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面基层

合集下载

道路基层名词解释

道路基层名词解释

道路基层名词解释一、道路基层的定义道路基层是位于路面结构层以下的结构层,它主要承受由面层传递下来的车辆荷载的垂直力,并将其扩散到下面的垫层和土基中,是路面结构的主要承重层。

二、道路基层的作用1. 承重作用- 它要承担路面传来的行车荷载,将较大的应力分散传递到下面的层次。

例如,在交通繁忙的城市道路或高速公路上,大量重型车辆行驶,道路基层必须足够坚固,以承受车辆的重量并防止路面出现过度变形或损坏。

2. 稳定路面结构- 道路基层能够为路面提供稳定的支撑。

如果基层不稳定,在车辆荷载和自然因素(如温度变化、湿度变化等)的作用下,路面容易出现裂缝、沉陷等病害。

它可以通过自身的材料特性和结构组合,保证路面结构的整体稳定性。

3. 改善工作条件- 对于土基而言,道路基层可以改善土基的湿度和温度状况。

例如,在一些潮湿地区,道路基层可以起到隔离地下水的作用,防止地下水对路面结构的侵蚀;在寒冷地区,基层的存在可以减轻温度变化对路面的影响,减少冻融破坏的可能性。

三、道路基层的类型1. 按材料组成分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 包括水泥稳定类基层(如水泥稳定碎石、水泥稳定土等)。

水泥稳定类基层是用水泥作为结合料,与碎(砾)石、土等材料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混合,经压实养生后形成的基层。

水泥与其他材料发生水化反应,使基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稳定性。

- 石灰稳定类基层(如石灰稳定土、石灰稳定碎石等)。

以石灰为结合料,石灰与土中的矿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提高土的强度和稳定性。

这种基层适用于一些低等级道路,在缺乏水泥等材料的地区应用较多。

- 石灰粉煤灰稳定类基层(如石灰粉煤灰稳定碎石,简称二灰碎石)。

它是由石灰、粉煤灰和集料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的基层材料。

粉煤灰的加入可以改善基层的性能,提高其抗裂性等,在道路工程中也被广泛应用。

- 粒料类基层- 包括级配碎(砾)石基层。

这种基层是由各种大小不同粒径的集料(如碎石、砾石等)按照一定的级配组成的。

级配良好的碎(砾)石基层具有较好的嵌挤能力和承载能力,它可以依靠集料之间的相互嵌挤和摩擦来承受车辆荷载。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是指在公路路面施工中对基层的具体施工要求和技术细节的规定。

基层是公路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承受车辆荷载并传递给下方的地基,因此基层的施工质量对公路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影响。

下面是2024年新版本的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一、材料要求:1.石料:采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机械化采石场开采的石料,石料应经过筛分、洗净等处理,满足规定的物理性能指标。

2.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硅酸盐水泥。

3.砂:选用符合规定的合格砂,砂的颗粒分布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4.水:选用清洁无杂质的自然水源。

二、基层施工要求:1.基层平整度: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滑,不得有明显的高低凸凹。

2.基层厚度:基层的设计厚度应符合规定要求,保证基层的承载力和稳定性。

3.基层材料配合比:基层石料的配合比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根据工程要求,还可添加适量的水泥、砂等掺合料,以提高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

4.基层密实度:基层应进行足够程度的压实,以保证基层的密实度和稳定性。

压实采用振动碾压机或振动轮胎碾压机进行。

5.基层检测:基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检测,检测成果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如发现问题,应及时修正。

6.基层防水:如果需要,基层表面应进行防水处理,以保证基层的抗渗性能。

三、施工工艺流程:1.地基处理:在公路基床上进行必要的路基处理,包括削平、填方、挖方等。

2.基层铺筑:将经过筛分、洗净的石料以合适的厚度均匀铺放在路面上,然后用振动碾压机进行压实。

3.基层修整:基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必要的修整工作,以保证基层的平整度。

4.质量检验: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必要的质量检验,并做好记录。

5.防水处理:如果需要,对基层表面进行防水处理。

6.完成验收:基层施工完毕后,进行验收,并出具相应的验收报告。

四、施工注意事项:1.基层施工前应预先进行工程测量,确定基层的设计厚度和平整度要求。

2.施工过程中要定期进行质量检查,保证施工质量。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篇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3篇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第一篇: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环节是公路建设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路面的功能、安全、舒适程度和使用寿命。

为保证公路路面基层的质量,提高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运营效益,制定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是非常必要的。

