比较稳定的历代除了在风格上有差异之外变化不大一般均为身披袈裟头有肉髻耳长及肩眉间有白毫指间有蹼脚掌有手印随说法、降魔、苦修、禅定等不同内容而异。

以表现形式可分有立像、结跏坐像、半跏坐像、交脚坐像、并坐像、倚坐像、侧卧像等。

若按时代划分早期洞窟中流行有交脚弥勒像释迦牟尼佛说法、苦修、禅定、释迦多宝并坐像等隋唐及其以后又增加了三世佛、三身佛、药师佛、倚坐弥勒佛、释迦涅像等。

历代佛的彩塑造像总体上还是一种神过于严肃与庄重有一种超脱的感觉是一种神格化了的人。

北魏莫高窟第259窟高0.92米的坐佛敦煌第一大佛、我国第二大佛、世界第四大佛也是我国室内第一大佛的初唐莫高窟第96窟弥勒坐像敦煌第二大像的莫高窟第130窟石胎泥塑弥勒倚坐佛像中唐吐蕃统治时期所造的莫高窟第158窟大卧佛隋末唐初造的莫高窟第244窟三世佛像等都是敦煌佛像彩塑的代表作。

闸2、菩萨像闸在敦煌石窟中菩萨造像是仅次于佛像的最主要佛教尊像。

菩萨是梵文音译为菩提萨土垂的略称意为觉有情、道心众生。

佛教谓修持大乘六度、求无上菩提、利益众生、于未来成就佛果的修行者均可称为菩萨。

菩萨与声闻、缘觉并称三乘。

菩萨的修行法称菩萨行菩萨有后补佛之说。

因以慈悲为怀、普度众生之缘故菩萨一般头戴花冠身著天衣腰系长裙肩披长巾飘带袒上身胸前挂璎珞腕饰钏镯面容端庄文静肌体丰满圆润焉然是一位婀娜多姿、温柔善良、雍容华贵的美贵夫人形象。

菩萨不像佛那样威严而而令人肃然起敬再加上其女性化的身姿性格能给人更多的精神与心理的慰藉。

所以菩萨是美的化身并渐渐地成了人们心中理想化了的艺术形象大有取佛而代之的趋势。

佛像历史的溯源

佛像历史的溯源
颜色偏黄、偏冷
飘带一般比较直
衣饰一般不刻花
康熙时代的台座
乾 隆 时 代 的 台 座
康熙佛像的面部
乾隆时期的面部
明清佛像的区别
清佛像 生产地方 北京或
内蒙 村料 黄铜(剁底) 颜色 柠檬黄 手感 沉重
明佛像 拉萨 红铜(包底、卷底) 桔黄 较轻
二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
5、比丘相(祖师像) 大凡是剃发着僧服的出家人形象都可归入比丘相,比
丘相的造型首推罗汉。罗汉是佛教修行中的果位, 是闻如来说教而通达,是侍佛承宣佛法的人物,有 十八罗汉,二十四罗汉、五百罗汉等说法 比较特殊的是地藏菩萨,虽然是菩萨级别,但也是光 着头的比丘相,可能是认为地藏菩萨的缘故。 此外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志公和尚、寒山、拾得等等 也属于一类造像。
早期莲瓣满布台座一周,时 代愈后,台座背面莲瓣越简 略,变成一块如意云头开光
颜色偏暖
菩萨像有二条飘带从双肩优 美地向两侧甩出
衣饰刻花
乾隆
面相饱满,五官刻划程式化, 鼻子较生硬,眼睛不是写实 性的,上眼睑向下垂,弯度 很大,呈俯视状
台座背后莲瓣省略不做,素 莲瓣莲座最下像一律制成圆 隆形
三身佛 卢舍那佛(报身) 毗卢遮那佛(法身) 释迦佛(应身)
二 佛像的神格和造型规律
2、菩萨相:菩萨是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级的神。
【特征:袒上身,下着大裙,饰有项链、耳环、手镯、脚镯等。】
(1)观音菩萨:其冠中饰有化佛,手中提有净瓶。 观音的化身度母有二十一位,据说是从观音的眼泪 变化来的,最受尊敬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还有水 月观音(南海观音),自在观音等。
法的姿势。 与愿印:左手垂,右手屈臂向上伸,下垂叫“与愿印”,表

漫谈历代佛像的几种发型!

