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除草剂作用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除草剂知识大全
敌稗 1、几乎所有品种都 是防除一年生禾本科 杂草的特效除草剂, 对阔叶杂草的防除效 果差,活性如下:乙 草胺>异丙甲草胺=异 丙草胺>丁草胺>甲草 胺>毒草胺. 2、大多数品种都是 土壤处理剂,主要在 作物播后芽前施药。 单子叶植物的主要吸 收部位是幼芽(胚芽 鞘),而双子叶植物 则主要通过幼根(下 胚轴)、其实是幼芽 吸收。 3、多数品种的作用 机理是抑制种子发芽 和幼芽生长,使幼芽 严重矮化而最终死亡 。敌稗是抑制植物的 光合作用。 4、土壤处理剂中位 差选择起着较大的作 用。 5、用于土壤处理剂 中,持效期一般比较 短。一般1-3个月,在 植物提内容易降解。
主要是土壤处理剂,有一定的触杀作用。
80%WP 20%EC
当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2%时,须适当增加药量,在土壤有机 质含量大于4.5%时,不宜施用。 一般对刚萌发的杂草杀灭效果好,茎叶处理时易产生药害。
除草剂分类知识一览表
分类 作用机理和特点 持效期或半 农药名称 衰期 主要 剂型 防除对象 使用作物 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苗后选择性除草剂,在受药后1-3周内死亡。对禾本科杂草效 果差,对田旋花无效。在昼夜气温为20度/10度-30度/20度条 件下对大豆安全。当温度到35/25度时,大豆的安全性下降。 用于麦类、玉米、大豆、花生。 该药剂在土 噻磺隆 壤中能迅速 75%WP (阔叶散 被土壤微生 75%DF 、宝收) 物分解(3060天) 一年生和多年生阔叶杂草如 反枝苋、马齿苋、藜、繁缕 冬小麦、玉米、大 、猪殃殃、婆婆纳、播娘蒿 豆 、荠菜 主要用于防除各种一年生阔 叶杂草,对播娘蒿、荠菜、 碎米荠菜、麦家公、藜、反 枝苋等效果较好,对地肤、 繁缕、蓼、猪殃殃等也有一 冬小麦、春小麦、 定的防除效果,对田蓟、卷 大麦、元麦、燕麦 茎蓼、田旋花、泽漆等效果 不显著,对野燕麦、看麦娘 、雀麦、节节麦等禾本科杂 草无效。 用于防除禾谷作物田的阔叶 杂草及禾本科杂草,如藜、 蓼、苋、猪殃殃、苘麻、田 小麦、大麦、燕麦 旋花、田蓟、荞麦蔓、母 菊,以及狗尾草、黑麦草、 早熟禾、小根蒜等。 可以有效防治多种阔叶杂草 和部分一年生禾本科杂草 一年生阔叶杂草和某些禾本 科杂草 可以防除一年生和多年生阔 叶杂草、莎草科杂草。如鸭 舌草、眼子菜、节节菜、陌 上菜、牛毛毡、异性莎草、 水莎草、萤蔺、扁秆藨草、 播娘蒿、荠菜、猪殃殃等。 对矮慈姑、稗草起抑制作 用,对禾本科杂草防效差。 小麦,非耕地,苹 果园,针叶苗圃 小麦、大麦和杂交 麦
河南农大植保·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1复习题
河南农大植保·制药工程专业农药学1复习题第一章农药学的基本概念一、名词解释1. 农药2. 毒力与药效3. 剂量4. 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5. LD 50与LC 506. ED 50与EC 507. 农药毒性与毒力8.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9.安全性指数1.农药:指用于预防、消灭或者控制为害农业、林业的病、虫、草和其它有害生物以及有目的地调节、控制、影响植物和有害生物代谢、生长、发育、繁殖过程的化学合成或者来源于生物、其它天然产物及应用生物技术生产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
2. 毒力与药效毒力:指药剂本身对不同生物发生直接作用的性质和程度。
一药效:是药剂本身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对不同生物产生的效应的性质和程度。
3. 剂量:是生物个体或生物单位体重所接受的有效成分的量。
4. 死亡率与校正死亡率(写出公式)死亡率:是反映杀虫剂药效的一个最基本的指标,是指药剂处理后,在一个种群中被杀死个体的数量占群体(供试总虫数)的百分数。
在不用药剂处理的对照组中,往往出现自然死亡的个体,因此需要校正。
一般采用Abbort 校正公式进行校正。
校正死亡率(%)=5.LD 50与LC 50致死中量(LD 50)(medium lethal dosage):杀死供试昆虫群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剂量。
致死中浓度(LC 50)(medium lathal concentration):杀死供试昆虫群体内50%的个体所需要的药剂浓度。
6. ED 50与EC 50有效中量(EC 50):有效中浓度(EC 50):7. 农药毒性与毒力农药毒性:习惯上将农药对高等动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性。
毒力:一般指农药对有害生物的毒害作用称为毒力。
100(%)?=供试总虫数死虫数死亡率100-对照组生存率处理组生存率对照组生存率8. 急性毒性与慢性毒性急性毒性:一些毒性较大的农药如经误食或皮肤接触及呼吸道进入人体内,在短期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如头昏、恶心、呕吐、抽搐、痉挛、呼吸困难、大小便失禁等。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2003-03-15 16:08:00 来源:除草剂被植物根、芽吸收后,作用于特定位点,干扰植物的生理、生化代谢反应,导致植物生长受抑制或死亡。
除草剂对植物的影响分初生作用和次生作用。
初生作用是指除草剂对植物生理生化反应的最早影响,即在除草剂处理初期对靶标酶或蛋白质的直接作用。
由于初生作用而导致的连锁反应,进一步影响到植物的其它生理生化代谢,被称着次生作用。