本篇文章将详细介绍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基层材料选择公路路面基层的材料选择应根据所处气候、地质条件、交通荷载和设计要求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常见的基层材料包括沥青混合料、水泥混凝土等。

在选择基层材料时,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材料试验,包括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耐久性等指标。

只有确保了基层材料的质量,才能保证基层的结构稳定和技术性能的稳定。

二、基层平整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平整度是确保路面纵向和横向平顺、舒适性好的重要指标。

为保证基层平整度,必须采取严格的施工措施。

在施工前,应进行地面平整度的检测,确定施工工艺和材料的具体配合方案。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保证施工机具的平整度和材料的均匀分布,加强现场检测和监督,及时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和解决。

三、基层厚度要求公路路面基层的厚度是保证路面结构安全可靠、承载能力足够强的重要条件。

在施工前,应根据基层所处环境和交通荷载等因素进行合理计算和设计,确定基层的最小厚度。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加强对基层厚度的检测和监测,及时调整施工参数,确保基层厚度的稳定和达到规范要求。

以上是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公路建设是一项极其复杂和高难度的工程,基层施工技术规范只是整个公路建设的一个环节。

在实际建设中,还需要密切协调各环节的施工和管理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和标准进行施工和检测,确保公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路面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工程概述第一节路面基层的分类及特点基层是直接位于面层下的结构层次,而垫层则位于基层与路基之间。

基(垫)层都是路面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基层类型有沥青混合料(沥青贯入碎石、热拌沥青碎石、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等)及沥青稳定土,各种集料基层及采用无机结合料稳定集料或稳定土类。

后者指的是用石灰或水泥稳定集料或土类,以及用各种含有水硬性结合料的工业废渣基层,当环境适宜时,强度与刚度会随着时间的增长而不断增大,其最终抗弯拉强度和弹性模量,比一般的基层要大,但还是远较刚性路面为低,称为半刚性基层。

而用沥青稳定各种集料的基层及不加任何结合料的各种粒料基层则统称为柔性基层。

碎石类基层属柔性基层,按强度构成可分为嵌锁型与级配型。

嵌锁型基层,强度主要依靠碎石颗粒间的嵌锁和摩阻作用所形成的内摩阻力,而颗粒之间的粘结力是次要的,这种结构层的抗剪强度主要取决于剪切面上的法向应力和材料的内摩阻角。

嵌锁型包括泥结碎石,泥灰结碎石、填隙碎石等。

级配型粒料基层的强度和稳定性,取决于内摩阻力和粘结力的大小。

它的强度与稳定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集料的类型(碎石、砾石或碎砾石)集料的最大粒径和级配以及混合料中! " #$$以下细料的含量及塑性,指数,同时,还与密实度有很大关系。

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基层属半刚性基层,系指以石灰、水泥掺入土(集料)中或与工业废渣等共同或分别掺入土(集料)通过加水拌和,中,碾压成型的基层。

常用的有石灰土、水泥土、石灰粉煤灰土、石灰水淬渣土,以及以此类材料分别或共同掺入砾(碎)石、工业废渣中,成为各种无机结合类材料。

尽管半刚性基层品种繁多,但其作用机理是石灰与水泥中的活性物质与细粒土发生化学反应或此类活性物质对工业废渣中的材料起—&&%—第二篇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新技术、新工艺与验收规范激化作用而胶结、凝固,成为高强度的整体材料,以抵抗外力的作用。

而结合料的剂量、性质、集料的级配等都会影响此类基层材料的强度。

公路路面基层改造技术细则(2023新)

公路路面基层改造技术细则(2023新)

公路路面基层改造技术细则(2023新)介绍该技术细则旨在规范公路路面基层改造工程的施工技术,提高道路的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性。