漫谈历代佛像的几种发型!

漫谈历代佛像的几种发型!一、磨光式发型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即4-5世纪时,佛像的头部一般不表现头发的纹路,肉髻也是光滑如球状,俗称为磨光肉髻。

这方面的例子可从十六国时期到北朝河西地区的石窟造像上看得很清楚,典型的如甘肃炳灵寺169窟(公元4世纪前半)内的各尊彩塑佛像和云冈第20窟大坐佛(460年—465年前后),其磨光式肉髻清晰可见。

(图1-2)作为武周山石窟如此重要的国家工程,佛像图样的取舍定夺往往要有皇帝亲自出面拍板定夺的。

因此这些磨光式发髻的佛像并不是随意雕刻来的。

除了石窟造像外,十六国时代到北魏初期的石雕和小型铜坐佛像几乎无例外的呈清一色磨光形式,表现发纹的铜像只占极少部分,一直到隋唐时代犹有遗风。

(图3-11)磨光肉髻的形式在经典上找不到出处,但在印度古代石雕上可以发现此例,如印度马土腊博物馆所藏石佛立像(2世纪末,红砂岩)和石佛坐像(带有库马拉?笈多129年,公元449年铭文)这两尊像都是低缓的无发纹肉髻形式。

尽管如此,中部印度佛像实际上是以螺发为主导形式,磨光发式较为少见。

(图12-13)磨光肉髻的形式广泛见于古代西域地区即今新疆地区以及新疆以西的吉尔吉斯共和国的古代佛像上都可看到。

例如新疆图木休克等地出土的约5-6世纪的泥塑、木雕佛像上普遍多是无发纹的佛发,在新疆地区的5-7世纪的壁画上佛陀一般也取无发纹式。

依据早期佛教艺术主流上是从西域经凉州传入内陆的趋势分析,这类磨光式肉髻也应是在西域首先得到广泛采用,黄河流域的磨光发饰是受了西域的影响而来的。

(图14-15)除了北方地区外,在长江以南也可见到磨光式发型,如四川茂县出土的齐永明元年(483年)石雕无量寿与弥勒双面像和成都出土南齐建武2年(495)佛坐像,即是磨光肉髻。