(一)抑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中,通过电子传递链将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藏在ATP;在暗反应中,利用光反应获得的能量,通过Calvin-Benson途径(C3植物)或Hatch-Slack-KortschaK途径(C4植物)将CO2还原成碳水化合物。
除草剂主要通过以下途径来抑制光合作用: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抑制光合磷酸化、抑制色素的合成和抑制水光解。
1.抑制光合电子传递链约有30%的除草剂是光合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三氮苯类、取代脲类、尿嘧啶类、双氨基甲酸酯类、酰胺类、二苯醚类、二硝基苯胺类。
作用位点在光合系统II和光合系统I之间,即QA和PQ之间的电子传递体B蛋白,除草剂与该蛋白结合后,改变它的结构,抑制电子从QA 传递到PQ,使得光合系统处于过度的激发态,能量溢出到氧或其它邻近的分子,发生光氧化作用,最终导致毒害。
2.分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电子联吡啶类除草剂百草枯和敌草快等是光合电子传递链分流剂。
它们作用于光合系统I,截获电子传递链中的电子,而被还原,阻止铁氧化还原蛋白的还原即其后的反应。
这类除草剂杀死植物并不是直接由于截获光合系统I的电子造成的,而是由于还原态的百草枯和敌草快自动氧化过程中产生过氧根阴离子导致生物膜中未饱和脂肪酸产生过氧化作用,破坏生物膜的半透性,造成细胞的死亡。
3.抑制光合磷酸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商品化的除草剂的初生作用是直接抑制光合磷酸化的。
但有些电子传递抑制剂如二苯醚类、联吡啶类和敌稗等,在高浓度下也能抑制光合磷酸化,使得ATP合成停止。
2 除草剂基础知识及化学除草技术【2024版】
磺酰脲类 苄嘧磺隆 醚磺隆 胺苯磺隆 乙氧磺隆 啶嘧磺隆 氟吡嘧磺隆 唑吡嘧磺隆 甲磺隆 烟嘧磺隆 吡嘧磺隆 噻吩磺隆
酰胺类 甲草胺 乙草胺 丙草胺 丁草胺 异丙甲草胺 异丙草胺 去草胺 苯噻酰草胺 二甲草胺 二甲吩草胺 吡唑草胺
某种除草剂的生物学特性
作用机理 症状变化 吸收和传导 选择性 除草谱 作物的安全性 影响药效的因子 展着剂 喷药后的田水管理 兑水量 喷药叶的水层 温度 雨水 混用性
草甘膦对目标作物的作用机理
组织死亡
抑制莽草素 合成酶
从茎叶深入 植物体内
蛋白质合成 受阻
目标作物中毒症状变化
喷施农达
出现中毒症状
(2) 抑制呼吸作用
解偶联剂: 五氯酚钠、溴苯腈、敌稗、氯苯胺灵等
(3) 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3.1 抑制色素的合成 A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造成脂质过氧化 叶绿素合成途径见P174图5-12
原卟啉原氧化酶Ⅸ抑制剂: 对硝基二苯醚、恶草灵等能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Ⅸ活性,造成原卟啉原Ⅸ在叶绿体内积累,后向细胞质渗漏,在氧化酶的作用下,氧化为原卟啉Ⅸ,原卟啉Ⅸ为光敏化合物,光照后呈激发态并将能量传递给氧,使之产生单线态氧,单线态氧可氧化细胞内的高分子化合物,最终个体死亡。
计算题--草甘膦含量计算和表示方法(附件7)
种类
浓度
以盐计
以酸计
(克/升)
(克/公斤)
(克/升)
(克/公斤 )
农达 (41%异丙胺盐AS)
480
41%
350
?%
泰草达 (500钾盐SL)
620
43%
500
?%
农达和泰草达的比重分别为1.17和1.43. 200ml农达草甘膦酸的含量相当于140ml泰草达 泰草达150ml兑2桶水均均喷雾。 或泰草达应稀释200倍施用。
除草剂化学分类
除草剂化学分类1.苯氧羧酸类(2,4-d类)杀草原理被植物的根、茎和叶吸收通过木质部或韧皮部在植物体内上下传导在分生组织积累它具有植物生长素的功能。
主要特征1)低用量时具有激素作用,能够刺激植物生长,高用量时具有选择性除草作用。
2)茎叶处理时主要应用于禾本科作物田,土壤处理主要为大粒种子的作物田进行封闭处理,但盐类化合物不能应用。
3)主要防除阔叶杂草。
4)在禾本科作物的3叶期之后和6叶期之前施用,否则药物危害严重。
5)酯类化合物活性高,但漂移严重。
应注意漂流危害问题。
6)都是导电除草剂。
7)不能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混用,会明显降低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除草剂的除草效果。
2.苯甲酸(麦草畏)的主要特征:与苯氧基羧酸相同3.芳氧(基)苯氧基丙酸类(禾草灵,精喹禾灵)杀草原理其中大部分被植物叶片吸收,并传递到群落中根和芽的分生组织中。
个别品种,如草精,不仅能被叶子吸收,还能被根吸收,并在植物中进行有限的传导。
它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作用于分生组织。
主要特征1)只能做茎叶处理,土壤处理基本无效。
2)它用于控制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但对阔叶杂草基本无效。
3)不能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与苯氧羧酸类除草剂混用其自身除草效果明显降低。
4)都是导电除草剂。
4.环己酮除草原理被植物叶片吸收,在韧皮部传导。
作用于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主要特性① 用于防治阔叶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近年来已合成新化合物,可防治禾本科作物田的禾本科杂草);② 茎叶处理。
5.酰胺类(甲草胺,乙草胺,丙草胺,敌稗杀草原理氯乙酰胺除草剂可抑制脂肪酸、脂质、蛋白质、类异戊二烯(包括赤霉素)和类黄酮的生物合成;敌稗抑制光合系统ⅱ的电子传递和花青素、rna、蛋白质的合成;主要特性主要防治禾本科杂草,对部分阔叶杂草有一定的防除作用。
2)只有敌方稗草是接触性除草剂,其他都是传导性除草剂。