本细则适用于国道、省道和县道等公路基层改造工程。

基层处理- 基层表面必须洁净、无松散物和裂缝等缺陷。

- 基层厚度低于规定值应进行补强,高于规定值应进行打切处理。

- 修平后的基层表面平整度应符合要求,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

基层强化- 基层强化材料应符合相关标准。

- 施工前应对基层表面进行打磨,确保基层平整度满足要求。

- 基层强化施工应掌握湿度、温度等施工环境因素。

- 基层强化层数依据不同公路等级和车流量确定,一般不得小于2层。

- 每层强化材料厚度应满足要求,平整度偏差不得大于规定值。

细碎石复合- 路段和路面级别不同,细碎石复合的强度、厚度也不同。

- 细碎石复合施工时应密实排摊、平整铺设,确保厚度和平整度符合要求。

- 细碎石生产应使用合格的机械设备,掌握湿度和温度等制粒环境因素。

- 施工现场应及时清理碎石及杂物,保持工作场地整洁。

后期养护- 基层强化和细碎石复合施工完成后,应尽快进行碾压,确保道路平整。

- 道路启用后,要做好日常巡查工作,及时清理道路边沟、水沟等积水处。

- 秋冬时节要做好除雪铲冰等常规养护工作,保证道路畅通。

- 道路使用1年后,应进行定期检查和养护,以保证使用寿命和通行安全性。

本细则为修订版本,将会收到不断的监测和评估。

即使是最高效的决策,也必须考虑时间和趋势等变量,以保持所提供的所有建议和方案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F02 JTJ 034-2000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1总则1.0.1为适应我国公路建设需要,建成质量符合要求的公路路面基层,避免因基层质量不好而产生的面层过早破坏现象,特制定本规范。

1.0.2本规范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各级公路的刚性(水泥混凝土)路面、半刚性(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或柔性(柔性基层沥青或中级)路面的基层和底基层施工。

1.0.3本规范规定了水泥稳定土、石灰稳定土、石灰工业废渣稳定土、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和填隙碎石的施工和质量管理要求。

1.0.4用沥青碎石混合料和沥青贯入式碎石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沥青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

1.0.5用贫混凝土、碾压式混凝土做基层时,其技术要求、施工方法和质量管理应符合国家标准《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7)和本规范。

1.0.6凡有可能改建提高等级的中级路面,都应采用本规范中的基层结构作为主要承重层,其上可用砂砾土、石屑土、砂土等材料做磨耗层。

1.0.7垫层的技术要求、施工举措和质量办理应吻合本标准对同类材料的底基层的划定。

1.0.8本规范采用重型击实试验方法的最大干密度作为标准干密度。

1.0.9本标准涉及的试验举措应吻合交通部现行有关试验规程的划定。

2术语2.0.1基层base直接位于沥青面层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主要承重层或直接位于水泥混凝土面板下、用高质量材料铺筑的一层称做基层。

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2底基层sub base在沥青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次要承重层或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基层下、用质量较次材料铺筑的辅助层称做底基层。

底基层可以是一层或两层以上,可以是一种或两种材料。

2.0.3细粒土fine grained soil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9.5mm,且其中小于2.36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90%(如塑性指数不同的各种粘性土、粉性土、砂生土、砂和石屑等)。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公路是人们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之一,而公路路面是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良好的公路路面需要经过结构层的合理划分,不同结构层的材料和厚度也有所不同。

本文将从底层到表层依次介绍公路路面结构层。

1. 基层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层中最底层的一层,也是公路路面的承载层。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分散车辆荷载,保证公路路面的稳定性和均匀性。

基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碎石、碎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基层的厚度通常在20厘米以上。

2. 底基层底基层是基层的上一层,主要作用是进一步分散车辆荷载,保证公路路面的平整性和稳定性。

底基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碎石、碎石混凝土、水泥混凝土等。

底基层的厚度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

3. 硬路肩硬路肩是公路路面结构层中的一层,通常设置在路面的两侧。

硬路肩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公路路面的承载面积,同时也可以作为紧急停车带。

硬路肩的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等。

硬路肩的厚度通常在15-20厘米之间。

4. 路面层路面层是公路路面结构层中的表层,也是公路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

路面层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等作用。

路面层的材料通常采用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沥青砂浆等。

路面层的厚度通常在5-10厘米之间。

5. 非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是公路路面结构层中的一层,通常设置在公路路面的一侧或两侧。

非机动车道的主要作用是为非机动车提供通行条件,增加公路路面的通行能力。

非机动车道的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自行车道标线等。

非机动车道的厚度通常在5-10厘米之间。

6. 路缘石路缘石是公路路面结构层中的一层,通常设置在路面的两侧。

路缘石的主要作用是分隔公路路面和路边,同时也可以作为车辆的引导线和防止车辆偏离道路。

路缘石的材料通常采用水泥混凝土、天然石材等。

路缘石的高度和宽度通常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设计。

在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中,每一层都有着不同的材料和厚度,这些都会影响到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平整度和舒适性等方面。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方案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方案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方案一、项目背景公路路面是公路交通工程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行车安全和交通畅通。

而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是整个路面工程中的重要环节,基层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的舒适性。

因此,基层施工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证路面质量、提高道路使用性能和降低维护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笔者拟就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方案进行几点探讨。