(图16-17)但磨光式发型并不是主流,四川地区的佛像仍以螺发占绝大多数。

磨光发式主要分布于北方的石窟或单尊佛像上,直到唐宋时代还可以见到。

磨光佛发的肉髻也不完全局限于圆球状,如十六国时代的铜鎏金燃肩佛坐像(高31.8厘米,美国福格美术馆藏,据传出土于河北石家庄)肉髻呈钵形。

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历代佛造像欣赏

中国古代雕塑------中国历代佛造像欣赏

宋代佛像
元代佛像的特点
元代地域辽阔,佛 像深受印度及藏传佛 教的影响:菩萨袒露 上身,胸佩璎珞,璎 珞的颗粒较大;下身 着裙,纹络简洁。 佛 像面部为倒置的梯形, 五官紧凑;菩萨蜂腰 长身,姿态妩媚,高 乳丰臀,具有印度巴 拉王朝造像风格。
明代佛像的特点
这一时期佛像又回到传统审美中:面相丰润, 细眉长目,高鼻,薄唇,额头较宽,大耳下垂, 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 佛造像的身材比较匀称 协调,衣着轻薄贴身,线条流动柔和,衣褶转 折自若。 其最大的特征是:宝冠叶片呈镂空状, 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台座为束腰仰俯莲座,莲 瓣宽肥;衣服边缘刻细碎的花纹;腿部装饰略 呈椭圆形群褶;金水成色足,黄中泛红……这 些都是明代佛造像独有的特征。
天王像
• 天王像:佛教传说中,须弥山的山腰有一座名叫 犍陀罗的山,山上有四峰,每峰上有一王居住, 护一天下,称为四大天王。这四大天王是:东方 持国天王,身为白色,手抱琵琶;南方增长天王, 身为青身,手持宝剑;西方广目天王,身为红色, 手上绕一龙,北方多闻天王,身为绿色,手中托 塔。在莫高窟彩塑中,中唐以后多有表现,也常 常和力士并列出现;归义军时期的洞窟中多于窟 顶四角画四大天王,表示护持四方之意。
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佛像特点
• 十六国(西晋末年到北魏统一北方期间) • 这一时期遗留至今的多为金铜佛像,且大多是青铜佛 像。 • 其特点有四: • 一、佛像头部为束发式高肉髻,小型佛像以磨光式肉 髻居多,并且无发纹;大型佛像多为分绺式,且有分组状 发纹。 • 二、背光一般为同心圆形。 • 三、眼大,横长呈杏仁状,目光平视,鼻梁高挺,容 貌端庄清秀,神情平静温雅。 • 四、佛像台座一般为造型简单的四方台,或者是四足 束腰须弥座。
弟子像
• 弟子像:按字面的意思讲,跟从师父接受教导的人都可以 称为弟子。这里的弟子指佛教中那些通过听从佛的教导, 进而自我修行,最终达到自我觉悟,解脱生死轮回的修行 者。与菩萨不同的是,弟子不能超度他人,只能解脱自己, 其最高果位是罗汉。就塑像而论,弟子多以比丘(即和尚) 的形象出现。在莫高窟,释迦佛左右作为侍者出现的比丘 都是迦叶和阿难两弟子。敦煌的弟子画像出现的很早,十 六国时期的第272窟就有,但北魏时期无此题材,北周又 重新出现了塑、画的弟子像。隋唐多绘塑结合进行表现, 以表现十大弟子为主,多是塑二而绘八。五代以后的洞窟 则是将弟子都付诸绘画,并有榜题保存至今。

云冈石窟佛像介绍

云冈石窟佛像介绍

云冈石窟佛像介绍
云冈石窟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之一,在山西省大同市西南16公里处,分东西两山,共有45个洞窟,252个殿堂,51,000尊佛像,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等级最高,保存最完整,艺术造型最精湛的佛教石刻艺术宝库之一。

其中的佛像是云冈石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云冈石窟的佛像主要分为两类:立像和浮雕。

立像是在洞窟内的佛堂或殿堂中独立设置的佛像,一般都是砖石结构,高达数米,栩栩如生,神态各异。

浮雕则是佛教故事或经文的情节或人物形象,经过雕刻在洞窟壁上,形态丰富,构图精美,意境深远。

云冈石窟的佛像造型都非常精细,栩栩如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其中的神像有的慈祥,有的威武,有的慈眉善目,有的目光凌厉,形态各异。

如观音菩萨,通常被描绘成慈祥、温柔的女性形象,而大势至菩萨则是铁面无私的武将形象。

佛像的服装、饰品和头饰也非常考究,体现了当时的时尚和审美观念。

云冈石窟的佛像,不仅是中国古代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珍贵遗产。

佛像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和精湛的艺术造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为后世研究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 1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像的分类与造型样式鉴定和研究佛教文物,首先碰到的问题是认不清表现的是谁,是什么内容。

佛教造像内容庞杂,形象众多,使人眼花缭乱,实际上,各类造像的规律还是很强的,各造像都是遵循着其天国阶次,或者说神格来塑造的。

有的造像,说不上是佛还是菩萨,不伦不类,形象怪诞,独出心裁,往往可能是伪作。

可见鉴定造像时必须弄清楚一些最基础的佛教常识。

佛教造像按其在佛国视觉形象,不论汉传佛教还是藏传佛教,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如来相释迦佛、旃檀佛像、燃灯佛、弥勒佛、阿弥陀佛、药师佛、毗卢遮那佛(大日如来)、卢舍那佛等。

菩萨相观音菩萨(含度母)、弥勒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等八大菩萨、思维菩萨像(或弥勒、或释迦太子)、菩萨形的阿弥陀佛(长寿佛)等。

天部诸神四天王、梵天、帝释、韦驮天、摩利支天等天部诸神愤怒神像佛、菩萨所化现的各种愤怒像和其他各种愤怒形的诸神比丘相罗汉、祖师、弟子、布袋和尚、地蔵菩萨等其他神怪西蔵本地诸神。