23除草剂作用的种类和作用机理
抑制脂肪合成
主要是一些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如, 茵草敌(EPTC)、燕麦敌(diallate)、燕麦 畏(triallate)等。
O NCSCH 2CH3 (CH3)2CH (CH3)2CH O NCSCH 2CCl diallate (CH3)2CH (CH3)2CH O NCSCH 2CCorodifen)的 作用位点(受体)被证实位于光系统Ⅱ(PS Ⅱ )和质体醌(plastoquinone, PQ)之间。 该受体浸没于脂蛋白膜内。 除草剂分子与受体发生作用后改变了后者的电 位,使电子传递无法进行。
三氟消草醚(fluorodifen)
光合磷酸化是由ADP和Pi生成ATP的过程。如果 电子传递及由此形成的跨膜电位不存在,磷酸化 反应就不能发生。 已证实胺类除草剂中的perfluidone和二苯醚类除 草剂中的除草醚(nitrofen)和精吡氟草灵 (fluazifop-butyl)能够渗入类囊体膜,使氢离 子浓度梯度消失,光合磷酸化无法进行。
CF3
N
NH NH2
N
difunon
fluometuron
aminot riazole
类胡罗卜素合成
类胡罗卜素有双重功能:一是为光合作 用吸收光能;二是作为光保护剂,防止 激发态的三体叶绿素和由其产生的单体 氧。 用氟草敏(metflurazon)处理过的植物, 胡罗卜素前体八氢番茄红素 (phytoene)出现积累。
NO2
OH CH C2H5 CH3 NO2 dinoseb
NO2
OH
CH3
CN Cl Cl
NO2 DNOC
O S O
dichlobenil
CN
CN
2 除草剂基础知识及化学除草技术
抑制微管的形成
二硝基胺类除草剂抑制微管的形成,它与微管蛋白结合并 抑制微管蛋白的聚合作用,造成纺缍体不能形成,使细 胞有丝分裂停留职于前期或中期,产生异常的多形核。
• 苯氧羧酸类及苯甲酸类除草剂往往抑制韧皮部与 木质部发育,阻碍代谢产物及营养物质的运转与
分配,造成形态畸型。
除草剂的选择性--双嘧啶羧酸钠(双草醚)-选择性指数
解偶联剂: 五氯酚钠、溴苯腈、敌稗、氯苯胺灵等
(3) 抑制植物的生物合成
3.1 抑制色素的合成
A抑制叶绿素的生物合成,造成脂质过氧化 叶绿素合成途径见P174图5-12
• 原卟啉原氧化酶Ⅸ抑制剂: • 对硝基二苯醚、恶草灵等能抑制原卟啉原氧化酶Ⅸ活性,
造成原卟啉原Ⅸ在叶绿体内积累,后向细胞质渗漏,在氧 化酶的作用下,氧化为原卟啉Ⅸ,原卟啉Ⅸ为光敏化合物, 光照后呈激发态并将能量传递给氧,使之产生单线态氧, 单线态氧可氧化细胞内的高分子化合物,最终个体死亡。
•安全性评价
– 毒理学 – 作物里的残留性 – 环境影响
•产品特点 •应用技术 •安全使用(HSE)
这种除草剂的分类
磺酰脲类 苄嘧磺隆 醚磺隆 胺苯磺隆 乙氧磺隆 啶嘧磺隆 氟吡嘧磺隆 唑吡嘧磺隆 甲磺隆 烟嘧磺隆 吡嘧磺隆 噻吩磺隆
酰胺类 甲草胺 乙草胺 丙草胺 丁草胺 异丙甲草胺 异丙草胺 去草胺 苯噻酰草胺 二甲草胺 二甲吩草胺 吡唑草胺
影响药效的因子-温度
影响药效的因子-降雨
影响药效的因子-混用
安全性评价
–毒理学(毒理试验) –作物里的残留性(残留试验) –环境影响(环评试验)
SOLITO产品特点-SWOT分析 - 直播稻
优势
• 一次施药可以同时防除稗草、常 见阔叶草及莎草 • 兼有茎叶和封闭双重效果
除草剂的作用
除草剂的作用
除草剂经过植物的根、茎、叶或芽吸收后会干扰和破坏之屋内的某些生理生化过程,抑制生长发育,最后造成死亡。
杀死杂草的机理主要有以下几种:
1、抑制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而许多除草剂能强烈地抑制杂草的光合作用而促使杂草死亡。
2、抑制能量代谢:许多除草剂能搅乱或中断杂草呼吸过程中的氧化磷酸化过程,使得早操不能利用能量而中毒四强死亡。
3、搅乱植物的激素平衡:急速型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后,打破了原有的急速平衡,是受害株同时表现为刺激与抑制的状态,表现为扭曲畸形,形成瘤状物,填塞疏导组织而致全株死亡。
4、代谢颉颃作用:有些除草剂进入植物体内后,常与植株内其重要作用的成分或结构相似的物质发生颉颃作用,从而停止其正常生命活动。
5、失绿:有些除草剂本身不影响光合作用但对植株内叶绿素的形成有强烈的抑制作用或对已形成的叶绿体其分解作用,使杂草失绿变黄,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死亡。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除草剂(herbicide)是一种用于控制或杀死杂草的化学物质。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取决于其种类和化学成分。
不同的除草剂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对杂草产生影响。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除草剂作用机理。
非选择性除草剂是广谱杂草控制剂,可以杀死各种类型的植物,包括作物和杂草。
它的作用机理通常是通过抑制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来实现。
a. 草甘膦(Glyphosate)是一种常用的非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抑制植物中的类氨基酸磷酸化酶(EPSP酶)来起作用。
该酶在植物体内起着调节氨基酸合成的重要作用。
草甘膦的使用会导致植物无法合成足够的氨基酸,最终导致植物无法生长。
b. 百草枯(Paraquat)是另一种非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直接与植物的叶绿体中的电子传递链相互作用,引起氧化应激,造成细胞膜脂质过氧化。
这会导致植物细胞膜的损伤,导致植物死亡。
选择性除草剂是专门设计用于杀死杂草而对作物没有或只有轻微影响的化学物质。