二、基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施工前的环境检查施工前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环境检查,包括现场地形、地势、土壤情况、水文地质条件等方面的检查,以及对施工周边的环境要素包括住宅区、水库、湿地等的调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环境保护的合法性。

2.施工前的材料准备基层施工需要的主要材料有石子、碎石、水泥、砂浆等,施工前需要对这些材料进行采购,保证其质量和数量的合理性,以及对其进行检验,以确保其满足施工的需要。

3.施工前的设备准备基层施工需要的主要设备有铺石机、压路机、混凝土搅拌车等,施工前需要对这些设备进行检修和调试,保证其正常运行,以及对其进行备用设备的储备,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三、基层施工的具体工序1.基层处理基层处理是指对路基或者原有路面进行整形、加固或者拓宽的工序,以适应新的路面要求。

这一工序主要包括路基土方开挖、填筑、夯实等工序,依据路面要求和现场环境的具体情况进行施工。

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基层处理必须在干燥、清洁、无油污、无杂物的路面上进行,否则将大大降低路面的使用寿命。

2.铺石作业铺石是指将碎石或者砂石等材料按照一定规格在基层上进行铺设,以作为路面基层支撑和承载。

在铺石作业中,需要保证碎石的质量,确保其厚度均匀、密实、结实,以及在作业过程中要确保其扫平,防止因为松散或高差等问题对路面基层的支撑不均匀和承载能力的影响。

3.碾压和夯实碾压和夯实是指在铺石作业完成后,对其进行压实和夯实,以增加其密实度、承载力和稳定性。

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选用合适的压路机和夯实机进行操作,根据基层的特性和路面的要求进行合理的碾压和夯实工作,确保其实效和均匀。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3篇)

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3篇)

第1篇一、施工准备1. 施工图纸及资料:根据设计图纸和相关规范要求,准备好施工图纸、技术资料、质量标准等。

2. 材料准备:确保原材料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如水泥、砂、石、矿粉等。

3. 施工机械:配备足够的施工机械设备,如水泥搅拌机、摊铺机、压路机等。

4. 人员组织:成立基层施工项目组,明确各岗位人员职责,进行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

二、施工工艺1. 混合料制备:根据设计配合比,准确计量水泥、砂、石、矿粉等原材料,搅拌均匀。

2. 摊铺:使用摊铺机将混合料均匀摊铺在基层施工层上,厚度符合设计要求。

3. 压实:采用振动压路机进行压实,确保基层施工层密实度达到设计要求。

4. 接缝处理:在接缝处采用搭接或嵌缝处理,确保基层施工层整体性。

5. 质量检测:对基层施工层进行质量检测,包括压实度、平整度、厚度等指标。

三、施工质量控制1. 原材料质量控制:确保原材料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

2. 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 质量检测:对基层施工层进行定期检测,确保质量达到设计要求。

4. 质量整改:对不合格的基层施工层进行整改,确保施工质量。

四、施工安全1. 安全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安全意识。

2. 安全防护:施工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志,配备安全防护设施。

3. 施工现场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确保施工安全。

4. 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预案,确保在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应对。

总之,公路路面工程基层施工是公路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和规范标准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安全、环保。

在施工过程中,要加强质量控制,提高施工技术水平,为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第2篇一、基层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 施工图纸和规范:熟悉并掌握施工图纸和规范,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各项指标符合要求。

2. 材料准备:根据设计要求,提前准备好水泥、碎石、砂等原材料,确保质量合格。

3. 施工设备:检查和调试施工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细则一、综述公路路面基层施工的主要内容是选择合适的材料搭建路面底层结构,将更高的前期质量保障措施和后期维护措施也一并纳入施工计划中,形成完整的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孵化出更多高质量的管理方式以及施工项目,以此达到确保公路路面质量,提高道路安全性的目的。