财神、罗睺星、墓葬主、各种吉祥动物等人间相长寿老人、各种供养人、施主等如来相如来相的特征:如来即释迦佛的另一称呼。

不管什么佛,只要是佛的阶次,就一定头上有肉髻,有右旋螺发或水波纹佛发,两眉之间的白毫可有可无,即仅从头部也可分辨出是不是佛陀(图1)。

佛陀一般不戴冠,但9世纪后属于密宗系统的佛陀像,也有将佛陀头上加上冠(图2),但佛发仍是高肉髻和螺发。

佛陀的大衣在早期,均为通肩式和袒右肩式,这两种大衣~直到今天仍为西藏系的佛教造像所继承,是藏传造像的主流大衣样式(图3-4)。

但汉传佛像则不然,北魏晚期造像由于受文人士大夫穿着的影响,多穿所谓褒衣博带式大衣(图5),以后又发展出所谓双领下垂式等。

只要是具备佛陀的高肉髻、着大衣的造像(不可以袒裸上身),不论是何尊佛,都属于如来相,统称为佛像既可。

三佛:在我们参观佛寺时,常常看到在大殿内三尊佛像并排而坐。

不论汉传、藏传佛教,当供奉三佛并坐时,一律都是如来相。

诸佛可从手印和标志以及座次来确认。

三世佛:燃灯佛(过去)、释迦佛(现在)、弥勒佛(未来)三方佛:阿弥陀佛(西方)、释迦佛(中)、药师佛(东方)三身佛:卢合那佛(报身)、毗卢遮那佛(法身)、释迦佛(应身)这些佛没有太多的固定标志,阿弥陀佛一般是双手重叠置膝上作禅定手印(图6);毗卢遮那佛双拳握抱,两手食指相并,称智拳印(图7);药师佛右手往往捻一药丸,或左手托一小钵(图8);其他的佛或作说法印或作施无畏印。

按佛经上说,只要有降魔印、说法印、禅定印、施无畏印、与愿印等基本手印(图9-12),各佛都可通。

旃檀佛像佛经说优填王是用牛头旃檀木(木质的一种)造释迦像,称为优填王像,为立像,其胸前有如树轮一样的衣纹,多为木雕,至今日本京都清凉寺还完好的保存着中国北宋雍熙二年(965)张氏兄弟所造的旃檀像(图13),传世品以明清所造为多。

藏传佛像也喜仿此典故作铜旃檀像(图14),样式也仿木雕像。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至于佛经上形容释迦佛有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有许多“相”、“好”在造像上是无法具体表现出来的。

一般只有所谓“眉间白毫相”、“顶髻相”(即肉髻)等,能明确显示出来(图15)。

第五相中所谓的“手足指缦网相”,也称“鹅王掌相”说佛陀的手、足指间有缦网相连,像水禽的脚蹼。

我国北魏早期佛教造像上也可看到此种情况,北魏以后,此种鸟蹼形的手基本上看不到了,偶尔在唐代大型像上可以见到(图16a-b)。

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据《法华经&S226;见宝塔品》释迦佛说法时,多宝佛从地下涌出赞叹,分坐席一半与释迦佛与之并坐(图17)。

北朝石窟和单尊像多见。

诞生像表现释迦诞生时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形象,寺庙浴佛节时为了供奉于水盆,一般多用铜铸,所见遗物以明清时代为多(图18)。