a. 拉草酮(Lactofen)是一种广泛用于大豆田等作物的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影响植物叶绿素的合成来起作用。
拉草酮被吸收到植物细胞中,然后在光合体系II中与植物叶绿素结合,导致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受阻,最终导致植物的死亡。
b. 但草除(Fluazifop-P-butyl)是一种常用于玉米田和其他谷类作物的选择性除草剂。
它通过抑制植物草酸的合成来起作用。
草酸是一种重要的能量转移分子,参与植物细胞的代谢过程。
但草除通过干扰草酸合成的途径而导致植物死亡。
微生物除草剂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生物体来控制杂草生长的方法。
常见的微生物除草剂是利用细菌和真菌的作用来控制杂草。
a. 菌核菌(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 Poae)是一种常见的细菌,用于控制泽泻科的杂草。
它产生一种可能抑制泽泻科杂草的化合物,从而阻止其发芽和生长。
b. 拮抗性真菌(Antagonistic fungus)是一种产生具有杀灭杂草活性的化合物的真菌。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除草剂,也被称为除草药或草甘膦,是用于控制和杀灭杂草的化学药剂。
它们可以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除草效果。
以下是除草剂的一些常见作用机理:
1.阻断植物生长素合成:植物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生长素的合成,从而抑制植物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植物停止生长并最终死亡。
2.阻断叶绿素合成: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需的色素。
一些除草剂可以抑制叶绿素的合成,导致植物叶片变黄,无法进行光合作用,最终死亡。
4.阻断氨基酸或脂肪酸合成:氨基酸和脂肪酸是植物生长和发育所必需的物质。
一些除草剂可以阻断植物氨基酸或脂肪酸的合成,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最终死亡。
5.干扰细胞壁合成:细胞壁是植物细胞的保护和支持结构。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细胞壁的合成,导致植物细胞壁脆弱,无法正常发育和扩张,最终死亡。
6.干扰DNA或RNA合成:DNA和RNA是植物基因表达的关键分子。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DNA或RNA的合成,从而阻碍植物基因的转录和翻译过程,最终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和发育。
7.干扰脯氨酸合成途径:脯氨酸是一种重要的植物非蛋白质氨基酸,对植物的生长和抗逆性具有重要作用。
一些除草剂可以干扰植物脯氨酸的合成途径,导致脯氨酸积累不足,限制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类型的除草剂可能具有多种以上作用机理的复合效果。
此外,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也可能因植物种类、生长阶段、剂量以及应用方法等因素而有所差异。
因此,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剂型和使用方法,并遵循相关的使用说明和安全操作规程。
杂草学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1.休眠:是有活力的子实及地下营养繁殖器官暂时处于停止萌动和生长状态。
2.杂草种子库:这些存留在土壤的杂草种子和营养繁殖体总体上称之为杂草种子库。
3.化感作用:一种植株向环境中释放某类化学物质,影响周围其他植株生理生化代谢及生长过程的现象。
4.杂草防除:是将杂草对人类生产和经济活动的有害性减低到人们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
5.生化选择性:指植物钝化除草剂能力、靶标酶的敏感性和耐受毒害影响的能力的差异而实现的选择性。
6. 形态选择性:因杂草和作物在植株形态上的差异,导致二殾地药剂的“接受量”的不同7.8.9.10.11.13.14二1.2.3.4.5.6.7.生化选择性、和时差和位差选择性四方面的选择性8.除草剂在环境中的途径:挥发,淋溶,径流,吸附与解吸附,光解,化学降解,微生物降解,植物吸收9.化感化合物的来源:植物的根、茎、叶、根茎、花、果实及种子三.判断1.根据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方式,化学除草剂分为内吸传导型和触杀性除草剂。
(√)2.化学除草剂的选择性指数越高表明对作物越不安全,越容易对作物造成药害。
(×)3.除草剂有机阶段是以1942年发现2,4-D的杀草活性为开端的。
(√)4.草甘膦属有机磷类除草剂,一定浓度剂量下在作物与杂草间存在选择性。
(×)5.百草枯属磺酰脲类除草剂,对作物和杂草无选择性。
(×)6.芳氨基丙酸类除草剂主要用于防治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7.磺酰脲类除草剂中不可用于作物田的品种为甲嘧磺隆(√)8.百草枯是灭生性、内吸性除草剂()9.2,4—D在棉花地防治一年生阔叶杂草()四.简答1. 杂草综合防治的原理和策略●杂草综合防治的原理:因为农业生产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建立起人与自然的“互依共存”的动态平衡关系,才能实现农业的持续高产,优质和高效,在有害杂草治理中,各种防治措施均有其有利和不利的一面,因此,只有将各种杂草防治方法综合应用,方可达到既持续,高效地挖制杂草的危害,又能使对环境的不良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植物化学保护习题库4