二、设计要求1.路基层厚度需根据工程档案配合地形特点和工程需求而设计,应符合施工单位批准的标准,以保证公路的安全可靠。

2.基层材料应符合规定的做制要求,抗压强度不小于省级抗压强度要求值的5.5 倍,同时要满足砂混料的其它各项指标要求。

3.基层砂混料的施工层厚不宜超过单次施工量规定的定值;要做到施工层厚均匀,正确海拔累计量,层面平整,质量满足施工质量要求。

4.设计时应考虑路面施工侧排水措施,如排水沟,除水沟,圆沟等,要求排水渠口距路面边界不小于500mm。

5.对砂混料上部抗冻层,应满足不透潮,抗冻性能好等要求,以及防止冰凝胶在路面层的形成,在砂混料的上部抗冻层的表面应设置细沙,以减少噪音影响。

6.设计时应考虑与路面砂混料相邻的地基等加固物料,墙体,桥梁,安全隔离墙等路面和施工单位之间紧密联系,确保同时建设后不出现路面变形、脱落、局部破损等情况。

三、施工技术1.路基的清理:在施工前首先应对标志混凝土底面,下一次活动时进行铲除,利用铲,清洗水进行清理。

2.基层的贯入:基层的贯入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测时,要求钢棒探头插入混凝土底面,做到深度入脚,平面则以整个路面平整层作为检测标准,要求偏差不大于1cm。

3.砂混料的施工技术:砂混料施工时要求施工量恰当,混合料应根据比例配制,细沙搅拌机中搅拌时应有充分用量,和尽力保持搅拌时间,压实应以铲振仪法检验方位,检测噪音值应不大于75dB(A)。

4.砂混料的放置:正确海拔累积量,平整度应满足设计要求,尤其是要严格控制偏差量——横断面曲线中贯穿参考线的的高程值在一定范围内。

四、后期维护1.对于已建设的公路路面,应加强年度维修保养,根据路面状况,做好补漏处理,避免受气象环境影响造成层不结棘,裂缝等异常现象。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公路路面结构层是指公路铺设的各种不同材料组成的层级结构,其设计和施工直接影响着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

通常情况下,公路路面结构分为基层、底基层、底面层、面层四个部分。

下面将对这四个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底层,一般由水泥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构成。

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承受车辆荷载,分散荷载传递到下层,同时提供稳定的支撑。

基层的厚度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路面结构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一般来说,基层的厚度会根据公路的设计荷载和交通量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承受相应的荷载并保持稳定。

底基层位于基层之上,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基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均匀的支撑和排水功能,防止路基发生变形和沉降。

底基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和交通荷载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要求。

底面层是路面结构的中间层,通常由碎石或碎石沥青混凝土构成。

底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弹性支撑和防水功能,增加路面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

底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设计要求和交通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性能要求。

面层是公路路面结构的最上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构成。

面层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舒适的行车表面和良好的防滑性能,同时保护底层结构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

面层的厚度和材料选择需根据公路的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来确定,以确保其能够满足路面结构的功能要求。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包括基层、底基层、底面层和面层四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要求。

合理设计和施工公路路面结构层,能够保障公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提高公路的运行效率和舒适性。

因此,在公路建设和维护过程中,对公路路面结构层的选择和施工应该引起足够重视,以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公路路面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

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按材料力学行为可划分为半刚性类、柔性类和刚性类,按材料组成可划分为有结合料稳定类和无粘结粒料类。

高等级公路路面基层、底基层目前采用较广泛的是无机结合料稳定类,即半刚性基层、底基层材料,世界其他国家及我国部分公路应用了柔性基层。

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包含水泥稳定类、石灰工业废渣类(石灰粉煤灰、石灰钢渣等)、石灰稳定类及综合稳定类(水泥粉煤灰、水泥石灰稳定类等)。

柔性基层、底基层的种类可分为有机结合料稳定类(沥青碎石、沥青贯人等)和无粘结粒料类(级配碎石、级配砾石、填隙碎石、级配砾碎石类等)。

刚性基层类包括贫混凝土基层、水泥混凝土基层以及连续配筋水泥混凝土基层。

半刚性材料、无粘结粒料类材料根据性能要求和设计标准,可运用于各级公路基层和底基层,而刚性基层一般适用于重交通(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1000—20 00万次/车道)、特重(BZZ-100kN累计标准轴次大于2 000万次/车道)或有特殊使用要求的路面基层。

本章主要就半刚性和无粘结粒料类基层、底基层材料的技术要求、混合料组成设计方法以及材料试验检测方法做一较系统的论述。

沥青类有机结合料基层试验检测方法请参考本书第八章有关内容。

第二节基层、底基层材料技术要求一、半刚性类基层、底基层组成材料的技术要求水泥稳定类、石灰粉煤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但是稳定细粒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基层.石灰稳定类材料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也可用作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但石灰稳定细粒土及粒料含量少于50%的碎(砾)石灰土不能用作高级路面的层。

按照土中单个颗粒(指碎石、砾石和砂颗粒)的粒径大小和组成,将土分为下列三种,即细粒土、中粒土和粗粒土。

(1)细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lOmm,且其中小于2mm的颗粒含量小少于90%。