苦行像表现的是释迦在开悟前在雪山修行的情形,造型上呈瘦骨形象,明清时的铜、石苦行像尚有可见(图19)。

即俗称的卧佛,表现释迦佛圆寂的情景,宋代大型木雕像较多(图20),早年多流失海外,市场所见绝大多数所谓宋代木雕多为赝品。

菩萨相所谓菩萨,是指天国中低于佛的阶次的诸神,又,释迦没成佛前也是菩萨的身份。

菩萨束发,袒上身,下着大裙,饰有项链、璎珞、耳环、手镯、脚镯,肩上搭帔帛等等,一般情况下,菩萨的身份是不能穿大衣的(图21)。

观音菩萨早期的观音菩萨像多是蓄须的男性。

观音像的小胡须一直保持到五代,到明代还有时可见。

据《妙法莲花经&S226;观世音普门品》说,观音有三十二种应化,是非男非女的。

观音都可根据对方身形幻化,和他平等对话。

所以造像中还有丰髯长须老者形的所谓男相观音(图22-23)。

还有一种是观音三卜三身,基本上是女性的戴着风兜的形象,类似明代的德化磁观音形,但有各种职能,如送子观音(图24)、青颈观音、叶衣观音、鱼篮观音等,在明清时最受欢迎。

唐以前的观音,都是一手拿莲花,一手提个净瓶,多为立像。

唐朝中晚期开始出现一条腿跷着.坐在岩石上,像在休息的形象,称水月观音或南海观音、自在观音等,都是表现观音在南海普陀山紫竹林道场休憩的样子,形象上大同小异。

宋代最流行这种样式的观音(图25)。

如果有刻款是北魏的自在观音,肯定此像有问题,一种是纯粹的伪造,或者是真品加刻的伪款。

观音菩萨在藏传佛教中也最受尊崇、除二臂外,还有四臂、八臂、十一面千手千眼观音等等(图26)。

度母据说是从观音的眼泪变化来的,有二十一位,是藏传佛像。

二十一度母身色不同,最受尊崇的是白度母和绿度母(图27-28)。

白度母的特征是双腿跏趺坐,额上、双手心、双脚心各有一眼,身色白。

绿度母只有两眼,右脚垂下踏莲花。

弥勒菩萨弥勒像的造型比较复杂。

因弥勒是未来世界的佛,现时身份还是菩萨,在北朝石窟上或者石碑造像上经常是位于最上方。

姿态有思维坐姿,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右手支腮思维状;还有交脚坐姿的弥勒菩萨(图29-30)。

除了思维弥勒,还有思维太子,是释迦佛出家前的形象。

二者在外形上没有什么区别,有的要靠铭文和在石窟及造像碑上的位置判断。

唐时对弥勒信仰趋热,故弥勒多以佛装束出现。

一般多以倚坐样式为标准像。

表现他倚坐在兜率天宫宝座上,等待在龙华树下成佛,三会说法(图31)。

藏传佛教对弥勒极为尊崇,多弥勒倚坐像或站立像,呈菩萨装,肩膀上往往有法轮或水瓶,这是弥勒菩萨的标帜(图32)。

阿弥陀佛前面谈到三佛并坐时,阿弥陀佛作禅定印呈如来相。

在藏传佛教造像中,阿弥佛在佛装三佛并坐以外,多呈菩萨装。

梵文“阿弥陀”有“无量光”和“无量寿”两种意思,藏传佛教据此意造成了两尊,称为无量寿佛(或长寿佛)和无量光佛,又最尊崇长寿佛。

长寿佛像呈菩萨相,上身暗红色,双手捧宝瓶趺坐(图33)。

文殊、普贤文殊是司智慧的,有时骑在绿狮子上,藏传佛教文殊菩萨的左肩上有经书,右肩上坐宝剑(或右手举宝剑),普贤则骑白象(图34-35)。

文殊、普贤、弥勒、观音、大势至、虚空藏、地藏、除盖障合称八大菩萨,造型上都大同小异,只有根据冠中或肩上的标帜以及身相来判断佛名(图36)。

金刚五佛密宗系统的以大日如来(图37)为首的金刚五佛(东方阿■佛、西方阿弥陀佛、南方宝生佛、北方不空佛)一般头戴宝冠,身饰璎珞、臂钏等、除了如来相外,也有菩萨装束的,俗称为装饰佛或宝冠佛,结跏趺坐,身形完全一样,只有根据他们所处的方向、手印、标帜以及坐骑来判断佛名,在藏传佛教中多见。