IV 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环境毒理部分训练题除草剂部分一.问答题1. 除草剂选择性原理有哪些?2.植物体在什么部位吸收除草剂,除草剂是如何在植物体内输导的?3.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有哪些?4.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有哪些?5.说明2 ,4-D 、草甘膦、绿黄隆、百草枯、二氯喹啉酸的防治对象,作用方式和作用机理。
6.举例说明除草剂在植物体内生物化学选择性的活化与钝化反应的原理。
二.选择题1. 防除水稻田稗草的除草剂()A.敌稗B.二氯喹啉酸C.草甘瞵D.百草枯2. 2 ,4-D 可防除()A.一年生或多年生阔叶杂草B.部分莎草科杂草C.一年生或多年生单子叶杂草D.部分禾本科杂草3. 磺酰尿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A.抑制乙酸乳酸合成酶B.干扰植物激素合成C.抑制谷氨酰胺合成酶D.抑制光合作用4. 土壤处理可防除杂草的药剂()A.草甘瞵B.百草枯C.乙草胺D.2 ,4-D5. 光照可增强除草效果的除草剂有()A.百草枯B.三氟羧草醚C.2 ,4-DD.氟乐灵6. 水稻生长田可以用的除草剂有()A.咔嘧磺隆B.草甘瞵C.敌稗D.百草枯7. 百草枯的作用方式为()A.灭生性触杀型B.灭生性输导型C.选择性触杀型D.选择性输导型8. 苯氟磺胺(perfluidone )作用机理()A.抑制光合磷酸化反应B.抑制三羧酸循环C.抑制色素合成D.抑制DNA 的合成9. 田间施用绿磺隆后()A.避免栽种玉米B.避免栽种小麦C.避免栽种亚麻D.避免栽种大豆10.草甘瞵的作用机理()A.抑制芳氨酸的合成B.抑制支链氨基酸的合成C.抑制核酸的合成D.抑制叶绿素的合成植物生长调节剂部分训练题一.填空题1.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分为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 大类。
2.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方式有:①____________ 代表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代表品种有:________;________3. 2,4-D 在低浓度下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等作用,而在高浓度时具有:________;________ 等作用。
水稻除草剂机理
水稻除草剂机理
水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光合作用抑制:一些除草剂能够干扰植物的光合作用,这是植物通过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的过程,是植物生长的能量来源。
通过抑制光合作用,这些除草剂可以阻止杂草的生长,从而达到除草的目的。
2. 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抑制剂:ALS是一种在植物体内参与氨基酸合成的关键酶。
一些除草剂能够抑制ALS的活性,从而阻止杂草体内缬氨酸、亮氨酸等氨基酸的合成,导致杂草无法正常生长并最终死亡。
然而,如果使用不当,ALS抑制剂也可能对水稻造成伤害。
3. 磺酰脲类除草剂:磺酰脲类除草剂主要通过根系被吸收,在杂草植株体内迅速转移,抑制杂草的生长。
它们的作用机理是通过抑制杂草体内的生化反应,导致缬氨酸、亮氨酸的合成受阻。
水稻能分解该药剂,对水稻生长几乎没有影响。
4. 二氯喹啉草酮:二氯喹啉草酮是一种新型水稻田具有双重作用机制的除草剂,同时兼有土壤和茎叶处理活性。
它对水稻田稗草、马唐、丁香蓼、鳢肠等效果较好,对抗五氟磺草胺的稗草防除突出。
其作用机理是抑制HPPD (对-羟苯基丙酮酸双氧化酶)活性。
总的来说,水稻除草剂的作用机理多种多样,但都是为了达到控制或杀死杂草的目的,以保护水稻的生长和产量。
在使用除草剂时,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除草剂种类和使用方法,以确保既能有效控制杂草,又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稻和环境的影响。
农药作用机理-PPT
杀虫剂作用机制简介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神经毒剂)
★ 氨基甲酸酯类杀虫剂与有机磷杀虫剂有着相同得 作用靶标即ACHE(乙酰胆碱酯酶),他们得反应步骤完 全相同,但前者速度更快。
常见药剂:灭多威(万灵)、丁硫克百威、西维因
杀虫剂作用机制简介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 (神经毒剂)
✓ 破坏菌体内一些细胞器或其他细胞结构:破坏各细胞器得生理 代谢功能从而干扰细胞代谢 ---苯氧菌酯 氰菌胺
杀菌剂得作用机理
杀菌剂对菌体内能生成得影响
对乙酰辅酶A形成得影响:生成特意性反应得物质阻断 乙酰辅酶A得形成。 ➢ 对三羧酸循环得影响:抑制该循环中关键酶得活性。 ➢ 对呼吸链得影响:干扰呼吸电子传递链。 ➢ 对脂质氧化得影响:脂肪是菌体内能量得重要来源之一, 干扰脂质氧化也就阻断了菌体得代谢能。-代森类 ➢ 对氧化磷酸化得影响:氧化磷酸化是生物体内利用能量 过程得一个重要反应,使磷酸化解偶联,阻碍能得供应,造 成菌体内能短缺枯竭。
➢触杀作用
•从气门进入
➢绝大多数陆栖昆虫得呼吸系统是由气门和气 管系统组成。气门是昆虫进行呼吸时空气及 二氧化碳得进出口 ➢气体药剂如氯化苦、磷化氢及溴甲烷等可以 在昆虫呼吸时随空气进入气门,沿气管系统最 后到达微气管而产生毒效。 ➢有些矿物油乳剂由气门进入气管后产生堵塞 作用,阻碍气体交换,使害虫窒息而死 ➢熏蒸和触杀作用
等。
杀虫剂作用机制简介
昆虫生长调节剂