(2)中粒土:颗料的最大粒径小于30mm,且其中小于2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3)粗粒土:颗粒的最大粒径小于50mm,且其中小于40mm的颗粒含量不少于85%。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流程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流程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流程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聊聊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流程,这可真是个超级重要的事儿啊!
首先呢,得准备好材料,这就好比要做饭得先有食材一样。

比如说,各种骨料、结合料啥的,都得精挑细选,不然咋能造出好路呢!你看那些破破烂烂的路,不就是材料没选好嘛!
然后就到了摊铺环节啦,哇,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就像画画一样,要把材料均匀地铺在地上,要平平整整的。

咱师傅们开着摊铺机就上场啦,“突突突”地就把活儿干起来了。

这时候可千万不能马虎啊,你想想,要是铺得乱七八糟,那路还能走嘛!
接着就是压实啦!这就像给路面做按摩一样,要把它压得实实的。

大型压路机会来来回回地跑,“轰隆隆”地响。

要是没压好,那路以后就容易出问题,那可不行呀!
还有养护呢!这就像照顾小孩子一样,得精心呵护。

得给它洒洒水啊,让它好好休息,不然它怎么能茁壮成长呢,对吧!
哎呀,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流程可不简单呀!从准备材料到最后的养护,每一步都得认认真真,一点都不能马虎!咱走在路上舒舒服服的,可多亏了这些辛苦施工的人们啊!这不就跟咱盖房子一样嘛,基础打得好,房子才牢固,路也是一样的道理呀!所以说呀,大家以后走在路上,得好好珍惜,这可都是大家的心血呢!咱得爱护这些路,让它们能一直好好的为我们服务呀!。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
公路路面结构层是指公路路面上不同材料组成的不同层级,每一层都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在公路建设中,路面结构层的划分非常重要,可以保证公路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一般而言,公路路面结构层可以分为基层、稳定层和面层三个部分。

基层是公路路面结构中最底部的一层,主要作用是分散和传递荷载,保证路基的稳定性。

基层通常由坚实的原土或碎石料组成,其厚度一般在20厘米以上。

基层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整个公路路面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基层的材料和厚度,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稳定层是位于基层之上的一层,其主要作用是承担车辆荷载、抵抗变形和裂缝的发生。

稳定层通常由砾石、碎石、沥青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其厚度一般在10-20厘米左右。

稳定层的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的平整度和舒适性,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稳定层的材料种类和配合比,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面层是公路路面结构中最上部的一层,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提高路面的耐久性和舒适性。

面层通常由沥青混凝土或水泥混凝土等材料组成,其厚度一般在5-10厘米左右。

面层的质量和平整度直接影响着公路路面的外观和使用寿命,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面层的材料配合比和施工工艺,确保其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平整度。

在公路建设中,公路路面结构层的划分和施工至关重要,可以保证公路路面的安全性、舒适性和耐久性。

各个结构层之间的协调配合,可以使公路路面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和稳定性,为行车提供良好的条件。

因此,在公路建设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合理划分和施工公路路面结构层,确保公路的质量和安全。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设计方案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设计方案

公路工程路面基层设计方案一、前言公路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连接城乡、促进交通、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交通干线。

而路面基层作为公路工程中的关键部分,直接关系到公路的使用寿命,行车的舒适性,安全性和经济性。

因此,合理的路面基层设计对于确保公路的使用性能,降低维护成本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路面基层设计原则(一)承载性原则路面基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要满足所承受的交通荷载。

其中主要包括车辆荷载、气候荷载和地基变异荷载。

(二)稳定性原则路面基层设计在满足承载性的基础上,还要具备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承受交通荷载、天气变化对路面的影响,并且具有较好的变形能力和承受压力的能力。

(三)抗裂性原则路面基层设计需要具备一定的抗裂性能,能够服用裂缝扩展和减少路面的维护次数。

(四)保蓄原则路面基层设计的成本要经济合理,能够保证设计寿命内的维护成本,降低道路的总体成本。

三、路面基层结构设计(一)基层材料选择1. 碎石碎石是常用的路面基层材料之一,一般采用碎石的级配,确保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2. 粗骨料粗骨料使用广泛,例如:石灰石、花岗岩等,具备较好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 粉骨料粉骨料被用来填充骨料间隙,提高骨料的复合性和力学性能。