天部诸神常见的有四大天王、梵天、帝释、韦驮天、摩利支天等,天王殿中必有四天王,藏传佛教寺院的经堂入口两侧必有这四位的壁画。

四天王的形象在中国石窟中是唐以后才逐渐定型化。

所持法器,汉藏天王也多大同小异。

明清造型中:持国天王白琵琶护持东方(图38),增长天王黑宝剑护持南方(图39),广目天王红绢索护持西方,多闻天王黄(绿)宝幢护持北方(图40)在这四天王中,信奉者对多闻天王(毗沙门天)更为尊崇,因他又是财宝之神,故往往另提出来单独供奉。

藏传佛教的多闻天造型上持伞,骑狮,身色黄,手中抱鼠,鼠口中吐宝珠,喻财宝。

韦驮天:韦驮天宋元后始定型,呈着甲武士形,双手合十,肘间横金刚杵,或手抚金刚杵,常位于寺庙天王殿的后出口处。

摩利支天:摩利支天则呈天女相,有三种样式。

一种为三个头,正侧二个头是人首,一侧呈猪首。

另一种为骑在猪身上,天女手持铃及绳索。

还有一种为坐于七头猪所拉之车上(图41)。

金翅鸟:金翅鸟专门吃龙,常见于石窟的顶部和佛像光背及建筑卷门正上方,也是天部诸神之一(图42)。

鬼子母:鬼子母是佛经中的女恶鬼,自己生有五百个孩子,但每天还要食王合城中的幼儿,受释迦教化而改恶从善。

宋以来的塑像多为贵妇人,周围簇拥着幼儿,又被民间视为送子观音。

辩才天:辩才天,为天部伎乐之神,常作怀抱乐器演奏状。

天部的诸神最为复杂,由于所依经典各异,显密诸宗神格不同,样式截然异趣,又有汉传和藏传造像样式的区别,增加了我们识别的困难。

愤怒神像愤怒尊多数是依据密宗教理而来的佛、菩萨的变化身。

佛、菩萨平时所呈现的肢体正常的平和相(寂静相)称为自性身、当他们以智慧力教令愚顽、警醒众生、摧破无明业障时,即显现出多面、多臂、表情凶恶的形象(愤怒相),称为教令轮身,并且还要晓以咒语,即明言,故也称明王。

不动明王是密宗金刚五佛之首大日如来的化现,因他早在大日华台成佛了,但发愿要作为释迦佛的僮仆而尽各种义务,所以常呈现僮仆形而常住不动,故也叫常住金刚。

造型上右手持慧刀,左手拿绢索,姿势呈叉立形(图43)。

大威德明王藏语称“雅曼达嘎”,牛头,多头多臂多足,各面都呈愤怒相,唯最顶部(顶严)的佛头是寂静相的阿弥陀佛,以示是阿弥陀佛的教令轮身(图44)。

马头明王马头明王逆发中必有一个或三个马头;西藏的大轮金刚嘴中横贯有一长蛇如轮状;金刚手是叉立的,袒腹,右手高举金刚杵(铜45)。

大黑天神(玛哈嘎拉)为古代印度的军神、战神,身披象皮,腰围虎皮裙,脚下踏着仰卧的白象。

有二臂、四臂、六臂和带翅的、除黑色外有各种身色形象(铜46)。

地狱主即蒙语的却尔吉,是主管地狱的,也即阎魔王,形象为牛头,站立在牛背上,牛身下镇压着一仰卧男子,象征着镇压邪恶,地狱主也有双身的,明妃正在向他献骷颅碗内的人血(图47)。

吉祥天母为女性护法神,她骑在一匹黄色骡子上,骡臀上又生一眼,故民间俗称其为骡子天王(图48)。

双身佛像俗称欢喜佛,是源于古代印度教的性力思想而表征于造型美术,不能据此认为藏传佛教是纵欲的,称为双身造像较妥。

藏传佛教中,任何一尊佛都可以是双身的,这其中有愤怒相的,也有寂静相的,著名的如时轮金刚、胜乐金刚、喜金刚、威德金刚等都是双身的愤怒像(图49)。

女伴称为空行母、明妃、佛母。

空行母种类很多,常见的佛母有狮面佛母,亦名狮面空行母,藏语名“森多玛”,为狮子头女性护法神。

还有熊面空行母、虎面空行母、金刚亥母等等(图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