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_五3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2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教学设计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的讨论,认识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所能表达的各物质间的质量比;

2、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自主尝试解决,理解并掌握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引导从微观本质去认识化学反应中物质质量比与物质相对分子质量和各物质化学式前计量数间的关系,学习运用建立数学比例模型的方法列出已知量与未知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2、通过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练习,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化学反应中有关计算的练习,培养认真、仔细的学习品质,形成定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认识化学在指导实际生产和生活方面的重要作用。

【学前分析】

本节课在学习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式计算等知识的基础上,对化学知识进行定量分析。知识本身并不难,关键是使学生自己思考、探索由定性到定量的这一途径,并使之了解化学计算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计算过程中,对解题格式、步骤严格要求,培养他们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

【教学难点】

1、物质间量的关系;

2、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要领及关键。

【教学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正确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第二课时:练习反馈,熟练掌握做题格式和方法,积累做题的经验,并能达到综合运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的目的。

第一课时(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锻炼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帮助学生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方法,促进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认识。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

1、错例分析

某同学在学习了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方法后,独立完成了一道计算题。请你认真阅读,完成以下两个任务。

⑴对该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评价,并对发现的错误进行改正。

⑵通过与大家交流,请你反思总结:在进行有关化学反应的定量计算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题目:15.5g红磷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可生产五氧化二磷多少克?

解:设可生产xg五氧化二磷。

点燃

P + O2====== P2O5

31 142

15.5 X

31 14215.5 X

X= 14215.5

31

X=71

答:可生成五氧化二磷71g。

2、师生总结:

A、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1)设:根据题意设未知数;(2)写:书写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摆:计算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质量关系,摆出已知量和未知量;(4)列解:列出比例式并求解;(5)答:检查结果,简明作答。

B、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应该注意的事项

(1)设未知数是要指明物理量,不要带单位;

(2)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并配平,准确列出有关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比;

(3)列比例式时,各物质的质量单位必须统一,对应关系要正确;

(4)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实际质量都要带单位,不管是在列比例式时还是在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二)梯度训练

1、基础训练(规范格式训练)

例题1、(选自课本第112页第2题。)指定一学生在黑板上板演,其余学生在学案上做。

师生共同讨论学生的做题步骤及注意事项,提醒学生注意易出错的地方。

【针对性训练1】

1、氯酸钾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加热的条件下能较快地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要得到4g氧气,需要分解氯酸钾多少克?学生试做,一生板演。

2、变式训练,

例2、(计量数问题)在化学反应3X+4Y=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

教师讲解。学生试做训练2。

【针对性训练2】

2、在2X + Y2 === 2Z的反应中,X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Y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Z 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A.64

B.56

C.40

D.32

例3、(非质量单位问题)通电分解18g水,可得氢气多少升?(已知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0.089g /L)

指定一学生板演,大家订正。

【针对性训练3】

3、8g铜粉在空气中加热至完全反应,能消耗标准状况下的氧气多少升?(已知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铜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4)

例4、(过量问题)H2、O2组成的混合气体20g,经点燃充分反应后生成18g水,则混合气体可能是

A.2g 氢气和16g 氧气B.4g 氢气和16g 氧气C.2g 氢气和18g 氧气D.无法确定

学生讨论分析,师讲解点拨。

【针对性训练4】

4、48g镁与32g氧气完全反应,能生成80g氧化镁。36g镁与30g氧气充分反应,能否生成66g氧化镁呢?学生讨论思路。一生板演。

四、达标训练

1、有X、Y两种元素,12gX2与XY3反应生成24gC,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2 + XY3 === 3C,则X、Y两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为()

A、1︰1

B、1︰2

C、3︰1

D、3︰4

2、已知锌和稀硫酸(H2SO4)反应生成氢气和硫酸锌(ZnSO4)。实验室制取2g氢气,需要多少克锌?

备课思路

本节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化学方程式涵义的基础上,初步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质量的计算,达到使学生能从定量的角度了解和认识化学变化的目的。让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知识自己解决问题,目的在于更好地认识化学变化,有效地解决实际生活、生产、科学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教学过程中积极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同时展示学生的各种方法,由学生自己来讲解自己的不同的方法,过程中鼓励学生对不同的方法给予自己的评价。这样有利于锻炼学生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并从锻炼过程中,充分体会成功的喜悦。

附:学案

(11)学案设计

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三节化学反应中的有关计算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质量关系,能正确计算出反应物、生成物的质量。

2、能正确组合已有化学知识和数学知识,独立解决化学定量计算中的问题,同时对各种方案会进行对比、分析、评价,从而找出最佳解答方案,开拓思路,锻炼思维能力。

3、认识化学变化中的定量研究对于科学实验和生活实践的重大作用。同时,在解决问题中学会相互帮助,体会成功,建立自信。

【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建立对化学反应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的认识,促进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复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