(二)基层结构厚度设计在符合承载力原则的基础上,采用合理的基层结构厚度,保证路面基层的整体稳定性。

(三)基层砾石厚度基层砾石作为基础层的一部分,需要满足一定的承载性能和稳定性,要根据地质条件和交通荷载要求,确定合理厚度。

(四)基层材料厚度基层材料是路面基层的关键组成部分,要选用合适的级配,按照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厚度。

四、路面基层施工工艺(一)基层材料的铺设基层材料的铺设应保证均匀、平整、密实,确保基层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二)基层材料的压实对基层材料进行压实处理,确保基层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

(三)基层的检测对完成的基层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基层符合设计要求,达到使用标准。

五、结论本设计方案遵循路面基层的设计原则,合理选择材料,确定结构厚度,制定施工工艺。

路面基层施工方案(3篇)

路面基层施工方案(3篇)

第1篇一、前言路面基层是公路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质量直接影响到路面的使用寿命和行车舒适性。

为确保路面基层施工质量,提高施工效率,本方案针对路面基层施工进行了详细规划。

二、施工准备1. 工程概况(1)工程名称:某公路路面基层施工工程(2)工程地点:某市某县(3)工程规模:全长XX公里,路面基层宽度XX米2. 施工组织(1)施工队伍:由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施工队伍组成,包括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施工员、质检员、安全员等。