★保幼激素:作用在细胞核染色体得DNA基因位点上,抑制 或影响DNA得合成,从而使害虫个体发生不育、畸形、变态 受阻。
常见药剂:保幼炔、烯虫酯、达幼酮
★ 蜕皮激素:激素类,改变昆虫得生长发育,加速脱皮,抑制产卵。
除草剂作用机理汇总
异恶唑草酮、异恶氯草酮
细胞分 裂
细胞分裂、微管组装抑制剂与 细胞膜破坏剂
二硝基苯胺类
二甲戊乐灵、地乐胺、氟乐灵
叶绿素
乙羧氟草醚、乙氧氟草醚、氟磺胺草
卟啉原氧化酶抑制剂 (Protox),抑制叶绿素合成。
二苯醚类
醚、氟呋草醚、氟酯肟草醚、氟草醚 酯、氟萘草酯、乳氟禾草灵、氯氟草
醚
是一种合成激素抑制剂。用于水稻直播田,水稻2-4叶期,稗草2-3叶期施药最佳,主要通过抑制稗草生长点, 使其心叶不能抽出从而达到防除稗草的目的。本剂溶于水,能被土壤微生物降解。 杀草谱广,不仅防除一年生阔叶。个别品种还能有效的防除多年生杂草和木本杂草。可以被植物叶片与根迅速 吸收,并在体内迅速传导,具有植物激素的作用,单位面积用药量小。在土壤中的稳定性强,故持效期长。 用于禾本科作物 内吸传导,根茎叶都可吸收,阻碍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动。小麦4叶前和拔节后禁止施用,安全 临界期为小麦拔节期。注意漂移药害。 最大优点是:①水溶液的贮存稳定强,不易挥发与光解;②与其它除草剂的物理相容性好,利于开发混合制 剂;③弱酸性除草剂,便于植物吸收。植物分生组织失绿白 化,造成植物死亡。 防除稗草、若干莎草科杂草及多年生阔叶杂草。对羟基丙酮酸酯双氧化酶(HPPD)抑制剂,能阻止植物体中的4羟基丙酮酸向脲黑酸的转变,从而导致无法合成质体醌和生育酚,进而间接抑制了类胡萝卜素的生物合成,使 植物产生白化症状,直至最终死亡。 一种选择性内吸型苗前除草剂,主要用于玉米、甘蔗等旱作物田防除苘麻、藜、地肤 、猪毛菜、龙葵、反枝苋、柳叶刺蓼、鬼针草、马齿苋、繁缕、香薷、苍耳、铁苋菜 、水棘针、酸模叶蓼、婆婆纳等多种一年生阔叶杂草,对马唐、稗草、牛筋草、千金子、大狗尾草和狗尾草等 一些一年生禾本科杂草也有较好的防效。 土壤处理剂,主要杀灭杂草的幼芽,因而多在作物播种前或播种后出苗前施,此除草剂典型作用特性是抑制次 生根生长,对芽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单子叶的效果好些 。除草机制只要是抑制细胞的有丝分裂与分化,破坏核分裂,被认为是一种核毒剂,使根尖呈鳞片状。易挥发 和易光解是此类除草剂的冲突特征,因此在田间喷药后必须尽快耙地拌土。
常用农药作用机理
常用农药作用机理农药是指用于农田、作物以及家庭和公共场所防治害虫、杂草、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害生物的化学物质或生物制剂。
农药的作用机理是指农药在目标生物体内发挥作用的原理和过程。
以下是常用农药的作用机理。
1.杀虫剂:(1)神经毒性杀虫剂:通过阻断神经系统的正常功能来杀死害虫。
如有机磷类、氨基甲酸酯类和氯化物类杀虫剂。
(2)胃毒杀虫剂:害虫摄食后,在其消化道或体液中起作用,破坏消化道上皮细胞或干扰营养吸收。
如有机磷类、二噁英类和苯酰脲类杀虫剂。
(3)接触毒杀虫剂:害虫触及农药拮抗剂后吸入,通过气孔或腹足表皮被吸收而发挥作用。
如拟除虫菊酯、合成氨基甲酸酯和有机锡类杀虫剂。
2.杀菌剂:(1)细胞壁合成抑制剂:抑制真菌细胞壁的合成,导致菌丝断裂,并抑制孢子发芽和菌丝延伸。
如苯醚呋菌酮、丙环唑和三唑酮类杀菌剂。
(2)细胞膜磷脂合成抑制剂:抑制真菌细胞膜中的脂类合成,导致菌丝生长停止和菌落变形。
如三唑酮类和吡唑酮类杀菌剂。
(3)细胞色素P450酶抑制剂:通过抑制真菌内色素P450酶的活性,干扰真菌细胞内酶系的正常功能。
例如环唑类杀菌剂。
(4)核酸合成抑制剂:阻断真菌DNA或RNA的合成,导致菌丝生长停止和细胞死亡。
如嘧菌酯、有机锡类和四唑类杀菌剂。
3.除草剂:(1)通过植物生长激素调控:模拟植物生长激素的功能,干扰植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导致植物死亡。
如拟除虫菊酮和橙烯酮类除草剂。
(2)抑制光合作用:抑制植物叶绿素的合成,阻断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导致植物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最终死亡。
如苯甲酸类和硫酸隆草酮类除草剂。
(3)阻断氨基酸、脂肪酸和核苷酸合成途径:干扰植物细胞的代谢活动,导致植物无法正常进行生长和发育。
如吡啶氧草酮和吡咯沙隆类除草剂。
4.杀线虫剂:(1)神经毒性杀线虫剂:通过刺激或抑制线虫神经系统来杀死线虫。
如二噁英类和有机磷类杀线虫剂。
(2)肌肉麻痹剂:破坏线虫体内肌肉的正常运动,导致其无法正常进食和寄生。
农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机理
农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机理
农药是一种用于控制害虫、杂草和病原体的化学物质,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之一。
农药的作用机制和作用机理是农药在植物或害虫体内产生效应的原因和方式,了解这些对于正确、有效地应用农药至关重要。
作用机制
杀虫剂
杀虫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神经系统作用:部分杀虫剂能够干扰害虫的神经系
统,引起传导障碍,最终导致神经元死亡。
2.生长调节素作用:一些昆虫生长调节素类杀虫剂可
以干扰害虫的发育过程,例如阻止幼虫蜕皮或干扰昆虫的生殖功能。
除草剂
除草剂的作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光合作用干扰:一些除草剂能够干扰植物的光合作
用过程,导致植物无法制造足够的养分,最终死亡。
2.生长调节作用:某些除草剂可以影响植物的生长调
节激素的合成和运输,导致植物生长异常或死亡。
作用机理
农药的作用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选择性作用:农药能够选择性地作用于特定的害虫