(2)施工设备:摊铺机、压路机、装载机、挖掘机、平地机、拌合站等。

3. 材料准备(1)水泥: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水泥。

(2)碎石: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碎石,粒径应在20-40mm之间。

(3)砂: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砂,细度模数应在2.0-3.0之间。

(4)水: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自来水。

4. 施工技术准备(1)熟悉图纸,了解设计要求。

(2)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明确施工流程。

(3)制定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编制施工安全措施。

三、施工工艺1. 施工流程(1)施工准备:材料准备、设备调试、人员培训等。

(2)施工测量:测量放样,确定路面基层边界。

(3)土方开挖:按照设计要求开挖路基,清除杂物。

(4)基层施工: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

(5)养生:基层养生。

(6)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质量检验。

(7)施工收尾:清理施工现场,完成各项验收工作。

2. 施工方法(1)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确保路基稳定。

(2)基层施工:①拌合:采用水泥稳定碎石拌合站进行拌合,确保拌合均匀。

②摊铺:采用摊铺机进行摊铺,摊铺厚度应满足设计要求。

③碾压:采用压路机进行碾压,确保基层密实。

④养生:采用喷水或覆盖土工布进行养生,确保基层强度。

3. 施工质量控制(1)材料质量控制:对水泥、碎石、砂等材料进行严格检验,确保符合国家标准。

(2)施工过程控制:严格按照施工工艺进行施工,确保施工质量。

(3)质量检验:对施工过程进行定期检验,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是有界限的.
水泥稳定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弯拉模量
土类
级配良好的 砾石-砂-粘 土,砂或砾 石
粉质砂, 粉质-砂质 粉土,粉质 砂质粘土 粘土,级 粘土,级配
配差的砂 很差的砂
重粘 土
7d无侧限抗压强度 (MPa)
弯拉模量(×103MPa)
>2.8~10.5 1.7~ 3.5
7~21
7
0.7~1.7 0.35~1.05 ≤0.7
式中:m1——活动偏心块的重量(kg); h1——活动偏心块的厚度(m); r1——活动偏心块的半径(m); R——偏心距(mm);
m2——固定偏心块的重量(kg); h2——固定偏心块的厚度(m); r2——固定偏心块的半径(m); ρ——钢的密度;
f——振动频率(Hz)
w——角速度(r/min);
抗裂性不足 导致面层 反射裂缝
冲刷能力 不足导致面层 唧浆、松散
强度不足 导致面层 疲劳破坏
强度问题
• 半刚性基层的可设计强度值域很宽:0.5~12MPa • 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不仅靠结合料的剂量,更应要靠良好
的集料级配. •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做到高强又不开裂. • 高强度半刚性材料应该是结构设计的要求的结果,而且应该
二、仪器设备 三、试料准备 四、试件制作步骤 五、注意事项及相关说明
半刚性基层材料收缩系数 测定方法
• 机测法和利用振弦传感器法 • 应变片电测法及测试系统的组成 •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 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系数测定方法研究 • 半刚性基层材料温缩系数测定方法 • 半刚性基层材料干缩系数测定方法
3.5~7
<3.5
1.4
水泥剂量(干土重%) ≤5
7
9
10
≥13
收缩开裂问题
• 温度或干燥收缩是材料的“天性”。 • 及时的保湿养生可以避免干燥收缩裂缝。 • 控制细料含量可以显著减小温度收缩开裂可能。
水泥石和集料的收缩系数
成分
水泥石
集料
花岗岩
玄武岩
石灰石
白云石
砂岩
收缩系数(×10-6) 10~20 7~9 6~8 6 7~10 11~12
材料进行振动压实试验,以确定这些材料的含水量—干密度关系 曲线,确定其最佳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试验集料的最大粒径应 控制在31.5mm以内,最大不得超过37.5mm。 二、仪器设备 三、试料准备 四、试验步骤 五、计算及制图
振动法成型试件试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采用振动压实方法成型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的各 种试件,其中包括用于测试无侧限抗压强度、间接抗拉强度和抗压回 弹模量的圆柱体试件和用于温缩系数、干缩系数、抗折强度以及抗折 回弹模量测试的梁式试件。
室内振动压实成型设备示意图
室内振动压实机
振动参数之间关系
m1 r12 h1 m2 r2 2 h2
w 2f 2
f 2 m2 Rw 2 f1 m1 Rw 2
F 2 f12 f 2 2 2 f1 f 2 cos(1800 )
A F / me w2 a Aw 2 / g
公路路面基层
一、立项背景
大背景:公路建设快速发展。 减少路面早期损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面层
供车辆安全、平稳行驶 主要起承重作用
路基
基层是公路路面的主要承重层, 基层的使用寿命决定着整个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基层
立项背景
半刚性 基层
拌合、摊铺 压实、养生
其他类型 基层, 15%
半刚性基 层, 85%
应力比
半刚性基层材料 沥青混合料
lgNf
路面基层一般要求
• 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 • 在冰冻地区应具有一定的抗冻性; • 应具有较小的收缩(温缩及干缩)变形; • 较强的抗冲刷能力。
材料组成设计目标
• 材料组成设计目标——多指标: 适宜强度 较小收缩 较小冲刷
振动压实
• 振动压路机原理及现有室内振动 压实成型设备状况
• 室内振动压实成型设备的研制 • 室内振动压实设备振动压实规律
研究 • 振动法确定压实标准试验方法 • 振动法成型试件试验方法
振动压路机结构
振动压路机结构示意图
室内振动压实机结构
1—手动葫芦 2—机架 3—导向柱 4—上车系统 5—偏心块 6—减振块 7—下车系统 8—压头 9—钢模套环 10—钢模 11—钢模底盘 12—传动轴 13—电动机 14—变频器
• 施工质量问题?
• 路面结构设计方法问题? 路面结构类型(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 设计理论体系(指标与方法)
半刚性基层的“问题”
• 强度高且容易开裂 • 半刚性基层容易发生水损坏 • 半刚性基层的耐久性需要考证
半刚性基层何去何从?
立项背景
半刚性基层在具有显著技术、经济优势的同时,存在下列突出问题。
100
16 90
13.2
80 9.5
70
60
4.75
50
40
30
筛孔尺寸(mm)
原始级配
振动法级配
20 击实法级配
振动压实的优点:级配的保持、变异性的减小,与现场压实状态的一致性
振动法、静压法集料破碎情况对比
静压法
振动法
振动法确定压实标准试验方法
一、目的和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在室内对水泥、石灰、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土基层
F——振动器的激振力(N);
α——偏心块的夹角(°);
A——名义振幅(mm);
a——振动加速度(g);
me——下车系统的重量(下车重量+压头重量+下车配重)。
振动法、静压法含水量变化情况对比
反映了振动压实功与静力压实功的一致性。
振动法、静压法集料破碎情况对比
通过百分率(%)
2.36
19 31.5
水泥
砂石材料
或+ 或
石灰
工业废渣
其他类型 基层, 5%
半刚性基 层, 95%
半刚性基层
其他类型基层
半刚性基层
其他类型基层
图1 各级公路基层类型
图2 高速公路基层类型
半刚公路基层)以上。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成因的“内忧外患”
• 超载问题?
冲刷问题
• 半刚性基层表面的非紧密联结的细料在动水压力 泵吸作用下的脱离是形成冲刷的主要原因。
• 不产生或减小冲刷途径: 减少细料含量 增加结合强度 消减动水压力
疲劳问题
• 半刚性基层材料是一应力敏感性材料: 疲劳曲线较为平缓 超载对半刚性基层的寿命影响要更大于沥青面层
• 同样应力比条件下,半刚性基层比普通沥青面层具有更 长的疲劳寿命。 半刚性基层的长寿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