或杂草,而对作物或其他非靶标生物的影响较小,实现了有针对性的防治效果。
2.残留性:农药在作物或土壤中残留的时间长度与降
解速率密切相关,残留时间长的农药会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潜在的危害。
3.抗药性问题:害虫或杂草可能产生对某种农药的抗
药性,这就需要通过轮换使用不同机制的农药以减少抗药性发生的可能性。
为了更好地保护作物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农药的合理使用和了解其作用机制和机理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科学的农药管理,我们可以更有效地控制虫害和杂草,提高农作物产量,从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除草剂分类
除草剂分类及作用原理一、乙酰乳酸合成酶抑制剂(1)作用机理:乙酰乳酸合成酶(ALS)是生物合成支链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缬氨酸中的一种关键酶。
在对ALS抑制和支链氨基酸生产的反应中造成植物死亡,但是毒害过程的发生顺序尚不清楚。
(2)化学结构类型: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嘧啶水杨酸类、三唑并嘧啶类和磺酰氨基羰基三唑啉酮类。
(3)通性:土壤和茎叶处理均可;均防除多种一年生和多年生禾本科杂草以及阔叶类杂草;多哺乳动物毒性低;较难淋溶。
咪唑啉酮类和三唑并嘧啶类通过茎叶和根吸收后在木质部和韧皮部传导,积累于分生组织,在土壤中不易挥发和光解,残效期长,可达半年之久,对后茬敏感作物有伤害;磺酰脲类和嘧啶水杨酸类通过植物根、茎、叶吸收后,在体内向下或向上传导,迅速分布全株,在土壤中降解速度快。
(4)有效成分:烟嘧磺隆、甲基碘磺隆钠盐、酰嘧磺隆、乙氧磺隆、啶嘧磺隆、氟吡磺隆、苄嘧磺隆、吡嘧磺隆、氯吡嘧磺隆、环丙嘧磺隆、砜嘧磺隆、甲嘧磺隆、噻吩磺隆、苯磺隆、氟唑磺隆、三氟啶磺隆、甲氧咪草烟、甲咪唑烟酸、咪唑烟酸、咪唑乙烟酸、咪唑喹啉酸、氯酯磺草胺、双氟磺草胺、唑嘧磺草胺、五氟磺草胺、啶磺草胺、双氯磺草胺、双草醚、嘧啶肟草醚、嘧草醚、环酯草醚、嘧草硫醚。
二、乙酰辅酶A羧化酶抑制剂(1)作用机理: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ase)催化脂肪酸合成中第一步。
据推测,ACCase 抑制剂类除草剂通过阻碍用于构建细胞生长所需新膜的磷脂的生成,从而抑制脂肪酸的合成。
由于对ACCase的不敏感性,阔叶杂草对环己烯酮和芳氧苯氧丙酸类除草剂具有天然抗性。
类似的,一些杂草存在自然耐受,也是由于对ACCase缺乏敏感性。
如今,已经提出了另一种作用机制----破坏细胞膜的电化学势,但对于这一假设仍存在疑问。
(2)化学结构类型:芳氧苯氧丙酸酯类、环己烯酮类和新苯基吡唑啉类。
(3)通性:为内吸传导型除草剂,以茎叶处理为主,该类除草剂具有高度的选择性,仅对禾本科杂草有效,而对阔叶杂草无效;在环境中降解速度快;较难淋溶;对哺乳动物毒性低;芳氧苯氧丙酸酯类和环己烯酮类由植物体的叶片和叶鞘吸收,韧皮部传导,积累于植物体的分生组织内;杂草对芳氧苯氧丙酸酯类药剂容易产生抗药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吸系统的电子传递链位于线粒体的内膜上。 NADH+和FADH2的氧化还原反应使氢离子释 放到线粒体双层膜间隙内,使膜间隙和线粒 体内腔之间形成氢离子浓度差。与叶绿体一 样,此浓度差导致ATP的形成。
地乐酚(dinoseb) 二硝酚(DNOC) 敌草腈(dichlobenil) Perfluidone 碘苯腈(ioxynil) 溴苯腈(bromoxynil)
莽草酸途径是植物 和微生物特有的氨 基酸代谢途经,用 于合成一些必须氨 基酸和次生性物质, 如类黄酮和花青 素。
作为诱导植物和微生物体内支链氨基酸(异亮 氨酸、亮氨酸、缬氨酸)生物合成过程第一阶 段的关键性酶,乙酰乳酸合成酶(acetolactate synthase, ALS) 催化2个丙酮酸形成乙酰乳酸 和CO2,或催化丙酮酸和α-丁酮酸形成乙酰 羟丁酸和CO2 ,因此ALS受抑制后支链氨基酸 合成受阻,进而造成蛋白质合成和植物细胞 有丝分裂停止。 磺酰脲类、咪唑啉酮类、磺酰胺类、嘧啶水 杨酸类除草剂的作用靶标都是ALS。
– 还原NADP+; – 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浓度梯度,为下一 步光合磷酸化系统的运作创造条件。
1. 作用于光合系统的除草剂
苯胺(aniline):甲氯酰草胺(pentanochlor), 敌稗(propanil) Benzothiadiazinone:苯达松(bentazon) 二苯醚(diphenylether):三氟消草醚(flurodifen),除草醚 (nitrofen),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羟基苄腈(hydroxylbenzonitrile):碘苯腈(ioxynil), 溴苯腈 (bromoxynil) 苯脲(N-phenylurea):敌草隆(diuron), 灭草隆(monouron), 异 丙隆(isoproturon), 绿麦隆(chlortoluron) 三嗪(s-triazine):阿特拉津(atrazine), 西玛津(simazine) 三嗪酮(triazinone):嗪草酮(metribuzin), 苯嗪草酮 (metamitron); 尿嘧啶(uracil):环草定(lenacil), isocil
diquat dibromide salt
乙氧氟草醚(oxyfluorfen)
2.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除草剂
生物体内的氧化作用主 要是通过脱氢来实现的。 代谢物在脱氢酶的作用 下脱落的氢原子不能直 接与氧结合成水,而需 要经一系列传递体的传 递把氢原子传递给分子 氧结合成水。这样由递 氢体和递电子体按一定 顺序排列成的整个体系 称为呼吸链,又称电子 传递链或电子传递体系。
抑制脂肪合成
主要是一些硫代氨基甲酸酯类化合物,如, 茵草敌(EPTC)、燕麦敌(diallate)、燕麦 畏(triallate)等。
O NCSCH 2CH3 (CH3)2CH (CH3)2CH O NCSCH 2CCl (CH3)2CH CHCl (CH3)2CH diallate t riallate O NCSCH 2CCl
抑制蛋白质合成
肽链合成:游离氨基酸 与tRNA结合形成氨酰基 tRNA,然后在mRNA的 引导下在核糖体上按一 定顺序连接成肽链。 氯乙酰氨类除草剂,如 甲草胺(alachlor)、 吡唑草胺 (metolachlor)、毒草 胺(propachlor)、 CDAA等可以抑制氨酰 基tRNA的形成,从而阻 止多肽的形成。
O ClCH2C N CH2 O CH3 alachlor
CH2CH3
CH2CH3
CH3 O ClCH2C N CHCH 3 CH3 CH2 O CH3 metachlor O CH2CH CH2 ClCH2C N CH2CH CH2 CDAA
O ClCH2C N CH CH3 CH3 propachlor
COOH CH2 C OP PO OH shikimate3-phosphate OH COOH phosphoenolpyruvate glyphosate PO OH 5-enolpyruvylshikimate 3-phosphate O COOH CH2 C P COOH
phospha
莽草酸途径
3. 生物合成抑制剂
类胡罗卜素 脂肪 氨基酸 蛋白质
抑制类胡罗卜素合成
氟草敏 metflurazon, CF3 SAN 6706) 氟草敏 (norflurazon, SAN 9789) 氟啶草酮 (fluridone) CF3 苄氨灵 (dichlomate) Pyrichlor difuron(EMD-IT 5914) 氟草隆 (fluometuron) H3C
激素类除草剂
主要种类有:2,4-D、2,4,5-T、草芽畏(2,3,6-TBA)、 2甲4氯(MCPA)及其丁酸同系物2甲4氯丁酸(MCPB)。 这类除草剂模仿植物激素IAA的作用方式,但植物的受药量却是 IAA的1000倍左右,并且不如IAA容易代谢。 用这类药剂处理过的植物有过度生长现象。
4. 抑制生长
细胞分裂 细胞生长 激素类除草剂
抑制细胞分裂
微管蛋白聚合:细胞有丝分 NO 裂时形成的纺棰丝由微管球 CH O P O CH 蛋白(α和β微管蛋白)组成。 NH 微管蛋白的聚合受Ca2+浓度 (CH ) CHamiprophosmet hyl 的影响。细胞内Ca2+浓度过 高,聚合作用就不能发生。 除草剂氨磺乐灵(oryzalin)、 氟乐灵(trifluralin)、苯胺 O 灵(propham)、氯苯胺灵 NH C CH(CH ) (chlorpropham)和甲基胺 草灵(amiprophosmethyl) 阻止线粒体对Ca2+的吸收, propham 2+浓度上升,微 使细胞内Ca 管蛋白的聚合受阻。
SO 2NHCOOCH3 asulam Cl
O NH C O CH2C CCH2Cl
barban O N SO 2NHCNH N chlorsulfuron OCH3 N CH3
N
N
CH3 CH3 difenzoquat
抑制细胞生长
这类除草剂主要包括: 新燕灵 (benzoylpropethyl)、麦草氟甲酯 (flampropmethyl)、麦草氟异 丙酯(flampropisopropyl)、燕麦酯 (chlorfenpropmethyl)、 dichlofop-methyl。 这些除草剂抑制植株 顶端细胞的生长。使 之在生长竞争中失去 优势。
除草剂的作用机理
作用于光合系统 作用于呼吸系统 生物合成抑制剂 生长抑制剂
抑制光合作用 抑制氨基酸合成 抑制类脂合成 抑制色素合成 抑制叶酸合成 干扰激素平衡 抑制细胞发育 破坏膜的完整性
光合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系统
光合作用的电子传递系统位于叶绿 体内类囊体的膜上。 电子传递系统的作用有两个:
CH2COOH O Cl Cl
CH2COOH O Cl Cl
COOH Cl Cl
CH2COOH O CH3
Cl 2,4-D
Cl 2,4,5-T
2,3,6-T BA
Cl MCP A
OH NO2 CH C2H5 CH3 NO2 dinoseb NO2
OH CH3 Cl
CN Cl
NO2 DNOC dichlobenil
CN
CN
O S O Br
O N S CF3 O
I
I OH ioxynil
Br OH
bromoxynil
perfluidone
这些除草剂可以渗入线粒体内膜,导致相应的底物氧化反应失控, 使细胞经济利用能量的特性丧失。
不饱和脂肪酸合成
抑制氨基酸合成
草甘磷的作用方式是抑制莽草酸途径中催化莽草酸-3-磷酸 (shikimate-3-phosphate)和磷酸烯醇丙酮酸 (phosphoenolpyruvate)反应的5-烯醇丙酮酸莽草酸-3-磷酸 (5-enolpyruvylshikimate-3-phosphate )合成酶的活性:
H3 C
N N O metflurazon CH3 N
N Cl
CH3 CH3 CF3
N N O norflurazon
N Cl
CH3 H
OH Cl Cl CH2 O O C NHCH3 Cl N Cl Cl
O fluridone dichlormat e O CH3 NHC N CH3
pyrichlor
CH3CH2CH2 CH3CH2CH2 EP T C
CCl2
植物表面由蜡质保护。蜡质主要由酯(低级醇和高级 脂肪酸)和长链烷烃组成。可见高级脂肪酸是蜡质的 重要组份。任何干扰高级脂肪酸碳链延长的化合物都 会使植物失去保护层。 研究表明,除草剂只阻止乙酸基与长链烷烃的结合, 乙酸基与短链烷烃的结合不受影响,表明除草剂只对 特定延伸酶有抑制作用。 硫代氨基甲酸酯类除草剂还是脂肪酸脱氢反应的抑制 剂,这类除草剂还抑制不饱和脂肪酸,特别是亚麻酸 的生成。
除草醚(nitrofen)
精吡氟草灵(fluazifop-butyl)
双吡啶类的百草枯 (paraquat)和敌草 快(diquat),二苯 醚类除草剂乙氧氟草 醚(oxyfluorfen)与 PSⅠ电子传递链上的 铁氧化还原蛋白 (Ferredoxin, Fd)争 夺电子,使NADP+的 还原过程受到抑制。
2 3 3 2
H7C3
3
C3H7 N NO2
H7C3 N NO2